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2024-08-31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共12篇)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1

学生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既有其特殊性, 又符合一般的管理规律。而所谓的管理规律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 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规律。学生管理的对象, 就是具体研究学校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成效, 并在办学竞争中如何不断的向前发展壮大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律。决定学校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 但学生管理的水平如何, 培养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 是最重要的原因。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 有别于其他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管理, 技校学生管理的重点不是管而应该是理。

一、管字当头, 弊多利少

应该说,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老师, 突出学生管理的管字当头, 本意肯定是好的, 那就是, 想通过管, 创造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 维护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把学生管好,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放心, 学生不出大事, 不出中事, 小事少出, 从而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甚至是重要的有效的方法。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 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已经不是幼儿婴儿, 不是小学生, 他们已经是一群初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的准年青人, 已经是小大人, 对于他们的管理, 重点不应该是“管”。

首先, 管字当头, 势必导致以压代管, 以罚代管, 以扣代管, 甚至以开除代管。我们知道, 要管住人, 总是要有手段, 要有措施, 而这些手段和措施, 不可能是和风细雨的谈心, 不可能是不厌其烦的说劝, 不可能是三番五次的教诲, 而肯定是铁的纪律, 是不容申辩的家长作风。如何才能管住, 如何才能管死, 那就是压、扣、罚, 就是杀一儆百, 劝退开除。

其次, 管字当头, 势必是以人治校, 而不是以法治校。我们的宗旨是以人为本, 以法治校, 以德治校。而突出一个管字, 处处管字当头, 管人者说了算, 以人管人, 以罚治校, 而不是以制度管人, 管理者就有可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就有可能成为救火队员, 而被管理者往往却是口服心不服。

再次, 管字当头, 只能有利于弱者心理的培养。学生面对严厉的管, 面对铁一般的冰冷的管, 处处显得无奈, 时时显得无助, 个性和创造力被压抑了, 争强好胜的心理没有了, 剩下的只是唯唯喏喏, 剩下的只是不是心甘情愿的服从。

二、重点突出“理”, 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 是充满活力和幻想的学生, 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对手, 当作敌人, 要以人为本, 倾注更多的人情味, 要爱生如子, 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创造宽松的环境, 使学生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生动活泼, 使全校政通人和, 积极向上, 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要达到这一目标, 在学生管理方面, 就一定要重点突出“理”。

管是形式, 理是内容, 突出“理”, 就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就是要在尊重人的前提下, 开展管理工作。

突出“理”, 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主要内容, 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

突出“理”, 就是要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理顺、理平、理公, 通过他理和互理达到自理。

突出“理”, 就是要树立现代学生观, 与日俱进, 以人为本, 以法治校, 以德治校, 使管理成为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点突出“理“必须要理顺的几个关系

1. 要理顺学校与学生科的关系

学生科是学生管理的最直接的部门, 充分发挥学生科的积极性, 充分尊重学生科的意见和建议, 使学生科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是取得学生管理成效的最重要的前提。学校要理顺和学生科的关系, 明确学生科的职责权利, 赋予学生科管理学生的尽可能多的职权。学校在制定了重大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以后, 就应该由学生科去具体执行, 学校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科的日常管理工作, 让学生科的自主权变为主动权。

2. 要理顺学生科和学生会的关系

学生会是学生实行自治管理的重要组织, 是学生科的得力助手, 理顺学生科与学生会的关系, 重要的是两点, 一是民主选举出一个高质量的能力强的众人服的学生会, 为学生自治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积极性, 让学生会充分行使学生科的职权, 把学生科的工作目标变为学生会的实际行动, 充分树立学生会的权威, 尽可能多的将权力下放到学生会, 让学生会在管理中发挥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

3. 要理顺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关系

高年级学生往往是以老大哥自居, 看不起低年级的学生, 有的还想欺负低年级的学生, 而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对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适应, 特别是新生, 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 对高年级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备心理, 有的产生恐惧心理。而在低年级的学生中, 也有一些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把中学的一些不良习气带进来, 不买高年级学生的帐, 甚至想方设法要和高年级的学生抗衡, 造成不必要的冲突。高低两个年级的学生是两个大的群体, 如何使这两个群体融合在一起, 理顺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关系, 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必须要高度重视。要理顺这一关系, 一是要教育, 二是靠制度, 三是要交流。

4. 要理顺学生科和班主任的关系

要明确班主任或年级主任的责权利, 要大胆的放权, 使班主任有足够的处理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的权力。当然, 也要明确班主任对学生科的责任, 班主任要对学生科负责。在此基础上, 班主任也要理顺与班级的关系, 理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抓班级工作要注意抓班干, 抓重点, 抓源头, 抓萌芽。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 要理顺学生的心理疙瘩和感情矛盾。

管理是一门科学, 学生管理也是一门科学, 技校的学生管理更是一门与众不同的科学。技校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 是一个有更大变数的群体, 搞好技校生的管理, 具有与众不同的挑战性, 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乎自身实际的办法, 是我们技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2

转眼间,我已经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年了。这其中可谓是千头万绪,回过头来总结这学期以来的工作,经过这学期班主任的摸爬滚打,加上同事的不吝帮助,我对当好一名班主任有了很大的信心,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的工作方法是:制定班规班纪,严格制度;培养班委骨干;关心爱护学生;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下几个方面我浅谈些个人意见。

一、建设良好的班规班风,加强班级凝聚力

技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班集体,而班级的环境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键是班级的班规、班风建设是否良好。一个班级如果有良好的班风,就会使学生团结一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我一般采用课前谈话,课间交流,深入宿舍与学生座谈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利用班会课,每周班会课对本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张贴适合本班的班级规定、公约,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自律的良好品德,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班级公约让学生严格执行,反对自由散漫现象,对学生是一视同仁,不护短,对班干部从严要求,希望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处处以身作则。我作为班主任,对班上发生的事情能及时处理解决,不拖沓,从不马马虎虎了事,更不会放任不管。发现问题先作深入细致的工作,对事不早下结论,处理问题尽量公正合理,不草率,更不偏听偏信,而确保学生心服口服。作为班主任我更注重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绝不能失信于学生。这也是班主任在学生中有无威信的关键。在班上布置的事情要做到检查、落实、兑现,以便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一开始班上有部分学生有劲不往一处使,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会理会班级会怎么样?经过不断努力,班级中已经形成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团体思想意识,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代表着班级的整体形象。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我与普通话》征文、健身操比赛等活动中,我班学生都踊跃参加,虽然成绩不是最好,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让我高兴的是学生的那一份集体荣誉感。

二、关心、尊重学生

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要尊重理解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师生间就可能有隔膜,教育就无从下手。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尊重他们合理的心理要求;理解他们的思想、态度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尊重每个学生独特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等。

“理解是心灵沟通的纽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心理换位,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心理。只要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被关心了,从而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班主任讲

道理学生就容易接受。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尊重自己。

要想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必须和学生多沟通、交流。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而不能带有丝毫勉强,正所谓“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愁、所疑、所盼,才能真正把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同样的道理,要带好一个班级,班干部的作用是老师也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选拔、培养骨干班委的工作中,我一贯坚持“广开言路”,而反对独断专横;主张“全面评价学生”,反对“一点定论”。因此在本学期开学时,我没有急着定性评价,而是仔细观察了解后经试用期,才慎重定下班干部。同时,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他们在班上起着领头羊的作用。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也不能对他们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例如我班劳动委员,起初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我反复向她讲述清洁卫生与班级精神风貌的内在联系,让她重新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的情况表明,她的工作完成得相当不错!此外,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

四、协助任课教师,齐抓共管课堂纪律,密切联系家长

学生在学校除了和班主任面对面之外,剩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和科任老师学习度过。班级管理仅靠班主任抓是不够的,还须取得任课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科任老师是班主任之外的监督者,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到学生在习惯,纪律和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我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以共同抓好本班同学的思想教育和提高学习质量。以求在班级建立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向部分老师了解学生情况,讨论学生的问题,使整个班级得以在一学年里面纪律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学和科任老师没法沟通或者同学和班主任无法沟通的都可以通过第三方反馈并解决。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由于学生文化底子薄,缺少学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上课讲话现象时有存在,为此,我软硬兼施,课堂纪律时好时坏,有些学生竟然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跟我推心置腹:我们课堂上不是故意捣乱,也知道老师教学的辛苦,可是我们基础差,学不进,导致自控能力差才影响了课堂纪律。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班主任多和学生沟通,了解课堂纪律情况,及时处理课堂违纪现象。并发挥班干部管理课堂纪律的作用,我在没课的情况下自己则多到教室门口转转,协助任课教师,齐抓共管,这对改善课堂纪律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除了老师的指导,也需要家长的约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迫切心情。同学们也很在乎老师将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父母。本班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不在本市,打电话及时将学生在学校里面的表现情况向家长反馈,让家长经常给学生打电话、关心他们。班主任能够管理好整个班级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

五、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而且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的心理。要想教育好学生,你先得把学生研究透,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你要知道他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这样才可以想怎么让他接受你的教导。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其实,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但是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所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班级里不可能没有差的学生,所以对待要因材施教,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受到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班主任要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确比较差,但他们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也想变好,也想上进,也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因此,教师首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信任他们;其次,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急躁、不恼火,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多方开导,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对自己和学习充满信心。

如何做好技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篇3

一、开展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的价值观,是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转型和传统价值受到冲击的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要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学会生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学会适应社会,积极乐观,追求人生的不断超越与完善;学会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发扬集体主义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等。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关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的“五心”教育。使学生浸染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浅见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之逐步具备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能力和完美的人格。

二、拓宽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德育内涵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设立心理咨询日、悄悄话信箱等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2.抓好法制教育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生动直观、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加强警校联系,创建文明平安校园。

三、有机整合德育资源,努力拓宽德育途径

德育的载体无处不在。抓好德育工作,学校是阵地,教师是主力,社会是基础,课堂教学、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无不蕴含着德育的因素。融合这些因素增强学校德育的合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气氛。

1.每一位教师都有德育责任

在学校里,德育不只是德育课的任务,不只是班主任的任务,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使命,都是德育教师。我们必须把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良好的校风环境

要重视良好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学校要致力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3.建立德育网络

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横向联动的德育网络,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外部环境中的德育资源。联合宣传、文化、政法、团工妇联等部门,为青少年德育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四、把握德育教育规律,在生活中无声地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活质量的教育,我们不能把德育从完整生活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

道德教育不像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不断有新知识的补充,教师往往感到到德育工作缺少“范本”。其实德育的土壤、养料在于生活中,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喜好,使用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学校德育不仅要靠老师去“教”,更要吸引学生去“学”。我们学校发动学生自己编写道德学习方面的歌谣,学生写了很多,很生活化,但其中却很有道德的意味,孩子们的道德想象力、创造力很让人兴奋。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德育观念,有许多是在生活当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说教。

五、加强师德教育,努力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学校德育中,师德教育是前提,只有师德抓好了,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德育的良好效果。良好校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良好校风的形成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形象。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广大教师的以身作则,而部分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甚至不良的人格品质,可能会破坏整个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促进教师行为规范的加强、德育观念的更新和德育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师德育水平的根本提高。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技校学生管理难点探讨 篇4

1 特殊群体的组合, 容易形成“小帮派”现象

技校的学生基本都是考高中或者大学的落榜生, 所以家长只好退而求其次, 送孩子来读技校。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 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 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一个班里都具这种同样的命运, 很容易就一见如故, 结果没多久就形成很多小团体。小团体中的人都要讲究哥们义气, 荣辱与共。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将会导致整个班级出现不良局面, 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 技校学生之间的冲突很普遍

技校校园冲突频发, 不仅扰乱了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有效的冲突管理对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有很大的建设性作用, 更有利于学校老师学生的健康发展。面对学生间出现的冲突现象, 教师或学生管理人员如果简单的加以制止或就事论事, 往往使学生暂时解决了问题, 但对学生冲突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学生冲突的类型有称霸型冲突, 无事生非型冲突, 摩擦型冲突。我们要学会正确有效的管理好冲突。首先进行冲突的管理重在预防, 贵在教育。学生一入学就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来减少冲突的潜势和诱因, 如和学生谈话, 关心学生的生活, 制定群体性的约定。学校要建立一支有素质的学生会队伍, 开展好课外活动, 组织好学生积极参加。其次, 学生的冲突解决有三种方法:自助式解决冲突, 调停式解决冲突和强制式解决冲突。合理的利用好这三种冲突的解决办法, 做到及时, 合理, 不留后患。

3 技校生处在青春期阶段, 有很多特点值得关注。

3.1 逆反心理严重

技校学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主要来自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当逆反心理过重或者自己不善于调节, 会引起很多问题, 由此可能铸成大错。比如消极, 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现象就是逆反心理。学生经常给老师挑刺, 给学校挑毛病, 甚至发展到故意捣乱, 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 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对班级的影响很大, 如不善加引导, 会影响班级建设, 妨碍学生进步。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需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 不断的探索教育方法, 改进工作作风及工作态度, 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 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使学生心服口服。

3.2 技校生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

技校生的认知能力差表现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的消极人生价值观作挡箭牌, 就会出现是非不分的现象。青春期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强, 情感丰富而强烈, 很不稳定。他们很容易逞强, 常常做出一些冒失的事情来。所以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实现个性和集体观念的融合。要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

在新的形势下,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 只有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不断用新理念知道我们的工作, 才能更有效的办好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秋梅.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7, 07.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5

2017年以来,2017年团委学生会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团市委相关工作要求和学校今年的工作重点为主题,以德育工作为轴心,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带领全校青年团员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多项活动,认真做好学生会工作。现将这一学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高团员的榜样性和示范性

抓好团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团员的榜样性和示范性,是团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为此,加强团组织建设,提高团员的榜样性和示范性,一直是团工作的重点。

1、切实做好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团队工作的重要保证。注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黑板报、“兵器之声”广播站、团委会等负责人的工作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团委工作安排,有序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较好的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团支书定期对本班团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习知识,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并组织了一次“怎样做新时期团员”的大讨论活动,收到了初步的效果。还要求团支书对本班团员的言行进行监督,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3、进一步规范入团程序,严把入团关。在团员发展上,始终坚 持实行团员发展公示制,接受团内外学生的评议监督。

二、注重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兵器之声”广播站是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创建的重要载体,本学期,团委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对“兵器之声”广播栏目进行积极改版,改变原来的每天一个广播主题的广播模式,打造了以综合性广播为主的广播模式。现在每天下午的“兵器之声”广播主要设有“文学欣赏”、“心理疏导”、“校园点歌台”等栏目。

2、黑板报是我校主要的宣传阵地之一。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每两个月围绕一个主题,按年级对黑板报进行评比。

3、切实做好升旗仪式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学期我们还积极改变以往由校领导单一的宣讲模式,尝试让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作国旗下发言,通过试行的情况看,师生反映较好,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比较有亲和力,容易接受。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增加学生发言的次数,提高讲话的教育效果。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团组织的凝聚力

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增强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对团组织的认可度。一年来,团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有序的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进行。

1、推进“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一学期来,“青年志愿者”共3次到益阳火车站进行志愿服务,这是积极响应益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2、举行了“五·四”评优活动和师生合唱活动,激励和引导学校广大团员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团干部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团员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3、举行了“新团员代表入团宣誓仪式”。此举有效地强化了新团员的团员意识,提高了团队伍的整体素质。

4、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我们在青少年成长中心开设了“心理咨询”专栏,用一些典型案例对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教育。

5、本学期共组织学生进行过以“感恩”、“植树节”“青年节”、“工匠精神”、“庆元旦”等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6、11月中旬,团委在梯形教室发动班主任及学生热心捐款,号召师生为我校机电1701班因车祸受伤的廖盟芳同学进行爱心捐款,共募集爱心款7000多元,爱心款项亲自送到学生手中,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7.12月29日下午,学校在操场举行了庆元旦迎新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学生表演精彩纷呈,场面热烈喜庆,节目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积极健康、质量水平较高,充分展现了兵器学子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五、团委工作的不足及今后打算

1、对外宣传的力度本学期有些不足,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篇数不多,下学期将进一步加大对外投稿力度,确保大事、新事均有报道。同时还要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到学校网站上。

2、对团员的教育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本学期已做了一些团员教育工作,但团员的榜样性、示范性发挥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下学期将重点做好团员的团队意识教育、榜样性教育。

总之,一学期来,团委学生会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把团委学生会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使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技校;汽修专业;德育工作

企业最需要何种类型的员工?不外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结合当前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德育工作当中,应当着重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职业荣誉观和负责的工作态度。

一、分组教学,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当前,一体化教学改革已在技校全面推广,这种以小组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在教学实训环节,很多项目都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如发动机拆卸维修、货车车轮拆卸安装等。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以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教学为例,现实条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拆卸一台发动机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学生分为6?9人一组,每组分配一台发动机,共同完成拆卸组装任务。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拆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也懂得了要以大局为重,要按规则办事。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集体观念的培养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团队,立足于社会。

二、唤醒责任,培养良好工作态度

汽车上任何细小零部件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故障发生,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以发动活塞环装配为例,各道环开口方向应错开安装,如果对口则可能会发生烧机油故障。虽然车主不能看到这一细节,但是汽修人员应当对车主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因此,在技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拆装调试训练,还是整车维修训练,授课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认真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培养学生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增强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服务意识

新时期,企业的用工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校汽修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汽修人才的重任。当前,很多学生都认为汽修工作又脏又苦,没有社会地位,在参加工作以后也容易出现消极倦怠行为。我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会直接到维修企业就业,只有具备职业荣誉感才能主动树立服务意识,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企业谋取利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向学生灌输“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的观念,向学生讲述“2015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叶祖涛等优秀学子先进事迹,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汽修行业一样可以取得成功。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可以通过让学生轮流打扫实训场地卫生、为教师准备实训工具等点滴事情做起,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四、引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当前,国家大型客货车驾驶员短缺,可鼓励优秀学生发扬严谨负责的工作精神,从事职业驾驶员工作。其次,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汽修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性质,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再次,号召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优秀汽修企业的文化气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创新创业精神。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明星到学校现场说法,让学生分享他们创业的成功经验和感受,增强学习动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场的挑战。学校与福特4S店开展合作,增加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的机会,让学生了解4S店的管理特点和运作模式,鼓励学生创业。

总之,技校汽修专业德育教育工作,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职业荣誉观、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创新创业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春凡,王训.论分组教学对技校生“软技能”的培养[C].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4.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7

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 陆续送走了5届技校学子, 认真总结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有诸多心得体会, 认为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系列主题班会建设。

一、开展文明养成教育, 奠定健全人生基石

学生入学初期, 来到技校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作为班主任, 首先要在班级内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对于技校学生来说, 文明养成教育是奠定健全人生的基石。在这里, 可以通过系列班会进行专题教育。可具体到入学教育、文明礼仪、遵纪守法三个专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1. 入学教育

开学伊始, 作为班主任, 就应着手对学生进行班级组建、专业认识、职业设计等方面的主题班会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全面和清醒的认知:在班级里你是怎样的一员?对于目前所学的专业你了解多少?对于未来的职业你是有模糊还是清醒的认识?诸如此类问题通过系列主题班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认知机会。

2. 文明礼仪

对于技校生来说, 毕业后面临就业, 文明礼仪是必修课。班主任在班会上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注重形象设计、文明礼貌、职场礼仪。通过形式不同的班会组织方式让学生明白要怎样塑造自己的形象才能获得好评?怎样的言谈举止才符合文明礼貌的标准?走上职场怎样更好地为人处事?这些都是技校学子非常关注和喜爱的话题。

3. 遵纪守法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法治和责任理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理念, 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在系列主题班会上, 可从校纪校规、学法守法、爱护公物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彻底肃清班级纪律, 构建和谐校园。

二、抓好学习生活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 生活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抓好学习生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学习生活教育具体可分为高效学习、快乐生活、珍爱生命三个专题开展教育。

1. 高效学习

学习活动, 有质量, 才有效果;高质量, 才有力量。能够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一定是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的人。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可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学习才能达到高效?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并在学习生活中付诸实施:端正态度, 自主学习效率高;珍惜时间, 有效管理收获多;树立目标, 弹跳摘果目标高。

2. 快乐生活

生活是一门大学问, 班主任不仅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生活, 还要让他们从生活中体验到快乐。重点开展理财、情绪控制、挫折历炼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 让学生学会勤俭节约, 恰当理财;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快乐;越挫越勇, 意志坚强。

3. 珍爱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技校的学子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在主题班会教育上, 要全面开展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恋爱教育。安全教育责任重于泰山, 让学生在每一个细节上关注自己的安全;远离毒品, 拒绝毒品;珍惜青春年华, 让人生在合适的时刻开出幸福的花朵, 不因过早的涉入爱河而遗恨终生。

三、强化职业素养教育, 提升学生就业技能

职业素养是各个专业、行业, 各个层次人才的共性。职业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可重点开展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团队精神这三个专题的教育。

1. 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高效的人际交往。在系列主题班会上, 班主任应教导学生如何有效沟通、从心开始;诚实守信, 立德立人;宽以待人, 常怀包容之心。

2. 意志品质

自信就是力量, 专注才能成功, 坚持走向胜利。意志品质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保证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 不是生来就有的, 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在主题班会上, 班主任应重点加强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专注、毅力培养方面的教育培养。

3.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主题班会上,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作———优秀的团队精神;感恩———优秀的道德品质;服从———优秀的职业精神, 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四、加强职业指导教育, 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主题班会的内容是以就业为目标, 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 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 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 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尽快适应社会, 转变角色, 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

1. 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 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 有责任感, 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即将走上职场的技校学子, 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是相当重要的。担当责任、赢得同事信赖的责任意识;严守规范、树立职业形象的规范意识;追求质量、获取企业信誉的质量意识, 是面临就业的技校学子必须具备的。

2. 就业指导

对于从未工作过的技校学子, 就业指导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如何认识自我、正确择业以实现准确定位;如何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实现推销自我、成功就业;如何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保护自我、合法立业等等, 对于技校学子都是全新的课题, 在系列主题班会上班主任的努力是为学生铺就一条相对明朗的道路。

3. 走向职场

职场如同考场。怎样才能适应职场、立足职场?怎样寻找商机、成功创业?怎样通过放飞理想、迎接挑战实现职业理想?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摆在即将跨进职场大门的学子面前。班主任责无旁贷, 必须设法为他们打开一扇光明之窗。

巧借主题班会深化技校学子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份耕耘, 一分收获, 也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兵.让青春做主:中等职业学校主题班会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让技校学生爱上语文 篇8

一、发挥课文本身的魅力, 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 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 从而使其情感产生共鸣而得以升华。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 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与体验创设情境, 指出导向, 即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教材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 为其接受机制营造美的情绪氛围, 诱发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语文课文中包含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 教师应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 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加以指点、引导,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教师应注意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引导和启发学生。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背影》中的父子情, 《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 《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 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形象, 并深刻体验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 细心揣摩、反复品味, 必能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 从而爱上语文课。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 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 把“言外之意”确切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体会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 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 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由此作品的艺术美就会唤起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 从而加强对《荷塘月色》作者创造的意境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魅力, 调动学生的感情因素, 学生被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健康美好的感情感染,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愈来愈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 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 其辅助教学的软件日趋丰富,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制作软件给老师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也给老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制作环境。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可创造出生动的教学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种视听并用型的教学模式牢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爱上语文

能够驾驭语文课的教师是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的, 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 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只有流畅生动、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语言, 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使学生沉浸课堂之中。当然, 出色的教学语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它需要教师真正重视教学语言的技能技巧, 反复练习, 长期锤炼, “语不惊人死不休”。

1. 教师的语言要精练严谨。

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的任务, 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科学正确, 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要正确, 教学涉及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讲授也必须正确, 这一切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科学, 符合学科规律和规范。传授正确的知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 教师的语言要流畅活泼。

优美的课堂语言应该如行云流水, 自然流畅。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教材, 彻底理清讲授知识的来龙去脉, 精心设计开头、过渡、结尾, 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整个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 一气呵成。无论是内容过渡, 还是课堂互动, 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流畅自然的教学语言让人听起来舒服亲切, 易于接受, 便于沟通。生动活泼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不仅富于感染力, 吸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汉语表达的最佳语感, 教师必须考究语言的韵律美, 灵活地调动语音、语气、语速等中介为教学服务, 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

3. 教师的语言要注重互动启发。

现如今的语文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需要掌握高超的互动教学的语言技巧,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勤学善思。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思路, 要善于倾听, 认真辨析, 多一些激赏鼓励, 多用欣赏性语言, 少用刺激性话语;对学生错误的观点, 要善于分析原因, 挖掘其合理成分, 予以充分肯定,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持自信。在课堂上,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用各种语言艺术使学生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思索,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教师的语言艺术的美, 爱上语文课本中的语言。

瑞士为何超半数学生进技校 篇9

瑞士极为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与人才的综合培养,其教育体系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组成。而职业教育是瑞士教育制度中非常重要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我观察到,瑞士的小学加中学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会开始分流,有超半数的瑞士中学毕业生会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

在瑞士,无论是职业技校还是高等学校,社会上不存在歧视现象。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选择,也多采取尊重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对所选专业肯钻研,上职业学校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工作的官员帕特里克的孩子,今年也上了职业技校,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他对我说:“假如高端研究人员成堆,不仅普通人有失业的风险,国家也不能进步。在职业学校只要肯学,行行都能出状元。这样学生本人可能会成为某行业的专家,各行各业也都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国家发展创新才有希望。”

据统计,瑞士约有300余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校的体系也相当完善。学生进入技校时,学校和学生双方会签订一个合同,这个合同还需到教育部门或同业公会备案。学生在按照相关教程严格规定学习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先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学习技能的时间也按行业不同各异,一般为2-4年。

得益于职业技校培训这种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校门的学子正是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职业技校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一般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甚至在培训期间就被企业“预定”走了,技校出来的学生的报酬也不比从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差。当欧洲多个邻国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率高达两位数时,瑞士的失业率却一直稳定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这与其教育的均衡发展、着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有很大关系。

瑞士国土面积不大,只有4.1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800多万。然而,根据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市场规模、金融市场状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瑞士连续六年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领先经济体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人才合理的培养与使用。

试析技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技校学生的学习心态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1. 缺乏对技校的正确认识, 没有进取心。

由于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及中国经济体制认识不足, 学生片面地认为技校学习无用处, 认为技校学习、生活就是在社会上的大“幼儿院”里熬时间, 只要不打架斗殴, 遵守校规校级就可以了。他们缺乏进取心, 缺少毅力, 于是放松自己, 害怕吃苦, 贪图安逸。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不求甚解, 甚至视作业为负担, 更谈不上追求学习上的精益求精了。

2. 缺乏自信心, 厌学引起恶性循环。

由于技校学生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较差, 不能继续读高中、大学, 因此大多数的学生进入技校后有自卑感, 对学习缺乏自信心。有的学生厌学情绪较重, 甚至逃课,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厌学导致成绩差, 成绩差反过来导致厌学。

3. 制度不完善,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 就各类技校而言, 学生学习的成绩优劣在奖惩措施和毕业分配制度上, 还不能够突出地体现出来。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跟自身利益关系不大, 无奖惩措施, 无留级制度, 考试不及格, 至多补考一次, 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学习。再者, 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优劣没有和毕业分配挂起钩来, 严重挫伤了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助长了厌学风气。

4. 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大多数技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专业设置的增多, 许多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和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相关专业设置方面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有的技校受办学条件的制约, 缺少硬件设备, 教学重点还放在课堂理论教学上, 且开设的课程不实用, 未能突出实训, 甚至没有实习实践场地, 只是纸上谈兵, 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面对学生如此的心理状态, 以及技工学校发展的严峻形势, 技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全方位地培养技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上、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人, 往往都对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进行钻研, 从而获得优异的成果。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远大理想。

要有效地克服厌学现象, 必须使学生懂得, 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水平精, 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克服自卑心理, 从思想上纠正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错误认识。

2. 磨炼学生意志。

要激发技校学生学习兴趣, 应注重在校学生意志的磨炼。方法包括:开展军训活动, 体验军人的严谨守纪作风;组织义务劳动, 体验吃苦精神;参观劳模成果展, 学习楷模的宝贵经验。让学生明白不经磨砺难成人才, 激励学生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

3. 树立自信心, 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拥有自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 学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师一个欣喜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 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4. 改革课程设置, 突出实训实用。

技工教育是技能教育, 强调操作性、实用性, 因此各类技校一定要牢固树立技能教学的观念, 加大实训、实习的资金投入, 增强实训教学, 即教材要实用、实践性强;加强与企业、人才市场的联系,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学生。

5. 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 “活到老, 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点,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世界各地具有创意的教育家已逐渐认识到, 人类智慧的延伸及学习的能力, 将成为这个时代以及未来生活工作中的宝贵因素, 学习被称为“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因此, 技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技术技能, 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负责等人际适应的能力。

6. 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作用, 齐抓共管。

学校要发挥正面疏导、说服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同时也要注意借助社会、家庭的力量, 经常对学生进行技术革新教育、人才培养教育、自我成才教育、典型事例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 不断供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同时, 定期把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及身心发展情况向家长汇报, 加强沟通, 采取科学的、系统的、艺术的、有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彻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7. 深化教育改革, 学习、就业公正公平。

应注意合理设置专业, 满足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就学志愿, 让其享有选择专业的空间、权力。在推荐就业方面, 应提倡公平竞争、优先考虑优等生的原则, 坚决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风气。

8. 加强专业进修, 适应技能教学。

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培训和学习, 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同时要不断进行专业进修, 丰富实际经验, 适应专业技能教学, 最终达到理论与实操完美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9. 全面更新教学理念, 切实改革教学方法。

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 在传授这些知识时, 老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抓住学生心理兴奋点, 探求多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精心组织好每堂课, 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生动有趣的东西, 使学生学有所乐, 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使教与学真正体现“乐学”之精髓。

学生理论接受能力差, 但喜欢动手,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 引导他们学习专业理论。在实习教学中, 应尽可能少讲繁琐的理论, 过多且繁琐的理论讲解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但不易接受, 反而时间长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应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对实习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力量, 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前提, 这已被无数成功人士所证明。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共同努力, 在教学中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个性兴趣和求知欲的引导下快乐学习。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技工教育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在产品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及技术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的背景下, 社会对技校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各技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所以, 教师要更新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技校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耿向东.教师的科学思维.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11

一、要不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积极兴趣则以能动性为标志。积极兴趣,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其有无积极兴趣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没有兴趣的教学环境,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渗透到机械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1.教学要“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使技校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他们去学习,也就是使获得的知识能力在超越原来的学习情境的思维中应用。因此,应充分发掘教材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容,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学习,才能使学生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如在讲凸轮机构时,可以先用PPT动画演示投影一组凸轮的图片,告诉学生什么叫凸轮,凸轮的作用是什么。

凸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它不像弹簧、齿轮、轴承学生经常能看到。对于凸轮学生感性认知比较差,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举例,多带学生下厂参观机器设备,观察开动的机器凸轮的运动,所起的作用,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对凸轮知识的浓厚兴趣。用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第二节课到校办工厂参观机器设备中的凸轮运动。使技校学生自始自终处于追求探索凸轮奥秘的积极状态之中,定能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设“疑问”和“思考”,来发展学生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课堂教学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会热烈活跃,学生也会改变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自觉地、主动地获取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实践表明,仅仅是建立在好奇心理基础上的兴趣是不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校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和衰退。为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完凸轮机构后,向学生提出:能否利用凸轮设计一种简单的切割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花几十分钟时间,启发、激励、引导学生探索,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课后,可以组织兴趣小组一起探索和设计,教师应该多鼓励多启发,并且可以参加到学生的兴趣小组中去,跟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设计。只有不断地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和疑难,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久、稳定的发展,即由低级的学习兴趣向高级的创造兴趣上发展。

二、加强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能力

机械基础课教学,有些内容很抽象、枯燥、很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深奥。讲解要通过直观、生动和形象化的事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好理解,易掌握。这就需要通过观察,观察是认识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创造必须首选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中应遵循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地增加各种有益于学生感知的刺激材料,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如各种模型和PPT图片,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为提高演示的效果,把一般的感知活动转化为观察活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演示中去观察、去发现。如在演示四连杆机构前,笔者预先向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观察内容:

一是注意看清各连杆的长短关系;

二是看清各连杆的链接情况和相对位置;

三是看当把与最短杆相邻的一个连杆固定时,其余各杆是如何运动的;

四是看改变固定杆件时,各杆的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会发现改变固定杆件后,各杆的运动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感到迷惑不解。于是本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引起机构运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学生很容易理解,印象也特别深刻。采用这种方法经常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可逐渐形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精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具备一定观察习惯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如工厂里的各种机器,日常生活中的火车、自行车、缝纫机等等,无不与机械知识有关,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的很好素材。如讲链传动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链传动结构,讲四杆机构的“死点”时,让学生到学校服装工厂观察缝纫机踏板机构。讲皮带传动课时,让学生去工厂观察皮带车床等等。总之,要把直观教学与指导观察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观察活动结合起来,把观察活动与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敏锐独立观察能力的学生。

三、不断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因为联想会带来各式各样创造性的设想。在教学中,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对各种事物进行类比联想,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能力的好办法。比如在讲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公式时,首先用PPT进行演示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然后启发学生把行星轮系与太阳系进行类比,学生立刻领悟到中心轮就是“太阳”,行星就是“地球”。经过演示、观察、类比联想帮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完成了行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的再想象过程,即公式的推导过程。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在讲解和演示前,最好先让学生对机构的图片或物体进行分析,观察,想象机构的运动情况,即建立未知的机构运动形象,再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从中培养他们再造想象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的运动,构思满足运动要求的各种机构,创造对于学生来讲是未曾见过的机构形象,以培养更高的想象能力,即创造想象能力。这对学生今后从事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是大有益处的。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教学中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设想与独特的做法,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教师创设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创造思维是进行创造发明活动的高级心理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中心任务。

创设镜界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创设镜界,是指通过设置一些具有多种答案,能一题多解的问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的一种学习情境。例如,在“次轮机构”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实习工厂的生产实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两根模数相同的圆柱直齿轮分别啮合,在工作过程中有一个齿轮许多齿被损坏,可用哪些办法确定该齿轮数,以便更换新齿轮。问题使学生置身于求这种学习情境中,把他们的思维引向了纵深的轨道,经过探索,学生提出了如下几种办法:(1)测出两轴中心距和另一轮的齿数模数,利用中心距计算式求出齿数;(2)将另一对齿轮齿之和减去与之啮合齿轮的齿数,即得该轮齿数;(3)用数学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求出该齿轮数。

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讲,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种生产实际问题,无疑,这种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不能剥夺了学生的思想自由,提出的这些办法就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硕果。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综合协调与不断循环的发展过程,因为求异思维主要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种种方向或设想,而这些设想是否经济合理,问题能否圆满解决,则有懒于求同思维对此作出评估和选择。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而且要培养求同思维能力,如在上面实例中,我进一步组织学生根据提出的三种解决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明确方法2最为简单实用,带领学生完成了创造思维的全过程。

以往教师刻板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被动学习,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并阻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也就无形中削弱了这种创新能力的激励和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聆听”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且要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要求变换教学手段。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遵循其特点和方法,把握好培养两种思维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在“异”境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寻觅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12

一、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在烹饪教学的主要因素中, 烹饪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教师是教学规程的决策者。在烹饪教学过程中, 知识传授的方式、传授的节奏等, 都要由教师在备课和教课的过程中把握, 所以教师对这些都要心中有数。其次, 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和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自己关于教学的计划付诸于实施, 指导学生, 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第三,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学生组织成一个学习的集体,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实践证明, 如果在一个班集体中形成浓厚的学习空气, 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有积极性, 获得显著成效。第四, 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情况,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积极反馈并进行积极调节。反馈和调节的作用, 就是要把握教学的过程, 使之向好的、教师期望的方向转化, 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能预见学习的进程, 预见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障碍和发生的困难, 从而用最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

我们技工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 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知识和技能都很过硬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也是学生, 我们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期望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我们要达到教学目的, 就要对学生掌握烹饪知识技能的规律进行研究。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教育理论说, “感觉是心灵的窗子”“心智所有的一切思想材料全是从感觉得来的”。可以说, 只有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 表象清晰, 想象生动, 理解和掌握知识就比较容易, 反之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 他们学习书本上的概念、原理等就不会理解消化, 就不会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河南洛阳●李建斌

一点对于我们的技校学生尤为重要, 技校生的特点在很多文章中都有大量的叙述, 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技工学校的烹饪课教学中, 要注意让学生感知具体事物, 这是理解掌握知识的最根本的出发点。以烹饪客场用的原料“鱼”为例, 学生只有看到了各种鱼的实物或挂图, 他才能够具体辨别各种鱼的形体特征;只有看到了刀工的操作过程, 明确了怎样持刀, 怎样按料, 怎样下刀, 他才能理解刀工的操作原理。在烹饪教学过程中, 从感知入手的教学手段是大量出现的, 这一点也是教学所要求的,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十分注意直观教学。

《实践论》说:“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是解决现象问题, 理论才能解决本质。”感觉只是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 只有理解了知识, 认识了事物本质的特点规律, 才能去运用它,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 学生通过直观了解了感性材料后, 对于为什么这么做, 这种做法的关键所在是什么, 就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从而理解、掌握知识。在这一环节, 我们教师可以做很多事情, 要积极思考、探索、总结, 提高教学效果。当然, 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把握, 不是通过一两次感知和讲解所能完成的, 需要反复实践才能完成。

三、要充分把握运用教与学双方的特性, 搞好烹饪课的教学

根据以上对教与学的分析和对以往烹饪课教学方法局限性的分析, 笔者以为, 在烹饪课的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特性和积极性, 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从而培养知识、技能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 新的教学方法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作为教师, 要发挥自己掌控教学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动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1)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把学生的最初的好奇心以及家长施加的影响转变成为他们自己的目标, 引导学生形成内在的长久稳定的动机。这是保证学习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2) 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烹饪技术的刺激, 运用教科书语言材料、实物、模型、直观演示等, 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对烹饪技术进行初步感知和思维分析, 获得初步印象。在此阶段, 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提起、组织学生的注意。组织引起注意的最好形式就是提出激发学生注意的问题, 因为只有当学生遇到了问题, 有了观察了解的意向, 对要学习的内容的感知才是深刻的。

(3)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当学生对所学的烹饪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以后, 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深刻的理解条件, 就是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此时, 首先教师要进行操作示范, 以此作为先导, 为学生提供正确动作的视觉影像, 随时指出操作要领,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还要指导纠正学生的模仿操作, 并提醒或暗示学生回忆那些初步理解的已有的知识。

(4) 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要让学生通过练习, 把学得的烹饪

自从我校进入国家示范校以后, 农学专业课成为我校的重点专业之一, 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其教法也是衡量职业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加强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专业课的教法, 是办好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思考如何来提高农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长期教学实践表明, 要想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

过去, 专业课教学一味强调以升学为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空洞的理论知识, 突出升学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理论知识丰富, 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结果到了生产中, 不知从哪下手。如讲到田间具体实践时, 站在那儿, 无从下手, 这就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 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 服务为宗旨”。在教学中, 不光传授学生的理论知识,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该专业的从业能力, 关注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这就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 也可能会为今后学生的创业打下基础, 不光是单纯满足升学, 而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技能型人才。

新课标提出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在教学中不仅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专业从业能力, 还要思考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 要注意学生行为的养成, 注重职业道德、与人合作、诚信的培养, 把素质融入到专业教学的课堂中去。当然, 作为教师,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然后才能从言行上感染学生。教师要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有对大是大非的正确判断能力。因此, 我们的专业课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 渗透人格培养。我们的教学思想不仅是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而且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它既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更注重对人的思想与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提高操作能力

农学专业新课标要求以“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 这就要求我们, 要将中职学生打造成能适应社会, 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人才, 走出校门能直接服务于社会。那就是说, 在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加强?将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 让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教师再指导。

每周除了课堂教学外, 还有大量的课外实践课, 就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例如:食用菌栽培、各种作物的栽培等相关的课程内容, 学校开设了实验课程, 先由教师演示, 然后由学生动知识比较牢固地保持在记忆当中, 并通过练习将这些知识转化成比较稳定的烹饪技能。要让学生真正把知识消化,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条件, 强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形成稳固的技能。

(5) 要注意进行检查和反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定, 教师可以据此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整,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据此对学习效果进行调节, 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不可忽视。

总的来讲, 在一定条件下, 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师对教学的手。这样, 能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乐趣,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之欲望, 而且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较好地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 由于学校条件毕竟具有局限性, 实验只能反映一方面;要想使中职学生在今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除了在校进行实验动手操作外, 还必须进行课外实践。要到工厂或企业参加实践劳动, 进行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实习培训, 将课堂中不解的问题带到一线中去, 能增加感性认识。在参加实习劳动过程中, 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这比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地讲解效果好得多。这一点, 是我们农学专业课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以上所提及的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动手、参加劳动、讲授知识的前提, 是教师必须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过硬的专业水平、良好的敬业精神。并且在教学中不断自我更新, 与时俱进, 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 知识在不断更新。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才能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在这项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因素, 起主导作用。因此, 在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 都会与专业课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品德与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修养, 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 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与专业技能, 还要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 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理论。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制订自培计划, 假期参加各方面的培训, 都是为了更新、提高自己。要做到:既能诠释原有的理论, 同时还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发展方向, 及时了解最新动态。特别是处在日新月异快速更新时代, 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 拓展自己的知识, 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人们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政治思想觉悟, 热爱本职工作, 对工作精益求精, 处处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平易近人, 为人师表。作为教师, 尤其是专业课教师, 应无愧于人们给予的崇高荣誉。

总之, 提高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技能人才, 是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注重自身的修养, 认真学习, 深入研究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我相信一定会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技工学校)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下一篇:植被景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