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职教学

2024-06-17

农林高职教学(精选7篇)

农林高职教学 篇1

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特点, 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在农林专业的教学之中, 植物学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内容。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且涉及多个方面的理论知识, 概念抽象、难以记忆。因此, 植物学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效率难以提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并用,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逐步带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植物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 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不符

植物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其也重视学生的时间操作, 因此教师在进行植物学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然而, 目前高职院校植物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 在课堂上主要讲述理论内容, 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即使学校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课, 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也由教师主导。通常情况下, 植物学的实验往往是根据固有的理论进行操作, 最后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缺乏实验的多样性, 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使实验课程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课外教学方面, 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缺乏相应的观察能力, 往往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植物进行识别。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法, 致使理论与实践的不相符合, 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和相互脱节。这一方面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能力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只能由教师主导课堂, 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和操作, 甚至有一部学生为了完成课业内容认为植物学的学习仅仅上交一份报告即可。这种观念严重的影响了植物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二) 课时长度不够

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是植物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特性, 其往往会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 但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 这就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课时时长受到压缩。具体来说, 原本需要用两个月进行学习的内容, 为了追赶进度, 教师会将其压缩为一个月内学习的内容。然而, 与教学情况相反, 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能够更进一步的认识植物、了解植物, 这就导致植物学的知识内容不断的增多。尤其是系统分类部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压缩了大量的知识在短暂的时间之内, 导致学生学习之后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实践和证明, 无法及时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植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所影响。

二、解决植物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改善课堂气氛

目前, 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 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利用其辅助课堂教学, 改善课堂教学气氛,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为此,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划分和理解, 精确概括教学内容, 科学建立教学大纲, 做到重点和难点的突出讲解。例如, “细胞减数分裂”这节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 使学生能够对染色体形态和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 进而降低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难度, 并且有效改善原有的教学气氛, 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其后, 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 进而加深其对细胞减数分裂的印象, 对学生有效的记忆知识有巨大的帮助。此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提问, 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与教师或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进而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虽然多媒体教学存在着诸多优点, 但是其并不是万能的, 其能够有效提升主动性较强的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 对于主动性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 多媒体教学只能使其将精力集中在动画和图片之上, 影响其对知识的探析。所以,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 要注意课件的设计, 突出重点与难点, 降低课件中过于浓烈的色彩和声音效果, 使其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 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也极其不利。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引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从根本上增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植物学中复杂、抽象的概念内容, 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掌握。例如, 在进行“茎”的讲述时, 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教学法, 要求学生对小麦和杨树的茎进行比较, 并且总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不同, 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林专业的基础学科, 植物学中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植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或生产活动进行联系, 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发现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对其进行讲述解析, 创建相应的情景模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植物学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也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 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将校园作为实践基地, 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通常, 农林院校的校园内有丰富的植物树种, 且植物的分布较为集中, 便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 针对某一种植物或者某一类植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使书本上的知识能够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热爱植物学的学习。此外, 教师也要注重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布置, 通过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考虑学生间能力和水平的差异,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使植物学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 合理引导学生, 使其建立正确的科属概念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 使其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在植物学的实践观察之中, 学生不会对每一种植物都有所了解或认识,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属概念。科属概念的建立对学生辨识植物的种类有很大的帮助。例如, 如果学生见到十字花冠、角果、四强雄壮的植物, 学生可以根据植物科属概念判断其为十字花科植物。虽然学生不知道该植物的具体名称, 但是对植物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会有所了解, 对其植物学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 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属概念的建立。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农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植物学的学习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需要增强植物学教学的实践操作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建立科属概念, 从基础做起逐渐提升学生的植物学水平。

摘要:在农林类高职院校之中, 植物学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学能够加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促进学生农林知识水平的提升, 但是目前植物学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影响植物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农林,高职院校,植物学

参考文献

[1]刘妍, 范亚文.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5 (33) .

[2]于爽, 赵玥琪, 郝婧玮, 李艳萍.基于慕课的植物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 , 2015 (12) .

[3]王若涵, 张志翔.“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微课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 2015 (06) .

农林高职教学 篇2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与教学过程的实施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定位包括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其课程设置具有主观性, 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导致课程设置科目众多且混杂无序, 知识碎片化。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 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 学生的被动练习, 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远远大于教育部40% 的基本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松散, 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 不能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演唱水平;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曲目地选择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 忽视了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较低, 与高职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却相去甚远, 很难获得普通观众的共鸣。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大部分选用的是民族、美声唱法的训练曲目, 曲目很难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忽略了甚至是排斥通俗唱法的教学。

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缺口较大,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出现偏离, 急需要培养和补充兼职教师, 教师队伍中学科专业梯队尚未形成。对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涵把握却往往不够, 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力度明显不够, 兼职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 骨干教师队伍断层严重。声乐教材存在的问题: 使用的教材, 通用性较强, 内容属于普遍意义上的覆盖。主要问题是高职教育声乐教材还未自成体系, 有些教材内容陈旧,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 高职院校不得不忽略学生的能力, 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职教材。

因此, 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 符合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 必须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

2. 1 教学目标

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来说, 既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 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制为三年的高职教育修学年限, 如何既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 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向“因材施教”和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声乐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那么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 针对社会需要的培养实用人才的课程安排, 对于声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是个有力的保证。

2. 2 课程设置

传统声乐教学只偏重声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 课程内容容易出现重复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高职院校声乐专业的课程安排及相关科目的设置首先应突出教学目标的实用性特点。一对一授课、小组观摩课、舞台实践课作为声乐专业主干课程, 应全程开设。也就是除实习阶段的在校课程中这三门课保证学生始终学习, 保证足够的课时量。辅助性课程的设立, 视唱练耳应进行一年的学习, 歌曲演唱的前提是能熟练掌握乐谱。乐理课开设一学期, 之后融入到其他音乐学习活动中去。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应用与制作等课程实用技能型课程应得到适当加强。中外音乐史和音乐欣赏应融为一节课, 作为拓展音乐视野。基于课程内容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影响和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现在有些院校还在沿袭本科院校所谓拓展综合能力的通识课程, 应在高职院校取消。取而代之应设置多种类型的短期实用技能课程培训课程, 并能给通过课程的同学发放国家认证的技能证书。

2. 3 考核评价手段

专业考核的主要目标: 首先是确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效果的评估。其次是通过考核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声乐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应由三部分组成: 上课出勤占10% , 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占30% , 期末考核占60% 。课程成绩占10% 的上课出勤率, 一方面是保证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课堂教育, 积累足够的知识来完成相关考试。另一方面是约束学生行为, 通过具体的分数要求来帮助同学树立行为规范。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 对于声乐这门课来说有比其他科目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声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理论教学几乎完全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课堂的表现就是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反映, 必须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声乐学生取得相对稳定的进步。

2. 4 教材的选择

现有的声乐教材非常丰富, 有单纯阐述理论的, 也有一些按照年级区分的分级乐谱教材。我认为, 首先, 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两本声乐理论的书籍让同学在课余自己研读, 然后组织几节大课有声乐教师做简单的介绍, 在理论上帮助同学入门。其次, 要编写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既有传统声乐作品涵盖, 又有反映本土人文风貌的作品的分级的声乐教材。其次, 要突出高职院校同学的就业去向。考虑本区域学生的就业方向, 补充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作作品。

3 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完善途径

3. 1 明确目标,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和表演艺术人才。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 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 不断使他们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要想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 首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教育更是人的价值和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其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之一, 它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使其成为歌唱家或歌唱演员, 而是在教授有关声乐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优秀的精神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多项思维的创造能力。因此, 在教学生歌唱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以及所肩负的使命, 树立崇高的理想, 激发学习的热情, 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音乐教师的匮乏,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课程表上开设了音乐课, 但实际上已经是名不副实了。因此,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就成了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 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 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 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 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 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 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 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 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 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 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2 转变观念, 创新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 我国的声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它所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 反而更适合培养专业声乐人才。这种教学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一整套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仅凭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掌握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示性范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想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新路, 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要求, 在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歌曲的演唱技巧, 还要教会学生基本乐理,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并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使教学多样化, 除了正常的教学, 还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声乐小组来弥补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不足, 把知识延伸、拓宽, 使学生不管“有嗓”、“没嗓”, 条件如何, 只要愿意, 都可以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3. 3 摆正思想, 端正态度, 实现音乐与其他素质的有机整合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 还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系的素质教育模式, 这就造成了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未能完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思想因循守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结构、教学设备几乎一成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片面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依然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钻研精神的培养; 依然片面注重旧有知识内容而忽略新知识、新内容、新设备、新手段的引进; 依然片面注重课堂教学内容而忽略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依然片面强调专业课教学中的师承关系 而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得到空前提高, 因而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音乐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在声乐曲目中, 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声乐教学, 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的传统教育, 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精华。因此, 我们的学生要多浏览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 所选声乐曲目篇幅不宜过长, 程度不宜太深, 真正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审美教育, 拓宽知识面, 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理想、科学人生观的确立, 都通过声乐教学的教化作用得到培养和升华, 使其思维理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影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 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能量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万碧波.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8.

[2]郭义江.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 2008 (5) .

[3]莫煌红.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20.

[4]黄少红.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天地, 2009 (8) .

[5]莫晓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培养[J].艺术探索, 2009 (3) .

[6]陆俞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 2009 (3) .

农林高职教学 篇3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是我国南部农林高等职业院校园艺专业的骨干课程, 主要研究果树生产的基本理论及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 了解南方果树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 学会对果园的规划设计, 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团队协作的理念, 全面提高自身职业及综合素质。而此课程如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只能满足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真正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和措施却难以得到充分实践锻炼, 因此必须探索一种与专业定位、课程性质、学生学习状态相一致的学习方法。

二、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改革探索的教学方法及理念

1.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改革探索的教学方法。近年来, 我国的职业院校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授课,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也可以借鉴此方法, 将各类果树的栽培管理分设成不同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手栽培管理各类果树, 从而真正熟练掌握各类果树的栽培技术。

2.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理念。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虽借鉴了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应用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但也有自身的特别之处, 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学生设计布置了任务后, 每个任务都是既有理论知识的反复巩固, 也有工作技能的师生同步实操强化训练, 更有师生共同的评价与进步。特别突出的教学理念是师生同步实操工作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工友环境中, 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减少压力, 从而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方法。

三、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过程

(一)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处处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所以教师的主导性要首先体现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 任务设计的精彩与否也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考虑以“学生为中心”,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同时也要兼顾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综合以上,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如下。

整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可以设计为一个大的综合性任务:高级技能型果树工的培养训练, 教师对高级技能型果树工 (即学生) 培养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掌握, 那么教师则可以根据培养训练内容要求结合校内果树品种资源及授课时间设计出若干个子任务, 即:若干种南方不同类别果树的栽培管理, 使学生在栽培或管理若干种果树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措施, 同时将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学习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当中进行学习。学期工作任务计划见表1。

(二) 教师教学及学生训练过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将课程总任务利用任务单的形式下达给学生, 并向学生详细介绍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次课开始进入子任务的完成。

每个子任务可设计为6学时, 第1~2学时的初始内容即为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单, 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任务单内容与要求讨论、交流本任务的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第3~4学时将要动手实操的任务工作步骤进行讨论,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修正工作步骤。为加深学生对本任务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在1~2学时结束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本任务的理论知识点及3~4学时的实操工作步骤整理记录于本课程专用的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第3~4学时课上, 教师对本任务重点要培训的工作技术方法进行实操示范后与学生同步进行工作过程操作。在师生共同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可随时讨论、点评、修正, 直至实操工作任务完成。第3~4学时结束后, 同样要求学生对实操过程记录于课程专用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在第5~6学时课上, 师生共同对照工作任务记录本记录的理论及实操内容进行回顾、讨论、评价, 并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工作步骤进行重点讲解, 最后, 学生需将本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自身的不足及优势进行记录。工作任务记录表见表2。

(三) 学生考核

1. 考核体系构成。

本课程学期结束后, 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从整个学期完成每个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工作任务实操过程、期末考核等几方面进行。其中, 学生出勤情况占考核总成绩的10%, 工作任务理论学习课堂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 工作任务实操过程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 期末理论考核占30%。

2. 考核依据。

考核体系构成要素的依据为:学生考勤记录表, 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 课下的工作任务记录表, 期末理论考试卷。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见表3。

四、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效果

学期结束时, 教师采取问卷调查与面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发现学生在该学期所学几门专业课程中,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学习气氛更为轻松, 压力小, 理论知识拓展范围更广, 专业技能掌握更为熟练。

参考文献

[1]代南国, 高庆玉.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75-76.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7) :57-59.

[3]李义林, 彭学军.农村职业中学应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1999, (02) .

农林高职教学 篇4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多个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工具课, 具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等特点。但目前高职数学课堂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主控课堂, 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体现。加之受课时的限制,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 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 学习效率低下。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 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被开发, 在线教育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教学平台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学习时不受时空限制、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而备受教师及学生的青睐。但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 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还不能完全依赖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并且, 网络教学在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在对学生思维训练等方面远不如传统教学模式。

因此, 如何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结合高等数学课程、学生特点, 合理运用在线资源, 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互补, 高职数学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 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

混合教学模式是指为达到“教”与“学”的目标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所有的“教”与“学”中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 使“教”与“学”的相关成本达到最优的理论与实践。在形式上是“面对面”+“在线学习”。它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 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 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二者优势互补, 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的混合教学模式, 形式上是指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学习相混合;方法上是视听媒体 (多媒体课件、录像、微课等) 现代化手段与“黑板+粉笔”的传统手段的混合。

3 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设计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实现改革目标;设计形式:课堂教学结合网络学习平台;设计流程为课前准备—课中组织—课后支持—考核评价四过程。下面阐述设计流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初步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授课计划, 以节为单位制作学习任务单、在线自测题、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 并将相关资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最后教师通过在线自测题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学生首先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注册, 并自主形成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将在一个学期的课堂及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然后,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并结合教材开展自主学习, 完成平台上相应的教学任务单、在线测试;最后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便于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并得以解决。

3.2 课中组织

课中组织主要以教师解疑、学生练习、师生互动为主。首先, 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 采用信息化手段, 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 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通过自主研究、团队互助解决问题,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这节课的学习评价, 评出最佳团队与最佳个人, 成绩计入期末量化考核, 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3 课后支持

课后教师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查看学生的自测练习结果, 关注学生登录平台学习时长、资源下载等情况。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 与老师、同学交流, 促进感情, 并根据个人需要, 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 师生结合平时教学平台使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 共同完善教学平台。

3.4 考核评价

本院高职数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 文中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与总结性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及形式见表1。

表1 中评价方式的各项目满分均为100 分。学生最终成绩是由各项目的分数乘以对应比例再求和得到。这样设置综合性考核评价是将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且对学习评价更公开、公平, 有利于促进学生间团结合作、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4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1 月, 选取均为统招入学, 数学基础相当的14 财务管理两个平行班级为试验对象。其中财务管理1 班 (45 人)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 2 班 (43 人)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学期结束后, 通过对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及学生数学成绩等分析, 总结如下:

4.1 学生方面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 就学生满意度、数学成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具体如表2:

显然,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班级的数学成绩均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成绩理想很多。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也普遍认为通过课前、课后任务的学习,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活动, 提高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又由于课前准备充分, 课堂上也有信心积极主动地表现,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同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 提高了同学间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网络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克服了之前胆怯的心理,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问卷调查时积极性不高, 一半左右的学生是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 对学习结果不满意, 能力也没有明显提高。

4.2 教师方面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了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如教学视频、微课等) , 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使用新的信息化手段。这些对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 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 教师的身心压力得到适当的缓解。教师有了充沛的精力, 可以更精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过在线与学生交流, 更方便地了解了学生, 可以对症下药;通过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 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4.3 课程方面

混合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课程培养目标上, 从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课程内容上, 轻理论、重应用及解题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现代化手段处理问题;课堂实施中, 更注重了探究式、讨论式的方法;课程考核中, 一方面重视过程考核, 另一方面扩大考核面, 既考核数学基本知识等客观问题, 又考核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等主观问题。

5 结束语

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来完善混合教学模式, 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工作, 使混合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最优化;学生要加强自觉性培养, 适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学习, 要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希望通过对高职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能给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数学课程特点、学生现状及传统教学模式特点等情况初步分析, 并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探讨高职高等数学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 总结归纳混合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下) [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4) :1-6.

[2]于海平, 张刚兵.课堂教学新模式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5.1.

农林高职教学 篇5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现代高职法律教育之目标不仅在于培养掌握一定法律应用技能的技术型人才, 更在于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现代公民。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法律素养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法律知识, 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 即对法律尊崇, 敬畏, 有守法意识, 遇事首先想到法律, 能履行法律的判决;三是法律信仰, 即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之上行为规则的确信, 这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近几年来, 虽然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但是在许多高校, 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非常欠缺, 特别是遇到矛盾并不能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而是采取比较野蛮的以怨抱怨的方式, 在农林类高职院校中, 由于专业设置等种种原因, 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比较狭窄, 学生的法律素养也非常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缺乏法律知识。

在农林类高职院校里, 大部分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获取仅仅是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课中附带的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中得到, 而且学校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往往并不是专业的法律教师, 课程往往也是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下, 以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来讲解法律。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外也很少主动去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 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简单。这些都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匮乏。曾有一个高职生, 平时学习成绩很好, 日常表现也不错, 却盗窃了他人的银行卡和身份证, 利用身份证上的生日猜出了银行卡密码后, 将卡里的一千多块钱全部取走。因为数额较大, 构成了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接受警察的询问时, 她竟然说:“银行卡我没有扔, 我准备有钱了就把取她的钱存到卡里还给她, 这不算犯罪吧。”这样一个平日老师学生眼中的好学生居然以为归还盗窃的东西就不算犯罪了, 法律知识匮乏可见一斑。

(二) 法律观念淡薄。

在多数农林类高职院校里, 大学生由于没有学好法律的基本知识, 很多对于法律的功能、作用并不了解, 因而就不会拥有一定的法律观念, 运用法律来解决矛盾和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和利益。许多学生的学习还过于功利化, 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 许多同学不是付诸法律意识, 而是采取私了的方式, 有些甚至出现暴力和流血冲突事件。在自己的权利遭到侵犯时, 许多学生要么采取的是忍气吞声, 要么采取暴力的方式, 而从不诉诸法律等等。比如说, 高职生普遍就业法律观念淡薄, 特别是顶岗实习, 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权益法律保护意识缺失更甚, 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 超时加班, 不按国家法律规定给加班费, 不给缴纳各种保险等不法侵害行为缺乏维权意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竟然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种权利存在, 这真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三) 法律信仰缺失。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于法律效力, 法律权威的崇拜和敬仰, 并以之作为行为准绳的一种信念。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法律的信仰, 内心就会产生守法、用法和执法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而要产生法律的信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长期法律素养的培养。而在高职院校里面, 许多学生由于法律基础知识的缺乏, 根本不懂也不相信法律, 反而会相信一些非法律的准规则。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专业的关系, 大部分来自农民、工人家庭, 普通的家境决定了他们的家庭一旦遇到法律问题, 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 而有些高职学生对社会认识偏差, 过分夸大社会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对执法过程的影响, 思想上扭曲了权与法的关系, 对于这些现实的耳濡目染使得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对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有种本能的抗拒, 这虽然和当前社会中执法机关公信力下降有一定关系, 但是也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法律认识不深, 有些学生甚至并未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法律信仰。

二、提高农林类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建议

农林类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偏低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应当从现实出发, 真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改革课程设置。

目前, 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 而这门课程中谈到法律实质的仅有三四章的内容, 而且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少而简略。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想学到法律基础知识就显得相当的困难。农林类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也要注重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 法律基础课程应作为文化基础课基本课程之一, 而不是附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下。在章节的安排上, 应该把民法、刑法等基础性法律安排为主要内容, 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并且容易接受法律基础知识。

(二) 改进教学手段, 提倡案例式教学。

仅仅对高职学生讲授法律理论知识学生不感兴趣不说, 实效也不大。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对于学生的法律素养, 也应当培养其应用法律的能力。因此, 在课堂讲解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加应当让学生了解法治社会的现状, 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情况,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 改变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另外, 要加强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性, 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法院旁听, 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巩固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意识, 提高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其素质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农林类高职院校中, 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一直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之下, 并且只是简单地作为小小的三个章节来讲, 而教师大部分也不是专业的学法律的老师, 多数由教思想政治的老师上课, 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在农林类高职院校里,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法律教师的法律素养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 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例如演讲比赛, 知识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同时, 学校可以通过电台、宣传栏等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之外, 平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校外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既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其他公民的法律意识。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派出所等单位实习, 调查了解当地的治安情况和法律意识情况,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 加强全社会法律信仰的普及与社会环境的改善。

很多学生对法律缺乏信任, 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君主一言九鼎, 既可以一言兴法, 也可以一言废法, “权大于法”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寄希望于“明君”, “圣君”的统领, 寄希望于包拯、海瑞这样的好官, 而不是寄希望于法律。这些传统重人治轻法治, 德主刑辅等观念的根深蒂固, 难以消除人们法律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及特权思想, 对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仍有负面影响。另外, 大学生心理和生理正处于过渡时期, 尚不成熟, 社会上某些案件的发生或者体现司法审判不公或者体现执法不严或者出现冤假错案, 就会给大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导致对法律的不信任。因此, 净化社会环境,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甚至民众对于法律或司法的信任。

三、结语

没有公民良好的法律素养, 即使法律制度本身制定得再完美, 也无法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蔡元培曾经说过, 要知道明天的社会, 先看看今天的校园。农林院校的高职生作为未来社会主力军之一, 不仅要具有优良的文化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其法律素养的高低, 法律意识的强弱也是衡量其素质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农林高职教学 篇6

一、农林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总量严重不足。

从全国范围来看, 农林类高职往往离市区较远, 1966年5月7日, 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 其中对农业大学的指示中讲到:“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 农业大学都要办到农村去。”这个指示造成今天大多数农林类院校, 当然也包括农林类高职地理位置较偏, 缺乏区位优势, 很难吸引优秀教师, 各农林类高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数量缺口的问题。对陕西省某农林高职教师队伍的调查显示, 该校在校生人数为13000人, 专职教师仅为602人, 生师比达到了21.6:1, 距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平均生师比14:1的要求相差甚远, 教师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另外, 农林类高职投入不足,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工业剥夺农业, 资金向城市倾斜的政策长期存在, 致使现阶段的农民为最大的弱势群体, 农业为最大的弱势产业, 虽然这两年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对农业进行了一些补贴并减免了农业税,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部分人鄙视农业的现状, 大多数人仍然觉得在农林类院校工作相比其他院校低人一等, 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教师总量不足尤为突出。

2. 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偏低。

现有的农林类高职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建而来, 原来的老师大多都是中专、大专学历, 而且以前留校比例很高, 学校本身也没有做好在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 使得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农林类高职之间向发达地区流动, 从而造成了高学历教师严重流失。据对陕西某农林高职的教师队伍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中,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61人,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01人, 分别占10.133%和83.2%, 与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统计表明, 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 教师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83%, 其中, 副高职118人, 正高职18人, 按照30%的比例, 高级职称人数缺口较大。

3.“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高职院校从企事业单位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 大学毕业生仍然成为高职师资引进的主要渠道, 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 (在某些院校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数量占到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 , 也有一部分是从对应的职中或高职调入的, 只有极少数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据调查资料显示, 在专任教师中, 具有双师型的教师只有278人, 占44.8%, 距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低于学院专业教师总数的80%还有很大差距。

4. 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农林类高职的教学与农林业的生产特点关系紧密, 自然环境对农林业的强大影响以及农林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决定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性更强, 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目前, 大多数农林高职的教师来源都比较单一, 且是在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多数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再加上涉农企业是少之又少, 本来就很少, 仅有的企业又不愿接受教师参加顶岗生产实践, 这样就造成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 造成教师编制紧张, 专职教师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 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 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较为突出, 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对策

1. 吸呐优秀毕业生, 充实教师队伍。

扩大教师来源, 让一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一部分优秀学生愿意致力于农林类科研和教学活动, 这对于农林类高职吸纳人才是一个大好机遇。一般来说, 优秀大学生年轻气盛、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观念新颖, 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新生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再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 就可成为院校的骨干力量, 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提高学历层次, 改善职称结构。

各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支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和在职学习, 可以规定, 专任教师全部要达到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达到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5%的目标。对于尚未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标准的教师, 要求他们通过自考、函授、脱产进修等形式限期达标;对于刚毕业的年青教师和从企事业调入的教师必须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职教理论等方面的岗前培训, 通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规律, 掌握、精通教学法, 实现由农林类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 成为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艺术的合格教师;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 培养专业带头人。积极争取有关政策, 创造条件, 改善和提高教师的职称结构。

3. 建立一支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队伍, 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农林类高职完全可以从社会上、企事业单位选调或聘请一批有一技之长的高级工、农艺师或高级园艺师来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同时, 高职院校可在本地或周边地区选择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组建成一支稳定的客座教师队伍。这不但能降低办学成本, 而且能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另外, 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高级畜牧师、高级农艺师, 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色, 也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关键。农林类高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尤显迫切, 这是因为一方面, 农林类专业的生源多是来源于农村, 对农作物或者本专业知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他们有的可能了解一些实践方面的知识, 但是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解释, 有的可能刻苦好学, 通过书本懂得了理论原理, 但是需要实际指导,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另一方面, 农林类高职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直接走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岗位, 并要求上岗适应期短或零距离上岗, 要做到这一点, 学生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 而技术应用能力的获得就在于教师。所以学校应该制定优惠政策, 对于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教师予以奖励和表彰。

4. 定期组织社会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期分批的安排专业教师到农林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学习、锻炼, 在实践中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 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设施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和更新反映生产现场实际的新技术、新知识, 同时向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 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 组织教师跨出校门, 走向社会, 下到基层, 为乡镇领导、养殖户开展科技培训, 并利用板报、广播、录像宣传科技知识、发放科技资料, 面对面地与农民接触、交流、沟通, 真切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 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三是与地方政府组织部门合作, 与乡镇、农户结对,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按照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 引进新品种, 推广新技术, 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 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温景文蒋锦标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1999

[2]杨久仙:农业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措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3]谈晓明:新双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鄂州大学学报, 2006年9

农林高职教学 篇7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由于其农林类学科专业的性质以及人们的传统看法, 一般比较难吸引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或考分较高的学生报考。由于农林类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些, 因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 这就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 有近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 家庭几乎无固定收入。

二、农林类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类别

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 为奖励高等职业学校好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2国家助学金: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学生的助学金。

3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 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 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操作的, 帮助新考入高校的和在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 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 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6勤工助学:由学校提供岗位和报酬。主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获取生活费。既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还能缓解学生因受施惠或还贷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7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8“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三、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取得的进展

为人民服务, 并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标, 坚持教育, 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 实际上, 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 会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同时, 教育公平还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打下可靠的人才基础。因此, 探索具有农林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方法, 使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模式成为促进和完善农林类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措施。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定位为育人为本, 将主体对象定位为学生, 主导方面是教师, 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 使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坚持教育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上社会实践以及生产劳动相互结合, 是国家明确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 国家和高校在坚挺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问题上和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意识越来越高, 且不断增加重视程度, 经过全国性质的资助工作相关会议的开展, 将国家资助政策以及措施不断完善, 以达到对育人工作中经济困难同学资助力度的提升, 资助学生的相关机构也由国家和高校同时完善, 并且使其能够承担起进行资助及育人教育的重任, 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姜帅.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6)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 (5) .

[3]、杜泰山.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 2008 (13) .

上一篇:跟骨重建钢板下一篇:机械技术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