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与股市新思维

2024-07-29

新常态与股市新思维(共7篇)

新常态与股市新思维 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从九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新常态的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是, 经济发展由高速下降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每个行业都将呈现各自的新的发展形态。对于建材行业, 特别是水泥行业来说, 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新常态是什么, 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是什么以及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什么, 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正确认识水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 行业企业必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大环境, 营造有利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小环境。即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经过梳理, 笔者认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新常态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水泥产业陷入全面、长期、不可逆转的严重过剩。认识到今天的产能严重过剩, 水泥行业企业花了很长时间。2004年浙江省水泥的区域性过剩已发出警示,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38号) , 遏制水泥新增产能。但行业和地方政府却一直纠结于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的看法。国家4万亿元投资创造的市场 (有人估计实际投资达30万亿元) , 激起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产能扩张, 2013年国务院发布41号文, 明确指出水泥为严重过剩产业, 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但是为时已晚, 产能严重过剩已不可逆转。

早在2012年, 全国性水泥市场增长乏力就已然显现。国家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导致社会投资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在东部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转型, 投资项目对水泥的需求量逐步减少, 水泥作为投资拉动的传统产业, 陷入需求增速下降, 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长期低迷的状态。水泥产量2013年达到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仅增长1.4%。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数据, 目前全国水泥熟料产能超过19亿吨, 水泥产能超过34亿吨, 需求进入所谓“平台期”。目前仍有人建议继续建造所谓最先进的水泥厂, 笔者相信这并不符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利益, 不会被认可。

当前, 仍有一些专家保持思维定势, 按国外的经验分析中国水泥市场的供求关系, 得出比较乐观的看法。例如认为水泥需求进入平台期, 在8~10年期间会保持24~25亿吨的高水平需求。这种认识显然是基于我国处于“新四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阶段, 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此外,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各级政府不得不通过投资来稳经济, 保增长。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短期看有道理, 中期来看这样高的需求难以支撑, 能在2~5年内保持这样高的需求就非常不易。必须看到, 多年来国家一直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确是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态势, 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水泥行业千万不能误判而错失良机, 要抓住这一窗口时间加快转型和升级。

有的专家根据国外的现状, 认为国内7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甚至认为是“错峰生产”的前提。这可能导致社会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目的产生误解, 例如认为产业结构可以维持现状。实际上,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 窑线产能利用率低和运转率低都是因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不合理、不得已的生产管理状态。从企业年报上可以看到, 先进企业如海螺水泥2014年产能利用率达到93%, 还有的企业更高。当然, 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会低于70%。随着水泥市场需求下降, 这些企业必将陷入困境。

(2) 水泥企业发展从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式提质增效。在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情况下, 为了活下去, 企业必须通过练内功、降成本、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一些企业特别是那些通过兼并重组快速扩张的企业, 通过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对标,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例如南方水泥) 。虽然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是一个持续努力的方向, 但是, 可以预期, 随着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与管理方式的扩散应用, 这种效益提升逐渐会趋向极限, 企业间在这方面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3) 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的理念得到行业认同。技术供给的外部化和产能快速扩张, 导致技术同质化的产能严重过剩, 这是基础原材料水泥产业过剩的特点。严重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损人不利己, 没有赢家。经过较长长期的市场竞争后, 大企业间逐步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共识, 逐步放弃了“丛林法则”与“零和”竞争理念。毕竟, 中华文化中有“不打不成交”的认知途径, 西方文化中也有“打不倒的就是朋友”的处世理念。企业之间刚开始搞市场协同, 后转变为争取政府支持,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进行区域停产限产、“错峰生产”, 以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更高层次的协同是通过参股融合, 形成战略合作 (例如中国建材入股海螺创业、同力水泥、山水水泥、亚泰集团, 华润水泥入股福建省能源集团) 。因此, 和钢铁等其他严重过剩产业相比, 2013年~2014年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条件下, 水泥行业仍保持了700亿~800亿的盈利水平。这使得水泥产业在国家关注的5大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中“一枝独秀”。实践证明, 这种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的协同减产限产方式 (不是以企业或所谓行业利益为诉求) , 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企业间股权融合、避免恶性竞争的合作方式, 也是水泥行业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有益探索。

(4) 水泥产业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作为生产标准化基础原材料产品的水泥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海螺水泥和中建材集团最先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他们通过借力金融市场, 引领了国内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使行业产能集中度大幅提高。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数据, 2014年末, 产能规模500万吨以上的40余家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占全国总熟料产能的70%, 水泥产能占比超过50%。随着弱势企业的逐步退出, 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5) 水泥企业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条件下, 水泥企业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矿山资源优势、资本优势, 规模优势等, 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发展。受益于国家大力清理整顿乱挖乱采和发展绿色矿山, 加之天然河砂逐渐枯竭, 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混凝土用骨料市场, 不少企业的骨料产业规模已达到千万吨级以上。近几年进入骨料市场的企业已获得可观利润。下游产业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也受益于国家“禁现”政策。虽然商品混凝土行业长期形成的应收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尚未改变而且有加剧趋势, 但是久经沙场的企业“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毕竟其商业本质仍是供需关系和市场话语权, 企业规模效益仍是核心竞争力。随着政府对商品混凝土产业的绿色制造要求不断提高和对环保质量监管的强化, 留给小型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且, 水泥企业如果能发挥在产业链上的资源协同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资本优势, 最终将成为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6) 节能减排环保标准法规对水泥产业的约束正在强化。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 国家和地方在不断提升和严格环保和排放的标准法规, 并加强了执法问责, 这已成为一些落后水泥企业生存的“紧箍咒”。东部发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地方政府毫不留情地“腾笼换鸟”, 要求水泥工厂限产、关闭、拆迁 (例如北京市、上海市等) , 不断压缩水泥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 企业环保减排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公平地“水涨船高”, 也不是问题。但在市场完全开放, 各地政府环保监管和执法情况却大不相同的条件下, 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例如北京市的水泥企业必须执行比国标更严格的200mg/Nm3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而销售市场同在北京的外省市企业只需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400mg/Nm3。此外, 将来各地方政府不同的碳排放限额和碳交易政策, 还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公平竞争。

2 正确把握水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机遇总是藏在危机之中, 不会自行显现, 也不是谁都能抓住。只有那些在思想上、能力上做好应变准备的企业, 才有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 正确判断大趋势, 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 对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有助于迎接挑战和抓住发展机遇。

(1) 水泥产业将重新定位, 从原材料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是中国水泥发展的“野蛮生长期”。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支撑了中国1 700多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发展, 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全面和严重过剩局面。曾几何时, 水泥产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拉动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由于资本密集和规模效益,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是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香饽饽”, 不少地方打造了大型水泥产业基地。然而时过境迁, 改革开放30年后, 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市场需求与水泥产能开始严重失衡, 企业效益下降。此外, 因属“两高一资”产业, 特别是在雾霾严重的城市和地区, 水泥企业逐渐被地方政府不待见, “腾笼换鸟”、“限产限排”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影响企业生存。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水泥企业的生存环境演变是一个非常鲜明的风向标。如果仍以原材料产业定位, 水泥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面临逐渐被边缘化和淘汰的风险。因此, 整个水泥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发展使命。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作为水泥制造企业, 应该塑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但是, 这还只是当“好学生”的努力, 至于“毕业后”社会是否有“需要”则是另一回事。企业需要更进一步, 通过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 打造承担工业和城市废物安全处置的社会责任和环保功能, 争取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支持和依赖。长远来看, 只有通过环保产业的认定, 协同处置过程中生产的水泥获得环保产品的认可, 企业才能确保永续生存和发展。

过去, 水泥企业大力开展利用工业固体废物, 强调资源综合利用, 并因此争取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税收优惠。这种利废行为逐渐地演变为排废企业和利废企业共同的逐利行为, 政府和社会也因此淡化甚至漠视水泥企业利废的环保贡献。

但是, 通过环保部门认定并颁发许可证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为水泥产业环保转型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目前对污泥的协同处置虽然存在竞争, 但是, 相对于污泥焚烧发电, 或相对于污泥在其他在建材产业中的利用, 其不产生二次污染排放和处置过程安全卫生的特点, 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得到市政部门的认可。目前最具争议性的是对生活垃圾的协同处置。由于先入为主,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早已进入市政环卫规划, 并争取到国家上网电价补贴政策, 有一大批环保专家服务于垃圾焚烧产业, 其中有的成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质疑者和反对者。尽管不能像垃圾发电企业享受政府补贴, 一批龙头水泥企业仍坚持不懈努力, 华新水泥、海螺集团、华润水泥、中材集团、金隅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 建立了适应不同条件下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各种技术路线和产业示范工程, 为水泥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正在完善和提升, 市场应用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不论支持垃圾焚烧发电的专家认可与否,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不产生二噁英、不产生固体危险废物、不影响熟料生产质量, 不导致公众反对而产生重大社会稳定问题、不需地方政府划拨土地、甚至不需要中央政府额外补贴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只要市场公平竞争, 严格环保监测, 笔者相信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选择会逐渐转向水泥窑协同处置。但是, 市场资源有限, 水泥企业应加快行动, 占领这个战略竞争高地。

可以肯定, 通过将水泥产业定位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关键节点产业和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的环保产业, 水泥产业将会实现华丽转身, 以新的绿色环保产业功能拥抱生态文明建设, 以环保水泥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 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提升大型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3月3日工信部发布《2015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政府将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工业全链条智能化。建材工业要开展智能工程、数字矿山、物联网发展试点示范。实际上, 大型企业集团如海螺、华润、华新等早已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营销管理水平, 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企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能效管理中小,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将是技术与管理升级的必然。由于这需要较大的投资, 企业规模越大, 效益越大, 信息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拉开大型企业集团与弱势中小企业的差距。

(3) 材料缺乏革命性创新, 水泥产业将逐渐失去发展动力。

这是假设前提下的发展趋势。自1824年发明以来, 硅酸盐水泥材料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新, 从立窑发展到节能、高品质和生产高效的现代新型干法工艺。我国新型干法技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熟, 生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先进水平。与工艺创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技术创新未能有革命性突破, 因而应用领域未能有突破性发展。与此同时,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中长期来看, 这将从消费端减少对水泥混凝土的需求。可以预见, 如果没有水泥基材料革命性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服役寿命的延长, 也随着其他材料的竞争 (例如结构钢、复合材料、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 , 水泥需求将逐渐下降, 直至一个维持性的最小需求。当然, 如果水泥基材料的创新出现重大突破, 极大地拓宽应用领域, 则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4) 过剩产能难以化解, 企业发展将两极分化。

作为基础原材料的水泥及其水泥基材料制品还没有 (或还不能) 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 企业不能自主创造市场和消费, 只能被动地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的水泥混凝土市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泥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可以在后工业化国家追踪溯影。笔者考察过欧洲、日本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泥工业, 目前的市场需求仅为其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目前, 我国已建成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达19亿吨。全国水泥产量2013年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增长很少, 也可认为基本没有增长。新常态下如此庞大的产能怎样消化, 很难想象。我们不宜向国外转移过剩的生产产能, 一是不经济, 二是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进一步淘汰节能减排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关闭多余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将是企业生存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不同地区的水泥企业所处的环境将会大不相同。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 产业政策创新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来看, 水泥市场需求不再会有万里无云的投资阳光普照, 不同地区的企业有的将面临“乌云笼罩”, 出现生存危机, 有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有的阴晴相间, 发展面临不确定性。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将体现在定向精准、体现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战略举措。例如, 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铁路投资和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要分别保持在8 000亿元以上,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重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 此外, 还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 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建设等重大项目。但是, 尽管国家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不断出台, 市场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 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最近的数据表明, 2015年一季度全国的水泥市场很不景气, 许多企业甚至春节后都没有开工, 全国性水泥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大企业集团的利润同比降低, 更多中小企业将陷入亏损。

(5) 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弱势企业将被迫退出。

行业发展中不断强化的两极分化, 客观上将有利于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发达国家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是一个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集中度将有多高, 达到这一状态的方式和途径会怎样, 尚不可确知。目前已见端倪的是大多数省市已形成3家~5家大型企业主导市场。国际上正在进行中的豪瑞和拉法基强强联合给了我们新的想象空间。可以大胆设想, 将来的中国水泥产业将会由30家~50家大型企业主导, 一批具有差异化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实现柔性化生产、快速反应市场需求, 实施定制化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将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一些地区的弱势中小企业已错过了大企业大规模收购兼并的机遇。由于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需求不振, 政策鼓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收购兼并成本较高等原因, 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已发生改变, 例如前文指出的“走出去”海外发展。

与此同时, 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弱势企业生存环境将不断恶化, 一些企业终将难以摆脱停产、关闭的命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数据和内部资料分析, 在2014年全行业形成的780亿利润中, 海螺水泥、中建材股份、华润水泥、华新水泥这四家企业的盈利已占全行业30%左右。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的亏损面有所扩大, 弱势企业已面临严峻局面。

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已成定局。尽管国家在加快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工程建设的开工, 但是市场上半年是否能走出低谷, 有待观察。今年下半年, 特别是以后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受到的政策和社会投资的拉动。在投资阳光不再普照的竞争环境中, 在竞争将更加激烈的条件下, 弱势企业的退出已是大势所趋。过去一些弱势企业生存的办法是在违标生产、环保甚至税收方面钻空子, 占便宜。但是, 随着当前法制建设的强化, 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失职的问责, 这种生存法则将逐渐失灵。今后能够生存的中小水泥企业, 只能是那些在拥有原料或燃料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的企业。笔者建议缺乏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审时度势, 尽快主动与大型企业结盟, 实现合作共赢。

(6) 产业资本“走出去”, 实施产业国际化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企业“走出去”并不能解决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但确有助于化解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金融资本的过剩。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已占据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形成了以SINOMA为代表的中国水泥工程技术品牌, 带动了国内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的出口。

笔者曾考察访问过的日本和台湾的企业, 其企业过剩的窑炉生产线只能闲置或作为他用 (例如用作生活垃圾的发酵设备) 。他们“走出去”的是资本、技术装备和管理。在中国水泥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 技术先进、有资本实力、有国际化管理能力的大型水泥企业将成为引领者。尽管“走出去”的风险很大、门槛很高, 仍没挡住有实力的大企业。华新水泥2013年在塔吉克斯坦第一条线投产、海螺水泥2014年在印尼第一条线投产, 这些成功发展的案例, 正在鼓励其他大型企业紧随其后。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更多企业正在沿线国家布局自己的水泥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水泥将从走不出国门的“山大王”转变为国际化的产业, 对国家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战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 正确制定转型与升级的战略举措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和全体会长会议上, 乔龙德会长提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思路, 即要紧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主线, 向纵深转折;紧扣主要矛盾和瓶颈, 创新“三新” (政策、科技、标准创新) ;紧扣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加快兼并重组和“走出去”步伐;紧扣节能减排, 创新服务产业链;紧扣协会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行机制。从水泥产业的实际出发, 笔者认为, 行业和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正确的转型升级战略和举措。

3.1 产业转型方面

首先, 加快向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绿色制造产业转型。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以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各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为准则, 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随着各种排放物收费政策的实施, 除了节能以外, 减排也将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第二, 加快向环保功能产业转型。以先进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为支撑, 重新准确定位企业环保功能和协同处置废物功能, 并争取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 向绿色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在水泥材料制造流程中, 充分利用其他产业废弃物替代原料和燃料, 生产高品质、高性能水泥材料。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鼓励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 要向纵向一体化多元产业转型。充分发挥资源、资本、规模、人才和管理优势, 在上下游关联领域如水泥与混凝土用矿物材料、混凝土骨料、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等建立相互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2 产业升级方面

首先是技术升级。窑炉节能技术、氮氧化物减排的分级燃烧、SNCR和SCR技术、高性能熟料和水泥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能效管理技术等是当前行业急需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加快技术升级。中国建材联合会发起, 与行业内骨干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共同实施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创新, 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 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使我国水泥生产线在环保功能、产品质量、品种、智能化程度、污染物控制与减少排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为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第二是产品标准升级。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最近呼吁我国水泥产品标准应与国际标准看齐, 淘汰低等级水泥。淘汰低等级水泥的理由过去提了很多, 经过行业努力, 已先后在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中去掉了PO32.5, PC32.5品种。这次从大物流的角度提出的理由具有说服力。目前水泥生产中, 各种混合材先从原料地运送到水泥生产工厂, 例如从钢铁厂购买的矿渣、钢渣, 从发电厂购买的粉煤灰等。生产的混合水泥产品又从水泥厂运送至混凝土公司。如果这些混合材直接运送到混凝土公司, 必然要省去一部分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其意义显而易见。其实, 不在水泥产品中而在混凝土中掺用混合材的建议早已提出并在业界引起争议。过去水泥企业普遍认为这是将企业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输送给下游的混凝土产业 (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水泥企业利废意义的蜕变) 。

在标准的技术方面, 有些专家质疑混凝土生产中掺用混合材难以混合均匀, 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随着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产业, 在行业利益方面的争议已经弱化, 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笔者几年前就曾提出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创新的建议, 即在生产流程中可增加一道多组分粉体均化工序, 以解决粉体材料混合的微均化问题。现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中掺用多种混合材已成为常态, 只要解决混凝土生产中多组分粉体的均化问题, 放弃低标号混合水泥品种并不会影响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笔者在去年讨论修改标准的水泥标委会上发言指出, 取消PC32.5最关键理由其实与之前取消PO32.5一样, 即低等级混合水泥的质量失控问题。因为目前检测技术未能为标准实施提供保障, 给人为的违规违标生产提供了可乘之机。日前 (4月7日) 中国建材报报道“河北公布水泥等四类产品抽查结果”, 其结论是产品质量不合格项目均为氯离子, 而且问题企业都是小企业。由于通用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强度, 一些企业利用标准的缺陷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缺失, 掺用本地的非标混合材以降低生产成本, 甚至违规违标采取掺加含氯盐的助磨剂、增强剂, 生产低等级混合水泥产品。实际上, 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久前一家企业与中国水泥协会打官司时, 这一点成了该企业的一个致命软肋———违标生产, 最后不得不撤诉和解。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水泥标准的不完善的确是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全国工程设计规范中通用的用于结构工程的标准化原材料, 即在设计规范中已假定全国范围内的水泥产品组成质量都应该是相同的。许多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没有这个概念, 同时, 也对水泥的其他性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认为只要强度达标就行。水泥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的行为规范, 也是市场公平竞争的保障。从行业的角度, 水泥标准的升级应该是以满足用户对水泥性能需求为导向的升级, 应该是满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要求的升级, 也应该是全面质量控制水平的升级。目前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修订仍正在进行中, 全行业应高度重视, 通过标准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第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除个别老少边穷地区外, 立窑、湿法窑、中空窑等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一些先进企业以集约化、自动化、大型化的新型干法线为主, 装备、质量、环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水泥产业的重新定位, 对新型干法窑线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例如粉尘、氮氧化物的“近零排放”, 二氧化碳的减排、捕集和利用等。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 如前文指出,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第四是产业社会功能升级。首先, 水泥工业要摘掉“两高一资”的帽子。今后, 水泥工业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应是因为高能耗、高排放、高资源消耗以及产能严重过剩等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 而应是因为水泥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不可替代的结构和功能材料, 因为水泥工业已成为不污染环境、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的环境友好产业,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综合利用其他产业废物、形成了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化生态产业链,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安全无害化处置各种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 成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环保基础设施。这种转型升级应该是中国水泥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愿景。

3.3 产业政策创新方面

水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相应的政策保障。目前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受限于政策缺失、政策落后甚至政策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近期产业政策创新需要关注以下方面诉求。

(1) 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引导行业创新发展。重点应对落后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界定, 既不再已窑型、设备和规模等划分, 而应以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来定义;

(2) 修订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解决一些废弃物利用没有进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因而不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问题;

(3) 制定认定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功能企业的政策, 让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像垃圾焚烧发电一样公平享受同样国家补贴, 协同处置中生产的水泥享受国家环保产品的待遇, 要求社会优先采购, 促进绿色消费;

(4)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泥产业碳排放指导性政策, 包括排放基准的确定, 碳排放交易、碳排放的核查等, 避免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

(5)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目前在落实国务院2013年41号文方面, 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或者不给力, 或者迟迟未能出台;

(6) 在结构工程中限制使用低等级水泥的政策。在住建部和工信部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政策中要求设计采用高等级水泥产品, 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全面提高混凝土性能和工程质量。通过调控市场需求倒逼水泥产业转型升级;

(7) 在国家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中将水泥厂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在内。

以上是笔者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可以预期, 不久的将来, 经过转型升级发展, 国内水泥产业将摆脱产能过剩的困境, 实现绿色环保发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将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并引领国际水泥产业发展。一批引领创新的水泥工程技术装备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先进的中国水泥企业将成为中国水泥的杰出代表。

摘要:梳理了我国水泥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论述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指出了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发展战略取向和必要举措。

关键词:新常态,新型升级,发展战略,水泥工业

经济新常态 股市态常新 篇2

张伟明,曾任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宏观与策略研究,公开发表文章百篇以上,编写金融类著作六部,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二台,并多次接受路透及多家网媒采访。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份提出要适应“新常态”的提法后,“新常态”这一词汇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被诸多学者、经济学家解读和阐释。其实,“新常态”一词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在2010年的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埃里安认为“世界也许再也无法回到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前稳定的‘正常状态,它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正常状态”。这里的新常态通常是指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痛苦的过程。而目前国内各方的解读则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涵义,也就是说,它不仅指一个经济体缓慢恢复的过程,它还代表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新图景。于是,这个词的情感体验从忍受痛苦变成了主动创造与热切期盼,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天性乐观的生活态度。

如何理解“新常态”的涵义?首先是我们不得不忍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的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对于中高速是什么范围,各方有不同解读。增速是否合理,就是看是否符合潜在经济增长率。比如,摩根大通(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通过生产函数分析法测算,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2016~2020年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降至6%~7%的中高速增长区间。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2012年则认为,在最近5年内,在宏观调控的实际把握中,可以首先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限下移2至3个百分点,即其上限由12%降到10%以内,把握在9%左右为宜,而其下限8%则可暂时不动。而知名学者林毅夫先生从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任满回来后表示,2008年之后的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8%的增速。有趣的是,最近他改变了观点,他预期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到7%-7.5%。重要的不是争论增速多少是合理的,而是什么样的增长是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其实,“新常态”的涵义,更重要的是强调发展方式和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

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是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等方面入手。制度变革,意味着我们要加大各项改革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牢固树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切实打破利益垄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一切要素自由流动,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才能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实现新常态下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资本结构和投资与消费结构等,实现更有质量、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并用信息技术产业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素升级,指的是自然资源要素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本要素的有效利用,提高投资效率,减少无效投资;人力资本的深化,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应的,政策调控方式也要发生深刻转变。比如,在货币总量过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控不再放水漫灌,而是注重滴灌,注重结构性调整目标,不搞强刺激,注重预调微调。

经济进入新常态,对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也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环境的改善。去年以来,陆续有多名券商固定收益部经理被请去“喝咖啡”,暴露出业内利益输送、代持养券等黑幕,多名基金经理利用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被查处,近期又有某主板发审委委员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被立案调查,这一系列案件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大力净化市场,努力还投资者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的投资环境。同时,在监管部门推动下,上市公司加强了信息披露,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与中小投资者的及时互动交流,改善了投资者关系。当然,市场还存在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做得还不规范,部分中介机构未能尽责提示风险等,但总体来看,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的改善。

其二,投资价值的提升。今年以来,各项政策利好不断,保险机构扩大投资范围和额度,QFII获批提速,优先股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入场,混合所有制破冰,新三板大扩容,新沪港通为资本市场引入活水,这些政策都使得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优化了投资者结构,对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有明显提升作用,同时也将引领市场风格发生深刻转变。

其三,投资逻辑的演变。在“新常态”下,长期看经济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对于一些短期经济指标的下滑不必大惊小怪。比如8月份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同比都出现了下滑,出乎多数投资者意料,但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说,这种下滑也可能反映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等公用行业的负面影响。 而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的效果也已经显现,房地产投资下降也带来了与之相关的诸多行业的下行。如此理解,就不用太过于担忧短期经济的失速,而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加大改革力度,促使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经济去杠杆的同时,积极扶持文化传媒、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智慧城市、环保节能、生物医药及医疗服务等新兴产业的成长,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转型。

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探析 篇3

关键词:股市,新常态,投资理念,转变,板块

1中国股市的新常态

我国的股市发生了深刻地变革,“牛熊并存”的结构相对稳定,在体量、交易方式、结构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中国股市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股市体量

我国股市总值提升显著,已经取代了日本第二的位置, 总的体量达到了五万亿美元。这个体量相当于巴西、俄罗斯、印度的总和。随着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A股成交量出现了井喷现象。和以往齐跌齐涨的情况,当前的体量决定我国的股市已经告别了以往 “简单” 的行情。结合当前的体量以及国外发达国家股市发展经验来看,我国股市的上涨虽然很快,但是还是会集中在部分板块。

1.2股市结构

在创业板、中小板涌入后,我国的股市结构日趋完善, 这些各异的投资标的,或是在种类、估值上有所区别,或是风险大小不同,吸引了各个群体的投资者进入股市。以往股市简单的结构难以很好地将其资源配置、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出来,而如今结构日趋完善的股市,能够更好地成为国家经济调节、市场调控的工具。那些符合国家政策、方针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得益,使其股价也上涨。而那些和国家的政策、经济导向相违背的企业,则将在新一轮的经济调整中退出舞台。总的来说,股价涨跌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二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市场环境冷热的影响将不会再发挥如以往的决定作用。这也正是为何前几年上证指数一路下跌,但是创业板股票涨幅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原因所在。

1.3交易方式

现在的股市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做多获利已经逐渐被取缔,双向交易工具逐渐被投资者所使用,诸如融资融券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多空博弈比以往更为激烈。在很多投资者的观念中,一直认为股市上涨才能挣钱,而如今的股市已经彻底否定了这个观念。当指数涨高、 个股翻倍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做空获利,之前股市出现的个股下跌,但是仍有投资者获利的情况就证明了这点。

1.4结构转型

股市和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我国的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经济转型和改革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往的部分传统行业发展日趋艰难,而那些新兴产业、模式则焕发了生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变化大多可以通过股价反映出来,正是这样的结构转型状态, 决定当前股市以结构性行情为特征。

“牛熊并存”的局面可以说是股市成熟的一种标志,比较典型的就是纳斯达克市场,其培育了诸多的大型企业,诸如苹果、谷歌等。谷歌上市十余年,股价上涨了1294% ; 但是在这个市场里,同样也有一些公司被摘牌,情况最坏的时候,被强制摘 牌的公司 在该市场 的上市公 司中占到 了37% 。

股市新常态,也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股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者若是仍然还以以往的股市规律为参考判断、 参与股市,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只有不断调整投资理念,更加全面地调查、研究这些上市公司,才能对这些公司的管理、盈利、发展等情况有更为深刻地了解,才能在诡谲的股市中做出做科学的投资。

2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

在股市新常态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应该有所转变, 在 “牛熊并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2.1因时制宜

过去的几年,股市好似疯牛,比较典型的就是 “一带一路”。但是, “中国神车”已经走下神坛,股市波动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趋于理性。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人们普遍信奉的疯牛行情为赚钱之时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投资者必须要做到因时制宜,结合当下股市的新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切莫在守旧和跟风中一败涂地。

2.2规避风险

股市确实可能让人一夜暴富,故而很多人炒股抱着很强的投机心理,在以往股市 “疯牛”的情况下也确实让一些人暴富,但是在股市新常态下,股市的风险更大。投资者如果将一切都投资到股市,一旦血本无归,难免会发生惨剧。 故而,在 “牛熊并存”的新常态下,投资者要合理安排闲余钱财,进行组合投资; 自身的安身立命之钱,切不可轻易投资到股市这种高风险领域。

2.3守住本金

投资股市风险很高,很可能一个人或家庭几年、几十年的辛勤所得付之一炬。在股市新常态下,股市更为成熟,风险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想法设法守住本金。对本金保守并不意味着谢绝任何风险,而是为了设置一定的底线,抑或说是止损点,只有守住了本金,才有可能翻身。

2.4关注信息

在金融领域,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或是内部消息、或是新闻事件,都可能会影响到股市、股票。在股市新常态下, 股市 “慢牛”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投资者要对上市公司的运营、绩效、股价、新闻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为充分的信息,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

2.5学习总结

在股市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也有不断学习,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涉猎最新的理论、常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国内的投资工具不断增多,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做多、做空、套利。而在工具越来越多、股市日臻成熟的情况,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内容也就越多,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工具及其应用,不断总结和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 “慢牛” 的股市新常态。

3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

上文说到,我国的股市的上涨虽然很快,但是还是会集中在部分板块。笔者集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以下可能存在投资机会的板块。

3.1大金融板块

自2014年开始,大金融板块势头比较强劲,先是在证券板块快速上涨,后来在保险板块、银行板块也持续发力, 一直持续股指期货逼空行情。可以说,大金融板块贯穿牛市。此外,我们必须要看到,大金融的崛起是我国的现阶段的重要战略,我国现在迫切需要建设大型的金融综合体,以此来实现我国的金融战略目标,这也决定大金融板块有了很好的前景。

3.2国企改板块

国企改革是我国重要的改革内容,在2015、2016两个年头改革的速度将会加快,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将付诸实践。混合经济所有制将会焕发新的生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对国企改板块予以关注。

3.3“一带一路”概念股

在3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了 “一带一路” 战略方案,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这个方案也正式向外展示。在论坛上, 一系列的合作协议被签订,其中涉及诸多的工程项目,诸如铁路、产业园区等。在这种大背景下,笔者认为 “一带一路”概念股值得关注。

4结论

我国的股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支撑股市的经济基本面悄然而变,“牛熊并存”已经是当前的股市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果不能转变自身的投资理念,选择一些相对理性、科学的投资板块,投资风险将会骤增。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股市的新常态,提出了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并推荐了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以期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适应股市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徐元栋,陈灿平.新金融学下的投资策略与投资理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7).

[2]徐翠萍,石正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变迁[J].统计与决策,2015(9).

[3]罗玮,杨波.关于深沪股市投资理念的探讨[J].商业研究,2013(3).

[4]钟颖.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理念探析[J].浙江金融,2013(9).

[5]黄小玉,姜茂生.美国股市投资理念变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5).

适应新常态,需要新思维 篇4

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首先要有新思维。

新常态不是人为设计,因此并没有旧常态

新常态的“新”是指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其表象为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换挡期,即由原来的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本质是由一个“非常态”发展的模式转换到一个“常态”发展的模式。因此,中国以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旧常态”而是“非常态”。这种模式的转换,在目前这个时期到来,是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所内生触发的,是倒逼出来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主要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生态环境的倒逼,二是能源供给的倒逼,三是产能过剩的倒逼(世界需求减少因此表现出来产能过剩)。因此,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罗伯特·索洛1956年发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提出了索洛模型,该模型已经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基准模型。1987年索洛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模型揭示了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奥秘。主要结论是“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依靠投资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高速度增长,但由于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经济最终要减速,最后增长速度将收敛为零;如果发生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速度最终将收敛于技术进步速度。”这种技术进步速度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速度,经济学上称为均衡发展速度,我们现在成为“经济常态”发展。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表现出来只有3% 左右,实际上就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基础设施和人均资本存量还不完善和不高,因此,依靠投资获得中高速增长还有一定空间和时间,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更远的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还会进一步降低,最终收敛于技术进步的速度。

经济新常态并不是经济危机阶段性的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是一种经济危机的表现,因此可以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和渡过。我认为这是将经济的短期和长期问题以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发展措施相互混淆,混为一谈。新常态是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换,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因此不能够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恰恰相反,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发展的换挡期提前到来,正是2008年以来实施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因此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不解决问题,该药方就像给一个吸毒的病人开出毒品的药方一样。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下政府的作用

最近笔者作为自治区发改委的咨询专家,参加了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的论证工作,感觉从政府到课题承担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非常态”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就是存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政府比市场聪明,能够知道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规划和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最近到企业调研,深刻认识到,不但政府不知道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企业家往往也很迷茫,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依靠企业家的试错和创新并且由市场检验来确定的。因此,在新常态下政府避免过度进行产业规划和增长速度规划(增长速度只能是预期指标),要建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的理念。要深刻领会中央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基本思路。以笔者的理解,以7.2% 左右的GDP增长速度为底线,低于底线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目的不是保增长速度而是保就业;红线是3.6% 的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高于此时,启动稳健的货币资产。在底线和红线的区间内,政策定力是“稳中求进”,但要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稳”是指经济增长还要依靠投资但不能依赖投资,投资主要面向基础设施的短板、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进”不是保增长速度,而是指突破性改革,以改为进,最主要的改革是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打破垄断,减速行政干预,发展教育,促进技术进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新供给主义的思路。

对于内蒙古而言,政府首先要了解底线在哪,要测算内蒙古的奥肯定律和潜在增长率;其次要知道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哪?如何在传统产业中生长出新兴产业?我们曾测算内蒙古的宏观投资收益率,结论是内蒙古的宏观投资收益率虽然近年有所降低,但还是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这就是说内蒙古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失效,制约因素主要是生态环境因素和水资源约束。因此,消除约束的产业就可能是内蒙古的新兴产业。

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思维 篇5

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

近日,中央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各地各部门自行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将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

同时,国家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地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传统的用地补贴和低地价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已经成“过去时”。各地招商引资形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招商方法效果式微,旧有招商思路亟待调整。

作为内陆地区,新余市面对世界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局面,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引资总量和质量同步提高。

新余实践:招商引资纵深化

近年来,新余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坚持以开放型经济工作为主线,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保持了引进资金的较快增长,实现了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2014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7个,实际进资63.01亿元,进资率30.5%;开工项目128个,投产项目60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456亿美元。全市实际引进省外超5000万元项目资金330.61亿元,增长15.2%。

在围绕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招商同时,新余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全市产业招商向纵深发展。

一是光电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受在光电信息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及内陆城市转移的重要时期,新余市审时度势,组织编制了符合国内外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新余实际的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大力引进,新余市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发展初具规模。2014年,全市签约光电信息产业项目50个,签约项目金额77.93亿元,分别占新签约项目总数、签约总额28.2%、40.1%,目前全市光电信息产业企业发展到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

二是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崛起。新余市充分借助分宜双林镇为全国十四大淘宝村的优势,加大在电子商务产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对接杭州电子商务企业,鼓励在外电商企业回乡发展。同时,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2014年全市新增智行天下、“0790”购菜网等电子商务企业77家,增长96%,电商企业总数达153家。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69.4%。

三是新能源产业稳步推进。近年来,新余市紧紧抓住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国家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三大政策落户新余的优势和机遇狠抓招商,效果显现。2014年,新余市成功引进江西德润天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35MW光伏农业发电项目、江西钤宏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物颗粒等一批新能源项目。

新常态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求不足,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我国在招商引资上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资金增速逐年放缓。

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新常态下,如何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扩大招商成果,成为推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软环境招商是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已逐渐从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建设,过渡到日益依赖软环境建设。目前各地硬件建设都有较高水平,但软件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软环境主要体现为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务理念、文化氛围上。目前,各地采取“一站办公”、“限时办结”、“特事特办”等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产业链招商是有效形式。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模式。

三是内资招商是大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各企业的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除外资以外,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内资”日益成为一支相当雄厚的力量。据悉,国家也将出台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投资的发展。

四是产业孵化是招商引资的摇篮。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就是通过引进尚未成型的科技企业进行孵化,成长后反哺当地的投资发展,是新时期招商引资的重要思路。

77家

以创新思维迎接新常态 篇6

过去30多年,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 也受益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产业布局再转移带来的巨大成长空间, 中国经济创造了值得历史记忆的奇迹。

在历经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 中国经济增幅放缓, 渐渐步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速度放慢, 过去很多隐藏于传统企业幕后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释放, 使得转型与调整的压力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逐步放大, 行业或区域性的困难屡有发生。

新常态背景下, 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中国企业如何调整战略、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与潜质, 为增长设计更多的推动引擎, 是中国企业家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一些中国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无法跟上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 中国企业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 必然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业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中国经济的增长, 尽管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仍然有赖于对资源的投入等方式带来的粗放型增长。

今天, 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前列, 但在全球产业链条上, 依旧有不少产业仍处于中低端环节。在新的全球经济形态下, 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 已渐至末途。

创新迫在眉睫。创新不但可以提升生产力, 还能通过技术革命, 形成企业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引擎。新技术提升生产力, 必将开创出新的市场, 带来新的消费形态, 并最终改变整个商业格局。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传统企业应当借助新技术, 来推动企业由低端向高端提升。在营销模式上, 完全可以采取O2O的营销模式, 实现线上线下的立体式营销。

最近,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对全球零售领域3万多名消费者展开5年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 无论是线上购物的发展, 还是在社交网络的运用, 中国消费者的指数都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 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结构方面的学习能力, 往往决定企业的兴衰起伏。中国企业, 尤其是制造业不仅要善于从同行身上学习经验, 也要学会从别的领域, 包括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汲取商业营养。

贵州茅台的尝试或许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案例。过去20多年, 茅台集团逐步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县市的经销商、专卖店网络, 这个网络还延伸到海外的重要城市。针对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贵州茅台集团根据市场变化的特点, 搭建了功能齐备的茅台网上商城。“互联网+2000多家经销商网络”, 形成了最快捷、最精准的配送网络, 开创了互联网时代就近配送、反应快捷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介入, 不仅给我们成熟的直营店、专卖店模式带来了新的路径, 还从更广层面拓展了市场空间, 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人群。

科技创新一直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石。从人背马驮的时代走出, 贵州茅台从小作坊成长为今天国际知名酒类品牌, 受益于从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再到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每一次进步, 都让我们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产品也由此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 亚洲新兴国家成长迅猛, 创造了影响全球经济的“亚洲奇迹”。随着这种奇迹的诞生, 亚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显著提升。2013年, 已经有超过180家亚洲公司进入财富500强, 亚洲企业逐步成为参与全球商业竞争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这个阵营里, 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普华永道的调查数据显示, 过去一年,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较前一年增长近1/3, 达到创纪录的246宗。同时, 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550亿美元, 仅次于2012年57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以贵州茅台为例,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 我们不仅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白酒企业, 而且企业的营销网络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我们与跨国酒业销售集团寻求合作, 还在法国波尔多收购了当地的红酒庄, 为茅台集团的全球产业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

不断加快的走出去步伐, 是中国企业日益壮大的资本实力和制造潜能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在瞄准全球经营要素实施战略调整的过程中, 既要不断吸收那些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 也要针对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 不断在治理结构上推陈出新, 在输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中国制造”的同时, 为世界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国企业不仅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巨大挑战, 还要直面众多跨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压力。危机倒逼之下, 中国企业要以创新思维迎接新常态, 不但要拥抱新技术, 进行内部生产力和生产模式的创新, 更需要通过国际化路径, 完成对市场空间拓展的战略创新, 从而更进一步为描绘增长新蓝图启动新的驱动引擎。

新常态下企业的财务思维 篇7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常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于过去高速发展而言的宏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描述理论。其表现特征为:GDP由高增长转向低增长,市场资金成本由高利率转向低利率,大类资产由出现泡沫转向高泡沫,社会失业率由低向高走,并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政府主导降速并力促企业转型,对企业而言,财富管理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二、宏观经济增速下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是企业无法改变的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宏观力量。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其实就是经营管理的非常态。企业正常的资金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利益关系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一)经济转型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任何理财策略都是基于末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背景,目前我国经济政策最主要的背景就是经济转型。转型时期的经济是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意味着一些企业不再增长甚至萎缩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些公司则成为下一轮经济的中坚力量。政府主导经济转型还意味着市场有新的标的可以买,即企业在市场上容易找到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业或项目投资,从而引发资本结构的变更。

(二)利率下降影响企业的筹资及投资活动

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是全社会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开启利率下调周期,意味着全社会大类资金配置的转移,流进的领域资产价格都会上涨,流出的领域都会下跌。企业资本成本的总体下降,再结合政府利率的定向制定偏好,对企业非重复建设的投资规模扩大会十分有利,直接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

(三)制度变革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架构

宏观环境的转变,带来经济制度的诸多变革。常态下企业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方法和手段,随着市场的转变而要重新审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动由小财务逐步转型为大财务,即从“核算型”财务转为“管理型”财务,进而走向“战略型”财务。

三、财务管理在新态势下的新思维

财务思维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常态下的财务管理,遵循着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效益比较、风险与收益权衡、收支积极平衡、投资分散化和利益关系协调等价值观的落实。因应新的理财环境,财务思维需要更新和补充。

(一)变化与稳定的平衡思维

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发展的眼光中看问题,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都有不同的利益平衡点。经济衰退时,企业微观理财环境对应外部经济、法律、金融等因素的变化,及时作出因应变化的平衡措施。如分析业务环境、合理预测和客观估计资金需求和投资风险,平衡组织和处理好各种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避免过度融资和投资,尽力使现金流全覆盖短期负债。

(二)昨天与明天的价值取向思维

如何解决明天面临的问题是财务工作重心转移的重点。不管新旧,是常态就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财务管理最主要的成效不在于过去你获利多少,而在于将来的社会中,你还有多少价值可以发现。新的理财环境下,账务工作者应具备透过内在的不确定性去洞察未知事项的知识与技巧。“时间是绩优企业的朋友”,思考企业现有业务的精细化,清楚每笔资金对现在有用还是对未来有用,规划充满变数的未来领域。

(三)互联与互通的信息化开放思维

它指的是要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征来洞察分析财务信息,打通企业管理内外环节的思维。掌管着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的账务单位,工作流程繁杂,需要财务与业务的实时协同处理,达至对市场做出快速互动的均衡反应效果。当人力成本较低时,真正完整有效地用好ERP等管理工具的企业很少。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及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客户间普遍应用,互联互通的电算化和互联网财务工具推广使用的条件已经成熟。网络财务平台,集预算控制、费用管理、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在成本、效率等方面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四)调整与控制的牛鼻子思维

就像杠杆原理:不在于力气的大小,而在于用力的方法和用力的位置。财务管理工作因经济的变幻莫测,财务决策时往往变得杂乱无序。比如当企业经济结构向高技术、高质量调整时,处理过剩和闲置资产账,消化和吸收新资本账是关键。财务工作注意力集中在对项目起关键作用的关键数字,项目的盈亏都应该找到相应的平衡点。营运资金的风险控制,要考虑新环境下无风险报酬的暂时性,着眼点在安全边际成本的动态控制。财务决策层要把九成的时间用来避免可能出现损失的财务分析上。

(五)债权与股权的资本思维

资本结构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即使利率下降,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大多高于负债资本成本,但权衡收益与风险原则,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最少,且能与企业风雨同舟,“股权型”资本思维的逻辑关系是构筑命运共同体,可以充分保证所有者利益的同时,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现资本使用效率最大化。

四、值得引起重视的思维误区

正如索罗斯所说:“数学不能控制市场”,其逻辑起点是市场环境是混乱和无序的。考虑非常态下的不确定因素的叠加,惯性误判发生的机会增加,财务行为的预判要备足心思全方位思考。

(一)重物力轻人力,忽视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虽然不及实物资本可靠,但对于付出都期待着相应公平的回报。企业的成长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将情感经营工作核心由关注岗位转到关心人。通过薪酬分配,对个体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合理性加以引导与调解,触发和激励整体正能量的产生。精准的人力资源投资是企业渡过危机、财务战略实施和落地获得支撑、效率不断提升的长期回报。

(二)重别人轻自我,忽视自主判断

任何选择都会带来放弃成本,参与市场博弈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特别是国资企业,不要把企业的输赢法宝都压在政策包底上。张维迎教授指出,企业创新转型,不是靠政府的政策能做到的,靠的是企业自己的判断。机会成本的承担者只会发生在内部。如果跟风而不加辨别地将资金配置在落后或过剩产能上,企业可能会被现实主导的市场埋葬。

(三)重创新轻规范,忽视制度价值

技术能够引领市场的创造型企业,可以说少之又少,多数的企业能够做到紧跟市场就不容易。新常态下企业的头等大事是增强企业的品质,精细管理现有客户。规范化管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在技术广度和深度上,创新要适可而止。资金管理不规范,技术创新就可能成为空谈。制度重建是企业核心价值构建的标志性体现。

同甘易,共苦难。风险倍增的经营不要被无风险筹资等蒙蔽。除认清上述财务思维误区外,对过去重核算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重利润轻风险、重控制轻决策和重资产轻信用等现象还应加以重视,做好防范交叠其中的道德风险和财务陷阱。

五、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管控危机与把握危机释放出的机会同等重要。毫无疑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举措会持续。企业财务把握三大机遇协助决策层,从战略和企业整体管理角度考虑财务问题。

首先要把握法规政策驱动之先机。经营者根据财政、税收与金融等惠及企业实体情况的不同,好好利用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及早作出新投资项目的财务安排。利用虚拟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净资产,夯实企业价值。

其次要把握“互联网+X”结合之契机。企业信息化智能、绿色技改的预算资金要快、准、妥。

最后要把握调整产能之良机。资产管理的重点与加快资产结构调整结合,果断透过各种金融手段融资融债融券,拓宽视野,多元化配置资产,在更广的范围思考产能问题。

摘要: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经济增速下调引起的问题倒逼式改革,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投融资活动,管理架构都将产生影响。所遇到的困境要我们在经营过程中有一套思维模式应对。财务管理该具备多维度的思考能力全面提升管理的层次,协助企业在流动性充裕、充满机会、也充满陷阱的时候,以沉稳而非任性的心态渡过风险期。

关键词:新常态,财务思维,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欧美新常态与中国新常态有本质不同[DB/OL].观察者网,2015

[2]周传丽,陈玉珍.财务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7-22

上一篇:利于施工下一篇:微笑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