复位原因

2024-08-11

复位原因(共7篇)

复位原因 篇1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临床及早诊断和空气灌肠是整复肠套叠的关键。但因患儿肠套叠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错过最佳整复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复位成功率,现将2006年1月-2009年1月75例小儿肠套叠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患儿,彝族56例占74.7%,汉族19例占25.3%;男46例占61.3%,女29例占38.7%;年龄3个月龄~14(0.80±0.07)岁。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扪及包块56例,仅有阵发性哭闹不安,无呕吐、腹部未扪及确切包块等临床症状不典型者19例。发病后就诊时间1~48h,见表1。手术复位52例,梗阻的部位及类型:肠套头位置于乙状结肠7例(13.5%),降结肠4例(7.7%),结肠脾曲9例(17.3%),横结肠内14例(26.9%),结肠肝曲6例(11.5%),升结肠5例(9.6%),回盲部4例(7.7%),小肠3例(5.8%),空回型2例(3.8%);回回型1例(1.9%),结结型4例(7.7%),回结型26例(50%),回回结型11例(21.2%),回结结型8例(15.4%)。

1.2 治疗方法

1.2.1 空气灌肠指征:

患儿阵发性哭闹,解血便,腹部扪及包块,临床拟诊肠套叠并有X线梗阻征像。

1.2.2 操作方法:

(1)本组75例空气灌肠前均经我院西门子数字胃肠机X线成像,常规透视或腹部立卧位片了解梗阻情况,并排除腹内空腔脏器穿孔。患儿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用液体石蜡涂抹“弗莱”管前端6~10cm经肛门插入10cm左右,向气囊内注气10~15ml,防止空气灌肠时导管从肛门内滑脱。向肠管内缓慢注气,透视下跟踪观察气柱前行致梗阻端,以进一步了解梗阻的部位及性质并进行肠套叠整复。(2)梗阻端影像表现:当肠内为“杯口状”、“球状”、“圆柱状”、“哑铃状”和“息肉状”等不同的软组织块影时[2],继续注入空气,当气压阻力明显增大,局部肠管扩张致肠壁变薄时停止注气,此时明确诊断肠套叠,为防止肠管破裂而致医疗纠纷,改为手术复位。

2 结 果

75例肠套叠住院患儿中,空气灌肠复位19例,解套率仅占25.4%;手术复位52例,治愈率69.3%,自动出院4例(5.3%);空气灌肠失败56例,失败率占74.6%。

3 讨 论

3.1 小儿肠套叠仍多见1岁以下,4~10月乳儿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多见,约为2∶1[2],2岁以后逐渐减少。目前小儿肠套叠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清楚,多因新生儿回盲部系膜常不固定,一般要生后数年内才逐步固定附着于后腹壁,加之系膜过长、松弛致回盲部游动过大,以及小儿较长时间腹泻致肠功能紊乱、肠环肌发生持续性的局部痉挛所引起。复套型肠套叠更容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而使空气灌肠的危险性加大或不宜空气灌肠整复。

3.2 本组病例可见患儿家长对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表现不够重视,其中明确诊断肠套叠后,4例自动出院。术中52例小儿肠套叠可观察到复杂型(或称复套)[2],除有小儿肠套叠基本的“杯口状”软组织块影外,更易伴发其他软组织影的发生,见表2。小儿肠套叠的病情变化与病程的延长密切相关,病程越长其套入部更易于向肠蠕动方向顺行,并向肠管的远端移动,同时带入大量的肠系膜进入,致使套入部与套鞘部越来越紧,使肠壁痉挛、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进一步加重而致套入部肠管肿胀更严重,使空气灌肠难以整复。

3.3 目前空气灌肠整复术仍是小儿肠套叠早期治疗首选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治疗中常以病程长短作为是否使用空气灌肠作为标准(病程<48h)[1]。<24h者,全身情况尚好,无显著脱水和休克症状者可行结肠注气整复,>24h者应谨慎操作,>48h,全身情况差,有脱水、精神萎靡、高热、休克等症状为禁忌证。有文献报道12h内复位率达95.6%,12~48h复位率为50%~75%,>48h复位率为0%[3]。

3.4 本组病例中空气灌肠未解套56例(74.7%),2岁以上发病15例(最大年龄为14岁),占20%,病程>48h 26例(34.7%),肠套叠梗阻部位达横结肠以内34例(65.4%),复套型(回回结型11例,回结结8例)占36.5%。可见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原因与患儿的病程、生命体征、肠套叠类型、套头的深度和套头的大小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包括:(1)因地域原因,家长对患儿早期症状不够重视致病情加重,有的患儿果酱血便在2d以上和部分患儿较长时间腹泻、腹胀等肠套叠不典型症状而就诊,错过最佳空气灌肠时间。(2)在空气灌肠之前,患儿家长常常犹豫是否履行现行相关医疗协议而致病程继续延长。(3)在空气灌肠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空气压力的选择可能存有差异,是影响整复术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首先用低压8.0kPa(60mm Hg)[4,5]来明确诊断和观察充气肠管以及套入部的情况,然后根据观察增大气压进行整复。复空气灌肠的气压一般应控制在10.6~13.3kPa(80~100mm Hg)[6]。同时,术中可在腹局部逆时针由远而近手法辅助推送套头,并且间歇注气,患儿哭闹不安可术前酌情肌内注射解痉药物及配合更佳体位予期达到空气灌肠复位效果。

3.5 在实际工作中,患儿亲属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此,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大,害怕承担医疗风险。这给空气灌肠整复带来了一定技术上的不稳定,从而选择手术复位。

结合本组病例,在小儿肠套叠病程中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减轻患儿和家长痛苦的有效途径。掌握好空气灌肠指征,合理运用空气压力进行肠套叠整复,是防止肠坏死、肠破裂、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积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减少顾虑,相互理解、支持,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对临床医务工作和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244.

[2]荣独山.X线诊断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57-160.

[3]王锡锋,蒋兆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2007,1(1):85-86.

[4]刘莉.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142例[J].淮海医学,2007,25(1):40-41.

[5]刘文义.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辅以腹外按压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附158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7,31(1):21-23.

[6]尚克中,陈九如.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74-376.

复位原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7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修复复位不佳患者,其中男性34例,年龄在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10.3)岁,女性16例,年龄在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10.1)岁。根据Schatzker进行分型,Ⅰ型骨折14例,Ⅱ型骨折36例,Ⅲ型骨折10例。

1.2方法

所选取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26例患者行异体骨植骨或者自体骨植骨,术后患者均拍摄x射线,拍摄部位包括胫骨上段膝盖和股骨下段关节内翻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射线片。

2 结果

经过该院的研究,所选取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出现修复效果不佳原因主要有与胫骨棘相连的关节面会出现塌陷、旋转,复位之后出现中心凹陷,骨折块本身有压缩,且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植骨不结实、碎骨块清除不干净,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骨折端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等。其中由于复位之后出现中心凹陷因素8例,骨折块本身有压缩6例,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6例,植骨不结实8例,碎骨块清除不干净8例,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10例,骨折端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14例。

3 讨论

3.1 胫骨骨折修复复位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3.1.1 复位之后出现中心凹陷

从X射线的片子来看,关节面出现凹陷骨折的患者其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患者的胫骨棘连接的关节面出现旋转,这个旋转方向主要是朝着骨折塌陷处旋转,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修复难度较大,修复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3.1.2 骨折块本身有压缩

该次研究出现此类情况有6例,骨折块本身压缩也是胫骨平台骨折中常见的一类情况,主要是因为骨折部位朝着外侧移位,导致骨折块关节面下骨质压缩,同时由于移位骨块下关节面本身就不平整,使骨块在关节中呈现异常翻转。3.1.3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手术时将压缩部分撬起,会导致在修复中出现移位,从而导致对骨折区域的整体修复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关节面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台阶式不平整的情况,进而出现膝外翻或内翻,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骨折块远端皮质也存在着骨折,修复时丧失了复位标准。

3.1.4 植骨不结实

由于上述提到的胫骨骨折平台塌陷部位伴有骨质压缩,并且在修复时没有将压缩部位撬起,就导致了骨折关节面下出现了空洞,如果在修复植骨过程中没有将骨折矢状面的骨质压实,就会导致修复后出现两种常见的并发症,即关节面再次出现移位和关节面塌陷。

3.1.5 碎骨块清除不干净

该次研究中碎骨块的清除不干净,主要是因为踝后侧的平台腓骨有独挡的情况,这不利于对骨折部位的碎骨块进行清除,特别是患者的骨折情况较为严重时,踝后侧伴有较大的移位或者翻转情况,使复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导致修复的效果欠佳[3]。

3.2 胫骨骨折平台修复体会

从该院的研究结果来看,所选取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出现修复效果不佳原因主要有与胫骨相连的关节面出现扭转、塌陷以及中心凹陷,甚至骨折部位出现压缩,手术时未能将压缩的部分撬起,植骨不结实、碎骨块清除不干净,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骨折端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等。所选取的患者经治疗出现复位中心凹陷占8例,骨折位置本身压缩有6例,另外手术时没有将其撬起6例,植骨不结实8例,碎骨块清除不干净8例,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10例,骨折端在填塞植骨时,形成骨折分离移位者14例。胫骨平台骨折之后,其关节骨折面可能达到解剖部位,或者达到内固定和塌陷骨折复位则这些因素均被人为是影响胫骨骨折复位的重要因素。相关的关节骨折动物实验,通过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证实,解剖复位、内固定等对于骨折的认识程度不足,极易产生复位困难。某些特定的骨折中,存在着X射线显示或者未被发现等情况。胫骨平台骨折很多情况都会出现关节面塌陷,还可能存在着矢状面劈裂或者碎骨块和植骨条等问题,存在着不易压实等问题。另外存在着较大植骨块或者是大骨块等挡住了植骨入路。应采用骨折复位开窗植骨发,尤其是要注意无论在那种情况下,关节面的下骨皮质常常是破碎的,使得骨质失去了原来的强度。该次研究与校佰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则是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影响因素。

骨折端修复之后仍然含有骨折块,其被认为是影响复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当骨折评分为Ⅱ型和Ⅳ型时,骨折位置会影响到外侧胫骨平台后侧。胫骨平台骨折之后由于腓骨的阻挡,使得后侧平台暴露较难,清除夹在骨折端骨块的时候较难,因此后侧关节面复位不易[5]。根据该院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胫骨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需避免上述造成修复效果不佳因素,并且通过提升对不佳原因的分析,来提升骨折手术复位水平。

摘要:目的 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2年7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修复复位不佳患者,对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针对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复位效果不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该院的研究,所选取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出现修复效果不佳原因主要有与胫骨棘相连的关节面会出现塌陷、旋转,复位后出现中心凹陷,骨折块本身有压缩,且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植骨不结实、碎骨块清除不干净,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骨折端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等。其中由于复位之后出现中心凹陷因素8例,骨折块本身有压缩6例,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6例,植骨不结实8例,碎骨块清除不干净8例,X线片段照射角度不佳10例,骨折端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14例。结论 针对胫骨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需避免上述造成修复效果不佳因素,使得提升骨折手术复位水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不佳,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关林,陆松青,蔡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13-14.

[2]李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0.

[3]马天凯.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4]陆佳俊,吴一雄,谈国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不佳25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1):5144-5145.

[5]邵高海,李波,周永发.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及内固定不佳原因分析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9):625-626.

[6]王继春,阿拉腾,吴腾.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21(2):146-148.

[7]周振宇,唐坚,姜海莹,等.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探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8(7):478-479.

复位原因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选择了2013年2月-2014年8月诊断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为(20±19)岁。所有的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踝关节疼痛感,术前经相关检查,发现多数患者的内外踝骨折移位距骨半脱位,部分患者的踝关节出现压缩。

1.2 治疗方式

1.2.1 闭合组:

采用正骨手法闭合整复,再进行小夹板和石膏进行固定。术前采取平卧位,膝关节屈曲90°之后,两名助手分别进行膝部牵引和握足前部、足跟。待纠正旋转完成之后向畸形的反向翻转,手术实施者用两手掌叩击两踝,保证骨折处复位。最后用辅以棉垫的竹板和石膏绷带固定患处即可。固定1至2个月之后采用X片检查,查看是否有骨痂形成[1]。

1.2.2 切开组:

在经过X片和CT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评估,手术遵照AO内固定原则,考虑稳定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体。手术前取患者的仰卧姿态,待进行酒精消毒后,将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开放骨折Ⅰ期清创手术内固定、严重皮肤软组织挫伤施行外固定架手术。将外踝进行切口之后,保证外踝解剖复位,确保足够的长度,然后用Ao腓骨远端解剖钢板螺钉予以固定。在内踝切口施行内后前踝解剖复位之后用3.5mm半螺纹松质螺钉固定或用空心螺纹钉固定[2]。如后踝骨折块较大,超过踝关节面1/3,则用空心螺纹钉固定,如后踝骨折块不及踝关节面1/3,则不予固定。

1.3 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前加

单纯简单骨折,术后三周即可去石膏慢性功能练习。重者复杂骨折术后五到六周开始去石膏不负重功能练习。非手术疗法一般患者均在手法复位后五到六周开始不负责功能练习。随访3个月至18个月不等。

1.4 效果判定:

优:患者的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良: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够进行基本的生活劳作;差:关节功能没有明显改善,活动范围受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疗法均有效,其中闭合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达到了85%(34/40),切开复位治疗优良率为87.5%(35/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的治疗中,踝关节骨折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能够充分并准确的复位是保障治疗效果的根本目的。如果复位不好,就会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正常生活,甚至是造成无法治疗的残疾、畸形等。本文研究了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通过观察表1,我们可以知道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说明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都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式。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式较多,但后期有许多因素影响足部功能的恢复,常见疾病为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医学上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还是比较棘手的。因为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并且多处韧带会损伤,所以良好的复位和韧带修复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措施。治疗上我们应该对患者损伤处的原因、机制、移位方向和踝关节稳定程度进行分析,治疗方式也应结合患者和踝关节两个方面。本文研究的闭合手法复位属于非手术疗法,切开复位则属于手术疗法,但是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均达到了80%以上,具体的治疗方式应该考虑到患者本身和骨折情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踝关节骨折的修复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受伤之后的6个小时进行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选择好修复的时机是治疗的关键,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必要保证。

综上所述,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均能有效治疗患者的踝关节骨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忠世,肖德明,林博文,等.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8(5):415-417.

[2]毛宾尧.人工躁关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附5例报告和文献复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11:343-346.

复位原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接收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经询问病史、症状和体征及X线射片检查确诊。排除标准: (1)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伴血管损伤; (2) 病理性骨折; (3) 伴神经损伤; (4)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将80例患者分为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各40例, 其中手法复位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岁~74岁, 平均年龄 (68.1±2.5) 岁;AO分型标准:A213例, C118例, C26例, C33例。切开复位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62岁~71岁, 平均年龄 (67.4±2.4) 岁;AO分型标准:A214例, C118例, C26例, C32例。患者及家属知情,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组年龄、AO分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切开复位组实施臂丛阻滞麻醉, 选择掌侧入路行Henry切口, 从桡侧腕屈肌桡侧向深层暴露, 目的是将腕屈肌、拇长屈肌和正中神经牵向尺侧连同软组织牵向桡侧。暴露深层的旋前方肌后, 沿着旋前方肌桡侧切断部分肌纤维, 将骨折端与关节面暴露出。采取牵引方法复位, 必要时植入同种异体骨, 使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对骨折块加以固定, 直至透视满意关闭伤口。

1.2.2手法复位组取坐位或仰卧位, 两助手分别站立于患肢前臂两端, 其中一助手双手交叉牵于上臂远端紧靠肘横纹处, 上臂与前臂成90°角;另一助手牵住手部, 缓慢用力抜伸牵引, 医生在腕关节畸形处施手法。复位结束后继续保持牵引, 在患者骨折断端周围及骨突部加小纸棉垫。复位结束后, 排X线片复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1.3 评价指标

1.3.1一般指标包括平均愈合时间、掌倾角、桡偏角等。

1.3.2参照TA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优:患肢恢复良好, 无畸形、缩短, 功能达到正常标准;良:骨折部位恢复较好, TAM评分达到健侧的85%及以上;可:骨折部位有所改善, TAM评分为健侧的75%~85%, 但屈伸仍受到影响;差:骨折愈合差, TAM评分<健侧的75%。

1.3.3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常规指标比较

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和桡偏角是评估手术效果最直观的量化指标,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手法复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骨折愈合时间未存在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参照TAM标准, 切开复位组患者优16例, 良18例, 可4例, 差2例, 优良率85.0%;手法复位组优11例, 良16例, 可7例, 差6例, 优良率67.5%, 切开复位组优良率高于手法复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342, P<0.05) 。

2.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手法复位组骨折不愈合1例, 畸形愈合1例, 桡神经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7.5%;切开复位组桡神经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2.5%,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56, P<0.05) 。

3 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杂性、高发性特点, 其与桡骨分布部位、骨密度有直接的关系[2]。桡骨部位周围是血运丰富的血管、神经和肌腱等组织, 功能复杂, 因此极易并发神经和肌腱等并发症, 导致永久性残疾。另有观察发现, 桡骨远端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部位, 占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26%, 仅次于髋部和脊柱, 这也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重要原因。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典型特征是骨折压缩性粉碎、关节面塌陷等, 且骨折端稳定性极差, 因此临床关于该类骨折治疗方法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前, 采用特殊的固定材料进行骨折部位固定是主流思路, 基于克氏针、微型外固定支架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已被临床证实为有效, 不过无论是保守固定和手术固定均有缺陷, 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特点、适应证来选择[3]。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 手法复位具有操作简单、耐受性好和经济负担小的优点。部分学者基于老年患者耐受性和功能恢复程度等考虑, 支持对伴有骨质疏松的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选择非手术疗法的观点。也有学者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方法分别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发现二者治疗后的形体及疗效满意度比较接近, 无显著性差异[4]。本研究显示, 手法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术后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此手法复位似乎更适合老年患者。

不过, 正如前所言,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复杂, 处理不当极易遗留残疾, 影响腕关节功能。随着生物力学及其材料的发展, 切开复位加生物相容性的钢板固定逐渐成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一种创新方法, 相比于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更能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而言, 切开复位手术更利于矫形。本研究显示,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手法复位组 (P<0.05) , 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也优于后者, 提示切开复位不仅有良好的矫形效果, 还能减少桡骨神经损伤和畸形愈合发生率, 整体效果更为优异。

摘要: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用随机抽签法选取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分成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各40例进行对比研究。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对照组 (P<0.05) , 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手法复位组 (P<0.05) 。结论基于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整体预后效果的评估,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更具优势, 建议作为临床首选。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范晓东.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对桡腕关节解剖参数丧失与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学, 2012, 33 (11) :1510-1512.

[2]张红云.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360.

[3]刘亚, 于洋, 杨家赵, 等.三种外固定治疗方法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22) :3442-3443.

复位原因 篇5

关键词:切开复位,闭合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桡骨远端关节面2~3 cm的部分发生的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被称为桡骨远端骨折, 占所有骨折总数的25%左右。如果病情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腕关节病变发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起初会表现为腕关节僵硬, 然后逐步变为腕关节功能失灵[1]。本文对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两种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9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0例;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 (70.9±1.4) 岁;桡骨骨折发病时间1~19h, 平均发病时间 (4.1±1.5) h。治疗组中男29例, 女19例;年龄61~85岁, 平均年龄 (70.8±4.3) 岁;桡骨骨折发病时间1~18 h, 平均发病时间 (4.3±4.4)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方式实施治疗, 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 使臂丛神经能够始终保持通畅状态, 在进行麻醉处理前, 一定要对患者的10个手指分别进行屈伸处理。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在闭合复位处理的50 d左右, 采用X线光对闭合及复位情况进行检测, 如愈合情况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即可以将固定的石膏拆除并拆线。嘱咐患者在恢复期阶段要对患肢勤加锻炼。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方式实施治疗, 通过麻醉神经方式实施创口手术, 麻醉的神经通常情况下选择臂丛神经, 这样不仅可以使麻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还可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的生理机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切开骨折的位置, 将骨折骨充分暴露, 实施整体复位手术, 使用牵引钳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处理。对于手术情况相对复杂的患者, 可以在X线光的辅助条件下进行治疗操作, 以使复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骨折的位置至少固定3枚螺钉。骨折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 可以实施人造关节植入操作, 在手术结束操作结束后, 要对关节活动情况进行检查, 直到满意为止。在手术拆线前要用石膏进行封闭处理, 拆线后应该接受系统的锻炼, 这样才能使关节的生理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恢复[2]。

1.3 疗效判定标准[3]

优:骨折复位达到很满意的程度, 关节和患肢的弯曲和正常的运动都不会产生任何的疼痛感, 握力的水平也已经达到正常状态, 掌屈能力表现正常;良:骨折复位基本满意, 腕关节在正常运动或弯曲的过程偶尔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 握力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掌屈程度的减少幅度>15%;可:骨折复位程度一般, 在腕关节在进行弯曲的时候经常会有明显的疼痛出现, 掌屈程度的减少幅度>30%;差:骨折复位不满意, 腕关节仍有剧烈的疼痛感, 握力水平明显减少, 掌屈程度的减少幅度>50%, 患者基本或完全没有工作能力。及格率= (优+良+可) /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选择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骨折愈合总时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骨折愈合总时间

对照组共住院治疗 (15.38±2.79) d, 术后 (124.92±13.06) d骨折愈合;治疗组共住院治疗 (11.46±2.17) d, 术后 (92.06±13.59) d骨折愈合。两项指标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小结

由于人类生活及劳动习惯的实际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桡骨远端发生骨折发生可能性会远远大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或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够合理, 或完全忽略病情不进行任何有效治疗, 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导致局部畸形等病理学现象, 病情更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永久性的残废。所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4]。由于人体的腕关节位置主要由桡骨负责力的传导, 桡骨发生骨折的时候, 导致桡骨缩短或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变小等不良现象的可能性较大,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对该类骨折疾病患者实施治疗, 可以使腕关节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恢复, 与闭合复位比较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赵洪, 瞿玉兴, 郑祖根.桡骨弓尺骨弓与前臂旋转功能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2 (1) :28-30.

[2]施俊武, 任加津, 陈国华, 等.Sanatmetal前臂髓内钉微创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 (5) :368-370.

[3]顾昕, 楼列名, 李少华.钢板内固定与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 (2) :141-142.

复位原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 a) 年龄大于等于18 岁; b) 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且为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者; c) 患者于2007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在我院手术者; d) 随访时间大于24 个月者。排除标准: a) 存在足部畸形者; b) 同一肢体存在其他骨折者; c) 随访资料不全者。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手术技巧闭合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大腿上充气止血带。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骨折形态,决定克氏针进入和撬拨点,一般从跟骨结节上方打入第1 枚克氏针至距下关节面下方骨折处,再由跟骨内侧面向外侧面横穿第2 枚克氏针。第1 枚撬拨复位关节面,恢复跟骨高度以及跟距关节结节角。第2 枚克氏针向下牵引,同时手法挤压复位膨隆跟骨外侧壁,恢复跟骨长度和宽度。透视确认复位满意后,自跟骨结节外侧向跟骨前突方向置人2 枚或者多枚克氏针,穿过骨折线至跟骰关节固定。再次行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复位及固定情况,满意后,沿克氏针拧入合适长度的螺钉,包扎创口,跖屈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制动。

切开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大腿上充气止血带。采用“L”形外侧切口,切口垂直部分起于腓骨尖端稍近端、跟腱的前方。切口水平部位于由跟骨外侧动脉供血的淤紫皮肤的远端,止于第五跖骨基底部,两部分在足跟部相连,形成一个略呈弧形的直角。全层切开外侧皮瓣,并通过固定在距骨、外踝上的克氏针牵开; 根据骨折形态,掀开外侧壁,暴露后外侧关节面骨块,复位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后,安放外侧跟骨钢板及螺钉,冲洗切口,放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关闭切口,包扎。

1. 3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预防性静脉使用头孢唑啉2. 0 g,Bid,共2 d; 患肢抬高,并且高于心脏水平1 ~ 2 周; 术后6 ~ 12 个月,避免对跟骨有撞击性活动。所有患者要求于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闭合组: 石膏固定6 周,固定期间嘱咐其活动未制动的髋关节、膝关节、足趾关节,6 周后拆除石膏,逐渐在助行器下非负重行走,加强踝关节、足内外翻等功能锻炼,术后8 ~ 12周根据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行走。

切开组: 患肢用支具维持足于中立位,术后2 d拔除引流管。视切口愈合情况,术后2 ~ 5 d可行踝关节功能锻炼。负重锻炼则视骨折愈合情况,一般于术后8 ~ 12 周进行。根据临床症状,活动度应逐渐加强。

1. 4 疗效评价临床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外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问题( 切口裂开、皮缘坏死、感染) 、临床功能(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评定) 。

影像学评估: 所有患者术前均摄跟骨轴位X线片以及水平和冠状面CT扫描,以明确骨折分型; 术后X线片评估Bhler角及Gissane角。

1. 5 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功能、影像学结果等均以末次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定量资料若符合正态性,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否则采用Chi-square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取双侧a = 0. 05。

2 结果

闭合组随访时间24 ~ 68 个月,平均( 38. 7 ± 16. 9) 个月;开放组随访时间26 ~ 66 个月,平均( 38. 7 ± 14. 5) 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500) 。

闭合组患者从外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切开组( P < 0. 05) ,而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121) 。两组患者均无深部感染,但切开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闭合组( P = 0. 027,见表2) 。切开组6 例切口并发症患者,4 经换药治愈,2 例在内固定去除后治愈,均未出现骨髓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 P =0. 000) 。术后两组患者之间Bhler角( P = 0. 493) 及Gissane角( P = 0. 794)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两组患者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624,见表2) 。

典型病例一为56 岁男性患者,因高处坠落伤,致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伤后6 h收治入院,术前行X线及CT等检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骨折解剖复位,随访临床功能优( 见图1 ~ 3) 。

图 1 术前 X 线及 CT 示骨折移位关节面不平整

典型病例二为48 岁男性患者,因高处坠落伤,致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伤后5 h收治入院,术前行X线及CT等检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解剖复位,随访临床功能优( 见图4 ~ 5) 。

3 讨论

跟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即恢复跟骨的长、宽、高,使跟距、跟骰关节获得匹配[8],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跟骨解剖形态恢复与否,直接与临床疗效相关[2,6,9]。为使跟骨骨折能够恢复其解剖形态,一些学者提倡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0],并且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保守治疗。但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导致一系列切口愈合问题,且发生率高达8.8%~25%[11]。因此另一些学者认为,可根据不同的跟骨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经皮内固定方法,可避免因切开复位内固定导致的切口并发症[12]。为了进一步阐明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劣,本研究对我院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经皮螺钉固定可以明显降低跟骨骨折的切口并发症,而不影响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图 2 术后侧位、Broden 20°位及轴位片示解剖复位,内固定佳

图 3去除内固定后 X 线及 CT 示骨折愈合,关节面恢复满意

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1938年,Goff就描述了经皮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的方法。随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切口并发症未根本解决,目前多数学者建议对于关节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应采用经皮复位固定[3,5,6]。Pan等[13]报道22例(26足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固定,平均随访2年,AOFAS评分82~100分,优良率100%,无伤口并发症。张青山等[3]比较了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发现前者在取得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同复位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Tornetta回顾分析46例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41例(SandersⅡC型36例、SandersⅡB型5例)获得解剖复位,平均随访3.4年,优良率85%。Woon等[14]等报道2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在透视下行经皮固定治疗,均获得解剖复位。本研究与既往学者报道相似,闭合组患者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切口并发症和感染。另外,本研究也表明,闭合组患者从外伤至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创伤(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切开组。我们认为可能正是由于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降低软组织的损伤,因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图 4 术前侧位、冠状位、矢状位 CT 示骨折移位、关节面不平整

图 5 术后侧位、轴位 Broden 20°位片示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佳

既往一些学者认为,尽管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适应证较狭窄,对于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严重的患者,建议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5]。另外,学者认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对跟骨宽度恢复比较困难,术中要注意牵引方向,并配合透视检查确认,如果不能恢复正常的宽度会遗留跟骨外侧壁外膨,导致外踝下方与跟骨外侧壁撞击、腓骨长肌腱移位或卡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5]。本组研究表明,对于Sanders Ⅱ骨折,配合术中牵引、透视,均可恢复满意的跟骨解剖形态。

复位原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 男47例, 女33例, 年龄最大86岁, 最小16岁, 平均年龄 (53.2±3.1) 岁。骨折原因:跌伤、摔伤43例, 交通意外所伤致37例。手术前患者的Bohler角在0°~15°, Gissane角在80°~100°。所有患者在受伤后5 d之内采用克氏针复位固定联合撬拨复位方法进行治疗。

1.2 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进行全身麻醉, 让患者取仰卧位,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 并缚上止血带。以“L”形切口开始, 将2枚交叉克氏针打入患者的距骨, 暴露距下关节, 同时撬拨患者塌陷的跟距后关节面, 对后距关节面和距下关节、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依次进行复位。将第1枚克氏针撬弯至脚底, 利用杠杆原理将患者的后跟骨翘起。术后1 d~2 d使用抗生素, 手术后2个月将克氏针拔除, 让患者逐步负重行走。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骨折达到复位状态, 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恢复正常, 功能恢复正常;良:骨折基本复位, 患者距下关节基本正常, 活动受到轻度限制;可:骨折基本复位, 活动也基本正常;差:患者骨折复位不理想, 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没有得到纠正, 功能未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克氏针复位固定联合撬拨复位治疗, 80例患者中优44例, 占5.0%;良31例, 良38.8%;可3例, 占3.75%;差2例, 占2.50%, 优良率达93.8%, 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和Gissane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目前,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比例较高, 通常是由于患者从高处坠落所致。大多数的患者骨折线会牵连到前距、中距以及后距三个关节面。在这三个关节面中, 承重最多的是后距关节面, 因此, 后关节面的复位对患者最终的康复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2], 手术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目前采用最多的就是克氏针固定复位或者是钢板, 但是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比较大, 同时钢板比较大, 如若取出, 还需第二次手术。对于此, 我院采取克氏针复位固定联合撬拨复位用于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3], 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变化情况是判断患者跟骨骨折程度的最主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 由于跟骨形状的特殊性, 结构十分复杂, 对患者自身的承重作用也十分明显。基于以上的原因, 广大骨科医师已经达成共识, 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的最佳方法。在手术中, 让患者的距下关节暴露出来, 同时撬拨塌陷的跟距后关节面, 对后距关节面和距下关节、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依次进行复位, 将第1枚克氏针撬弯至脚底, 利用杠杆原理将患者的后跟骨翘起, 最终使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恢复正常。本组患者经过克氏针复位固定联合撬拔复位治疗, 优44例, 良31例, 可3例, 差2例, 优良率达到了93.8%, 最为重要的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 克氏针复位固定联合撬拨复位用于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能够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民, 陈国林, 杨延涛, 等.跟骨骨折钢针撬拨复位治疗体会[J].河北医药, 2011, 33 (7) :1037-1038.

[2]时宏富, 金捷, 周雪松, 等.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 (2) :183-184.

上一篇: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下一篇:湖南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