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施工

2024-07-29

利于施工(精选7篇)

利于施工 篇1

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在现实条件下, 有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同时又担任项目党支部书记, 这种制度安排不失其为是一种好的选择。但个别项目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 对于自己的身份与角度定位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观念。所以这种选择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为了防止“一肩挑”的人搞家长制, 工作独断专横, 有效地对“一把手”实施监督, 这两个权力主体的组成人员有必要交叉任职。这种权力配置形态, 从制度建设上来讲, 是切实加强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充分体现了用制度管人, 按程序办事, 靠法纪管权, 有助于施工企业项目部两个权力主体守规则、明是非, 努力营造互相监督、共谋发展的氛围。

一、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地位

施工企业项目部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 承担着提高项目经济运行质量的政治责任和义务。支部书记兼任项目副经理并与项目的经济分配挂钩, 由此,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管理形式上, 都强化了支部书记的政治责任和管理职责, 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地位。而项目经理换位思考, 也会切身感受到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 其实工作并不轻松。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推行与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推动项目重大问题决策科学化的理论基础。民主集中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 形成“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一起研究部署、一起检查落实”的工作机制, 支部书记在这一工作机制中将会树立自己以身作则的人格形象, 发挥好党支部书记的率先垂范作用, 发挥好项目部党支部在文明施工中的指导作用。

支部书记参与项目重大问题决策, 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班子成员的合力。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 组织政治学习, 抓好项目部班子成员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既起到了强化监督, 保驾护航的保障作用, 又使党建工作、文明创建与项目施工融为一体, 相互促进, 为项目施工任务目标的完成, 创建文明工地目标的落实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有利于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和调动

项目是企业创效的机器, 创利的源头。只有项目盈利, 企业才能发展, 而团队意识是决定项目盈亏的上线。支部书记与项目经理交叉任职, 互相补台, 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履行教育、管理和关怀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职责, 增强项目部的吸引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更有利于加强生产的组织指挥和统一调动系统。

作为交叉任职的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支部书记, 围绕项目工期、安全、质量、效益开展工作, 是求真务实, 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是能够把提高项目精细管理水平当做党支部的政治责任来落实, 从强化思想教育入手, 发挥服务、团结和组织群众的作用, 增强感召力,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精细项目核算的责任感、分条、分块落实到每一个管理岗, 量化到项目的每一个管理环节, 保证项目精细核算工作的落实。二是积极参与项目管理, 对项目成本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并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从物资采购招标、协作队伍选择、管理制度出台、资金使用、协作队伍合同签订、内部结算、经营费用使用、人员调动、奖惩办法等方面坚持全程参与和决策。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质量教育、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教育, 通过坚持制度, 把项目精细核算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月成本小分析、季成本中分析、半年成本大分析的成本分析制度, 把项目精细水平提高。

三、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有利于营造廉洁从业风清气正的环境

当前, 权钱交易、商品交换侵入到许多领域。施工企业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更加有利于发挥民主生活会、党课学习的功能, 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议事规则》等制度, 实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 避免个人专断行事, 发挥项目班子成员的整体效能和作用。

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从某种程度上讲, 一是从制度上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加大了企务公开力度, 起到了减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上的漏洞, 保证处理问题公正性的作用。二是从源头上筑起一道坚实的“防腐墙”, 督促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进一步提高廉洁从业、清正自律意识, 起到了规范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和自我防止犯罪的能力的作用。二是在坚持勤政、廉政的同时, 支部书记可以不去做表面文章, 而用更多的时间“务实”抓项目管理和施工生产。取而代之是不图形式求实效, 不说空话办实事, 把工作上的薄弱环节, 一个个克服;把难办的事, 一件件解决;把职工关心的事, 一件件做好。

施工企业项目部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大舞台。支部书记交叉任职, 把项目施工的任务目标、干部岗位职责和干部选拔标准统一起来, 从优秀青年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和培养基层党务工作后备干部, 也是保证人才培养措施落实的一种好方法。把优秀青年党员骨干放到环境艰苦、困难突出的地方摔打磨炼, 既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又能促使他们中一批勇于开拓进取的优秀青年党员骨干担当重任, 以缓解目前基层党务干部和党的后备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

学会观察,利于习作 篇2

关键词:观察,顺序,目的,重点,注重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在习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可见, 观察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观察要有顺序

小学生习作, 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 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 观察静态事物, 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例如《紫藤萝花》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从整体到局部。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再写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 下面的待放。最后写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特点?从描绘的形象看, 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再从局部着笔, 细写每一朵花。从描绘的颜色看, 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上深下浅, 好像紫色的沉淀”。再从描绘的神态看, 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接着”, 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在笑”和“嚷嚷”……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 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如观察动态事件, 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 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 赞扬了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文章线索清楚, 围绕“炸暗堡”这一事件, 按照为什么要炸暗堡, 怎样炸暗堡和结果如何的顺序展开记叙。全文紧紧围绕“炸暗堡”这一中心逐步展开。其中“如何炸暗堡”是事情的核心部分, 最能表现英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写得最详细。其次“冲向暗堡”是炸掉暗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写得较详细。

如观察动物, 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例如《燕子》中“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三个词准确描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笔者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了本课的一个写作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作者仅从羽毛、翅膀、尾巴这三个方面就勾勒出了一只只活泼机灵的燕子。二三月微风, 千万条柔柳, 阳光下斜身掠过, 稻田中, 湖面上, 电线上, 这一个个场景, 构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从燕子的外形到燕子的生活习性, 让我们领会到写动物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在运用此种方法仿说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观察有顺序了, 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二、观察要有目的

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表现出校园或公园里春天的景色。我们的校园里, 有整齐的教学楼, 宽阔的大操场, 还有高大的杨树和美丽的大花坛。在这些景物里, 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就是树和花坛。所以, 可根据“表现春天”这个目的, 选择树和花坛进行重点观察。同样, 在公园里, 有楼、台、亭、阁、廊、树、花、草、藤等各种景物, 而其中的树、花、草到了春天, 吐芽抽枝, 返青披绿, 生机勃勃, 给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 所以, 我们会选择公园里的树、花、草来重点观察。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 作者的观察目的就很明确, 要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方面观察组织材料。正因为作者观察时抓住了重点, 所以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三、观察要有重点

每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 因此, 在观察的时候就不能平均用力, 而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 就是抓住特点。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 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如《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 启发人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们在观察金蝉脱壳后的变化, 可以重点抓住蝉的颜色与翅膀的变化。“翅膀由又小又嫩到很快盖住身子, 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奇特动人。肚子每颤动一次, 身上的颜色就加深一次。”因此, 只有引导学生细致地去发现, 认真地去分辨, 才能真正地抓住事物的独到之处。

四、观察要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什么是想象呢?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就是想象。如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 可以想到皎洁的满月, 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和圆周率等等。同一道作文题, 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 就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 丰富想象, 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只要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 积累知识、丰富阅历, 并善于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感悟和借鉴好的方式方法, 加强实践历练, 就一定能够自觉地在写作中运用想象与联想, 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五、结语

理想从小播种利于早日成才 篇3

但是,理想要从小树立。甘罗十二为上卿,从小发愤;宗悫战场立功名,少小立志“乘长风”;司马光垂名后世,亦在少小苦学功;爱迪生从小爱发明……从小立志功成名就者,比比皆是。

去年,我(本文第一作者)在二年级的读书交流会上,了解到:一个男孩居然读少年版的《三国演义》了,我将信将疑,便问:“小小年纪,能看三国了———你知道书中有什么人物?”“有刘备,我长大要当刘备!”他竟激动地举起了右手。我大为惊异:“好啊,真有志气!那就要努力实现你的理想。”他点点头,眸子里在放光;我也连连点头,并大加赞赏。他显然愈发振奋,此后,更加勤勉刻苦了。

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小时候,有一回,爷爷刚听完广播,就激励我说:“好好学习,将来上中央。”现在看来无疑是笑谈了———我毕竟连芝麻大的官也没当嘛。后来,一位八旬的老人又说我将来能当教员。但当时,我却觉得有一股劲儿:开始跟爷爷学毛笔字,学习成绩嘛,从小学到中学都要拿第一。我一直酷爱读书,借书、买书、订刊物读,当上了民办教师,1978年恢复高考以乡里第一的成绩进了录取线,却因所谓心脏一级杂音未被录取。失望———也耿耿于怀,不甘沉沦,两年后又复习,考取师范专业。这,也有当初的心理暗示种下理想种子的缘故吧。其后,在中学教书时,又有人喊我“大教授”,便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教授也是人当的。于是,大专刊授完毕,又自考,但又因变故而中辍。好在嗜书依旧,晋了副高,真的领了相当于副教授的薪俸了。小时的———哪怕是朦胧的梦想,以及后来的职业理想,都在起作用。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流沙河语)”放飞希望,就可见蝶舞花丛、鹰翔碧空。生命的旅途中,既有花草的芬芳,也有荆棘丛生、纵横沟壑、惊涛骇浪。但是,玄奘取经、麦哲伦航海,虽有千难万险,也能勇往直前。只要有坚定信念、美好理想,你就会奋然前行。

苗木移栽前修剪利于成活 篇4

1 落叶乔木的修剪

掘苗前对树形高大, 中央位置的主干, 主轴的树种 (银杏, 水杉, 池木等) 应以疏枝为主, 保护主轴的顶芽, 使中央树干能直立生长, 疏枝应从底部与树干齐平, 不留桩, 对主轴不明显的落叶树种 (槭树类等) 应通过修剪控制, 与主枝竟争的树种 (悬铃木, 国槐意场, 柳树等) 可以进行截干或者抽稀后进行强截, 多留生长枝和明生的强枝, 修剪量可达6/10~9/10。

2 常绿树的修剪

常绿阔叶树, 采取收缩树冠的方法。去外围的枝条, 适当稀疏树冠内部不必要的弱枝, 多留强的萌生枝, 修剪量可达1/3~3/5, 常绿针叶类树只能疏枝, 疏侧芽, 不得短截和疏顶芽;修剪量可达1/5~2/5, 对易挥发芽香油和树枝的针叶树, 香樟等应在移植前1周进行修剪, 对于桧柏类, 可用锋利的镰刀去树体周围的嫩尖, 以减少蒸腾, 保持造型。

3 灌木类植物的修剪

灌木一般多在移栽后进行修剪, 对萌发枝强的花灌木, 常短截修剪, 一般保持树冠成半球型、球型、圆型等, 对根糪萌发力强的灌木, 常以疏剪老枝为主、短截为辅, 疏枝修剪应掌握外密内稀的原则, 以利通风透光, 但丁香树只能疏不能截, 对嫁接灌木, 应将接口一下砧木萌生枝条剪除。

4 苗木根系的修剪

裸根苗木移栽前应剪掉腐烂根, 细且长根, 劈裂损伤根, 较粗大的根, 应保持截口平滑, 有利愈合。另外, 对于苗木修剪的质量应做到剪口平滑, 不得劈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 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1cm, 凡10cm以上的大口应光滑平整, 经消毒, 并涂保护剂。修剪直径2cm以上的大枝及粗根时, 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参考文献

[1]刘银轩.苗木移栽前修剪利于成活[J].中国花卉报, 2007 (11)

[2]张捷峰.园林苗木种植与养护[J].建材与装饰 (中旬刊) , 2008 (2)

[3]刘坤照, 牟宗兰.延长绿化苗木移植周期的措施[J].民营科技, 2010 (1)

利于中学化学教学的三个培养 篇5

1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 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1.1 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 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 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 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 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1.2 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科学的学习方法, 能力及创新精神, 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也是最终目的。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思维为主线, 视听并举, 深思结合,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铁时, 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 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效果甚佳。

1.3 研讨释疑增兴趣

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 甚至争论不休。此时, 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 使探究更深入, 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 更加深刻, 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一环扣一环, 步步设疑, 步步深入, 步步点拨, 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 效果良好。

2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 特别是理科教学, 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 不具有首创性。所以,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 发现“新”现象, 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 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 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 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 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2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 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 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 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 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 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表达自己的观点。

2.3 设计、探索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 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 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 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 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 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 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想像能力, 要学会联想。

3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中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 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 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 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 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 而不能应用稀硝酸?通过设置总是情境, 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3.2 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

a.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比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 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 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找出各自的特点,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 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 用哪一种仪器。

b.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讨论胶体的稳定性时,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 播放Fe (OH) 3胶体的电教录像,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 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 (OH) 3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 这一认识结果的完成, 实际上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的规律性的反映。

以“两个有利于”引领改革方向 篇6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经济不发展, 一切都无从谈起;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社会不公平, 发展便失去基本价值。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 改革才能蹄疾步稳地推进, 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过去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 未来依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的“两个有利于”, 意义十分重大, 既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 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既是治国理政和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 也厘定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改革的基本方向。

改革必然伴随利益的深刻调整, 但一定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 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 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改革就要构建这样的制度,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两个有利于”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加快推进有关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同时, 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 创新方式方法, 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列出清单, 拿出措施, 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下的中国现实, 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对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长远眼光来看, 只有实现了公平正义, 才有真正的发展效率。增添发展新动力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实现共享发展的方向上实现了一致。“两个有利于”正是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 兼顾公平与效率, 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

推广标准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 篇7

首先对《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标准的颁布实施表示祝贺!

我认为这个标准的发布实施意义重大。第一点, 从标准内容来看, 原标准《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数据专线传输》中只规定了水表、燃气表、电表的要求, 修编后新标准中增加了热能表, 这是常重要的。供热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大约占到全国能耗量的15%。第二点, 使用水、气、电不同的供热方式提供的供热质量有比较大的区别。水、气、电的供热与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结合的比较紧。拿供热计量来说, 我们希望供热不仅要实现热量表的计量、收费管理, 还要实现能耗的分析。现在我们做的远传抄表既要实现数据计量, 数据管理, 收费管理, 也要实现数据分析。最近, 我看到某些企业做水、热、气远传抄表不仅做到了数据的远传, 同时也做了整个收费的管理, 最后把整个能耗的分析也做出来了。

上一篇:行业集中下一篇:新常态与股市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