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政治课堂(精选12篇)
传统政治课堂 篇1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已走向深入, 这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承担德育任务的主要课程,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重教而不重学,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目前正在推行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 要在中学完成有关德育教育任务,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目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
l.政治课堂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
长期以来, 由于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以及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使政治课教学的重心放在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 课堂教学习惯于照本宣科, 以讲述为主, 或只是“背条条”。课堂教学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和主体精神的严重忽视, 甚至排斥现象, 严重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成了“你不想听我还要讲, 你偏要讲我就更不听”的怪圈, 政治课给人一种“不识人间烟火”的感觉。
2. 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弱化。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 忽视德育功能的发挥, 把它单纯地作为一门文化课对待, 注重知识传授, 甚至灌输, 而忽视德育意蕴的挖掘和运用, 对教材的显性部分, 即陈述性知识, 一般都具有严格而明确的要求和与之配套的检测和调控手段, 而对教材内容所特有的人生导向要求缺少深入领会和把握。这就形成人力资源 (特别是青少年) 品位下降, 如屡见不鲜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 这就导致民族精神的衰微, 诚信的缺失, 如国家民族观念淡薄, 不择良莠地向往西方生活方式, 崇尚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品德培养
l.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 很想表现自我, 但“填鸭式”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忽视了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灵性个体的存在, 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创造情境, 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如讲授“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国策”时, 我就让学生唱《春天的故事》, 或放录音来创设教学情境。并提问:歌曲中歌颂的一位老人是谁?改革开放为什么不是权宜之计?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鼓动起来, 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
2. 提高课堂兴趣, 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面对一套严密理论和深奥道理, 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些理论就真的变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学生不喜欢空洞说教, 故教师要多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出发,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 更易于理解, 易于接受, 使学生在愉快欣赏教学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如讲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 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自己身边与金钱有关的几件事, 学生情绪高涨, 积极参与, 纷纷举手, 待他们回答后我适时引导, “现实生活中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但金钱是万能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钱?”这样, 在学生兴趣盎然中引入了课题。
3. 改革教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新课改强调, 一堂课的成功要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师的教不是为了教而教, 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 教的立足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和品德。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看、多问、多议、多想、多练,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每一次成功的喜悦, 做学习的主人,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指导学法, 让学生善于参与教学。
新课改有一个核心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习质量, 减轻学习负担,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必须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 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故我在课堂上有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提示、示范和指导, 提醒学生将报纸杂志上的一些学习方法摘录下来, 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通过长期坚持,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条件下, 中学政治课教学必须放弃传统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背”的灌输式教学, 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各种教学资源, 把枯燥的原理、概念、条款、逻辑推理转化成丰富的情感体验, 最后达到政治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传统政治课堂 篇2
【内容提要】纵观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史,和平主义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命脉与价值取向。这亦可从马克斯・韦伯和罗素等西方大家的论著中窥见一斑。这一取向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培育与形塑的结果。【英文摘要】A survey of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我国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对世界四大文明的发祥地考察后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那样,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中销声匿迹而绵延不绝、延展至今?其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远征的力量。[1]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海外出现了一种“中国威胁论”论调。《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撰文,称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现在拥有不可撼动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不能在本世纪续写荣耀”,理由是中国可能赶上来。耶鲁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弗礼・加腾(Jeffrey Garten)在《商业周刊》上撰文指出:世界经济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依赖,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一旦中国经济受到战争、恐怖袭击、社会**、自然灾害的打击,美国经济的“生命线”就可能被掐断。针对这一论点,一些中国学者也纷纷撰文指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国势日盛,对他国的土地与资源并无染指之心,所想的只是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而且回顾历史,中国式的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一直是指向和平的。“亲邻善友,国之宝也。”[2]和平主义精神便显而易见。不过,这种和平主义的宣讲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反驳。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崇尚和平的事实固然很多,可相反的事实也不胜枚举。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学者和西方学者,可以赞扬中国人的深刻、广阔、单纯、恬静、勤俭等美德,似乎还很少承认中国是一个和平之邦。[3](P34)特别近代以来,中西双方的接触常常是通过战争形态表现出来的。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文化在西方所得的一点“好感”,被一扫而空,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至此,也易于得出一个结论:恐怕实在难有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天生就喜好和平。
一
然而近读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和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中国问题》以及相关资料,然后重温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对这一问题便有所厘清: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取向,一直是和平主义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于民族大众的心理的、知识的、生活的结构之中,并通过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而得以延续。尽管这种延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而有所发展、嬗变,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主流仍绵延不断地得以保持。被誉为“世纪的智者”的大哲学家罗素,曾于19至19间,在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讲学,讲学完成之后,他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说中国人向以博大的文化为荣,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于追求自由而非支配别人。正如罗素所言:“他们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中国虽是两千年帝国的后裔,然而对帝国的热衷却已极其淡漠了。”[4](P154)在这种文化熏染下的中国人非常骄傲,以致骄傲到不屑于打仗的程度。诚如罗素所言,“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于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4](P154)。按罗素先生的意思自然是中国人爱好和平已习而成瘾。中国历史上虽征战连绵,但老百姓是天生爱好和平的。罗素接着论证了这一个观点:“我不知道哪国的诗人会像白居易那样,塑造了一个自残逃避的新兵……他们和平主义扎根于深思熟虑的观点,事实上扎根于他们不愿意改变任何所见到的一切。”[4](P154)马克斯・韦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尽管战事频仍,但进入历史时代后,即逐渐成为和平化的世界帝国。”[5](P30)韦伯首先承认,中国文化的发展最初是以纯粹默武主义为标志的。但随着文官当政,意识形态自然地转向和平主义。[5](P32)因此,和平主义自有文明史以来,基本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脉络。
综观中国历史,除却一些失常的行为,中国政治文化之崇尚和平,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中国与异族的战争中,多半是因异族入寇,我方才起而抗战;抗战胜利,亦能适可而止,以穷兵默武为戒。中国自秦以来屡筑长城就是明证:长城是由历史命运铸成的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代表防御和不出击,
传统政治课堂 篇3
关键词: 高中政治 导课 生活 激发兴趣
一、通过新颖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老师最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满足与成就。
1.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动作的表演性。教师适当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略显夸张的表演动作,不仅会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使原本艰涩的问题、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自然。如讲哲学“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故事,我就扮演东施的角色,捂着肚子皱着眉头眨巴着眼睛,然后问学生:“我美吗?”惹得学生哄堂大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进一步追问,请用哲学道理说明东施的可笑之处,引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题。在讲中朝关系、朝美关系时,我模仿一段朝鲜电视台主持人的新闻播报,学生笑得前俯后仰,以讽刺朝鲜制度的僵硬,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多么有魄力的事情。有时我讲课时夹杂一点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当然是比较简单一点的,比如“起立,下一个,你懂了吗?有问题吗?”等;还可以夹杂一些比较时髦的语句,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比如“哇噻,你奥特了,我无语了,你颜值很高额,你笑点太高了”等;有时候用些俗语,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比如我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发达的阶段,是一个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阶段时说:“今天断水,明天断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讲到某项行业不正之风时说:“烟卷一递,说话和气,酒盅一端,政策放宽。”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热烈起来。
2.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兴趣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使人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政治生活中讲“社会主义民主”时必然会提到资本主义民主,如何对照资本主义虚伪的、有欺骗性的民主,讲清社会主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利用课本知识加以对照分析,引用大量数据说明的方法外,还采用漫画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跷跷板”漫画——跷跷板一端坐着一头“驴头人身像”,另一端坐着一头“象头人身像”,中间是美国白宫,在象与驴身上分别写着“民主党”、“共和党”字样,他们分别代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这表明美国政治两党轮流执政的真实面貌。这就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的民主,只是两党之间的民主,是有范围、有层次的民主,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没有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因而是虚伪的、表面的一部分人的民主。反之则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真正民主,这比抽象的说教讲授生动而形象。
二、与生活、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外来角色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进度,特别邀请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客座人员到课堂上交流,以讲课主体、讲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外来角色可以是学生比较关注和热衷的有影响力的人员,也可以是特殊行业的特殊人员。比如在讲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时,我请来我市著名企业家、全国德道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福苑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福,他说,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亦然。二是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他虽然是公司的董事长,但他的公司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董事会负责公司的决策,聘请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各项事宜。三是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他要求员工微笑服务,蹲着顾客,曾经有一个服务员在放菜时不小心把菜汤撒在顾客的身上,顾客投诉后他给顾客买了一件新衣服,赢得了顾客的赞誉。他不但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追求社会效益,不忘公益事业,经常资助贫困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生意越做越大,餐饮公司有了连锁店,还走出了固原,开到了银川,甚至将来要开到北京。这节课,张董事长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如醉如痴,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干瘪的教学方式。
2.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政治教学走进生活,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故政治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课堂知识,使知识生成自然、恒久并产生浓厚兴趣。
传统政治课堂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传统文化,应用
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很多可以引入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素材。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课堂中,既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的课堂学习体验,也会让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感受更深。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传统文化资源,这会让课本内容更有效地被学生吸收,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体验。
一、引入乡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因素的体现形式有很多,教师需要做的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乡土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辅助,这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本中不乏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在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灵活地引入相应的乡土文化资源,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相应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深入。
比如,在教学《文化与社会》这一框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什么是文化?我们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和物质属于文化的范畴?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本地的风土人情,如当地歌谣、民俗音乐、传统小吃、婚嫁风俗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也非常积极地融入到问题的交流探讨中。将乡土文化引入课堂首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本中的那些文字并不遥远,课本中知识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这种教学方式既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对于“文化与社会”这个主题的感受更加立体。
二、对于文化传统进行必要反思
在将传统文化因素引入课堂时,教师不要一味地赞颂传统文化,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值得我们颂扬,还有一些内容值得我们客观地进行反思。教师可以选取这类素材,通过将这些素材引入课堂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尤其是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教师在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后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理性地看待相应问题,这样才能够保障实际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这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例如,在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是应该继承的优秀成分,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成分?学生一一举例,如我国很多乡村地区的传统婚嫁风俗,有抢亲、童养媳、纳妾、不准寡妇改嫁、婚嫁前要“测八字”等封建迷信和陋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通过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让学生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糟粕,这样才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并且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认知能力。
三、利用传统文化启发思维
传统文化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发挥一些其他功效,比如,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哲学问题形成有效的理解,这也是化解教学难点的一种方式。课本中涉及的和哲学有关的教学内容,学生通常不容易理解。但是,不少这类知识点其实都和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有关联。教师如果善于以传统文化要素为切入点,以这些大家熟知的内容为辅助,学生在理解这些难点知识时会更加容易。
例如,在进行矛盾的同一性特征的学习时,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可以引用老子的《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面蕴含着多组反义词,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学生经过探究,从中挖掘出美和丑、善和恶、高和下等,可以认识到一组组的反义词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进一步从《道德经》出发来引导学生加深对矛盾统一性的认识,这既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教学范例,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要素在知识教学时能够起到的辅助作用。
政治上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篇5
1、探究学习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组内成员互相启发和帮助,发挥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
2、问题探究法: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出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分钟) 教师回顾知识,并播放视频“肇庆宣传片”。 观看视频,进入情境。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环节一:
寻找传统文化
(8分钟) 自主探究问题:
肇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PPT展示具有代表性的肇庆传统文化元素。 学生争相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增强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环节二:
认识传统文化
(8分钟) 自主探究问题:
根据以上列举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总结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特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完成。
播放视频,“中国梦”,展示PPT,“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问: 1、视频中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增加了哪些现代化的元素?
2、大家观看时,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发言,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1、具有中国特色;
2、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政治课堂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政治教学
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时期学校教学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我们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挖掘政治课教材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思想政治课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
对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一些理论知识在表述上是非常抽象的,这使学生在理解其相关知识时只能死记硬背,而不是消化吸收。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学生知晓的知识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素材,这一方面会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来解决问题
列宁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政治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而成语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形象思维的色彩比较浓厚,符合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漫画来丰富教学内容
漫画浅显易懂,也是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素材。漫画以社会各种事态为素材,与时事联系密切,通过夸张的寓意,讽刺、批判某些人和事。政治课堂中巧用漫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引入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共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经久传扬的当属文学作品,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其中不乏与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相结合的作品。在政治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学作品,营造课堂氛围,弘扬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教师适时地引入学生十分熟悉的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学生朗朗的吟诵中,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实现心灵的撞击,同时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四)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名言名句
在政治课教学中,引用名言名句,发挥它的释疑解惑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用“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分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发展的实质和普遍性;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来分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实现等道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传统文化,使某些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了所揭示的政治观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政治课在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所谓精选,是指注意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他们更习惯于那些形象、具体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参照,所以我们在选材时,引用的资源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必须使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与教材保持一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我们都清楚,现在教学要求我们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扩展和延伸,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可以融入传统文化,盲目地添加,一方面会增加课堂的内容,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学生的误解,导致在知识理解上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引用时注意时机。适时引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引用,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促成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适时引用,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可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始终注意它仅仅是教学的素材,哲理剖析的一种载体。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所引用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
伴随着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一社会需求下,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学科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作为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一线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入,使思想政治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7).
[2]王迎春.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育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3]戚焕凯.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3).
传统政治课堂 篇7
一、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所谓的主体性原则主要是指要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许多对政治课教学有用的知识, 政治教师大胆地加以利用时, 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做到“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我们引进传统文化知识的目的是辅助政治课的教育教学, 如果篇幅太长, 容易占用课堂时间, 就会导致教学任务没法完成。教师要切忌主次不分, 拘泥于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本身上, 从而犯了舍本求末的错误。
(二) 简要性原则
所谓的简要性原则主要是说政治课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要尽可能简单明了,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认知水平相应较低, 且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是很厚, 在引进传统文化时, 应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古奥的、艰深的内容。总之, 教师要经过精心挑选, 认真提炼。
(三) 针对性原则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等情况, 合理确定内容与方式, 坚持以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落实为标准, 这也是政治教学效果高效的关键。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时, 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题材作为载体,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传统文化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成功地在政治课中运用好传统文化。这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和人文涵养有必须的要求, 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注重积累工作。另外, 政治教师要更新理念, 打破学科界线的桎梏, 形成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找到学科间的交叉点再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且就中学政治教师而言,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 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有所扬弃。
(二)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使他们尽快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提高学习效率。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式导入, 通过创建情景, 设置质疑, 把教学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 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的状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采取表演、辩论、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 激励学生参与。例如在讲授法律与公民生活时, 我先引用了《尚书》和《老子》中的古文:“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圣人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诗文一出现就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他们边诵读边相互交流这些诗文的含义。接着, 我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两组古诗文中的“民”和“百姓”在今天是指哪些人?这些诗文对你和执政者有何启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踊跃发言。待到学生发言逐渐形成结果的时候, 我将学生的发言顺理成章地引导到本框题的核心知识点“依法维护人身权利”。这样的教学方法, 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利用“学习迁移”发展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中学的政治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 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这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要完成具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内容, 如果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 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中学生在平日已经逐步掌握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 并且对其中的内涵有着深刻理解, 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可以加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教师应该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 创设阶梯的教学情境,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例如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 我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上的一段话讲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然后请同学们尝试翻译, 从中不难体会出“美丑”“善恶”“有无”这样一组组矛盾, 从而提升学生对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
(四) 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传统文化
由于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通过声影手段表现出来,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 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既能做到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鉴赏中深化所学知识, 又能渲染课堂气氛。例如, 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 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 2003.7.
[2]王迎春.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育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2.
传统政治课堂 篇8
从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出发,“政治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将研究划分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三个学段分别进行,其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领域包含经济、哲学和政治三部分内容。文化常常以规范、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突破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判断标准,通过认同国家的制度设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此,课题组依据《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04)和《<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调整意见》(2015),对涉及经济、哲学和政治三个知识领域的高中全套教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工作,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夯实了内容基础;同时,课题组也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与路径。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课题组对思想政治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关注文化发展的主体,以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教学最高目标。
学生,是我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主体和生力军。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担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自觉担当起历史责任。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本质上看,依然是立德树人的过程,需要将培养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树立文化自觉,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主动去探究和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规律;树立文化自信,是指要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集中表现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充满信心。与高中经济、哲学和政治三个领域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又可以具体表现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各项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对国家的兴盛安定、民族的繁荣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的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在这里,各种思想文化及其成果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尤为频繁。怎样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愿否担当发展文化的责任,是学生是否具有文化自觉的体现;能否正确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能否理性分析与判断文化发展的前景,则是学生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清晰的预判,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去引导。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既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又具有民族情怀和文化根基,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教学实施的最高目标。
第二,关注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衔接。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关于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对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之间在学段衔接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教育教学的主题内容,虽然在小学、初中及高中学段都有涉及,但并非“反复”出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内容表述与学习水平设定上都分别做出了界定,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结合本学段的标准规定与学情状况,做出具体安排。学习“守望相助(友善心)”这一主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见表)。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段衔接, 立足点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对学生的文化启蒙教育。学习内容侧重于选择对身边朋友的关爱、对社区邻居的关心、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让学生拥有同情心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则是引导学生学习文化认同,形成包容理念。具体而言,在面对邻里间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时,学生能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友善等传统美德对于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意义,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和睦邻里关系的维护者。高中阶段的教学则更加关注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互助制度,理解“友善心”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体会弘扬“友善心”的意义—这一制度设计的价值追求。
第三,关注教师自身的文化积淀,使教学充满智慧和感染力。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教师有抽丝剥茧的能力,尤其在当下,教师要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去探寻、研究和掌握其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关联。而做好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积淀。
辜鸿铭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到: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无所不包。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课题组在研究的过程中,秉承这样的文化观,即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提倡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无论是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是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内涵,学习与运用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的意义。
“不唯上”,是要求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目标与思想政治学科做具体的结合;“不唯书”,是要将教学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在一起;“只唯实”,强调的是教学与研究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文化的真谛。“交换”,就是要互相交换意见,避免分析问题的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比较”,就是要学会上下、左右进行比较,政治学科中不同学段之间的比较,同一学段中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反复”,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意思,而是指教学研究过程中要留一个反复考虑不同意见的时间,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思维,可以成为我们发展教学智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有力工具。
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治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彰显呈现出像叶圣陶先生的诗——《风》那样的境界,让人春风拂面,心情愉悦。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抖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
论传统政治文化与当前政治改革 篇9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对当代政治改革有益的成分
(一) 民本文化。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民本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题之一, 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君舟民水”, 经过汉唐、两宋, 民本文化在清朝几近完善。民本文化受到历朝统治者的重视, 总体来说, 历朝各代统治者都对民众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吸纳各代思想家的重民思想, 不断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使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盛世局面。例如汉文帝的“三十税一”的爱民减税政策、唐太宗的轻徭薄赋政策以及明朱元璋的安民、恤民的宽和政策等。
(二) 吏治思想。
官吏是皇帝管理地方的载体, 也是皇权在地方的象征, 我国古代统治者历来十分重视吏治, 明朝宰相张居正有言“安民之要, 惟在于核吏治。”传统政治文化重视吏治的思想,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在官吏选拔上, 主张任人唯贤、选贤任能;在官吏教育上, 提倡正己修身、尊君重道;在官吏职责上, 强调执政清廉、爱民如子;在官吏考核上, 重视监督制约, 赏罚分明。另外, 我国传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官吏的管理, 维护其统治地位, 还会从自身角度做出表率, 比如隋文帝一生勤俭, 严于律己;唐太宗从谏如流、破格录用等;另外统治者还会借助民众的力量来监督制约官吏的行为, 比如朱元璋鼓励民众赴京告奸的措施等。
(三) 修身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修身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被称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历来为历代学者与统治者所宣扬。修身文化强调个人修习, 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 强调个人品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修身文化的内容强调个人要“志于学、勤于思、躬于行”, 同时要“慎独”, 注重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即使单独一个人时也要保持思想行为彻底的一贯性。修身的外在标准是中庸之道, 在行动上是儒家孝、忠、知、信、仁、义等;在对待矛盾事物上要求“执两用中”;在言行上表现为要留有余地。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 最终将人塑造成志高而行洁、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君子形象。
(四) 变革思想。
变革思想是在总体上趋于保守的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璀璨智慧, 其认识论基础是中国朴素的辩证法, 早在《周易》中便出现了变革思想的光芒。《周易》中提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的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中, 变化中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叫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而《庄子·天运》更进一步地指出“礼义法度者, 应时而变者也。”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变法运动以及政治调整思潮, 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更为明显, 仁人志士们为挽救祖国与民族危亡所进行的所有变革的努力, 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所强调的变革思想不无关系。
二、传统政治文化中阻碍当前政治改革进程的因素
(一) 权利主体意识的缺失。
“中国传统社会, 轻个人而重家族, 先家族而后国家, 故中国社会以家族本位为特色。”[2]所以, 对家族、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传统社会作为个体的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生活中, 以这些责任与义务的践履为标准, 并结合儒家所倡导的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秩序, 传统社会结成了一张适用于整个社会的、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系统网络, 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均以义务主体的形式存在, 对内以“孝”为原则服从于家长的专制, 对外则以天子“子民”的身份无限忠于皇权。这种权利主体意识的欠缺, 造就了传统社会一大批政治冷漠群体, 他们忘记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政治权利, 不善于权利的表达与维护, 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官员有着发自内心的心理恐惧与敬畏, 从而使我国传统社会极易陷入专制的怪圈。
(二) 政治制衡理念的无力。
政治制衡观念的核心理念是政治上的调节与均衡, 不同于西方的“权力制衡”,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制衡理念着重强调“理想政治原则以及道德原则对于政治权力的制约, 我们姑且称之为‘道义制衡’”。[3]“道义制衡”观念在承认传统等级差别和君权至上的前提下, 要求群臣百官以道义原则为依据, 对君主的行为采用进谏等方式对君主的行为进行道德劝说, 从而达到矫正君主不合理政策、规范政治运作的目的。然而, 政治制衡理念不仅在于思辨, 其价值更多地在于它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道义制衡”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下级对上级的道德规劝, 而不带有任何的强制力, 规劝能否起作用的决定权仍然取决于上级的主观判断。总体来说,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道义制衡理念是行不通的。
(三) 权力观念和官僚主义。
我国古人历来对政治权力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种权力观念首先认为权力可以私有化, 拥有权力就可以用手中的权力争取自身利益的实现, 权力的行使可以不受监督、不受限制;权力观念其次表现为官本位意识, 即认为官员是社会中最崇高的职业, 官员身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官员理所当然可以拥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权。这种权力观念反映在官场中就形成了官僚主义, 在官僚机构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权力制, 实行从下到上的层层集权, 从上到下的层层控制;同时,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不仅掌握着国家的执法权, 更重要的是, 它同时掌握着立法权和司法权, 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管理者, 而且是社会和人民的统治者。权力观念和官僚主义造成了传统社会的集权与人治高于法治, 权力滥用现象普遍。
(四) 亲缘政治的发达。
亲缘政治是传统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 “在传统中国, 孝亲义务的政治目的化使得义务主体履行孝亲义务的自觉无限扩张, 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一种‘极度扩张型的亲情义务观’。”[4]在这种义务观的指导下, “学而优则仕”成为为家族谋利益的手段, 于是“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一旦踏入官场, 就免不了对其亲人的提拔与任用, 就免不了为其家族利益的考虑, 免不了关系政治。亲缘政治的发达, 造成了多方面的后果, 一是大大降低了政府运作的效率, 造成了政治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损害了政府及其官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公正权威形象, 丧失了其公信力;三是扭曲了读书人为官的最初目的, 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寻求报国的读书人的积极性;四是造成整个政治运作系统难于防范和治理的腐败, 形成恶性循环;五是加剧社会矛盾, 增加国家政治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
三、建立与政治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 在新的背景下, 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进行新的阐释。
我国目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前提下进行的, 新政治文化的建设也必须符合这一历史进步条件。所以在吸纳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的同时, 还要注意将其放到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下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与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例如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文化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 但其在公民参与政治方面则比较欠缺;吏治思想虽然给予官吏管理以足够的重视, 但管理思想是建立在集权和人治的基础上, 法治意识不足;修身文化培养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但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 特别是创造性重视不足;变革思想认识到了与时俱进, 但却有些保守。这些都是我们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因子进行新的阐释时必须注意的。
(二) 强化公民权利主体意识, 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
我国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公民进行广泛的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思想基础。在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过程中, 政府应有目的地对公民加强以政治参与为主题的教育、培养、组织和引导, 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权利表达意识, 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行使, 促进民众政治意识由传统政治义务主体意识向现代政治权利主体意识转变;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开拓公民利益表达渠道等措施为公民参与性政治文化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三) 加强法治, 形成公民、司法与行政权的有效制衡新理念。
鉴于传统政治文化中制衡理念的缺陷, 结合当前政治体制改革, 新政治文化的制衡理念应是在法治的前提下, 借助民众力量, 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首先, 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不折不扣地按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和行政程序办事, 行政权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和监督;其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义务接受公民的监督, 公民有权利对行政权力的使用进行查询和监督, 并有权利对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检举;再次, 对于公民的检举行为, 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取证、答复。通过将公民广泛的监督力量和法律的强制力相结合, 达到对行政权力有效制衡的目的。
(四) 转变政府理念, 培育服务型政治文化。
服务型政治文化要求政府和公务员彻底放弃“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和官僚主义作风, 坚守以民为本的理念, 树立为民服务的新型行政文化意识。具体说, 就是要树立以民为本、顾客至上的民主理念;提高政府能力, 改善服务质量的服务理念;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另外, 完善公务员制度,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控制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确保选人用人质量;加强培训, 搞好公务员的政治、理论、文化学习和业务培训;积极推行辞职、辞退制度。通过行政理念的转变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结合政治体制改革, 逐渐扭转传统的权力观念和官僚主义意识, 减少权力的滥用与亲缘政治现象。
参考文献
[1].孙正甲.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追问.理论探讨, 2001, 2
传统政治课堂 篇10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民本君主”, 君为“主”, 民为“本”二者密不可分。在既定的“君主民本”政治体中, 强调“君”在其中的主体作用的, 被称为“君主主义”;强调“民”在其中的本源作用的, 被称为“民本主义”, “君主”和“民本”是一个问题中两个部分, 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对立关系, 而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它们相辅相成, 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
1、民本
我国古代政治家在承认主权掌握在“君”手中的前提下, 更侧重于强调“本”, 也就是“臣民”对整个政治体的作用。认为, “民生君、君为民而设”。人民是组成国家的要素, 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人民的作用甚至比君王更为重要。
孟子就很重视人民“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最著名的一句话, 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便是:民之向背关系着国家兴亡, 是成败的成本。“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 (《尽心下》) 。第二层含义是指:民是统治者的财用来源, 利益的来源, 没有民则君不能行事。
除孟子外, 其他许多思想家也都极为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把人民治乱看作国家治乱的晴雨表”, 认为民众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基础, 一切物质生活资料的产生都来源于民众, “民者, 职当主为国家王侯治生” (《太平经合校》) 。统治者要依赖民众为其提供生活资料, 失去了民众, 就失去了源泉, 就会出现生存危机。
2、君主
虽然没有人能否认“民”在政治主体中的本源地位, 但“民本”思想是基于“君主”的统治地位被认定的情况之下的“民本”, 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统治之下, 君主专制思想是植根于无论君或民的所有人的脑海中的既定思想。君的地位神圣而不可侵犯。“天无二日, 人无二主”。君王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者, “君子道, 道法之总要也” (《荀子·致士》) 。君王不仅是国家的立法者, 而且是最高的权利执行者, “天子之位也, 是为统治”。唯有君王才能够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 这种君王的主权任何他人不能分享, 否则天下就会大乱。“天下必有天子, 所以一也。天子必执一, 所以搏之也。一则治, 两则乱” (《吕氏春秋·执一》) 。
统治者作为一国之君, 为了兴国安民, 会通过一系列仁政举措来安抚臣民, 使人民在他的政治统治下安居劳作, 使社会正常运转, 但是仍无法改变君贵民贱的思想。
二、现代中国政治在传统政治影响下的发展
1、继承
诚然, 我们先人智慧思想的结晶赋予后人许多恩惠, 古代思想一直恩泽着后人, 发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 当政者建立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 实行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等思想政策, 正是古代“舟与水, 水与鱼”的思想, 爱民、利民的“民本”思想的生动体现。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其基本内涵之一便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主体”, 阐明“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深刻认识到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最根本的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为当合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发展
超越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在今天的社会中民不仅仅为“本”, 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自己的主人, “君主专制”已经成了历史, 人民被统治被压迫已经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我国建立起了“民主政治”, 尤其是建国以来, 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另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又是对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推进。这些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都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一直呈现良好的趋势, 但是纵观全局, 我国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只迈出了一小步, 这一小步中的每一阶段无不沿袭着我国古代优秀思想, 但是却又不是对它笼统的继承, 而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以及国际大环境继承了其中的精华, 把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摒弃掉, 是一种适应时代的需求的民主政治。
三、古代传统政治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随后经过一系列政治变革和斗争, 我国走上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道路, 如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 在这样一种渗透着封建主义思想的土壤中, “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影响。
由于传统的政治思想把君与民当做一个统一体, 强调这二者的相互统一, 强调君为民、民事君的政治职责以及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秩序, 并用相应的政治价值, 政治思想去引导和制约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封建制度下的“民本君主”思想衍生出的一系列现象体现在今天则表现为: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薄弱, 而国家意识、服从意识却特别强烈。
我国封建统治制度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种君主专制制度贯彻到人民脑海深处便是“君王犹如心腹, 臣民犹如手足”。从而使人民对待君主产生了一系列人身依附关系, 正是这种依附关系泯灭了大多数人的自主意识。政治自主意识的缺乏必然导致政治参与意识的薄弱。
摘要:“民本君主”是我国传统政治的出发点, 本文从“民本”和“君主”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我国传统“君本民主”政治对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民本君主,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俞可平著, 增量民主与善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传统媒体,受困“政治正确” 篇11
现在,高呼传统媒体的颓势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口号的背后确实有着数据支撑,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新媒体报告》就佐证了这一点。例如,数据显示美国报纸的日均发行量同比下降了7%,收入锐减8%。
同一时期,美国数字广告的支出总和增加了20%,规模近600亿美元,这一增长率创下3年来新高。二者间的强烈对比反映出传统媒体的尴尬,美国的报纸行业不时传出裁员的消息,事实上印刷媒体工作人员的总数已经下降了10%。
在此之前,传统媒体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忠实受众,经营者们希望利用这种基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以便成功完成转型。但种种迹象表明,时间窗口正在逐渐关闭。然而,在一片悲观的情绪之中,人们仍然需要自问: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真的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数据显示,近4成的美国年轻人常常通过数字渠道获取新闻,其中包括18%的人选择社交网站,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但互联网新闻的发展仍然被信任问题所制约,建立信任几乎已经成了互联网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美国受访者而言,表示十分相信全国性新闻机构和地方性新闻机构的比例分别为18%和22%,另有59%和60%的人对这二者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然而社交平台的信任度就没有那么乐观,仅有4%的美国人十分相信在这一渠道中流通的新闻信息,保持部分信任的用户比例也仅有30%。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在热情褪去之后,人们的意识终究会归于理性。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的互联网,其优势主要在于时效性与低门槛,前者决定速度,后者决定体量。然而,对于新闻信息来说最为重要的质量却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当虚假信息逐渐充斥互联网的时候,受众向传统媒体的适度回归就显得十分必然。
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似乎也未能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体现。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在社交平台上经常点进新闻链接获取更多信息的受访者只有26%,会点赞、分享、评论以及讨论新闻的用户甚至不足20%。
除此之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信息更容易表现出极端化的倾向,这一切源于互联网对原有传播结构的颠覆。受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新闻更多是为了传达自身的态度,而非基于获取客观信息的需求。充分竞争的环境使得信息传播者有了更大的生存压力,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多的极端化信息开始出现。
在美国,共和党保守派与民主党自由派都更倾向于获得偏向己方的新闻信息,这使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割裂的态势。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中国,越来越多激烈的论战乃至骂战开始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出现,这使得舆论生态存有恶化的可能。
受众逐渐对这种现象感觉厌烦,而更为严谨的传统媒体从中寻找到机会,开始涉足新媒体领域。在被调查的总计40家传统媒体中,所有的媒体都将渠道延展到了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上,另外进入Instagram与Snapchat的媒体数量分别为36家与20家。
但是,优质内容向新媒体的延伸并未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营收上的助益。数据显示,5家技术公司总共占据了数字广告营收的59%,其中Facebook和Google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0%及16%。对于日渐强势的移动端而言,技术巨头的收入占比更高,达所有营收的61%,仅Facebook所占比例就有38%。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内容为王”虽然已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内容已经成为技术平台确保用户留存的关键,但营收的绝大部分却并没有流向内容提供者。更严峻的趋势是,技术公司对新闻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更深地渗透进新闻的核心生产板块,对此,Facebook和苹果都推出了相应的计划。
当几家技术公司开始掌控新闻的分发渠道时,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它们将如何使用这种能力,需要更多的时间观察。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一直声称没有政治倾向的Facebook被质疑压制保守派观点。虽然否认这项指控,但Facebook的管理层承诺将调整“趋势话题”功能。
传统媒体开始意识到,简单地向已有新媒体平台延伸是一个风险不低的决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试图掌握更多的主导权。《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名为NYT VR的App,试图通过虚拟现实带读者去到新闻现场;《华盛顿邮报》和Quartz开发了聊天机器人用于内容分发。即便如此,新闻行业仍然表现出对技术公司较深的依赖。
报纸、广播、电视直至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往往首先冲击媒体行业,对原有传播结构带来变革并生发出新的问题。目前,人们与互联网浓烈的蜜月期正接近尾声,受众开始更加重视新闻本身能够带来的价值。原创报道和写作仍然是传统媒体掌握的利器,但随着传统媒体人的流动,这种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在可预期的将来,技术公司和媒体间的拉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场比赛的胜负结果还不能过早下定论。但这种竞争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决定着新闻生态将走向何方,以及会对公众获知信息产生何种影响。
“最终结果远不止是谁能胜出,以及获得多少收入。这将决定,关于社会和全球事件,人们将获得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皮尤的报告中这样写 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程 篇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符合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规律, 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理解都不是白板式的直观反映, 它们必须以前见的或者前理解为前提, 在构成前见和前理解的众多要件中, 认知主体所处地域的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对认知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由文化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 文化意味着“人化”, 它是有意识的人类在现实的生命活动——实践中产生, 并不断历史的继承和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正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人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外在客体, 从而赋予客体属人的意义和内涵, 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正是在历史的沉积中, 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得到深化和内化, 从而成为标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文明符号, 即传统文化。另一方面, 文化意味着“化人”。虽然人创造了文化, 但文化也塑造了人, 作为现实个体的人总是需要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 在这个意义上, 人是前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传统文化构成了人生成与发展的前提,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观点态度,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构成了当下人认知的“逻辑的格” (列宁语) 。
文化与认知的互动关系意味着, 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脉络而成为孤立的独白和僵硬的灌输, 理论的活力在于为人们所理解和内化, 而一种理论只有注入了历史文化的血液, 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才能融入个体的精神世界。纵观中国近现代史, 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之所以在思想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如此大影响, 正是因为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出发点,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 另一方面,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视角, 给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高中政治课程的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塑造和形成中的青年学生,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和把握, 更应当是理论的理解和内化, 只有如此才能为中国梦的伟大实现培养既具有专业素质, 又具有良好道德的新世纪人才。过去的中学政治课程往往以灌输而非引导, 记忆而非内化的方式展开, 进而沦为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掌握的枯燥知识。这种方式的教育不仅效果微弱,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从而产生负效应。造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良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施教者忽视了文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规律, 脱离文化传统和文化语境阐述知识, 让本该唤醒学生道德意识的学问变成了知识的独白, 让本应内化的理论变成了工具理性的运用。
二、契合与启迪——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的现实可能性
多元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属人世界, 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虽然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总存在着差异, 差异可以造成排斥性的对立, 但也可以产生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思想精髓与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存在着内在的一致和深刻的契合, 二者的结合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 弘扬优良传统, 增强学科认同感。
一方面, 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理念内在契合。儒家教育思想对传统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厚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个体在认识结构和性格特征上不尽相同, 标准化的课堂教学虽然满足了大多数人都能受到教育的要求, 但也忽视了个体及其个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孔子在教学中往往针对不同学生的相同问题给予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的回答, 这些回答表面上看似随意, 甚至相互矛盾, 但实际上却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原则上,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此, 孔子主张教学应当是带着问题意识的教学, 课堂不应当是教师的独白, 而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思考。在教学目的上, 孔子主张立人, 培养学生“至于道”的品格。唐儒韩愈的名句“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深刻表明了儒家的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教师最重要的目的是传道, 但这里的“道”不仅仅是学问之道, 更是做人之道, 人生之道……当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和尊重教育, 认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应当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教育哲学思想无疑与当代教育的这些理念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给予巨大的启发。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为高中政治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资源。中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很多内容与中学政治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政治思想方面, 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的主张体现了民主理论的萌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和法家的法制思想则对于思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在经济思想方面, 荀子对如何实现“富上而足下”, “上下俱富”这一理想探讨, 体现了积累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儒家与其他学派关于利义之辩的讨论则为思考法治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在哲学思想方面, 佛教哲学关于“有”、“无”、“空”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阐述为理解辩证法和对立统一具有深刻意义;儒家的“格物致知”理论则能更具体和生动的理解实践及其与认识的关系。可见, 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学政治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割裂的。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在发展中, 总会面临相似的问题, 而先贤的思考往往包含了智慧的火花, 能为理解和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应当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相关内容, 在历史的阐发和对比中, 展现理论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三、超越与创新——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程的相互结合既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又有现实的可行性, 为使传统文化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努力。
第一, 超越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当前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 一种观点全盘肯定, 另一种观点全盘否定, 而两种看法都是恩格斯所说的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全盘肯定者主张回到过去, 否认当代文化的价值, 忽视了文化和思想应当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发展的;全盘否定者则总是为传统贴上种种标签, 从而简单粗暴地排斥传统, 例如:在对传统哲学思想上, 大家往往习惯性地贴上“唯心”和“唯物”的标签, 并毫无思考的认为唯心就是不好的, 唯物就是好的, 对此列宁曾提醒大家“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昧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在此列宁正确地指出, 对待传统思想和文化时, 应当保持客观的立场, 应当深入其具体内容本身而不是对其内容简单的定性, 只有以辩证的观点分析, 以历史的视角理解, 才能防止两极对立的错误观念。
第二, 创新教学体制, 建立多学科协助与联合机制。当前中学教学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和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史部分, 而政治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这种情况教学状况容易将传统文化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 在强调学科综合的当下, 也不利于各学科的融合与汇通, 对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建立多学科协助与联合机制, 通过文言文学习, 掌握阅读历史与传统的基本技能, 增强历史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相关文言文历史背景的了解, 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提供丰富的文史资源和理论问题;通过高中政治教育的学习, 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本思想的分析和把握, 为进一步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只有各学科的相互联合, 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 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育的时间、形式和内容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中政治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 更应该走入学生的生活, 通过各种方式, 以多重面向展开。与知识的直接传授相比, 教师的人格感召力, 学校环境的感染, 集体环境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浸润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此,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举办读书会, 以优美的古典文学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播放历史纪录片, 将书本上干枯的历史事实和知识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布置政治小论文, 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寻, 激发理论思维, 开拓理论视野。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在多元的施教方式中, 让学生愉悦且自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 更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上的“知”转化为实践上的“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塑造和培育学生正确政治观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的课程, 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本文试图分析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政治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并以此为基础, 探讨其融入的方式和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政治课程,心理学基础,现实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传统政治课堂】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进政治课堂08-15
政治传统08-27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07-18
传统文化高中政治09-05
传统文化下初中政治08-01
政治变迁中的传统文化05-17
传统教学原则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10-06
传统课堂模式09-17
传统课堂弊端10-31
传统英语课堂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