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内涵

2025-01-16

新常态内涵(共11篇)

新常态内涵 篇1

一、国外“新常态”的演进脉络和基本内涵

“新常态”并非中国首创, 而是西方人首先提出的, 是从英文“New Normal”一词翻译而来。一般认为, “新常态”是2004年, 美国人罗杰·麦克纳米提出来的。2004年,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 同年, 罗杰·麦克纳米出版了题为《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的书, 主要讲转型。作者认为, 今天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 即使经济恢复了, 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状态, 作者把这一时代叫作“新常态”。

之后, 2009年,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总裁埃里安用“新常态”?这个词描述2008—2009年经济危机、大衰退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从此, 新常态一词在经济领域流行开来, 如表1所示。

总之, 国外的“新常态”本意是让人们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和金融恢复不要抱过高期望, 主基调可用“悲观”、“无奈”来概括。

二、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和基本内涵

(一) 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

在中国, “新常态”这种提法也并非新词。从2013开始,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 并且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风险表现,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就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层面, 用“新常态”一词概括和论述中国经济的新阶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位, 一位是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徐以升, 出版的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从涨潮到退潮》的书, 另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刘世锦出版的题为《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的书, 如表2所示。

但是, 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 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 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学术界的争论和分歧一直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习近平站在决策者的角度, 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 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 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表3)

自2013年4月开始, 我国就初步确立了中央政治局对经济形势的季度分析制度。经过深入调研分析, 在2013年上半年政治局讨论经济形势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大判断。2014年2月, 中央政治局在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稿的会议上, 明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基础, 从政治高度正式承认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 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也不能追求“超高速”增长。紧接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 第一次正式提出新常态的重要判断, 并指出,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在2014年第二季度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期叠加”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 并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后, 为回应国际国内的广泛关切,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APEC北京峰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提高全党认识, 回答在新常态下实际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疑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突出分析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和九大趋势, 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表3所示。

所以说, 中国经济新常态重大思想的提出, 是建立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并且经历了一个逐步稳固和深入的过程。

(二) 中国“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中国经济的内涵, 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下的新常态, 既有与国际新常态相同、相通的一面, 也有不同、独特的一面。中国语境下的新常态与西方语境下的新常态相同和相通之处在于, 其一, 都表现为降低增长速度;其二, 中国降速的因素部分受到国际降速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在于, 相比于国外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所持有的悲观、消极态度, 中国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持有的更多是乐观、积极的态度, 欧美的新常态意味着低增长高失业率、经济难以重振, 而中国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遇到的新情况、新特征, 但中国仍然具备后发优势。

二是, 从字面上看, “新常态”有着双重的特质:“新”和“常”。“新”意味着和过去不一样, 表明新常态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运行状态, 同时, 这种由旧向新的转化是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的转变;“常态”指的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所谓正常状态, 就不会是短暂的、突发的临时状态, 而是稳定、持续的长期状态, 表明中国经济会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平稳的向前发展, 而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增长速度, 更需要发展质量, 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的本质所在。

三是, 新常态是动态不是静态, 不能自然形成。新常态不是静态的, 更不是自然形成的, 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不是不用费力就能够自动实现的, 相反, 可能比仅仅追求高速度更困难、要花更大的气力。因为新常态不只是增长速度新, 更重要的是结构新、质量优, 因此难度更大,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2]韩康.经济新常态:新观察、新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 (2)

[3]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制度、结构、福社[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新常态内涵 篇2

代内涵和常态化的重要意义

(柘城县供电公司贺军)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中国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放眼当今,战火与硝烟已经远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为健康、更加和谐、畅享快乐的生活方式。

曾经有一位同志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这是一位平民英雄,他没有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丰功伟绩,但他的名字却被人们铭记在心。他的精神,不在乎一瞬间的光芒四射,却在我们民族性格的深处慢慢滋长,犹如春风细雨,茁壮了我们的精神脊梁。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

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其特定的时代性和时代内涵。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同时,我们要深度把握雷锋精神,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要积极传承雷锋精神,重塑诚实守信的道德品牌,要生动诠释雷锋精神,强化互爱互助的民本情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凝聚艰苦创业的发展合力,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雷锋精神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仰支撑。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真正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具体说来,弘扬供电文化,传承雷锋精神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打造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格信仰。不断锤炼自身品格,做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人。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全局出发,对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和人格信仰作出重要部署,大力开展个人品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被广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成为全民族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像沈浩、杨善洲、郭明义等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

评选表彰引起强烈共鸣。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要构建融洽温暖、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50年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当代雷锋” 郭明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郭明义说过:“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锋。”他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非高不可攀,通过每一笔捐款、每一次献血、每一项业务攻关、每一个面对陌生人的微笑,他不断让人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其实就在身边,更告诉人们学雷锋、做好事其实是“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

三是要树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大力传承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精神,靠挤劲和钻劲一点一滴的学文化、学技术、学知识,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精益求精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我们供电企业的宗旨是“人民电业为人民”,我们供电应遵守我们对用户的“十项承诺”,以广大群众的用电的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切实履行我们的义务。作为一名职工,我们应严格遵守公司的服务承诺、时刻树立“电力光荣我光荣,我为电力争光荣”的服务的理念,从而才能在活动中思想受到了教育,服务意识得到了增强,业务技能得到了提高。每个人都应该怀揣这样的一个理念,这就需要在我们严谨治学的实践中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教在工作中实事求是,追求真善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扎实专业基本功,还要学习科学文化、思想政治和实践知识。

四是要培养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雷锋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了自身价值。雷锋精神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作为新一代的员工,要始终树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不断提高我们的品德和职业操守。

五是要继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钻进去,吃透它,而且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这种刻苦学习、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精神仍然是当今社会开拓进取精神的核心。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几十年来,在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得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总结几十年学雷锋活动的历程和经验也不难发现,学雷锋活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持续和常态的问题。但从长远发展看,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工作仍然需要加强。这就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思考研究有关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几个问题是:如何使学雷锋的观念常态化、雷锋精神时代化以及学雷锋方式持久化。

一、充分认识当代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弘扬雷锋精神,绝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口号,也不是各界观摩效仿的形式,而是需要长期的全民动员、全体参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

精神,人人融入到道德建设之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即使物质生活再好,也不会幸福的。一个民族,如果精神支柱不完善,即使经济成就斐然,也不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更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这已经为历史所一再证明。只要坚持理想信念,才会使人们精神支柱长久,民族才会蓬勃发展。

二、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重要的工作品牌来推进。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以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抓手很多、载体也很多,但内涵高度契合、群众基础广泛并且能够长期实施、效果明显的抓手并不多。学雷锋活动基础扎实、影响广泛,而且主题鲜明、长效明显,应作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活动来谋划。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三、建立学雷锋活动作为长效机制来。过去之所以产生所谓“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主要是没有从长效机制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学雷锋活动。要把学雷锋活动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始终,在建立工作机构、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等各方面作出硬性规定。推动宣传活动常态化。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雷锋活动的长效舆论氛围。各类宣传媒体要设立相对固定的“学雷锋”栏目,通过专题节目、新闻报道、言论评述、理论探讨、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做法,报道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用一种伟大的精神来凝聚前进力量,用一种崇高的道德来引领社会风尚。雷锋精神就是历经几代人传承和丰富发展的高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精神观念,正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要大力提倡的优秀精神。通过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持久化,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一日

新常态内涵 篇3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这个词汇虽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完全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新常态的概念。在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属于新常态阶段。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还是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是,增长速度却不是成比例增长,而是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虽然经济结构较之前越来越完善,但是与增长动力却失去了平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是发展动力却变化显著。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清现状,认清新常态下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并能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遇,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现态

1.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企业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经济发展模式最为不同。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主要从低成本做起,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势,利润空间很大。但如今,由于成本不断增加,之前的低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企业只能接受。但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并不会因为企业成本的增加而有所减缓。企业在高成本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利益上升空间就变得非常侠小,因此,為保证企业利润不得不对产品价格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无法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采取各种手段,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品牌产品,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一般按照传统的做法,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是这种方法却因货币存量和规模的限制而使扩展空间也同样受到限制。在如今比较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矛盾,而且,如果处理方式不对,可能还会阻碍未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之路,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市场的挑战,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2.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减缓,但经济效益并没有降低,而且,经济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于成本的增高让企业的利益空间变得狭小,产品价格的调整也无法使经济回转,因而,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有所降低,服务行业却不断得到发展,比重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新常态下,企业利益下降但居民的收入有所提升,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消费。而且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落后的生产力逐渐被先进的生产力所取代,新的生产动力不断出现,冲击了周期行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认清楚经济发展的规律,找到经济发展的新的平衡点,发挥经济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规律。

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新常态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城镇化就是抓住了机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消费群体的增加,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常态机遇下,越来越大的市场更有利于消费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潜在潜力也在新常态大环境下得到充分的挖掘,焕发出更加勃然的生机。技术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且,企业经济的开放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随着旧的生产力逐渐退出舞台,新的生产力不断扩张,必然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科学的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合新常态的发展,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因此,要想更好地抓住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机遇,就要全面分析新常态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全面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适应模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加大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增加市场的竞争实力。各企业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调整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系,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地,张广辉.“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5(12).

[2]罗良文,雷鹏飞,张万里.立足国内,放眼国际,聚力共促低碳经济发展—首届低碳经济论坛(武汉)综述[J].经济研究,2015(11).

[3]蔡昉.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J].中国中小企业,2016(01).

[4]安静赜.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01).

作者简介:

新常态内涵 篇4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会议用这么大篇幅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经济新常态, 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 必须要统一大家的认识, 转变观念。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 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 才能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这次会议对新常态进行深入分析, 就是要统一大家的认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这么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庞大, 维持中高速增长能保证就业, 因此调控空间比较大。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这正是结构调整, 提质增效的好时机。”

“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 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 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 “目前,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总的来看, 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 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 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孙立坚对此非常认同。

亮点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2015年, 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将是连续第五年实施。虽然政策名称不变, 但在经济新常态下, 实际内容和实施的重点将会有所变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就是这对“老搭档”的新内涵。

高培勇认为,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基调是扩张性的, 财政赤字将有所增加, 在这方面我们具备较大的空间。按2015年经济增长7%来计算, 赤字率不超过3%, 2015年赤字空间在1.9万亿左右。2014年财政赤字安排是1.35万亿元, 因此2015年的财政政策可以更“积极”一些。

“不过, 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正明显递减。”高培勇强调, 2015年无论是加大投资还是推进结构调整, 都应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孙立坚也认为, 在财政支出方面, 应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通过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同时, 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 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去杠杆、防风险是一项中长期任务。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所谓松紧适度, 就是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 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 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时, 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向松的方向微调。”

高培勇表示, 目前就业相对良好, 物价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 可以更多地放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环境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和重大改革推进上。

亮点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 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市场要活,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 推动全面创新, 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 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个目标与新常态定位是一致的, 要完成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新增长点来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 “这种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要通过制度改革放松管制, 拓展市场空间,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同时还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积极提供公共服务, 在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领域实施赶超战略。”

“随着我国技术发展从‘跟跑’到‘领跑’, 靠政府来挖掘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子越来越走不通。”孙立坚认为, “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过程中, 要确保政府‘不越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不过, 政府也得‘不缺位’, 必须要加快转变职能, 在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 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上更有作为。”

“‘培育新增长点’不仅是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 也是我国全面摆脱‘三期叠加’风险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将它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政策的核心, 可以使2015年经济工作定位更明确。”刘元春表示。

亮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不仅可以缩小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 而且可以减少能源资源从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成本, 也可以减少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 可以缩小北京、天津与河北周边地区发展的差距, 并实现不同地区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将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对化解我国过剩产能也有积极意义。此外, 还可以使我国西部地区变身为开放前沿, 非常有利于发展。”

侯云春认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是我国培育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大手笔、大举措, 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支撑。成功实施这三大战略, 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站上新高度, 获得新动力, 拓展新空间, 形成新格局,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并主导的新的国际合作框架, 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国际区域合作。同时, 国际区域合作要依托国内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 向东面向海洋,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 向西通过亚欧大陆桥与中亚、欧洲相连接, 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南亚和印度洋相连接, 有利于统筹东中西部, 通过国内区域合作, 推动国际区域合作, 建成跨越亚欧, 连接三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肖金成表示。

亮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要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敢于过深水区,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在全球经济陷入后金融危机的低迷之际, 利用结构性改革走出困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谁能够在未来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取得先机取决于各国结构性改革是否彻底、是否更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刘元春说。

“当前, 我国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 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在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要推出具体有力的改革举措, 并加强政策落实。”郑新立认为。

“要尽可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 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决策权。在投资方面, 要尽快推进负面清单措施, ‘法无禁止皆可为’。此外, 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 ,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给予民营企业在一些公共服务行业的特许经营权, 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这对打破行业垄断、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增长效益、保障民生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郑新立说。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意义也十分重大。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拓宽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放开民营银行的准入、打破银行业垄断, 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已经具备了条件。”郑新立说。

“打破传统利益结构, 重构发展的激励体系, 全面纠正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扭曲, 这次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很大。”刘元春说。

亮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4年以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一系列自贸区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构建。

“从内需和外需平衡方面看, 时下内需比较疲弱, 导致进口增速放缓。”连平说。

在进口和出口平衡方面, 当前我国经常项下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落至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4%以下。“数量上的平衡是一个结果, 新常态下我们更要追求进出口质量。出口方面, 我们要继续维持出口大国的地位, 加速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从低端劳动力制造, 向质量、技术、品牌升级, 再创国际竞争新优势。进口方面, 要进口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 促进国内经济转型, 进口更多优质商品, 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说。

在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方面, “过去利用外资, 主要着眼于保就业和增强出口竞争力。新常态下, 吸引外资为的是外商带来的技术、管理、品牌、渠道、研发和服务等‘生产要素包’。我们对外投资, 早期是为了出口, 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为获得技术、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隆国强说。

连平认为:“如今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明年我国可能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随着QFII、RQFII、QDII的额度不断增加以及沪港通的实施, 证券投资项下也将逐步呈现双向流动的格局。”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5

在发展方位上既看“时”又看“势”

所谓时,是指时局、时机、时点;所谓势,是指态势、趋势、走势。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时,又要注重看势。

时是新常态静态属性的反映。看时,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时代坐标,全面把握我们面临的时机、背景、条件。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此进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同时应深刻认识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阶段,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艰难复苏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必然反映。

势是新常态动态属性的体现。看势,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历史坐标,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变革、走向、趋势。应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来势,看到在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然有所回落,但综观全球,它仍是一列快速行进的火车,对世界经济发挥着有力带动作用;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大势,看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已难以为继,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已刻不容缓;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到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逐渐增强,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发生,市场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向中的力量进一步显现。

只有审时度势,把时与势有机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静而动,才能对新常态的发展方位了然于胸。只有审时度势,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抢抓经济发展先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争取经济发展的更大作为。

在发展升级上既看“形”又看“型”

所谓形,是指形状、形态、形式;所谓型,是指类别、结构、性质。不执着于形而在意于型,注重根据形的变化用心塑型,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成功之道。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形,又要注重看型。

形是新常态的外在表现。看形,应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态势,把握经济存量的规模和经济增量的变化,把握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和质量效益。

型反映新常态的内在规律。看型,应看到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大转型。把握发展方式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正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把握经济结构的转变,认清经济结构正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把握动力支撑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把握增长领域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空间正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型是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反映,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质特征所在。只有自觉在塑型上下功夫、求实效,才能以新方式适应新常态、以新结构引领新常态、以新动力支撑新常态、以新业态拓展新常态,全面打造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升级版。

在发展机遇上既看“近”又看“远”

所谓近,是指眼前、近期、现在;所谓远,是指今后、长远、未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远近结合起来,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近,又要注重看远。

正视新常态“最痛处”、解决“最难处”、争取“最好处”。看近,应正确对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暂时困难、结构调整的“阵痛”,积极化危为机,着力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实现即期经济发展目标。

看到新常态带来更多更长远的发展机遇。看远,应深刻把握新常态下的增速换挡,有利于克服资源消耗多、效率低下、产能过剩、泡沫积聚等痼疾,为进一步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腾出空间;新常态下的结构优化,有利于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新常态下的动力转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不断激发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从“非常态”到“新常态” 篇6

长期的荣耀是“非常态”,而经历挫折,乃至覆灭的结局其实才是企业经营的“常态”。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球有很多企业从高点坠落到低点,包括一些曾经在市场上纵横捭阖、风光无限的企业,他们都经历了不同的危机和相似的起落。

这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特斯拉,在中国销售折戟沉沙;有HTC这个在智能手机领域曾经的领跑者,如今持续低迷;还有在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时,成功博得众人眼球的黄太吉煎饼,逐渐被人遗忘;甚至曾经被奉为服务业标杆的海底捞,也有重重危机。

波折是必然,荣耀才是偶然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境况?

实际上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从生到死”这个必然的过程。根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3.7年,换言之,如果一个企业的生存时间超过4年,就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而我们对很多企业的期待远远大于此。我们似乎被“基业常青”这个概念所蒙蔽和洗脑,以为“基业常青”是企业的常态,是企业的天然属性。

其实不然,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斥着高风险,有着很多不可预知的艰难险阻、波折起伏。企业持续的荣耀和基业常青一直被众人视为楷模,却不知这只是极少数幸运者稀有的光环。对此,每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长期的荣耀是“非常态”,而经历挫折,乃至覆灭的结局才是企业经营的“常态”。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心里准备,我们才能够冷静地看待这些企业的跌宕起伏,以及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标杆的企业,经历困窘是多么真实。

另外,新闻媒体对这些企业不合理吹捧,引发大众追捧,也让我们产生一种幻觉,这些曾经成功的弄潮儿就应该一直成功下去;他们曾经被曝光的管理奇迹,就应该是管理的真谛;这些曾经开创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应该延续成功的神话……

但是,在这些企业衰落的现实下,我们看到无可争辩的事实。

什么是真实常态呢?或者套个当下的时髦词语,什么是我们看到的企业的“新常态”呢?

我们还是回到这一张企业生命周期图中,来做一番新的思考,看是否会产生一些新的洞察。

第一区间:勿忘产品本质

在这张图中从A点到B点,是产业中初创企业的尝试期,大量的企业会在这个阶段开始构建新模式,推出新产品,但是否能成功还无法断言,一定也有不少的企业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死在浅浅的沙滩上。

当然,少数企业会冲过这个阶段,进入B点到C点的第二区间,在这个区间能够站立住的企业,将试图去完善自己的模式,标准化自己的模式,并且搭建足够强大的核心能力,然后去抢占那些没有被攻占的缝隙市场。

曾经红极一时的黄太吉煎饼、锤子手机,就是试图挟所谓互联网思维的优势,以及大众传媒的吹捧,希望在第一区间开创一种全新的模式。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是消费者对产品和对服务的根本性需求,这些概念性炒作,可能会带来瞬时市场轰动效果,但是喧哗过后,消费者就会重新关心产品的本质。

如果你卖的是煎饼,就请把煎饼做好,价格公道,而不是让消费者吃着30多元但口味普通的煎饼,去听你那些不切实际的言论和各种被渲染的社交方式。如果你是卖手机的,请把手机做好,即便是高配置、独特的设计,还要搭上绝佳的体验和真正的快捷操作,而不是让消费者只购买你所谓的情怀。这些看似不走寻常路的模式往往不会逃出第一区间,因为他们不是真正新兴的商业模式。

在市场中有太多的企业在第一区间坚持,用新的商业模式去开创一个新市场,也往往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败下阵来,更何况这些不着调儿的所谓创新呢?

第二区间:成功不会自己持续

进入第二区间的企业开始有资格谈到初步成功,在这个区间的企业已经确定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他们要做的是持续构建核心竞争能力,并且在没有被开发的蓝海市场突飞猛进,通过市场不断扩张和稳健运营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海底捞就是杀出第一区间,冲到第二区间的典型企业,他们凭借卓越服务和客户体验被口口相传。2012年海底捞收入达31.2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超过3亿元,可谓是中国火锅第一品牌。海底捞却没有在第二区间做好应该做的事,就是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一个缺乏这样能力的企业,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扩张。

今天的海底捞,依然对员工有很多授权,但是员工被过多授权之后出现打扰消费者的情形,反而遭到消费者反感。最重要的是过高的运营成本,使得企业经营需要赢利的本质蒙上了阴影。当消费者对过度服务产生疲劳感之后,海底捞的产品溢价就被打回原形,如果不能覆盖高企的运营成本,从盈利到亏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特斯拉的情形虽然跟海底捞不同,但是依旧面临着无法在第二区间市场拓展的困境。特斯拉一直希望能够彻底颠覆汽车行业,用电动车这种低能耗的环保车型,取代传统汽车一统天下的局面。

特斯拉的确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冲入第二区间,在这个区间的企业需要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等一系列商业模式升级,并且迅速抢占各个缝隙市场,但这也是让特斯拉最为头痛的事情。

特斯拉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亏损,虽然创始人马斯克在2014年祭出了开放专利的大旗,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参与到开放标准的制定和分享技术成果的大潮中。但是现实的困境却让特斯拉认识到,抢占一个个细分市场,并且与传统车企竞争,绝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这需要特斯拉公司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而管理和决策上的短板,都在中国市场上暴露无遗。

马斯克本人在中国市场上营销方面的过度插手导致天猫店的夭折,也重挫了本地销售团队的锐气,甚至透支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红利。一些不成熟、急功近利、没有章法的举措,突显出这家科技创新型公司的管理不成熟。要知道在第二区间是需要逐渐树立起稳健的管理方式,从而支持每个团队在市场上紧张有序地推进,迅速占领市场高地。

还有一些企业,他们试图复制第二区间的成功模式,比如HTC,但是如果不具备核心的能力,也无法去抢占更多的缝隙市场。HTC很早就加入Andriod阵营,2011年曾以6000万部手机的销售量,做到全球排名第五,但是缺乏核心技术和价值链掌控能力的HTC,很快失去了推出新产品的创新能力。

目前,HTC正面临着从高端市场跌至低端市场的困境,在中低端市场上,小米、酷派、中兴等众多国产品牌又极具竞争优势。HTC虽然在第二区间复制出了一个成功的模式,但是无法找到更多的缝隙市场,从而无法真正立足在这个领域。

在第二区间更要提防的是,看似很好的模式被突如其来的行业终结者突袭,从而葬送前景,新浪微博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新浪微博所塑造自媒体的新模式,曾经在2013年席卷中国,成为中国人了解最新资讯、发布信息的关键渠道,所有人都相信一个新的自媒体时代开始了,但是紧随其后出现了自媒体的新玩家——微信。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方式渐渐成为主流,严重分流了大量微博用户,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政治形态下,对大V的管控也使得很多人对微博渐渐失去兴趣,而转向相对比较私密化的微信朋友圈。于是,微博这个在第二区间正待成熟的商业模式,就这样被生生切断,戛然而止。

第三区间:别让效率抹杀一切

进入第三区间的企业,他们面临的是如何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效率进行提升,从而获得运营效率上的竞争优势。

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曾经试图打造廉价航空。廉价航空的本意就是如何能够节省运营的成本,从而以效率提高而胜出。在这里我们看到亚洲航空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的飞机使用率竟然高达每天13个小时,远远高于中国廉价航空7个小时的水平,但是代价也极其昂贵。在过去几个月亚洲航空就出现了两起空难,从而使乘客对亚洲航空望而却步。

在第三区间的亚洲航空恰恰忘记了,提高运营效率绝不是以牺牲服务质量和运营安全作为代价,因为消费者的根本需求还是服务和产品的高可靠性,当然包括安全性,而不仅仅是廉价。

所有这些昙花一现的企业,或者目前还在进退之间挣扎的企业,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经营之难,企业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可谓荆棘密布,其中的痛苦,外人难以想象。所以说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挫折、挑战是“常态”,而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是“非常态”。如果我们的心智模式成熟,就可以正确地认知“非常态”这个过程。

我们提供的这个框架图,就是想帮助大家了解企业在不同区间里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恰当战略和措施。当然更要在教训中,发现规律,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编辑 陈志强]

新常态新未来 篇7

本月5日,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作为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热, 分析研究了2015年经济工作, 首次提及新常态。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勾勒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其中包括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 并以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 新常态即将落实到未来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思路中,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

“新常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国际范围内提出的, 即全球新常态。新常态前的1987年~2007年间, 全球经历了被经济学界称为大稳定繁荣时期的旧常态, 基本特征是持续高增长、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2007年, “大稳定”转变为“大危机”, 基本原因在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扭曲的问题, 但耽于大稳定, 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长期不思调整;全球分工重组后形成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 引致了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美国、欧洲、日本、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低水平波动;全球去杠杆化以修复资产负债表, 但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均不能产生正面、显著的结果;各国宏观政策非同步性, 形成差异化宏观变量, 国际游资从中投机, 加剧了不同经济体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 概莫能外。自2009年始客观上进入到新常态,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态势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减速, 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要素供给效率下降、创新能力滞后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新常态不仅暴露出国民经济中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 而且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矛盾。

新常态, 新认识。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 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

新常态, 新思路。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 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重视满足人民需要, 更加重视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 更加重视引导社会预期, 更加重视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才能, 更加重视全面创新, 更加重视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更加重视生态文明。

新常态, 新作为。要努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更有效率地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投资关键作用和出口支撑作用, 防范和化解风险;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 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

新常态, 新机遇。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次“浴火重生”,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 挤去GDP中长期存在的水分, 真正实现创新驱动, 走上追求质量、效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包容, 并由此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新常态内涵 篇8

目前,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 在此影响下,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种不同于过去30 多年传统的丰富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新的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为了能够支持实体经济,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竞争性金融体系, 而2014 年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正好切合了新常态的需求。从根本上讲,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借以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以创新的服务形式、丰富的业务形态、多样化的参与主体, 形成了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成为普惠金融下的原动力, 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尤其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短板, 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财富效应的牵引力, 调动了普通居民参与金融业务、消费金融产品的积极性, 提高了居民收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的进程, 提高了金融资源可获得性, 倒逼传统金融业加快创新的步伐。正是如此, 互联网金融才会受追捧并兴起。2013 年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一年, 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而到2014 年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 规模已经突破10 万亿, P2P网贷平台更是达到了1500 家, 累计成交额约为2013 年的3 倍服务的企业超过200 万家。如今, 随着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模式的增多,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但是, 随着“新常态”趋势的深入, 中国的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变化也越来越大, 而且经济新常态催生了金融新常态, 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加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那么, 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野蛮高速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 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将呈现怎样的面貌, 都值得深思。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

(一) 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互动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的重要表现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形态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 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而互联网金融平等、自由、开放的属性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其具有的社交粘性又能广泛联系到各种各样的客户, 这样就可以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和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生产结合起来, 尤其能为新兴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受地域、规模等各种条件限制的融资平台, 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富余资金向小微企业自由流动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从一个新的维度推进了资本要素的市场化, 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剂。但是,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存在着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未来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二) 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由“冲击”转为“竞合”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另一表现

在利率双轨制和高货币化的背景下,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从而推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从2013年6 月到2014 年上半年,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兴起, 引领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 分流了国内银行业的存款, 压缩了其利差空间, 致使传统银行业在储蓄存款、利润来源、客户资源以及传统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不过, 随着近期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上调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 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这样, 一方面可以消除利率管制导致的套利空间, 从而有利于金融市场向完全竞争转变并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进而避免互联网金融预期收益率畸高及恶性竞争现象;另一方面, 为了避免客户黏性的下降和互联网金融的蚕食, 商业银行对待利率市场化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放弃存贷息差, 创造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另外,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迫使传统银行业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逐步实现金融的互联网化, 比如, 多家商业银行正在利用自身在金融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积极部署自己的电商平台, 筹建直销银行, 甚至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直接进军互联网金融,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 (平安银行“陆金所”、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等) 。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银行业在社交金融、电商金融等方面作了尝试。所以说, 在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合”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关系的主流。

(三) 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愈发同步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第三个表现

在经济新常态下, 人口红利与政府投资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而创新是盘活整个经济并保持增长最有效的手段, 发展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在创新的所有形态中, 互联网金融在产品、平台、模式上的创新激增, 不单单改变了金融行业本身, 更重要的是辐射到中小企业等其他领域。其创新是最具效用的,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另一方面, 创新变革释放的市场活力, 也将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中, 中小企业是创新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但“融资难、融资贵”的两难问题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这就推动互联网金融必须不断根据中小企业客户创新所产生的融资需求进行产品、平台以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但是, 相对于传统银行有形、封闭、相对循环、接近完美的风险控制,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大、管理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所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应随之完善。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缺乏规范化,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与监管和制度并不同步, 致使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问题凸显。据调查, 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法规约束, P2P贷款公司接连发生恶性事件, 2014 年就有275 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催生金融新常态的背景下, 金融管理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逐步完善, 政府包容的“观察期”即将结束, 指导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即将出台, 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自身的新常态就是在规则化、监管化日臻完善的同时不断在创新中迭代升级, 即在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将从野蛮、迅猛生长阶段逐步过渡到理性、适度增长阶段。

三、互联网金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一) 妥善协调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出现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首先,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逐步理性、完善, 所要求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 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主体、服务领域、产品模式、技术支持以及风险来源却越来越多元、复合化。只有不断提高以上5 个多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程度,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能力才能经受考验。其次, 要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个性化需求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综合化服务融为一体, 从个性化的需求发现节点出发, 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在各种平台留下的信息和交易痕迹, 挖掘客户的各种隐性需求, 并以此为中心来重新设计、组织服务板块, 这样才能快速、真正提供综合化的服务。

(二) 加强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的合作, 提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合作共赢融合力

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将进入O2O式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 商业银行应更加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尝试移动金融、电商金融、社交金融等新业务, 甚至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应主动进军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这样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会不断地由线下向线上拓展。另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将不断地线下化。以电商金融化为例, 其初级阶段是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和信用功能, 此时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很大程度上属于竞争关系。而在新常态下, 电商会积极与商业银行展开合作, 虽然2007 年阿里与工行、建行开展的小额信贷合作没有成功, 但电商与银行的合作仍在不断探索。比如, 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金融平台已经获得民营银行牌照, 可以完全控制信息流和资金流, 这是当前比较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的模式。

(三) 动态创新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 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新常态内涵 篇9

1. 率先启动配置预算, 入口管理成常态

从2012年起, 长沙市启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工作, 长沙市财政局组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 (约400家) 通过资产系统按年网上申报资产配置计划, 经主管部门审核, 本局稽核汇总并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批复, 作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的依据之一, 实现了资产存量控制增量, 节约财政资金的目的, 近五年共申报近两百万台 (件) , 本局稽核报市政府批准核减了30余万台 (套) , 预计节约财政资金10余亿元。

近五年通过开展资产配置预算, 本市已形成了无申报不受、无标准不批, 无计划不购, 无预算不供的新常规管理。这不仅规范了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 做到了账实相符, 而且充分发挥了资产存量效率, 大幅降低了单位新增资产数量, 提高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益, 真正降低了行政办公成本。

2. 率先搭建统一平台, 三级管理成常态

为了管好用好公共资产, 本市率先提出分类搭建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营运平台的思路, 构筑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及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占用单位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

(1) 统筹办公用房降成本。采用资产产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方式把市属全额拨款单位的办公用房产权移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由其统筹调配办公房源, 制订了办公用房配置标准及维修实施细则, 实行了委托代建制 (新建) 和建设成本、维修费用集中预算制度。通过平台管理, 近几年统筹调剂上百家单位办公房几十万平方米, 因此减少新建而节约财政资金数亿元。

(2) 统筹经营资产创收益。把全额拨款单位的经营性不动产全部移交长沙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 近五年共移交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的门面约200余个, 几十处房产, 土地约2万平米, 股权数项, 实行了规模综合经营, 确保了资产经营收益并按年收缴财政 (非税) 专户, 资产收入实行了财政统筹管理, 每年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缴库收入数亿元, 年年超额完成预算下达的资产收入目标任务。另外, 自收自支单位或差额补助单位按有偿使用原则, 每年核缴国资占用费, 并由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代收代缴。除专司资产和已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外, 其他单位每年应缴国资占用费数千万, 基本可完成收缴目标。

3. 率先集中处置资产, 出口管理成常态

通过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实行归口管理, 杜绝了单位自行处置、违规处置现象。

(1) 分类处置显严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资源性资产处置和产权交易, 分别制定不同的处置管理办法, 并将处置流程标准化, 设置网上申报, 网上审批, 网上公物仓平台调剂, 真正让国有资产活起来。同时实行资产处置收入财政专户管理, 收益缴库后方可办理过户等手续和进行账务处理。

(2) 透明处置显公正。除采取拍卖方式 (因拍卖须依法公告7个工作日) 外, 均需对拟处置的资产状况、处置依据、处置原因、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在指定场所进行公示, 公示期满后须取得《公共资产处置 (或核销) 挂牌公示意见函》, 方可依程序处置。若公示期间有异议, 则需中止处置、再次复议。近五年来公示资产处置 (不含拍卖) 1400余笔, 涉及账面值数亿元。

(3) 分类管理显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实行分类管理。其中差额补助及自收自支单位 (指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 , 实行财政专户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拨款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全部缴国库, 近年来每年通过财政审批并集中处置缴库的资产处置收入均上亿元。

4. 率先建成资产系统, 动态监管成常态

本市2011年开发建设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近几年的上线运行, 已实现从资产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如资产配置标准及配置预算、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划拨或转让、报废处置等事项均采取网上申报、审批标准化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行政成本;同时在摸清资产底数的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查询资产的增减变动、占有使用及分布状况等数据的动态化管理。另外, 较其他省、市, 率先建立了网上闲置资产供求平台即网上公物仓, 通过实时查询以及平台调剂功能盘活了存量资产。

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运行, 逐步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体系, 达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以配置预算审批为起点、预算控制为节点, 规模采购为终点的闭环管理模式, 规范了整个资产管理流程。

5. 率先专设资产账户, 归集收入成常态

近几年我们着力挖潜增收, 严格增收节支, 确保各项资产收入应收尽收, 有效增长。特别是建立了资产收入专户 (系财政非税专户) , 严格资产收入审核、结算及收缴管理, 基本避免了跑、冒、滴、漏现象, 促进了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年年完成了资产收入目标。

(1) 核实收缴有成效。根据省厅规定, 本市从2011年起启动差额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资占用费的征缴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五年不仅累计收缴国资占用费数千万元, 同时还强化了单位有偿使用国有资产, 有效控制资产规模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2) 规模经营有效益。按《长沙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长财公[2011]55号) 文件精神, 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对接收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 进行规模经营, 做到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且资产收入全部上缴财政 (非税) 专户。近四年来经营性收入数千万元, 不仅实现了资产收入规范管理, 而且铲除了小金库的滋生温床, 避免了资产寻租, 大幅提高了资产效益。

(3) 归口处置有收益。通过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实行归口管理, 实现了处置规范化和收益最大化。近三年资产处置收入集中收缴共计数亿元。

二、大胆尝试, 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成常态。

深化国企改革, 加强国资监管是政府当前重要任务, 本局对口国资委的相关工作, 在如何加强监管上, 狠下功夫, 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率先试编预决算草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常态

本市2012年起试编试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随着企业意识增强, 主动上缴利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12年试行之初呈现逐步壮大之势。2013年决算数为约1亿元, 2014年决算数 (同口径) 约为3亿元, 为本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以来, 每年预算执行均过亿, 2014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式纳入政府总预算报人大审核。

2. 率先建立资产交割, 结算把关成常态

在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环节设立了资产交割清算、资金结算平台, 重点是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和国企改革涉及的资产处置收入及税费结算的把关堵口, 在办理资产权属过户时, 房产、国土部门必须查验市财政出具的《产权交割证明书》。2006年至今, 本局审核市国资委产权交易所的交割鉴证报告, 发现和纠正不合规交易两百余处, 调增国有资产2亿多元。

3. 率先改制资金归口, 双控管理成常态

对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实行了财政双控管理, 迄今双控户达两百多个, 涉及金额百余亿, 核减支出十余亿, 规范了企业支出, 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防止了税费流失, 减少了财政刚性支出, 实现了国资委管资产, 财政管资金的工作目标。

三、走在前列, 基金监管创新模式成常态

本市基金监管的创新模式已走在其他省、市前列, 早于2011年, 成立了长沙市基金监管领导小组, 出台了《长沙市基金监管实施办法》, 并下设了基金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日常基金 (专款) 的各项监管工作, 包括基金报表、账户报备、基金收支统计、制订基金监管年度目标、监督检查等工作。另外, 2013年本市率先启用了基金监管信息系统, 确保了几百亿基金 (专款资金) 安全运行。在加强各部门、各征管单位基金 (专款资金) 管理的同时, 又加了一把安全锁, 增了一道防火墙。本市将试行基金存量指标调控, 旨在加强市政府对存量存储指标实行科学调控, 盘活存量资金, 提高存量资金效益。

四、资本运作, 盘活资产开辟财源成常态

1. 盘资产, 搞运作, 实现资本增值

2014年为解决平台公司先导投注册资本的问题, 本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通过股权投资基金PE或信托方式筹集40亿元、追缴该司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并作为政府投入增资14亿元方式, 圆满完成了先导投的注册资本补足工作。其次, 为落实《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 理顺政府与平台公司的关系, 本局梳理出十余项优质资产可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消化政府性债务和为政府增信的运作,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再次, 在助推水业集团重组上市的过程中, 本局依法依规剥离了部分公用事业非经营性资产、返还了部分市级税费筹措了部分资金等, 优化了该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实现了充足的现金流量、培育了较强的造血功能, 为该公司的上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还有积极为市政府排忧解难, 通过资产运作, 有效解决美美公馆遗留问题和消防官兵的住宿问题, 实现了多赢的目的。

2.拓眼界, 挖财源, 实现有偿创收

新常态内涵 篇10

2015 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过去的一年, 黔东南州的公关工作是在我国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有许多艰难的探索, 又有可喜的收获, 在服务州委州政府工作、服务企业、服务会员方面有了新的创造和亮点, 总结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宣传公关取得了实破性的进展

2015 年, 我们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工作中心, 在宣传工作上打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组合拳。主要是, 通过摄影作品和文学创作, 将黔东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成就进行了大力推广。

《求是》杂志2015 年7 月刊上, 我创作的摄影作品“和谐动车开进苗乡侗寨”, 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先后被23 家报刋转载, 并作为光碟贴图在各大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采用, 创造了贵州的四个第一。即:贵州第一个在《求是》刊物发表摄影作品, 笫一个反咉动车开进苗乡侗寨, 第一个反咉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题材, 笫一个创造了同幅作品被23 家登载的纪录, 为宣传黔东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副会长杨正豪和常务理事杨贵和创作的长篇报吿文学《脚尧人的小康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共印4000 册, 推出了全州在地处海拨最高的雷公山区率先实现小康村的脚尧经验, 为全州全面实现小康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操作的范本。

副秘书长李文明和副会长杨正豪创作的报告文学《为了总理的嘱托——记李克强总理视察黎平》一书已定稿付印。

副会长杨正豪完成了宣传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长篇报吿文学《国家试验》的创作仛务, 他还于2015 年11 月21 日至25 日成功地在广州市举办了个人书画展, 用书画语言宣传黔东南,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4 幅书画作品全部销售一空。

副会长孙林、龙安跃积极开展公关, 为我州一批招商项目落地生根作出了贡献。

二是节日经济有了新的成效

三年来, 在州公关协会推出一个有影响的中国银洞山烧鱼节的基础上, 我们多次到棓江县忠城镇进行考察, 与忠诚镇政府共同策划了当地宣传品牌——乐乡牛腿琴大歌节和忠诚镇甘蔗节, 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为节日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公关走出了新的模式, 为贫困山区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三是公关形式多样, 效果明显

2015 年6 月, 雷山县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 公路被洪水冲毁十分严重, 副会长吴正江及时与雷山县公路局协商, 并筹措资金12 万元, 用于被毁路段的恢复建设。类似这样的援助还有很多, 协会全体同仁上下一心, 将公关工作落到实处, 脚踏实地的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是励志公关、人才攻关上规模、有档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关, 让更多的企业树立公关意识, 副秘书长龙飞鸿, 在机关、学校及企业举办财富论坛6 期, 并进行智慧人生、终极销售、总裁演讲、众筹之道、对自己说不等不同主题的演讲, 他还邀请一批著名学者、专家到黔东南作讲座, 为提高黔东南企业管理水平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

五是学习、调研力度不断加大

2015 年, 协会组织两次外出学习取经和一次下基层调研的活动, 到福建参加旅游推介现场会, 到河北省正定县参观影视基地和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 并组织协会有关会员考察了凯里炉山镇工业园区及该镇的文化旅游景区, 对炉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的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起跑线上。我们的工作要有新的起点, 新的进步和新的思路, 归纳起来, 有这么几点:

1、认真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州工作意见, 围绕经济工作会议的五项任务, 坚守贵州绿色发展方向, 通过众筹众创众联的新的工作思路推进公关工作再上新台阶。

2、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用好新常态, 创新公关工作, 打好主动仗。什么是新常态, GDB下调是新常态;降产能调结构是新常态;官员廉洁, 政务快捷是新常态;作风扎实, 爱岗敬业是新常态, 注重民生, 以人为本是新常态, 我们要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服多新常态, 站在更高的视点, 通观新一年的工作, 在公关战线上打好主动仗。当前, 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出台一系列松绑、解套、折庙的工作, 这对我们经济总量小的省份来说, 无凝是大干快上的好机会, 我们要加强学习, 解放思想, 树立信心, 迎头赶超, 打开工作新局面。

3、公关工作要创新, 要走“互联网+”的路子, 大数据给我们公关提供了一个大平台, 我门要在这个大平台上找方法找出路找市场。网上支付、网上存储、网上交易大势所趋, 传统的业态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新的业态正在兴起, 现在正是闯关夺隘的大好时机, 我们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放开手脚, 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取得公关工作的新成果。

4、 要把握我州经济工作的侧重点, 发展禄色产业、大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公关协会要建立互联网平台, 加强与外省外企甚至通过吸纳国外商企到我州兴业, 我州水业和富氧产业条件非常好, 都有大开发的前景, 我们要从我州资源出发, 通过众筹众创, 真正推进全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形成生龙活虎的兴办产业的新局面。

迎接新常态实现新跨越 篇11

为了加强对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宣传, 本刊特辑一组文稿, 助更多读者了解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理解我国经济政策, 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坚定沉着, 统筹施策, 引领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质量更好, 结构更优。

7.4%, 7.5%, 7.3%……合理区间, 起伏甚微, 态势良好, 2014年前3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全年经济走势大局已定。

数字背后蕴深意。从定向调控到结构优化, 从创新驱动到内需发力, 2014年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亮点频现, 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 开创出新气象新格局。

2014,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纵观全球,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并不明朗, 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不定, 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增加诸多变数。

审视国内, 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 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一季度中国经济遭遇“倒春寒”:增速跌入6个季度的谷底, 实体经济成本高企, 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 “三驾马车”拉动乏力……

一时间, 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出台强刺激政策还是加快人民币升值?放缓改革步伐还是推迟转型升级目标?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2014年4月25日, 春意渐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会议向海内外传递出坚定的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 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保持战略定力, 对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由酝酿逐步趋于成熟。

10多天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4年7月底,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进一步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

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判断, 这是沉着冷静的深刻洞察。

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量——

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 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13个。

改革开放30多年间, 我国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永远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 即便是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说。

新常态蕴藏着新跨越——

长期以来, 作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但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潜力亟待释放。

新常态催生着新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通过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审时度势, 谋定后动。

2014年7月29日, 盛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研究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阐释——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这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战略取向——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迎接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从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从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到积极稳定对外贸易, 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到增加民生保障有效供给, 一系列新思路新决策, 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新动力。

走过春华, 迎来秋实。盘点一年来中国经济走势, 新常态下不断涌现新亮点, 夯实了人们对中国经济航船平稳前行的信心。

前3季度,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 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 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 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

2014年12月5日, 岁末之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为2015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增长动力充沛, 发展前景光明。”——这是中国以自身实践对世界作出的自信宣示。

上一篇:市政道路监理下一篇: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