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2024-07-26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通用10篇)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实验中学生要掌握实验器材的功能、原理、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实践过程中,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科研素养,为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打下基础。

国外高校十分重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牛津大学前校长克林·卢卡斯认为,“只有在大学里,我们才最有可能找寻到经过深思熟虑,以证据为依据并且不受价值判断污染的结论”。他认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研究,切实地发现过去不为人知的现象或特性,检验继承而来的知识,证实种种假设,并确认这些知识的合理可靠性。成立于1963年的约克大学是英国高校中的后起之秀,校长坎托认为大学应对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视,教师应致力于开展杰出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有一流的学习体验。可见,国外著名高等学校的成功来源于研究和教学并举的方针。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2011计划”以动态、多元、融合、持续发展为特色,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体制机制的壁垒,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1]。由此看来,在教学上递进式协同发展模式正是国家教育思想的体现,在教学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普通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任务也在逐步加大。由于理论课堂上时间和空间有限,不可能对学生一一辅导,因此只有增加课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领域。实践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现在高校的实践教学是以课程为主导、有限学时的实践活动,因为受到实验学时的限制,所以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由于资源的紧缺,学生只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实验操作,同时,实验室管理制度也是制约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已经被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住了思想。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实验室做点什么,都是被教师安排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操作,从进入高校开始到毕业,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鉴于以上因素,实践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 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协同发展

针对普通高校的现状,为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应打破专业与专业间、学院与学院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点对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设备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科不可能把所有的设备、仪器购置齐全,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会涉及多方位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专业、学院的限制,根据需要享用教学资源,那么对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再者,打破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之间的壁垒,共用教学资源,创造互帮互带、共同切磋的环境。让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他们对基础内容了解透彻,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的认识,加深其理解。学生通过合作的学习形式,还能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增加课外实践项目,如暑期培训、课程后实践,把实践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课程的集中考试分散到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以及综合考核几个环节。

本科生实践活动是全面打基础的过程,不分主次轻重,通过实践训练夯实基本理论,强化基础技能,提高基本素质,锻炼科学素养。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针对性,是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深入实践,针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到实验室指导实验,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实验中的疑点就是学生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的假设并进一步求证,求证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在研究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科研渗透,将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实验,会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其科研素质[2,3]。

3 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阶梯式发展

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分出不同层次进行指导,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下面针对机械类课程进行举例说明:

对于数控机床,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掌握程度,刚入学的学生,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对于学过数控加工的学生,可以熟悉数控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法、信号转换方式等;对于学过测试技术的学生,可以利用机床的三坐标系统进行加工精度测量;对于研究生,则可以借助现有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扩展其功能。同样,对于电容测量系统,本科生要了解电容传感器的几种应用,研究生可以针对电容传感器薄膜厚度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湿度、温度、均匀度、材质、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再以测试技术课程实验的转子系统为例,该系统由基座、回转轴系、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机床的主轴振动。

对于本科生,可以采用单个电容传感器或电感传感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进行测量,经过电容测微仪或电感测微仪进行信号放大,并由计算机采集获得测量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测试系统的组成、信号的转换过程、信号的存储方式等。

对于研究生,在学习了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后,采用三测点法测量的原理,以三测点法圆度测量方程所蕴含的理想基准点来比较被测转轴轮廓上对应点的径向偏离,即采用3个电容传感器互成一定角度,同时测量转轴的振动,通过对3种并行数据的采集控制,对测量误差进行分离和修正等方法,实现大型轴类工件振动的高准确度动态测量[4]。由此,涉及的内容包括对三点测量系统的建模、数据分类处理、信号滤波、FFT变换、误差分离等,整个测量过程克服了单个传感器的测量缺陷,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该系统不仅注重测试过程,还强调信号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了解,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提高。

4 实践教学阶梯式协同发展的措施

为了实现教学的阶梯式协同发展,要给学生创造出多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借助图书馆、网络交流、实验室探索等多种渠道,拓宽学习的空间。随着实验室的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将成为大学生平等共享的两大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完成计划内或计划外的实验,这样实验的时间灵活了,单人单台仪器效果会明显加强,同时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在维持传统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增开新型、综合的实验作为自主实验,既保留传统的实验内容和方式,又要推出新内容,多种实验模式并存。学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全天候进入实验室与教师探讨问题,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室独立完成一定的实验,或者亲自去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索。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更加亲近,更利于交流。可以给勤奋好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内容限制到实验室完成自己想做的实验;对于不太自觉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一个基本的实验内容,也就是必须完成的、达到及格水平的实验项目,这样就灵活多了。同时,在疏通教学渠道后,学校教学资源可以高效的应用于教学,科研成果也能及时应用于教学

5 结束语

建立教学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改变管理方式,才能把实验室变为学生与教师交流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否则,永远有一道屏障横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成为制约师生关系的障碍。

让实验室真正面向学生开放,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点滴投资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完善的过程,这中间会触及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所以,除了资金的投入,恐怕更大的障碍是那些无形的约束。

总之,要使实践教学实现递进式协同发展,首先需要学校有力支持,偏离学校的办学主导思想,任何想法也只能是一颗种子,即使再饱满,如果没有发育的土壤,也永远不可能开花结果。因此,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我们的教学思想才会有依附的主干,才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摘要:针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教学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教学的设想;通过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并以机械类课程为例,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分出不同层次进行指导,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能力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实践教学,协同发展,阶梯式发展

参考文献

[1]2011新华教育论坛[EB/OL].http://www.xinhuanet.com/edu/dgjyzs/hdsy.htm.

[2]刘友金,刘莉君.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47-49.

[3]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程蕾,温光浩.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4.

[4]刘珂,周富强,张广军.半径约束最小二乘圆拟合方法及其误差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6,17(5):604-607.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2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6-01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高校教育发展的人才柱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就业领域不只是对理论型及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更是对众多技术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可以說人才是影响河北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诸多学校并没有较高专业素质教师,双师型人才和合格的校外导师,尽管不断的加强培养,不过地域及发展水平和工资福利等都带有极大的制约性,导致最终效果并不显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影响下能够为河北带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高校职业教育的主要就业平台。考核高校职业教育发展效果,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较高则也就表明职业教育是成功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行下,诸多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方面有效强化了河北集聚,新型产业结构不断催生新型技术岗位,这样能够充分缓解就业难,更能为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更多途径及构建平台。

二、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经过诸多调查分析显示,毕业生就业最关注薪资待遇及工作环境,某些毕业生并没有合理的就业思想定位,总是想选择心目中理想化工作,在地域选择上首选北京及天津,再者就是廊坊及唐山和保定,其他三、四线城市就业大都是观望和不考虑的心态,或者说生源地学生并不愿意回家乡就业。诸多学生都是人云亦云,没有就业心理准备及主见。并且,诸多毕业生对就业能力准备没有深刻的认识及理解,不注重国内形式及就业政策,以致毕业生们获得就业信息能力较弱,信息分析及筛选能力弱化,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各类资源并做到资源整合。

三、落实就业指导,推进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1.利用京津冀经济圈,拓展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诸多科学研究院构建,使得京津冀经济圈科研实力逐渐增强,持续积累科技人才资源;京津冀经济圈内有两个直辖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基础,综合优势加强;京津冀区域交通便捷,是国内关键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及天津市,加上河北省都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致五百公里范畴之内的城市在3个小时之内都能到达,这也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态势;自然资源的丰富及位置条件优势,主流产业各自特色鲜明,汽车制造及钢铁冶炼和电子信息工程等,这些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河北沿海经济区人才缺失处理方式

河北沿海经济地区人才极为缺失,河北提出了借鉴京唐港区及秦皇岛港区等转型成功的新区发展经验,探究适应于河北的人才管理方式。运用京津冀三地签订的《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基于总部在异地,分支机构在本省,市人事代理单位提供人事代理及人才派遣等服务。从而有效规范异地存档管理,为三地各自专业性技术人员构建档案管理平台,强化三地人才资源配置优化。这也就要求三省市之间,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和招聘引进人才及技术项目等协作逐渐强化。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构建一网注册及三网发布机制,开放信息交流平台。

2.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不断努力,充分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毕业生问题认知能力及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采集信息能力。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生定位,具备良好的就业意向,处理现如今大学生大城市情结及精英骨干等问题;高校应重视设置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要求的专业学科,构建特色班及校企合作等方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及企业之间的互动,构建及运行大学生就业及地方性经济成分对接机制,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组织各级地方及城市之间单独或者联合招聘会,鼓励并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落实基层就业政策。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能够充分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及转型,因此河北省应紧抓此项政策所带来的机遇,转变教育思想及观念,推动全省高校教育发展,提升河北高校就业率。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是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经济不断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技术生力军。因此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高校就业分析有着很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才智,2014(12).

[2]李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高职教育[J].共产党员(河北),2015(5).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3

1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现状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人才竞争已逐步位列21世纪竞争要素的前列,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等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在教学改革背景下, 教育理念、模式迅速更新,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 高校间相继搭建交流借鉴平台,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 受高校整体教育环境变化、社会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以及标准更新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我国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与现实需要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1.1 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对接不到位

实现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首先要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以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和核心的专业技能、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要求。然而,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尚不清晰, 仅仅局限于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注重对学生单项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专业能力的综合内涵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 如果不能将知识积累通过创造性思考有针对性的转化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那么再多的知识都是无效的。长此以往, 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1.2 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

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较为完善的实践环境、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作为依托, 并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成果进行有效、及时的考核和测评, 这是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 高校在课程模式活跃化、教材内容实训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可观成绩, 专业能力开发的教学理念、领域革新的学习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也已在高校得到广泛推行。然而, 高校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深入”与“浅出”的问题, 即片面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专业能力培养质量与效果的科学监控,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依旧不能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 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党员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影

响力分析

2.1 充分落实教学改革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改革是在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相互配合并在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共同推进的一个动态过程。以教学改革为背景, 不仅能够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还能将与课程专业相适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思想以及应用技能素质合理、有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机制能够确保高校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避免学生“就理论谈理论”, 重点突出高校教育的技能性、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以及专业知识的融通性。

2.2 充分认识高校教师党员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指导性作用

高校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的主力军, 担负着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 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党组织在学生眼中的缩影, 他们大多为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 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学环节的一线工作, 致力于以学生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 始终以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师德示范的工作作风引领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正确方向。

高校教师党员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方面, 寓育人教育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之中, 既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掌握知识, 又要帮助他们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 将单纯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为育人工作开辟新天地。另一方面, 教师党员必须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 引导他们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3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共生发展机制是指建立在知识传授、品行道德教育之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互惠互利的专业能力协同进化模式。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党员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 努力丰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构建一支乐于奉献、教学严谨、成果丰硕的教师党员队伍, 从而适应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模式, 形成高校良好学术氛围。

3.1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主导作用

高校教师党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党员干部的双重身份, 承担着更为鲜明的教育责任。他们不但承担着讲授知识、传授技能的繁重任务, 还肩负着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神圣育人职责。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高校教师党员具有学历高、素质高、比例大等特点, 在高校“党管人才”建设的主体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起到示范性作用。高校教师党员应不断加强学习, 将教书育人相统一, 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展现自身价值,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 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面旗帜。

3.1.1 努力提 高教学 、科研水平 , 发挥引导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主体作用

高校教师党员具有知识技能优势, 在高校教育发展中视野更开阔、在高科技时代更有发言权, 对青年学生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他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在督促学生全面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 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高校教师党员需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本领, 提高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 争做教学模范、科研模范、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模范, 提高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勤于业务钻研、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书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力争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 以实际行动感染、影响、引导其他教师和学生。

高校教师党员应主动接受、传播、创新新文化, 始终站在终生学习的高度, 在实践中创造、在开拓中奋进、在探索中追求, 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力图提高教学本领和科研水平,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校教师党员应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鼓励并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并产生创新动力, 促使学生将习得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教育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之中。总之, 高校教师党员应当注重以科研带动教学, 并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资源, 深入研究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 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

3.1.2 努力提 高思想 、职业道德 , 发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导向作用

高校教师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他们用先进文化教育学生、用人文精神感染学生、用民族精神武装学生、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感染和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高校教师党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 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政工作。高校教师党员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探索育人规律, 把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凝聚为强大的育人动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和素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强化终生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教师党员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作为共产党员, 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坚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时刻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 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指导他们如何做人。高校教师党员要坚定职业操守、扩展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本领、发展科研创新能力,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作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身示教, 大力倡导将教师党员的先进性融入育人的实际教育工作之中, 充分挖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潜能, 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群体。

3.2 发挥高校学生对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发展的特殊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对教师而言, 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需投入巨大精力, 而学生的自我发展也会对教师产生激励效应, 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促使他们转换教育教学模式, 从而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3.2.1 注 重学习 , 发挥对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发展的激励作用

为适应当今知识更新的节奏, 学习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并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 是学生获取并运用知识、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应有意识地改进行为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客体, 其自我意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 在承担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繁重任务的同时, 其教育教学经验和水平也会得到充实与提高。

3.2.2 注重实 践 , 发挥对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发展的助力作用

集专业特色、社会、经济、环境、校园文化等因素为一身的实践活动, 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和开阔的学习视野, 并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创造机会。应不断培养学生在开放环境下的辨识、综合考虑、决策和创新能力, 有针对性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以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科研活动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 也是学生形成健全能力体系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牢固掌握自己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应积极参与高校科研活动, 掌握娴熟的实验技能, 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 以实现专业能力的阶段式培养。与此同时, 教师党员通过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与学生达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 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党员扎实业务, 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突破原有的框架束缚, 进而构建一个独具特色、方向明确、适应性强的教师党员专业能力发展模式。

4 结论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必须紧密依赖并深刻挖掘共生机制的合力, 教师党员的专业发展不能凌驾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之上, 舍此则教师党员的专业发展必然成为“无本之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脱离教师党员的专业发展, 舍此则学生的专业发展必然成为“无源之水”[3]。总之, 要牢牢把握这两者不可分割的同一性, 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摘要:本文以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现状为依托, 系统阐述了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党员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战略意义, 并结合协同理论在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中所发挥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相互作用关系, 分别从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的角度提出达到共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期通过实践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党员,学生专业能力,共生发展,协同理论

参考文献

[1]喻竞.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的研究[J].高校讲坛, 2010 (09) :174.

[2]刘克健.大学生专业能力自我发展的途径探析[J].教学理论研究, 2010 (03) :117.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优势学科;高等教育发展

一、引言

要搞清协同创新的概念,首先我们要了解“2011”计划是什么。“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其中,“2011计划”,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较少,所以各省为了促进省际学校之间的优势平台交流,又提出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各个省均设立了自己的协同创新中心,而且产出了一批相当可观的成果。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学科发展,搭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的优势学科而提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打开了学校与学校,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大门,让他们更好的交流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相关研究方向的互补,资源共享可以让信息更充分的挥发,从而带来更大的价值。曾经意义上的高校虽然看起来存在很多交流,但在真正的学科交流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对称,协同创新中心概念的提出,让学校意识到只有进行信息的交互,才能搭建更完善的平台,拥有更加完备的科研仪器,进行更好的科学研究,于是这一层所谓的不对称在协同创新中心的概念提出后被打破了。我们不难从这一细微的变化窥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合作才能造成双赢,闭门造车永远无法提高学校的水平。

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变化

(一)高校管理思想的轉变

传统意义的高等学校管理存在很多的弊端,资源无法进行校际甚至院际之间的共享。当下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更多信息资源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信息交流需要一个平台,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高等学校更多的进行交流,不论是学术上的交流还是学生活动之间的交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尚不能满足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时代的需要,搭建一个交互的平台,才能更好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提供一个契机。

开放的交流,促成了高校管理思想的转变。不去拥抱更多的信息,不去进行平台的交流分享,只会让高校固步自封,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顺应潮流,更多的贡献出自己的优势平台,进行相关领域的交流,资源的强强整合,可以让中国的优势学科更多的向世界的优势学科看齐,丰富的思想交换可以促成新的思想迸发,更有利于多方面的学校建设。

(二)高校优势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融合

加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学校,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层面,都具备相当的学科优势。这一学科优势促使高校优势平台得以良好的整合,每个学校都能贡献出自己在自己的学科研究领域的专长,催生学科之间的融合是一方面,由于学校和学校的科研环境不同,导致这种融合可以催生更有效的思想撞击。交叉学科的优势,也能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中体现,虽然大学科领域是相通的,但是终究在研究领域和方向是存在不同的,具备优势学科的学校绝非固步自封的一类,进行平台的资源贡献可以催生更有效的科研孵化,带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发展。

高校优势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育部提出这一概念之后,校际和院际之间的禁锢慢慢打开,越来越多的思想涌入,有益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思想贯通的这一刻,平台资源开始共享,共通的思想融合,不同的思想撞击出新的火花。

(三)高校科研条件的改进,师资力量的融合

协同创新中心为高校和高校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更是为高校和高校之间搭建了科研平台进行交互的良好纽带。进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将高校和高校之间的优势学科进行融合互补,同时也是建立第三方的实验交互平台。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搭建,可以使高校拥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同时由于思想层面的交流,会导致师资力量在相当大的一个层面进行融合。针对不同需求和不同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协同创新中心并不单单指向简单的某个学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

同时,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不局限于学科的交叉平台建设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当下仍然是大学科相通的条件下进行的有限交流,未来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更多的融合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交叉学科可以促生新的研究层面和方向的发展建设。

(二)重点支持一部分应用学科的建设

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相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也应当是有重点、有重点倾斜的进行建设。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强。重点支持一部分应用学科的建设,可以缩短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孵化周期。

【参考文献】

[1]邹治,陈万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比较研究及借鉴[J].现代教育科学,2008(03).

高校园区与城市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篇5

高校园区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 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空间单元, 具有服务性、开放性、共享性及社会性等特征, 与“高教园区”、“大学城”等概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1,2,3]。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要求下,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园区本身的区位特征[4,5]、空间模式[6,7]及规划设计[8,9]等方面, 并对不同类型高校园区建设与城市协同发展机制进行讨论, 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对引导高校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高校园区基本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依据高校园区与其所在城市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 大体可以将高校园区划分为城区型、近郊型和远郊型3种模式, 不同类型高校园区通过自身区位特征及相应的发展条件实现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1.1 城区型模式

这类高校园区是在市区原有的高校集中地区, 通过政策支持、功能调整等步骤规划建设形成的, 是城区内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区块单元。由于其位于城市内部, 相比较其他两种模式而言, 该类高校园区与城市互动交流更加便利、频繁。完善的基础设施、浓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企业关联、稳定的消费群体是城区型高校园区生存、发展的先天优势, 但城区土地资源紧缺且价格较高, 也决定了其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这类高校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与城市的开放式、全方位互动、交流, 以知识的极核化发展提高城市的科技转化能力;以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碰撞、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高校景观建设增强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 它扮演着在城市原有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推进高校、企业、社会融合的角色。

1.2 近郊型模式

近郊型模式又可以称为城市边缘区模式, 是将高校园区建设在紧邻城市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空间模式。这一模式下的高校园区不仅可以获得廉价的土地, 为其自身发展预留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且还能够与城市保持较紧密的联系, 方便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融入城市文化氛围。随着高校园区规模逐渐扩大、功能趋于完善以及城区范围不断向外延伸, 近郊型高校园区会慢慢在空间上与城区相融合, 进而转化为城区型模式, 成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 近郊型模式多适用于中等城市, 是加快中等城市规模扩张、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位于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上的近郊型高校园区, 无疑将成为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 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引进整合, 能够为推动城市规模扩张、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劳动力消化等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开放的高校空间和活跃的文化氛围又能够保证城市软实力的合理衔接与延续, 最终实现城市、园区的融合发展。

1.3 远郊型模式

远郊型模式是指高校园区以“飞地”形式建设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 类似于卫星社区的性质, 该类高校园区的形成既是城区内部土地功能转换的需要, 又是高等教育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缺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氛围的支撑, 远郊型高校园区需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街区和休闲场所, 因而对资金、土地的要求较高, 建设周期也较长。这类高校园区主要建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 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和上海松江大学城等均属于这一类型。远郊型高校园区相对于前两种类型而言, 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但也正是这种独立性导致其存在着城区辐射较弱、配套设施缺失、人文资源匮乏、建设资金庞大、集聚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 加强城市与高校园区之间交通通道、信息通道、功能通道等纽带的建设成为高校园区功能合理发挥的重要保证[10]。科学规划建设、与母城功能一体的高校园区, 将成为城市未来新的增长极核, 不仅对其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位提升、就业机会创造等产生积极影响, 还能够通过与城区的遥相呼应, 引导城市空间扩张和产业拓展的新方向。

2 高校园区与城市协同发展机制

一定程度上说, 无论属于哪种模式, 高校园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各类功能空间一样, 都是承担着某一特定功能的片区单元, 便利的交通条件、顺畅的信息通道、完善的功能布局以及与城市发展的合理衔接, 是高校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个性化要求。在科技影响力越来越明显的今天, 加快高校园区建设无疑将成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带动城市经济进步的重要抓手。

2.1 引导城市创新发展方向

高校园区强化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使高校成为各地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1]。为了满足学习、生活、休闲等活动的需要, 随着高校园区的建设, 相应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度增加, 能够为建筑、板材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以知识创新为生产要素的高科技产业也将逐步成长起来, 从而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 高校园区中聚集的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购买力, 是城市中相对稳定、长期的消费群体, 据学校内部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院校学生每月平均消费在550元左右。由学生、教师、原住居民等组成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将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良好的产业支撑和消费拉动能力, 加上开放式、共享化的基本特征, 高校园区建设无疑将成为引导城市创新发展方向的重要航标。

2.2 改变城市创新发展条件

城市的创新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文化和科技条件在推进城市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园区是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形成的高校集中发展区, 它不仅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 同时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 它的存在是加速知识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园区规模不断扩张、功能不断完善, 其内部产生的知识、文化等将通过园区的辐射扩散功能不断影响着周边地区, 并通过与周边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起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科技功能的作用, 进而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2.3 优化城市创新空间结构

一般而言, 高校园区多与城市社会经济拓展轴相重合, 这使得园区建设与发展既能够充分依托中心城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浓厚的人文精神, 还可以与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相协调, 对保证城市经济拓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随着高校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文化氛围也将逐渐形成。高校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文化输出基地, 通过与城市拓展轴上其他产业的互动交流, 将进一步拓宽城市产业布局空间,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发展新思路, 其完善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及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将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空间、更舒适的休闲空间和更具吸引力的产业集聚空间。

2.4 强化城市创新发展功能

城市作为相对完整的空间单元, 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地域一样, 都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的发展自然应当是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进步和统筹完善。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其经济带动功能, 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文明进步功能却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健康的精神风貌才应当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最终目标, 脱离城市生态和文化去谈论经济总量的增加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因此, 厘清发展目标、强化生态与文化功能应当作为推进城市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园区作为以教育城、科技城、文化城、生态城、旅游城等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城市功能区, 它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城市对知识、文明、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应有的尊重, 对于克服单一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策略, 转向以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城市创新发展功能体系建设, 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建伟, 林麒.“大学城”与“高校园区”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02) :18-21.

[2]黄葳.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03) :41-42.

[3]裘伟廷.论高校园区的簇群效应[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74-80.

[4]肖玲.大学城区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 2002, 22 (03) :274-276.

[5]肖玲, 陈忠暖.广州大学城选址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2) :32-37.

[6]任春洋.新开发大学城地区土地空间布局规划模式探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90-94.

[7]王成超, 黄民生.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 2006, 26 (03) :482-485.

[8]李传义, 邓新勇.广州大学城规划的新理念与城市建设新技术[J].建筑学报, 2005, (03) :54-59.

[9]王峰玉, 吴怀静.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建设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 22 (05) :78-81.

[10]何志军, 钱检, 黄扬飞.大学城的土地空间布局模式探讨——以杭州大学城为例[J].规划师, 2005, (04) :34-36.

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 篇6

武术,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习武强身的自卫习惯。而武舞作为一种艺术,与武术不同,它是在武术的基础上添加了艺术的成分。让武术能够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中,二者的结合更能凸显武术的刚韧性和舞蹈的柔美性、表演性,让人们倍加欣赏。

2 高校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的存在基础

2.1 混合武术的出现

混合武术,也被称为混合格斗, 混合格斗其实是一种非单一、无规则的格斗方式,是将空手道、拳击、格斗、泰拳、柔道、摔交等各式功夫融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打斗技巧,有时也被称为自由式战斗。目前众多的武术借鉴其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适应混合动力发展的需要。

武术“混合”的概念起源于19 至20 世纪初,当时亚洲传统武术格斗才第一次得到国际上的关注,此时武术之间的混合发展,才被少数世人所知。直到20世纪70 年代“混合”武术格斗这个给概念才通过当时在美国红极一时的截拳道创始者李小龙得到了大力的推崇。李小龙的截拳道,结合包括咏春、西方拳击、现代自由搏击、空手道,泰拳等格斗元素让武术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时武术抛开了以往单纯的打斗和健身性,开始融入了其他元素。这为武术与舞的结合创立了先声。这也称得上是武术与舞融合的开端。

2.2 现代人审美的需要

没有一种武术的风格可以适合每一个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身体类型,不同的信仰体系,不同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一种混合的形式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武术注重力量和敏捷,并通过快速爆发力运动进行区分。而武使得传统的武术格斗在武与舞的结合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艺术表演成分,让武术能够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之中,二者的结合更加凸显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追捧。武术的刚韧性和舞蹈的柔美性和表演性结合,让人们在了解中国武术的同时,感受到武与舞结合的强大魅力。这也更能贴近与适合现代人们不同的需求与选择。

2.3 武术与舞术结合的双重优势

与其他运动方式不同,武术是可以进行搏击对抗的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达到自我防卫的作用。武术是一门传统的中国艺术,它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的风格。外部风格注重力量和敏捷,着重练习肌肉力量、速度及动作。而内部风格更注重修身心,包括精神、心、气、意识等很多方面。不同于外部形式,内部的风格是使得人们心情平静和放松,而不是外部强调的肌肉的紧张。 武术的优势就体现在内部和外部形式的双重达标,以协调整个身体的每一个动作,让人保持冷静来控制呼吸。当一个人的武术造诣达到一定程度时,他无论是在动作上、力量上、速度上、呼吸上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上,都能够精准的协调自己,使自己保持完美的平衡。与此对应的,舞蹈健身则提供了一个有氧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健康,燃烧热量和脂肪,改善情绪和忍耐力。有研究表明,它具有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自尊和整体福祉的功能。武术与武舞的结合具有无可比拟的双重优势。

2.4 武术与武舞结合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对武术与武舞结合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武术教育是武术在学历培养层次的制高点,社会武术的等级制度(段位制武术)是习武者用来证实自己的荣誉性称号,武术运动员的技术等级称号是运动员在竞技领域来衡量自己竞技水平的标尺。武术发展的大厦也正是在各个领域的相互协同支持下得以构建,他们之间关系沟通的顺畅程度也是武术能否健康发展的保障。多年以来,武术高等教育的招生受制于等级运动员的培养数量,但是武术段位制却一直作为独立的个体单独发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二者及二者之间的关联作深入探讨和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协同点,更好的促进武术运动的开展,并为武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发展现状

3.1 高校武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生青睐

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和多样的。高校中的武术一般分为四类:徒手类练习,器械练习,对抗练习,团体表演。其在高校中的欢迎程度如何,通过对某高校舞蹈俱乐部成员业余运动爱好程度的调查,调查结果得知,舞蹈俱乐部的成员对武术的爱好程度呈中等偏上。人数总计达到325 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7%。也就是说有近三成的人数偏爱武术运动。

3.2 高校武术与武舞发展的概况

通过对近30 所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和挖掘其中武术教学和武舞教学的现状,本文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类。一是武术教学的课程环节数,二是舞蹈的课程环节数,三是武舞与武术合并教学的课程环节数。经过整理数据,我们得知,武术的单独教学和舞蹈的单独教学基本呈现并驾齐驱的状态,然而武术与武舞合并教学却并不乐观。但是,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对比前些年,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高校武术与武舞运动的难易程度正在稳步上升。例如,“冲拳”是武术的最简单和最广泛使用的技术元素。它是一个共同的技术元素。然而,“冲”的表现形式包括直拳,切击,推,向上切,向上推,向下摆动冲在四个方向。很多高校将这些动作从简单到复杂,分成六个等级,这样不同程度的添加每个动作的困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它。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不同程度之间的水平划分,而后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可以掌握更加全名的技术体系。此外,不管是什么风格项目的,其重要内容就在于学习,所以学习进度是相同的,这意味着在一个学习者达到一种风格一定的水平,他可以转移到另一种风格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中武术与武舞的共同发展已然具有一定成效。总体而言,根据设计的问卷最终所得数据的整体分析,我认为当下高校中武术与武舞的发展情况虽然不成熟,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客观。

4 高校武术与武舞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高

通过前文对武术与武舞发展现状的总结,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的武舞与武舞之所以难以取得发展和进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层对武术及武舞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我国曾经多次下达相应文件表示应该重视武术的发展,加强武术的传承,但是,在进行电话采访时,很多学校的领导层表示,尚且没有考虑到将武术与武舞教学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很多知名高校也是只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领导层对武术与武舞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是导致了高校内武术与武舞的发展举步维艰。即使有个别的学生团体联合老师进行武术与武舞的结合,以小型表演的形式为大家提供观赏,也只是微乎其微。没有领导层的重视的相应的政策支持,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仍然陷入泥潭。

4.2 武术与武舞的魅力不被人们熟知

将武术与武舞结合,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迄今已经有了很多次有益的尝试。在很多大型晚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武舞类节目,其气势之恢弘和场面之壮观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高校内,武术与武舞却很少为人们熟知。如今,高校内风靡的格斗方式之一就是跆拳道,而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强身健体之用却很少被学生熟知。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很多学生自身更青睐于跆拳道,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武术与武舞的宣传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武术与武舞的魅力不被人们熟知,所以武术与武舞难以在高校之中推行。

4.3 武术与武舞的相关课程太少

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被搬上奥运的赛场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体育教学的方向发展为竞技体育。体育运动的目的由强身健体转向为竞技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情况。这样的现实就会让很多学生产生一种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体育运动只是体育生的事情,我做好我的实验就可以,我学好我的文化课就可以,我做好我的科研就可以,体育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一来,体育课程便只是针对于体育生,加上武术并不是奥运会的项目之一,武术在高校发展更是寸步难行,很多学校根本不开设武术与武舞的相关课程,有的学校即便是开设了,也是少之又少。

4.4 武术与武舞类人才缺失

通过对全国不同类型高校的采访发现,抛弃掉不开设武术与武舞课程的学校不说,那些开设了武术与武舞相关课程的学校也有绝大部分是没有专业的师资的。通过调查得知,武术及武舞课程相关的专业老师非常少,接近半数的学校是没有武术专业老师的,能达到3个以上专业教师的更是只有五分之一。由此可见,想要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发展,没有专业教师必然是难上加难。

5 如何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

与风靡高校学生中的跆拳道相比,武术显然没有跆拳道受欢迎。为此,将武术与武舞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不失为一个促进武术发展的良方。高校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措施以促进武术与武舞的共同发展,根据高校武术与武舞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当下学校武术与武舞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借鉴其他体育形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强领导层对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的重视力度

必须加强领导层对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的重视力度,为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提供实践前提。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高校内的领导并不重视武术的发展,那么,即便是有再努力的推动者和实施方案,缺乏必要的客观条件支持,也很难真正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进步。所以,必须加大领导对此的重视力度,争取到政策支持。这样一来,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加上有利的方针政策,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实施方案,争取到更多的课时,也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场地和器材方面的资金,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有了外在保障,一定会有突出的发展和进步。

5.2 展示武术与武舞魅力,吸引学生自觉加入

在高校内发展武术,学生是根本,把握好了学生这个主体,武术的发展才能有群众基础。那么,如何吸引到学生群体对武术和武舞的关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示武术与武舞的魅力。高校的学生仍然属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群体,遇到喜欢的运动形式就会有体验的冲动。因此,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海报展览、表演节目、武术竞赛等多种多样的趣味形式拉动高校内学生对武术与武舞的热情。有了学生群体作为依托,高校武术与武舞一定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5.3 适当增设武术与武舞的相关课程

根据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很少的课程是关于武术和武舞的,有的高校甚至根本没有关于武术和武舞的相关课程。有了课程,学生才能够投入整个学期的精力去真正学习武术和武舞。当然,武术与武舞的相关课程必须是适当的,既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太少。因为如果此类课程过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文化课的相关学习。那么,即使是武术文化得到了弘扬,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然而文化课却落后了,可能适得其反。相反,如果课程环节数目太少,又很难起到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的目的。一般而言,开设2-3 个关于武术与武舞的选修课为宜,并且每个选修课以每周2-3 个学时为宜。

5.4 增加武术与武舞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

通过对全国不同类型高校的采访发现,抛弃掉不开设武术与武舞课程的学校不说,那些开设了武术与武舞相关课程的学校也有绝大部分是没有专业的师资的。所以引进优秀的师资是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通过社会招募和考试录取等方式来引进优秀师资,以此带动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发展进步。

摘要:一直以来,武术的发展情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备受关注。然而,如何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却一直都是研究的瓶颈,文章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分析得出要想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进步,必须将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以武舞的表演性激发武术的活力,以武术的坚韧性来糅合武舞的单一性。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针对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方法,借以为高校武术的发展和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武术,武舞,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金龙,邱丕相.打练结合技术模式的新探索——评析武术段位制教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12(10).

[2]肖雪.武术与跆拳道段位制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08).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7

一、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建立高校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良性关系,对于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发展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引导因素

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区域的产业与技术结构优化调整,会影响高校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从而引导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推动力量

高校教育为区域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对区域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高校集中着较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以及科研机构,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高校教育与区域的协同发展是指通过加强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建立教育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的协同发展,实现“互补双赢”。

二、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特征和发展布局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特征

由首都经济圈概念演变而来的京津冀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为中心,以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唐山市为两翼,包括保定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等地市的地缘经济区域。区域面积约占21.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1.1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2014年区域生产总值达6.65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3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6124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0%。不过,京津冀三地发展并不均衡。北京、天津人均生产总值达1.6万美元,河北省则不到京津两地的1/2。在产业结构方面,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且日趋呈现高端化趋势。天津、河北的第二产业比重约占一半。天津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河北的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不足。由于受行政体制约束,京津冀三地产业体系的协作程度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待提高。

(二)京津冀经济发展布局

随着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沿海区域的空间推进,京津冀经济区域进入全面布局发展阶段。首都北京需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挥科技创新领先作用,加快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日益迁移低端制造业。而天津应在港口优势基础上,重点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京津冀经济圈日益扩展的中间地带。此外,对于河北的产业布局发展,国家也有明确的定位。河北应优化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作为京津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高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为区域发展提供所需人才。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较为集中,共有高等院校262所,其中本科院校117所,高职高专院校108所,独立院校32所。京津冀高校教育联动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发展现状,培养京津冀地区发展所需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应用知识与科技成果,社会管理决策,以及新产品开发服务。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等院校的全方位服务。随着京津冀区域不断发展,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再教育和下岗人员再就业都需要高等院校提供多层次教育和社会培训,并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服务,积极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三)建设高水平的高等院校

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迫切需要高水平的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应该按照京津冀发展人才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四、高校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区域发展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京津冀地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有着明确定位,高等院校要与区域发展相融合,发挥优势力量,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通过深化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区域人才发展的机制,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产业结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规划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原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升级,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单位,应大力展开相关支柱产业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专业群,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紧跟产业发展现状,逐步构建有学科特色的专业群。

(三)加强内涵建设,建设一流高等院校

根据区域发展需求,高等院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并合理引进校外高水平人才。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环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平.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8

专利生产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 专利数量能够比较客观地衡量大学研究水平与创新产出, 而联合申请专利数 (或专利获准数) 能够真正衡量大学产生可转化技术或产品的能力, 因而是创业与科学能力集成的重要表征。事实表明, 以大学为单一主体的申请专利往往流于评奖而被束之高阁, 甚至成为不具备市场前景的所谓“垃圾专利”, 对技术转移而言意义不大, 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能力集成的效果。而合作专利, 特别是校企合作专利是高校“试验、技术”型成果与企业“生产、市场”型需求对接的桥梁[1], 校企联合申请专利能够形成一种非正式的合作网络, 较好地促进高校向企业的知识溢出[2]。

从高校本身来看, 由于合作专利具有较好的选题依据和相对充分的市场动机, 因而更能体现高校满足社会需要的素质。特别是, 校企合作发明专利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产学合作的规模和效果, 同时也代表水平和质量[3]。笔者借助于中国专利数据库 (知网版) 发明专利数据, 针对教育部、工信部和中国科学院直属的70所高校的合作专利产出进行分析, 探悉部属高校在合作专利研发中的主要表现, 从侧面探究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状况。

一、数据来源与归类方法

(一) 院校筛选

统计表明, 我国高校产学研有效发明专利的集中度非常高, 传统强势高校往往占所有高校发明专利总数的极大比例。如, 仅仅校企联合申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的高校就拥有产学研有效发明专利的52.29%[4]。基于此, 部属高校的合作专利产生情况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专利的整体研发状态。

本文院校筛选范围为教育部所属72所、工信部所属7所和中国科学院所属1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加上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苏州大学, 共81所高校。除去6所财经政法类院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4所艺术类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3所语言类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 以及记录数极少的中国人民大学 (如2012年总共才有10条专利记录, 一些文献中也做类似处理) , 列入统计范围的高校共67所。需要说明的是:“华北电力大学”与“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 ”统计在一起;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 和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和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分开统计。事实上是70个统计对象。

(二) 统计时间范围与专利归类标准

为保证统计结果真实可信且反映出合作专利数量及其比例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笔者选取数据时间段为2005-2012年, 因为这一时间段, 避开了部属高校合并和更名集中的时间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 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 因此在数据搜集中, 2005年“西南大学”的专利数是以原来两个校名下面数据与“西南大学”检索词下面数据的合计。

合作专利包括国外专利与国内专利。一般而言, 高校所申请的国外专利相对国内专利而言较少,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可能与高校从事基础研发活动的旨归有关, 即并不企图占领某一潜在产品市场, 也可能与内部科研评价体制有关, 即对申请海外专利并未有特别的激励制度安排。从常用的国际专利搜索工具汤森路透公司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德温特数据库检索结果来看, 各高校海外专利数量相对国内专利确实不多。笔者对部属高校的国内专利数量进行搜集和整理。不少研究对合作专利进行了分类统计, 如邓颖翔和朱桂龙将它分为企业和高校 (产学) 、企业和研究所 (产研) 两类[5], 朱凌、常甲辉、徐旋将它分为“校企合作”和“校校 (研) 合作”两类[3]。前者是从企业出发, 而后者是从高校出发。笔者拟从高校出发, 做一个相对细化的分类:校企合作专利、校研合作专利、校校合作专利和其他合作专利。各种专利统计的涵盖范围如下:

1. 校企合作专利。

主要指高校与企业联合申请的专利。一般情况下, 只要高校合作单位中有一家企业机构, 且如果合作单位较多情况下企业在排名中比较靠前, 则都归类为“校企合作专利”。这会相应减少“校研合作专利”、“校校合作专利”的数量, 但考虑到校企合作专利的市场潜力较大, 对其数量进行倾斜, 相对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校企合作也包括与部队企业 (如“国营九六一三厂”) 、株式会社、国有企业、医院的合作。考虑到校属医院与高校间的松散联系, 高校与其所属医院和类似标以“**大学***公司”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精密测控有限责任公司) 的校办企业的合作也算作校企合作, 如“申请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的条目。

2. 校研合作专利。

主要指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以“公司”为名称的单位事实上主要承担科技创新或成果转化功能, 其“研究”的色彩较强, 如条目为“清华大学;北京中石油大气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2007) ①的合作专利, 而部分标以“研究院”为名称的机构事实上不单单是研究所性质的机构, 其本身或其名下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化机构, 如条目为“清华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清华大学, 2007) 的合作专利, 这两种情况不再区分, 都归为校研合作专利。类似“农业科学研究院”这种比较明显的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机构也归类为研究机构。同时, 校研合作也包括与明显为研究机构性质的海外机构的合作, 如加拿大国家林产工业技术研究院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也包括与部队研究所的合作。

3. 校校合作专利。

主要指高校与其他高校间的合作。只有合作单位全为高校的情况下专利条目才记为校校合作专利, 包括军事院校和海外院校。高校所属分校的成果算做校本部的成果,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 算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利成果。

4. 其他合作专利。

这类专利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①高校与政府部门的合作;②高校与部队 (只标明“**部队”) 的合作, 也包括部队医院 (如军医大、军区医院) ;③高校与非高校事业单位的合作, 包括政府系列事业单位, 如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④高校与非营利社会团体的合作;⑤高校与海外非企业和海外非高校单位的合作, 如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 (吉林大学, 2007) ;⑥高校与个人间的合作, 如东北林业大学。

另外, 如果合作单位过多, 且单位性质复杂, 则综合分析各单位性质、单位排序并考虑专利内容, 再参照以上标准归类。需要说明的是, 专利条目中与电力有关的是三类:供电局系统、电力公司和电力科学研究院, 根据性质, 前两类归为企业性质, 后一类算做研究机构。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专利条目中有两所以上部属高校, 则检索统计中可能被计数两次。因此, 专利数的总和会略大于实际存在的专利总数。

(三) 数据检索方法

笔者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 (知网版) ”搜寻部属高校在2005-2012年8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具体搜索方式为———检索项:申请人;检索词:大学名称;匹配:准确;每年数据依据“公开日”中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发明专利数量;专利类别选择“发明专利” (非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本文数据搜集通过手动搜索, 并根据机构性质进行人工分类, 比一般的数据库直接检索结果更为可靠, 因此得出的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也更为可信。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 合作专利总体情况分析

注:校企、校校、校研、其他分别指校企合作专利数、校校合作专利数、校研合作专利数和其他合作专利数, “合作总数”指合作专利总数, “校企比例”指校企合作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 “合作比例”指合作专利总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 “校企占合作比”指校企合作专利数占合作专利总数比例;下同。

2005-2012年间, 部属高校专利总数从10583条增加到38626条, 增长了264.98%;校企合作专利从622条增加到2873条, 增长了361.90%;非校企合作专利总数从306条增加到800条, 增长了161.44%;校企合作专利的增长比例在四种合作形式中增长速度最快。从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例来看, 2005-2012年间, 合作专利从8.77%增长到9.51%, 增长0.74个百分点,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这与刘凤朝、马荣康和姜楠对“985工程”高校1995-2009年间的合作专利占比统计结果基本吻合[6];而单就校企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例来看, 从2005年的5.88%增长到2012年的7.44%, 增长1.56个百分点, 增速虽略高于合作专利总数占比, 但增长趋势似乎也并不明显, 且校企合作专利比例相对较高也可能源于专利归类上对校企合作类别的“宽松”标准所致。从表1可以看出, 除了2005年的67.03%外, 从2006年到2012年, 校企合作专利占合作专利总数比始终稳定在80%左右, 平均值为79.00%。以上数据说明, 在专利总量和合作专利数量都急剧增长的同时, 部属高校整体上的合作专利数量占比却并没有太大提高, 换言之, 企业参与专利研发的广泛性没有得到提升。

(二) 各校合作情况比较分析

表2是以校企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比例从高到低的部属高校排序, 其中7.81%为部属高校校企比例平均数, 此行上面高校的校企合作专利情况超过平均比例, 此行下面的校企合作专利情况低于平均水平。可以看出, 位于平均数之上的高校仅有23所, 而位于平均数之下的有47所, 且最大比例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的29.40%与平均比例7.81%之间差距以及平均比例与最低比例东北林业大学的0.17% (东北林业大学合作专利申请人多显示为学校与个人的合作, 故全部归为“其他合作”) 之间的差距都十分明显, 这两点说明, 校企合作专利比重较大的少数高校对拉升总体比例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多数高校的校企合作专利比例并不理想。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位列校企合作比例前十名的大学为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东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比较明显地集中于行业性大学或由行业性大学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表现说明其在以专利研发为代表的校企合作上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同时, 理工类高校表现尚可, 较少落入最后梯队。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无论是校企合作专利比例还是合作专利总数比例都相对不高, 分别为1.89%与1.34%, 3.08%与1.45%。地矿石油类6所学校中, 石油类的两所高校表现稍弱, 而其他四所高校都在前十名之列。除华东师范大学外, 其他师范类高校、农林类高校以及文理综合类高校基本上位于平均比例之下。“985工程”高校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位于平均比例以上, 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都位列于平均比例之下。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科技大学虽然专利总数并不多, 但校企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例达到9.11%, 而合作专利总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达到10.58%, 这倒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

当然, 以上只是从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例来看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学校虽然比例不高, 但合作专利总数已经比较巨大, 如浙江大学校企合作专利总数 (880) 仅次于清华大学 (2285) 。清华大学在校企合作专利总数上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 而第二方阵的浙江大学 (880) 、北京大学 (741) 、上海交通大学 (728) 也远远超过位列第五的华东理工大学 (468) 。少量综合性大学的合作专利研发方面比较乏力, 说明在科技创新的外部合作上还需要加强。合作专利比例表现不佳也仅仅就产学研合作专利的规模而言, 并未考虑到科技创新的质量。西北工业大学比较典型, 事实上, 在近年来的国家重大奖项中, 西北工业大学不断摘得桂冠。

(三) 合作专利位次相关性分析

为了反映不同高校各种合作形式侧重点的差异, 我们把按照校企比例排列位次与合作比例排列位次进行比较, 给出“位序差”:某校位序差为0表示其校企合作与非校企合作重要性一致, 位序差为负表示其在合作专利类型上相对偏向校企合作, 位序差为正表示其在合作专利类型上相对偏向非校企合作, 位序差绝对值越大表示偏度越大。如北京大学的位序差为-2, 表示按照校企比例排序的位次数比按合作比例排序的位次数小2, 说明北京大学在合作专利类型上略微偏向校企合作。按照位序差排列的总体结果, 排在最后6位的高校为武汉理工大学 (-12) 、江南大学 (-12) 、西南交通大学 (-12) 、天津大学 (-11)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11) 、北京交通大学 (-10) , 说明这些高校在合作专利形式上更偏向校企合作;排在前8位高校为东北林业大学 (68) 、兰州大学 (26) 、北京林业大学 (26) 、北京师范大学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 (18) 、复旦大学 (13) 、陕西师范大学 (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 , 说明这些高校在非校企合作形式上表现更好。除此之外, 其他高校的位序差标准值都在10以内, 其中, 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的位序差为0, 说明校企合作与非校企合作相对均衡。这都说明多数高校的校企合作规模或深度与其合作专利总数存在着较强的依赖关系。从表3专利合作形式排序位次的相关系数来看, 除“非校企合作排序”与“校企合作排序”间的相关系数为较低的0.599外, 其他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 尤其是“合作总数排序”与“校企合作排序”的相关系数达到0.942, 相关关系十分明显。这说明, 校企合作专利严重依赖于合作专利总数, 且专利总数能够较强影响合作专利的数量。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的相关性显著 (双尾检验)

(四) 合作范围与对象分析

合作范围分析主要反映高校在开展合作专利研发中的协作对象的广泛性, 当然合作单位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协作的广泛性就强。就校企合作专利占所有合作专利的比例来看, 位列前十位的高校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95.04%)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93.33%) 、武汉理工大学 (93.33%) 、中国矿业大学 (93.33%) 、哈尔滨工程大学 (92.86%) 、北京大学 (91.71%) 、北京邮电大学 (90.94%) 、西南交通大学 (89.13%) 、清华大学 (89.05%) 、江南大学 (88.42%) , 基本上都属于行业性或理工类高校。后十位高校分别为, 东北林业大学 (0.43%) 、北京林业大学 (15.09%) 、中国农业大学 (37.88%) 、陕西师范大学 (37.93%) 、东北师范大学 (40.00%)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40.74%) 、兰州大学 (44.8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5.24%) 、华中师范大学 (46.15%) 、长安大学 (46.43%) ,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林类高校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事实上, 只有12所部属高校的校企合作专利占合作专利总数比在50%以下, 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多于非校企合作形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校企合作在合作专利研发中的重要地位, 且校企合作专利研发已成为大部分高校合作专利产生的主要形式。

从合作对象来看, 很多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对象, 表现在大量合作专利的申请人相对固定。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专利中, 约有1/3 (34/101) 的申请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其中“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全资公司, 而校企合作中又约有48% (27/56) 的申请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 表现出合作对象极强的稳定性。清华大学2005-2012年间的2285条校企合作专利中, 条目“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 (深圳) 有限公司”出现了788次, 占比1/3强。产学研合作理论一般认为, 建立相对稳定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甚至有利于达到协同创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合作对象的稳定是积极的。通过原始数据可以发现, 高校与其衍生机构 (主要包括企业和研究院两类性质的机构) 间的合作极为活跃, 或许也可以说明, 创办营利性衍生机构已经成为高校创业行为的重要选择。

从企业角度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与高校合作最为频繁的公司之一, 目前华为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50多所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 如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当然这与华为公司的所在行业有关。其他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也是部属高校合作专利产生的重要合作对象, 这与各公司在所处行业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其专利研发能力有重要关系。

(五) “985工程”高校合作专利的历年变化

为深入了解高校合作专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利用表2中的“985工程”高校数据, 画出其专利总数与校企合作专利随时间变化图。

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 专利总数方面,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优势比较明显, 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对较少;校企合作专利方面, 清华大学在绝对数上优势十分明显, 其校企合作专利总数2285条是最低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2条的20倍。从增长比例看, 西安交通大学增长最高, 达7.5倍 (但其绝对数较低) , 而清华大学在8年间的增长比例位居第二, 达327.72%。从校企合作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例看,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最高, 分别为22.96%和22.46%, 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 为1.89%。

三、总结与启示

上文分析可知, 从2005年到2012年, 部属高校的专利总数与校企合作专利数都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校企合作专利数占合作专利总数的比例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部分行业性高校和理工综合类部属高校的校企合作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比较高, 说明其在产学合作专利研发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而部属高校整体上的校企合作专利数占合作专利总数的比例较高, 说明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合作专利研发的主要形式。同时也可以发现, 多数“985工程”高校在以上方面并不占据明显优势。同样, 对不少传统上的文理类大学而言, 以上结论也不成立, 即在合作专利中的校企合作专利占有较小比例, 而非校企合作专利的占比相对较大。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吉林大学, 其校企合作比例与合作专利总数比例分别为1.40%和2.48%, 而非校企合作专利比例达43.55%。

从总体上看, 部属高校校企合作专利数量与专利总数、非校企合作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这说明只有不断拓展合作渠道, 才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部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重要载体, 不断强化部属高校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将对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在“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中心评审中, 部属高校的优势地位极为明显:进入复评答辩的35家协同创新中以部属院校为牵头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达到27个, 最终通过答辩的17个协同创新中心中除面向区域的3个之外全部来自部属大学。结合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部属高校应该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 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 使其在协同创新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只是从专利数量的角度反映了部属高校合作专利产出情况, 对合作专利的质量没有做深入研究, 而专利质量更能反映大学、企业甚至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所以对后者应该要更加重视。但同时也不能认为, 校企合作专利比例低就是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表现, 因为对于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综合性大学而言, 其校内的跨学科领域已经能够实现大科学发展的趋势。

摘要:产学研合作专利尤其是校企合作专利的转化潜力相对较强, 合作专利数量能够较好地表征一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潜力, 因而是高校创业能力的重要体现。数据分析显示, 部属高校的国内合作专利总数呈快速增长态势, 但合作专利在专利总数中的占比相对稳定, 这表明产学研合作研发的规模在稳步提升的同时, 合作的深度并未有显著提高。行业性院校、理工综合类高校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合作专利研发能力,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其合作专利研发的主要形式, 而少数文理类、农林类高校表现不佳。在协同创新视域下, 高校和政府层面应该鼓励产学研合作专利研发活动, 将其纳入相关评价体系, 以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潜力。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专利,部属高校,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雷滔, 陈向东.区域校企合作申请专利的网络图谱分析[J].科研管理, 2011 (02) .

[2]马艳艳, 刘凤朝, 孙玉涛.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 (03) .

[3]朱凌, 常甲辉, 徐旋.从构建产学合作平台到实现产学协同创新——基于长三角“985”高校专利数据及典型案例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4) .

[4]许治, 范洁凭.我国校企联合申请有效专利分布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01) .

[5]邓颖翔, 朱桂龙.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12) .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 协同 实践

一.引言

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制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李儒寿,2013)目前,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层面研究协同培养机制的内容、实现路径(何郁冰,2012;杨路,2013;张兄武,2013;罗尧成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蔡新良,2012;李忠云,2012等)

(2)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协同教学。其中以医学、工学专业的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重视协同培养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协同教学研究;医学、工学的协同培养研究较多,理学、文学专业相关研究较少。

而当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思想指导下,在医学、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的带动下,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具体类别课程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协同培养”落到实处的具体努力。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协同培养”在人文类学科的实施办法。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内陆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才能掌握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最新资源,而这些资源集中在北京少数高校中,虽然每年北京语言大学会组织汉语国际教育暑期培训班,但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师还是少数,而真正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可共享教学资源仍然无法做到充分共享。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实习基地较远,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毫无优势可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本专业的方向之一。

(二)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

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同其它教育学类别课程一样,强理论而弱实践。学校采用211教学模式,虽然大学四年最后一年都是教学实践时间,但是前三年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少量的实践学习也是以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训练项目。因此,学生未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之前的理论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理论感受;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教与学都味同嚼蜡,课堂互动较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践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地处中部省区,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学校的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数量少,只能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耗时长、学生管理不便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外在实践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维持。这种实习状况仅限于毕业实习,日常教学实习更是无法保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协同培养方式,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壁垒,突破自身的这种缺陷,一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师资力量的评价与监管制度

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是散养的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统一的指导老师,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摸索锻炼,与在本地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实践师资力量,对实践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监管与评价制度,无法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权益,也无法保障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

三.“协同教学”在语言学类课程的实现路径

协同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的教学模式(王少非,2005)。这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由学校协同教学、学生协同学习、社会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力量互动协调起来,促使资源和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手段最优化。高校的协同教学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内部协同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外部协同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其它社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一)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整合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资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汉语语言本体、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和本校内部的教育学、学前教育、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课程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建设语言教学类课程群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与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儿童语言习得部分内容;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合作共建《汉英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文学院内部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行资源整合、改革,使校内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避免资源浪费,也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校企协同、高校与培训机构协同的方式开发新的教学实践点

学校与校外机构协作是协同培养的重要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与培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开发的方式能够保证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和真实性。湖北文理学院地处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襄阳以其历史文化、汽车工业和中学教育闻名,其中汽车工业与法国、日本等国有密切的技术交往。据调查,近年来到襄阳进行长期技术交流的外国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学习汉语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学校可以通过为来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商务汉语培训的方式与二汽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在本地寻求并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实践教学点。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关于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口吃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建立语言康复中心,为有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实践方式。

(三)通过利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语料库整合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很多教学资源,如中介语语料库、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软件等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建立本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案例资源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以教学案例作为协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体,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真实有效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也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语言教学类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做好储备工作,保障该课程群科学有序地建设。与此同时,资源库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思想,以汉语言教学的最新课程标准的符合度为原则,收集、整合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创新学生协同学习方式。一、同一班级内部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分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在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或者资源库,在必要阶段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与提示,或在充分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答疑解惑。总而言之,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此外,这种协同学习方式需要求小组内部分工精细,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二、将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员挑选出来以助教的形式一对多辅导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甚至可以让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的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讲课。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克服地方高校的一些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盘活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协调好各合作单位、个体的权责和利益仍需要我们去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2]黄学锦,向敬松.谈高校课堂上的分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袁久和.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6]潘光文.论普通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转向与协同教学[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协同高校教学发展 篇10

京津冀协同发展, 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 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推进产业升级转移,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 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就是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人才, 这种人才实践操作能力较强, 可以在企业一线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持续研究能力。潘懋元在教育阶段的划分方面, 曾提出如下几种分类划分模式: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型的, 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型的, 第三类是职业的技术技能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归于第二类, 担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

三、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目标不明确。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来看, 其中, 专业知识深度不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难题, 这源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很高, 专业深度挖掘不够, 高校的人才培养范围比较宽泛, 而在一些细分领域的人才培养, 投入不足。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 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口。学校作为河北省新升地方本科院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承担着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 要认真分析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 针对出现的人才缺口问题深入调研, 掌握重点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等, 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 作出新的变革, 以更好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变革过程中, 要积极探索创新, 如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沧州、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区, 为电力系统、装备制造等行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装备运行、研制开发、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 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推进过程中,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 高端智力资源的不足, 具体来说就是高校的科研资源与相关的产业对接程度不深, 科研技术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 存在诸多瓶颈。从现在的实际情况, 北京高校资源集聚程度最高, 在向河北、天津等地提供科学研究支持方面, 还存在较多的障碍。区域内高校同相关企业的合作, 还不够充分, 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引进高校科研资源、科研技术人才方面, 难度较大。

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专业建设改革。对于河北省的地方高校, 要认真总结长期服务地方的经验, 找准自己的定位, 打造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作为沧州唯一本科院校, 要清楚地认识到:沧州是京津冀协同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十三五”期间, 进一步构建京津冀产业对接平台, 加快渤海新区现代产业基地、沧州装备制造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等建设;以创新为驱动, 努力发展汽车、激光、通用航空、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同时, 对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管道装备等传统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加大升级改造的力度, 加快实现“沧州制造”向“沧州创造、沧州智造”转变。“十三五”期间,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电、自动化、汽车制造等行业的人才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通过专业改革, 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理论基础、实践能力, 同时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 因此, 要在重新梳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科学设定相关的课程, 培养适合的地方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一是以应用为目的, 提高职业技能型课程的设置比例, 在保证学生们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下,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 得到更加专业的培养, 为企业培养实践技能较强的人才。二是努力构建“技术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从产业细分领域进行研究, 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避免出现专业教育的空白区域。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增加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时间, 强化实践应用,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机会, 让学生在校期间锻炼好基本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是搭建起同实习企业的合作桥梁, 在同校外优秀合作企业合作过程中, 帮助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实战训练。

(三) 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师。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师资队伍必须与市场对接,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放式的知识结构, 能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企业 (行业) 的需求及管理规律, 突出的教学实践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地方高校积极引进急需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学科专业建设有成就、学风严谨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 进行重点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 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制定和实施“双师型”素质培养计划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具体措施, 通过鼓励教师到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学习、实践、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活动等途径, 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增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四)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要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就要加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让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要努力构建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教学运行机制,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技术研发相结合。以学科专业为依托, 以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 成立融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教学研发平台, 并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 提供技术咨询、项目研究、技术应用等服务。同时研究建立与人才培养特色相适应的、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功能的实验室, 面向生产领域的第一线提供服务, 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场所, 使之成为应用技术成果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基地, 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性基地。

参考文献

[1]蒋华林, 张新平.重庆市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141~144

上一篇:惯量测量下一篇:肺癌脑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