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治疗(共10篇)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1
脊柱骨折是现代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其主要是由于暴力所导致, 病情严重。对于脊柱骨折患者而言, 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不仅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脊柱骨折类型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以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观察后路手术内固定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该院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门诊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做出该组研究, 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与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经验做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 将其作为该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该组患者中, 男47例, 女21例;患者的年龄为22~5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9.5岁。患者的致伤原因如下:汽车相撞致伤患者21例, 摩托车致伤患者13例, 高处坠落伤患者15例, 重物砸伤患者19例。患者受伤至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 d~1周不等, 平均2.8 d。该组患者的损伤部位和类型如下:第7颈椎爆裂性骨折、第7颈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第1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本组患者在入院之后1~3 d进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其具体的临床治疗过程如下:给予患者全身麻醉, 并使其保持腹部悬空的俯卧位。手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拍摄, 以便更好的了解患者脊柱侧位的具体情况。将0.5 m L的美兰溶液注射在患者的伤椎棘突上面, 不需将针头拔出, 在拍片之后再行拔出即可。根据针头所在的具体位置详细的确定患者伤椎, 以尽可能的不扩大患者的手术切口,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取患者的后方正中切口, 并以其伤椎为中心, 使上、下椎体的棘突、椎板和横突等充分显露。接下来为患者进行椎弓根定位, 与此同时, 还应该注意进钉的具体方向和角度, 并适当的撑开椎体。需要进行椎管探查减压的患者, 在进行后路半椎板切除术后, 则可以进行椎管探查, 在有效的清除水肿之后, 可进行横向连杆的安装, 最后进行后外侧的植骨融合, 并逐层关闭切口即可。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计数资料对比运用了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有效性, 还是在临床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 手术治疗显效的为21例, 手术治疗有效的为1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 与对照组患者的19例, 19例和14.71%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见表1。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现代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极为严重的骨折之一, 其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式为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脊柱骨折十分安全与有效的手术范式, 其主要适用于新鲜、不稳定的腰椎骨折患者, 或者是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2]。椎弓根螺钉经过患者的椎弓根进入到其椎体内, 不仅贯通了患者脊柱的三柱, 且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脊柱三柱的复合结构, 从而为其提供坚强的内固定, 使其获得多平面的稳定[3]。此外, 此种方式还有助于患者后凸畸形的矫正, 恢复其椎体高度, 并为患者的椎管重建提供空间。
在为患者进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术的时候, 需要注意如下的注意事项:其一, 为患者放置上钩的最佳位置是其胸椎的下关节突, 而为患者放置下钩的最佳位置则是其腰椎的椎板上缘处;其二, Harfington棒应该进行适当的弯曲, 并以患者脊椎的生理弧度为主要依据, 以有效的避免脱钩;其三, 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 不应该在过度撑开的情况下进行骨折复位, 以免使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其四, 在为患者进行内固定时, 最好不要单棍放入, 以免导致患者脊柱不稳, 进而加重其临床症状[4]。此外, 最好在为患者进行后路手术内固定的同时为其进行植骨融合, 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脊柱骨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 例如脱钩、断棒以及骨质疏松等。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其一,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 可以适当的多给予其经椎板下的钢丝固定, 此外, 也可以给予患者经棘突根部贯穿钢丝的固定方式, 以有效的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出现;其二, 改良的Harrington棒以及椎弓根螺钉相结合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二者的结合使用不仅在稳定性上优于单独使用, 且其在抗横向载荷以及抗旋转等方面均较为有效, 两种固定器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脱钩和断棒等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 后路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脊柱骨折极为有效的方式, 其具有解剖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特点。通过椎弓根螺钉来对脊柱骨折进行治疗, 不仅固定的节段较少, 其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脊柱功能, 对于患者而言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在为患者的手术中, 掌握好临床适应症及手术技巧, 给予患者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 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广团.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0) :23-24.
[2]范伟力, 柳峰, 刘明永, 等.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疗效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 (5) :371-373.
[3]向春山.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76例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14) :83.
[4]邹德威.脊柱骨折后路短节段AF内固定技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 11 (2) :118-120.
[5]田禾, 宋玉成, 陈江涛, 等.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 (20) :1562-1567.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31-02 中图分类号:R 683.2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6
上颈椎是指第1、第2颈椎,先天畸形、创伤、炎症病变等是造成该部位不稳定的原因,而创伤性骨折脱位是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解剖结构的不稳定,可引起椎管局限性狭窄,脊髓受压,导致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因此,重建该区域的稳定性,是治疗的目的。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8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上颈椎不稳患者实施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后路减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钢板内固定术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9例,陈旧齿状突骨折2例,寰枢椎椎弓根骨折6例,颈1/2脱位伴颅底凹陷1例。临床表现为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麻木乏力、行走不稳、感觉减退等症状。本组随访6~18个月,局部症状完全消失15例,明显改善3例,通过X线、CT检查,植骨均得到骨性愈合,未发现固定系统松动、断钉及寰枢椎再脱位现象。
2.手术方法 全麻后颈过伸俯卧位,作枕颈部后正中切口显露枕骨、寰椎后弓、侧块、枢椎等后方结构。于C1后弓与侧块连接处为螺钉进针点,用手锥刺入经C1椎弓根,沿C1侧块长轴轻轻刺入侧块,深度为24~28 mm,后改用丝锥攻丝,选择适当长度螺钉植入;同理于C2下关节突根部中点开孔,攻丝后植入螺钉,于C臂确认螺钉位置及方向良好后,选适宜长度的钢板并适当预弯后与螺钉连接,并分别用螺帽将钉板固定。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本组大部分患者为外伤,了解到颈部手术的风险大、极易危及到生命,手术费用高,同时又担心手术失败,心理负担很重。我们安排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忧虑和心理特点,向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及术后康复过程、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亲人的关怀和鼓励,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头颅牵引的护理 术前获得有效的解剖复位,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1],因此术前头颅牵引至关重要。牵引过程中,重点做好牵引体位和牵引重量及病情的观察。牵引体位:一般过屈性损伤予过伸位牵引,过伸性损伤予过屈位牵引。本组9例为过屈型损伤,C1前脱位,给予头颅过伸位牵引,在肩背部及颈后垫软枕,使头颈部过伸后仰。2例过伸性损伤,椎体后脱位,给予过屈位牵引,即用软枕垫高头枕部。其余病例为中立位牵引。所有病例均得到满意复位。本组牵引重量3~5 kg。牵引过程中除做好常规护理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肢体麻木、头痛、恶心、呕吐现象。本组2例患者牵引重量4.5 kg,2天后出现头痛、颈部肌肉肿胀,考虑患者不能耐受该牵引重量,且持续牵引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引起,予减轻牵引重量0.5 kg,后症状好转。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上位颈椎手术操作空间小,位于颅颈交界处,若术后出血、水肿,容易直接影响延髓呼吸中枢循环系统,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和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电图异常[2]。本组1例患者合并腰椎爆裂性骨折而同期完成手术,手术回房时多参数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6%~89%,立即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2小时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再次下降至89%以下,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低血容量表现,考虑同期完成2处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予输血及补充血容量后好转。我们认为在生命体征的监测中,应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术后6 h内每15~30 min监测1次,平稳后改每小时1次,至12~24 h。本组未发现因手术直接影响延髓呼吸中枢而引起生命体征改变现象。
(2)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颈部戴颈围固定,头部两侧置沙袋防止左右晃动。24 h内尽量不翻身,以减少伤口渗血及预防植骨块脱落、内固定松动。指导患者定时自主抬臀或协助抬臀预防压疮的发生。24 h后协助患者轴线翻身,侧卧时枕与肩宽同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直线,肩背部和腿部垫支持物,以维持侧卧姿势。指导患者注意保持颈部的制动,不可强行自主翻身,以免颈部用力不当或扭曲致植骨块脱落损伤脊髓或造成内固定物松动。本组术后7天内均行X线复查,未发现植骨块脱落、松钉、断钉和脱钉并发症。
(3)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全麻清醒后,立即检查患者四肢感觉、运动、肌力情况,并与术前对比。如术中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麻醉恢复后即可表现出来,而手术牵拉、脊髓血供被手术破坏,以及硬膜外血肿直接压迫引起的脊髓损伤,则是渐进的、可逆的,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术后72 h内严密观察,本组2例出现上肢麻痛、乏力较术前加重,考虑术中神经牵拉、组织水肿引起,遵医嘱予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本组患者未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4)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于指导。术后1 d开始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肺不张发生。对无神经症状的患者,指导进行四肢和全范围关节的主动活动。7 d后在颈围保护下摇高床头坐位练习,无头晕不适后床边站位训练,第1次站立要有护士指导,预防跌倒。站立训练稳妥后才做步行训练。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鼓励增强肢体的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头颈围保护下逐渐进行坐位、站位练习。
3.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使患者出院后能坚持功能锻炼。术后需佩戴颈围4~8周,特别是坐位、侧卧、站位时必须佩戴,以保持头颈中立为,不前屈、不旋转。平卧位时可解除颈围,使颈部皮肤休息,但颈部两侧需用沙袋固定。每天温水擦洗颈部皮肤3次,定期清洗颈围,佩戴时可在颈围内存垫小方巾,防止颈部皮肤溃烂和过敏。指导患者避免颈部过度扭曲的动作,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跌倒摔伤,不要手提或搬运超过15 kg的重物。出院后1、3、6个月及1年各复查1次,如有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汪四花,林芬,盛少英.13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下颈椎损伤同期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15-517.
[2]张玉梅,杨长英,罗珍梅,等.颈髓损伤后循环系统动态变化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杂志,2004,12(6):1-3.
(收稿日期:2010-07-20 修回日期:2010-09-17)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3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后路,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 随着MRI, CT, 分子生物学及穿刺病检的普及, 严重后凸或截瘫的病例日益罕见, 很多早期病例得到及时发现, 对于这些病例, 大部分可以通过药物化疗达到较满意的疗效[1]。但对于部分化疗不敏感, 脊柱失稳及畸形疼痛严重, 甚至出现神经症状时, 手术是必要的。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采用单纯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2 例, 效果满意,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 例, 男7 例, 女5 例;年龄22~68 岁, 平均54.5 岁。病程2 个月~3 年, 平均8个月。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及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 9 例伴有明显消瘦乏力、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10 例有神经症状, 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异常。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CT或MRI检查, 表现为椎体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或椎旁脓肿。累及节段:T12L1 3 例, L1, 2 2 例, L3, 4 4 例, L4, 5 1 例, L5S1 2 例, 术前脊柱后凸Cobb′s角15°~28°, 平均20.4°。脊髓功能按ASIA分级, C级2 例, D级8 例, E级2 例。其中合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 例, 糖尿病3 例, 肾结核1 例, 所有病例经X线片检查无活动性肺结核。
1.2 术前准备
术前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4周, 若患者全身情况改善, 低热盗汗等中毒症状减轻, 腰痛减轻, 血沉和神经症状稳定, 影像学检查椎体无明显塌陷, 可继续保守化疗。若腰痛仍剧烈怀疑腰椎不稳, 脓肿增多, 神经症状加重, 影像学检查椎体破坏塌陷加重, 但仍小于50%, 后凸Cobb′s角小于30°可施行本术式。术前血沉应控制在50 mm/h以下, 否则视情况行病灶清除术, 微创穿刺抽脓或调整化疗药物, 同时注意营养支持。
1.3 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做腰椎后正中切口, 于上下正常椎节植入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根据病灶左右轻重从一侧或两侧进入, 切断横突基部, 紧贴椎体侧面骨膜下剥离, 如果上下椎间盘有破坏则应显露相应的神经根后牵开, 将椎体前缘及破坏的椎间盘切除, 同时可潜行清除椎体中央病灶。若病灶位于椎体后缘压迫硬膜囊, 则可切除一侧椎弓根, 刮除中央部位病灶后使该椎体后缘仅剩一薄层皮质, 用器械将压迫硬膜的病灶压向前方后取出。病灶清除后反复冲洗, 如有后凸畸形, 可通过内固定系统矫正。将椎板小关节皮质骨凿成鱼鳞状, 将相对健康的自体棘突椎板骨或髂骨植入椎体间隙及后侧植骨床上, 并同时注入异烟肼和链霉素。
1.4 术后处理
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8~17个月, 卧床1~2个月, 然后戴支具2~4个月, 并于术后1.5、3、6、12个月复查临床表现、X线片、血沉及肝肾功能变化。
2 结 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2~4 h, 平均2.5 h;出血量平均650 mL。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及血管损伤, 伤口一期愈合, 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为结核。术后复查X线片, 所有患者植骨及内固定良好, 畸形矫正。随访6个月~4年, 平均2年4个月, 经X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 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 内固定无松动, 后凸畸形轻度丢失, 结核无复发, 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 可生活自理并从事一般性工作。
3 讨 论
关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金大地等[2,3]认为, 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制定, 包括是否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和脊柱不稳, 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 细菌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和宿主的免疫状态。而张西峰等[4]认为传统观点将脓肿、死骨、病灶复发窦道形成和轻度神经症状作为结核根治手术适应证是不妥的, 他主张大部分情况应使用微创穿刺局部化疗。根治手术适应证仅限于严重脊柱畸形、脊柱不稳及严重神经压迫, 预计微创手术治疗无法恢复时。我们基本同意这种看法, 但由于担心有穿刺损伤, 局部管理不便, 窦道形成, 脊柱不稳定影响炎症好转等可能, 对于四联化疗1个月仍无效而局部后凸Cobb角小于30°的早中期结核, 我们更倾向于直接后路手术。
彻底病灶清除, 椎管减压, 恢复与重建脊柱序列和稳定性, 已成为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则。鉴于前路手术可最大程度地满足上述要求, 所以自1960年Hodgson等[5]在香港成功开展前路减压自体植骨融合手术以来, 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已逐渐广泛开展起来[6,7]。但前路手术创伤大, 并发症多, 远期后凸畸形发生率较高, 且临床观察到大量经保守治疗的患者脊柱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自发融合, 致使很多学者质疑这种手术是否值得[8]。炎症病灶中任何手术都是相对的“彻底”, 结核的最终控制要靠药物和自身免疫状态的提高。在后路病灶清除手术后, 大量的细菌去除后菌巢破坏, 处于休眠期的结核菌可进入增殖期, 而这恰好有利于抗结核药物发挥作用, 使炎症甚至已梗死的骨组织重建[9]。
脊柱结核引起的不稳定和外伤性不稳定是不同的, 结核引起的不稳定在破坏的同时修复已经开始, 即使在炎症早期也是如此, 而是否引起症状性不稳定是由细菌毒力和机体免疫力彼此斗争的结果决定的[10]。所以我们认为通过简单的后路手术,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适度矫形, 在恢复局部稳定性的同时,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定融合节段, 保留更多的运动功能。而炎症控制后, 椎间植骨可部分恢复椎体前柱的高度, 后凸仅轻度丢失。以较轻的代价换取了可以接受的远期生活质量。文献也报道,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与前后路联合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后路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11]。因此, 对于大部分病例作者更倾向于单纯后路手术。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同样可达到充分减压及可靠固定, 且有以下优点。a) 后路解剖结构简单, 无重要的血管神经, 比较容易掌握。b) 经椎弓根内固定, 能够有效地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纠正后凸畸形, 减少内固定松动、断裂。c) 对于椎管前方的压迫能够适度减压, 如附件有病灶或退行性变, 还可以同时将其清除减压。d) 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既可行椎间植骨又可行椎板小关节植骨, 植骨床范围较大, 骨融合率高, 同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持。e)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 住院周期短, 患者经济负担轻。
当然, 后路手术也存在前方显露不彻底, 可能遗漏部分病灶的可能。当伴有大的椎旁或腰大肌脓肿时, 不宜选用此术式[11]。如强行清除, 仍有损伤前方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的可能;而植骨也可能因视野不清, 置放位置欠佳出现滑移甚至损伤神经。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4
【关键词】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54-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已是医疗行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临床治疗效果除了对技术、器械的要求,良好的围术期护理配合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1]。本研究主要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2例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
其中,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9:23,年龄在20岁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3±3.38)岁。
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7:25,年龄在21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4±3.44)岁。
经确认,两组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后,P值大于0.05,因此两组间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插管,采取俯卧位,在患者的后腰正中行手术切口,在C臂机的透视之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主要有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备好手术所需的医疗物品,术中与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研究组加强围术期护理。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相关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其中95%被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组间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具体可见表1:
表1.组间满意度比较
组别例数十分满意(n)满意(n)不满意(n)满意率(%)
参照组522123884.62
研究组524011198.08
χ2 11.960
p <0.05
2.2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组间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
参照组5218.76±3.55
研究组5213.43±3.14
t 8.110
p <0.05
3 讨论
本次实验对研究组加强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其临床护理要点如下:
3.1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手術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疾病治疗历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环境,强调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2]。对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帮助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感,介绍此类手术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备好手术所需物品:进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需要准备的物品有俯卧位的体位垫、双极电凝、单极电刀、脑棉片、C-臂X线机以及各种常用物品。
3.2术中护理:
(1)核实信息:由巡回护士依据手术的通知单、病历对患者进行核对,并做好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同时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搬动,主要保护腰椎。此外,要仔细核对需要植入的材料是否到位,核对相关的登记表以及材料的合格证,确保各项管道运行通畅。
(2)细节护理:正确摆放好患者的手术体位,麻醉之前协助麻醉师调整体位,体位摆放要注意患者的腹部不受压迫以及避免膝关节屈曲对坐骨神经造成的牵拉等。手术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手术操作的原则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帮助患者保暖,维持患者的体温,同时调节好手术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左右;调节好室内的湿度,为50%至60%;调节好输入液体的温度,为37℃[3]。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压疮;减少手术室内的人员走动。
3.3术后护理:
(1)术后体征、功能变化监测:患者回病房之后,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变化,血压测量可以一天一次;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要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例如有没有恶心等不舒适感受。着重观察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双下肢进行感觉刺激、运动功能情况以及括约肌的功能情况进行观察来判断,同时对膀胱进行检查。
(2)生活护理:术后的6小时,可以对患者进行软流质的饮食护理,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术后的3天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更换体位,例如翻身等,主要是侧卧位与平卧位的交替。保持被单、床褥的干净整洁。
(3)引流管护理:及时更换敷料;保证引流管的畅通,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
3.4术后的功能康复护理:
术后的2d可以对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的锻炼,尤其是对四头肌肌力的训练;手术后的3天则在不影响患者脊柱稳定的前提之下撤除引流管,辅助患者进行直腿的抬高训练,同时活动患者的膝关节与踝关节。
通过对研究组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加强腰椎后路内固定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能够帮助提高治疗效果,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林香,王丽君,李伟等.腰椎后路内固定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8):248-248.
[2]梁月屏,黄锦依,梁卓智等.老年多节段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易感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3):1994-1997.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35~68 (42.38±2.25) 岁。观察组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33~69 (42.95±2.16) 岁。患者均在住院后的4~7d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外侧骨融合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治疗。
1.2.1外侧骨融合术治疗方式
手术之前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控制, 清除患者骨折部位的关节囊, 使用同种异体骨进行植骨治疗。植骨相关操作完成之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理, 放置引流管之后缝合伤口即可。手术接护手的72h拔出引流管, 进行常规的营养和抗感染治疗即可。手术后患者需要卧床静养, 并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肌肉功能训练。
1.2.2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
全身麻醉患者, 手术之前使用X光线进行检查、体位复位。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俯卧位方式进行手术。手术的切口在伤椎的中心部位, 在棘突的两边对伤椎的椎旁肌进行分离, 使用Weinstin定位法将椎弓根螺钉钉入, 在伤椎相邻的两个椎体上进行钉孔, 按照手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拓宽骨道之后进行植骨治疗。植骨治疗的方式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手术之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和Cobb角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 好转20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 好转24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性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手术之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和Cobb角等详细情况。见表1、2。
3 讨论
在临床中, 脊柱骨折情况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外界因素引起的, 病情情况复杂。此种疾病多发的患者为男性, 并且青壮年较多, 脊柱骨折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1]。脊柱骨折严重的患者会面临着截肢、瘫痪的危险, 情况较轻的患者也会留下慢性腰痛的病根,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事故伤害、建筑事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 因此, 脊柱骨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2]。因此怎样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 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成为临床乃至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临床中治疗的方式就是进行手术治疗, 常规的手术方式就是外侧骨融合术。虽然此种治疗方式能够达到治疗的目标, 但是不良反应情况相比之下较多, 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3]。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出血量较少, 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 入路较为简单, 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几率[4]; (2) 能够同时对前、中、后三柱进行固定, 力学性能加高, 三位固定的效果较好。 (3) 手术固定方式属于短节段性固定, 患者的活动度情况不会受到脊柱融合的影响, 并且还能够在早期对损伤进行矫正。 (4) 此种手术方式治疗操作较为方便, 手术视野暴露充分, 安全性能较高。
但是,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有适应症, 例如在临床应用中, 胸腰段脊柱骨折常常会产生椎管狭窄、脊柱畸形、压迫脊髓的情况发生, 这样不仅破坏了三维空间结构[5], 还对患者相关功能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需要将三维空间进行复位, 重新稳定脊柱的平衡性。另外, 此种手术方式虽然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前需要认真制定相关的手术方案; (2) 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 注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正确使用方式; (3) 全面了解患者椎体情况、椎弓根的大小情况、破坏程度等。手术前常规的CT扫描检查、仔细阅片能够做到这一点[6]。
综上所述,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中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伤椎高度的恢复、改善Cobb角情况, 降低VAS评分, 还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几率, 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尚博, 郑建红, 方继锋, 等.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4) :3793-3794.
[2]张晓冬, 方剑利, 庄汝杰, 等.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椎体真空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 2011, 24 (7) :557-559.
[3]王斌, 杨忠.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78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 (8) :1216-1217.
[4]翟成磊.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3, 32 (14) :100-101.
[5]叶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2) :145-146.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2011年2月共257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将21例内固定失败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外2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组男124例, 女112例。平均年龄 (47.8±5.29) 岁, 最大76岁, 最小17岁。合并骨质疏松85例;糖尿病64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02例。其中爆裂性骨折91例。合并骨折脱位10例。198例合并神经症状。骨折累计2个椎体86例, 累计3个椎体22例, ﹥3个椎体14例。对照组男12例, 女9例。平均年龄 (49.3±5.74) 岁, 最大79岁, 最小16岁。合并骨质疏松6例;糖尿病5例;心血管系统疾病9例。其中爆裂性骨折7例。合并骨折脱位6例。13例合并神经症状。骨折累计2个椎体7例, 累计3个椎体2例, ﹥3个椎体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以及骨折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观察指标
通过文献复习发现可能影响内固定治疗结果的因素有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症、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以及手术技术等。该文已对两组一般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对比,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以下主要对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以及手术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该研究部分数据采用 (x±s) 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手术适应症主要判断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否合适;我们将植骨方式分为横突间、关节突、椎间、横突+关节突四个类型;术后支具佩戴我们按照时间分为﹥3月和﹤3月两种;手术技术主要根据手术医师界定。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均有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治疗, 所以我们将手术技术差异计为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症选择
目前临床中对于胸腰椎骨折手术内固定钉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尚没有准确的定论[1]。华永均等认为骨折的损伤程度如是否合并神经损伤、是否为不稳定型爆裂骨折等是影响手术方式的重要标准[2]。陶笙等[3]认为C型骨折无论单纯采用前路还是后路内固定, 术后均不能恢复脊柱稳定性,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11例C行骨折其中8例采用后路固定, 2例采用单纯前路固定, 术后均出现内固定失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5例 (23.8%) 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合适, 对照组仅7例 (2.9%) ,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5例均为不稳定性爆裂骨折, 其中2例采用段阶段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3例采用长阶段固定, 术后评估固定后前柱未恢复稳定性导致固定失败。我们认为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单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不能恢复前柱稳定性,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后柱稳定性, 且由于胸腰段生理前突存在导致术中减压困难, 所以对于这种骨折我们建议采用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治疗。
(n)
3.2 植骨方式
植骨技术已在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广泛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 如果未使用植骨技术或植骨未融合, 则外部应力主要通过椎弓根钉传到, 导致应力集中, 容易导致内固定断裂或松动。植骨融合后, 应力可通过植骨传到, 减少了外部应力对内固定物的损害。冯达周等[4]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184例, 失败2例, 失败率1.08%, 未植骨融合者141例, 失败11例, 失败率7.80%, 失败率两者相差7.2倍。植骨后是否融合决定于植骨量、骨质量、植骨床准备以及植骨部位以及内固定的力学强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椎间和横突+关节突间植骨有利于增加融合率, 而单纯横突间或关节突间植骨术后融合率较低。
3.3 术后支具佩戴时间
脊柱外伤患者术后若常时间卧床, 会导致椎旁肌肉费用性萎缩,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减慢, 不利于植骨融合和骨折愈合。术后佩戴支具活动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 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但支具佩戴时间要足够, 过早取出支具可增加内固定物应力, 导致内固定失败。哈巴西·卡肯等[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术后支具佩戴是否达到3月是手术内固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9例 (42.9%) 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合适, 对照组仅7例 (8.1%) ,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我们认为支具佩戴时间少于3月可增加术后内固定失败几率。
3.4 手术技术
该文所有患者均有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治疗, 所以我们将手术技术差异计为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我们认为医师手术技术是决定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败的关键因素。刘恩雄等[6]认为术中操作不当可引起螺钉松动、断裂、位置不当以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他们建议此, 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操作技巧, 仔细规范操作, 避免早期活动负重,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董金波等[7]观察15例胸腰椎骨折采用GSS系统治疗失败, 其中定位错误3例, GSS螺钉进入椎间隙2例, 椎体高度撑开不足4例, 脑脊液漏1例, 他们认为术中的精细操作是降低GSS系统内固定失败率的有效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方法 2002年2月—2011年2月该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57例, 根据是否出现内固定失败分为观察组 (失败) 和对照组 (成功)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以及手术技术等因素, 观察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原因。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方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均有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治疗, 所以该院将手术技术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适应症选择、术中植骨方式、术后支具佩戴是影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失败
参考文献
[1]肖建德, 王大平, 等.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1285-1286.
[2]华永均, 王人彦, 汤志刚.胸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医正骨, 2010, 22 (1) :47.
[3]陶笙, 王惠先, 梁雨田, 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6, 8 (8) :740-743.
[4]冯达周, 李宇鹏, 刘东光.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 (11) :
[5]哈巴西·卡肯, 瓦热斯江·尼牙孜, 孙俊刚, 等.胸腰段后路手术内固定系统断裂松动原因分析[J].北京医学, 2011, 33 (10) :819-821.
[6]刘恩雄, 李明杰, 仵亚刚.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 (3) :364-365.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 全部患者共计156例, 按照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126例, 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80.77%, 女性患者30, 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19.23%, 按照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 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7岁,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5.43±2.34) 岁。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 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78例患者。治疗组78例研究对象中, 按照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63例, 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80.77%, 女性患者15例, 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19.23%, 按照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4岁, 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7岁,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4.43±1.34) 岁。对照组78例研究对象中, 按照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63例, 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80.77%, 女性患者15, 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19.23%, 按照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 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8岁,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6.43±3.34)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基线资料上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2,3]。
1.2.2 观察组手术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2,4]:取患者的后方正中切口, 并以其伤椎为中心, 使上、下椎体的棘突、椎板和横突等充分显露。接下来为患者进行椎弓根定位, 与此同时, 还应该注意进钉的具体方向和角度, 并适当的撑开椎体。最后进行后外侧的植骨融合, 并逐层关闭切口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后的VAS评分情况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 针对数据分析过程所采用的软件以及统计工具均为SPSS18.0软件包, 在进行相关计量资料处理时, 采用的是t检验, 在进行相关计数资料处理时, 采用的χ2检验, 并且认为当P<0.05时,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结果如下: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差异不大, 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实施治疗后, 组间VAS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水平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临床治疗整体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临床治疗整体效果比较结果如下:治疗组78例患者实施治疗后, 总有效患者共计74例, 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78例患者实施治疗后, 总有效患者共计48例, 总有效率为61.5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 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
3 讨论
从临床相关病例统计数据结果上分析[5~8]:脊柱骨折患者人群中, 男性患者人群规模明显大于女性患者。相关患者发病往往是由间接外伤暴力所引起, 通常情况下以胸腰段骨折最为多见。一旦发生脊柱骨折, 相关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降低, 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截瘫的可能, 更为严重的情况可导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 临床上针对脊柱骨折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最普遍的方法, 大量研究显示, 虽然胸腰段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后, 在恢复伤椎高度、脊柱生理弧度和椎管间接减压等方面均具有肯定疗效, 但其远期疗效反映出诸多问题, 如椎体高度丢失、后凸崎形等。不仅仅影响患者手术的康复,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 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 并且凭借其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进一步研究后, 我们总结发现, 实际上对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来说, 其主要手术方法是通过将患者脊柱部位呈正中切开, 这样可以充分暴露损伤椎骨, 同时采用内固定器械将纵韧带与纤维环后部进行撑开及伸展,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突入椎管的骨块进行有效复位与减压的目的, 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脊柱骨折, 相关操作更为简单有效, 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损伤程度更小, 临床出血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患者脊柱的运动功能, 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优势十分明显。从本文比较数据上分析也可进一步说明上述观点。
我院自从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以来, 这种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优势得以显现, 相关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广大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此,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是临床针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洪伟, 周跃, 李长青, 等.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 2010;26 (12) :1105~1108
[2] 田伟, 韩骁, 何达, 等.导航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11;49 (12) :1061~1066
[3] 宁凯, 张浩沙强, 李坤, 等.AF内固定系统和TSRH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13;29 (3) :267~268
[4] 曾忠友, 张建乔, 金才益, 等.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12;28 (2) :149~154
[5] 麻文谦, 张少成.硬脊膜减张术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6 (13) :115~117
[6] 马易群, 董健.骨移植材料及植骨方式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4 (9) :807~809
[7] Uzawa K, Hakone M, Nakazawa H, et al.Spinal anesthesia using a low dose of isobaric bupivacaine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and mixed obstructive and restrictive lung disease undergoing repeated femoral fracture surgery[J].Masui, 2014;63 (2) :157~160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 男19例, 女4例;年龄28~56岁, 平均37岁。骨折脱位损伤节段:T112例, T125例, L19例, L26例, L3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 高处坠落伤8例, 重物砸伤2例。合并伤:胸部损伤2例, 四肢骨折4例。手术时间为伤后2~5 d, 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13例, B级6例, C级3例, D级1例, E级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
1.2 影像学特点
X线正位片可见以伤椎为顶点侧弯, 椎弓根间距增宽;侧位片提示伤椎上终板塌陷骨折多见, 椎体前缘可见骨折块, 伤椎后移脱位并后凸成角, 小关节解剖关系紊乱, 棘突间距增大;CT扫描可见椎体上部分骨折, 下部分相对完整, 脱位椎体后缘及椎弓根、椎板骨折移位, 椎管占位及形态改变;MRI提示脊髓马尾神经变形, 髓内异常信号改变, 椎间盘破裂突入椎管, 相邻椎间前后纵韧带撕裂,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结构上的连续性丧失。
1.3 手术方式
患者全麻、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 暴露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 部分切除脱位的伤椎后方交锁的关节突、骨剥撬拨行脱位椎体的初步复位, 于伤椎上下椎体安放椎弓根螺钉, 伤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安放螺钉, 置入预弯的连接棒, 使伤椎顶压进一步复位。然后根据伤椎压缩情况 (上下终板) 行单节段间适度撑开, 选择一侧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 适当扩大减压窗, 保留棘突及棘间韧带等后方韧带复合体, 探查椎管, 清除破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部分病例行全椎板切除, 并缝合撕裂的硬脊膜) , 于关节突、横突间植入松质骨, 放置引流管, 缝合伤口。
1.4 术后处理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 引流管放置48~72h, 2周伤口拆线, 同时应用脱水药加糖皮质激素3~5 d, 后续注意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 卧床4~6周后可戴支具坐起。
1.5 影像学评价
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拍摄X线正侧位片, 观察椎体复位、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 并测量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 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60~120 min, 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0~1 100 mL, 平均450 mL。本组伤口均一期愈合, 术后随访6~18个月, 骨折脱位均获得完全复位, 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断钉、断棒, Cobb角无进一步变化, 所有病例脊髓神经均获得有效减压, 部分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见表1) 。
3 讨论
3.1 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
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好发于活动度较大的脊柱胸腰段, 往往合并脊柱三柱结构严重损伤、稳定性丧失、脊髓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脊髓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序列, 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 预防节段性不稳及其可能引起的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前路手术可很好地重建骨折椎体、尤其对于椎体后缘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压迫者, 能获得理想的减压和脊柱前中柱重建的效果, 但无法解决后柱附件骨折塌陷、关节突的交锁、硬脊膜撕裂、神经外溢等。并且此类损伤脱位严重, 前路手术不能有效地纠正椎体前后或侧方移位。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创伤小, 能达到以下要求:a) 解除关节突交锁, 完成脱位椎的复位和骨折椎高度的恢复。b)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可提供脊柱的三柱固定, 同时矫正侧、后凸畸形, 重建脊柱的解剖形态和稳定性。c) 同期可处理后柱骨折塌陷, 硬脊膜撕裂修复, 还纳逃逸的马尾神经。d) 清除破入椎管内的椎间盘组织, 完成充分的椎管减压。e) 便于完成后外侧植骨融合, 重建永久性节段的稳定性, 降低内固定失败率。因此, 胸腰椎骨折脱位损伤采用后路手术创伤小, 能一起完成多维度的修复与重建, 是合适可行的。
目前, 常用的后路手术方式是伤椎上下相邻椎体各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 依靠完整的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间接牵拉作用达到伤椎高度恢复;但在椎体骨折脱位的情况下, 特别是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损伤时, 纵向撑开时不能对骨折椎体产生纵向的提拉力, 无法实现骨折脱位椎体的高度和形态的恢复, 脱位椎体不易完全复位, 甚至易出现过撑或加重脱位, 后期内置物承载应力增大导致松动、断裂及后凸矫正丢失。通过伤椎置钉, 安装预弯固定棒时利用伤椎椎弓根钉的推顶, 相邻椎体椎弓根钉的提拉作用, 不仅完全纠正脱位和后凸畸形, 又能控制撑开, 使骨折椎体满意复位。目前有研究认为, 经伤椎置钉固定对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好于跨伤椎固定, 内固定的并发症明显减少[1]。本组病例均采用经伤椎置钉 (即6钉2棒固定) 。
3.2 伤椎椎弓根置钉的价值
胸腰椎骨折脱位往往合并前后纵韧带及伤椎相邻椎间盘损伤, 经伤椎上下邻近的正常椎体椎弓根螺钉 (4钉) 、短节段内固定, 对伤椎的复位原理是间接复位, 纵向撑开时力量传递差异导致伤椎复位不佳。伤椎置钉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李晶等[2]报道通过改变后路短节段固定方式, 增加伤椎椎弓根螺钉, 能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脱位, 增加伤椎置钉并没有增大运动节段的丢失, 相反固定范围内脊椎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明显增加。Dick等[3]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发现, 相对于4钉固定, 6钉固定优势明显:轴向承载力增加160%, 抗屈曲力增加48%, 抗扭转能力增加38%。经伤椎椎弓根置钉:a) 使伤椎椎弓根螺钉形成支点, 通过预弯连接棒的推挤和提拉, 更容易使脱位椎体复位, 矫正后凸畸形及恢复脊柱的序列。b) 能很好地控制和恢复骨折椎的侧方移位, 避免了四边形效应, 抗旋转能力增强。c) 改善螺钉的应力分布, 较常规跨伤椎四钉内固定缩短了椎间固定点的距离, 分散了作用在每个螺钉上的应力, 内固定系统坚固性更好, 减少术后椎体高度丢失。d) 降低了内固定的悬挂效应, 大大增加了内固定的轴向承载能力、抗屈曲能力, 使内固定的稳定性增强[4];同时起到保护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的作用, 有利于骨组织、韧带、纤维环及椎间盘的修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损伤特点为伤椎上缘骨折和伤椎与上位椎体之间的脱位, 伤椎置钉前要结合MRI、CT检查。首先把关节突交锁解除, 尽可能显露伤椎的人字嵴, 如果椎弓根存在骨折移位, 可先行椎管减压, 显露椎弓根直视下置钉, 并注意在椎弓根矢状位偏下打入有利于伤椎上终板骨折的撑开。伤椎椎弓根置钉在复位过程中主要起推顶作用, 因此伤椎置钉不宜过长, 同时伤椎置入椎弓根钉尽可能不要使用万向钉, 尤其存在侧方脱位或旋转移位时, 万向钉抗旋转力差, 不利于纠正移位。从本组病例的随访结果看, 伤椎高度、脊柱角及生理弧度恢复良好, 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现象, 伤椎高度及脊椎矫正度基本无丢失。
3.3 关于减压与植骨融合
胸腰椎骨折脱位易造成神经根、硬脊膜的撕裂、马尾神经外溢, 并且椎间盘损伤造成髓核脱入椎管, 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恢复椎管骨性形态后, 常规需进行椎管探查、减压, 清除椎管内椎间盘组织的占位, 还纳外溢的神经纤维, 修补破裂的硬膜囊。本组病例结合术前X线、CT、MRI检查, 选择一侧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 适当扩大减压窗, 尽可能保留棘突及棘间韧带等后方韧带复合体, 部分病例硬膜囊撕裂严重需行全椎板切除, 以便缝合撕裂的硬脊膜, 还纳马尾神经纤维;探查并清除椎管内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块, 探查椎体后缘, 对于向椎管内后突未完全复位的骨块, 采用特制的工具打击还纳前方, 使椎管充分减压, 然后利用减压的碎骨块及异体骨进行对侧椎板间、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融合, 有利于损伤节段的远期稳定性。本组病例随访未见断钉、断棒、拔钉等内固定失效, 一期后外侧植骨融合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华, 赵胡瑞, 邓万祥, 等.经椎弓根及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11) :1010-1012.
[2]李晶, 吕国华, 王冰, 等.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 (5) :293-296.
[3]Dick JC, Jones MP, Zdeblick TA, et a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evaluation the use of intermediate screws and cross-linkage in lumbar pedicle fixation[J].J Spinal Disord, 1994, 7 (5) :402-407.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9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短节段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3.006
退行性腰椎侧凸是成年以后新出现的侧凸,为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病理改变之一,多由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退变、椎管形态和容积变化不稳及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骨折所致[1]。退行性腰椎侧凸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发病过程是逐渐和隐匿的,早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而后期常导致顽固性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通过后路手术对不超过
2个的责任节段减压后进行固定融合)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5~81岁,平均(65.6±1.2)岁;病程2~9年,
平均(4.2±0.4)年。临床表现主要以间歇性跛行和下肢放射痛为主,其中间歇性跛行20例,下肢放射痛8例;受累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12例,双节段16例。
2 方 法
2.1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行CT及MRI检查。X线检查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侧凸,Cobb角21°~43°,平均32.6°±11.3°;左侧腰椎侧凸8例,右侧腰椎侧凸20例;伴退变性滑脱7例;患者无明显的腰椎后凸畸形,腰椎前凸角13°~23°,平均18.0°±4.5°。CT、MRI检查可见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突增生和后纵韧带骨化等。
2.2 手术方法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剥离,显露两侧椎板及横突,于需要固定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C臂下透视确认螺钉位置满意后,进行椎板间的开窗或椎板切除减压,并将侧隐窝和神经根管扩大;如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则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充分减压完成后,将折弯的金属棒植入体内,将凹侧利用恰当的力度撑开,通过矫正旋转和凸侧加压技术对后凸畸形的腰椎侧进行部分矫正,但不以矫正为目的,同时恢复腰椎生理前凸。椎间隙足够放下椎间融合器时,行椎间融合;若椎间隙严重狭窄,无法放入椎间融合器时,行后外侧融合。
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伤口引流管于术后72 h内拔除。术后2~3周佩戴胸腰椎支具下床活动,支具至少佩戴3个月。
2.4 临床及影像学评价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腰部功能和腰、腿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行X线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角的变化。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本组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发生血肿1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后症状缓
解;脑脊液漏1例,通过补液、改变体位、持续引流后愈合;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
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部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腰椎生理前凸较术前有所增大,侧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4 讨 论
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脊柱侧凸性病变,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病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重。由于椎管狭窄常为多节段,既有矢状位的退变性滑脱,又有冠状位上的侧方滑移,且该类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常合并较多的内科疾病,骨质疏松严重,手术耐受性较差,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些甚至成为手术禁忌证[2]。
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首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3]。通过手术可以彻底减压受累的神经,采用钉棒固定和融合技术可以重建脊柱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力学平衡,能够起到矫正畸形和防止侧凸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减压、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和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等,虽然对于采取哪种手术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及病情进展情况制订个性化、阶梯化的治疗方案[4-5]。
单纯减压适用于以神经压迫为主要表现、腰椎过伸过屈位上没有明显椎间失稳的患者。手术只需要解除神经的压迫,不需要进行内固定,因而具有易于被患者接受、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易恢复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存在减压不彻底的情况。若进行较为彻底的减压,势必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椎间不稳,从而引起腰痛及侧凸畸形的加重。
nlc202309031458
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适用于以腰腿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显示侧凸来自于1~2个节段的狭窄,伴有退变性的滑脱、侧方滑移、局限性的腰椎后凸畸形等不稳定因素;但对冠状位及矢状位无脊柱失衡表现的患者[6],手术解决的只是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不能阻止侧凸的进展。所以强调彻底的减压和稳定的固定,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矫形。对于融合的方式,笔者以椎间融合为主,因为通过前柱的支撑,能够帮助恢复腰椎的生理前凸,同时撑开狭窄的椎间隙,能够有效矫正侧凸和维持矫正效果,此外还能减轻钉棒系统的力学负荷、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提高植骨的融合率[7]。
当脊柱存在失衡,侧凸角度大、范围广,椎管狭窄节段较多,或者多个神经根受压时,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往往无法达到缓解症状和矫正脊柱失衡的目的,故选择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由于手术过程比单纯减压和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复杂,且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风险大,因而,对术者的操作技术及患者的基础状况要求较高。
由于退行性腰椎侧凸具有不稳、进行性侧凸以及失代偿的特点[8],如果同时合并椎管狭窄,则必然要采取固定、减压以及融合的治疗方式。单纯的减压可能会存在减压不充分及继发性腰椎失稳的情况,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由于固定节段较多,会导致脊柱丧失一定的活动度,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多数退行性腰椎侧凸为小角度[9];因此,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0],而不必为了过分追求矫形而进行更大范围、更长节段的手术[11-12]。本组病例所有受累节段减压后均进行固定融合,术后患者的腰、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及侧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所增加,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5 参考文献
[1]Kobayashi T,Atsuta Y,Takemitsu M,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 novo scoliosis in a community based
cohort[J].Spine(Phila Pa 1976),2006,31(2):
178-182.
[2]Fu KM,Smith JS,Polly DW Jr,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10,329 adul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Clinical article[J].
J Neurosurg Spine,2010,12(5):443-446.
[3]Kotwal S,Pumberger M,Hughes A,et al.Degenerative scoliosis:a review[J].HSS J,2011,7(3):257-264.
[4]李放.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基础与阶梯治
疗[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5):19-22.
[5]Oskouian RJ Jr,Shaffrey CI.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J].Neurosurg Clin N Am,2006,17(3):299-315.
[6]羊明智,彭立军,胡文凯,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选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3):
1186-1189.
[7]吴梅祥,吴景明,何二兴,等.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早期疗效[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4,6(1):21-26.
[8]尹承慧,黄昌富,符臣学,等.局限减压结合内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3):206-230.
[9]邹健,卢国樑,冯永洪.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115-116.
[10]杨永军,周纪平,姚树强,等.单节段钉棒固定并椎体间融合器融合在腰椎管狭窄并椎间失稳症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811-813.
[11]Gupta MC.Degenerative scoliosis.options for surgical management[J].Orthop Clin North Am,2003,34(2):269-279.
[12]Li F,Chen Q,Chen W,et al.Posterior-only approach with selective segmental TLIF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J].J Spinal Disord Tech,2011,24(5):308-312.
收稿日期:2014-11-26;修回日期:2015-01-06
后路内固定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受治疗的对象为该院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8例。实验组中男24例, 女14例, 年龄21~48岁, 平均 (31.2±3.5) 岁, 受伤原因及人数:高处坠落伤20例, 重物砸压伤4例, 交通伤14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10例, 年龄25~51岁, 平均 (34±6.5) 岁, 受伤原因及人数:高处坠落伤19例, 重物砸压伤3例, 交通伤16例。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对照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具体方法如下: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俯卧位, 实行全身麻醉, 将胸、腹部悬空, 取后正中线入路, 以患椎为中心, 暴露患椎及上下邻椎, 用椎弓根针进行探测, 以保证钻孔在椎弓根四周的骨壁之内, 固定椎弓根螺钉系统[3,4], 置入钉, 对关键损伤部位进行椎管减压, 将骨折复位固定, 自体髂骨关节突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 冲洗并逐层关闭切口。
前路内固定术:患者仰卧位, 实行全身麻醉, 取左侧入路, 显露患椎前侧及邻椎, 切除患椎中后2/3骨质及上下椎间盘组织, 椎管前侧采取减压, 完全消除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 患椎撑开复位后, 植入同侧髂骨, 进行内固定融合, 冲洗并逐层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 并比较差异。同时, 在术前和术后进行CT、X线与MRI检查, 记录两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神经损伤ASIA分级标准[5]如下:A、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B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 (仅存某些骶区感觉) , 运动丧失;C、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 无效运动 (即无有用功能存在) , 肌力<3级;D、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存在, 有效运动, 肌力大于3级, 可扶拐行走;E、感觉及运动正常, 大小便功能良好, 病理反射存在。
1.4 统计分析
选择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来表示,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通过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 并进行组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实验组各指标均少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术后ASIA分级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 在术前术后进行CT、X线与MRI检查, 并根据检查结果, 参照ASIA分级标准, 进行等级划分, 并记录。结果表明, 两组手术后ASIA分级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 (P<0.05) ,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但采取何种手术方式, 如何进行手术, 仍有较大争议[6]。选择手术的关键在于, 如何能有效矫正、固定脊柱并解除神经压迫[7]。而手术的形式主要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三种。前两种应用较广, 但前路手术较为彻底, 风险较大, 对医生技术的要求较高。相比之下, 后路手术具有操作较为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风险较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它能有效解决之前治疗所引起的下腰痛和腰椎不稳的问题, 并且能改善脊柱各运动部分负荷的传递形式, 使疼痛的产生方向得以改变, 能保留其余正常胸腰椎的活动度, 尽可能降低对其的影响[8]。可见, 后路手术是一种效果较佳的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方法。
该研究显示,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少, 两组记录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术后ASIA分级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 (P<0.05) , 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 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相比, 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效果显著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 为有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将该院就诊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对照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ASIA分级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术后ASIA分级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 (P<0.05) , 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 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
参考文献
[1]钱邦平, 邱勇, 王斌, 等.下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固定后前路支撑融合术的适应证选择与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07, 23 (12) :898-902.
[2]吕荼, 韩亚新, 朱佳俊.胸腰段爆裂骨折致不全瘫患者前后手术入路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 (24) :2045-2048.
[3]马春光, 陈学明, 朱旭.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2 (2) :108.
[4]王文孝, 丁全峰, 张晓琴.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钌固定术后矫正度丢失的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3 (8) :134-135.
[5]胡峰.颈椎前路交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12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13) :5-6.
[6]杨飞, 武永刚.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12) :887-890.
[7]傅一山, 徐建, 朱海波, 等.陈旧性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策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 (10) :993-994.
【后路内固定治疗】推荐阅读: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论文06-13
后路复位内固定术07-02
椎弓根钉后路内固定09-03
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11-16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11-10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12-26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06-13
内固定治疗08-08
分期内固定内治疗07-03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