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2024-08-28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共10篇)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1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1—

一、总说明

(一)为了解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最终成果和效益情况,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和决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是统计局对各市统计局报送综合资料的要求。调查内容包含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统计指标。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并尽量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相重复。各地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认真组织实施。

(三)本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

(四)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各市辖区内所属的各种经济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五)本调查制度报告期分为报表和定期报表,采取条块结合及多种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指标中带有☆号的、林业生产情况、渔业生产情况等指标,取自于同级业务部门的统计资料;有关农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指标凡能从国家抽样调查中直接取材的,则根据国家农产量抽样调查资料填报,其他农林牧渔业产量指标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或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和住户调查资料加工推算。

(六)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级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在本报表制度中增加个别指标和在统计目录中补充个别品种,但不得打乱指标的排列顺序和改变统一编码。

(七)有关问题的说明:

1.除在制度中特别注明外,各指标计算结果一律取整数。

2.有关农业、林业、水产、水利、农机、畜牧等方面的报表,县及县以上各业务主管部门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的同时必须抄报同级统计部门一份。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2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报表制度的修订意见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市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关于统计原则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统计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统计上报国家数据由 “产业经营地”原则调整为 “法人经营地”原则,调整后法人单位填报的经营数据应包括所属全部(包括京外)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同时为保证北京市统计口径的衔接和分析工作的需要,京外地区法人单位和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所属的在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仍按产业经营地的原则填报产业单位统计表。

■关于统计标准

严格执行新的城乡划分标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号)文件精神,规范各项普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中城乡划分口径,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国统字〔2009〕91号),并开展了全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建立统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库》。为此,2009年各专业统计制度中有关城乡分类的内容均严格按照新的城乡划分标准执行。

■关于采集方式

1. 改革企业景气调查采集方式。完善“集成套表”制度,将企业景气问卷调查纳入“采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

2. 改革消费品价格采集方式。消费品价格统计通过“CPI数据手持采集系统”(即PDA采价系统)实现数据采集。

3. 运输业价格统计通过“采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

■关于调查频率

1. 《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及其他房地产活动情况》报表由季报改为年报。

2.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订货》报表由季报改为月报。

3.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调查表》由年报改为季报。

4. 将《铁路分货类运输量、日均装车数》报表由半年报改为季报。

5. 将《机场经营情况》报表由季报改为月报。

■关于报表制度

1. 完善基本单位调查系列制度。为满足专业限额以上个体经营户统计需要,将《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和《基本单位名录库调查统计报表制度》调整为《基本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统计报表制度》和《基本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名录库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并相应增加个体户统计内容。

2. 建立《运输业价格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生产价格调查体系。在《运输业价格统计方案》经过一年试运行后,将运输业价格统计正式纳入日常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运输业价格统计报表制度》。

3. 调整完善《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将“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和“ 仓储业”两个行业大类的统计从《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调整到《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范围调整为“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门类和“601 电信”行业中类。同时,将公共交通客运量统计从《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调整到《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城市建设)》。

4. 取消《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建立《总部经济统计报表制度》。在国家取消《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北京市新建《总部经济统计报表制度》,同时扩大统计调查范围,以满足对北京市“总部经济”的统计监测需要。

■关于调查内容

1. 取消部分经普增加的报表。取消经普增加的各行业规模(限额)以下单位全面调查和调查表式,恢复非经普年份的规模(限额)以下单位抽样调查和调查表式;取消经普增加的工业耗能设备系列表;取消经普增加的服务业限额以上单位填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活动情况》、《计算机系统服务和软件活动情况》、《广告业活动情况》、《会议及展览服务业活动情况》、《设计服务活动情况》、《服务业财务状况(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单位填报》等报表;取消金融业《期货经营机构业务情况》年报表。

2. R&D资源清查代替科技统计年报。以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方案代替科技统计年报,扩大统计调查范围,充实调查内容,同时整合中关村园区统计报表制度中科技统计内容。将原《中关村科技园区统计报表制度》中的6张科技统计年报表整合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科技项目情况》2张表,并将其纳入《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方案》。

3. 加强重点行业统计监测。从2010年定报起,将《2009年应急统计调查方案》中的二手住宅、租赁住宅交易情况调查纳入《房地产价格统计报表制度》,调查频率为月报;增加政策性住房的投资、施工、竣工等指标的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增加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资、面积和反映项目基本情况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施工许可证号等指标;增加服务业《会展举办或服务单位活动情况》年报表。

4. 完善物流费用统计。调整《工业企业物流情况》、《商业企业物流情况》表指标,将反映企业物流费用情况的指标提取出来单独建立《重点工业企业物流费用情况》、《重点商业企业物流费用情况》表,并相应调整统计范围。

5. 完善财务状况统计。财务状况年报表取消“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累计境内股市筹资额”和“累计境外股市筹资额”四个指标,非金融业财务状况表中增加“内部往来资产”、“内部往来负债”两个指标,将“其中:本年折旧”指标由“年末资产负债”部分转移至“其他资料”部分,并更名为“固定资产折旧”,并将《法人单位基本单位情况》(101表)中“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调整到财务状况年报表表头部分,“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改为“职工福利费”;财务状况定报表中增加“存货”指标。

链 接

统计年、定报工作步骤

1. 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12月底)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完成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包括专业、基层、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的修订、审批、印刷和元数据维护等工作,并拟定与年定报布置工作有关的文件。

2. 布置阶段(2009年11月初至12月底)

(1)按照“分级布置、各负其责”的方式进行。

市局、总队完成对各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以及市统计直报单位管理部门的2009年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和数据处理程序培训。市局、总队定于11月9日—11月30日对区县专业科统计人员培训。各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对辖区内单位和街乡镇统计所进行年定报布置和数据处理程序培训。各市统计直报单位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纳入直报范围的市统计直报单位进行年定报布置和数据处理程序培训。

(2)完成采集表定制、验收,为调查单位网上填报做好准备。

3. 填报阶段(2010年1月至5月)

市局、总队,各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各街乡镇统计所按照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按时、分期、分批、逐级完成统计数据的收审、汇总、上报及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

4. 总结阶段(2010年5月)

市局、总队根据《2009年年报及相关工作考核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下发)对各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年报工作组织及数据质量等进行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3

××年,××镇政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干旱、洪涝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一、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由于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惠农政策取得显著效益的基础上,继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等多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对扶持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镇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各项改革继续深入。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⒈蔬菜面积增加,水果产量提高。夏收农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为亩,增长%,主要原因是××年冬季农业开发的影响;水果产量吨,增长%,原因是前几年新植的果树开始挂果。

⒉甘蔗、烤烟面积减少。××年种植面积为亩,比上年减少亩,下降%;烤烟种植面积亩,比上年减少亩,下降%。

⒊油料面积增加。油料面积亩,比上年增加亩,增长%。

(二)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

××年我镇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肉蛋奶总产量吨,比上年同期增加吨,增长%,其中肉类总产量吨,比上年同期增加吨,增长%。

⒈生猪生产加快发展,效益良好。我镇生猪价格一直以来都维持较好价位,但今年价格有所下降,比去年下降%。据统计,我镇生猪出栏为头,比上年同期增加头,增长%;生猪出栏头,增加头,增长%,猪肉产量吨,增加吨,增加%。

⒉家禽养殖业呈恢复性增长,增速加快。今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养禽户普遍亏损。家禽出栏只,比上年同期增加只,增长%,禽肉产量吨,比上年同期增长%;家禽存栏只,增长%。

⒊草食动物产品产量平稳增长。随着消费观念改变,消费都越来越注重畜产品消费的健康安全,因此对草食动物需求旺盛。据统计,羊出栏只;牛出栏头。

⒋禽蛋产量稳定增长。我镇禽蛋产量吨,比上年同期增加吨,增长%。

(三)渔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水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年我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生产继续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镇水产品总产量吨。

(四)农村经济总收入持续稳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再上新台阶。××年××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增加万元;人均纯收入元,比去年增加元。

二、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镇农业经济继续朝着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农林牧渔生产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自然灾害侵袭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年上半年××镇主要是受干旱的影响,农作物无法按季令栽种,入汛以来,月份出现强降雨过程,造成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年,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万元。本文转载自网

(二)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今年上半年,在化肥市场处于“高价位、高投入、高变数、高风险”的严峻形势下,农业经营成本上升,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三)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布局不合理,地域间发展极不平衡。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镇农业产业结构仍比较单一,优质产品少,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出售初级产品的现象普遍,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许多农产品如肉类、水果面临着加工升值的问题,致使一些名特优农产品因缺乏精深加工和包装而价格一般。特别是长期以来只重生产,没有认真研究农产品升值,不注重流通,致使农民收入低,新的产业的培植步履艰难。

(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由于农业效益不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同农业生产的增长不同步,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相对弱化。二是××镇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仍处于拼资源,靠大量投入而产出水平低。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无论从组织结构还是从技术结构看都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村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是屈指可数。显然,××镇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调整内部结构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和弊,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为××镇农业发展的重点。本文转载自网

⒈抓住机遇,加快调整步伐。树立“以农兴工、以工聚财、打牢基础、全面发展”的思路的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经济支柱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加工滞后、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实际问题,坚持面向市场、多元发展、质

量、扩大开放的思想,把调整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上,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⒉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优质粮生产要下功夫解决加工、销售以及粮食改革的有关问题,做到生产得出来,销售得出去。在畜牧业上要加大商品猪、商品牛羊、机械化养鸡基地建设力度,特别是要

加大山区半山区畜牧站所的建设。推广畜禽良种及先进生产、防疫技术,增加出栏率,提高商品率。在林业上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把林业大产业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经济林发展项目上。大力开发冬季农业、花卉农业,充分发挥光热、水、土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4

区农业局 刘晟

2011年,余杭区渔业生产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核心,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扎实推进生态鱼塘建设、渔业园区和功能区建设、渔业资源保护、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清三禁”等重点工作,积极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认真开展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区渔业产量稳中有升,渔业产值稳步攀升,水产品总产量6.38万吨,同比增0.5%,渔业总产出16.17亿元,同比增7.8%。分析如下:

一、产量、产出及养殖面积基本情况

1.渔业产量。2011年全区水产品总量达到6.38万吨(其中养殖产量62379吨;捕捞产量1412吨,同比上年分别增0.85%、减12.33%,主要是外荡单位渔民上岸及部分外荡水域遭受污染,从事捕捞的人及可捕区域减少所致),同比上年增0.5%。其中:内塘总产19938吨,比上年减5.07%;外荡总产8977吨,比上年增2.31%;水库山塘总产600吨,比上年减8.12%;稻田养殖总产34140吨,比上年增4.52%。内塘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今年6月遭遇洪水,一部分老鱼塘被淹鱼逃至外荡所致。

2.渔业产出。2011年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出21.18亿元,同比上年增9.06%;渔业增加值7.51亿,同比增20.46%。其中:渔业总产出(按现行价计)为16.17亿元,同比上年增7.8%(其中养殖水产品产出156979万元,比上年增7.7%;苗种产出4146万元,比上年减2.61 %);涉渔工业等产出41552万元,同比上年增11.29%;涉渔流通和服务业的产出为8575万元,同比上年增25.38%。2011年淡水珍珠产出为2032万元,同比上年增2.99%。

3.养殖面积。2011年全区养殖面积4797公顷,较上年减少41公顷,减少0.85%(其中:内塘养殖面积1920公顷,减30公顷;外荡养殖面积2681公顷,水库山塘养殖面积194公顷,基本持平;其他面积减少12公顷,主要是牛蛙养殖面积的减少)。稻田养殖面积3238公顷,减17公顷。内塘和稻田养殖面积减少的主因是城市化建设加快,土地征用所致。

二、苗种生产情况

2011年,全区共生产各类鱼苗2.11亿尾,同比增0.18亿尾,同比增9.32%;夏花11759万尾,同比减2025万尾,减14.7%;生产各类鱼种6686万尾/927吨(其中五寸以上规格鱼种2413万尾/243吨),同比减1167万尾/150吨;生产稚鳖711万只,幼鳖888万只,同比减27.82%和增28.51%

三、渔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养殖结构稳定,渔业产量和产出同比上年增0.5%和7.8%。

1)今年我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仍然以“二鱼一虾”为主导,养殖模式进一步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化,水产品价格持续上扬。

在2011年CPI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除常规鱼涨幅略小外,各品种出塘价均出现4%-40%的增幅。生态甲鱼养殖形势继续向好,面积达2.26万亩,养殖量达到3633万只,出塘价格从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回升,统货价在48元/公斤以上,均价同比增幅在30%以上,温室甲鱼养殖量2784万只,养殖面积1087897万平米,较上年减少8万平米。全区甲鱼总产量1.91万吨,增1.9%,产值8.96亿,增8.8%,增幅显著。青虾价格则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较去年同期均价增10%,全区青虾总产量1817吨,减4.1%,产值1.27亿,增11.9%;今年乌鳢价格逐渐回升,4月起本地鳢回到16元/公斤以上,杂交鳢价格也逐渐回升,后期价格双双达到18元/公斤以上,8月杂交鳢价格更是一度超越了本地鳢价格,全区乌鳢总产1.04万吨,增3%,产值1.77亿,增16.75%。其他名优品种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2)2011年通胀引发养殖成本有所上涨,苗种成本略高于去年,饲料价格涨幅不大,人工成本也随之上涨,但整体涨幅小于水产品销售价格涨幅。

苗种成本与2010年相比,乌鳢、甲鱼苗种价格较上年略有上涨。2011年水产饲料价格随上半年进口鱼粉数量减少、价格上涨而有所上扬,7月底国际市场鱼粉价格回落,饲料价格也有所回落,综合全年来看,上半年水产饲料价格较去年底略有上涨,全年相对稳定;黑鱼冰鲜鱼饲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回落,均价基本维持在1.3-1.4元/斤。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今年人工成本人均上涨2000元左右。另外,随着水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一些农户提高了池塘租金,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养殖户收益空间。

2.涉渔工业形势向好,产出同比增11.29%。2011年涉渔工业等产出41552万元,同比上年增11.29%。主要体现在2011年8家饲料生产企业年产水产饲料、添加剂等总量36072吨、产出32830万元,同比增7.11%和2.14%;9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水产品总量1876吨、产出8722万元,同比减8.3%和增67.89%。

3.涉渔流通和服务业同比增25.38%。2011年涉渔流通和服务业总产出8575万元,同比上年增25.38%。2011年黑鱼冰鲜鱼价格较低,加之运河街道开展黑鱼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乌鳢养殖量有所减少和部分养殖户转而养殖杂交鳢,使得冰鲜鱼投喂量减少,全年交易量仅1800吨,产出504万元,减幅达70%和72%。而我区休闲渔业运营情况良好,据统计,23家休闲渔业企业,总投资2.12亿元,涉渔投资0.89亿元,总产出达到8071万元,增60.17%,接待游客达797358人次,较上年减少6.41%。

四、渔业经济稳步运行举措

1、着力推进鱼塘标准化改造、推广杂交鳢养殖,减少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提高养殖水面综合产能。今年我区在继续抓好生态甲鱼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上塘河、运河流域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在运河街道投入资金170万元,建成1家杂交鳢苗种繁育基地;在仁和街道投入资金145万元,启动1家杂交鳢苗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投入资金295.8万元,完成了运河街道黑鱼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951亩。据统计,2011年全区共繁育杂交鳢乌仔鱼苗4150万尾,培育3公分以上鱼种625万尾,推广杂交鳢清洁养殖面积1887亩,面源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2.认真做好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创建工作,推进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渔业农业精品园建设,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为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我区渔业园区现代化水平和设施化水平,2011年,狠抓了上升、蓝天2个省级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生泰、永源、仁姚3个特色渔业农业精品园建设。下半年,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第二、三批渔业园区考核验收中,我区杭州生泰养殖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余杭区生泰省级特色渔业精品园和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余杭区上升省级现代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得到验收组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考核验收,为全区省级园区创建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3、积极组织和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进一步加大科技转化率,有效增强渔业从业人员适应水产业发展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为加强养殖新模式、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在做好水产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结合我区开展的农技大师制度、科技人员联大户制度、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以及甲鱼产业提升与运河杂交鳢养殖等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渔业从业人员的渔业健康养殖技术培训。2011年,共组织省、市、区各级举办的“全省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病害防治与规范用药”、“金蓝领计划--国家职业考证”、“名特优水产养殖”等各类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675人次。

4.切实做好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一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以防为主”病防工作方针、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改善水产品质量,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2011年我区共确定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15个,涵盖甲鱼、翘嘴红鲌、乌鳢、青虾等品种,测报面积844.5亩,完善了全区水产品重大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二是加强执法检查,规范养殖行为。全年共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29次,出动执法人员109人次,检查水产养殖单位112家,媒体宣传报道4次,进行了禁用渔药规定、用药记录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并发放了三项记录本及相关法律读本。三是积极开展各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

检测工作,全年完成部、省、市、区各级抽检任务161批次(其中部级35批次,省级60批次,市级18批次,区级48批次),抽检合格率为100%。

5、加强对渔业水域生态安全的监管,加大外荡渔业资源养护力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继续做好渔业污染事故和渔业环保案件查处,维护渔业水域环境安全。全年共受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40起,为养殖单位(户)挽回渔业经济损失92.79万元。在此基础上,2011年投入资金70万元,在上塘河、运河及苕溪水域增殖放流白鲢、花鲢、草鱼、三角鲂、花鱼骨等5个品种的夏花鱼种1800万尾,较上年增20%;在苕溪、上塘河及运河水域增殖放流白鲢、花鲢、草鱼、青鱼、三角鲂、花鱼骨等6个品种的冬片鱼种38600公斤,较上年增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5

一、科学合理定位,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科学合理定位是所办专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也是所培养的学生能面向社会、符合社会需要、立足社会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结合所属学校的实际背景,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产生品牌效应,才能做到不同学校同类专业错位发展,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1]。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首先,地方农林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定位,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服务地方的农业以及农业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其次,作为地方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不能照搬传统的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不能盲目攀比,应定位于主要培养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保证了所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顺利走向社会。最后,作为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还要考虑和其他农林类专业的结合,这也符合学校总体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总之,作为地方农林高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服务于地方农业以及农业经济建设,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农林专业背景的应用技术型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人才。

二、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FMAE”模式的构建

(一)“FMAE”模式

有了科学合理的定位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实际情况,经过三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初步构建了地方农林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FMAE”模式。即“Foun-dation(厚基础)、Method(学方法)、Application(重应用)、Em-ployment(利就业)”,同时也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厚基础”,就是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这也是考虑到不同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需要。有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的毕业生未来就有更多的选择。“学方法”,就是课程设置避开一些繁杂的数学、统计理论,加强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的教学。“重应用”则是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课程的比例。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利就业”。保证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安徽农业大学统计学专业从开始招生,随着对专业定位认识的提高和招生对象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渐完善。2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际上是数理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影响较大。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课多且难,实践环节除了实验课几乎没有实习。结果是“教也难、学更难”,许多同学纷纷要求转专业。随着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对办学定位的再认识,从级开始,专业名称也改为应用统计学。,借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际,我们对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砍掉或压缩部分理论课程,增加了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课程学时及实验、实习环节学时。设置了生物统计和经济统计两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总体上,课程难度下降了,实践环节增多了,农林特色有所体现。,学校微调招生政策,应用统计学专业改为文理兼招。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人才培养计划再次修订。此次修订,考虑到文科生的实际情况,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两门传统的基础课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把一些理科色彩较浓的专业课打包改为统计专题讲座,课程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还开设了习题课,体现了“厚基础”的思想。统计方法、统计软件课程设置渐成体系,体现了“学方法”的思想。实践环节大大增加了实习学时、增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体现了“重应用”的思想。新开设的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及统计实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也是“利就业”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还鼓励、组织、指导学生报考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证书,如统计师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业从业资格证书等,实现“学历+证书+实践”的多元化培养目标。

三、“FMAE”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由重理论转向重方法、重应用

随着专业的科学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结构重心也由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向加强实验、实习等重应用转移。一方面,砍掉一些与统计专业相关程度不大的基础课,如大学物理课程等;另一方面,整合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及实践环节模块。其中,对一些统计专业不可不开设的理论难度较大的课程,采取打包改为统计专题讲座。实践环节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和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达到总学分的近30。课程体系总体上向简单实用转变。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保证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及各课程教师的配备上加大力度和精心部署。

1.提高全体教师对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2.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按各教师的专业方向和研究方向及早布置,并以课程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课程的教法集体讨论。对有些比较新的前沿课程,通过外出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在各课程的教师配备上,充分发挥各教师的优势和长处。比如,基础课程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他们相对责任心强,有耐心、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教学中,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能加强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很好、很快地把学生引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又如,一些前沿的专业课程安排年轻的博士、硕士担任,他们有朝气,能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专业研究进展,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事实证明,这种配备方式效果非常明显。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我校统计学专业开办时间短,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专业的行业背景,建设综合实习基地;挖掘社会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结合专业课程实习,建设社会实习实训基地;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专业实习的平台;参加别的院、系的实习实训。(四)加强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建设,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执行再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若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强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可以大大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一支有着专业背景、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的有力保障。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我们为各年级学生配备了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事实证明,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专业思想的稳定和学风建设;可以指导、督促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可以指导学生的就业实践。

四、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找准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使我们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学生找到自己的归属。初步构建的人才培养“FMAE”模式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是动态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辅导员、学业导师队伍;专业特色的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良庆.地方高校要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之路[N].中国科学报,2013.

[2]罗良清,郭露.新专业目录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5):29-32.

[3]赵斯鸿.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A].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197-199.

[4]李志强,王艳明.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统计人才[J].统计教育,2006(4):28-29.

[5]程士富,杜金柱.对统计学课程、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7):4-6.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6

2010年上半年,315消费电子投诉网(WWW.315ts.net)共受理手机行业有效投诉4826宗,投诉量同比增长7.58%,其中3G手机用户投诉占42.24%。投诉共涉及行业品牌和卖场关键词567个,基本涵盖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手机品牌和大型手机连锁卖场。

截止2010年7月5日,手机行业的投诉解决率达93.87%。

投诉趋势

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4、5、6月份的投诉量增长明显,这与LGKT878手机爆发群体性投诉事件有直接关系。

投诉来源

广东、北京、上海三地的投诉量排名前三,这与上述地区手机用户群较大有关。

投诉主要机型

从图中可见,LG KT878无疑是2010年上半年手机行业的投诉主角,726宗投诉量远远高于其他型号的手机,占行业投诉总量的15.04%。

在投诉量排名前十的机型中,诺基亚产品占了7个席位,这跟诺基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关系。

根据315TS数据显示,部分投诉量排名前十的机型投诉问题高度集中,LGKT878的投诉基本都是涉及信号差、电池质量、软件故障、非正常开关机和屏幕上翘的问题,魅族M8的投诉主要问题主要有信号差、触屏故障、死机等问题,多普达S700用户的投诉主要在信号差,诺基亚5800系列用户投诉以花屏为主,诺基亚N96用户投诉以非正常开关机为主,诺基亚N79用户投诉以按键问题为主。

投诉主要问题

2010年上半年手机行业的投诉有4826宗,但投诉涉及的问题共有8027个(一宗投诉可能涉及多个投诉问题),其中反映质量的问题有6383个,投诉售后服务问题的有1644个。

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有:非正常开关机、屏显故障、软件故障/功能失效、信号差、电池质量等。

涉及售后服务的问题主要有:多次维修、不满检测结果、售后服务态度(差)、推脱三包责任、维修时间长等。

由于智能手机用户群体的增加,涉及软件故障问题的投诉增长迅猛,该问题同比增长了11.5个百分点,从09年同期占投诉总量的7.6%上升到2010年上半年的19.1%。另外信号差问题也由去年的6.0%上升至今年的18.2%,而且投诉主要集中LGKT878、魅族M8、多普达S700和联想乐Dhone这几款机型。

投诉处理结果

2010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手机企业都能重视315TS上消费者的投诉信息过半投诉均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处理经过315TS的协调,有2.26%的投诉得以退货处理,7.29%的投诉人得以更换新机,20.08%的投诉人得到检测维修处理,25.32%的投诉人得到企业解答,但也有11.6%的投诉被企业认为不在三包的处理范畴,无法满足用户的诉求。

根据企业对消费者投诉的重视程度、处理时效、处理结果及投诉人满意度分析,2010年上半年手机行业投诉处理较好的企业有:金立、诺基亚、联想移动、摩托罗拉、朵唯等等,投诉处理有待提高的企业有知己讯联、波导、国威、飞利浦等。

行业投诉量排名前十品牌

通过2009、2010年上半年的投诉量对比,部分品牌的投诉量比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其中,索尼爱立信投诉量同比降幅最大,其次是诺基亚和三星。

此外,部分品牌投诉量同比增幅明显投诉量增幅最大的是LG、魅族、多普达和联想。LG今年上半年的投诉量比同期增长12倍以上,魅族增长8倍,多普达增长2倍联想也增长1.9倍。值得注意的是投诉量增长最多的这四个品牌均有一款机型因信号问题导致较多用户的投诉。

投诉量排名前十卖场

投诉量排名前十的卖场中,以星球通、公主坟卖场、木樨园卖场、中关村卖场的投诉处理情况最为糟糕,而且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基本都是涉及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的问题。

这些消费者遭遇的情况基本一致,卖场要求消费者选定机型后马上给予付款,付款后导购会采用极力贬低消费者选择的手机质量;或告知该手机只能使用3G网络,而且需付费使用;甚至以付款后无法退款等等手段威逼利诱消费者,让他们以高出市场价很多的价格买了不熟悉的机型或山寨机。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7

一、渔业支撑能力建设

2010年我省渔业能力建设项目,重点是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水产品质检网络体系,主要由省级集中采购一批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统一发放到有关单位,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有效开展。

1、申报范围:省级水产质检中心升级改造,有省水产研究所承担项目实施;市级水产品质检体系配套项目,由各市、杨凌区具体承担;县级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首批有长安区、灞桥区、未央区、临潼区、眉县、杨凌区、秦都区、三原县、临渭区、蒲城县、大荔县、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西乡县、汉滨区、石泉县、商州区、宝塔区、榆阳区等20各县、市(区)。

2、具体建设任务及投资规模: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质量检验仪器设备配套,省水产品质检中心购置质谱仪1台及设施配套,项目投资规模不超过200万元;市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购置,主要配置基本的水产品质检、水质化验分析必要的检测设备、速测仪器等,按照每个项目市级50万元、县级5万元的标准,今年配发10市及20个重点县(),项目总投资规模不超过600万元。

3、申报前期工作要求:省级水产质检中心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由省水产研究所负责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及其申报;市县级水产品质检体系设备配套项目,由省水产研究所牵头并汇总上报,统一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省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各市及有关县(区)全面配合。

二、重点市县老旧池塘改造

2010年重点支持关中、陕南重点地市开展老旧池塘清淤、改造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提高池塘养殖生产能力。

1、申报范围:优先安排西安、渭南、汉中、安康4个重点市规模大且相对集中的老旧池塘实施。

2、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主要包括对老旧池塘进行清淤、边坡维修、防渗处理,渔场进排水渠道、机井、水电等基础设施维修及其渔业生产机械设备修配和更新等。全省今年共改造完成老旧池塘5000亩,其中:西安市长安区、临潼区、灞桥区等3县(区)1500亩老旧池塘改造,申请省级补助资金规模不超过300万元;渭南市合阳县、大荔县、华阴市等3县(区)1500亩老旧池塘改造,申请省级补助资金规模不超过300万元;汉中市汉台区、城固县、南郑县等3县(区)1000亩老旧池塘改造,申请省级补助资金规模不超过200万元;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等2县(区)1000亩老旧池塘改造,申请省级补助资金规模不超过200万元。

3、补助标准:项目总投资规模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地方配套比例须不低于指南要求的配套比例。按照每亩池塘改造投资3000元估算,其中:省级专项补助2000元/亩,建议市级补助600元/亩、县级补助200元/亩、其余自筹。

4、相关要求:有关市县根据本区域老旧池塘实际,制定池塘改造标准,细化改造建设方案内容,确定单位池塘改造概算,落实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可研报告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承诺函),由项目地市统一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省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并负责项目申报。

三、水产良种场改造

根据全省现有水产良种场区域布局,结合“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重点,拟在安康市旬阳县、咸阳秦都区、宝鸡冯家山水库、延安黄陵县改造建设4个水产良种场,确保水产养殖良种有效供应。

每个水产良种场省级补助资金规模不超过100万元,主要是改扩建鱼苗池、鱼种池、产卵孵化等繁育设施及其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规模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地方配套比例须不低于指南要求的配套比例。项目所在有关市、县逐级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省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落实配套资金(可研报告附地方配套及资金 落实承诺函),按程序上报。

四、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1、支持重点:以改良示范水产养殖品种为重点,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之路,重点支持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新品种引进选育及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

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建成不同功能的渔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逐步实现渔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3、建设内容: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配套现代渔业养殖设施。

4、资金规模:申请省级资金不超过300万元。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等规定的程序,以及《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及要求》组织项目。

五、省级水产品质量监管及体系建设

1、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仪器设备配套

(1)支持重点:在充分利用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健全完善省级水产品质检中心,合理配置有效急需的仪器设备。

(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承担水产品检验、渔 业投入品、生态环境的质量安全评价,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统领全省水产品质检及追朔体系的建设。

(3)建设内容:购置质谱仪1台,主要配备保障主要水产品、投入品、水质和生态环境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低值品和易耗品不在此计划中申报。

(4)资金规模:申请省级资金不超过400万元。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等规定的程序,以及《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及要求》组织项目。申报材料中需明确设备名称、型号、主要规格及配置、品牌、原有数量、申请数量、单价、预算金额、用途、需求时间,包括购置目的、用途、作用、使用率等,效益分析完整、明确、可行,制订切实可行的设备购置计划,力求认真仔细准确,提出的配置数量、价格等指标要有依据。

2、省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及病害防治仪器设备配套(1)支持重点:按照省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建设标准,在整合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省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建设,合理配置有效急需的仪器设备。

(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全面启动省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承担省内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及病害防治预警监测,具备省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要求的检测参数和项目功能,达到省级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和疫情控制监测 标准,统领全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及病害防治体系的建设。

(3)建设内容:主要配备保障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渔业水质监测、动物产品检验和生态环境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低值品和易耗品不在此计划中申报。

(4)资金规模:申请省级资金不超过200万元。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等规定的程序,以及《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及要求》组织项目。申报材料中需明确设备名称、型号、主要规格及配置、品牌、原有数量、申请数量、单价、预算金额、用途、需求时间,包括购置目的、用途、作用、使用率等,效益分析完整、明确、可行,制订切实可行的设备购置计划,力求认真仔细准确,提出的配置数量、价格等指标要有依据。

3、省级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设备配套(1)支持重点:按照省级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的原则,在整合现有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健全完善省级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合理配置开展工作急需的仪器设备。

(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启动省级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承担省内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 测,逐步达到省级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要求的检测参数和项目功能,统领全省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

(3)建设内容:主要配备开展渔药和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急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低值品和易耗品不在此计划中申报。

(4)资金规模:申请省级资金不超过200万元。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等规定的程序,以及《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及要求》组织项目。申报材料中需明确设备名称、型号、主要规格及配置、品牌、原有数量、申请数量、单价、预算金额、用途、需求时间,包括购置目的、用途、作用、使用率等,效益分析完整、明确、可行,制订切实可行的设备购置计划,力求认真仔细准确,提出的配置数量、价格等指标要有依据。

4、省级渔政执法能力及渔业突发应急救助、水产品追溯信息体系建设

(1)支持重点:突出省级渔政执法应急救助反应能力及水产品追溯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开展工作急需的办公及执法仪器设备购置。

(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提升省级渔政执法应急救助反应能力水平,初步建成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朔信息 网络平台。

(3)建设内容:购置渔政执法应急救助车辆1辆,配备开展工作急需的办公及执法仪器设备,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朔信息网络平台。

渔业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篇8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保护农渔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法》和其它相关法律及有关规定,以及上级有关渔业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渔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在紧急情况下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渔业重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展开事故抢救、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渔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镇赉县渔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主要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较重安全事故和一般安全事故相关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应积极调查和妥善处理。

三、发生渔业重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按规定程序上报镇赉县人民政府,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同时现场有关人员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固定证据。

四、发生一般、较重渔业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日(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处理情况报镇赉县人民政府。

五、渔业安全事故的分类及报告对象

渔业安全事故分为重大事故(Ⅰ类)、较重事故(Ⅱ类)、一般事故(Ⅲ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安全事故

在作业区内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重伤3人以上(含3人)或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含3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事故包括:

(1)重大火灾事故:指因渔业船主管理不善引发的,重伤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2)重大水上交通事故:指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重伤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3)其它导致重伤一人以上或死亡的或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六、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渔业重大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将事故情况分别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并马上派人员到达现场,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后向县人民政府报送文字材料。

2、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有意破坏现场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七、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

2010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篇9

一、全国电大学历教育

(一)开放教育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毕业生为64.98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9.94万人,授予学士学位6914人,专科毕业生41.24万人,“一村一”毕业生3.8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共计招生91.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24.42万人,专科招生61.22万人,“一村一”招生6.2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校生279.61万人,其中本科生80.26万人,专科生182.36万人,“一村一”16.9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一村一”共开设专业93个,其中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47个(另有在籍生的停开专业8个)、“一村一”专业18个。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新开设专业3个,专科新开设专业4个,“一村一”新开设专业1个。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法学、行政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合计在校生为39.98万人,占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49.82%,其中法学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09.73万人,占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总数的60.18%,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一村一”在校生数在万人以上的专业为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5.02万人,占“一村一”在校生总数的88.4%,其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专科、“一村一”各专业与学生数情况见表1、表2、表3。开放教育按学科分类的学生数情况见表4和图1。

(二)计划内学历教育

全国电大执行国家计划内学历教育,包括:1.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1) “高职”:指通过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简称“高职”(2006年全国电大“普通专科班”停止招生,但个别省校执行当地教育计划开展高职类的教育);(2) “成招专科”: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利用业余或脱产等形式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生(含第二专科学历教育),简称“成招专科”。2.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入学的高等学历“专升本”教育。3.中等专业学历教育。

2010年,全国电大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6.67万人、招生5.17万人、在校生15.53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 1.22万人、招生0.24万人、在校生1.77万人;“成招专科”毕业生5.45万人、招生4.93万人、在校生13.76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毕业生470人、招生938人、在校生1869人。

2010年,全国电大成招高等专科和“专升本”学历教育在10个学科、51个二级类中设置了320个专业,见表5。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的教育统计,从2005年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统计用)”,该目录为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2010年全国电大“高职”在13个学科大类,29个二级类中开设了70个专业,见表6。

2010年,全国电大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6.3万人、招生7.53万人、在校学生16.75万人。

二、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结业生252.72万人次,注册学生(指统计期间在册学习,尚未结业的在册学生)89.94万人次,表见7。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资格证书培训”结业生47.27万人次、“岗位证书培训”结业生33.35万人次,合计80.62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31.9%。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外语”结业生4.95万人次、“会计” 结业生8.99万人次、“计算机”结业生16.45万人次,合计30.39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12.02%。

三、全国电大教师和职工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为9.4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1万人、行政人员1.76万人、科研人员0.17万人、教学辅助人员1.07万人、工勤人员0.65万人、其他人员0.1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6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69万人,具有初级职称的1.91万人,分别占教职工总数的23.86%、39.06%、20.15%。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5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59万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28.84% 和45.45%。

2010年,全国电大聘请校外教师3.7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4万人、中级职称的1.85万人,分别占聘请校外教师总数的36.24%和49.89%,见图2。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196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47587人,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2914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0.7%、10.85%、83.35%和5.1%。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专业人数,按11大学科分类分别为经济学:6624人、法学:4538人、教育学:5617人、文学:12378人(其中,外语:4585人)、哲学和历史学:3837人、理学:6224人、工学:12030人(其中,计算机:5438人)、农学:730人(其中,林学:132人)、医学:1071人、管理学:4048人。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的年龄构成为:30岁及以下1.20万人,占21.06%;31~40岁为2.23万人,占39.04%;41~50岁为1.74万人,占30.49%;51~60岁为0.53万人,占9.23%;61岁及以上为105人,占0.18 %。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仍以中、青年教师为多数。

四、全国电大资产和校舍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固定资产275.5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67.55亿元;拥有图书7570.67万册;计算机39.59万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30.61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25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62.36万个。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固定资产65.38亿元,其中独立使用10.57亿元,共同使用54.81亿元。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2289.0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090.1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242.16万平方米,生活用房733.17万平方米。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585.14万平方米。其中独立使用162.22万平方米,共同使用422.92万平方米。

五、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时期回顾与展望

“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全局,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累计达341万人,占同期全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毕业生的30.1%(见图3);招生累计447.54万人;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95.32万人(见图4),比2005年增加71.21万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累计毕业生286.36万人,占同期全国高等学历网络教育毕业生的62.17%(见图5)。全国电大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面向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知名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各学科、专业、课程及远程教育技术等的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进修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大系统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和聘请校外教师人数分别为9.45万人、5.71万人和3.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1.32万人、1.18万人和438人(见图6)。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水平显著提高,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和硕士学历人数分别为16464人、400人和6196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936人、267人和2933人(见图7)。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建设力度,充分整合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科研以及改革发展的需要。2010年全国电大固定资产340.93亿元,比2005年底209.36亿元增长62.84%(见图8),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83.1亿元,比2005年底53.23亿元增长56.11%。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新要求,全国电大教育战线坚定不移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顺利转型。我们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华人

渔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篇10

**县水产局

二零一三年五月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 水产局负责本辖区的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渔政站负责。

第四条 渔政站设立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班,负责我县辖区内水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 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必须符合安检标准,配齐消防、救生设备。

第六条 严禁渔业船舶超载、搭客、装载危险品。

第七条 严禁在大风、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出船,严禁夜晚出船作业。

第八条 严禁酒后驾船,禁止穿拖鞋作业,进行渔业作业时必须穿戴救生衣。

第九条 渔业船舶系岸或锚泊,必须按规定配备值班人员,以保证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风、防火、防盗。

第十条 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工作要实行责任人负责制,签订目标责任书。

第十一条 水产局,渔政站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以上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

第十二条 渔政站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和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在醒目地段设立安全管理的标语牌,做到警钟长鸣。

第十三条 渔政站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班,对职工、渔民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 渔政站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或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 水产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渔政站要组建安全检查队伍,并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第十六条 渔政站严格管理渔船牌照,规范渔船“三证”发放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调查处理渔业水上安全事故,渔业船舶事故人员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区社会稳定,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湖北省渔港渔船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县渔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渔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度,按各自职责,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条 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市、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督下开展。

第四条 水产局负责对辖区内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渔政站是水产局二级单位,作为执法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渔业船舶的更新、建造、购置、报废、入渔许可和船舶修造业的监督管理。

(二)负责渔业船舶登记发证、换证、年审和渔业船员的考试、发证,以及船舶进出港签证。

(三)负责传达、起草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

(四)负责组织渔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渔业船舶的违规行为,对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督促落实。

(五)负责渔业船舶的监督检验,把好渔船质量关和救生、消防、信号设备的配备关。

(六)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渔船安全管理网络,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值班制度、通讯联络制度、安全会议制度。

(七)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八)负责监督实施本辖区内渔船动态报告制度。

(九)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十)定期分析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深入基层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十一)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十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五条 水产局领导本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履行渔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能,对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目标,有措施。

(二)督促渔政站落实专职人员,落实经费,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三)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渔政站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对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有检查、有考核。

(四)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订和落实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救援,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六)定期分析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渔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的渔业船舶实施安全管理。

(一)负责渔业安全法规的组织实施,对本乡镇渔业船舶进行日常性安全检查。

(二)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工作。

(三)督促并做好本乡镇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与落实工作。

(四)建立健全渔业安全通讯网络,落实安全值班制度,及时向渔业船舶通报气象信息。

(五)搞好编组生产工作,落实抢险救灾船只,制定相应的报酬政策。

(六)负责本乡镇渔业船舶相关审核工作。

(七)协助做好本乡镇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

(八)劝阻渔业船舶非法搭客,如劝阻无效的,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村民自治委员会、合作社、公司对所属渔船的安全生产进行直接管理。

(一)负责本村、合作社、公司渔民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组织本村、合作社、公司渔业船舶实行“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建立和完善本村、合作社、公司渔业生产安全通讯网络等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所辖渔船的安全适航状况、持证情况、职务船员配备和安全设备配备情况,随时掌握船员的变动情况及船舶进出的动态况,并按规定上报渔船动态情况,建立各类安全台帐。

(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上报,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查处。

(五)对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当督促渔民整改落实。

(六)严格管理雇用外来劳力,制止无资质劳力进行渔业生产,做好村与各渔船船长《渔业安全责任状》签订工作,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八条 渔业船舶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对渔业船舶及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负管理责任,船长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渔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内河防避碰规则》,切实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航行生产作业,教育督促全体船员共同执行。

(二)服从乡镇、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按规定及时办理渔业船舶及船员的各类证书,配齐航行安全设施及消防、救生、通讯等设备,保证船舶处于安全适航状态,按规定办理渔业船舶航行签证。

(四)切实执行渔业船舶“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及时报告船舶动态。

(五)积极参加渔业船东、船员互助保险,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对雇用人员要签订雇工合同,不雇用无资质劳力上船作业。

第九条 建立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县级半年一议,乡镇(街道)级一季一议,渔业村一季一议,及时交流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消除渔业安全生产隐患。

第十条 渔业船舶生产应认真履行互助互救的义务,一旦发现有船舶遇险求助,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抢险救助工作,并及时向各级安全机构报告。抢险救助实行救助有效补偿原则。

第十一条 渔业船舶在各级安全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应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及不同情况,切实做好各自的安全工作。

(一)木质渔船应加大“三修”投入,做到风前风后对本船灰缝水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二)钢质渔船随着船龄的增加,应及时检查水线下、舱室内、肋骨底部的腐蚀及焊缝情况,不得擅自改变水密舱壁及排水口,确保舱室密封。

(三)捕捞渔船在作业过程中,船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作业。

(四)渔业运输船舶,必须严格按船舶检验部门核定的载重线标志装载,严禁超载,严禁违章搭客;不得从事营业性运输,如确需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应当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营运手续。

(五)渔业船舶应做好防风工作,切实做到不抢风头、不抗风尾,应在安全时间内及早回港,有关规定到指定锚地避风,严禁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第十二条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务船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实行渔船船长考核记分制度,对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技术素质差,屡次违反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的船长及其他职务船员给予相应处理,直至吊销职务证书。

第十三条 渔业行政执法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合作社、公司等组织对渔业船舶违反下列禁令和规定之一的,应坚决予以禁止,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阻,擅自下水作业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船长及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严禁无证及三证不齐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

(二)严禁未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及其他船员证书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

(三)严禁未按规定配齐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备和船舶处于不适航状态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

(四)严禁未按规定配置有效通讯、导航设备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

(五)严禁擅自改变船体结构,影响船舶设计稳性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

(六)严禁违章搭客、超载、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七)严禁其他一切有碍或可能有碍航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第十四条 建立渔业船舶船长违规处理制度,切实落实船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有违章、违规情节并造成后果的船长,根据不同情况,可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乡镇府、渔政站、渔业村、公司及其工作人员要认真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敷衍塞职,失职、渎职,所辖范围内发生重特大渔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 对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政策和本实施办法,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先进单位、渔业船舶和船长要予以表扬奖励。

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关口前移,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渔业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业主全面自查、行业专项检查、政府综合督查”和风险预警防控“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中必须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对渔船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排查出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隐患整改复查验收率达到100%、专项执法检查登记建档率达到100%。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水产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行政许可股、渔政站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许可股,负责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四、排查内容

一是检查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二是清理和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三是清理和整顿违规作业渔船。四是检查和落实渔船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重点检查和落实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五是检查和落实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持证上岗制度。六是检查和落实渔船保险和劳工保险工作。七是渔港防风、防火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八是24小时安全值班规定及应急等措施落实情况。九是渔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制订及实施情况。

五、排查治理方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隐患排查与“打非”行动相结合、隐患排查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相结合。完善“五个机制”。隐患排查机制、隐患整改机制、持续改进机制、信息报送机制、考核和奖惩机制。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要结合各地区安全生产特点,以遏制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为重点。一要与日常监督检查和港口以及库面巡查相结合。一是航行签证簿办理要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不予办理。二是登临渔船检查,对通讯、消防、救生设施、航行信号设备和职务船员配备不齐以及不适航的渔船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加水上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和超适航区域、超有效航行期、超抗风力等级航行作业等违法行为。二要与落实渔船安全主体责任制相结合。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排查治理重点时段

第一时段:确保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做好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时段:围绕春汛、伏季休渔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时段:围绕秋冬季灾害性大风天气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治理工作,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逐级落实领导督查负责制,实施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和整治。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隐患监控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及时上报。对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走过场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安排,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要把打击取缔“三无”渔船从事渔业生产查处证书不齐、安全设备配备不齐渔船及船员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等违规行为贯穿全年。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点事故隐患要建档监控、挂牌督办,逐级上报。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消号制度。要强化渔业执法检查,从严查处“三无”渔船从事渔业生产和各类违规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渔船要依法予以取缔。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大舆论宣传、充分依靠群众。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渔民会议、举办船员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途径,教育引导渔民群众特别是渔业船舶经营者和船长深刻认识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渔民群众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材料真实性说明下一篇:医院医生五一巾帼标兵个人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