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2024-08-11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通用12篇)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1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能力为核心, 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意味着职业教育将会更加重视需求的导向作用。“职业教育具有需求导向的特征, 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创业能力, 满足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求, 适应劳动者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要求, 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使职业教育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规模和质量方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必须首先建立在了解行业、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 在充分掌握市场需要的前提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法律事务专业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专业, 笔者拟以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为切入点, 通过分析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需求状况, 阐述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一、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法律事务专业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争相设置、且招生规模稳居第一的专业,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该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庞大。但是,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 法律事务专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止一所高职院校的法律事务专业因就业率问题被麦可思调查亮了黄牌, 法律事务专业甚至连续名列高职高专十大就业红牌警告专业。2013年7月, 笔者在某法律高职院校对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更证实了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通过网络向2012、2013届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发放问卷共计600份, 回收问卷571份, 根据作答情况剔除32份无效问卷 (无效问卷包括空白问卷以及连续超过4题选择同一个答案等明显有问题的问卷) , 其中有效问卷539份, 占89.8%, 有效回收率较高。在这539份问卷中, 男生274人, 占总问卷的50.8%, 女生265人, 占问卷总数的49.2%, 符合毕业生的男女人数比例。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法律专科生的对口职业是到公安、检察院、法院、监狱、司法所或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根据调查结果, 进入党政、司法等政权机关的毕业生占14.1% (这一数据包括以上单位的公务员以及合同制员工) , 进入律师事务所的占11.7% (主要是担任律师助理) , 进入事业单位的占19.3% (大多是合同制员工) , 剩余的占54.9%的毕业生在其他单位 (企业、自主创业、支援西部或者入伍) 。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完全对口的比例低至2.8%, 不对口的比例高达66.2%。就所在的工作岗位而言,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 (占61.7%) 在类似“万金油”的行政岗位, 从事着与专业不相关的文秘或前台工作, 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毕业生占20.6%,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低至5.4%。

二、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遭遇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证困境

根据2004年教育部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简介》 (征求意见稿) , 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2012年教育部委托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 将法律事务专业培养目标界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 掌握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 能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社区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细察前后两个目标, 其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人才的“技能”和“应用”, 但后者将法律事务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得更明确, 即“基层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乡镇提供法律服务的人才”。教育部这两个培养目标, 直接决定了十多年来法律事务专业的发展方向。

法律事务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是提供法律服务工作, 特别是为基层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乡镇提供法律服务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 一是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法律顾问;二是从事社区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其核心工作岗位就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此外还包括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职业教育必须秉承以需求为中心的宗旨, 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 那么, 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个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

(一)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人员遭遇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证困境

2000年, 司法部颁布了两个部委规章, 将乡镇法律服务的正式名称改为“基层法律服务”, 基层法律服务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服务工作。在当时律师及为稀少的情况下, 主要通过建立法律服务所, 利用贴近基层、便利群众、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等优势, 面向基层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前的2000年, 根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的规定和有关实施意见, 司法行政机关继续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了规范的执业资格认定和执业准入制度。2000年12月24日, 司法部组织了首次全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统一考试。与律师相比,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教育和行业准入标准明显低一些。这也是教育部门将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社区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的原因之一。

然而, 基层法律服务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2004年6月29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 国务院对所属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 取消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行政审批, 只保留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核准。这意味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只出不进, 不会再有“新人”进入这一领域, 无法引进新鲜血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基层法律服务的准入资格, 司法部的两个关于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办法》也随之失效。换句话说, 基层法律服务的纵向管理体系已经断裂, 而作为一个职业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也失去了正常的通过考试和考核进入该行业的路径。在许多基层法律工作者和地方司法行政官员看来, 司法部目前对这个职业的政策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自2000年以来,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数量就出现下降趋势, 2005年以后更是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如今, 基层法律服务所因从业者身份受质疑、行业发展政策不明等原因而逐步萎缩, 其现状令人担忧。这样一个从业者身份备受质疑、行业准入和资格认证都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基层法律服务状况能够支撑庞大的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吗?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不言自明。

那么, 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相脱节呢?根据职业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理论, 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规模和质量方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是不需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了呢?司法部对法律服务市场做了一些调研工作, 结果发现市场依然需要基层法律服务, 因为中国律师业的地理分布是极度不平衡的。直到2004年我国还有206个县没有律师, 即使是在律师事务所数以千计的北京, 绝大多数事务所也集中于少数城区, 部分远郊区县只有几个律师事务所。于是, 在那些律师稀缺的郊区和农村地区, 基层法律工作者就在面向当地民众的法律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在各个主要城市, 大量的中低收入者也无法负担高昂的律师费用, 却又不在贫困线以下, 因而不具备接受法律援助的资格, 他们的纠纷解决仍然需要依赖基层法律服务。直到2006年, 全国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数量还有21 835家, 而律师事务所的数量是13 096家。除不能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外, 基层法律服务所几乎可以涉足律师事务所的全部业务范围。法律服务所在低端法律市场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利用贴近基层、熟悉社区、便利群众、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等优势, 面向基层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在解决基层纠纷和用平实的语言向普通民众解释法律方面具备很强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往往配合当地司法所, 为基层政府处理维稳突发事件、纾解基层信访压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符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对于法律服务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身份不明, 缺乏规范的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证,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遭遇身份合法性危机和职业资格认可困境, 导致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仅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存在这样的困境, 其他从事社区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安置帮教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和职业资格都存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例如, 现行的《人民调解法》主要针对调解组织、工作程序进行规范, 却没有对人民调解员职业资格的取得和认定进行规范, 只在《人民调解法》第十四条中规定:“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 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这就造成了各地招收人民调解员标准不一, 随意性大, 人民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 其职业性和专业性难以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 大量的法律事务专业 (人民调解方向) 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 有些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由于缺乏足够的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 甚至聘请律师参与调解工作, 向律师事务所购买调解服务, 造成人才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认证拒绝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另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法律顾问。笔者所讲的企业法律顾问是指经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合格, 由企业聘用, 并经注册, 在企业中专职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 企业法律顾问在参与企业的决策、经营、管理、预防和处理各种法律纠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法律顾问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那么, 企业法律顾问的大门是否向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敞开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可知, 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占60%以上, 但是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完全对口的比例低至2.8%, 不对口的比例高达66.2%。就所在的工作岗位而言,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 (占61.7%) 在类似“万金油”的行政岗位从事着与专业不相关的文秘或前台工作, 在管理岗位的低至5.4%。是什么原因造成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中不能学有所用, 担任企业的法律顾问呢?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较低, 企事业单位恐怕毕业生难以胜任此项工作。这就涉及职业教育体系与学历教育体系的衔接互通以便于学生提高其学历层次、为其终身职业发展提供条件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此不做深入讨论。笔者关注的是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无法获得企业法律顾问资格, 更遑论从事此项工作。

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是用人单位选择法律顾问的前提条件。1997年, 依据《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司法部关于印发〈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家开始实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2002年, 人事部下发了《关于调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 对原有考试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共同负责, 日常工作委托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承担, 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 (职改) 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人事部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用印的《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 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细究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报考条件, 就可以发现,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对于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都作了明确要求, 报考原则就是学历高低与工作经历长短成反比, 学历较低的考生必须具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 如: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 必须工作满5年, 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3年。显然, 按照这样的报考条件,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是不可能在毕业时取得法律顾问资格的, 因此, 根本没有机会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

综上所述,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非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而是遭遇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证困境, 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水平, 已经成为衡量各行业自身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要求的重要标志。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就业难的问题, 反映了目前我国法律服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统一的、规范的、多层次的法律服务的需求, 亟需建立规范、统一、多层次的法律服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构建以职业资格认证为纽带, 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历来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 许多国家构建了从职业资格证书到课程标准的完整框架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极大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提倡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职业岗位服务, 因此,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标准的制定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的制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 我国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极不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主要表现在法律职业资格认证范围单一, 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和比较规范的仅有针对律师、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国家司法考试, 由司法部统一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由于其报考条件的限制和执业范围的狭窄, 显然不适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拥有这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工作者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 在具有全球化外观的律师业背后, 多个行业群体在法律服务市场上共存, 满足了涉外、企业、政府机关和基层社区的各式各样的法律需求, 填补了理性化过程所产生的正式法律系统与中国社会本土特征之间的鸿沟。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量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安置帮教机构的工作人员, 正是这些提供多种法律服务, 填补“鸿沟”的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却至今缺乏国家对其岗位和技能的职业资格认定, 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即使有, 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因为没有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框架内, 因而缺乏规范性和权威性, 甚至将面临职业合法性的危机。

另外, 从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认证来看, 我国在法律服务职业资格认证方面还存在认证主体繁杂、“证出多门”的现象, 有的职业停留在政府认可、市场未必认可的状态, 严重影响了法律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 而法律服务工作的专业性、职业性更需要国家统一规范的职业资格认定。由于缺乏职业资格认定, 也就缺乏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而制定的岗位标准乃至于职业标准, 相应地也就缺乏基于职业标准而制定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决定中国法律职业的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力量并不是其经济基础, 而是其上层建筑, 也就是国家的管理规范体系。

实现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建立健全法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特别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资格, 没有相关的、规范的规章制度就必然会形成无序的职业资格证书格局。建立统一、规范、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明确基层法律服务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 可以使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标准的制定有明确的标准可循;建立统一、规范、多层次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对培养基层法律服务人才, 提升其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以利于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特别是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行业协会, 尽快根据法律服务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确定职业标准, 制定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和认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构建以法律职业资格为纽带, 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使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摘要:法律事务是法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专业。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国社会对于统一的、规范的、多层次的法律服务的需求。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的就业困境的形成并非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社会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而是由于遭遇行业准入和资格认证困境。我国法律服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 亟需建设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多层次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准入,职业资格认证

参考文献

[1]李海东, 杜怡萍, 等.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9.

[2]刘思达.割据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75, 104, 222, 223.

[3]基层法律服务所是走还是留?[EB/OL].[2013-11-20].http://news.163.com/12/0507/05/80SK6O9B00014AED.html.

[4]人民调解员:尴尬的“和事老”[EB/OL].[2013-05-09].http://news.163.com/11/0225/02/6TN4662V00014AED.html.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2

法律事务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吴国亮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7期

【摘要】高职法律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包括司法机关的技能型法律人才、基层组织与社区的实用型法律人才、律师事务所中的辅助性人才。我校法律事务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法院训练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闯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建设道路。

【关键词】法院训练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体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选用订单教育模式在某方面转变了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导的旧观念,还可以为学校市场意识增添更多的途径,使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麦可思调查公司统计,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因就业率低、对口就业率低等因素,2009年、2010年连续2年被评为“黄牌”专业。高职法律教育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高职法律教育要冲出就业困境,破解专业建设难题,办出自身特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它是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标准,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因此,参加订单班的学生就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探索探究并实践应用法律职业辅助人才“订单式”培养,刻不容缓。

二、“法院训练营”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操作形式

“法院训练营”是指由高职院校与法院合作举办的、由在校学生轮流参加训练营,专门为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的模式。法院负责安排我校学员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训练以及鉴定和推荐学员就业,学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参加训练营,针对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和书记员岗位的专题技能培训。

我校人文学院每年组织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大

二、大三的学员参加“法院训练营”,每批30人,一年6批,学员在法院跟着书记员、法官以书记员助理身份顶岗工作,学习法律相关实务,完成档案整理与装订、汉字录入速度、法律文书处理、当事人接待、办公设备使用、旁听审案、卷宗分析、外出办案等8项技能训练任务,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于一体”。坚持“教学做于一体、顶岗训练就业于一体、校内校外于一体的”无缝对接,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顶岗

实习,岗位针对性强、工作环境相关性大和管理运营监控到位,从而创新了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三、“法院训练营”模式的优势创新

法院训练营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人力资源、案件资源及实践条件资源等,可提供大量的岗位让学生进行档案装订、速记等事务性工作的训练,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成果。

(二)在法院训练营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性质的诉讼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最多,案件材料也最为丰富、齐备。而且无论是律师事务所、检察院,还是法律服务所、企业,要进行诉讼活动。因此,熟悉法院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能够使学生快速的适应法院的岗位所担任的职责,全面认知法院系统运营的工作模式及所处理的对象类型,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胜任基层工作,有利于其就业。

(三)法院训练营不仅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法院办案人员紧缺现状,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四、“法院训练营”模式的运行效果

截止2011年1月,我校已成功运作了15期法院训练营,共有400多名学生参加(含218名毕业生),2009、2010两届高达55.8%的毕业生参加过训练营。2011年4月,我们对参加过训练营的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发放了218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07份,问卷回收率为94.9%。调查结论是:第一,92.5%的毕业生认为“进入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并不难”,88.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己目前的单位是“在法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工作(含曾经工作过)”91.1%的学员认为,“进入到法院、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得益于“大学期间参加过法院训练营”。第二,90.3%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表示“非常满意”,98%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选择了“满意”。当问及“今后是否还愿意接受此类毕业生”时,98%的用人单位选择“愿意”。由此可见,以“法院训练营”模式培育的高职法律人才,社会认同度高。

因此,法院训练营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成功实践,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法院的教育水平,扩大了学生培训规模,而且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深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牢固性,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重重问题能够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较好地实现学校与订单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促进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人才培养;应用机制

【分类号】G71

一、职业教育集团概述

为了克服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个别职业院校开始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校企合作,以及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路。1992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相继成立了北京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教育集团和北京西城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又于1993年4月底成立了北京西城区新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国内首批职教集团。 之后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沿海地区积极探索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2005年8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和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利于技能提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服務功能,采取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为中、西部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服务平台。

云南省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开始于2006年,当时围绕烟草、矿电业和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在云南的玉溪成立了玉溪烟草职业教育集团、玉溪工业商贸职教集团和玉溪旅游服务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此后云南省范围内又纷纷组建数个职业教育集团,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林业、种植业、冶金矿业、国土资源、经济管理、艺术、体育等等,例如云南冶金矿业职教集团、云南国土资源职教集团、云南交通职教集团、云南农业职教集团、云南林业职教集团、云南经济管理职教集团、云南粮油职教集团、云南供销职教集团、云南旅游职教集团、玉溪旅游服务职教集团、云南艺术职教集团、云南体育职教集团。 云南职业教育集团是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联合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和知名企业,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组建成立。本集团是为了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建立适应市场、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强化技能培训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发挥集团规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更好地为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于职业教育集团的科学内涵,我国的相关政府机构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定义,大致如下: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国资委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中,将职业教育集团定义为:“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法人产教联合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应当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集团章程为其共同行为规范。凡自愿遵守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均可加入集团,成为集团理事单位。”学术界对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基本形成共识,一般将职业教育集团定义为:“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

二、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在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意义

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专业因对口就业率低等因素,近年来多次被评为“黄牌”专业。由于媒体的舆论导向,它们仅片面的关注法律专业初次就业率低的现状,从而也让很多高考考生放弃法律事务专业,而盲目的选择工程、会计、经济管理等所谓就业率高的专业。然而面对社会现实,事实上我们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专业的人才,但是却出现“社会有很大的需求,法律专业的就业率又很低”的尴尬境况。以我校为例,2006年至2010年,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每一届至少有四个班级,每个班级大概55人左右,而从2011年开始,该专业的招生人数急剧下降,招生人数萎缩的很严重。面对如此困难的现状,高职法律教育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进行改革创新,很可能发展的更糟。因此,高职法律教育要冲出就业困境,破解专业建设难题,办出自身特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的法律综合素养不是很高,特别是其广大的基层地方组织机构非常缺乏法律专业的服务人才。因此云南省的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立足本省,满足本省的基层地方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服务于本省的发展。基于这一现状特点,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应该界定为:“培养对应法律实务岗位、法律执行岗位和司法技术岗位的法律辅助类人才。”这些岗位广泛地分布在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等。

据现有的资料,在国外,对于法律职业教育的研究内容甚多,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突出 “工学结合”特点,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他们的经验突出体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优势所在。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优秀的法律职业人。

目前高职高专法律类人才培养模式仍旧存在背离职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没有摆脱本科院校的窠臼、对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工学结合的需要等诸多问题,尤其在法律事务专业工学结合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凸显不足。因此我们应分析现状,正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积极作用,抓住机会,努力探索工学结合的适合路径,为云南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基层法务工作者,更好的服务于云南的基层法务工作和辅助性法务工作。endprint

三、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在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法人产教联合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应当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因为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员单位都是基于自愿加入集团的,所以对于成员单位并没有强制性的作为义务。基于这一特点,因此就会存在个别的成员单位在后續的合作发展中未能积极的发挥产学结合的作用。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所依托的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社区组织等,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中的成员单位在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发挥实质作用,那么职教集团就如空中楼阁,只是去观赏一下,并没有实际意义。

按照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在一个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联合体中,每个利益群体都有自己偏好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并试图通过组织内的互动完成自己的目标,取得自己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都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职业院校的学生面临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毕业之际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大量的企业也面临着如何用较小的人力资源成本雇佣高技能人才,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因而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各自获得发展的需要,也因此可以获得互补性资源。既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合作中,就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负担和障碍,而是应该探索更好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既实现工学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能为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社区组织等成员单位提供服务和法律帮助。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一)实现职教集团成员之间资源互补,降低合作成本。

从资源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获得互补性资源。如果两者之

间不存在依赖和契约关系,则交易成本会很高,所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首先就要建立在互信和合作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达到双赢。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之后,其成本比独立办学的成本还要高时,职业院校将会失去合作的意愿和兴趣。所以当职业院校的资源配置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校企合作才应运而生,成为办学主体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校企合作首先要实现双赢,既不能让学生成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负担,也不能让学生未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既要充分调动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基地和真实的实际工作岗位,同时也实现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训为成员单位提供基本的法律服务,降低合作成本,实现资源互补。

企业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勇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专业领域的高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实训岗位,让学生充分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工系统,教学内容繁杂,职业技能水平要求高,既需要双师型的教师,也需要实训室、实训设备等固定资产,还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才能提供系统的职业教育服务,因此职业教育更需要多个主体承担不同的角色,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通过职教集团,提高学生法律实务的实践技能。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通常会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

和社区组织中实习,因为法院和检察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基本不可能成为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而且由于法院和检察院的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都非常固定,能够安排的实习学生人数很有限,因而对于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企业、律师事务所和社区组织中实习。学生参与的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现如今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走入一线的实际工作,让学生通过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但是由于监督、运行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很多学生在实习岗位并没有充分有效的获得专业实践技能,有的只是在外混混日子,蒙混过关。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切实保障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真正能参与法律实务工作,通过实习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收获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真实体会。下面我将以律师事务所、企业和社区组织为例,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职教集团在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机制。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感性认识,大学一年级可以分组分阶段的让学生走入律师事务所,看一看律师如何办案,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法律专业,刚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所以此阶段他们不可能很专业的参与律师办案,但是通过观察律师办案的具体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激励自己珍惜课堂的学习时间,扎实的学习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可以分组进行实习,能够跟随律师收集案件信息、会见案件的当事人和整理卷宗等,这一阶段仍以观察和协助的形式进行。第三阶段:大学三年级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紧密跟随律师,充分接触办案的各个环节,并通过与律师办案的对比,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思维方式、专业知识、法律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思辨能力等等,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

在一个诉讼案件中,学生可以参与以下工作:收集案件信息、协助调查取证、起草不重要的文书或案件记录、庭审笔记、整理案卷、邮寄文书资料、协助会见当事人,记录会见内容和开庭笔录等。具体而言,学生在真实的实习环境中,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信息收集

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是一沉不变的,每一天全国各地基本都会颁布新的法规和规章,所以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应该养成及时关注、收集和整理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习惯。endprint

2.协助会见当事人,记录会见内容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也会有顾虑,特别是对于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办案程序,律师不放心让学生去做,这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律师事务所实习,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多听多看多观察,不能盲目的去参与其中,反而会遭到律师的反感,成为律师办案的负担和累赘。所以学生在参与律师办案时,开始要多观察思考,与律师建立的信任关系之后,再逐渐深入参与其中。

跟随律师会见当事人时,最初要学会记录会见内容,在会见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谈话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正确的筛选信息,快速地记录有用的关键信息,做好这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外在会见当事人时,也有很多的学问,比如要提问哪些问题,要收集的证据内容,如何与当事人建立互信关系,获取有效的信息等。学生在跟随律师会见当事人,可以收获很多课本学习不到的工作体会,而这些又恰好是课堂的学习不能给与学生的真实体验,所以搭建职教集团,寻找更多的实习岗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撰写相关的法律文书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可以撰写的文书包括起诉状、答辩状、财产保全申请书、管辖异议申请书、延期举证申请书、证据清单、质证意见、代理词、补充代理意见、法律意见书、结案报告、谈话记录、当事人声明书等等。在校期间,学生已经开设司法文书写作这门课程,老师已经就文书的格式和文书的内容进行了完整规范的讲解,但是学生只是模拟演练,并没有针对真实的案件进行撰写。所以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时,对于能够撰写的所有文书,虽然有些文书撰写之后律师也不会采用,但是这个实践的过程非常重要。一份高质量的法律文书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运用才能书写成功。通过自己的独立撰写,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与律师撰写的文书进行对比,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通过针对真实案例的反复训练,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撰写法律文书的能力和水平。

4.撰写结案报告

对于案情简单的诉讼案件,应该让学生自己写一份结案报告,可以培养学生概括案件的能力和分析案件的能力。拨开一个案子层层细微的事实和情节,剩下的就是确定案件性质的主要事实。只有当认真梳理案件的所有材料之后,你才能够明白为什么律师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对一些问题重点论述。当你能够将一件已判决案件的所有证据一件件的分析评价后,你会认知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根本就没有意义,你就能心领神会。这就需要去总结案件,去撰写案件的结案报告。因此撰写结案报告,非常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操环节,除了律师自己撰写结案报告之外,学生自己也应该去撰写一份,再与律师撰写的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积累改进的经验。

5.整理案件的卷宗材料

当结案之后,学生应该协助律师整理案件的卷宗材料,通过整理卷宗材料,学生可以清楚的掌握办案的整个流程和涉及的各种法律文书,梳理证据清单,对证据进行归档。整理卷宗材料,学生可以学习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经验和技能。在诉讼法的教学方面,教师也会详细的讲解证据规则,但是基本都是通过模拟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并不能切实的感受到在办案的过程中收集证据的关键性和收集证据的困难和障碍。也不能结合具体案件,进行证据材料的取舍。而通过在律师事务所的真实实习经历,学生可以参与到证据的收集和对案件的研讨,更加真实的体会如何收集证据,如何获得有利的关键证据赢得诉讼。

在企业和社区组织实习,学生主要从事的是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等非诉讼的实习工作。在企业实习,接触最多的应该是订立合同的工作。在学校期间,老师也系统的讲授过合同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基本都是理论的讲授和模拟的实操。而进入企业之后,学生接触的都是真实的合同,而且是涉及企业切实利益的合同。所以在订立合同文书时,就不再是模拟的训练,而是要思考如何防范风险、规避风险和如何解决问题,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并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社区组织进行实习,主要是协助社区组织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协助社区解决内部的简单民事纠纷,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普通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三)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建设的已经相对成熟,

基本都已形成完整规范的系统,所以才有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而且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都很完善。而反观我国,我们会发现我国在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建设上是相对滞后的,落后于校企合作的现实发展需要。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已经施行了近二十年,在这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而校企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只作出一些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此外地方的行政机关在制定指导意见时,大多都是意见和建议,强调合作的自愿性,较少有强制性的规定。因而校企合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合作的深入发展。

此外目前職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制度缺失,企业还没有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而且如果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多企业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有个校企合作的名,却没有实现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因此笔者认为,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院校自身的目标,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通过校企合作,对于那些提供真实实训基地和实训岗位,对于学生的实际技能有提高帮助的企业,国家应该在税收金融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这也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职业教育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 篇4

金融事务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精品专业,源于1984年创办的财经专业。为促进专业发展,2000年学校将财经专业分设为会计专业和金融事务专业。财经专业现有班级19个(其中金融事务专业10个),在校生近千人(其中金融事务专业452人),是我校主干专业。专业开办以来,已经为杭城金融企业输送了6000多名毕业生,分布于杭城各大金融企业和中小工商企业。

金融事务专业组坚持“以岗定教”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与创新,主持了浙江省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引领全省中职金融事务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先后完成了《浙江省中职金融事务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的制订、核心课程的开发和相关数字化资源建设,搭建了专业教研慕课平台等,创建了浙江省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金融事务专业正朝着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大步迈进,先后被授予浙江省中职金融事务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杭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德技双馨

专业组有一批德技双馨的教师,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10人,注册会计师1人,中级会计师3人,中级经济师3人,研究生4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教科研先进个人2人,市级教坛新秀5人;省财经专业大组长1人,市财经大组成员2人(其中1人为大组长),市财经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在各级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专业组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班组、杭州市“工人先锋号”和浙江省“工人先锋号”。

学生发展:技能突出

专业组尤为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每年均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技能等级鉴定、技能周、才智周等技能教学和竞赛活动,面向全体同学,广泛开展点钞、传票翻打、五笔文录、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做账、证券实际操作、银行临柜操作、企业经营沙盘等技能训练活动。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在历年沙盘比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人次,省一等奖2人次,省二等奖1人次,省三等奖1人次;会计电算化比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人次,省一等奖4人次,省二等奖4人次,省三等奖6人次;会计手工竞赛中获得省二等奖3人次;金融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3人次。

实训建设:先进高效

2015年,学校搬迁至滨江区,更名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专业组拥有省内示范的实训场地和一流的设备和实训软件,形成了仿真的实训环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值新校区搬迁之际,专业组进一步科学规划实训室,打造信息化、仿真化、综合化的实训场地。目前建有点钞实训室、传票实训室、企业财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证券与保险实训室、金融营销与礼仪实训室、模拟银行、货币陈列室。所有实训室均配备大屏交互式一体机、独立服务器,百兆接入校园网,千兆接通广域网,与省数字化资源基地网站、省网络课程平台接通。实训室硬件配备先进,网络资源丰富,环境建设仿真,实训资料齐备,功能设计复合,使用率达100%。

校企合作:跨界共赢

专业组尤为重视校企合作,2010年,建立杭州市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指导委员会,与财通证券、银河证券、中国人保、阳光财险、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杭州联合银行、京北方金融服务公司、安邦护卫等十多家金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学校教师下企业、金融学生去实习、校企合作定课程、专业发展共研讨、企业培训进学校等途径开展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每年学校为企业输送实习生100人左右,为银行新员工培训达500人左右,企业专家在专业规划、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和课程改革中给予全面指导。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学校为学生建设了“小赢家”证券工作室、“小管家”企业经营工作室和“小会计”财务工作室。

课程改革:示范引领

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中职金融事务专业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2010年,专业组开始主持浙江省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组织和引领省内各金融事务专业骨干教师先后完成了行业调研、金融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核心课程开发和数字化资源建设。同年,牵头成立了杭州市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承办了全国金融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接待全国各地来校交流学习的学校20多所。该专业在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中高衔接:携手共进

金融事务 专业简介 篇5

概 况

本专业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现为昌平区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与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并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为了使学生拥有较高技能水平,学校配备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金融模拟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等。为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培养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学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发展性、适应性,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金融业第一线的应用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夯实基础知识,突出实践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参加首届北京市金融专业技能大赛即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的成绩。几年来先后研究编写了《金融专业教学案例集》、《金融专业技能指导书》等,并编排了教学辅导电教片。

专门化方向

保险:面向各类保险公司从事基层业务工作,如:内勤、保险理赔员等。会计: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银行事务:培养从事银行、证券业的基础工作人员。

主要课程

《银行基本业务知识》、《银行软件操作系统》、《银行柜员综合实训》、《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相关法规汇编》、《保险软件操作系统》、《保险综合实训》、《证券基础知识》、《会计实务》、《报税员知识》、《会计电算化》。

就业方向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6

摘要: 在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总体偏低,就业质量普遍不高的客观情况下,以培养书记员、律师助理等法律职业辅助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法律教育要走出就业困境,必须在坚持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建设实践,构建以“法院训练营”创新高职法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没有路、找对路、走出路”彰显特色的法律专业建设之路。

关键词:法律事务专业;法院训练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以及培养法律人才为己任。法学教育分为学术型、职业型及工具型三种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人才称之为学术类法律人才(如法律教师、法学研究人员)、应用类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以及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如书记员、律师助理等),上述三类人才的总和,统称“法律职业共同体”。

高职法律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培养从事辅助性法律专业服务的专门人才即法律职业辅助人才为目标,包括司法机关的技能型法律人才、基层组织与社区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以及律师事务所中的辅助性人才等,他们是在法律事务中为法律职业者提供业务辅助且提高法律职业者工作效率的技术人才。广东省现有1246家律师事务所、156家法院、1639个司法所及1329个法律服务所。据预测,每年大约需要5000多名专科学历以上的法律职业辅助人才。

可是,在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偏低,就业质量普遍不高的现实面前,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法律职业辅助岗位为主要就业岗位的高职法律教育来说,要想在每年数以万计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光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高职法律教育要冲出就业困境,破解专业建设难题,办出自身特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选择

所谓创新,本质上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包括“从无到有”的创造活动和“从有到优”的推陈出新。高职法律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辅助人才,重点是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关键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因此,只有围绕着工学结合大做文章,不断推进校企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路在于校企深度融合,对于法律事务专业而言,这个“企”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某个企业,而是特指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服务所等单位。法律事务专业到底应与哪类单位深度融合?换言之,哪类单位可以成为实现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平台?笔者认为,选择合作单位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作双方资源具有互补性。若仅是合作单位有资源供学校使用,而学校没有资源供对方利用,那么就无法调动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校企也不能深度融合。没有校企深度融合,创新高职法律教育培养模式就将成为空话。反之,亦然。二是双方的合作应具有规模效应。任何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普适性即大多数学生受益于此。如果双方的合作不具备规模效应,合作对专业建设的辐射能力、辐射范围很有限,无法让大多数学生享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成果,这样的培养模式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上述的原则,笔者认为,学校与法院深度融合是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平台。理由有二:一是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法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案件资源及实践条件资源等),有能力、有实力与拥有丰富的潜在劳动力资源的学校进行资源互补。对于存在案多人少、人员超负荷工作等现象的珠三角地区法院,可提供大量的岗位让学生进行档案装订、速记等事务性工作的训练,可见法院与学校完全可以开展一定规模的深度融合,双方的合作具有规模效应。二是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处于诉讼活动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律师事务所、检察院,还是法律服务所、企业,要进行诉讼活动,都必须与法院有业务往来。掌握、熟悉法院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辅助工作的帮助非常大。因此,学校与法院实习基地开展深度融合,比起法律专业的其他实习基地来说,更具备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三、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

我校法律事务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重视与法院合作,尤其是与学校毗邻、直线距离不到500米的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简称金湾法院)深度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大胆探索、反复实践,初步形成了“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闯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建设道路。

(一)“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基础。

我校与金湾法院最初的合作,主要是学生到该院旁听案件审理、岗位认知、假期实习等以“走出去”为主的单向静止合作。此类合作随机性强、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指导不到位,法院参与的热情不高,学校、学生受益有限,校院双方优质资源无法最大化利用,合作广度和深度层次有待提升。

随着教高司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我们与法院的合作在规范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由过去以走出去为主的单向静止合作发展为走出去、引进来并重的双向动态合作,合作范围延伸到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人才互兼互聘、课题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目前,金湾法院已有33名法官和书记员被聘为我校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兼职辅导员,承担各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指导及实习管理等工作。我校3名教师被任命为该院的人民陪审员,全面参与审理该院各类案件。双方共同开发了民事法律事务实训、刑事法律事务实训及行政法律事务实训等课程和配套讲义,共同申报的《法律事务专业与法院实习基地合作模式的探索》课题被评为校级重点课题,还共同承担了当地政府的中学生普法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以及“12·4法制宣传日”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合作模式也由以前的“分批顶岗、轮流实习”等模式升级为“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

(二)“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解读及创新之处。

“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学校与金湾法院合作举办技能训练营,专门为律师事务所、法院及法律服务所培养律师助理、书记员以及司法助理等法律职业辅助人才的培养模式。训练营每期20名学员,每期2个月。由了解用人单位对法律职业辅助人才需求的金湾法院负责安排学员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训练以及鉴定和推荐学员就业,学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参加训练营,在晚上和周末配合法院顶岗实习内容开展针对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和书记员岗位的专题技能培训(见图1)。

“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摆脱了非政法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办学资源紧缺(如师资力量缺乏、实践条件不足等)和专业特色不鲜明的现实困境,且在“优势资源互补” “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下做实了校院合作,实现了双方深度融合。同时,由于“法院训练营”具备岗位针对性强、工作环境相关性大和管理运营监控到位等特点,坚持“教学做于一体、顶岗训练就业于一体、校内校外于一体的”无缝对接,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顶岗实习,闯出了一条“没有路、找对路、走出路”具备法律专业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从而创新了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三)“法院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实践及实施效果。

我校每年分批组织法律专业二、三年级学生报名参加“金湾法院训练营”。每批20名学生,一年4~5批。所有学生被临时组成“金湾法院班”,同时为训练营的学员。学员白天在金湾法院跟着书记员、法官以书记员助理身份顶岗工作,训练职业技能和提升法律素养,晚上和周末回到学校集中学习从事律师助理、书记员、司法助理等岗位所必需的档案整理与装订技能、速记技能、文书制作及处理技能、办公事务技能、法律素养提升等专题技能训练,做到“顶岗训练就业于一体、校内校外于一体”(见图2)。

为提高训练营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法律素养提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求学生入营前在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和书记员三个岗位中作一种选择,明确自己将来的岗位,再根据选择把学员们分配到法院各业务庭,并为每位学员指定1名实习指导教师,学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结为师徒关系,进行一对一教学,推行师徒制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书记员教书记员、助理教助理”的培养方式。师傅教什么,学员学什么,师傅做什么,学员做什么,做到“教、学、做于一体”。学员除完成书记员助理岗位应完成的真实工作任务外,还要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档案整理与装订、汉字录入速度、法律文书处理、当事人接待、办公设备使用、旁听审案、卷宗分析、外出办案等8项技能训练任务,并将训练情况填写到《训练营工作日志》。学员结束训练营的训练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张干巴巴的定性的结业证书,而是一张清楚记载着学员“完成了哪些项目、每个项目完成的效果如何”的非常具体的定量说明,具体到打字速度是多少,装订了多少卷宗,旁听了什么样的案件等,为学员就业提供一份强有力的证明材料(见图3)。

截止2009年1月,我校已成功运作了8期法院训练营,共有159名学生参加(含126名毕业生),2007、2008两届高达43.8%的毕业生参加过训练营。2009年4月,我们对参加过训练营的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发放了126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07份,问卷回收率为84.9%。调查结论是:第一,95.6%的毕业生认为“进入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并不难”,85.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己目前的单位是“在法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工作(含曾经工作过)”。90.2%的学员认为,“进入到法院、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得益于“大学期间参加过法院训练营”。学生对口就业率高的现实表明,法院训练营对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效果显著。第二,92.7%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表示“非常满意”,10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当问及“今后是否还愿意接受此类毕业生”时,100%的用人单位选择“愿意”。由此可见,以“法院训练营”模式培育的高职法律人才,社会认同度高。

“法院训练营”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和法院办案人员紧缺的现状,而且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A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7-162-20)]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朴光洙,刘永鑫.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法科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时红霞.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5).

[4] 李仁玉,张龙.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探索[J].当代法学,2008,(3).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7

一、“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内涵界定

(一)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

简单地来讲, “双师型”教师即一专多能型教师, 他们既具有传统教师应具有的丰富、雄厚的理论知识功底, 又具有较强的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技能。具体而言, 学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双证书说”“双素质说”“双融合说”。这三种学说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均有其合理之处, 却都又显得过于呆板, 不够灵活, 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 只有那些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素质、较高的实践能力、正确的政治追求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而且可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高职教师, 才可以称之为“双师型”教师。

(二)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内涵界定

科学界定“双师型”教师是界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前提条件, 那么,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呢?笔者认为, “双师型”教师团队这一概念应当包括两方面内涵。第一,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一个组织或者团体。既然称之为团队, 就必然是一个由数量较多的成员以及优秀的带头人或骨干、共同的教学理念以及系统的管理机制等组成的和谐、上进、有序的组织。第二, “双师型”教师团队不是“双师型”教师的简单叠加, 而是一个目标坚定、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并不是每个个体都可以冠名为“双师型”教师, 或许一些人专门从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 而另一些人主攻教育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但是这个团队整体上具有“双师型”的结构, 可以实现高职教育背景下对教学提出的目标, 将学生培养为顺应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

二、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尚未形成系统、专业的制度体系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中的法律事务专业均没有一套针对自己专业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可以遵循。它们或者是以国家的政策方针为依据, 或者是以学校有关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为导向, 再结合自己专业的特殊性来进行。这样, 就使得无论该专业内怎样努力来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团队, 都会呈现出一种散沙状。

(二) 尚未形成健全的培训体系

法律事务专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在入职时对于法学理论与实务有着较高的认识, 而且要求教师对法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敏锐度, 如把握立法旨意, 对新法及时透彻地领悟并掌握等等, 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及时全面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的, 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等。而到目前为止, 这种培训体系和机制并没有真正在法律事务专业建立起来。

(三) 师资来源和结构过于单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60%以上是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 这样的一种从学生到教师, 或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聘任教师模式, 直接导致很多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师懂法但不会用法, 因为他们自身实践能力就不足, 更不可能完成指导学生、带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任务, 从而使得这样的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与非实践性专业学生并无差别, 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三、对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完善

对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进行分析与改进,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进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那么, 如何来对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进行改进完善呢?

(一) 健全关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 在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中, 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建设, 保证今后在团队发展中有章可依。

1. 要明确建设该团队的指导思想。

只有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才可以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其他的制度建设、组织一些具体活动。

2. 要有具体的近期及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指引团队整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而近期目标可以保证团队整体和其中的每个个体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 因此, 二者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

3. 要有科学合理的团队配套制度。

第一, 对于这个团队中的人员安排、职称结构、分工情况等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二, 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 要求不仅要考查他们的学术成果, 还要将职业技能列入评价范围之内;第三, 健全激励机制, 这样不仅可以鼓励教师努力将自身提高到一名“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也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人才流失或人才缺失的问题。

(二) 挖掘内部教师的潜力

在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中, 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外部力量, 而是要在依靠外来力量的同时挖掘自身的潜力, 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1. 严格对教师的上岗管理。

严格对教师的上岗管理, 主要是指在法律事务专业的专职教师聘用上, 可以实行诸如律师执业资格证书上岗, 或是有实践工作经历上岗等制度, 这样就可以保证从资格上符合“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要求。

2. 加强对教师的在岗培训。

对于已经上岗的在职教师, 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在岗培训, 这样不仅可以更新、扩充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 也可以增长他们的实践经验与技能。

3.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在法律事务专业内可以先重点培养一部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这部分教师可以是在法学理论上研究颇深的, 也可以是在律师行业里较为优秀的, 还可以是受企业信任的优秀法律顾问, 用他们来带动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进而打造出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 加强与外部的合作

1. 从各行业广泛吸纳外聘教师。

在加强与外部合作中, 应当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加大从法院、检察院、律所或是企业中外聘的教师比例。

2. 深化与机关、企业或个人的合作。

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合作, 也将十分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组建。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8

一、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及属性

高校学生事务是指,“高校为维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之外所必须提供的具体事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配置合理的资源,提供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1]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中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其具体属性包括:

1. 学生事务管理是正式的社会需求的全日制职业,具有特定称谓,工作的内容有准确的描述和定位。

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学校的一项工作内容,承担着为学生服务,连接学校、社会和学生的作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高校的正常运转离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无法想象的。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最为繁杂的工作之一,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服务,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要在高校这样一个“松散的组织”里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就要让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做到有岗有人有事有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岗位的职责须精确描述,再配以合适的人,岗位从业人员要正确履行职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一般被称为“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是全日制职员。美国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内容有着明确的定义,不仅规定了工作的内容领域,还对这些领域的工作制定了标准。美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高校学生事务发展标准。迄今,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已在学生事务35个领域建立了具体标准和指导方针[2],如工作任务、方案和组织与管理等。

2. 拥有一个包含着深奥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知识标准,以及传授、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训练体系。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关系着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甚至包括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事情。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把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因此必然地要牵涉到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或者教育项目来把这些知识“组合”起来,通过恰当的手段和方式让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习得这些知识,再辅以必要的训练,从而提高工作能力。

就美国的经验来看,学生发展理论的形成构成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的理论支撑,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走向成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逐步形成。随着学生事务专业化的发展,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列出超过120个研究生项目。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列出186个项目,有的还有博士和专业学位授予权[3]。在美国,一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学生事务管理学位课程[4]。

3. 具有成型的专业组织与伦理法规。

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看,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构成的,每个人都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承担自己的义务,分别属于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社会里扮演了一个社会角色,这个社会角色有其确定的演绎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角色的人会出于以下考虑进行联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互换资源或信息,以此来增强对事情判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用团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人在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上的不足;(3)达成共识,共同对外进行讨价还价,以达到利益最大化;(4)通过对内对外协调,更好地保护本角色的稳定性不被内部和外来的力量冲击。

同时,个体的角色和作为群体的角色都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任何人类个体,作为一种生物性的存在,都具有内在的动物性的本能和冲动,这种本能和冲动都具有转化为行为动机的可能性;但是人类同时又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当个体的行为和群体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就需要对个体或亚群体进行压制,以维护更大群体甚或人类的整体利益。

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在社会中承担着自己的角色。为了及时交换工作的得失,更准确地把握工作的规律,保护作为群体的学生事务从业人员从而保护个体利益,同时避免本群体内部事务不被外界所冲击,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倾向于形成一个正式的团体。这个团体以统一的声音对内维护内部的团结,对外维护自己的利益。

学生事务管理从业群体作为一个团体,其内部的个体由于各自的背景不一样,在利益和诉求上难免有不一致的时候,也正是为了团体的一致行动,以防因个体原因损害了整体的利益,学生事务管理团体需要建立和形成一系列的规则和伦理法则,用制度来实现控制的目的,来协调团体内的个体的利益,从而维护团体的整体利益。

4. 获得国家合法承认。

在一个社会里,有很多的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因为资源的有限性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竞争的情形,各种联合体寻求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影响的地位[5]。获得这种保护的方法之一便是国家授权。国家授权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获得授权的联合体所从事的行业便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因为授权的排他性减少了竞争。同时,由于国家普遍信仰“懒政”,为了能用最少的资源管理和监控好某个行业,促进其健康发展,或为了保证其产品的安全和符合国家标准,也乐于给以重要行业排他性的法定授权。

学生事务管理从一开始就具备“被授权”的可能。现代社会,教育不可避免地被政治影响,不管是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还是教学课程上。目前来看,政府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呈现减少的态势,但是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还没有放松的迹象。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加强,国民意识形态的养成都和高等教育有着较大关系。同时,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群体也积极地回应政府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央集权的国家更是如此。因为积极回应得到的将是政府的奖励,而奖励之一便是承认学生事务管理的“合法性”。有了合法性的鼓励,学生事务管理作为一个职业便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可以减少竞争带来的苦恼,同时有了协同和各类机构谈判的筹码。

5. 能对本专业事务高度自治。

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专业领域只不过是里面的一个小系统。小系统必须要和外界进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自身正常运转。但是从一个更小的视角去观察这个小系统,一个稳定的小系统内部也有着各种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在这个意义上,在内部和外部之间便存在着一个内外有别的边界。因此,有必要考虑实际情况,给予子系统更多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的权利。作为群体来讲,群体自治的社会权利的获得,对于其所在的行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群体自治的社会权利能合法地让本行业按照其特有的符合行业规律的方式来进行发展。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如医生、律师等一样,具有自己明显的行业特点。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一般都直接面对学生,和学生产生各种交流。事务的内容和处理事务的方式方法等等,都具有与其他工作不一样的地方,诚然,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都会不一样。与思维方式相关的,包括从业人员对未来的思考、对环境的理解都有着本行业独特的烙印。那么,在本行业无形的边界之外,其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能不影响到本行业。这就有必要把这个无形的边界划清楚,同时申明:哪些一般的信息可以进来,哪些非一般的信息是不可以进来的。这就有了高度自治的意味。唯如此,学生事务管理行业才可以按照本身特有的模式朝前走。

6. 从业人员对本专业有共同的感召和认知。

价值一般理解为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求的满足,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每个个体对同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虽然这种区别有大有小。如果在整体价值判断上接近或类似,那么可以称之为大体上实现了价值认同。行业中,对行业的价值认同表现为对行业的有用性、有效性有着共同的基本判断或认可。行业作为群体依靠和集聚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群体的基本特征。群体最初聚集的原因是由于某种“需要”[6],当这个群体因为持续的同质性“需要”在一起互换信息后,便会取得对行业的大体共同认识。共同的认识是指对行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去做等问题有着共同的认识。当这个认识涉及价值时,便实现了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深层次固化会出现类似信仰的产生。稳固的价值认同或信仰统率了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人时,属于行业里的每个人都会对行业的出色之处高声呼喊,对行业的欠缺之处深感悲痛。

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有时解决类似的问题已经超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时和同行保持沟通和探讨是必要的。当更多的这种接触形成了一种“需要”的时候,群体就会形成。在探讨、议论和说服的过程中,对学生事务管理的本质和特点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清晰。较大范围的正式讨论和共同的目标、任务以及压力有可能形成对学生事务管理本质和特点的共同认识。对学生事务管理有着共同的认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角色投入”者接受并践行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要求。从而形成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对本行业本质和特点的认同。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者有着自己行业内部特有的专业规范和文化,通过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和专业组织的活动,这些文化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工作者对本专业的共识。在日常工作中,这些文化无不时刻影响着工作者的态度、方法和决策。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表现在基本建立了一支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基本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明确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和任务。但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还是落后于高校其他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事务管理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规范性不强。

我国大学承担学生事务管理的部门基本被称为“党委学生工作部”暨“学生处”,是两个部门,一套人马。学生处一般下设招生办公室、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日常管理办公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个中心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本中心的工作。学生部(处)工作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几个方面。

通过研究我国大学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交叉重叠的现象,有的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兼着其他部门的工作,导致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事务工作中去。

其次,学生工作部门工作内容边界不清晰,还承担着部分党委的工作。有些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还需要做党委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交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工作的力量。

最后,学生工作部门工作内容没有反映学生工作的时代变化,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另外,学生工作部门没有很成型的学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很多情况下都是凭借经验来处理,随意性很大,难免造成不公平和处理不科学。

2. 学生事务管理的综合知识系统没有形成,没有专门的培训培养机构。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一般指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学校里和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群体,学生事务涉及方方面面,必然地会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很多高校学生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都很单一。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学生事务管理开设专业,也没有针对学生事务管理需要哪些综合知识做深入研究。因此,没有形成一个专门针对学生事务管理的知识系统。

另外,我国还没有专门培养和培训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机构。针对学生工作人员中的辅导员,教育部在2007年成立了第一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和培养。但是,对辅导员的培训根据学科需要,由相应学科的老师来讲授。由于没有相关管理经验和集成的全面了解,往往落于就事论事上,缺乏针对性和贯通性。另外,相对于全国9万多名的数量来说,这样的培训力度太小[7]。

3. 没有专业组织与伦理法规。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国性学生事务专业组织。针对学生事务管理成员之一的辅导员,有的高校成立学校的辅导员协会。2005年,复旦大学就成立全国第一个校级辅导员协会。有的省份成立了辅导员协会,如辽宁省就成立了辅导员协会。全国性的辅导员专业组织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挂靠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其主要目标是开展研究、交流工作和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另外一方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还没有制定健全的伦理法规。能对学生事务管理产生约束的现在只有《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这两部文件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出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4. 从业人员对本专业缺乏共同的感召和认知。

我国学生事务工作从业人员由于来自不同的专业,因此对学生事务很难有共同的专业认同,加上没有正规的组织归属,基本对本工作缺乏共同的认知。与此同时,在我国,学生事务管理地位不高,某些领域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国家承诺的出口路径,导致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队伍流动非常大。从角色扮演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在浅层扮演,很难对这个角色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很难产生对本专业的感召和认知。

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基本还是走在以前的道路上,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实际上我国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一块短板。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一定要把高校的主要参与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因此要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当作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事情来进行研究,努力寻找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其中,走专业化的道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路径。为了使这项工作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要在以下几个内容上落实好。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长期以来都遵循科学管理的模式,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以控制学生为目的,以量化评价为手段,以管住学生为目标。在这个理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被管理者,没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者采取各种手段,特别是能影响到学生整体评价的手段来进行管理。目标就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稳稳当当地过完大学生活。追求稳定压倒一切。

这种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社会的需求,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压制了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要以人为本、服务为本、人文关怀为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当中来;管理人员要多充当服务者,而非“管理者”,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大学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黄金时期,要从正面引导学生,多给学生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健全机构设置,加强队伍建设。

厘清学生事务和其他部门事务、学生事务管理和其他部门事务管理之间的界限和关系。学生事务管理厘清党委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我国高校基本是两条线管理学生事务:一条是党委,一条是行政。由于各自的角色不同,有时候会有些不一致的地方。那么,从社会化角色和专业性角度讲,党委要更多地为学生事务管理提供思想引导和其他支持,具体的学生事务交由行政来进行。

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从整体来看有一定的学历层次,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缺乏学生管理的综合性知识,缺乏培训和训练。学校层级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要组织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经常进行交流,研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 建立专业培训机构。

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要由学校的学科单位完成,往往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综合知识。按国家规定有些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须取得上岗证才能上岗。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基本没有执行这个要求,都是先进来再进行在岗培训。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研究,学生事务管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职业发展等领域的知识,因此参与这个研究的人员应该包含所涉及的领域的专家学者,实现共同研究。讲授实行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哪些知识是学生事务管理专业里个别领域需要获得的,哪些知识是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共同的知识,从而分别根据学生事务管理的不同领域实行分类教授,对共同的知识实行统一教授,使学生事务管理在学科领域形成专业,通过高校专门化的教学来提高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

4. 明确管理的内容。

在管理的内容上,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异常重视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学术事务关心不够。通过查询我国高校的官方主页,一般高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只有一位,多的有三位。与我国现在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数量相比,这个规模的心理咨询师配比显然是不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也不够,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老师都不是相近专业毕业,缺乏必要的专业性知识。由于人数少和缺乏相关知识的缘故,学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相关辅导和指导。

因此,一方面要增加相关职位的人数,让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学生,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一方面,对所需提供的服务进行规范,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学术指导。

5. 完善评价体系。

要建立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及其人员的评价机制。投入和产出、效果和效率是现代社会对组织效能考察的重要指标。学生事务管理同样需要来自社会和本行业的评价。通过专业组织和同行的评议,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改正本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储祖旺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8.

[2]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专业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2).

[3]马健生、滕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4]张岚,林芸.专业社会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J].中国地质教育,2007,(3).

[5][美]弗雷德·鲁森斯;王垒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20.

[6]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1.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9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概述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在学术指导、咨询服务、校园活动、留学生计划等35个学生事务领域规定了具体标准与指导方针。每个领域的专业标准从使命、方案、领导、组织与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设施与技术设备、法律责任、平等机会、校园与社区关系、多样性、伦理、评估与评鉴等13个部分详述其准则。[1]针对35个领域的专业标准,CAS建有35个自我评估指引。SAG对每个领域的指引依据标准分成13个部分,并对每部分标准形成具体评估题目,依据专业标准衡量表(见表1)来完成每部分的评估。

资料来源:https://www.cas.edu/Presentations%20&%20Tutorials/NASPA_CAS_2008.ppt。

SAG明确规定了自我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评估小组成员应尽职尽责,履行承诺;(2)自我评估小组要营造互信互助的工作氛围;(3)学校应建立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4)将学校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5)肯定并奖励杰出的工作部门和服务方案。[2]SAG认为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自我评估才能有效完成,才能帮助学校获得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信息,支持学生事务专业发展,创造出新的能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行动计划。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评估过程

SAG的自我评估可以分为筹建自我评估小组、学习理解CAS专业标准、收集审查评估资料、依据标准进行评估和制定行动计划五个阶段来实施。

1. 筹建自我评估小组

在明确要评估的学生事务部门或工作方案的情况下,学校应组织校内相关人员学习理解CAS专业标准,并从中挑选出自我评估小组成员。SAG要求自我评估小组应由8~10名成员组成,而单独功能领域的评估小组则需要3~5名成员,其中至少应包含1名非此工作部门的人员。在小组成员名单基本确定后,选出自我评估小组领导并制定小组的基本规则条例。同时,在组建自我评估小组的过程中,SAG强调要建立小组成员间的信任关系,鼓励小组讨论,希望小组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交流形成团队的共识。对于自我评估小组的工作任务,SAG也做了相应的规定。[3]

2. 理解与讨论CAS专业标准

学生事务各个领域的CAS专业标准都分为实务工作标准(Standards)和指导原则(Guidelines)。其中,实务工作标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到且不可更改;而指导原则是提供对标准进一步认识的补充说明。[4]在理解CAS专业标准的这一阶段中,自我评估小组成员必须熟悉该部门工作及该领域的专业标准,并通过训练形成一致的理解;同时自我评估小组要考虑是否将指导原则列入评估条款中,并排除被认为不适用于该部门或项目的标准。[5]

3. 收集和审查资料

这一阶段由收集资料、执行评估、征求意见和总结评估四步完成。评估资料包括招生信息、管理章程、文件方案、活动报告等。这些资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数据,一类是定性数据。定量数据说明的是学生事务的数量特征,如问卷调查数据、学生的需求评估、学校藏书量等;定性数据是一组表示学生事务性质、规定学生事务类别的文字表述型资料,如访谈记录、自我总结报告、书面意见等。在执行评估和做最后决定前,需搜集所有与评估方案有关的资料,并存入自我评估资料库。[6]

SAG提供了一个准备好的评估版式———CAS专业标准衡量表来进行资料审查。针对每个学生事务工作方案,自我评估小组的每个成员运用该表来评定每项标准并确定方案或服务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多数情况下,每项标准都有多个衡量准则,而每个衡量准则侧重于该标准的一个特殊方面,便于评估者有更多具体确切的判断。

为更好地展现专业标准衡量表的运用,本文以学生事务中咨询服务领域的第6个方面(财务资源)的标准评定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此方面的部分CAS标准为:咨询服务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使命;拨款优先次序的确定必须是在既定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内外部资源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的情况下产生的;咨询服务必须与学校规定的条款相一致,表现出财政责任和经费使用效率。[7]运用CAS专业标准衡量表对学生事务中咨询服务领域的第6个方面(财务资源)为例进行评定说明(如表2所示)。

4. 依据标准进行评估

在之前的个人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由自我评估小组需根据所得资料对学生事务管理各个领域(13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集体评定。借助CAS规定的工作表,自我评估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做最后的评定,首先,对应CAS专业标准的13个方面,在专业标准条款一栏中圈出被评定为不满意的标准(未圈出的标准项应取得评估者的一致同意,以说明该条标准在学生事务相关领域的实践是令人满意的;而出现不同评判结果时,应交由全组成员讨论)。按照这个程序来确定哪些评判措施是“完美的”或“令人不满意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其次列出需要后续行动的标准项,被评估小组视为不满意的都应包括在内。[8]总之,应指出评估的学生事务部门或工作方案有哪些优势,有何不足之处需改进。之后,再与该部门的全体人员讨论自我评估小组暂定的评估结果,并交换彼此意见,形成最后的评定。

注:ND=未完成;1=不符合;2=部分符合;3=符合;4=完全符合;NR=待定。资料来源:同表1。

5. 制定行动计划

这一阶段要完成确定适当的修正计划、推荐有待加强的学生事务方案以及准备行动计划的三项任务。自我评估小组需要及时制定出后续行动计划,详细地描述每个需要改进方案的做法,使其符合CAS专业标准。改进计划需分步完成,列出先后顺序,并规定完成的日期和分配相应的人员来实施这一行动计划。同时,对于部分符合标准的方面,评估小组仍可提出更好的建议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此过程主要借助CAS相关工作表来完成,工作表B主要描述当前需要改进的实践方案,详细描述每一个学生事务方案的改进措施与要求,规定每个改进计划完成的截止日期,列出先后顺序。工作表C则用来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总结自我评估的过程,要求自我评估小组在表中相应的位置简要地写下针对每个学生事务领域中各个方面所需要采取的行动计划,以作为评估研究的结果。[9]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CAS专业标准S AG的特点

1. 以自我调整与自我评估的价值取向为前提

自我调整(Self-Regulation)与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是指高校内部为建立、维持及加强高品质的学生事务服务而主动调整并评估的过程。[10]SAG认为外部的评估不如高校内部自我调整好。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各个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不同,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资源及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是评估内部学生事务项目和服务的最佳单位,员工的发展和认同、制定共同目标以及进行内部激励都与高校的自身利益相关。因此,CAS特别强调专业标准主要是提供各校作学生事务方案发展、自我调整、自我评估及人员训练之用。[11]随着CAS专业标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评估机制日趋成熟,SAG得到美国各高校的广泛认可和重视。SAG引导高校树立自我检测意识,并逐步提高自身严谨、真实的评估能力,使其学生事务评估过程系统化、专业化。

2. 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机构为保障

自我评估的成功是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保障的,需依赖学校愿意且有能力去严谨、真实地检测自己,并在必要时能及时改进相应的行为等。因此,SAG建议高校要建立一个支持并允许成员自主发展的文化,如此才能使相关机构持续去改进其管理方法而健康发展;而高校各机构间要彼此互相尊重,重视每个人的努力,在相互信赖与关怀的气氛下进行评估。此外,作为专业标准制定、发展和传播的机构,CAS通过提供有关信息,告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负责人如何有效地运用SAG来使用专业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CAS建立了学生事务方案审查制度,每组标准每5年检验修正一次,同时SAG也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每组标准和自我评估体系的及时更新。[12]

3. 以评估团队的全员化与专业化为要求

SAG的整个评估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学校自身利益为契机,很好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和学校各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在筹建自我评估小组和开展学习专业标准初级阶段,SAG鼓励学校所有成员参与,包括相关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的学生和教员;确定自我评估小组成员时,要求至少一名非评估部门或项目的成员参加,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评估小组内提倡合作精神,要求评估成员间高度信任。在执行评估前,小组成员必须熟悉该部门工作及该部分的CAS准则,并通过训练形成一致的理解。[13]

4. 以重视评估过程、追求卓越为目标

SAG认为即便是完美的学生事务方案也可进一步持续改善,以达到更加卓越的效果;在执行评估的过程中,学生事务管理符合专业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各领域方案已符合标准,但仍有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来加强方案的品质与效能。因此,SAG所引导的评估,在重视活动结果评估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事务管理活动中的某一具体活动方案、规划的评估,并在其书写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融入了提出加强方案的特别建议这一步骤,要求评估小组即使评估对象评估为合格,也应提出改善建议,并明确优先顺序以作为未来学生事务管理改进的目标。

四、对改革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估的启示

1. 尽快制定系统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标准和相应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这几年出台的《普通高校学生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法规从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我国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改进和完善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权威的、系统的、专门用以规范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评价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向提高质量阶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呼声和诉求越来越高,这就要借鉴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评估的经验,尽快界定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内容或工作领域,并以此制定完善的专业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改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性成长。

2. 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自我评估的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也有相应的学生事务管理评估体系。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估主要由校内主管部门(如学生工作处)负责。这些部门所主持的评估方式以对学生事务管理各个部门的年度考核为主,评估形式则是高校内的上一级部门对下一级部门的评估,没有评估对象单位的成员参加。这种上级对下级部门评估的模式虽然便于学校统筹管理,但其评估的细致性和效率则有待商榷,不利于调动各单位自我评估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各单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价值观的协调和统一。因此,为了能提高评估效率,最大程度地促进高校各单位和各学生事务管理者行为的自觉改善,我国也应借鉴美国SAG的经验,注重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部的自我评估意识,在一个总体的标准要求下,对自身的工作和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平衡好高校内上下级评估与自我评估的关系,从而丰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评估方法,改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兼顾学生事务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追求卓越

目前,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活动评价往往重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对某一具体活动方案的评估。[14]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最常采用的年度考核评估,其评估的依据往往是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学年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各项指标达标情况以及座谈会记录等,这样的评估无法脱离“为了鉴定而不是改进”的价值定位,其结果往往反映的是不达标的现象,而不能准确揭示出为什么不达标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抑或是评估结果达标,但忽视了管理活动过程中仍存在的缺陷等。这就使评估后的改进过程模糊化,无法达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效果。为此,我国学生事务管理评估应借鉴美国SAG的理念,鼓励各机构追求自身的工作特色,兼顾管理活动中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估,确定与学生工作自身发展需求、重点相关的评估内容,选择有利于检视学生事务管理过程的评估标准,尽可能细化评估指标,对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方案、实施规划等都能做到有特色,使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得到高度的统一,提高评估效率。

参考文献

[1][7]Laura A..The CAS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Higher Education.Iowa:ACT.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1997.23,25.

[2][3][5][6][8][9]LauraA..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Higher Education(7thed)/Self-assessment Guides.Wash-ington,DC: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Higher Education,2009.

[4]Us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Student Affairs.WilliamA.Bryan,Roger B.Winston,Theodore K.Miller,Edito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1.5.

[10]White,E.R..Using CAS Standards for Self-Assessmentand Improvement.http://www.nacada.ksu.edu/Clear-inghouse/AdvisingIssues/CAS.htm,2010-05-10.

[11][12]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专业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2):55.

[13]Dr.Susan Komives.Reflections on Outcomes and Assess-ment:Applying the CAS Process.http://www.cas.edu,2010-05-10.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10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培养的学生理应具备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 突显“应用型”的人才特色。但长期以来,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也存在着法律学科教学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 仍沿袭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实践教学领域中的固有缺陷是:实践教学零散不成系统, 条块分割;课程体系缺乏实践特色, 没有突出职业性;师资队伍欠缺实践经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备及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选择本专业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其运行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该模式的选择和设定一是要借鉴域外法律实践教学的经验, 再者要充分尊重本土资源并结合各院校实践教学现有基础和条件来确定。

(一) 域外法律实践教学模式述评

德国法律教育被划分为大学学习和见习服务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在为期4年的学习中, 德国学生必须有不少于3个月时间去参加审判实习、法律咨询服务等实践教育活动,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感性经验。第二阶段是为期2年的见习服务期, 见习的范围涵盖各个法律实务部门, 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实际运作, 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职业能力。可见德国采取的是“两站式”的教学模式。

美国的法学教育是本科后教育即法学院的学生是在本科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选拔出来的, 其培养模式比较特别。因本阶段专注于职业教学注重实务训练, 所以美国的法律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手段多样。一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 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案例教学模式,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二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实践机会法学院建立了很多实习中心。尤其令人称道的是, 为了使学生更直接地获得职业技能, 美国还发展出了一种适用程度很高的法律诊所式实践教学模式。

现代英国的法律人才是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法律技能训练、律师传道三个阶段的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 英国的大部分法学院系推行“三明治课程” (Sandmich course) 即在4年的学习期间用1年的时间分4次到有关的公司和事务所实习和工作。

由此可见: (1) 法律教学不仅仅理论层面的, 只有适宜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法律人才, 这是世界各国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通例; (2) 法律实践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时间安排上不仅在理论教学的中间环节穿插实践教学项目, 还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有较大的比重; (3) 各国都非常重视法律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 (4) 法律实践教学运用了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见习实习、法律诊所等多样化的手段。

(二) 三层阶梯式实践教学的理想模型

对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应当结合各个院校的具体实际和现有资源来进行。在选择教学模式时, 需考虑的是 (1) 连续性原则。即学生在校期间都贯穿着实践教学并且各个实践教学项目是环环衔接的、连续的。 (2) 全面性原则。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既要涵盖各门课程的课程实训又要有法律事务综合技能实训课程, 既要有课外实践环节又要有课内实践环节。 (3) 阶梯递进原则。第一学年应主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实践;第二学年主要应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第三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三个阶段是阶梯式递进关系, 层次分明又前后相续成一体系。 (4) 多元化原则, 是指应当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

本文认为较为理想的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型是:以日常理论课程教学中贯穿案例教学为实践教学之基, 以法律诊所、模拟法庭为实践教学之主轴, 以到相关法律部门的实习 (认知实习、岗位见习、毕业实习) 和参加法律义务咨询为实践教学之两翼的三层阶梯式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第一阶梯, 时间安排在一年级, 主要以案例教学、法律辩论为主构建学生的法学基本理论体系, 辅以认知实习 (法庭旁听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第二阶梯定在二年级, 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如律师实务、法律文书等, 借助模拟法庭、校外实训基地主攻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第三阶梯为三年级, 通过到相关法律部门和公司法务部门进行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 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

三、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的运行架构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三层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平台, 其运行架构涵盖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一) 构建“实践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就要严格贯彻“实践导向”原则。课程设置上要突显“高职化”,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与做的统一, 使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考虑到高职法律人才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职业思辩能力和职业写作能力, 可增加实践类课程门数, 比如开设应用写作、司法文书、律师实务、中文速录等旨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课程。

(二)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打铁要靠自身硬, 打造一支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该实践教学模式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就法律学科而言, 一方面是要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些考试拿到从事法律实务的“入场券”才能奢谈其他;同时通过考试后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处理法律事务, 以此增强实践经验, 因为法律的生命本就在于经验, 而经验的获得必需通过实践, 只有教师通过亲身大量实践领悟到了法律的真谛才能真正作到“传道、授业和解惑”。另一方面是“对外引智”。首先是要建立外聘实践型教师专家库从法院、检察院, 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团体中遴选相关人才;其次是可采用多样化的聘任方式或建立外聘教师导师制。总之, 只有“内外兼修”建立一支法律实战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法律人才。

(三) 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含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保障方面主要是校外法律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法律实践教学实训室的建设, 软件保障方面主要指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

1.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建设实践教学的平台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瓶颈”工程。校内的法律实训室和校外的法律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 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手段, 是培养合格的法律应用型人才的物质基础。校内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 其基本配备包括模拟法庭、计算机速录等实训室, 条件成就时, 可以成立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习实训基地。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职业环境由“仿真”向“全真”相接轨的必由之路, 是学生实践能力由“模拟”向“实战”相衔接的必经环节,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际的现实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 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良好的制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地点和开展的形式、时间等较为灵活, 因此对其管理的难度就相对大很多。对实践教学的管理重在过程, 应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得整个法律实践教学的过程能在制度层面上展开, 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3. 实践教学的组织建设

具体的法律实践教学过程涉及的“面广线多”, 只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才能进行统筹安排。第一, 要设立由院系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 职责是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规划和管理, 组织和协调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沟通与联络, 安排本年度实践教学计划。第二, 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实践教学的执行机构, 该机构由法律事务专业教研室的精干力量构成, 具体实施校内外法律实践教学活动, 其中对于校外实训可以聘请实践教学基地的外聘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实践教学期间各方面的教育管理活动。第三, 要格外重视和倾力支持学生组织发挥自治管理的功能, 成立由学生会、班委会各成员为核心的校外实训小组, 负责安排相关日常事务和相互督促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是指以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而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今后的实践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该评价的着重点在于对实践教学活动中两个最为核心要素的评价即:对学生法律实践教学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法律实践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设定各项合理的、细化的、可操作的指标来评价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情况, 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与不足。

1. 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

对学生应围绕着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工作效率, 实习纪律等来设定评价指标。评价途径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实践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等。当然对于不同的实践课程可以确定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对学生在模拟法庭课程中的评价, 首先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其得失;其次由小组各成员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互谈心得;然后老师分角色点评;最后在书写庭后总结时确定最终成绩。

2. 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评价

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评价本身也就是对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过程。教学评价具有反馈和咨询决策等功能, 这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的教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下列各项均是对教师评价的关键指标: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特色, 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当然, 对法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不能盲目绝对化, 既要重视结果也要看中过程。

摘要: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未能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 选择和确定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要借鉴域外法律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整合实践教学现有基础和条件来进行。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三层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架构涵盖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架构

参考文献

[1]白慧颖.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 (5) .

[2]李煜.浅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训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

[3]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 2002 (1) .

[4]肖永平.美国的法律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6) .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学生事务;专业化;职业化

美国社区学院主要培养两年制副学士、普通本科院校转学生,同时担负为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其职能基本与我国高职院校对应。我国高职教育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近十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增长,进入到提升内涵和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学生工作如何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服务,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009年底,笔者参加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走访了10余所社区学院,期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帕克兰学院(Parkland College)专门学习访问2周。现以帕克兰学院(Parkland College)为例,对美国社区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工作(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行分析与借鉴。

一、 成熟的理念引领学生事务工作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经历了从为学生提供服务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历程。帕克兰学院学生事务工作理念主要可以具体概括为三点: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理念;跨文化的时代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校园建设体现德育隐性课程功能

帕克兰学院由一个主建筑群和六个周边独立建筑组成。主建筑群的各楼栋之间为全封闭的回廊连接,最高建筑为三层。建筑造型取意粮仓,因伊州地处美国中部靠北,是美国粮食产区,粮仓设计体现地域特点,同时也寓意培养人才,创造财富。建筑内部有无障碍通道,所有大门均安装残疾人电动按纽,公厕有残疾人专门用位,停车场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学生可到达每一个角落,十分便捷。

教学楼走廊合理布点休息角落,舒适而富于文化气息。饮用水多点提供,自助取用。主建筑楼内均铺地毯,彰显师生修养素质。校园内绿地如茵。图书馆设置符合学生个人学习需要,分安静区和讨论区。学院有85间教室和60个专门实验室。教室基本为小班教学使用,多为研讨型教室。多媒体投影仪多为便携式,随机安装使用且使用率较高。专门实验室多为写字板、投影仪与学生计算机位、实验实训设备综合一间放置。学生可随时查阅资料,坐在计算机前学习,转身就动手操作,理论联系实践,方便高效。教师办公室多与实验实训室毗邻而居,便于教学与实验实训设计。教学楼等建筑内部多张贴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与内容,张贴励志学生的图片。此外,学院还建有剧院、天文馆、体育场馆等设施。

科学规划的校园建设体现了发挥隐性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无声而有力地引导着学生认识到学院“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体会到学院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体味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则,认识到自己应该通过自我提高、自我约束,向全面发展的目标奋斗。

2. 学生管理制度设计以帮助学生成长为逻辑起点

学院学生事务工作始终贯穿“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七位董事中必有一位是学生代表,参与学院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体现学生利益和意志。我们常见的《学生守则》,在帕克兰学院叫《学生政策和程序手册》(Student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Manual),里面栏目有:学生休、退学,学生诚信 , 学业(术)标准,美国残疾人条例下的特殊制度与手续,准入制度,酒精与其他药品使用,安全集会允许,课程评估与安排,慢性传染疾病,电脑与网络的使用,帕克兰学院与伊利诺亚大学注册,政策流程的删减或撤消,E-MAIL的使用,经济资助,学院发展政策满意度调查,年级变更申请,毕业,学生歧视与骚扰,收费制度(学杂费),住宿分类,性侵犯,吸烟制度,学生申诉处理制度,学生档案管理,转学,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生行为规范,常用电话等。册子不厚,册子的告知性和实操性却很强,与学生个体利益息息相关,并以正面表述为主,体现对学生成长的关爱。

3. 跨文化管理打造学生国际视野

美国近年通过发放留学签证等鼓励社区学院招收海外留学生,帕克兰目前海外留学生已逾千名。学院明确提出扩大招收海外学生,一方面是教育产业化背景下可向海外学生高收费,另一方面是美国必须培养有国际文化视野、主动融入世界的新一代公民。帕克兰学院在避免偏见、包容其它文化、注重细节、打造双赢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专业化的学生事务工作机构

帕克兰学院学生事务机构设置不以方便校方行政管理为目的,而以为学生个人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宗旨。学生事务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资助(Financial Aid)、退伍军人服务(Veterans Services)、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 )、残疾学生服务(Disabled Students Services)、学业成功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Success )、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国际学生服务中心(International Students Services)、英语作为第二语言项目(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Program)等。由于社区学院承担大量为社区服务职能,为学生服务的部门还有成人基础教育(Adult and Basic Education)、成人教育中心(Adult Re-Entry Center)、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幼儿园等。各部门由分管学生事务工作的副校长管理,服务职能清晰,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柜台式服务。加上便捷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学生的困难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解决,享受到了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

学生事务机构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体现与学校学术事务机构合作的精神,以有益于学生学习为重点开展工作。1996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American College Personal Association)出台的《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The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Affairs)提出“旨在引发这样一场讨论,即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如何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和发展环境”[1]。帕克兰学院学生事务机构较好地实践了这一方向。以学业成功中心为例,中心的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看作是不可教育的)。Every student is important,no one should be regarded as un–educable美国高中毕业生就读社区学院是没有门槛的,故很多学生基础并不好,影响其完成学业。中心的任务不仅是“辅导”(Remedial),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更是“发展教育”(Developmental),着眼于学生的潜质,为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适合的教学环境,指引他们做正确的事。学业中心为各类学科的学生在学习上提供辅导、帮助、咨询等服务,对所有学生开放。主要包括四项服务:免费课程辅导服务、学分课程、咨询顾问和对学生课业的帮助、为国际学生提供英语辅导。中心有专职工作人员12名。学院全职教师每周用3-5学时到中心服务,学院每天确保有20名教师到中心为学生服务。

帕克兰学院也有专业教学系启动了自己的学业辅导计划。如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系(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实施为个人的学业计划(Academic Plan for sb.)。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快,学生在学院的学业成功中心可能得不到满意的服务,系里便组织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辅导。对学生的姓名、是否全日制、以前学过什么、学得如何、拿了多少学分等进行了解,对学生的学业提出个性化的建议,每次辅导均有记录。

学术成功中心对高职学生管理如何适应高职生的特点,融和学术职能与事务职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富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我国高职院校机构的设置多沿袭传统本科院校的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也有行政化的流弊,出现了职能交叉、行政化倾向严重等现象。目前也有不少高职院校尝试在心理辅导、职业发展、社会救助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但由于机构行政化倾向,服务往往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三、制度设计体现法制化、精细化

美国社会法制化程度高,帕克兰学院很多制度形成了社会层面的规范。如关于校园吸烟,我国高校多以校纪校规方式来约束,结果是随意抽烟现象不仅在学生中存在,在教职工中也不乏其人。帕克兰校园内的警示牌上则标明州法律的若干规定,不在指定地点抽烟属于违法行为,受法律制裁。法律成为社会高度文明的保证。

再如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我们由于社会诚信体系欠缺,多以民主评议方式进行,难度大、精确度不高。美国资助标准英文缩写为EFC(Expected Family Contribution),它有一个固定的公式:父母前一年度收入、存款总额(如父母失业此项可讲为0)×5.6%+学生个人收入(如年收入超过3500美元)×15%+学生自己的银行存款×20%=EFC。录取通知书上会有一个可能支出的建议数据,EFC计算公式在网上有计算器,帮助家庭计划好学习资金。对于造假的学生和家庭,政府将给予重处,有力地保障了资助给予应得者。

四、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事务工作人员队伍

帕克兰学院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分为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多为“顾问”(counsellor)角色,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咨询(counseling)服务。管理人员是少数,专业人员是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的主体。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近70年的发展历史一直在不断实践“专业”的理念。正如梅勒尼·麦克莱伦(Melanie McClellan)和托尼·考森(Tony W. Cawthon)所言:“当大部分学生事务人员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必须反问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也是否全面发展?”[2]如今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发展成熟,已是“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研究学术化、理论综合化、运行高级化的专业领域”[3]。专业培训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美国各州都有一所大学开设高等教育行政专业硕士教育,开设有《后少年期心理》、《集体发展》、《咨询工作中的测试使用》、《大学生咨询工作实习》、《家庭关系心理学》、《学生人事管理教程》、《大学集体活动》、《学生宿舍大厅管理》、《大学组织及行政》等课程。现开设此类博士点,90%以上为应用性课程,如《校园与社会》、《学习环境》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多由辅导员承担,按照中央要求师生配备比例为1:200,师生配置数量已经大有进步,但许多辅导员所学的专业与从事的学生工作相距较远。如何在专业化、职业化上迈出更有力的步伐值得我们向美国学习。

当然,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事务工作也不能简单地输入和机械地借鉴。例如美国高校校园没有围墙,在我国实施起来难度大。因为我国人口多、资源紧,如果学校资源向社会全面开放,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会成问题。但学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无疑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只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共同努力、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llege Personal Association.(1996).The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Affairs[EB/OL].http://www.acpa.nche.edu/sli/sli.htm.2006-2-18.

[2]Melanie McClellan. Tony W.Cawtho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Jounal; Spring 2005,24(2):107.

事务专业人才培养 篇12

一、我国高职院校就业面临的现状及税务师事务所人员构成

(一)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

1. 职业院校本身定位不明确造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上一般是倡导为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但是在定位过程中由于对行业企业没有充分认知, 造成定位不准, “有心无力”, 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2.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职业规划。

一些学生缺乏职业规划, 飘荡在人才市场上, 这山望着那山高, 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未确定职业方向, 在社会上不断碰壁、不断摸索、不断跳槽。

3. 高职缺乏双师型素质教师。

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素质, 有些虽然是具有双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但是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行业实践的经验, 所授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 对学生的培养结果可以想象。

(二) 税务师事务所人员构成现状

税务师事务所是专门从事税务代理的工作机构, 其在提供涉税服务、涉税鉴证及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凸显。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尤其是受到人才发展的瓶颈制约。

1. 从业人员数量存在较大缺口。

我国的税务师事务所是随着我国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据统计, 截至2009年, 我国有从事经营的税务师事务所4008家, 从业人员77569人, 执业注册税务师28628人。但从税务代理人员与税务工作人员的比例看, 执业注册税务师的比例较低。在拥有资格的77569人中, 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不到30000人, 仅占我国税务人员的3%左右, 而比较合理的是应该占到30%, 也就是说有近30万的人才缺口。

2. 人员学历低、年龄偏高。

从目前税务师事务所的人员结构看, 年龄老化, 学历层次较低的状况依然比较突出。我国税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来自于税务机关的离退休人员。据统计, 目前我国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的人员中,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有18%, 大专学历的占46%, 中专以下学历的占36%。

二、高职院校税务专业与事务所校企合作办学建议

(一) 将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双方互赢的必备途径

1.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形成以人为本的战略意识。

税务师事务所最大的资源就是事务所的品牌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税务师事务所要把人才竞争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出税务师事务所的队伍素质、管理能力、执业质量和诚信度, 而且人员素质彰显一个单位的品牌,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宝贵价值, 对增强税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税务师事务所要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的人才, 就没有高素质的队伍;没有高素质的队伍, 就没有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税务师事务所自身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不断扩充从业人员队伍。

2. 高校学生建立事务所工作的职业规划。

税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中介力量, 在推进依法治税方针的全面落实, 推进税收征管体制和纳税服务体系的完善, 规避企业税务风险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推进税收工作的良性发展, 营造由税务机关、税务中介、纳税人共同参与的良好、和谐的税收环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执业人员素质与日提升, 对个人发展非常有利, 所以建议学生建立到事务所工作的职业规划。

(二) 建议完善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

建议我国资格考试的条件作适度调整, 降低门槛, 以便使更多有志于税务代理工作的人员拥有考试资格。比如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注册税务师考试。1996年11月, 国家税务总局和人事部联合颁布了《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在税务代理行业实行执业准入控制, 全面实施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通过十几年的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制度, 吸引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较大热情的人员加入到了税务代理行业, 充实了专业人才队伍, 提高了行业整体素质。但在其发展中也反映出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比如现行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题目较难, 通过率较低等。

(三) 依托行业协会加强校企合作, 推行“订单式”培养

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我国早已出现, 但主要是以企业委托高职院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由于事务所企业每年所需人才数量不是批量需求, 加之受特定企业“订单”的约束, 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非常明显, 学校培养目标和手段带有短期性, 无法用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 从而造成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而注册税务师行业协会对人才的市场宏观需求信息充分了解, 对人才的市场中长期需求动态判断准确, 具有单个企业不具备的全面性和前瞻性。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定向注册税务师方向培养人才, 对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适应性有更高的要求。这些优势必将有利于学生选择就业和长远发展, 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效益的全面提升。比如, 江苏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注册税务师方向人才“订单式”培养签约, 开了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人才定向培养的先河。

上一篇:转轴的精益生产下一篇:复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