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2024-05-22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共10篇)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1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具有同构性,这为揭示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因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观念文化对科学技术的选择与导向作用,制度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保证与制约作用,器物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载体与基础作用。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建设有利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文化。

作 者:谈新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5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016(5)分类号:G05关键词:科学技术 文化因素 文化建设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建设,指导,运用

科学发展观指的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适应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还适应于指导我国企业的发展。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发展是企业的生存之基, 发展是企业的根本出路, 科学发展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深化企业改革, 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下面就科学发展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1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载体, 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程度。因此, 发展也是企业的第一要义, 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贯穿这个第一要义, 切实服务于这个第一要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科学发展观为企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 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是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目标。忽视或偏离这一重要目标, 必然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观把企业文化管理的“以人为本”的主旨, 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以前我们谈到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时, 通常总是说要“理解人, 尊重人, 关心人, 信任人”等, 但是从其着眼点来看, 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 去搞好工作。然而,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 这是有失偏颇的, 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只是看到了人的手段性一面, 而没有看到人的目的性一面。即除了企业的发展之外, 还要关注人的发展。因此, 我们讲“以人为本”应是“理解人, 尊重人, 关心人, 发展人”, 即把“发展人”作为“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之一。“发展人”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即使每个人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和释放。实际上只有把“发展人”纳入到其中, 才体现了企业文化管理的“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的真谛。而这也正是我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和体现。企业是人的集合体, 不仅要谋求利润的创造, 更要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的员工不仅把企业看成求职谋生的场所, 更把企业看成自己实现人生抱负、追求和社会责任的舞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积极、先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 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指明的道路。

3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使企业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奠定了基础。对于企业, 如果说企业文化回答的是“我是谁”, 企业发展则回答的是“我要做什么”。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二者应相互匹配、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必须支持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则反过来改造企业文化。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统筹兼顾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努力做到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更好地推进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目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能否深度开发、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 把全体员工的精神和意志凝聚到深化改革、跨越发展上来, 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 关系到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全面发展。

4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力度,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特性:

4.1 要具有高度战略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 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反映企业的特点又要体现责任心和主人公精神。

4.2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 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当明显, 以知识、技术为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创造出崇尚知识, 尊重人才, 推崇文明的价值观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

4.3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前,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而不是追求时尚、赴时髦的“装饰品”。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 找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 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 以企业管理带动企业文化, 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4 具有价值的统一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在领导者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下形成的, 应体现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相互一致。通过培养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 产生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终使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4.5 具有创新性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 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 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 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使企业文化始终成为员工精神和意志的凝聚力量, 始终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始终成为改革发展服务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4.6 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因为, 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借助先进的企业文化, 把党和国家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的管理理念, 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受到教育, 提高素质,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又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为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可靠保证。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作者简介]郭春燕(1974- ),女,河南孟州人,河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05-02

一、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在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它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又增添了校园文化的活力。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又是在高校校园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但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还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行为风尚等。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可以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从三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是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内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也包括学生自身购置的体育器材和服装等。第二是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种健身运动、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运动竞赛等。第三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它不但包含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互助友爱的精神等;而且包含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感召性,具体包括学生视觉的刺激和交谈的内容等。三种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观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高校体育文化贯彻科学发展观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物质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地、器材。一所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学校体育水平的标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学校内体育建筑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这些物质对全校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同时,体育场馆、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器材,学校的体育文化层次很难达到一定的水平与高度。因此,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不仅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高校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本,不断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增添体育设施,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已有的场地与器材,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

2.合理开发社会体育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尤为迅速,部分高校自身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无法改善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而学校所处的社区内体育场馆与设施则成为高校体育最有效的开发对象。从协调发展的观念出发,可以积极联系社区内体育组织机构,联合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与赛事,共同参与到比赛中,利用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既帮助社区体育的发展,又扩大并开放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范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这种开放性相适应,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坚持制度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当今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而高校体育课则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其课程设置与开展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开设多种体育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体育班(每班人数控制在30~40人)上课。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先进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和职业取向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进行学习和锻炼。课程设置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真正受益,从而通过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促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更全面、更加丰富。

2.改革课堂教学。体育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渠道,体育课是学校组织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和纪律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中各种图片、视频、广播宣传、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也可以利用组织教学比赛、现场观看高水平的体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在教学中也可采用录像的方法,通过回放录像,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质量有所了解,达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具体而生动的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和体育文化品位。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队与体育社团的管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生理教育扩大到生理、心理、社会范畴,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已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为指导,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增加锻炼时间,合理安排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减少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健身与终身体育观念。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和体育爱好, 还能带动一批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因此,要加强高校校园体育社团建设,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结构,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底蕴。

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是一所高校对外展示、交流、扩大知名度的窗口。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运动队常年的运动训练,对学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对学校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运动队的训练、比赛作风等也是全校师生关注和评论的焦点,就像一块磁石,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高校体育运动队以其特别的影响力和号召性,促进了全校师生的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提高。

4.体育活动竞赛制度化、常规化。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完备的体育竞赛制度,是全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催化剂,对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完善体育竞赛制度,使高校体育竞赛传统化、制度化。如在高校组织的综合运动会、单项运动会、体育节等。综合运动会、单项运动会形成制度化,每年定期举办或交替举办等。体育节的活动可以形式多样,根据参与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进行改革,可以是师生之间、男女生之间、院系之间、年级之间,更小的范围也可以是寝室之间组队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三)坚持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提高高校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强高校体育师资的素质。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决定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提高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及管理,无形中保证体育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与传播的保障。

高校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在教学、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形式中,对学生体育文化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完善其知识与能力,培养其敬业精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加强宣传,提高舆论导向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使校园体育活动生机勃勃,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多种锻炼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各类体育活动前、中、后期,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与宣传作用,加强宣传高校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广大师生对高校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促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使其能够在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后,将所学体育知识、爱好和体育锻炼习惯一并带入社会,传播于社会,有利于社会体育风气的形成,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四、结论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第一,物质文化建设要以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加大高校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投入,合理利用周边社区体育资源;第二,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校园体育活动竞赛制度,加强校园体育社团与运动队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管理等;第三,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高校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强高校体育师资的素质,加强宣传,提高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薇.关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

[2]丁建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3]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何蕊.科学发展观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

[5]周庆谊.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及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田爱华,刘海斌,孟昭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7]陈强.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统一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4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人们通过语言和文字保存并延续当前时代的文明成果。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类用来创造文化、传递文化、延续文化的最主要的工具。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社会内的信仰、制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总的结合,涵盖的是整个社会的所有部分。而语言则是一个社会用以保存文化、传递文化、发展文化所依托的工具。不存在语言的社会,其文化的传递必然受限,其文化的保全程度也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构成之一,不同的文化可能有相通的语言,但是不同的语言一定能够代表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从传承的角度上来看,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学习语言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自己掌握的一种交际工具,用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该种语言所拥有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够表现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能够帮助人们减弱或是克服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引起的困难。要想灵活地运用该种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就要了解该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例如俚语与方言。不同文化的人之间交流常常会出现困难甚至是误解,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双方互相不了解对方文化的习俗,也就不能互相理解对方的行为方式或是言辞举止。若是在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那么可以避免许多尴尬。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夹杂一些当地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一些不同于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理解,也便于学生记住一些英语固定的语言搭配,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导入

1.引入词语的文化意义

由于生产方式对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会逐渐产生许多的固定用法或是俚语方言。又由于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相同含义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引申意义。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亲属之间的交往,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敬语与称谓,且把不同的关系分得较为详细,比如“三姑六婆”等称呼。而美国比较崇尚自由独立,大都将亲属之间的关系分得较为模糊随意,例如叔伯姑父之类统称为“uncle”。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这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在接触英文时遇见这些称呼能够正确理解。

2.导入语言的语用文化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之外,还要结合文化,分析语言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中存在的特殊的意义。学生在掌握了英语的基础应用之后,继续深入学习的难度就在于将其运用于文化交际的范畴。在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突破自己思想上本土文化的限制,了解并理解目标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文化内涵,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之中增强自己的英语语感。教师可以对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中的专用语言进行分析并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的语用文化意义。

3.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导入应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解的方式,还要结合现在的科技手段与方法,从多个角度渗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例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在上课时播放相关音频、视频文件,订阅英文期刊或是报纸等书面材料,收集英美国家与其他国家因为文化背景差异而发生的逸闻趣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可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外教的方式,让外教给学生讲解最纯正的风土人情,学生也可以通过向外教提问的方式得到最为地道的答案。外教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时穿插一些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比如文化禁忌,让学生直接感受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也是保存、传递、交流文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目标文化相结合,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穿插在语言教学当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英语。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5

文化意象翻译中的同等效果原则与文化因素的传递

等效理论经过古今中外翻译家长期摸索、研究之后似乎发展到了接近完善的地步.许多译者将其当作翻译的指导原则.但是,在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时,考虑接受者的反应常常和文化因素传递的目标相矛盾.若直译之不利于接受者“明白领悟,强烈感受”原作语言人们的领悟和感受;若弃之不译,则又丢失了原文意象,无法完成文化因素的.传递这一基本目的.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陷于了一个两难境地.

作 者:李家军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国际交流处,广西,南宁,530004 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6(5) 分类号:G02 关键词:翻译   文化意象   同等效果原则   文化因素传递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6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文章从语用与商务英语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语用因素.从语用的`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作 者:曾勇 石磊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刊 名:商场现代化  PKU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用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   语用原则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 它是表现在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积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文化在高校的体现和延伸, 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精神相结合、在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文化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而且也承担着创造和传播, 知识、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社会职能, 保持校园文化的健康性和高品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校园文化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教师在其社会活动中都无形地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他人, 使大学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从而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 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反哺”的互动, 又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 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 校园建筑特色, 校园绿化美化程度, 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 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就是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同时, 还要通过积极开展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其他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 陶冶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操, 抵制低俗和非理性文化的倾向, 引导校园文化向高雅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一般是在青年大学生耳濡目染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中, 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关系到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员工, 在年龄结构上整体趋于年轻化, 庞大的学生群体更是使校园文化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但这一群体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如何帮助大学生甄别“优劣”文化成分, 走出心理和思想上的误区, 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大学自身精神的体现, 而大学精神不可能自发形成, 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 需要历史的积淀, 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纵观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 每所成功的大学都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支撑,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赋予学校生命力、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 是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反映, 具有十分强烈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 而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 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 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深刻影响, 铸就出既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推动学校自身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 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 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凝聚力。

2.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即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化办学环境, 优化办学条件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 健康优美的教学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化学生的心灵, 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校园环境建设上, 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 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内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学校大门、学校围墙、标志性的雕塑, 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 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等, 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等, 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3.坚持倡导高雅文化, 净化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倡导高雅文化, 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要建设高雅文化, 另一方面, 面对大众文化也不能简单地抵制或急于批评, 而应该思考如何积极适应。基于此, 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对立统一, 正视大众文化流行的现实, 善于学习大众文化的有益成分, 做到高雅文化通俗化、通俗文化高雅化;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大众文化的弊端及其给大学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警惕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功利性对大学高雅文化的排挤, 在提升大众文化人文价值和格调品位的同时, 把直接发展高雅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造就能够懂得高雅文化、欣赏高雅文化、创造高雅文化的大学人, 为高雅文化的生产繁荣、消费创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 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 提高广大学生的鉴别能力, 同时要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反动、黄色、暴力、腐朽等方面的内容予以坚决清理、打击, 要常抓不懈, 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和学校各级组织对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使这种外在制度内化为师生个体意识的过程。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第一, 要制定适应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各种校园文化制度。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政策, 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同时也要体现科学性、教育性、可行性。第二, 要把制度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校园制度的建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其作用功能是体现在是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加强对学校制度的宣传, 并用以指导师生的行动, 加强检查, 强化管理, 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尽快向内在文化的转变, 从而真正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8

[关键词]医疗保障;事大主义;家族主义;连带责任

[中图分类号]G122;F842.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16

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通过社会共助原则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医疗问题,其在增进公民健康、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建立和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政治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学界对医疗保障发展的研究大多将视角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安排等方面,以文化视角分析医疗保障发展的成果相对不足。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韩国作为我国近邻,相对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完整性和历史连贯性,分析韩国民族文化在医疗保障乃至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影响,能够为我国的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基于此,本文拟在简要分析韩国医疗保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韩国文化特点,着重分析韩国文化对于医疗保障发展的影响。

一、韩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大致可分为非政府主导下的民间分散医疗救助、国家主导下的分阶段建立医疗保险阶段和社会环境大变化下的医疗保障制度整合三大阶段,分别对应其经济发展阶段的恢复期、高速发展期和稳定调整期。任何一项社会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并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1.非政府主导下的民间分散医疗救助阶段

韩国政府在1948年建立之初就通过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劳动者的劳动三权(团结权、团体交涉权和团体行动权),韩国宪法第19条规定“政府依法保障因老龄、疾病以及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基本生活”,但宪法规定的该项基本权利由于战争和经济因素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有关医疗保障政策只是出现在学术层面,如大学教科书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到1950年代前半期。1960年代前后韩国才出现有关医疗保障理论方面的探讨。1959年秋,每周四由韩国保健社会部议政局主持召开的有关引进健康保险制度的研究会,被视为政府层面就医疗保障进行政策性咨询的开端。由于当时韩国刚刚经历战后恢复的困难阶段,受经济力量不足的制约,韩国政府不仅无法满足大多数公民的医疗需求,而且也没有能力提出解决公民医疗问题的政策性构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3年医疗保险法的颁布实施。韩国医疗保障的对象大多局限于特殊人群,如对战争难民、流浪者、灾民等的医疗救助,以及一部分医科大学学生举行的农村医疗服务上。

2.国家主导下的分阶段建立医疗保险阶段

韩国医疗保险制度始于1963年,经历了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两个阶段。在自愿保险阶段,由于缺乏加入保险制度的强制性,该阶段基本处于发展的空白期。自1977年开始,雇佣500人以上的企业强制性加入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正式实施,其后强制加入的范围逐渐扩大到300人、100人、16人、5人,以及全体公务员和公民(见表1[1])。由此可见,韩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由局部人群逐渐扩大到全体公民、由分散的多头管理走向保险对象集中管理的发展之路,到1989年全体公民都享受到了医疗保险的给付待遇。1963年医疗保险法颁布后的12年里,韩国分阶段快速地完成了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的目标。

该阶段的医疗保险发展呈现出强烈的国家主导色彩,医疗保险制度的整体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制定,并由国家行政力量来强制推行,排除了由于适用对象的不同步造成的各种干扰。但这一阶段在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历史问题,如自由职业者的医疗保险待遇问题,过度保障大企业职员、公务员、公办学校教职工的利益等。

3.社会环境大变化下的医疗保障制度整合阶段

进入1990年代之后,韩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发展进入低速平稳阶段,同时社会环境发生极大变化,社会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呼吁公平均等医疗保障待遇的社会运动不断涌现。在这种社会压力之下,1997年12月韩国制定颁布了国民医疗保险法,并以此法为基础,于1998年10月组建国民医疗保险管理公团,对既有的227个劳动组合保险和公务员、教职工团体医疗保险公团进行统一管理,实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1月1日,以1999年2月制定颁布的国民健康保险法为本,对公民健康保险管理运营体系实施了一体化管理。从2000年7月起,所有医疗保险组合的管理、运营都纳入到国民健康保险管理公团,实现了医疗保险组合的再次整合。在管理和运营整合统一的基础之上,依据2002年1月出台的国民健康保险财政健全化特别法,韩国于2003年7月对健康保险

财政实行统一管理,健康保险制度最终实现了管理、运营、财政的高度整合,韩国医疗保障走入新的历史阶段。健康保险管理公团的设立,保障了韩国公民平等享有健康的权利,既存的“碎片化”“局部化”现象得到缓解。“韩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借鉴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形式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同时,还追求公平性和效率性,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值得其他国家借鉴”[2]。韩国医疗保障制度之所以发展比较迅速,且成效较大,除得益于其经济发展和政治安排之外,还与其本身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韩国社会历史文化特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与其经济、政治、社会等要素紧密相连,但其历史文化因素,特别是历史文化传统也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以通过瑞典的福利国家政策得以印证。瑞典实施的平等主义福利国家政策虽发源于1930年代的人口政策或所谓的“前凯恩斯政策”,但其背后则是以瑞典固有的平等主义文化传统为基石的[3]。在已有的医疗保障发展研究中,存在着忽视或者完全不涉及文化因素的错误倾向。必须明确,文化因素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也决不能忽视其作用,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其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下面笔者将通过分析韩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主体性、事大主义倾向、儒教文化、家族主义、政治社会意识等,来考察其对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1.民族主体性

从地理位置来看,韩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半岛,自古以来与我国存在割不断的历史联系,儒教、佛教等宗教,以及济困制度等都是通过中国或者从中国引入到韩国的。另外,韩国还与其南部的日本存在诸多交流。东亚秩序自汉朝形成并发展以来,以“朝贡”“册封”为特征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和支配的体系,韩国自三国时代开始被纳入该体系之内,这是中国周边弱小国家为避免其被直接统治而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也是直到19世纪维持亚洲和平的一种外交典范,被称为 “等级安全机制”[4]。这种秩序是以不侵犯为前提而存在的一种东亚共存关系,一般仅指政治关系,并不会影响到经济、文化及科技之间的交流。但中国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强或削弱,会间接对这种关系的稳定性产生冲击,最重要的历史事实是数千年间韩国并没有被中国合并或者同化,一直作为民族国家生存下来,这得益于韩国民族所具有的强烈的主体性,即使在被日本完全吞并的时代,这种民族主体性仍然得以保持。韩民族所具有的对外部势力进行抵抗和斗争的强烈意识,使其在面对压迫或不公平对待时很容易产生万众一心的意识和行动。

2.事大主义倾向

在强烈的民族主体性引导之下,民众很容易对别的民族理解不深从而产生排斥性,历史上的典型表现就是当时的朝鲜过度崇拜明朝及华夏民族,而对其他国家(王朝)和民族则采取了蔑视的态度,在朝鲜的《经国大典》里就明确记录“事大(明朝)”的条款。明朝灭亡之后,韩民族看不起曾经作为“蛮夷”的满族建立的清朝,反清运动一直持续,更将自己称为“小中华”,因为作为“中华正宗”的明朝已经灭亡,而满族又为蛮夷之族,所以朝鲜就理应成为“中华传统”的主体,之后在中(清政府)、日、俄之间摇摆,1945年解放后直到现在,又一直在“事大”美国。

事大主义思考方式意味着自主思考和活动的缺乏,明显的表现就是20世纪初韩国的路边树木全部是七叶树,"路边树木?七叶树啊!"的思维几乎占据全部韩国人的头脑,当社会成员缺乏自主性时,就很容易被动员起来投入到一种事情之中。

3.儒教文化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受来自中国的各种宗教的影响。在中国三国时代和朝鲜半岛的高丽时代,佛教对韩国的影响尤其强,将佛教定为国教;朝鲜建国之后压制佛教,将儒教作为国教,这种政策持续了数百年,韩国现在仍自称为“儒教之国”,但这种“儒教”与孔孟的教导和思想并不一致,后发展成为统治阶级的伦理规范,成为对公民行使绝对支配权的工具,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朝鲜时代统治阶层的文化和百姓的文化是完全分离的,是将统治进行合理化、组织化的文化,强调"身份社会",我们所熟知的“三纲五常”是其典型代表,崇奉身份差异,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视身份而定。

4.家族主义

家族主义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主张对于家族的关爱压倒其他欲望和行动,把家族利益作为行动的主导[5]。家族主义强调所有问题都要在家族内部、家庭内部解决,不重视家族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济作用。例如,韩国过重的家庭教育费用就表明,父母将年老后的生活负担过多寄托于子女的成功上,这是韩国家族主义在精神意识方面的遗留物。家族主义还强调对老年人、上级和公职人员的一种“善待”,整个社会对于老年人、上级和公职人员存在一种天生的敬畏,认为他们“劳苦功高”,这造成社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倾斜。

5.政治社会意识

中央集权制度在韩国历史悠久,特别是在朝鲜时代,封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但朝鲜王朝是一个“国弱官强”的社会,与国王相比,其下的两班阶级(古朝鲜的世族阶级)的权力更大,大力压制反对社会不合理旧秩序的反抗运动。而当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崩溃之后,长期受到压抑的反抗意识便会集中爆发,推动统治阶级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决定。韩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后期,民主化之后民众受到压制的反抗意识得以大规模发泄,社会民主运动不断发生。但经历了长期集权统治的民众,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缺乏理解,将民主简单理解为罢工、罢课、集会、示威等活动,在野党无条件反对执政党,民众无条件反对政府,其民主运动是不成熟的。相对于西方成熟的民主体系,韩国不成熟的民主运动往往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成为阻碍社会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因素之一。

三、韩国医疗保障发展中的文化因素

韩国医疗保障的发展不仅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还深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历史文化在医疗保障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民族主体性为医疗保障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民众的诉求推动了医疗保障政策的发展。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争取更大的医疗福利而设立的各种协会、公会、行会等大幅增加,集体诉求有助于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为政府提供制定和推行政策的必要支持。医、药分离政策的实施就体现了这一点。医、药分离政策由于触及到医生的利益而受到相当大的抵制,而政府之所以能强有力地推行该政策,正是基于该政策代表了范围最广的老百姓的利益。1984年,韩国各种劳动组合(工会)的数量为2 365个,到1988年增加到6 142个,有关医疗保险的诉求不断涌现,这些诉求直接推动了韩国医疗保险制度受惠人群的扩大和待遇的提高。[6]从表1中可以看出,韩国医疗保险到1989年基本实现了覆盖全体公民的目标,包括之前未被纳入医疗保险制度的中小企业员工与农渔民等。

其二,受事大主义倾向影响,韩国较多借鉴国外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注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韩国事大主义倾向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就是将福利问题和解决方案寄予大国,但由于社会制度有自身的生存土壤,外国的制度和解决方案难以在韩国扎根,会造成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美国学者Mintrom指出,政策制定者为学者或者专家时,政策实施的速度比政策制定者为官员时还要快[7],而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是由学者及专家推动的。1990年代之后,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韩国社会福利制度取得快速发展与此相关,这种现象表明韩国对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中保留的许多有关社会福利制度及思想关心不足,沉溺于先进国家有关社会福利的文献研究,机械引用照搬,忽视了国内相关研究。

在韩国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中,学术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韩国国内研究医疗保障政策的学者和专家多出身于国外或有国外生活学习经历,如著名的医保专家金泰诚、俞光浩等都是从国外毕业后回国在高等学校任教,同时又担任政府咨询委员。韩国最初实施的医疗保障政策,基本都是参考先进国家或地区如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的经验,博取众长而集于一身。而韩国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的调整整合,较好地解决了国外各项先进医疗制度的本土化问题,比如1990年代末进行的医疗保险适用对象的整合,以及财政和管理机关的整合等。

其三,儒教文化使得韩国在发展医疗保障制度时采取了差等适用政策。儒教文化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反对人人平等的“反福利文化”[8],其带来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官尊民卑论调。受这种论调影响,社会保障或者医疗保障首先考虑对公职人员的优待,医疗保障的首要适用对象为公务员和公立院校教职工。二是男尊女卑文化。儒教原本强调的是“男女有别”,而不是“男女差别”,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实际表现出来的都是男女之间巨大的差别。体现在医疗保障方面,就是实施初期男性加入医疗保障后,家庭中的女性成员从属于男性的医保待遇,剥夺了女性加入医疗保障的权利,这当然与男尊女卑文化下的女性就业率较低有一定的关系。三是地区差别问题。与中国相比,韩国地区差别更大,这种差别不仅仅指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更是指在这种差别文化之下,高级官员大多出自同一地区,即所谓的“地缘关系”“学缘关系”,以及重点发展京畿地区而忽视地方。在医疗保障方面,就是优先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后逐渐扩大到较小城市及农村地区,这也成为导致医疗保障资源配置不均的文化性因素之一。

与我国台湾地区将普通劳工人员作为医疗保险优先适用对象不同,韩国在制定和实施医疗保险政策之初,把公务员作为首先适用对象,笼络了政府公务人员,这是韩国官尊民卑思想意识的体现。同时,将公务员、公立学校教职员、私立学校教职员、大企业和小企业员工、无业人士和农渔民等群体先后于不同时期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还视不同的群体设立不同的保险组合,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待遇,使得差别化问题在医疗保障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成为之后韩国医疗保险改革“碎片化”“局部化”的渊源。

其四,家族主义对于社会保障或医疗保障来说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就促进作用来说,实施医疗保障时必须考虑被保险人的家庭抚养问题,即家庭主妇和儿童的医疗保障问题,这会促使医疗保障政策制定者出台较好的医疗保障待遇政策;而就阻碍作用来说,家族主义阻碍了社会连带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医疗保障的多样性发展。因为家族主义强调所有问题都要在家族内部、家庭内部解决,不重视家族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济作用,这与医疗保障强调的互济性理念相冲突。家族主义使得医疗保险主体为在职的男性工作者,造成男性的家庭负担过大,同时将医疗负担寄托于家族或家庭,割裂了社会连带性责任,造成韩国医疗保险脱保和不纳保现象的发生。据统计,2001年脱保和不纳保的韩国家庭为1 613户,而2009年达到2 023户[9],其中大多是家庭收入较高、缴纳保险费较多、可以为医疗保险连带性做出较大贡献的家庭。

其五,政治社会意识推动医疗保障政策实施的主体实现了由政府到民间的转换,这种转变造成多元诉求下医疗保障政策的多变性。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社会福利政策是否实施,主要依据于统治官僚是否感到有必要加强对百姓的统治。金一哲[10]曾指出,韩国社会是受政治权力影响非常大的“政治社会”,政治权力的变动对一般公民产生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先进国家。受这种政治社会意识影响,公民会将过多的医疗保障目标的实现寄托于统治者,而当这种目标无法得以实现时,又会通过自发的政治性运动来实现,比如罢工。

在1990年代韩国实现民主化之前,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存在群体间不公平问题,但医疗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得到了顺利实施,为韩国后来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民主化之后,韩国公民更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对自己医疗诉求的渠道和方式愈加重视,而政府不再是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医疗诉求的多元性和政府主导力量的弱化,造成医疗保障政策的不稳定性增加,全民性医疗共识成为政府追求的艰难目标。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经久远形成的社会群体间的共性要素,它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是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韩国传统历史文化在促使韩国医疗保障制度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境,是导致韩国当今政府制定的政策难以顺利推行的一大因素。我国在发展医疗保障的过程中,应在促进民众共识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增强民众的互济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协同氛围,以群众性的支持来推进医疗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之下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同时注重吸收国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借助文化因素推动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侯圣伟.韩国医保适用人群扩大过程中的经济要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0.

[2][美]乌伟·莱恩哈德.韩国—台湾健康保险国际研讨会特别演讲稿[N].统一民族报,2006-06-04(04).

[3]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Sage:Sage Publications Inc,2003:92.

[4][韩]李参诚.东亚的战争及和平[M].首尔:韩吉社,2009:98.

[5][韩]金泰吉.韩国人的价值观研究[M].首尔:文音社,1995:102.

[6]侯圣伟.论韩国和台湾医疗保障适用对象的扩大过程——以对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借鉴为中心[D].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2011.

[7]Mintrom M.Policy Entrepreneu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7 (3):739.

[8][韩]朴光骏.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历史——西欧福利国家和韩国[M].首尔:良书院,2013:239.

[9][韩]金珍殊.健康保险滞纳者管理改善实态调查[R].首尔:国民健康保险工团健康保险政策研究院,2009.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 篇9

专业论文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企业文化以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油田;企业文化;建设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推动油田企业创建和谐文化不偏离方向,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对企业工作的需求。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和谐发展上狠下功夫。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和时代意义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企业环境的需要。人的思想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环境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但企业不是一个真空世界,尤其是油田企业,因和地方接触机会频繁,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很容易钻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地吸收和排斥当地周围环境中的不同文化要素,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创造一个构建石化职工精神支柱,体现当代石油工人崇高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的形成势必引导干部职工按照一定的文化内容进行人格塑造,对体现石油工人本色,代表企业干部职工形象的思想及行为予以认可,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的需要。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多强调单方面的思想灌输,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简单说教来规范和改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心理情绪以及价值观念。这样硬灌输往往会给干部职工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引发逆反心理,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一种素质建设,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它在引导管理者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说教,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企业文化以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长期以来,有些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还在唱老调子,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上。形成企业文化氛围不浓、甚至得不到落实。为何会出现此种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文化氛围不浓,没有充分认识企业企业企业文化的作用。油田企业是国家的能源企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部分基层单位只重视岗位工作及各种培训考核,忽视了企业文化软件建设,怕过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影响主体工作,不是报着陶冶干部职工情操的态度,而是将它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次要工作,只是在重大节假日或文艺比赛时大张旗鼓,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阵,达不到寓教于乐的效能,反而导致干部职工对文化活动的厌倦,产生抵触心理。

(二)时代感不强,形式单一陈旧,发展思路窄。现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文化、新思潮不断涌现,加之职工成分、知识机构的变化,也使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生活的需求从形式、内容上发生新的变化。部分干部职工反映企业的企业文化生活缺乏生活色彩不够新鲜,无情趣,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和吸引力,没有针对新世纪新阶段企业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现实需求,及时吸取现代社会的文化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三)缺乏对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时间精力的投入。当前企业文艺骨干人才极其匮乏,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干部文艺骨干更是少之有少,往往是兼职,难以组织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同时,由于企业油气生产任务繁重,培训多,再加上企业活动不断增多,致使企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而出现了应付检查考核的不良局面,使企业文化生活始终在低层次徘徊,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赋予企业文化鲜明的时代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色。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火热的企业生活,紧跟时代的节拍,才具有更鲜活的内容。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高擎时代的主旋律,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要求,用艺术的手段再现社会生活中的先进典型,用鲜明的政治导向引导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塑造优良作风,使企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工作斗志。要用干部职工喜爱看、容易学、好理解的艺术手法再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追求,不断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发扬什么,限制什么,时时处处以企业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衡量自己的言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队伍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要找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精神动力的作用。文化,其实就是“人化”和“化人”,人类就是在“人化”和“化人”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始终注意发挥其精神激励作用。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不仅仅成为满足干部职工求知、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的有效途径,而且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改造干部职工世界观、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前沿阵地。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要围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企业生产力来抓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把企业文化大舞台构建成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大平台”。要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来规范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对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测试来检验企业文化的成绩。依此推动基层单位加强企业文化构建文化平台的工作精神,营造教育人、激励人、培养人的企业环境,在活跃企业士气的同时培养造就人才,提高企业生产力。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 篇10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经营间的冲突

1.认识存在误区,企业文化未成为发展经营的助力

一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将很多的时间花费在标语、口号、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以及企业标识上,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中,深化到员工的思维、行为和工作中,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在经济效益主导下的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过于务虚,是做表面文章。三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主要划归宣传部门和工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主要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起来。四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很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培训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落实,企业文化就大功告成。然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是企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深层次地为企业发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

2.家族化情感式文化,遏制企业发展经营

民营企业在成立、发展成长、扩张阶段,大多主要靠的是家族化情感式管理,家族化倾向的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成立和发展成长时期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民营企业要想更加壮大、持久、稳定地发展,家族化情感式企业文化就逐渐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限制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容易使企业文化没有后续力。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必然有限,企业的发展经营也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存在着家族情感式管理倾向,主要是指任人唯近、任人唯亲,雇佣意识显著增强,以人为本意识淡漠,主要依靠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创新。这将会导致优秀人才没有广阔天地,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经营。

3.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脱离企业发展经营实际

每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都有一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策略,企业文化也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独有管理模式。这也就说明,独具企业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就发展经营。比如,美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多数与追求个人发展为核心相联系,这就体现出自身独特性或独有性。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就习惯于照抄照搬一些知名的或大型的企业的文化体系,脱离了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的实际,也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周边环境,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4.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禁锢企业的发展经营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就可长治久安,不重视依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经营阶段、发展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变化发展、改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经营、成长壮大。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发展经营的对策和途径

1.强化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指导企业发展经营

就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大多数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形式逐渐发展壮大,主要靠的是用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他又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极大地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变革,适应企业发展经营迫切要求

重点要变革家族血缘文化,确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民营企业逐渐成长以后,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家族化情感式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营。这时,企业管理就需要突破“人治”转向制度约束,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当家族人员不能胜任时,应该并敢于重用“外人”,摒弃专制模式的决策机制,转向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决策的风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文化,突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特点和个性,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状况,审慎地确定企业愿景。同时,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并引导管理者和员工进行“第五项修炼”,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共同愿景”,在内部形成“团结学习”的氛围,弱化个人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克服企业文化建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现象和文化“弱势群体”现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发展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4.重塑民营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持续长久

上一篇:初中生写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作文下一篇:阿城小学家校沟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