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政治课堂论文(共6篇)
技校政治课堂论文 篇1
摘要:在技校的各学科教学中, 政治课遭遇了学生的冷落, 使得教师教得无劲, 针对此,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 阐述了对改革技校政治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技校政治课教学,教学困境,兴趣
现在的技校生大部分是经过中考“筛选”下来的学生, 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一;有的虽然聪明但学习态度差, 表现懒散。而公共课特别是政治课与学生的技能形成又没有必然的关联, 所以, 在技校的各学科教学中, 政治课遭遇了学生的冷落, 使得教师教得无劲。那么, 如何让政治课教学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了一些尝试。
一、以情感为纽带, 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互相照应的过程, 只有情感交融, 才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而技校生是在初中教育中自尊心曾受过伤害的群体, 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 有的还是教师眼中的“双差生”, 往往缺乏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关爱。因此, 技校教师更应继承和弘扬“有教无类”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尊重和热爱他们,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关爱, 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在课后, 我经常深入各班、各宿舍与学生谈心, 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有时还参加他们的课外活动, 在娱乐中培养师生情。渐渐地, 学生与我不再陌生, 在一起时我们可以从学习聊到人生, 从当下谈到未来。随着师生情感的加深, 我发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原来开小差的学生认真了, 主动回答问题的多了, 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二、以生为本, 合理调整教材内容
目前我校使用的政治教材是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的《思想政治教程》, 它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 是一本高质量的教材。但我认为还可以依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 使授课内容更能贴近学生实际, 更能体现教材的指导性作用,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例如, 对技校一年级的学生可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法律常识”部分中的宪法、刑法、民法常识讲授, 通过这样的调整, 授课章节将由易到难排列, 学生也易于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新生进行心理上和学习上的指导, 这对加快新生对技校学习生活的了解与适应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学生也会因所学内容既易于理解又实用而感兴趣。
三、以问题情景为依托, 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 这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 可以是教师预先设问, 或是学生预习提出问题, 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发现问题等, 这些方法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拓展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 在讲授“盗窃罪”和“抢劫罪”时, 在引导学生掌握盗窃罪和抢劫罪各自的特点后, 我向学生提问:盗窃罪与抢劫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此基础上, 我又设问:16岁的李某与朋友相聚饮酒, 席间朋友皆醉, 唯李独醒, 走时, 李某拿走张某放在桌上价值2500元的手机据为己有。请问:李某是否犯罪?如果是, 犯了什么罪?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很热烈, 课堂气氛活跃, 当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而获得新知时, 他们很兴奋。
四、以灵活的教学手段, 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西方教育学家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 而且应该使学生有一种被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学习。”但长期以来, 政治课几乎是教师一支粉笔板书, 一张嘴说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突出的是“教”的主导地位, 而忽略了“学”的主体性, 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接收器, 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因此, 政治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合理点缀乐趣, 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例如,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可采用诗歌朗诵、小品、漫画、插图、音乐欣赏等形式, 从而起到先声夺人, 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在讲授“意志”一课前, 我向学生播放歌曲《和自己赛跑的人》, 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使学生领略歌曲中隐含的人生真谛, 得到音乐的陶冶。又如讲授“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和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为课堂打造声势, 我设置了模拟法庭,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打官司。课堂上又是一阵兴奋性地骚动, 洋溢的是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热情。
五、以现代科技为辅助手段, 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 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是教师难以凭口舌解释清楚的, 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 如果过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抽象的理论, 将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痛和吃力的事情。然而运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信息集于一体, 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 引发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拓展课本知识, 丰富教材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如在讲授“几种错误的人生观”时, 我通过多媒体动态地展示一组场景, 先让学生分析说明哪些是正确的人生观, 哪些是不健康的、颓废的人生观,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最后, 再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相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动静结合, 令人易于记忆。又如在讲授“环境污染防治”时, 我通过网络下载一系列环境污染实景, 让学生直观感地认识当前我国防治污染的迫切性及艰巨性。实践证明,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六、以体验成功为催化剂,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心理学认为:“成功使人愉悦, 充满信心。”而技校生尤其需要体验成功, 因为他们在中学时代所体验到的失败往往多于成功, 他们对成功感的需要显得更为强烈。所以, 一方面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完成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多用诸如“你比上次进步多了”、“你能做好”“再试一次吧”等激励性的语言, 让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保护自尊, 找回自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燃起成功的希望之火。
七、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授之与鱼, 不如授之与渔”。授人与鱼只够一餐之用;授人与渔, 可用终身。技校生往往文化基础差, 自学能力低, 学习态度不端正, 因此, 要想学生会学、乐学, 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一, 指导学生坚持预习, 争取学习的主动权。但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觉完成课前预习是很难做到的, 为此, 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提出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预习,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并在新课前逐一检查预习情况。第二,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争取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是有限的,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应强调重点并指导学生巧做笔记、巧记知识点, 切勿让学生堂上无从下手。第三, 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归纳, 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每节新课下来, 知识点繁多, 如果不做归纳, 就不利于记忆。所以,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知识归纳工作, 从而达到既方便记忆又触类旁通的目的。
毫无疑问, 要改变政治课的教学困境, 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要功在课外, 注重感情投资, 加强沟通, 更要功在课内, 注意以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感悟能力。兴趣不是天生的, 而形成于教师的诱导, 关键在于我们──技校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3]廖迎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优质情感.主动发展育德之路.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6.6:97.
技校政治课堂论文 篇2
浅谈技校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钱跃文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7期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大家都深有体会。在现在的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中,老师们也力图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技工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已脱离了高考的束缚,教师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应该比较高才对。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教务处都会在学生中开展对老师的评教活动,“学生学习兴趣”已经连续三年排在评教的九个项目的最后,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也不例外。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多样化。如果技校师生关系不和谐,思想政治课跟不上专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脱离学生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感情因素之一,在任何行业领域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教学而言,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教育经典,历经千载的现代教育则更是如此。它所强调的是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性。当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的时候,所教导的东西他们就愿意相信,学生由尊重、信任、爱戴老师到爱学这门学科。这对于向学生传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知识等社会科学的政治老师来说尤其重要。政治老师们如果能够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与学生相处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创造一些有利因素,让学生愿意亲近老师,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值得亲近的,并且由此让他们能够做到发自己肺腑地亲近老师,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老师的教导他们就会由衷地相信了。
1.老师要学会构筑师生对话的平台
现代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定位为“平等关系中的首席”。这就是说,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对话、平等的切磋,老师的话语与学生的意见是一样的,相互之间在对话中取长补短,互有收获。师生之间是相互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单向传输;不只是老师向学生的杯中倒水,而是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寻找水源。
2.老师要学会成为师生交流的磁场
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遇到问题以后,老师会帮助他们解决。当学生带着问题来到教师的身边,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点亮他们的心灯,让他们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航标,胸中有了豁然开朗的畅快。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老师就是一座磁力很强的磁场。
3.老师要善于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
处于成长与成才过程中的学生,每天都会遇到人生道路上的疑难、科学道路上的疑惑、社会交往中的困惑等等。每当他们遇到这些问题,只要向老师提出来,都会得到启示和点拨,他们就会由衷地敬佩,认为老师就是自己身边的一座宝库,是永远值得敬佩的人。
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不断加油。这样,学生就会愿意亲近老师,老师的教育主张和教诲学生就会听得进去,学生对政治课也就爱屋及乌的有兴趣了。
二、结合专业和形势,改革技校政治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改变,要切实突出政治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就业和创业。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各个时期德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承继性,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等,在教材编写、内容讲授中,把时代性与继承性充分结合起来。技工学校既不同于中小学,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技校生一般文化素质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政治课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易于被对象接受。
密切联系时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国家大事发生的时间规律和预告信息,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将教材相关内容的次序进行调节,使其一致。例如,每年的3月是“两会”召开的固定时间,应该在春季开学时将“两会”的内容调整,使学生提前准备相关知识;又如,每年12月一般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将教材中的经济制度、经济调控内容经过适当的调整再学习。教师主动地提供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有利于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的充分结合。例如将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纪念日相结合,复印资料、展示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有更多的认识,还应该收看纪念大会上领导人的讲话,做到深度结合。应注意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时突出重点,在重点问题上结合紧密。发掘与教材内容关联度较高的部分加以放大、强化。开展时事政治竞赛之类的活动,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学习兴趣。
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也可以增强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校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如树立榜样是完成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选择家乡籍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能否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和写,学生只是听和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能力的提高。对很多知识的认知都是抽象、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笔者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境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质量。
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造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政治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调整,做个教学上的有心人,才能让学生懂得政治课既能学到知识又有趣味,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也能学得好。
浅析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篇3
【关键词】技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技校担负着培养后备劳动人才大军的重任。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劳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技校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进入技校学习的,正处于身体与心理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思维活跃、思想稳定性差、自我独立感强,性格叛逆严重、富有朝气活力、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等。技校学生表现出来的这些思想特征,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只有坚持从学生发展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出发,适应技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才能使我们技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
1 当前技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技校生的主体,他们生活缺乏自律、学习缺乏主动、思想缺乏主人翁精神,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随意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技校生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薄弱
技校学生虽在待遇方面明显高于普通高中,但其录取的分数却比普通高中的分数线还低,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工人为主,不能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培养需求,报考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控能力差,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校园的环境且自己不努力,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跟不上。
1.2就业形势严峻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许多企事业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随着社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增加和重视,技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国家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技校学生的自身局限性,再加上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每年毕业生都有增长,导致技校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心理负担沉重。这也是当前技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技校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只是想混个文凭;有的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有的对技校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他们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上进心不强,处于一种不是我要学,而是家长和学校要我学的被动状态。
1.4技校学生心理脆弱
目前技校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弱点。一方面,他们大多数没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从小受长辈娇宠,这使他们当中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的弱点,如不愿奉献,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懈,意识薄弱;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另一方面,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学生感到迷惘、困惑、苦闷、压抑、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2 加强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德育课是技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重视德育课的教学。一方面,教育不仅要针对学生开展,同样也应该让教师对此有所学习,从而改变教师对技校,对技校学生的认识思想偏差,提高对学校与学生的信心,增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要着力通过教师言谈举止去感化学生,而不是单纯地靠书本知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理解接受学生,进而用正面的观念引导学生上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2.2突出心理教育
技校学生在社会各种思潮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偏差,使许多学生出现自卑、自暴自弃、是非观念淡薄等倾向,都表现出如今技校学生心理教育缺失的严重性。要根据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技校学生的自身特点,突出心理教育。要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其应有的人际协调能力,继而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
随着学校教育从升学模式到素质模式的转轨,那种只强调外在行为约束,忽视主观能动性,只强调习惯培养,忽视素质提高的教育观念应该改变。要建立一种开放的、主动发展型的,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宗旨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坚持以尊重、理解、关心、激励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情教人,以情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关心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消除和矫正。另外,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结束语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基础的技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迷茫、心理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特点,是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与工作目标,要切实了解技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将技校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技校实现高效课堂和多种因素有关 篇4
【摘要】
技校教学要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企业实习,提高操作技能,掌握企业生产和员工学习状况,教学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要不断拓宽知识面;虚心倾听多方面的建议。学校、企业及相关部门为老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减少对老师教学的干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关键词】
高效课堂;操作技能;需求;教学环境;评价;管理
技校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即教学要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只有注重技能的培养,才能实现技校的高校课堂。特别在目前现实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无论家长还是学生,只要学生学习基础差不多,都倾向于选择初中毕业以后上高中,考大学,即使考不上大学,还可以选择上高职高专。所以,初中毕业没有出路的学生才不得以上技校。而且一些用人单位把技校生拒之门外,加剧了技校生源的不足,以及学生质量的下降。尽管社会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但是这种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那么,技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务必面对现实,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理论课教学够用即可,而且要通过实习课和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能让理论和实践脱节。如果把大量时间花费到理论教学上,不仅没有好的效果,还影响实操课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上实操课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不仅要处理好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的比例关系,还要把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然后,通过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能够较快掌握操作技能。下面我通过一些课程教学的实例,来阐述这个道理。氧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较复杂,设备很多。但是,每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要求并不复杂,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就能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每个员工的努力。如果实践教学环节控制得好,那么,我们的学生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能够独立思考,改进生产工艺或设备。当他们的实践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理论知识有更高的要求,就会自觉地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
氧化铝设备这门课对于技校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在教室上氧化铝设备课是一门令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无味。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用文字来描述具体的设备,过于抽象,对于刚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很少见到什么设备,对设备的内部构造更是一无所知。由于基础差和其他原因,相关课程没有学好。比方说,有一门课叫机械知识,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讲述了设备常用的传动机构、制动方式、零件联结方式,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氧化铝设备这门课非常重要。众所周知,专业人员用术语交流简单易懂,但是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连杆机构,不知道什么是齿轮机构,不知道什么是蜗轮蜗杆,不知道什么是螺纹传动。所以,当老师讲设备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时,学生很难听懂。自然地,逐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是,学完这门课,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鄂式破碎机、球磨机、回转窑、石灰炉等基本的氧化铝设备。
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师不能埋怨学生基础差,不能一概认为学生不爱学习,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找不足。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老师要合理利用它们。网上有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的动画,还有视频,非常形象、直观。老师自己也可以拍一些照片和视频放到课件里。老师不仅自己要懂设备的基本原理,还要会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技能。要能把抽象的设备工作原理用学生日常见到的事物描述出来,做到让学生应知应会。例如,破碎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学生应该都吃过核桃,要把核桃弄碎,可以用锤子砸,即冲击法,也可以用钳子夹,或放在门缝里用门挤,即挤压法。常用的安全阀有重物式、弹簧式和脉冲式。前两种最常见。高压锅(不是电高压锅)上就有这两种安全阀。设备上有很多地方有螺纹,螺纹又分左旋和右旋螺纹,一般是右旋螺纹,有的地方必须是左旋螺纹,有的地方可以是左旋,也可以是右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自行车左脚踏板里的轴用的必须是左旋螺纹,右脚踏板里的轴用的必须是右旋螺纹。如果相反的话,脚踏板越蹬越松,最后会掉下来。有一种阀门叫闸阀,有明杆和暗杆之分。阀杆上的螺纹分别在上部和下部,都是左旋螺纹,实际上右旋螺纹也可以,但是不符合习惯。因为一般的阀门,当面对阀门时,顺时针旋转,是关闭阀门,而闸阀,若用右旋螺纹,恰恰相反。鄂式破碎机的传动机构可以简化为曲柄摇杆机构。什么是曲柄摇杆机构?把自行车支到地上,人骑到车座上瞪自行车,脚拐子就是曲柄,大腿就是摇杆。社区的健身器材,有的也和人的大腿小腿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当然,讲课时,是否需要讲这些例子,还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里只是想说明,老师要多动脑筋,要善于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易懂。要善于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易懂,就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专业素养,包括操作技能。如果老师不思进取,讲课照本宣科,学生永远都不会喜欢。
让学生到氧化铝厂实习是学好氧化铝设备的重要途径,但是老师要先去实习。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操知识,只有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活学活用,毕业后才能成为氧化铝厂欢迎的人,这个道理不用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任课老师要首先成为熟练的技师。现在,各个企业竞争很厉害,人员都不富余,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愿意花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实习而影响正常生产。老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到氧化铝厂实习,以便学生实习时能够亲自指导学生,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到氧化铝厂实习确实脏、累、有危险,但是,没有 3 付出,哪有收获?要尽职尽则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就要给自己补上这一课,不能依赖企业了。
机械制图也是一门比较枯燥难学的课,准确地讲,是一门入门比较难的课,入门以后,并不难。
学校、地方劳动局和某企业合作,为该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有一门课是机械制图,总共6次课,12个学时,鉴于以往培训的经验,劳动局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是,让学员会识图即可,不要求会画图,不用讲太多制图的知识。该劳动局也与很多单位合作过,包括高校、设计院、职业技术学校等,请专家、教授给企业讲机械制图,效果都不好,没有达到让学员学会识图的目的。劳动局的人认为,这些专家、教授讲的制图的内容太多了,以至于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我认为,劳动局鉴于以往的经验,出于良好的愿望,对劳师提出要求和建议是合理的。但是,以往培训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员工学习基础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老师深入企业少,教学不能因才施教,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高估了企业员工的能力;课时太少,学员太多,教学条件有限,不利于教学;学员利用下班时间学习,过于疲劳,影响学习效果;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一个企业,也是进行类似的培训,也有机械制图课。企业负责这次培训的负责人上过中专,学的是机械专业,学过机械制图课。该负责人对老师的要求也是不用讲制图,直接讲识图即可,更有甚者,直接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计划,直接让老师给他们的员工讲自己企业的图纸。该负责人的理由是,学员大部分不用画图,有些岗位会简单读图即可,还有的岗位就没有图纸,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就可以了,其余的几个是技术科的,干的就是这一行,制图知识都学过。
总共没有讲几次课。第一次老师按计划讲了一些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二次按企业的要求,提前到企业,找了几张典型的图纸,讲图纸。第三次,按照企业的 想法,应该继续讲一些图纸。但是,负责人没有来,没有图纸,于是,老师继续讲一些主要的术语和概念,给学员举一些例子,最起码让学生知道,三视图是怎么得到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剖视图、剖面图等等。很难想象,这些知识,包括一些术语,如果不讲,如何给学员讲复杂一些的图纸。就象一个学生,不教他识字,如何去读文章?学制图的过程就是在学识图。后来的几次课,既按计划讲主要内容,同时做一些练习,穿插着讲企业的一些图纸,作为例子。值得一提的是,用企业的图纸作为例子,效果挺好,首先,很多员工见过实物,还有一些见过图纸,亲切,易懂。不过有的图纸,有一些错误,影响读图速度,但是正好可以作为错误示例。实际上从课堂练习看得出来,技术科的这几个学员,制图知识学得并不好,提供图纸的技术员连那张错误的图纸都没有完全读懂,有几道识图题也没有完全做对。如果他制图课学好了,这些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说明,老师讲课,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企业、劳动局都不要过多地质疑甚至干涉老师的讲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隔行如隔山,讲课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简单。既然用这个老师,就让他放开讲,别让他不知所措,需要强调的是,更不要让他投人所好,反而达不到教学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学员没学好。
目的之二就是想说明,老师要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情况,包括生产情况和员工情况,要善于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虚心倾听企业、学员和相关部门的建议,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随时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要站在知识和技能的前沿,永不落后。
技校政治课堂论文 篇5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十分必要:一是过去一本教材、一张老脸照本宣科式的政治教学显得落伍而枯燥,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形式学生不愿意接受;二是技工学校学生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于哲学、方法论等部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必要采取措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实际的形象的有说服力的生动事例;三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现代化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促使政治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二者结合的可行性有三点:一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广泛普及,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在加强,完全具备从内容到形式上结合的条件;二是新一代年轻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也在提高,大多数能熟练使用电脑,不少老师能自己制作课件,另外,学生对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较感兴趣;三是目前互联网上政治学习的资源相当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德育、职业指导等网站或资源为老师和学生丰富完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创造了条件。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有机结合的方式
1.利用政治或德育网站教学
把内容丰富、形式鲜活、贴近技校政治课实际的网站推荐给同学们,或者与同学们一起登录一起研究、学习、提高,把呆板的书本和文字变成入眼入脑入心的典型教育材料,使政治教育变得灵活而富有新意,提高教育和学习效果。
2.恰当运用网上搜索
互联网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应成为学习的有利助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德育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关键词,之后布置一些作业,叫他们结合网上搜索来完成,看谁解决得更为圆满、透彻,在班级里面交流,共同提高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尝试建立校园网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计算机老师帮助建立校园政治或德育网站(有校园网的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栏目)。政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叫他们搜集素材,然后由专业的网站制作老师指导,建立政治或德育学习网站或网页,使政治教育的表现力更强。为此,班级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兴趣小组,吸收优秀的同学加入,把它当成政治或德育教育网建设的主要力量。
4.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每一名政治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特点,课件是展示自己对政治课内容的把握以及计算机与政治课结合水平的窗口。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要加强政治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要适时组织政治教师进行交流推广,为他们提供更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5.利用电视等媒体加强政治教育
政治课要紧跟党的形势,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的一些重要事件。主流媒体上的报道理应成为政治学习的材料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认识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党的代表大会,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中央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策,了解对汶川、玉树地震进行赈灾的基本情况等,以利于广大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有助于其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实践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成为政治课的主导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偏离了国家对技校政治课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政治课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完善政治课教学,教师的指导、教育作用不仅不能忽视,相反要加强,不是加强其照本宣科的能力而是要加强其运用各种方式实现教育人和塑造人的综合能力。
2.在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同时加强网络监管
互联网有利有弊,网上信息和资源极其丰富,但青少年的甄别能力有限,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往往乘虚而入,所以要对学生上网给以必要及时的过滤,给他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3.在政治课教师中普及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多种政治教学的辅助工具中,要重视加强政治课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开展网络知识、课件制作、网站的制作等知识的培训。在计算机广泛普及的今天,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要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理所应当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4.加强政治课教师的学习交流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政治课教师学习交流会,推广教学经验,交流授课心得,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研成果展示给大家并逐步推广,以此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整体水平。
技校政治课堂论文 篇6
【关键词】调研 访谈 专业信息 职业信息
我们技校的政治课教师,绝大部分是来自普教系统的,他们往往缺少对技校专业课的认识,这种现象造成了许多政治课教师普遍下意识的把技校的政治课看作是一门孤立的学科,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政治理论灌输下变得对政治课索然无趣了,政治课也就没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引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自然政治课的开设也就违背了它的初衷!通过我长时间对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反思,探索出了以下两个破解此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调研获取校内专业信息,促成“交集”
在如今的技校教学中,常常听到其它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整合、融合,却鲜有人提起我们的政治课也需要与学校相关专业课进行整合、融合,以求建立起这么一个相互交融的“交集”,从而使得我们的政治课和学生以及学生所学的专业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相互服务作用。然而我认为要寻找到这个“交集”最捷径的办法首先莫过于通过向我们的相关专业课教师和所教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能获取许许多多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调研的形式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听课的方式。比如,我曾向财会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到他们的专业课中有一门叫《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课程,其实它就是我们政治课的范畴,所以这门课我们政治课教师就主动把它纳入到了我们政治课的范畴,该门课也成了与财会专业进行融合的切入口,从而主动去促成学科上形成 “交集”。又如我在财会专业的班级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所以我上课时就讲的非常深入,通过列举一些身边常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寻找和挖掘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和规律,从而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深深的认识到经济不仅仅是“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是每家每户、摊贩厂商“精打细算”的小计划;也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要明白政治常常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万不可忽视其对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还要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懂得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其实就是由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共同编制而成的道理。我们政治课教师通过在财会专业班级开设以上两门课,不仅能很好的从专业方面寻求到了一个“交集”,还和学生在师生情感、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方面获得了一个思想上的“交集”,从而最大程度的改善了以往的师与生的关系,也最有效的破解了以往师与生专业上的不共鸣现象,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采用访谈捕捉校外职业信息,形成“交集”
我记得身边有一位很敬业的政治课教师说过:如果学校能给我一年时间去访谈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我将会出版一本有技校特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引领书”。这已充分说明我们技校的政治课精英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寻找优秀毕业进行访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采用访谈的形式,我们能获得优秀毕业生身上所具有的共性优秀品质和特性优秀品质。访谈结束以后我们要对相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共性优秀品质进行提炼,最后内化成职业素养的现实标准,从而形成与政治课的“交集”,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交集”来很好的指导我们在校的学生在职业素养上要求达到的标准;通过对相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特性优秀品质进行提炼,内化成职业素养的现实标杆,从而形成与政治课的“交集“,在教学中我们政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标杆性的“交集”来激励在校学生去勇于创新,从而打破传统政治课理论缺乏生动事例来佐证的尴尬局面,事实胜于雄辩,最终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个活生生的积极的、向上的成功典范,以此达到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作用。例如,我曾对我校07届汽修专业的一名叫做胡铁生的优秀毕业生做过一次访谈,当问起他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汽修这个专业的时候,他就谈起了他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说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车,车子这么多,开久了就难免会旧会坏,这就需要社会有一个很大的维修队伍来保养这些车,就业的前景自然就广阔了,我们中国也一样,未来汽车肯定会很多的,也需要很多汽车维修人员。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在这里如果我们用政治课中的哲学观点来解释,那就是他能够透过社会现象看到经济现象的本质,从而对事物作出了准确的判断,选对了所学专业,同时我从他的领导那里还了解到他是一个职业行为习惯很好的下属,在访谈中也体现到,他今天技能的精湛离不开他良好的职业素养,离不开他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就严格要求自己,勤反思、戒反复、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从而成就了今天成为一名出色的资深钣金技师。政治课教师则可以通过以上 “交集”,为我们在校的相关专业学生构建了许多专业方面成功的案例集,通过提炼和内化这些访谈得来的素材,形成政治课与专业课的又一“交集”。
三、结语
作为一名技校政治课教师,在校内我们要勤于向其它专业课教师和班级学生进行调研,尽量做到了解他们的专业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对政治课的所需,从中挖掘出与政治课相融合的地方,形成与专业课的“交集”。在校外则应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访谈一些我们技校的优秀毕业生,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更多的闪光点,然后内化到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来,形成与专业课的“交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也能对学生起到非常大的激励作用。通过与专业课建立“交集”,使得我们技校政治课不再是一门被孤立的学科,它同样能够和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专业起到相互服务的作用。我坚信政治课通过与专业课建立“交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技校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自然课堂也会变得日益精彩起来。
【技校政治课堂论文】推荐阅读:
技校政治教学10-12
技校课堂11-03
技校语文:课堂教学06-21
技校生心理论文05-24
技校生作文教学论文07-21
技校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论文08-17
技校实操教学改革论文09-05
技校学生能力05-30
技校语文教材09-09
技校体育课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