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时间

2024-08-06

复位时间(通用5篇)

复位时间 篇1

0 引言

由于电梯缓冲器测试仪要检测电梯轿厢和缓冲器脱离瞬间到缓冲器完全复位的时间,进而来检测缓冲器的是否达到检验部门的要求。此时由于电梯轿厢较重,把普通的传感器放在缓冲器上都不能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同时像行程开关等等也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并且很容易被压坏。故而在这采用光电开关来检测脱离点,光电开关安装在密封的装置内,做成稳定安全可靠的传感器,如图1所示。这样来检测缓冲器时既能满足强度要求也能满足精度要求。

此时得到的开关信号,还要通过外接电路转换为电平合适的信号送进微机来进行判断和计时。

1 光电开关和斯密特触发器

1.1 光电开关

在此传感器电路中选择的是槽型光电开关,如图2所示。它通常采用标准的U字型结构,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U型槽的两边,并形成一光轴,当被检测物体经过U型槽且阻断光轴时,光电开关就产生了开关量号。槽式光电开关比较适合检测高速运动的物体,并且它能分辨透明与半透明物体,使用安全可靠。现在对光电开关作一简单介绍。

图2槽型光电开关(参见右栏)

光电开关是传感器的一种,它把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光的强弱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以达到探测的目的。由于光电开关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电隔离(即电缘绝)的,所以它可以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和SMT(表面安装工艺)而制造的新一代光电开关器件,具有延时、展宽、外同步、抗相互干扰、可靠性高、工作区域稳定和自诊断等智能化功能。这种新颖的光电开关是一种采用脉冲调制的主动式光电探测系统型电子开关,它所使用的冷光源有红外光、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等,可非接触、无损伤而迅速地控制各种固体、液体、透明体、黑体、柔软体和烟雾等物质的状态和动作。此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电开关的应用原理图如图3所示。

光电开关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在缓冲器传感器电路设计中,在LED和光敏三极管中设计一遮挡片,当遮挡片在它们中间时光敏三极管就接受不到LED发出的光,从而不能导通;当遮挡片不在它们之间时光敏三极管可以接受到LED发出的光,从而可以导通。

1.2 斯密特触发器

在本传感器电路中,利用斯密特触发器来转换电平,如图4所示电路,以满足传感器系统的测量精度,现在对斯密特触发器做一些介绍。

施密特触发器是具有滞后特性的数字传输门。a.电路具有两个阈值电压,分别称为正向阈值电压和负向阈值电压。b.与双稳态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不同,施密特触发器属于"电平触发"型电路,不依赖于边沿陡峭的脉冲。

它是一种阈值开关电路,具有突变输入-输出特性的门电路。这种电路被设计成阻止输入电压出现微小变化(低于某一阈值)而引起的输出电压的改变。

当输入电压由低向高增加,到达V+时,输出电压发生突变,而输入电压Vi由高变低,到达V-,输出电压发生突变,因而出现输出电压变化滞后的现象,可以看出对于要求一定延迟启动的电路,它是特别适用的。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状态的转换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变化过程,即输入信号从低电平上升的过程中,电路状态转换时,对应的输入电平VT+与输入信号从高电平下降过程中对应的输入转换电平VT-不同,其中VT+称为正向阈值电压,VT-称为负向阈值电压。另外由于施密特触发器内部存在正反馈,所以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很陡。

因此,利用施密特触发器不仅能将边沿变化缓慢的信号波形整形为边沿陡峭的矩形波,而且可以将叠加在矩形脉冲高、低电平上的噪声有效地消除。如图5所示。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为反向传输的施密特触发器,正向阈值电压和负向阈值电压分别为:

2 整体电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1 整体电路模块

图6所示为整体的传感器电路的模块。

2.2 整体电路原理

当电梯没有脱离缓冲器的时候传感器上的一小挡板处于槽型光电开关的中间,阻挡住LED对光敏三极管的触发,如图3所示的电路,此时光电开关输出的是高电平。当电梯脱离缓冲器的时候由安装在传感器的中的弹簧把挡板弹开,光敏三极管就可以接受LED的触发,此时的图3中的光电开关的输出(Sgleout)的就是低电平。

由于此时得到的触发的电平信号是一渐变的模拟信号,如图7所示,使触发精度降低。为此我们要在光电开关电路输出后接555斯密特触发器来转变信号(通过图3中的Sglout和图4中的UI相连接),此时555斯密特触发器电路如图4所示那样。使得到的矩形阶跃信号(如图5所示形式)送入后续处理器件(A/D转换器、51单片机、MAX232),进而送进主控制器来对电梯缓冲器的复位时间进行判断。

3 结束语

本文系统介绍了电梯缓冲器检测仪的传感器电路,利用光电开关使得到的脱离信号比用行程开关得到的更精确,同时利用555斯密特触发器对电平信号的转换使精度大大提高。我们开发的这传感器电路已经在测试现场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实用方便。

参考文献

[1]程大钊,关胜晓.基于ARM9的电梯缓冲器复位时间测试仪的设计[J].电子技术2009(5):31-33.

[2]李国丽,刘春,朱维勇.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3]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

[4]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6]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7]天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教程[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

复位时间 篇2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按抖疗法,过伸复位

过去, 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主要有支具、石膏、卧床休息和止痛药物治疗[1], 后期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最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后凸畸形、椎体前后缘高度的丢失, 很多病例遗留了脊柱畸形、顽固性腰背疼痛、迟发性神经损伤等问题。后来人们提出了一些脊柱过伸复位的方法, 如垫枕复位、高低桌过仰复位、双踝悬吊过伸复位法、麻醉下过伸牵引复位法等[2,3,4,5]。但高低桌复位法和双踝悬吊法操作复杂, 而且患者疼痛明显并存在骨折加重的风险, 因此很少被采用。而麻醉下过伸复位患者需在手术室内行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才能完成[3]。2007 年7 月起, 我科采用垫枕复位法和过伸按抖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折, 均无需麻醉, 安全而简便。现回顾性分析采用过伸按抖复位法和垫枕复位法治疗的两组胸腰椎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是探讨一种复位效果好、患者舒适度较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

1.1.1对象

为2007 年7 月至2012 年3 月我科收治的行保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例57 例。纳入标准: ( 1) 入院前10 d内有明确的外伤史; ( 2) 伤后有腰背疼痛的临床症状; ( 3) X线片显示椎体楔形变, CT证实存在新鲜的骨折线; ( 4) CT显示椎体后壁完整, 中柱无损伤; ( 5) 骨折节段在T8~ L3; ( 6) 年龄15 ~ 50岁。排除标准: ( 1) 伴有肋骨、横突等骨折 ( 因疼痛不能很好耐受垫枕和按抖复位) ; ( 2) 影像学表现提示伴有陈旧性骨折可能; ( 3) 极度肥胖, 不能配合垫枕和按抖复位; ( 4) 随访资料不全。

1.1.2分组

过伸按抖复位30 例为A组, 男19 例, 女11 例, 年龄18 ~ 47 岁, TLICS评分[6,7]平均 ( 2. 5 ±0. 9) 分 ( 1 ~4 分) 。垫枕复位27 例为B组, 男18 例, 女9 例, 年龄20 ~ 50 岁, TLICS评分 ( 2. 3 ±0. 6) 分 ( 1 ~ 4 分) 。两组伤椎分布情况详见表1, 所有病例均无神经损伤。

1. 2 治疗方法

分别采用两种复位方法, 所有病例的复位治疗及指导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治疗师完成。

1.2.1过伸按抖复位

患者俯卧于病床上, 下肢、骨盆及下腹部自然放于床面, 上身及头颈用双肘、双手逐步撑起, 脊柱尽量后伸、反弓。如患者不能用双手撑起, 则仅用双肘撑起上身。操作者左手托住患者胸骨部 ( 以防患者支撑不住) , 另一手在伤椎后方施以轻轻的有节律的按抖操作 ( 如图1) , 频率为每分钟60 ~100 次, 力度不宜过大, 以患者能耐受为限, 持续30 ~60 s, 然后让患者趴在床上休息5 min。如此重复2 ~ 3次, 每天两组, 共3 d。

注: 两组比较, χ2= 14. 9, P = 0. 051

1.2.2垫枕复位

患者仰卧位, 伤椎后方垫软枕。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垫枕, 一般以两侧超出躯干、上下宽度20 ~ 30 cm为宜, 软枕的厚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及伤椎压缩后凸畸形程度逐步增加。鼓励患者坚持在清醒状态下一直垫枕仰卧。

两组病例均绝对卧床休息6 ~8 周, 在伤后3 d起行红外线理疗15 ~20 min, 每天2 次, 并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及下肢蹬腿练习, 止痛对症治疗。6 ~ 8周后佩戴支撑腰围循序渐进下床活动。3 个月内禁止弯腰及负重, 伤后3 个月摄X线片复查, 伤后1 ~ 1. 5年复诊行JOA评分。

1.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统计两组病例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伤椎分布、绝对卧床天数、伤后距首次复位操作的时间、TLICS评分、复位操作时VAS疼痛评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使用DICOM Medical Image Viewer Ver 1.01 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 包括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8,9,10]、复位操作3 d后及伤后3 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 ( 图2) 。

A1为伤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 A2为伤椎前缘高度, A3为伤椎下位椎体前缘高度

采用SPSS 13.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或率表示。P <0. 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组成和伤椎分布有无差异, 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比较两组的平均年龄、绝对卧床天数、伤后距首次复位操作的时间、TLICS评分、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复位操作时VAS疼痛评分、复位操作3 d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后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JOA评分。

2 结果

两组病例的性别构成比、伤椎分布构成比、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伤后距首次复位操作的时间、TLICS评分、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绝对卧床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与B组比较, A组复位操作时VAS疼痛评分较低, 复位操作3d后及伤后3 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较低, 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JOA评分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按抖复位典型病例见图3。

注: 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 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 复位3 d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椎管内无占位或轻度占位, 并且无神经损伤的稳定性骨折或相对稳定性骨折, 可采用保守治疗。椎体为松质骨, 骨折愈合较快, 超过2 周的椎体骨折复位效果极差, 本研究选择了伤后10 d内住院复位治疗的病例。患者均为无中柱损伤的新鲜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例, 伤椎节段在T8~ L3。为了排除影响按抖复位操作和垫枕复位操作的客观因素, 如因脊柱旁结构骨折的疼痛影响复位操作的完成, 此类病例予以排除。年龄选择15 ~50 岁, 基本排除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所有病例TLICS评分都≤4 分, 符合目前普遍接受的胸腰椎骨折治疗原则。为尽量减少操作者的偏倚, 本研究选择了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治疗师操作及指导下完成复位治疗的病例。

评价伤椎压缩受损程度的方法较多, 本研究选择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 其计算方法[8]为: 先设定伤椎理论高度为伤椎上下相临正常椎前缘高度的平均值, 即:, 然后计算实际高度恢复到理论高度所需复位的高度的比率:。此法估计的伤椎理论高度更为可靠, 而且计算简单。评价复位矫正的程度选择了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 即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减去复位3 d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

患者为47岁男性, 高处坠落伤后致L2压缩性骨折, 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约34.8%, 棘突骨折, 中柱完整, 无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TILCS评分4分 (A、B、C、D) ;过伸按抖复位后3 d X线片示椎体前缘丢失约16.8% (E) , 3个月后椎体高度丢失约14.8% (F)

本研究比较了两组病例的性别构成比、伤椎分布构成比、平均年龄、伤后距首次复位操作的时间、TLICS评分、复位前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绝对卧床天数,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而A组复位操作时VAS疼痛评分较低, 复位操作3 d及伤后3 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较低, 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JOA评分较高, 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本研究结果表明, 无中柱损伤的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采用过伸按抖复位法在复位中疼痛评分、复位效果、可操作性及遗留功能障碍等方面均优于垫枕复位法。

按抖复位法和垫枕复位法都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但本研究中发现: ( 1) 在复位过程中, 垫枕复位法患者疼痛更明显, 很多人无法坚持。主要因为垫枕在骨折椎体下面, 患者不仅要忍受伤椎节段过伸的痛苦, 还要忍受患处受压的疼痛。 ( 2) 垫枕复位法复位效果差。因为疼痛, 不能首次垫枕就垫得很厚, 脊柱后伸不充分, 无法使前柱张开。而过伸按抖复位过伸程度较大, 结合按抖操作可放松椎旁肌肉, 更有利于骨折节段过伸复位。 ( 3) 垫枕复位法要求长时间垫枕仰卧, 患者常不能坚持, 依从性差。而过伸按抖复位操作时间短。 ( 4) 按抖复位法畸形矫正明显, 恢复脊柱序列并结合功能锻炼后, 末次随访JOA评分明显提高, 改善了生活质量。

过伸按抖复位法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但需注意适应证。为安全起见, 适应证应该局限于无中柱损伤的新鲜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过伸复位法是以关节突或椎体后缘为支点 ( 尤其是关节突) , 利用前纵韧带和椎间盘对被压缩的椎体骨质进行纵向牵张而复位[11,12,13]。如果椎体后缘有损伤, 过伸按抖复位法是否会导致骨折加重、神经损伤, 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不少研究中, 患者过伸复位后佩戴过伸支具下床活动, 结果椎体压缩和后凸畸形都有所加重, 遗留了明显的腰背臀疼痛。这可能因为: ( 1) 过伸位固定导致小关节长期受到压应力, 关节囊长期松弛继而挛缩, 导致小关节关节软骨和关节囊退变; ( 2) 外伤后周围软组织肿胀渗出, 使毗邻的脊神经后支受到刺激; ( 3) 治疗期间腰背肌缺乏锻炼, 腰背部软组织粘连; ( 4) 腰背长期固定, 脊柱关节退变, 肌肉萎缩; ( 5) 支具不能完全消除脊柱的活动, 过早下床可能导致复位的椎体再次压缩, 从而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 6) 椎体骨折过伸复位后, 伤椎内的骨小梁不能完全复位, 形成空壳样椎体, 在愈合过程中, 该空壳被纤维结缔组织充填, 椎体抗压能力差, 患者过早直立后出现椎体塌陷, 矫正度丢失, 导致迟发性腰背痛[14]。本研究所有病例均复位后继续绝对卧床, 在床上功能锻炼, 6 ~ 8 周后松质骨的愈合已达到一定强度, 在避免腰椎前屈和负重的情况下循序渐进下床活动, 结合红外线理疗, 消除或减少了上述导致腰背疼痛的原因。本研究显示, 与复位操作3 d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相比, 两组病例中复位后3 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更少, 即复位操作3 d后, 通过患者的过伸功能锻炼, 伤椎还有部分复位的趋势。按抖复位组疼痛程度较轻, 进一步复位的效果更佳。经1 ~1. 5 年后随访JOA评分明显较高。

复位时间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接收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经询问病史、症状和体征及X线射片检查确诊。排除标准: (1)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伴血管损伤; (2) 病理性骨折; (3) 伴神经损伤; (4)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将80例患者分为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各40例, 其中手法复位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岁~74岁, 平均年龄 (68.1±2.5) 岁;AO分型标准:A213例, C118例, C26例, C33例。切开复位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62岁~71岁, 平均年龄 (67.4±2.4) 岁;AO分型标准:A214例, C118例, C26例, C32例。患者及家属知情,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组年龄、AO分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切开复位组实施臂丛阻滞麻醉, 选择掌侧入路行Henry切口, 从桡侧腕屈肌桡侧向深层暴露, 目的是将腕屈肌、拇长屈肌和正中神经牵向尺侧连同软组织牵向桡侧。暴露深层的旋前方肌后, 沿着旋前方肌桡侧切断部分肌纤维, 将骨折端与关节面暴露出。采取牵引方法复位, 必要时植入同种异体骨, 使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对骨折块加以固定, 直至透视满意关闭伤口。

1.2.2手法复位组取坐位或仰卧位, 两助手分别站立于患肢前臂两端, 其中一助手双手交叉牵于上臂远端紧靠肘横纹处, 上臂与前臂成90°角;另一助手牵住手部, 缓慢用力抜伸牵引, 医生在腕关节畸形处施手法。复位结束后继续保持牵引, 在患者骨折断端周围及骨突部加小纸棉垫。复位结束后, 排X线片复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1.3 评价指标

1.3.1一般指标包括平均愈合时间、掌倾角、桡偏角等。

1.3.2参照TA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优:患肢恢复良好, 无畸形、缩短, 功能达到正常标准;良:骨折部位恢复较好, TAM评分达到健侧的85%及以上;可:骨折部位有所改善, TAM评分为健侧的75%~85%, 但屈伸仍受到影响;差:骨折愈合差, TAM评分<健侧的75%。

1.3.3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常规指标比较

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和桡偏角是评估手术效果最直观的量化指标,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手法复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骨折愈合时间未存在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参照TAM标准, 切开复位组患者优16例, 良18例, 可4例, 差2例, 优良率85.0%;手法复位组优11例, 良16例, 可7例, 差6例, 优良率67.5%, 切开复位组优良率高于手法复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342, P<0.05) 。

2.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手法复位组骨折不愈合1例, 畸形愈合1例, 桡神经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7.5%;切开复位组桡神经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2.5%,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56, P<0.05) 。

3 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杂性、高发性特点, 其与桡骨分布部位、骨密度有直接的关系[2]。桡骨部位周围是血运丰富的血管、神经和肌腱等组织, 功能复杂, 因此极易并发神经和肌腱等并发症, 导致永久性残疾。另有观察发现, 桡骨远端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部位, 占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26%, 仅次于髋部和脊柱, 这也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重要原因。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典型特征是骨折压缩性粉碎、关节面塌陷等, 且骨折端稳定性极差, 因此临床关于该类骨折治疗方法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前, 采用特殊的固定材料进行骨折部位固定是主流思路, 基于克氏针、微型外固定支架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已被临床证实为有效, 不过无论是保守固定和手术固定均有缺陷, 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特点、适应证来选择[3]。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 手法复位具有操作简单、耐受性好和经济负担小的优点。部分学者基于老年患者耐受性和功能恢复程度等考虑, 支持对伴有骨质疏松的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选择非手术疗法的观点。也有学者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方法分别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发现二者治疗后的形体及疗效满意度比较接近, 无显著性差异[4]。本研究显示, 手法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术后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此手法复位似乎更适合老年患者。

不过, 正如前所言,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复杂, 处理不当极易遗留残疾, 影响腕关节功能。随着生物力学及其材料的发展, 切开复位加生物相容性的钢板固定逐渐成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一种创新方法, 相比于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更能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而言, 切开复位手术更利于矫形。本研究显示,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手法复位组 (P<0.05) , 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也优于后者, 提示切开复位不仅有良好的矫形效果, 还能减少桡骨神经损伤和畸形愈合发生率, 整体效果更为优异。

摘要: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用随机抽签法选取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 分成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各40例进行对比研究。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切开复位组掌倾角和桡偏角优于对照组 (P<0.05) , 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手法复位组 (P<0.05) 。结论基于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整体预后效果的评估,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更具优势, 建议作为临床首选。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范晓东.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对桡腕关节解剖参数丧失与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学, 2012, 33 (11) :1510-1512.

[2]张红云.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360.

[3]刘亚, 于洋, 杨家赵, 等.三种外固定治疗方法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22) :3442-3443.

复位时间 篇4

关键词: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对比

老年人因机能退化易造成骨质疏松, 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易合并骨质疏松, 据文献报道约85%的老年人合并骨密度减低, 51%的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1]。据文献报道桡骨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16%[2]。桡骨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 机制复杂, 且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 若恢复不良可导致关节面平整性的破坏。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可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 但是创伤较大, 需要二次切开取出内固定物。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人民医院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科治疗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 确诊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中男50例, 女48例, 年龄65~88岁。骨折AO分型:B3型12例, C1型18例, C2型39例, C3型29例。

1.2 研究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 与对照组 (n=48) 。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 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及时行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 定期复查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1.3 疗效判断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速度, 3~5个月愈合为完全愈合, 6~8个月为延迟愈合, 超过12个月未愈合为不愈合。记录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可以接受和不满意, 满意率为满意及可以接受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均数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 方差不齐则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0例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65-86岁。骨折AO分型:B3型6例, C1型10例, C2型20例, C3型14例;对照组48例中男24例, 女24例, 年龄65-86岁。骨折AO分型:B3型6例, C1型8例, C2型19例, C3型1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骨折愈合速度比较观察组完全愈合率、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分别为42.0%、52.0%、6.0%及94.0%, 对照组完全愈合率、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分别为37.5%、54.2%、8.3%及91.7%, 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观察组相比, P>0.05

注:*与观察组相比, 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之内的骨折, 好发于老年人, 尤其是绝境后的女性。桡骨远端的不稳定骨折常常难以使关节有良好的对位, 尤其是易造成后掌倾角及尺偏角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分类为AO分类方法。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后可以直接复位, 术后早期即可进行功能锻炼, 治疗效果确切, 但是其需要广泛暴露、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大、手术操作复杂。而手法复位后给予外固定对患者创伤较小, 且简便实用, 易于被老年患者接受, 但对于粉碎性骨折效果差, 不易达到解剖复位, 容易导致关节炎及后遗症[3]。本研究对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组完全愈合率、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分别为42.0%、52.0%、6.0%及94.0%, 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完全愈合率、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分别为37.5%、54.2%、8.3%及91.7%, 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调查患者对于两种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发现手法复位组满意率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患者更易接受手法复位这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 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均比较确切, 且手法复位创伤更小, 易被患者接受, 在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病情及意愿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国杰, 吕发明, 艾克巴尔, 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18 (7) :636-640.

[2]任意平, 李路平, 张平花, 等.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216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Z1) :42-44.

复位时间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 a) 年龄大于等于18 岁; b) 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且为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者; c) 患者于2007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在我院手术者; d) 随访时间大于24 个月者。排除标准: a) 存在足部畸形者; b) 同一肢体存在其他骨折者; c) 随访资料不全者。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手术技巧闭合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大腿上充气止血带。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骨折形态,决定克氏针进入和撬拨点,一般从跟骨结节上方打入第1 枚克氏针至距下关节面下方骨折处,再由跟骨内侧面向外侧面横穿第2 枚克氏针。第1 枚撬拨复位关节面,恢复跟骨高度以及跟距关节结节角。第2 枚克氏针向下牵引,同时手法挤压复位膨隆跟骨外侧壁,恢复跟骨长度和宽度。透视确认复位满意后,自跟骨结节外侧向跟骨前突方向置人2 枚或者多枚克氏针,穿过骨折线至跟骰关节固定。再次行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复位及固定情况,满意后,沿克氏针拧入合适长度的螺钉,包扎创口,跖屈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制动。

切开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大腿上充气止血带。采用“L”形外侧切口,切口垂直部分起于腓骨尖端稍近端、跟腱的前方。切口水平部位于由跟骨外侧动脉供血的淤紫皮肤的远端,止于第五跖骨基底部,两部分在足跟部相连,形成一个略呈弧形的直角。全层切开外侧皮瓣,并通过固定在距骨、外踝上的克氏针牵开; 根据骨折形态,掀开外侧壁,暴露后外侧关节面骨块,复位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后,安放外侧跟骨钢板及螺钉,冲洗切口,放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关闭切口,包扎。

1. 3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预防性静脉使用头孢唑啉2. 0 g,Bid,共2 d; 患肢抬高,并且高于心脏水平1 ~ 2 周; 术后6 ~ 12 个月,避免对跟骨有撞击性活动。所有患者要求于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闭合组: 石膏固定6 周,固定期间嘱咐其活动未制动的髋关节、膝关节、足趾关节,6 周后拆除石膏,逐渐在助行器下非负重行走,加强踝关节、足内外翻等功能锻炼,术后8 ~ 12周根据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行走。

切开组: 患肢用支具维持足于中立位,术后2 d拔除引流管。视切口愈合情况,术后2 ~ 5 d可行踝关节功能锻炼。负重锻炼则视骨折愈合情况,一般于术后8 ~ 12 周进行。根据临床症状,活动度应逐渐加强。

1. 4 疗效评价临床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外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问题( 切口裂开、皮缘坏死、感染) 、临床功能(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评定) 。

影像学评估: 所有患者术前均摄跟骨轴位X线片以及水平和冠状面CT扫描,以明确骨折分型; 术后X线片评估Bhler角及Gissane角。

1. 5 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功能、影像学结果等均以末次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定量资料若符合正态性,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否则采用Chi-square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取双侧a = 0. 05。

2 结果

闭合组随访时间24 ~ 68 个月,平均( 38. 7 ± 16. 9) 个月;开放组随访时间26 ~ 66 个月,平均( 38. 7 ± 14. 5) 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500) 。

闭合组患者从外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切开组( P < 0. 05) ,而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121) 。两组患者均无深部感染,但切开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闭合组( P = 0. 027,见表2) 。切开组6 例切口并发症患者,4 经换药治愈,2 例在内固定去除后治愈,均未出现骨髓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 P =0. 000) 。术后两组患者之间Bhler角( P = 0. 493) 及Gissane角( P = 0. 794)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两组患者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624,见表2) 。

典型病例一为56 岁男性患者,因高处坠落伤,致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伤后6 h收治入院,术前行X线及CT等检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骨折解剖复位,随访临床功能优( 见图1 ~ 3) 。

图 1 术前 X 线及 CT 示骨折移位关节面不平整

典型病例二为48 岁男性患者,因高处坠落伤,致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伤后5 h收治入院,术前行X线及CT等检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解剖复位,随访临床功能优( 见图4 ~ 5) 。

3 讨论

跟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即恢复跟骨的长、宽、高,使跟距、跟骰关节获得匹配[8],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跟骨解剖形态恢复与否,直接与临床疗效相关[2,6,9]。为使跟骨骨折能够恢复其解剖形态,一些学者提倡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0],并且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保守治疗。但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导致一系列切口愈合问题,且发生率高达8.8%~25%[11]。因此另一些学者认为,可根据不同的跟骨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经皮内固定方法,可避免因切开复位内固定导致的切口并发症[12]。为了进一步阐明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劣,本研究对我院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经皮螺钉固定可以明显降低跟骨骨折的切口并发症,而不影响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图 2 术后侧位、Broden 20°位及轴位片示解剖复位,内固定佳

图 3去除内固定后 X 线及 CT 示骨折愈合,关节面恢复满意

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1938年,Goff就描述了经皮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的方法。随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切口并发症未根本解决,目前多数学者建议对于关节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应采用经皮复位固定[3,5,6]。Pan等[13]报道22例(26足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固定,平均随访2年,AOFAS评分82~100分,优良率100%,无伤口并发症。张青山等[3]比较了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发现前者在取得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同复位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Tornetta回顾分析46例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41例(SandersⅡC型36例、SandersⅡB型5例)获得解剖复位,平均随访3.4年,优良率85%。Woon等[14]等报道2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在透视下行经皮固定治疗,均获得解剖复位。本研究与既往学者报道相似,闭合组患者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切口并发症和感染。另外,本研究也表明,闭合组患者从外伤至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创伤(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切开组。我们认为可能正是由于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降低软组织的损伤,因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图 4 术前侧位、冠状位、矢状位 CT 示骨折移位、关节面不平整

图 5 术后侧位、轴位 Broden 20°位片示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佳

既往一些学者认为,尽管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适应证较狭窄,对于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严重的患者,建议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5]。另外,学者认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固定跟骨骨折,对跟骨宽度恢复比较困难,术中要注意牵引方向,并配合透视检查确认,如果不能恢复正常的宽度会遗留跟骨外侧壁外膨,导致外踝下方与跟骨外侧壁撞击、腓骨长肌腱移位或卡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5]。本组研究表明,对于Sanders Ⅱ骨折,配合术中牵引、透视,均可恢复满意的跟骨解剖形态。

上一篇:加密算法下一篇: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