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减灾(精选12篇)
工程减灾 篇1
0 引言
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1]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 我们把影响建筑施工阶段的灾害称为在建工程灾害, 把影响建筑使用阶段的灾害称为在役建筑灾害。经过建筑业多年的发展, 建筑使用阶段的灾害防范已经颇为成熟和完善, 国家也制定出规范和法律以减小在役建筑灾害带来的损害。相比之下, 尽管每年施工阶段中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建工程灾害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防范对策也不够成熟。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建筑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 建筑安全事故从未减少, 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 2003年~2007年间, 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共5 184起[2,3,4,5,6], 这些事故对在建工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所以本文研究了在建工程灾害的防范对策, 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举措。
1 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在建的土木工程灾害主要分为两种灾害模式: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其中自然灾害又由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两种灾害组成, 且会引发某些次生灾害;人为灾害主要是行为过失灾害。以灾害的发生演化过程特性来进行区分的话, 在建土木工程的灾害主要分为三种灾害模式:发展型灾害、突发型灾害、演变型灾害, 各种土木工程灾害类型的具体特征见图1。
2 在建工程灾害的防范对策
目前我国在建的土木工程每年都会有事故发生, 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此折射出我国目前关于在建的土木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尚需完善。土木工程的建造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而且涉及的工种较多, 从一根简单的结构构件到整体的建筑结构, 任何一个工程环节和领域出现了问题, 都会造成建筑施工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如果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事故, 极易造成建筑结构灾害事故的发生, 而且其灾害的影响要远远比使用阶段所造成的事故严重得多。所以由此可以判断:在建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要远远比已建建筑的危害大得多。同时与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使用过程进行比较发现:土木建筑领域施工过程的防灾减灾政策法规目前不够完整、系统、全面。再加上目前对于在建土木建筑工程领域防灾减灾的研究重视不够, 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的研究, 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土木工程灾害, 同时也可以避免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次生灾害, 保障人员财产和身心健康。
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是指采取某些工程技术措施 (方法) 最大限度的减小或避免在建土木工程灾害。通过对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研究, 使其发展成为有效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并保证其成为紧密衔接、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系统有机工程, 其主要组成包括:1) 在建土木工程的灾害预报;2) 在建土木工程的灾害监测;3) 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救灾;4) 在建土木工程的灾害后期处理。
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中, 对在建土木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土木工程灾害进行适时的监测、预报和灾害后期处理需要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对策研究部门进行适时的部署, 这也就要求政府行政部门可以成立抗震减震防灾减灾相关的办公室, 同时要求各个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设置专门的防灾减灾部门, 及时对上级防灾减灾部门的政策法令进行传达执行。
1) 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在建造土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 对于与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相关的各种灾害因子、灾害因素进行适时的监测工作称之为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获得实时的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资料, 及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认识和掌握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发生规律, 并最大限度的进行预防和控制。目前关于土木工程灾害监测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所以建立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在建土木工程灾害预报。在建土木工程灾害预报主要是指通过对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并对其研究探讨得出其重复性、周期性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此来研究在建土木工程各种灾害的相关性, 并对土木工程灾害的灾害机理形成、灾害相关性、灾害载体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判断和估计, 及时将预测结果告诉相关的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建设主管单位, 尽可能的减小减弱土木工程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建立在建土木工程灾害预报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3) 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救灾。在建土木工程的防灾救灾主要是指在前期土木工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的基础上, 对土木工程灾害发生前所采取合理有效的避难性措施, 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发生, 这是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最安全和经济的防灾减灾保护措施。由于目前在建土木工程的很多工程项目都不够牢固、安全和稳定, 再加上目前建设现场的场地管理比较混乱、各种材料随意堆放, 非常容易发生各种灾害, 所以必须及时适时的对在建土木工程进行规划管理, 这是在建土木工程减灾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当在建土木工程灾害不可避免的发生时, 必须适时的要求现场工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及时做好管理协调工作, 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4) 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灾害后期处理。在建土木工程的灾害的灾害后期处理工作主要由两部分工作组成:a.灾后的生产恢复工种;b.灾后重建工作。该部分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根据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原因制定合理的灾后处理预案, 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生产。如果施工单位做好灾害的监测、预报、防灾救灾工作, 现场便不会有太大破坏。
3 结语
本文基于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在建土木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探讨, 重点研究了目前在建土木工程灾害的特点以及危害性, 结合对工程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多项内容的比较, 提出了针对在建工程灾害防范的思想与举措。
1) 在建工程灾害可分为突发型灾害、发展型灾害和演变型灾害, 虽特征有些许差别, 但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影响性。2) 对在建土木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土木工程灾害进行防治, 是目前防护防范措施的关键, 而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作为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具有结构稳定性差、事故易发的特点, 加之我国的在建工程防灾减灾工作方面还很不完善, 所以有必要建立起由政府和施工单位主导, 合理化、系统化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3) 加强对在建工程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学术交流、建模分析等方式研究得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4) 针对易发生事故的施工项目如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基坑工程等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
摘要:分析了在建工程灾害的特征、危害性和影响波及程度, 结合土木工程行业目前在建工程的防灾减灾的薄弱处及发展要求, 重点研究了土木工程行业在建工程灾害较为合适的防范对策, 提出了在建工程较为系统的防灾减灾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对施工阶段的防灾减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在建工程,防灾减灾,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书贤, 魏晓刚, 魏亚强.采动区建筑物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作用机理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 (S30) :305-308.
[2]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Z].2004.
[3]余学义, 张恩强.开采损害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4]刘书贤, 魏晓刚, 张弛, 等.煤矿采动与地震耦合作用下建筑物灾变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 42 (4) :526-534.
[5]赵德森, 范学理.矿区地面塌陷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12 (2) :86-89.
[6]刘书贤, 魏晓刚, 张弛, 等.煤矿采动损害影响下输电塔—线耦合体系风致振动灾变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 (2) :65-70.
工程减灾 篇2
地震认识
天灾是检验人祸的唯一标准
人类文明是蓝色星球上璀璨的一粒明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大有跃居于自然主宰,掌控地球之势。只是,人类终究只是自然低微的一部分,大自然轻微的动作便能让人认识到自身的脆弱。
地震,海啸,火山是人类的巨大威胁,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真的只如蝼蚁。海啸和火山受地域条件限制或许不容易遇到,而地震,即使不在地震带上,也可能发生。土生万物,自然也有毁灭万物的力量。中国人自上古洪荒起,在一次次灾难之间学会了敬畏,敬畏自然,敬畏天地。
地震似乎是一场无法预料、无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确实警告过。天灾人祸,天道无情,纵视众生如蝼蚁,却也留下一线生机。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于灾难发生之后重新搜集起它们的地震学者们毛骨悚然并陷入深思。
在1949年以来的历史上,我们曾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而自豪,我们曾以“勒紧裤腰带,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而骄傲。当世界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发生了变化时,这一切已成为历史,渐渐离我们远去,许多年轻人甚至不太清楚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往事……然而事实依然清晰地记录在共和国微微泛黄的史册中。
1976:唐山,这座上百万人的重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在地震中242769人丧生,164851人伤残。整个世界都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波。当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时,中国却说“不”……《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原因:“自力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说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事后政府发挥了可笑的更新换代能力,在本不宜建设大规模城市的唐山废墟上又建了一个新唐山,可以预见,76年的人祸必定再酿天灾。“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以余震多,余震强闻名世界,是二十世纪末期台湾伤亡损失最大的天灾,发生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时四十七分,震中在北纬二十三电八七度东经一百二十点七八度,位于南投县集集镇,震源深度八公里,里氏规模达七点六,持续一百0二秒,全岛均感到明显震感。
翻看图片,集集大地震后灾区呈现的破坏形态却是国内罕见的,有很多大楼呈近45甚至60度倾斜,却能保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这是符合或接近建筑抗震理念的“碉堡式建筑”。相比之下,大陆自诩的科技发展却在将近十年过去以后,那么多高楼大厦,甚至于学校都呈粉碎性倒塌。天灾是检验人祸的唯一标准,我在想,若是2008年汶川的建筑能有1999年集集镇的建筑质量,那么多的孩子和年青的生命是不是就可以免于坠落,如果我们的花更多的力量在材料质量,施工验收质量,设计审核之上,而不是饭局接待上,生命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脆弱。讽刺的是民国甚至明清的很多庙宇之类的建筑,巍然屹立在钢筋混凝土的废墟上。
从过去和将来发生的天灾人祸中,都可以发现一个中国特色,那就是所有的报道都是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救灾工作,事后政府不是检讨事故的发生原因,而是转而演变成表扬先进事迹了!一次地震过后,破碎的是家庭,涅灭的是生命,重建的还是豆腐渣工程,富起来的是高官,我们伟光正的政府仿佛除了立功还是立功。
抗震减灾演习 篇3
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警报声。这一响,教室里炸开了锅。
“快跑哇!地震了!”有一个同学喊道。
这句话就像火上浇油一样让大家更加紧张,同学们个个手忙脚乱。有的围着教室跑来跑去,大喊:“地震了!救命啊!”有的跑出教室,嘴里喊着:“救命!”还有的慌慌张张地拿着课本,躲到桌下。
这时,“呜呜”的警报声再次响起。“快撤!”同学们一个个迅速地从桌子底下爬出来,像脱缰的小马驹往楼下猛冲。“注意护住头部!”楼梯上的老师高声提醒大家。同学们一个个抱头鼠窜,关键时刻也顾不得个人形象了。队伍像长龙一样快速向下移动,紧张又忙乱。突然,前面的同学慢下了脚步,原来楼下低年级的小同学行动缓慢,阻挡了通道。怎么办?尊老爱幼的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只好屈居其后缓缓前行了。
终于,通过拥挤不堪的楼梯,我们到达了操场。还等什么,快往前面的宽阔地带冲吧!我们箭一般冲向操场中间的安全地带,抱着头蹲下,趁机喘息一下。
看着后面匆匆跑来的同学我真想笑,可是想想四川灾区的同胞,我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当演习活动宣布结束后,我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地震来临时,安全迅速的逃生对于保住生命是多么重要!想起那些在地震中的英勇的人们,他们舍己救人的精神多么可贵呀!同时在这次演习活动中,我还学会了自救及帮助他人逃生的常识……
工程减灾 篇4
目前全国各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基本为当地城市建设档案馆或城市建设档案室。汶川地震发生一两年内, 各大城市公共建筑特别是大中小学校舍纷纷进行检查加固整改, 城市建设档案馆这两年也陆续将防震抗震工作提上议程, 积极研究思考城建档案馆所及城建档案信息的安全应急管理。城建档案馆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前期应急管理、灾时应急方案和灾后重建措施以保护城建档案的安全和及时提供城建档案为救灾抢险服务。
一、前期应急管理
1.对重点工程项目、城区主要路段建筑物、主要街区道路锁定地理方位, 专门设置目录, 以备及时调用。
2.预先设定灾时可能用上的工程档案内容范围, 避免调档忙乱出错。
3.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与兄弟城市建立互通备份或交叉备份档案, 建立档案备份系统。
4.备份方需保证备份档案的安全可靠并有能及时为受灾提供城市档案信息有效预案。
二、灾时应急管理
1.紧急情况下, 城建档案馆要全力保护馆藏档案实体和档案机器人、手工检索工具的安全, 有必要的话, 尽可能将库存档案转移至安全地带。
2.城建档案可以在第一时间为灾区提供第一手资料, 灾区建设管理部门或城建档案馆第一时间与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 成立帮扶小组, 掌握最新情况。
3.根据灾情列出主要路段建筑物、市政工程明细。城建档案馆根据明细, 即刻调用库存档案, 将倒塌房屋的主要建筑图纸、断裂及塌陷的市政道路工程图和中断的地上地下管线图送往现场。主要应急调档内容有: (1) 城区主要地形图; (2) 城区各医院、学校、通讯机构、大型人员聚集商场、剧院等文化场所、泵站、电站、地下人防工程竣工图; (3) 主要倒塌、倾斜房屋的总体平面及各层建筑平面图、结构图、给排水、电气图等; (4) 断裂、塌陷的主要市政路段、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水库、排洪渠等相关竣工图; (5) 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等路线管线图。
4.灾区现成应成立不同救援小组, 如管线求援小组、房屋救援小组、市政救援小组等, 配合相关技术人员查明相关市政道路口、建筑物、地下室等出入口及管线填埋位置等其它信息。
5.房屋求援小组根据图纸最先及时对密集地被埋人员进行挖救。
6.管线抢救小组根据管线图及时与供水、供电、电信、消防等部门联系, 加紧抢修救护, 第一时间保障医院、救护站、指挥中心等的水电、通信功能。
三、灾后重建管理
城建档案馆帮扶小组配合各有关部门, 以城建档案信息提高灾区救援、恢复重建进度。
1.城建档案馆提供馆藏或异地备份的各种地形图、管线图, 使求援指挥中心可以最先统筹安排救援, 尽快恢复城区给水、电力、通讯、交通供应。
2.凭借城建档案, 各主要路段和主要救护场所, 可以最先恢复, 以最快速度做好后续救援工作。
3.根据各处情况, 城建档案馆提供塌陷、倾斜市政道路及房屋地质、结构、地基图纸进行灾后重修、重建的规划、设计, 可先重后轻分步骤调阅档案, 以最快速度进行, 减少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4.对部分倾斜房屋的安全性, 城建档案馆可提供相关工程建筑、结构竣工图给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以确定是否拆掉重或做加固维修。
5.城建档案馆可利用城建档案, 结合救灾情况为灾后城区损毁情况做好统计工作。
6.城建档案馆提供各区重要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工程档案给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为城区总体重建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为避免大的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城建档案馆的抗震减灾应急管理十分必要。防患于未然, 只有居安思危, 才能将自然对人类的伤害减轻到最小。
摘要:城建档案的作用在抗震减灾中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强调此作用的同时重点提出档案保护和灾后应急管理的措施和方案, 旨在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 让其更好地为城市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 篇5
徐卫星
(望江县水利局 安徽安庆246200)
摘要:本文根据望江县自然地理条件及防洪工程现状,提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构想,并阐述非工程措施防洪策略和要点。
关键词:望江县 防洪减灾 非工程措施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conceive of 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in Wang Jiang
XU wei xing(WangJiang county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n ,An Qing An Hui 246200,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natural condition and flood control works in Wang Jiang raising the conceive of 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structural measures and elaborating the strategy and key point of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of preventing flood.Key words:Wang Jiang County;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the strutural measures 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国土总面积1357.37 km2,其中丘陵区面积占36.9%;圩区面积占41%;江湖水面占16.6%;长江外滩占2.70%;山区占2.80%。1.2河湖水系
望江县三面临水,境内分属泊湖和武昌湖两大水系,长江流经望江县东南侧。全流域面积1083.69 km2,其中大漳湖、东兴圩计227.17 km2面积集水直接排入长江,其余856.52 km2面积集水均流至武昌湖经幸福河由皖河闸出江。武昌湖位于望江县腹地,泊湖跨望江、宿松、太湖三县,湖水通过望江县的杨湾闸和华阳闸出江。1.3气候特点
望江县年平均气温在16.5℃,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多年平均降雨量1371.91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多为2270.8mm(1954年),最少为792.7 mm(1978年),年内分配也极为不均,六月份最多,达270.3mm,十二月份最少,仅35.9 mm。年径流量2.8亿m3。1.4水利工程现状
全县现有小水库31座,总库容1583.2万m3;大小水塘9278处,总容量3750万m3;大小圩口226口,其中万亩以上大圩9口,千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56口,圩口防汛堤线全长507.064km,其中江堤84.322km,河堤422.742km。固定提灌站191座,总装机463台、37410KW。2 防汛抗洪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望江县是有名的“水窝子”,素称荷叶地,农田丰收全靠水利工程的作用。1998年大水以后,望江县连续几年掀起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望江县外洪内涝,频繁受灾的状况。但防洪、除涝等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洪涝灾害仍是望江人民的心腹之患:同马大堤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至今仍未列入建设计划;县城防洪工程建设才刚刚起步,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防洪标准低,河道沿岸违章建筑多,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同怀宁县交界的主要承泄怀宁县境内麻塘湖洪水的泥塘沟,淤塞严重,阻水物多,洪水频发,严重威胁两岸堤防安全;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下,武昌湖、泊湖沿岸围湖造田,竞相开垦土地,围湖垦植现象严重,原为养鱼水面的沿湖千亩以下小圩口现被竞相开发搞种植业,由于这些土地的开发利用侵占了河川径流,特别是洪水的宣泄出路和滞蓄场所,减少了湖区囤蓄容积,限制了洪水的出路,导致洪水灾害频发。3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构想
望江县自1998年以来每年用于防洪和救灾的投资近亿元,但洪水灾害一直是呈上升趋势,说明投资建设的防洪工程和减灾措施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更说明:人类不能也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洪水,必须努力适应自然;人类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十年代,国外开始实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防洪减灾途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即是人类通过调整自身行为尽可能避让洪水的袭击,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达到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这一新的理念的核心就是将一味追求战胜洪水,与自然抗衡,转变为控制与适应相结合,由单纯依靠工程技术防洪,转变为自然与社会综合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
因此,根据望江县自然地理条件及防洪工程现状,仅用防洪工程措施控制洪水是有限度的,要达到防洪减灾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望江县防洪非工程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和完善。3.1完善体制建设
望江县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有社会行为和体制建设的缺陷带来的障碍。防洪减灾事业是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的一项公益事业,因此,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规划。目前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望江县域的技术性水利规划,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程规模的大小和系统配套,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地区之间的不配合,以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防洪建设之间的矛盾等等,都对防洪效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又由于流域范围往往跨越相邻乡镇,上下游和左右岸对防洪安排普遍存在矛盾。因此,县域防洪必须取得地区间和部门间的通力合作方能奏效。3.2依托现代科技,建立健全洪水预报体系
洪水的形成和传播等物理特性是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进行预测的,随着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兴建,为了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作用,须建立健全洪水预报体系。应用高新技术,如GPS、GIS、遥测和远程通讯等技术,对全县两湖流域、八条主要河流,分别建立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的实时监测和预报系统,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进行分析,作出洪水预报,并在洪水预报的支持
下进行洪水调度,形成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借助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防洪工程可以削减洪峰、延长洪峰传播历时,也可以使沿河居民有较多时间根据洪水情势采取有效防洪措施或及时撤离将被淹没的地区,以减少洪灾损失。3.3基于管理科学的非工程措施
3.3.1疏浚河道,退田还湖,扩大湖区囤蓄容积。
望江县千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56座,两湖边缘圩口多为近年围湖造田形成,对此类圩口,根据综合效益及是否妨碍行洪情况,按十年一遇标准,近10年中有两次以上溃破的圩口;或按某一重现期(例如50年一遇),在发生5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县域最大淹没范围边界线处被淹的小圩口,应适度降低防洪标准,须退田还湖,预留洪水的容身之地。
对县域淤塞严重的主要河流应根据河流的具体情况分阶段治理,上游为山区且集雨面积大,中下游河床狭窄且弯道多的河流,须退建堤防和疏浚河道,适当扩控中下游的行洪能力。
3.3.2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毁林种植,洼地围垦,是造成今日望江河道淤塞、水位抬高的主要因素。望江县近年虽实行了退耕还林,但森林覆盖率仅为21%。森林具有减缓洪水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减洪作用是通过降水截留,森林的蒸腾、蒸发,森林土壤的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等综合功能实现的;森林涵养水源主要是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下渗,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少无效水,增加有效水。这种作用可以通过森林的多少与洪水量的大小体现出来。据调查,每公顷森林可涵养水源20m3,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年径流量至少减少0.8毫米。根据望江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及径流量分析,森林覆盖率至少为41%时方可实行“风调雨顺”,因此近年须退耕还林、宜林荒地植树216 km2。3.4加快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
根据长江防洪规划望江县东隔堤西南的华阳河流域为蓄滞洪区,面积96.16 km2。但望江县从发展经济出发,并未强调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和经济实施必要的控制,以致有蓄滞洪区而难以启用。蓄滞洪区削减洪峰比临时决口的功效成倍增加,损失成倍减少,规划蓄滞洪区是必不可少的防洪手段,在防洪工程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快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清理其中重要的工业企业,完善蓄滞洪区预报预警系统,在行蓄洪区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采取移民措施。3.5县城防洪
望江县城区面积8km2,原有五圩一塘,三条排水河道,来水面积16.49km2。随着城区人口的聚集和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提高,填塘建筑逐年递增,城区蓄水面积逐步减小,不透水地面相对同样降雨,地表径流加大,发生内涝的因素增加。为改善县城防洪排水条件,应使城区有足够的排涝能力和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在进行城区规划时就要对城区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并且将水灾害防御与水环境治理一起纳入城市规划与管理,将城市绿地高程降至下水道进水口以下。尽可能地保留城区内原有的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应当在城区内保留足够的水面,河湖沟通,排水通畅。必要时应开挖县城西面的龙湖,提高县城的排蓄能力并美化县城。
3.6基于政策与法规的非工程措施
3.6.1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防汛抗洪工作。
3.6.2依法管水,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严禁毁林耕植,围湖造田;加强对华阳河、宝塔河、武昌湖等河道、湖泊及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
3.6.3通过对受益地区单位、个人筹集和国家配套补助等方式筹资设立防洪基金,在灾区推行洪灾保险,扶持受灾群众,帮助受灾户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保障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3.6.4 通过社会保险体系对防洪工程和防洪对象进行防洪保险,以补偿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4 结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伴随着对水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水的规律,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近年来,望江县修建水库滞蓄洪水,调节径流,在自然面前,取得了一定的主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矛盾,并且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原因,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盲目追求人定胜天。重视灾害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国土整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综合部署治水总体规划,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系,并用立法加以保证,将为有效减灾避灾开辟新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程晓陶.新时期大规模的治水活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一论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风险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4): 1~6.[2]文伏波、洪庆余、谭培伦.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对策研究[A].载于徐乾清主编《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第3卷[C].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3]宫渊波等.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3): 28~36.作者简介:徐卫星(1965-),男,安徽省望江县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电话:0556-7173063
减灾应纳入“大部制” 篇6
中国政府救援应急体系的运转,在这次地震中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动作迅速,从国家主席到总理到下面的县、镇,反应都很迅速;二是机构很多,几乎所有的部委都发动起来了,例如卫生部、民政部、水利部,甚至包括组织部;三是民间组织配合政府发动起来。
正因为参与部门多,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这会让救灾的效率打了折扣。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综合减灾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也应该组建一个保护13亿人的减灾体系。
在我看来,这个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行政、科技力量和人才培养,理顺条块分割,统一机构是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根据具体灾种设立具体防灾部门,但缺乏一个超越各部门之上的综合防灾机构。尽管形式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由30多个部委成员参加,但它主要是一个协调机制,没有钱、没有人,也没有权力。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归在国办下面,级别很高,权力也比以前大,但仅有25人左右,与国务院总值班室其实是一套班子,其实质上仅相当于一个中转机构。
中国的大部制已初步建成,但在灾难方面,仍是“九龙治灾:国务院应急办公室、中国气象局、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环保总局,现在都是各自为政。地震局根据震级发出警报,民政部则根据受损情况报灾害级别,两者报的灾害级别甚至不一样。问题出现了,就由一个部门牵头组建一个临时机构开始救援。但一个灾害往往引发出多种隐患,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权威的统一防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部门。
我们应考虑成立一个“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目前,与减灾有关的部门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有好几十万人,我们应该把这几十万人集中起来,组成一张大的减灾网。而这几十万人不能像现在这样只考虑某一个灾害,而要考虑所有的灾害。平时要对他们进行训练,将其打造成一支常备的减灾队伍,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能够很快启动。
此外,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不必纳入减灾体系,但是需要有很好的联络系统,并使其规范化。20多年前,美国政府面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该局有2600人,设10个分区,专事国家灾害和突发事件管理。FEMA平时就做很多准备,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他们有专门的训练,专门的方案,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业的系统,一旦灾难发生就可以很快启动,当地政府只需要做财政上的工作。这套系统是很起作用的。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下决心于2002年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把FEMA及许多相关部门聚集在此部门之下,力求解决上述国家重大国土安全问题。近五六年,世界许多国家,如俄、日、法、韩等国都纷纷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机构。
工程减灾 篇7
本次大会是全国第一个召开的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宋胜武院长主持,大会开幕之际,全体代表起立,为在5.12汶川地震中死难者默哀。
本次大会共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分析;汶川地震水电、铁道、公路、建筑及其他岩土工程震害分析;桥梁、隧道工程动力稳定及新抗震结构研究;重大基础工程动力稳定及新抗震结构研究;边坡动力稳定及新型抗震支档结构研究及抗震减灾的其他重大决策、措施和建议六个专题。
大会组织了4个特邀报告、9个主题报告并共有35位专家在地震地质、地质灾害与堰塞湖(坝);水利水电工程、工民建震害调查与分析及公路、铁路工程震害调查与分析3个小组的分组讨论中做了分组报告。这些报告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工程震害、地质次生灾害的真实情况,分析研究了机理,总结了地震与工程相互作用的规律,为灾区重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任大会主席,谢和平院士、郑颖人院士、唐春安副理事长、黄润秋教授任大会副主席,宋胜武院长任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政府部门、管理部门、科研、学校、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曾经战斗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科研人员24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工程减灾 篇8
1 灾害链概述
煤矿工程在开发上具有配套的工程, 且建设周期较长, 人员集中性强, 随着煤矿规模的扩大, 工程遍及整个矿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矿区地质条件的改变, 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会随之增长, 尤其受到工程汇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从实践中可以总结, 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以及类型和发育程度都直接受到本地区地质环境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活动性断裂以及天然地震的威胁性最大, 地表塌陷以及环境污染则是矿区建设的产物;而开发的过程中对地表应力的改变会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当然除了人为因素, 自然作用也是一定的诱因, 以上因素共同构成了矿区地质灾害链。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得矿区的发展逐步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链, 甚至会危机地下矿井的开发和作业。
矿区工程地质灾害, 主要指在工程地质单一作用或与自然影响共同作用下, 发生在矿区, 使得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环境持续恶化, 致使各类灾害发生的一种状态。而地质灾害链则是发生在矿区的一系列潜在威胁的灾害事件的叠加综合。这些灾害事件会在空间以及时间上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 并且其发生是由于人为活动影响或是自然环境影响。从实际的灾害发生分析, 系统的对各类地质灾害时间进行纵向研究, 不难看出, 煤矿开发过程中的灾害时间呈现出相互制约环环相扣的链状关系。并且灾害的发生呈现穿插行、重叠性以及滞后和一致性。各种灾害互相控制、互为因果, 有些则会由于发生空间、时间的叠加而使灾情扩大, 破坏了地质工程的环境。在煤矿的地质工程研究中, 有关灾害的类型以及破坏度和形式都能够通过地质灾害链进行分析预测;通过灾害链研究能够对地质灾害中边坡灾害、诱发性地震灾害、水土流失;同时灾害链也在自然地质作用同工程地质关系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灾害链的研究对于针对性的在矿区不同地质环境下的灾害发生的遏制有着重要意义, 对防灾措施的提出以及灾害链的及时截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 地质灾害的分析
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中主要有两种形式:露天作业、井下开采 (以井下开采为主)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的产生本质上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 地质结构平衡被打破而产生的地质变动现象, 诸如:断裂灾害、地震灾害等。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矿分布较广, 矿区所处的地理结构以及矿区开发所形成的新构造在表现上有所差异, 因此各地发生地质灾害表现上也各不相同。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矿区地质灾害更是频频发生, 这种地质灾害则被称为“工程地质灾害”, 诸如:崩塌、地面下陷、滑坡以及环境的污染。很多矿区的地质灾害会相互叠加, 彼此交叉, 形成链状的灾害系统。
2.1 地震、活动断裂
地震在地质灾害中属于潜伏性较强、突发性较大以及破坏范围极广的一种灾害;活动断裂多是伴随地震灾害发生。矿区地壳不稳定区域为活动断裂多发地带, 该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生活区安全, 工程建筑稳定, 甚至会成为井下作业的安全隐患。我国八成以上的矿区都处在地震多发地带, 加之我国本就是地震多发国家, 因而矿区极易遭受地震威胁。针对该类地质灾害, 应当加强基础研究, 对其危险性以及稳定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通过对工程的基础分析, 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的发生损失。
2.2 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是自然地质作用与开采工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煤矿日常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也是煤矿生产中伤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因为冲击地压的能量释放是瞬间的, 因此常伴有强烈的诱发地震, 可导致顶板冒落、巷道弯曲、工作面堵塞, 直接危及矿山生产安全。煤矿的开采直接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 同时也诱发大量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严重破坏了矿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2.3 滑坡与崩塌
由于煤矿开发建设周期长、规模大, 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开采引起的地面变形及不合理的工程活动, 导致或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灾害。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煤炭行业由于此类灾害投入的治理费用约在亿元以上, 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2.4 沙化与水土流失
我国的大型煤矿主要分布于晋陕豫蒙宁能源基地和东北三省。它们或处沙漠附近, 或黄土广布, 沙化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晋陕豫蒙能源基地, 现有风沙面积达1063km2, 约占全区面积的25%。准格尔煤田、东胜煤田、神府煤田已面临被沙漠覆盖的危险。据估计, 煤炭行业每年用于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与赔偿的费用达1亿元左右。
2.5 其它工程灾害
除上述灾害外, 煤矿开发过程中还伴有开采抽排地下水、固体废弃物外排、危陡边坡及粉尘污染等灾害的不断发生。我国煤矿区的大多数中小城市是以煤矿建设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由于煤矿区开采长期抽排地下水, 引起矿区地面不同程度的沉降,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且导致各类灾害的群发, 构成的灾害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3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3.1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发生面广, 几乎涉及每一矿区, 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危害大。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最大。
3.2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是自然地质活动与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两种作用在煤矿开发中互为因果, 彼此叠加, 形成工程地质灾害链, 其特点为致灾明显、危害颇大、预测与治理较难, 并以人类、工程灾害为主。
3.3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具有瞬时性兼持续性发生的特点, 其危害表现为同步和滞后性, 因其受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影响, 预测与治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可操作性。
3.4 煤矿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与致灾具有群发性和多影响因子叠加作用的特点, 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和关联性。
4 防灾减灾对策
4.1 建立一系列煤炭行业工程地质灾害预防法规和规程,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监测网。定期对各类工程灾害进行安全检查。广泛开展矿区地表稳定性评价, 减少地表塌陷、滑坡及水土流失等工程地质灾害事件, 严格控制开采灾害链的发生。
4.2 加强煤矿工程灾害的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全面开发矿区工程地质的灾害效应研究, 确立各类灾害之间的关联度与灾害度。结合灾害链的构成, 系统分析矿区的各种致灾因素, 制定适合矿区特点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4.3 投入必要的工程灾害治理经费, 促进矿区灾害治理工程的实施, 严格控制矿区工程灾害致灾因素的发展。
4.4 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 扩展煤矿发展空间, 对减灾技术、意识予以培训, 通过煤矿救援系统的不断完善, 防灾意识的有效树立, 对煤矿地区各种地质灾害的诱因进行控制, 将灾害从根本上解决, 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梅忠.煤矿区地质灾害链分析及防治对策.见:全国煤炭青年学术会议文集,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4:108.
工程减灾 篇9
在以一定的防洪工程措施为基础的条件下,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实现人水和谐的防洪减灾目标,是今后防洪减灾的主导方向。在我国,现代防洪策略思想也正在发生转变,已逐步由控制洪水转向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有效的非工程措施去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所引起的损失和危害,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在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重要性与基本认识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都强调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重要性。瓦尔马等[1]在分析印度的洪水管理方式时提出了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刘树坤[2]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防洪减灾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涉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泛滥源管理、法规建设等诸多非工程性防洪减灾措施,并认为非工程措施作为工程措施的补充和完善,是防洪减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音包力皋等[3]对日本城市防洪减灾综合措施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时,也强调非工程性措施在城市防洪减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非工程性措施应用方面,诸多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张珂等[4]给出了流域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研制方案。刘长青等[5]建议强行施行洪水保险。房灵常[6]对百色水库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这一通用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思路。李学勤等[7]对吉林水情分中心示范区的建设与运营状况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建议。李红健等[8]对温州市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具体流域洪涝灾害对策分析方面,揭西玉等[9]对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本文在已有研究经验与结论的基础上,探讨瓯江流域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性建设问题。
1 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
瓯江源发于庆元县、龙泉市交界的百山祖北麓锅冒尖,自西向东,出温州湾入海,跨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市的18个县(市、区),干流长388km,流域面积17859km2,是浙江省第二大江[10]。瓯江在丽水市境内的干流长316km,占瓯江干流总长的82%,流域面积1.31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72%,占全市总面积的76%;丽水市流域内的耕地面积8.87万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0%,是丽水的母亲河[10]。瓯江在造福丽水人民的同时,也频繁地给丽水人民带来水患。据有关资料统计[11],1949~1985年发生洪灾20多次,平均2年1次,1986年至今成灾洪水30余次。近30年间,因洪灾死亡人数近500人,平均每年死亡近24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等程度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如1998年的洪灾,全流域受灾农田4.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0.2亿元,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瓯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究其原因,主要由其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所造成,其洪涝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a. 洪灾的年际分布不均匀。根据1949年以来资料统计,洪水灾害的出现几率平均为2年1次,其中大洪水灾害的出现几率平均为5年1次,但有时1年发生多次,而且是洪灾和旱灾经常交替出现。
b. 洪灾有明显的时段性和区域性。瓯江流域为梅雨主控区,洪峰多出现在5、6月份,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总雨量大。形成洪涝灾害的范围较大,一般遍及主要河道和山区小流域。
c. 全局性、局部性洪灾并存。受梅汛期影响,洪涝灾害发生大多数为全局性、长历时灾害,影响面广量大,损失严重。受台汛影响也常发生局部性的洪涝灾害,各地区洪灾的程度不尽一致,洪灾一般为台风经过的暴雨中心流域。
d. 洪灾造成的灾情因地形地理条件而异。丽水全市山地面积比重大,而且在山地面积中有3/4是陡坡,发生大暴雨时容易导致山洪暴发。洪灾的形成和灾情的严重程度与该地区的降雨量、地形地势、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有关,洪灾的地理分布正好反映这一关系。在流域上游各大小支流上,均为高山峡谷,河流急,极易形成山洪;进入中游后,地势渐缓,河床展开,上游洪水急速进入平原,下游河道对洪水起滞洪顶托作用,加上在气候上又处于暴雨易发地区,则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极易形成洪泛区。
2 瓯江流域防洪减灾治理现状
2.1 防洪减灾工程建设现状
瓯江综合治理工作最早源于丽水市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得一项瓯江治水运动,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近年来,丽水市在瓯江的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21世纪以来,丽水市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标准城市防洪体系的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水利建设高潮。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大型水库1座,总库容13.93亿m3,中型水库22座,总库容499.50亿m3,水电总装机110万kW,防洪堤总长为631.1km。随着防洪堤的建成,丽水市区已具有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的能力,整个丽水盆地将减少无数水灾之患。这些工程的建成,在灌溉、供水、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丽水市防洪减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县城以上城市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但是,县城以下乡镇及耕地的防洪能力仍然很低,与水利现代化的目标相差很远。
2.2 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
瓯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水利建设任务。依据规划防洪标准,沿瓯江堤防为50年一遇,内部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为达到这一目标,瓯江流域综合治理不仅要继续加强工程性建设,更要注重非工程措施的建设与完善。非工程措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防洪手段,不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但对防洪工程措施的正确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洪工程措施的防洪减灾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丽水市根据《瓯江流域防洪规划》[12]要求,对各水利枢纽、水库进行了调整,各县市也先后编制完成了城市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这些规划的完成为全市进行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2.1 主要成绩
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a. 建立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洪指挥机构,明确了各部门的防汛责任、任务、目标和防范措施,建立了各级防汛的值班制度,汛前、汛后的检查制度等。
b. 编制落实了《防洪抢险指挥工作预案》和城镇及重要防洪地段的防御洪水方案,重要水库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方案,重点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及病险水库保安措施等防洪抢险预案、措施。
c. 初步建立了防汛信息系统,建成了省、市防汛远程会商系统、防汛信息网、各县水情分中心以及遥测站,实现了水情遥测的省、市、县联网,并开通了水利工程险情报警电话,提高了水情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d. 加强和落实了防洪抢险专储物资的储备和以军分区、各县人武部为主的防洪抢险应急队伍建设。
2.2.2 存在的问题
瓯江流域在防洪减灾的非工程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a. 现有的防洪规划已明显滞后。尽管丽水市各县市政府制定了相应的防洪规划,为全市进行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的规划以定规模为主,没有定具体的位置、红线、坐标,导致防洪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应有的严肃性,而且规划编制过程中对现状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深度不够,使防洪工程建设进展缓慢或难以整体建成而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同时由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规划的内容与城市总体规划难以正常衔接,与其他专业规划也没有很好地衔接。
b. 防洪减灾管理系统不完善。一系列防洪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建设不完备,防洪保险机制没有建立,人们防灾意识较薄弱,水利执法体系不健全等,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
c. 防洪信息系统不完善,缺乏科技含量。据资料显示[11],目前已建立的水库的降雨量、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初步形成了包括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现代防汛指挥系统。但目前各个系统都不够完善,系统之间不能完全实现互通和信息共享,应用技术不够成熟,同时缺乏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现代化的防汛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d. 防灾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加强公民防灾教育,提高公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高全民的防洪防风意识,使全体公民自觉地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是减少灾害损失手段重要手段之一。丽水作为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性大,人们对台风、特大暴雨的灾害防御缺乏基本常识,台风暴雨期间,由于部分流动人员缺乏防御常识,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3.1 健全和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加强洪灾风险管理
目前丽水市根据防洪减灾需要,已经制订了一些防洪预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各类防洪工程设施的不断完善,原有的防洪预案系统已不能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因此预案的编制要实行动态管理,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依据科学性、空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间隔一定时间对现有的预案进行修编和补充完善,健全各类防洪预案。整个瓯江的预案必须结合各地方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的规划,将瓯江洪灾风险管理纳入地方经济体系中,为使该预案能够在抗洪救灾、恢复重建、发展、防洪减灾与备灾等不同阶段充分发挥抵御洪灾的作用,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过程,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阶段的职责、义务与权利必须与各主体在瓯江预警机制中的职责相符合。
3.2 加速防洪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要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加速瓯江流域现代化的防洪指挥系统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到防汛调度快速、准确、可靠,提高防洪指挥的超前决策和紧急应变能力。一是要加速建成覆盖瓯江全流域防洪区域内的安全、可靠、实时、现代的瓯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为各级防汛部门准确、及时地进行瓯江洪水预报,为防洪调度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速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实现远程防汛会商、决策,使防汛指挥逐步向数字化发展。
3.3 建立和完善群众性防洪减灾制度
政府的主要行为应该是提供水灾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投资防洪减灾公共设施建设,制定有关法规和政策,提高水灾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充分认识瓯江流域洪灾的特殊性,强化群众防洪意识。在做好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洪意识,开展群防群治和群众性的监测预防,尽量避免或减少人畜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另外,政府间应做好相互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工作,并逐步配备专业现代装备,以适应瓯江现代防洪抢险的需要。在当前专业抢险队伍力量不足的条件下,实行专业抢险和群众抢险相结合、军民联防作保证的抗洪抢险体系;各下级政府应建立防洪专门储备物资,减轻瓯江流域洪水压力。
4 结 语
工程减灾 篇10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清水河上游的六盘山东北部, 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山区, 土地总面积2759.78平方千米。区内气候干燥, 降雨量少, 蒸发强烈, 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 年蒸发量为1361毫米。干旱不仅造成了原州区粮食大面积减产、土壤沙化、草山植被和森林遭到破坏, 而且每年都会给原州区干旱片区人畜饮水带来巨大困难, 政府每年都要不同程度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组织运输车辆拉水解困、抗旱保苗。频繁发生的旱灾给原州区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严重制约了原州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 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抗旱减灾体系, 形成抗旱减灾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我国抗旱减灾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 遇到不同干旱情况, 把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提高防御重大干旱灾害的能力, 完善抗旱减灾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全面抗旱, 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抗旱减灾的建设任务
根据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水利发展格局、《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宁夏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成果, 结合当地旱情特点, 具体抗旱减灾的建设任务是:按照抗旱救灾总体目标和阶段具体目标, 通过扩展和挖掘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与功能、建立和完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立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及健全抗旱服务管理体系等措施, 确保在遇到特大干旱、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等不同干旱等级的情况下, 节约用水, 满足城镇生活、农村饮水以及农业、牧业、工业生产和生态等用水需求。
㈠拓展和挖掘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建议
1. 尽快形成规划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根据规划区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工程格局, 在提高区域城镇、农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的节水水平的前提下, 提出规划区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建设思路。根据原州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水资源条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 充分运用价格等经济杠杆,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 因地制宜推广低压管灌、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高耗水工业发展规模, 鼓励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城乡生活用水管理, 加快更新改造供水管网, 研制推广节水型器具、计量仪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 扩大再生水利用,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加强流域骨干水源工程、重要引调水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尽快构建原州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整体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2. 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旱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展和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旱功能, 是有效提升区域综合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正常年份, 加强现有水利工程及输配水设施的养护和管理, 根据区域干旱发生、发展以及旱灾时空分布特点和现有水利工程体系的抗旱能力, 在确保防洪安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 各类水源工程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 千方百计增加库、塘蓄水, 合理储备水源, 预留抗旱应急供水量。遭遇严重、特大干旱时, 通过采取适当减少或暂时停止部分用户供水等非常措施, 尽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重要行业最基本用水需求, 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部门, 调整新鲜水和再生水的供水比例, 增加再生水供水量以替代新鲜水的供水量, 保障干旱情形下合理有序供水。按照重要水源水库与供水工程的应急供水调度预案, 实行干旱期间的应急管理, 湖泊、水库的旅游等功能服从并服务于抗旱需要, 包括动用湖泊水库的死库容等非常措施, 最大限度保障干旱期间的最基本用水需求。
3. 全面加强水利工程体系抗旱应急联合调度。提出干旱期间增加应急供水量而需要采取的对规划区内各类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的措施。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联合调度的抗旱应急作用, 是保障干旱期间应急供水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蓄水工程的一库多用、一水多用及综合利用作用, 全面加强流域内上、中、下游各类水利工程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联合调度和水量统一调度, 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筹调配和科学调度, 特别是加强流域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左右岸、干支流、上下游之间的水量联合调度, 最大限度地增加应急供水量, 保障城乡居民、重点工业、粮食基地以及基本口粮田的最基本用水需求。
㈡建立和完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是指在遇到中度、严重或特大干旱时, 为解决常规水源工程无法保证受旱地区城乡居民饮水以及重点工业、农业和生态核心区基本用水而建设的水源工程及配套工程。
乡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充分挖掘和拓展水利工程体系抗旱功能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 水源条件及工程建设可能, 以解决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为主要目标, 按照先挖潜、后配套、先改建、后新建的顺序进行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合理确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标准, 切实提高全区受旱地区的抗旱减灾总体水平。
㈢健全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原州区抗旱组织机构体系, 加快推进抗旱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创新抗旱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完善抗旱预案制度, 大力加强抗旱减灾科学研究及新技术应用和抗旱宣传培训结合抗旱减灾需求, 建设省级抗旱物资储备仓库, 以现有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大投入、更新设备, 进一步提高干旱期间机动送水能力和抗旱浇地能力, 确保能够有效开展抗旱减灾服务。
㈣建设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旱情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旱情信息采集子系统、旱情监测站网布设 (土壤墒情监测站气象信息监测站网、地表水监测站网、地下水监测站网、水质监测站网、遥感监测站网、农情监测站网) 、旱情综合数据库建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旱情信息服务子系统、旱情分析预测评估子系统和旱情预警子系统) 。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包括抗旱会商子系统和调度指挥决策子系统。
防灾减灾,全民动起来 篇11
居民自救常识普及率高中存忧
为了解被访居民的自救知识掌握情况,本次调查将地震、高楼火灾和燃气泄漏三种常见灾害事故设置为三道多项选择题,请被访者分别选出他认为正确的自救措施,每道题目都设置了三项正确的选项和两项错误的选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对基本应对措施的认知程度较高,例如对火灾和燃气泄漏,均有98%以上的被访者知道首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和切断燃气总阀门。但同时,也有较高比例的被访者存在错误认识。例如当发生燃气泄漏时,87.4%的被访者认为首先做的应该是切断电源,54.6%的被访者认为首先做的应该是拨打报警电话,殊不知这些行为非常危险,有引燃泄漏气体发生爆炸的可能。
应急避难处知晓度不足四成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是一个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已建成达到标准要求的应急避难场所33处,分布在7个城区,总面积510.24万平方米,可容纳159.6万市民应急避险之需。本次调查就这7个城区居民对离家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的知晓情况进行了了解。得出的结论是:石景山、海淀两区被访者知道具体位置的人数比例最高,但也不足本区被访人数的四成,具体为37.9%和36.6%;东城、西城、门头沟、朝阳四区被访者中知道具体位置的人数约占三成;昌平区被访者中知道具体位置的人数最低,为26.5%(详见图1)。可见,北京虽然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针对公众的宣传还明显不足。
政府辟谣公众最盼公开透明
普及自救防范知识、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工作无疑是主要的依托和手段。针对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民防法制宣传的最佳途径,调查发现75.3%的被访者倾向在媒体上播放公益宣传片,65.4%的被访者倾向发放宣传手册和张贴宣传画,65%的被访者倾向在学校或者单位举办宣传讲座,30.7%的被访者倾向在报刊杂志上开辟减灾知识专栏。
针对社会上一时讹传的谣言或引起的恐慌,被访者认为政府辟谣工作应首要注重宣传的真实性,要公开透明(76.3%的被访者持此观点);第二应注重宣传的及时性,要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第三应注重宣传应对措施,要突出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其后是宣传应注重权威性、科学性和与相似事件类比(详见图2)。
日常防灾减灾演练获市民支持
被访者对日常组织防灾减灾演练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当被问及“如果您所在的单位、学校或社区,组织各类减灾演练、模拟参与灾害应急救援等活动,您觉得有必要吗”,93.4%的被访者觉得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5.4%的访者觉得必要性一般,1.3%的被访者觉得没必要和非常没必要。
同时发现,北京市居民参与减灾演练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有92.6%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参加演练,其中64%的人表示有时间就参加,28.6%的人表示抽时间也要参加。此外,3.9%的人表示参加与否无所谓,1.8%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1.7%的人表态非强制性的就不参加。居民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是做好民防工作的基础,也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同步提高的反映。
市民风险防范意识技能有待提高
虽然北京市民已经普遍认识到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性,但本次调查发现,市民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防灾减灾素质偏低,在心理素质和自救互救技能上不过硬。例如,被访居民主动寻求消防保护的意识仍显薄弱,家中没有任何消防器材的被访者占到60.4%。又如,当被问及对社会上一时盛行有关灾难的小道消息和谣言是什么态度时,73.1%的人认为要相信政府不能偏听偏信,但仍有26.9%的人具有“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凑个热闹”、“都关注时自己也要做好准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盲从跟风心理。公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智的处置能力,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具体体现,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防灾减灾教育予以实现。
近年来各类灾害频扰我国,政府应利用好“灾难教育”的契机,切实把全民防灾减灾从口头落实到行动上。通过单位、学校、社区等多渠道普及自救防范知识,并定期组织居民参与大型减灾实践演练,引导公众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以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态度,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置能力,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工程减灾 篇12
由于中国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时期内逐步建立起相关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 因而我国的这些关于防灾减灾的法律是在不同的组织体系和部门的领导之下起草制订的, 导致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却又严重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容易造成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的相互推诿和各自为政。有的法律表述不够清晰、歧义较大, 不同法律之间具有重复乃至相互矛盾的地方, 和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立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
一、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考察
世界上如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 可为我们国家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对于减灾、防灾的综合化、立体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格局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 这些国家从中央政府直至基层政府均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 一般在各级政府组建了专业的救援队伍, 政府对这支队伍进行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 并建立了高效和严格细致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细则、程序, 防灾减灾工作一般由在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建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体制, 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预防工作, 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众的教育, 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建立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注重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平时的演练工作, 提升专业队伍防灾减灾工作实战能力和水平, 一旦有灾害事故发生,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注重对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对于相关防灾减灾事项一般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便于操作执行。美国官员防灾减灾的法律有近100项, 日本也有50多部, 美国和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比较完善和健全。
(一) 日本的防灾减灾立法
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规范体系是以1961年公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为根本的一个巨大的法律体系。《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这个国家最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 是日本制订其他相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作为防灾减灾方面的基本法,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使原先日本本来比较散乱的法律第一次得到系统化、体系化, 这部法律使日本当时已经出台颁布的相关法律得到了有机地结合。该基本法的规定了日本民众特别是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了日本防灾减灾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规定了制订防灾减灾规划制订的程序、要求, 规定了灾害产生后关于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及其专门组织机构和相关协作部门的职责, 规定了灾害发生后日本政府财政支持的相关措施。在这个基本法的基础上, 日本对于其他的抚恤金发放、灾害救助、受灾者生活重建等方面的完整的法律规范, 以及地震特别措施法等, 这些法律以《灾害对策基本法》为主体、其他相关领域立法为补充,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为日本整个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和制度保证。
和美国一样, 日本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在日本, 发生灾害的时候, 日本都道府县会委托该国红十字会进行相关物资准备和医务人员的派遣等工作, 在红十字会派出自己机构医务人员的同时, 红十字会还负责对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 便于充分发挥医疗救护的作用, 形成救护合理机制。在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积极保持和其他国家红十字会的联系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的联系, 并接受国际援助、捐助等。
(二) 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借鉴
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上的成功经验, 理应作为人类同灾害作斗争的宝贵财富, 各个国家有打破地域, 乃至意识形态的限制, 在防灾减灾中互通有无, 相互借鉴, 共同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努力改进防御灾害的能力与措施。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法律制度一经日本和美国颁布实施之后, 以比较快的速度被其他国家进行立法上的借鉴, 比如, 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吸收借鉴的有灾后重建基金的设立、灾后金融服务恢复方面的特殊政策、针对企业的赈灾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的纳税额等制度。在目前, 美国、日本通过实施之后被证明是有效的法律制度, 我国即使在目前尚没有这些法律制度, 但在国内也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 通过讨论, 结果是希望我国也尽快出台相应法律制度, 如NGO参与救灾法等。
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国民带来了严重的损伤, 在地震发生之后, 我国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受灾后防灾减灾的一些有效经验, 及时启动了全民救援的救灾抗灾机制, 并且及时实施了企业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纳税额的制度、筹集重建基金等一系列的救灾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及时抗灾减灾发挥了一定借鉴作用。当时的救灾减灾抗灾工作中, 我国允许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工作, 同时也允许美国和俄罗斯派出飞机参与地震救灾, 这些做法是对于相关国家立法而做出的,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在减灾方面的一些法律, 我国当时以比较快的速度及时建立了针对汶川大地震进行的救灾制度, 为我国有效、有序开展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防灾减灾方面相关法律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所谓其是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立法工程, 也就是说防灾减灾的立法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 需要出台多部法律, 当然, 我们出台的这些多部法律中可以有类似于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这样的基本法为主体法律, 在此基础上制订其他相关的法律, 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因此, 防灾减灾立法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也不是通过制订某部法律就能够实现的,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完成。针对我国的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我们亟待制订出台灾后国家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救灾方面的职权、义务方面的法律, 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进行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影响救灾的政府及其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在借鉴国外如美国、日本的法律制度的时候, 我们也不能不加消化地进行接纳, 毕竟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日本有巨大差别, 我们所制订出台的法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 并且要使我们所制订的防震减灾相关法律具有一定的制度基础, 便于法律被制订出来之后的顺利实施。在学习美国、日本方面法律制度方面来说, 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些比较成熟并且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地基础立法, 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改乃至制订出台新法。
二、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主要原则
防灾减灾立法需要有相应的原则作引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立法原则之外, 防灾减灾立法还有着自己特有的原则, 可以简要概括为:第一, 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第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第三, 比例原则;第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等。
(一) 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此项原则是我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公众参与和国家干预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我们在开展防灾减灾立法的时候首先必须坚持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防灾减灾中的国家干预措施也就是国家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的需求而依法对相关资源的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或者进行强行征收, 因此, 国家干预是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国家可以制订财政收税等手段进行强行的干预, 以提高公众促防灾减灾工作地积极性、主动性。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的过程中, 不仅要坚持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还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这三者之中,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预防为主”, 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相关的可能的灾害进行事先的预防, 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 对生态环境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三) 比例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体系中的比例原则是一项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原则, 是最能体现防灾减灾特点的原则之一。在防灾减灾立法中的比例原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必要性原则。即防灾减灾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是必要的, 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其二, 适当性原则。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尽管时间紧迫, 但也要注意采取措施要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至少有益于目的的实现。其三, 利益损害最小原则, 又称为狭义比例原则。也就是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既不要拘泥于法律条文的生硬规定, 置公共利益、人权、个人利益于不顾, 也不要畏首畏尾, 贻误战机, 而是要做出一个利益的权衡, 标准就是利益最小侵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不断对这种利益权衡的标准进行探讨, 并逐步予以明确, 更便于操作。
(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
所谓“便捷、高效”的原则, 是由灾害的突发性和后果的及其严重性所决定的, 灾害是无情的, 许多灾害来势汹涌, 如果不采取便捷、高效的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措施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灾害发生之后或者发现具有灾害的隐患之后, 政府应当及时采取便捷、高效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危险进行排除, 对发生的危害进行尽可能的降低。便捷、高效的原则要求:第一, 必须确保执法相关程序的快捷性, 既要有章可循也不能他繁琐导致浪费宝贵的时间;第二, 实行特殊时期的集权, 使各种权力集中起来, 确保权力行使的高效;第三, 给执行任务的负责组织机构或者相关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因为如果过分注重向上级请示汇报必然浪费宝贵的时间资源, 措施救灾减灾的良机;第四, 应当明确紧急权力的追认制度, 这是基于自由裁量权而言的, 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如果没有得到事后的追认, 须适当对行使权力的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结合我国对于防治灾害发生方面的一些客观实际的具体要求, 我们应当充分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切实完善我国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一) 加大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上文已经说到, 防灾减灾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 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我们对此不能盲目进行, 不能仅仅从立法的速度上来评价防灾减灾立法工作的成效, 必须切实加大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因为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 良好的、正确的理论可以为实践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而如果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防灾减灾立法只能给我国的立法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损害。对此,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相关立法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建立在此领域的基本制度, 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健全、完善;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 体现系统化要求, 全面建立法律位阶不同、效力等级不同、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协调一致、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
(二) 成立统一的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
目前, 世界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统一的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对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的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我们对此应当加以借鉴, 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行政部门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和进行统一的管理, 这样才能防止各部门职责不明、行动不力、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效率。目前,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还在持续进行, 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在防灾减灾方面还非常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工作力度, 对分散在民政、水利、地震、环境保护等行政部门的防灾减灾职责集中起来, 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成立国家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 该委员会直接对国务院总理负责, 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防灾减灾委员会, 开展辖区内的防灾减灾工作, 直接对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在规定由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防灾减灾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和指挥工作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做到“政府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协作氛围, 使防灾减灾工作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同步进行、协调进行, 建立完整齐备、高效运作、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网络。
(三) 完善防灾减灾过程的法律监督机制
法律监督是推动法律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最有效的力量, 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也是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成立统一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的设想, 如果我们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 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以政府为主导, 这个委员会必然是权利高度集中的工作机构, 其权利高度集中是防灾减灾工作高效、快捷进行的要求所决定的。行政权利的高度集中有可能在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因此必须完善对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长效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防灾减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与此同时, 权利的高度集中非常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要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律监督, 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即使在现行体制下, 我国贪污、挪用救灾物资款项的案件时有发生,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害的抗灾过程中, 仍然有害群之马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 对此司法机关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因此, 我们要以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救灾物资和款项使用的审计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 对于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的犯罪人员从重、从快进行判处, 以儆效尤。
综上所述, 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外, 更多的还是要挖掘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针对防灾减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 研究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并在以后的防灾减灾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灾情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每一次灾害的呈现都不会雷同, 带给人们的损害也不会相同。但是, 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灾情如何变化, 我们都应做到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在防灾减灾立法过程中, 必须要全面认识法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也就是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演化为局限性。法律制度往往会在变化多端的灾情面前显出其滞后性、顽固性, 防灾减灾过程中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出现碰撞。当然, 这也是推动防灾减灾立法演进的一大动力。正因为灾情的变化莫测、难以预料等特征, 防灾减灾的立法变化速度之快, 稳定性之差, 解决问题的效果之差强人意等特征成为一大立法的难点与急需攻克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关于防灾减灾的立法的情况, 可以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参照, 但考虑到防灾减灾立法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法律条文的文字本身感兴趣, 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制度背后的根源以及其应对灾情的策略与技巧着手, 力争使我们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做到未雨绸缪, 以人为本,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摘要:防灾减灾作为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重要工作, 既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主管部门、协助部门、民众等各自的职责权限, 也需要通过立法对切实有效的方法、制度予以法定化, 从而赋予其法律效力。防灾减灾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责任与义务, 各国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制度都是在互相借鉴与结合自我发展基础上的结晶, 堪称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的考察, 将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参照, 也提供一份可以借鉴的资料。
【工程减灾】推荐阅读: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08-08
三大工程阶段性汇报(市防震减灾局)10-24
减灾建议05-19
安全减灾05-21
减灾科技06-13
减灾教育09-21
防灾减灾11-11
防灾减灾服务08-27
防震减灾09-06
防雷减灾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