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教育(精选12篇)
减灾教育 篇1
防灾减灾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系统教育, 贯穿于灾害前、灾害发生过程中、灾害之后。初中地理教学应注意让初中生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 树立起正确的灾害观念, 正确看待灾害发生并尝试认识其中的规律, 力所能及地投入到防灾减灾活动中。
1.学会辨识标志, 掌握应有的知识
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先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和灾害有关的知识, 知晓各种灾害的成因、表现、危害, 了解预防灾害的手段和方法等。学习一些和实际生活联系较强的内容, 如学会辨识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等。
灾害到来前夕, 媒体都会发布突发灾害的预警信号, 在看到标志后准确理解灾害的内容, 危害的大小, 并知道如何及时应对, 学生就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灾害了。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相关的预警信号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 让学生观看这些标志, 说出灾害的类型, 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灾害程度是什么。以暴雨预警信号为例, 学生要知道云朵下面加上四个雨点的标志就是暴雨预警信号, 按照等级不同, 分成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几种。红色警报表示三小时内连续的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正确的反应是及时去安全的地方躲避, 而有关部门和抢险单位要随时启动应急方案。同样可介绍寒潮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信号。教师在课堂上, 可以用知识竞猜、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能熟练辨识各种气象标志, 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知识层面掌握各种防灾减灾知识, 使得学生在面对灾害的时候, 有一定的应对常识, 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保证安全。
2.收集资料信息, 运用应会的方法
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学生所生活的环境, 让学生尝试围绕家乡的气象灾害, 自己收集相关资料, 进行信息整理,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组员分工合作, 课前充分准备, 课堂踊跃展示, 尝试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例如对于“台风”这种灾害天气, 学生并不陌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整理, 提取有用的信息。如在自己家乡曾经发生过的台风灾害次数, 台风的名称、 风力大小、运动路径、影响的范围、造成的损害等。 从收集到的各种素材中进行分析, 明白台风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它形成的主要原因, 台风和夏季风之间有什么关系。进一步了解台风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如何确定台风的等级。运用分析、对比, 能否看出台风降水量的变化对造成的灾害大小的影响。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 学生对台风的学习更深入, 更主动、更深刻, 课堂上则更高效、更新颖、更活跃。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得到了培养, 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再指导学生如何从纷繁的资料中整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改变了学习方式、 方法,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开展课题调查, 懂得应对的对策
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还流于表面, 要更深入地学习, 可以让他们围绕资料进行课题调查, 掌握应对灾害的策略, 做到现学活用。
例如学习“泥石流”, 书本过于笼统, 仅介绍其是三大地质灾害之一, 附有一张泥石流的灾害图片。学生无生活经验、体验, 不能深入了解泥石流的危害, 也不能掌握该如何应对泥石流。课堂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展示大量泥石流的相关图片, 并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围绕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再进行课题调查。提出问题后, 让学生运用更多资料, 调查总结, 并充分利用课本第60页活动的图片, 组织学生进一步思考、挖掘:预防泥石流灾害, 应当采取些什么措施?发生泥石流后, 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山区遇到泥石流有哪些逃生线路?
这样组织课题调查, 用生活中搜集的资料发起, 学生在阅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实例后, 加深了对灾害的认识程度, 触目惊心, 同时又能处变不惊, 懂得应对之策。
4.关心灾害影响, 具有必备的情感
进行初中防灾减灾教育,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层面对学生有一定影响和促进, 让他们深刻了解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 从而使得他们增添对家乡的情感和保护家园防灾减灾的决心。
例如讲授长江、黄河, 谈及黄河的水患, 可提供反映黄河流域辉煌文明和历史的图片, 再对比黄河不同时期水患灾害的图片;提供长江流域发生洪灾、 1998年长江抗洪的图片、视频, 让学生感受到灾害的严重破坏。呈现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2011年云贵两省干旱灾害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从生活中汲取正能量, 懂得尊重自然, 敬畏自然。
5.建立防御意识, 形成必要的价值观
防灾减灾教育要从教育学生开始, 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了解身处的这个自然, 学到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 面对灾害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例如列举汶川地震时的真实案例, 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念;每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在课堂上以学生小组为单位, 演绎面对不同自然灾害时, 应主动采取的方法、 措施, 进行防灾演练。教育学生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 如何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保护环境, 保护家园; 面对灾害, 不消极避祸, 运用知识积极应对, 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学生的价值观入手, 强化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 让他们学习一些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防灾减灾教育包含的范围广大、意义深远。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灾害知识, 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 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防灾减灾教育, 要坚持“从经验中学”, 从生活中学。做到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 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
减灾教育 篇2
天灾,是无可避免的,可是,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祸如这天灾一般令人惋惜呢?
2009年1月,上海商学院发生的那具惨案不就是这令人惋惜的人祸的缩影么?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人们往往为那些不幸身亡的人感到惋惜。试想,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防灾的意识呢?情况或许就会大不一样。
人的一生不可能风调雨顺,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灾祸。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正是证明了之一点吗?人要想在忧患中生存,没有些防灾减灾的意识和知识怎么行呢?
要防灾减灾首先要有防灾减灾的意识,要注意身边每一个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细微之处,只有做到面面俱到,你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或许你会说:“干嘛顾忌这些细枝末节,又不会出什么事。”可是,中国有句老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留意这些小地方,就有可能为今后发生重大事故埋下祸根。
5.12大地震中,有一所中学竟无人伤亡,这与校长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据说,这位校长每学期都要让同学们进行防灾演习,所以才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因此这位校长也被网民们评为了最“牛”的校长。
要防灾减灾还要有防灾减灾的知识,任何行动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没有知识就会像无头苍蝇一般,在危险面前不知所措。然而,在危险面前,任何惊慌失措的表现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如前文所提到的校长,假如他没有一些防灾减灾的知识的话,他也不会让同学们每个学期进行防灾演习。而当灾难真的来临时,如果他没有防灾减灾的知识,他又如何指挥得了全校如此多的师生?
反过来再想想商学院的那起惨案,如果那几名女生有防灾减灾的意识,宿舍就不会起火,如果她们有防灾减灾的知识,就不会从高楼上跳下而致死。如果她们能冷静的面对大火,就不会使自己年轻的生命香消玉殒。
减灾教育 篇3
【关键词】学会生存;减灾教育;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9-02
【作者简介】1.李树民,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务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2.张军,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校长,高级教师。
减灾教育课程是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承中创建的课程,是社会、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一、价值追求: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一个永恒话题。纵观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史,地球养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各种资源,同时,地球也以各种自然灾害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回首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史,人类在不断创造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自然增添了累累伤痕,人为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吞噬着社会财富,人与自然的冲突日趋激烈。探索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自然、趋利避害、珍爱生命、防灾减灾,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选择路径:课程图谱
学校坚持“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师生即课程”,“让课程适应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的理念,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
为实现减灾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实践性、探究性,从学生、学校、学科、社会角度建构课程图谱,架构了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可选择、适切性的教育。
减灾馆课程是以学会生存、生命关怀、健康第一为立意,以减灾教育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实践、探究、体验为学习经历的综合性校本课程。特需课程是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所设置专门课程,是指在某些领域内存在特殊潜能和天赋,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学生,针对学生志趣方向、优势潜能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特需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一是制定层级化课标。依据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精神,学校制定《减灾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减灾教育的理念、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明确课程实施的直接要求和延伸要求。依据减灾教育课程标准,经过不断积淀和修订完善,最终我校形成《地质灾害防与治》《顺雨调风——气象灾害防与治》《电与核辐射》《生态环境灾害》《人为灾害中的化学常识》《多元化危害及应对措施》《中国古今防灾减灾史略》《防灾减灾英语读本》《重建心灵家园》《人与自然写作素材读本》等校本减灾教育课程丛书。
二是构建课程序列。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构建序列课程目标。以纵向衔接、横向整合的方式设计高一、高二年级、各阶段课程目标,合理组织一种先后有序、上下联系、层层递进、合理而有序列的梯次细化的序列目标。
三是选择性学习。在周三和周五下午某一节课,在“规范性”中体现“选择性”,尝试“走班”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在固定班级和教室,走进减灾教育课程基地探究区域,把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利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问题。
四是融通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学校从社会中集聚减灾教育资源,拓展减灾教育的时空;另一方面,学校向社会辐射教育资源,提升社会的教育含量和教育品位。学校与无锡市国土局、环境保护局、民防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相关单位紧密协作,签订共建协议。使学校教育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延伸,收到良好成效。
五是构建恰当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实行同一个体纵向发展评价和不同个体横向比较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纵向发展评价为主。在每年4月、6月、12月,通过学生共同体的自荐、年级推荐,师生测评,无锡市相关部门专家审核,评选优秀学习共同体,以此激励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率作用。
三、学习变革:跨界学习
减灾教育中的跨界学习并非否定学科性质,并非否定学科边界,而是借助学科与生活的链接、学科与“人”的关联。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知识内化规律以及知识生成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目标。跨学科之界,多学科融合、镶嵌。以学校优势学科——地理学科为主导,辐射和渗透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
在开展题为“地震灾害引起核泄漏”综合实践活动时,从地理角度探究解释地震的成因、学校抗震设防及地震之后的自救,引导学生安全避开灾害。从物理角度探究纵波(P波)和横波(S波),由于横波的运动速度比纵波慢,因此,若能在横波到达并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或黄金12秒预警时间。结合核辐射探究从核裂变到核电站、核辐射等。从化学角度探究原子结构理论探究。从生物角度探究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核辐射发射出来的高能粒子进人体内后影响和改变DNA分子结构,使其变异,导致DNA所合成的蛋白质不具有原本应具有的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如导致细胞的癌变等。
四、组织管理:共同体再造
一是教研共同体。发挥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名师工作室“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在课程开发中,凝聚着共同体合作,强调顶层设计,增强课程建设适切性。学科跨界使学科教研工作从“学科单线制”调整为“学科、共同体复线制”,整体联动,采取集体审议的方式,融通相关学科,打破过去教师个人或松散的教研组织形式。
二是“学校——社会”共同体。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相关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无锡市国土局、环境保护局、民防局、地震局、气象局参与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减灾教育课程和课程实施方案。
三是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发形成各种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的组合、成员的角色定位呈现动态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定期进行合作小组调整,让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自然强化。
五、教学组织变革: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下,有选择性进行学习,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教学组织形式。
浅谈江苏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 篇4
1 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高
自5·12汶川地震之后,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江苏,海洋灾害日趋严重,各级政府也将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提上日程。每年的“防灾减灾日”,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地都会广泛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但这显然还未形成正规常态化的教育体系。而且单纯靠偶尔的宣传教育不能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公众难以形成普遍性和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意识。
1.2 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略显单一
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应涵盖灾前教育、灾中教育和灾害教育3个方面的内容[2]。目前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未能全面涵盖三者。江苏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上存在忽视灾害技能养成、教学资源欠缺和教学方式呆板等诸多问题。现阶段,江苏地方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只注重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忽视了海洋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训练,尤其是未对从事海上作业的人员、沿岸地区与海洋打交道的人员进行灾害技能的培训。
2 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博物馆教育是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方式的重要补充,全面提高江苏海洋减灾教育的综合能力
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而言,博物馆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它一方面运用大量的海洋生物标本、海洋仪器设备、模型等实物资料,作用于公众的感官;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灾害影像、仿真演示、场景复原、历史录音重播、历史新闻纪实、各种灾害讲座和画册宣传等,多感官、多渠道地向公众传播信息。这种教育方式无论从人的生理机制或者认知过程来说,都会使公众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和理解[3],使公众树立起防灾、抗灾、减灾的意识,认识到江苏海洋灾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全面提高江苏海洋减灾教育的综合能力。
2.2 博物馆教育能推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社会化,更好地为江苏社会发展服务
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对象包括政府各管理部门(海洋、水利、气象、交通等)、沿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众等。国际博物馆协会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变革和发展。这个主题从更高层次上明确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4]。而在海洋防灾减灾方面,博物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收藏、陈列和科研,而是多元化、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博物馆教育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使公众深刻地意识到海洋灾害在现代社会中所造成危害的综合性、广泛性和严重性。如今,博物馆正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其教育职能,推动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社会化,更好地为江苏社会发展服务。
3 如何更好地发挥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3.1 加强自身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博物馆教育的参与性
首先应注重博物馆自身的宣传,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广大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广泛互动,这是提高他们接受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这种教育形式的先决条件[5]。其次博物馆应加强与江苏各地各级宣传、教育、海洋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联系,联手建立长期的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形成对公众进行灾害教育的有效纽带,将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打造成江苏海洋防灾减灾社教中心。
3.2 以实体博物馆、体验式展览为基础平台,以新技术为工具,打造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
随着江苏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走上现代化的探寻之路,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内容、陈展方式、信息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满足公众多元化文化的需求,提升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传播能力,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标。
3.2.1 让海洋实物资料“说话”
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在收藏大量的海洋生物标本、海洋仪器设备、模型、历史海洋灾害新闻纪实等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实物资料的社会价值。让大量海洋实物资料“说话”是博物馆的语言特色。这些海洋实物资料最具有真实感和原始性,具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感染力。让实物资料“说话”能够引起公众共鸣,促使思考,传播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3.2.2 体验式展览呼之欲出
大量的海洋实物资料是防灾减灾知识无声的“传播者”,而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设立的体验式展览打破了墨守成规的传统展览模式,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加新颖的陈展方式来体现博物馆的参与性,实现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教育平台。如以江苏历史上某个台风灾害为例,将其产生、路径走向、登陆到灾害影响整个过程量身订制,让当时的台风灾害实景还原,使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融入感,更加的深入人心。又如借助模型、影像等现场模拟演练学习海洋灾害发生过程及如何逃生自救,养成在发生海洋灾害时不害怕的心理素质,培养安全应对能力。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展览方式,让博物馆与公众产生互动,更能形成生动的参观记忆,强化海洋防灾减灾意识,达到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
3.2.3 信息技术成为亮点
移动网络媒体、数字化展示无疑给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展览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博物馆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将实物展览与新型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公众不仅可以眼看、耳听,而且可以触摸、亲自操作和演练,通过数字影像、互动点播、数字化录音导览机、光碟自动导览系统、多媒体电视等多媒体辅助系统[6],使公众更好地吸收博物馆展示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4 小结
安全教育-防灾减灾总结 篇5
今年“5.12”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开展 “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安徽省教育厅、地震局<关于在全省学校开展“防灾减灾”专题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我校在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月中开展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总体部署,重点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全面增强广大师生的应急防范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增强广大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推进我校减灾能力建设。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
三、活动时间
2013年5月1日至5月31日。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校2011年“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
主 任:
成 员:中小学班主任
具体负责“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实施。办公室设在总务处。
五、活动内容
为使我校“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搞得活泼生动,富有成效,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安排的主要内容有:
1、“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各班要根据我校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对学生应急知识的培训教育,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五个
一”宣教活动:
一份宣传材料:各班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给全校369位学生发放一份防震减灾教育宣传材料,专门用来宣传风雹雨灾、雷电、火灾、地震等各种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
一次培训:利用班会、校会时间让全体中小学生集中观看以防震为主的专题教育片。通过五次集中观看专题教育片,学生防震防灾知识意识有了普遍的提高。
一次展览: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及图片展示板宣传防震防灾知识和图片,教育结果明显。
一次演练: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并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组织了三次防震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提高了学校教职工、学生们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一次活动:全校中小学十一个班分别进行一次“寻找安全避险位置”活动。通过学生与老师或家人一起教室、家庭等场所室内外最安全的避险位置的活动,增强了学生避险意识和能力。
2、开展了全面的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各班在“防灾减灾宣传月”期间认真开展安全工作自查,自查的重点部位是校舍、饮食和饮用水卫生、教育教学设施、门卫及值班制度的落实、用电用火和消防安全及学生的在校管理、化学药品的安全等,安全自查认真细致,每一项安全内容,每个部门的安全情况,各个位置的安全状况都要查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要立即整改确保整改到位,确保不发生事故。
防灾减灾,人类共同面对 篇6
在“5·12”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雹和强降雨于5月10日侵袭了甘肃省岷县部分地区,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场山洪泥石流灾害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的普及宣传和组织落实工作,不断增强全民的灾害忧患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当前摆在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骤然而至、猝不及防的天灾人祸,我们應当总结古今中外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地唤起广大民众以及各级组织领导者的忧患意识和防灾抗灾观念。
“灾害总是在乘人不备的时候到来。”我们应该将防灾减灾意识实实在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只有从日常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能构筑防灾减灾最坚实的基础。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防灾减灾,人类当应共同地面对!
减灾教育 篇7
关键词:幼儿园,防灾减灾,教育目标,依据
所谓“目标”, 是对预期效果的描述。幼儿园防灾减灾教育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宏观上讲, 对于幼儿这个未成年群体而言最重要的无疑就是避险、自救和求救, 具体描述可以是:在灾害事件发生时, 幼儿能够尽可能安全、快速、有效地撤离和保护自己并寻求帮助, 减少伤亡。那么具体到幼儿的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情感和社会性品质等方面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需要从科学的安全观、灾害事件的特征、幼儿发展的要求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科学的安全观
所谓“安全”, 最早的提出是源自工业生产中, 认为“无危而安, 无损则全”。但事实上, 绝对的安全是一种极端理想的状态, 根本不存在, 现实中的安全应该是指“将伤害和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状态”。[1]因此, 当我们需要把握在何种程度上保护幼儿安全的时候, 我们至少应该认清安全的两方面特征, 第一, 安全是动态的, 安全与否的状态是可控制的, 而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的行为, 不是物或者环境。那么我们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和安全教育都应该更关注教师和幼儿的行为, 而不是为其创造绝对不受伤害的客观环境。第二, 安全是一种心理上的可接受水平, 也就是说对于是否安全的评价可能因人而异,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慎重权衡伤害与发展之间的得失利弊, 另一方面也要与幼儿家长有充分的沟通, 了解家长的态度, 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
二、灾害事件的特征
幼儿可能遭遇的不安全事件包括三种:常见意外伤害、人为恶意伤害、突发重大灾害。三者在发生的可能性、过程的应对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我们这里讨论的防灾减灾教育主要是针对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的安全教育。这里“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的定义与国际国内在救援中提及的紧急事件、紧急情况、紧急状态 (public emergency) 、非常状态、危机等定义基本一致, 在相关研究中对其特征的描述包括:突发性、危害性、[2]公共性、严重性、复杂性、[3]紧迫性、破坏性、模糊性、[4]未来性、不确定性[5]等。我们认为幼儿园可能遇到的突发重大灾害事件包括四个主要特征。
(一) 发生的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
重大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低、可能性小, 很多人一生只遇到一次甚至没遇到过, 所以遇险的人群往往经验缺乏、准备不足。但是灾害事件的诱发原因复杂多变, 想要彻底防范和杜绝是基本不可能的。同时, 由于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在其时间、规模、态势、影响中某些方面超越常规且难预测, 因此其破坏性、危害性大, 不可忽视。对这类后果严重的灾害, 有足够的重视、具备必要的认识、掌握基本的防灾自救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二) 受灾对象具有群体性
灾害事件发生时, 险情往往涉及到一个群体, 人数众多, 容易导致群死群伤。避险、救援任务也因对象数量众多而增加难度, 同时由于受灾群体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 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大家脱离危险, 一旦产生负面影响, 将会给避险施救工作增加新的障碍。因此积极地自救和互助非常重要, 这个过程中守秩序、听指挥、传递信息也是获得救援的有效措施。
(三) 灾害发生突然
灾害事件的发生有突发的和慢性发展的两种, 慢性发展的灾害如酸雨是在引起重视的前提下可以提前控制的, 但更多的灾害事件如地震、火灾则是突然发生, 且需要立即处理的, 具有紧迫性, 我们在此讨论的灾害事件也是指后者。灾害事件突然发生时, 人们的措手不及、杂乱无章是致使险情扩大的重要原因;冷静迅速的反应、有序的组织和必要的经验是减少伤亡和损失的重要条件。
(四) 应对过程有持续性且影响因素复杂。
重大灾害事件因其过程一般不会在瞬间结束, 且带来的后果难以在短时间恢复,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 问题都在解决过程中, 危机可能缓解, 也可能持续甚至发酵, 其变化趋势值得引起重视。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应急机制包括预警、处置、善后等部分, 这提醒我们防灾避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们要了解灾前如何判断、准备, 也要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技能, 还要清楚灾后值得警惕、关注的问题, 而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既包括初步的避险, 又包括陷入险情之后避免损失扩大的自救和求救。
综上, 从灾害事件的这些特征看来, 帮助每个人学会在重大灾害事件发生时避险自救是非常重要的, 与之相关的学习包括对灾害严重性的认识、判断与鉴别经验的丰富、行动能力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四个方面。
三、幼儿发展的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在健康领域教育中提到“幼儿需要成人的呵护, 但不能剥夺其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避免影响其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面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 幼儿除了接受成人非常有限的保护, 还必须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保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而一生的发展必须强调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来审视, 危机应对就是要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和技能用于紧急避险和求救求助, 而并非像专业人员一样习得特殊技能, 因此防灾减灾教育也不能是一个孤立的教育内容,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各个方面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比如火灾逃生, 要求幼儿能够迅速地对教师的指令作出反应, 能够清楚地理解教师所给的信号, 能够稳跑快跑有序跑……这些都应该在常规活动中反复强化, 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起到更好的效果, 而不是专门的逃生演练实现的。因此防灾减灾教育的目标也应该和其它发展目标相结合确定。《指南》为幼儿发展呈现出了最全面的目标, 我们也择其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内容, 从建立自护行为、丰富认知经验、塑造良好情绪和意志品质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 建立安全自护行为
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育强调要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顾荣芳解读《纲要》健康教育思想时指出:“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6]而安全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也一定是以建立幼儿的安全自护行为为核心目标。尤其是低龄段的幼儿, 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 其认知很大程度上需要以行动为指引, 才能去认识和思考, 因此, 行为方式的建立可以先于对隐患的辨识。另一方面, 即使幼儿对隐患有了清晰的认识, 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行动能力, 也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比如火灾时幼儿都清楚地知道如何从规定路线逃生, 但由于运动的平衡性协调性不好, 跑步时总是摔跤, 也不能及时地转移到安全地点。《指南》在健康领域对3-4岁幼儿的发展目标表述当中多次出现“在帮助下”、“在提醒下”这样的提法, 充分说明该年龄段幼儿由于认知经验缺乏、认知能力有限, 要让其清楚辨识安全隐患, 做到主动避险, 是不太符合其年龄特征和水平的, 对该年龄段幼儿的安全教育应该强调“听从、跟随成人躲避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行动能力。因此, 安全自护行为的建立是防灾减灾教育的首要内容, 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反复强化中形成能够起到自我保护作用的一些习惯, 比如走路时自觉地靠右靠边行走不乱跑, 将行为变成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7]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行动能力, 比如通过锻炼帮助幼儿走得更稳、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跨得更远、力量更大以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我保护。
(二) 丰富认知经验
《指南》在明确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时, 主要提到对求助信息的掌握、对常见的安全隐患的辨别、对安全标志的认识、对基本规则的理解, 再结合《指南》语言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目标表述仔细推敲, 可以发现对4岁以下幼儿发展目标的表述多以记住、复述为要求, 而对4岁以上的幼儿多以解释、表达、评述为要求, 可以看出,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经验的掌握有记忆和理解的不同侧重。那么, 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 我们也需要有相应的目标定位。4岁以下幼儿在获取知识经验方面以识记表面特征, 巩固记忆经验为主,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低, 那么在丰富其避险、自救和求助经验时应以强化记忆无须变通的特定经验为目标, 比如对教师指令的记忆和反应, 对个人信息的准确复述等。4岁以上幼儿演绎推理思维有明显提高, 因此在丰富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以逐步提高理解性为目标, 让幼儿了解行为与后果、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能够主动避险的目标。这种发现关系的能力培养需要和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紧密结合, 比如科学领域中提到的“能够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 “能够探索发现常见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都是幼儿学会辨识安全隐患时需要的能力。而“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是《指南》对5-6岁幼儿提出的目标, 也就是说对5岁以下的幼儿丰富的安全知识还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为主。
(三) 塑造良好个性及社会性品质
情绪情感及意志品质往往是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因此塑造良好的情绪情感及意志品质有助于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首先, 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积极应对是迅速避险的条件之一, 但纵观《指南》全文, 未见“冷静”这一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冷静对于幼儿而言是不太现实的要求, 从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与冷静相反的状态是冲动, 导致冲动的诱因往往和焦虑、恐惧有关, 而引起焦虑的内因包括胆小、不自信、能力不足、人际亲密度低等, 要减少幼儿在面对危机时的惊慌失措, 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提升幼儿的能力和增加勇气, 以此建立自信, 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同时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 让幼儿在焦虑时能够信任教师, 也是避免惊慌的手段之一。其次, 在群体避险的过程中, 集体行动、听从指挥、遵守共同规则也是成功避险和获得救援的有效策略, 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让师幼沟通变得真正有效, 在紧急情况下保证教师的指令能够起到作用。此外, 帮助幼儿形成集体意识、理解并习惯于遵守规则, 按照《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提到的轮流、分享、合作等要求, 在集体行动中增强秩序性、合作性, 也对自救和互助有积极意义。
综上, 我们将在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中, 以此为依据, 进一步梳理幼儿园防灾避险教育的具体目标, 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叶龙, 李森.安全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7页.
[2]赵廷彦, 赵江华.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概念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 2010 (5) .
[3]马颖.对突发事件的认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 (12) .
[4]柳妍.城市人口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疏散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倪长健, 王杰.再论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J].灾害学, 2012 (7) .
[6]顾荣芳.保护幼儿生命, 促进幼儿健康——《纲要》幼儿健康教育思想解读[A].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C].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二版) .
减灾教育 篇8
多年来, 地震系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其中,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具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传播的公共设施, 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动员全社会广泛和自觉参与防震减灾实践, 有效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最佳场所[1]。建设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提升基地的吸引力, 让基地始终保持最佳的服务状态, 才能持续发挥其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推进作用。
1 广东省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 国内外大震频发, 特别是汶川、玉树地震之后, 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需求急速增加, 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因此,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只有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力度, 在科普资源的开发、科普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推陈出新, 提升基地的吸引力, 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2]。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 我们在展馆的科普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1 强化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力度, 科普宣教常态化
1.1.1 建立公众开放日制度
省地震科普馆实行公众开放日制度。我们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时段, 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使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实现常态化。从2009年我国设立“5·12”防灾减灾日以来, 每年防灾减灾日的所在周, 我们会举行为期一周的防震减灾宣传周, 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1.1.2 多部门合作, 形成合力
在这些重要时段, 科普馆还联合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等组织大型集中科普活动, 扩大宣传的效果。如联合省科协举办“广东省全国科技周暨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活动”。通过现场赠送科普图书、科普光盘等资料, 展示地震监测设备、地震应急包、地震应急指挥车等装备, 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 引起了公众对于防震减灾的关注。通过集中科技、地震、气象、农业、生物等多个部门的科普资源, 增强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声势和效果, 拓宽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面;开展“平安中国”系列公益活动, 联合广州市科信局组织地震、科技、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观看防灾题材动画电影《今天·明天》, 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围绕社会热点, 举办专题宣传活动, 提高科普宣传的实效性
在做好常态科普宣教的基础上, 科普馆紧紧抓住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力求突出科普工作热点。
2011年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 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对我国的核电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于核安全尤为关注。为了消除社会公众对于核电安全的疑虑, 普及地震与核安全科普知识, 2012年科普馆联合中广核集团在全省启动“地震与核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周”, 近万人参与了此次科普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专家作防震减灾与核安全知识讲座、现场答疑、地震与核安全知识展览等。此外, 还联合中广核集团共同编制《地震与核安全》小册子, 进一步对社会公众关注的地震与核电安全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
1.3 加强与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1.3.1 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
科普馆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六进”科普宣传活动。防震减灾科普宣讲团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 分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宣讲团等。地震科普宣教具有针对性, 更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
1.3.2 联合省关工委开展青少年暑假教育活动
2012年, 为支持省关工委开展基层社区青少年暑假教育活动, 科普馆被授予“省直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基地”称号。2013年暑假期间, 与各单位关工委合作组织的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活动20次, 共计2000人参与。
1.3.3 联合街道开展青少年暑假教育活动
作为黄花岗街道青少年暑假社区教育活动的定点单位, 暑假期间, 科普馆专门接待社区内青少年的参观体验, 已成为“印象黄花”参观游览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站。
1.3.4 联合南方报业集团开展“小记者讲地震”活动
作为南方报业集团小记者的实习基地, 省地震科普馆多次举办“小记者讲地震”活动。活动采取采访的方式学习地震科普知识。活动结束后, 小记者通过通讯稿的形式在报纸上刊登, 或者是通过出境采访的形式在电视台播出。通过双方的长期合作, 一方面提高了小记者的地震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省地震科普馆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前来参观体验。
1.4 开发科普资源, 将防震减灾科研成果转化为地震科普资源
省地震局的地震科研在多个领域都走在全国地震系统的前列。但是, 社会公众对于防震减灾事业乃至这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公众对于防震减灾事业不了解的结果, 就是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漠视, 甚至是对地震局的不满和谩骂。因此, 通过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 让公众了解防震减灾工作的真实情况和最新的科研成果, 一直是摆在地震科普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难点就在于如何把专业和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资源。近两年来, 科普馆在开发地震科普资源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十二五”期间省地震局开展“地震安全基础能力和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科普馆抓住这个契机, 积极挖掘出其中能够转化为地震科普的资源。经过两年的开发, 科普馆对震害预测、抗震性能普查、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这三个项目进行信息处理、建立网站。2013年科普馆进行全新改版, 设置了防震减灾服务产品区, 展示了广州市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广东省建筑物抗震性能查询系统、广东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通过触摸屏的互动演示, 公众可对做过房屋抗震性能普查和震害预测的地方进行查询, 对建筑物地震安全信息、农居地震安全技术等信息进行查询。
1.5 根据公众的需求, 及时更新改造, 丰富科普宣传资料
1.5.1 及时升级改造, 每年都有新亮点
省地震科普馆自2006年建成以来, 根据公众的需求以及震情的发展, 及时进行升级改造, 做到每年都有新亮点。如2009年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 制作了“汶川8.0级地震震害”专题展板;2011年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后, 再次进行改版, 制作了“日本地震”专题;2013年, 科普馆增设了“防震减灾服务产品展示区”“全球地震带模型”, 增强展馆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1.5.2 结合科普宣传工作的需求, 编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
省地震科普馆先后制作了《城市防震要点》《认识地震》《人类应学会与地震共存》《地震预警》等宣传折页, 《地震?防震?法规知识100问》《广东省防震减灾知识100问》《让我们一起努力——5.12汶川地震宣传手册》《汶川地震震害图集》等图书, 《如何测定地震》Flash动画宣传片。
1.6 借助媒体力量, 科普宣传效应由点到面
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媒体的大量报道是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效应倍增器。依靠科普基地的宣教人员单枪匹马开展地震科普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做好“点”的工作, 利用媒体放大成“面”, 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两年来, 科普馆加大了与媒体的沟通力度, 建立了“媒体开放日”制度。
2012年, 为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方式, 为即将来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造势, 省地震科普馆举行以“减灾、安全, 建幸福家园”为主题的首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是召开新闻通报会、参观地震监测及应急救援装备展、地震科普馆等。在科普馆, 媒体记者了解了科普馆全新改版的内容, 并围绕这些新内容找亮点, 全力推介科普馆, 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观。
1.7 利用社会资源, 拓宽地震科普基地的宣教平台
2012年, 在省地震局、越秀区关工委、越秀区教育局领导的协调下, 省地震局与越秀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共建地震科普馆。由学校出场地, 省地震科普馆负责场馆建设。省地震科普馆还就科普讲解员的培养和设施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2013年, 在省地震局、深圳市地震局领导的协调下, 省地震局与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共建地震科普馆。由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出场地, 省地震科普馆负责场馆的建设。借助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 拓宽科普馆科普教育的平台, 扩大地震科普宣传的辐射面。
1.8 发挥网络优势, 实现地震科普基地数字化
实体科普馆存在投资大、覆盖人群有限、维护更新困难等局限性。为发挥网络媒体宣传覆盖面广的优势, 科普馆在省地震局的官网设置了“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专栏。此外, 数字地震科普馆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不同于地震科普专栏, 数字地震科普馆将采用360°实景技术, 以实体展馆为蓝本进行实景拍摄, 实现虚拟漫游参观。另外, 还将设置动漫游戏厅、影视厅、图书厅、专题导览等。届时, 广大公众可以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参观科普馆, 学习地震科普知识。
2 存在的不足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 省地震科普馆的科普宣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提高防震避险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与新形势下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科普馆本身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展示内容不规范, 专业性太强
2.1.1 内容设计不规范
目前, 展馆所展示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全球以及中国的地震灾害情况;二是地震的基本知识;三是地震系统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介绍;四是防震准备与避震措施。但是, 公众最关心的房屋抗震方面的内容较少。
2.1.2 专业性太强
展板区的展示内容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 导致有些知识未成年人难以理解和吸收。学生最关心的“地震来了怎么办”局限于理论的介绍, 降低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2.2 展示载体不够丰富, 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
目前, 科普馆的展陈方式主要是展板、声像资料、仪器设备。虽然近两年来增加了全球地震带模型和防震减灾服务产品等互动设备, 但是总体比例还是偏低, 公众能直接动手参与和直观展示原理的设备不够丰富。
2.3 宣教队伍人员配备不足, 培训力度尚不够
2.3.1 人员不足
受编制的限制, 科普馆专职科普人员只有2名。但是科普馆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既包含日常接待、维护更新, 又涉及到科普活动的组织、科普资源的开发。所以, 目前的人员配备是不够的。
2.3.2 培训力度不够
无论是地震系统还是科技部门, 目前针对科普宣教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的机会都不多, 不利于科普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2.4 经费不足, 导致展馆的建设与运行力不从心
科普馆的日常维护与升级改造的经费由省地震局财政拨款。但是相比于防震减灾其他各项工作, 科普宣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科普馆在升级改造和开展科普活动时, 许多好的创意无法实现。
2.5 科普宣教产品匮乏
目前, 科普馆制作的地震科普宣教产品主要是宣传折页、小册子、图册等平面载体。今年, 制作了“如何测定地震”Flash动画宣传片。但是, 基本上都是自己单打独斗制作的产品, 形式单一, 数量匮乏, 无法适应当下公众求新求变的特点。
3 进一步加强省地震科普馆科普能力建设的对策
3.1 规范基地展示内容, 突出宣教重点
3.1.1 防震减灾宣教内容的规范化
目前,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展示内容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 致使内容编写各自为政, 展示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出现内容迥异的科普宣教内容, 从而引起社会公众对地震部门权威性的质疑。建议由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组织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紧急救援等方面的专家对可能存在争议的科普宣教内容开展论证, 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 使科普教育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
3.1.2 根据公众的需求, 突出科普宣教的重点
地震原理、地震系统内部各项工作的介绍是必要的, 但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 加大防震抗震内容的分量。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 公众最关心的是“我们家的房子安全吗?”“怎样建设安全抗震的房屋?”等问题。我们应根据公众的需求, 加大这方面的比例。在展馆的展示中, 增加比如“什么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比较好”“土木、砖混、框架结构房屋对地震的不同反应”“构造柱、圈梁应该怎么做”“隔震减震技术应用”等内容。
3.2 丰富基地展示载体, 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3.2.1 多设计一些形象生动的模型。
青少年是防震减灾宣传的主要对象, 地震科普馆作为开展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 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的展陈方式对他们是毫无吸引力的[3]。而形象生动的模型, 能够让参观者在感受、实践中受到教育。比如地震虚拟仿真场景逃生训练、动手搭建抗震建筑、地震警报器、地震振动台等模型。有了模型, 专业的地震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 会更加直观易懂。让参观者自己动手参与, 寓教于乐的宣教模式更能被青少年接受。
3.2.2 形成展品产业化
目前, 全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需要大量具有展示意义的地震原理模型。充分利用先进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 研发出群众喜闻乐见科普展品, 而依靠科普基地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安徽省已建立全国首家“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 实现了科普展品产业化。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范例, 对那些有能力研发、制作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形成产业化。实现互助共赢, 提供先进科普展品的目标。
3.3 加强业务培训, 打造科普专家队伍
3.3.1 打造科普队伍业务培训平台
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要求宣教人员既具备较全面的地震各专业知识背景, 又深谙科普宣教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传播技术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通过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 针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地震专业水平;建议通过科协或科普基地联盟等组织, 打造科普队伍业务培训平台, 逐渐建立开展宣教人员岗位业务培训的长效机制。
3.3.2 成立科普宣教中心
其次, 为确保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人员的稳定性, 建议省地震局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中心, 配备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科普宣教中心负责展馆的运行和维护、科普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科普资源的开发和推广、科普宣讲团的组织和管理、市县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指导。
3.3.3 完善科普专职人员的职称评审办法
目前, 对于科普专职人员的职称评审尚处于空白的状态, 这大大降低了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议中国科协建立“科普师”职称评审制度, 激发科普专职人员的工作热情, 壮大科普队伍。
3.4 以奖代补, 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 是科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很多基地受困于经费的不足, 导致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改造、好的活动创意得不到落实, 极大地降低了科普基地的吸引力。科普基地得不到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 归根结底源于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所产生的无形效益, 显然无法与防震减灾其他各项工作所产生的有形成果相比, 因此在经费的投入中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建议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基地考核制度, 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经费支撑。中国地震局可以借鉴中国科协的做法, 通过每年对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进行考核, 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基地资格, 考核合格或优秀的给予相应的经费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树立管理者的危机感, 促进科普基地的持续发展。
3.5 利用内外资源, 建立宣教产品创作合作机制
时代的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变化, 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普产品不能只重视单纯的普及、灌输科学知识, 而应该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由于经费、研发能力等客观原因, 创作出适合各类对象的科普宣教产品是多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短板。由于科普宣教产品不能满足新时代公众的需求, 严重影响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实效性。
建议建立科普宣教产品创作合作机制。首先是地震系统内部的合作, 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其次是地震系统与行业外专业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影视公司、动漫公司等专业机构的合作, 发挥他们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创作出相应的科普宣教产品, 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科学素养的社会公众的需求。
4 结语
地震本不是灾害, 人类在地震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多措并举, 建设高水平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 对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为防震减灾宣传的固定阵地, 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 对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为例, 介绍展馆在防震减灾科普资源的开发、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提升地震科普馆的吸引力, 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探索,不足,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屹, 陈锋, 安东, 等.防震减灾科普馆及科普产品发展方向探索[J].城市与减灾, 2013 (4) :27-29.
[2]李炜, 李彬, 林静, 等.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国际地震动态, 2005 (10) :37-40.
减灾教育 篇9
由于中国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时期内逐步建立起相关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 因而我国的这些关于防灾减灾的法律是在不同的组织体系和部门的领导之下起草制订的, 导致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却又严重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容易造成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的相互推诿和各自为政。有的法律表述不够清晰、歧义较大, 不同法律之间具有重复乃至相互矛盾的地方, 和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立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
一、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考察
世界上如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的经验, 可为我们国家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对于减灾、防灾的综合化、立体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格局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 这些国家从中央政府直至基层政府均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 一般在各级政府组建了专业的救援队伍, 政府对这支队伍进行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 并建立了高效和严格细致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细则、程序, 防灾减灾工作一般由在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建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体制, 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预防工作, 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众的教育, 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建立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注重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平时的演练工作, 提升专业队伍防灾减灾工作实战能力和水平, 一旦有灾害事故发生,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注重对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对于相关防灾减灾事项一般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便于操作执行。美国官员防灾减灾的法律有近100项, 日本也有50多部, 美国和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比较完善和健全。
(一) 日本的防灾减灾立法
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规范体系是以1961年公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为根本的一个巨大的法律体系。《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这个国家最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 是日本制订其他相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作为防灾减灾方面的基本法,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使原先日本本来比较散乱的法律第一次得到系统化、体系化, 这部法律使日本当时已经出台颁布的相关法律得到了有机地结合。该基本法的规定了日本民众特别是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了日本防灾减灾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规定了制订防灾减灾规划制订的程序、要求, 规定了灾害产生后关于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及其专门组织机构和相关协作部门的职责, 规定了灾害发生后日本政府财政支持的相关措施。在这个基本法的基础上, 日本对于其他的抚恤金发放、灾害救助、受灾者生活重建等方面的完整的法律规范, 以及地震特别措施法等, 这些法律以《灾害对策基本法》为主体、其他相关领域立法为补充,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为日本整个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和制度保证。
和美国一样, 日本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在日本, 发生灾害的时候, 日本都道府县会委托该国红十字会进行相关物资准备和医务人员的派遣等工作, 在红十字会派出自己机构医务人员的同时, 红十字会还负责对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整合, 便于充分发挥医疗救护的作用, 形成救护合理机制。在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积极保持和其他国家红十字会的联系以及国际红十字会的联系, 并接受国际援助、捐助等。
(二) 美、日防灾减灾的立法借鉴
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 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上的成功经验, 理应作为人类同灾害作斗争的宝贵财富, 各个国家有打破地域, 乃至意识形态的限制, 在防灾减灾中互通有无, 相互借鉴, 共同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努力改进防御灾害的能力与措施。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法律制度一经日本和美国颁布实施之后, 以比较快的速度被其他国家进行立法上的借鉴, 比如, 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吸收借鉴的有灾后重建基金的设立、灾后金融服务恢复方面的特殊政策、针对企业的赈灾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的纳税额等制度。在目前, 美国、日本通过实施之后被证明是有效的法律制度, 我国即使在目前尚没有这些法律制度, 但在国内也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 通过讨论, 结果是希望我国也尽快出台相应法律制度, 如NGO参与救灾法等。
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国民带来了严重的损伤, 在地震发生之后, 我国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受灾后防灾减灾的一些有效经验, 及时启动了全民救援的救灾抗灾机制, 并且及时实施了企业捐款可以抵扣一定纳税额的制度、筹集重建基金等一系列的救灾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及时抗灾减灾发挥了一定借鉴作用。当时的救灾减灾抗灾工作中, 我国允许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工作, 同时也允许美国和俄罗斯派出飞机参与地震救灾, 这些做法是对于相关国家立法而做出的,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在减灾方面的一些法律, 我国当时以比较快的速度及时建立了针对汶川大地震进行的救灾制度, 为我国有效、有序开展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防灾减灾方面相关法律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所谓其是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立法工程, 也就是说防灾减灾的立法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 需要出台多部法律, 当然, 我们出台的这些多部法律中可以有类似于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这样的基本法为主体法律, 在此基础上制订其他相关的法律, 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因此, 防灾减灾立法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也不是通过制订某部法律就能够实现的,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完成。针对我国的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我们亟待制订出台灾后国家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救灾方面的职权、义务方面的法律, 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进行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影响救灾的政府及其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在借鉴国外如美国、日本的法律制度的时候, 我们也不能不加消化地进行接纳, 毕竟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日本有巨大差别, 我们所制订出台的法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 并且要使我们所制订的防震减灾相关法律具有一定的制度基础, 便于法律被制订出来之后的顺利实施。在学习美国、日本方面法律制度方面来说, 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些比较成熟并且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地基础立法, 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改乃至制订出台新法。
二、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主要原则
防灾减灾立法需要有相应的原则作引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立法原则之外, 防灾减灾立法还有着自己特有的原则, 可以简要概括为:第一, 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第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第三, 比例原则;第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等。
(一) 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此项原则是我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公众参与和国家干预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我们在开展防灾减灾立法的时候首先必须坚持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防灾减灾中的国家干预措施也就是国家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的需求而依法对相关资源的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或者进行强行征收, 因此, 国家干预是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国家可以制订财政收税等手段进行强行的干预, 以提高公众促防灾减灾工作地积极性、主动性。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的过程中, 不仅要坚持国家干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还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这三者之中,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预防为主”, 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相关的可能的灾害进行事先的预防, 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 对生态环境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三) 比例原则
在防灾减灾立法体系中的比例原则是一项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原则, 是最能体现防灾减灾特点的原则之一。在防灾减灾立法中的比例原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必要性原则。即防灾减灾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是必要的, 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其二, 适当性原则。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尽管时间紧迫, 但也要注意采取措施要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至少有益于目的的实现。其三, 利益损害最小原则, 又称为狭义比例原则。也就是在防灾减灾过程中, 既不要拘泥于法律条文的生硬规定, 置公共利益、人权、个人利益于不顾, 也不要畏首畏尾, 贻误战机, 而是要做出一个利益的权衡, 标准就是利益最小侵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不断对这种利益权衡的标准进行探讨, 并逐步予以明确, 更便于操作。
(四) 便捷、高效的原则
所谓“便捷、高效”的原则, 是由灾害的突发性和后果的及其严重性所决定的, 灾害是无情的, 许多灾害来势汹涌, 如果不采取便捷、高效的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措施的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灾害发生之后或者发现具有灾害的隐患之后, 政府应当及时采取便捷、高效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危险进行排除, 对发生的危害进行尽可能的降低。便捷、高效的原则要求:第一, 必须确保执法相关程序的快捷性, 既要有章可循也不能他繁琐导致浪费宝贵的时间;第二, 实行特殊时期的集权, 使各种权力集中起来, 确保权力行使的高效;第三, 给执行任务的负责组织机构或者相关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因为如果过分注重向上级请示汇报必然浪费宝贵的时间资源, 措施救灾减灾的良机;第四, 应当明确紧急权力的追认制度, 这是基于自由裁量权而言的, 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如果没有得到事后的追认, 须适当对行使权力的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及结合我国对于防治灾害发生方面的一些客观实际的具体要求, 我们应当充分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先进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切实完善我国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一) 加大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上文已经说到, 防灾减灾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 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我们对此不能盲目进行, 不能仅仅从立法的速度上来评价防灾减灾立法工作的成效, 必须切实加大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力度, 因为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 良好的、正确的理论可以为实践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而如果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防灾减灾立法只能给我国的立法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损害。对此,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相关立法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建立在此领域的基本制度, 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防灾减灾立法体系的健全、完善;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 体现系统化要求, 全面建立法律位阶不同、效力等级不同、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协调一致、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
(二) 成立统一的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
目前, 世界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统一的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对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的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我们对此应当加以借鉴, 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行政部门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和进行统一的管理, 这样才能防止各部门职责不明、行动不力、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效率。目前,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还在持续进行, 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在防灾减灾方面还非常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工作力度, 对分散在民政、水利、地震、环境保护等行政部门的防灾减灾职责集中起来, 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成立国家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 该委员会直接对国务院总理负责, 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防灾减灾委员会, 开展辖区内的防灾减灾工作, 直接对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在规定由防灾减灾委员会负责防灾减灾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和指挥工作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做到“政府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协作氛围, 使防灾减灾工作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同步进行、协调进行, 建立完整齐备、高效运作、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网络。
(三) 完善防灾减灾过程的法律监督机制
法律监督是推动法律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最有效的力量, 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也是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成立统一防灾减灾行政管理部门的设想, 如果我们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 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以政府为主导, 这个委员会必然是权利高度集中的工作机构, 其权利高度集中是防灾减灾工作高效、快捷进行的要求所决定的。行政权利的高度集中有可能在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因此必须完善对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长效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防灾减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与此同时, 权利的高度集中非常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要切实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律监督, 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即使在现行体制下, 我国贪污、挪用救灾物资款项的案件时有发生,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害的抗灾过程中, 仍然有害群之马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 对此司法机关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因此, 我们要以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救灾物资和款项使用的审计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 对于贪污、挪用救灾物资和款项的犯罪人员从重、从快进行判处, 以儆效尤。
综上所述, 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外, 更多的还是要挖掘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针对防灾减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 研究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并在以后的防灾减灾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灾情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每一次灾害的呈现都不会雷同, 带给人们的损害也不会相同。但是, 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灾情如何变化, 我们都应做到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在防灾减灾立法过程中, 必须要全面认识法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也就是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演化为局限性。法律制度往往会在变化多端的灾情面前显出其滞后性、顽固性, 防灾减灾过程中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出现碰撞。当然, 这也是推动防灾减灾立法演进的一大动力。正因为灾情的变化莫测、难以预料等特征, 防灾减灾的立法变化速度之快, 稳定性之差, 解决问题的效果之差强人意等特征成为一大立法的难点与急需攻克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关于防灾减灾的立法的情况, 可以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参照, 但考虑到防灾减灾立法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法律条文的文字本身感兴趣, 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制度背后的根源以及其应对灾情的策略与技巧着手, 力争使我们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做到未雨绸缪, 以人为本,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摘要:防灾减灾作为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重要工作, 既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主管部门、协助部门、民众等各自的职责权限, 也需要通过立法对切实有效的方法、制度予以法定化, 从而赋予其法律效力。防灾减灾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责任与义务, 各国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制度都是在互相借鉴与结合自我发展基础上的结晶, 堪称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立法方面的考察, 将为我国防灾减灾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参照, 也提供一份可以借鉴的资料。
配电网防灾减灾 篇10
配电网直接连接千家万户,点多面广,配电设备遍布城市和农村的大街小巷,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发生城市内涝、台风、地震等灾害时,配电设备也难独善其身!近年来,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等流域的洪涝,以及雷电、冰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配电网的倒杆、断线大范围停电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配电网的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2016年第9期特别策划以“配电网防灾减灾”为主题,对配电网所遭遇的各类灾害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中,李天友在借鉴日本、中国台湾配电网的防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制定防灾预案、采取差异化设计、配备应急保安电源等配电网防灾减灾的若干措施;李冰冰等提出了提高海岛配电网综合防灾保障能力的差异化规划建设原则,并基于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对强台风、多雷区、强腐蚀区域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进行了经济性评价;刘永清等提出了配电网防灾技术策略,并针对地形地貌特点和灾损类型,研究了网络优化和防灾差异化设计的技术措施;朱远等提出了基于便携式直流融冰装置的配电网防冰灾对策;李有铖等阐述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结合设计、规划、施工、物资、运维等方面构建的防风技术体系,并介绍了各地开展的差异化防风加固项目;陆鸿等介绍了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害分析与综合防雷措施的应用,特别是大量采用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经验,对防止绝缘导线雷击断线起到了有效防护作用;余尔汶介绍了基于GIS平台的配电网应急抢修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故障信息管理、故障辅助分析、应急资源调配、现场信息上报、气象服务等功能;黄超艺等介绍了台湾地区配电线路风灾应急抢修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台风受损情况、抢修工作重点纪要、配电线路抢修策略及执行方案、注意事项等。
防灾减灾 利国利民 篇11
[热点材料]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届时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宣传。活动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相关链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赤潮、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在我国时有发生。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房屋倒塌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知识连线]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完善和强化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关爱生命。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国家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提供物质帮助和法律保障。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在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在灾难面前,要积极自救互救。
3、自觉承担责任。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防灾减灾,既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增强自己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4、防灾减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安居乐业。
[拓展训练]
阅读上文“热点材料”部分,回答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设立“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在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3)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很重要,报警时应注意什么?如果你身边发生了火灾,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渔业生产抗旱减灾措施 篇12
1 天然水资源丰富地区渔业生产抗旱措施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殖, 如稻田养鱼、藕塘养鱼、茭瓜田养鱼。稻田养鱼技术:采取“塘田式”稻鱼工程模式, 以鲤鱼、鲫鱼为主, 适当搭配草鱼和花白鲢多品种混养, 投放大规格鱼种225~300 kg/hm2。施用大稼宝精制有机肥4.5 t/hm2作中层肥, 在翻犁田或机械旋耕时一次均匀施用。在施用精制有机肥后, 不施用化学肥料和除草除虫防病药剂, 采用人工薅锄杂草, 完全采用无公害方法栽培管理水稻。结合气候特点, 引入市场对路和抗病性好的稻谷、蔬菜品种;推广肥床旱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绿色物理、生物防控技术方法, 少施或不施农药。建设一批规范化成片稻田养鱼基地, 按标准加高加固田坎、开挖鱼沟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养殖者及时处理田鱼, 可有效降低旱灾损失。稻田培育鱼种, 解决池坝塘旱情缓解后鱼种放养问题, 养殖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5]。
2 水位下降严重的池坝塘渔业生产抗旱措施
对水位下降严重的池坝塘, 应降低放养密度, 每10~15 d用微生态制剂全池遍洒。可施用EM菌、活水宝、光合细菌等调节好渔业水质, 也可采用水生植物净化法, 可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 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从淤泥和水体中吸收大量无机养料, 从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和生物组成, 调节水体平衡, 净化水质。可在池塘10%面积种植苦草、轮叶黑藻、茭白、慈姑、蕹菜等水生植物。干旱期间, 严禁施用有机肥料。少投饵、投喂优质饵,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投饲的次数与数量, 水温过高时应减少投饲量。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加强巡塘工作, 观察水色、水温、鱼类的活动情况[6]。开增氧机, 每天13:00—14:00及2:00—6:00各1次, 每次2~3 h;稀养速成, 达到上市规格起捕出售, 减轻旱灾对渔业生产的损失。旱情一旦解除, 蓄水要充足, 适时开动增氧机、全池遍洒微生态制剂, 调节好水质。动员有条件的养殖场 (户) , 添置小型发电机、小型提灌设备, 及时引水抗旱;添置增氧机、投饵机, 改善鱼类生存环境。指导养殖场 (户) 根据水位变化, 及时捕捞成鱼上市, 减轻塘、库载鱼负荷。
3 老旧池塘渔业生产抗旱措施
老旧池塘应挖除过多的淤泥, 增加深度, 疏通、改造、完善进排水渠, 水源较差的鱼池可开挖蓄水塘[7]。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 加大投入力度, 把老池改造成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大水不淹、天旱不漏、旱涝保收的池塘。建设一批水深度达标、配套设施设备齐全的标准化池塘规模养鱼基地;改造新建结合, 加快建设一批规范化成片养鱼基地。
4 干旱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鱼类亲本管理, 全力保护好鱼苗鱼种和鱼类亲本。增加巡塘次数, 一旦发现鱼苗鱼种和亲鱼严重浮头, 及时引水灌塘, 使用光合细菌或开动增氧机增氧, 避免缺水缺氧死鱼。无法原地保鱼时, 就近在有条件的水库、河流设置网箱, 及时安全转移鱼苗鱼种和亲鱼。二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的防控。由于干旱, 水位低, 水质差, 鱼类抵抗疾病鱼能力下降, 因此加强鱼病的预防工作, 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鱼类因病死亡[8]。放养前对鱼体进行消毒, 在鱼病流行的5—9月, 每10~15 d交替使用生石灰 (20~30 g/m3水体) 或三氯异氰尿酸 (0.3~0.5 g/m3水体) 等含氯制剂全池遍洒, 每天在食场周围挂上装有漂白粉100~150 g的竹篓3~6只, 或是装有硫酸铜100 g、硫酸亚铁40 g的布袋3~6只, 每15 d用大黄、黄芩、黄柏合剂拌饲投喂, 每100 kg鱼用合剂 (5∶2∶3) 80 g, 连服2~3 d, 以预防鱼病。一旦发生鱼病, 细菌性鱼病外用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等含氯制剂0.3~0.5 g/m3水体, 或聚维酮碘0.2~0.3 g/m3水体全池泼洒, 连泼3~5 d;每100 kg鱼用氟哌酸或土霉素8~10 g拌饲投喂, 连服3~5 d, 进行治疗。寄生虫病外用晶体敌百虫0.5~0.7 g/m3水体全池遍洒, 或灭虫精 (用量按生产厂家说明) 全池遍洒, 进行治疗。发现病症正确诊断, 合理选用药物, 及时治疗。不要频繁换药, 长时间用药。
摘要:介绍了天然水资源丰富地区、水位下降严重的池坝塘、老旧池塘等不同区域渔业生产抗旱减灾采取的措施, 同时总结了干旱时应采取的措施, 以期为渔业开展抗旱生产自救, 把干旱对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确保渔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生产,抗旱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文集[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2]李远华.灌区高效用水[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8) :19-21.
[3]王学渊, 赵连阁.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3) :10-18.
[4]王德勇.浅论灌区节水潜力和节水效益[J].甘肃科技, 2008, 24 (16) :75-78.
[5]王春生, 黎春.浅谈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水产, 2007 (11) :69-70.
[6]刘奕秋.高温干旱季节山塘小水库养殖的生产管理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2003 (17) :18-19.
[7]罗启洪.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水产科技, 2001 (4) :47.
【减灾教育】推荐阅读:
防灾和减灾教育07-14
防震减灾教育材料08-27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05-14
防灾减灾日教育宣传活动总结10-10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教案06-13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材料09-23
合川区二郎中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总结10-06
侍庄中学“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总结06-06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知识教育学习心得08-03
一牧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20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