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鉴别(精选7篇)
彩超鉴别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实用价值。方法 乳腺肿块住院患者172例,应用具sonoCT技术的高频彩超观察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测量值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分级及RI值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上均有差异,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对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影像学是目前诊断乳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实时合成图像(Sono CT)技术,是一种获取和处理超声圈像的新技术,它可以获得比普通超声扫描多9倍的图像信息,从而改进图像质量,尤其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采用Sono CT技术检查乳腺肿块并与普通超声检查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良性组比较: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2例乳腺肿块为邵阳市中心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外科住院的女性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6岁。所有乳腺肿块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
1.2 方法
使用PHILP IE33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5m Hz,同时具有Sono CT成像软件。患者取仰卧位及侧卧位,双手上举,充分显示双侧乳房及腋窝,将探头直接置于乳腺皮肤表面,首先用普通超声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连续全面扫查,在病灶位置重点观察肿块的边缘及轮廓,形态大小,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情况,纵横径比值,挤压变形,后方衰减及腋窝有无淋巴结有无肿大等,然后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情况,记录血流分级及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最后进入Sono CT成像状态,待图像显示清楚后,再次冻结图像,存入光盘,以备后比较分析。血流分级按Adler等[1]的半定量法,0级,病灶内末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3~4处点状血流信号;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互织成网。
1.3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学特点比较
见表1。具有实时合成显像(Sono CT)技术的高频图像清度明显高于普通高频图像,具体图像见图1、图2。
2.2 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见表2。
与良性组比较:P<0.05
乳腺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物在测量值的纵横比、边缘及形态大小、边界、包膜、内部回声情况、后方回声衰减、钙化、腋窝淋巴结、挤压变形、血流分级及新生血管内RI值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我国乳腺癌患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首位癌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生的体查、钼靶摄片、远红外线扫描等方法,但由于其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且不能明确肿块病理类型,外科医生在决定手术方式前仍需行术中冰冻,如何能够在术前对肿瘤定性,是临床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随着高分辨力超声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Sono CT技术的完善,为临床通过了有效的诊断方法,Sono CT与普通超声比较,减低伪像与干扰,提高了图像质量,增加乳腺疾病阳性检出率[2]。从图1及图2的对比中,可清楚看到So-no CT图像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类似局部解剖断面图。以肿物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3]。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整,边缘粗糙,呈蟹足状、多性形,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粒状,后方回声衰减;良性肿快表现边界整齐、光滑、有侧方声影,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结果显示两组肿块的纵横比、边缘及轮廓、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内部钙化、腋窝淋巴结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临床将<1mm的钙化定义为微钙化。本研究也提示了微钙化不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探及,也可在良性肿块中探及,只是乳腺恶性肿块中明显多于良性肿块。国内朱世亮教授的研究也认为,位于病灶内的微钙化常在乳腺恶性肿块中发现。
腋窝下肿大的淋巴结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正常淋巴结其超声形态结构类似肾形,呈靶样结构,中心强回声区为淋巴结门及髓质部,周边低回声为皮质区。本文发现,转移性淋巴结的图像特征为卵圆形和圆形低回声结节,中心增强回声区不清或消失。其中多发尤其是融合状态淋巴结肿大是乳腺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主要表现。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身体的炎症也可引起腋下淋巴结的肿大,而且血流丰富,当乳腺发现肿块时,良性易误诊为恶性,作者曾经有4例因此误诊。故临床上应该还要仔细观察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及血流情况。由于恶性乳腺肿块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四周嵌入内部,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块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4]。本组良性肿块血流以0级或Ⅰ级为主,0+Ⅰ级占71%(60/84)。恶性肿块血流以Ⅱ+Ⅲ级为主,Ⅰ+Ⅲ级占79%(70/88)。而且恶性肿块随肿块增大,血流丰富程度有明显增加趋势。曾有人研究发现乳腺恶性肿块的新生血管内RI明显高于良性,提出以RI>0.7为临界值鉴别乳腺的良恶性[5]。本组研究恶性肿块的RI值>0.69,呈现高阻动脉血流特点,与文献[6]相符。
综上所述,Sono CT技术不仅能提供乳腺肿瘤的血流检出,丰富程度的非定量指标,提供血流动力学的定量指标,而且肿物组织结构层次和边界清晰,噪音减少,应用Sono CT技术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对明确诊断、术式决策及随诊有重要的作用。但任何检查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对诊断不明时,必须结合其它检查或穿刺活检,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Adler DD,Carson pL,Rob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J].Ultrasound Med Biol,1990,16(6):553-559.
[2]那桂萍,周晓东,王建宏等.SonoCT技术在乳腺肿块显像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1):828-829.
[3]张缙熙,李建初.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临床医学影像学,1983,4(3):115.
[4]Lister D,Evans AJ,Burrell HC,et al.The accuracy of breast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clinically beign discrete,symptomatic breast lumps[J].Clin Radiol,1998,53(7)::490-492.
[5]Peters-Englc,Medi M,,Leodolter S,et al.The use of color coded and doppley ultrasound in the differentiation`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nons[J].Br J Can,1995,71(1):137-139.
[6]李建平,董学新,刘容等.乳腺小肿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3(3):155.
彩超鉴别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患者肝脏实性病变的患者80例, 这些患者中, 男性患者47例, 女性患者33例。最大年龄为57岁, 最小年龄为20岁, 平均年龄 (30.47±4.58) 岁。平均病程为 (3.42±1.73) 年。通过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MR、增强CT或手术病理证实, 这些患者确诊为:肝硬化结节患者17例,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 肝血管瘤38例, 原发性肝癌21例。
1.2 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器, 采用凸阵探头, 探头频率为5~7.5 MHz。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和 (或) 左侧卧位, 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而进行调整。患者接受检查前空腹8 h, 检查时常规用二维超声观察患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毗邻关系, 然后用CDFI、CED、PW观察病变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为了增强比对, 我们对所有的病例做增强CT或MRI检查。
1.3 观察指标
通过二维声像图图像比较、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初步确定病灶形态学的良恶性归类, 再用CDFI、CED、PW检测技术检测病变部位和周边组织的血流情况, 血流供应的特征, 血流性质, 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 综合对疾病的种类和类型作合理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 (为保证准确度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 , 用 (±s) 表示计量数据, 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硬化结节患者17例,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 肝血管瘤38例, 原发性肝癌21例。彩超提示肝硬化结节的患者15例, 呈高回声1例, 呈低回声13例, 等回声1例, 病灶边缘不规整, 边界欠清晰, 无占位效应或占位效应不明显, 内部血流不丰富, 以门静脉供血为主, 经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 最后确诊为17例, 诊断正确率为88.23%;彩超提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有4例, 呈高回声3例, 呈等回声1例, 后方回声衰减, 边界清晰, 表面光滑, 内部可探及动静脉血流, 呈点条状, 动脉阻力指数偏低, 经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 最后确诊为4例, 诊断正确率100%;彩超提示肝血管瘤的患者36例, 呈高回声28例, 呈低回声7例, 呈等回声1例, 边界清晰, 无声晕, 内可见点状或筛网状暗区, 后方回声无衰减, 内部检出血流信号4例, 以静脉血流为主, 经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 最后确诊为38例, 诊断正确率为94.73%;彩超提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0例, 呈高回声11例, 呈低回声8例, 呈等回声1例, 内部检出血流信号19例, 结节较小的边界清晰, 可见低回声晕, 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结节较大的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整, 无回声晕, 内部回声不均匀, 点位效应明显, 血流检出率高, 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以动脉血流信号为主, RI>0.6, 经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 最后确诊为21例, 诊断正确率为95.23%。
3 讨论
本文是通过对我院80肝实质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观察讨论彩超在肝实质性疾病的诊断上的运用和价值, 而结果也表明:肝硬化结节诊断正确率为88.23%;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正确率100%;肝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94.73%;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率为95.23%。由此可以看出彩超对于肝脏实性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 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适于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可以作为肝实质性病变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 尤其是彩色多普勒技术水平提高[3], 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凸显, 彩超检查具有无创性、费用低廉、诊断参考价值高等特点, 为此彩超检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们的喜爱。
病变性质不同, 他们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也大不相同。如果不及时确诊, 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同时也会增加医患矛盾。所以我们积极探讨如何对彩超的影像进行科学分析, 更加有效的确诊减少误诊率, 提高彩超检查对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的价值。
我们一般首先要确定患者所患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4]。我们研究发现, 病灶回声的强度取决于组织内部的不同的成分和结构。若内部细胞排列整齐紧密, 内部成分相对单一, 在超声检查时它的回声就均匀。如果成分复杂, 细胞排列疏松, 或者有大的血窦, 它的彩超回声就相对的变成高回声[5]。通过病灶部位、大小、边界、形态以及内部回声, 结合病理生理, 可初步确定病灶的良恶性形态学归类。
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参考病灶和周围组织的血流变化特点, 因为我们在临床发现血流供应特点、血流性质、血流的密集程度、血流阻力与病灶有很大的影响和关联性。在临床检查操作中我们发现, 肝血管瘤血液流动比较缓慢, 在彩超扫描时, 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比较低, 而肝癌由于病灶内动脉的增生、变形、移位而且它本身的血管比较丰富密集, 血流的信号就很强, 很容易监测到, 并呈高阻改变。
通过以上的分析, 彩超的检查对诊断肝脏实性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玮宁, 吕景.彩超诊断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微小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3) :956-957.
[2]李建辉, 陈毓菁, 汤庆,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 (1) :24-26.
[3]阿庆玲, 高军, 菅梅.彩超及介入性超声对胰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 2011, 35 (2) :76-77.
[4]龚丽霞.彩超在乙醇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 4 (8) :1601-1602.
彩超鉴别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4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年龄21~46(35.2±3.4)岁;妊娠次数1~3(2.3±0.8)次;两次剖宫产相隔时间1~10(4.6±1.4)年;其中,包块型瘢痕妊娠40例,孕囊型瘢痕妊娠34例;对照组73例,年龄20~47(35.3±3.6)岁;妊娠次数1~4(2.2±0.9)次;两次剖宫产相隔时间1~11(4.5±1.3)年;其中,包块型瘢痕妊娠患者38例,孕囊型瘢痕妊娠患者35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嘱患者将尿排空,取膀胱截石位,将无菌避孕套套在探头上,并将频率设置为5.5~7.0MHz,经阴道侧壁置入,仔细观察胎心搏动和血流情况,并观察有无包块和孕囊,孕囊着床位置、形态大小及子宫峡部的回声情况等,结合病例分析进行确诊。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嘱患者憋尿,保证膀胱充盈,平卧,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在腹部探查子宫、子宫峡部切口和双附件等位置有无包块和孕囊。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误诊率和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包块型瘢痕妊娠误诊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1.05%;符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45.71%;符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升高。据大样本资料统计,剖宫产妇女出现子宫瘢痕妊娠的几率约为0.15%,约占异位妊娠的6.1%[6]。子宫瘢痕妊娠属妇产科常见异位妊娠,通常是由于受精卵、胚胎或者妊娠囊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着床,极易导致孕妇出现子宫破裂和胎盘植入等危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目前,子宫瘢痕妊娠多采用超声检查来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患者的良好预后。不同诊断方法对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有所不同,其关系着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结局。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有经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检查。经腹部彩超检查受膀胱的充盈程度、患者的肥胖程度及腹部瘢痕大小的影响而易出现误诊,经阴道彩超检查能有效避免上述影响带来的误诊,且呈像清晰,能准确判断孕囊的着床位置[7]。据统计,阴道超声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的准确率为84.6%,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8]。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回声主要有包块型和孕囊型两种。包块型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有血流丰富的回声团块呈杂乱分布,回声紊乱;孕囊型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有典型孕囊声像,血流的丰富程度与妊娠时间呈正相关。经阴道彩超检查更有助于子宫瘢痕妊娠的鉴别诊断[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对包块型瘢痕妊娠和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2组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对包块型瘢痕妊娠和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瘢痕妊娠,经阴道彩超,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邱玉敏.子宫疤痕妊娠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及优势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3):65-66.
[2]张祖涛,黄琴,沙玉成.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4):481-483.
[3]卞敏,申建秋,李琴.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3,17(24):159-160.
[4]宋江斌.经阴道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7C):5717-5719.
[5]刘静华,范义,刘滨月,等.经阴道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67-768.
[6]杨莉芬,陈秋兰,王冉,等.经阴道彩超在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9):5732-5734,5722.
[7]王英,靳洛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7):39-40.
[8]张隽,吕玉兰.经阴道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瘢痕妊娠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4):37-38.
彩超鉴别 篇4
关键词:高频彩超,甲状腺结节,诊断
甲状腺微小结节指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该病由于位置较浅及容易在早期发现,然而临床单单依靠触诊不能够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并且研究证实,绝在多数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仅占甲状微小结节的4.3%[1]。因而如果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必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创伤。如何提高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高频彩超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研究表明,高频彩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很好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将江阴市人民医院近1年来应用高频彩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微小结节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本研究对象为2009年1—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因甲状腺微小结节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18~72岁,平均43.3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高频彩超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在所有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肿共42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腺癌8例,局限性桥本氏病3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HD 1 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宽频探头,频率7.5~10MHz,仪器预设置至甲状腺条件。让患者取仰卧位,垫高颈部,头部后仰,使颈前区充分暴露,进行多切面扫查,并左、右对比,二维超声仔细观察腺体有无肿大,内部回声,肿块的部位、形态、数目、边界包膜及内部回声,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在术后,对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并与高频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检测内容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节多发单发、边缘是否规则、周边是否有声晕、沙粒样钙化、环状血流、内部血流等。根据血流信号分布特点,进行半定量血流分级评价:0级:结节内部和周边无血流信号。I级:结节仅周边有少许血流信号。II级: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有少许血流信号;III级: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性组,男性占24.7%,女性占75.3%,平均年龄为(48±4)岁;甲状腺癌组,男性占31.6%,女性占68.4%。平均年龄为(42±3)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所有68例甲状腺微小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39例,甲状腺腺瘤17例,甲状腺癌9例,局限性桥本氏病3例。与病理结果相比,在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共42例中,高频彩超检测38例,符合率为90.47%;1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高频彩超检测12例,符合率为80%;8例甲状腺腺癌中高频彩超检测7例,符合率为87.5%,局限性桥本氏病3例,高频彩超全部检测准确,符合率为100%。
2.3 高频超声检测准确率分析
由表2可见,高频彩超对微小甲状腺结节检测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96.67%(58/60),准确指数为84.17%。即高频彩超对微小甲状腺结节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
3 讨论
尽管甲状腺微小结节是甲状腺癌的几率很低。然而,由于心理上的压力,患者往往均选择手术治疗。这难免会给患者带来机体上的创伤和经济负担的加重。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高频彩超可以检测许多临庆未发现未触及的小于0.5cm的微小瘤灶,大大提高甲状腺肿瘤的敏感性的准确率[2,3]。
在高频彩超下,不同类型的疾病具有不同的声像学与血流特征[4]:(1)结节性甲状腺肿:内部回声往往不均匀,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回声不一的微小结节,结节边缘较清晰,绝大部分表现为类椭圆形,且常常伴有囊性变及粗大钙化等。结节周边多呈现点状血流,部分可见细小环状血流,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较少。(2)甲状腺腺瘤: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常伴周边声晕,内部回声为欠均质性低回声,也可伴囊性变,结节周边多见环形血流,结节内部血流较为稀少。(3)桥本病:超声表现多为单发的椭圆形结节,低回声。边缘较规整,且无包膜回声。腺体内血流较丰富,呈“火焰征”表现或局限性分布的结节内血流信号,呈“海岛征”。(4)甲状腺癌:多为单发,实性低回声,无包膜,形态往往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内部常伴沙粒样钙化,少数患者颈部可见淋巴结肿大。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
本研究应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相比较。结果显示,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总之,笔者认为恶性甲状腺结节大多以单发,边缘不规则,低回声及内部血流丰富杂乱为主要特征。而良性病变则大多以多发,边缘规则,有声晕,血流以周边血流较多,内部血流较少为主。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鉴别能力,为临床实施治疗方案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疾病的特点比较复杂,不能单单根据以上表现来判断良、恶性。近来有研究表明良性结节也可以出现沙粒样钙化,而部分恶生结节也可以表现为内部无血流。由此可见,甲状腺微小癌的声像图其中任何单一声像特征在诊断中意义均有限,必须综合考虑。特别是对高频彩色超声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的患者,可以作进一步的穿刺活检来明确。
参考文献
[1]黄江生,杨竹林.甲状腺癌趋化因子表达及临庆病理意义册[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2):80-82.
[2]李立之.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06,30(12):933-934.
[3]杨绍时.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临床诊断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778-779.
[4]Wong CK,Wheder MH.Thyroid nodules:rational management[J].world J Surg,2000,24(14):934-941.
彩超鉴别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就诊病例,共102例,男85例,女17例,年龄15~63岁,平均44岁。以上病例均经高频彩超检查,并通过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主要为颈部肿块。
1.2 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百胜DU-5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诊断仪,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12.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进行横向和纵向扫查,观察淋巴结二维超声表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pw)表现。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表现
良性肿大淋巴结组35例,其中炎性15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0例。恶性肿大淋巴结组67例,其中恶性淋巴瘤8例,转移瘤59例。二维图像特点:良性肿大淋巴结1/s>2,形态为椭圆形,边界清,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回声尚均匀;恶性肿大淋巴结的1/s<2,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其形态为类圆形,部分有融合,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
2.2 多普勒血流表现
CDFI显示部分良性淋巴结门髓质部较丰富、规则的树枝状血流信号,为低速低阻型,Vmax(15.0±5.1) cm/s,RI:0.62±0.10;12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恶性淋巴结多为周边包绕血流及淋巴结内不规则血流,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Vmax(27.2±6.1) cm/s,RI:0.72±0.05。
3 讨论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全身各部位的癌症也可以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本组鼻咽癌中有10例是以颈部肿块为首发体征。全身性疾病造成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系统本身的疾病也以颈部为突出,因此对肿大的淋巴结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或误诊。
本研究中良性淋巴结组35例共52个肿大淋巴结,分为炎性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肿大。恶性肿大淋巴结组67例淋巴结肿大96个,其中恶性淋巴瘤8例,转移瘤59例。本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良、恶性淋巴结病变在超声特征上有很大差别。(1)形态:良性淋巴结大多呈长圆形或椭圆形,1/s>2;而恶性淋巴结几乎呈圆形或近圆形,1/s<2,并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聚集在一起,大小不等相互融合或成分叶状。(2)内部回声:良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其中淋巴结横径增大,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作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主要诊断指标[1]。(3)彩色多普勒:良性淋巴结彩色血流表现为由淋巴结门发出的树枝状彩色血流信号,呈低速低阻型;恶性淋巴结的血管往往粗细不均,血管外形扭曲,走行不规则,有受压移位现象[2],所以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及周边包绕血流,并且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大淋巴结。与文献报道相符[3]。
此外部分声像图表现有重叠或交错现象,本组4个恶性淋巴结表现无血流型,见于长径0.5~0.8 cm的较小转移灶,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肿瘤较小时,血管较细或稀少有关。另有6个淋巴结结核彩色多普勒表现为周边包绕血流,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结核在病理上也属破坏性改变,当淋巴结中央血管结构性破坏时,就失去正常的血管分布。这给鉴别淋巴结病变性质带来一定困难。提醒医疗工作者应结合病史对疾病进行诊断,如有无原发病灶,结核病史等。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根据淋巴结的1/s>2、内部回声特点、彩色血流特征及血流阻力指数等多项指标,并结合病史、体征对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东红,吕明德.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17(12):922.
[2]周建桥,詹维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7):532.
彩超鉴别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近期来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彩超检查的10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范围在19~45岁, 平均 (中位) 年龄33岁;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急腹症表现, 88例为下腹急性疼痛;6例尿HCG试验呈弱阳性, 5例宫内有节育器, 3例为清宫术后, 2例表现为月经紊乱;病理检查、手术证实、临床诊断表明, 40例为盆腔炎性疾病, 35例为异位妊娠, 1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 11例为卵巢肿瘤破裂。
1.2 方法
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检查或阴道检查, 腹式和阴式探头频率分别为3.5MHz、6~8.5MHz。检查前, 嘱咐患者保持膀胱适度充盈, 对患者的子宫和双侧附件区进行常规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宫腔内是否存在妊娠囊, 双侧附件区是否存在包块, 内膜厚度, 是否存在盆腔积液, 是否存在滋养血流信号。
2 结果
所有行彩超检查的妇产科患者的彩超诊断符合病理检查、手术证实、临床诊断的95例, 总符合率为93.14%。其中, 彩超检查为盆腔炎性疾病者37例, 符合率为92.50%;异位妊娠者33例, 符合率为94.29%;卵巢肿瘤蒂扭转者15例, 符合率为93.75%;卵巢肿瘤破裂者10例, 符合率为91.67%。
3 讨论
3.1 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优势
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彩超的优势较大, 主要表现在:彩超诊断不受肠腔充气、体型肥胖、腹部伤痕等因素的影响;彩超诊断和鉴别诊断时, 膀胱可以不必保持充盈;彩超检查的时间相对较短, 并且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手术证实、临床诊断最终结果的符合率较高;彩超检查还可以运用阴道探头确定患者盆腔触痛的部位, 对盆腔是否存在粘连进行准确的判断[2]。随着医学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 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彩超可以检查子宫大小、附件、血流情况、内部回声等项目, 再综合患者的病史分析,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彩超检查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经济方便等优点, 成为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彩超检查诊断的准确性, 检查过程中应当注意: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疾病史, 综合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彩超检查时应进行多方位扫描, 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综合使用腹式彩超检查和阴式彩超检查;检查人员应加强掌握盆腔的解剖结构, 提高运用彩超检查的技巧, 增强彩超图像的辨别能力, 尽量减少误诊, 确保彩超诊断的准确性[3]。
3.2 常见妇产科急腹症彩超检查影像特点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中, 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子宫内膜肿胀、增厚、中等回声, 如患者发病急, 寒战高热, 下腹剧痛即可予以确诊;急性输卵管卵巢炎表现为输卵管增粗肿大, 卵巢饱满增大, 回声衰减;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囊性附件包块, 外形不规则, 壁较厚, 其内可见不光滑的分隔光带, 液性区内可探及不等量沉积物, 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诊断。如图像表现为囊性附件包块, 其内可见不光滑的分隔光带, 外形不规则, 壁较厚, 液性区内可探及不等量沉积物, 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输卵管卵巢脓肿。异位妊娠应运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方法, 可得到全方位血流信号, CDE显示的血流信号丰富, 血管连续性好[4]。最为多见的是输卵管妊娠, 依据超声图像分为:①胎囊型, 附件区胎囊完好, 有时可见胎芽及胎心搏动, 一旦见到胎心搏动即可确诊。②包块型, 其中未见明显的胎囊, 只有不规则的内容物。③漂浮型, 以大血管破裂、间质部妊娠破裂、残角妊娠破裂等为主, 声像图见血液中有子宫漂浮, 液性暗区所包围子宫周围, 腹腔内亦见大量血液。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附件区或盆腔较高位置探及实性、囊性或混合性包块, 如出现突然腹痛并排除其他急腹症可以诊断。
3.3 彩超检查妇产科急腹症误诊分析
虽然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有着较高的准确率, 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误诊病例。本组研究中, 彩超诊断在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卵巢肿瘤破裂等诊断中出现了误诊病例。在本组观察中, 异位妊娠误诊2例, 其中1例患者为宫内宫外同时妊娠, 在第一次就诊时, 宫内见孕囊、囊内见胚芽, 彩超提示是宫内早孕之后, 患者选用药物自行流产;15d后, 患者由于腹部疼痛再次就诊, 彩超显示盆腹腔存在液性暗区, 边界不清晰, 左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 确诊为异位妊娠, 之后经手术验证。通常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因此彩超对此较难鉴别。第一次彩超检查时发生误诊, 主要是由于宫外孕包块非常小, 无法清晰地显示。另外1例患者黄体破裂被彩超误诊成异位妊娠, 在进行彩超诊断时, 左附件区存在混合性包块, 盆腔内存在少量液性暗区, 边界不清晰, 彩超提示为宫外孕, 然而最终经手术验证为黄体破裂。此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忽视了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 凭借图像难以分辨出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误诊病例中最为典型的是, 子宫浆膜下的肌瘤蒂扭转被诊断成卵巢肿瘤蒂扭转。此例患者由于下腹部急剧疼痛而入院检查, 彩超检查显示左侧子宫旁存在混合回声包块, 同侧卵巢无法清晰显示, 彩超提示为卵巢肿瘤蒂扭转, 经过手术验证为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导致误诊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肿块较大, 并且遮盖住了卵巢组织, 造成同侧卵巢难以清晰地显示出来。此外, 还有1例患者是输卵管积脓却被诊断为巧克力囊肿。在进行彩超检查时, 右附件区域内存在条形液性暗区, 有着密集的光点和光带回声, 提示为卵巢巧克力囊肿, 然而经过手术验证为输卵管积脓。此例误诊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存在痛经史, 彩超检查时忽略了包块有无压痛等方面的判断, 又因为巧克力囊肿的包块周围粘连、边界不清, 所以容易导致误诊。
3.4 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意义
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变部位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区域, 容易导致声像图出现“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况。而“同病异影”较为常见, 例如, 早期时候的流产型宫外孕可以表现为盆腹腔积液与附件区混合性包块, 也可以只表现为盆腔少量积液。“异病同影”的现象是妇产科彩超检查的另一种现象。例如, 在彩超检查中, 黄体破裂、宫外孕等疾病全部显示为盆腔液性暗区和附件内分布不均匀的混合性包块。此时, 应当结合患者的病史、尿妊娠试验、停经史等情况, 综合分析确诊。在妇产科中, 异位妊娠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 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当引起广泛重视。通常彩超诊断异位妊娠并不困难, 在诊断时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尤其是对腹痛却没有明显停经的患者, 要耐心地询问, 仔细进行常规检查, 掌握患者的整体状况, 确保彩超检查的准确性。其他一些妇产科急腹症具有病情较急、痛苦较大的特点。因此,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彩超检查具有迅速及时的优点, 在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早期诊断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彩超检查还具有准确性高、经济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能够为整体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总而言之, 彩超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子宫形态、内部回声、大小以及宫旁是否存在异常, 能够较为准确地提示盆腔有无积液, 结合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为确定急腹症的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诊断依据, 检查方法简单且重复性好。对于可能误诊病例, 要掌握盆腔脏器的正常和生理和病理解剖, 详细询问病史, 多角度进行扫查, 必要时采用经腹和经阴道相结合的扫查方法, 不断提高扫查技巧和图像辨别能力, 尽可能地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彩超是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操作较为简单, 患者无痛苦, 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应作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龚蓉.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 :106-108.
[2]闫丽芳, 杨明, 王晓霞, 等.急腹症202例超声检查及随访价值分析[J].武警医学, 2009, 20 (9) :831-832.
[3]朱素琼, 朴更雯, 黄芳珍, 等.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 2004, 25 (6) :697-698.
彩超鉴别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 对因颈部淋巴结肿大来我院就诊, 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颈部结核性淋巴结或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 颈部结核性淋巴结患者32例, 男22例, 女10例, 年龄19~68岁, 平均 (46.8±12.3) 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61例 (均为肺癌患者, 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13例, 腺癌35例, 鳞癌13例) , 男43例, 女18例, 年龄25~67岁, 平均 (51.4±10.3) 岁。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仪器为美国GE LOGIQ S6彩色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频率7.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 根据Hajek等[2]1986年的颈部淋巴结超声分组法进行扫查, 避免遗漏。根据灰阶超声特征识别出异常淋巴结, 选择最大长轴切面测量淋巴结纵径 (L) 和横径 (S) , 计算L/S值。观察淋巴结内部回声, 有无液化无回声区及强回声钙化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观察淋巴结血流分布情况, 参照既往研究提出的淋巴结的血管模式[3]标准, 判定血流分型: (1) 淋巴门型, 显示血流信号从淋巴门主干血管发出, 呈树枝状分布; (2) 中央型, 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 多切面扫查未显示血流信号与淋巴门部血流相连; (3) 边缘型, 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周边, 多切面扫查该血流信号不与淋巴门部血流相连; (4) 混合型, 同时显示两种或以上血流类型。应用脉冲多普勒 (PWD) 测量淋巴结血流阻力指数 (RI)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声像图表现
结核性淋巴结皮质向心性增宽, 髓质偏心、变薄, 甚至消失;其中19个淋巴结出现液化 (59.38%, 图1) , 17个出现钙化灶 (53.12%) 。转移性淋巴结回声减低, 皮髓质分界不清;其中21个淋巴结出现无回声液化区 (34.43%) , 2个出现强回声钙化灶 (3.28%)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L/S值及其内部主要回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转移性淋巴结无回声液化区和强回声钙化灶的发生率低于结核性淋巴结 (P<0.05或P<0.01) 。见表1。
2.2 血流超声表现
在血流分布上, 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比较, 无血流的发生率较低, 血流分型中的中央型合并边缘型的发生率及RI值 (图2) 明显高于结核性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3 讨论
3.1 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回声的比较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疾病,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但近年来患者年龄范围在逐渐扩大。患者早期可扪及单个或多个肿大淋巴结, 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程发展, 淋巴结逐渐增大, 从正常的散在分布变化成粘连融合形成簇状或团块状, 并向相邻淋巴结扩散[4]。其病理改变基础为炎性渗出、结节增生与干酪样坏死, 长期病变可见纤维化、钙化。因此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变, 可有纤维化、钙化、坏死及液化等多种病理改变。有研究[5]认为, 液化、坏死、钙化主要见于结核性淋巴结。在本研究中, 结核性淋巴结中19个出现液化, 17个出现钙化, 此可能与结核性淋巴结内出现干酪性坏死有关。
与结核性淋巴结比较, a P<0.05, b P<0.01
转移性淋巴结内皮质回声较低且较窄, 髓质回声较宽, 后期大量肿瘤浸润, 导致淋巴结形态异常, 皮、髓质结构消失, 肿瘤组织可因肿瘤血管形成相对不足、营养供应不足而并发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 在超声中表现为无回声区。在本组中, 转移性淋巴结中21个出现液化, 2个出现钙化。也有文献报道转移性淋巴结内可见液化、坏死, 其内的钙化以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多见[6]。在本研究中, 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在内部回声上有显著性差异, 可能与该样本病例数较少、患者就诊较早等因素有关。
注:括号内为相应百分数与结核性淋巴结比较, a P<0.01, b P<0.05
3.2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比较
有学者[7,8]认为淋巴结L/S值<2多为恶性淋巴结, 而良性淋巴结 (包括反应性与结核性淋巴结) L/S值多≥2。但本研究中, 结核性淋巴结L/S值为2.12±0.73, 转移性淋巴结L/S值为2.06±1.14, 两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认为不能单一根据淋巴结的形态来区分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 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9,10]相符合。
3.3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血流分布方式的区别
当肿瘤细胞早期侵入淋巴结组织时, 淋巴结内部结构破坏较少, 可表现为淋巴门血流;随着病程的发展, 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 诱导在肿瘤间隙的边缘、间隙内形成肿瘤血管, 在超声上即表现为边缘型血流;当肿瘤巢取代淋巴结组织在淋巴结中央形成中央血管, 即出现中央型血流。所以, 病变淋巴结可出现淋巴门型、边缘型、中央型和混合型等多种血流分布方式。而结核对淋巴结的破坏方式与肿瘤浸润相似, 但当结核性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或完全液化时, 则无血流信号出现。本研究中, 转移性淋巴结的中央型合并边缘型血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结核性, 而无血流的发生率则低于结核性淋巴结。因此根据淋巴结的血流分布方式有助于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3.4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RI值的差异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病变的病理基础不同, 病程长短不一, 造成内部结构多样化, 且病变时血管走行紊乱。本研究两组间的R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可能由于转移性淋巴结癌细胞的侵入, 结构破坏, 使其血管紊乱, 屈曲狭窄或血管内癌细胞阻塞引起RI值升高 (图2) ;而结核性淋巴结可能由于虽病理上属于破坏性改变, 但不引起狭窄、阻塞, 故RI值尚在正常范围。
4 结论
超声形态学特征具有多变性和重叠性, 而且超声声像图的视觉判断标准有很强的主观性, 对肿大淋巴结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 这与医生的经验积累、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有关;但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包括病史、体征以及超声所显示的淋巴结内部回声、血流分布及RI值等, 可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
参考文献
[1]张武.现代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89.
[2]HAJEK P C.Lymph nodes of the neck:Evaluation with US[J].Radiology, 1986, 158 (3) :739-742.
[3]周建桥, 詹维伟.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疾病血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 22 (7) :1031-1034.
[4]张建芬, 陈晓丽.颈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3) :482.
[5]GUPTA A, RAHMAN K, SHAHID M, et al.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role of high-resolution and color Doppler imaging[J].Head Neck, 2011, 33 (3) :297-302.
[6]ROSRIO P W, de FARIA S, BICALHO L, et a1.Ultrason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etastatic and benign ly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J Ultrasound Med, 2005, 24 (10) :1385-1389.
[7]YING M, AHUJA A.Sonography of neck lymph nodes.Part I:normal lymph nodes[J].Clin Radiol, 2003, 58 (5) :351-358.
[8]AHUJA A, YING M.Sonography of neck lymph nodes.PartⅡ:abnormal lymph nodes[J].Clin Radiol, 2003, 58 (5) :359-366.
[9]CHOI E C, MOON W J, LIM Y C.Case report.Tuberculous cervical lymphadenitis mimicking metastatic lymph nodes from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Br J Radio1, 2009, 82 (982) :e208-e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