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农业

2024-07-27

新常态新农业(共12篇)

新常态新农业 篇1

“进一步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 共同推动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关于中国济发展重大战略的新研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业,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的支持保护力度,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农业发展将不可挡。

@人民日报: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 经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等都发生了变化。谋划农民未来的增收路, 首先应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 其次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是在农业内部挖掘潜力, 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韩长赋:当前, 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成都农业:新常态下粮食发展重点是推动粮食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冇益:昨晚与一好友夜聊, 他准备舍弃他的布匹行业, 进入农业行业, 从土地流转做起。我问他为什么呢?他回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到新常态, 国家转型加速;工业、农业、信息化、电商、互联网金融。农业改革, 趋势所在, 势不可挡。

新常态新农业 篇2

一、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的定位

1、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外向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主动融入了国际健全的农产品进出口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2、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高地。《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要求建成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集聚区,南通市因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禀赋,外向型农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理应成为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高地。

3、外向型农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敢为人先的南通市农业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迈开了农业走出去的坚实步伐,已占据全省农业对外投资的重要份额,必将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农业贸易和资本的交流互通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发。

二、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1、农业利用外资减速将成新常态。南通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中45%为三资企业,56%的农产品出口是通过三资企业出口的。但世界经济的震荡,使跨国公司投融资能力下降,外商对投资预期降低,投资下行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南通市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一方面土地资源供应更紧、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明显,吸引外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招引项目单体规模大、附加价值高、外资集聚的态势日益显现。

2、劳动力成本提高将成新常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难以持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低端农产品加工品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少数企业将外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更多企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3、传统产业扩张减慢将成新常态。蔬菜、肠衣、海水产品及茧丝产品是南通市传统的出口农产品。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生产过剩,供求矛盾突出,量的扩张不再是提高出口额的唯一选择,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有技术上领先,才能占领市场。同时品牌和销售网络也是农产品出口的要件。

4、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将成新常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从短期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会带来出口农产品成本增加、出口量减少和企业利润降低;但从长远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带来的绿色效益、创新效益和形象效益会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绿色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带来正面效应。如皋市多年前将数百家分散的肠衣加工作坊进行集中,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绿色环保的中国肠衣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去年肠衣城直接出口肠衣超亿美元。

5、农业对外投资加速将成新常态。农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农业,对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截至去年底,南通市5家企业累计对外投入达1.25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对外投资总额的67.4%,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传播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增进了与投资国人民的友谊,树立了南通市走出去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1、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夯实农产品出口第一车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主动出击,在政府引导下与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乡镇等组织和机构合作、对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南通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合力,按照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标准化体系等,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技术与管理水平。

2、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农产品出口后备空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有所作为,强力推进农产品境内外促销,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每年要组织人员参加国际知名农交会、农洽会、展览会和广交会。在稳定日本、欧美、东盟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拓新兴市场的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3、加大产品转型升级力度,提升农产品出口附加值。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品种、食品加工技术、营销模式、国际经营的先进经验,实现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向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型;外向型农业企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转型;出口能力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改驱动和品牌驱动转型。

4、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势行业,如紫菜、蔬菜、肠衣等优势行业,抱团取暖,建立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信息引导、科技服务、市场开拓、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加强建立农产品出口保护和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国际贸易争端,维护出口企业公平竞争地位,增强对外销售的`话语权。

5、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新常态下有实力的企业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大农业走出去步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品、资源层面的合作与资本、服务、技术、劳务等层面合作紧密结合;在防范自然、政治和市场的三个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三个转移;在与国家对外农业合作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象国迫切需求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纳入全球产业链中,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

四、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发展应对措施

1、营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外向型农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要通过做好“大服务”,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的大环境。要协调农业、商务、海洋渔业、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健全外向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确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定位,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要帮助企业协调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出口基地建设。要着力在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加强服务,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新常态下争取新的发展。

2、搭建农业招商引资平台。发展外向型农业,项目是抓手、园区是载体。尽管新常态下农业利用外资趋缓,但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调查研究和进行充分论证,明确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利用外资要与当地的特色农业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注重把资金引向最能发挥资源优势、能较好较大面积地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引向各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同时,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编制好招商引资项目,改善招商方式,开展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以外引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3、打造外向型农业新载体。要以南通市创建国家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引导相关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进行整合,积极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南通市外向型农业新的品牌。

4、培养外向型农业人才。一是加强外向型农业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精通世贸组织规则和相关法规,熟悉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农业外事外经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对各级农业管理人员及农业出口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其政策业务水平,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既懂外语,又熟悉国际农产品经济技术信息,并懂得经营和技术,具有外经外贸、国际合作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强化对出口基地农民的培训,增强其农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培训,为南通市加快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结构调整;任务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1-0017-05

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大战略判断。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①。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新常态下,农业发展也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农业结构调整。2015年,以农业部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为标志,我国开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本文阐释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为实践提供政策指引。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勾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然后,梳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最后,提炼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一)我国农业结构的传统特点

一般来说,农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中各个产业的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农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况。农业结构调整则是原来农业资源配置和产出状况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

历史上,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和以粮食为主的消费习惯,我国形成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以粮食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具有超稳定性。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粮食消费传统与“以粮为纲”农业政策的片面性叠加,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以粮为纲,其他砍光”的局面。弃草种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加固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统计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到改革之初的1978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5.9%下降到80.0%,下降约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仅0.2个百分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89.2%下降到80.4%,下降约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仅0.3个百分点。

(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农业结构调整②。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三个重要时期。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简单适应性调整

改革开往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发展市场经济,给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与农产品的需求变化不相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市场机制逐渐成为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获得经营自主权的农民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截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供求格局下进行,一般采用“某个农产品供给多了调减生产,某个农产品供给少了增加生产”的简单适应性调整。1978-1997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由79.3%下降到60.7%,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80.4%下降到73.3%。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大大改善,农、林、牧、渔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同时,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变化,大量低质农产品积压滞销,农民增产不能增收。由于农业的区域结构雷同,农产品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矛盾。我国农业发展由过去供给制约的卖方市场转变为需求制约的买方市场,农业发展由过去的单一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标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增长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农业结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2000年以后,历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项不断深化的重要工作。

3.2105年以来:新常态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做了全面的阐释,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2014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党中央提出新常态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nlc202309032218

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彰显了党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条“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贯彻中央精神,部署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工作。从此,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二、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是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据此梳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一)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和产业发展优先序,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二,坚持理念创新,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第三,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第五,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

3.主要目标。当前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两稳两增两提”。“两稳”,即稳定粮食产量和粮食产能,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两增”,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两提”,即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二)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

1.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着眼于稳定面积和提高地力,实现“藏粮于地”;着眼于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实现“藏粮于技”;着眼于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实现“藏粮于民”。

2.以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目标,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3.以“保、调、稳、扩”为重点,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保”是保住水稻、小麦口粮生产,确保8亿亩的口粮种植面积。“调”是适度调整主产区玉米生产结构。“稳”是稳定发展棉油糖生产。“扩”是积极扩大大豆、杂粮、薯类等其他作物生产面积。

4.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5.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6.以“改进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

三、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不同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差别和特征。

(一)背景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是在农产品供不应求的供求格局下进行,主要矛盾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不适应改革后农产品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变化。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主要矛盾是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社会需求在多样化基础上的优质化变化,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但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我国农业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任务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供给,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单一,主要是打破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获得全面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复杂,从根本上改造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既要保持总量平衡,又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于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nlc202309032218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综合深刻,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是: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种养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三)手段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单一,农业结构调整的手段相对简单,一般采用“某个农产品供给多了调减生产,某个农产品供给少了增加生产”的简单适应性调整。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对复杂,农业结构调整的手段多元化,“跳出”了农业。在“农内”,不仅要保持总量平衡,而且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农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是“调优调精调深,努力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在高起点上再登新台阶”,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手段更加多元和综合。一是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是统筹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是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

(四)广度和深度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结构调整的性质是简单适应性调整,历史功绩是打破以种植业和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使农业获得全面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调整,历史功绩是打破以提高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个时期,农业结构调整“跳出”了农业,开始注重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是过去尤其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继往开来,新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是“调优调精调深”。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纵深发展,通过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统筹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兴庆.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

[2]张红宇.农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

2000(05).

[3]宋洪远,廖洪乐.农业发展新阶段与战略性结构调整——政

策背景、主要内容、执行情况及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

2001(06).

[3]温家宝.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J].求是,2002(03).

[4]张兵,刘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8).

[5]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

改革,2014(11).

[6]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

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7]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

发[2015]2号).

(责任编辑:肖训生)

期待新常态孕育出新农业 篇4

这个期待符合一般认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被反复、持续强调, 连续12年中央1号文件都涉农, 这种重视程度已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种田不交税, 还拿补贴, 而且不断有新的补贴项目产生”, 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尤其是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和奖励, 促使全国一大批头脑灵活、会吃“政策饭”的能手开始从农民手中把零散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 有些地方还把土地流转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和人员参与, 使大批撂荒地重新得到耕种。这种热火朝天的粮食生产景象, 伴随着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连增, 可以清晰地看到, 其轨迹与十多年来1号文件的导向是吻合的。

边际效应递减

但是, 任何一项政策效应的释放都不是无限的, 就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效应看, 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就是一个方面。每667 m2发放几十元的种粮直补, 现在已经逐渐失去政策吸引力, 因为它远不如外出农民工工资的上涨来得实惠;而农村的雇工支出与城市务工工资已无太大差别, 且农村雇工十分困难, 因为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已外出。这样, 维持之前的补贴标准已经难以产生更大的激励效应。尤其是, 现在国内许多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形成倒挂, 仅靠政府托市收购难以维持竞争力。前不久, 奶牛养殖就遭遇来自自贸区奶制品的巨大竞争压力, “倒奶事件”在全国许多地区轮番上演。这就是专家普遍提到的“两板效应”, 即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逐步抬高和国内主要农产品提价遭遇“天花板”。在成本和价格的双重挤压下, 农业生产如何在支持保护政策下,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持续增产, 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依赖效应与破坏效应并存

中央1号文件连续关注粮食安全, 使得种业对政策激励的依赖效应和越过政策边界的破坏效应并存。长期的政策补贴, 使得一些粮食生产行为是通过土地流转“垒大户”的形式维持的, 有些甚至是通过破坏环境生态的行为而维持的。譬如, 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的大面积围湖造田, 就是在复垦政策补贴与普通散户补贴标准的巨大差异刺激下派生出来“靠水吃水”的另类演绎, 这是基层扭曲的政绩观下的一种“官商合谋”, 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犹如“大跃进”时代的大炼钢铁。这种破坏性的开发行为不可能形成持续的“健康产能”, 反而可能是“有害产能”, 预后不良。

资源短缺将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约束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 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将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约束。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已经在很多地区形成地下漏斗, 华北平原就有20多万km2的地下漏斗区, 农业生产隐患重重。还有, 不少地区农田受到严重污染, “毒产能”的退出和土地治理周期长的特性, 都将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形成直接约束, 期待“连增”确实十分困难。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从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高速增长阶段后, 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业发展也同样进入新阶段。从理性角度看, 现在我们不应盲目追求粮食产量的连增, 而更应关注如何做强农业, 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既是环境倒逼, 也是农业发展内在规律使然。

新常态新农业 篇5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其关键点。自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项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结构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运用,农产品供应量日益充足,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供给环节入手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有效的、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已成为当今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农业改革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在农业转型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到位。从供给侧方面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动选择,同样也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二)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清况的需要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在一些地方尚处于主导地位,急需政府积极引导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固有结构,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

(三)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理念由最初的“吃饱”到现在“吃的有营养、健康安全”转变,且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健康化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要素:制度滞后与制度缺失

当前我国的农业制度供给既存在供给滞后也存在供给缺失。我国许多农业制度的供给都是一种渐进式的安排,这种响应机制不具前瞻性。如“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虽然对粮食生产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容易使生产者与市场隔离,扭曲市场运行机制,造成靠补贴维持生产的中低端农产品充斥于市场,且在实际操作中补贴大多是向承包户发放,导致真正种田者并未受益。同时在农业公共服务、农村土地产权、农村金融供给、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准人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存在明显的缺失。

(二)技术要素:农业科研机构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体制设定不够灵活、资金匮乏、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和特色产品的开发重视度不高。从体制机制看,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农业部、省(区)和地市三个级别,许多机构彼此不仅分割且存在多头管理。从经费投入强度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77%,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从新品种开发来看,我国向来注重规模生产品种的开发与改良,而对区域适宜的地方特色品种较为忽视。从配套技术来看,我国比较重视基础项目攻关,对储存、加工、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配套技术较为忽视。

(三)劳动要素:整?w劳动素质偏低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或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数量不足整体人数的5%。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既有农民家庭经济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受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认识不够、政府财政为农村教育上的投人不多、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速度较慢等因素影响。

(四)土地要素:流转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明显,土地流转问题较多,流转难度日益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难度。

(五)资本要素:贷款难、融资贵、保性少

近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少、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简单,服务手段少。此外,农村地区能够作为担保物物资不多,并且结算途径少,这造成农户不能获得有效运作资金,不能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收益,此问题不利于农村地区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四、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围绕市场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次不断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元化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另外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二)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式,加大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提升标准化生产程度。同时对质量监管体系进行优化,利用体系的作用,来加强约束力和控制力,提升生产主体的责任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三)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休制度、农产品深加工等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效率,提高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新常态新农业 篇6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突出表现在: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应对这些农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他同时指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也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与现代并存。虽然农业技术设施装备条件逐步改善,但“毛细血管”不发达、“最后一公里”不到位、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我国是种养业生产大国,但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仍然是软肋。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正面临着难得机遇。韩长赋表示,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了余地;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添了拉动力;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条件。

他指出,转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调结构,重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序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为此,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产能,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无论怎样转、怎样调,都绝不能把粮食产能调低了、耕地调少了,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稳定粮食产量是前提,提升粮食产能是根本。

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要让消费者不仅吃饱吃好,还吃得安全放心,农业部门要有这个担当。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监管。

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应该是高效农业。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要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要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下决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是做到不欠新账,逐步使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

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必须是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必须是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要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我国农业已经处于全面开放的国际大环境、大市场中。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也要有世界眼光,在全球化背景下谋划农业发展战略。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要着力构建农业“走出去”政策体系。

新常态新农业 篇7

一.把握农业新常态的特征和规律

农业供给模式,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向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的进口、适度加快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农产品供给基本模式。

农业需求结构,从偏好低附加值、重视数量温饱向偏好高附加值、重视质量安全转变。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换代趋势有加速迹象,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成为主流。

农业经营方式,从分散经营、 产业链条短向适度规模经营、全产业链转变。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农业不再是过去的纯粹农业生产环节,还包括产前、产中、 产后等一系列密切配合的环节,农产品流通还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农业资源功能,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复合功能转变。

农业调控行为,由单一依靠政府支持向更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

二.调适农业发展理念,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观念理念须先行。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与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重视营养和质量安全。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农业亟需转型的客观事实,摆脱焦虑心理,通过调适农业发展理念,以“四个坚持”的理念应对农业新常态。

坚持用现代发展的理念引领农业。要本着比较优势、统筹规划、 规模经营、突出特色的理念,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走市场引导企业、 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坚持用现代工业的思路建设农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分散化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 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变农业发展依靠 “能人”为既靠“能人”又靠“法人”。坚持用现代经营的方式推进农业。要变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专业合作、抱团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设施及信息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变依靠产业 “单乳头”哺育为依靠产业、商业 “双乳头”哺育农业发展。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2014年达到56%,但与发达国家的70%~80% 相比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常态下的农业增长潜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农业科技。

三.调适农业支持政策,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支持政策须转型。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过去不太突出的农业经济结构、矛盾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农产品供需不均衡、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生态保护等问题更加突出,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常用的农业支持手段可能不再完全适用, 需要研究提出适应农业新常态的政策措施,在个体、组织、环境等三个层面强化政策创新。

在个体层面,通过完善“知识性赋权机制”,提升农民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有文化、 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手段,逐步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培育真正留得住、 有前途的农业主体。在组织层面, 通过完善“关系性赋权机制”,协调好农民与农产品市场供需双方的利益关系。要让农民广泛与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且保障农民权益。在环境层面,通过完善“体制性赋权机制”,将政府宏观支持政策体系转变为可操作实践。

四.调适农业工作方法,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工作方法须创新。针对农业新常态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如果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分析农业新常态中的问题障碍,不少经济现象就难以解释清楚,必须创新完善农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用新视角去分析和把脉,用“四要”的新思路去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要善于同农民打交道,向农民学习,激发农民的务农干劲和内在积极性,也要从外部着力,学会同农业企业家打交道,借助于市场的力量更好地提升农业、致富农民。 要变跑田头、站地头为跑码头、抓龙头,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 +基地+农户”、“公司+标准+农户”等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要变抓环节、催进度为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办好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仅仅依靠 “管”、“催”对于农业工作远远不够,甚至适得其反,不如更多地依靠“导”、“助”,让农户切实体会到政府抓好农业、致富农民的真诚与迫切,齐心戮力抓好农业。 要变等、靠、要为急、争、抢,着力抓好涉农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 篇8

1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

a.生产要素投入方面常态化下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粗放式生产,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不能再任由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继续发展。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土地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单纯无限制地增加劳动或化肥、种子等并不意味着农业收益的同比例增加,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提高收益的关键。

b.经营方式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开放初期,在这一制度下,农村地区的人民都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摆脱土地,到城市里务工,家里年迈的老人无法耕种土地,造成土地的流失,国家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并引发潜在的粮食危机问题。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用于耕种的土地集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c.农民收入方面传统的农业,农民守在自己的“二亩三分田”上,早出晚归,依靠着自己的粮食收入维持生活。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不再简单的依附于农田,还会在农闲时做一些补贴家用的工作,这种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对土地不再有浓厚的依恋之情,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兵进城务工,增加家庭的非农业收入。

2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新动力

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乎我国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国家给与高度重视。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的指示。”“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补齐“四化一短”是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的包括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放宽对农村小微乡镇企业和在农村创业的融资力度,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进行农产食品的精细加工,农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推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科学技术,在科技的指导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人们生活的多样化的需求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便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这种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再简单的满足于“吃上饭”、“吃得饱”、“吃得好”,而是越来越追求“吃得精”,人们吃食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市场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断变化,新的需要催生新的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a.农业生产多样化的趋势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补贴,乡村企业融资力度的放宽会引回一部分在外务工的农家子弟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生产,如进行大型规模的专业养殖;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发掘当地文化资源,申请建立农家旅游基地,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在当地开办有原料的精细食品加工厂,就近取材,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科技的进步,信息的流通,使得原本较为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的需求对农业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越来越需要新的主体出现,新的主体适应新的趋势孕育而生。

山西省农业发展“新常态”研究 篇9

关键词:山西农业,新常态,发展基础,投入受益,农民兼职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并随后阐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挑战。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反映,是对我国国情的全新揭示,也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本次研究以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新常态”进行研究,全面阐述山西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山西省农业发展基础更加薄弱成为新常态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处于战略地位。水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资源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1)。山西省本来水资源匮乏,外加采矿活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破坏(2),使得山西省水资源缺乏愈加明显,成为新常态,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111.0亿立方米,排在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人均水资源量305.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5.3%(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由于旱灾、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引起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山西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农作物和绝收农作物面积占到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02%,远远高于中部六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多占的百分比是全国受灾面积所占百分比的10倍还多,自然灾害对山西省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抗御自然灾害,长期以来山西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工程,这些水利设施为缓解自然灾害、持续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总体来说山西省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水库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水库对于缓解旱灾,增加农作物产出有重要作用。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中部六省中山西省水库数量最少,仅有604座,湖南省水库数量最多,为14094座。山西省水库总数量是湖南省的1/20;与排名倒数第二河南省比较,山西省水库总数量不到河南省水库总数量的1/4,并且水库总容量小,不足河南省水库总容量的1/6。水库数量少、库容量小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农业发展的瓶颈(见表2、表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

二、山西省农业投入大收益少成为新常态

农作物的投入和产出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根据山西省农业厅市场处“十二五”期间的统计数据,分析比较山西省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棉花的投入成本和收益情况可以看出:农民种植农作物棉花的亩均收益高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亩均的收益,种植小麦的亩均收益最少。根据2015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2016)》,201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为4600元/人,按照人均种植2.2亩计算,山西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远高于农作物种植带来的收益。

山西省玉米种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基本维持在500公斤左右,2015年由于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干旱严重影响苗情长势,导致亩产量大幅下降;玉米种植生产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15年出现下降,主要是与山西省整体经济大环境有关,种籽、化肥和用工成本下降;玉米种植亩均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15年下降明显;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比不断下降,在2015年,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比不到2011年的1/3,下降到0.28元(见表4)。

(数据来源:山西省农业厅市场处2011-2015年)

山西省棉花种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总体变化不大;棉花种植亩均成本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加13.38%,在2015年高达1667.25元;棉花种植亩均收益自2012年来下降明显,年均Á下降15.76%。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收益的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见表5)。

(数据来源:山西省农业厅市场处2011-2015年)

山西省小麦种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呈现浮动,但总体上平稳。小麦种植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亩均收益也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缓慢,并且收益偏小。从表6中可以看出小麦种植呈现出高成本、低收益,成本收益比在0.27左右。

(数据来源:山西省农业厅市场处2011-2015年)

三、农民的兼职化越来越明显成为常态

随着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2015年山西省城镇化率达到了55%。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逐渐市民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承担更多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进行兼职。研究农民兼职化的问题,可以从其收入结构中反映出来。根据统计数据,从表7可以看出从近十年农民家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从2004年的906.93元增加到2013年2421.00元,年均增加10.32%;工资性收入从2004年的987.38元增加到2013年3722.60元,年均增加14.19%;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农民家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的增加速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现金总收入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来上升幅度加大;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整体低于工资性收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下降幅度增大。随着工资性收入数额的增加和增长速度加大,农民的兼职化将呈现出加大的趋势,兼职化的农民越来越多将成为新的常态。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2005-2014。其中A是人均现金收入,B是工资性收入,C是出售农产品的收入,D是其他收入,包括工业服务性收入,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商业、饮食业收入,社会服务业收入,其他经营收入,建筑业服务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B/A指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百分比;CA指出售农产品收入占现金收入的百分比。)Á

四、农业土壤污染严重影响食品安全成为常态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15)

表8显示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农药的使用量年均增长率3.89%,带来了新的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山西省在农药使用中主要以喷雾剂的形式进行喷洒,这样只有10%—20%左右的药剂能被吸收使用,而大部分农药喷洒于空气中或者落入土壤中,农药残留药剂及产生的衍生物,造成了严重土壤污染。随着土壤中农药残留物及衍生物的积累,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农药残留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这直接影响到山西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另外土壤圈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地带,随着土壤污染的加剧,将严重影响水圈和大气圈环境安全,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

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化肥的使用量年均增长率2.22%,在2014年达到了121万吨,化肥使用量为21.32kg/亩,国际上普遍认为农用化肥的亩均使用量不超过8kg/亩。化肥的过度使用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物理结构,对土壤孔隙度、水分、空气、热量等造成影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造成农产品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另外,过量使用化肥导致N、P等营养元素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的生态平衡产生重大影响(3)。

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在2009年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又出现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到2009年塑料薄膜使用量年均增长率4.17%,2010年到2014年塑料薄膜使用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48%。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塑料薄膜在使用中的残留量为3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塑料薄膜在山西省土壤中的残留量累计达到18.17万吨。这些农用塑料薄膜的残留物严重阻碍着土壤圈中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土壤环境的生态平衡。

总体来讲,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目前山西省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山西省农业发展的这些新常态,必须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寻找新的理念和新思维来激发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以新的措施和新的实践推进农业取得新的发展,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注释

1潘丹,应瑞瑶.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61-166

2常建忠.煤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5(02):63-67

新常态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1 新常态经济概述

新常态这个名字,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程度不断深入的形势下, 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那么何为“新常态”, 新常态是我国现阶段的治国理政新理念, 首次被提出是在习近平主席河南时, 他指出, 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 我们要增高自信息, 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具体的将, 新常态中的新, 指的就是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各方面环境, 经济状况, 科技水平, 所面临的世界局势等等, 与过去每一个历时时期相比, 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是不同以往的意思;而新常态中的常, 指的则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我国国家领导阶层以新常态来判断我国目前的经济特征, 并对其进行战略高度的提升, 这也说明了我国中央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增长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新常态具体内容含义包括, 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大的环境下, 国际上的经济发展已经无法回到从前的状态, 其所迎来的是新一轮的发展变化, 我国内部也是如此, 新常态的新就是指与从前不同, 而常则是指行对稳定, 其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 经济的快速增长速度适宜, 结构合理, 社会和谐。

2 新常态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上文所论述的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我国农业产业, 也必将面临一场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那么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账的过程中, 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带着这些问题, 下面对新常态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具体分析:

2.1 我国新常态环境下,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 我国农业部门为了要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 而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强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是, 我国现阶段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账的因素还很多, 这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转变的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风险因素, 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有限,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两者相互影响, 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表现得比较突出, 农村劳动力与生产结构之间的问题激化,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更加迫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前提也是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现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依旧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 随着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设备也更加先进, 然而,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问题由来已久, 因此即便是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有无法达到的领域, 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根本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虽然一部分的新型经营主题发展比较迅速, 但是依旧会受到规模上的制约, 并阻碍了农业生产, 降低了生产效率。

2.2 新常态背景下, 我国农业产业调整的措施

我国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正面临着难得机遇。为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转型, 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2.2.1 农业产业调整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粮食产量, 提高农业经济收益, 但是与此同时, 还应该将粮食产量同挖掘粮食生产能力相结合。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产业调整, 都必须要保障耕地的数量, 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如果生态遭到破坏, 土地生产能力日益减退, 那么一切调整都是徒劳。

2.2.2强化农产品的安全监管非常必要, 农产品会进入到千家万户, 如果质量出现问题, 不但会制约销售, 同时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农业部门必须把好质量检测关。

2.2.3促进我国农业产业调整, 推动农业经济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以及经营方式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农业必须要符合高校农业的序曲。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农业收益提升, 满足农民增加收入的要求。鼓励科技创新, 构建新的农业经营系统, 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2.2.4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要同时进行, 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防治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达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2.2.5 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必须是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 必须是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 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2.2.6 要更加重视我国2个市场以及2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竞争力。现阶段, 我国农业处于更加开发的环境中, 因此积极的开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方针, 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科学计划农业发展战略, 加深农业领域的开放程度, 促进我国农业走向世界。

2.3 新常态背景下, 农业结构转型的注意事项

实现我国农业结构转型, 推进农业的转方式、调结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并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化的工程, 另外, 在这个过程中, 结构转变的节奏以及方法也需要科学把握, 坚持不懈的坚持我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 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尊重农民的意愿, 给与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利, 而政府部门也许要充分的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 为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 切记不可出现越俎代庖、行政命令的现象。

还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前提, 积极深入市场进行调整, 将市场的形势全面分析了解之后, 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市场信息作为农业生产的指导, 要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找规律, 找方法, 发挥对比优势, 全面考察各地资源条件, 产业状况等, 科学制定规划,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J].探索与争鸣, 2010 (04) .

[2]胡石其.90年代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3]齐艳玲.面向知识经济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J].现代情报, 2011 (04) .

新常态新农业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财政支出;现代农业发展

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条件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十三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三农”工作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目前,“三农”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农业水平逐年提升,但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不断显现;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十一年增”,但农业生产成本在不断攀升,财政的补贴效应在减弱;农业生态环境在改善,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一、认识新常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

(一)找准切入点。在新常态下农村改革要有新作为,现代农业要有新境界,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信心、凝共识,科学分析,积极剖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把公共财力用到刀刃上,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创新的着力点,用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作为和新突破。要用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境界、新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统筹兼顾,观大势看长远,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把握着力点。在新常态下开创现代农业的新局面,必须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为先导,牢牢把握新常态的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顺势而为,做到认识上到位、观念上到位。要调整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精准发力,主动应对新常态,用好用活公共财力,在“十三五”开局中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先机,探索求新求变。

(三)抓好落脚点。新常态的实质是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要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速培育和壮大现代农业的增长动力。要发挥好公共财政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重点,抓紧谋划和启动现代农业的重大工程,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要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让“老树发新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筑牢基础。要坚持“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大引擎协调驱动,抓好落脚点,用新思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用发展的新理念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正视新挑战,剖析现代农业发展新问题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不断变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生态环境的失衡。目前,我国是世界农药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有害生物泛滥、有益动物锐减,蛇类、蛙类、益虫类等有益动物在农村数量和品种很少,其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也面临挑战。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物排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土地达耕地总面积的20%。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村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产生的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大气、农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使得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开展环境治理、优化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二)基础设施的制约。农业是天然的亲水性产业,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病残”运行,功能普遍衰减,全国仍有1万多座小型病险水库。现代农业已经扬帆启航,但基础设施的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三)农民素质的隐忧。相对较高的打工收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201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1.68亿人 ,大多数农业劳动由留守的老年、儿童、妇女承担,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日益成为弱质产业。加上农业科技进步缓慢,老年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知、接受能力较弱,加大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难度,“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 农户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后继乏人”,成为了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

(四)比较效益的困惑。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但粮价却没有“水涨船高”,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在逐渐递减,导致种粮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机制,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发展现代农业,国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扶持与支持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拓宽新的支持途径。

三、把握新机遇,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抓手,确定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奠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基础。价格是调节农产品供求有效的手段,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动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扶持现代农业生产的政策中,通过国家公共财政补贴,实施最低收购价,农民从中受益匪浅。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健全价格体系,实现粮食提价与农资控价。国家财政应当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考虑居民收入与物价等民生指标,适时、合理地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努力形成务农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公共财政补贴方式,逐步完善补贴办法,尤其要将补贴的增量部分投向农产品生产大户。

(二)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导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能量。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要着力突破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优先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程监管。要完善灌排渠系与田间配套建筑物,着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要把机耕道路、灌排设施、电网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来抓,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要强化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基本农田整理,提高基本农田的标准与质量,优化农田结构布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做到基本农田总量与质量不减、不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nlc202309031515

(三)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现代农业是高科技支撑的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现代农业发展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才可从外延的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为此,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纵深配置农业科技要素,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持续推动现代农业稳定发展。一是加快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建设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要鼓励农民多种绿肥,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沃土工程,提升地力。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实力。重点围绕节本增效、省肥节水抗旱、抗镉等重金属污染、优质高产等问题,开展综合性基础研究,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拓宽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渠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突出农业行业特色。建议对高等院校学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或部分免费教育,不断提升农业教育整体水平;同时,加大对提高农民素质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科技能力。四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扩大范围, 拓展内容, 增强推广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改革与完善农技推广队伍,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实用的农技服务,切实提高科技应用率与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

(四)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载体,抗灾减灾并举,搭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平台。现在多数农业多依赖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过程,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与生俱来就有自然风险。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大力气做好抗灾减灾工作,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指导, 落实抗灾救灾措施,降低灾害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提高抗御灾害能力。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林草植被、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自然保护措施,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通过公共财政投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继续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保护水资源,加大保护水环境力度,保护好大湖大河大江的水源和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各级财政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物资储备制度和救灾专项基金,以应对突发性灾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五)以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为驱动,完善服务体系,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财政对农民的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对于大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国家要实行政策倾斜,实行财政补贴,降低农资生产成本,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要建立农资淡季储备制度,由国家补贴淡季储备的利息,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要大力发展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为农民从农资的供应到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信息与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科学统筹安排国家公共财力投向,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实施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切实增强其品牌创建与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杨中柱.新常态下转型创新助力我国粮食产业发展 [J].上海,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4):61—67

[2]田艳春.利用新媒体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J].北京,中国国情国力,2015(11):36—37

[3]谢天成、施祖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921—926

[4]潘孝武等.新形势下长江流域稻作发展的思考[J].长沙,杂交水稻,2015(6):1—5

[5]夏孝勤.农村劳动力老年化现状和问题调查研究[J].上海,上海农业科技,2015(3):8—9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农林局)

责任编辑:洪峰

新常态新农业 篇12

一、新常态下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明确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的十一连增,2014年达到1.2万亿斤,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连年增产,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硬约束趋紧。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每年新增人口在700万左右,每年城镇人口增长约1000多万,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但耕地、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中国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 为世界平 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200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且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近年来,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持续上涨,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迅速,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难以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二三百元,有的甚至只有100来元。据有关调查,2013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值、成本、利润分别为1099.13元/亩、1026.19元/亩和72.94元/亩,粮食生产效益连年快速下降,极大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是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家庭规模经营小。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面临“两大挑战”:(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全国农民工约2.7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其中外出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1.7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3;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占60%,平均年龄37岁;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5岁。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比2013年提高6.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结构性短缺将更加突出。(2)土地经营规模小,“怎么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亩多,几乎是世界上最少的,大约是美国的1/200、阿根廷的1/50、巴西的1/15、印度的1/2。中国现有承包农户2.3亿户,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广大承包农户仍将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小规模经营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

四是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粮食生产取得十一连增的成就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为保证粮食生产,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中国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 ,然而化肥用量占世界的31%,每公顷土地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不断加剧;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利用率却不到30%;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约为240万吨,但能回收的不到140万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二、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增速总体放缓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工业均由快速增长转为增速趋缓。

一是农机作业水平增速趋缓。2000-200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总共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06-2010年,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左右,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1-2013年,每年提高2-2.5个百分点;2014年预计比2013年同期提高约1.5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明显趋缓。增速趋缓的原因,第一,农业机械化由原来的数量增长逐渐转向数量、质量、效益提高并重,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第二,2004年以来,北方地区、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产区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南方地区特别是水田地区、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及经营规模等原因机械化发展较慢,是难点。第三,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果茶桑等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农机装备水平增速放缓。2008年以来,全国农机总动力增幅呈下降趋势,2014年有所回升。拖拉机保有量趋于饱和,增幅趋缓。

三是农机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增速趋缓,2004-2012年,农机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达20%左右;从2013年开始下滑,增速为16.31%;2014年继续下滑,到10月底增速只有9%。农机工业增加值同样呈现下滑趋势。目前,农机工业的增加值增幅为8.5%,低于整个机械行业的增加值(10.3%),低于2013年同期农机增加值4.3个百分点,开始低于整个机械行业的增速。部分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也是农机工业发展趋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2.薄弱环节加速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由2000年的5%和1.7% 提高到2014年的38% 和56%,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已经连续6年增幅超过5个百分点,成为近年农机化发展的突出亮点。内陆棉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取得重大突破,山东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新疆地方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500万亩 , 机收水平 达12%,较2013年提高4个百分点。

3.装备结构优化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家庭农场兴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扩大。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高效植保、秸秆还田、农用航空等资源的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将成为发展方向。中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和小型拖拉机保有量之比由2000年的1∶13.16上升到2014年的1∶3.08;大中型拖拉机增幅远高于小型拖拉机增幅。粮食生产急需的水稻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保有量预计分别达到66.5万台和34.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7%和20.1%,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4.组织规模扩大

2014年,农业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农机作业服务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迅速扩展,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农机作业服务需求。截至2013年底,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8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4倍多;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20万-50万元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占比提高,分别比2010年提高8.15和4.75百分点;农机原值20万元以下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占比下降12.9个百分点,说明农机社会服务组织规模在不断扩大,大规模的组织在增加,小规模的组织在不断减少。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分别达到520万个和4.1万个,比2010年分别增加7.5%和63.9%。

5.提质增效升级

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发展应该从过去的传统粗放型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型。随着土地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广泛应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逐步构建。自2009年以来,随着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机械作业燃油消耗不断降低。一些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增产效果明显,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械化育插秧、机械深松、高效植保等单项技术的应用,分别比传统作业方式增产约10%左右。随着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单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13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5.68倍。农机工业将进入新一轮淘汰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发展阶段。

综上,随着农产品刚性需求增长、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老龄化状况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的状况,以及实现绿色增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方面,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

三、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新常态下的农业机械化,一方面,提高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的农机装备数量,加速机械替代农业劳动力的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合理配置农机装备,提高其使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解决“怎么种地”的问题。今后农机装备应用与生产将向数量质量并重,机械化作业将向全程、全面发展,整体上将向优质、高效转型升级,以适应中国经济运行和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要求。那么,今后5-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

1.农机动力投入将如何变化

农机动力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农机动力投入,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但是,过多的农机动力投入,则会造成动力和装备的闲置或者浪费,效率低下。因此,在现今强调向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形势下,根据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的区域特点,科学合理配置农机动力显得尤其重要。201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9.48%,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为0.38k W/亩。其中位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第1、2位的黑龙江和新疆,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分别为0.25k W/亩和0.26k W/亩,分别位列全国第23、21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列第6位的山东,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达到0.67k W/亩,位列全国第1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列第22位的湖南,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达到0.68k W/亩,位列全国第3位。

为什么有的地区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并不高而机械作业水平高(如黑龙江和新疆)?为什么有的地区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很高而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如湖南)?为什么有的地区在机械化作业水平相近的时候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差距较大?如全国、江苏、山东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60%左右时( 分别为59.48% 、60.08% 和58.79%),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分别为0.38k W/亩、0.36k W/亩和0.52k W/亩,山东的农田单位面积动力投入水平远高于全国和江苏平均投入水平。当然,农机动力投入的高低与地理地貌、经营规模、土地整治、作物品种、种植制度、机器性能等因素有关,是否也与装备配置、使用方法、利用效率、社会化服务、机手素质等因素相关呢?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在实现田间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农田作业亩均动力为0.05-0.07k W,韩国约为0.33k W。若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和装备运用情况,当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相当于现在欧美、日韩等全程机械化水平时,亩均动力约需达到0.58k W,远高于英美日韩。

2.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如何推进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并且要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2015年1月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集中力量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那么,什么是全程机械化?全程机械化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有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如何通过全程机械化,构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按照笔者的理解,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是从生产环节上考虑,应该包括从产前种子处理到产中、产后初加工的全过程所有必要环节。目前,农业机械化行业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关注大多集中于耕、种、收三个环节,并重点对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棉花等八大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小麦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玉米收获、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油菜种植与收获、花生种植与收获、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仍很低,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目前还没有统计数据。但实际上,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环节仍然很薄弱,产后处理也亟待推进。种子处理在很多地方仍处于探索和试验摸索阶段。据笔者在吉林榆树和广西贵港田间跟踪试验研究,玉米、水稻种子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可以增产约8%-10%。田间管理上,水田施肥机械缺乏,据有关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深施化肥机械化水平仅为19.8%;田间植保大多还是采用简易背负式植保机械,植保机械化水平仅为38.9%;粮食产后烘干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烘干机械化水平仅为12.5%,大部分粮食产地处理采用的是自然晾晒方式。

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省,即使地块小,水田生产也是全程机械化。台湾产后烘干处理政府有补贴鼓励政策,按照每公斤2元台币实施烘干补贴。这些国家和地区已全部实现产后烘干,不仅提升了稻米品质,而且保障了粮食的数量安全和品质安全,并保持很好的口感和营养,提升了稻米产业附加值。

因此,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首先要明确推进哪些环节。是所有生产环节?还是满足其中大部分特定环节?作业标准和规范是什么?适宜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可推荐或可供参考的模式有哪些?农机农艺融合的机制体制如何构建?

3.农业全面机械化将如何实现

所谓农业全面机械化,一是产业领域扩展,实现农业全产业生产机械化,即机械化生产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全面延伸。二是区域整体推进,实现各区域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协同共进,在粮食主产区、北方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南方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产业领域方面,201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9.48%,畜牧业机械化水平为28.52%、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为33.58%、林果业(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为25.73%、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为28.13%。可见,从全国范围看,除种植业特别是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外,其他产业领域机械化水平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在区域发展方面,总体上,南方12个典型丘陵山区省份(湖北、江西、广东、湖南、浙江、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福建、云南、贵州,其丘陵山地面积普遍在6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50%,其中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福建、云南、贵州等7省(区、市)不到40%,云南、贵州不足20%。在主要作物的区域机械化方面,南方低缓丘陵区和西南丘陵山区小麦机播水平分别只有32.10%和11.10%,西南丘陵山区小麦机收水平也仅为20.6%;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51%的南方低缓丘陵区和占全国15%的西南丘陵山区,种植机械化水平分别只有16.0%和7.0%,西南丘陵山区水稻机收水平也仅为33.8%;西南丘陵山区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近乎于0;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国41%的西南丘陵山区和占26%的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机播水平分别只有0.1%和26.5%,机收水平分别只有0.3%和24.6%,这些区域主要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地形地貌、经营规模等因素外,种植制度和机械适用性成为最大的制约瓶颈。从地形地貌上看,对于不同的地区,是否所有耕地面积都适宜于机械化作业呢?从全国范围看,中国有相当面积的丘陵山地,是否适宜于机械化作业,应该科学、客观分析判断。从发展需求上看,南方丘陵山区需求旺盛,潜力很大,但存在困难。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重点在粮食主产区、南方丘陵区和血吸虫疫区加快推广应用”;2009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中央已把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提升到重要位置,重视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时间推移,大力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将成为行业内外的共识;随着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成为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引导南方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机械化更加科学健康发展、区域模式与适宜的种植方式是什么、农机农艺如何更好地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4.农机装备基础将如何强化

农机装备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装备数量与性能决定了机械化发展的水平与质量。首先,农机装备科技创新是基础的基础,那么如何加强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农机研发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在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和农民的弱势性和农机工业的弱质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农机装备技术还有很多短板,甚至是空白,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比较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甘蔗、棉花产业遇到的困境,主要就是没有经济适用的成熟机械,导致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业丧失竞争力。其次,如何引导提高农机工业集中度和产品竞争力?中国农机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产品集中度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换代产品不能跟上市场发展需要。目前,久保田、井关、洋马、东洋等外资品牌几乎占领水稻田间生产的主要环节;大型、高端农业机械大多还在依赖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库恩、雷肯等外资产品,迫切需要强化扶持农机民族工业发展,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第三,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多样化,是否能为不同经营主体提供适宜不同经营规模、不同作物的农机装备配备方案,成为影响农机装备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5.农业机械化发展如何可持续

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是以实现机械化为前提的。降低生产成本、集成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主要依靠机械化。突破土地、环境资源约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挖掘增产潜力,主要依靠品种改良和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手段。比如,农机深松整地可平均增产10%;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和水稻种子平均增产10%左右;带侧向深施肥装置的高速插秧机具有显著节肥、增产和改善土壤环境的功效。大力推广可持续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促进组织规模与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相当数量的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千家万户购买小型、低技术含量农业机械的情况还大量存在,节能降耗新型农机装备供给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力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还不匹配。

笔者曾做过有关农田用燃油消耗的调查与分析,一是对比美国爱荷华州和黑龙江某大型农场典型作业项目燃油的调查,后者耗油量远高于前者。二是根据《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统计数据,测算万元农机化田间作业收入能耗水平。2013年农机化 田间作业 收入为1955.9413亿元 , 燃油消耗1758.64万吨(含农田作业、农田排灌和农田基本建设),燃油消耗中柴油占90.6%,汽油仅占9.4%,按照每千克汽油或柴油分别可折算为1.4717kg或1.4571kg标准煤,可计算得出万元农机化田间作业收入能耗达到2.7195吨标准煤,远高于当年全国万元GDP能耗水平(0.737吨标煤)。据笔者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及农机手文化素质的调查,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约5%左右,高中文化程度占比23.29%,初中文化程度占比大约50%,还有大约20%左右的小学文化程度。农机手文化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看,农机手的文化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先进技术发展要求和高性能农机装备使用要求等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应更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技术、装备、组织、规模等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对能源、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6.法律法规政策如何更好落实和提高效率

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下称“《促进法》”)实施之后的十年,是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十年,也是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黄金十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十年的增幅几乎相当于之前35年的总和。在《促进法》的基础上,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构成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6.1《促进法》如何全面贯彻落实

《促进法》包括总则、科研开发、质量保障、推广使用、社会化服务、扶持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八章35条款,确立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责农业机械化有关工作的部门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对照法律条款,有的条款并未得到相应落实或者落实到位。

比如,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至今这一条款未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未享受到燃油补贴。不仅如此,燃油费改税后,之前上道路交通工具应该支付的养路费纳入燃油税中,柴油消费税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农业机械不属于上道路交通工具,但仍需要交纳0.8元/升的燃油税。2013年 , 农业生产 燃油消耗 约2064.19万吨(包括农田作业、农田灌溉、农田基本建设、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按照0号柴油1吨=1190升计算,2013年农业生产燃油消耗缴纳的燃油税为196.5亿元,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农业作业成本。而实施农用燃油补贴和减免税,是发达国家采取的通行做法,用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

又如《促进法》第四章“推广使用”中,涉及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安全管理等有关内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与依赖越来越迫切;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农业机械保有量迅速增加,新技术、新机械大量涌现。与之相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投入则显然跟不上发展的现实需要,其中用于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的资金每年大约仅为3000多万元。

此处仅举两例,未能一一列举。如何实现“依法行政”“依法促进”?应该在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条款,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化依法发展方面下功夫。

6.2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财政资金效率如何提高

自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量快速增加,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 到2014年的237.5亿元,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引导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机械使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目前,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说得到了充分发挥,甚至于政策已经成为主导,而不仅仅是“引导”。财政投入的经济杠杆作用在降低,农民、企业对于政策的依赖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这种局面急需转变,尽快转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经济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二是如何更好地实行重点补贴机具类型下的普惠制?结合国家农业生产发展实际需要,明确阶段性补贴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缩小补贴范围,实现重点补贴机具类型下的普惠制。强化补贴先进的农机,集中引导和推广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及产后处理机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避免权力寻租造成的竞争不公平。三是补贴对象是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可以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和主力军。那么,是否可以明确规定补贴对象应是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组织载体?真正实现补贴现代农业生产,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益,从而改善农民生活,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而不是作为农民生活工具的补贴或者是成为农民生活的补助。

6.3农业机械化配套扶持政策如何完善

除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外,还需要研究和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共同构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如:作业补贴,目前实施的有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但仅有深松是不够的,是否可以进一步考虑延伸实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油菜种植与收获、甘蔗与棉花机械化收获等作业补贴?是否可以进一步加大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农用燃油补贴和燃油税减免是否可以有所突破?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安全监管、技术培训等是否可以有进一步的倾斜政策?农机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可否有进一步的加强?如何推动农机金融信贷发展并将其作为农业机械化配套扶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

上一篇:存储材料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