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2025-01-17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共12篇)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1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国家正在积极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让其被信息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传统文化在书刊设计中的应用使得书刊的设计更加丰富多彩,风格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书刊设计的整体水平,对书刊出版设计具有重大意义。面对电子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出版设计是否出彩变成了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需要在出版设计中对文化因素进行应用,实现设计的创新,来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让书刊出版设计得以长足发展。

1 书刊的整体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电子时代已经到来,书刊逐渐被电子设备所代替,人们大部分都不愿意去书店买想看的书,而是选择从网上浏览。因此,如何让书刊在众多平庸的书籍中脱颖而出,可以让人驻足赏阅,是出版社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书刊设计的个性化,便成为影响书刊销量的重要因素。

1.1 书刊整体设计的内容

书刊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书刊的内文版式设计和外部装帧设计。内文版式设计包括文字的排列,文字样式的选择,图片、表格的排式和主要内容的确定。外部装帧设计包括书刊表面的装饰设计,书刊的美术设计和书刊的形式设计。

1.2 书刊整体设计的要求

首先,要保证设计的整体性,整个书刊的设计要与其他环节紧密结合,做到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且要在整体构思,技术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完美协调配合;其次,整体的设计应具有其独到的艺术性,使其艺术价值得以彰显;再次是书刊的实用价值高低与否,书刊的整体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有不同需求的读者对书刊的审美观,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取向;最后要考虑的是书刊的经济性,整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阅读和欣赏的实用价值,还必须要考虑书刊的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如要满足对书刊设计的要求,则对文化因素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2 书刊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应用

书刊出版对文化因素的正确应用可以起到传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在书刊出版设计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抛弃陈旧的设计理念,不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既不能过分夸张也不可以太过保守,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使读者对书刊的第一印象便十分深刻。设计师们必须通过图形、民族元素、文字设计等许多文化元素与内容的结合来表达整个书刊设计想要表达的理念,这样的书刊可以使读者读时赏心悦目,也会越来越多的去关注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2.1 图形元素设计的应用

图形在书刊设计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图形元素从古代便被人们应用于书刊设计,并一直沿用至今,它可以用它简洁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内容及其精神。图形元素大体包括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两种。具体图形的应用在书刊设计中十分普遍,一般都是将内容中的中心思想在图形中呈现出来,使图形与文字和谐搭配。在书刊出版设计中,可以运用最传统但也紧跟时代潮流的绘画艺术来表达内容,在古代,绘画便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通过不同的描绘方式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绘画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都可以在书刊设计中起到使内容多元化的作用。此外,在书刊出版设计中,摄影图片的使用也十分普遍,特别是一些纪实类的书刊,摄影图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真实性,可以轻易地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让读者对内容产生信任,展开丰富的想象。而抽象图形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在有特殊需要的书刊才会出现,其体现出的理念往往也是抽象化的,可以提高书刊设计的整体水平。

2.2 融入民族文化传统元素

在进行书刊出版设计的过程中让民族元素与书刊的主题设计相匹配,可以使书刊主题更加鲜明,民族文化传统元素与书刊内容的融合可以使书刊设计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比如关于宗教的书刊,莲花就是佛教的一种代表和象征,它还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选择莲花作为宗教书刊的设计载体,再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出来,会让书刊的整体设计呈现出神圣的感觉。再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有许多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寓意,不同的节日寓意搭配不同的载体,可以使读者很快就置身于书刊想要表达的意境中。我国的古建筑也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描绘我国传统建筑的书刊中将令人赞叹的辉煌建筑设计理念结合进去,使读者领悟到建筑设计的精髓。由此可见,文化因素的巧妙应用可以使书刊设计的内容更加有魅力,情感的表达会更加饱满,对使书刊出版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书刊出版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向读者展示书刊想要对人们传达的理念,因此书刊出版设计首先要注意突出主题,不能模糊主题,也要注意规范,不能过分夸张,然后再根据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民族元素,将传统民族文化浓郁的韵味展示出来,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的趣味与精髓。

2.3 文字设计的文化魅力

在书刊出版设计中文字是主要内容,精彩的文字的设计可以让读者享受其中,而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文字这种独有的魅力是新时代的电子媒体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在书刊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文字的字体、大小及其排版方面多花费一番功夫,我国的文字字体文化博大精深,单纯一个汉字就有多种字体,比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字体,这些字体都具有其独有的文化背景,含义丰富,用不同的字体搭配不同的书刊内容,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涵义,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在书刊设计中文字的创新也可提升整体设计的质量,对文字内容进行创新可以使书刊表达出更多的主题,使书刊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但不会出现重复表达的情况,我国的文字原本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对其进行的字体排版方面的改造与创新,书刊出版的设计将会更加出彩,整体内容会更加和谐有趣、引人注目。

3 结论

书刊出版设计需要有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魅力,才能在这个媒体时代得以立足。在书刊设计中,我们不能因为注重文化因素而放弃现代元素,如果设计风格失去了现代元素就意味着无法与现代世界接轨;但也不能因为过度追求现代元素而将传统文化因素抛弃,失去了文化因素参与的设计,便失去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两者完美结合才是最正确的设计方法。对文化因素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书刊出版设计的韵味大大提升,在书刊出版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图形元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字字体的文化性,再结合原本的设计内容,在其基础上升华和创新,将这些元素深度融合,让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沈珉.晚清至民国的书刊形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黄艳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D].上海:上海大学,2014.

[4]赵佳.南京国民政府书刊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5]章宏伟.雪泥几鸿爪苔庭留履痕——新中国60年出版大事记[J].编辑之友,2009(9):137-176.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2

跨文化因素与英语词汇教学

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要素,词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文从词汇的联想与象征意义、词汇空缺现象和英汉词义涵盖面不同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丰富的.例证,探讨如何有效得将文化差异引入词汇教学中,将词汇与文化结合起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作 者:杨慧 王冬兰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24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词汇   教学   文化  

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篇3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英语和汉语是英汉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正是这些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懂得英汉文化及其差异,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然而,在许多英汉译例中文化因素并未准确体现,这是导致许多英汉译例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以及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旨在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英汉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人类学家把把文化划分为四大系统,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环境、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科学技术等。社会系统包含社会阶级、亲属制度、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等。语言系统包含字位结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观念系统包含宇宙观、艺术创造意象、信仰、价值观念、认知思维等。

(二)英汉文化差异

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对象性,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英语国家和中国地理位置和人种不同,这必然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形成。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和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1.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社会的虚幻的反映。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较深。中国人信奉佛祖和各类神仙,认为他们神通广大,支配世间万物。汉语中有许多词语与佛教有关,如:现象、顿悟、缘分、解脱、因果、苦中作乐、五体投地、一丝不挂、三头六臂、当头棒喝、本来面目、不二法门、大千世界、一尘不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汉语中也有很多关于道教的词语,如:长生不老、道法自然、江湖等。而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人的救世主,主宰着人间一切。英语中有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语,如:God bless me!(上帝保佑!),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2.社会习俗差异

英汉文化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在饮食上,汉民族吃饭用筷子,而英民族用刀叉。在色彩方面,汉民族自古喜欢红色,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快乐、成功等。汉语中有许多与“红”相关的词,如:戴红花,红榜,满堂红,送红包,红极一时等。而英民族认为“红色”是不祥之色,常与愤怒、危险、战争、恐怖相联系。英语中许多与红有关的表达都含有贬义,如:red handed(沾满鲜血的),a red battle(血战)等。

3.思维模式差异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在一个区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英民族的思维模式以抽象思维、直线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为主,习惯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表达思想直截了当,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以具象思维、曲线思维和整体综合思维为主, 喜欢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达思想比较迂回,习惯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并着眼于各部分间的外部联系与相互作用。

4.历史典故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着民族的智慧。英汉民族都有许多反映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典故,形式虽短小精悍,但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典故有三顾茅庐,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画龙点睛等。英语典故有The Heel of Achilles,Helen of troy,Pandoras box等。英汉历史典故都源于英汉文化,因此,英汉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典故都有各自的语义联想。

二、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缺失

当前许多译者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关注词对词、句对句、篇章对篇章的文字转换,而对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讨论不多。许多译者虽然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英汉词汇、语法、语篇方面的知识,但却经常会犯理解错误或交际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源语文化背景意义不太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转换。这也往往导致译文质量不是太高。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由于区域和人种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文化。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英语与汉语这两种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如果不能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

例1:

原文:I think his presence here is the proof that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work.

译文:我认为,他的到来是对我们的工作重视的证明。

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往往会将英语中的名词转换成汉语中的动词。英文中presence、proof和importance是比较抽象的名词,在汉译时并未转换成汉语的具体动词。这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因素,因而,译文并不是很地道的汉语。

例2:

原文:在四川,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名胜古迹荟萃。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译文:In Sichuan, there is a scenic spot. It lies beneath Xuebao, tha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This is Huanglong(Yellow Dragon) in Songpan county.

例2中汉语原文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语篇展开模式是先描述,然后再点出美妙的地方。译文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却不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模式,不符合英语语篇的发展模式。英语语篇往往喜欢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再描述。

例3:

原文:The man is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译文:这个男人像被捆扎的母鸡。

英语原文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是英语谚语,译者按字面意思将其译出,此翻译行为没有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这使得译文很难被汉语读者理解。实际上谚语“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跟汉语中谚语“热锅上的蚂蚁”意思相近,因而,翻译时,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将原文译为“这个男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以使汉语读者就很容易理解原文的内涵了。

三、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意义重大。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历史典故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方式,反映着文化属性,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特性。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中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和文化差异。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体现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各个方面。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英汉翻译过程中必定是英汉文化的翻译过程。然而,由于英汉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英汉翻译中必须考虑这种差异,否则无法准确传达源语思想。王佐良指出,一个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李绍年认为,翻译的实质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用不同语言对原作内涵文化的再现。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往往是比较棘手的,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鉴于此,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重视文化因素。

熟悉英汉文化及其差异能够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文化的视角来处理翻译文本,这样能使其准确理解原文,从而准确、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思想。这样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才会减少、甚至避免一些错译和误译。比如,译者如果熟悉了英汉文化及其差异,就不会将a fat head(呆子)译成“大脑袋”,将I m a Dutchman if Im lying(如果我在说谎我就不是人)错译成“如果我在说谎我就是荷兰人”,将“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错译成“a red person”,将“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我访问过一些地方,遇到过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呢)误译成“有很多奇妙的故事要谈,我访问过许多地方,遇到过不少人”。

总之,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充分地考虑翻译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 篇4

关键词:文化因素,商标翻译,策略

商标是商品的名称,是代表商品的语言符号。而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商品标牌中都蕴含着各自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翻译商标时,译者要充分把握两种文化的共性,注意英汉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禁忌的不同,灵活采用音译、意译、音意合璧等主要策略。

一、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 对动物的认识不同

人们常常把某些品质或特征与某些动物联系在一起。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说不同语言的人会赋予相同的动物以不同的意蕴。某一种动物在一种文化中能可能引起某种联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能引起截然不同的联想或不能引起特定的联想。例如我国有一种“蝙蝠”牌电扇。由于“福”与“蝠”谐音,“福”蕴涵“幸福”“洪福”,它还被视为吉祥、健康、聪明的代名词。而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是邪恶与坏的化身。英语习语as blind as a bat便可以说明这一点。

2. 对颜色词的认识不同

汉语中,文化大革命时期,“黑”即“反动的,反动分子”,如“黑组织”等。古代老百姓被称为“黔首”或“黎民”,此中的“黔”和“黎”均指黑色,象征贫困穷苦。英语中的“black”却没有这些含义,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反种族歧视斗争的发展,“Black”逐渐取代“Negro”来指代黑人,黑色成为令黑人骄傲的颜色,他们认为“Black is beautiful.”。商务英语中,黑色还可表示盈利,如black figure等。

3. 对数字认识的不同

中国人喜欢使用含8, 6, 12的数字,因为他们的谐音分别可以理解为“发发发”、“六六顺”。凡大红喜事,乔迁新居,婚嫁彩礼,没有一个不选择一个“8”字的。而在欧美国家“7”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大吉大利的数字,在穆斯林看来是圣洁的数字。美国有一种汽水叫“seven-up”,如果直译成“七上”,很容易想到汉语中的“七上八下”,不会讨中国人喜欢。所以翻译成“七喜”顺应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又巧妙地表现出了源语中seven的大吉大利的文化涵义。

4. 对图腾文化的认识不同

图腾文化是产生于原始时代一种十分奇特的文化现象。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图腾林立,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话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现象。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如“真龙天子”、“龙宫”就具有高贵、神圣的色彩。但在英语文化里,龙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都讲到了与龙的斗争,并以龙的被杀为结局,如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

二、解决商标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策略

1. 音译

音译法是根据商标原文的发音特点,直接选用目的语言中发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来将其描述出来。特别是有些商品名称本身就是专有名词,无具体词义可言,因此音译就成了无可替代的手段。音译法简单易行,既可保留原文的风韵之美,又可表明商品的异国情调。比如Gillett(吉列)剃须刀,Sony(索尼)电子,长虹(Changhong)电视都是音译法的成功例子。法国服装品牌Pierre Cardin音译为“皮尔·卡丹”,极具异国风情,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正宗法国名牌的潜意识。

2. 意译

对于普通词汇的商标词,如果其本名有益于联想,译者可根据原商标词的含义译为意义相同或相近词语。直译法适用于大多数商标词的翻译。如皇朝牌葡萄酒的英译名为Dynasty,带给人一种贵族气息,而且传达的是历史悠久的陈年好酒的信息;“长城”(GreatWall)商标在西方文化中已不再是陌生的词语,既说明产品由中国制造,又象征人类奇迹、独一无二,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著名男装品牌Goldlion就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典型例子。Goldlion原来译为“金狮”,但犯了中国商人的大忌,因其谐音为“金失”,所以产品滞销。后来Goldlion改译为“金利来”,将gold(金)一词保留意义,而lion一词采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有了驰名全中国的“金利来”商标。不但气派恢宏,而且含义大吉大利。因此迅速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金龙牌客车巧妙地拼译为King Long,而未直译为Golden Dragon,既避免了外国乘客可能对dragon(龙)的反感,又巧妙表达了该车长期(long)提供顶级(king)服务的概念。

4. 谐音取意

谐音取意法指选择音色与意义都与原文较为贴近的字词,寓神韵于音韵之中,不仅使译名得体,还反映了商品的内涵。较为著名的范例有化妆品Revlon音译为“露华浓”(巧借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名句)。译名既顾其音又产生一种美感,充分考虑到了汉语文化的接受条件,符合文化语境中的受众的表达习惯,让消费者喜闻乐见,可谓一举数得。

三、结语

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商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广告策划,因此,商标词的成功翻译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商品为更多国家的消费者所接受。在商标词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作指导,基于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注意文化差异,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译出能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风俗习惯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郭著章, 李庆生.英汉互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法公.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翻译, 2003, (6) .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5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具有同构性,这为揭示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因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观念文化对科学技术的选择与导向作用,制度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保证与制约作用,器物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载体与基础作用。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建设有利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文化。

作 者:谈新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5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016(5)分类号:G05关键词:科学技术 文化因素 文化建设

“平坟运动”的政治与文化因素 篇6

我不知道数千年来有哪个政府真干过这样的事情,除了在战争和军事的紧急情况下。我相信在土地私有的年代,政府不太方便做这样的事情。恰恰相反,慎终追远,才是封建时代的“政治正确”。如果某一任州官以“复耕”的理由要求某一家族把祖坟铲掉,他恐怕是已经疯了。

正是因为农村土地“国有化”(表面上集体所有,实际上集体根本没有权利处置,只有上级领导才能以国家的名义处置),每一个家庭和家族都没有土地,理论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作为私有的墓地,墓地再难以家庭和家族为单元,多半时候是被干部临时指定的,所以只能零星地分散在集体的土地上。这就是为什么1949年后,农村到处都是乱坟。同时也表明,数千年的殡葬文化骤然中断。

到了“文革”时期,甚至墓碑都因为属于“四旧”而被破除。那个年代的乡民(当时被称为“人民公社社员”)死了,一般没有名字,就一个土堆,分散在“农业学大寨”的土地上,非常简陋,简直不像一个诞生过孔子的民族,看不出一点“慎终追远”的想法。

“文革”结束,农民分得了“责任地”。原则上,只有自家的“责任地”,才能是自家的坟地。这样一来,农村的坟墓就更加分散而零乱了。而这时开始有一些文化上的宽容,允许人们追宗认祖,加上农民渐渐开始实现温饱,后来又出现了经济分化。于是,农村分散的墓地开始由小土堆变成了真正的坟墓,一般会有一块墓碑。再后來,坟墓“等级化”,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在农村建豪华坟墓。这成了农村非常突出的景观。

在山区和丘陵,坟墓一般会自动集中到高地,也就等于把适合耕作的土地留了下来。但在平原,坟墓就星罗棋布在责任田里,占用大量耕地,也使土地不能用大机器耕作。而今天的政府,虽然名义上说农村土地是农民的“责任地”,但同时也觉得自己对它“更有责任”。他们相信权力的能量,包括“挖祖坟”这种为传统文化所不能容忍的行径,都不在话下。

如果地方政府真要“不留死角”,“一战到底”地开始“平坟运动”,我相信这会成为“千年来第一大难事”。但我也相信,实际上它会留下“死角”,或者网开一面。例如,“处级以上”干部的祖坟,“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以及少数民族、华侨、外籍华人墓地、港澳台同胞墓地等。”

建坟是文化,挖坟也是文化。历史上,很多“干部”的坟墓确实也被挖了,否则,现在的地面到处都是大干部和名人的坟墓。就说封建社会“最大的干部”皇帝吧,如果他们的墓都没被后人毁掉,那今天将会为中国的旅游产值作多大贡献啊。但它们大多不在了,今天能够卖个好价钱的帝王,远近的都已经很少了。至于有规模的,以建制的队伍挖百姓家的祖坟,则是一种“新文化”,历史上还没有大规模发生过。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7

(一) 鲜明的个性化设计能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当今社会是“注意力”经济时代, 拥有众多的企业和大量的同类产品。 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需要想方设法、竭尽所能来表现自己的良好形象。 如何才能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是企业非常关心, 也是企业形象设计师必须关注的。

对于企业来说, 独具一格的、个性化的形象设计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才比较容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收益。 因此对当今企业来说, 强化企业个性化形象, 重视全方位企业形象设计非常重要。

(二) 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需要完整的企业文化支撑

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形象。 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的存在是基于社会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准之上的, 只有优秀的企业理念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企业理念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是指由思想、观念、心理等因素经长期的相互渗透、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内含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导意识, 表现为群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标准、心理等方面, 它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变化, 具有相当长的延续性和结构稳定性, 它是企业理念的真正核心。 因此, 正确的企业理念和完善的企业形象塑造, 需要全面的企业文化支撑, 从而保障企业的自身凝聚力和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决定企业形象需要体现个性化设计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 中国企业不只局限立足于国内, 大量的企业已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开始打造“中国创造”的企业品牌, 从“中国制造”的模仿到“中国创造”的创新体现了企业的成熟。 从设计角度来说,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师的形象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归根结底是沿用西方设计观念和基本的设计规律。 对设计师来说, 重视有个性化的本土化设计, 强调设计的民族自信, 才能体现本土设计师设计思想的成熟。 从形象设计方面看, 具有鲜明民族性、个性化的形象设计更容易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被识别和记忆。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形象设计中的作用

1.中国传统因素在审美上具有视觉效果的独特性, 在国际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体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设计认同的个性化设计原理。 设计师采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形象设计可以取得很高成就。 例如,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很多优秀设计作品都选用了传统元素, 他把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使用, 设计的作品在国际设计大赛中屡屡获奖。 由此可知使用中国传统文化样式、体现独特个性的设计形式在国际上也是能被认同的。

2.传统形象设计体现了文化的认同, 便于被本民族大众所接受。 设计师在企业形象设计中采用大家熟悉的传统元素进行形象开发, 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重新设计, 容易形成具有亲和力、方便识别、利于传播的优秀设计形象。 因为, 传统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佛、道、儒家文化的综合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佛家、道家出世的开通达明和儒家入世思想的对社会的积极面对。 因此, 使用中国传统创意设计能体现超脱的设计意境和积极的设计效果, 符合创作具有视觉冲击力并能耐人寻味的企业形象的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 优秀的文化一直以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大众形成影响。 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因此当代人们也容易接受传统文化所传达的相关信息。 例如, 从思想上, 中国人喜欢有吉祥寓意的形象设计, 企业老板也希望企业能发展壮大、具有欣欣向荣及红红火火的发展前途等, 因此, 使用具有吉利寓意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形象设计能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3.从设计角度来说, 传统文化元素对创意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 中国一些传统的行业, 可以方便地使用传统形象进行设计表现:传统行业由于传承特点, 其行业特征明显, 容易采用传统的形象进行设计表现。 当然,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符合流行审美的发展观点, 宜在传统形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规律对其进行调整加工, 使之符合时代特点, 更易为当代受众所接受。

(2) 中国文化元素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可以使现代设计更加丰富:

①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表现, 是通过历史积累和传承的, 其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和个性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例如, 中国的传统图案大都有文化内涵, 常以神话传说、民间典故为题材, 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所以传统图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 符合了形象设计的某些规律, 通过合理的设计应用可以充分表达相关设计理念。

②中国文化元素之一的汉字有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汉字最初就是一些象形文字或图形符号, 因其具有一定的象形意味所以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 同时由于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漫长的演变, 变得形式多样而有韵味, 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多种字体样式, 还发展为书写作品和篆刻作品等多种表现形式, 为形象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因素和多元的设计原型。

③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规律也是设计中不可多得的经验, 使用得当可以使设计表现意境深远, 使人回味无穷。 中国文化中传统绘画的审美取向是:重视事物的神态、气韵, 通过绘画传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认识。 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表现对象结合起来, 用绘画还原自己的思想, 重视表情达意。 中国绘画中采用的动静处理、虚实表现、疏密布局等意境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是和形象设计息息相通的, 企业形象设计也是以形表意的。 因为好的设计就是在充分表达形象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体现优秀的设计理念的。

三、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价值

当代设计师需要协调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影响。 设计不是艺术, 设计是沟通、是传达。 设计不同于艺术不能凭感觉做, 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接受、能够理解的视觉语言。

由于设计本身属于沟通的范畴, 因此需要设计师的设计符合时代特征。 即设计师采用传统文化或传统图案作为设计源泉而不是直接地应用传统形象, 需要在传统形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再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原始的设计元素进行重构。 因此, 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 设计师应通过大量搜集传统文化的素材, 挖掘变化并改造传统图案, 让传统图形成为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 为我们的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设计灵感和形象源泉, 最终利用现代造型规律将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所以说, 现代设计中设计师的角色是协调传统文化和现代认识的冲突,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影响, 发挥现代设计的优势, 设计出符合现代设计要求的设计作品来。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应用, 可以满足精神层面的和形象层面的多重要求。 企业形象设计师采用具有浓郁中国特点的设计, 可以体现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国际化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化需求, 大量基于传统元素的优秀的企业形象设计已经开始呈现, 互联网上很多优秀企业例如网易网站的LOGO形象设计、凤凰网的标志形象设计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字体设计或传统图案形象进行重新设计的优秀形象, 这些典型的形象设计均具有浓郁的中国特点和强烈的个性特征。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 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 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影响, 它标志着企业的成熟和进步。 同时, 随着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视和传统元素的广泛使用, 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形象设计的逐步成熟和本土设计师设计自信的形成。

摘要:现代企业的形象设计越来越重要, 具有鲜明特征的企业形象可以更快地为大众所接受, 一个企业能有完整的企业形象并进行有效的推广, 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有远见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形象的个性化设计。中国传统元素从国际设计角度来说具有独特性, 传统文化及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美学和实用价值。中国设计师可以通过从传统文化的审美规律和传统图案中提炼传统元素进行设计, 设计更多国人更容易接受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形象设计,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刘言芳.浅析传统吉祥图形与标志设计艺术市场化走向[J].中国市场, 2011 (48) :152-153.

[2]王文豪.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芒种, 2012 (17) :212-213.

[3]赵艳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 2014 (05) .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8

关键词:民族性,当代性,文化针对性

作为充分体现民族心灵和魂魄的媒介之一的绘画艺术, 以其独有的笔墨和色彩不仅在艺术领域内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都起着不可消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画家首先要做民族的儿子。[1]这正是周韶华先生在《我的艺术观和方法论》中所提出的艺术追求。这样的艺术追求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笔者认为画家是“民族的儿子”就是说要在绘画作品中展现民族性和当代性, 即艺术的“文化针对性”。那么, 我们从什么角度去更好地审视“文化针对性”呢?

首先, 我们有必要先来阐述一下“文化”这个概念。通常认为“文化”是一个派生于“自然”的概念。[2]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结论同现今流行的自然派生与“文化”的观念截然相反。英语中“culture”的原始意义就是“耕种”。由此可见在没有耕种文明之前的狩猎时期, 人类是谈不上文明的, 更不可能存在“文化”。当人类的劳动和农业生产存有溯源的关系时恰好展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一种转移, 历史性也是其表现的重要属性之一。推之, “文化针对性”折射着时代和历史中人文的发展, 同时也折射出艺术家作为个人的艺术创作解放程度。这正是艺术作为文化在广义定义中的独特性, 同时以其独有的角度解释着文化针对性的内涵。这样的解释恰恰否认了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文化”都存在的一种惯有的结论, 那就是“文化”这个词显得过于宽泛同时又过于狭窄因而没有多大的用处。

其次历史上中国人一直有意识地回避西方的文化侵入。直到近代, 一个思想意识转折点的出现指明了文明的发生和影响对艺术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并且许多中外学者也基于这个原因密切关注艺术作品周遭文化的因素。如丹纳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因素的观点, 其意义影响深远。其实早在18世纪, 孟德斯鸠就提出了“三地三正论”, 即“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平民政治, 平原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整体, 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两者混合的政体”。[4]艺术理论的曙光跨越时间的长度让两位大师在提出各自的理论时呈现了在本源上的相似性。造就文明的人类生长在天与地之间, 那么天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两者, 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说, 要有“文化针对性”指的就是要把民族性通过各个载体充分的表现出来。凡是构成文化的不同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民族性。

第三, 时代的演变凭借着时间这个量化单位在不停的翻新, 艺术一向以揣摩时代脉搏为其责。说到底, 不合时代的艺术是颓废的艺术, 推陈出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推翻旧的时代印记在艺术形式中固执性的存在。它在艺术创新这方面的影响是固执的, 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不可磨改的。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决断得说创新的艺术要如何的标新立异, 如何的不合大众化, 为的是她能伫立在当下的艺术氛围中, 用她独有的艺术手段来为人类展现艺术还可以是这样表达, 新的艺术观念的表达也许是触目的, 也许是惊心的, 同样也有可能是默默无声的, 重要的不是这些, 而是她可以让我们明白艺术先行发生的, 她一次又一次的推翻着我们头脑中以往对艺术的理解和只有用许多专业词汇的堆垒才可以大致道出的所谓的艺术真理。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为我们揭示真理的发生, 这就是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价值。

观摩周老的绘画艺术作品, 无论是其《大河寻源》、《世纪风》系列, 还是《征服大漠》、《梦溯仰韶》、《汉唐雄风》系列。深深思考他究竟是以怎么的方式体现民族性的呢?亦或更好的显现他的绘画艺术中的文化针对性呢?这恐怕归言之于周老的艺术观念, 即艺术归根到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周老曾言:“当社会需要修复人类灵魂和重建理性精神时, 民族的尊严、自信和自强----民族大灵魂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大美、深邃美和崇高美的形象意蕴是何等沉雄、宏大和宽迈!”[5]我想这恐怕是对周老艺术观念最权威的诠释了。

原文冠以“典型”一词, 我想这主要是从“当社会需要修复人类灵魂和重建理性精神时”这句前提来考虑的, 时代的变迁对文化人的思想的冲击和触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时代的要求和时代的大势。激荡过后的平静, 艺术的道路的走向值得我们去深深地反思。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周老提出了“民族性和当代性是书画家的立身之本”的艺术观念。同时, 他本人也是依据这个艺术观念结合艺术创作实践的。应该说, 具有中华民族大灵魂的绘画文本正式在周老的笔下应运而生了。

笔者认为, 周老的绘画艺术不仅仅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着艺术的价值, 更是在一幅幅的艺术作品中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在当下的表征, 最为突出的是其在作品中展示的一股“势”, 一股大中华的“势”。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平衡无不体现着势的存在。周老的艺术作品有一种内在的灵变飞动收放自如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这种力实在是充斥了整个画面, 进而让人感觉这股力已经渗出了画面之外, 无疑, 这样的力就形成了“势”。运转着, 让观者震撼, 这样的势就是一种崇高, 一种艺术的审美体验, 其实这就是体现着艺术的终极价值的文化针对性。那么, 周老的绘画艺术就是一种终极艺术价值体现最好的印证。周老构建“势”来作为表达艺术价值的关键, 即借“势”来运营一种力量, 一种能直接促动到他心灵的力量, 从而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气氛;同时, 欣赏者也从这一瞬间感受到了周老艺术作品自身的生命和意义。

这正是周老的艺术魅力, 也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热情的集中体现。我想在极度强调个人意识作用的今天, 也许对许多艺术家而言, 民族性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过时的话题。而这正是讨论它的一个很好的理由。笔者认为, 民族性的信条延续了几千年来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之所以现在被认为是生搬硬套的教条, 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一些时期过分抽象化地强调了民族性。而过分的强调则偏离了它原本同艺术紧密联系的道路。霍金认为“宇宙开始时处于一个光滑有序的状态, 随时间演化成波浪起伏的无序的状态。”应该说, 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无序状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正是当下诸多的艺术流派。如果说艺术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同民族性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 哪怕是抽象的艺术作品, 观众也会被震撼或被感动而不是盲然的或是生搬硬套某些流行艺术理论去“科学”地理解艺术。

无论是民族性还是当代性, 作为绘画艺术的文化针对性的两个基本属性。他们都是一定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 都体现了人作为特殊的存在的需求。二者是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的。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艺术发生时, 作为时间性表述的当代性, 我们一般都会把当代性仅仅认为是一种关于时间的表述, 却忘记了它同时也是同人的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重要前提。这个需求可以凭借艺术来满足。无疑绘画艺术的文化针对性是一个我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追求永恒真理永不偏离的方向指南。

参考文献

[1]周韶华:《我的艺术观和方法论》[J].《美术观察》, 1997, 12.

[2]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白兽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秦王朝覆灭的心理与文化因素探究 篇9

1秦朝不行仁政,严刑峻法。如陆贾所说:“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加之沉重徭役,暴政剥削人民,导致大失民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从而造成人民奋起反抗。

2秦朝制度有缺陷。有些学者认为,秦郡县制实行太过彻底,导致没有诸侯国作为屏障守卫中央,地方郡守县令对地方约束力不足,如《汉书》记载:“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初吸收秦朝灭亡经验行分封,郡国并行。

3秦朝军事部署出现重大问题。有学者认为,秦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兵力仍然按照战时部署,大量军事力量出征在外,导致帝国内部军事力量空虚,不能镇压起义。

以上几点,被学界普遍认可,认为这些因素或轻或重,共同作用,导致昔日横扫六合的强秦迅速灭亡。笔者认为,除上述因素外,秦的迅速灭亡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动因———六国人民对原有国家依然有强烈的心理归属,而对秦统一天下并不认同。

一、商周分封制度下长期形成的文化隔阂与家国认同差异

中国在商周时期并未真正实现大一统。商周大行分封之道,商王、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使各部落诸侯臣服,部落方国首领、诸侯王,或因种族血脉,或因分封为王,统治着自己的区域。各诸侯王各治其民,有高度的自治权力,再加之井田制的影响,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心理,以及地理的阻隔,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造成了封国间的巨大文化心理隔阂和人民对自己所在势力范围的强烈归属感。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诸侯国势力不断增大,至春秋时期,最终形成了能与中央王权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各诸侯国之间彼此独立,互相征战,并在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宗庙认同上表现出了巨大差异。

在此基础上,甚至还演化出了风格迥异的各地文化。较为典型的如“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史籍记载,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文化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社会习俗,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燕赵多好气任侠、悲歌慷慨之士。齐鲁文化以儒道为内涵,刚健、尚礼义、崇气节。至于秦,“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带有戎狄的风俗,具有很强的功利特性。各地文化有其自身发展渊源与脉络,如三晋文化多继承自夏文化,齐鲁文化源于商周文化,秦则是掺杂了戎狄的习俗文化,不同的文化个性导致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风俗,自己的精神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培养出不同的民众个性,造成不同的价值观。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与宗庙认同的差异。

(一)语言文字差异导致的文化隔阂

1、文字的差异

《说文解字》曾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化风俗的巨大差异:“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文字差异增大了交流的难度,也说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文字相对封闭的独立发展,文字具有地域性。文字的地域性证明了各国文化的相对自我封闭发展,进而以地域为基础衍生出不同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自文化认同。

2、语言语音的差异

《尹文子·大道下》记载:“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怀璞过郑贾曰:‘欲卖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这是一则因语言字意不同所造成的误会与麻烦,说明当时不仅各个地区在语音语意上大有不同,而且确确实实已经给社会交往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关于古代方言所产生的语音语意的差异,西汉时期有杨雄著《方言》,系统论述了秦汉时期个地区语言语音的不同。如《方言》卷八记载:“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貕,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曰橧。”只“猪”一例,便有诸多称法,凡此种种势必会造成各地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时也反映出各国文化习俗的自我中心发展。

先秦各地语音差异也十分显著,以《诗经》中的语音差异为例,有学者认为《诗经》反映了各国语音差异,以舒、入为例,韵尾有“~d”“~g”的不同等等。近代学者林语堂在作《西汉方音区域考》中更是将古代方言大致划分为十四个系。如“秦晋系”、“梁及楚之西部”、“赵魏自河以北”等等。他虽是考证的西汉方言的谱系,但对秦朝乃至先秦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类似于文字,语言的隔阂同样会引申出更深的心理隔阂以及家国、族群的自我认同。

(二)族群意识与家国认同的差异

先秦时期,由于井田制经济基础长期存在,各地区间具有自给自足的孤立性,再加上邦国林立,交通不便带来的地缘隔阂,以及语言文化风俗的巨大差异,这就给以血缘为纽带的族群意识的存在提供了基础。

首先,族群意识强烈。如《逸周书·酆保》中提及的“异姓乱族”,表明族群意识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很强烈,对异族的生疏与隔阂进而导致对异族的心理上的排斥。这样的言论在《国语》和《左传》等典籍中均有提及。如“异姓则异德,异德而异类”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会对异族的人保持一定的戒备与抵触,这种隔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个部落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每一个种族部落相对独立存在。

这些隔阂在周朝长期统治之下虽有所减少却并未消弭,如地理距离相近,文化相似的部落国家开始渐渐融合,反之距离较远,文化相对独立的地区之间,仍然难以消弭这种心理上的隔阂。

其次,对亡国绝祀的敏感与强烈抵触。典籍记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古代诸侯王国将祭祀祖先甚至看的比守家守国更加重要,断绝祭祀是为大不敬大不孝,“并且以亡其氏姓绝位无主为莫大耻辱”,断绝了祭祀失去了国土,断绝了种族的续延,甚至被看做是被祖宗抛弃被天惩罚,所以亡国绝祀被看做最大的耻辱,最大的不孝,被各个诸侯王国乃至贵族士卿所忌讳。

商周的分封有以原有部落、贵族在旧地延续其祭祀的举措,安抚旧族,给诸贵族心理层面的慰藉。而秦国统一六国后,绝分封设郡县,更是绝了旧贵族的宗庙祭祀,贵族不再享有特权沦为平民甚至奴仆,导致贵族们心理层面的落差难以接受,进而六国贵族无不思复其国,恢复宗庙,一雪耻辱。

总之,长期的分裂存在导致各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族群意识与家国认同,这种感情是强烈浓郁且难以消弭的,而也正是这种心理动因进一步导致人民对秦朝统一的难以认同,民心不向甚至民心思反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安定,催化了秦朝的快速灭亡。虽然秦帝国在军事上,在制度上很容易形成统一,但文化层面真正走向统一却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反而成为撕裂秦帝国的内在动力来源。

二、秦文化的特殊性以及文化软实力不足

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结束了诸侯林立长期分裂的状态统一六国,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然而秦只是军事力量上的强大,面对中原六国,秦国立国较晚,文化发展缓慢,加之长期与戎狄接触,文化习俗上也有戎狄之风,文化上长期以来落后于其他六国,秦国统一六国后在文化上却并没有统治的力量。

秦人尚武,民风剽悍,故《诗经·秦风》多杀伐雄霸之气,《秦风》多奏凯旋战争的歌曲,如《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之句,整诗重章叠沓,表现秦人奔赴前线的勇武。陈继揆在《读诗臆补》中评道:“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秦人尚武好战,充满了斯巴达式的勇武精神,这种“刚烈”与中原文化的“柔缓”,截然不同,风格迥异。

秦国文化还保留了大量的戎狄之风,《史记·秦本纪》“秦杂戎狄之俗,先暴戾而后仁义”,秦人好战暴戾,是秦对戎狄文化的吸收与保留,信陵君对此也有言“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道行。”可见其与中原文化的大不同。秦人还有相似于戎狄的丧葬嫁娶习俗,较之中原习俗大不相同。此外,秦人宗法观念淡薄,缺少中原周制中“君君臣臣”的宗法等级观念,秦国以“择勇猛者立之”代替嫡长子继承制,此种继承之法也多受中原其他诸侯国所诟病,称其“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是为未开化的种族。

此外,秦帝国统一后,虽然有“书同文,车同轨”,“焚书坑儒”等文化统一措施出台,但并不能从思想上真正统一中国,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秦文化缺乏统治力量。秦文化长期被东方六国排斥蔑视,在《公羊传》中直接被斥为“夷”。《秦本纪》秦孝公明确指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现实,文化落后,加之秦国立国很长一段时间贫穷落后,民风闭塞,致六国皆视秦为蛮夷,未开化之民。

有学者曾明确指出,秦文化“即从思想理论方面考察,秦国确实无法与东方六国相提并论,在秦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到统一以后,没有一位堪称思想家的秦人。也没有一部秦人的理论著作出现。”缺少先进的哲学思想立国,只能靠吸收其他文化发展自身。

秦文化的相对薄弱落后,以至于统一之后,六国知识分子仍然蔑视秦国文化,《语书》记载秦统一后已经归入秦土五十年之久的南郡地区“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仍然用楚俗不用秦法,可见当时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撞击之烈,同时各国文化的根深蒂固很难拔除。更有甚者,有些知识分子甚至借助自己旧文化来非议秦国,“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人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集中反映了以法家思想和戎狄文化为核心的秦文化并不能兼容于各国,反而受到了责难与非议。

三、各国人民对秦统一从心理和情感上难以接受

秦国经历几代人上百年的准备,在嬴政时期用短短的十年时间一举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可是由于诸侯林立的分裂状态已达500余年,中原各国人民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家国观念,骤然而至的统一,使各国百姓对秦一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人心思复。

率先举起反秦大旗的是六国贵族。虽然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六国贵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或杀之,或贬为庶民、奴仆,或流放,如“徒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这些举措极大限度的削弱了六国贵族的势力。不仅如此,始皇帝还数次巡游天下,炫耀威仪,震慑人民,让六国王族很难再举兵反秦。但还是有六国将相子弟、贵族,或以武力刺杀等手段刺杀始皇帝复仇;或借助舆论、百姓对原六国宗室子弟的期许,密谋复国。如韩国旧贵族张良,为刺杀秦始皇散尽家财,求力士刺杀秦皇于博浪沙未遂。楚国旧贵族项梁、项羽,领导指挥秦末农民起义,给秦帝国以致命打击。张良反秦的直接动机是“为韩复仇”,因“大父、父五世相韩”,对韩有深厚感情。项梁、项羽则是楚将项燕之后,项燕为抗秦而死,且楚怀王被骗入秦不返,楚人恨秦最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国仇家恨,项梁、项羽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以上种种是最为典型的六国贵族反秦运动,贵族沦为平民后的巨大落差,对旧诸侯国的深厚情感,成为他们反秦的主要心理动因。而雄厚的财力,坚实的群众基础又成为他们反秦的最主要工具。

普通百姓也同样具有反秦之心,六国被相继灭亡后,百姓或同情亡国君主,或怀念故国,加之秦法无度,不施仁政,造成各地区百姓迅速形成一呼百应推翻秦朝的局势。

虽天下已经一统为秦土,但植根于百姓心底深层意识的认同仍然是曾经的六国,自认身份为楚人,赵人,燕人等等。百姓对六国的情感与怀念,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民心所向,谁能掌握民心向背,谁就掌握了真正的反秦力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陈胜首发起义,却因自立为王没有立楚王之后,导致天下不满,陈胜起义因此不能长久。而到项梁起义时,“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可见即使楚王之后已经沦为牧羊人,也没有什么大才能大德行,更没有发起起义领导军队,却依然能够一呼百应成为民之所向。

陈胜、吴广九百戍卒振臂一呼天下响应,除了“天下苦秦久已”,官逼民反,更重要的是旧六国臣民在心理上对一统并没有真正接受和认同,人心思反。

除此之外,知识分子对秦的统一也难以接受,秦朝“焚诗书,坑术士”,意图进行思想文化的统一,但大刀阔斧,简单粗暴的政策执行,以“围堵”、“毁灭”的方式进行的思想统一,却只是形式上的统一,百家杂语依然存续,各地区文化依然植根在每一位百姓心中。强制的执行,没有达到真正效果,反而更加激化秦与原六国人民的矛盾,激化了与知识分子的矛盾,人民怨声载道,天下人皆生亡秦之心。

四、总结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10

关键词:幽默话语,语言,文化

1 引言

人们生活中, 幽默可谓无处不在, 它的交际作用和娱乐功能不可小视。它是菜中的调味品, 是生活的润滑剂。它作为一种生活智慧, 在调节人际关系, 促进理解, 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奇妙的作用;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它又有娱乐、讽刺、激发思考的功能。

2 中英幽默话语特点

2.1 隐含性

幽默话语通常有两层含义: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幽默效果就在于听话人透过表层意义推理获得隐含意义。

例如:A: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our President’s lecture

B: Well, he is a very easy-going man.

在这则对话中, B的回答表层意义与A的问话毫无关系, 但是根据合作原则, 其中有必然有隐含联系。听话人只能把B的回答理解为总统的演讲并不精彩。如果直说则既不礼貌也不幽默了。

2.2 讽刺性

幽默讽刺的真正目的不仅是引人发笑, 还在于揭露真相, 针砭时弊, 或作为反唇相讥的武器。

例如:A physician went to heaven and met God who granted him one question. So the physician asked: “Will health care reform ever occur”

“ I have good news and bad news, ” God replied. “The answer is yes, but not in my lifetime.”

这则关于美国医疗改革的幽默对话反映了美国人对医疗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医疗改革有期望到失望的过程。

2.3 模糊性

在社会交际中, 由于主客观原因, 为了有效沟通, 人们反而会有意使用模糊表达, 打破常规的说话和理解方式, 达到幽默效果。这就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

例如:A: Do you ever draw pictures in the nude

B: No, I usually wear a smoking jacket.

A的本意是问“你画过裸体画吗”这里in the nude 做pictures的修饰语。而B把in the nude 理解为状语。所以这句问话就成了“你裸体画过画吗”B的答话就使A的问题变得尴尬好笑了。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 更是善于含蓄模糊的表达。例如:一个中国人和外宾吃饭时想去洗手间, 就说我去方便一下。饭后, 他又对外宾说, 方便时欢迎到我家。“方便”一词的在不同场合的广泛使用是外国人迷惑不解。委婉语的使用模糊了词的原意, 中外交流时产生的误解带出了幽默的效果。

3 语言表达手段

3.1 双关

利用语义或语音双关所造成的说话人和听话人理解上的偏差时产生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老师教小学生识别左和右。

T: Which side is the left side of the pie

S: The side that is not eaten yet.

老师想问哪边是左。学生却说没吃的那边。听了这样的回答, 老师一定啼笑皆非。学生把“left”理解为“剩下的”, 回答不能算错, 但又不是老师所期待的答案。

汉语中的歇后语最擅长使用双关手段了。例如: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 (盐) ;猪鼻子插大葱——装相 (象)

3.2 类比

类比把要说的事和已熟知的具有相似点的事物作比较, 以使描述更生动易懂。幽默效果的产生在于所选的做对比的对象既在情理之中有在意料之外。

例如:When a group of young students asked the famous scientist Einstein what is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Einstein replied humorously: “When you sit with a nice girl for two hours, you think it is only a minute; but when you sit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you think it is two hours. That is relativity.”

再如:《围成》里的人物描述:韩太太虽然相貌丑, 红头发, 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 而举止活泼像触了电似的。

3.3 反语

反语就是语言的表层意义是一回事, 而隐含意义却正相反。一正一反的差异引发讽刺与幽默。要么欲扬先抑, 要么欲抑先扬。

例如:A: How is your son getting on at school

B: Splendidly. He is so thorough that he stays two years in every class.

“Splendidly”和“thorough” 这样的褒义词实质表达的是儿子糟糕的表现。

蒲松龄早年应对一位姓石的师塾师先生的对联。据说, 一日老师将蒲松龄喂养的家雀摔死, 放在原处, 用砖头堵好, 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蒲松龄发现家雀死了, 又见墙上对联, 断定是先生所为, 于是续了一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 当面质问学生不该这样来辱驾老师, 蒲松龄从容地解释道:我是按老师的联属对的, 如果写得有错, 请老师指教。老师再仔细分析, 发现联中用的反语属对, 可以说是对得天衣无缝, 挑不出半点毛病, 无言以对, 只好拂袖而去。

4 文化因素

4.1 地域环境因素

中国和英语发源地英国地处不同的地理区域。英国环海, 海渔业发达, 社会经济和生产方式依赖于动物养殖和贸易。而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部分是处于东亚内陆的大片领土。

4.2 社会环境因素

在语言交流中, 人们不仅用话语描述客观事物, 还要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世间万物是客观存在的, 可认识事物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同民族的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 自然有各自的特点。幽默的表达方式和具体内容自然随着群体、场合、职业、年龄、性别等差异而不同。

4.3 民族文化

听说双方对幽默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有赖于双方共有的世界知识和语言知识。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幽默话语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反映出来。中英幽默话语的差异反映了两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

5 结语

西方文化因素导入与高职英语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导入;重要性;方法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交际。它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因为语言与文化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

一、西方文化因素导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基本要求”强调的是学生英语实用能力。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的英语水平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传授好知识,达到授课的最佳效果?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与该国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掌握了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能真正把英语学懂、学通,避免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传授英语语言本身的基础知识,还应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避免因受我国文化习惯的影响,造成学生形成中式英语。

二、文化因素导入的方法和途径

对大多数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外语教学中通过以下方法导入文化因素:

1.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

要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实例,使学生洞察两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习惯,避免以东方的文化观念去理解西方文化,犯错误。

例如: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这样说:“I and Li Ming are in the same class.”笔者用 “A short Course in Human Relations”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为什么应改写成“LiMing and I are in the same class.”

(1)—What are the six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English?

—I admit I made a mistake.

(2)— What are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English?

—You did a good job.

(3)— What are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English?

—What is your opinion?

(4)— What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English?

—If you please.

(5)— What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English?

—Thank you.

(6)—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rd in English?

—We.

(7)— What is the least important word in English?

—I.

这是由英语中的“先人后己”原则决定的。在当今西方高度竞争的社会里,大多数人不得不先人后己,否则就难以生存。但同时也应教会学生在你和别人受到指责或承担某些责任时就无须遵循上述准则了。如:“I and LiMing did this mistake.”了解这些学生就会格外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惯用表达。

2.写作中引入文化对比。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

笔者在讲授名片书写时,就及时向学生讲解中西方在称呼使用上的不同。汉语中“姓+头衔”的称呼是很普遍的,这在英语中则表现为“头衔+姓”。但是如果被称呼的人具有双重身份,那么英汉语言称呼起来也是有区别。如:一位姓王的人既是教授又是主任,汉语中常称之为“王主任”,而在英语中则称之为“Professor Wang”。这是因为汉语文化中常用职务来突出权势,从而抬高别人的社会地位,以达到尊敬的效果。而在西方文化中常用表示专业的词来称呼以体现对专业人员的尊敬。这样的知识讲解,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同类事物在中西文化环境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内涵及表示方法。

3.词汇讲解代入。

中英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文化因素决定词汇的社会涵义,制约着其使用的得体性。教师但凡遇到英汉语言里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就应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

例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TEXT B讲述的是作者对一位老妇人的歉意。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应及时讲解课文中反复出现的 “old”这个词,在西方人的概念里,“old”不仅指“上了岁数”,还往往与老态龙钟相联系。在西方社会里,只有参与竞争,有所成就,才会受到尊敬。而人老了就只能退出竞争,因而就失去了相应的尊敬。同时还应告诉学生,在中国这个传统为差序格局的社会中,老人是被尊重,爱戴的对象,因此人不惧老,社会不忌“老”字,反而爱用“老”来表示尊敬与爱戴。通过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待老年人的价值的态度,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4.将事物观引入教学。

人人皆知,中西方在对待事物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讲解,学生就没有办法充分理解课文的深层涵义。

例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四课“I like animals”,通过对动物优点的表述,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讲解本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以“狗”和“龙”这两种动物为例:西方人对狗大都含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英语中常有这样的表述:“You are a lucky dog”, “Love me,love my dog.”而中国人对狗却少了那份情有独钟,对含有狗的表述大多是贬义:“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但是中国人对待龙这种动物却是另外一种感情,中国人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拜年的时候也常用“龙马精神”,“龙腾虎跃”来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而在西方神话中龙是邪恶的怪物,中世纪,龙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显而易见,中西方某些对同类事物的观念截然相反,教师要通过对比讲解,加深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

5.通过测试导入文化。

通过对学生进行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的测试,找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易犯的文化知识错误。

笔者在期中考试听力部分中用一些涉及中西文化知识的题目来考察学生。如: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A]Of course.

[B]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

[C]Don’t say so.

[D]Thank you.

此题浅而易懂,运用经常,但是有近半数的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答案[D]。这是因为受汉语文化影响,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表扬时,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达谦虚有礼貌。而西方人听到表扬时,总会乐意地说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通过测试等教学方法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文化错误,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导入西方文化。

6.课后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尤其高职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校外实习时间,给以以知识充实,进行文化教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收听VOA 和 BBC等英语广播。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了中西文化理念以及表达方式,才能在对外交往中正确运用和准确理解英语词句,实现跨文化的双向交流。

三、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教师应大量阅读有关中西方文化的经典著作和书籍。各国的语言都有着和其它语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只有了解它们的差异,才能跨越语言的障碍,消除文化差异的壁垒。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习语言与了解、掌握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只有把语言和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和生活的对外交往中得心应手。因此,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应贯彻始终。

参考文献:

[1]翟象俊.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1-4册)[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张卫族.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奎武.英美概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文化因素与设计艺术 篇12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体现, 对员工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导向作用, 进而影响着组织运行的状况和获得的收益。目前, 企业并非以独立的个体在市场中生存, 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决定着竞争力。然而, 供应链节点企业在协同运作过程中, 由于其企业文化的多元性在带来互补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目前, 我国供应链协作效果还不明显, 进而, 整合多家文化, 将矛盾最小化, 组织协同效应最大化成为目前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也将从影响文化协同的因素入手, 分析文化协同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协同的实现途径。

2 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协同的概念和内涵

“供应链节点企业”是指由围绕在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一定顺序或方式联结起来的功能网链结构上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供应链中被抽象为有供需关系、互相影响的点;“协同”是指视节点企业为战略目标一致的整体, 通过合作, 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顺利周转, 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效益和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业务协作、关系协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风险共担, 通过共同制定相关计划、实施策略、运作规则, 以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实现供应链整体目标、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供应链文化协同是以核心企业的文化为基础, 在供应链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 具有该供应链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在此借鉴企业文化的结构, 将其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的维度来表示。其中, 精神文化是指在社会背景影响下, 供应链长期运营形成的文化观念;它包括经营理念、战略发展、目标责任、价值道德观等方面, 是供应链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本身不等同于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 体现着经营理念, 制约着企业行为;包含库存管理、合作伙伴管理、供应链优化设计等各个环节的规章与规范。物质文化是供应链文化通过核心层体现的外在物质形态, 如信息共享平台、车间布局、工艺设备、配送方式等。

3 供应链文化协同的影响因素

本文借鉴跨文化管理和供应链协同方面的研究, 从影响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各类关键因素入手, 分析供应链文化协同的影响因素。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多元文化整合过程中会由宏观社会环境变动而带来一系列冲突和不确定性, 而每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合作过程中会由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碰撞和摩擦。所以, 本文将影响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协同的因素分为:社会层次的文化差异、企业层次的文化差异 (如图1所示) 。

3.1 社会文化差异

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均依存于其国家的社会民族文化背景, 不同的民族文化为供应链文化提供一个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比如:美国强调着个人主义, 中国提倡着和谐主义, 从而中国企业强调和谐理念, 美国企业强调竞争理念。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运作效果在回馈给各个企业的同时, 其名族文化的差异也在影响着供应链自身的文化发展情况。若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在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中, 能够不断汲取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 壮大自己, 那么供应链会更加适应社会环境系统, 比如:创新高效、环保节能、竞争民主等先进理念应当互相学习;反之, 若不能抵挡外来民族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则供应链整体对外界抗干扰能力也将下降, 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应当摒弃。所以, 及时识别出节点企业民族文化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对供应链文化的形成和升华很关键。

3.2 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 即:企业在经营中所积累的精髓和灵魂。我国的企业大体上经历了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建国后、改革开放这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 跨国经营的发展, 企业也在不断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理念。由于不同企业、不同的行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合作伙伴在面对着不同的经营环境时会形成其特有的企业文化, 因而采取了不同的战略, 企业战略不同相应地会发生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冲突始于企业内在, 影响于制度、机制、组织等外在, 对于这类差异的分析,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即:观念层、制度层、符号层。

3.2.1 观念层

对于企业, 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企业对社会的承诺。是形成制度层和符号层的基础和原因。它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追求的最高目标, 集中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虽然观念层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决定, 但同时也受企业领导者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实践经验以及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它会从员工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 影射着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也体现在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几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体包括:企业最高目标、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宗旨这几方面。

3.2.2 制度层

(1) 一般制度。这是指企业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以及各种责任制度, 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着约束的作用, 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 井然有序、高效的运转。如:计划制度、劳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技术工作及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活福利工作管理制度、奖励惩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

(2) 特殊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 与一般制度相比, 更能反应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如:员工评议干部制度、企业成立周年庆典制度、总结表彰会制度等。

(3) 企业风俗。与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不同, 企业风俗不需要强制执行, 完全依靠习惯和偏好势力的执行, 是被员工接受沿袭下来的活动或习俗。形成于观念层, 又反作用于观念层。

3.2.3 符号层

企业文化的符号层是企业的外在的物质表现和载体, 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环境风格、车间设计及布置方式;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特性、包装、生活设施;自办的报纸、刊物等。是制度层和观念层的构成元素。

3.3 协同关系

本文将关系协同因素分为信任、协同、文化认知。在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 供应链企业之间对彼此文化的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冲突时也会选择沟通、信任、共享等方式去理解、尊重对方。不同阶段有各自的合作特点, 这会导致其沟通方式、信任机制、共享程度、对文化认知的不同, 而企业所选择的沟通方式、信任机制、共享程度、文化认知程度也会促进或阻碍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

4 文化协同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4.1 供应链协同的三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协作关系的发展动态的三个阶段来分析文化协同的过程, 进而根据不同阶段下文化协同的特性归纳出供应链文化协同发展的概念模型。

4.1.1 契约阶段

在这个阶段,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不太了解, 主要会通过参观企业、访谈对话、质量检验、业界口碑的方式来增进双方的了解。在根据多种评判因素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到由于诚信、利益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双方交易主要通过契约进行约束与监督, 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来研究契约合同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在这个阶段, 双方都尽力证明自身的组织特性、能力、态度, 频繁的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管理上的融合, 以便尽快解决冲突, 促进交易的达成。最后的成本和收益是考察合作满意度的关键点。

4.1.2 依赖阶段

这个阶段是基于多次契约的成功履行而达到的, 随着若干次重复的合作,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入, 更加了解合作企业的能力、特点、态度, 对合作企业的认知度提升了, 反复定期的沟通和联系, 交换了各方所需的信息,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达到统一, 积累了相关成功交易的经验, 在长期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 更能容忍合作企业不一致的文化和行为。在这个阶段, 合作企业更关注双方的知识、成本、收益, 从对合作契约的关注转移到对交易本身的关注, 契约起到的是强化作用。

4.1.3 认同阶段

在这个阶段, 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已经认同对方的需要、偏好、行为, 在某些方面趋于达成一致性和共同特征, 彼此之间的合作达成了默契, 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统一的合作战略和价值观, 更关注长期利益而不会计较短期小范围的损失;企业之间不同的价值观而导致的消极的情感将对更高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起到抑制作用。合作关系、知识、成本、收益是保证这个阶段顺利发展的基础。

4.2 供应链文化协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建立

4.2.1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 社会文化差异对协同绩效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将社会文化分为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两个维度;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 影响着企业整体价值观、业务模式、偏好;政治环境的变化, 政府政策上的改革、财政货币改革、贸易壁垒的变动等会影响各个节点企业文化的特点, 也会对最后的协同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绩效带来相应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企业文化差异对协同绩效的影响。节点企业间文化差异可以为供应链决策提供更多的方案和发散创新的成果, 不同文化的强强融合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然而,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为决策方案带来各方的意见不统一而增加不同成员之间的矛盾, 削弱最后的合作绩效。

(3) 协同关系对差异的协调作用。信任、沟通、共享等协同关系强化了文化差异的正面作用, 削弱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的信任机制和沟通方式能增进节点企业间的共享程度, 可以有效的解决双方产生的冲突和分歧。

4.2.2 理论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分析, 社会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对协同绩效有正、负影响作用;协同关系对文化冲突和绩效存在缓冲关系。社会文化分为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两个维度, 企业文化分为观念层、制度层、符号层三个维度, 协同关系分为信任、沟通、文化认知三个维度。本文建立了包括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协同关系三类影响因素及其对节点企业合作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 (契约阶段、依赖阶段、认同阶段) 的协同绩效的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 (如图2所示) 。

5 结语

本文概述了供应链文化协同的概念和内涵, 说明了构建供应链文化、缓冲文化冲突带来的负作用的重要性。借鉴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协同理论提出和分析了供应链文化协同的影响因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差异对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Frank Quinn.Collaboration:More Than Just Technolog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 (6) :3.

[2]Selwyn Piramuth.Knowledge-based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Dynamic Supply Chain Configur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 (165) :219-230.

[3]张翠华, 周红, 赵森.供应链协同的因素模型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 2005b, (6) :53-54.

[4]徐旭供.应链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及其功能分析[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 2007, (12) :7-8.

上一篇:资助基金下一篇:高校院级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