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2024-08-01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精选12篇)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1

中国的政治智慧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价值理念体系,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中国元素是构成它的民族基因。以传统文化为民族基因的国家政治智慧,其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智慧。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国家政治智慧传播进行探析,即从更深层的文化根源上对国家政治的传播原因及意义进行把握。本土经验的普世化,是传统文化视阈下国家政治智慧的传播价值所在。

一、提供国际社会的现代价值评判标准

当今时代,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在世界层面上,中国政府倡导平等、互利、共赢、共享。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精髓为形成和平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间融合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包容的文化环境,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现代价值评判标准。

(一)和合:国际关系准则

中国政治智慧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它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奉行集体价值,追求和谐环境中的集体利益最大化。“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今时代和谐文化之根。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视“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在荀子看来,“合”促使万物化生、运动变化,一切事物皆因“合”而存在。“和”有和谐、和善、和平之意,“合”意为相合、符合、融合,“和合”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哲学和文化概念,它强调了异质因素的共处和融会贯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差异是存在的,通过互补互济,达到统一、和谐。“和合”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融和精神,台湾学者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最能调和,使冲突的各方兼收并蓄,并存共处。《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旨在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它用和平方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人文社会的发展、提高。

“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思想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使然,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也表现于此。各国间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为现世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和指导思想,即在包容的基础之上追求自由、平等,它必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业,解决冲突、化解矛盾、实现稳定,塑造国际间祥和、包容的和合氛围。

(二)内圣外王:国家形象塑造的至高标准

从国家层面说,中国的政治传播是一个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而进行的持续的、渐进的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战略,它所提倡的个人梦、国家梦、世界梦由内而外、层层递进,国家形象的塑造尤其讲求以内养外,由此符合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的哲学意涵。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但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家学说,代表了儒家的核心精神。内圣外王是德性文化的体现,内圣是体,外王为用,内圣是外王的依据,具体来说,内圣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它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自觉,而外王是德性的外显。外王之道中蕴含深刻的内圣依据,两者从未被割裂。《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内圣讲求修身养德,外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修己治人的体系。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仁”是内圣最高境界的体现,“圣”是“仁”的提升,则外王就是“成仁”、施行“仁政”,这样说来,内圣外王即仁德“内化”与“外推”的融合。圣王则天,德性本原于天,又复归于天,下落至人间则为德,内圣外王是“天人合德”的价值取向。如何抵达“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行为标准,求之扮己而不苛求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仁”存在于人的善性之中,善的积累可成就“圣”。

“内圣外王”的中国传统智慧为当今时代的国家和组织形象塑造提供了一个至高标准,所谓“内圣外王”的国家,即实践“仁”的国家,它必将秉持人道、地道、天道,致力于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的和谐,对内以德治国、秉持仁爱,对外推行仁德的价值观。《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基础,达人是归宿,在寻求自我修养的基础上由己及人,用内修去感化他人,使自己的言行作为价值标准起到社会价值导向作用。[2,2]对于国家来说,于内凝聚民心、提升文化精神素质,于外彰显社会良好风气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士气。在公平与正义的政治框架下,建立新时代的道德标准,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和灵魂气质,开拓强国民福的景象,塑造一个拥有至高信誉的现代化大国形象。

二、彰显圆润通达的东方智慧

圆润通达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的哲学系统均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道既是形而上的实存者,又是一种规律。老子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经验界时,对人生及政治产生了重大意义,它为个体在政治社会秩序中如何获得理想状态提供了一套价值标准和原则性方法,作为东方智慧的“道”,呈现出“虚静”、“柔弱”的特征。

(一)“致虚守静”的政治准则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老子》十六章)。在他看来,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在纷扰的世事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致虚守静”难能可贵,它具体表现为不成见、不自满、不急躁、不烦忧。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虚”是空的状态,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万物会随着运动而涌现出来、释放能量。老子常用“谷”形容“虚”,若用到人生方向则有“深藏”的意义,如“深藏若虚”、“虚怀若谷”。“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二十四章),老子看重“虚”,认为自满会产生很多弊病,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静”与“虚”相伴而生,“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十六章),“道”具有循环往复的规律,万事万物最终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本根则呈现出“虚静”的状态,对于人来说,人的清静状态即“无欲”状态,只有摒弃内心贪欲、过多的忧扰以及巧诈之欲才可修得,对于国家而言亦是如此。老子的“静”并非裹足不前,而是包涵“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哲理韵味的政治准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人们对“道”有所体认,继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所体现的必然之理,就转化为政治行为的当然之则。[3]依道而行,修养内在的德性品格必将秉持“虚”、“静”原则。个人价值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可以从中国传统的道家智慧得到指导和借鉴。

(二)“柔弱不争”的政治态度

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为它的反面,即古语“物极必反”,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基于此,老子主张“处下”、“不争”,具体表现为不逞强、不自以为是。“柔弱不争”的价值观对现世人的为人处事以及国际关系都具有启发意义。

“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柔弱但却无穷,不强制、不干涉,顺应自然。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政治方面,则是“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来说,“坚强”的事物因其显露突出,在外力逼近的时候大多首当其冲,对于人而言,锋芒毕露的人更易招忌甚至陷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二章),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能水滴石穿、攻克最坚强的东西。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其中包含无比坚韧的性格,“柔弱”的生命价值:于柔静处下的人生背面,自有一刚大自主的人格。

老子的“不争”观念,是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争端而提出的,“不争”并不是提倡自我放弃,相反它敦促人去“为”,顺应自然的情状去努力,“不争”是指不与他人争功夺名、不将人类的成果占为己有,老子的“为而不争”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利万物而不争,人生态度应如此,国际社会亦然。为着私自利益而争嚷不休甚至大动干戈、抢占人类成果的占有行动却屡见不鲜,“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有”,是老子“不争”思想的延伸,对国际社会的有序发展同样适用。

三、实施以防御为主的和平战略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与兵法互相渗透。[4]中国的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沉淀与提炼,从本质上说,它是和平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应对多变、复杂的国际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孙子兵法》已是战略理论的纯熟之作,它所揭示的一些战略哲学和生存哲学,其传播价值在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兵家的战略原则是国家政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的战略原则

若把《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归纳,可以形成以主动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原则体系。“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古代兵法讲求先、后,“致人而不致于人”表现的是谁主动与谁被动、谁能调动谁,主动的一方“致人”,被动的一方则“致于人”。主动与被动,除力量对比之外,还有心理的较量,一方的信念或价值主张若及早确立,人的思想就不会被轻易驾驭则行动不被他人所牵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古时战场虚实难测、瞬息万变,当今的国际形势也是同样。想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全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性战略原则。

中国军事战略侧重防御,缘于中国政府推崇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倡导自由平等,是中华民族积极地、主动地为世界带来和平的呼声,它不仅不会造成大国威胁,还会促进世界和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可意为避实就虚,战略防御不仅落实在实处,软实力也要打造好。国家政治传播也是塑造软实力的一种表现,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可谓“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政治传播中的民族特征是团结民众的无形力量,维护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是从根本上避免民族分裂、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政治智慧传播的意义所在。

(二)慎战:实现富国民福的和平原则

“慎战”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略原则,在战略层面上,它主张从更高的理性和更深的道义内涵去认识和应用兵法,起到安国安民的目的。“慎战”的智慧是中国政治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以富国民福为宗旨,将强国战略用于和平目的,旨在将竞争导入理性约束范围之内。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场上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战争的残酷使交战双方都要谨慎对待。《孙子兵法》讲求先礼后兵,在战争中追求最和平的方式,暴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的手段。《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纵有千军万马可以消灭对方,但对方的坚定信念和意志难以磨灭,它将化作人最后的心里屏障,难以逾越。战争带来的是生命的践踏、人性的泯灭,绝不是意志的征服。中华民族注重仁爱和平精神,反对以力服人,讲求兼爱、非攻,所以中国传统重视战略防御,认为防御比进攻更强有力。

当今时代,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较之古代更为严重,“慎战”是世界各国必须坚守的和平原则。中国是“国家”与“个人”的结合,“国”和“家”是命运共同体。从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来看,只有推动世界和平,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望,每一个个体才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中华民族的复兴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又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的政治智慧集民族意识、民族情怀、民族信念于一身,是一种最为朴素、浓烈的民族情感,“自信、忧患”的民族特征,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生存价值。中国的政治智慧传播,是中华民族求和平、促发展的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彰显,价值观一经被认可和认同,必将内化为人的自身信念,并随人的社会化行为扩散开来,以赢得和平、发展、共赢的目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全胜而取”和“不战而胜”,孙子讲求全胜,以最小消耗,换最大胜利。孙子尚谋,把谋摆在首位。“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中也提及到战争的不同境界,“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上兵伐谋”又称“攻心为上”,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理想状态。

战争的特点是以力服人,它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综合较量,去其力不够,破其谋也不够,关键是要屈其志,归根结底是要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5]国家政治智慧传播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本民族的价值观,消弭隔阂、促进融合。中国的政治智慧,是立足于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基础之上,是寄寓着国富和民福的强国理念,中国的政治传播旨在使世界各族同胞认识到世界和平、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景,使“求和平、促发展”的坚定信念与意志深入人心,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发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社会历史中,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各族人民为梦想共同奋斗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视阈下,弘扬中华精神、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化,是中国的政治智慧传播价值所在。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政治智慧的价值基石。“和合”、“内圣外王”等思想为形成和平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间融合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包容的文化环境,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现代价值评判标准。“虚静”、“柔弱”的辩证哲学彰显出东方智慧的圆润通达,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哲学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勇敢与智慧。中国政治智慧的传播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普世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不同的角度为国家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现代价值标准和深层次的哲学思维。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2

政治组 李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独立探索法、合作探究法等方式。

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发人深思。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三)层层深入,突破难点。

(四)归纳小结,课堂评价。

(五)有效训练,社会践行。

教学过程: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情境一:多媒体播放视频《世博中国馆》 、《世博也门馆》 ,视频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古老阿拉伯风情。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总结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板书:(第一目)描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情境二:图片展示民族节日:中国春节、美国圣诞节。

学生活动:从两个节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

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第二段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评,点出知识要点: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情境三: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世纪文化遗产丰富》(凤凰网)基于文化遗产这一知识点比较难,教师根据视频解说文化遗产的分类、地位、意义、确立方式。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又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记忆遗产既指文字记忆遗产,也指非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4处。记忆遗产4处。

教师点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医针灸和京剧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及意义。

教师总结: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学生举例: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回答:.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等等)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情境四: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春节期间,由于地域不同,“酒桌文化”也各有特点。成都人爱好喝“花酒”,一顿饭上6种酒,依次是:杨梅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气氛已近鼎沸,接着开始玩花样,如喝潜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连杯带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后一饮而尽。南京人最厚道,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让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台词是:我干了,您随意。在内蒙古不时会有人手捧哈达来敬酒,不管认不认识,先在你身边载歌载舞,你不喝,他就一直跳下去,甚至烧菜师父都会走出厨房,托着个银碗,捧着条白哈达上前敬酒,不喝都不行。

教师点出: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东西方文化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就一国而言,如中国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板书:透视文化多样性

教师总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多样化,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方面。

学生探究:(1)以服饰、民居建筑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示:结合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情况说明)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前后相邻的六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思想,总结结论,派代表展示成果。)

教师点评总结:以服饰为例,如中国的中山装、唐装、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通过多媒体显示这些服装的图片、特点及背景因素。)

作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本来作为中国人传统服装在海外的惯称。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在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

(通过多媒体显示民居建筑的特色,说明其成因。)

以民居建筑为例,如:蒙古包、水族竹楼。

蒙古包适合自然环境,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适应游牧生涯,容易搭盖、容易拆卸、装载搬迁轻便、维修方便。

浅谈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育人 篇3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67-01

一、传统文化对初中生人格思想的影响

作为初中政治教育老师,我们要教导学生多读书,用中国传统经典古籍来陶冶自我的情操,修炼自我的人格。而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思想,对初中生的人格教育意义尤为突出,儒家文化对初中生的影响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的思维、民本思想、实践和经世致用、乐感文化以及辩证法思想等多个方面。

(一)“和”的思维。

“和”的思维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其主张的“和而不同”、“大同”等思想对于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初中生思想影响巨大。比如政治课本上,我们看到许多仁人志士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和平向上的思想、祖国和平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和”的思维在他们思想中的重要体现。因此,初中生政治教育当中,教师要多用儒家思想来启迪学生,让他们养成谦和的做人态度。

(二)民本主义。

民本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战国时期儒家的精神领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穿透中国数千年的风云。这在初中生政治教育当中,直接引导了党的思想中群众路线的出台。像毛泽东等伟人,一生的活动都始终坚持民主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了民本主义、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最终得到广大人民拥护,从而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毛泽东的名句“为人民服务”正是民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中催发的最强音。因此,政治教育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民本思想,从小小的政治课堂启迪学生产生为民为国的天下情怀。

(三)知行学说。

初中政治教育当中,要教育学生知行统一。其实,“知”与“行”的对立统一是儒家哲学中最为经典的学术论断,最早出现在《尚书》,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自此后,中国历代哲学家们都对知行关系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的政治课本编写过程当中,对这些知行学说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归纳与总结,比如党的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求”就是要我们去探究。“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在理解了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去探究事物内部存在的联系。因此,政治教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做人态度。

(四)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建立在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主张人应该乐观向上、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如果让学生在政治课堂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则能够使得他们内心始终充斥着乐观的精神状态,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能透过迷雾看到希望。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我们看到被迫长征的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自然状况险恶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姿态,与各种困难作斗争,最终胜利的到达陕北。这就要求,我们初中时政治课堂上,要教导学生不畏困难,坚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墨家的“兼爱”思想。

除儒家之外,中国的百家思想对初中生思想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虽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的这种影响明显弱于儒家思想带来的影响,但是其对初中生的教化作用仍旧是不可忽视的,如墨家的思想。“兼爱”“非攻”“尚贤”是构成墨家学说的最核心部分,也是墨家传于后世的经典论断。“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而不是选择性的爱;这就要求初中生要有一颗爱人之心。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初中生的少年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初中生必须养成兼爱的思想,学会包容和宽恕,这样他们的未来人生之路才会更加光明美好。

二、初中政治教育中文化育人的原则

(一)以德为本。

初中生作为时代的先锋,祖国伟大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唯有以德为本才能肩负使命,立足自我,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道德作为力量的象征,它要求广大初中学生唯有踏踏实实、勤劳肯干,才是时代合格青年学子,才能站在时代的峰顶为祖国未来建设流血流汗。

(二)以学为基。

初中生的思想精神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及各项事业,作用意义堪伟。所以,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上发挥表率作用,以优秀的文化去影响学生。传统文化中求实奋进的部分就要求初中生在自我学业当中,刻苦努力。我们要教育初中生明白,在同样的干旱缺雨的条件下,时时刻刻在田地里不停耕耘做好准备的人,才是那个先等到雨水滋润、获得丰收的胜利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重在扎根,重在真诚,重在耐心,重在坚持!因此,我们要号召初中生向毛主席等伟人学习一如既往的努力坚持向大师学习、勇于开拓,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三)宽仁自律。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4

一、思想政治课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

对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堂,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那就是一些理论知识在表述上是非常抽象的, 这使学生在理解其相关知识时只能死记硬背, 而不是消化吸收。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学生知晓的知识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素材, 这一方面会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 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来解决问题

列宁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 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 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政治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而成语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俗易懂, 形象思维的色彩比较浓厚, 符合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二) 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漫画来丰富教学内容

漫画浅显易懂, 也是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素材。漫画以社会各种事态为素材, 与时事联系密切, 通过夸张的寓意, 讽刺、批判某些人和事。政治课堂中巧用漫画,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 引入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 来激发学生的共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最引人注目、经久传扬的当属文学作品, 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 其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其中不乏与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相结合的作品。在政治课堂上, 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学作品, 营造课堂氛围, 弘扬民族精神。例如, 在学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 教师适时地引入学生十分熟悉的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在学生朗朗的吟诵中, 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实现心灵的撞击, 同时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四) 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名言名句

在政治课教学中, 引用名言名句, 发挥它的释疑解惑功能,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用“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用“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分析整体与部分,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说明发展的实质和普遍性;用“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来分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实现等道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适当地运用一些传统文化, 使某些深奥的理论简单化, 使教学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了所揭示的政治观点,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政治课在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时, 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 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所谓精选, 是指注意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他们更习惯于那些形象、具体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参照, 所以我们在选材时, 引用的资源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 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 而且必须使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与教材保持一致, 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 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我们都清楚, 现在教学要求我们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扩展和延伸, 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可以融入传统文化, 盲目地添加, 一方面会增加课堂的内容,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学生的误解, 导致在知识理解上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引用时注意时机。适时引用,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引用, 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适时引用, 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可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 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 防止喧宾夺主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始终注意它仅仅是教学的素材, 哲理剖析的一种载体。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 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 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所引用的内容, 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 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

伴随着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对于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一社会需求下, 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学科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总之,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作为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一线中学教师,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加强学习,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 勇于探索, 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入, 使思想政治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 2003 (7) .

[2]王迎春.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育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2) .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5

文化战略是长期性的,作用也是长期的。一项正确的、准确的文化战略,它可以在一两千年里有效;一项正确的竞争战略规律,它可以在一两百年里有效;一项正确的竞争战略可以在一二十年里有效;一项正确的策略可能在一两年里有效。

文化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独具的,且远胜于利益,权力社会所催出的竞争力。文化对族群所从事的行业的支持会使工作成为乐趣,他律成为自律。

全球竞争的帷幕是一层层拉开的,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最后一层帷幕拉开了,即文化战略竞争,我称之为第五轮竞争。(曹世潮 南方周末 2004. 1.8)

材料二:

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这是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文化生产力这一命题,把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第一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

材料三:文化产业五大挑战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在2004.11.19闭幕的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五大挑战。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消费需求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消费特点。

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能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是文化产业的管理手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四是加入WTO后,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许多跨国文化企业陆续进入我国的文化市场,而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能完全应对这种激烈竞争。

五是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学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领域创新的重大革命,我国文化产业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2004中国发展报告    t望新闻周刊 2004.12.20)

问题

(1)          联系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我如何迎接第五轮竞争

(2)          材料二、三反映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联系材料分析党和政府如何作为

(3)          使用辩证法道理,分析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答:

(1)          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了解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自觉把握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注重分析不同人群的个性特征和喜好。生产适应需要优质产品。

(2)          建设我国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①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体现国有经济的文化主导。

文化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有产业、商品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化产业和商品属性要求各种所有制一起发展,而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公有必须占主渠道。所以建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之客观需要。

发展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是入WTO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西方敌对势力大对我国文化渗透,应对反渗透最根本的办法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建国有文化企业是现实情况的需要。

文化领域改革发展,完全依靠补资不行,这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战略安全,民资有限,使它们成为文化领域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投资者。

②政府作为促进者。

政府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加强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营文化产品的经验。

④实践     “走出去”战略。国有文化的尽快走出去,用我们的文化来影响世界。

2.(1)体现了①党是社会主义 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全会上提出解放发展生产力体现了党的地位。

②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发展文化生产力是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根本举措。

(2)①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      党要加强对文化事业产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第二,      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政府要积极;履行应尽的职责,强化服务

(3)①事物是普通联系的。世界各国之间存在普通联系,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在全球竞争一层层拉开之后,我国不可能独立与世界之外。虽然在科技,人才竞争中未有强大的优势,但我们应增强科学预测,关注并积极应对新一轮的竞争。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全球竞争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的,继资源、管理、科技、人才竞争之后,又迎来了文化竞争,因此,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发展必须把竞争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有所准备。

当今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文化教育的地位日益趋重要,因此要把握文化竞争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充分重视。

从我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看,要发展经济产业活力要坚持与是俱进,有创新精神,促进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化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文化产业有自己的特征,要据具体情况指定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④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制定自己正确的文化战略,增强自主文化领域的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6

生活中常有教师抱怨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课堂缺乏生命力,加之思想品德学科独有的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在导课时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教师运用直观情景材料、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多样的方式,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导出与教材有关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的学习研究的问题,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时,我给学生讲了“苏格拉底教人辩论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时的理性思考。因為有故事、有名言也使枯燥的政治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过程中,能选择新的视野,优化重新组合教材,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有目标、有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二、教和学的环节

要教给学生自学教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的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课堂”变成“学堂”,学生由吃“鱼”到用“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认同感或受到启发,从而自我修正,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困惑点、疑点。

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情况调查”“水污染原因”等,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并得出水资源现状特点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及时依据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为同学细心讲解、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现出乐于学习、争论的热情,也使学生掌握了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能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合作的广度挖掘了思维的深度,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给我翅膀,我就飞翔”,实现了生命的成长。而教师这时只是一个学生或评委。

三、练习的环节

这个步骤,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学习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技巧,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四、评价的环节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情况,在学生交流评价中促进知识的系统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便调整后续教学。

总之,以上课堂新文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为以后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定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服务。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感悟 篇7

一、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

在运用探究式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 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讨论、探究。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根据课程标准, 为学生的探究设置问题, 营造探究的氛围, 促进探究的开展, 把握探究的深度, 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 明确探究的目标, 思考探究的问题, 掌握探究的方法, 敞开探究的思路, 交流探究的内容, 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以可操作性和可探究性为教学主线。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应注重生成与建构, 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 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的观念。要以可操作性和可探究性为教学主线, 即探究的问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使用探究式教学, 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用探究式教学, 过于简单、一目了然的问题没有探究的必要, 过于宽泛、过于深奥、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也不能展开探究。探究的问题一定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范围之内, 是学生有言可发的, 即可操作的;是学生有言想发,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结合政治术语学以致用的, 即具有探究性。如一位教师在《党的基本路线》这堂课中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1) 党基本路线的依据、领导者、主体、中心环节、内容、实现方式、最终目的各是什么? (2) 党为什么有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3) 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前一个问题太简单, 根本没有探究的必要;后两个问题太大而且比较抽象, 不仅难以操作, 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 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深浅适当, 而且要有探究性。即要让学生运用身边的事和国家的政策, 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否则, 学生只会“敷衍了事”, 从而使探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只能白白浪费课堂时间。在探究活动中只有坚持探究问题的可操作性和探究性原则,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使他们关注所要学习的内容,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成功, 体验愉悦。

三、以社会实际、点拨、诱导为课堂教学基本功。

1.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社会实际和国家政策引出问题, 使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探究式教学首当其冲的因素是“设问”。那么, 教师应在什么地方设问呢?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 要在教学重点处设问, 在规律性的问题上引起学生的思考。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使设问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 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2.合理点拨, 驾驭课堂。要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设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没有难度充当磨刀石, 学生的思维、意志、情感就得不到磨炼。怎样使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设问面前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热烈讨论呢?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课堂讨论时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

3.积极诱导, 启发思维。运用探究式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 课堂上几十个头脑在思索, 各有各的见解, 老师怎样适时地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深入进行探究、开展讨论, 使合作探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呢?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诱导功夫。

四、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以免远离主题、草场牧羊。

1.课堂教学不能无度开放, 应胸有成竹, 从容上阵。开展探究式教学, 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它既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 又可以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围绕探究的问题,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或在课前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 让学生心中有数, 讨论时有话可讲。其次, 教师要预测探究中可能出现的观点和问题, 预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办法, 以便适时妥当地加以点拨、指导。

2.课堂教学要考虑所教对象, 不能选题过大, 也要注意探究的内容。因为探究问题, 学生要以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设计的探究问题太大, 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就很难组织学生进行正常、有效的探究。

3.适度引导, 以免偏离探究主题。在探究中, 教师不应是观众, 而应是积极的参加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把握探究的动态和进程, 并适时给学生的探究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以免学生用错误的观点进行辩论, 或者偏离主题, 使探究讨论扯到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同时, 教师还要特别关注是否有学生不参加合作探究, 无所事事, 做场外观众。教师要引导、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合作探究, 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融入集体讨论中。

4.草场牧羊, 有头有尾。每次合作探究结束时, 教师要作出小结或点评, 对疑难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 要阐明自己的看法, 指出合作探究中学生观点的正确、合理之处, 还应指出观点中的不足, 并及时加以纠正。

五、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多媒体已经走进教室。信息技术与学科相整合, 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相整合, 越来越为政治教师所认同。作为第一线的教师, 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以动感的画面和悠扬的声音及饱满的感情来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 能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学习才能有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主体作用。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事物有一种新鲜感, 他们多喜欢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政治教材中有许多重点、难点, 以及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术语, 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费力, 而借助多媒体教学, 可使教学内容更富形象性、生动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含蓄的知识具体化, 高深的理论浅显化, 有利于学生掌握,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篇8

新课改的提出为教育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 要注重对于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保持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立场, 在人们的意识和理解中, 政治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乏味的学科知识, 而且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 由于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认为的阻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过多的注重知识讲述也逐渐的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被社会各界所广泛的关注, 在初中的课程教育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引导以及能力的提高, 而在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 要更多的注重方式方法的传授,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意识形态的培养, 引导学生提起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 并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加深对于政治观点和概念的理解, 用理论联系实际, 并养成关心时政热点的习惯, 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二、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过于注重理论教育。

这个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考导向潮流所决定的, 在初中的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因为指导思想是为了高考做好知识基础, 因此也就必然决定了教学的过程中, 理论知识的教育比重过大, 但是实际上, 政治学科的理论乏味难懂, 很难通过简单的讲述而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理解, 而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实际情况下,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去理解和记忆, 但是课程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并不完全在意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只是更多的机械记忆, 让学生具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这种过于注重理论教育的模式, 一方面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需求, 将学生的诉求弃之不顾, 更重要的是政治学科的理论很难实际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而且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 并不能够将书本的知识形象化和通俗化, 不能将理论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再传授给学生, 所以学生虽然有了简单的记忆, 但是却并没有很深的理解, 这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也利于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二)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

因为对于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过程, 而在初中政治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作为指导, 只是让学生能够记忆知识, 并在考试的时候获得比较好的分数, 这就已经背离了政治学科设立的初衷, 而且在学生记忆的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自我理解和主观认识, 也很难增强学生的主观印象, 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人为的在课堂中将教师和师生分离开来, 所以学生也并不是很敢和教师沟通和交流, 这种信息的不顺畅就让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答, 同时也让教师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改进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三) 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初中生普遍的处于12至15岁的年龄段, 这个年纪的学生意识开始萌发, 能够自主的思考和认知, 同时也有创造和想象的意愿和积极性, 但是在政治的学科教育中, 首先就是教育模式的落后, 让学生只能接触到比较晦涩难懂的政治理念和基础知识, 同时教学要求并不需要学生能够有很多的自己的理解和自主的思考, 只需要学生能够简单的记忆下知识点就性了, 因此对于这种单纯记忆性的学科, 学识本身是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的, 而且从学生意识上来说, 认为政治学科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高考和中考也不会过于注重对于政治的考察, 而且这门记忆的学科也能通过短期的强化记忆而在考试中获得比较大的提高, 因此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也让他们失去了对于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

三、应对策略

(一) 转变观念。

要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上开始, 改变过去政治无用论的传播, 让学生和学校都能够对政治学科引起充分的重视, 同时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记忆书本的知识点, 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知识和生活的实践相融合, 同时适当的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 为学生创造特点的情景模式,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书本的知识点, 体会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并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二) 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

首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重更多的和学生的互动, 鼓励和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疑问, 让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共同的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其次, 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就是和学生交朋友, 用学生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引导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养成,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科学的求真态度。

(三) 引导学生学习。

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进行理论的讲述外, 要更多的注重方式方法的传授, 让学生不仅能够接受理论的知识, 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好的学习方便, 以为其自学和自主的探索和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同时注重学生意识形态的养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课后有更多的学习的兴趣和意愿, 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其学会自主的规划学习进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实践中, 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指导理论的落后, 导致了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同时也阻断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 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调整思想, 更新理念,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传授, 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摘要:初中政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政治观点, 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了创新的精神, 同时也阻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因此渐渐的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对初中的政治教学加以适当的改进和创新, 以满足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旨在针对性的探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和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鹏.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

试探创新时期下的初中政治教学 篇9

一、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初中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目前, 初中政治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只对教案和教材负责, 常年的习惯使得他们只会在课堂上表现约束、严格和训导的一面, 而缺少自由、宽容和鼓励的一面, 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还会弱化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2.重理性和逻辑, 轻感受和直觉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理性和逻辑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但对理性和逻辑的过分强调则会造成对感悟和直觉的抑制。事实证明, 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人文社科领域, 感悟和直觉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创造活动既是强烈的智力活动的过程, 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的过程, 忽视感受和直觉, 不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重理论传授, 轻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条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只有运用到丰富的社会实践中, 才会变得更加深刻和牢靠。初中政治教育所涵盖的社会发展常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等内容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但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时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 这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初中政治创新性教学的措施

1.创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体灌输的方式, 这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内在需要这一学习动机。因此,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脱离书本, 使自己由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辩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创造性地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2.创新教学态度

一方面,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心态。他们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初中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追求知识、审视自我、思考人生并走向社会, 因而, 思想政治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明确肩上的使命, 积极引导初中学生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 使他们学会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会在社会世界与知识世界间自由转换。另一方面, 初中政治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来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 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粉笔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加大课堂的信息含量和科技比重是新课改下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大力推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 利用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和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能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使枯燥、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过这些现代信息传播技术, 可以让学生深入教学情境主动地思考问题, 这既能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又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传统教育模式下,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考核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知识点, 学生在课本上划知识点, 然后在头脑中记这些知识点, 试卷上考的是知识点, 阅卷也是围绕知识点进行评价。按照这种模式得出来的成绩就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这是一种十分片面和不合理的考评方法, 唯知识点论和唯成绩论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需要意识到传统的考评方法的不足, 更加合理和正确的考核方法不应只是考核必须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而应该是测试初中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价方法应该从觉悟、能力和知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试。

参考文献

[1]唐晓波.论初中政治教育的创新建议[J].民营科技, 2009 (10) :95.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10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价值

理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伦理道德因素, 比如, 《大学》提出了“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思想, 修身是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首要条件, 也是造就最完美人格的基本途径。《礼记·中庸》中,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修身被奉为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之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就把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成分上升到国家层面, 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正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价值的有力体现。这也正是当前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育人价值。《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指出,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礼记·坊记》曰:“父母在, 不敢有其身, 不敢私其私财。”对于大学生来说, 大到国家、社会, 小到家庭、自身, 责任无处不在, 承担责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 这种精神蕴涵远大的理想、无私的情操与仁善的心灵, 人的价值也因为承担责任才有了分量和精彩。以传统文化为载体,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德育价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和规范, 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大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应当表现的德行。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状

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更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面临多元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传统文化正逐渐从他们的观念中退化, 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是片面的、笼统的。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今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良莠不齐、言论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 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协作观念差, 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不足, 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 缺乏责任感。从当代大学生身上深刻反映出一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带来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而导致的价值观选择性的迷茫。

心理素质趋向弱化。当前, 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从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过度;人际关系紧张, 甚至对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缺乏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择业心理压力加大, 甚至对生活缺乏信心, 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及高校稳定的突出问题, 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途径

建立并完善各项教育保障制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载体,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针对不同文化层面, 制定相应的文化宣传方法, 重视文化在传播社会道德思想的积极作用, 形成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通过校园文化软环境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接受, 由理性接受上升到外化于行。

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文化价值观层面来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突出的表现为:代表了人类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最新价值走向;融汇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现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大学生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思想的能力, 引导大学生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在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选修课程, 如《国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课程修到的学分作为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的一项标准。同时,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在高校网络平台开设传统文化专栏, 引导师生通过传统文化专栏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同时在专栏中定期上传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及一些反映历史文化传统的经典剧目,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寓文字、图片、声音及动画于一体,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身临其境, 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强文化自觉, 提高文化自信。另外, 还要建设一支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在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还要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济南:山东人学, 2010.

[2]孙大伟, 贾兆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4) .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 篇11

[关键词]初中政治 开卷考试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4

开卷考试并非无障碍考试。初中政治教学之所以变成开卷考试,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但是自从开卷考试实施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导致政治教学成了难以迅速提效的老大难科目。一些教师在开卷考试背景下,对课标的研读不够深入与细致,只是靠自我理解来组织教学,从而使得教学陷入随意状态。

一、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科学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政治开卷考试虽然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统一的教育认知。一些学生总是将开卷视为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局限于教师陈列知识要点的认真笔记,局限于试卷考题答案的照搬照抄,对考前复习及解题思路等并不重视。这种观点是极为危险的。

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反复的研读,进而准确了解开卷考试设置的初衷与教育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采取科学准确的措施,以逐步推进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九年级第五单元《国策经纬》第16课《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就不会仅仅关注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掌握。而笔者在讲授这课时,就设置了三个版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辩证认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这三个版块中,第一版块关注知识学习本身,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第二版块主要结合理念提出的背景等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辩证思考,从而达到对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认知;第三版块则通过知识学习、知识思考的积淀,达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实例的搜集与评价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全面熟悉政治课本,培养政治学科素养

许多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学习计划,他们往往将课本作为考试的救命草。可惜在考试过程中,原题出现的几率十分小。学生在问题回答没有绝对的把握时,总是习惯逐题去翻书,特别是在多选题或判断性质的试题上,浪费时间严重。同时,一些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只是关注知识点的堆积,并不能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造成了考试与生活的脱节。

当然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在考试中尽可能节省翻书时间,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政治课本及内容进行深度熟悉,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九年级第五单元《国策经纬》第15课《三个代表》,主体内容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性知识。在组织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年限及所代表领导人的思想进行分线条、轮廓性讲解。先画树干,再填树枝,后找树叶,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排列,并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深度熟悉。学生在理解性记忆的过程中,也可联想到自身实际经历,从而熟知课本内容,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三、重视有形知识积淀,获取政治无形知识

政治教学中,有形知识是指固定化的知识点;无形知识则是指知识理解、学习思路与技巧、知识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经验。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为有形知识与无形知识的学习与感悟提供自主空间。要首先夯实有形知识的学习,其次才是有形知识应用的内容设计。

当然,在无形知识的学习与获得上,教师可通过新闻播报、政治小报、辩论赛等方法,提升学生兴趣并促使其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从而为开放性压轴题的回答积累有效信息资源。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是》第7课《偶像与自我》一课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将自己与所喜爱明星的优劣进行细则化打分,并形成“自我评定报告”,让学生认清楚自身潜质与努力的方向。而在最后环节,笔者设置了“我对明星说”环节,让学生对谢霆锋、刘德华等影视明星进行准确评价,并小组合作进行意见汇总,形成共性问题予以解决。在对明星过往了解的前提下,如刘德华跑龙套、谢霆锋当服务生等,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或发展突破。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政治考试逐步趋向于采用开卷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卷考试让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得以缓解,特别是在死记硬背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其实,初中政治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就在于对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转变的引导。作为政治教师,必须能够理性面对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讨论与交流、思考与实践等方式形成有效建议,从而为政治教学提供实质化帮助。

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12

一、思想品德的垂范者———树立教师的榜样形象

思想品德, 重点在“德”上, 以“德”为美, 以“德”感人。思想品德课的终极价值目标, 就是学生德行的培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政治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主体, 必然首先是一个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垂范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 会使他们产生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 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可以这样说, 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者, 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人。所以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是一个把言传身教完美结合起来的道德、学识、人格上的美的形象。

1. 树德———加强师德修养, 增加人格魅力。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 教师应从自身职业的性质出发, 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从点滴中给学生一种好的影响,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魅力树立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象。政治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包括: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明辨是非, 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错误, 并给以正确的引导;能够理论结合实际认识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思想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还应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即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自觉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道德素质包括: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献身教育, 把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热爱本职, 忠于职守;关怀信任, 平等待人,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遵纪守法, 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楷模;刻苦钻研, 求实创新, 做新时代教师。

2. 树能———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的定律, 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 明日你就讲停止教学。”那些对本专业不精通且知识粗浅的教师怎么赢得学生的信服和尊重呢?时至今日, 新课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已不是一桶水, 而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我们虽不可能做到精通每一门学科, 但对相关的学科知识绝不能是一片空白。尤其是作为政治学科, 它的时代性、综合性、发展性的学科特点, 更加要求政治教师与时俱进, 扩大知识领域, 提高学习﹑研究﹑实践的能力, 成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

3. 树爱———智慧、无私地爱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 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学生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教育就是爱, 爱就是教育。教师面对的是求知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处于逐渐成熟阶段, 脆弱的心理意志需要教师的呵护。因此, 爱要爱得长远和理智, 尊重学生人格、权利和兴趣爱好, 不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于学生。把学生真正看成需要教育和学习的对象, 这是爱的内在表现, 而态度和蔼、言行平等则是爱的外在形式, 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给他们更多自省空间, 不求全责备, 解除学生担心失误的心理负担。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懂得美, 追求美, 体现美, 既讲求仪表、谈吐的外在美, 又讲求学识、人格的内在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首先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慧眼“星探”和幕后“导演”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 都蕴藏着很大的潜力, 等待着有爱心和慧眼的老师去挖掘”。教师不是仅仅将知识组织并清楚、清晰地讲解或呈现出来, 更主要的还在于具有“星探”样的慧眼, 善于抓住有利契机, 在教学中设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 发掘其主体潜能,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增强学生自信, 给学生全面发展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自主、多样、可持续地发展, 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现在的课堂是动态的, 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 “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做法, 而应从主宰者地位转变为组织、引导、协助主体, 即做学生学习的幕后“导演”。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必须以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让学生主动探究, 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当学生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时会碰到一些问题, 这时教师应作一些引导, 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方面, 而且包含做人的价值, 进行一点启迪, 指明方向或加以鼓励。尤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 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 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 把幕后导演工作做好才是关键。

三、学生的心理健康顾问———疏导心理问题, 塑造健全人格

由于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增多, 生活节奏加快, 各种信息大量涌入, 学生之间存在激烈的相互竞争, 再加上有的家长、教师教育思想和方法僵化、粗暴, 致使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学习适应障碍、自我心理意识膨胀、反抗及逆反心理增强, 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压抑、焦虑、恐惧、孤独、人际交往障碍、早恋等心理问题, 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前一阶段在常武地区发生的多起学生自尽事故让我们扼腕叹息花季生命失去的同时, 是否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以血为代价的警示?政治教师有能力也有优势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进行疏导,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抚慰受伤心灵, 塑造健全人格, 形成良好品德。因为与其他教师相比较而言, 政治教师熟悉哲学、法学、社会发展史及时事政治, 了解文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

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 也包括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 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方法论。其知识结构为他们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顾问提供了可能。而新课程也适时增加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如青春期知识, 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等, 只要教师把握好相关信息, 上好课, 就能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 真正体现思品课的德育功能。

四、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真正重视学生的学。教得得法是为了学得有效, 我们要成为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者,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尤其应重视政治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最常用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数情况下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混用, 效果不错。如用电子白板上《我国的人口问题》, 可从网上下载我国2008年春运组图, 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感受我国人口多的状况。再通过材料、图表、数据等展示, 让学生概括出我国人口的四大特点。然后学生小组讨论人口多带来的切身感受, 总结出人口过多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就业升学压力等。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在教授时, 可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进行抢答梳理知识点。最后,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 小明的困惑:人口过多不好, 过少也不好, 那么人口应控制在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 (2) 计划生育与初中生有关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 设计两个宣传计划生育的公益广告。此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得益于教者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上一篇:Web服务器架构下一篇:基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