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教育

2024-11-07

农林教育(精选12篇)

农林教育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被卷入了市场经济漩涡的同时, 农林院校也不可避免地在“不知不觉间被社会化、政治化、市场化了”, 进而沦为了“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1]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 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实现农业经济全面腾飞, 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不仅仅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 而且是具有较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一词, 最早源于《易经·贲卦》:“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2]这里的“文明以止”意即人能做到言行合乎礼仪, 不逾越, 恰到好处, 指的是人文规范, 要求人们践行道德伦理, 恪守立法制度。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 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是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 发展人性, 完善人格, 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味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学会做人和发展成为人才的教育。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全面提升的教育。就农林院校而言,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有资料表明, 近一半的农科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较广阔的人文视野及较浓厚的人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育人, 但又绝不只是育人。孟子说:“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有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3]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缘

1. 历史的后遗症以及现实社会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将一些人文学科从综合院校划出去, 全国只剩下了14所综合院校, 并且社会上重理轻文的风气盛极一时, 对后来“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 一方面师资队伍处于超负荷运转, 另一方面,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脱节, 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农林院校学生80%来自农村, 且偏远地区学生又占据了绝大部分, 接受的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的, 很多方面的素养没形成。中学时代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 导致大部分学生基础差, 底子薄, 知识面过于狭窄, 思维不够开阔, 升入大学后讲求实用, 只学习考试课程, 对专业课、英语以外的知识不闻不问, 即使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也完全是为了凑学分。先天素养不足再加上后天修养不够, 致使农林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滑坡。

3.在文化地缘上的先天不足。

多数农林院校位于郊区地带, 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郊区位于城区与农村的边缘, 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农村气息。身处其间的大学生满足于自己大学梦的实现, 随波逐流;校园环境的优雅,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4]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 极少能感受到外界的紧迫性与压力, 只有在就业遭受碰壁、临近毕业之时才慨叹自己以往的蹉跎岁月, 没有尽可能的充实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实施途径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5]农林院校想要改变现今学科单一、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 要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就必须改革现状。

1.改革教育观念, 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不再以单纯培养某一类型人才为目标, 只有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改变以往专业狭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 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朝着多学科、多领域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教学计划中虽相应的增设了一些人文社科选修课程, 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杯水车薪, 只有做到人文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齐头并进,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做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重视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道德修养, 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 “言传”是必要的, 更具有感染力的应该是“身教”, 强烈的使命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培养是潜在的、无形的, 老师与学生心灵碰撞下的震撼, 将直接影响与感化学生。

3.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浓厚氛围。

多种形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着力发挥农林院校的人文精神资源感染和影响学生, 将学生内在需求与外化管理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举办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讲座让学生接受思想与情感的陶冶;此外图书馆除了购置大量的专业书籍之外, 人文社科类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文素质。

4. 重视社会实践。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仅靠课堂教育是很难实现的, 实践证明,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的养成, 而且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今后农林院校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不但要长期坚持下去, 而且要落在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想要跳出农村, 城市学生对农村一无所知或者是知之甚少的局面。

农林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是一时之功, 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 更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与民族的未来, 否则“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6]

参考文献

[1]刑蛰贤.在消失的象牙塔—中国当代大学的内在精神缺失.http://view.news.qq.com/a/20060710/000048.htm.2006年7月10日.

[2]易经·贲卦·象辞[A].十三经[Z].吴树平等点校周易:上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29.

[3]杨伯骏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孝经·开宗明义章.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秦之香;沈金亮;王刚.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国西部科学技术, 2007年08期.48~49.

[6]礼记·大学[A]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南方人物周刊》:对话方舟子.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58807.

[8]冯骥才.中国大学需要人文教育.2005年6月9日, http://blog.sina.com.cn/fengjicai.2007年10月26日.

农林教育 篇2

近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千所高校开设了设计专业。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达239所,且绝大多数为综合类院校或理工类院校。目前,全国41所农林类院校中2/3以上已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最初都脱胎于农业或涉农专业,设计专业面临规模小、易处于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视觉表达能力较差。如对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方法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专业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一、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和艺术学被作为专业的两大主干学科,呈现了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中国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自20世纪

8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呈现“工学”与“艺术学”的双轨式发展。尽管业内已有普遍共识,认为设计中工程与艺术发挥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普通的人造之物以“艺术化的情感外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工程设计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学科平台、招生方式、师资来源以及所面向设计对象等诸多差异,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工程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真正平衡,通常呈现艺术院校重艺术素养、理工类院校重工程素质的情况。而对于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院校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如何调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学时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美学修养及视觉表达能力,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是为大农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以农学和涉农类专业为优势,设计专业往往依托学校某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创建。,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共41所,其中近2/3已开设设计类专业,且所开设计类专业分布学院差异较大,多数分布在机械、机电、林学、建筑、景观和家具等传统工科院系内,也有少数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系)。在开设的专业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与植物种植关联紧密的园林、环境设计以及家具设计。此外,共有19所院校开设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可见,农林类院校设置设计专业已较为普遍。

从办学情况上看,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开办在后,普遍规模较小,师资、软硬件条件还不够成熟。基于办学现实条件,多数农林类院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将面向大农业、特色化办学作为其发展方向,常以家具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业装备外观设计为主攻方向。

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理工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大致趋同,只是普遍会根据其依托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设置特色课程,或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加入特色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中,通过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参与到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

(二)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使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情况,既面临与其他理工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并且又因其更加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农林类院校整体环境艺术氛围较差。由于行业特色鲜明,学校整体的艺术素质教育较为欠缺,不仅与艺术院校差距较大,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比,整体人文环境也有不足。

第二,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遍招收普通理工类考生,在入校前大多无美术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艺术类通识教育,艺术素质普遍偏差。进入大学后面对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等艺术类基础课,不少学生感觉困难,甚至产生自卑情绪,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在笔者所任教的院校中,每年约有5%的学生申请转出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部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即便许多对设计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提出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与以往基于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差异较大,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与艺术类院校或设有独立设计学院的院校相比,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比重偏低,主要开设艺术史论、美学等艺术理论课程,以及素描、色彩、效果图表达(或设计草绘)、造型基础(或三大构成)、装饰设计等艺术实践课程。同时,按照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还开设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相当比重的科学、工程类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薄弱的艺术基础和有限的艺术类教学时间,增大了提高艺术素养和掌握艺术表达技法的难度。同时,学习难度较大的理工类课程,更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应付,缺乏自主地开展专业实践和设计创新活动的动力。

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如何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利用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使其掌握必要的表达技能,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二、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应面向创新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或被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或“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或“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因此艺术专业除了对学生的创作技能的训练,更多强调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表达。而对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开设艺术类课程主要承担两大作用:第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为更好完成设计“形式赋予”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第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设计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种面向创新设计的艺术教学模式。首先,将整体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设计创新依赖于设计师开阔的视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审美鉴赏力,只有设计师具有相应的艺术素养,才可能以艺术化的手段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二,适应学生特点,改革传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强调艺术的情感宣泄或意味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掌握对象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特征,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为设计思维的视觉呈现奠定基础。教师可在部分课程中加入创意设计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学习从形象――意象――形象的思维过程和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可视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针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学时相对偏少的问题,艺术教育应作为专业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组建设计工作室是一种促进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时间和内容的有效组织手段。农林类院校往往教学制度管理严格,难以像艺术院校那样完全以工作室制度替代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但可作为一种补充。各年级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由专业教师负责的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工作室自主学习,参加学科竞赛或项目实践,在无形中使其专业学习时间成倍增加,专业学习内容得到极大拓展。

(二)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体现专业特色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强烈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热点、产业结构和布局密切关联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根据外界社会的需求调整更新,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10月,在第29届国际工业设计年会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设计组织(WDO)”,并重新定义“工业设计”,标志工业设计终将走向“大设计”,未来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因此,设计教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赋予学生创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根据院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生将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综合发展,为学生顺利进入某一或多个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农林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作为非农类专业,一般难以成为学校主导(优势)专业,但却具有更多平台优势,易于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形成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农林类院校要想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在适应学校特点的基础上,依托优势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设计人才。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也应体现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加入特色化的内容,如在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模型制作等课程中,部分选择农业装备作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造型风格的产品临摹与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索造型规律和形式美的塑造方式,同时也为今后的特色设计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实践课程中,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选用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实际课题,如农产品的包装和视觉形象设计、农业装备的造型设计或概念设计等。实际的项目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设计背景和约束条件,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整体上提升其专业素质,其中也包含学生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等艺术素质。

(三)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农林类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工业设计专业创办于,是学校最年轻的专业之一。如前文所述,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显著的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办好工业设计专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在艺术领域近乎零基础的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便是一大难题。近5年来,基于学校特色及本专业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在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了一些尝试。具体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特点改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素描、效果图、造型基础等实践课程中,从训练题材到训练方法都做出适当调整,降低绘画难度。以几何形态、机械形态和产品形态的结构素描、草图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理解对象,了解点、线、面、体的造型规律,从而与后续的计算机建模、产品形态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形成衔接。

2.组建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资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设计工作室。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兴趣,在课余选择设计工作室,并组织开展讲座、展览、竞赛、项目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

3.专业特色建设渗透全部专业课程

中国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工学院优势的农业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创建,将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特色。在此基础上,各类专业课程和设计实践中普遍设置相关环节和内容。通过这一举措,近5年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完成了50多项新型农业装备的外观设计项目,并凭借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设计奖项共30余项。

三、结语

农林教育 篇3

【关键词】农林高校 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 研究

高校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工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影响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中的思想成长和个人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其适应性教育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益尝试,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研究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适应性教育研究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甚至包括医学等学科整合在一起,不断推动着适应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对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既能从理论层面将适应性教育理论向更深层次推进,发掘出适应性教育的子领域和子课题;又能在实践层面上提高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细化其对策研究,从而深化和拓展适应性教育理论。

在现实意义方面,对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思想认知转化为行为改变,尽快地适应自然环境、教育评价标准、学习方法与要求、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对农林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针对农林高校学生特点,帮助农林学子培养价值自信,明确职业目标,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学新生,研究主要涉及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在归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和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上存在较大差别。

(一)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

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多数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研究,如张哲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突出问题,其中包括适应性问题;杨宇结合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适应性问题;叶进、权丽华将适应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初步分析等。学者杨艳玲、淘沙、安桂玲等站在心理学视角,从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引导以及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学者冯廷勇、刘伟清、罗继岩等将适应性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开展研究。而胡宝倩则从医学角度对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即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在社会学视角方面,学者万艳玲将大學生社会化的内涵融入适应性教育的研究中,为适应性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此外,有的学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周毅仁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角色的转换,许晓菁将适应性问题作为一种综合症进行分析和治疗等。

不同学者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切入点各有侧重。学者张伟强、王维杰等将人际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徐小军、杨艳玲等将学习适应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淘沙、段兴利、孙歆然等从入学教育出发,通过结合生命全程发展观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展开研究。此外,更多学者是从生活、心理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二)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方法

多数学者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上采用理论性思辨研究的方法,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如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数学模型予以分析,发现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对策进行实证检验。还有的学者从国外的适应性教育出发,采取比较研究方法,给予我国适应性教育提供丰富的经验。如吴慧平介绍了英国的适应性教育理念和实践;贾积有、马小强通过与国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金书柯教授对话,撰写了关于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前沿的文章;乔林借鉴美国新生住宿学院的经验,提出了以寝室为载体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启示。

(三)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内涵

有的学者直接阐述适应性教育的内涵,有的学者从适应性的内涵和内容出发,讨论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对于适应性的内涵,淘沙提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关系的反映,是不断适应环境要求的过程;郑日昌认为适应性是人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从而获得心理平衡的能力;而车文博认为适应性的实质是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和文化经济因素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现相应的变化的能力。对适应性教育的内涵,罗继岩、刘伟清均认为适应性教育是教会个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吴慧平认为适应性教育是学校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性格和兴趣所提供的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张秀秋则在适应性教育中增加了毕业求职适应内容。

对于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多数学者从适应性的内容出发来认定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教学管理适应等。如段兴利等将新生适应的内容分为自然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刘伟清对适应性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自我意识教育与环境意识教育的划分与诠释;王勇、黄瑜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分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辅导教育、挫折教育、纪律观念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集体观念和党员意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校风校史教育、生活与人格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十类。

(四)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广大学者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的问题上观点一致,均肯定并明确了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适应性教育是新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和成才、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弥补素质教育的需要。如王晓董认为适应性教育能够引导新生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和学习方法的转换,帮助学生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有助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同时,认为是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课题。

(五)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将此问题转移到研究大学新生不适应性的具体体现上,如心理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者吴颖梅将大学生新生的不适应概括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以及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不够全面等内容,将现象和原因进行了一并说明。仅有少数学者针对适应性教育本身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韩金明认为我国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四方面的问题。姜宇、曲云进认为我国目前的入学教育存在内涵把握不准、目标错误、教育主体单一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生新生适应性教育。

鉴于学者将适应性教育问题的重点转移在适应性的问题上,因此,多数学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原因仅做出了概况的说理,仅有少数学者深入分析大学新生适应性不良的原因。许晓菁認为导致新生不适应的原因有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目标的困惑、自我克制力的缺失、特定群体中优越感的失落以及对家庭及老师的依赖感的丧失等五个原因;马志国认为这是生活变化、年龄特征、教育失误以及自我认知失调四个方面原因导致的;段兴利、叶进、权丽华将大学生新生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归结为家庭影响、学校影响和心理影响。

(六)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研究

对于如何展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的学者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更多学者综合多个角度,全面提出概括化或具体化的对策。在概括化对策方面,万艳玲从创设育人环境、循序渐进、及时引导、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效等角度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对策;刘伟清从创造实践活动、组织环境模拟实验、提高教育的全面性、重视挫折感教育等方面提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在具体化对策方面,王晓莹提出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的作用,以及举办教育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等方法。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的必要性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存在几点不足:一是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内容的理论研究尚显浅,有待于深入研究。二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学科上的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把适应性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有利于明晰适应性教育的学科属性,有利于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与其他相关学科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合力体系。三是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尚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四是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对象仅局限在大学新生,忽视了由新生向老生过渡的二年级学生面临相同的和不同的适应性问题,缺乏对低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统一认识。五是缺乏针对适应性问题突出的农林高校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段兴利,权丽华,洪涛.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2] 段兴利,叶进,权丽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4).

[3] 刘伟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J].江苏高教,2001(02).

[4] 罗继岩.关于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5] 杨艳玲.大学生新生学习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6] 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7] 周毅仁.角色的转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03).

[8] 林细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农林教育 篇4

随着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主要针对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而专门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农林院校由于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及办学特点,在生源结构以及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我国教育现状致使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教育欠缺和滞后的情况。为了准确了解农林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在校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次心理普查涵盖了某农业院校18个学院的7863名2015级新生,施测率92.97%。在回收的7310份问卷中,剔出无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共7308份,有效率为92.0%。

(二)研究方法

选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该问卷由64个问题构成,大学生的身心状况能被较为客观地反映。按照UPI指导语严格进行,根据筛选标准,筛出第一类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第二类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者,第三类为心理健康者。同时查阅以往的数据,利用SPSSl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201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见表1)

(二)不同年级新生心理问题的比较(见表2)

四、讨论分析

(一)农林院校的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农林院校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与城市相比有明显的贫富差距,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考入大学后面对新环境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大一新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抑郁、强迫、焦虑、迷茫等负性情绪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大学校园伤人以及自残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大一新生作为新鲜血液,更受到了普遍重视。他们刚从高负荷的高三生活中解放出来,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理想和目标暂时还比较模糊,置身新的生活环境,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通过约谈归纳,发现导致大一新生产生焦虑、自卑、迷茫等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性格特点、教育方式对子女具有重要影响;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一旦面临新的环境和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对大学期望过高,缺乏较好的心理缓冲策略。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家庭、学校、老师以及朋辈的帮助和引导,就能够比较顺利的渡过适应期,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五、建议与对策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逐渐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的人员配备和建设。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毫无顾虑地走进心理咨询中心。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电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社会热点和大学生面临的关键节点,举办各种专题讲座。

3.建立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健康普查中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访谈,了解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后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和在解决内心困惑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依靠的资源。

4.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业务素质,给学生提供专业而有效的帮助。同时注重培训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指导他们开展朋辈辅导,进行自助和互助。

参考文献

[1]张俊岭,梁树清,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浅谈高校心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0期

[2]陈小露.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8期.

[3]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张世金,温汉华,从传播学角度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年14期

[5]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农林教育 篇5

中共贡井区农林农机水利局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报告 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根据区委先教办〔2005〕77号《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有效的检验我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在效果、群众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真正达到教育活动的成效,由群众来检验,由

群众说了算的目的,结合我局实际,本着既不流于形式,又能达到预期效果,体现真实性的目的,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在局内和基层、服务对象中进行。通过发放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和召开专题测评工作会

议,对我局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做了全面的测评,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系统安排,体现严肃性。局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区委第四督导组的指导下,在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严格执行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规定,严格制定测评方案。就满意度测评的对象、参加测评的人员,主要内容,组织实施及时间等事项提出明确要求。在组织满意度测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同时注意加强引导,使群众有序参与、客观公正地评议。

2、结合实际,力求广泛,体现群众性。机关在制定群众满意度测评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6月13日召开局中层干部会议(21人),进行专题测评。二是局内的其它干部,由办公室负责将测评表分别印发到每个

干部手中,发放面达90以上。三是6月20日局支部召开集中测评会。由局支部副书记、副局长张利华主持,局支部书记、局长宋家德通报局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参加人员为局支部全体党员,区监察局、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区供销社、区信用联社等区级相关涉农部门10个,四镇分管镇长、农业中心主任,部分专业大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共50人左右,同时参会人员对我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和测评。四是召开基层站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测评。五是向社会各界发50份左右的测评表进行了测评。六是由局办公室负责,再发50份分别送到各镇机关、村、组、农户中进行测评。各种形式的测评表近200份。

3、整个测评局领导不直接操作,由办公室一般工作人员运作,领导回避,体现实在性。这从深度和广度上,为完成测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4、立足整改,务求长效,体现实效性。

支部抓住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时机,一边组织测评,一边狠抓整改,把群众满意度测评的着眼点放在促进整改、促进工作上,把测评工作的过程作为征集群众对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要求局支部班子领导和党员,克服和防止松懈情绪,注意在测评中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让全体党员通过整改和测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二、测评基本情况

1、开展情况

召开测评座谈会3个,参加座谈会75人;开展个别访谈的各级领导干部5人,访谈群众35人;发放先进性教育活动测评表进行问卷调查测评,举行问卷调查活动4次,发放测评表195(份),收回195份(其中本单位党员、非党群众填表95份,相关部门、下属单位、服务对象

填表100份)。

2、综合分析结果

局支部对回收的先进性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了认真统计,结果如下:

(1)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员和党组织与教育活动以前相比有无新的变化。本单位测评结果:变化明显92,变化较大5,一些变化3;相关部门、下属单位、服务对象测评结果:变化明显90,变化较大5,一些变化5。

(2)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本单位测评结果:好95,较好4,一般化1;相关部门、下属单位、服务对象测评结果:好93,较好5,一般化2。(3)您认为在这次教育活动中,本部门本单位查找的突出问题。本单位测评结果:找准了91,基本找准了4,找了一些5;相关部门、下属单位、服务对象测评结果:找准了94,基本找准了4,找了一些2。

福建农林大湿地公园 篇6

位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观音湖,坐落在校园的北侧,三面环山,依山而建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办公楼与宿舍。有两条堤岸把湖面分隔成三块,中间的堤岸筑有一座石拱桥,人们叫它“春晖桥”,游船可以从洞口悠然通过。另一堤岸靠西,西边的湖面小巧而生机盎然,夏天的荷叶举起一片片绿色,把整个湖面笼罩。在湖面上有一个小岛——湖心岛。

站在福建农林大学的明德楼顶鸟瞰,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湖心岛上,30多年树龄的南洋楹静静伫立,枝条上若隐若现着白色的星星点点,一阵翅膀拍击声,白鹭张开优美的翅膀掠过水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在这里得到完整的再现。谁也不曾想,这里曾经是一片面临水体富营养化的荒芜鱼塘。

“这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带来的启发。前几年,有媒体报道了他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湿地公园信息,我们现场考察后被震撼了。于是下决心回来也大胆试验。”校党委副书记翁善波回忆起创新的初衷。当时,利用广东中山闹市区一个废旧的船坞,俞孔坚成功改造成为一个恢复性湿地公园。

“恢复性湿地建设一般至少需450亩,我们只有几十亩,做还是不做有犹豫,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建一个恢复性湿地公园。”这一决定成就了今天省内高校绝无仅有的湿地景观。

按生态学原理,公园不但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同时这个湿地公园还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的强大功能。

原入侵物种福寿螺曾经在校内池塘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和破坏到水生贝类、水生植物的生长,经科学的引进可吞食其产卵的鱼类后,近年来福寿螺数量明显减少,并成为湿地生态食物链构成中的一部分。

目前,湿地公园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物链,以往让人头痛的入侵物种福寿螺也在生物链中被消化。与此同时,公园的半岛被改造成湖心岛,这成了小鸟的栖息地。良好的生态吸引了60多种1000多只鸟儿常年在这里栖息。

农林教育 篇7

关键词:农林教育,新农村建设,生态型人才

一、高等农林教育生态化是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现代大学教育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存在着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一样, 大学生态系统也存在着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放、民主的高校运行机制首先具有体现和谐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框架, 使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相互协调、互为促进。构建秉承学术自由理念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 明晰行政与学术关系,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发挥行政的有限作用, 做到校务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重视政府、社会和学校师生的评价。其次, 具有突出竞争运行机制, 建立和谐基础上的有序竞争环境。以人为本, 尊重、爱惜和包容各类人才, 科学合理地调配对每个人有较大适合度的专业工作岗位或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管理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能。三要倡导服务重于领导、协调重于控制、合作重于竞争、观念重于方法的思想, 探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四要营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 大力培育生态精神。生态精神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 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 是讲究效益和默默奉献的精神[1] 。树立创造精神是培育生态精神的要求。在校园内培育、弘扬生态精神, 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华, 是实现生态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能陶冶师生情操, 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 要突显环保和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 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模式。这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倡导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主线的教育, 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 积极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尊重同伴,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以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 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次, 要真正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是通识与专业并行, 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 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 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 大力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是农林高校在办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应自觉把握的当务之急。第三, 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树立整体的科学观, 使生态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整体部署, 科学实施。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 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农林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系统全面地安排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 要举办生态文化的系列讲座, 开展生态文化社会调查, 要针对本校学科特点设立关于小型研究课题, 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 学习大自然的智慧, 强化应用生态技术, 创造生态产业的思想,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科技意识。

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林高等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有助于农民思想观念转变, 增强农民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助于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 建立起生态意识。有助于制止与约束那些在经济开发中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不道德的行为, 以保持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助于使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态关系, 改善投资环境和生存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 送教育下乡和送科技下乡, 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高等农林院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创新成人教育模式, 科学安排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积极探索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拓宽新的途径。

努力创新农林高等成人教育办学形式。高等农林院校要改变过去的封闭式办学为走向社会、走向农村的开放式办学。以前成人教育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学校校内授课, 随着形势的发展, 要积极稳妥地将农林成人教育推向农村地区, 重点开办到区县, 辐射到各乡镇。尤其是岗位培训点要下沉到基层。要改变农林高校与农村地方是培养与接受培养的陈旧观念, 与农村基层单位实行联合办学, 除与市、县的农林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外, 还要与区、县、乡镇的成人学校联合办学, 在办学规模、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协作, 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办学层次等方面相互补充。

科学安排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国情教育, 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人多物薄”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人口膨胀必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带来很大压力, 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用于供养新增加的人口;同时, 人口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如中国的耕地面积、草原面积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矿产资源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森林资源为l/6[2] 。而且,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水平将持续下降。因此, 要转变农民的生育观, 提高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要把单纯追求人口数量增长的传统生育观, 转变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新生育价值观。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道德以生态观念为基础, 生态观念则奠定在生态、环境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 实际上也是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的过程。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绝大多数是出于对生态和环境的无知。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教育, 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 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教育, 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

探索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方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 注重与乡村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 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 改善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 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 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 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 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 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南京林业大学开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所研制出的中密度秸秆人造板质量达到木质中密度纤维板标准, 创造了绿色环保新产品。高新技术“点草成金”, 农作物秸秆过去是废料, 是广大农民的包袱, 绝大部分农民采用放火焚烧, 不仅浪费了有用的资源, 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现在已成为替代部分木材资源的工业原料。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 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乡村文化建设形成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 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根据乡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合理规划住房布局, 充分绿化美化家园,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从一般人居环境优化为育人功能的生态德育环境。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还须辅之以法制。只有把自律和他律, 提倡和禁止, 软性约束和硬性规定结合起来, 才能有助于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6) :50-52.

农林教育 篇8

1 主题教育开展原则的确定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本, 坚持这一原则, 才能够使得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是全员育人原则。整合体制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整合, 形成培养学生的合力, 并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全方位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做到齐抓共管, 保障教育活动的持续有效发展。三是自我教育原则。主题教育过程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要发挥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作用。要让学生在主题教育所引导的教育氛围和思想舆论环境下, 主动去学习、思考和感受, 将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和思想意识, 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从而形成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 教育主题的确定

主题教育活动的特点是内容突出、目标集中、主题鲜明。因此, 在确定教育主题的过程中, 应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必须关注和研究学生实际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的问题, 提高主题教育的实效性。近些年来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相关主题实践活动, 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将主题教育进一步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科学的确立和选取教育主题无疑是设计开展主题教育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应当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确立主题教育方案, 并根据专业教师座谈、以往主题教育的教育效果反馈及面向学生的大规模的调研和座谈、专家论证等方式科学地确立教育主题, 因此, 农林高校也应当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育主题。

3 主题教育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3.1 准确定位、分类指导的教育工作方法

高校开展主题教育, 要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细化教育对象, 从而对学生能够准确定位, 分类指导和教育。要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年级特点、学科专业特点等等, 例如在农林高校中, 经济困难学生相对一般高校来说人数更多,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准确定位和分类指导。总之, 要从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出发, 准确定位、分类指导, 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能力的有效提高。

3.2 营造氛围, 创新教育模式

主题教育活动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农林高校为例, 在开展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主题教育时, 除了对大学生服务基层就业创业典型的进行宣传报道。在主题教育所引导的校园氛围和环境下, 学生将会加强对于主题教育内容的学习和思考, 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将教育引向深入, 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3.3 主题实践

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实践活动是辅助。主题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的灌输和口头的号召上, 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去。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计服务于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 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以农林高校为例, 可以针对农林高校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等。

4 主题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主题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主题教育的实施效果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不仅为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也对主题教育活动模式进行了有效修正,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总结规律、探索创新。

摘要:主题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方式, 本文以农林高校为例, 研究主题教育开展的具体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等, 认为主题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员育人、自我教育的原则, 要使用准确定位、分类指导教育的工作方法, 营造主题教育氛围, 创新教育模式, 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注重主题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农林教育 篇9

1994年以来, 学院先后开设了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 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同时举办了畜牧兽医专业、水产专业等进修班。

1 函授教育

函授专业:动物科学 (高起本、专升本) , 水产养殖 (专、本科) 、畜牧 (专科) 、畜牧兽医 (专科) 。

报考条件: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人员可报考专科。专科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专升本。

报名时间:每年8月上旬到当地教育部门网上报名, 10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12月录取。

毕业证书: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参加毕业实习 (论文) , 经考核成绩合格者, 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函授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

学 费:函授专科 1500元/年, 学制2.5年;函授本科1900元/年, 学制2.5年。

2 自学考试

开设专业:畜牧专业 (专科) 、畜牧兽医专业 (本科) 。

报考条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可报考畜牧专科, 大专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畜牧兽医本科。

报名时间:每年3月1—5日报春季考试课程, 9月1—5日报秋季考试课程。

毕业证书: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实践考核 (专科) 合格、通过本科论文答辩者, 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专科) 毕业证书。本科专业课程 6门成绩70分以上, 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者, 由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学士学位。

3 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进修班

招生条件: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培养目标:能够从事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方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参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计划, 开设畜牧兽医、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

报名时间:每年8月1—31日。

学 费:5500元/年, 统一安排食宿, 费用自理。学制1年以上。

4 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三年以上在职人员。

报考时间:每年7月上旬网上报名, 中旬现场确认。

考试科目: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GCT (语言表达、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外语) 。

学位授予: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 由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学 费: 学费15000元, 学制三年。详情可查http://yjshy.nwsuaf.edu.cn

报名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 (北校区4号教学楼4131房间) 。

联 系 人: 薛桥 (13389218295) 李丽

联系电话:029-87092422 (办) 传真: 029-87092164 邮编:712100

农林教育 篇10

1994年以来, 学院先后开设了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 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同时举办了畜牧兽医专业、水产专业等进修班。

1 函授教育

函授专业:动物科学 (高起本、专升本) , 水产养殖 (专、本科) 、畜牧 (专科) 、畜牧兽医 (专科) 。

报考条件: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人员可报考专科。专科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专升本。

报名时间:每年8月上旬到当地教育部门网上报名, 10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12月录取。

毕业证书: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参加毕业实习 (论文) , 经考核成绩合格者, 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函授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

学 费:函授专科 1500元/年, 学制2.5年;函授本科1900元/年, 学制2.5年。

2 自学考试

开设专业:畜牧专业 (专科) 、畜牧兽医专业 (本科) 。

报考条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可报考畜牧专科, 大专以上学历考生可报考畜牧兽医本科。

报名时间:每年3月1—5日报春季考试课程, 9月1—5日报秋季考试课程。

毕业证书: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实践考核 (专科) 合格、通过本科论文答辩者, 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专科) 毕业证书。本科专业课程 6门成绩70分以上, 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者, 由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学士学位。

3 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进修班

招生条件: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培养目标:能够从事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方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参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计划, 开设畜牧兽医、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

报名时间:每年8月1—31日。

学 费:5500元/年, 统一安排食宿, 费用自理。学制1年以上。

4 农业推广硕士 (养殖、草业、渔业方向)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三年以上在职人员。

报考时间:每年7月上旬网上报名, 中旬现场确认。

考试科目: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GCT (语言表达、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外语) 。

学位授予: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 由国务院学位办颁发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学 费: 学费15000元, 学制三年。详情可查http://yjshy.nwsuaf.edu.cn

报名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 (北校区4号教学楼4131房间) 。

联 系 人: 薛桥 (13389218295) 李丽

联系电话:029-87092422 (办) 传真: 029-87092164 邮编:712100

农林业:新兴产业值得关注 篇11

在林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2011年《目录》继续强调对天然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对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速生丰产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工程,培育珍贵树种及名特优新经济林。另外,2011年《目录》提出要建设碳汇林。这是为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发展碳汇林业已作为重要措施被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

具体来看,我国已明确提升了种业的战略地位,生物育种被纳入了新兴产业的范畴。随着种子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加上政府扶持力度加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如登海种业等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在畜禽养殖方面,2011年《目录》增加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条目,这对主营生猪养殖的雏鹰农牧,主营肉鸡和种鸡繁育、生产的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等上市公司是利好。

在水产养殖方面,2011年《目录》增加了海水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条目。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沿海城市、工业、运输等方面的扩展和海洋污染范围的扩大,使得沿海适合养殖海洋水产品的海域资源缩小,供需方面的不均衡发展将令海洋水产品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因此,海产品的养殖和产品加工在中长期将成为农业中增长性较好的子行业之一。政府支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利好獐子岛等上市公司。

在林业种植方面,拥有丰富林业资源,同时在林木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支持。另外,碳汇将提升林业资产价值,林业企业将从中受益。拥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吉林森工值得关注。

农林教育 篇12

一、研究生不良学风现状

1. 研究生自身缺乏学习动力,缺失刻苦钻研的精神。

有的研究生只为了混一张文凭,上课心不在焉,迟到早退,课余时间沉迷于上网、娱乐,荒废了学业。农林类专业研究生的实验任务繁重,且大多需要“上山下乡”,实验条件艰苦。这样就进一步导致了研究生缺乏兴趣,学习科研动力不足。

2. 研究生心态浮躁且急功近利。

农林类专业的试验周期都比较长,科研成果出来的比较慢,所以研究生的心态浮躁且急功近利这一点尤为突出。有的研究生在学习上避重就轻,科研上浅尝辄止,不讲究真才实学和求知好学;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不少研究生不遵守学术规范,缺乏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稿多投,甚至重复发表论文;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论文署名上乱拉关系、互相挂名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自我夸大科研成果。

3. 学习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创新意识不强。

有些研究生不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积累,不注意从学科的历史中追根溯源,从而达到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不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独立思考、发掘新意,而是走投机取巧的捷径。

4. 考风考纪不严,出现找人代考、代写论文现象。

有些学校有规定,研究生要通过全国英语六级考试才能取得硕士学位,致使一些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出钱请“枪手”代考,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便请人代写论文。

二、研究生出现不良学风的原因分析

1.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对待学术研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面对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他们在校期间不能潜心钻研学问,而是更多地考虑怎样找一个满意的工作单位。有的甚至边学习,边搞副业。如此,必然对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研究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2. 研究生自身缺乏道德自律,过分追求名利。有些研究生缺乏在道德方面的自我约束力,不能严于律己。对于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不准抄袭、剽窃、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等学术道德规范,那些违规者并非不清楚。

3. 教学因素的影响,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研究生优良学风的形成。首先,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在学风建设中应起着主导性作用。然而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不精心备课教学,教师上课质量的低下造成了学生上课听讲心不在焉。其次,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调。最后,是农林类专业的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如果教师自己没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也就很难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理论用平实易懂的语言阐述给学生。

4. 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弊端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助长了不良学风的形成。目前而言,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不严,研究生违反校纪校规,学校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较宽容的政策,从而使整个制度的执行走样。

5.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价值观取向功利化是造成不良学风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相当部分农林类专业研究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迷惘,情绪浮躁,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把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找一份稳定而高薪的工作。此外,虽然很多学校虽然实行“导师负责制”,但随着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科研任务日益加重,不少的导师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参与自己的课题,急急忙忙把课程赶完,让学生查资料或守在实验室工作,这虽然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优点,但在这种情况下,导师能多大程度地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得而知了。

三、解决不良研究生学风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学术制度建设。

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包括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等等。今后将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评估、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严格推行匿名评审制,改变重量不重质的研究取向。

2. 加强研究生诚信、道德教育。

提高研究生诚信意识是学术进步之基,是维护制度的有力保障。现在出现的学术腐败,究其根源是诚信的缺失。研究生德育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德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 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

在校风建设中,学校必须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一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二要注重师德建设;三要严格管理,实施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四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五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治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4. 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治学态度。

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对于促进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治学观念及方式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学术报告活动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一种学术研究上交互式的开放环境和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窗口,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有一定研究成果的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可以传授给研究生正确的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一方面使研究生认识到要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是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代价的,另一方面,通过学术报告中各项研究的介绍,让研究生详细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及过程,掌握关键的技术手段。

总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刻不容缓。我们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促使研究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从而引导其走上正确的、健康发展的科研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晗.论研究生学风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2) :222-223.

[2]深沉.加强研究生学风教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2/3) :47.

[3]张继兰.当前文科研究生学风建设新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5) :25-27.

上一篇:技能高考下一篇:国企合同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