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发展(共12篇)
高校教育发展 篇1
一、引言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办学理念,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学术自由
高校教育发展 篇2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我国的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渗透到大多数人的生活当中,社会中对电子商务人员的需求也更加旺盛,目前我国多达三百所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每年都会有上百万毕业生走向电子商务的工作岗位上,在不同的行业内取得一定的成绩。未来电子商务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将会更多,但目前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是否是最合适的尚值得商榷。从整个教育体制上来讲,多数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并未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这一比例接近70%。首先是因为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认为并没有完全学会,二是懂得这些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在企业的岗位上应用,最后是因为现代社会毕业生更看重待遇等因素,对行业与工作的选择更广阔。电子商务的目的首先是要培养专业人才,最后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四年的时间培养不出电子商务的人才,表明高校的课程设置就存在问题。
2、目前电子商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电子商务教学方式落后。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教材中的案例与方法也许都已经过时,但教师还是在采取着传统的讲述为主的方法,自然结果会与社会需求悖道而驰。大多数学生在四年过后,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电子商务,甚至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在教师的教材中提到的案例也是多年前的内容,也许目前这些公司已经被收购与合并,甚至破产,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
多年前世界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案例与我们身边的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内容相差甚远,指导意义并不大,所以学生在听课时感觉很空洞,毕业后到一些小型企业中面对电子商务甚至无从下手。这种简单粗暴的教材教育手段在多个专业中已经开始落伍,作为时代性很强的电子商务专业,也必然需要教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出课程的价值。其次,我国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在开始时,一些专业课程都是从其他的企业或事业岗位上调过来的,虽然技术性很强,但对于教学方法与实践并没有明确的思路。采取稳妥的教材方法,一用就是十年,十年间,社会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材还是老样子,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一些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经济、管理、计算机,甚至物流等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师分别是不同的,学生在学完之后发现并不理解与精通,对各个领域的内容都一知半解,无法做到有同结合,单纯是为了拿到学分,把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能力非常差。第三,学生的实践性差。实践性差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时没有实践环节,学生根本接触不到关于电子商务在企业实际中的作用与表现形式;另外就是一些新生代的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并不大,宁愿天天玩手机,也不愿意多看电子商务企业一眼,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非常低。这就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大不一致。另外高校在整体上缺乏与相关企业的实践结合度。包括电子商务等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必须要与企业进行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3、电子商务教育新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现状,需要更多的思路对其进行改革,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现实意义,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经过多方研究,目前针对电子商务的新思路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电子商务中实践的比重,其次要加强学生参与企业电子商务的实践与实习过程,达到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第三,高校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维持长期合作关系与人才输送战略;最后要通过新思路培养出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思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3.1提高电子商务实践比重
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制定时,一定要把实践环节进行地加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现代社会不再需要单纯的理论型人才,而是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复合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不断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性与创新思维。所以在电子商务的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增加实践项目,通过一定的现场环境模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理解、讨论的方式制定出最佳方案,再与实际运用的方案进行优劣势对比,同时也可以不断举办电子商务模拟大赛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起来,把电子商务专业做到与实践的最大程度结合。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的学习也会更有兴趣,通过实践、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与社会自然人交往的能力,在毕业后必然会被社会所
除了学校组织的实践环节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小项目,如目前在电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的淘宝店。通过对淘宝店的开设学习与运营,不但可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带来相当的经济收入,不断丰富大学生活。学生通过在电子商务实践中不断与客户进行直接网上接触,通过交流,发现客户需求与如何营销,在店铺运营中,把管理的知识进行渗透。通过简单的店铺运营,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电子商务、营销与管理、经济知识都进行运用,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4]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这样实施,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开始自己当上了老板,在大学里已经开始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3.2结合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
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时,结束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后,要主动把学生推出高校,鼓励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企业实习中。因为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学生通过自我寻找或学校推荐的方式获得在某个企业实习的机会。企业将会在实习期间支付学生一定的报酬,此阶段以学习为主,报酬并不是主要因素。当实习期满,企业可以选择直接留下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从此让学生踏入社会的大门,也可以让学生去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真正体会在社会上从零开始的困难,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在实习期间,不但可以零距离接触到电子商务的最前线,甚至还会见到企业产品的生产一线,明确电子商务中的商品流动线路,从原材料到组装,发货等一系列活
活动中都是最基本而且是相对固定的基础问题,只有深入去发现,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运用时才能更有信心。
3.3建立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平台
电子商务的运营离不开企业,电子商务的教学自然也需要高校与企业不断进行合作,通过一定的机制,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形成技术指导与人才输送的战略结合,互相促进。一般来讲,合作企业中,高校将会建立一定的实训基地,教师在企业中挂职锻炼,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人力资源进行项目开发与岗位培训等,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提高操作技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原岗位或临近岗位上进行工作。目前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主要是指通过学校为企业开发商务应用系统,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学校人力资源,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学校从企业的模拟实践中吸取教训,丰富教学经验,获得更多的解决思路。
3.4培养复合型人才
电子商务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传统电子商务也催生出了多种营销方式与手段,如近年推出的微信营销与微博营销、各种圈等,单一的营销方式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高校在面对局势复杂多变的社会人才需求时,一定要通过提高投入的方式,让学生更能接触到更宽广的领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教学中,电子商务的教师经验与技能需要不断维持在行业的前沿,高校要通过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提高学生的现代知识水平,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甚
至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在社会中,电子商务的岗位工作人员,不但要懂得商务知识,还要对计算机知识有着细致的研究,在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时能够准确掌握最有用的信息,同时在经济与管理领域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路,这一切都是需要行业前沿教师的指导与教学。只有通过知识丰富的教师教育与自身不断地追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岗位更多,要懂得技术与管理,才能在企业中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全面有利的建议与意见,得到社会的认可。
4、结语
高校教育发展 篇3
关键词:高校;高校网络文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51-02
作为国家培养重点人才的阶段,高校教育的管理就成为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易于管理。尤其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令网络在高校生活中普及开来。通过优化网络管理、切断不良信息传播源等方式规范网络文化,以达到促进高效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高校网络性事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篇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下的网络信息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同样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麻烦,诸如高校网络事件的频发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将很多大学生看作是传播不良信息的主力军,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产生一种连带效应,这样便会造成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将一点点小事,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现实中的人们生活,然后又通过网络在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的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和和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网络的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这是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时代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他们懂得利用信息,知道怎样获取信息,知道运用信息知识,明白网络用语,并可以大肆的传播、转载,评论速度之快令人发指,被广为转发的文件,图片等信息内容大都是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一些负能量,具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情感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这样的事件进行如此巨大的宣扬会使得事件无限放大并引起社会争论,自然就会影响到高校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二)局部放大性明显,急剧恶化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属于那种一条腿已经进入社会,一条腿又留在学校的半个社会人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大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认识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而且他们大多会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的,这写人集结在一起就容易令网络事件的特性得到放大。所以,即便是个体性的问题,一经发到网上就会使很多人产生相同的看法,将本来虚无的事情就放大了数倍,再加上网络还具有极强的不真实性,使得原本看似没什么的事情就被变成了一件严重的事情了。大学生也很容易就相信这条披着羊皮的狼传言,加上从众心理作祟,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至于给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与现实联系紧密,集散快捷
小事情集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大事件,而网络往往就扮演着这个集结的角色,将现实中的事情放到网络上找寻有相同看法的声音;同样也可以将网上不好办的事情折射到现实中也会变成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件。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非常懂得该如何运用网络知识的,这使得网络和现实事件产生了交叉并遇到催化剂,使得现实和网络之间可以自由的转换,方便迅速。
(四)连锁性强,极易多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并且一家人大多是4-8口,再加上其他的连带关系相信人会更多的,这样一旦某项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则会产生一种连带的事件的发生,并影响社会的治安。
(五)不可预见性强,易潜伏积聚
当社会中发生某件事情时,大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通常都会和大学生们的想法呈相悖的状态,这样在他们心里就会形成不同于现实的落差,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通过网络来找寻和自己心里一样的答案,解除自己内心的焦虑、困惑与质疑。但是这种不好的情绪已经在他们的内心中占据了一小块地方,所以当再有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会急剧的引爆他们内心对于这种事情的反感心态,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种突然性的事件。
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教学对策
学校和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和创造的,但是当有这种高校网络事件发生时首先会对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将会波及社会,使得事态呈现一种水波形状的传播方式。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现在而言处理好这类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对维护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素质养成的行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注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第一,引导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过滤器,将那些网络上不好的信息过滤掉,并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这样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选择会使学生的心理向着一个积极向上的事态发展,克服他们对于现实中不同的心理负担,这样就可以积极有效的减少类似的网络性质的群众事件的爆发。即便在快要发生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第二,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支配他们的现实行为的,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修养时,那么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认识,加强自我的修养。正所谓思想有多高尚,那么你的行为就会有多高尚。如果大学生们都将加强自我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时,那么,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即使有一些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也会学着将事件向着一种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的,如此,便会对整个社会提供一个积极作用,做到一个表率,这也为维护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提供了一个积极作用。第三,被认同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感受,只有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才会更加积极的去做。当大学生抵制,反对网络的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后,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愉快的心里,这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的标杆有一个新的认识,加强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同样这也会降低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起到促进高校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注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法”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有个准则,那就是要遵纪守法,同样网络行为也要守法。所以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网络行为,并且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自律,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法律意识,使得在面对一些突发的网络群众性事件可以进行适当处理,理智应对。第二,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得同学们更加理智并且以法律为准绳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过激想法,让他们有了一个行为做事的标杆,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最后,在进行过法律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正确的面对高校网络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他们也会以法律为标准,找寻处理方法,进而减小事件发生对社会和学校的负面影响,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于这类事件的评论更具有导向性,更加的客观真实,促使网络文化发挥出了更多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制定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
第一,制定一系列的关于应对突发性的高校网络性事件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作用是可以在面对突发性高校网络性事件时可以准确及时的找到应对策略。首先,由于此类事件发生大多是很棘手的事情,制作方案可以提高解决的效率,当然发生是可以分清主次,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将问题细化,减弱,这样就会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给社会与学校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弱。第二,减轻负担。高校网络性事件的发生会给学校管理层的人带来烦恼,当大学生都有意识的去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时就会大大降低管理者的负担,使得问题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以至于事态不会恶化。假如高校的管理层能够在高校网络性事件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出准备,明确分工,那么即使在问题发生时也会令事件朝着一个可控的局面发展。这样的话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就会减轻管理层的压力,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降低损失。高校网络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使得在突发事件之后的恢复变得迅速,在问题发生后可以马上找到问题所在让所有人各尽其职,提高应对的效率。管理者也会在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维护了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公军.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现代视听,2014(11):46-48.
〔2〕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治理——以社会情绪表达为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168-171.
〔3〕贾红秋,宋晓明.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应对策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06):61-65.
〔4〕林凌,陈法彬.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J].文化与传播,2014(06):31-35.
〔5〕李玉杰,王峥.网络群体性事件规制论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46-48.
高校教育发展 篇4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属于管理独立型的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 是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机构, 主要靠捐赠收入来获取资金, 其后再有自有资金运作增值及后续捐助。如某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独立法人, 原始注册金额为400万元。组织形式为基金会与校友会合署办公;大部分基金会的人员支出均由大学负担。即对外是非营利组织基金会法人, 独立运作、独立财务、独立审计、独立税务、法人责任;对内是学校内部的一个机构。如图1所示:
现代的基金会将其功能扩展至更宽广的公共领域, 如学术研究、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艺术、音乐、体育水准的提升等, 均是现代基金会推动的公益工作。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是按照民政部、审计署管理司的规定, 基金会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募集资金;二是按照章程管理与使用资金;三是通过专业的理财使资金增值。教育基金会具有社会性、实用性及差异性。其中, 社会性体现为无利润目标, 是促进社会的健全发展。实用性体现为社会的再分配, 为高校拓展资源, 共促发展, 以情感为纽带, 以沟通为桥梁, 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募捐工作。如某校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学校网络中心推出全新的校友总会网站、校友社区;校友免费电子邮箱;完善和补充校友资料数据库, 新增校友信息近5万条 (近千名海外校友信息) ;建立了100个校友QQ超级群;开通了校友总会英文版网站。高校与校友的良性沟通是学校加强正外部性的催化剂, 校友关系的本质就是关系资源, 正如很多学子选择“扩大的耶鲁”, 是看重耶鲁卓越的校友资源。差异性体现为资产规模与个体差异、捐赠收入与个体差异、资助金额与个体差异。
二、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及应用技术分析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是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是能够可持续地对受益人负责, 并使之信任基金会, 树立良好形象, 使整个社会在再分配过程中更加和谐。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其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国外很多基金会采用权责发生制。基金会是兼有事业单位形式和具有企业管理实质的一种社会团体组织, 其财务管理内容是围绕基金本金这个基本点进行专项管理及资金运作、监督、维护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一) 筹资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文珊曾经引用孙子兵法的“三军未动, 粮草先行”说明筹资管理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和基金会的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重视筹资工作, 明确筹资是为了学校发展, 与捐赠者达成多赢局面, 而不是仅仅寻求资金帮助。
(1) 配合教育政策及高校办学理念, 做出详实的筹资计划。如图2所示:
(2) 筹资捐款的形式, 以货币、实物、基建为主。货币捐赠主要指支票、电汇等最通用的方式, 主要涉及人民币、港元、美元;实物捐赠指图书、设备等固定资产;基建捐赠 (主要是冠名的建筑大楼) 。
(二) 捐赠项目管理
基金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项目管理, 因此, 财务管理必须围绕项目管理展开工作。基金会通常将每笔捐款设为一个捐赠项目, 以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应对捐赠资金使用负全责, 捐赠项目完成后, 受益方应向基金会办公室提交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 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各级领导应有明确的金额审批权限, 对于大笔款项的使用必须由理事会来决定。项目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与大学的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有共同之处, 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院系筹资的积极性。由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门协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 实行单独建账, 专款专用, 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捐赠协议的规定, 对项目经费开支及预期成果, 进行具体安排, 并书面上报相关的管理部门, 保证捐款项目的使用效益。
(三) 收支管理
具体为:
(1) 收入管理, 捐赠收入与投资收益为基金会主要收入。捐赠的货币以人民币为本位币, 会计摘要体现捐赠方名称, 根据捐赠协议, 长期捐赠者独立立项, 一次性捐赠者入统一捐赠项目。捐赠物资由基金会办公室专人管理并建立仓库实物账。如某校基金会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年度收入是衡量基金会获得资源的总体实力水平, 净资产反映组织的资产规模。政府拨款占收入比例, 是测量政府与基金会的密切关联程度, 该校基金会是通过民政局批审的基金会, 没有依赖政府拨款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业务活动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主要是利息收入及项目管理收入;捐赠收入占收入比例测评基金会收入与社会捐赠、赞助者的关系, 借以分析基金会依赖捐赠的程度, 2009年及2010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分別为124.64%、158.39%。说明学校依赖的社会捐赠, 尤其体现在校友捐赠迅猛发展方面, 其原因在于基金会2007年成立, 经过2年大力宣传以及主动联系校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支出管理, 公益事业支出为基金会的主要支出。基金会的支出应严格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规定, 即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 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基金会管理办法》第9条: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 在基金利息中开支, 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表2为某校的2008—2010年工资福利、行政办公、公益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的情况:
基金会的工资福利及行政费用占总支出比均达不到2%, 远低于不高于10%的标准, 首先, 说明基金会行政支出控制严谨, 应该继续保持, 但同时基金会也应该认识到该项指标控制得好得益于基金会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编制在高校公共关系处和财务处, 工资福利费都由财政拨款统一支付, 且基金会的很多经费和高校某些拨付项目叠加节省了。其次, 该校基金会的合同工只有1名, 其他三名是退休返聘的老师, 是在针对校友会工作的, 目的在于联系校友, 合同工的工资福利管理, 待遇过低, 不易吸引人才, 对基金会的长期发展也是无利的。高校基金会公益性支出主要指奖助学金的支出比较大, 高达95%以上, 说明捐赠惠及人比较多, 比如一些航模、车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名次离不开捐赠资金的支持。另外, 筹资费用率下降, 基金会的筹资每年规模不一样, 筹资的数额与校友有很大关系, 依赖校友捐赠的项目筹资费用较低, 依赖社会捐赠并处于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筹资费用较高。
(四) 基金保值与增值
捐赠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是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基金的投资根据《基金会管理办法》第六条:基金会不得经营管理企业, 必须“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来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基金增值部分, 在列支风险金、证券交易相关费用和印花税等费用后的余额, 一般自动增加到原基金项目中;对于特定项目的受托理财, 其净收益作为该特定项目的投资收益。表3为某校基金会主要投资情况。
从表3中看出, 高校基金会的资金操作面狭窄, 多数选择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 增值方式单一。这本身有两个问题:第一高校严格遵循安全这一原则来执行资金操作, 而且基金会的财务操作人员本身并不是专业投资人员, 兼岗管理很难做到最大限度资金增值。第二, 对于一般大型捐赠项目, 资金出资人和项目负责人协商, 指定增值方法及用途。如某校2010年12月受赠3000万, 其中1000万用于公租房建设, 其银行投资收益及后续使用校内租赁收入用于学生助学金支出。在捐赠到账, 仍未明确开始建设时期, 基金会财务人员将其用于购买2011年银行乾元理财产品, 一个月的收益为:3000*3.77%/12=9.4356万元, 税后9.4356* (1-25%) =7.0767万元。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让基金会达到了保值的目的, 但是增值仍是弱项。
很多高校基金会只是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 并不重视资金的运作, 投资规模小, 多数是银行存款收益, 没有充分展示资金增值的特点, 而国外很多高校基金发展非常成熟, 资金沉淀庞大, 资金收益一般至少10%, 图3是哈佛大学的保本基金产生的收益十年间, 从21%上升到31%, 成为学校收入的最大份额, 可见国外的专业人员对基金的操作是炉火纯青。
(五) 基金会捐赠激励
高校基金会实施捐赠配比激励的目的是为鼓励各部门、学院和个人为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促进学校更好地吸引社会捐赠, 学校用自筹资金设立筹资奖励金, 建立校、院两级筹资体系;充分调动学院筹资的积极性, 扩大高校的筹资规模和能力;由院系筹措的资金, 由院系负责, 给院系自主权, 在资金的审批、资助方向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配权。如某校基金会2008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7项, 可配比金额为415.25万元, 获得配比金额为420万元;2009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23项, 可配比金额为1121.15万元, 获得配比金额1009万元;2010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43项, 可配比金额为5690万元。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 2010年配比项目及配比金额较之前显著增加, 应对组织捐赠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以促进和激励捐赠工作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同时, 高校基金会可以引入专业筹款机构, 拓宽筹资渠道。
(六) 内外监控及财务信息披露
基金会的资金使用如图5所示: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 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内, 培养高校基金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学习法律法规, 针对专业岗位进行继续教育, 有条件进行国内外交流及人员培训。对外, 严格按照捐赠协议支出项目。基金会应该要求申请资助的单位在申请资金时进一步细化用途, 从源头上加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应该对资金拨付后的最终使用结果予以追踪检查, 从实际效果实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并在网上公布基金会使用情况, 增强后续投资几率。财务信息披露方面, 基金会信息披露方面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 每年都按照要求请民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后在民政局网站上公布年度报告, 接受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查阅基金会每年的总收支, 信息相对而言具有对称性。笔者建议该校基金会从提高公信度的角度上, 在基金会的网站上披露以下信息:提供关于资产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 要有准确、完整、真实的收入支出明细表, 筹集资金以及满足其筹集资财活动能力的展现;提供基金会财政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提供基金会组织业绩的体系及评价等。
三、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 管理混乱
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型为主, 高校基金会人员为兼岗居多, 人员配置不足。为此, 笔者建议专人管理基金会, 专人筹划安排资金, 严谨管理收支, 这样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提高。
(二) 免税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 准予扣除。比如广东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没有对口减免企业的税额, 在税收方面, 没有给企业带来较明显的免税。
(三) 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价体系不健全
笔者建议为项目执行度打分, 业务执行占50%, 财务管理占40%, 具体事务占10%。其中业务执行指奖助学金及资助比赛等团体活动项目关于预算和绩效的契合度;财务管理指项目的资金运行以及会计凭证账簿的管理、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具体事务指环绕项目开展的组织情况以及行政支出。
总而言之,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培育方向应该是独立创新, 创造自己的独特品牌, 引入竞争机制, 合理分工, 专业运作, 自我监督, 完善组织体系, 共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晶:《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1]郭秀晶:《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王劲颖:《美国基金会发展现状及管理制度的考察与借鉴》。[2]王劲颖:《美国基金会发展现状及管理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篇5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中重要的素质教育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普遍关注。
体育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必要方式。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以及体育教学方式展开了调查,并详细地指出了现阶段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体育素质;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既符合现代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又顺应了目前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其“培育完整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对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体育是各大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基础技能类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在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不到位,对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阻碍作用。
本文以理工类大学为例,浅析我国普通理工类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理工类大学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现状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被调查的理工类高校中,有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高校都在校区内新建了大型体育馆,为学生进行日常训练、体育教学、比赛竞赛提供了场地支持。
在体育教学方式方面,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实行分模块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
在选课前,教师将体育项目进行划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分类教学、统一测试。
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多重选择。
二、理工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体育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学科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虽说大学体育属于公共课程,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阶段,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存在体育课课时较少、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体育文化培养重视度较低、学生体育意识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有些高校不仅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体育课活动不足,学生兴致不高。
(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不到位
经调查研究表明,在被调研的理工类高校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是用来排解无聊情绪、打发课余时间的趣味性活动。
大多数学生缺乏一项自己感兴趣又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也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此。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都比较淡薄,进行运动锻炼也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暂性。
三、促进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提高的方法
(一)实现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理工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组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时一般采用统一的培养机制,体育教学中对年龄、学科、性别以及身体状况都不加以区分。
因此,各大高校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在现有的系统培养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各自的特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供同学们选择。
顾及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特征,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体育锻炼中取得不同的收获。
(二)调动学生对体育素质教育的兴趣
现阶段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大多是在学分需求和学校要求的强制下进行的。
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凭借兴趣自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余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较弱,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多向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有益之处,让学生真正将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与提高自身能力结合起来。
学习还可以增加体育课课时、提高体育课程学分比重,以此来加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力度,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行动。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定位不够准确。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教师与课堂的附庸。
这一现象在理工类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也普遍存在。
高校应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自主研究与发现体育运动项目的价值和趣味。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理工类高校应该顺应社会对于“完整的人”的需要,将大学体育素质教育融汇于文化教育之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作者:朱荣臻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冬临,孙景召,李岩飞.南京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培养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15):109-110.
[2]李赫.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312.
高校教育发展 篇6
摘要:一部高校发展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的发展史,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训基地,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处处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所经历的岁月沧桑,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实践文化内涵。细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凝练和发掘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激励新一代中心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跨世纪腾飞续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高校实训基地;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11306
一、引言
一部高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的发展史,高校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会以文化的方式反映和体现,即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高校文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文化呈现,也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的提炼和升华,反过来又助力和推动高校向深层次发展。
高校实践育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为此,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组织领导和统筹实施作了明确[2]。为了有效实施这项工作,《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因为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现代工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平台。
高校实训基地不仅承载着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任务,推动高校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承载着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任。而且,高校实训基地自身发展就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高校的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的发展,见证着高校发展的辉煌,也积淀着高校历代建设者的教训和经验,书写了高校发展的文化篇章。它传承着大学文化,推动着高校发展。梳理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历史,能够凝练和总结大学核心文化,凝聚大学发展的核心共识,并引领学校未来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发展历史的梳理,进一步揭示高校实训基地对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发展辉煌的见证和对西南交通大学“果毅力行,精勤求学,忠恕任事,敦笃励志”[3]核心文化的传承。
二、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历史发展回顾
西南交通大学初创于山海关,辉煌于唐山,蓄势于峨嵋,发展壮大于成都[4~7]。伴随着学校一百一十九年的发展历程,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训基地,也历经了多个建设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前身是学校实习工厂,作为学校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既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又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对外交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中心与学校的发展荣辱与共,为百年老校的发展书写了工程实践教育厚重的历史篇章。
(一)山海关初创时期:实习工厂的雏形
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取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参见图1)。学校从创立的早期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与欧美工科大学相类似,教学方式比较灵活,既注重基础理论,又重视联系实际。在山海关建校初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虽然学堂的建筑面积不大,房舍也不算多,但还是把正堂外的西小院用来放置发动机、抽水机、车床、钻床和一些电工、钳工、木工工具以及一些收发电报的设备等,作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场所,那时学堂里已经具备了实习工厂的雏形。
(二)唐山时期:历经动荡并颇具规模的校办工厂
1905年,学校迁址唐山。1910年,学校正式建立了实习工厂(参见图2)。期间,学校为工厂先后添置了许多当时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据英国《工程师报》调查员报道,1911年前后,学校教学实验设备之精良,图书资料之丰富,不仅排名于全国高等学校之前列,而且也不逊于当时的香港大学。学校从而被誉为当时全国四大实业学府之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学校被日军占领,被迫多次迁徙,万里流亡,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学校原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几乎损失殆尽,期间学生的金工实习中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步入了建设新唐院时期。随着学校恢复和重建步伐的开始,实习工厂也进入恢复和重建期。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安排机械系筹建者之一的机械工程专家刘钟华教授负责组建实习工厂(图3),并将当时教育部调拨的美国制造的CINCINNATI万能卧式铣床、
LANDIS外圆磨床、W.B.KNIGHT坐标镗床、14″重型工具车床和发电机各一台,还有一台日本战后赔偿的WAKAYAMA卧式铣床划给实习工厂(5台不同的设备可以组建一个自供电的小型加工车间)。1950年,铁道部拨款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实习工厂落成。1954年至1958年期间,学校每年都拨款实习工厂添置实习设备。至此,金工实习已初具规模,实习科目有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等,实习师傅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38人,实习车间有机工、钳工、铸造、锻造、焊接5个。那时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有6周教学实习,铸、锻、焊、车、钳、机各一周,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科发展(图4)。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实习工厂逐步发展成为能容纳数百名学生实习、能自制机床和机械设备的颇具规模的校办工厂。
(三)峨眉时期:曲折中发展的学校机械厂
1971年,实习工厂随学校惜别唐山,千里搬迁,来到峨眉,并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厂”(图5),当时所有的仪器设备全部装箱托运,并有22名职工来到峨眉,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搬运来的设备重新安装调试,指导教师很快投入实习。endprint
1975年至1987年间,为了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几乎每年都拨款给机械厂购置实习设备(如SKJX-2-3箱式电阻炉、SKJX-2-3箱式电阻炉、C630普通车床、G72弓锯床、Y3180H滚齿机、T68镗床、Y54A插齿机、单臂刨床等一大批设备)。期间,机械厂高度重视教职工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提高,并多次开展技工技术等级应知应会的考核,制定技工技术考核实施细则及各项规定,多篇论文在西南金工研究会年会上交流,受到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和较高评价,机械厂在技工技术考核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工厂的前列。1985年,机械厂在铁路高校“金工实习示范表演”和“车工技术比赛”活动中,荣获“车工比赛”第一名,示范表演获得各院校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
(四)成都时期:成就辉煌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
1995年,机械厂随迁到成都,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简称“工业中心”)(图6),工业中心按照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模式,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地建设,成为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备投入一千余万元。
工业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整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层次,承担着基础制造工程实践教学的全部任务,中心的成立,真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现代制造企业氛围,也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了解现代制造工程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市场营销等基本工作环节,了解了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通过这些真实的工程背景教育和培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课程的求知感和认同感。另外,工业中心还通过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资金保障。
2000年,本科教学评估,学校投入工业中心700万元用于硬件建设。当时工业中心拥有一批供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工程实践、创新设计和制作的专业设施与设备。各种型号的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床等在内的近百台各种普通机床全部用于学生的基本金属材料切削加工工艺实习;橡胶硫化压力机和电脑注塑机用于学生进行基本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实习;二十余台先进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立式加工中心等机床用于学生进行数控与特种加工工艺的实习(或演示);数十台完善配套的熔炼炉、型砂制造设备、压铸机、空气锤、各种焊割机及热处理炉用于学生进行金属材料成形及热处理工艺实习;数十台高档微机、绘图仪,配套的初级CAD软件及高档CAD/CAE/CAM软件及与CPS系列快速成型机和数控机床联成的局域网,则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机-电-信息集成型的现代制造技术,而且可以综合训练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CAD在局域网上进行创新设计,运用CAM进行制作;C6134、台钻及一些产品专供学生进行拆装实验,让学生对机械产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学校投入工业中心600万元用于硬件及环境建设。工业中心进一步对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新一轮教学体系建设,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和不同兴趣,将教学课程体系层次化、模块化。
2014年,学校在犀浦校区建立了新的工业中心,其建筑面积达12204平方米(图7)。工业中心全体教职工以犀浦校区工业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实践教学设备更新力度,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培养、全员实训等工作,逐步形成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中心的特色,力争在国内高校领先,无愧于西南交通大学在国内的发展地位,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三、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对西南交通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一般而言,它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主要是指校园的自然人文环境;二是行为层面,主要指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类型的活动;三是制度层面,主要是指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四是精神层面,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等。而在这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是基础,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是我们通过文化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涵[8]。
一部高校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发展史。高校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会打上文化的烙印。实训基地作为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融入到高校整体发展当中。从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它不仅构成了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以自身发展特色不断重构并丰富整个高校文化的内涵。
从文化的物质层面看,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从山海关时期北洋铁路官学堂的实习工厂雏形,到唐山时期的校办工厂——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再到峨嵋时期的校办机械厂,最后到成都时期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从仅有的几台机电设备和草舍,到包括机、钳、锻、铸、焊等工种的实习基地,再到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的建设,成为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基地,诉说了西南交通大学所经历的沧桑和辉煌,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办学物质环境的变迁,造就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物质文化特色与内涵。
从行为和制度层面看,从刘钟华教授[9]、陈应星教授,到方金满书记、费从荣主任,再到张永奎技师、李国华高工等众多的实习师傅及指导教师,他们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人的优秀群体,实训基地虽历经沧桑和磨难,但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一代代传承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创业精神。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人严格遵循学校“严谨治学,刻苦钻研,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二十字教风和学风,坚持“工程基础实训,科研实践创新”的教学定位,牢固树立了“树立制度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人人动手、追求过程细节;强化自我管理、鼓励自主创新”的教学理念,成就了“加强工程素质教育,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的金工实习特色,形成了四大类八模块的现代工业技术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0](参见图8),也形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独特的实践教育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endprint
从精神层面看,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的发展,完全融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历史发展之中,处处体现着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大学理念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大学奋斗精神(“竢”就是等待的意思;“实”则有三层意思,即果实、坚实、诚实和实事求是;“扬”有飞扬,传播之意;“华”有中华简称、华丽、美丽等意。四个字组合在一起,有等待果实成熟,即寓意培养出人才,同时使人才更加务实、诚实,从而扬我中华,振兴中华,复兴中华。“扬华”也有扬弃浮华、追求一种务实的、不尚虚华之意。 )。“自强不息”是学校在长期的颠沛流离的办学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该词语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原意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昼夜、永恒运动的,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对交大来说,其中有四层意思:永不停息、知难而上、完善自我和艰苦奋斗。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包含有四种内涵:首先是“爱国至上、振兴中华”;其次是“严谨严格、求真务实”;再次是“爱校如家、敬业奉献”;最后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这一大学精神在学校实训基地——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百年巨变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而贯彻这一精神,不仅是当今中心人的理想追求,也是西南交通大学全体师生的跨世纪腾飞的理想追求。而踏上现代发展之路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也必将续写百年老校新的文化篇章[11]。
四、结语
一个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大学的文化史。大学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以文化的形式来呈现。高校文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文化呈现,也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的提炼和升华,反过来又引领和推动高校向深层次发展。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逾百年的发展历程,印证和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所经历的岁月沧桑。从物质层面来看,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从建校之初简单的实习设备和茅草陋舍,发展到今天各种实习设施齐备、实习环境优雅、实习条件优越的现代化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物质文化内涵;而中心人一代代虽历经沧桑而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以及特有的实践教学定位、实践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包括所铸就的独特金工实习特点等都形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内涵;而基地人多年所遵循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大学理念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大学奋斗精神正是西南交通大学精神文化的提炼。由此,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践教育史,也是一部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发展史。细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凝练和发掘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激励新一代中心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跨世纪腾飞续写新的篇章,也为实现《西南交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中所提的奋斗目标而谱写新的文化辉煌。
参考文献:
[1] 吴湘锋,陈娜,鲁云花. 高校实践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44-45.
[2] 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12-01-10)[2015-01-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xxgk_142870.html.
[3]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精神传统[DB/OL].[2015-01-29]. http://xsg.swjtu.edu.cn/ShowInfo-44-2-1.shtml.
[4] 张永奎.工业中心[Z].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工业中心元老张永奎口述历史录音,2013.
[5]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唐院春秋[EB/OL].[2015-01-29]. http://tangyuanchunqiu.blog.163.com/.
[6]搜狐百科.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沿革[DB/OL].[2015-01-29]. http://baike.soso.com/h106696.htm?sp=l38464178.
[7]王元良. 回顾历史,再谈西南交大的机械[DB/OL].http://bbs.netbig.com/thread-2544038-1-1.html.
[8]刘剑利.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意义[EB/OL].[2015-01-29]. http://wenku.baidu.com/view/81989469a45177232f60a2b1.html.
[9] 百度百科. 刘钟华[EB/OL].[2015-01-29].http://baike.baidu.com/view/3154386.htm.
[10]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2000年及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资料[Z].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2007.
高校教育发展 篇7
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包括高校各级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各级学生会的学生干部 (含班级干部) 、各种学生社团的社团干部等。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佼佼者, 比普通学生多一些实践机会, 其实践工作经验自然比普通学生多些, 综合素质也高于普通同学, 毕业后参加工作, 学生干部中的大部分人能快速地适应新的岗位工作, 并且工作出色, 逐步发展为所在工作领域的中坚分子, 承担管理层的工作。但是,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使很多高校忽略了学生干部的培养, 使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走下坡路, 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如何, 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而且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管理层。因此, 高校要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大众教育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就应该是精英教育的过程。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
(一)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工作的延长手臂, 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第一,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 兼具管理和被管理的双重身份, 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通过其表率作用, 可以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 促进学风校风建设。第二, 学生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 是学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项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三,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 负责把学校的有关要求、决策、信息等传递到学生, 同时, 又将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给学校, 积极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 “今天的学生干部, 明天的社会栋梁”。担任学生干部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很好机会,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学生干部要组织校园的各种活动, 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 遇到各种事情和解决处理各种问题。因此, 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毕业后, 能较快地适应社会, 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逐步成长为各种社会精英, 处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阶层, 成为各种组织或企业的中流砥柱。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就是为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人才打基础。
二、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不重视。学生干部是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 但有些老师不重视选拔、培养, 认为只要听话、自己能干活的学生就行了。有些专业老师甚至反对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另外, 还有些高校招聘学生干部有一系列的笔试、面试, 选拔的时间过长, 难度大, 耐心不够就选择退出, 到最后的就是耐性好的人。
(二) 就业压力大, 学生干部不愿花时间在服务同学上, 而更愿意准备各种证书的考试。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不高, 荣誉感不强, 工作任务繁重, 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量时间, 甚至有些学生干部应聘一段时间后就选择了退出。
(三) 有些学生干部未能协调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忙着工作, 丢了学习, 以致多门功课补考。
(四) 同学对学生干部的认可度不高, 且学生干部中存在腐败现象。有些学生干部的素质不高, 表率作用不强, 更有甚者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存在官本位思想和腐败现象, 致使同学对学生干部的认可度低。
三、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一) 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不仅关系到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且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更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优秀、知识结构较全面、身心健康的学生干部, 进行系统的培训, 提高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担任学生干部的荣誉感, 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
(二) 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制度
制度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的选拔制度, 选拔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担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党校和团校的作用,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学生干部入党, 争取党组织的进一步培养。
(三) 学生干部的培养内容
1.廉政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应从大学生抓起, 学生干部是未来的社会管理人才, 是社会精英、国家栋梁, 以后担任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工作, 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的廉政教育培训, 树立和培养廉政观念, 提高学生干部的自律能力, 教育引导学生干部分辨是非、美丑、善恶, 从思想上抵制、杜绝腐败的念头;开展廉政文化活动, 在校园里形成良好氛围, 倡导廉洁、诚实、秉公守法才是为人之道。
2.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无才无德是庸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 有德无才是好人, 德才兼备是贤人”。只要有德, 就能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而成为有用之人;而德是要经过长期学习养成的, 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高校培养的建设者、接班人, 思想上要与我们党保持高度一致。所以, 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要贯穿整个大学过程,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学生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强化诚信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干部学做人。
3.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培养。第一, 要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干部学会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树立以学为主的理念, 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学好专业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第二, 要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习协调人际关系, 学生干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无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 引导学生干部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第三, 要加强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的培养, 引导学生干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实践锻炼培养综合素质。担任学生干部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 自我展示的重要途径。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干部提供了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摘要:自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时代也需要精英教育, 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高校学生中的精英, “今天的学生干部, 明天的社会栋梁”, 以精英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 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众教育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就应是精英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精英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在2003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上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 :3-11.
[2]马丁·特罗著.徐丹, 连进军译.谢作栩校.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学, 2009, (3) :5-24
[3]刘海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性[J].东南学术, 2002, (2) :29-32.
[4]苏君芝, 卞青山.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3) :225-226.
高校教育发展 篇8
(一) 我国西部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它虽然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特点, 但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更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甚至有些方面还落后于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处于经验式、教条式的落后状态,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大部分高校仍认为没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认为那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事, 学校至多是在学生毕业时进行就业指导就可以了。这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毕业时的就业指导, 满足于顺应上级要求和追逐潮流, 只在口头上或文件里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视, 实际却很少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等资源。其次, 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的柔性不足, 导致学生在专业调整及课程选修上的自主性明显不足, 很难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再次, 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不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培训掌握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 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由于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经费紧张等原因,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么是由刚刚毕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临时充任, 要么就是随便安排一个未考取职业指导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客串。最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本身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研究的倾向。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相当多的国外研究成果采取的是拿来主义, 没有创新和“本土化”, 在实际运用中无法适应西部的现实情况。而在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中, 没有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 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 把规划的着眼点放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 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
(二) 日本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概况
日本提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校期间由学校辅导, 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加以促进。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 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 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 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从2005年开始, 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 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
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04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 结果发现“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 (“T”字的“—”表示教养, “丨”表示专业能力) , 但如今需要的是“大”字型人才 (“大”字“丿”的下部表示专业, “丿”上部表示创造力;“”表示外语;“—”的左半部表示教养, 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 , 至于IT能力, 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阶段, 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现在, 日本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 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我国西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
社会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 安排工作是国家的事, 用不着大学生自己去操心, 以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很少关心大学生怎样选择职业, 未来如何发展。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 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引起高校及大学生的普遍重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教育观念更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到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 等到面临就业的时候, 难免会出现困惑。
学校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重心, 职业生涯辅导没有被放在重要位置, 更没有人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门领域, 导致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在政策、资金、人员上投入不足, 在各种教育资源本身就不足的西部地区高校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当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招生名额同就业率挂钩, 就业率低的专业将被限制或停止招生时,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引起了西部地区高校的关注, 但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就业率, 做好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较低层面的就业服务, 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以至于西部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在数量上和素质上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西部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观念陈旧西部地区高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固守以往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模仿东部地区高校, 而东部地区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前正在摸索过程中, 这样, 时间上的延误在所难免。
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应定位为必修课程日本的学校均有依法设置的专门教师以及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的必修课程, 以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选择和决定过程中的苦恼和困惑以及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信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 大学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关键时期, 西部地区高校应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 并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为人文类或素质教育类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应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要体现面向大学生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应逐步实现全程化的课程指导日本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 学校有专门教师在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有苦恼和困惑时进行全程的“职业生涯辅导”, 为他们提供信息,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西部地区高校也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争取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策略以及进行积极的辅导咨询等。考虑到任课教师不足, 可以先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 引导学生自主选修, 再以必修课的形式巩固, 目的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使大学生明确适合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 从而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应重点针对职业生涯设计安排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在低年级学生中可讲授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大学生自我认知、正确处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就业取向分析等内容;对高年级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 侧重讲授职业道德、求职思想与心理准备、求职的基本程序、就业政策与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等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应体现实用性日本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 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效果显著。在我国西部地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学校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形势, 优先建立职业咨询及推荐室,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及实践锻炼服务, 如职业测评、个人发展方案设计、就业咨询服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 开展网上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的需要, 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学校还可以采取个别指导、团体咨询、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以及模拟演练等方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应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基地, 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岗位上锻炼, 与社会互动, 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 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校园创业活动、毕业实习等, 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机会。这样, 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 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逐步实现专业化、专职化在日本, 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不光有本科层次的培养, 在研究生院还开设了专门的职业学位课程, 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为对象, 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 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 称为“桥梁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及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由专门人员来从教, 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 它比就业指导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考虑到地区实际, 西部地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应当逐步专业化、专职化。首先, 各高校可从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班专职辅导员以及两课教师中挑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研究、具备就业经验、愿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骨干组成基本教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其次, 要逐步组织这些骨干教师考取国家承认的职业指导师资格并提供条件使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保持接触, 从而提高教学和咨询水平。再次, 要不断吸收、培训相关人员, 直至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公共课教研室, 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梯队, 不仅要有一线专门任课教师, 还要有一支经过良好职业辅导训练的辅导员队伍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重点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每年大量毕业生宁可有业不就, 也不考虑去广大基层地区, 更不愿意选择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就业。从毕业生流向来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而西部所能吸纳的高校毕业生不足20%。加上每年西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有近一半以上选择了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大城市等地就业, 到西部基层就业的不到20%, 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着重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环境, 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工资薪酬等及时做出合理调整,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到基层去就业, 到西部地区去就业。
总之,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借助于课程设置的形式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 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 寻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谷峪.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观察——贯穿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J].职业技术, 2006, (17) :55.
[2]谷峪.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6, (10) :81-84.
高校教育发展 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财务,管理
一、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积极影响
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拥有将高校财务状况一体化的功能以及效率高的特点。因此,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加快了高校财务工作的节奏。财务管理是识别风险、预判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作。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是将高校运营的数据上传到固定的终端,来自各个院系与部门的的数据都能经过信息处理,以精确度高的数据结果,在高校财务人员之间进行即时分享,省去传统数据移交的中间步骤。一方面提升了财务工作的进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过失率,提升了数据的完整程度。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通过简化高校的数据系统,帮助高校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找准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起到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的作用。
(二)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
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对信息管理部门要求非常高。国内的信息管理技术不完善,且技术人才较少,国内的高校为了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所投入的财力、物力甚至高于其带来的盈利程度,导致拖延了高校教育引入新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设施。这样不合理的高校建设方式,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在财务人员仅需通过信息化的数据进行财务管理的情况下,缺少与教学人员面对面交流,财务人员未将诸如此类的感性因素涵盖在财务风险之中,从而加大了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完善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规模与信息管理规模相平衡
根据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建立状况,更新扩大高校网、完善新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扩大信息管理规模。但是,在扩大信息管理规模、拟设性价比更高的共享中心之前,必须要平衡财务管理规模。
1.保证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完全掌握财务共享中心提供的数据更新速度,对即时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预判并且拟定规避风险方案。目的之一是高校的风险规避最终要依靠人作出的决策。因此,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作为信息处理部分是辅助人做决策的存在,在高校教育发展中,财务管理依然是最关键的部分,因为财务状况决定了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否能在长时间内始终得到稳定提升。保证信息管理规模与财务管理规模两者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可避免盲目地对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投资,使得高校的融资合理化。目的之二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适应教育市场变化的能力。财务人员具有了掌握数据变化的能力,能够在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变化与新事故发生的时候,进行最优化决策,从而达到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
2.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更新速度快于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更新速度。目的之一是由于财务人员的数据信息来源于信息化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更新的是新鲜血液,只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内容优先于高校教育质量更新的内容,财务人员才能对高校的教育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信息进行更细致、更明智的判断,对未来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内容进行筛选,从而规划适合高校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决策。目的之二是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向其他企业与高校学习,学习中外的财务管理最前沿的知识,用财务管理的知识来管理高校,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始终是高校的新鲜血液,为高校的各个财况进行冷静的分析,输送给各个部门财况最适应其发展的资金,行使财务管理最完善的职能。
(二)吸纳信息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信息管理技术虽然低下,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吸纳是刻不容缓的。由于信息量是庞大的,因此面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必须吸呐更多的信息管理人才。
1.要扩大信息管理人才的招聘面。不仅是面向国内还应当面向国外。中国的信息管理技术普遍落后于美、日发达国家,如能提供一定的福利,可留住人才为高校教育质量的建设作出贡献。
2.通过高校交流对其他高校优秀、拔尖的信息管理人才进行吸纳,开设优渥的工作条件,对于信息管理技术有诸多成功经验的人才要加大关注。吸纳高水平的信息管理人才,让掌握高端信息管理技术的人带动高校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是建设高校优质教育的长久之计。
(三)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组织交流会
1.财务人员仅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提供的财务数据,作出识别、预判、规避风险等操作,实际上是片面的看法。财务风险与高校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息息相关,高校的教学人员应当最大化利用高校的资源来引导高校学生出色完成学业任务,实现高校的教育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因此,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教育与财务的信息交流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人员需要在了解高校资金运营状况的前提下优化教学方案,而财务人员需要在了解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后,制定出高校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更替的资金方案,帮助教学任务更快更好地完成,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
2.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组织交流会,分为周次、月次。间隔短期的交流是为了让财务人员与教学人员互相增进了解;间隔长期的交流会比起交流更看重教学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共同成长。一方面,深化了财务人员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对感性因素的潜意识;另一方面,教育人员学习了高校“最发达的大脑”的财务知识之后,能够在教学任务中逐渐倾向选择最优教学方案。
(四)设置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与传统信息移交相结合作为补充
目前高校在建立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之后,应当保留传统信息移交程序。一方面,信息化发展不成熟;另一方面,高校适应能力不强。踏实的传统信息移交程序虽然存在失误率大等缺点,但是能够弥补信息化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成为替补方案的存在,解决暂时的信息递交问题。
三、结语
高校学报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篇10
1 高校学报的特点
1.1 学报的学术性
学术期刊的共性是指他们的学术性, 但是在高校学报中, 又体现出它的个性。因为高校学报是属于某一个高校的, 它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因此, 学术性受到所属学校情况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 二是水平。内容方面, 不同的院校专业设置不同, 有些学校在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科研非常突出, 这些必然会反映在学报的学术性上。水平方面, 学校的等级不同, 决定了不同高校学报学术性水平的高低。
1.2 学报学科的综合性
由于高校学报反映的是某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 而每所院校都设置了不同的学院, 每个学院又有不同的专业, 开设了不同的课程,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 建立了很多新的学科, 因此高校的教学和研究范围也变得广泛, 从而决定了学报所发表文章的广泛性、多科性和综合性。
1.3 学报文章的局限性
既然高校学报以刊登本校的科研成果为主, 因此, 立足于本校是学报区别于其他刊物的特点。立足于本校, 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如稿源是否充足, 稿源质量等。为了尽可能减小这种局限性, 高校学报应适当发表一定数量的外稿。
2 高校学报的作用
2.1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 都是匿名审稿, 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 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 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刻苦钻研, 认真撰写科研论文, 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1]。论文在发表前, 要经过编辑工作, 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 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 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 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2.2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 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 新认识, 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 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 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 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 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2.3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 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 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 经验不足, 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 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 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 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 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 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 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2]。另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校研究生也多了起来。由于质量评估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 因此, 每年出自研究生的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 且这些论文都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表出来。高校学报也成了研究生投稿的首要选择, 他们怀着希望, 以期文章在编辑的指导下能够发表。高校学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论文采取适度倾斜的政策, 这样既帮助研究生塑造自己的科研能力, 又能助其完成学业, 成才腾飞。
3 结语
明确了高校学报的特点, 并认识到学报的诸多作用, 如何办好学报就成了每一个办刊人关心的问题。首先, 学校领导的重视。高校学报主要反映本校的学术科研水平, 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高校的校长或院长要亲自主管学报, 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曾经亲自主管学报工作。其次, 要严把质量关。目前, 由于高校评价机制主要与刊发论文数量挂钩, 有些人员就通过数据造假, 论文抄袭等来提高论文的产量, 论文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事关系稿, 人情稿, 这些稿件大多质量不高。在编辑过程中, 编辑要认真推敲文章质量, 不轻易否定一篇文章, 也不能因为某一篇文章是关系稿而迁就。第三, 不断提高编辑素质。编辑素质包括学科素质和编辑专业素质。随着新学科的产生,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编辑要不断学习, 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 编辑要熟知刊物的管理规定和法规、编辑常识, 增强自己的编辑专业理论和出刊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1]赵薇, 李凤学, 孙志明, 等.论学报对高校科研精神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 :14-15.
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校美术 教育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业随之有了相应变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教育发展的不同目标使得教育过程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在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艺术教育彰显出一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就目前而言,高校美术教育仍有待加强的部分。
一、高校美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艺术课程的开设、各类职业艺术教育的设备日趋完善,高校美术教育在制度完善、师资力量及人才的培养各方面都得到了加强。整体上得到了发展,有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艺术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主要包括艺术课程、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高校艺术教育对构建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有良好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仍然是开发性、益智性的学科、将美术教育与其他思想活动联系在一起,看做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平台、对其投入的资金和制度保障也不够,这成为阻碍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
在对美术教育发展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很多高校教育者产生了片面的理解,仅仅认识到“辅助性”的片面功能,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审美性,也冷淡了艺术教育的审美享受。这一问题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偏重于技能的教育,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
艺术教育需要充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不能将艺术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这一理解偏差会导致艺术教育产生盲目性。高校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但现今课程教育和建设管理却有所脱离,导致高校艺术教育的无序性,而在课程、教材等方面,美术教育也处于暂时性、经验性的状态,与国家艺术教育本身的要求存在差距。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无序性极大地制约着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对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思考
根据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
(一)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正确定位
在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中,要遵循“辅德性、益智性、健体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对学生净化心灵,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分析,高校领导者需从思想上强化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秉承着艺术教育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加大对高校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提高全民艺术素养是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要完成的使命,既要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又要借鉴国外文化,将继承和借鉴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对高校美术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采取多种手段使得高校艺术处于平等开放的状态,使之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既要加大力度强化大学生对艺术的专业技能掌握,又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将专业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教育。在美术教育中,要针对美术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职业美术教育进行不同专业课程的开授。应该让学生明白,人文科学是艺术技能的深层意义。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在于学生对美育的培养,使学生得到精神层面的丰富感受。
(三)美术教育课程的多样化设置
在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避免课程的单一化,注重相互渗透。在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力求学科、专业的相互综合。艺术课程教育要注重专业性,突出高等教育的集体要求,满足自身学科的专业要求。高校美术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结合的教学项目,要注意将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四)改变高校美术的教育模式
改进教学模式需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艺术教育方法是采取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有所限制,最终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采取个性化和合作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和学的过程更为和谐。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达到美术教育模式多样化发展的目的。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于艺术教育之中,通过视觉、听觉多种方式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五)保证师资队伍完备的建设手段
加大师资队伍,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力量储备。现今,由于高校扩招、发展的不断影响,高校美术教师的专业队伍不够系统,无法保证美术教育的正确开展。要重视对美术类教师的培养和引入,做到质量保证,加强自身的学习,包括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经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得到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究解决矛盾的策略,找到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美术教育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既要注重社会实践功能,又要加强国际文化合作。这些问题的积累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探索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击恩.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M].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01).
[2]曾维华.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
浅议高校在线教育发展路径 篇12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是一种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它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让知识获取渠道灵活且多样化。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在线化、数据化、可视化、自主化、个性化的结合,基于互联网解构教育,弱化校园,强化教育的本质。在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模式上,对传统高校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按需索取、互动学习成为主流;教育管理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使决策更精准、科学。同时在线教育是一个整体协同的模式,要求教育信息化融合、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做到资源的共享、系统的集成,另一方面要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师生、物、组织、管理等的协同。[1]
在线教育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需要我们不断独立思考、客观分析现有在线教育模式,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规律,透过现象捕捉趋势,展望未来。本文分析了在线教育的优缺点,由教学本身出发融入现有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在线教育模式可行发展路径。通过本研究深化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在线教育浪潮的理解认识,促进教育的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2 在线教育优缺点浅谈
现有的网易、腾讯、百度、慕课、新东方等在线教育平台网站各具特色。分析归纳发现在线教育的趋同化现象普遍,平台往往综合性很强,覆盖面很广,整体得出优劣两方面。一方面,在线教育的优点集中,尤其是MOOC的不断发展使得平台社交化和交互性提高,而且大规模个性化让教育有了新发展。另一方面,在线教育自身有着一定缺陷,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学习者自身努力进行双向的挖掘;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实践。
2.1 优点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教育,有着教育本身的使命。具有以下三个优点:公平、灵活的革命性教育方式;充分挖掘社交化与交互系统应用;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2.1.1 公平、灵活的革命性教育方式
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大学生在线教育主要目标就是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努力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并且学习者能够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缓解了时间、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进行一种更为有效的、快速的、实用的、互动的学习方式。目前热门的MOOC技术是通过短小精悍和趣味性的创新设计,将系统知识碎片化,有利于繁忙的大学生利用零散时间事半功倍地掌握知识点。[2]
这对高校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革新。在社会化媒介、移动设备和新的教育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情况下,紧跟时代探索结合实际的全新教学模式不可或缺。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2.1.2 社交化与交互系统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输出者和接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传统教与学的模式面临着改变。所以,真实有效的互动产生的学习氛围和状态,是在线教育中重点组成部分。未来,线上与线下可能只是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针对大学课程中教师单调的模式,在线的课程设计可以更生动和人性化。应用智能化交互技术,能以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方式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与协作。教师和智能型的代理在线参与并调控讨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智能化帮助。[3]
2.1.3 因材施教的可能
在线教育完全可以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资源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让大规模个性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不断优化的智能答疑系统和评价系统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教学监控能够采集各项学习信息,并生成模型、提出建议。学生可以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个性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型及学习记录,全面跟踪掌握学习状态,为修正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提供了指示,使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动态调整更具科学性。[4]
2.2 缺点
尽管优点众多,但是目前在线教育的发展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具体有着诸如学习动机单一、产品不标准、学习效果差、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来源对于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2.2.1 学习动机单一
大学生是在线教育研究的对象。分析学习者特征、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以及学生背景因素与在线学习体验的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在线学习体验。偏向工具类的有道词典、扇贝、超级课程表等App的普及率相当高,相反,在线教育的主体视频课在大学生当中反响不大。谈及付费课程更多的也是偏向职业发展。其根源是大学生群体没有过高的应试压力和职业发展需求,而且认知兴趣普遍不高。
在线教育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需求和目标受众。针对功利导向,能加强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社会认证。具体可以设计多种混合的教育模式,提供给不同类型学生更加开放、灵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5]
2.2.2 产品极度不标准
互联网让所有的信息开放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各个学科的顶尖课程资源。但实际上网络在削弱大热门的能力上作用并不大,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类软件控制了学习者的多数选择。所以,我们的选择常常不知不觉地被主流平台媒体所左右。大多数人既没有时间体验,也无法密集卷入消费,导致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市场选择区分产品。
平台间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筛选机制失效促使优质课程进一步分散、多数课程质量不高。并且大量线上平台都提供不了完善的视频管理系统来帮助在线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产品不标准现状会使今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2.3 学习效果不佳
在线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客户端几乎无任何强制性,学习者可以随时地启动学习端口或者因为任何事务而离开网络端终止服务。这对于教育这种需要强制性安排的结果导向性产业非常不利。另外,学习者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的学习效果分化明显让多数教学评估很难有满意结果。
国外著名的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联合大学有相关实验表明,在线课程的通过率明显低于学校教学。而目前有些试图证明在线教育效果和线下实体教学不相上下的报告中数据统计错误的将有过相关基础的人纳入统计范围。这其中,在线教育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者的自身素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学习者自身积极态度和技术双向结合。在线教育可以重塑学习模式,使学习科学高效,但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要能符合学习者情况。
2.2.4 盈利模式模糊
教育类产品特殊性、公益性,与商业利润最大化在某些程度上出现了背离。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加强教与学互动,将改变人类几千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
针对现有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还没有定论,这里也很难给出确切方案,但有些意见可以参考。教育的利益巨大,以致很多企业不惜跨行业介入。可是在没有彻底了解教育行业的内在规律甚至将传统电商手段应用的情况下,后果是让人失望的。没有实质内容和丰富内容的清晰盈利模式,只是一窝蜂涌来,各自为政,只会将在线教育的商业化泡沫越吹越大。对未来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在线学习项目,获得足够的经济规模是其商业盈利的关键。这一点,高校和企业都要给予足够关注。[6]
3 未来大学在线教育发展路径
毋庸置疑,在线教育对传统的大学来说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面对高等教育,这是一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的模式。针对现状,未来大学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整合资源,构建综合资源库,打造系统化教学;提升学习者素质,满足需求到开拓需求;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交互等前沿技术;回归大学之本,重构“网校”生态系统。
3.1 综合资源库的构建
完备的资源库需要技术支持,必须保证高效的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行业需要制定一个数据库资源的标准,创建联结网上优质资源又相对独立的、立体的、开放的信息资源中心。内容上采用强大的检索功能,多层次、立体化连接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实行信息的双向流动,保持资源库的生机与活力,达到资源的真正开放与共享。
资源库中还需拥有智能个性化评价系统。它基于传统的试题库评价形式基础上。加入大数据监控等对学生参与程度和学习过程评价,及时双向反馈,让教师更好地针对性教学。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高效学习、社交交互等需求,完善自身的技术实现教育系统化。致力于打造一个用户体验更加友好、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的学习环境。
3.2 学习者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修炼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互联网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当中。学习者是一个有自治能力的机体,提高自身获取有效信息、高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社交化的在线教育学习得游刃有余。
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代,在线教育不再局限在满足需求上,它有能力去影响大学生,激发他们更多的需求。通过刺激学习者动机,促成学习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实现更富有强自制力和自我驱动的学习过程。未来在线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趋向于重过程、重行为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3.3 大数据交互的发展
在线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交互性的优势,在网页设计、功能设置、用户使用体验等方面应用社交化。团队的规模和其内部的沟通对学习者长期、稳定的贡献非常有意义,成功的在线教育平台不应单单只有庞大的用户群,一定程度的互动、沟通很有必要。综合分析、评估在线教育平台的社交化功能并研究该功能对学习者使用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对于提高学习者之间交互质量、集中学习精力等有积极影响。[7]
借助现在互联网的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化,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让沟通变得更加无边界。这将颠覆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与规律。
3.4 重构“网校”生态系统
从高等教育角度上看,大学不仅是提供知识、培养人才,还是提高道德水平和批判思维的地方。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的使命从未改变。单纯依靠网上虚拟的教学,即便是技术弥补了多数弊端,仍然无法媲美真实的大学对于德育的局限。[8]所以现有的在线教育在大学生这块需要回归大学教学本源———育人、明德。
在多元化社会中,公民素质教育是未来发展之魂。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变得越来越物质化的趋势下,高校应该介入和在线教育形成优良互助的生态系统。重视认同在线教育地位,积极推动两者发展,让在线教育的未来走向“高校重视—加速发展—高校更加重视—发展更加迅速”的良性循环中。[9]
4 结论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教学革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进在线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中来。对于大学生这一社会的未来所在,应该投入更多的注意。通过本研究,我们剖析了现有模式的利弊,展望了未来大学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让教育古老的本源和新时代的技术应用结合,打造互相促进的虚拟现实交织的生态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线教育在今后将掀起更广阔的教育波澜。
参考文献
[1]朱月翠,张文德.“互联网+教育”基本模型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9):12-15.
[2]刘彩侠,赵丽杰.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MOOC前景探析[J].继续教育,2015(9):36-38.
[3]陈会敏,毛蕊.在线教育运行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远程教育,2014(7):40-42.
[4]教育如何玩转大数据[N].中国教育报,2014-03-26.
[5]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44-52.
[6]Carey,T.,&Trick,D.How online learning affects productivity,cost and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An environmental scan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B/OL].http://www.heqco.ca/Site Collection Documents/.
[7]劳杰灵.在线教育社交化倾向研究——以沪江网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5.
[8]郑金鹏,于晓明.学生发展理论视域下德雷克·博克高等教育思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