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共8篇)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 篇1
适应新常态 迈向新阶段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这一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认识、指导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习讲话和会议精神,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
后发优势是追赶型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变化。根据追赶 型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飞阶段。在制度变革或外部环境触发下,后发国家经济摆脱低水平均衡,向持续高增长转换。这一过程通常较快完成,但也有一些国家会持续较长时间。二是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高投资、高增速,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出口结构迅速优化升级。这个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充分,通过购买设备和其他技术引进渠道,企业很容易组织并扩大生产;在增量扩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剩余或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或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高增长就是处于这一阶段。三是中高速增长阶段。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速逐步下降。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显着上涨,早期简单外延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效率提高更多依靠模仿创新和行业内企业间优胜劣汰实现。四是中低速增长阶段。追赶的后期,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接近,大部分后发优势已经释放。传统市场空间饱和,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很难消化企业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企业开始尝试前沿创新,通过创造全新商品和技术路线、构建新商业模式等获取高额利润。
这四个阶段的更替是渐进的过程。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靠质量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都能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也不是所有开启追赶进程的国家都能完成整个追赶周期。在追赶的道路上,不乏“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沟沟坎坎。
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追赶、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后发优势仍然是我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差距依然很大,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8,蕴藏着较大后发优势。这突出表现在: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但劳动力总量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较快;物质型生产资源供应紧张,但资金、知识、管理经验均明显增加,供应链的效率和覆盖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市场空间有所缩小,但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更新投资、居民物质及文化消费提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制造业内部具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的潜力,拥有通过模仿创新和应用型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寻找、发现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技术水平的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
后发优势的存在,意味着我国具备实现挤压式增长的条件和空间,能够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在1978—2012年的3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在不考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上调的情况下,若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4%左右和7%左右,则“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可达到7.8%,高于7%的预期目标。“十三五”期间只需保持6.5%的年均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从比较优势看,由主要依靠初级资源向更多依靠技术、资本、管理等高级资源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我国经济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表明追赶进程将迈向更高阶段,既是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变,也是从数量扩张型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型增长阶段的转变。
新常态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符合后发国家追赶进程中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结构变化等方面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转轨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特色。比如,转轨经济的改革红利助推后发优势释放;竞争性地方政府加快追赶进程,但也带来潜在风险;发展不平衡蕴藏追赶空间,多种增长模式同时共存;超大规模经济带来特有的机遇和挑战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国挤压式增长的速度可高于历史上其他后发国家,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高速增长阶段,由于潜在需求旺盛、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粗放增长模式下的一些矛盾和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吸收。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原有的风险化解机制难以继续生效,市场主体行为很难及时做出调整,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和风险就会显露出来。比如,原先可以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成本上升或需求不足而出现全行业亏损,长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因为需求收缩而破灭,地方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在财政金融部门暴露。调控得好,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逐步化解。而一旦调控失当,局部风险就有可能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对整体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
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最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应当看到,与拉美、东南亚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增速转换时期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出口产品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出现追赶进程中断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未能有效培育增长新动力,增长潜力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实际经济表现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也可能出现类似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增长性衰退”的状态。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靠创新,而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靠政府来营造。更为重要的是,从全球资源环境状况来讲,我国不可能在因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范式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而必须通过创新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客观条件来讲,我国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基础扎实,具有巨大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的增长动力就难以形成。
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随着增长速度、动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调控目标间平衡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是平衡物价和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但是,加工贸易可以转移一部分需求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出口高增长对普通居民更加关注的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弱。投资对短期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但在中长期可以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平抑物价。在过去的10年间,总体看我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消费快速扩张,经济增长才能提速,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二是平衡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带动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过去1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提高是推动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效应减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将放缓,不利于整体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会挤压企业利润和投资能力,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矛盾加大。今年,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机器人采购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机器换人”的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大量工人将不得不谋求新的岗位。房地产行业在过去10年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速,随着其增速趋势性下降,房地产领域的大量建筑工人也面临寻找新工作岗位的压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更多岗位将出现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这与工业内部岗位转移不同,劳动力岗位转换的难度加大。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经济问题会更加复杂,政治、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发展初期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温饱问题,增长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会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也会不断增加。过去长期存在但并不突出的收入差距问题、****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社会稳定局面不能得到有效维持,追赶进程就会中断,增长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宏观经济稳定是新常态下处理好各种关系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动力、结构和风险状况都会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要求经济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应当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不会一帆风顺,增长动力新旧转换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经济社会风险可能集中显露和释放,这些都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严峻挑战。如果宏观经济短期出现大幅波动,那么,各种经济关系就会绷紧,不仅无法为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条件,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使多年来的发展成果遭受重大损失。中央连续3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根本用意正在于此。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进”是根本出路。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难免会有企业被淘汰、会有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需求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虽然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品牌、资金和人才走出去潜力巨大。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表面看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扩张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会出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看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而实现这一阶段演化的重要标志,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出路。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要切实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深化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出既有利于短期发展、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充分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真正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倡议、参与和推动新一轮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与调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国之大计在于民。在新常态下守住底线,关键是坚持民生为本,做好兜住底线、改善机制和完善社会治理3篇大文章。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群和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力争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 篇2
城市复兴的空间层次有三个不同的尺度,第一个就是城市的地段的尺度,也就是说我们一个厂区,这样一个地段的尺度。再就是工业区和小型的工业尺度。再就是城市和城市群,这样从小到大的三个空间层次。 在不同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里面,城市复兴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是不一样的。
城市复兴的模式,我们把它归纳起来有五种:一是战略导向的城市复兴;二是经济导向的城市复兴;三是设计导向的城市复兴; 四个是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五是社会导向的城市复兴。都是在不同的层面采取政策、 采取规划设计的方法,形成城市复兴的驱动。
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有两个大的体系, 一个是欧洲的文化首都,再有一个就是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这两个都是文化策略,或者说是文化策略对工业城市形成的城市复兴, 欧洲的文化首都是每年从东欧和西欧分别选出一个城市来作为它的文化首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也是一样,它有7种不同的类型, 有一类是民间手工艺,这跟我们的工业是相关的,它是把传统手工业复兴,然后带动整个城市产业和城市的文化、旅游这样一个综合的复兴。
城市复兴也给我们各个城市带来新的品牌。首先是大事件对我们的工业复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比如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都是在传统的旧工业区当中去办这样的奥运会,使得这个区域复兴。再有就是世博会,旧工业区的复兴给社区带来了品牌,这是城市更新到今天,我们叫它城市再生、城市复兴,对我们国家的启发是什么呢?我觉得城市复兴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城市复兴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有紧密联系的,也可以理解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国家已经对超大型城市土地发展的规模严格控制,城市发展导致土地不断紧张,存量土地的开发、再开发越来越重要。城市中心是城市化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我们现在提出来的新型城市化,要求城市从城市的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外延的扩张向内涵式的挖潜开始转变。城市建设应要从粗放的绿地开发向精细化的棕地开发转型,城市更新将是未来建设的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 篇3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
后发优势是追赶型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变化。根据追赶型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飞阶段。在制度变革或外部环境触发下,后发国家经济摆脱低水平均衡,向持续高增长转换。这一过程通常较快完成,但也有一些国家会持续较长时间。二是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高投资、高增速,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出口结构迅速优化升级。这个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充分,通过购买设备和其他技术引进渠道,企业很容易组织并扩大生产;在增量扩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剩余或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或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高增长就是处于这一阶段。三是中高速增长阶段。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速逐步下降。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显著上涨,早期简单外延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效率提高更多依靠模仿创新和行业内企业间优胜劣汰实现。四是中低速增长阶段。追赶的后期,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接近,大部分后发优势已经释放。传统市场空间饱和,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很难消化企业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企业开始尝试前沿创新,通过创造全新商品和技术路线、构建新商业模式等获取高额利润。
这四个阶段的更替是渐进的过程。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靠质量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都能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也不是所有开启追赶进程的国家都能完成整个追赶周期。在追赶的道路上,不乏“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沟沟坎坎。
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追赶、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后发优势仍然是我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差距依然很大,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8,蕴藏着较大后发优势。这突出表现在: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但劳动力总量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较快;物质型生产资源供应紧张,但资金、知识、管理经验均明显增加,供应链的效率和覆盖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市场空间有所缩小,但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更新投资、居民物质及文化消费提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制造业内部具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的潜力,拥有通过模仿创新和应用型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寻找、发现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技术水平的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
后发优势的存在,意味着我国具备实现挤压式增长的条件和空间,能够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在1978—2012年的3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在不考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上调的情况下,若2014、2015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4%左右和7%左右,则“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可达到7.8%,高于7%的预期目标。“十三五”期间只需保持6.5%的年均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从比较优势看,由主要依靠初级资源向更多依靠技术、资本、管理等高级资源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我国经济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表明追赶进程将迈向更高阶段,既是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变,也是从数量扩张型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型增长阶段的转变。
新常态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符合后发国家追赶进程中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结构变化等方面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转轨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特色。比如,转轨经济的改革红利助推后发优势释放;竞争性地方政府加快追赶进程,但也带来潜在风险;发展不平衡蕴藏追赶空间,多种增长模式同时共存;超大规模经济带来特有的机遇和挑战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国挤压式增长的速度可高于历史上其他后发国家,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高速增长阶段,由于潜在需求旺盛、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粗放增长模式下的一些矛盾和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吸收。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原有的风险化解机制难以继续生效,市场主体行为很难及时做出调整,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和风险就会显露出来。比如,原先可以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成本上升或需求不足而出现全行业亏损,长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因为需求收缩而破灭,地方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在财政金融部门暴露。调控得好,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逐步化解。而一旦调控失当,局部风险就有可能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对整体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
nlc202309021022
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最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应当看到,与拉美、东南亚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增速转换时期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出口产品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出现追赶进程中断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未能有效培育增长新动力,增长潜力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实际经济表现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也可能出现类似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增长性衰退”的状态。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靠创新,而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靠政府来营造。更为重要的是,从全球资源环境状况来讲,我国不可能在因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范式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而必须通过创新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客观条件来讲,我国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基础扎实,具有巨大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的增长动力就难以形成。
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随着增长速度、动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调控目标间平衡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是平衡物价和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但是,加工贸易可以转移一部分需求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出口高增长对普通居民更加关注的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弱。投资对短期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但在中长期可以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平抑物价。在过去的10年间,总体看我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消费快速扩张,经济增长才能提速,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二是平衡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带动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过去1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提高是推动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效应减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将放缓,不利于整体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会挤压企业利润和投资能力,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矛盾加大。2014年,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机器人采购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机器换人”的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大量工人将不得不谋求新的岗位。房地产行业在过去10年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速,随着其增速趋势性下降,房地产领域的大量建筑工人也面临寻找新工作岗位的压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更多岗位将出现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这与工业内部岗位转移不同,劳动力岗位转换的难度加大。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经济问题会更加复杂,政治、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发展初期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温饱问题,增长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会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也会不断增加。过去长期存在但并不突出的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社会稳定局面不能得到有效维持,追赶进程就会中断,增长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宏观经济稳定是新常态下处理好各种关系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动力、结构和风险状况都会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要求经济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应当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不会一帆风顺,增长动力新旧转换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经济社会风险可能集中显露和释放,这些都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严峻挑战。如果宏观经济短期出现大幅波动,那么,各种经济关系就会绷紧,不仅无法为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条件,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使多年来的发展成果遭受重大损失。中央连续3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根本用意正在于此。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进”是根本出路。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难免会有企业被淘汰、会有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需求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虽然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品牌、资金和人才走出去潜力巨大。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表面看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扩张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会出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看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而实现这一阶段演化的重要标志,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出路。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要切实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深化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出既有利于短期发展、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充分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真正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倡议、参与和推动新一轮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与调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国之大计在于民。在新常态下守住底线,关键是坚持民生为本,做好兜住底线、改善机制和完善社会治理3篇大文章。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群和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力争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心得体会 篇5
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演进规律,为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中央科学把握、正确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是适应国际竞争、开拓发展空间的大趋势,更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集中体现了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不仅管全局、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长远。
认识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新变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觉和主动的姿态谋划和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要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具体把握好六个方面:一要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二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彻底抛弃靠过剩产能推动增长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三要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四要痛下决心转型升级,避免战略被动;五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六要把握环境治理新常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五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创新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激发。协调发展是补齐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须集中攻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必须持续用力。开放发展是顺应潮流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入推进。共享发展是践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须矢志不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更是政策窗口、重大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主动选择,是大势所趋、规律使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把握内涵、精准施策发力,必须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先导,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要素支撑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6
艾斯卡尔·阿巴斯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央基于新形势、新理念、新特点,做出“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报告强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规律、顺势而为,才能与时俱进、稳步前行。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充分认识不同以往的发展变化。认识是适应的前提。认识理解新常态,才能积极适应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深刻认识从严管治党的新要求,深刻认识经济运行变化的新趋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深刻认识群众需求多样的新特点,深刻认识倡导清廉文化的新风气。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树立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理念。比勤奋更重要的是理念、眼界和勇气。理念的领先优于资源的领先。没有新思维新理念,就不会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就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只有理念领先,才能打破惯性思维,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获得改革创新的更大勇气,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迅速提升工作水平。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消除等待观望的心态。等待观望,不在状态,虽谈不上违法乱纪,却有涣散作风、松弛纪律之弊,也是一种变相腐败。各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从严管党治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在思想严起来、整改上严起来、正风肃纪上严起来,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将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四新”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摆脱为官不为的状态。为官不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大敌。全会对做好当下工作和谋求长远发展做出部署,成就事业需要好状态、干部成长需要好状态、凝心聚力需要好状态,当前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等问题,切实从僵化、教条、懈怠、背时的茫然状态中解放出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担当新作为。
习总书记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新常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积极认清形势、适应形势、驾驭形势。要“转”,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紧跟时代步伐;要“变”,在作风、精神、能力上积极适应新要求;要“干”,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开拓创新、知难而进的智慧和勇气,肩负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
只有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才能把握好、贯彻好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增强政治定力。心中有党:在思想上与党委同心,坚决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目标上与党委同向,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审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在工作上与党委同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忠诚履职、依法办事、务求实效。心中有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到情为民所系,切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做到利为民所谋,自觉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心中有法:要提高法律素养,带头学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要督促司法公正,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出现,充分发挥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二、提高履职能力。要深学党章,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夯实政治思想理论基础;要精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学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行权履职能力。学习方式上,要灵活多样,结合学习交流、专家授课、理论测试、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依法履职水平。学习机制上,要不断创新,以全面提高文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围绕重点工作确定议题。积极组织开展视察、检查、调研、评议、询问等活动,为全体文博工作者搭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平台,指导开展实践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
三、提高推动能力。要用法律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科学把握事态发展规律,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用法治的思维思考问题,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人民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并勤于思考和分析。要摸准基层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常委会审议工作报告和做出重大决议、决定提供可靠依据。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审议发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要言之有物,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要言必合法,避免发表与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相悖的言论;要言而求新,学会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去提炼观点、阐述问题,审议发言时做到观点新颖、思维严谨、措辞准确。要掌握科学的监督方法,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对紧迫问题开展重点监督。要创新监督方式,逐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议案建议督办、专项工作评议等监督工作。要把握监督时机,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
四、提高约束能力。要“一日三省吾身”,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电筒多照自己,做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自觉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任何时候都能做“知足者”和“明白人”。时时管住自己的腿、脚、手,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自觉给对外交往划底线,给兴趣爱好上把锁,给工作之余设道岗,常怀慎初、慎独的律己之心。始终坚持秉公用权,确保机关每个岗位都严谨有序、高效运转。
适应新常态善用大数据 篇7
但是, 佛山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015年上半年,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 827起, 死亡247人, 受伤1 083人, 直接经济损失4 052.3万元, 发生较大事故3起, 各项主要指标约占全省10%。新常态下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困难和新挑战:一是较大以上事故容易反弹, 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镇村专职安全员数量不足, 其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目前的形势与任务要求;三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以及接触毒害物品、高危粉尘等危险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不足;四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 主动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 有效解决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主要矛盾, 破解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全面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佛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15年5—12月在全市统一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 即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政策宣讲行动计划、“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指引行动计划。
计划背景
目前, 佛山市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43万多家, 其中法人企业11万多家, 个体工商户32万多家, 重点监管企业接近3万家, 不少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历史欠账较多, 安全管理比较粗放。然而, 全市安全监管人员为848名, 监管任务比达1∶507, 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相当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 佛山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 决定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来破解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高监管透明度和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透明度, 全面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提升安全资源和环境, 升级安全智能化基础。以安全的力量促进转型升级, 提升城市价值, 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开出“新方子”。
启动“三大行动计划”
5月15日, 佛山市委、市政府与广东省安全监管局联合举办了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市委书记刘悦伦、市长鲁毅、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黄晗、常务副市长黄志豪等领导共同出席并发表讲话, 宣布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启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250多家全国知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启动仪式。各区、各镇 (街) 和18个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市级部门, 先后举办了启动仪式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自该行动计划启动以来, 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城市主干道、电影院、图书馆及商业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 滚动播放“三大行动计划”宣传标语达10万余次;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和网站宣传该行动计划200多次;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广佛都市网》等媒体上, 刊登宣传有关该行动计划文章177篇;通过电台“民生热线”节目, 市安全监管局与市民畅谈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 以传递理念、讲解工作, 为推进该行动计划营造了良好氛围。
3大原则完善顶层设计
强调发挥基层作用, 市、区、镇、村多级联动。市、区、镇、村四级统一部署、马上行动, 同时启动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 将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工作任务。各区、各部门、各镇 (街) 要在总体方案框架下, 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工作实际情况和监管工作重点, 灵活安排工作任务, 分步推进。
强调发动各方力量, 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全面参与。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企业全面落实, 社会各界多元参与的工作机制, 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并以点带面, 推动该行动计划全面开展。
强调利用信息手段, 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创新监管模式, 利用安全生产“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手段, 将现场检查的记录、图片等资料, 实时录入“非现场监管中心”数据库, 并进行“痕迹”管理, 提高监管实效性。
全力推进高效实施
1. 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 推动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政策宣讲实现“全覆盖”
人是安全生产工作最基本和最关键的要素, 企业负责人更是决定性因素。佛山市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政策宣讲作为“三大行动计划”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通过对政策的“全覆盖”宣讲, 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努力实现“五个推动”。一是推动企业把安全生产、安全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对已形成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创新;二是推动建立安全生产审批制度, 企业所有的单体工程设计必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安全审批;三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 做到事事、时时、处处的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四是推动企业加大对安全培训、安全设施、安全器材, 以及劳动防保用品的投入, 以提高人、财、物的保障能力;五是推动企业100%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 切实加强与信用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 推动承诺书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 并接受社会监督, 以作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
截至2015年7月10日, 全市已对27万2 706家企业开展了宣讲, 宣讲率为69.7%;与生产类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2万9 140份, 完成率72.6%;借力影院、图书馆联动宣传安全生产“十大定律”, 共计3 320场次;在佛山电台、电视台开展“电波中的安全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知多D”“最佳安全拍档”等安全专题节目, 每期收听、收看人数接近25万人。此外, 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开展以来, “佛山安监”微信平台关注率增加了200%, 发布信息225条, 阅读量达12万1 745次。
2. 主动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 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安全生产”的优化集成作用
成立工作团队, 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系统开发利用, 加强业务数据采集、分析、共享、应用, 佛山市、区、镇、村4级成立了“非现场监管中心”团队, 并已投入运作, 为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规范数据采集, 做到“一患一照”。佛山市各级、各部门注重依法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地记录和采集信息, 妥善保存并及时更新;对执法检查或企业自查发现的每一处隐患整改前后的状况, 进行拍照留存和上传系统, 确保检查到位、隐患真实、整改及时, 做到“一患一照”。截至2015年7月10日, 全市共采集隐患排查照片2.9万余张, 其中执法人员采集上传隐患照片1 590张, 企业上传隐患自查照片2万7 857张。
加强分析应用, 强化风险预判。在采集企业隐患整改数据的基础上, 佛山市安全监管局注重推动隐患数据与事故信息、违法失信数据、举报投诉数据的汇总整合, 以构建安全生产大数据监管模型;注重加强安全事故周期性、关联性分析判断, 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规律和特征, 有效提高安全监管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此外, 佛山市安全监管局联合佛山市公安局, 运用大数据统计手段, 对全市7 540条道路进行了筛查, 并结合事故发生频率、安全隐患严重程度, 排查出重大隐患路段22处 (长度21.7 km) , 提出治理措施建议62条, 整改资金718.8万元。自整治以来, 22处重大隐患路段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下降均超过5%。在大数据工作方法的指引下, 佛山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防控事故为问题导向, 敢于担当、勇挑重担, 全市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持续稳定好转, 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99%、39.12%, 两大核心指标降幅均比全省超过6%。
3. 积极开展典型引路活动, 为安全生产“三大行动计划”提供动力支持
佛山市重点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和行业个性化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涉及15个行业、5个区、19个市直部门。各区、各部门在全市有关指引和标准出台前, 分别选择了1~2个重点行业开展试点, 并总结经验, 为全市提供经验和参考。一是认真组织, 各区党委、政府和市直部门高度重视, 认真抓好试点规划编制, 及时规范试点工作, 并建立了经验交流共享、问题共商解决机制, 有力促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实效, 结合本地区、本行业产业特点, 认真挑选企业名单, 全面总结企业经验, 总结出的指引和标准较好体现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目前,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份安全生产指引已完成初稿, 隐患排查治理通用标准、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卫生通用标准、职业卫生专项标准、供电主管行业标准、人社主管行业通用标准、食品药品行业标准、水上运输行业标准、农业行业标准、水利工程项目行业标准、渡口隐患排查治标准等10个标准的初稿已制定。
成效显著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 篇8
近两年来,辽宁振兴发展在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社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不断增大,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挑战和风险仍然较大,制约振兴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解决的根本之策还要靠深化改革。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方法,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辽宁省价格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助推辽宁经济企稳回升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和重要途径。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文件),为及时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辽宁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6〕10号文件),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就价格工作出台的纲领性文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辽宁省全面贯彻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价格工作作出的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吹响了价格改革的新号角,开启了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新征程,为物价工作提供了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是我们今后开展价格工作的根本指针和重要遵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价格工作的高度重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实施意见》,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各级物价部门一项最重要的工作。
一、在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上要有新突破
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当前供求关系相对宽松,要抓住有利时机,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为重点,加快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辽宁省《实施意见》提出了“电价、水价、气价、医疗、环保、交通运输、电信、农产品、公益性服务、收费管理”10项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核心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以降低生产成本促增长为目标,提出着力推进电价改革。落实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利用电煤价格下降空间,降低全省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积极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在调查测算基础上,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合理制定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标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对符合农业生产用电类别的专业化种养业项目和符合条件的秸秆初加工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对“煤改电”等政策性扶持项目和困难企业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等。
其次,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着力推进水价和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领域改革。及时调整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高效节约利用,使水资源价格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全面实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择机疏导城市供水价格矛盾,按照城市同类自来水价格的40%—50%标准制定“中水”回用价格;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赢利”原则,调整污水处理费,2016年底前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按照省政府推进排污权试点工作要求,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指导价格,同时继续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环保和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利用价格杠杆,推动公共服务PPP项目建设。对具有区域特征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已具备竞争条件的,尽快放开价格管理;仍需要实行价格管理的,按价格管理权限提高价格调整灵活性,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第三,在涉及民生价格改革上,继续推进医药价格改革,助推“健康辽宁”建设。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城市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除外),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医疗机构合理补偿机制;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在城市试点医院扩大按病种定价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定价数量;施行医疗机构分级定价政策,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分类实施景区门票价格改革,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对不属于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及游览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经营者自主制定价格;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景区、场所,逐步免费开放;做好旅游景区收费公示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在教育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收学杂费,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收普通高中学杂费。在养老方面,对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电、气、热和国家政策及规定权限允许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实行价格优惠和减免政策。
二、在丰富完善价格调控方法手段上要有新突破
新常态是在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新状态,是在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阶段。这一新的特征给价格运行带来诸多新的变化。适应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价格调控方法手段不能一成不变,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完善。一方面,既要堅持过去多年探索积累的市场价格调控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分析价格形势,研判价格走势,落实各项稳价政策。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价格总水平运行特点规律分析,积极探索既防通胀、又防通缩的双向调控手段,特别是在全国停止实行向社会征收价格调节基金政策情况下,我们要认真履行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牵头部门职责,充分运用财政、货币、物资储备等经济手段,形成新的调控合力,切实把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重点在以下工作上寻求新突破:
一要落实控价目标责任制。应充分运用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平台,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稳价合力,并把稳定物价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
二要强化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大宗商品和重要农副产品价格走势,及时发现、分析预判价格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调控对策建议。
三要认真落实各項稳价政策。着力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推进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落实好国家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和运输鲜活农产品免收通行费政策。
三、在进一步健全政府定价制度上要有新突破
随着绝大部分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我们要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推进改革,把工作重点从主要管理价格水平向主要规范价格行为转变,从主要管理具体政府定价事项向主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转变。
一要积极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公开政府定价权力清单,做到定价目录之外无定价。凡是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管理,并对定价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改革成效和市场竞争程度,适时调整定价项目,及时清理废止不符合现行政策的价格文件。
二要完善政府定价规则。对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项目,分类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推动由直接定价管理向用办法、机制、规则管理转变,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成本监审、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提出定调价方案建议、参与价格听证,使价格决策程序更加明晰、规范、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做到管细、管好、管到位。
三要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不断完善成本监审机制。分行业制定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促进成本监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成本监审,增强社会公信力。对按规定实施成本监审的,要建立健全成本公开制度,积极引导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经营者按规定主动公开成本,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透明度。
四、在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上要有新突破
市场决定价格,政府不做不当干预,并不是政府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无所作为。李克强总理讲过:“简政放权必须放管结合,不能一放了之,放是要放活,而不是放任,管是要管好,而不是管死,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应该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监管职能、监管方式,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要多措并举,大力整治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加大对价格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在经营者自主定价领域,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特别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行业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对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领域,研究制定议价规则和行为规范。完善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要强化反垄断执法,进一步做大做强物价部门这一“朝阳产业”,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加快建立竞争政策与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调机制,对政府和部门各项产业、经济政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反垄断调查,着力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完善价格社会监管体系,发挥12358价格信访举报和“民心网”两大平台作用,畅通群众价格诉求渠道,妥善化解价格矛盾。建立健全街道、乡镇价格监督员队伍,完善价格社会监督网络。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落实价格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向社会公布失信信息。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价格社会监督,完善舆论监督和引导机制。
五、在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价格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物价部门在价格改革的实践中,职能不是弱化了,而是增强了,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要使每一项价格改革落地生根,不仅要有担当精神,更要有稳定的物价机构和队伍作保障。我们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中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精神实质,抓住机遇,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夯实工作基础。加强价格执法体系建设,一些地区着力解决好物价工作多头管理、工作不协调、衔接不畅、政令不通以及专项编制被挤占挪用等问题,保持物价队伍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推荐阅读: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组织落实情况汇报12-14
确立新理念适应新常态10-11
讲规矩适应新常态10-04
适应新常态,奋力新作为11-18
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10-21
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业绩演讲稿09-29
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审06-16
新常态教育策略研究第一阶段总结09-02
新常态新农业07-27
新常态新模式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