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切开复位

2024-10-10

后路切开复位(精选4篇)

后路切开复位 篇1

腰椎滑脱是指相邻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相对移位[1]。在欧洲发病率为4%~6%, 在我国约为4.7%~5%[2]。腰椎滑脱治疗方法较多, 手术治疗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改善功能。目前国内外对腰椎滑脱的治疗主要有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后横突间植骨、椎间自体骨植骨及椎间融合器 (cage) 等方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 根据不同的植骨方法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 B组20例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 C组20例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 (cage) 。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摄正侧位、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侧位X射线片, 并作CT检查, 部分患者行MRI检查。滑脱程度按Meyerding[3]分类, 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其中峡部病变28例, 退行性病变32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滑脱部位、临床症状及Meyerding分级所占人数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消毒, 以滑脱节段的棘突作为定位标志, 行滑脱节段的全椎板切除减压, 清除峡部裂增生的纤维组织, 使神经根彻底松解。直视下定好进针点, C臂X线机确认打孔位置后, 拧入椎弓根螺钉, 安好连接杆并使之复位后, 进行植骨融合。髂骨条取自同一切口髂后上棘, 三组分别采用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间自体骨植骨及椎间融合器的方法进行, 记录整个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植骨完成后再次使用C臂X线机透视确认各步操作无误后, 安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皮肤切口。

1.3 术后处理

植骨融合后48~72h拔除引流管,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7d。卧床2~3w, 2w拆线后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 植骨融合后3周戴腰围下床, 腰围保护3个月, 禁止腰部弯曲和扭转。

1.4 影像学和疗效评判

植骨融合第3、6、9个月及1年后定期随访, 行腰椎正侧位、伸屈侧位X线检查。测量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 并观察椎间融合情况。椎间隙测量根据Quint法进行, 将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椎间隙高度。运用Taillard指数[4]计算滑脱率, Taillard指数=上位椎体在下位椎体上的相对滑脱距离/上位椎体的水平长度。

采用Suk[5]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 具体如下: (1) 若植骨与横突间或与椎体间有连续的骨小梁, 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4°, 认为植骨已融合; (2) 若植骨与横突间的连续骨小梁观察不清, 而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4°, 则认为植骨可能融合; (3) 若未见连续骨小梁, 融合区有间隙或骨小梁观察不清, 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4°, 则认为未融合。对于可疑融合的患者, 再行CT检查以判定融合情况。

采用腰椎JOA评分系统[6]进行术前及术后的评分, 治疗改善率= (术后评分-术前评分) / (29-术前评分) ×100%。JOA疗效评定标准为:改善率75%以上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5%以下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如表2所示, 组间采用不配对T检验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 其中A组0例, B组2例, C组1例。B组为硬膜撕裂1例, 予以修补后愈合;神经根损伤1例, 经神经营养治疗3w后好转;C组为融合器位置不佳1例, 但未造成马尾及神经根症状, 未予处理。

2.2 椎间隙高度比较

不同时间段的椎间隙情况如表3所示, 1年后各组椎间隙高度与同组术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组间比较, 各组1年后椎间隙高度差异不明显 (P>0.05) 。

2.3 术后1年情况比较

注:A组与B组相比, **:P<0.05;A组与C组相比, ***:P<0.05

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 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如表4所示。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5) ;A组与C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5) 。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

3 讨论

作为脊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减压、复位、固定与融合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7,8], 从而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正常弯曲度和稳定性。本文研究的手术过程中, 三组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彻底减压、复位后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 符合脊柱滑脱的治疗原则。

研究中发现, 椎间隙高度随时间丢失, 分析原因主要为: (1) 术后可能出现植骨骨块移位、下沉; (2) 在行椎间融合时, 自体髂骨块植入后和终板的接触面发生不同程度的骨吸收; (3) 脊柱前柱所承受的压力负荷较大, 椎间隙高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丢失。同时, 影响植骨融合的因素有合适的植骨部位、良好的植骨床、充足的植骨量、严格的固定措施和充足的固定时间[9]。因此, 不管采用哪种植骨方式, 都要认真准备植骨床, 足量植骨, 这也为植骨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3.1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

目前对于植骨方式采用椎间植骨还是横突间植骨仍有较大争议[10]。在生物力学上, 腰骶部脊椎的前中柱承受压应力, 而后柱承受张应力。因此, 椎体间植骨融合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同时, 椎体中央是整个脊柱的承受力量中心和旋转中心, 椎间融合也可以重建脊柱稳定性。故有学者认为椎间植骨融合优于横突间植骨融合。

有研究表明, 在行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 上方椎体将其承担负荷的80%经椎弓根螺钉、连接杆传导至这节椎体。而它在经过椎间植骨后, 便将65%的负荷经植骨块向传导至下方椎体, 内固定仅传导其35%负荷, 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椎弓根螺钉断裂和的松动发生率。与此同时, 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时已经刮除了上下椎体的终板, 可以提供较好的植骨床。而周围的纤维环可以限制植骨块的移动, 防止植骨块向周围移动所引起的神经压迫及骨化性肌炎等, 更容易促进植骨的融合。

3.2 椎间融合器 (Cage) 的使用

椎间融合器既满足椎间融合的力学要求, 又有促进生物学融合的作用。它能很好地维持已撑开椎间隙, 其带有的锯齿或螺纹结构可防止支架移位。同时能在术中取棘突或椎板骨质作为植骨材料, 避免了髂骨取骨过程及其并发症。但是融合器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大小、形状、术式等因素, 而且费用较为昂贵。

3.3 横突间植骨融合 (IBG)

也有学者报道, 横突间植骨与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近[11], 这也与本文的结果相一致。横突间植骨具有方法简单的优势, 但单纯的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由于缺乏椎间支撑, 容易导致内固定断裂和松动。结合本文的结果, 对于一些腰椎滑脱较轻, 神经根压迫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横突间植骨与椎间自体骨植骨在融合率及术后功能评分上无明显差别, 而且使用椎间融合器 (cage) 手术费用大, 故较适合使用横突间植骨方式进行治疗。

总之, 我们认为对于腰椎滑脱伴有较重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 如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时, 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滑椎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可行椎间植骨融合;腰椎滑脱伴较轻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 如合并椎管狭窄时, 在椎板减压、椎管探查、滑椎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可行横突间植骨融合。因此, 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 分成A、B、C组, 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 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 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 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5) ;A组与C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5)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结论 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关键词:腰椎滑脱,植骨融合,后外侧融合,椎间融合器

延期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41足跟骨骨折,41例中,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6~58岁,平均36.7岁。41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1例,Ⅲ型20例,Ⅳ型10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4例,车祸伤7例;均是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术前行跟骨正、侧位及轴位X线摄片;12例行跟骨CT扫描及图像三维重建。均先采用石膏、绷带等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1~2周,平均10.5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植骨30足。

1.2 治疗方法

先采用石膏、绷带等行骨折临时固定,常规使用抗生素5~7d预防感染,并使用甘露醇、七叶皂甙钠等药物促进肿胀消退。根据软组织损伤恢复情况、局部水肿及张力性水疱是否消退、软组织能否耐受再次手术创伤,确定手术时机。

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口起自外踝上5cm,位于跟腱和腓骨长短肌之间,纵行向下,切口在外踝与足跟中点(约外踝下2.5cm)弯作圆弧形延伸走行于足底皮肤和外侧皮肤交界处水平向前直至第5跖骨基底。切开皮肤,从骨膜下剥离皮瓣,掀起跟腓韧带,腓骨肌腱连同腱鞘被一同掀起,腓肠神经位于皮瓣内,以几枚克氏针打入距骨及外踝用以牵引皮瓣显露距下关节,用骨膜剥离子掀起跟骨外侧壁,直至远侧跟骰关节处。以斯氏针打入手跟骨结节,牵引并外翻内移以利复位。手术治疗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在复位时首先应该考虑对Bhler′s角、Gissane′s角和跟骨体高度及宽度的恢复;其次恢复距下关节面和跟骨轴的正常位置。用2枚克氏针将跟骨丘部和距骨固定在一起,这时Bhler′s角和Gissane′s角基本恢复正常。向远侧牵引并旋转,使跟骨结节复位,然后用拇指向内侧挤压使外侧壁复位,恢复跟骨宽度。术中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C形臂X线机透视检查复位满意后,在跟骨外侧用Y形跟骨钢板固定。复位后有骨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放置乳胶引流片,无张力缝合切口,适当加压包扎,不使用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4~16d拆线。术后1月开始练习不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患肢可完全负重。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0.5~3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标准评分:优14例,良2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2.9%。术后切口愈合不良6例,其中皮缘小范围坏死3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切口窦道形成1例、皮缘部分坏死伴钢板部分外露1例,经过清创换药,局部应用湿润烧伤膏等处理,采用足背皮瓣修复,6例切口瘢痕愈合。

3 讨论

由高能量暴力造成的跟骨骨折治疗是一个难题,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见且很麻烦的并发症[2]。伤口延迟愈合、皮瓣坏死或感染,跟骨外侧L形皮肤切口,为血管分支末端,周围皮肤血液供应差,皮肤生长修复能力较差,往往造成切口延迟愈合、皮瓣坏死,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4%~27%[3,4]。本组不愈合率为14.6%,共6例。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发现软组织损伤不仅是造成治疗困难的原因,而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根据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已被大家认同。由于跟部软组织很薄,皮下组织致密,即使就诊及时患者,入院时已十分肿胀,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水肿的软组织上进行手术及软组织剥离,将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和水肿,加上内固定物置入,使切口闭合困难,如果在张力下勉强缝合,极易造成切口皮肤坏死。另外,创伤导致微循环破坏及水肿造成组织压力增高,引起缺氧和局部代谢产物聚集,这也是骨折周围软组织在急性创伤期抗感染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出现皮肤坏死和切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的跟骨骨折,发生深部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如发生深部感染是骨折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就是针对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其特点就是注重骨折周围软组织保护,避免软组织急性损伤期手术,使软组织免受创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适当推迟手术时间,使软组织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前有一个恢复的机会。该方法既保留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势,又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本组41例,其中32例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应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优良率82.9%,无1例发生深部感染,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14.6%,优于其他疗法。

我们认为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关键在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入院以后重点检查记录足踝部、尤其是外侧部的软组织状况,观察踝部的肿胀程度,是否有皮肤擦伤、挫伤,皮肤是否已经起了张力性水泡。对于软组织损伤较重不适应急诊手术的,采取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俞光荣等[5]认为跟骨骨折后肿胀的高峰期在伤后3d左右,手术时机应在肿胀高峰期前或后,对伤后时间较长、皮肤软组织条件不好、肿胀已很明显的病例,给予抬高患肢,静脉应用20%甘露醇、局部外用50%硫酸镁溶液冷湿敷、结合使用冰水冷敷(注意不能冻伤皮肤);皮肤擦伤给予消毒暴露疗法让其尽快结痂脱落;将足踝部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包扎预防张力性水泡形成;对已出现的张力性水泡抽液后保留表皮暴露疗法让其尽快干燥;我们认为原始暴力导致局部组织内静脉和微淋巴循环系统的损伤是引起骨折周围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它的恢复时间需要1~2周。虽然因为骨折存在肿胀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此时可以做手术。在手术之前对于患者局部情况要有一个综合评价,静脉曲张导致的踝穴部皮肤的神经血管营养性改变、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是相对手术禁忌证,要看具体情况。另外手术切口选择及手术过程中操作要减少对软组织进一步损伤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完美X线片,手术越做越大,时间越长,而预后却不很好[1]。

总之,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特别适用于高能量暴力引起、软组织严重肿胀的患者。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王满宜,等.骨折[J].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传忠,郑奋,周海林,等.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8):567.

[3]Herscovici D Jr,Widmaier J,Scaduto JM,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Am),2005,87:1260-1264.

[4]Stromsoe K,Mork E,Hem ES.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46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Injury,1998,29:313-316.

后路切开复位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选择了2013年2月-2014年8月诊断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为(20±19)岁。所有的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踝关节疼痛感,术前经相关检查,发现多数患者的内外踝骨折移位距骨半脱位,部分患者的踝关节出现压缩。

1.2 治疗方式

1.2.1 闭合组:

采用正骨手法闭合整复,再进行小夹板和石膏进行固定。术前采取平卧位,膝关节屈曲90°之后,两名助手分别进行膝部牵引和握足前部、足跟。待纠正旋转完成之后向畸形的反向翻转,手术实施者用两手掌叩击两踝,保证骨折处复位。最后用辅以棉垫的竹板和石膏绷带固定患处即可。固定1至2个月之后采用X片检查,查看是否有骨痂形成[1]。

1.2.2 切开组:

在经过X片和CT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评估,手术遵照AO内固定原则,考虑稳定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体。手术前取患者的仰卧姿态,待进行酒精消毒后,将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开放骨折Ⅰ期清创手术内固定、严重皮肤软组织挫伤施行外固定架手术。将外踝进行切口之后,保证外踝解剖复位,确保足够的长度,然后用Ao腓骨远端解剖钢板螺钉予以固定。在内踝切口施行内后前踝解剖复位之后用3.5mm半螺纹松质螺钉固定或用空心螺纹钉固定[2]。如后踝骨折块较大,超过踝关节面1/3,则用空心螺纹钉固定,如后踝骨折块不及踝关节面1/3,则不予固定。

1.3 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前加

单纯简单骨折,术后三周即可去石膏慢性功能练习。重者复杂骨折术后五到六周开始去石膏不负重功能练习。非手术疗法一般患者均在手法复位后五到六周开始不负责功能练习。随访3个月至18个月不等。

1.4 效果判定:

优:患者的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良: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够进行基本的生活劳作;差:关节功能没有明显改善,活动范围受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疗法均有效,其中闭合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达到了85%(34/40),切开复位治疗优良率为87.5%(35/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的治疗中,踝关节骨折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能够充分并准确的复位是保障治疗效果的根本目的。如果复位不好,就会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正常生活,甚至是造成无法治疗的残疾、畸形等。本文研究了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通过观察表1,我们可以知道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说明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都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式。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式较多,但后期有许多因素影响足部功能的恢复,常见疾病为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医学上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还是比较棘手的。因为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并且多处韧带会损伤,所以良好的复位和韧带修复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措施。治疗上我们应该对患者损伤处的原因、机制、移位方向和踝关节稳定程度进行分析,治疗方式也应结合患者和踝关节两个方面。本文研究的闭合手法复位属于非手术疗法,切开复位则属于手术疗法,但是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均达到了80%以上,具体的治疗方式应该考虑到患者本身和骨折情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踝关节骨折的修复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受伤之后的6个小时进行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选择好修复的时机是治疗的关键,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必要保证。

综上所述,闭合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均能有效治疗患者的踝关节骨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忠世,肖德明,林博文,等.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8(5):415-417.

[2]毛宾尧.人工躁关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附5例报告和文献复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11:343-346.

切开复位治疗膝关节后外侧脱位 篇4

关键词: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切开复位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为旋转性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 该脱位是由于膝关节处于屈曲、非负重状态时, 受突发性旋转应力, 导致小腿相对股骨内旋所致,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膝关节脱位[1]。与其他类型脱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 损伤时膝关节外观显示典型屈膝位弹性固定, 膝关节无法伸直, 在内侧关节间隙处可观察到局部皮肤凹陷及皱褶, 在髌骨内侧可触及异常突出的股骨内髁, 膝关节内侧结构自股骨髁附着区域袖套样撕脱且嵌顿于内侧关节间隙, 呈“钮孔样”锁定膝关节, 闭合复位时, 难以达到复位[2,3]。其次,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多并发韧带损伤, 及神经、血管损伤。X线影像表现为胫腓骨一致性向外后侧移位, 胫股关节间隙变窄, 髌骨伴随向外并向下移位, 髌骨低位体部与关节间隙重叠。股骨向内旋转, 髁间窝影外移, 呈尖角征。髌韧带呈弓型, 髌下脂肪囊影消失[4~6]。近年随着交通运输发达, 交通事故也逐年上升,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病例也呈日渐上升趋势。因此, 急诊早期处理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膝关节后外侧脱位患者32例, 其中男28例, 女4例, 年龄19~68岁, 平均44.8岁。受伤时间1小时~7天, 平均38.34小时;病灶位于左膝10例, 右膝22例;交通事故伤26例, 重物压砸伤6例;2例合并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例合并腘动脉断裂, 2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 急诊入院后均尝试手法复位失败。

治疗方法:全麻下,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患膝, 自股骨内侧髁向下做皮肤切口, 止于关节线下1cm处。逐层切开皮下及筋膜, 游离缝匠肌, 从前缘向后牵开, 并注意保护隐神经。探查内侧副韧带及破裂的关节囊, 用直角钳探入内侧胫股关节间隙, 并向外勾出扣锁其间的关节囊, 即可获得膝关节复位。术中可能隐神经关节下支, 需注意保护股骨内髁关节面软骨, 以及内侧半月板[7]。

结果

32例膝关节后外侧脱位, 经手术切开后, 均达到复位, 手术切口Ⅰ期愈合。26例在术后14~21天, 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 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经血管外科等对症处理后, 也在术后18~35天, 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1例合并腘动脉断裂, 切开复位同时, 血管外科进行腘动脉人工血管修补, 术后12个月, 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2例合并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1例SchatzkerⅡ型一期手术同时, 进行了关节复位及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18个月取出内固定, 并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 1例SchatzkerⅠ型未对骨折进行处理, 单纯切开复位, 术后14天, 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重建术后24个月, 20例获得随访, 2000-IKDC评分接近正常, Tegner评分显示能从事轻度或中度劳动。见图1~6。

讨论

切开复位治疗膝关节后外侧脱位的应用: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加,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8]。该型脱位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又因其“钮孔样”锁定膝关节, 闭合复位时, 难以达到复位。虽然也有少数人报道手法成功复位, 也有报道关节镜下复位的方法, 但手法复位实践性强, 方法不易于学习和掌握, 关节镜设备在基层医院还未普及, 因此在需急诊复位时, 一旦无法完成手法闭合复位, 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则成为惟一的治疗手段。手术切开复位的要点在于解除“钮孔样”锁定[9,10,11]。

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膝关节后外侧脱位伴随症状的处理: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多并发神经、血管损伤以及膝关节周围骨折。因此需要早期明确是否伴随神经、血管损伤, 在一期切开手术复位的同时, 切开探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以减少伤残。伴随胫骨平台骨折, 有明显塌陷或分离, 或存在移位的股骨外髁骨折, 可在一期手术同时复位内固定。

上一篇:心律失常的远程监测下一篇: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