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共7篇)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1
在现代农业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的进程中, 农业工业化与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应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科技逐渐成为发展农业的直接原因。所以, 农林院校学生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其创新能力与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要相适应。农林院校科技创新, 指的就是农林院校学生通过所学农林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以及推广科技成果等教学实践活动, 农林院校的这一系列实践活动相比于日常农林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技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要更大, 这是农林院校对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农林院校科教基地是农林院校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学习平台, 因此高等农林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与建设创新基地等相关活动, 为农林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高等农林教育全面发展的意义
高等农林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保证“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根本上说, 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 同时也是农业弱国, 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0%, 若农村得不到全面发展, 农业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那么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与艰巨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1]。政府和党委要关注“三农”问题, 将农业、农村与农民作为国家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
目前, 我国“三农”问题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人均资源少, 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很多农业区域生态恶化, 农业生态严重退化;科技含量低, 农业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 很多农村的农业经营模式是粗犷式。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 基础设施落后, 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保障制度不全, 而且文化教育水平也比较低。三是不平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过大等。“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 又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安定团结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与全局性问题。
现阶段, 我国逐渐进入“城市支援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 这就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契机。然而, 要想实现“三农”根本性与全局性问题的解决, 科教兴农以及科教兴国的实施势在必行, 坚持科学发展观, 根据农林科学技术, 保证农林尤其是高等农林教育得到全面发展[2]。所以, 发展农林院校教育一方面能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又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性战略之一。
2 发展农林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对高等院校农林教育的投入逐渐减少
相关统计研究表明, 2010年政府相关部门对6所国家直属农林高校的拨款经费之和占清华经费的51.2%, 基本上和南京大学保持平衡。此外, 在国家“985”项目以及“211工程”的建设经费中, 农林院校所得经费非常少, 尤其是拨给“985”的建设经费几乎等于零。一些地方性农林高等院校的省拨经费大约每人批拨3 000元, 还有一些倾斜保护政策或被取消或被淡化。这种现象造成农林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家直属农林院校相比于理工科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 政府所拨的教育经费存在严重不足, 高等农林院校科教基地及办学条件有待改善[3]。
2.2 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中存在体制性障碍
自从我国在20世纪末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之后, 尽管其农林院校对行业部门办学的方针进行了革新, 但是也极大地减少了行业支持力度。在推广农林科学研究、高等农林教育及农林技术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同时, 也使高等农林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创新受到严重制约。这种现象对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事业以及高等农林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3 农林院校优质生源严重不足
很多高等农林院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服务对象和专业性质以及社会心理的限制与影响, 使得农林院校通常很难招收到优秀的学生。相关研究发现, 2000—2010年,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等农林大学录取新生的分数线和地方性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基本上保持平衡, 相比于理工科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 其差距在40~70分[4]。很多省级高等农林院校录取分数线始终徘徊于省政府规定的录取线。这种现象对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生源质量以及科技创新等造成较严重影响。
3 发展高等农林高校教育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3.1 全面提高农林教育战略地位, 深入促进农林科教协调、全面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将综合实力较强、办学基础较好且发展潜力较高的农林院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大学纳入国家“985”项目、“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中, 进一步遏制农林教育地位在我国下滑的趋势, 扭转我国高等教育中各科教育发展失衡的状态。制订相应的能够发展我国农林院校教育的具体战略规划, 对我国高等农林科教结构机制予以深入调整与优化, 重点就是将一批高等农林学科与重点农林大学建设成可以作为我国农林代表的教育水平, 以此作为我国代表参与全球竞争,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5]。同时, 还要进一步鼓励与支持地方性的农林院校将农林学科作为本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大力建设发展以农林为主要专业的高职高专, 以此建立一个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等农林科教机制。
3.2 对农林科教资源进行全面整合, 确保我国农业创新科技体系进一步建立
3.2.1 进一步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对我国农林科研、教育以及农林资源的推广进行全面整合, 消除体制障碍, 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结构合理以及分工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一是以国家农林科研机构以及重点农林大学为依托, 大力整合资源, 在我国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区域中心与国家中心;二是以省级农林科研机构以及地方性农林院校为前提, 通过实质融合, 全面构建具有地方性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6]。
3.2.2 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
农业科技创新所用的基金对我国重点农业大学的技术创新以及知识创新平台的建设予以重点支持, 对科学研究的条件予以改善;帮助区域或者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来研究与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对自主开发与创新的科技人员进行培养与鼓励。
3.3 农林生产基地与实验室有效结合
因为农业生长周期较长, 环节较多, 影响因素也比较多, 所以农林院校科教基地不能类似于其他学科的科教基地, 相关科技活动在一些固定场所或者实验室就能完成。此外, 农林院校科教基地一定要包括生产基地与实验室。其中, 实验室主要帮助农林院校学生完成必须要在实验室才可以处理的相关农林实验以及为其创新实验项目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如种植业所需农药、土壤以及化学成分分析, 生物与育种技术应用, 病虫害与产品质量检测、动物产品质量检验, 养殖业饲料配方设计与原料分析, 病源微生物检测与病理剖检, 产品工业原料, 产品与中间产物分析检测等。而学生科技创新生产过程必须要在生产场地进行, 生产场地与实验室相辅相成, 两者互为保障与条件。
3.4 科研、生产与教学相结合
农林科技创新的特点对农林院校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与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前沿起着决定性作用,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农林科技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在农业发展与农林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进程中, 农业领域中的大量新技术与新知识都要在农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 农林院校学生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农业技术与知识, 才能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由此可见, 农林院校科教基地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另一方面也是开展创新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基地。农林院校师生只有做到科研、生产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才会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能力的锻炼, 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并在科研中确保与生产相结合。
3.5 校内校外相结合
农林院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 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 面比较广, 因为要让学校建设所有农林实验场所几乎不可能, 所以一定要将相关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构建农林院校内外结合的科教基地。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有更多机会与实践相接触, 才能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创新思维, 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校内外基地所承担任务有所不同, 所以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别。其中, 校内基地是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与进行创新研究的场所, 而校外基地则是进行校内新成果、中试以及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
3.6 对农林院校教育法规制度进行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确保农林教育快速、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
集中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农林科技的调查与研究, 保证《农业法》能够尽快修订, 增加对高等农林教育协调、全面以及可持续发展予以支持与促进的条款;同时还要进行《农业教育法》的制订, 将发展农业教育的国家政策与基本经验等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 防止发展农业教育的相关支持政策会由于领导干部或者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丁烈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7) :120, 123.
[2]李秀娟.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10) :18-19.
[3]熊仁民.学习中外大学先进办学经验建设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考察美国高校的体会和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 (2) :1-5.
[4]郑秋鹛.东北农业大学构筑“五项工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12) :54-56.
[5]秦亚恬, 帅平, 冯涛.浅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 2005 (6) :48-49.
[6]成协设, 石春梅, 刘薇.高等农林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4) :120, 123.
农林类高职院校植物学教学探讨 篇2
一、植物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 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不符
植物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其也重视学生的时间操作, 因此教师在进行植物学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然而, 目前高职院校植物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 在课堂上主要讲述理论内容, 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即使学校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课, 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也由教师主导。通常情况下, 植物学的实验往往是根据固有的理论进行操作, 最后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缺乏实验的多样性, 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使实验课程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课外教学方面, 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缺乏相应的观察能力, 往往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植物进行识别。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法, 致使理论与实践的不相符合, 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和相互脱节。这一方面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能力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只能由教师主导课堂, 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和操作, 甚至有一部学生为了完成课业内容认为植物学的学习仅仅上交一份报告即可。这种观念严重的影响了植物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二) 课时长度不够
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是植物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特性, 其往往会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 但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 这就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课时时长受到压缩。具体来说, 原本需要用两个月进行学习的内容, 为了追赶进度, 教师会将其压缩为一个月内学习的内容。然而, 与教学情况相反, 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能够更进一步的认识植物、了解植物, 这就导致植物学的知识内容不断的增多。尤其是系统分类部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压缩了大量的知识在短暂的时间之内, 导致学生学习之后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实践和证明, 无法及时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植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所影响。
二、解决植物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改善课堂气氛
目前, 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 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利用其辅助课堂教学, 改善课堂教学气氛,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为此,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划分和理解, 精确概括教学内容, 科学建立教学大纲, 做到重点和难点的突出讲解。例如, “细胞减数分裂”这节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 使学生能够对染色体形态和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 进而降低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难度, 并且有效改善原有的教学气氛, 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其后, 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 进而加深其对细胞减数分裂的印象, 对学生有效的记忆知识有巨大的帮助。此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提问, 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与教师或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进而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虽然多媒体教学存在着诸多优点, 但是其并不是万能的, 其能够有效提升主动性较强的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 对于主动性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 多媒体教学只能使其将精力集中在动画和图片之上, 影响其对知识的探析。所以,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 要注意课件的设计, 突出重点与难点, 降低课件中过于浓烈的色彩和声音效果, 使其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 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也极其不利。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引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从根本上增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植物学中复杂、抽象的概念内容, 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掌握。例如, 在进行“茎”的讲述时, 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教学法, 要求学生对小麦和杨树的茎进行比较, 并且总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不同, 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林专业的基础学科, 植物学中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植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或生产活动进行联系, 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发现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对其进行讲述解析, 创建相应的情景模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植物学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也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 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将校园作为实践基地, 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通常, 农林院校的校园内有丰富的植物树种, 且植物的分布较为集中, 便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 针对某一种植物或者某一类植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使书本上的知识能够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热爱植物学的学习。此外, 教师也要注重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布置, 通过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考虑学生间能力和水平的差异,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使植物学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 合理引导学生, 使其建立正确的科属概念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 使其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在植物学的实践观察之中, 学生不会对每一种植物都有所了解或认识,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属概念。科属概念的建立对学生辨识植物的种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 如果学生见到十字花冠、角果、四强雄壮的植物, 学生可以根据植物科属概念判断其为十字花科植物。虽然学生不知道该植物的具体名称, 但是对植物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会有所了解, 对其植物学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 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属概念的建立。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农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植物学的学习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需要增强植物学教学的实践操作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建立科属概念, 从基础做起逐渐提升学生的植物学水平。
摘要:在农林类高职院校之中, 植物学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学能够加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促进学生农林知识水平的提升, 但是目前植物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影响植物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农林,高职院校,植物学
参考文献
[1]刘妍, 范亚文.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5 (33) .
[2]于爽, 赵玥琪, 郝婧玮, 李艳萍.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 , 2015 (12) .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3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地方本科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各种教学法的改革也在大学中普遍推行。其中, 开展对大学核心课程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试点, 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培养其国际化视野, 受到了各学校的广泛重视[1,2,3,4]。2001年教育部于《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 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这一文件极大地推进了高校对双语或全英语课程的建设工作[3,4]。
一、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开展全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科学定位反映了大学对自身发展的合理把握, 是一所高校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 这不仅仅反映在对内部分工和师资培养上的倾向, 也是对自身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的主要依据[5]。大学科学定位的前提是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的分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 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 制定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 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应用型大学学生培养方向为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要求密切相关, 掌握最新技术的人才[5]。该类型大学不以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性本科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类型的主要衡量指标, 其学科结构更多地体现为培养适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 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6]。应用型大学多为地方高等院校, 因此, 这类高校必须坚持本土化战略, 着力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即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随着国家对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与日俱增,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为克服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等弊端, 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即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7]为出发点, 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体现“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国际化水平”[8]的要求。
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 各地教委也纷纷下达相关通知, 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开展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全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 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而且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密切相关。在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开展全英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但开展的方式必须切合该类院校的生源特征并符合其定位要求。
二、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生源特征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不同于部属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 没有悠久历史、雄厚实力和优越感, 但却具有很强适应性。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是地区性高校发展的重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它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性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性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用知识而非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 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 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 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 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5]。应用型教育相对于理论型教育而言, 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 应用性是特色, 是优势。
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 应紧密结合生源的实际。大多数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招生范畴多为二本和三本招生, 少数特色和优势专业实现了提前批和一本招生。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 招生规模的扩大, 一些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也能进入大学学习, 如果直接向这些学生讲授高深难懂的专业知识, 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自信心不强等心理障碍。只有掌握学生基本特征, 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 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5,6]。因此, 因材施教对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来说有着特定的意义。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制订培养计划, 发挥学生的长处, 弥补学生的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得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在生产或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上比学科型、理论型人才更出色、更有成效。当然这对相关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三、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方式的选择
有关对大学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 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意见。赞成者认为, 我国目前推行英语教学是明智之举, 是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强大推动力, 其成功推行, 必将大幅度地提高我国高校, 尤其是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9];或认为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到本学科最新的前沿进展[10,11,12]。而不赞同的则认为, 目前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还不高, 而且同一班级同学的英语水平之间也参差不齐, 这就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其次, 学生长期只有公共英语的教学, 而缺乏在科学方面的基础英语的教学, 因此采用英语教学,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难免有点如空中楼阁般缺乏基础, 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9]。这些观点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在大学教学改革中要不要推行英语教学呢?若需要, 是选择双语教学好, 还是全英语教学好呢?笔者认为, 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 推行全英语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 必须保证听课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在各高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 教师要求参与该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学生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对于其他没有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的学生, 其专业课程的教授不采用全英语的模式, 而采用双语模式, 这样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2,13]。
全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非母语”国家和地区应用的情况看, 的确大大推动了国民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全球化竞争力。专业课程采取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们身边不乏生动的例子。许多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 往往采用英语交流沟通的方式, 在和公司管理层 (一般是外籍人员) 交流时, 一般是全英语沟通模式。在这种背景下, 大多数大陆同胞一般只能工作于基层, 而香港、新加坡的华人却能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 迅速在中层, 甚至在高层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归功于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或国家的居民从小就接受英语语境的熏陶, 能够很好的适应外企的文化氛围。相对而言, 大陆人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这使得他们在国际化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4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与教学过程的实施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定位包括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其课程设置具有主观性, 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导致课程设置科目众多且混杂无序, 知识碎片化。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 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 学生的被动练习, 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远远大于教育部40% 的基本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松散, 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 不能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演唱水平;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曲目地选择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 忽视了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较低, 与高职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却相去甚远, 很难获得普通观众的共鸣。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大部分选用的是民族、美声唱法的训练曲目, 曲目很难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忽略了甚至是排斥通俗唱法的教学。
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缺口较大,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出现偏离, 急需要培养和补充兼职教师, 教师队伍中学科专业梯队尚未形成。对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涵把握却往往不够, 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力度明显不够, 兼职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 骨干教师队伍断层严重。声乐教材存在的问题: 使用的教材, 通用性较强, 内容属于普遍意义上的覆盖。主要问题是高职教育声乐教材还未自成体系, 有些教材内容陈旧,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 高职院校不得不忽略学生的能力, 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职教材。
因此, 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 符合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 必须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
2. 1 教学目标
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来说, 既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 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制为三年的高职教育修学年限, 如何既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 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向“因材施教”和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声乐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那么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 针对社会需要的培养实用人才的课程安排, 对于声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是个有力的保证。
2. 2 课程设置
传统声乐教学只偏重声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 课程内容容易出现重复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高职院校声乐专业的课程安排及相关科目的设置首先应突出教学目标的实用性特点。一对一授课、小组观摩课、舞台实践课作为声乐专业主干课程, 应全程开设。也就是除实习阶段的在校课程中这三门课保证学生始终学习, 保证足够的课时量。辅助性课程的设立, 视唱练耳应进行一年的学习, 歌曲演唱的前提是能熟练掌握乐谱。乐理课开设一学期, 之后融入到其他音乐学习活动中去。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应用与制作等课程实用技能型课程应得到适当加强。中外音乐史和音乐欣赏应融为一节课, 作为拓展音乐视野。基于课程内容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影响和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现在有些院校还在沿袭本科院校所谓拓展综合能力的通识课程, 应在高职院校取消。取而代之应设置多种类型的短期实用技能课程培训课程, 并能给通过课程的同学发放国家认证的技能证书。
2. 3 考核评价手段
专业考核的主要目标: 首先是确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效果的评估。其次是通过考核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声乐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应由三部分组成: 上课出勤占10% , 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占30% , 期末考核占60% 。课程成绩占10% 的上课出勤率, 一方面是保证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课堂教育, 积累足够的知识来完成相关考试。另一方面是约束学生行为, 通过具体的分数要求来帮助同学树立行为规范。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 对于声乐这门课来说有比其他科目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声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理论教学几乎完全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课堂的表现就是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反映, 必须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声乐学生取得相对稳定的进步。
2. 4 教材的选择
现有的声乐教材非常丰富, 有单纯阐述理论的, 也有一些按照年级区分的分级乐谱教材。我认为, 首先, 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两本声乐理论的书籍让同学在课余自己研读, 然后组织几节大课有声乐教师做简单的介绍, 在理论上帮助同学入门。其次, 要编写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既有传统声乐作品涵盖, 又有反映本土人文风貌的作品的分级的声乐教材。其次, 要突出高职院校同学的就业去向。考虑本区域学生的就业方向, 补充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作作品。
3 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完善途径
3. 1 明确目标,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和表演艺术人才。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 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 不断使他们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要想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 首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教育更是人的价值和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其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之一, 它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使其成为歌唱家或歌唱演员, 而是在教授有关声乐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优秀的精神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多项思维的创造能力。因此, 在教学生歌唱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以及所肩负的使命, 树立崇高的理想, 激发学习的热情, 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音乐教师的匮乏,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课程表上开设了音乐课, 但实际上已经是名不副实了。因此,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就成了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 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 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 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 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 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 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 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 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 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 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2 转变观念, 创新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 我国的声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它所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 反而更适合培养专业声乐人才。这种教学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一整套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仅凭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掌握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示性范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想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新路, 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要求, 在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歌曲的演唱技巧, 还要教会学生基本乐理,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并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使教学多样化, 除了正常的教学, 还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声乐小组来弥补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不足, 把知识延伸、拓宽, 使学生不管“有嗓”、“没嗓”, 条件如何, 只要愿意, 都可以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3. 3 摆正思想, 端正态度, 实现音乐与其他素质的有机整合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 还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系的素质教育模式, 这就造成了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未能完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思想因循守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结构、教学设备几乎一成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片面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依然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钻研精神的培养; 依然片面注重旧有知识内容而忽略新知识、新内容、新设备、新手段的引进; 依然片面注重课堂教学内容而忽略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依然片面强调专业课教学中的师承关系 而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得到空前提高, 因而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音乐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在声乐曲目中, 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声乐教学, 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的传统教育, 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精华。因此, 我们的学生要多浏览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 所选声乐曲目篇幅不宜过长, 程度不宜太深, 真正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审美教育, 拓宽知识面, 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理想、科学人生观的确立, 都通过声乐教学的教化作用得到培养和升华, 使其思维理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影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 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能量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万碧波.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8.
[2]郭义江.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 2008 (5) .
[3]莫煌红.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20.
[4]黄少红.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天地, 2009 (8) .
[5]莫晓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培养[J].艺术探索, 2009 (3) .
[6]陆俞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 2009 (3) .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5
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和家长对就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和家长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能考上;第二是好就业。因此,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未来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他们一直很关心的话题。很多大一新生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想更多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对学校的指导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
笔者参与了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并对河南农业大学2015级新生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以期更有效地引导大一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河南农业大学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统一进行,从2015年10月1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24日结束,共发放问卷1200份,取得成功样本1160份,回收率为96.7%。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按比例平均抽取样本的方法。
调查前,先计算各个学院录取新生的人数和各个专业新生的人数,然后按照比例平均抽取各个学院每个专业的新生人数,对被访者进行访问。它具有样本代表性强、易于控制调查质量、访问结果客观真实等特点。
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2015级新生总人数为8243人,抽取的调查对象涉及全校85个专业,来自2个省份,共1200人,取得成功样本1160份。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5级新生,城镇人数435人,比例为37.5%;农村人数为725,比例为62.5%。其中,本科生为974人,比例为83.97%;专科生为186人,比例为16.03%。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毕业的目标
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1所示,有43.42%的大一新生毕业后打算考研,29.07%的大一新生选择就业,17.82%的大一新生选择创业,而7.27%的大一新生则比较迷茫,还不清楚自己毕业后的目标,还有2.42%的大一新生毕业后有其他择,如出国等。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尤其是农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因为专业的原因,考研是大一新生的首选,平均考研率在30%以上;个别专业如生物类专业,考研率达67%。同时,由于近年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也成为各大高校争相宣传的标杆,因此,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对创业也很感兴趣。
(二)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66.09%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有18.12%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仅有6.47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调查发现,专升本的学生因在专科经过系统的学习,专升本后又升学到对口的专业,因此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较高。然而,还有9.32%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认识也不了解。
(三)新生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
当谈到“您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这个话题时,有47.24%的大一新生表示比较热爱,有31.29%的大一新生表示一般,仅有16.29%的大一新生表示非常热爱,还有5.17%的大一新生表示不太热爱。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4年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有一部分学生因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所报专业的最低线,选择了同意专业调剂,因此对所学的专业,尤其是一些农林专业,不感兴趣,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更谈不上热爱。
(四)是否制订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有47.93%的大一新生有过规划但未形成或实施,有33.02%的大一新生表示大概考虑过,仅有15.86%的大一新生认真制订了并积极实践,还有3.19%的大一新生表示完全没想过。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高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过程。高中生活紧张有序,基本没有空余时间,只要跟着教师安排的进度走就行了,而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自由度较大;对于大学4年的规划,更多的学生只是想过要规划,但是怎么规划、从哪些方面规划,还不太清晰,更谈不上具体落实到行动中。
(五)是否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3所示,有52.07%的大一新生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有36.12%的大一新生偶尔接受过但并不完整,有7.67%的大一新生接受过比较完整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仅有4.14%的大一新生表示接受过很完整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和培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要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必修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目前主要是在大中专院校进行。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学习期间上过这门课,也有一些高中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培训和个体咨询,但主要是针对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进行的。
(六)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如何自我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占77.36%,选择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占69.62%,有45.72%的大一新生选择了学校在就业方面为学生做出指导,有54.9%的学生选择了解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
四、结语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从大一新生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所带班级学生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事做。目前笔者所带班级已经大四,全班26名学生,其中有1名学生已经被保送为安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7人正在备战考研,做最后的冲刺;6人到海通证券公司、EF全球连锁培训学校等企业实习;1人立志创业,信心满满;1人正在备考雅思,为出国做准备。
因此,大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这需要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中抓住大一这个生涯规划敏感期,让学生尽快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入角色,同时还要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切实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6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由于其农林类学科专业的性质以及人们的传统看法, 一般比较难吸引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或考分较高的学生报考。由于农林类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些, 因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 这就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 有近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 家庭几乎无固定收入。
二、农林类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类别
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 为奖励高等职业学校好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2国家助学金: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学生的助学金。
3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 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 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操作的, 帮助新考入高校的和在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 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 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6勤工助学:由学校提供岗位和报酬。主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获取生活费。既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还能缓解学生因受施惠或还贷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7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8“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三、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取得的进展
为人民服务, 并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标, 坚持教育, 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 实际上, 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 会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同时, 教育公平还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打下可靠的人才基础。因此, 探索具有农林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方法, 使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模式成为促进和完善农林类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措施。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定位为育人为本, 将主体对象定位为学生, 主导方面是教师, 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 使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坚持教育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上社会实践以及生产劳动相互结合, 是国家明确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 国家和高校在坚挺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问题上和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意识越来越高, 且不断增加重视程度, 经过全国性质的资助工作相关会议的开展, 将国家资助政策以及措施不断完善, 以达到对育人工作中经济困难同学资助力度的提升, 资助学生的相关机构也由国家和高校同时完善, 并且使其能够承担起进行资助及育人教育的重任, 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姜帅.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6)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 (5) .
[3]、杜泰山.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 2008 (13) .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 篇7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目前, 针对本科生的国际贸易课程依然集中于传统的成熟理论的讲授, 主要包括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而对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部分, 几乎没有涉及。同时, 对于传统经典理论的介绍也只偏重理论本身, 而对理论在经验中的检验的相关内容明显缺乏。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包括综合大学与农业院校。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尽管已非常成熟, 但在现实中的解释力在逐渐减弱, 经典理论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开端, 但绝不应是学习终点, 这样不仅无助于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的熟悉, 且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究其原因, 除了教师专业技能限制以及科研压力等原因之外, 还跟教材更新速度缓慢相关, 当前多数国内教材对新的国际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追踪及理论分析明显滞后, 加上学生过度依赖教材, 偏重考试结果, 从而导致按照既有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较为泛滥。
2. 教材选取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对教材的选取, 国际贸易课程的教材仅国内出版的就可谓是汗牛充栋, 编著者众多, 不仅良莠不齐, 而且难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选择适当可事半功倍, 否则可能误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情况而言, 教师在选取教材时, 并未较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不会考虑该门学科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往往选取的标准是主要偏重个人偏好, 尤其是倾向于挑选容易讲解的教材, 做到最大可能地节约个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选定教材在若干年内都不进行更换和调整, 而多数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缓慢的, 但是教学内容却一如既往地按照选定不变的教材年复一年地讲授, 也很少进行课件的更新与补充。而在学生这一方面, 为了考试顺利通过, 多数人过分依赖制定教材, 即使有推荐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辅助学习资料, 学生通常也并不重视, 结果, 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 实习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大学生实习是一项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 是教学在课外的体现与延伸, 实习应根据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安排, 进而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遗憾的是, 当前很多高校对待大学生实习并不重视, 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 或者学校统一安排, 但却流于形式。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言, 由于是农业院校, 具有很多农业方面的优势资源, 比如实验与研究基地、优秀的农业科研队伍以及农业区位资源等等。所以, 多年来我校贸易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农户调研, 采集相关数据信息, 最后就具体农业领域相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可以说这种方式极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地调研能力, 并使其亲身体验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现实, 然而, 弊端是与国际贸易专业理论偏离较多, 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甚者, 由于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实习传统, 导致贸易专业学生逐渐忽视国际贸易等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习, 严重影响了国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提升。
4. 学生经济学基础普遍薄弱且主观能动性不强。
国际贸易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 是经济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但是, 农业院校由于其农学研究氛围浓郁, 而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因此, 国贸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 这就成为在国际贸易学习中的绊脚石。同时, 受到院校教师科研领域与学校优势资源的影响, 贸易专业学生也较多倾向于纯农学的研究, 而对与国际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研究并不十分感兴趣;结果导致, 很多贸易专业学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选择国际经济学研究方向的寥寥无几, 反而普遍在管理学或农学范畴内选题;长此以往, 通过学生之间的跨届交流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而这种传统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即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可以任意选题, 导致他们更加不注重国际贸易的学习, 仅仅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而进行的一种功利式的学习, 也正是因为如此, 多数学生过分依赖指定教材和课件, 而并不关心是否获取了真知, 没有学习热情, 明显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 更新教学内容。
(1) 吸收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 国际贸易理论伴随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 国际贸易实践活动不断地出现新形式、新趋势。于是, 在针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中, 要注重学科前沿并及时更新到教学内容中去, 比如新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等近几年刚刚兴起同时又引起较多学者关注的新理论;同时, 条件具备情况下, 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文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 (2) 突出“国际性”特色, 同时更要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色, 课程要突出该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但更值得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实际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 同时又不断地涌现新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贸易实践方面无疑是较为成功的, 但是否也能很好地解释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情况呢?这些都应是授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兴趣相结合。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实际是相分离的, 但实际上教学科研是可以融合互为一体和相互促进的。任课教师如能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究兴趣融入教学过程中, 不仅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能使其在该领域的研究越发成熟和深入;对于学生而言, 一方面可了解到老师的研究兴趣, 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 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学科;另一方面, 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 改进教学方法。
(1) 优化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音像教学、计算机模拟软件教学、开放式研讨等,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尤其应注重开发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课堂研讨等形式, 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而且可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的研究技术和手段, 同时提升理论学习与研究能力。 (2) 改进实习方法, 加强实践环节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原则, 同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新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实现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提升。有鉴于此, 建议我校在实习环节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安排与设计, 而不是采取一个模式、“一刀切”。就国贸专业学生而言, 应安排去对外贸易企业或工商企业, 以及海关、外管局、检验检疫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观摩学习, 建立几个稳定的实践型校外实习基地。
3. 强化国际贸易教学的国际化理念。
(1) 扩大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通过国际间与校际间的学者互访, 开设贸易领域专家讲座的方式, 让学生接触国内外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与信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与国外很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已建构起一个比较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只是较多集中于农经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多注重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 应多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座, 并采取计学分制的方式形成学生激励式参与。 (2) 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尝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提高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 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需要。首先, 对于教材的选取做到难易程度适中, 同时为学生推荐辅助教材和学习资料;其次,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最后, 应合理设计课程体系, 增设专业英语课程以辅助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农业院校国贸专业学生而言更应注重对其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训练。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等多管齐下的改革, 有理由相信一定能培养出适应当今日益国际化需求的优秀人才。
摘要:国际贸易课程是国贸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而当前农业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表现普遍欠佳, 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详细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参考文献
[1]刘台照.考试与素质教育[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0, (3) .
[2]陈祥升、林枫.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 (1) .
[3]沈伯明.经贸类课程双语多媒体教学初探[J].外语外贸高教研究, 2000, (3) .
[4]胡国恒.新新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课程改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9) .
[5]欧阳卉.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2, (6) .
[6]蔡中华, 赵宝元.“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 2007, (1) .
[7]孙瑞华.国际贸易课程案例教学探索J[].石油教育, 2001, (2) .
[8]汪凌志.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2, (5) .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推荐阅读:
农林类高职院校05-28
农林高职教学06-17
农林院校10-06
高等农林院校10-09
农林高等院校08-10
高职院校农业经济05-15
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07-19
高职高专农业院校05-14
浅析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良好心态的培养05-11
农林生产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