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发展

2024-10-11

高校科技发展(精选12篇)

高校科技发展 篇1

►►一、高校科技统计与高校科技管理的内在联系

高校科技管理是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管理, 主要包括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对外学术交流等。科技管理工作者不仅要贯彻和制定必要的科研工作政策和规范, 还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科研工作、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科学决策、把握学科研究方向, 努力提升学校科技管理层次, 促进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提高。

由此可见,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始终贯穿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它的指标体系真实的反映出科技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可根据科技统计所提供的信息对科研活动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应按照科技统计指标和规范, 采集、积累各种必要的科技资料和信息, 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数据积累等基础工作, 并随着科技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 不断改进科技管理工作。只有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满足高校科技统计的要求, 才能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高校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科技统计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基础

科技管理是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 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 也就是对科研人员、科技经费、科技条件、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进行的过程管理。因此,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贯彻落实科技政策, 还应了解、掌握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等全过程。高校在针对现有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的分布、配置进行调控时, 应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等一系列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科技统计报表中所显示的人员结构、项目执行情况、科技研究机构建设情况、学术交流情况和科技成果产出、成果推广情况, 将反馈信息和计划信息进行对比, 及早发现问题, 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加以调整, 才能提高科技管理效率, 促进科技管理的科学化。

2.科技统计是科技体制创新的依据

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决策。高校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建立创新机制的重要科学依据, 就是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因此, 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的高校科技统计意义重大, 我们必须对学校的科技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就依赖于对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依据。通过对本单位科技数据统计分析, 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本单位科技工作的态势, 而且通过对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 作为管理和监督科技工作的重要依据, 并正确评价过去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果, 吸取经验教训, 改进工作状态, 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服务。

3.科技统计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 要制定一些能客观反映科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量化指标, 并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量化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绝非易事。以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为标准, 通过多指标对比、定量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 来保证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科技统计除了在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中运用, 还可在诸如职称评等其他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 科技统计是定量考核、评价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三、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 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

1.稳定科技统计队伍, 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素质

科技统计工作是科技管理工作中一项贯穿科技管理信息全过程的工作。因此对科技统计不能简单地看成数据累计的问题, 应把它当作反映高校科技工作业绩、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保科技统计年报准确、详实地反映高校的科技状况, 必须提高高校科技统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其培养和培训。

2.强化科技统计意识, 提升科技统计责任感

科技统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提供给上级进行科学决策及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是涉及法律意识较强的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薄弱, 与高校科技活动迅速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因此, 高校负责人应关注科技统计工作在本单位的开展情况, 提高个人执行力, 带领并监督科技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增强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3.建立健全科技统计运行机制, 促进指标完善

在高校科技管理中, 应根据本单位科技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在科技项目、科技经费、科技成果、学术交流等科技管理工作中, 都应重视对科技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类等工作。加强对高校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全部科技管理工作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涵盖数据包括科技人员人事信息、项目及项目经费、论文、著作、知识产权、应用成果及获奖等多个方面。

4.加强科技统计过程管理, 提高科技统计质量

统计工作包括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录入、处理、管理、分析等各个环节。我们应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下的科技统计管理制度, 修正和克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 以便于科技统计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达到改善和加强科技管理的目的。同时, 通过统计分析, 结合实际, 对统计指标的体系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促进科技统计质量的提高。

摘要: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贯穿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科技统计指标全面反映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 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与高校科技管理的内在联系分析, 指出了高校科技统计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几点作用, 并进一步提出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高校科技统计工作, 以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统计作为科技管理创新的前提, 只有做好科技统计工作, 才能使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科技管理,作用,创新

高校科技发展 篇2

精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月在第26教学楼A座启动,“973”首席科学家刘铁根教授、精仪学院党委副书记袁源、校团委和学院科协指导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校团委科协指导教师张志超就天津大学科技活动月与大学生自主科研的相关安排做了整体介绍。院科协指导教师李一昂就学院学生科技金字塔体系及本次学院科技活动月的具体安排作了详细介绍。院党委副书记袁源从国家、学校、学院三个层面就为什么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如何加强第一、第二课堂学生科技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并提出希望。

启动仪式结束后,刘铁根教授做了以“科研探索”为主题的报告。他首先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感悟,用平易幽默的话语介绍了高校教师的任务与自身的科研经历,启发鼓励学生们在注重学习积累的同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不畏困难、踏实工作,积极进取、把握机遇。他从“探索科研规律”、“探讨科研来源”、“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如何做好入门科研项目”等四个方面,结合案例为学生们讲解了如何进行科研活动并提供了要遵循科研规律、慎重立项、抓关键技术、提倡大协作等建议。报告结束后,刘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探索出了一套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模式。“一”是坚持一个中心,即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育人为中心,以群众性和广泛性为基础,以促进专业学习为重点,在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重点创新团队和学生创新能力。“二”是依托两个平台,即科技教育和科技竞赛平台。前者以科普教育、学术讲座、科技论坛为主要形式,开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创新思维培养》等选修课程,是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后者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校内学科竞赛为基础,以全国全区科技竞赛为重点,是学校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应用、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团队精神的实践平台。

“三”是立足三个创新,即工作理念创新、活动形式创新和活动载体创新。理念创新上,学校确立了“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的理念,逐步实现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两个重要转变,即由“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和由“竞技型”向“普及型”转变;形式创新上,为满足不同学生对科技活动的不同需求,组织开展了科技立项研究、贫困生助研(即参与教师课题)、科谱展览、科技讲座、学科知识竞赛、技能(仪器)操作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载体创新方面,积极发挥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网络、社团协会等载体的作用,成立了电脑协会、电子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创业协会、营销协会等科技型协会,目前拥有会员1500多人,成为学生参与科技服务和创新性活动的主阵地。

“四”是强化4个作用,即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教师指导作用和效果评价作用。一是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悬挂横幅、出版专刊,举办专题广播节目和主题展览,发放科技宣传手册等形式,积极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二是学生主体作用,学校组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始终把学生发展成长摆在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做到“勤学、乐学和善学”,不断受益;三是教师指导作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安排指导教师,使学生获得专业化、全程化指导;四是效果评价作用,建立了科技活动成果效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先后制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办法》、《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办法》等制度,有力保障了学生科技活动效果评价工作的进行

近年来,河海大学的学生科技工作紧密围绕“树立科技意识,弘扬科学文化,活跃学术气氛,开展科学研究,致力科技发明,推广科技成果,培养科技人才”的宗旨,以实施创新训练计划为载体,以举办校园科技节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开拓了思路和视野,提高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既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近日召开的河海大学学

生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对获得2010年度学生科技活动先进称号的14个集体和77名学生进行了表彰。

----以实施创新训练计划为载体,激发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河海大学在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为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三元结合,于2007年制订并实施了“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训练计划采用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每年立项150项左右,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向学校申报,不同专业学生合作、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项目优先。学校对每个立项项目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有效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形成。学校整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相关资源,作为学生创新训练的支撑平台。学校还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基金,对立项项目的资助经费额度为一般项目3000至4000元,重点项目5000至8000元,由专家评审确定。项目研究周期为1至2年,由专家进行两次验收,即中期检查验收和项目结题验收。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训练计划,学校还规定,参加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每学期可获得3个课外学分,并可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在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组织单位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使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动手和创新能力,立项项目质量也不断提高,先后有20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以举办校园科技节为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每届为期一个月的校园科技节,是“学校搭台,学生演戏”,成为大学生展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大舞台。如2009年第二十一届校园科技节以“扬河海灵韵,展科技之光”为主题,2010年第二十二届校园科技节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成就未来”为主题,分别举办了“坝气十足”坝型设计大赛、“桥夺天工”桥梁设计大赛、“登峰造塔”水塔设计大赛、节约型校园布局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科普知识竞赛以及环保主题征文大赛等数十项活动,使

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都能参加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适应的活动中来,从中产生了一大批参加各级科技竞赛的作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由水电学院、商学院4名女生合作的“Nature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全国最高分获金奖;在第七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参赛的3个团队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个,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有6件作品获江苏赛区一等奖并在全国决赛中全部获奖,团体总分列全国高校第24位,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校机器人足球队在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国内比赛中获10多项冠军,在近几届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多次获第三名和亚军并创造中国参赛队最好成绩。2008以来,在校大学生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其中6项发明专利参加了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批准河海大建立全省高校中唯一的“江苏省专利技术创造与运用实践基地”。

“ 旧 物 改 造 ” 科 技 活 动 策 划 书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 092201H 王国辉 2010 年 10 月 26 日

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环保的意义,我们科技部准备申请 主办一个以“旧物改造”为主题的科技活动。或许在字面看来“旧物改 造”的主题没有多少新意,但是我们知道,2010 年无论是时尚界还是 科技界离不开的主题就是“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把注意力 放在“和谐”这个主题上。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延续祖先的嘱托,我们的高尚不单单是标榜知识的“学富五车”,我们的信仰应该是让未 来的子子孙孙还可以跟我们一样拥有海的辽阔,山的磅礴。一次活动 的举行主要的并不是表面的光彩炫目,重要的还是其更深一层的意义 所在。

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环保的意义,更多的加入环保行列。大赛主办单位: 大赛主办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学生会 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学生会科技部 具体策划如下: 具体策划如下:

一、活动方式。活动方式。

1、参赛对象:华科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2、作品要求:

1、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新改造,如:废弃的易 拉罐,塑料瓶,没有用的毛巾等等,都可以利用到本次活动中来。

2、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或实用性,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3、要是原创,不可以有抄袭现象,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3、活动形式: 第一阶段,宣传工作,向各个系宣传此次活动,由宣传部制 作海报,指明活动内容,订出活动措施,阐明科技艺术节的意义,张 贴于学校各处,积极鼓动同学的参与,引导学生具备积极参与科技艺 术节活动的意识。第二阶段,摆点报名,各系也可以做表格,统一将报名表交 至承办方。第三阶段,收集并整理各系参赛者的作品。第四阶段,将作品统一展出,并由同学投票选处优胜的作品,在展出期间,会有我系的同学就专业而言于外系的同学进行专业问题 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比赛时间:宣传时间:

二、比赛时间:宣传时间:12 月 01 日---12 月 5 日 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12 月 01 日---12 月 7 日 作品上交时间: 作品上交时间:12 月 15 日---12 月 20 日展出及评比时间: 展出及评比时间:12 月 25 日---12 月 28 日

三、工作安排

1、海报宣传。一是负责活动前期作品征集的海报设计,二 是负责作品展的海报设计。

2、会场设计。主要负责展厅的作品分区及作品展台设计。

3、投票箱的设计制作。

4、场地申请。关于展点的地点申请,以及所需物品的申请,并负责所有借用物品的保护。

5、会场布置。主要是展品的摆放以及投票箱的安放。

6、作品征集,分类,评比。

四、评比方式:同学投票。为每个作品编号,分别以编号 评比方式: 设置投票箱,同学们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五、奖项设置: 奖项设置: 设置 一等奖一名:篮球一个及奖状 二等奖两名:台灯一个及奖状 三等奖三名:羽毛球拍一副及奖状

高校科技发展 篇3

关键词:高校;高校网络文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51-02

作为国家培养重点人才的阶段,高校教育的管理就成为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易于管理。尤其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令网络在高校生活中普及开来。通过优化网络管理、切断不良信息传播源等方式规范网络文化,以达到促进高效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高校网络性事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篇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下的网络信息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同样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麻烦,诸如高校网络事件的频发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将很多大学生看作是传播不良信息的主力军,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产生一种连带效应,这样便会造成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将一点点小事,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现实中的人们生活,然后又通过网络在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的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和和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网络的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这是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时代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他们懂得利用信息,知道怎样获取信息,知道运用信息知识,明白网络用语,并可以大肆的传播、转载,评论速度之快令人发指,被广为转发的文件,图片等信息内容大都是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一些负能量,具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情感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这样的事件进行如此巨大的宣扬会使得事件无限放大并引起社会争论,自然就会影响到高校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二)局部放大性明显,急剧恶化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属于那种一条腿已经进入社会,一条腿又留在学校的半个社会人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大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认识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而且他们大多会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的,这写人集结在一起就容易令网络事件的特性得到放大。所以,即便是个体性的问题,一经发到网上就会使很多人产生相同的看法,将本来虚无的事情就放大了数倍,再加上网络还具有极强的不真实性,使得原本看似没什么的事情就被变成了一件严重的事情了。大学生也很容易就相信这条披着羊皮的狼传言,加上从众心理作祟,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至于给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与现实联系紧密,集散快捷

小事情集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大事件,而网络往往就扮演着这个集结的角色,将现实中的事情放到网络上找寻有相同看法的声音;同样也可以将网上不好办的事情折射到现实中也会变成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件。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非常懂得该如何运用网络知识的,这使得网络和现实事件产生了交叉并遇到催化剂,使得现实和网络之间可以自由的转换,方便迅速。

(四)连锁性强,极易多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并且一家人大多是4-8口,再加上其他的连带关系相信人会更多的,这样一旦某项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则会产生一种连带的事件的发生,并影响社会的治安。

(五)不可预见性强,易潜伏积聚

当社会中发生某件事情时,大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通常都会和大学生们的想法呈相悖的状态,这样在他们心里就会形成不同于现实的落差,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通过网络来找寻和自己心里一样的答案,解除自己内心的焦虑、困惑与质疑。但是这种不好的情绪已经在他们的内心中占据了一小块地方,所以当再有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会急剧的引爆他们内心对于这种事情的反感心态,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种突然性的事件。

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教学对策

学校和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和创造的,但是当有这种高校网络事件发生时首先会对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将会波及社会,使得事态呈现一种水波形状的传播方式。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现在而言处理好这类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对维护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素质养成的行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注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第一,引导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过滤器,将那些网络上不好的信息过滤掉,并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这样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选择会使学生的心理向着一个积极向上的事态发展,克服他们对于现实中不同的心理负担,这样就可以积极有效的减少类似的网络性质的群众事件的爆发。即便在快要发生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第二,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支配他们的现实行为的,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修养时,那么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认识,加强自我的修养。正所谓思想有多高尚,那么你的行为就会有多高尚。如果大学生们都将加强自我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时,那么,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即使有一些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也会学着将事件向着一种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的,如此,便会对整个社会提供一个积极作用,做到一个表率,这也为维护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提供了一个积极作用。第三,被认同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感受,只有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才会更加积极的去做。当大学生抵制,反对网络的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后,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愉快的心里,这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的标杆有一个新的认识,加强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同样这也会降低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起到促进高校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注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法”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有个准则,那就是要遵纪守法,同样网络行为也要守法。所以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网络行为,并且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自律,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法律意识,使得在面对一些突发的网络群众性事件可以进行适当处理,理智应对。第二,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得同学们更加理智并且以法律为准绳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过激想法,让他们有了一个行为做事的标杆,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最后,在进行过法律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正确的面对高校网络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他们也会以法律为标准,找寻处理方法,进而减小事件发生对社会和学校的负面影响,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于这类事件的评论更具有导向性,更加的客观真实,促使网络文化发挥出了更多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制定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

第一,制定一系列的关于应对突发性的高校网络性事件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作用是可以在面对突发性高校网络性事件时可以准确及时的找到应对策略。首先,由于此类事件发生大多是很棘手的事情,制作方案可以提高解决的效率,当然发生是可以分清主次,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将问题细化,减弱,这样就会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给社会与学校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弱。第二,减轻负担。高校网络性事件的发生会给学校管理层的人带来烦恼,当大学生都有意识的去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时就会大大降低管理者的负担,使得问题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以至于事态不会恶化。假如高校的管理层能够在高校网络性事件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出准备,明确分工,那么即使在问题发生时也会令事件朝着一个可控的局面发展。这样的话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就会减轻管理层的压力,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降低损失。高校网络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使得在突发事件之后的恢复变得迅速,在问题发生后可以马上找到问题所在让所有人各尽其职,提高应对的效率。管理者也会在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维护了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公军.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现代视听,2014(11):46-48.

〔2〕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治理——以社会情绪表达为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168-171.

〔3〕贾红秋,宋晓明.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应对策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06):61-65.

〔4〕林凌,陈法彬.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J].文化与传播,2014(06):31-35.

〔5〕李玉杰,王峥.网络群体性事件规制论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46-48.

浅议高校科技发展策略 篇4

1 高校科技发展必须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科研和教育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抓科研必须同时抓教育。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产出优秀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前,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谁掌握了核心的技术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谁就会获得高额的利润。而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高校是基础研究的集中地,具备开展科技工作创新的环境、能力和条件。当前高校应当最大程度的发挥“主力军”作用,建设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组合、整合好原始性创新团队,运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出更多、更显著的成果。

培育科技人员需要的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科技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人才面临着严重的流失问题。高校如何留住人才,创造人才所需的科研环境也成为了另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目前,高等学校在人才的评价体系方面还不是很健全和科学。在科技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很多学校对科研人员都是一年一考核,使从事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学者很难耐得住“寂寞”,进行深层次的原始性创新研究。因外部因素的改变而动摇深邃的科学之旅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越来越高的国际化程度,加上民间资金对创新性工作的支持将更有利于这些学者攀上科学之巅。

科学管理,避免“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科学共同体中关于经费和科学荣誉分配时出现的一种现象提出来的。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是指社会对作出过特殊贡献、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的结果导致科学界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发表的同一篇论文有多个基金资助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科研资源和利益分配中应坚持效益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科技管理机构应当自觉按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和思路,充分认识“马太效应”的双重性,自觉协调好科技共同体中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加快制度性规范的建设。使科技项目资助合理规范,扶助科技人才的成长。避免重复资助,把有限的科研基金资助给研究方向前沿又急需资金的科技人才。

重点学科建设是基础研究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对基础研究采取重点学科建设的方式进行保障和支持,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全国1,000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更多、更广泛的地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人才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设施。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基础研究领域发展所趋,成为高校决策者的共识。对高校内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建设,并积极主动的开展科研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可以保证一所大学能够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提供基础保障、有所作为,在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大有作为。

2 高校科技发展必须为经济服务,增加高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研究领域

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企业发展,企业发展的主动力是标准、专利、技术和高利润产品。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针对性地“盘活国有企业良性资产”、“支持和发展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企业”等行动说明高新技术是经济活动中的活跃因素,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研究为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就高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研究领域中涉及高校的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加快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需求导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积极把握机遇,争取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的更紧密结合,有效利用政府的科技投入为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建设作贡献,同时发展壮大大学自身的科技能力、科技潜力;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出击,加大自身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科技投入,增加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专利的储备,这对高校的长远建设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的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集中和处于科技开发前沿的独特优势,横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四大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运用系统),作为中国科研体系的排头兵,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加速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的进程中,加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持续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快速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高校根据国家对科技政策的调整趋势,应积极进行内部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机制转变。以此带动高校学科发展,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的步伐,争取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范畴。这方面高校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将相关或交叉领域的研究能力整合运用,力争产生更多、更大的创新性成果,积极为产业化作好前期准备。更重要的是,高校能够为所在地方的企业提供技术进步的条件,能够将技术进步的资源和成果共享或成果进行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能够直接影响地方的GDP、解决地方的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着重环境保护效益和人才培养功能)、科技进步作出更直接、更大的贡献。

3 高校科技发展要以创新为动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着眼于“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在近代历史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革命性突破,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也成为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强国崛起与更替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知识要素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这预示着国家间的力量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一个国家不管现在处于何种地位,如果不重视创新,都有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挑战与危机。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报告》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已经全面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是国家创新的主力军。对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源头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竭的动力。2003年度中国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数量为49,788篇,跃居世界第6位,其中70%是由高校完成的。这些原始性科技创新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和世界发展已经进入高科技主导的时代。高科技和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社会富裕和进步的致富之道,综合国力增强的自强之道。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动力,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开发人才资源、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中国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潮流开辟道路,为在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提供保障。高校科技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的源头,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R].[2004]7号文件.

[2]林珂.高校科技发展新趋势研究与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00(3):28-32.

[3]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4]楼慧心.马太效应与大科技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69-71.

[5]潘平.高校科技发展的策略问题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3):287-288.

[6]楚鹰.资本市场是加速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必经之路[J].理论月刊,2003(Z2):10-11,66-68.

[7]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1995-06-05.

[8]胡长贵.论高校实施内涵发展的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1):61-64.

高校科协历史发展研究 篇5

一、中国科协的历史发展

中国科协成立于1958年9月,它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前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专门学会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的学会联合会,负责科学技术的提高;后者是科技工作者以个人会员的身份加入的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协会,负责科学技术的普及。随着全国科普的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批的科普基层组织,科普工作的开展非常顺利。综上所述,今天的中国科协是由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两部分组成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仍然是中国科协的重要任务[1]。

1977年12月-17日,中国科协在天津组织召开了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5个全国学会的42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的专题学术会议。这是“文革”后首次举办的多学科学术会议,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致开幕词指出,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因“十年**”被摧残的中国科学事业,继续贯彻“双百”方针,检阅学术成果,活跃学术气氛,推动各级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在这次会议的带动下,一批全国学会相继迅速地恢复了学术活动。1987年9月,在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的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设立。1994年11月,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研究决定,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1]。

二、高校科协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和创新最发达的地方,是科技工作者的摇篮。因此,高校科协在高校科学研究与普及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还是培养科技工作者的基地。建立高校科协组织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确高校科协的职能和任务,这也是开展高校科协工作的前提,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高校就没有建立科协组织的内在动力,建立高校科协组织就缺少根据,即便建立起来了也无法着手工作、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和大力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突破。所以对高校科协的历史发展做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从职能方面来讲,高校科协的职能主要有有六个方面,这主要是从各地高校 的实践总结和近年来的调研中总结出来的,分别是:一是开展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二是对社会大众进行科普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三是积极服务挂靠高校的学会和其他科技组织,指导或协助指导大学生科协、研究生科协、老教师科协工作,办好相关学术期刊;四是积极举荐人才,评选表彰优秀科技人才;五是组织大学生、研究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六是培育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高校科协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但组织建设是基础,而高校科协的组织设置问题,又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高校科协还有这样一些特点:组织的松散性:高校科协与成员之间不存在行政上下级关系,成员志愿加入,当然也有退出的自由。成员不受任何强制约束,自愿参加所有组织的活动。联系的广泛性:各高校科协之间以及高校科协与广大学会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相互之间可以合作、联合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决策的广泛性:科协的工作方式是会员或理事在和谐、融洽和灵活的氛围下民主协商。活动的内容主要依据章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广大会员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先生就倡导大专院校建立科协组织。近30年来,中国科协为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科技群团优势,积极推动高校科协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许多高校科协组织在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显示了科技群众团体在高校中的活力。

有调查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有51所高校成立了科协组织,虽然数量较少,只占总数的18.6%,但是这些学校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他们率先在我国教育界成立了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协组织,并且在学术交流、科技普及、保障科技工作者权益等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高校科协组织67所学校,占总数的24.5%。他们是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积极响应者,使高校科协组织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工作内容范围也逐步扩大。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要比调查显示得多,因为在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高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随着高校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高校科协组织的数量减少。调查还发现,占总数50%的高校科协组织是在近7年之间建立起来。说明进入21世纪后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出现了新的高潮,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激励下,有建设科技工作者群众组织的内

在要求。

以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为主的本科层次的地方高校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科协组织。高校领导对科协组织建设的认可度与支持度达60%,学校最高领导层担当高校科协主席达76%,教师与学生对高校科协组织评价的认可度分别高达79%和69%;高校科协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学校的拨款;加入高校科协组织的师生人数比较少,但是高校科协代表大会进展较为顺利;虽然各个高校科协之间经常举办学科交流活动,但他们忽略了学生群体,因为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师;总的来看,高校科协的潜在科协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要多举办一些对大众的科普活动。目前高校科协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缺乏动力,发展缓慢;缺乏主体,凝聚力弱;基础薄弱,工作人员少;缺乏资源,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制度建设,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做到:高校科协应该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搭建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的工作平台;改变自上而下被动开展科技普及与传播工作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各高校科协组织之间要加强经验交流[2]。

三、高校科协的未来发展方向

就现在来看,扁平化、柔性化、多极化、虚拟化和网络化是未来各类组织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样适用于未来的高校科协组织。高校科协应该积极开展群体科技创新和普及活动,所以高校科协的未来发展是与目前的通讯手段离不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科协的价值。要注意高校科协的工作定位,它是教学科研工作的补充部分,所以在开展高校科研工作时不能影响教学科研工作,要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高校科研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其次,高校科研工作者应该借助发达的信息化平台,这样可以使得科普工作更为顺利便捷。最后,要大力发展各个高校科协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各个高校科协组织之间应该多交流,共同探索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高校科协联合会作为高校科协的上级组织,通过引导高校科协之间加强联系和交流,整合各高校信息平台,建立跨地域合作与交流,甚至建立全国高校科协信息联盟[3]。

现如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和人才的水平已经成为评判各个国家实力的标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高校科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创新和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又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要顺利完成我国“十五”规划,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众多挑战,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建设,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发展科技

进步和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高校科协组织是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总之,高校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更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实现科普工作的有力工具。高校科研正在成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必然要积极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概述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 ; 社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50-01

1.前言

学生社团是以共同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由学生志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体育社团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形成的互益组织。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异军突起,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掌握运动技术、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就对高校社团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各高校积极响应文件精神加强了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工作。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育社团迅速发展,具有时代高校新的教育特色,是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组成的部分之一,是丰富校园业余生活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2.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

2.1社团种类

高校体育社团的种类趋向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如健身(美)操社团、武术社团、球类(篮、排、足、羽毛球、网球)社团等,近年来也出现了跆拳道、空手道、街舞、轮滑、瑜伽等新兴项目社团,小众化的项目如登山、冰上运动、高尔夫等则因参与人数较少或其它原因而没有建立起来。可以看出,运动的项目的群众普适性直接性的影响着高校体育社团的建立与否。

2.2社团年度活动开展情况

各类体育社团在年度内均在开展活动,活动次数以3至5次,为主。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且活动计划较为松散,通常以竞技比赛的形式进行。体育社团的其他活动,如联欢晚会、讲座、社会参与等形式的活动开展较少。从而导致会员在本来就较少的活动次数中,并没有活动到社团真正的内容。另以方面,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方面,除个别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社团由学校出资外,其他社团主要都是靠会费来维持。会费收入的单一收入来源自然导致社团资金匮乏,无力举办其他类型的活动。

2.3体育社团的管理现状

社团成绩的取得与学院职能部门重视、具体负责的组织和人员努力、学生积极参与等分不开的。众所周知,“管理出效益”。那么,要想提升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质量和影响规模,不仅仅是学院团委,或者学生会、个别社团的事情,而是应该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团委、社管会、学生会的积极协同扶持下,在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目前却存在社团会员对组织管理及培训等因素评价不高的普遍现象。

3.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社团发展不平衡,项目设置不合理

少数体育社团规模比较大,活动次数多,影响面广,而大多数体育社团只凭成员的三分钟热度,成立之初大家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或开展几个活动后便处于停滞不前,兴趣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体育社团设置的项目大多数不是女生衷爱项目,在设置具体的项目时没考虑女生的实际情况,即使是部分女生对某项目很感兴趣但也很难参与其中。因此体育社团的主体大多是男生,大部分体育社团得不到女生的青睐,这直接导致了体育社团成员男女比例失调,有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活动时间太短,活动内容复杂,会员无法很好的掌握该项目的技术要领,这些都是影响社团发展的因素之一。

3.2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虽然所有体育社团均制定了社团建设管理制度,但有的制度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和执行。部分学生体育社团由于起初成立的比较仓促,加上自身管理制度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3缺乏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社团是在追求时尚、赶时髦中应运而生的,学校对社团的成立缺乏有效的指导。有的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教师,但是大部分指导老师都只是挂名而以,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还需加强和指导。一些技术性强的项目,学校很难配备专业的体育指导教师,导致社团活动没有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社团成员单纯的为了娱乐而活动,社团成员无法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更谈不上掌握体育专业技能。

3.4缺乏得力的社团干部

体育社团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是该社团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有的社团在进行换届后,社团的活动明显减少,活动的质量也明显下降,同时会员人数也迅速减少,以至于社团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绝大多数会员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体育运动和大学里组织的活动很有兴趣,但是由于协会的整体凝聚力较差,社团的领导者没有很强的组织起有意义的活动,使得会员们对体育社团都没有兴趣。有些社团领导者缺乏远见,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抓不住重点,甚至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使得社团管理更加困难。

3.5学校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体育社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但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口头上重视体育社团,而实际却应付了事。有些体育社团项目,学校甚至不配备专门的场地,从而使正常活动难以开展。最重要的是开展活动的经费,几乎所有社团开展活动都没有得到过学校的经费,都是自己去拉赞助或一些表演获得的经费,有点社团没有拉到赞助,那么开展的活动自然就少了,社团的运营也相对较差。

4.结语

在肯定高校体育社团发挥作用的同时,更需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团发展失衡、组织管理无序、核心力量匮乏、活动开展无资金等问题进行关注与整理。建议高校体育社团尝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借助社会的力量,把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刑云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2:216-217.

[2]曹运华.北京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03-304.

[3]尹克峰.浅谈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J].内肛科技,2010,7:74.

[4]倪铭.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127-129.

高校学报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篇7

1 高校学报的特点

1.1 学报的学术性

学术期刊的共性是指他们的学术性, 但是在高校学报中, 又体现出它的个性。因为高校学报是属于某一个高校的, 它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因此, 学术性受到所属学校情况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 二是水平。内容方面, 不同的院校专业设置不同, 有些学校在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科研非常突出, 这些必然会反映在学报的学术性上。水平方面, 学校的等级不同, 决定了不同高校学报学术性水平的高低。

1.2 学报学科的综合性

由于高校学报反映的是某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 而每所院校都设置了不同的学院, 每个学院又有不同的专业, 开设了不同的课程,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 建立了很多新的学科, 因此高校的教学和研究范围也变得广泛, 从而决定了学报所发表文章的广泛性、多科性和综合性。

1.3 学报文章的局限性

既然高校学报以刊登本校的科研成果为主, 因此, 立足于本校是学报区别于其他刊物的特点。立足于本校, 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如稿源是否充足, 稿源质量等。为了尽可能减小这种局限性, 高校学报应适当发表一定数量的外稿。

2 高校学报的作用

2.1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 都是匿名审稿, 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 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 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刻苦钻研, 认真撰写科研论文, 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1]。论文在发表前, 要经过编辑工作, 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 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 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 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2.2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 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 新认识, 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 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 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 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 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2.3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 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 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 经验不足, 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 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 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 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 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 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 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2]。另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校研究生也多了起来。由于质量评估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 因此, 每年出自研究生的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 且这些论文都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表出来。高校学报也成了研究生投稿的首要选择, 他们怀着希望, 以期文章在编辑的指导下能够发表。高校学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论文采取适度倾斜的政策, 这样既帮助研究生塑造自己的科研能力, 又能助其完成学业, 成才腾飞。

3 结语

明确了高校学报的特点, 并认识到学报的诸多作用, 如何办好学报就成了每一个办刊人关心的问题。首先, 学校领导的重视。高校学报主要反映本校的学术科研水平, 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高校的校长或院长要亲自主管学报, 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曾经亲自主管学报工作。其次, 要严把质量关。目前, 由于高校评价机制主要与刊发论文数量挂钩, 有些人员就通过数据造假, 论文抄袭等来提高论文的产量, 论文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事关系稿, 人情稿, 这些稿件大多质量不高。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认真推敲文章质量, 不轻易否定一篇文章, 也不能因为某一篇文章是关系稿而迁就。第三, 不断提高编辑素质。编辑素质包括学科素质和编辑专业素质。随着新学科的产生,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编辑要不断学习, 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 编辑要熟知刊物的管理规定和法规、编辑常识, 增强自己的编辑专业理论和出刊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

高校科技发展 篇8

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历程

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 最早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1) 。我国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 开启了教师发展的制度建设之路;2011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 将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明确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2) ;2012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推动高等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 (3)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的总体部署, 2013年, 陕西省教育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4) , 提出了“全覆盖”、“实体化”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目标和要求;2014年, 陕西省教育厅又发布了《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5) , 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2015年, 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了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评估工作和教师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工作, 通过以评促建、点面结合, 有效推进了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建设。

教师发展中心的价值取向

要理解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 要明晰教师发展中心的概念和价值取向, 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两种关系。

1.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的关系

首先, 从价值目标上看,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能力”, 是从组织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把“事”做好;教师发展的目标是“职业”, 是从发掘教师个体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更优秀、更全面。其次, 从功能上看, 教师培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主要促进教学发展;教师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行为促使教师和组织全面发展, 不但包含教学发展, 还有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组织发展等内涵。由此可见, 教师发展 (Faculty Development) 是指在学校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大学教师个体围绕其职业角色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具体包括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6) 。教师发展包含自觉性的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的价值功能更为广泛, 更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体生涯发展。

2.教师发展中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从服务对象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面对的是二级院系, 主要进行与部门相关的管理工作;而教师发展中心面对的是一线教师, 主要进行教师发展工作, 可直接服务于教师。从职责性质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重在管理, 向提高管理水平要效益;教师发展中心重在服务, 向加强服务能力谋发展。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原有的任何一个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职能部门, 虽然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 但因深陷本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中, 均难以单独承担起组织开展教师发展的相关任务, 更无法实行教师发展工作的常态化、专业化。只有有效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与资源,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执行和服务机构, 理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形成教师发展的合力, 才能为促进教师全面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与支持。

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责功能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 服务教师职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任务。陕西省在《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教师发展中心应重点建设“规划教师发展、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培训、建设资源平台、推进研讨交流、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等六方面内容, 同时“开展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促进活动” (7)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教师 (教学) 发展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以及阅览大量国内外、省内外教师发展中心网站资料, 可以发现, 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名称不一致, 但是其共同的使命和职责都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帮助教师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1.文化传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的专业机构和服务机构, 就是要在学校教师之间传播高尚的师德文化、先进的教学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国家的传统文化。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宣传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形式开展, 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发展研究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教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 形成一批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队, 发挥集体优势, 合力推动学校、教师发展。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实际, 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重要职责, 围绕教师发展的热点、难点, 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专题研究, 探寻发展规律, 提出对策建议, 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涵发展。

3.培训交流功能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不仅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教师发展中心就是要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 建立便捷高效的培训、交流平台。要探索多渠道、分类别的培训方式, 通过挂职锻炼、社会实践、进修访学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要推进教师研讨交流机制建设, 多组织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同时, 可借助于网络资源、数据资源, 建立教师发展交流平台, 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先进理念、专业指导、专题讲座、优秀案例等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和教学素材。

4.咨询诊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面向学校全体教师, 重点是向中青年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咨询、诊断与建议, 帮助教师制订和落实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开展教师的学术潜力、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个性化指导, 将咨询指导与其他日常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教师的考核、检查和评估, 找出问题和短板。同时,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测评体系进行科学分析,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改进方案, 以促进优秀人才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试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以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创新教育》2013年第20期。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26134.htm。

[4]《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陕教师[2013]29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309/10/6980.html。

[5]《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试行) 》 (陕教规范[2014]20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412/31/8733.html。

[6]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启示》, 《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2期。

[7]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第12期。

[8]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

[9]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与影响分析 篇9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原因

我国高校在向社会转让大量科技成果的同时, 有选择地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 并形成了一批科技企业, 或通过技术入股与社会资本结合创办科技企业, 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 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认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 并且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校的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政策的引导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十多年来, 政府政策的引导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尤其是1993年全国高等院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后, 人们对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在实践中, 把高校科技产业办得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申请“211工程”的高校均把发展科技产业列入规划方案。1999年国家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促使各高校进一步发展校办高科技企业。随着高校科技产业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科技产业化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些地方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高校科技产业许多支持和扶植, 如上海市每年提供近亿元的优惠贷款和500万元的财政贴息用于高校科技产业, 江苏省每年安排4 000万元周转资金和1 0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高校科技产业。

1.2 社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造成高校大量科技成果无法得到转化, 促使高校走自行转化之路

科技论文和专利是衡量占有科技成果资源的重要指示, 高校的科技论文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大群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获得的国家专利也占相当比例 (见表1) 。但由于多数企业普遍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对高校科技成果需求不足。高校科技成果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 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技术创新转化循环, 不得不自己转化科技成果, 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信息网

1.3 高校追求科技成果高附加价值的结果

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技术科技成果蕴藏有极高的附加价值, 一旦产业化会带来巨额利润, 如1988年由北京大学投资40万元创建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通过不断地把其拥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得到迅速发展, 该公司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的骨干企业之一, 成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在公司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北大带来巨大利润。高校在取得R&D成果后, 他们不愿将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对外转让, 而是由自己实施产业化, 这既能弥补科研开发费用, 又能为高校和科技人员带来可观的收益。高校为了追求科技成果的高附加价值带来的利润, 纷纷加入到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中, 创办自己的企业, 从而促使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4 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高校科技人员个人自行转化科技成果

为了加快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几年,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 如1999年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务院6个委办局发布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上海市在1999年出台《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199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励科技人员 (包括高校科技人员) “下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 政府鼓励高校和高新区创办大学科技园, 为科技人员提供场地、资金等创业服务, 目前, 全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到40多家, 在大学科技园里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教师、科技人员个人创办。因高校教师、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多是转化职务发明的科研成果, 高校依法约定在企业中享有股权, 所以属高校控股或参股企业, 可视为高校科技产业的一部分。

2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理论解释

2.1 内部化理论解释

一般而言,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研发阶段→孵化阶段→产业化阶段。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发阶段的工作, 企业从事孵化和产业化阶段工作。但在现实经济中, 我们看到科研与生产正走向紧密结合, 一方面企业将活动范围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源头延伸, 将研发阶段合成于企业内部, 不少企业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另一方面, 高校、科研机构也不仅仅只是从事研发工作, 而将活动范围延伸至孵化和产业化阶段, 高校、科研机构创办自己的企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内部化, 其本质就是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将原本在自身外部的组织合成于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之内, 用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交易成本过高有关。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技术进步,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知识资产, 其专用性越来越强, 其适用范围势必越来越小, 这时作为科技成果出卖方的高校就面临着回旋余地不断缩小的状态, 一旦作为科技成果购买方的有限数量的企业不愿购买科技成果, 大量的科研投资将付之东流。正是这种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对称, 使得市场不能有效地沟通供求。要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采用更为复杂的交易协调方式, 也就意味着更高的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高于高校的内部化成本时, 高校就选择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部化行为, 自行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2.2 新增长理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一反新古典学派原有的传统, 力图把增长理论建立在技术进步或知识内生的基础上, 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 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高潮。

新增长理论认为, 知识就如同其他资本一样, 是一种生产要素, 其他生产要素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而知识要素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 但知识资源却极大丰富, 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使用越多, 价值越大, 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 甚至不需什么成本, 如微软公司研制出第一份视窗软件可能要花数亿美元, 但制作第二份、第三份时只要拷贝一下就可以了, 与第一份的巨额成本相比, 这拷贝成本甚至可以忽视不计。因此收益递减的法则对知识这种资源不适用, 知识资源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在高技术产品生产中, 技术或知识成为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 知识不仅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原料、金钱、时间, 而且还可以用知识生产更多知识, 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生动的现实。因此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大学, 利用知识资源发展科技产业, 是顺应了新的经济规律。

2.3 大学制度创新解释

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对传统大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欧洲和美国正成为大学制度创新的方向之一。伦敦大学的弗密卡教授认为, 随着工业呈现越来越多的文化特征, 大学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这一竞争不仅来自大学本身, 还来自其他组织, 例如, 越来越多的公司创办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大学。因此, 大学不得不采取一种企业家的姿态, 在一个开放的、相互竞争的环境下经营。同产业界合作改变传统大学模式的制度创新出现了, 在欧洲很多大学通过企业家式的混合体, 如大学——工业界联合公司 (U——I公司) 来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的斯米勒教授认为,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今美国大学最突出的动向之一,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赶时髦, 它正导致大学在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变化。最为重要是对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日益强调, 反映了公众心目中大学职能的显著变化, 也反映了大学本身接受职能的显著变化。

同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 我国的大学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变革, 很多大学提出由教育型、教育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近年来, 很多大学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科研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更为密切, 大学所创造的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的技术或知识越来越多。为了分享技术或知识带来的收益, 必然使大学更多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展科技产业。

3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对高校功能的影响

3.1 促进高校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 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更新知识结构。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教师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直接参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 从而有利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向教学反馈新的内容。通过发展科技产业, 高校可以从现实的市场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社会市场需求信息, 尤其是社会对人才、对技术方面的需求信息, 这些信息对高校专业的设置、课程开设、学科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高校能更好地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造就大批适应市场竞争的高技术人才, 不仅要靠课堂教学, 而且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基地, 高校科技企业同社会企业一样, 也是重要的实践场所;而且, 高校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起点高、技工贸一体化、并有熟悉企业的教师直接指导等条件, 使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3.2 促进高校科研功能充分发挥

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由于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社会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需求不足。据统计, 高校科研成果通过社会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 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之一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高校教师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 使其科研更加符合社会市场需求。一直以来,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据有关文献统计, “八五”期间, 我国的科研成果中实际经过工程化 (主要指中试) 的只占其中的1%—5%, 而在这为数很低的经过中试的项目中, 大多数是医药类的科技成果这种现象固然与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不足有关, 但也与很多科研成果脱离市场需求有关, 没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当然不会有人愿意投资进行产业化。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使其科研选题能更符合社会需求。

有利于增加高校的科研投入。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而且有利于增加高校科研投入。据统计, 2000年至2004年间, 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 829.80亿元, 实现利润166亿元, 向国家纳税132.68亿元, 上交学校39.84亿元。上交学校的部分, 除学校用于改善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条件外, 相当大的部分又作为科研投入。正是由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补充了高校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 增加了学校对科研的投入。

3.3 促进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高校不仅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显示其存在, 也通过直接为社会服务而得到社会承认。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德国的海德堡技术园区等的产生,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欧美得到普遍的认同。近十年来, 我国通过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认可, 并进一步拓展。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一批高素质的上市公司。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些高校科技企业纷纷进入证券市场, 目前在深沪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高校控股或参股的高技术企业有几十家之多。高校上市公司依托名校背景及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逐步走向成熟,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华工科技等已成我国著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高校科技产业尤其是大学科技园正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统计, 2002年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2 778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4 813个, 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2 191个, 申请各类专利9 184项, 创造就业岗位70 000多个。大学科技园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 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 各大学科技园区所在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不断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 我国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创新企业、竞争合作的价值观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尊重他人等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而这些特征只有在创新文化环境中才能形成。高校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 使他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有更深刻的体验。因此, 高校科技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是培养教师、学生创新精神, 培育校园创新文化的最直接场所。

参考文献

[1]翁君奕.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兴起之谜的经济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 2002 (1) :15-18.

[2]李宣澄.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 2001 (12) :16-17.

[3]杨健安.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 2002 (3) :29-30.

[4]王舒.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内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1) :24-26.

[5]梅萌.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96-208.

高校科技发展 篇10

一、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制度包括高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基础设施变动, 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运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创办高水平、高效益的大学是高校财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办学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财务制度。

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校发展战略决定所需财源的数量与规模, 同时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机制;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战略也起反作用。适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能够促进和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脱离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就会在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延缓战略目标的进程, 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财务制度是在充分估计影响高校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等基础上制定的指导高校财务活动的总规则和总原则,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资金与资源的保证。特别是在财务中长期预算编制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通常对于整体战略的可行性起着重要的论证作用, 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战略进行及时调整, 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1. 高校发展战略分析。

一个目标明确、立足于现实的战略是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确立了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办学方向, 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特色、学科规划等。高校应在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基础上, 做以下分析:一是分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二是分析未来高校可获得和支配的资源的总量;三是将本校现有情况与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做比对, 分析本校优势及劣势, 确定发展方向;四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分析本校的适应度、增长度。因此要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 就要对高校财务资源进行战略思考,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建高校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

2. 高校财务环境分析。

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分析是高校财务制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获取未来可能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信息。通过内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部权利配置上, 可以明确规定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等学术领域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以及在财务管理中一定的权力, 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过外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大力支持是高等院校战略成功的关键。高等院校的领导和规划者要能够识别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重视和发挥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 财务预算分析。

高校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具体的财务资源存量分析、预测需求及供给分析, 并通过以上分析来明确高校现时的财务资源状况、未来财务资源需求变动和供给情况。应将高校的财务资源状况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所需投入做相应对比, 以找出差距。针对战略目标的具体需求制订一系列的高校财务控制方案, 确保高校未来财务资源满足高校的战略需求。

4. 制度架构的开放性分析。

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 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由于高校财务制度一般是基于目前的实际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制定的,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与预测不相符的情况, 最初制定的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控制评价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制度的分析、实施情况的控制与反馈, 做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保证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特点。

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实行的是“生均综合定额+专项补助”预算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提出是对过去“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专项补助”的进一步完善。它的设计原理是将学校合理性正常运营支出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 按在校学生人数进行补助。专款项目的安排仍然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实力、基础设施修缮改造的需要并考虑前一年的拨款规模进行确定。此种管理模式取消了对学校人员经费必保的补助政策, 引入合理的生师比修正系数, 促使学校从精简教职工队伍入手, 调整支出结构, 更高效地使用教育资金。同时将同类院校进行归并, 实行相同定额, 促使同样办学规模、支出额度高的学校学习他校先进经验, 压缩不合理支出项目。在这种预算管理方式下, 关键是对生均综合定额的合理确定。目前生均综合定额的确定, 是以承认各校实际支出规模为基础的, 虽然维护了各高校现有的拨款水平, 但不利于学校挖掘潜力, 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也不利于创新的形成和特色的保护。

2.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生均综合定额含义模糊, 内容不统一。由于生均综合定额是在生均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 而支撑运营成本的经费来源, 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学校的事业收入, 甚至还有和学生培养没有直接关系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拨款。所以现行的生均综合定额并不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标准。

第二, 绩效拨款的力度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责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开始进行的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产出或绩效拨款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以产出机制拨款的目的是激励大学提高教育质量, 使更多的注册学生完成学业,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 目前绩效拨款模式在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拨款中, 据笔者调查很少使用, 甚至根本就不涉及。当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相关绩效指标定性标准不易把握和难以量化的客观因素。

第三, 正常经费公式拨款参数过于简单。虽然“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 扩大了各院校使用经费的自主权, 也照顾到了学校的特殊需要, 在鼓励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 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生均支出综合定额, 计算正常经费总额的自变量是在校生人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与“基数加发展”模式相比, 在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也有改进。但是, 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它在生均支出综合定额的确定上, 是以前几年的生均综合支出水平、经费开支情况为依据来确定的, 这在客观上承认了历史支出的合理性, 掩盖了历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未能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成本行为, 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 尽管已经考虑了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更为严重的是, 该模式把在校生数作为唯一的自变量, 受经济利益驱动, 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便在所难免, 同时在专项补助经费的核定上依然没有脱离“基数+发展”的思维定式。对国家来说, 这种拨款模式失去了政府在经济上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之功能, 造成了资源利用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第四, 正常经费和专项补助的结构不合理。高校正常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 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专项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经费 (正常经费) 以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根据定义, “项目支出”应该是基本支出的有益补充。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受综合定额的限制, 基本支出经费总是数量有限。近些年来,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和部门 (教育部) , 由于受名义上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过高的影响, 财政部门在调整生均正常经费拨款标准上顾虑重重, 谨小慎微, 财政资金只能在项目支出上加大投入的力度, 导致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不相匹配, 又加上执行过程中因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无法解决, 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使得项目支出额度越来越大, 占总经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 使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项目支出投入越多, 固定资产数量增加就越多, 如设备、公共设施、实验室、房屋等需要进行维护、维修和运行的成本需求也就越大, 造成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恶性循环, 再加上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调节的要求, 使得高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自主调节无能为力, 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令人堪忧!

第五,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目前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收支计划, 其预算管理只限于年度预算, 没有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中长期预算;预算内容也没有涵盖资本支出预算部分, 很难将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 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不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调度资金, 使相对有限的教育资金向教学、科研等方向合理倾斜。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传统上, 对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与其他公共支出的评价一样, 重经费申请和资金到位后的预算分配、轻资金使用和使用后的绩效考评。在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中, 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

第六,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学校已从政府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 逐步变成了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教育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 过渡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格局。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都希望拥有参与学校决策和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和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了解经费的收、支、余等传统的财务信息以外, 还需了解学校存量资产的状态、使用情况, 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所有可能对大学决策、激励、约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会计信息。作为直接培养成本承担者的学生家长, 出于对受教育者未来收益的关注, 必然想知道高等学校提供高等教育劳务的规模和水平, 以及直接教育成本占培养成本的比重。广大教职工作为大学办学效益法定的内部监督者[1]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单位的得与失、能否可持续发展均与他们息息相关, 对于他们来说财务信息的公开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作为大学的债权人, 为防范贷款风险, 必然要求大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 能够披露反映大学可持续正常运行、真实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 以满足其对大学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 并做出信贷决策。但是在传统的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模式下, 资金活动遵循的是“接受拨款-分配使用拨款-再接受拨款-再分配使用拨款”的循环模式,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设计 (有的地区干脆就直接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只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 仅侧重大学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存的核算, 缺乏对大学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的效益等有关信息的披露[2]。因此所得的财务信息, 无法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设计

1. 改变现有的财政拨款模式。

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架构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机制。鉴于我国目前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国家,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功能是资金筹措功能, 它直接反映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相应调整。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当然政府拨款也体现了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由于高教财政拨款既是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财源, 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高教政策、对高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杠杆, 涉及高校与政府双方的责权关系, 因此, 在确立高教财政拨款制度时, 为了兼顾双方的利益, 充分发挥高教财政的效益, 我们建议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将高等教育经费按功能分为:基本运行拨款、特色办学拨款、竞争性拨款和发展拨款等四类。其中:基本运行拨款主要用于必保人员、后勤必保公用和基本教学运行;特色办学拨款, 按学科特色、水平和层次确定;竞争性拨款, 主要用于对特色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等经费的划拨, 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确定;发展拨款, 主要用于办学资本性投入和设施的维护。

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拨款的公平性, 考察国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成功经验, 我们建议拨款采用公式法比较符合讲求效益的实际。拨款的计算应尽可能使用详细、可靠、不易被学校操纵的并足以能区分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变量和因素。拨款的决策机构既要独立于政府的职能部门, 保护大学的办学独立性, 又能执行政府的意志, 体现纳税人对教育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个决策机构应该隶属于中央和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 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 是指将整个高校的财务收支列为管理对象, 统筹安排高校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 并将预算指标与战略目标、业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全面预算把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纳入统一计划中, 将高校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到各部门,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划分, 促使各部门在完成总目标过程中相互协调, 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促进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第二, 合理编制中长期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与管理。合理编制高等学校中长期预算是确保学校长期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高等学校的中长期预算除了要对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事业运行所需资金进行计划安排以外, 还要对诸如资本性支出等投资性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不仅要编制综合性的财务预算, 还要编制用于控制现金流的资金预算, 以保证长期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的编制既要注重层次, 又要考虑执行的先后顺序。在层次上预算不仅要有学校预算还要有部门预算。在时间性上, 中长期预算要通过具体的年度预算加以落实。

在预算的具体编制和执行过程中,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要把握好时效性, 学校的部门预算应于年终前完成下年度的收支预算, 且学校预算要力求和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出台。其二, 预算批准后应具有足够的执行刚性, 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应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项目支出。其三, 预算编制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积极稳健的原则要求。学校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 学校的各项支出全部纳入支出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真实可靠;支出预算要量力而行, 统筹兼顾, 厉行节约, 避免赤字。其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学校财务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 对经费的使用要分类指导, 并按管理授权分层控制、全程跟踪, 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要定期向校领导提供财务信息、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及建议, 校长则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情况, 平衡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及时发出修正指令, 使预算控制达到最佳效果[4]。

3. 改革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

大学会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建议如下:第一, 扩大大学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对于会计的目标, 不论是“受托责任学派”还是“决策有用学派”都要求会计核算要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然而长期以来, 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目标只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 是预算管理的工具, 对事关学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资产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债务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均没有反映。大学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其管理者如果不能准确知晓所管理大学的资源总量、状态和品质, 那么他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也无法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取得有关影响大学运行、决策、激励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他们也就无法对大学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这样, 大学的目标也就难于实现。因此, 扩展大学的会计目标是改革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 权责发生制原则只限于生产经营性收支业务, 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 其主要业务活动则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收支确认原则。正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 大学的固定资产也就一直没有计提折旧。这种做法造成了大学资产信息的严重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无形中夸大了高校的资产总额。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也严重不实, 会计信息的衡量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而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学校的收支核算, 高校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高等教育劳务的成本;也将使大学会计报告更加完整, 便于进行绩效评估;也能促使学校更加注意对设备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更有效地进行预算分配, 实现收入和支出在各个期间的平衡;还能明确学校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第三, 改进大学会计报告体系。在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原则的基础上, 改变学校会计报表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单一用途, 实现大学的会计报告向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改进以后的会计报告体系应能够做到: (1) 及时提供当期经费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大学的运行情况; (2) 准确反映费用情况和培养成本的水平, 便于学校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调整, 便于教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议; (3) 及时报告校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便于债权人和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4) 将核算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并与现金和债务管理相结合, 以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状况; (5) 利用报表附注充分披露非现金资源的信息, 特别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解读报表重大影响的信息, 如或有负债、人力资本等, 以帮助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信息。

4. 实施财务综合绩效考评。

高等教育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是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表现在高等教育可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对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素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满足聘用单位更高的要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益者是国家, 是整个社会;而其私人性则反映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使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受益者。

教育成本由政府或者纳税人、学生、学生家庭、教育捐助者承担。成本的承担者要求资金的支出能够更加有效率;对于基于绩效的财政拨款, 如专项拨款、科研拨款等, 在评估结果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很重要的一项。进行财务绩效考评不但能保证优势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高等学校办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避免经费投入的过度分散而造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校, 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 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对高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日益加剧高校财务制度安排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必须以高校的战略为导向, 从而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都能为战略实施创造价值。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能够为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监控信息, 学校高级管理层会同有关部门应能通过整理反馈回来的信息, 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对比, 分析和评估实施的偏差, 对战略规划中不适宜继续实施的部分予以重新修正, 并调整增加符合新的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的部分。因此, 高校应当建立基于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 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协调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九届十二次会议修订.

[2]唐宁.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3]陈明风.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06) .

高校科技发展 篇11

【关键词】私立高校;经验;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飞速发展,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民办高校698所,本科生招生数为88.32万人,本科生在校生数达311.82万人,这体现了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内、外部管理机制与政策的不健全,严重威胁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以具有悠远历史和先进经验的美国私立大学为借鉴,希望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美国私立高校的现状

美国有许多私立大学,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2000年美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064所,其中公立高校为1707所,私立高校2357所。到2004年底,全美共有高校6412所,仅私立高校就有4365所,占高校总量的68.1%。由此可见,美国私立大学的数量占全美大学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能够代表美国高水平教育质量的主流大学也几乎都是私立学校,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其中哈佛大学拥有近四百年的发展史,并在整个美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私立高校作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各个州都享有同公立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

二、美国私立高校的发展经验

美国许多著名的私立高校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成立于1636年,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与哈佛齐名的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这些学校具有较长建校史和较大影响力的原因,首先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法律保障,其次是学校内部制度与管理的完善。

(一)充足的资金来源

资金是否充足是决定私立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美国政府虽然没有针对私立高校的直接拨款政策,但私立高校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联邦政府提供的科研与发展经费,而私立高校的学生也可以享受来自政府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美国私立高校的资金来源并不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和学生交纳的费用,其资金来源还包括校友捐赠、企业赞助、学校房产租赁等,其中校友的捐赠与企业的赞助占学校每年运行经费总量的一半以上。

(二)完善的法律保障

美国具有较为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私立高校发展问题做了具体规定。1819年,身为私立高校的达特茅斯学院状告新罕布什尔州政府企图将其收归为州立大学并获得成功,从此确立了私立高校的法律地位。美国196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责任并制定相关政策,同时指出私立高校应履行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义务。《高等教育法》的出台,不仅确立了私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同时为私立高校参与公平竞争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合理的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制度是美国私立大学的治校特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法律地位,是美国私立高校得以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董事会是独立的法人组织,主要负责制定政策、吸引资金和加强与外部联系等关系学校发展的相关事宜。董事会的成员可以是商人、律师等社会人士,也可以是教职工、学生等校内人士,每一位董事会成员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有效的保障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四)较高的办学层次

在美国众多私立高校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为研究型综合类大学,它们凭借严谨的治学和良好的师资水平,在国民心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这些私立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政界要员都毕业于私立高校。美国私立高校具有较高的办学层次,主要原因在于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许多私立高校要求教师的学位在博士以上,同时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半数以上,以上条件不仅使美国私立高校教师数量充足,也在教学质量上有了根本保障。

三、美国私立高校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民办高校的兴起不仅满足了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压力。针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遇到诸多问题的现实,借鉴美国私立高校发展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外部管理方面

1.完善财政政策

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但鉴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的现实,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资助民办高校发展在短期内尚难实现。因此,借鉴美国促进私立高校发展经验,将对私立高校的资助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并设立专项基金,政策中要明确规定国家资助项目和对被资助高校的要求,每年通过考核评选出辦学行为规范和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给予专门扶持。

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积极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不仅有利于缓解公办高校办学压力,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同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相比,我国针对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这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问题,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立法,从法律上保证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使民办高校在建校、管理、筹融资以及退出机制上都有法可依。政府应站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认真审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支持并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内部自治方面

1.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在职责分配上,为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决策失误,要确保董事长与校长各司其职。其中,董事长和董事会主要负责学校整体规划和重大事件决策,而校长主要负责学校运行中的教学与管理事宜。在资金来源与财务管理上,一方面要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与分配资金。同时,为避免以权谋私现象的产生,应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内部监督机制,以保障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支撑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民办高校管理者应端正办学目的与治学理念,从学校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正视教学质量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纵观美国私立高校发展历程,教学质量一直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国民办高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转变思想、加强学风建设工作、努力扩大教学投入,在遵循教育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做到以大品牌吸引人,以高质量教育人。

参考文献

[1]姚宇华.从西方国家私立高校的发展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策略——以美、日 私立高校发展为例[J].科教导刊,2013,(1):14转29

[2]唐志文.国外私立高校融资经验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 报,2012,26(3):135-136

作者简介

高校科技发展 篇12

关键词:高校,民生档案

1 高校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功能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保高校师生发展权力、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是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之形成的高校民生档案,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是反映和记述我国高等教育和民生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内容范畴上,它包括:名人名师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生个人档案及职务任免、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获奖证书、职工购买住房、招生录取名册、学生成绩单、学籍卡、登记表、学生交缴学费、劳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直接形成的与师生利益相关的档案,传播、丰富知识,全面发展相关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其外延十分广泛。它包括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如电子光盘、磁带、胶片等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这些民生档案信息真实记述了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成才及发展环境,又反作用于高校民生的各个方面,对探索高校民生工作规律,谋划高校发展,统筹兼顾高校工作各方面,推动和促进高校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

民生档案涉及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做好高校民生档案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 高校民生档案工作亟待完善的几个方面

当前高校师生员工对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已经有所认识,但与高校民生档案规范、科学管理有效优质服务仍有相当距离,笔者认为尚应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并加以完善。

一是对高校民生档案和民生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思想观念上需进行转变。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名人轻普通人,重名师忽略名学生,改变只重视党政机关档案忽视涉及民生档案价值,确定建立起覆盖党政机关师生员工的民生档案评估体系的档案意识。

二是高校民生档案体制机制需完善。高校民生档案是伴随全社会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新观念的提出而诞生的新名词,其体制机制还处在创建的初级阶段,有关高校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鉴定、归档、保管等都还没有具体的标准。随着高校民生的发展而健全一切记述和反映高校教育,如: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教师业务档案是评估的一个子项,虽然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尚未涉及,但它仍是重要的民生档案;教师的教学教案讲稿,育人方案,学生及社会各方面对教学反馈等直接反映教育民生和师生生活学习环境等与高校民生息息相关的文件材料等均未列入收集范围,反映民生的电子文件亦是微乎其微,影响了高校民生档案的丰富、整合和开发。全面、真实再现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系统有待于重新审视。

三是高校的民生档案有待开发,集中统管。高校民生档案皆由高校各职能部门形成,但各职能部门多用于党政机关档案移交归档,涉猎民生部分仅仅为了本部门或自己工作方便自行留存。在档案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院校档案室仅收集文书文件档案,其它类别的档案仍存放于各职能部门,不利于形成民生档案的整体资源建设。

四是民生档案开发不全面,服务对象不广泛,开发形式单调,有待于向深层次广度发展。档案开发多是党政机关档案,服务多面向党政机关,民生档案开发,服务师生员工相对较少,满足于方针政策档案开发,而向师生员工和各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如招生就业,提高发展潜能,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的档案信息开发少,仅限于校内档案开发,而与兄弟高校联合开发少等均需完善。

五是高校档案从业人员业务水平需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种类的民生档案分布在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新版《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十大类中,要从中遴选出哪些是属于涉民或涉公的档案,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档案人员有较强业务能力,才能保证民生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目前除成立档案馆的学校有专职档案员以外,其他院校都是以兼职为多,人力配置不尽专一,显得档案业务力量不够强,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专业化程度来从事民生档案工作,由此往往造成民生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规范不到位,给民生档案的日后利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3 丰富、整合、开发高校民生档案的设想

深化和发展高校档案工作,全面推进高校民生档案资源。目前要围绕改进高校民生档案工作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高校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丰富、整合和开发高校民生档案,设想如下:

一是提高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民生档案意识,树立民生档案工作新思维。要组织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讨论及立项研究,弄清高校民生档案的来源、内容与功能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明确高校民生档案工作与高校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与地位,为深化改革高校民生档案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高校民生档案资源,完善理论基础,确定正确方向。

二是建立专门的高校民生文件归档规定或制度,加强高校民生档案的收集,丰富高校民生档案,要把高校涉及民生的档案及时建立并完整的收集起来,纳入高校档案馆进馆范围,规范管理,注重高校民生档案的流向与归属,创造条件接收各层次,各专业,各档次的学生档案适时进馆,做到收集纸电文件两同步,整理符合规范,利用及时准确。帮助学校各部门抓好民生档案的建立,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

三是加大对高校民生档案整合力度,将比较薄弱的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做大做强。要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基础上充实高校档案类目,系统归纳高校档案信息,进一步对高校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使高校民生档案不只成为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将民生档案信息组成纵横交错的民生档案信息总汇,构建成若干分支系统,为高校民生档案开发利用铺垫基础,创造条件,广辟渠道。

四是要创造性的开发高校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以多途径多形式开发好新的民生档案信息成果,向高校师生传递民生档案信息,确保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巩固和维护广大师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权益,为他们快乐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发展潜能,幸福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是要优化民生档案编研、利用等服务体系。以我校为例,档案馆编研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虽有一定数量的编研产品但大部分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利用范围狭窄、利用效果不显著。因此编研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两年前我校对民生档案编研工作开始研究,首先对我校干部建校五十余年来任职及临时机构任职、职称评审情况进行立题编研,目前虽然没有全部完成,但要查阅某人所有在校期间任职情况仅须30秒钟既可完成。其中可查到任职时间、文号、档案存址。高校数字档案馆建立后,民生档案可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科技提高数字化水平。先进科技的加入,必将给民生档案带来更广阔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笔者认为:当前不仅要编制高校民生档案目录等基本检索工具,而且要不断完善检索工具的功能,形成高校民生档案检索体系,使汇总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本校乃至社会各方面利用者的认知,进而达到更大范围的广泛利用;要活化民生档案信息,根据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需求进行筛选整合、加工、提炼,将静态的民生档案信息转变为动态的信息,主动系统的提供给利用者,将潜在的信息价值,变为直接和现实价值,提升民生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以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与时俱进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除了现有的定期的,如学校发展史等常规的展览外,笔者还建议展览形式不拘一格,应根据高校师生员工的特点,举办一些学习、文化、才艺、健康知识趣味性等方面内容的展览,集丰富知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模式,将高校民生档案信息开发的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国档案报,2008年2月7日,第一版.

[2]吴麟章.加强民生建设促进学校发展.荆楚理工学院校园网,2009年9月18日.

上一篇:战略的思维下一篇:贸易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