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因素

2024-09-05

跨文化交际因素(精选12篇)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1

一、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1. 宇宙观的不同

中国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人与神灵是互相依存、和谐统一的。而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人与神灵是界限分明、并存与对立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间世界, 笛卡尔的“物质”与“心灵”两种实体论等尽管说法不一, 但都把灵魂、精神、上帝等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区分开来,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这种对立的宇宙观使精神无形中成为改造自然界的一种巨大的、能动的力量, 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因此, 西方文化重视人对外界的征服和改造。西方人总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科学家们一方面不断地做科学试验, 寻求征服自然之道, 另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是发现了某一自然法则, 并承认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中国文化认为阴阳依存, 统一为道, 即太极。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惟一,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中国文化对宇宙的基本态度。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反映了这种态度, 如“天随人愿”、“吉人天相”等, 天和人总是相通的。人们计划一件事情, 总会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中国人认为, 人是自然界所生的,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植物都是跟我同时存在的, 应该爱护它们。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很有影响。

2. 价值观的不同

西方文化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西方人的平等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个人利益永远是属于第一位的, 自己只对自己负责, 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质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为他们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因此在西方商务活动中, 人们既不习惯关心和帮助他人, 同时更不习惯接受他人的帮助, 因为接受帮助只会表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他人则会被误认为蔑视对方, 甚至是干涉别人私事。在别人没有主动提出时, 不要轻易施助于人。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人们都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行为准则, 东方的道德观强调无私奉献, 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3. 思维方式的不同

文化差异的各类具象表现, 大多可归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我国前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将中西方主要的思维和文化差异总结为4点:东方人讲求整体性,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东方人重视求同思维, 而西方人往往追求求异思维;东方人重义轻利, 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原则性;东方人的感情表达间接、含蓄, 而西方人的感情表达则直接、外露。他认为, 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自觉不自觉地以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而形成的。霍夫斯第坦德认为,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确实有区别: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 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 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 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

中国文化注重综合观察, 寻求直觉顿悟。而西方文化侧重具体分析, 抽象推理。中国思维的特点首先在于其整体性, 重视综合的倾向。中国古代历朝都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社会体系和伦理观念, 是大一统的形式。中国人写文章注重文章的连贯性和整体的一致性。中医看病也是通过望、闻、问、切注意全身的综合症状, 其把脉、抓药、甚至熬药的时间、吃药的多少并没有严格的定量, 全靠直觉。中国的烹饪也多用模糊的概念, 如:放盐“一勺”, 并不会规定多大的勺。中国的绘画艺术重在写意, 注重整体的神、意境的传达, 其直觉思维可见一斑。西式思维的特点是其实际性, 注重分析的倾向。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创立了归纳法, 强调用归纳的、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此后, 西方注重实证的特点经久不衰, 他们认为科学惟一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 这只有靠观察和实验才能做到。西医看病, 先给病人做各种化验, 得到数据后, 分析数据, 再做诊断。厨师烹饪, 各种配料严格计算, 操作程序严格规定了先后, 普通人家的厨房里也会出现天平, 用来称量各种配料的重量。

4. 时间观的不同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美国、德国、瑞士, 这些国家的商务人员习惯在同一个时间段只做一项工作, 其优点是可以集中注意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然后迅速地转移到另一项工作, 有助于提高工作时间的使用效率。以商业拜会为例, 拜访者总是十分守时。他们认为, 过早到达可能给人过于急切, 或过于空闲的印象;迟到让人等候则让人感觉缺乏诚意, 不尊重人。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中国文化认为冬去春来, 周而复始, 因此常常向后看, 立足于历史。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单向飞逝, 去而不返, 所以多向前看, 着眼于未来。中国文化认为昼夜更迭、季节交替, 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 做事慢慢来。人们相信失去的东西还有时间补救。语言中有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 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 相信轮回, 认为“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间未到”, 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 好比是一条直线, 是一种线性的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基督教的传说, 时间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观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 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总是向前看, 一切着眼于未来。

二、对中西文化比较的认识

由于种族、时代、环境的不同, 造成了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乃至价值取向。基本上是蓝色的海洋文明与黄色的农耕文明之间的对立。前者为了生存, 不得不征服恶劣的大海, 于是发展了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的性格。后者靠天吃饭, 有稳定的种植业, 不需征服自然, 自然的恩惠是与他们的祈祷联系在一起的。大船与铁镐的区别就在于一者为征服之用, 一者为适应之用。为什么西方多围湖建厂, 造现代化大都市的建筑;而中国的建筑大都依山傍水, 即使无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比如苏州园林、圆明园就是例证。西方人发展了自然界的唯一神———基督, 使人类有了彼岸世界。超越有罪的今生乃是到达彼岸的条件, 却又热爱世俗的生活, 造成灵与肉的分裂。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主神, 自然就是自己亲近的对象, 通过修身养性可以与自然融合为一体。主张“内圣外王”的入世观就是灵肉一致的明显例证。西方人相信人是有罪的, 所以有了罪感文化和耶稣的救赎。中国人相信人是善的, 所以有了儒家的修齐治平为荣的耻感文化。中国人相信道德的自我完善, 所以强调以德治国。总之, 中西之间是一动一静, 一张一弛, 凡是这样的比喻无不为我们认识中西之间的差异提供了一种参照。

三、结语

我们之所以要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 其目的是通过对比, 提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重点是相异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通过文化对比, 发掘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 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正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言对比的必要性时说:“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吕先生的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文化对比。只有预见到在交际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在交际过程中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排除文化干扰, 避免文化冲突, 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

摘要:随着跨国度、跨地域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掌握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详尽了解中西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差异, 可以提升对外交际的有效性, 可以在交际中避免发生误会, 可以在交往中减少文化冲突, 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王菊泉, 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2

论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非语言因素诸如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英汉翻译的立场出发,阐述非语言因素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

作 者:赵桂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分类号:A319.9关键词: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 翻译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因素 语用失误 成因分析

在不同民族形成以及相互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同时融合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甚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跨文化交际中,差异现象多种多样,从文化方面来讲,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1 文化传统不同

语言作为文化的反映和载体,其文化传统是构成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无论汉语、英语,亦或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蕴涵。经过数千年的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在今天看来,英语、汉语的表层结构形式已经迥异,同样,在文化结构、蕴涵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两种文化传统的内涵是熔铸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因素。

1.1 汉民族文化传统特征

汉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商周时期开始直至五四运动,数千年来汉民族文化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从未出现断裂与缺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鲜明的传统特色,在汉民族文化中,浓厚的封建礼教色彩最为主要,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建立、推崇“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在汉语文化中,“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名分、讲究理论,同时强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长幼有序,名正言顺,上下有别等。所谓君就是一国之父,臣就是国君之子。等级分明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和谐,对汉语语用的影响非常深远,直到今日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代人类的语用。

1.2 汉英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比较而言,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相比,汉民族文化传统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汉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传统不同,英美国家并不崇尚等级分明与人际和谐,在这些国家崇尚人际关系的平等性与竞争。对于英国来说,由于其封建社会时期比较短,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并且社会形态要求人们讲究民主、自由和平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崇尚冒险和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改变生活。在英美人眼中,“平等性”大于“权势性”,没有绝对的权威。英美人做事讲究效率,不拘小节,对任何人都平等相待。在美国,无论什么级别,什么背景,人们都会直呼其名,他们相信“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2 价值观念不同

汉语价值观念中最主要的是集体主义取向,强调群体,贬低个人, “与集体保持一致”这是汉文化的传统美德与要求。在汉语文化中,如果个人脱离集体,那么将会受到蔑视。在价值观方面,汉语主张以心换心,以仁待人。长期以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的最高道德标准规范。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中国人往往通过“自谦”的方式进一步表示谦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我观念主要体现为对自我进行否定,倡导保持无我的精神状态。对于某人因某小事取得成绩或者做了件好事受到别人的赞美时,在不同的国家,受表扬者的态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西方,通过迎合对方的方式,受表扬者予以接受,以此肯定和尊重对方;然而,在中国,人们通常情况下通过“否认”或“自谦”的方式予以拒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上表示礼貌、谦逊。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美国,这种价值观主导一切。这种突出自我的思想意识,在西方的交际中,人们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并且敢说敢做,积极表现自己。在这些国家, “隐私”是公民不可侵犯的权利,如果询问打听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等私事,那么将会被视为干涉个人的隐私权,在这种情况下,侵犯别人隐私权将会令人难以容忍。

再有,汉民族文化受到儒家学说的长期影响,对于汉民族的文化来说,忠恕、中庸等已经成为心理积淀,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形成汉族文化求稳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中,人们重视家庭和乐安宁,追求社会稳定,“父母在不远游”。反映在语用上,就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等,这些都是该价值观的直接外化。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好相反,在各个方面体现求变的价值取向。对于既有的秩序,美国人往往难以满足,喜欢标新立异,在“变”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他们所推崇和追求的新意。在美国人心中,变化就是不断创新,就是打破常规,不管变化的结果如何,他们都愿意去进行不断尝试。美国人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万物皆变”。

3 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苏格拉底开创的逻辑思辨方式有着很深的渊源,崇尚个体思维,认为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整体。在思维习惯上,西方人经常表现出在“同”中求“异”。以重形合而有别于东方重意合的特性,在语言上得以充分的反映。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人们多用非人称主语和被动句,主语很少省略。而在中方的思维方式中,通常情况下,偏重形象思维,在中西方文字形式上,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思维方面,汉语往往倾向于整体思维、情感思维,注重主客体融合。在语言上这种思维方式重意合。

4 宗教信仰不同

汉英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表现的十分明显。汉语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最大,而英语则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都留下了不少反映各自宗教信仰的词语。汉语中有菩萨、修行、红尘、取经、慈悲等。英语有God,angel,confession,holy land 等。更重要的是,两种语言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深层文化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语用,从而使语用的面貌形成了差异。在《圣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逾越节聚会。在晚餐时,耶稣说:“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果然,门徒中的犹大向统治者告发了耶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当时晚餐桌上正好是十三个人,人们就认为是这个“13”带来了不幸。在北欧神话中也有一段故事:一天,在天堂的一次宴会上,有十二神上座就餐。突然,凶神洛基闯入了宴会,使宴席上人数成了“13”。由于洛基搞了阴谋,结果使最高的神奥丁的儿子——代表“善”的巴尔德尔中箭身亡。人们认为,这也是“13”带来的灾难。所以,欧美国家的人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在这些国家的电影院里,没有编号“13”的座位。在一些住宅区,没有13号门牌,编号从12号一直跳到14号,或者用12号A、12号B来表示。

5 语言意象的不同

在语言中,语言意象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沉淀,同时也是组成文化语境的重要部分。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由于汉英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汉英语言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典故作为引发语言不同意向的重要因素,在汉语的背后,丰富的历史故事形成众多的成语,通常情况下,这些成语多为四个字,并且语言精练,例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等等。英语中也有许多意象是由历史或典故而来。如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再如“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就源于希腊神话传说,这个短语的意象是:“灾难、麻烦和祸害的根源。”语言意象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本民族的人对此都会有大致相同的感悟,而其他民族的人则可能产生理解上的距离,也会造成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唐红方.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2012(12).

浅谈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篇4

一、思维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Karl Pribram将思维模式、说理方法归纳为四类:第一类借助于某些普遍的概念说理, 法国、地中海国家以及罗曼语系国家通常使用这种说理方法。第二类强调归纳和验证, 而对抽象概念抱怀疑态度, 英、美、澳、新以及加拿大的操英语者采用这类说理方法。第三类属直感式说理方法, 强调整体与局部的调理, 常引证权威, 这包括德语及斯拉夫语国家。第四类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说理方法, 基于事物本身包括对立面这一基本事实, Pribram未说明这一种属于哪个语言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辩证法并不以国界或语言划分, 它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三个阶段, 唯物辩证法是各国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obert Kaplan在研究不同国籍学生写作后, 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 他用本节后面的图表示几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对于日本人与美国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许多学者做过研究。美国教授Condon在他写的《关于日本人》一书中把日本人的交际风格特点归结为四类:一是日本人讲话的态度与美国人不同, 美国人强调敢于讲话, 但日本人并不把讲话看得那么重要。二是美国人常常帮助对方把一句话说完, 而日本人很少这样做。三是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从日本人的角度看, 直截了当可能被认为是对对方的感情缺乏考虑。四是对于美国人来说, 讲话几乎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而对日本人来说, 讲话只是手段之一, 表情、姿态、服饰等都可以表意传情。

二、价值取向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价值观是偏好一种信仰而不喜欢另一种信仰的持久的态度。我们感知世界主要取决于信仰和世界观。文化极其复杂, 包含有许多互相联系的文化取向。Geert Hofstede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分为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权利差距;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这些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例如美国主流文化的取向是个人主义, 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是他们重视平等的价值观。物质主义总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人崇尚科学和技术, 也重视进步和变化、工作和休闲。从童年开始, 竞争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我们比较注重互助和依靠, 重视集体的力量, 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在古代中国, 等级制度森严, 甚至连臣民穿着的服饰颜色样式也不允许与国君的一样, 这与西方人重视平等的价值观完全相反, 在西方国家, 晚辈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 但在东方国家这被认为是没有礼貌、不尊敬长辈的表现。

三、世界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世界观是对上帝、人性、自然、存在问题、宇宙生命、疾病以及它影响其成员怎样感知世界的哲学问题的价值取向。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可以认为是这种文化的核心。世界观影响直觉的一切方面, 因此它影响我们信仰、价值系统和思想。世界观植根于文化, 通过多种渠道传送, 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宗教是形成世界观的主要因素。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这些宗教传统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的信徒都非常虔诚。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 在交际时触犯了对方的信仰就会导致交际失败, 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 了解宗教传统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必要的。基督徒一直忌讳星期五, 因为耶稣这一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外, 某些神学家认为亚当和夏娃是在星期五偷食了禁果, 而且大洪水灾难也是在星期五降临的。于是, 许多基督徒不会在星期五开始任何新项目或出门旅行, 因为他们害怕从一开始就面临厄运。这样看来, 想要邀请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一起外出或旅行的话就要尽量避开星期五。而中国人长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词汇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汉语中有许多词汇都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佛教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虽然我们张嘴说出的可能就是一个佛教成语, 但是我们几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点。比如, “借花献佛”、“三生有幸”、“修成正果”、“不看僧面看佛面”、“无事不登三宝殿”等。这些词语在英语中是没有对等语的, 交际中既要做到在形式上能够符合讲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 又要做到在内容上能准确表达其寓意,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家庭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既影响感知, 也影响交际。首先,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文化的地方;其次, 虽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主要取决于占支配地位的宗教观和文化史, 但是家庭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看管者, 并把它们传给下一代;最后, 家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个性部分是由家庭塑造的。以上三点理由足以说明家庭的重要性。

美国家庭的父母往往很少干预儿童在生活中所做的决定, 让他们自我分析、选择, 并在儿童做出决定后便鼓励他们大胆去做, 让儿童在所做事情的后果中来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美国儿童在很小的时候, 父母便培养其独立的经济意识, 让他们通过诸如洗碗、送报等方式自己赚钱, 并独立支配这笔“财富”。这样, 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 逐渐发展起儿童依靠自我、自我决策、自我努力的独立意识。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家长制”的作风, 重视“长幼有序”, 它的存在就决定了父母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 它强调的是父辈和子辈的绝对服从和被服从的依附关系。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 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 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 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 和父母仍不分彼此, 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美国人却不同, 子女一到成年, 就会离巢而飞, 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 对父母家的事, 也不再理会, 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如此看来,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定要重视交际者成长的家庭环境, 以免造成误会, 导致交际失败。

跨文化交际活动自古有之,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将其仅仅视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日常现象, 没有意识到这种交际活动本身的特殊性。但如今, 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越来越频繁, 如不注意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种种因素, 就会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失败。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达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交际的目的, 就必须认清中西文化差异,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交际中充分考虑影响交际的各种因素, 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任何人际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为了使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进行有效的交际, 就要注意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它包括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世界观、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世界观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陈国明, WILLIAM J 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6.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5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背景等千差万别的.缘故,中西方文化之间自然而然会在诸如问候语、时间观念、餐饮习惯、亲情观、称谓、赞扬、比喻用语、颜色词的使用等诸多方面产生细微或较大的差异.只有了解了这些差异,我们才能有意识地、在尊重西方民族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的基础之上,实现跨文化交际.

作 者:全辉霞 全凤霞  作者单位:全辉霞(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

全凤霞(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37)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6

关键词:文化;语言;交际

作者简介:朱德华(1965-),女,江苏扬州人,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5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英语的学习成了全民的学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被普遍认知、接受。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要进行交际,其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不同的民族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并随着该民族的文化发展而发展,因此,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学懂这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切交流,都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之上。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显性的物质文明和财富,如生产资料和交通、通讯设施、服饰、日用生活器具等。制度文化是指种种法律、制度和它的理论体系,如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等。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是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这些虽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对人们其他相关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相互关系、情感、历史典故等。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化内容,而文化同时又影响制约着语言,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语言了解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理解语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语言的反映,语言往往也随着文化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尤其要侧重于文化差异的学习、了解。文化差异现象在英语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现从生活、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关系观、情感观念、历史典故等几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英语交际的影响。

一、生活、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生活包罗万象,文化千差万异,这些差异虽然不是需要理解的高深理论,但需广泛接触、了解,否则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和不快,更谈不上理想的成功交际。如:最简单的日常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吃了吗”,而如果问外国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外国人多数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和“去哪儿啦·”(Where have you been·)这两句话打招呼,而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会认为你喜欢打探别人隐私,他们可能会认为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在平时生活中祝贺和赞扬别人时,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完全不同,美国人热情、开放、直率,一般表现为很高兴,欣然接受,并连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一般会赶忙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来表示谦虚和受之有愧,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外国人便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承。这些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饭桌礼仪上,中国人总喜欢向客人敬酒敬菜,生怕客人没有吃饱喝足。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请客吃饭完全不一样,男主人或女主人通常只敬一次酒,也只问一次“Do you want some·”你不能假客气,不要指望主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问你,否则你就会饿肚子。这些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中国,如果被邀请去他人家里做客,被邀请者通常都会早到,表示对邀请者的尊重,也避免邀请方等待、着急。而在西方,被邀请者通常晚到,他们认为如果提前到会浪费别人时间,因为邀请者势必要抽出时间来陪着客人。因此,对于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教师来说,需要了解、熟悉、习惯交流方的生活、习惯差异,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才能充分、成功的沟通交流。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教育,从小就接受不能太自私,不能只考慮个人,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在发生矛盾时,要牺牲个人利益等教育。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甚至以法律形式规定: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和成功。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指使下,中国人会认为英美国家的人太自私自利,而他们又会认为中国人太傻、太迂腐可笑,不会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无法合拍相处,但如果能事先相互了解各国的主流价值观,给予相互的理解包容,就能够更成功地相处、交流。

三、社会关系观的差异

在社会关系方面,中国人喜欢设法和不同圈子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网,以防关键时,利用这些关系办事。而美国人认为,个人努力、奋斗是成功的最佳途径。他们尊重靠个人刻苦、奋斗而成功的人,同时对祖产继承也从不引以自豪或沾沾自喜。观念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在不同观念的支配下,会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即行为上的格格不入,因此,只有相互理解、尊重,才能和谐、融洽的相处,也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沟通、交流。

四、感情观念的差异

在感情表达上,中国人相对保守、含蓄。一般不太直接也不轻易向别人表露感情。而美国人则相当激情、直率、开放。“I Love you”这个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在我国,即使恋人之间在公共场合也不常说。在家庭情感方面,西方人更倾向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孩子成年一般都要离开家独自居住、工作,不像中国家庭结了婚、生了孩子,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也乐于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因此,在相互充分了解感情观差异的情况下,双方会更容易相互理解,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此差异而出现的误解。

五、典故、谚语、俗语的深入、广泛了解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历史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也泛指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中文的“孔融让梨”,英语中的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都是通过口头流传下来的,而且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如“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英语中的“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普通民众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英语中“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典故、谚语、俗语都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由于它们的语句结构并不遵循通常的语言结构形式,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牵涉到太多的历史、文化、民俗事件,如不多接触、了解,会直接、完全地阻断人们之间的会话交际,会成为交际中直接的、严重的障碍。因此,要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者,必须了解所交际语言的相应的文化背景。

六、结束语

文化差异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工作、价值观、信仰、习惯、法规、制度的各个方面,虽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但都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不同文化者双方之间的语言交际。要消除这些差异,除了通过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媒介的熟悉和了解外,还需要多交际、多接触,正如学中文一样,在交际中了解、感受、体验、提高,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符雪清.不同文化的差异干扰第二语言学习的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曾萍.文化的障碍——跨文化交际实例分析[J].外语教学,1999,(2).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7

关键词: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活动

现今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也是愈发频繁。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 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在语言表达及风俗习惯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容易受到本族文化的思维的影响来表达思想, 造成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 交际双方容易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 直接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败。因此, 重视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深入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跨越文化差异带来的隐性贸易壁垒, 是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当今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对彼此的文化惯例缺乏了解, 有的甚至忽视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结果增加商务交流难度, 影响其顺利进行, 甚至不欢而散。文化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两个方面。

(一)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沟通。

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双方属于不同的文化圈, 有着各自不同的沟通方式。交际双方容易根据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沟通方式。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中国人喜欢含蓄表达, 多用客套话, 是中国人理所当然的礼貌方式。而西方人更喜欢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观点。西方人的直接坦率往往被中国人认为是不礼貌甚至是粗鲁的表现;而西方人视中国人习惯的迂回表达方式为缺乏诚意。误会的产生容易导致深入沟通时障碍的产生, 甚至交际陷入僵局。

(二)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谈判的风格及谈判的方式。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进行的最多的活动就是商务谈判。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交际双方谈判时呈现出不同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谈判风格和方式是否一致成为影响谈判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谈判风格是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 表现为其行为、举止和控制进程的方法、手段。中西谈判时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中国是典型的东方型风格, 西方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西方型谈判风格。中国商人较保守、注重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在谈判过程中, 习惯先讲原则再谈细则, 很在意在谈判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中国商人讲求形式和面子相比, 西方商人更注重实际利益, 在谈判中西方商人往往避谈原则重谈细则。谈判时, 直截了当, 单刀直入, 不讲人情, 在他们眼里, 生意和友谊是截然分开的。

二、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如地理环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理解中西商务文化差异的关键。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 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人以群体为本位, 强调个人对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和依赖, 并以群体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及整体和谐为最高目的和最高价值。因此, 在商务交际中, 中国商人强调与对方和谐相处, 表达含蓄, 避免冲突。与此相反, 西方个人主义情节严重。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 即天人相分, 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直接表明个人主义的重要性。所以西方以个人为本位, 认为个人是最高的目的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个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权都应得到绝对的尊重与保护, 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人的真正目标, 每个人都能根据他自己的本性, 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努力发展他自己。

(二) 对待权势距离的态度差异。

权利距离的态度是指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 是比较愿意接受, 还是不愿意接受。中国是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西方文化是属于平行的社会结构。因此, 中国人看重社会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 在商务活动中也不例外, 注重团队成员的职位、级别, 尊重高层, 尊重权威。就连最后的决议也往往是集体讨论, 领导决定。而西方人主张自由平等, 在商务活动中强调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工作具体到每个人, 这些责任承担者甚至可以制定必要的决策和拥有完成必要任务的权力。

(三) 交往观念的差异。

对中国人而言, 商务交往不单单是双方业务的来往,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商务交往中, 中国商人重视交往双方感情的培养。他们认为商务交往在于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 双方合作之前, 中国商人会通过一些社交活动加深与对方的感情, 直到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增进相互了解之后才进入主题。对西方商人而言, 商务交往的目的就在于经济利益而非感情。他们力图将友谊与生意分开。所以在交往中, 西方商人往往直奔主题, 被中国人误以为是冷漠, 没有人情味。

三、中西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策略

(一) 尊重和包容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所必需的。

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就是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认同对方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不用自身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别人, 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他人文化的标准。出现矛盾时可站在合作对象的立场上进行考量, 在不影响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给予对方帮助。

(二) 商务人员应具备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远远难于同一文化商务交流, 因此要求从事跨文化商务的人员不仅在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谈判策略及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具备更高的水准, 而且要求各参与方在尊重各自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具有娴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从而协调好参与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从事跨文化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商务人员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机构、进行模拟训练、多向不同文化的人学习等多种途径,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三) 做好商务沟通的准备工作。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开始之前, 深入了解、认真研究对方的民族文化, 找出本民族文化与对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充分意识到双方的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沟通障碍, 考虑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此为基础认真做好商务交际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降低沟通障碍的风险, 便于后期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际, 其基本内容包括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契约等。文化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了解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造成影响的根本目的在于商务人员应该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积极主动适应对方文化, 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制定和修正自己的处事风格, 更好地进行商务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LarryASamovar.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Newyork:WadsworthLishingCompany, 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李健, 李旸.商务沟通[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8

作为说话人, 最好是避免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 这也是研究语用失误的最终目的。所以, 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要尽可能的跨越跨文化差异这一主要障碍。这就要求要求外语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 而且双方都能局部的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和行为方式。“任何文化都有向异文化开放的可能性, 而过分坚持自己的文化特定性, 只能导致交际的失败” (何刚, 1999) 。

1 语言、文化和交际

1.1 语言

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文字和语义之间是约定的关系, 而语言符号系统与现实之间是描述、交换、相互作用的关系”。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交际交流思想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他还特别强调了语言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 指出“语言既有词句的上下文, 也有情景的上下文”。从狭义来看, 语言是一个有音位、因素、词句和篇章构成的系统。广义的语言被认为是人类思维或形成思想的工具, 人类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皆体现在语言当中, 由此语言也可被看成是体现任何一种具体文化的符号系统。

1.2 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很难给出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具体概念的词。对文化的解释据统计全世界不下500种。胡文仲, 高一虹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中通过和任何集体的努力而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Hall认为,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媒介, 关系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意味着人的个性、思想、情感、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输系统的运作, 和经济政府系统的结合与功能 (1959) 。

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其本质都离不开知识、经验、信念、道德、价值、态度、角色、共同的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规范和准则等。从其范围, 文化有可划分为:物质文化, 制度、习俗文化, 和精神文化。系统的来说文化是指既存在于人的行为中, 又存在于人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中的构想、信念、观念等组成的一个系统, 具有群体性、民族性和区域性。

1.3 交际

交际, 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 指交际的参与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Samovar (1981) 认为, 任何时候只要一方表达的意思形成某一相应的行为时交际就发生了。他的定义告诉我们, 交际可以通过交际双方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得以继续。人们通过交际可以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以任何形式达到不同的目的。由于文化的参与, 交际会变得相当的复杂。由于交际参与者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交际中加入新的信息, 交际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这与非本族语者之间进行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有着一般交际所没有的特点: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具有差异性和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

通过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概念的表述, 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包括语言是语言和世界的中介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 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跨文化交际又通过语言来实现。不懂得文化背景, 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的掌握语言, 同时也不可能完满的完成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正是由于交际参与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交际时都是按照自己文化当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自己的知识水平进行的, 不论语言的发出还是接受都存在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 交际双方都以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对对方形成差异, 那么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结果就是形成多种多样的语用失误。只有把握了文化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避免和消除语用失误, 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2 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及其跨文化因素

当谈到语用失误时, 很多学者都会把重点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之下而产生的语用失误, 也就是语际语用失误方面。在Thomas看来语用失误有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种。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学习者对语言掌握不牢靠, 对这种语言的词语结构或意义用法的套用或是误用而造成失误。社会语用失误是由于交际参与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犯的语言使用上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由于对对方文化的考虑“失真”而引起的, 而这个“失真”就与之前提到的文化的概念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比如对方人生观价值观, 权利和义务, 社会规约和社会准则, 情感信念等理解存在偏差而导致说出了不合事宜的话语。这个不合事宜的话语具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由于上述失真导致听话人没有能正确、恰当的理解说话人的意思;二是虽然明白说话人的意思但是放在当时所处的语用环境中, 听话人便不能理解说话人的语用含义而导致了误解。

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有专家调查显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息的社交行为只有35%是语言行为, 其他的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Somovar, 1981) 。唐红芳在她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一书中明确的提出了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概念:指通过人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互相传递信息的过程, 或是通过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来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跨文化因素是造成社会语用和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而语用语言失误主要与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有关, 故以下将具体讨论前两者与跨文化因素的关系。

2.1 社会语用失误及其跨文化因素

社会语用失误强调的不是人的语言能力而是社会文化能力, 它的根源在于文化冲突, 具体涉及到那些话在那种场合下该讲与不该讲, 和什么样关系的人讲及人们的地位、人生观价值观等。由此, 唐红芳在书中提到社会语用失误也可视为文化语用失误 (2007) 。

2.1.1 文化传统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汉语和英语都是非常古老的语言, 其内部隐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流传至今, 虽然语言表面、内部结构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但大部分的语言还是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正是因为这些遗留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使得在跨文化交际中若对对方传统文化没有很好的了解便会不可避免的造成语用失误。

中国古代, 农业生产力低下、政治体制腐败、老百姓长期处于受冻挨饿的凄惨生活背景之下, 以至于从古流传至今的“你吃饭了吗?”成为了日常见面问候的寒暄语。它不仅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也表达了老百姓欲摆脱威胁其生存的饥饿的强烈愿望。即使现在人们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但这样的寒暄语还是被后代继承了下来。另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日常用语是“你去哪里?”其文化背景主要与古代社会人口的流动有关。当时交通落后,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老百姓一般不愿意背井离乡, 家里人或是遇到熟人必定会问“你去哪里?”对方也会告诉去向以便有事的话知道去哪里找他。在中国式的日常交际中, 特别是对不熟悉的人询问其家族信息也是非常普遍的, 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家族文化和聚落的形成大都以姓氏为区分, 一个姓作为一个大家族形成了个居住单位, 如“李家村, 王家营”等。而英美国家传统文化和中国却大相径庭。英美国家生产力的进步, 生存问题早已不是老百姓担心的问题, 而且他们强调以私有财产为主注重个人隐私, 但是见面不说话又显得十分尴尬, 于是英国人把谈论天气作为一种寒暄方式。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和英国人性格内向和英国天气多变也有关系, 美国等大多数英语国家早期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这种文化便悄无声息的伴随着语言一起形成了新的语言文化。

2.1.2 宗教信仰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宗教方面表现的十分明显。汉语长期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英语则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两种语言的表面都留下了受宗教影响的印记。如中文中的“红尘”、“真谛”、“慈悲”、“修行”等。英语中有“上帝”、“替罪羊”、“赎罪”、“救世主”等。所以在日常用语中, 中国人经常说“我的天呐!”, 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普遍认为天是佛和仙的居所。英语国家人们遇到相同的情况通常说“我的上帝啊!”因为信仰基督教的原因所以相信上帝会为他们排忧解难。

宗教文化贯穿在两种语言的始末, 适用范围遍及日常及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时, 如果忽略了语言背后的宗教文化, 往往会冲撞对方忌讳的东西造成尴尬的局面。

2.1.3 伦理道德差异

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儒家伦理曾一度被古代封建帝王用于统治国家, 由此我国的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感情首先会变现在家庭成员上, 就算是对于没有亲缘关系的外人有时也会以家庭成员类之。所以, 在称呼上我们经常会叫根本就不认识的陌生人“老爷爷”、“叔叔”、“阿姨”、“哥哥”等。在日常交际中也常以谈论家庭诸事为主, 例如家庭、工作、结婚、吃好、和收入等以表达对谈话对象的亲人般的关切。

在英语国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之中, 人们主要强调的是一己之力由此而导致人与人之间较为冷漠。而且他们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和自由空间, 甚至是家人之间也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由此他们谈论的话题只能那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服装、天气、体育运动或是政治类话题。如果中西方人在进行交流时, 特别是如果中国人不了解西方人的伦理文化, 就容易出现语用失误。例如这样一个例子:李丽在公交车上给一位外国老人让座说道“Old grandma, please sit here!You are too old to stand!”但是结果外国老太太不但没有接受这个座位还显得很不高兴。这就是典型的中英国家伦理道德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范例。对于李丽来说是出于遵循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爱”对老太太表示亲切和关怀而称呼其为为“Old grandma”并让座位给她, 但是对于外国老太太来说, 他们强调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年龄的隐私, 所以不喜欢别人认为她老和因为老就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才会生气的拒绝好意。

2.1.4 语言意象差异

语言意象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在语言内部的积淀, 也是文化语境的组成部分。汉英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 是汉英语言意象也必然呈现较大的差异 (唐红芳, 2007) 。语言背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故事、成语、典故等形成了语言内部丰富的文化意象, 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本民族会对族内文化意象产生相同的感悟, 而他族人则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差距。在中国的意象系统里, 有酒、山、水、明月、花等的系统, 酒狂肆、山雄伟、水纯洁、月相思、不同花更是赋予了不同的意象, 莲高洁、梅坚韧等。

英语中也存在很多由典故引申出的语言意象。如“潘多拉之盒”, 打开预示着灾难、险恶、不幸将降临人间, “死亡之吻”表面上有好实际上是害人的行为的意象, 玫瑰代表着爱情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不通的语言意象。对英汉特定的意象理解不深刻, 交际中往往会产生偏误。

2.1.5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跨文化交际当中, 母语文化的干扰现象叫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 按照同一文化规约, 所以交际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语用失误。但是在接触另一种文化时, 交际者常常以自己原有的文化为出发点和参照对另一种文化作出判断, 有时原有文化会在交际时先入为主而做出判断失误, 而导致交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可见文化负迁移与跨文化差异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是要使双方能顺利传递和接受信息就必须要注重掌握不同语言背后的引起冲突和误会的文化因素。

3 启示

跨文化差异是引起语用失误的关键因素, 对于交际双方来说最好是减少和避免交际失误是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导致的语用失误对我国家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很大的启示。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但是只教会其词汇、句子、语法意思是不够的。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首先要从基础的词汇、听说、阅读和语法入手让学生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其次, 注重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掌握文中生词、句子意思和语法构成, 还要理解文章给我们传输的文化内容, 例如餐桌礼仪的中西差异、身体语言的差异、见面问候的差异等;再次, 可以针对课文让学生扮演角色引导学生遵守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礼仪。英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还应导入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摘要:该文将探讨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从文化差异入手重点分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特别是中英文化背景下的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而详细分析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因素;最后结合当前的英语教学及日常应用现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减少今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跨文化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 guistics, 1983 (4) :95.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205.

[3]何刚.语用的跨文化视野[J].1999 (4) :20-25.

[4]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Hall E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Doubledy&Co, 1959.

[6]Samovar L A.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9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 品牌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 我国的品牌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内的很多学者都曾探讨过中国本土品牌的弱势问题。本文试图从品牌谈起, 探讨品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品牌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文化沟通关系, 是生活与消费习惯形成的生活定势。一种品牌想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偏爱, 甚至是获得品牌忠诚, 除了产品本身的优势之外, 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与目标受众进行主动沟通。这里谈到的沟通是指思想传递以及不同个体之间或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品牌沟通的对象是消费者, 所有影响消费者心智和行为的事物都是品牌沟通的范畴。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品牌的静态信息, 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包装设计、色彩组合、品牌的科技含量、文化内涵以及品牌价值等, 这些是构成品牌沟通的主体。另一个沟通方式是借助品牌的动态经营, 包括品牌的定位、品牌战略决策、品牌传播、品牌产品营销、品牌的延伸和品牌维护活动等。品牌沟通活动就是以品牌的静态信息为信息源, 通过组织调整、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公关活动和广告发布等动态的经营活动, 将其品牌的个性、理念、形象等传达给目标受众。美国学者菲利普·R·哈里斯认为, 沟通是一个循环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编码、解码、诠释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 跨文化沟通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风俗习惯带到沟通过程中, 他们在诠释从另一种文化教育中传来的信息时总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解码方式加以理解, 所以编码和解码都会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就要求中国的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进行更加精细的跨文化沟通。不仅产品设计要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 品牌服务、危机处理动态沟通过程都要考虑文化的差异性。品牌的跨文化沟通是一个全面、统一的整体。

二、品牌的跨文化沟通

1. 静态品牌沟通中的跨文化因素

当品牌的创建者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到其他国家时, 原来能本国成功的品牌创建方法就要面临新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差异对产品本身的挑战。其他国家市场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品牌创建过程中的每一层的沟通。从静态沟通的角度看, 品牌的命名、包装色彩、标识设计、口号语的设计等静态沟通信息传达着品牌最基本的信息, 因此在进入该市场之前首先需要将目的国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

品牌命名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产生于中西语言文字上的巨大差别, 商家在品牌命名过程中由于语用意义的迁移、泛化语言语用意义规则等导致语用失误;或者对于品牌名称的错误翻译、对目的语言的俚语或习惯用语缺乏了解及使用错误方言等产生跨文化语用失误, 这些无心之过带来的语用失误会导致负面的品牌联想。例如我国化妆品品牌如芳芳, 其汉语拼音Fang在英语里是毒牙之意。白象方便面的英文名称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有“华丽但无用且累赘的东西”之意。我国的一些商品在出口时常习惯采用汉语拼音的命名方式, 这样很容易产生语用失误。如中国的化妆品名为“娜姿”, 其汉语拼音Nazi与英文的纳粹一词拼写一致。这些具有消极联想的命名方式使得品牌形象受到损害。

文化差异不仅影响到品牌的命名, 还会对包装的材质、色彩以及标识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我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的品牌标志是手挽手的黑人白人小兄弟, 但在阿拉伯国家却不予注册, 其原因是他们没有穿上衣。

在色彩方面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联想。例如我国对于红色、黄色、金色等有特别的偏爱, 因为它们在传统上象征喜庆、权力以及财富。但同样的颜色在欧洲和美洲有不同的寓意。在欧洲鲜艳的金色和红色经常与较低廉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即使同样的颜色在不同国家的广告中运用的色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欧洲人认为低色度的颜色和亚光往往能够更好地显示高品质, 而在亚洲的一些国家 (包括我国在内) 广告色彩的色度更偏于明亮化。

2. 动态品牌沟通的跨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表现在品牌营销沟通中最明显、最常见的形式是跨文化广告传播。社会生活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文化规约,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言行、观念等, 不同的社会习俗对广告的影响很大。如宝洁公司在日本推广其婴儿尿片品牌帮宝适 (Pampers) 时的电视广告采用一只巨大的鹳鸟把尿片送到婴儿家里, 而日本观众却对广告的内涵不了解。后来经调查才发现日本民间的传说有桃太郎之说, 认为婴儿是随着巨大的桃子在水上送到家里的, 并不像美国的民间传说那样是鹳鸟送子。广告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有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影响到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2003年耐克的恐惧斗室和立邦漆的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二者都是由于无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导致伤害了我国消费者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 以致在我国被停播。

社会信念、流行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观等, 是一种自发的日常经验性文化, 反映了一定社会现象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需要。品牌沟通时不能与之相悖, 否则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价值观的差异使得各国的广告有很大差别。例如我国传统上尊重权威, 等级观念较强, 强调和谐以及过去的荣誉, 因此广告宣传里经常有百年老字号、省优部优等宣传口号, 这种广告方式对于喜欢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就不太起作用。宝洁公司针对我国消费者注重家庭的关系, 权威的看法, 趋于隐藏个人兴趣的特点, 在其产品的推广上除了运用周杰伦等当红明星代言的方式, 还加上了全国牙防组、中华医学会等组织的权威论证, 广告效果非常好。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因素对于品牌沟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音乐的效果。音乐是一种媒介, 其传递出的具体音乐内容 (即信息) 具有约定性和可变性。它对人的情绪、情感、意识, 甚至人的具体行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音乐无国界, 但音乐是具有民族性的。例如我国的白酒品牌金六福酒在2007年春节前做的广告背景音乐用的是美国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了解其该歌曲背景的消费者都知道这是一首囚犯获得假释回家时的歌曲。这个背景音乐破坏了广告所要传达的回家的喜悦气氛,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破坏了该品牌的形象。

除广告之外, 品牌的其他动态沟通方式无不受到所在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在这里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尤其重要。非言语行为包括表情、眼神、手势、身体移动、姿势、衣着、空间、接触和时间观念等, 它可以被定义为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或无目的的超越语言并被接受者认为有意义的行为, 且在不同文化中有较大差异。非言语行为可用于伴随语言信息, 也可独立于语言单独使用。例如产品陈列会受到跨文化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如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的文字从右向左读, 而绝大多数西方文字从左向右读。这影响了逻辑流, 从而影响货品排列的顺序以及重要性。在我国促销方式经常采用的是降价销售, 但在日本这样一个注重品质的社会, 则常采用赠送礼券等方式。

品牌沟通手段中另一个易于受到文化因素制约的是营销公共关系, 其中涉及商务礼品的赠送以及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等。对我国人来说钟表、鞋子等作为礼物是不恰当的, 同样, 巴西人将洋娃娃同巫术联系在一起, 因此赠送手工制作的洋娃娃也不适宜。在以色列或阿拉伯国家, 不宜赠送诸如酒精饮料或描述妇女的照片、图画、雕塑之类的礼物。至于危机公关营销则与品牌形象更加息息相关, 善加利用可以起到好的作用;一旦处理不当则会有损品牌在当地目标受众心中的形象。如日本索尼相机的危机公关事件之所以在我国产生不好的影响是因为索尼公司将本国的观念迁移至我国。由于日本人注重产品质量, 其品牌基本上是用产品本身来和消费者沟通。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 产品卖给消费者后, 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通常认为是产品的寿命终期已到, 而不会再去找厂家。所以2005年索尼的6款相机在中国出现质量问题, 索尼在处理此次品牌危机的时候由于态度欠佳导致中国消费者的不满。

三、结语

总的来说, 品牌沟通是将品牌所具有的价值、品质、精神、文化通过企业人员对市场策略的运用而使消费者理解、认同与融合的管理过程。地域、气候、语言习惯、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生活方式等对文化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品牌沟通的每个环节。品牌营销者必须首先明确营销沟通的不同受众以及地域文化,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认知水平、消费态度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有针对性地将“个性化”编码的营销信息投放到相应的沟通渠道, 将有效的信息比较顺畅地向目标受众转移, 才能够使品牌营销沟通信息有效地为目标消费者理解和接收。这对于我国的品牌来说无论是创建本土品牌还是将已有品牌国际化都是意义重大的。

摘要:本文主要就营销沟通过程中的跨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营销沟通过程的主要因素, 例如品牌的命名、品牌的标识构成、包装的色彩组合、广告和促销活动的设计等, 这些都是一个品牌向其受众传达其品牌含义的重要手段;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列举中国品牌在市场营销沟通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在最后部分作者提出中国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 必需注意跨文化问题的研究, 并提出针对中国品牌营销沟通的跨文化研究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品牌沟通,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保罗A郝比格 (美) :跨文化市场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C.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转自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7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10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人与人的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即文化和交际。文化与交际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交际行为及行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说话方式或行为习惯都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社会规约和习惯。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乏对对方社会文化传统的了解,忽视两者的文化差异,则有可能产生交际障碍,造成误解。

众所周知,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具有相近的文化要素,包括汉字、思维体系、宗教等。特殊的地域因素和悠久的历史往来,促进了两国的交流。但是,中日两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两国文化又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因此,在语言表述、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惯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文化差异。如中文的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文却是“腐っても鯛”;中国人脚上长的“鸡眼”在日本人口中却变成了“魚目”,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大陆文化与日本的海洋文化的差异。再比如问路,中国人直截了当,直接询问对方:“请问到电影院怎么走?”而日本人则委婉含蓄,拐弯抹角地询问“すみません、映画館へいきたいですけれども...”(对不起,我想去电影院……)在就餐时,日本人习惯以“いただきます”和“ご馳走さまでした”作为开始和结束的寒暄语,而中国人则没有这样的习惯。另外如果受到别人的款待,日本人除了在当时表示感谢之外,还会在下次遇见对方的时候再次表示谢意,这在中国人看来却是一种过于客气、令人见外的行为。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文化差异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两种语言的文化因素,便难以达到顺畅交际的目的。因此,日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深刻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交际文化、传统习惯及生活方式,将无法准确得体地使用日语这个语言。

二、在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有哪些呢?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具体而言,就是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认知能力、移情能力等。

我国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以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将课堂及课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语言形式的讲解与操练、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应试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不够重视。

在语言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注意了语言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那么在交际中就不会有问题。因此偏重于讲解词汇、分析语法、操练句型,而忽视了语用、语境等问题,使学生常常因不会根据场合和对象灵活使用日语而造成交际失败。如在课堂上,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明日一緒に映画を見に行きませんか.”“明日忙しいですから、行けません.”(明天一起去看电影吧。”“明天太忙了,去不了。”)从日语语言的角度来看,语法正确,句型无误,但这样的回答方式却不符合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令日本人感到难以接受。

在文化教学中,一些教师认识到导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但是往往失之片面,即只简单地把文化分为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等知识文化,而忽略了交际文化对语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导致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自觉地使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选择言语行为,从而产生文化冲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联欢会上,中国学生想请日本老师唱首歌,就这样用日语询问对方:“先生、歌を歌っ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老师,请您唱首歌吧。”)在中国人看来,这种邀请方式已经十分恭敬客气了,可是仍然引起日本老师的不快。作为学生,应对老师这样说:“先生、歌を歌っ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老师,您能为我们唱首歌吗。”)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用请求的态度,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与日本式思维在交际文化中冲突的表现。

因此,日语教育者应该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在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自始至终把文化教学特别是交际文化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传授文化知识的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之外,还要注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转变和选择。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虚拟交际场面,通过交际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情景下的语言交流。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内容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便于学生了解日本社会动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和交流的机会。

最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将抽象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扩展到多元化的文化学习中去。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也应求新求变。如:介绍学生感兴趣的日本料理、和服、茶道、歌舞伎等内容、系统导入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外教的课程传授学生日本歌曲、茶道、插花、料理,使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文化体验课程;教师选择课题,组织学生进行中日文化对比讨论的文化差异比较教学;了解日本的风俗习惯、日本人的行为礼仪和生活方式等的情景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实践者和协调者。教师除必要的讲解外,应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和交流。

总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日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的交际功能实际上是以思想、心理、文化的交际为基础和目标的。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之际,便是在进行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人与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必须研究其文化的相关性,注重文化教学的导入,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成功地运用日语进行交际。这样,才能使日语教学真正达到目的,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摘要:汉语和日语看似相同, 其实这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环境完全不同。如果日语教学者只重视学生纯正的发音、丰富的词汇量、正确的语法句型等方面的教学, 而轻视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这些和语言密不可分的因素的引导, 那么必然会产生文化摩擦, 使交际难以顺畅进行。因此, 日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 而且要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文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430.

[2]胡文仲, 张占一.文化与交际——试论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36.

[3]郭举昆.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 (4) :44.

[4]芳賀綏.日本人の表現心理[M].中央公論社, 1993.

[5]板坂元.日本人の論理構造[M].東京講談社, 1997.

[6]傅美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107.

口语交际中非语言因素的作用研究 篇11

一、非语言因素的定义

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极其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但仔细分析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语言自身系统,即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称之为语言因素;另一个则是语言自身系统之外的其他方面,如: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等等,我们称之为非语言因素。无文字凭借的“说话”占了较大的比例,它是通过肢体语言传达的。口语交际中说话者或听话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人们把这种交际语言称之为态势语,又可称之为身体语言。态势语是口语交际中重要的辅助手段。

二、农村中学口语交际的现状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然而,我们在对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时发现,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有的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口语交际课干脆不上或者课堂上基本沿袭过去听说教学的一套做法。究其原因,在于对口语交际教学内涵和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清楚,把握还不到位。

三、口语交际中非语言因素的作用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训练”便成了勿庸置疑的理由。其实,这是我们的教师和学习者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注重语言因素对说话训练的影响,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因素:非语言因素在说话训练中的作用:支撑与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说话训练必然是两个因素有机的结合体,是两者的综合表现,不可偏废。语言因素训练固然重要,非语言因素在“说话”训练中也不可忽视。应重视非语言因素,以提高“说话”质量。

1.眼神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口语交际中借助眼神传递感情,可大大增强交际效果。

一般说来,在谈话中,目光注视着对方的前额,是一种严肃办公时的态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常常是胆怯、害羞,或内心有隐秘;目光注意对方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区,是一种较亲切的交往的态度;目光移向别处,可能表现出厌恶或拒绝;注视时瞳仁放大,常常表现出爱和兴奋等。

2.面部表情

人们在相互间的语言交往中,通过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情感要占到55%。拿表情中最普通的微笑来说,在口语交际中,微笑具有强化有声语言沟通功能,增强交际的效果。

微笑是自信的标志,礼貌的表达,涵养的外化,情感的体现,微笑能给人温暖,令人愉悦和舒畅,微笑表示尊重和友好,能够使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3.手势

谈话时,双手背后,常表现出自信、思考或悠闲;手指有小动作,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用手指摸额头,表现困惑或害羞;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现出心情平静,愿意倾听意见;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现出充满自信等等。

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平静地说明问题;积聚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表达者表明心迹。手势是体态语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手势能使表达富有感染力量。

4.身体

人的身体动作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加)英格丽·张在她的《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中说,我相信一个站立很直的人的思想也是同样正直的。真诚、自信、温文尔雅等良好的素质都会通过身体语言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其中他的身体语言所发出的感召力不可小觑。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交往中还应该注意要自然得体,力戒矫揉造作;要适度、和谐,不能过于夸张;要使体态语言与言谈协调一致,与说话者或听话者的心态、情感吻合,呼应听者的愿望,拨动听者的心弦,使言谈更有活力。

跨文化交际因素 篇12

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可以认为是该国家或者民族的“理所当然”

每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发展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在此思维定式下的行动方式、习惯、习俗价值观都成为该民族的“理所当然”。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地学习语法、扩大词汇、巩固听力这些不足以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并且知悉日本的文化,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为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日语课程中导入文化课程显得尤其必要。

二、传统日语教学模式与跨文化交际人材的需求的矛盾

传统的日语教学重视单词、语法、听力、写作的讲解和掌握。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强调反复记忆和大量练习而很少或者几乎不提供相应的场景和语境。这样的记忆和练习会因为缺乏可靠的背景依托从而显得机械和枯燥。同时又与学生母语文化环境不相融合,因此在交流时,学生无法顺利切换模式,从而则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和谐。例如,在汉语中,作为第二人称的“你”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与平辈的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都可以无碍使用,不会使人觉得突兀和诧异。而日语中相对应的第二人称“あなた”一词在现代日语中已经演变成夫妻之间或者情侣之间的比较亲密的人之间的相互称呼。如果日语教师在讲授日语中相对应的第二人称“あなた”时没有将这些称呼后面的文化习俗告知的话,那么学生很可能会以“あなた”来称呼初次见面的日本人。这对日本人来说无疑是惊吓,甚至会引发不好的联想,从而妨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因此,忽略文化因素的导入可能不能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当然我们在强调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否定对于语言本身的学习。相反,跨文化交际对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日语基本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只是一种空话。

三、日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内容

既然跨文化交际既包括语言交际行为和非语言交际行为,那么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因素时也须从此两方面着手。

1. 日语教学中语言交际的文化导入。

日本虽然也属于儒家文化圈,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演变和受容,与日本人独有的宇宙观、自然观以及传统文化整合,已经形成了完全有异于中国文化的日本独有的民族文化。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日语特别偏好使用重视状态、结果描写的自动词以及被动句,而有意无意地隐藏甚至忽略动作主体。日本人多把事物描写成为客观的自然形成,而自己并非意志的决策者,而是事物和状态的接受者与参与者。因此,日本被称做典型的“なる”型语言。而中国自古信奉“人定胜天”,认为“谋事在人”,因此汉语属于典型的“する”型语言。这种差异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带来了文化上的干扰。例如,中国人习惯用他动词来表达的意思而日语往往用自动词来表达。例如,“我决定结婚了”这个句子。“决定”这个词属于个人意志型动词,里面含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因为一般的中国人都会认为结婚这种事情是由“我”来决定的,因此“我”是动作的发出者。按照这种思维把这句话译成日语,就成为“私は結婚することにします”。这句话从语法来看完全符合日语语法规则,然而日本的习惯说法却是“私は結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前一个翻译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把人看作事物的决定者因此用的是意志性动词,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主语的“我”并不是结婚这件事情的决定者,而是结婚的参与者,“我”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再如汉语中的“下雨”、“刮风”都属于动宾结构,然而日语表达形式为主谓结构“雨が降る”、“風が吹く”。风和雨都成为主语,而不是汉语中的对象语。这也是因为日本人信奉和崇拜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一切都是自身主动发生、人的意志无法干预的原因。如果学生无法在学习语法的同时知悉其文化背景,虽然能写出符合语法习惯的日语,却不能写出符合日本人的心理的自然的日语,因而显得生硬呆板。

2. 日语教学中非语言因素的导入。

非语言表达是与其所依靠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有些非语言行为是全世界通用的,比如说在开心的时候都会露出微笑的表情等等。除了这些世界通用的之外,更多的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各国独有的非语言文化。日本民族特殊的文化氛围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保守,谨慎,节制,低姿态的肢体语言;以他人为中心;善于体察等[1]。这种非语言行为的身体语言就是日本人谨慎、保守、低调的一个典型表现。日语交际中无处不在的“相槌”充分体现了日本人低姿态、以他人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相槌”意为“随声附和”。在日本人的日常交际中,虽然自己未必赞同对方所说,但是也会频繁地以“はい”、“そうですね”这种语言来应和对方。这种应和只是表明自己一直在仔细聆听对方的话语的立场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日本人怕自己不及时应和对方也许会难堪的这种好意的体现。但是翻译成中文或者英文意思就成了“是的”、“是啊”。如果不了解日语交际中“相槌”这个交际功能的话,就很容易误认为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同一问题的认识上产生巨大差异,甚至引发一些大的纠纷。板坂元(2009))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妥善处理”)这个词在日米纺织交易的时候引发纠纷而名噪一时。在佐藤与尼克松会谈中,佐藤首相对于尼克松关于日本纺织品出口一事以“妥善处理”一词作答。该词被美方理解为对美方的承诺和约定。然而事后日方否认有过这样的承诺。后来在调查中发现佐藤首相说过“妥善处理”这句话。[2]

对于日本人来说,“妥善处理”这句话只表明了“我听到你说的话了”的意思,而并非美方所理解的“我们会好好处理,并给你一个答复的”的意思。“相槌”在日本社会被广泛、高频率地使用,在听别人说话时不停地附和对方,甚至用比较夸张的肢体语言去应和对方。上述纠纷的根源就在于美方没有理解日本社会“相槌”的含义,而日方也一如既往地以本国模式进行跨文化交流而未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会被误解。

除此之外,如果不了解在日本社会的“割り勘”,那么交际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对于日本人来说,在召集相熟的人一起吃饭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由谁付款,就是平均分摊费用或者各付各账。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大家各付各帐的话,一般由召集人来付款。

“相槌”也好,对付款的不同做法也好,如果没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转换思维,而是按照本国思维方式来与对方交流,因此产生碰撞也是理所当然。

四、日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方法

具体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考虑。

1. 讲解。

教师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造句从语法上看其实是没有错的,但不符合日本人的说话习惯。说到底还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问题。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日语、日本文化,教师有必要讲清语言的文化背景,并对此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说明。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2. 比较。

单单讲解还不足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失误,在详细讲解日语背后隐藏的文化因素之后,还可以将相关的中国文化以及汉语与之相对比,让学生明白两者差异所在并加深印象。比如汉语中男性女性自我称谓没有太大差别,而日语体系中男性自称多而且复杂;女性自称则相对较少,等等这些问题。

3. 场景设置。

学语言很重要的一点是场景的设置和氛围的设定。有些学校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寻找一些日本人相互学习汉语和日语,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直接模仿日本人的发音,还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日本文化。没有来自日本的留学生的学校的学生同样也可以通过场景设置来加强巩固日语的学习。首先教师要设定一个场景,在此场景下指导学生做演练。场景设定下的演练既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让学生脱离枯燥机械的重复练习,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印象。

4. 实践。

学生基本能够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之后,可以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比如日资企业参观等等,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日本、感受日本文化。当然,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切忌在课堂上讲述太多而使语言学习的课堂变成日本文化的课堂,点到即止,让学生明白即可。

五、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而是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植入脑海,这样才能在日语教学当中贯穿跨文化交际理念,让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另外作为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中国、日本文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讲解清晰、透彻。最后还要因地制宜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吸引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材。

参考文献

[1]刘慧云,李玉华.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7,(3).

上一篇:行业调研下一篇:电气设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