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2024-09-17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精选12篇)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1

前言

在新时期, 我国艺术院校发展越来越快, 与此同时, 艺术院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特别是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 经常会遇到经济困难学生认证不准确, 资助不到位等现象, 对此, 必须对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详细探究, 从而保证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科学、规范。

1.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中,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所有在校生中的比例为20% , 而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所有在校生中的比例为5% - 10% , 从当前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情况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 并且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艺术院校, 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很多, 但是由于艺术院校的学费要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费高, 因此,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支付其学习费用, 对此, 国家、社会、艺术院校都制定了一些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并且在实际中获得不错的效果。

2.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各个高校都相继建立了各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如奖学金、学生贷款、助学金、免学费、勤工助学等, 但是从当前的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看,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是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随意性比较强, 一般情况下,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程序是 “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校认定—批准资助”, 学校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时, 并没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 只是简单的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 然后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发放资助,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能申请家庭经济困难, 由于申请的随意性比较强, 导致很多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受名额的限制, 无法申请。其次, 在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 大多是以物质资助为主, 并且是以通过金钱进行发放, 并没有对学生提供精神类的资助, 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受金钱利益的影响, 随意申请家庭经济困难。最后, 当前艺术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资助来源很少, 由于艺术院校家庭经济资助来源比较单一, 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名额比较少, 使得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申请到资助名额。

3. 完善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措施

(1) 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为确保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规范、完善,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艺术院校学生资助效益与效率, 影响到艺术院校教育的公平性, 因此, 确保艺术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自从国家推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就一直受到人们的争议, 认证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不到资助, 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却能得到资助, 这就丧失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意义。鉴于此, 在实际中, 必须根据艺术院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核, 确保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名副其实, 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助学政策的作用。

( 2) 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观念及资助模式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资助,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校只注重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认为只要学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就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资助。在新时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要在经济上为学生提供资助, 还要在心理上为学生提供资助,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每年的开学时期,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讲座, 通过疏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此外, 在资助模式上, 学校应该以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俭学为辅, 利用奖学金和助学金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从而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

( 3)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在新时期, 艺术院校还应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的有效结合, 以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 学校应该加大助学贷款的发展力度,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大的鼓励; 其次, 学校要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来源, 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 通过社会的力量,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额。最后,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确保学生能树立健康的心理。

4. 总结

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艺术院校要构建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观念及资助模式,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从而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摘要:近年来, 随着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报考艺术院校, 在这些学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为确保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学业, 国家、社会、艺术院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屈炳昊.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 (03) :96-97.

[2]黄道宏, 陆汉梓.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02) :86-88.

[3]汪江平, 潘莉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 2009 (07) :219-221.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2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业系统理论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2.2 经济增长方面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2.3 社会福利方面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相关阅读:

2018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4.1 文献回顾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实证分析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4.4.1 简要结论

4.4.2 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5.2.2 给评价集V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5.2.4 构造评价矩阵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5.3 简要结论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6.4 本章小结

相关阅读:

2018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7.1 国际典型实践

7.1.1 美国

7.1.2 欧洲

7.1.3 日本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7.3.1 政策法规体系

7.3.2 组织管理机制

7.3.3 社会参与机制

7.3.4 资金投入机制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7.5 本章小结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简要研究结论

8.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8.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为一般,有较大提升空间

8.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3

【摘 要】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的覆盖面很广,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自信息,甚至是一辈子的目标和成就。而对于高职院校家庭贫困的学生而言,贫困带给他们的自信心缺失问题是严重的。文章主要从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自卑的心理现状和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合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从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 自信心

引言

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并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这仅仅是局限在金钱上。对于学生的心理而言,关注得却相对较少,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整个人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不断地帮助高职学生提升自我的自信心,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自卑的心理现状

1. 家庭自卑心理

很多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家庭可能是孤儿、残疾人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由于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显得怯懦,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得到解决的。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的保护意识很强,一方面他们渴望和人交往和相互,渴望成为一个有光环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又极力地掩饰这种心态,不愿意公开的接受别人的帮助。正是由于这样的心态,使得他们生活得更加的矛盾和痛苦,不能豁达和自信的去适应学校生活。

2. 高考自卑心理

很多的家庭贫困高职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往往背负了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名牌大学。所以他们一直都是刻苦学习,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高考的失利,让他们的梦想落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害怕看到家人失望的眼神,害怕别人的嘲笑,从而不断的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3. 能力自卑心理

这类的经济困难学生一部分都属于学习能力不是很强,他们不仅背负着家庭经济的压力重担,还面临着未来就业的迷茫。由于文化基础差,所以对课程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缺乏明确的未来目标。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生活交际能力不强,在生活中,对未来感到迷茫,从而沉迷在游戏中,不能自拔。

二、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的措施

1. 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贫困学生很容易受到别人话语的影响,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积极的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对推动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强的作用。鼓励每个学生发展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宽容而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尤其是发展学校的寝室文化,让室友之间能够互相的影响和相互的帮助,有的时候好的室友能够带动整个寝室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积极的开展各种校园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并且在各种舞台上增强自我的自信心和能力。

2. 调整学生的认知模式

经济贫困只是事物的表象,而内心的自卑和脆弱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高职学生的想法和认识模式,如果他们一直都困在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牢笼里面,那么很有可能会困住他们一辈子。所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和信念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让贫困生改变以往的认知模式,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是未来的努力,而不是现在的颓废和自卑。让他们意识到目前这样的负面思维方式导致了自己对自己消极的评价和消极的生活方式。通过认知模式的重新构造,改变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每天积累一点,提升自己对自己的自信心。

3. 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和榜样

虽然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奖学金、助学金,帮助学生解决了金钱的后顾之忧,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从鼓励学生去勤工俭学,不能养成懒惰的依赖心理。在工作和劳动中体会到别人赞美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改善自己能力的同时意识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成功的榜样对于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也同样重要,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生活背景和经历相似的成功人士,更加能激励学生的奋斗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与高职学生水平相当的进步榜样来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这些榜样就在学生的身边,或者就是他们的师兄、师姐。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回学校讲课的形式,和学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些成长和奋斗的经验,让贫困学生找回生活的经验。此外还可以让这些贫困学生到这些成功的前辈公司里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具体去体验这种成功的生活模式,也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成功离自己是不远的,只要肯努力,和家庭背景是没有关系的。在工作的氛围下不断地激励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自信心。

总结

高职院校的家庭贫困学生自信心教育关乎学生发展的未来,家庭的贫困不应该成为阻碍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因素,而是一种进步的动力。正是因为起步比别人低,所以应该学会付出比别人更多。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远比经济问题更加重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自信心。文章主要从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自卑的心理现状和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提升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葛恒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其矫正措施[J].科技传播,2010(8).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4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五项原则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理论和资助政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贫困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贫困”程度的界定应当以社会贫困程度的界定为基本依据。由于“贫困”的定义受到一国国情、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贫困”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看,贫困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合法收入无法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从社会学角度看,贫困是机会和能力的剥夺,即贫困者无法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其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享受的权力被社会剥夺。我国教育部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的有关文件中将之解释为“在国家招收的普通本科生、专科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1]。在这个前提下,许多高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若干等次。一般的划分等次是按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由低到高将家庭经济学生划分为“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一般困难。

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有一方因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2.父母亲有一方因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3.家庭成员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非义务教育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因突发性变故或遭遇不可抗力及自然灾害导致家庭财产重大损失的。

5.父母亲有一方亡故或父母亲离异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6.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困难。

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双方均下岗(失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2.父母亲双方均残疾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或一方长期患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3.学生家庭所在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灾害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家庭所在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5.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特殊困难。

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父母亲双亡的学生。

2.父母亲双方均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亲一方长期患重大疾病(如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等)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

3.家庭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工作原则、工作组织、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再认定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意见”和“方法”的主要规定可概括为五原则。

(一)信息公开的原则。

国家资助政策公开,让全体大学生充分了解资助政策体系;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方法和程序公开;高校工作组织和评议人员名单公开;被资助大学生名单及其资助金额公开。

(二)家庭所在地出具证明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先要得到学生所在地乡镇或街道的认可,认定其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并出具书面证明。

(三)群众评议的原则。

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报审。

(四)再认定原则。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实时动态管理;二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慎重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切实掌握学生的消费水平,认真做好新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新认定工作。

(五)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应该对全体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和励志教育。教育学生:家庭较富裕的不要申请;家庭困难的要勇于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励志成才[2]。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困难

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已经就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给予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实施细则,然而进入操作层面,却面临众多困难。

(一)学生家庭收入信息及其可支付信息难以核实。

面对《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提供的家庭收入信息和影响支付学生费用费用的信息,某些数据是不可靠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提供的信息难以核实;某些学生未能准确上报自己家庭经济情况。

(二)学生家庭所在地提供的“贫困证明”的困难程度难以确认。

既然难以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断定学生是否难以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是否可以依靠“贫困证明”断定呢?答案显然不是一定的。事实上,工作不可能如此简单———仅凭一纸证明,不可能把全部工作交给学生家乡。即使“贫困证明”全部可信,也要分出轻重缓急,这是比较困难的。

(三)学生消费情况难以掌握。

既然《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仅供参考,就必须补以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对《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加以验证。消费情况信息,对于新生是没有的,对于老生也是难以掌握的。某些高校可以统计校园卡食堂就餐消费情况,但这不够,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耐用品消费、日常衣着消费和日常娱乐消费等。

(四)学生家庭的资产难以确切了解。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学生家庭的资产情况,如住房情况,是否有机动车,以及是否有空调等,是主要佐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可设计栏目,但所填写的内容也是难以核实的[2]。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做好国家助学金工作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

在新生入学之际将家庭经济困难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同时,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因为刚入学时学生反映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后期得到的相关信息要真实得多。国家助学金工作人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础性工作,这样才能把国家助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照顾地区差异,灵活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并不平衡,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不能使用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可以将所有的学生统一评比,优先考虑偏远及贫困地区的学生,相同条件下,偏远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尽量提高一个等级。

(三)资料审核与个人访谈相结合,努力确保公平公正。

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证方法与程序,逐步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多样化。资料审查只是对学生提交资料的筛选,因为假证明太多,材料只能作为一方面进行考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因为很多信息并不能靠一张调查表获得。此外,对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的评议小组成员还要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使得他们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处理,比如综合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单单是看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从各个方面入手,处理相关信息。

(四)认真调查学生家庭情况,确保信息详细真实。

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时要大量收集申报家庭及困难学生的一些相关信息,在学生出示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真实性上做好审查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采取家访的方式。从政策层面出发,尽量取得地方主管部门的配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审核,地方主管部门比高校更有发言权,因此,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才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凭证。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证明的审核应该从源头抓起。其实,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让地方民政部门出具证明的成本提高。更有效的手段是需要国家采取相关严格的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在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时要认真把关,不能凭关系随便办理,对于那些滥用职权的经办人一经发现要严惩不贷。

(五)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信息还要及时进行更新,有些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需要资助,但是在以后的一年或者是几年后其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不再需要相关的经济资助,那么这样的资助机会就可以留给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相反,有些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在就读期间其家庭经济状况有一般转变为困难,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考虑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要做到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更好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与此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应该实行动态管理,简言之就是取消“一定终身制的做法”。这样不仅可以给家庭遇到突发事故的学生享受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待遇的机会,而且可以把那种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学生移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更可以及时把那些“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剔除。具体做法是,每年或每学期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和同学的民主评议的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是否保留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进行适度调整,主要可分为提高档次、降低档次和撤销档次三种情况。

(六)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每年总会有“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混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认定工作,真正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公平、公正、公开”。具体做法是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国家助学金发放以后,教师要通过回访、座谈、学生监督检举等多种形式对助学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用助学金进行奢侈消费的必须严格处罚,不仅要追回已经领取的助学金,还要对其进行违规处罚。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和学生作弊行为有相似之处,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更多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期管理工作不能只靠教师在办公室完成,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班级学生的参与及配合,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获得第一手资料[3]。

(七)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思想上杜绝不诚信的行为发生。

诚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公众讨论的一个焦点,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举足轻重。然而,要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提高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智教育体系,努力宣传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力争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另外,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不仅要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化,还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及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组织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诚信带来的快乐。

(八)高校老师要注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逐渐演变成一个热点问题,而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件越来越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证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困难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解决了物质上的问题,但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问题,甚至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自卑,这些都是潜在的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高校老师要经常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学生”这个称谓,把重心放在学习生活方面,用健康的心态接受美好的大学生活[4]。

五、结语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专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老师组成,也可以由学生组成。老师组成的队伍可以以一种长者的身份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勉励与关怀,而由学生组成的队伍,则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同龄人的生活圈中增进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地合理使用资助金,杜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铺张浪费、随意花销资助金。高校中某些学生在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养成依赖助学金的坏习惯;某些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助学金,用原本来完成学业的资金办一些完全不必要的事情。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这项工作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希望本文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华平,郭梅.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55-157.

[2]胡全仑,宋亚飞.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规定与实践[J].教书育人,2011(5):30-31.

[3]王小健.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1-72.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5

摘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人数随之大幅增加。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认定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其中学习费用指修读本专业学分所需要的学费和书本费、住宿费等;生活基本费用是指学生衣、食、住、行、通信等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费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普遍分为三档: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

殊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大致如下:

1、认定标准:

①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地区、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下岗、家庭中有2名以上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非义务教育或家庭遭遇突发性灾害造成人身或财产较大损失等原因造成的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年度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年度基本支出的一半以上,但不足全部的,可认定为一般困难学生;

②父母一方残疾或长期患病导致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农村家庭且无60岁以下劳动力、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需要支付巨额医药费用、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造成人身或财产巨大损失等原因造成的或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年度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年度基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可认定为困难学生;

③父母双方残疾导致家庭没有固定收入、父母没有固定收入的残疾学生、没有直接资助者的孤儿、烈士子女等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年度所能筹集的资金占到学生在校期间当年度基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下的,可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

2、认定程序:

首先由个人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后附上尽可能提供的贫困证明;二是辅导员组织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依据学生提交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各种贫困证明及学生的日常表现预审、评议、排队、认定;三是系部认定评议小组

审核、公示;最后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并建立贫困生档案。

3、认定依据:

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部门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加盖政府部门公章的家庭经济调查表,监护人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无经济收入证明、孤儿证明或受灾证明等证明材料,以及学生的表现和日常消费行为等。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各类证明不能反映学生贫困的真实情况

各类证明特别是贫困证明的主要来源需经过村、乡、县三级部门的认可、审批盖章方才有效,其要求高,防范严。但在贫困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贫困证明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如有的家庭背景好,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因一纸证明,使资助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而边远山区的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想开家庭贫困证明则绝非易事,甚至比登天还难。而学校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辨别这些贫困证明的真伪,所以,学校在众多的贫困证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另外,贫困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之间存在地区经济差异,地方基层组织开具的证明只能证明该生在当地是贫困的,但该生在学校属不属于贫困生还不能完全确定。

2、不良的申请风气导致认定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加之政策宣传到位,影响力度大,让一些即使能筹集到资金支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也开始不再主动克服困难,纷纷争取贫困生的认定名

额。另外,由于地区生活水平差异、计算方法不同等原因,学生能否承担得起学费及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很难准确认定,“僧多粥少”的现象让人一筹莫展。

3、班级民主评议并不代表学生的真实意愿

每到确定贫困助学金时,都有学生向辅导员讲得“声泪俱下”,还有学生当着辅导员的面争得面红耳赤。辅导员也颇感无奈,认为同学们互相接触多,班级测评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让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上台“演讲”,通过演讲告知同学其贫困程度,然后由同学投票来决定“国家助学金资助给谁”。在这种环境下,有的贫困生为不愿泄露隐私而自动退出参评;有的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平时和同学接触少,人缘差,即使同学知道他困难,但投票时票数仍然不高,相反,平时人缘好的人都上了“贫困榜”。

三、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学校应把诚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和根本来抓,教育学生求真务实。特别在国家助学金申请、贫困生认定时要求人人讲诚信,实事求是的按规定办事。

2、规范生源地有关部门的认证工作

一是要规范生源地基层民政部门认证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核查认证工作应纳入其职责范围,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明确生源地中学的职责。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资助政

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并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考生的档案。再次,生源地县(市)资助中心要建立已被高校录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案,负责申请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审核确认工作,出具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最后,要保证高校与生源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做好信息传递和工作对接。

3、改变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式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高额助学金的无偿性,获得者不一定全都感恩,未获得者可能心理失衡。如果将其转化为有偿的,即让受助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或勤工助学方式给予资助效果可能更好。由于勤工助学毕竟要付出一部分劳动,家境不困难的学生大多不愿参与。

4、加强民主评议工作,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确保评议结果的真实性

一是要加强民主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制定贫困生认定工作制度和认定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要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深入学生、深入同学,关注申请学生的表现及日常消费行为,实事求是地参与评议工作,确保评议结果的真实性。三是要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反复比较和分析,爱护学生的隐私,意见统一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敲定。

5、加大对贫困生认定后的监督力度

贫困生认定工作应是一个包括调查、认定和监督处理的系统过

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贫困生监督管理办法,健全、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对不符合条件的假贫困生要及时停止资助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对贫困生资助帮扶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6

【关键词】资助体系 精神资助 感恩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增长,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普通高等学院按照新的机制与模式创办的独立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的地位也愈发凸显。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能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加大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其民办教育的形式必然导致学费远高于普通院校,高昂的学费给独立院校学生带来了更大的贫富差距,经济困难生群体也较为庞大。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构建的失衡,家庭独生子女教育,贫困大学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感恩教育失衡,感恩意识的匮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无疑为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出了现实要求。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主要的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金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从完善制度入手,通过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助学经费等措施,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切实提高资助水平。随着资助政策和配套方法的落实,每年全国有20%的在校生会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此外,部分企业、社会捐赠、校友资助等形式也为在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特别是知名高校中校友捐款成立的奖助学金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独立院校,建校历史较短,校友比例较小,这方面的捐赠形式并不多见。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经济困难生认定体系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生源地所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6月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具证明。但是在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进行认定的时候缺乏准确的家庭财务状况、收入情况的调查,此项调查也没有可量化执行的标准机制,所以《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的开具并不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现行的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对于新生仅依靠生源地开具的调查表作为经困生认定的唯一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衡量学生真实的经济水平,致使部分真正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得到帮助,部分得到资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心。

2.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社会力量参与薄弱

目前主要的资助体系以国家提供的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主,占学校总资助的9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完全依赖国家和学校是不够的,助学资金只有建立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2]。目前国家对于社会各项资助引导不够,没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社会各界对于资助学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现行的经困生资助体系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

在独立院校中,经济特困生并不能完全地解除高昂学费的后顾之忧,国家奖助学金并不能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资助。如果加入更多的相对自由的社会力量则更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学生的受教育需求。

3. 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

随着整个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在独立院校高昂的学费的压力下,这种差距体现得愈发明显。其中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窘迫而产生了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精神贫困”问题,如缺乏感恩之情、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僵化等[3]。受资助学生中的一部分认为国家的奖助学金是应该的,对国家、学校的资助缺乏感恩之情,经济困难生存在的问题不止在于物质的匮乏,更严重的是精神世界的扭曲。而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并没有把精神资助作为主要的方面,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引导、支持和帮助机制,因此,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资助,但却很难实现真正的精神脱贫。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感恩教育并行的思考

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虽存在较多不足,但其对促进教育发展,弥补教育差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将资助体系与感恩精神教育相结合是建立合理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本文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加强感恩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可操作、科学、客观的经困生认定及资助体制

目前经济困难生的认定以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为主要依据,缺乏一系列可操作、客观的量化认定体制。建议以生源地、家庭收入、教育支出、健康状况等因素为认定参数,制定一个量化的操作准则。同时为经困生建档,每年对数据库进行认定更新,确保每一份助学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 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的直接经济资助不利于学生感恩心理的培养,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资助体系,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物质水平、精神水平的提高。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资助。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经困生服务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劳动报酬。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将感恩教育与资助并行发展,在为学生提供资助的同时,让学生在工作中增长社会经验和自身竞争力。

3. 加强感恩教育,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并行发展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经困生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困难情况,因此对经困生的资助还应包括心理资助。学校应系统地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改变经济贫困的同时避免成为心理贫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增强经困生的心理健康调试能力

第二,深化感恩教育。加强感恩教育的宣传引导工作,“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校思政教育更应该注重感恩教育。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明确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资助体系要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资助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达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脱贫、精神上解困”的目标。

总之,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经济的支持,解除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外,在独立院校中更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真正地帮助学生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脱贫。

【参考文献】

[1] 刘宁,姜召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

[2] 潘四群.“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3] 赫崇飞,王继辉,彭勃.高校被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 曾杰,李应建,余家鹏.关注特殊群体,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5] 包玉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7

关键词:民族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向标之一。民族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有力促进。但是, 高等教育公平并不在于仅仅是高考上的侧重和在校生困难补助的金额, 而在于学生本人, 乃至所有社会成员所主观感受到的公平感。本文旨在基于民族院校现有学生资助体系, 结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倡导注重过程管理, 以更契合民族院校办学特色, 提升民族院校现有学生资助体系效能。

一、建立贫困生认定的系统规范

部分学生贫困认定存在虚假问题, 导致国家相关补助资金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需要帮助的学生不能真正得到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虚假上报个人家庭情况, 得到贫困补助, 谋取个人私利, 在学生之间造成不良影响。建立贫困生档案系统, 详细落实贫困家庭成员经济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详细分类。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 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 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 (镇) 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将申请学生的信息进行统一整合, 建立贫困补助生家庭信息情况档案。

二、贫困生认定及受资助情况纳入国家诚信管理体系

建立调查小组对贫困资助对象进行详细了解 (可以进行访谈及侧面了解,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家访) 。对于落实认定问题, 认定前详细检索学生家庭档案, 以此为基础进行筛选。认定中, 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走访, 以确定其认定资格。在其获得贫困资助的同时, 应建立相关的诚信记录文件, 并予以实时更新, 在毕业后将其受资助情况记录档案之中, 纳入国家诚信管理体系。作为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受到的帮扶, 建立相应对的补偿机制, 当学生步入社会拥有正常工作时, 在审核其工资达到一定标准后, 应由其所在的相关单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 作为社会对于贫困资助学生基金的一部分, 由政府和社会进行管理利用。

三、通过资助培养青年大学生主体性

学生由于直接获得金钱助而导致自身产生惰性, 同时这种资助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贫困生“等、要、靠”思想严重, 认为“贫困有理”, “受资助天经地义”, 从而缺乏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对此, 学校应加强对于勤工助学信息管理与通告制度的完善, 建立勤工助学办公室, 统一管理勤工助学生的信息档案。以勤工助学办公室为桥梁连接学生和社会进行信息的双向流通。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勤工助学职位, 如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与摆放, 学校卫生的清理等工作, 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勤工助学制度。相对于国家政府部门提供职位, 呼吁社会各界提供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依靠市场经济的调节性, 使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政府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在领取“奖、助、补”的过程中产生依赖心理。勤工助学制度可以作为一种示范性制度, 在学校形成“自力更生, 自立自强, 自强不息”的精神风尚,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四、加强贫困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往往侧重于经济帮扶,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少有关注。实际上, 精神帮助如果使用恰当, 往往能够比物质帮助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一, 对贫困资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贫困资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社会的帮助, 并化为实际行动奋发图强, 回报社会。第二, 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 通过贫困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使贫困学生拥有良好心态, 树立正确人生观。第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鼓励贫困资助学生, 自信融入校园生活, 积极参与学校文化活动。

高校有关于贫困补助资金的认证、分发、监督机制仍有其不完善性, 这与高校中受贫困补助学生情况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高校贫困补助资金的具体分配过程, 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 在兼顾公平的同时, 也能应对一些突发和特殊情况。针对有特殊困难的贫困生政府及学校应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帮扶措施。及时了解贫困补助学生的家庭情况, 依靠政府、学校、社会的力量积极解决困难, 这样使贫困学生在收到助学金的同时也可以解后顾之“忧”, 更好的投身于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 2014 (2) :108-111.

[2]王红, 陈纯槿, 童宏保.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74-78.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8

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 自卑消极, 悲观失望。

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在中学时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 还感觉不到差距, 上大学以后发现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很容易产生自惭形秽之感, 自我评价偏低。同时吃穿上的差异也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产生着刺激, 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自我认识消极, 悲观失望, 郁郁寡欢, 严重影响了学习和日常生活。

(二) 敏感多疑、自我封闭。

经济困难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内心变得敏感多疑。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进而封闭自己, 如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不愿和别人交朋友。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理与他们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极大的矛盾, 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三) 孤僻、嫉妒、偏激。

当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支付班级正常的集体开支时就会找各种借口躲避, 时间一长就会逐渐变得孤僻、害怕交往, 孤独感油然而生。在他们感到孤独的同时, 也会因为和同班、同级乃至同校家庭富裕的同学各方面差距较大而产生嫉妒情绪。这样很容易使经济困难心生不满乃至于憎恨, 进而对父母、家庭生怨, 甚至把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的不公, 对社会产生悲观否定偏激的看法。

(四) 愧疚无奈。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经济困难学生大都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和报答父母的想法, 但往往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 不能为家庭减少压力特别是无法以优良的成绩回报家人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 而这种无奈与愧疚也更加剧了原已过重的心理负担。

二、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 社会因素对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 人们充分施展才能展开平等竞争, 大学生平静的心理自然会受到冲击, 价值取向逐步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 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冷漠, 加剧了经济困难学生对金钱的渴望, 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 导致心理失衡。

(二)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家庭贫困, 天天要为每天的生活费和下一学年的学费担忧, 经济上的拮据与压力引发了他们学习生活中高度紧张和忧虑的精神状态。

(三) 学校因素对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

传统的思想让老师认为只要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就解决了根本问题, 他们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从而造成了学生心理脆弱的缺陷, 这给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四) 自身因素对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

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与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 而经济困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表现为孤僻、冲动、固执、好钻牛角尖、易偏激等。

三、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 社会的关注是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要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改变对他们的救助观念和救助方式。在不断完善奖、贷、补、助、免等助困制度和措施, 从物质上基本解决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下,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二) 家庭的关怀是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后盾。

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 应该在关心子女物质生活的同时, 更多地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 转变教育方式, 多与子女沟通, 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给子女在心理上提供一个稳固的精神寄托, 保障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 学校的教育和帮助是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保证。

学校是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阵地, 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援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从而远离心理危机。首先, 应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学生入校后尽快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测, 建立心理档案。对经济有困难又有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倾向的贫困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和关注。其次,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 学校要大力倡导平等、关爱的文明环境, 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克服消极心理。

(四) 学生个人的养成和教育是是解决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

首先, 要转变他们消极的心理, 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经济困难学生所有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总是与他们的原有内在相联系, 所以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消极的心理, 要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正确地看待经济上的贫困问题。应该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 积极采取自助方式, 减轻经济压力。同时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品质。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2】戴嘉宝:《浅论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9

1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

1.1 目的性强, 就业层次低

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运作、双向选择制度, 虽然院校为学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实际上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找寻工作单位。医学院校因专业性强, 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 很少选择专业以外的其他岗位。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如需尽早担负家庭重担, 求职活动经费匮乏, 社交圈子狭窄, 再加上用人单位招聘不规范等, 使得其求职和择业的机会大大低于其他学生。他们往往急于求成, 只要有医院同意签协议, 会即刻与其签订就业协议, 而不考虑医院层次如何, 也不考虑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没有帮助。

1.2 地域受限, 就业选择性小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以我院为例, 每年2 00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有80%来自苏北地区, 其中超过50%的学生来自农村。其父母受传统观念影响, 觉得孩子读完大学即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 过上幸福的生活。殊不知, 在就业实行市场运作、双向选择的今天, 读完大学不再是前途光明, 读书脱贫的希望很可能成为泡影, 大学毕业即面临着失业, 从而导致读书致贫。再加上很多学生父母会要求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单位就业,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 减少了就业的选择性。

1.3 心理特征

1.3.1 自卑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 有主观的、客观的、家庭的、社会的等, 但主要还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物质的匮乏, 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社会关系不及其他学生, 在遭遇求职挫折后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并缺乏自我推销的勇气, 从而失去求职的信心, 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出怯场。具体表现为:在择业中总是拿不定主意, 过分自卑, 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 也不敢说“行”, 显得没有自信。在面临问题时, 不敢向老师或者就业指导中心咨询, 只能独自承担。在同岗位竞争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仅在专业课程成绩上有点优势。笔者从对所带年级694名学生18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分析结果看出, 18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分比其他学生的平均分高4.32分, 这算是他们的一个小优势, 但是从大学期间参与的活动、获得的奖励、任职情况及英语、计算机水平等综合操评情况来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劣势太过明显, 很多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活动和获奖寥寥无几, 甚至于空白。不得不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软实力方面有很多不足, 阶段性的不足经过大学5年的积淀使得他们慢慢变得自卑, 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

1.3.2 贪慕虚荣

盲目追求社会知名度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就业单位, 目的是让别人看, 而不是为了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形成不健康的虚荣心理。有些学生择业时不考虑工作实际, 攀比工资待遇, 而不是着眼于发展前途更好。很多医学生宁愿不就业, 也不到二级医院, 仅仅是因为怕被别人笑话。

1.3.3 焦虑彷徨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感困惑。一方面, 需要通过就业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 又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因而出现焦虑不安心理。他们在择业时经常处于仿徨之中, 求职面试过程中经历挫折后, 常会陷入苦闷之中, 焦虑彷徨的心理严重影响其就业与择业。

1.3.4 期望值过高

从小到大充分体会到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影响和负担, 有的学生甚至把考上大学作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机会, 希望通过高等学校的学历改变家庭、个人命运, 希望能够跳出寒门、出人头地, 这种心态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甚至忽略了自我能力和就业层次的匹配, 无形中缩小了就业范围, 偏离了就业实际, 甚至错失了本该拥有的理想就业机会。

1.3.5 浮躁

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差距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心理失衡,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浮躁心态, 抱怨社会不公。即使在寻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岗位时, 由于过于在意和担心, 在等待录用过程中, 也会忐忑不安、焦急浮躁, 甚至失眠。浮躁的心态势必影响笔试和面试的发挥, 无形中影响了就业, 降低了就业质量。

2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

2.1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 从客观实际出发, 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 引导他们充分估计就业难度, 为自己准确定位, 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 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 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1]。

2.2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 减轻就业压力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评价自我, 正确看待竞争,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了解自身的兴趣、专长、才能, 清楚自己的能力程度, 使他们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 对照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鼓励他们抛弃“贫困”观念, 自立自强,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就业中的困难和挑战[2]。

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心理健康, 以应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 转移注意力, 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 减轻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以及时解除心理困惑。

2.3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提高就业竞争力

2.3.1 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者是辅导员, 辅导员要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 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同学校勤工助学部门一起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结合起来, 转变资助模式, 实现“资金式”资助向“能力式”资助, “输血式”资助向“造血式”资助转变, 设置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3]。

2.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相关工作应从一年级抓起, 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职业理想, 增强职业意识, 提高职业素质。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竞争、开拓创新和生存发展意识, 以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

2.3.3 开展就业技能和技巧训练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 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家庭经济闲难学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如求职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等。

2.4 做好推荐工作, 寻找就业途径, 拓宽就业渠道

要特别重视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推荐工作[4]。在引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择业的过程中, 对这个特殊群体予以特别的关爱,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挖掘就业资源, 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与招聘单位接触的机会, 使用人单位真正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的品质和才能。同时, 也要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一些对口的单位, 在向用人单位介绍情况时, 要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早就业。此外,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培养, 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介绍与解读, 避免不必要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江苏省2013年毕业大学生53.2万人, 其中研究生4.5万人, 本科生24.5万人, 专科生24.2万人, 较上年增加0.6万人, 总量略有增加, 加上外省江苏籍学生及往届毕业学生大约65万人, 这些毕业生绝大部分将选择在江苏就业, 而全国2013年毕业大学生约699万人 (我院就业指导中心提供) 。就业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抓住机会, 才有可能找到工作;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先就业、后择业也许是一个办法, 先解决生存的问题, 而后是发展的问题。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 关键是切实把握其就业特征和心理特征, 在加强资助工作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就业帮扶, 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帮助其端正态度, 树立信心, 积极就业, 理性择业, 为医疗事业的稳定、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敏, 张清.当前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特征与指导[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7) :244, 248.

[2]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 2011 (5) :156-158.

[3]王以雷.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理论观察, 2012 (2) :162-163.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10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的工业大省, 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即“三化”) 协调发展成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积极探索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根据河南省制定发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 未来5~10年要在中原经济区内“构建中原城市群、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力求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所以, “三化”协调发展, 是中原经济区不同于其他经济区域建设的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

二、农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国家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样的定位是有科学道理的。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0%, 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27%, 河南的农业生产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安全。所以, 中央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 明确指出, “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所以,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 切实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胡锦涛说:“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河南农业的期望与重托。

三、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化农业生产人才的途径

(一) 优化学科结构, 配套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提出, 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应该打造三支人才队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农业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配套中原经济区建设, 逐步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新增设了现代物流服务、计算机应用 (网店) 、国际商务等专业。学科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及时设置新的专业, 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的人才。

(二)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意味着需要在农村大力培养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 并且掌握农业专业技能, 在生产上拥有一定的经营规模, 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 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技能高、知识强的新型农民。农业高职院校自然而然地应该挑起这个重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系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己任, 开设有农药、植物检疫、土壤肥料、种子生产与经营 (种子繁育) 等课程, 学生能掌握系统的农业知识, 同时还有大量的时间在农业高新科技园实习, 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为社会培养了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另外,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积极参与由省政府主办, 省农业厅、省扶贫办承办的“河南省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大赛”。2012年该比赛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举办。阳光工程是由国家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程, 雨露计划是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的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培训项目。比赛项目有花卉园艺、家禽饲养、乡村兽医、设施农业等。比赛掀起了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 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采用“2+1”的教学模式, 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 第三年将教学班办在企业里, 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学院与台资河南富景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河南中圣天泰集团和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种方式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 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 深受企业欢迎。

2.积极筹备、参与成立了河南省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省农业厅的牵头指导下, 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学院积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和涉农院校, 农业行业、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 在进行调查采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讨论确定了省农业行指委委员名单, 制定了工作章程, 使农业行指委的筹备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河南省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成立, 能够指导、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结合改革开放发展的多年经验, 借鉴其他农业院校的先进经验, 立足河南省农业甚至国家农业发展的需要,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提升农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省农业行指委的成立将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涉农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方联动”的职业教育平台。

(四) 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 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

学院要求毕业生在毕业拿到毕业证的同时, 至少获得两门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和一门通用技能资格证书。为了督促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除了积极动员, 讲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学院还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与主干课程考试融为一体, 使毕业生既获得本门课程成绩, 又获得职业技能理论鉴定成绩, 仅仅需要鉴定实践技能成绩即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五) 设置“冠名班”

“冠名班”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平台, 能够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与河南省华威化学有限公司、上海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设立了“华威班”“联保科技班”。“冠名班”设立后, 企业为“冠名班”提供专项经费2万元, 作为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班级活动经费的补充, 还为“冠名班”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六) 推动农业技能大赛、农业行业技能大赛工作,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农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 可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切实加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全面提升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农业高职院校应该优化学科结构, 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 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 设置“冠名班”, 推动农业技能大赛、农业行业技能大赛工作,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农业发展的水平, 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途径,中原经济区

参考文献

[1]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经济区论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探讨 篇1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发展策略

1.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很多领域比如说政治、文化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越来越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农业信息化还相对落后。所谓的农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科技成果、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需关系、三农政策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下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国家,农业生产者可以从网上全面并及时的了解一些农业科技信息,然后将这些最新科技信息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也就是说信息化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今发展中国家农业信息化也开始起步。我国农业经济若要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相关部门就必须要提高我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而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农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了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管理和决策的质量[1]。其次,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为了农业生产开垦了大片荒地、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带来许多环境问题。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这样做可以节约许多资源比如说材料和能源等。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再次,农业信息化可以极大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使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到一些农业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一些科学技术。除了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信息化还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大大改善农业的科技水平。最终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最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说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市场会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有所需求,而且会拉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3.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者和领导者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因为计算机网络是提高农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计算机水平是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第三,相关部门应该多做一些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比如,进行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实地引导和传授一些信息化知识。此外,在信息化水平如此高的社会,大众传媒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相关部门一定利用好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利用大众传媒做好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第四,领导人员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只有领导足够重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领导中下层农业生产者积极工作,因此,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员一定要对农业信息化多加重视。

3.2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程。政府部门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只有领导足够重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领导中下层农业生产者积极工作,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对农业信息化多加重视。政府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够健全。而且政府机关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指导。此外,政府部门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体系较差,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较差。这些都会严重阻碍农业信息化进程。因此,我国要想实现农业信息化必须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3.3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

我国现阶段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信息的重视。相应的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还在起步之中,并不成熟。为改变现状,必须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高效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功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3]。

3.4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事业,这项事业既需要一大批具有很高技术水平的从业人员,又需要一大批走在时代前列,对信息掌握十分及时的人才。因此,国家一定要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出一批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派一定的农业生产者去国外考察学习,了解我们的不足,学习其他国家的優点。

4.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了解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及时改正,努力做到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李英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2011:120-123

[2]赵红邦.农民技术经济合作服务组织的农业推广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12:23-40

[3]王丹,王文生.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现状及特征比较[J].农业网络信息.2011:8-10

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 篇12

一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重要意义

1. 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的实践。关注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教育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以贫困锻炼能力、磨砺意志, 消除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消极影响, 重塑健康的人格, 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 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2. 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

民族医学院校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拓宽资助渠道, 形成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龙头, 奖助学金、特困补助、缓交学费相结合的“奖、贷、助、补、缓”多元助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与资助, 从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到精神生活层面, 是对物质资助的有益补充, 是对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其表象是学生自身要素的不和谐, 但从深层意义来说, 它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 而是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它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 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 对新医改的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

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 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 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价值的理性范畴。通过座谈和访谈得知, 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主要有:

1. 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老少边区, 经济窘迫、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现实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出现低估自己, 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 害怕与人交往,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敏感, 存在因家庭极其困难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愿望, 因某些特定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们有获得别人支持和帮助的心理需求, 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 心理危机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人的全面心理状态相联系, 和人的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因为贫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质量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生理的正常需求, 同时, 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时刻困扰着他们, 面对现实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多重压力, 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 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产生了如抑郁、心慌、头痛、心悸、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业。

3. 嫉妒、逆反心理严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学业、能力、就业等方面的弱势而承受了比其他医学生更大的压力, 使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认识产生偏差, 他们感觉自己与别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差异, 要顺利完成医学学业存在很大的困难, 较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别人的憎恨, 导致极端的嫉妒心理。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这种嫉妒心理得到了强化, 转而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的叛逆心理, 表现出退学、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 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 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应与时俱进,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融入和谐的理念, 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出发, 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 形成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 从根本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 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康观念“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康社会中“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的设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过程注重人的精神需要, 注重对人的关怀。民族医学院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和谐发展极其重要, 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 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工作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体现人性化的服务, 做到资助的同时育人,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 融入和谐因素

在和谐的环境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得以唤醒和尊重, 体验美好、崇高、快乐和成功, 增强自尊、自信、自强, 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不断挖掘自身潜力,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患之间“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形成良好个性;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 构建和谐的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 创建和谐校园,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

3. 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家园。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 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使命感, 培养仁爱之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 消除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影响,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 视贫困为个人发展的良机, 关爱自己、关爱别人, 尊重、珍惜生命。

缓解经济困难, 并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部价值所在, 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进行精神扶助, 以人为本, 高扬关爱与温暖, 提倡和谐与发展, 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44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 2002 (12) :15

上一篇:高校教育发展下一篇:党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