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试验装置(共7篇)
旋转试验装置 篇1
目前, 国内大型国有企业的钢管漏磁探伤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 这些进口的钢管漏磁探伤设备普遍存在很多问题:系统复杂, 操作麻烦, 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坏很严重;备件、易损件价格高, 维修费用昂贵, 且很不方便;进口年代较久远, 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 有些企业的钢管漏磁探伤设备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无法完成检测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内钢铁市场对钢管需求量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出口钢铁产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一大批钢管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管是大型国企还是钢管小厂, 都希望购买经济实用的漏磁检测设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系统地研究钢管漏磁探伤技术, 并以此为依据研制开发出我国的漏磁探伤装置和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1 钢管漏磁探伤试验装置技术方案
钢管漏磁探伤装置检测方式主要有三种:1) 探头旋转/钢管直线前进。2) 探头固定/钢管螺旋前进。3) 探头直线扫查/钢管原地旋转。进口钢管轴向伤漏磁检测设备都采用第一种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检测速度快, 检测灵敏度高, 但由于探头高速旋转, 对整个旋转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加工和制造难度大, 目前国内的机械制造水平很难满足旋转探头的精度要求。所以照搬国外模式研制我国的设备必然存在很多困难, 另外两种相对简单的方式都值得研究。文献2已经研究了“探头固定/钢管螺旋前进”的漏磁探伤方法, 得出了探头固定的钢管漏磁探伤方法是可行并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结论。本文针对“探头直线扫查/钢管原地旋转”这种漏磁探伤方案进行研究。本课题研制的钢管漏磁探伤试验装置主要由励磁器、传感器、扫查装置、钢管旋转装置、电源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组成。其装置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探头的设计与制作
探头包括励磁器和传感器, 励磁器的作用是磁化钢管, 使缺陷产生漏磁场, 传感器扫查漏磁场产生电势信号。本课题中的励磁器采用C型硅钢叠片铁芯电磁铁, 传感器采用电磁感应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 在电磁铁线圈中通入电流后, 铁芯和钢管中就有磁通, 磁通在缺陷处漏出, 当检测线圈切割漏磁通时, 在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图2所示为探头, 励磁线圈采用漆包线绕在C型硅钢片铁芯的两个端部。检测线圈用树脂封装在背面开槽的铜骨架中后引出接线。根据不同需要, 可以做成单通道或多通道传感器。为了使探头与钢管表面尽量贴合, 减小提离值, 在探头与钢管的接触面安装硬质合金, 采用减震弹簧把探头压在钢管表面上:
3 钢管漏磁探伤试验装置的实现
如图3所示, 钢管漏磁探伤试验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探头扫查装置和钢管旋转装置。探头扫查装置包含硅钢片电磁铁, 线圈传感器和滑动导轨。钢管旋转装置包含传动装置, 电机, 减速器, 底板等。
钢管旋转扫查装置的原理是:电机通过减速器及传动轴带动一侧的两个摩擦轮转动, 驱动钢管和另一侧的两个摩擦轮转动, 装上励磁器和探头的检测小车在导轨上直线移动实现对钢管的扫查。
4 钢管漏磁检测试验装置性能测试
漏磁探伤装置的性能, 概括地说就是设备检出缺陷的能力和可靠性及其在连续工作时的稳定性。性能的测试需要使用带有标准人工缺陷的样管, 按照GB/T12606钢管漏磁探伤方法制备。
测试所用器材:励磁源、示波器、钢管漏磁检测试验装置、样管。测试电流频率范围:直流, 100Hz, 200Hz, 400Hz, 800Hz, 1kH, 1.2Hz, 1.5kHz测试样管:样管的长度L=500m m, 外径D=100m m, 壁厚S=10m m, 其刻伤如图4所示:
4.1 纵向标准伤
4.2 横向标准伤
5 结论
本课题成功研制了的交直流励磁, 钢管旋转, 探头直线扫查的漏磁检测装置。整个装置的结构比旋转探头检测装置简单很多, 检测成本低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只要检测参数设置得当, 可以有效地检查出钢管中的缺陷。实验研究发现:1) 对表面缺陷的检测, 交流励磁的效果比直流励磁效果好。2) 探头提离间隙增大, 信号迅速减小。3) 只有磁化强度到一定值时, 钢管缺陷才有信号产生。4) 检测信号与探头的扫查速度成正比。
参考文献
[1]任吉林, 林俊明.电磁无损检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刘卓然.漏磁检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旋转试验装置 篇2
1 水松纸切割装置的设计
(1) 设计规划。设计规划阶段,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基于相应的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 对水松纸切割装置的关键技术、基本原理等进行研究, 并且建立关键技术的理论模型[1]。装置要求将胶水涂抹均匀的水松纸切割为27mm长度的矩形, 并确保能够吸附水松纸的真空度, 设计效率为5500片/min, 同时应确保清洁无污染的工作面。装置应当确保满足卷烟长度的水松纸长度和同步的粘结点线速度。水松纸宽度方向重点应与墙板保持205mm距离, 同时保持水松纸48~70mm的宽度。
(2) 方案设计。水松纸切割由刀盘旋转完成, 因此对切纸轮和刀盘的相对位置应当加以考虑, 同时将刀盘旋转中心的位置确定。具体设计中,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及生产要求, 分为旋转中心在切纸轮端面内、旋转中心与切纸轮端面齐平、旋转中心在切纸轮端面外等情况进行考虑。墙板挡住了切纸轮里端, 因此在切纸轮外端安装切纸刀盘[2]。具体地, 可分为切纸刀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等情况考虑。具体设计中, 对其涉及到的变量和定量参数, 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选择最优的安装结构。
(3) 技术设计。根据机构装配空间、切纸原理等, 总体结构主要包括墙板、切纸刀盘、四根轴、齿轮箱、一次锥齿轮传动、两次直齿轮传动、支架、切纸刀、切纸轮等零件。结合切纸刀和切纸轮相对运动的方向, 需要采取变换运动轴线方向的传动方式, 因而采用了圆锥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这一功能。原有切纸结构的切纸方向与切纸轮端面呈15°。本设计中, 在切纸刀盘旋转轴和竖直面之间保持15°夹角, 以确保安装切纸刀盘的位置与切纸轮端面之间也保持在15°。
(4) 施工设计。刀片设计中, 根据计算确定了65Mn的刀片材料弹簧钢, 其材料与原切纸刀相同。切纸轮较为复杂, 具有送纸、安装调试、切纸、配齐系统等作用。采用12个镶块和1个轮体组成切纸轮, 同时设计相应的切纸轮凹槽。切纸刀是在刀盘上安装刀片, 然后在刀座上进行安装, 最后安装到旋转轴上。设计中, 单盘中心挖空, 刀盘上刀片安装面凸起, 用三个腰圆形槽与轴固定刀座。最后在设计总装图的过程中, 将23个轴承、螺钉, 30个零件图等纳入其中。
2 水松纸切割装置的仿真
(1) 虚拟样机装配验证。在装置仿真过程中, 首先建立三维模型, 确保模型的精确度, 然后将其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中, 将约束和力添加上, 从而形成系统虚拟样机, 最后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试验[3]。需要利用正确的数据交换格式确保模型精度。结合模型导入的几何特征, 利用Parasolid是一种良好的数据交换标准格式, 能够确保转动惯量、体积质量等物理信息的完整。利用该数据交换标准格式能够提供精确的几何表达, 同时发挥良好的容错效果。导入过程中, 为了使仿真更加方便, 将切纸结构分成5个部分, 分别是齿轮箱、支架、墙板;大齿轮、轴、切纸轮;中间齿轮、轴;锥齿轮、小齿轮、轴;锥齿轮、切纸刀、轴。
(2) 切纸原理验证。轴向上, 将切纸轮初始切纸工作刃进行7等分, 然后利用刀刃曲线方程对得到的8个初始点进行计算。在将水松纸切断的过程中, 切纸刀刃与切纸轮工作刃分别有8个相应的点依次重合。在虚拟样机的切纸轮和切纸刀上, 将这16个点分别添加到虚拟样机中。在进行仿真计算的过程中, 对两个点之间的x坐标、y坐标、z坐标之间的差值分别进行测量和计算。如果得到了为0的差值, 则说明在t时刻中, 两个点发生了重合。经过计算得出, 在空间三个方向的坐标中, 差值都为0, 证明理论推导的结果与仿真得到的结果相同, 说明了刀刃曲线方程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3) 切纸直线度分析。垂直高速旋转式水松纸切割装置属于非接触式切纸。在切纸过程中, 镶块刃口和切纸刀片之间保留了0.06mm的间隙, 保证不会有弹性形变发生。在这种非接触式的切纸装置中, 切纸刀的安装精度和加工精度, 对水松纸切口的直线度有很大的影响[4]。因此, 可根据中心距、刀片刃口曲线、刀片安装面、刀盘轴向移动等方面, 分析直线度受到切纸刀精度的影响。在切纸过程中, 根据切纸方程, 确定刀片的切入点和切出点坐标。在切入的瞬间, 确定水松纸的切开起始点坐标和终止点坐标。在切入过程中, 刀片切入点和水松纸切开起始点重合;在切出过程中, 刀片切出点和水松纸切开终止点重合, 从而确保切出一条直线。
3 水松纸切割装置的试验
(1) 切纸试验。进行装置试验的过程中, 首先根据装配图进行正确装配, 然后安装调试切纸刀, 确保切纸轮旋转轴与切纸刀旋转轴的垂直, 并且与竖直方向保持15°角。安装刀片时, 刀尖和旋转轴的距离为98.82mm, 刀尾和旋转轴距离为69.75mm, 刀座底端和支架底端距离为75.93mm。在水松纸未接入的状态下, 用手盘动切纸轮对镶块工作刃、切纸刀片的啮合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开机运行, 对切纸结构的振动噪声、刀刃的啮合情况等进行观察。通过试验证明, 镶块和刀片符合设计要求, 啮合情况良好。正反转时, 传动间隙很小, 非接触切纸噪声很低, 镶块和刀片也没有磨损。
(2) 试验分析。经过试验能够得知, 在垂直高速旋转式水松纸切割装置的设计中, 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进行安装, 同时达到了设计的传动精度要求, 且切纸轮和切纸刀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涉。刀片远点切入、近点切出的轨迹, 能够准确啮合切纸轮镶块[5]。刀片在切纸过程中, 从里向外刮, 并向凹槽里切。对于能够影响到切纸效果的参数, 如刀片、间隙、负压等进行适当选取, 使得切纸结构能够沿着直线进行切割, 得到切口光滑的水松纸片。长度为27mm, 宽度为48mm, 能够满足实际卷烟的需求。
4 结论
在卷烟设备中, 水松纸的切割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制造水松纸切割装置。本文结合水松纸切割当中的各种问题和要求, 设计了垂直高速旋转式水松纸切割装置, 并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具体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案。经过仿真、试验等步骤, 发现设计的水松纸切割装置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并且能够切割出符合卷烟要求的水松纸片。
参考文献
[1]王玉芳, 高卫军.PASSIM卷接机组水松纸夹沫问题的改进方法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 (2) :13-16.
[2]刘子建, 谢宗敏, 吕程.新型垂直旋转式切纸装置设计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11, (24) :2953-2957.
[3]刘子建, 薛锋, 谢明金.旋转式切纸刀设计机理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09, (10) :108-111.
[4]谢明金.垂直高速旋转式水松纸切割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9.
旋转试验装置 篇3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粉尘,煤尘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1]。煤尘浓度高,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严重的还可能摧毁设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小粒径颗粒煤尘长时间飘浮于巷道中,难以沉降下来,容易被呼吸进入体内;粒径越小的煤尘在人体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越深,也意味着危害就越大,7μm以下的微细煤尘最容易进入身体的肺部[1]。
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煤矿产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产尘量也有了明显增加。近年来,煤矿防尘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新的技术主要有泡沫除尘[2]、声波雾化降尘[3]、磁化水降尘[4]、喷雾降尘[5]、煤层注水[6]、高压风屏蔽和个体防护[7]。其中喷雾降尘是简单、安全的降尘方法之一。
目前掘进机组上的内外喷雾系统仍不能使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高突矿井,问题更加严重。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发现,现有掘进机组的内喷雾系统存在一些不可靠的因素,导致其不能正常使用。单一的外喷雾雾化效果不能满足降尘的需要,而外喷雾的流量过大,可能导致巷道严重积水,人员无法正常工作,机组停运,外喷雾的效果得不到正常发挥。外喷雾使用大量的喷嘴串联使得每个喷雾的压力下降,导致雾化效果变得很差。因此,需要研制一套新型可靠的喷雾降尘系统,增强喷雾的雾化效果,使工作面空气中的粉尘被充分的捕捉,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设计了有2个喷嘴和1个旋转接头组成的自旋转喷雾系统。该系统由于喷嘴数目少、旋转扰动大、雾化范围广,相对于传统直排喷嘴要更加节约水资源。
1 自旋转喷雾降尘实验装置
为了测量自旋转喷雾降尘的性能参数,设计如下实验。测量不同压力下3种不同直径的喷嘴各自的喷雾情况,同时测量不同压力下自旋转系统的旋转转速。受实验器材的制约不直接测量雾滴直径,通过数值模拟给出。
实验室实验时,采用没有杂质的自来水,水量好控制,所以没有使用截止阀和过滤器。将水桶注满水,打开泵的电源,自旋转喷雾装置会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进行旋转。实验需要测定压力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自旋转喷雾系统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物图如图2所示。
2 系统的组成部分
2.1 自旋转喷雾主体(见图3)
本文设计了有2个喷嘴和1个旋转接头组成的自旋转喷雾系统。旋转接头的承压超过30MPa,实验需求不超过5MPa,完全可以适合本次实验。
自旋转系统的喷嘴在沿着喷雾方向的布置为:一个与喷雾方向成+θ交角,另一个为喷雾方向成-θ交角。当接上压力时,压力能的分量一部分提供旋转所需的动能,另一部分进行喷雾。由于旋转会产生离心力,喷雾的范围会得到增加。旋转接头到喷嘴弯头的连接管路有3种不同长度供实验研究。
2.2 喷嘴
本实验主要采用3种不同喷口直径的喷嘴,分别是0.79mm、1.2mm和2.38mm。压力喷嘴的几何参数主要有喷嘴的出口直径d,喷嘴的长度l,喷嘴长度和直径的比值l/d,喷头内部倒角半径r1和r2,喷嘴的收缩角α以及喷嘴的总长度L,内部导水旋芯的初始角为30°。喷嘴的几何参数和系统中的喷嘴如图4所示。实验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
2.3 激光测速仪(见图5)
采用微型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抗干扰技术,实现非接触测量转速。该转速仪的测量范围在2.5~9999r/min,分辨率为0.1r/min,采样时间在0.8s以上,有效测量距离在50~200mm。
3 实验结果
取喷嘴直径为1.2mm的喷嘴,分别测得在喷嘴不同对称角度下(取3组分别为30°、45°、60°)随压力变化(取1.5MPa、3 MPa、4.5 MPa、5.5 MPa)的转速。转速如表2所示。
从表2分析得:转速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角度为30°的时候,主要还是喷雾方向为主;当角度为60°的时候,大部分能量用来提供旋转动能,喷雾不能汇聚呈发散状。所以选择对称中心角度为45°比较合适。转速越高,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雾滴在空气中更加容易被撕扯破裂,雾滴直径会更小。
4 模拟分析
采用FLUENT 3D网格,k-ε湍流,非定常状态进行模拟。使用FLUENT中离散相模型(DPM)遵循欧拉-拉格朗日法。雾滴区域模拟煤矿巷道的尺寸,宽4m、高4.5m、弧顶半径为2.5m、长5m的网格。网格划分后总数为71118。虽然采用三维网格计算比较慢,但是三维计算出来的结果一目了然,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雾场的分布。网格划分如图6所示。喷雾的效果图如图7所示。
实验选用喷嘴直径为1.2mm的喷嘴,通过改变喷嘴前压力进行模拟分析,取1.5MPa、2.5MPa、4MPa 共3组压力进行模拟。喷雾的模拟需要设置自旋转喷雾喷嘴旋转时所经过的位置,同时设置好所在位置与喷雾方向的角度。
从模拟的结果来看,压力越大,雾化效果越明显,颗粒的分布更加扩散。
雾滴的SMD平均直径分布如图8所示。
雾滴SMD直径随着压力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时SMD直径随着的计算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压力增大雾化效果更好;计算时间越长,雾滴在空间和空气的两相作用就越激烈,雾滴不断的被空气撕裂和合并,最终雾滴逐渐减小。喷雾降尘的效率与雾滴直径并非为简单的线线关系,因雾滴在空气中会蒸发(据资料表明,10μm的水滴蒸发时间为4s左右,50μm的水滴蒸发时间为20s左右[8]),液滴越小,蒸发时间越短,相反,雾滴太大的话沉降就很快,射程比较短也不能很好地捕捉粉尘。一般认为雾滴直径在50~100μm降尘效果比较显著。
5 结论
本文给出了自旋转喷雾系统的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压力和转速之间的关系、雾滴SMD平均直径和雾场的分布图。在高压喷雾降尘过程中,雾滴是通过惯性碰撞、凝集、拦截捕尘、布朗扩散的综合作用来降尘的;自旋转喷雾系统由于旋转导致雾场范围扩大显著提高了雾滴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因此显著提高对呼吸尘和全尘的沉降率。自旋转喷雾降尘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节约水资源,不需要额外的驱动,通过快速接头和井下供水管连接就可以旋转喷雾降尘,是喷雾降尘技术的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辉辉,邹伟,徐超.煤矿综采面喷雾降尘机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0,(2):212-213.
[2]黄本斌,王德明,时国庆,等.泡沫除尘机理的理论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5):13-15.
[3]李冠文,陈凡植,王军,等.超声波雾化除尘的可行性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5):20-22.
[4]张大明,马云东.矿井粉尘污染防治新技术浅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28(21):22-24.
[5]葛世友.高压喷雾湿式纤维栅除尘技术研究及应用[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7.
[6]刘新河,刘波.煤层注水降尘效果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5):81-82.
[7]郑祖根.综掘除尘装置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148-149.
旋转件的平衡试验探析 篇4
关键词:旋转,零部件,平衡,力矩,试验
机器内的旋转零部件, 重心与旋转中心线不重合, 在运转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或力偶, 从而引起机器的振动, 加速机器内部的摩擦和零部件损坏。因此, 旋转零部件的平衡问题, 在机器制造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
1 产生的原因及类别
1.1 原因
主要是毛坯制造不正确, 壁厚不均或砂眼气孔等。但是在机械加工时产生的不同轴度是造成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1.2 类别
1.2.1 静不平衡
如果在一个旋转体上不平衡的质量能综合成为一个, 这时零件在旋转时, 只产生一个力。这种不平衡的力可以在静力状态下决定, 称为静不平衡状态。而这种状态一般常出现在长度与直径之比较小的旋转零件上, 如齿轮、飞轮、皮带轮、叶轮等。但有时也出现在长度与直径之比较大的空心轴类零件上, 如轧钢设备中的空心辊子等。
1.2.2 动不平衡
如果在一个零部件上, 能综合出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又不在同一直径区的不平衡质量, 虽然零部件的静止状态能获得平衡, 但在旋转时就会出现一个不平衡力偶, 这力偶只能在动力状态下确定, 即动不平衡。
在重型机器制造中, 旋转零部件是否需要做静平衡试验, 可按下列关系决定。
Qn>25
式中:Q为零件重量 (中心轴除外) ;
n为零件最高转速 (r/min)
如果旋转零件的转速每分钟不超过20转, 可以不做平衡试验。
2 粗精静平衡的区别
被平衡零件放在平衡架上, 经人工转动出现轻重位置分明, 即明显的不平衡, 这说明被平衡零件重心偏移量大于零件与托辊之间的滚动摩擦系数。
当零件经人工转动, 任何位置均可停止时, 这说明零件的重心偏移量小于或等于零件轴颈和托辊之间的滚动摩擦系数, 如果精度要求高时, 需进一步做精平衡试验, 即消除摩擦阻力法。
3 平衡方法及摩擦力矩的计算
3.1 旋转零部件利用本身的滚动轴承装在轴承座上进行平衡试验时, 摩擦力矩的计算:
MO=0.1Q·r·f1 (N·m)
式中:Q为所有被平衡件重量 (kg) ;r为支承轴颈半径 (cm) ;f1为滚动轴承摩擦系数
3.2 当旋转体放在刃口式导轨架上进行平衡试验时, 摩擦力矩的计算:
式中:f2为圆柱体对平面的滚动系数, 取:0.005cm。
3.3 在托辊架上进行平衡试验时, 摩擦力矩的计算:
式中:D为托辊直径 (cm) ;d为托辊支承轴颈的直径 (cm) ;r为只承被平衡零件轴颈的半径 (cm) ;f1为滚动轴承摩擦系数;f2为滚动摩擦系数 (cm) 。
4 粗平衡方法
4.1 测定旋转零件偏重的位置
将被平衡零件吊放在平衡架上, 如偏重较大时工件可出现自由转动, 直到它的不平衡重量重心H处, 停止在心轴垂直中心线最下方, 这时可用人工左右转动几次验证最终位置, 这时在轮的端面划一条通过O点垂直中心线A—A, 则H点必然在A—A的线段上, 如图1。
4.2 确定旋转零件平衡重的大小
a.将被平衡工件转动900, 即A—A中心线成水平位置, 使不平衡重心H的最大转矩为:M=H·X, 如图2。
b.在H对面试加一个重量k, 直到被平衡零件仍可没H向下转动300角停止。如图3。
c.将被平衡零件转动1800角, 即A—A又成水平位置。在试加重量k处, 再增加重量P, 如图4使被平衡零件沿k、P向下转动300停止。如图5即与上述H向下转动300角相等。
由于两次所转过的角度相等, 所以两个力矩也应相等。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H·X-K·R= (K+P) R-H·X
这个式子表明, 在K和P的位置上最后换上一个重量G, 就可以将原来的不平衡质量H平衡掉。
在找平衡时, 注意当加P重时, 事先要称重, 并把它记录下来, 否则都加在一起, 按计算公式P/2就无法所知。
当找平衡工作完成后, 把K和P的位置标注好, 将配重按计算公式秤量好, 就是平衡重G。此平衡重G用钢板把合或焊在K和P圈好的位置上, 但一定要牢固可靠。
如果平衡重G由R改为R1, 如图6, 则永久平衡G1可用下式换算:G·R=G1·R1
5 精平衡方法
有些零件平衡精度要求高, 被平衡零件又没有显著的不平衡。当被平衡零件放到平衡架上之后, 可停留在任何位置上, 这时就需要做精平衡试验。
确定不平衡重量的位置:将被平衡零件沿圆周分成八等分, 各等分均按顺序标注在零件圆周上, 见图7。
在依次按标记转至水平位置, 并分别加适当重量, 使每一标记都转同一方向的相同角度。再从各标记所加的重量中, 找出最大和最小值, 该两值的位置应基本对称。其中最小值这一点就是不平衡重量的位置。然后将每一标记的重量列入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在八次试重中, 最小试重G4, 而相邻点G3和G5也是试重中较小的。而最大试重G8的相邻点G1和G7又都是较重点, 这样零件偏重一定在最小试重方位G4上。
5.3 确定平衡重的大小
已知不平衡重的质量H方位在点4上, 可在该点上加试重P。如图8。
松开后使它能沿箭头方向转动300角。如图9, 再将8点转至水平位置, 并在8点上加试重K, 如图10。松开后能使它沿箭头方向转动300角。如图11.由于两次所转动角度相同, 说明两次不平衡转矩也相等。其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K·X+P·R=K·R-H·X
上式表明在点8上加一个重量G, 就可以将原来的不平衡重量H平衡掉。即:
旋转试验装置 篇5
1 装置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1.1 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系统基本结构
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系统包括:光学采集系统,传输光纤,光栅光谱仪,ICCD,计算机控制和处理系统。当高温等离子体发生聚变反应时,从等离子体中产生的光经过光纤传输到光谱仪,通过光谱仪的入射狭缝传输到光栅上,经过光栅分光形成光谱后,由ICCD将光强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所要的光谱信息。电荷交换复合光谱(CXRS)诊断系统的视角范围Observation Port是观测窗口,当中性束注入(NBI)后,通过该窗口采集HL-2A托卡马克外边缘到中心等离子体的电荷交换复合光谱信息。光学采集系统由一个金属反射镜和一些透镜片组成。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将HL-2A托卡马克放电时由外边缘到中心范围内等离子体辐射的光通过透镜组传输到光纤中。2011年采用的中心窗口光学采集系统的视角范围相对要窄一些,比例为0.38
诊断系统中的ICCD带有时间闸门的增强型影像ICCD,利用其信号增强功能和时间闸门控制特点,实现极弱信号采集、时间分辨影像捕捉等实验功能。安装ICCD应在断电情况下,连接电源线,连接ICCD。在断电情况下插PCI卡,连接数据线和ICCD。电源控制器一端连接PCI卡一端连接ICCD。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外部触发模式,ICCD的曝光时间设为20 ms,在接收到外部触发信号后开始采集,一共采集200帧。通过自带的Solis软件对ICCD进行控制并进行数据采集。
1.2 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原理
在高温等离子体内部,光谱学诊断常利用电荷数相对低的成分,称为轻杂质,此时由于大部分离子的电子被完全电离,以至于不会发出线辐射,这样就不利于直接进行光谱学诊断。利用中性束能够克服这个障碍。光谱诊断中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如图1所示。CXRS借助于外部注入粒子束使之与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光(H0+AZ+→H++A(Z-1)+*→H++A(Z-1)++hν),类氢离子产生于激发态,这是很有用的,因为其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光子是由原子迅速发出的,而没必要由碰撞激发所产生,而且根据辐射跃迁选择定则,角动量差为±1,这使得高态不能直接跃迁到基态,其波长比到基态的共振线的波长要长,所以谱线容易观测,尤其是可见光或近紫外波段。同时利用高分辨光谱仪采集光谱谱线,通过精确分析谱线的多普勒展宽和多普勒频移,能直接或间接的测定等离子体的一些参数,如测量更高的离子温度和接近于等离体中心的旋转速度等参数利用CXRS方法测定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更方便有效,因为这只依赖于谱线的位置和相对宽度,不依赖于强度,所以可以克服密度测量存在的一些困难。CXRS用于测量离子温度,因为发光离子的热运动引起了谱线的多普勒展宽;也可以用于测量等离子体旋转速度,因为等离子体旋转速度引起相同谱线的多普勒频移。最后本地杂质浓度还可以从CXRS的的谱线强度推断。从得到的这些参数中理解和分析等离子体的一些特性和物理过程,为托卡马克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和依据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HL-2A装置放电过程中的主要内部杂质是C杂质,丰富的C杂质能提供测量所需的足够强度的信号,所以选CVI(n=8→n=7)529 nm电荷交换复合光谱来拟合。实验中用Solis采集炮号为19 591的数据,取多普勒展宽最宽的一帧即第45帧的数据来分析其空间分布。由于在ICCD中观测到的光谱波长位置与实际光谱波长位置是相反的,所以光谱左边的那条线是由边缘CIII(n=4→n=3)辐射而产生的,其中心波长为530.46 nm;光谱右边那条线是由芯部CVI(n=8→n=7)通过电荷交换复合而产生的,其中心波长为529.06 nm。毛刺主要是由于HL-2A的光谱仪分辨率有限,以及存在噪声等原因。基线不在x轴,是因为韧致辐射而产生了背景噪声造成的。如图2所示。将光谱中的数据转化为.asc格式输出,用Matlab程序读取实验数据,且用几条高斯曲线来拟合CVI谱线,并计算碳杂质离子的温度与环向旋转速度。CXRS诊断系统观察视线布局原理结构图,采集到的谱线里面主要包括装置边缘的被动光谱成分和芯部的主动光谱成分,此外还会有来自边缘电子影响的成分和一条未知杂质的谱线成分,这条杂质谱线有可能是氧。第45帧的光纤拟合的CVI谱线如图2所示。这里采用Matlab中的fliplr函数将Solis采集的光谱数据左右反转,得到实际光谱数据信息。图中蓝色高斯曲线代表实验采集到的光谱曲线,绿色高斯曲线代表主动光谱成分,青色虚线代表被动光谱成分,青色实线代表CIII成分,黑色的高斯曲线代表ICE(电子碰撞)成分,洋红色高斯曲线代表未知成分(可能是氧),红色虚线是总的拟合曲线。
中性束注入中性粒子与等离子体进行电荷交换H0+AZ+→H++A(Z-1)+→H++A(Z-1)++hν,并发射复合光谱,可以根据理论公式:
计算得到离子的温度T(eV)。其中:λFWHM是拟合的CVI谱线的波长半高全宽度;λ0是CVI谱线的中心波长,D是色散度,σs是换算后的CVI拟合谱线的像素宽度。
同样由理论公式:
可以计算得到离子的环向旋转速度。Vrot是等离子体环向旋转速度,C是光速,Δλrot是拟合的CVI谱线的多普勒频移,λ0是CVI谱线的中心波长。
由此通过Matlab编程就可以由前面拟合的CVI谱线得到离子的温度T(eV)和环向旋转速度Vrot。Matlab拟合得到离子的温度T(eV)和环向旋转速度Vrot如图3,图4所示。绿色粗线代表HL-2A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中心位置。两幅图分别显示了11跟光纤采集到的由外边缘到中心位置方向在第45帧时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的分布情况。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系统采集HL-2A托卡马克中碳杂质的电荷交换复合光谱,通过Matlab拟合CVI谱线,用三条高斯曲线,分别为表示CVI的主动谱线、被动谱线、电子碰撞谱线,并对谱线进行拟合,计算得到HL-2A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放电时的离子温度和环向旋转速度。本次实验结果显示,HL-2A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放电时离子温度最大值和环向旋转速度最大值并非出现在中心位置,而是出现在稍微偏离中心位置的地方。这是由于HL-2A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在电磁场中的漂移运动引起的。测量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放电的这些物理参数可以有助于我们建立全面的实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控制等离子体及核对一些主要等离子体数据如等离子体能量、有效电荷数、束靶和热中子量等。这对ITER计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对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放电时的一些物理参数如离子温度,旋转速度,离子密度等的测量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实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控制等离子体及核对一些主要等离子体数据。在实验中运用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系统可对HL 2A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碳杂质的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进行采集,用光谱采集系统将HL 2A托卡马克中的光谱信息通过光纤传递到光栅光谱仪,通过CCD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并进行采集。用Matlab对得到的复合电荷交换光谱中的数据进行拟合,进一步得到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的空间分布。从分布上可以看出离子的温度与旋转速度的最大值并非出现在HL 2A托卡马克装置的中心位置,而是出现在中心位置偏外边缘的位置,这种分布情况可能是磁场位形所致。
关键词:电荷交换复合光谱,数据拟合,离子温度,旋转速度,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1]FONCK R J,DARROW D S,JAEHNIG K P.Determination ofplasma ion velocity distribution via 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 tion spectroscopy[J].Phys.Rev.A,1984,29:3288-3295.
[2]ISLER R.Fusion[J].Plasma Phys.Control,1994,36:171-186.
[3]HOWARD J,JASPERS R.LISCHTSCHENKO O.Imaging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y on the TEXTORTokamak[J].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2010,52(12):1-10.
[4]吕良东,屈马林,周九茹.基于三波相互作用的等离子体变频技术的粒子模拟[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7):19-22.
[5]岳林霖,蒙林,况龙钰,等.用改进的透射光栅谱仪定量测量X射线能谱[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7):117-119.
旋转试验装置 篇6
在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或者反应堆配套设施中, 有一些强γ射线的工艺操作需要在完全屏蔽保护的空间里进行, 而这些位置往往需要配备工作人员和物件进出的通道。由于这些空间内放置有较强的放射性源项, 这其中以强γ射线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为了保护人员及敏感设备的安全, 需要有足够的射线屏蔽厚度, 所以在这些空间进出口一般需设置具有屏蔽电离辐射的屏蔽门。屏蔽门一般采用旋转式启闭方式, 其本身的重量一般非常大, 人工开启或关闭时不仅比较费力, 还需要注意开启和关闭时的初始施力大小和启闭过程中的力量控制以保证屏蔽门的转动速度, 进而防止屏蔽门与墙体或门框之间产生较大的撞击而损坏, 因此, 不仅需要特别注意屏蔽门的动作特点及其启闭要求, 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鉴于此, 需要有一种应用于屏蔽门自动启闭的门控装置, 以解决屏蔽门使用中遇到的上述问题, 并实现屏蔽门启闭的自动化。
本文研制的门控装置在实现屏蔽门电动启闭的同时, 还考虑到了在诸如外电丧失、装置故障、检修更换零部件以及其他非正常工况下的屏蔽门启闭功能保持问题, 门控装置针对这种情况做了周全的设计, 保留了手动启闭功能, 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 屏蔽门均能够顺利地实现自由开启和安全可靠关闭。此门控装置主要是提供一种成套机电产品,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屏蔽门的电动开启和关闭, 同时具有手动启闭功能。门控装置包括机械构架、驱动、传动和电气控制等部分, 根据屏蔽启闭的特点, 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部件集成, 最终形成一款具有良好通用性、适应性、高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产品, 为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或者反应堆配套设施中屏蔽门的启闭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配套产品。
1 基本原理及特点
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是采用电机驱动方式, 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屏蔽门作旋转动作, 从而实现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该装置利用屏蔽门本身的结构特点, 分别将驱动组件、传动导向组件和限位组件分别安装在门板和门框上, 电气控制盒则就近安装在易于人员操作的位置。采用摆线针轮减速电机进行驱动, 驱动组件与传动导向组件通过齿轮齿条副联动, 电机运转时, 输出轴端的齿轮绕弧形齿条运动, 带动热室屏蔽门以铰链轴为中心做半圆形平开运动, 运行到极限位置时, 触碰限位组件, 电机停止运转, 从而实现屏蔽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门控装置针对出现诸如外电丧失、装置故障、检修更换零部件以及其他非正常工况做了周全的设计, 保留了手动启闭功能, 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 屏蔽门均能够顺利地实现自由开启和安全可靠关闭。门控装置的减速机与齿轮转轴之间装入通电结合形式的电磁离合器, 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来实现主动驱动机构与齿轮转轴的脱扣和结合, 从而实现屏蔽门的启闭控制。在屏蔽门运行状态下 (打开和关闭的运行过程中) , 电磁离合器处于通电状态, 此时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门控装置具备电动启闭功能, 在屏蔽门完全打开和闭合以及其他非正常工况而造成电源缺失时, 电磁离合器处于断电状态, 这时离合器处于脱扣状态, 可以手动启闭屏蔽门。
2 设计计算
在屏蔽门启闭过程中, 鉴于其本身的质量较大, 为了保证启闭过程中的安全平缓, 速度控制非常重要, 屏蔽门启闭角速度一般设定为0.4~0.8 r/min。本文以质量4175 kg铸铁屏蔽门为计算基准, 门板外形尺寸为1009 mm×1600mm×347 mm (宽×高×厚) , 采用轴承铰链式, 轴径50 mm, 门开度为0°~160°, 启闭角速度为0.52 r/min。
2.1 转矩计算
开门所需最大转矩出现在门即将打开的时候, 此时的最大静摩擦力产生了开门需要克服的最大转矩, 钢与钢的静摩擦因数 (有润滑) 为0.05~0.1, 此处取最大值0.1, 所需最大转矩为
式中:T为所需最大力矩, N·m;μ为静摩擦因数, 无量纲;m为门质量, kg;g为重力加速度, 取9.8 m/s2;L为铰链轴径, mm。
2.2 减速器选取
驱动电机选用摆线针轮减速电机 (JB/T2982) , 此种电机15 k W以下的电机轴端输出转速 (减速机输入转速) 为1500 r/min。
传动机构中, 齿轮和齿条模数为3 mm, 齿轮传动比n2为10:1, 二级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减速比n1初选值分别是11×11=121、11×17=187和17×17=289, 则减速机输出轴的对应的角速度分别为11.9 r/min、8.02 r/min和5.19 r/min, 通过齿轮齿条减速后最终速度分别为1.19 r/min、0.8 r/min和0.52 r/min, 门打开角度160°的时间分别为28 s、35 s和52 s, 结合实际使用需求, 选用减速比为289的减速机可满足门控装置的要求。
2.3 电机功率计算及电机选型
根据2.1节和2.2节中的相关参数, 电机功率为
式中:P为所需电机功率, k W;A为安全因子, 取2;T为所需最大转矩, N·m;n1为电机轴端输出转速 (减速机输入转速) , r/min;i1为减速机减速比;i2为齿轮齿条减速比;μ为传动效率, 取0.765 (其中, 减速机为0.85, 齿轮齿条0.9) 。
电机计算功率为0.029 k W, 所以选择的电机功率大于0.03 k W即可, 因要求与减速比为289的减速机相配, 故选择0.1 k W的电机, 据JB/T2982, 结合减速机输出轴许用转矩要求, 最后选择摆线针轮减速电机的型号为ZWED0.10-42B-289。
3 结构设计
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最大限度考虑了轻便小巧的特点, 其最大的结构部件为半圆形齿条及其支架, 其直径906 mm, 最宽处不过80 mm, 驱动机构总长约660 mm, 整体外形尺寸较小, 总重量也不过150 kg。该装置可以拆卸包装, 占用空间较小, 易于利用各种运输工具进行货物运输, 也便于现场安装和调试。
1.导向组件安装板2.传动导向组件3.行程开关组件1-14.行程开关组件1-2 5.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安装机构7.行程开关组件2-1 8.行程开关组件2-2
3.1 基本结构
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采用摆线针轮减速电机进行驱动, 并用弧形齿条与齿轮的传动方式, 带动屏蔽门做半圆形平开旋转运动。其结构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安装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导向组件、行程限位组件以及控制组件等,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
3.2 传动结构
在传动结构中, 齿条齿轮传动比为1:10, 齿轮齿条选用模数m为3 mm, 压力角α为20°, 齿顶高系数Ha为1, 顶隙系数Hc为0.25, 齿根圆角0.38, 齿宽30 mm, 齿条齿数为300, 齿轮齿数为45。摆线针轮减速机功率0.1 k W, 传动比为289, 理论上门控装置对于屏蔽门施加的转矩可达680N·m, 最大许用转矩也可达540 N·m, 最大能够带动重达10 000 kg的轴承铰链式屏蔽门完成启闭动作。
3.3 电气控制部件
门控装置除了主要机械构架、驱动、传动部分以外, 还包括电气控制部件, 针对屏蔽门操控的简易化和便于安装的要求, 控制系统及其部件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做到了最大的简易化, 驱动电机电源采用交流380 V/50Hz电源, 控制电源采用交流220 V/50 Hz电源, 驱动及控制电路元器件及集成在一个小盒子里, 能够非常方便安装在屏蔽门旁边的墙上, 同时也确保了接线的便捷性。利用了具有固有安全性和过行程保护的限位开关作为启闭点的驱动动作状态获得和控制, 并且将安装支架和配对机械碰块做了特别的设计, 能够保证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式的可选性, 既可以采用螺钉固定, 也可以根据情况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4 有限元分析
屏蔽门所需最大转矩出现在门即将开启的时刻, 此时门控装置受力最恶劣, 因此, 选取此工况下的门控装置进行应力强度评定。根据装置的结构特点, 选取装置中关键零部件主动齿轮和传动导向组件为研究对象, 主动齿轮和传动导向组件的材料参数见表1。传动导向组件通过导向组件安装板固定在屏蔽门门框上, 按此情况, 在传动导向组件底面施加固定约束, 对于主动齿轮, 约束其径向和竖直方向位移, 对于主动齿轮与传动导向组件的齿轮齿条啮合面, 将其设置为不分离接触, 在主动齿轮内表面施加电机可以产生的最大转矩680 N·m, 分析中, 重力加速度取9.81 m/s2。计算模型主要采用计算精度较高的体网格, 模型划分网格后的单元数为206 928个, 节点数为51 628个, 装置计算模型见图3。
图4为装置的等效应力云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装置的最大等效应力产生在在主动齿轮与传动导向组件齿轮齿条啮合面, 其值为44.5 MPa, 远小于材料的屈服应力, 因此, 装置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5 试验验证及应用情况
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加工完成后, 对其进行了模拟试验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 装置运行正常, 性能良好。该装置已投入工程应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未出现任何影响装置正常使用的永久性变形和异状, 完全满足屏蔽门的启闭控制。
6 结语
本文基于旋转屏蔽门自动启闭的需要, 研制了一套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 装置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设计计算, 具有通用性好、适应性强、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高等特点, 并兼具手动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重型屏蔽门的操作便捷性, 完全满足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或者反应堆配套设施中放射性屏蔽门的电动启闭要求, 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研制过程中,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装置进行了数值计算, 结果表明:装置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旋转启闭式门控装置满足屏蔽门自动启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莫乐先, 潘金鸿.无损检测室射线防护大铅门总成的设计与安装[J].无损探伤, 2000 (5) :38-39, 45.
[2]史杰凡.开门器电机用蜗轮减速机构设计[J].微电机 (伺服技术) , 2004 (5) :68-69.
[3]宋恩符.工业X、γ射线探伤室特大型防护门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辐射卫生, 2006 (3) :294.
[4]邢建锋.防射线防护门的工程应用及设计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 (4) :77-78, 81.
[5]金宇航, 葛红明, 詹明.一种门控永磁电动机测试方法[J].微特电机, 2013 (8) :74-75, 78.
[6]黄阁, 聂鹏.浅谈CPR1000核电站特种门国产化[J].门窗, 2014 (2) :347.
[7]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S].
旋转试验装置 篇7
2008年某蜡油加氢装置引进了两台进口的高速旋转喷射泵, 设计流量24m3/h, 扬程1342m, 转速6210rpm, 介质为除盐水, 电机功率200kw, 效率53%。和其它高速泵相比, 旋转喷射泵的效率要高10%~20%, 而且结构简单, 它不需要强制润滑和冷却, 机械密封设在泵入口处, 压力低, 容易实现密封;主轴不接触介质, 不需考虑主轴的耐蚀问题, 也不必担心有介质进入轴承。国外泵厂通常设计一个系列的泵, 转子腔是标准的, 通过改变泵转速来实现扬程的提升, 通过改变集合管吸入口的直径来实现流量的变化。从两台泵投入运行以来, 运行情况并不是很稳定, 泵噪音大, 振动大, 故障率较高。
二、旋转喷射泵简介
2.1、结构
它由主轴、轴承箱、滚动轴承及过流部件吸入室 (泵进、出口法兰) 、转子盖、集流管和转子腔组成, 在叶轮入口与吸入室之间设有机械密封。如图2-1所示。
2.2、工作原理
如图2-2所示, 按照箭头标注, 液体流经集流管的四周和转子盖构成的流道进入叶轮,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在叶轮中获得能量, 进入高速同步旋转的转子腔内, 转子腔内四周的液体具有一定的压力, 并具有很高的速度能, 高速的液体流入静止的收集管中, 集流管相当于普通离心泵的压水室, 具有扩压作用, 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 最终输出高压液体。
三、故障分析
3.1、工艺介质变化引发的故障
3.1.1故障现象
2010年从5月份开始, 机泵驱动端水平方向振动由原来的5mm/s逐渐上升, 到7月月份最大振动速度达到9.5mm/s, 机泵因振动大进行解体检查, 打开转子腔后, 发现大量油泥沾附在转鼓内壁, 油泥最厚处有1cm之多, 如图3-1所示。
3.1.2原因分析
2010年4月, 厂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高压注水由原来全部采用除盐水20m3/h, 改为除盐水10m3/h和汽提净化水10m3/h。汽提净化水为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水, 里面有悬浮的油泥。油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附着在转子腔器壁上, 越积越厚, 造成转子平衡不好, 振动逐渐增大。发现这个问题后, 7月份在汽提净化水进注水罐前增加了2组精度为5u的管道过滤器, 每个星期切换一次, 清洗一次。过滤器投用后, 未发现转子腔内再有油泥附着现象。
3.2、积液管断裂
3.2.1故障现象
2010年, 公司特聘请泵厂维修人员对其中一台泵进行指导维修, 在厂家的指导下, 转子重新做了动平衡。按照要求, 转子腔内充满了水, 安装上半联轴节, 动平衡时, 转速在1000转/分, 精度达到了G1.0。更换了新的轴承精密组装后, 泵运行不到20小时, 泵出口流量瞬间由20m3/h下降到7m3/h。紧急停泵拆开检查, 轴承未出现磨损, 而集液管磨损严重, 固定集液管内六角螺钉断裂6根, 转子盖略有磨损, 如图3-2、3-3所示。
3.2.2原因分析
从集液管磨损情况看, 应该是安装的时候, 固定积液管的8个内六角螺钉未按照要求装入, 积液管在转子腔内的部分受到强扭力作用, 致使连接部位的部分内六角螺钉断裂, 积液管下垂与转子盖摩擦, 出现了积液管断裂, 转子盖磨损。后经厂家人员证实, 在安装积液管时由于未带力矩扳手, 每根内六角螺钉只是凭经验进行的拧紧, 并未按照要求每根螺钉拧紧至38牛﹒米。所以, 在拆装积液管时, 必须更换新的积液管固定螺钉并将其对称拧紧至38牛﹒米。这是一起较典型的由于安装原因造成的故障。
3.3、轴承故障
3.3.1现象
2010年8月, 其中一台泵在维修后连续运行3个月后, 靠近转子腔处的角接触球轴承 (型号FAG7020) 抱死。保运人员对轴进行了修复, 更换了全套轴承, 在试运过程中, 运行了2个小时, 相同部位的角接触球轴承再次抱死。2次轴承损坏程度基本一致, 尼龙的轴承保持架破碎, 滚珠在高温下变成椭圆形状。如图3-4和3-5所示
3.3.2原因分析
此泵按照典型的悬臂泵进行的轴承配置, 采用2+1形式。驱动端采用的是2套背靠背布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型号FAG7312) , 靠近转子腔处布置了1套角接触球轴承 (型号FAG7020) , 2次轴承抱死的都是靠近转子腔处布置的轴承。后来通过询问维修人员得之, 第一次维修时, 更换了全部轴承、轴承垫圈和轴承锁母, 在安装半联轴节时, 但是由于加热的温度不够, 联轴节只装进一部分, 另一部分用铜棒敲击进去的。第二次维修时, 更换了3套轴承, 但是由于轴承垫圈和轴承锁母没有新的, 采用的是旧的。把这些情况和厂家沟通后得之, 这么高扬程的泵在泵厂历史上生产的也比较少, 这种工况, 选用此种泵已经是很苛刻的, 尤其是7020轴承, 抗冲击性较差, 所以在安装时不能有任何敲击, 第一次损坏就是在安装联轴器时进行了敲击, 对7020轴承的保持架造成了轻微损坏, 运转一段时间后, 保持架破裂。第二次损坏, 主要是未更换新的轴承锁母, 因为此泵的轴承锁母比较特殊, 锁母螺纹扣为四氟镶嵌的, 使用一次后再次使用就会丧失锁紧能力, 故在开泵时, 7020轴承受强大的轴向冲击力造成保持架损坏, 在高速旋转下轴承抱死。所以在今后更换轴承过程中, 不但要更换轴承、轴承调整垫和轴承锁母, 还不能有任何的敲击。
四、小结
通过这几年对这两台泵的维护, 发现这种泵在效率、结构等方面有很多优势, 在中低压加氢装置很有竞争力, 但是在扬程超过1300m, 工艺介质不稳定的情况下选用要谨慎。所以, 一方面要求我们在使用上对工况控制要更加平稳, 维护上要更加精心, 另一方面要提高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速旋转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着重对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在维护、维修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旋转喷射泵,集液管,蜡油加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