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血管疾病

2024-09-21

老年脑血管疾病(精选12篇)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1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是全世界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因此,尽早识别脑卒中,知晓其危害,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脑CT或核磁共振(MRI)应用临床之后,对脑血管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脑血管功能及恢复过程的变化,目前还要借助于脑电图。为探讨脑电图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我院对2010年3月~2010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80例患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排除有重度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男5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9.5岁;临床诊断:脑梗死68例(85.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例(11.25%),脑出血2例(2.50%),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25%)。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见表1。

1.2 方法

应用上海诺成公司生产的数字化脑电图机进行信息描记、处理。患者采用坐位或平卧位,按国际10/20系统法安装头皮盘状电极,参考电极选用双耳垂,进行单级、双极两种导联方式常规脑电图描记,清晰稳定记录30 min以上,部分进行过度换气、睁闭眼实验。在发病后3 d内进行首次描记,在治疗2周后部分进行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刘晓燕编著的《临床脑电图学》[1]。

2 结果

2.1 入院3 d内首次脑电图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3 d内首次脑电图检查结果。见表2。

2.2 复查结果

对32例异常脑电图患者治疗2周后进行复查,正常9例,好转18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脑电图的恢复多早于临床症状与体征。

3 讨论

由于脑电图反映的是“活”的脑组织功能状态,自问世以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CT没有应用于临床以前。随着CT等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其对癫痫等疾病具有权威性诊断外,脑电图在神经科医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被淡化下来。然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反映的仅是脑在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故对脑梗死、脑出血的诊断有很强的优势。但对未发生形态改变的脑功能发生变化的疾病,如TIA、24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等,影像学检查往往无法奏效。

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进展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对本组80例患者发病后首次检查脑电图轻中度以上异常58例(72.5%)研究发现,可能与受影响的区域缺血、半暗带、神经功能未联系及水肿有关。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此时CT/MRI的敏感性较差,缺血使脑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抑制或破坏,皮层功能障碍,可出现脑电活动的异常。功能障碍的改变常在疾病的早期或结构改变前出现,脑电图可在形态学发生改变以前尽早发现,同时又弥补了影像检查纯反应形态改变,而无功能改变的不足。通对68例急性脑梗死的异常率(73.5%)可以看出,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已出现功能障碍。故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与脑电图结合可以早期进行诊断[2,3]。

脑电图不仅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显示了重要意义,而且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仍具有重要价值。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高颅压的主要表现,和脑电图改变有密切关系,此三种症状对脑电图改变的影响相似,但呕吐、视乳头水肿比头痛影响更明显,主要表现为脑电图弥漫性改变和弥漫性加局灶性改变增多,而且异常程度较重。意识障碍明显影响脑电图改变,意识障碍越重,脑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弥漫性高幅波,慢波增多。偏瘫和脑电图改变有一定关系,大部分脑电图改变和偏瘫程度是一致的,尤以脑出血表现明显,但也有部分病例不一致,主要以脑梗死出现较多。脑电图复查好转,预后一般较佳,而脑电图异常,临床症状好转,说明受损部位功能较少。2周后描记32例异常脑电图。通过与临床症状相比较,脑电活动的改变早于形态学的改变,而恢复又迟于形态学,说明它更接近于损伤后代谢的恢复过程。

脑电图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后等方面显示了重要价值,然而对于病灶的确切定位以及脑血管疾病性质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与脑CT/MRI相结合可以互相弥补,提高临床诊治率[2]。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分为轻、中、重3型,入院3 d内给予脑电图检查,部分患者2周后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率为27.5%,异常率为72.5%,其中轻度异常21例,占异常例数的36.2%;中度以上异常6例,占异常例数的10.3%;局限性异常者31例,占异常例数的53.4%。结论 脑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脑电图,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215.

[2]孔峰.脑电地形图、脑电图、CT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内科杂志,1992,(12):656.

[3]张华,孙塑伦,高颖.脑电技术及脑电信号处理与急性脑血管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7):3341-3344.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2

1、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粟碱、烟酸、川芎嗪、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大面积梗塞早期应用脱水药。出血性卒中早期应给予脱水药,如甘露醇、山梨醇、甘油盐水、速尿等,但应严防电解质紊乱。无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利脱水及防止甘露醇等脱水药的反跳作用。发生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用止血药及作相应处理。血压过高则应适当降压,但切忌降得太快、太低,一般以不低于120/80mm汞柱为宜。

2、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动脉造影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也可行手术治疗。继发交通性脑积水者,可作脑室分流术。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篇3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治疗

心血管疾病,我们也称之为循环系统疾病,它是指涉及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其可分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及急性心血管疾病[1]。其在患者体内的各个器官中比较常见,大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或是细胞本身在各个阶段的退化而引起的[2]。老年人身体内的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慢慢衰退,导致各种慢性的非传染疾病逐渐发生,其产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还在慢慢向中年人蔓延。

1 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改变及其发病特点

1.1 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发病部位四周的血管阻力明显增加;心室的顺应性减弱;心脏的瓣膜发生钙化。近些年来,利用阿斯匹林等药物以及中草药制剂来将患者微循环进行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3],同时也将患者的血粘情况改善了,但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并未减少。

1.2 中老年人的发病特点 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其体内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慢慢衰退,一旦有伤风、感冒、发热等症状出现,心血管疾病就会立即发病,并发多种病症。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注意保养,其还可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也威胁不了患者健康。但若患者患有糖尿病、肺部疾病或是高脂血症等病症,心血管系统的退变就会非常明显,病症也会加重,临床症状非常复杂,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2 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分类及其临床特征

2.1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 根据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症状进行分析,发现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当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居多。患者的血压升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冠心病的产生。根据众多医生以往的治疗经验来看,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首先考虑的是冠心病的出现。但是随着病症的变化,很多中老年所患心脏病并不都是冠心病,其也可能是患上年轻人所患常见病或是一些比较罕见的病症。因此,在治疗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时首先要及时对其病症进行诊断。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现医疗设备不断改善,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可借助很多现代的诊疗方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2.2 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与青年人相比,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病程较长、发病速度缓慢、症状表现不明显、临床特征不典型等。特别是患有无痛性心肌缺血或是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并发更多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合并有无痛性心肌梗死,其很容易因为诊断不及时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察,护理人员要对提高警惕,对于患者在早期时的一些症状进行详细地记录,以在患者发病时能够得到及时地抢救,提高患者生存机率,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及知名度。

3 治疗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所要注意的问题

3.1 中老年人的临床恢复特征 中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在其发生急性病变后,其组织受损恢复及其器官功能恢复因其年龄问题其恢复速度都会比较缓慢,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在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因其心血管的基础条件比较差,其功能的恢复状况通常都不太令人满意。且患者的泵衰竭比较常见,对于患者中期或远期的预后也不太好。如果患者出现身体状况不佳、消化不良、售价下降、排痰或排便不畅、肺炎、静脉血栓或是肺栓塞等情况,结合患者的并发症会使患者的病情更加恶化。若患者出现身体严重失水、缺氧严重或是痰血瘀阻等情况则会诱发肺栓塞,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患者猝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并发症的产生及术后的护理。

3.2 中老年人的用药情况 据统计,人在40岁以前其器官功能为100%,60岁以后下降约70%,而在90岁时会下降到40%[4]。可见,人体器官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下降,因此,在对中老年人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所用药物的各类及剂量。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应加强其综合调理,包括在饮食、生活及心理等方面要进行指导。有些中老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可能兼患7、8种疾病,此时就要对其病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老年人的吸收及排泄状况给予其适当的药物及治疗。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3.3 中老年人的预后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比较差,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的病症分析及诊治要进行最基本的判断。介于中老年人其预期寿命较低、身体各器官功能不断衰退、发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以及并发症产生概率大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征[5],在臨床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当中,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不能单纯地检查其心血管方面疾病,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医疗知识及诊断技能,借助现代医疗器械,对于患者出现的其他临床症状也都要进行检查及分析,以及时预测患者产生其他病症的可能性,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4 结 语

医院对于患者要负责到底,尤其是在这个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状态下,医务人员必须要增强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医疗水平,对于患者的疾病要有极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对患者身体的全面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还要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在遇到一些重大疾病时,要及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家属的治疗意向,最终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武文波,赵莉,邵玉薇,闫胜敏.80岁以上高龄住院者心律失常状况评价[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03).

[2] 郑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1(06).

[3] 孙安民,李素琴.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改变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06).

[4] 王丽华,陈海莲,张晓薇.老年人713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特征及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04).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病人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60岁~90岁(68.29岁±12.36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8例;合并疾病: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5例,心房纤颤7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69±2.98)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4.54±3.42)分。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61岁~99岁(70.79岁±10.76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6例;合并疾病:高血压病17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3例,心房纤颤6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63±3.63)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67±3.64)分。两组性别、年龄、卒中性质、合并疾病、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的诊断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30分[2],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意识状况评分标准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3]。中医诊断辨证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均属中风中脏腑之阳闭症[4]。

1.3 治疗方法 两组脑出血患者均用甘露醇脱水控制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压对症处理。脑梗死患者在上述治疗上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天1次;生理盐水250 mL+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生理盐水100 mL+前列地尔10 μg静脉输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每丸3 g),每日一丸,连用7 d。全部病例不能进食或吞咽困难者,均鼻饲给药。两组病例治疗4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见表2)

对照组治疗后GCS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见表3)

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已成为第一大致残原因和第二大致死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老年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原发疾病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原因,更由于容易并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肾功能衰竭,其死亡率更高,绝大部分患者死于发病后30 d内,其中7 d内死亡者占50%[5]。因此,急性期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功能康复的关键。

重症脑血管疾病是中风之急重症,大多属中脏腑之闭证,观察发现,其发病初起多为阳闭证,病机多表现为风阳暴张,夹痰夹火上犯、蒙蔽清窍,此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势必病势深入,耗气伤阴,变证百出,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因此,及时急则治标,祛除病邪,采取清热解毒、熄风化痰、开窍醒神的治疗方法,对控制病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6]。

安宫牛黄丸出自于《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组成,具有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效;原用于治疗热邪内陷,传入心包引起的高热神昏,谵语,痰浊壅盛以及小儿惊风等症。现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细胞损伤,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之效。实验研究发现安宫牛黄丸能促进脑缺血大鼠抗炎性因子IL-10的分泌[7]和抑制脑出血大鼠TNF-α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脑细胞损伤[8];还能抑制脑出血大鼠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从而对抗脑出血的损伤[9]。

临床观察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降低。由于观察病例均为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更高,因此,急性期内取得76.92%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并为患者进一步神经功能康复争取了时间。

摘要: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d。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疾病,安宫牛黄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临床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王拥军.神经病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13-1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张之福.中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前沿,2008(3):21:53-54.

[6]张春华,燕明宗.安宫牛黄丸加通腑醒脑合剂治疗中风阳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12-13.

[7]刘宗涛,沙克地.沙吾提,李继彬,等.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6):710-712.

[8]殷妮娜.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后TNF-α表达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1):12-14.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5

中华神经科杂志主办的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于 2004年7月10—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225篇,举办专题讲座9场。会议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议题是:当前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急性期治疗和早期康复,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前沿问题。开幕式上,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海明出席祝贺。中华神经科杂志主编,著名神经科专家秦震、郭玉璞及其他新老神经病学专家和与会代表20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1.脑卒中研究进展: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秦震从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危险因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Moore等发现急性脑缺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47个基因发生变化,其中135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危险因素当中应该重视中青年有先兆偏头痛的女性患者;长期随访发现服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辅助检查方面,经胸超声心动检查射出分数降低是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预后方面,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卒中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24h内的测定具有预后意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刘鸣指出结合循证医学的知识,前瞻性登记是一种提供临床证据的平台。对卒中前瞻性登记研究的目的、方法、类型到未来展望,做了很好的总结,并强调登记方法的规范性,与国际接轨,以便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提供中国社区卒中研究资料,为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全面的证据。

2.神经病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郭玉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基础和临床类型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分为两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和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脂肪条纹、纤维斑和复合粥样斑。复合粥样斑是在纤维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纤维帽和内皮细胞层破溃,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形成附壁血栓,其后果造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和栓塞·血栓。动脉硬化的病理分型分为微小动脉粥样肿、脂性透明性变、纤维束样坏死和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硬化的基础是内皮细胞下层透明变性。依据病理、病理生理、病损部位和临床表现将脑梗死分为腔隙性梗死、栓塞性脑梗死和血栓性脑梗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饶明俐对脑出血的病理改变和治疗进展作了详尽的总结,指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变性、Moyamoya病、动脉瘤和血液病等,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管壁破坏,特别是微小动脉瘤和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小软化灶,是出血的病理基础。脑出血后的继发损伤包括继发脑干出血、继发丘脑下部损伤和继发脑疝。同时对脑出血的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除一般治疗、脱水治疗、调控血压、保护脑组织和防治并发症外,也指出了外科治疗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认为在小脑出血大于15ml或直径大于3cm时尤应进行外科治疗。另外,对神经内镜、碎吸术和微创手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3.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张苏明详细介绍了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R),IR的病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遗传因素。IR很可能是在一些遗传缺陷的基础之上,累加环境应激作用而产生的复杂表型。IR既可以加强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致病作用,又本身就可以引起脑血管病。详细阐述了IR和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明了IR和代谢综合征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现状和意义。该院崔英华报道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测量血浆s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sLDL升高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较高,是脑卒中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因此,sLDL检测作为了解脑卒中患者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新指标,对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部方向华等对北京等6城市35岁以上32034名无卒中病史居民做队列研究,探讨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高血压亚型、脉压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关系,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复合型高血压以及脉压与脑卒中和死亡密切相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程峥青报道脑卒中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越高,提示病情越重,CRP水平与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呈正相关性,CRP可以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指标之一。

4.遗传学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胡学强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脑血管病与遗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大多数脑血管病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少数脑血管病本身就是遗传性疾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详细介绍了与卒中有关的候选基因,如载脂蛋白E(ApoE)、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以及各自基因表达过程和异常表达时的相对危险性和对卒中发生的影响。②与遗传有关的特殊脑血管病,Moyamoya病、颞动脉炎和主动脉弓综合征是目前研究比较深人的三个疾病,从其流行病学、相关基因到主要的临床特点做了全面的释疑。③遗传性脑血管病,着重介绍了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淀粉样脑血管病和家族性颅内动脉瘤,详细阐述了CADASIL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基因遗传学,特别是普遍性的Notch3基因的错义表达,指出了Notch3基因信号转导研究的进展将会对认识CADASIL有更大的帮助,必然对CADASIL的诊断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淀粉样血管病的基因表达、病理分型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总结了脑血管病候选基因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深入候选基因研究将为脑血管病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北京中日医院神经内科王国相等报道两个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家系,从病理生理、病理和临床表现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谢氏家系和李氏家系分别4代19人和3代15人,偏头痛是其普遍表现。HCY血症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做了探讨:HCY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引起小血管内皮片状脱失,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HCY及其衍生物可增加血小板血恶烷的产生,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此外还有可能影响蛋白C活性,使蛋白C调节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应该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普查HCY,口服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血HCY水平,对脑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金得辛报告一家系4代15例CADASIL,对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子遗传学及治疗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报道,描述了其遗传规律,指出CADASIL可以生前获得诊断。

5.治疗方面: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贾建平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脑梗死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阐述了目前应用于临床脑梗死治疗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潜在的治疗手段,着重强调了循证医学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指出既要重视最高证据评价,也要重视专家的经验,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溶栓治疗方面,介绍了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新一代溶栓药物,如嵌合型溶栓剂、单克隆抗体溶栓剂、南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同时也指出了溶栓治疗的缺点:出血、血管再闭塞、再灌注损伤、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不能阻止缺血后即刻发生的瀑布效应;详细分析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优缺点,并且指出了目前开发研究的抗血小板治疗中最具有希望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药的应用前景。对神经保护剂和中药制剂的作用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还认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应强调溶栓复流和脑保护的结合,尽量延长治疗的时间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鲁广秀观察急性脑梗死80例,发现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无重要脏器出血。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默力等观察发现,尿激酶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二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对现代脑血管病治疗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建议建立绿色急救通道,总结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经验,提出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孙玉衡等、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郑文权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丁素菊等介绍了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龙健中等研究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指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6.影像学方面:北京海军总医院戚晓昆总结了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进展。强调了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病情和病变血管诊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少见脑血管病如淀粉样血管变性、CADASIL、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并同临床特点有机地进行了结合。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6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如何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所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资料

现收集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的老年患者的其中1000例,男500例,女500例;年龄55-88岁,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专科疾病外,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常合并的疾病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脑梗死、骨老化、颈腰椎骨质增生、白内障、牙列缺失、下咽部吞咽困难等。患者同时接受静脉及口服2种途径给药,800例(80%)患者还通过第3种途径给药,如皮下注射、肠道等方式给药。600例(60%)患者为首次入院,400例(40%)患者为再次或多次入院。

2安全隐患表现及原因分析

2.1跌倒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包括:①平衡失调及步态紊乱;②疾病因素;③药物因素;④感觉功能因素;⑤环境因素。本组老年患者中4例发生过起床时因体位改变过快,下床站立出现头晕,险些跌倒。

2.2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本组12例心肌梗死患者、2例急性心衰患者因不习惯吸氧,自行取下吸氧管导致氧疗中断、缺氧、呼吸困难加重,经护士说服后重新吸上。30例患者因自行调节扩血管药物滴速,出现胸闷、心慌症状,经吸氧、使用利尿剂后症状缓解。某些重要用药,(由于患者要求自备,医生医嘱备注)护士督促后患者仍忘记服用,经护士询问发现后补服。

2.3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时反复告诉患者便秘、用力排便容易诱发心衰、心肌梗死、心脏破裂、脑卒中等,但是有些老年患者仍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并存有侥幸心理,其后果可导致心衰或猝死;有的给药时间不合理;有的饮食管理及活动度指导跟不上。本组有6例患者床上、床旁排便后出现大汗、气憋、呼吸困难,经紧急处置后症状缓解。

2.4诊疗中运送方式不当、等候时间过长本组1例心脏介入手术后返回病房的过程中,手术部位出血。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CTA检查前未与有关科室协调好,等候时间过长,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引起家属不满。

2.5药物不良反应有报道60岁以上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倍。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本组5例患者使用静脉给予可达龙出现静脉炎。

3对策

3.1准确评估患者状况老年人跌倒与体位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我们发现,老年患者卧床时间过久容易出现头晕,站立不稳。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时,护士要注意既往史及所患疾病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伴随症状和自护能力,有无视力障碍,蹲起能否自如,有无各项跌倒危险因素,准确评估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给予记录并依据风险程度挂出警示牌。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入院时询问并检查老年患者的鞋袜衣裤,尤其是带入的拖鞋应防滑,病服应合身,防止因过长在行走中绊倒。地面清洁后湿滑应放置警告牌并提醒患者。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行动不便者建议家人陪伴,家人无法陪护者,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夜班护士要及时协助患者入厕。

3.2重视药物护理老年人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漏服、多服等。心内科老年患者常用药物有扩张血管药、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安眠药、降糖药、抗凝血药、缓泻药等。使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头晕、思睡、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判断力,安排患者卧床后再服用并休息,避免走动;服用降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指导患者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降糖药按要求餐前、进餐时正确服用并督促检查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依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老年患者使用抗炎药、利多卡因、洋地黄类、安定、抗凝血药,存在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等特点,用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对有医嘱但属患者自备的重要用药,如抗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片、华法令、降压药、降糖药等,一定监督患者及时用药。

3.3关注患者出科检查活动科间转送或外出检查,虽然时间短,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患纠纷。对此,我们规范了院内科间转送、外出检查护送流程。科间转送高龄、卧床或重病患者,由本科护士陪同接送,严格交接手续。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提前做好计划,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保证患者随到随检,避免途中出现由于准备不足所出现的隐患。

3.4严格操作流程,规范签名制度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泵及输液泵的操作。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和药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与报警,广泛应用于输液精度及过程要求较高的心内科患者。但应避免护士过于依赖仪器监测,应及时观察仪器工作状况,避免交接班或使用不当所导致药量输注不准确。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护士技术操作规范严格要求护士,严格按流程完成每一步操作。加强护士动手能力训练,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科室不同品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报警原因防范、分析、处置并逐一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提高护士自我约束力,并给与督促检查。

3.5加强沟通,减少患者“违医行为”患者的“违医行为”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不遵医嘱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2]。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取决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反复有效的安全措施防范宣教。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各项告知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对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讲解,取得他们的配合和认可,使他们能自觉遵守,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3.6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医患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能动性,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护实践。教育因人而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根据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全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教育中应宽容接纳、灵活多变、注重实效,不拘于全部目标实现。对住院人数较多的高血压病患者,我们设计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重视自我功效对自护行为的促进作用,护士经常有意识地询问老年患者什么时候该吃药、吃什么药、血压多少、吃药后注意什么,强化患者的认知,及时表扬肯定,并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3.7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医疗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疾病的复杂性等特点,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护理管理的重点在于随时发现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如我科规定责任制护理,每名患者都会有对应的责任护士,会针对该患者的情况给予各项评估,并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到对患者”十知道”,并给与患者入院宣教和相关指导。做到班班交接,保证当班护士了解患者病情及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很好作用,做到患者入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在我科开展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理工作更加顺畅,消除安全隐患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水祥,胡浩波,等.医院护理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周丽霞,等.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8(27):185-186.

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老龄化

刘德平所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主要介绍了流行病学、高血压、心房颤动的治疗、心脏瓣膜病、老年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发达国家经历人口年轻型向老年型发展用了30~40年, 而中国只用了10年, 2025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人口比重估计将达到14%[3]。

近年来, 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发病率逐年增加,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之一。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有两种方法: (1) 长期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降低病死率; (2) 短期目标是抗心肌缺血, 减轻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包括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血管重建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4]。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的风险有逐渐增高趋势, 特别是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群中, 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易发新生肿瘤, 死亡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疾病人群未合并抑郁者。

冠心病治疗中有报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CABG) 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5]。方法:对27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应用体外循环 (ONCABG) 63例, 非体外循环 (OPCABG) 2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96例, 室壁瘤15例;多支病变188例, 2支病变61例, 左主干病变21例;合并糖尿病86例, 高血压91例, 瓣膜病32例, 均于术中同期手术处理。结果:手术平均每例搭桥3.16支, 术后需用IABP支持治疗8例, 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早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 充分的术前准备, 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心梗并发症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6]。

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中, 发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的症状, 提高患者预后情况[7]。在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 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要及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给予介入方法的治疗[8,9],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10]。

以往的研究表明, 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的血液黏度增高不仅较平原肺心病更突出, 并发率高, 而且与呼吸衰竭 (呼衰) 、右心衰竭 (右心衰) 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11]。因此, 研究解决高黏度血症的治疗十分必要, 杨生击、马子琪《高原慢性肺心病高黏度血症治疗的探讨》对肺心病并高黏度血症的患者进行了纠正血液黏度治疗的研究, 旨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共3组, 结果: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3组治疗前BSV、PSV、HCT、RBC4项指标均无差异性[12], 这就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为老年人、高黏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提供有力数据。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37例, 年龄62~89 (75.5±13.5) 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胸闷以及胸痛;心悸以及气促均以夜间为主;反酸、腹胀以及恶心;以窦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早搏为主。其中脂肪肝患者45例, 占52.33%, 设为脂肪肝组;非脂肪肝患者41例, 占47.67, 设为非脂肪肝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以及血脂, 空腹血糖, 清晨空腹B超检查, 详细记录相关检查参数。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 或者是舒张压≥90mmHg;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总胆固醇>5.23mmol/L, 甘油三酯>1.69 mmol/L;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1979年WHO公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民以及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分析

86例患者中经过心电图检查未经B超检查诊断为心脏病疾病共32例, 其中26例误诊为单纯冠心病, 6例心绞痛。误诊率为37.21%。

2.2 两组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非脂肪肝组患者中各项疾病患病率均低于脂肪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老年消化性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常出现胸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2,3]: (1) 消化系统及心脏均是由自主神经进行支配, 痛觉经过交感神经传导, 两者的痛觉纤维以及胸部躯体组织的痛觉纤维就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重叠交叉, 并且对于同一神经源而分享共同的传导通路; (2) 消化脏器内的部分痛觉纤维当经过迷走神经传导, 同时胃酸、胆管高压以及胆汁酸盐对迷走神经进行刺激, 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3) 胃内容物的反流, 胃酸刺激了食管粘膜内的化学感受器, 导致食管纵形运动失调, 最终造成食管弥漫性痉挛; (4) 患者精神疼痛以及精神紧张就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增高窦房结自律性;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或者是迷走反射导致心律失常; (5) 当患者处于卧位时食物反流从而诱发哮喘等疾病。

脂肪肝是人体代谢絮乱的征兆, 发生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脂肪肝发病率比较高, 其易患冠心病的因素比较多, 与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 脂肪肝组中冠心病患病率达36.73%, 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明显。因此, 老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恢复正常的脂质代谢, 降低过高的胆固醇及血糖, 能够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素芬, 涂晓荣.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21) :4236-4237.

[2]陈锐, 朱尤庆.老年消化性溃疡230例临床与内镜特点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下半月) , 2011, 9 (3) :51-52, 54.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5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患者25例, 心力衰竭患者20例, 心肌梗死患者10例,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例。患者心功能级别如下:其中I级患者15例, II级患者15例, III患者25例, IV级患者5例。患者病程时间最长10年, 最短1年, 平均病程5.5年。

1.2 临床治疗方法

1.2.1 病因治疗

明确患者的病因, 采取对症治疗, 效果最好。比如, 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心包炎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 贫血性心脏病采用纠正贫血, 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采用补充维生素B1进行治疗。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采用电能、冷冻或激光消融治疗心脏传导异常疾病也十分常见。

1.2.2 解剖病变治疗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的先心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性治疗。比如:某些心瓣膜疾病采用介入性球囊扩张治疗或者瓣膜交界分离, 瓣膜修复或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血管病变包括冠状动脉病, 可实施病变部位的介入性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治疗, 粥样斑块的激光或者超声消融治疗, 支架安置等;也可用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同体血管、异体血管或者人造血管移植术等。急性心肌梗死时, 经导管用药或引入激光溶解灌装动脉内的血栓等[1]。

1.2.3 病理生理治疗

对于无法或者难治疗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就诊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 有些可迅速发生并很严重比如: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需要积极的紧急处理, 并在处理过程中检测其变化, 随时调整对于患者的治疗措施, 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些逐渐发展的疾病比如:慢性心力衰竭需要长期治疗。

1.2.4 康复治疗

依据患者的心脏病变, 患者的体力以及患者的年龄等状况, 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在患者恢复早期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锻炼, 对于改善心脏功能, 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要注意患者心理康复,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安排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劝导恢复了工作或学习的患者注意劳逸结合, 生活规律化保护其心脏功能。

1.3 判定指标[2]

选择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作为判定指标, 从患者体征减轻程度以及临床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来分级, 可分为显效, 有效和无效三种等级。显效:患者体征明显减轻且临床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有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体征与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均提示有一定程度好转;无效:患者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 且临床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无好转。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 显效48例, 占80%, 有效6例, 占10%, 无效6例, 占10%。

3 讨论

3.1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在临床上,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少尿、水肿、头昏脑胀、恶心呕吐以及声音嘶哑等, 但是这些症状也见于其他疾病, 不是心血管疾病特有;特有的临床表现为:心脏体积增大, 心包摩擦音、原有心音的异常变化, 额外心音、心律失常、脉搏异常、动脉上的杂音以及枪击音等, 静脉充盈异常或者肝大等, 这些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特有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器械检查, 主要有动脉血压测定、静脉血压测定以及心脏超声以及心电图检查。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检查技术不断出现, 比如:侵入性检查, 包括PCTA;非侵入性检查, 包括遥测心电、动态心电等。

3.2 综合治疗

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和病情的发展趋势, 如集体情况、病理类型、病变范围以及病理分期等, 而制定的合理、高效、安全可行的一系列现代化治疗手段, 在临床上应用综合治疗法对心血管疾病开展治疗, 能够有效的提高这类疾病的治愈率和预后恢复率, 同时, 在延长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有着正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 显效48例, 占80%, 有效6例, 占10%, 无效6例, 占10%。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要及时有效, 对患者用药要做到准确无误, 再外加心理疏导以及体育锻炼, 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曾雁冰.夏季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防治研究分析.第13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 2011.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10

1 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1.1 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 相对于中青年而言, 老年人多种器官的功能通常会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 机体相应功能会发生变化:组织器官储备能力以及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明显下降, 降低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增加了各种慢性疾病的罹患机会, 并呈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点。

1.2 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肌肉弹性的改变, 致使心脏每搏心输出量和动脉顺应性呈下降趋势, 相对提高了外周阻力和脉压差, 当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后,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脏对缺氧、高碳酸和儿茶酚胺等外来化合物的反应程度, 尤其是在服用相关药物如抗高血压药、β-受体阻滞剂、亚硝酸盐类扩管药和利尿药时,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机会显著高于中青年人, 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 也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同时, 老年人β1、β2受体反应性、机体腺甘酸环化酶活性和β受体数量的下降等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对β受体激动药反应性及β受体阻断药反应性都呈下降趋势, 临床用药应考虑个体化差异。另外, 老年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的降低, 加之血管出现退行性变, 止血反应也相应降低。以上3个方面为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2 老年心血管患者治疗的合理用药

2.1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 动脉血管的弹性和扩张能力逐渐减低, 收缩压亦逐渐增加, 二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加之老年人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弱, 机体的生理调节机能也逐渐降低, 血压一般呈不稳定变化的特点。

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 (1) 用药剂量应遵循“从小到大”的基本原则, 视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增加用药量, 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 将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2) 建议用长效制剂, 防止靶器官损害, 每天用药1次; (3) 提倡合理联合用药方案, 如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β受体阻滞剂等联合应用, 目的在于两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达到降压治疗的目标。

临床常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包括以下5类:

(1) 利尿剂:该类药物主要利用利钠原理达到降低血压之目的, 其降压作用温和稳定, 价格低廉, 主要适用于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 尤其适用于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是最早被证明有明确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与降低病死率的第一线降压药物, 在收缩压降低方面效果比舒张压略强, 单用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脑卒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达25%~26%, 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达24%~44%。但这类药物可致血钾和耐糖量降低, 血脂升高, 加剧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小剂量给药,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电解质、血糖、尿酸和血脂水平, 积极预防和纠正异常改变, 禁用于高尿酸症和痛风患者。 (2) β-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的降压机制可能为: (1) 降低心排血量, 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率; (2)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释放; (3) 通过血脑屏障, 改变中枢性血压调节机制产生降压作用; (4) 阻滞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β-受体, 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 达到降压目的。口服β-受体阻滞剂起效较慢, 降压效果较为肯定, 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较为适用, 可作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新输出量高血压、高肾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因其可能加重伴有心功能不全、哮喘、COPD、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 对此类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3) 钙拮抗剂:其降压作用较强, 降压幅度很大。基本药理作用均通过阻滞钙通道, 抑制细胞外钙离子跨膜内流,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下降, 松弛血管平滑肌, 小动脉扩张, 外周阻力下降, 使血压下降。常用的为长效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和周围血管病变者,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 (包括低肾素型高血压) 患者, 可联合用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4) ACEI:ACEI能够抑制激肽酶Ⅱ, 抑制激肽酶的降解作用而延长, 并增加缓激肽的舒血管作用;缓激肽还能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 进一步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ACEI降压稳定、安全, 大部分患者可耐受, 适用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且能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排血指数降低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逆转或减轻左心室肥厚与血管重构, 阻抑糖尿病肾病和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恶化。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 禁用于肾动脉狭窄和过敏者。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能选择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 在受体水平阻断RAS, 发挥降压作用。能够与较多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常用的药物有氯沙坦和颉沙坦。

2.2 强心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最重要的强心类药物是强心苷类、非苷类强心药, 均有增强心排血量的功能。樟脑及其某些衍生物、庚胺醇、肌肉醇磷酸醇、癸烯醇等, 某些血管舒张药, 某些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均有一定的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常用的为强心苷类, 包括洋地黄甙、地高辛、去乙酰毛花甙丙和毒毛旋花子甙K。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降低, 用药不当易造成药物中毒的发生。因此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为预防中毒的发生, 强心苷应按正常量的1/2或1/4使用, 要慎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

3 讨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11

【关键词】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21-01

梗阻性结肠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比较容易发于老年性患者,当结肠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而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就属于一种严重的病变结果,治疗的时候常采用切除吻合术,但是由于患者多为老年性患者,手术的时候其风险性很高,而且非常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1]。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8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性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8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在62~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8±7.7)岁,病程为16d~3月,平均病程为(32.4±8.2)d;观察组44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在6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7.6)岁,病程为15d~3月,平均病程为(31.8±8.1)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并且积极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则采用围术期护理,主要开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解决疑惑,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手术知识,并且讲述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愈信心。护理人员还应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对脏腑器官功能进行预测和评估。仔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率、神志等变化,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容量、酸中毒以及低排出量等问题引起患者出现心衰。(2)术后护理。术后主要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于患者的临床变化做好相应应急抢救准备,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体征、心电图等变化,给予患者24h实时心电监护,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并严格控制输液量。由于患者存在着心血管疾病术后还应加强心前区疼痛护理,对于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预防出现心肌梗死。(3)健康指导。给予老年梗阻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指导非常必要,因为此类疾病危险性相当高,患者不良情绪往往较大,对于一些病情疑虑难以静心治疗,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对于疾病的认识,为患者解决心中疑虑,告知患者应放松心情接受治疗。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疗效观察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有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命体征较之治疗前有所稳定;无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病情出现恶化。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度=满意例数/分组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本院分组护理,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满意度,其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手术风险较大,术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同时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关注,为手术提供重要的治疗依据。针对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和满意度提升提供保障。护理期间定时拍背排痰,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免咯痰不畅导致肺部感染,必要时实施雾化吸入。术中留置的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较多,可在各管路上清晰标示,以免混雜。记录引流量、尿量和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保持胃管通畅,维持肠道有效负压,如果引流管、导尿管不畅通,及时报告。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满意度其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9.55%。由此可见,采用围术期护理对于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提升和满意度增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对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康常艳.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22例围术期护理经验[J]. 吉林医学,2014,26:5970.

老年脑血管疾病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均经临床确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61~87岁, 平均年龄 (67.78±6.56) 岁, 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拒签知情同意书等患者。

1.2方法分析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状况, 包括临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及心血管药物名称、疗程、用法、联合用药等状况。采用治疗心血管DUI对本院心内科医护人员是否合理用药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1.3观察指标应用DUI判断本院心内科医护人员科学用药水平, 当DUI≤1时, 表示用药合理;反之, 则用药不合理。

结果

2.1疾病种数分析在60例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 心功能不全21例 (35.00%) , 心绞痛6例 (10.00%) , 高血压18例 (30.00%) , 心律失常10例 (16.67%) , 急性心肌梗死5例 (8.33%) 。

2.2用药天数、种数分析在用药天数上, 60例患者中22例连续服药<10 d, 发生率为36.67%;27例连续服药10~20 d, 发生率为45.00%;11例连续服药>20 d, 发生率为18.33%。在用药种数上, 5例 (8.33%) 单用药物, 37例 (61.67%) 2~5种, 18例 (30.00%) 联用药品≥6种。

2.3本院心内科所用药种类、频率、DUI值分析从整体角度上来讲, 本院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部分药品的DUI值在1以上, 多由于患者用药时出现其他并发症, 或诱发相关病症所致。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在现阶段,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科学用药问题已成为了当前老年人健康问题的重要课题,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 一般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药物包括6种: (1) 抗高血压药; (2) 抗心律失常药物; (3) 强心苷药物; (4) 降血脂药物; (5) 抗血栓药物; (6) 抗心绞痛药物[3]。通常状况下, 在进行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时, 往往应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 可增强防治效果, 且通常经减小药品剂量来控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本院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水平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充分表明要强化临床疾病评估, 基于疾病确诊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用药时间、用药剂量, 并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助于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提高用药合理水平。具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 科学评估老年心血管疾病病情。用药前, 要评估患者病情危险系数, 明确患者病情, 构建合理用药方案; (2) 坚持用药原则。a.要坚持合理用药原则, 开始用药时剂量要低, 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当某种药物疗效相对较差, 或耐药性较强时, 禁止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而应立刻替换药物, 促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c.于药品使用前, 择取24 h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 确保药品长效性; (3) 予以患者安全用药指导。a.要对药品进行核对, 了解患者相关资料, 包括治疗目标, 提高高危患者药物识别水平, 并观察患者有无药物禁忌等状况。b.对患者自行用药能力及视力、听力、记忆力、精神状况等情况进行判断, 防止出现误服等现象[4]。

此外, 据医学研究提示, 心血管系统具有昼夜节律, 一般下午时段血压易升高, 夜晚下降, 凌晨血压显现小高峰[5]。尤其是针对冠心病或者高血压患者而言, 发作时间多为清晨。由此可见, 针对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必须要掌握用药昼夜节律, 可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 必须要以患者体质量、年龄、心血管系统功能与病理变化为依据, 基于结合患者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可提高临床用药科学水平,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瑜.观察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特点.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3) :256-257.

[2]梁明.再议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卫生产业, 2013 (5) :12-14.

[3]钟玉萍.基层医院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11) :144-145.

[4]朴红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调查.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3, 11 (11) :293-294.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育的本质下一篇:石油化工安全仪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