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精选12篇)
厦门大学 篇1
厦门大学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思路, 主动作为, 以支持青年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建队伍, 夯实创业教育基础。结合实际, 通过“内培外引”, 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依托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学科优势, 凝聚了一支具有多年丰富创业教育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二是培训了一支KAB创业教育讲师队伍, 32名讲师熟练掌握了KAB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成为一批能长期承担创业教育工作的稳定力量。三是聘请商业领军人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工商税务人员等兼任创业导师, 传授创业实践经验, 建立了一支100多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抓培训, 提升创业教育层次。建立“厦门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采用“金字塔”结构的教育模式, 通过普及培训、骨干培训和孵化指导三种方式分层次开展。普及培训以“第一课堂”为主导, 聘请专业教师开设《创业基础》《创业投资》和《创业管理》等一批高质量的选修课, 以“第二课堂”为辅助, 广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讲座、企业家论坛、创业者沙龙和企业参访等活动, 推出了“企业家进校园”“南强之约”访谈、“心连心”创业成长训练营等众多品牌活动。骨干培训以KAB创业培训模式为载体, 开设“南强创业骨干培训班”“创业实践先锋班”, 两年来, 培养了1200名创业骨干。孵化指导实业指导和经验传授, 通过整合企业、工商部门、专业教师等资源, 建立创业导师库, 对从骨干教育培训中挖掘出的具有相对成熟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2013年, 指导21个学生项目成功创业。
筑平台, 拓展创业实践空间。一是建好创业实习平台。建立了54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设立网络实习信息发布专栏, 每年举办数十场企业实习专场招聘会和1~2场综合性实习洽谈会, 搭建学生和企事业单位沟通的桥梁。二是建好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 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场地优惠、投资融资、创业咨询等服务, 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孵化。三是建好帮扶政策平台。通过网站、宣传栏、展览等渠道广泛宣传小额贷款、税收减免、企业注册“绿色通道”等自主创业优惠政策, 提供专人咨询服务, 及时办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申请相关手续。设立创业配套奖励, 对毕业时自主创业或未就业但在一年内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
厦门大学 篇2
刚走出家门,我看见天还只是有一丝亮色,我走出大门的时候,还感觉两边的树林阴森森的,我赶快追上爸爸。我们打车到了民航酒店,乘做大巴前往飞机场。一路上,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厦门,感觉我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海滩边。我正在高兴的玩......。这时,突然爸爸轻轻叫我一声,哦,原来到新郑机场了。
来到机场,我们通过安检门,又是检查行李,又是干什么的,我看检查人员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在旅客前后左右检查着,终于轮到我了。我又紧张又兴奋地站在安检处,安检人员拿出一个发出滴滴声的东西在我身上前后上下检查,一会阿姨说可以了。终于检查完成,我快速跑过去,跟上爸爸妈妈一起到了候机室,我们坐在候机室等待登记。
我站在候机楼上,往外望去,突然看见一架飞机在跑道上缓慢往前开去,越来越快,很快飞机头朝上抬起,一下子腾空一跃,飞了起来,一会就消失在机场了。
8点多了,我们终于登上了飞机。坐在靠窗的座位,静静的看着外面的风景。好美啊!飞机旁边的云彩 好白呀,雪白像冬天下过雪的地面一样,雪白雪白的,有的白云像一只小白兔在天上飘着,有的白云像一只恐龙,没过一会儿,时而还能看见绿色的高山。
厦门大学的美食传说 篇3
好吧,如果你爱我,请带着勤业的馒头来看我……”
这是多年前的一篇博文中的一段,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学生。
说起厦门大学,这所20世纪20年代由当年富可敌国的马来西亚华侨陈嘉庚出资创办的大学,不仅有着众多领先的学科和美丽的校园,还有美味的伙食,在校内外演绎着一个个美味的传说。
勤业馒头
厦门大学有一个食堂,因为盖在古老的教工宿舍楼——勤业斋(著名数学家、厦大1953年毕业生陈景润在校工作时就曾住在这栋楼)旁边,而得名“勤业食堂”。这里蒸出的馒头,韧性十足,要用力才能掰开。闻一下,面香中仿佛能闻到小麦和滋养它的大地的气息。碱面放得适中,吃起来劲道,咀嚼后口舌生津,不用配菜也可以吃下,与市面上出售的一些面包相比健康得多。勤业馒头如此好吃,据说除了用的面粉好,还有一个诀窍就是用老面发酵。师傅还会根据天气变化而改变做馒头的方法——气温高,发酵时间就短些,气温低时间就长些,否则就会变成“死面”。馒头可以通过“闻”来检验好坏:闻起来酸,说明碱粉放少了,若闻到碱味,碱就放多了。
厦大的师生不光爱吃勤业馒头,也喜欢把勤业馒头当成表达爱意的信物。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爱她,就请她吃勤业馒头!因为哈根达斯可以用钱解决,但勤业馒头常常抢不到。”可见勤业馒头的魅力之大!
常常是下午四五点钟,厦大附近的居民就拎着袋子,跑来勤业食堂买馒头。也有小饭馆来买,以吸引食客。因为好吃又便宜,有人一买就是二三十个。很多次,有人为买馒头插队,发生口角甚至要打架。勤业馒头不光在市井有名,甚至享誉海外。有人竟在赶飞机前,跑到勤业食堂买一袋馒头和油条,带给香港的亲友。一些外地游客来厦大游览,也会问哪儿可以买到勤业食堂的馒头。在大众点评网上,食客点评就有100多条。甚至有人制作了一批“勤业馒头”的小挂件当纪念品来卖,据说很快销售一空。
随着游客的蜂拥而至,勤业食堂经常“沦陷”。厦大师生若去晚了,常常买不到馒头。听说曾有学生愤而上书,学校为此专门开会研究“馒头问题”。
为了改善本校师生买不到馒头、吃不上饭的情况,学校宣布勤业食堂的馒头实行“限购”,每人每次最多买10个。后来,学校又宣布食堂停止对外售卖一切食物。于是,游客只能向老师和学生“苦苦哀求”,借得饭卡一尝美食。
稀饭
据说厦大创始人陈嘉庚生前就非常爱吃稀饭,尤其是闽南特色的地瓜稀饭,校园里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吃地瓜稀饭的趣闻。厦大勤业食堂现在还常煮地瓜稀饭,晚饭时供应。吃地瓜稀饭这种饮食(习惯),可不可以算是厦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若干年后,当人们的饮食习惯变了又变,吃得一精再精,但愿地瓜稀饭还能长久保留下来,不要让它消失。
萝卜排骨汤
每天午饭或晚饭时间,食堂会供应排骨汤、丸子汤、紫菜汤、西红柿蛋汤等。排骨汤常常是最快卖完的,充分证明排骨汤的地位。排骨带肉,炖的时候火候适中,骨与汤融为一体,味道刚刚好。每每打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汤,等不及坐下,就端着汤碗迫不及待地先喝上一口,香啊!汤到嘴里,味蕾都舒张开来,口舌生香。待咽到肚里,胃里顿觉一股暖流滋润,熨贴得很!
厦大勤业食堂的美食还有不少,比如很多人喜爱的沙茶面,经常要排队很久才能买到……食堂有好吃、便宜又健康的美食,是美食爱好者们的幸福。到勤业食堂吃饭,经常找不到座位,但大家还是爱去。2016年伊始,勤业食堂扩建了,大家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座位而端着碗转悠,可以坐下来,慢慢品尝大学里的美食,细数着大学里的传说。
厦门大学 篇4
黄世忠教授是我国会计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报表分析、财务舞弊、合并报表、国际会计、公允价值会计、财务会计理论等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和颇高的造诣。黄世忠教授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证券市场监管与会计舞弊甄别及防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证券市场舞弊审计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公司受托责任与对外报告”及财政部课题等十余项重要课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出版《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会计舞弊之反思——世界通信公司治理、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剖析》、《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等著作十二部、《比较国际会计》、《实证会计理论》等译著四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不论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身为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副院长,尽管有繁重的行政事务,但黄世忠教授依然严谨治学,不断研究探索,在百忙之中每天挤出时间跟踪国际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的会计学术问题,关注最新的企业案例,秉承追求真理、臻于郅治的研究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会计研究,黄世忠教授非常重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并一如既往的在这一方面做着自己的贡献,实践着自己理想。黄世忠教授曾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也担任过厦门机场、厦门空港、厦门钨业、建发股份、鹏华基金、中国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在学术研究上,黄世忠教授总是不忘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不论在会计理论方面还是实务领域,黄世忠教授都有颇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黄世忠教授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企业合并的难点热点问题、合并报表的难点热点问题、信息失真与报表分析新思维、中美报表粉饰比较研究、审计失败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比较研究、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热点问题等。黄世忠教授讲课生动精彩,给大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前沿,剖析大量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让在座的学生、听众受益匪浅,使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份激励、一份责任和一份感动。
厦门大学日记 篇5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长沙高铁南站。整队过后,终于到了站台,就看见“和谐号”列车如同一条白龙驶来,将载着同学们向厦门进军。
集美村――英雄不问出路
列车上的时光是短暂的,而来到厦门后休整的时光也是短暂的。一夜之后,大家个个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陈导,我们的“灰太狼”导游开始介绍集美学村:这是由南洋华侨回国之后建设的,这里的建筑风格就是“穿西装戴斗笠”,意为我们要把洋人踩在脚下。听到这样的介绍,真是让人一下子“热血沸腾”!
而这位华侨在厦门设立了无数学校,厦门大学更是他一手建立。据说他回国时已经是花甲老人。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我们不禁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
到了他的的雕像面前,我在心中默念:“老先生,您好!我们会读好书,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的意愿,更是我们的荣耀。”此时,阳光照在雕像上,几朵云彩想为雕像遮阳,但雕像却双目看天,不畏烈日。他右手拄拐,左手托帽,一派从容镇定。我不禁又感慨起来:“这老先生当年是从米店伙计干起的,一路走来,竟有了这样了不起的成就,真是‘英雄不问出路’。他本人就是一所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认真学习的大学呀!”
日光岩――震撼扑天盖地
下午,我们上了鼓浪屿,来到了日光岩景区。太阳当空挂着,但气温并不高,风轻轻吹着,拂着树叶,拂着人心。云彩幽幽地飘过,不留下一丝痕迹。天空蓝盈盈的,如同光滑的宝石平面反射大海的光。
我登上一块较高的岩石,遥望远方,看见巨大的双子塔屹立在海岸边,游客在沙滩上晒太阳、玩耍,但在天地大海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天空和大海在很远的地方连成一线,那就是天际吧。而山崖在不远处矗立着,高大,雄健。这三景各有特色,只感觉恢宏的气势扑面而来。一时间,清新的海风扑向我,围着我,我仿佛看见了不同的光彩从这三景中释放出来,日月、云海在变,似乎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般,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深深扎在心中,那种来自大自然的震撼扑天盖地??我仿佛如同一叶小舟,风浪一拍,就会沉入无边无际的海洋中。
厦门大学 篇6
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
林文庆1869年10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玛彭19世纪初从福建飘洋过海南下槟榔屿,娶当地女子为妻,后移居新加坡。林文庆的父亲林天尧是家中独子,婚后育有九个孩子,林文庆排行第三。
林文庆8岁时,母亲去世,林天尧续弦妻妹为妻,又给林文庆添了三个妹妹。16岁时,林文庆的父亲患上破伤风,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最终不治而亡。家境殷实的林家从此走向清贫。不仅年迈的祖父母要继续工作,养家糊口,而且因为家中拮据,林文庆的继母只能将自己的女儿寄养在远房亲戚家里。或许是为了从生活的苦难中脱离出来,林文庆将全部精力用在读书上,以求精神慰藉,竟然因此打下一副良好的文学功底。
林文庆后来考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因品学出众获得英国女皇奖学金,随后前往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爱丁堡大学虽然是所国际学校,但很难见到来自东方的留学生,中国学生更是寥寥无几。林文庆想要与仅有的几位同胞建立友谊,然而他除了英语,就只会说几句福建话。而偏偏那几名学生都来自中国北方,说官话,林文庆根本无法用福建话与他们正常沟通。无奈之下,林文庆只好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结果这几名中国留学生就不再把林文庆当成中国人。在交谈中,几位中国留学生所讲的中国,对于林文庆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让他十分沮丧。
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时还发生了另一件事。一位讲师找到林文庆,请他帮忙翻译一些中文。然而林文庆却看不懂中国字,只能坦诚相告,其实自己并不懂中文。讲师问他:“你不是中国人吗?”林文庆告诉讲师自己出生在新加坡。此时,林文庆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习中国文化。在爱丁堡大学,除了完成学业上的要求,林文庆将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中文,以尽到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林文庆从19岁开始学习中文,一直持续了40年之久。林文庆尊崇儒家文化,1929年他将自己最喜欢的《离骚》翻译成英文,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和印度诗人泰戈尔为其作序。
1892年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林文庆前往剑桥大学从事医学研究工作。不久,林文庆接到新加坡来信,得知祖父去世,家中失去经济来源,希望他能早日返回新加坡。1893年,回到新加坡的林文庆自己开办诊所,很快成为新加坡公认的杰出医生。行医之余,他还参与了政府的健康调查工作,并且为患病严重的妓女建立私立医院,履行医者的社会责任。此后,林文庆不仅在新加坡政界长袖善舞,担任议会议员,而且还展现出商业才华,成为东南亚橡胶种植业的开拓者,陈嘉庚就是在林文庆的影响下从事橡胶种植的。林文庆同时还创办银行和保险公司,1906年林文庆成为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13位创始人之一。
林文庆回到新加坡之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成立学会社团,创办报纸杂志,开办华语学习班,同时也从事教育事业。林文庆在市政厅发表华人教育演说,创办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及医学院。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办学艰难,但林文庆依旧身体力行,义无反顾。
不做部长做校长
或许是因为林文庆对于教育的行与思,当厦门大学创始人陈嘉庚遇到难题时,林文庆理所当然成为陈嘉庚解题的关键人物。
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邓萃英离开时,学校一半的教员也辞职不干,只剩下几名留美博士苦苦支撑。这时又因厦门大学的办事职员毫无学识,专摆架子,偶而会妨害学生的功课,引发学生抵制学校职员的风潮。学生提出条件,要校方答复,刚刚诞生的厦门大学前途蒙上阴影。多亏陈嘉庚坐镇主持,才让新生的厦门大学免于夭折。
陈嘉庚在创办集美学校时,就曾经遇到过三年更换四个校长的尴尬情况。厦门大学风波过后,陈嘉庚深思熟虑,决定找一位能当大任的校长,他最先想到的人选就是远在新加坡的林文庆。作为陈嘉庚的好友,林文庆不仅有办学经验,而且当初还曾鼓励陈嘉庚办学。打定主意后,陈嘉庚亲拟电文,接二连三地发往新加坡,邀请林文庆执掌厦门大学。
同样是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宣布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林文庆,决定邀请他出任外交部长。于是,几乎在收到陈嘉庚电文的同时,林文庆也收到了来自孙中山的电报,邀其襄赞外交。
林文庆与孙中山的友谊要追溯到1900年,当时为搭救被捕的日本友人,孙中山第一次到访新加坡。在林文庆帮助下,孙中山成功救人,这件事也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在孙中山流亡时,林文庆的家是他“摆脱一切的安乐窝”。武昌起义爆发时,林文庆人在欧洲,他第一时间赶到中国,抵达汉口后又与稍后到来的孙中山、黎元洪、黄兴同住一间帐篷。由于当时没有理发师,几个月后,林文庆长出了长长的胡须,这胡须此后伴随他一生,被他称为“共和胡子”。1912年1月,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时,林文庆就站在他身边。
两人在交往中也达成了某种默契。林文庆一向提倡改良,而孙中山则主张革命,虽然林文庆不赞成流血暴力,但孙中山需要帮助时,他依然给予支持,因为救国是他们共同的目的。但在林文庆的理想中,教育救国是最优先的。因此,当陈嘉庚和孙中山一同发来电报时,林文庆是倾向于前往厦门大学执教的。但他还是给孙中山去信,希望孙中山帮助他做出选择。孙中山很快回复林文庆,赞同他前往厦门大学。另外,林文庆第二任妻子殷碧霞的家乡正是厦门,对于林文庆选择厦门大学多少也有些影响。
1921年6月中旬,在准备了一个月后,林文庆前往厦门。在离开新加坡之前,林文庆成立了“林文庆基金”,他将自己在新加坡一块面积51英亩的土地分成三份,分赠给自己的家人、莱佛士学院和厦门大学,而他赠给厦门大学的份额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三。
7月,林文庆到达厦门大学,开始了自己16年的厦门大学生涯。林文庆到任当晚便召开会议,宣布要将厦门大学“办成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之大学”。林文庆将《大学》首句中的“止于至善”作为厦门大学的校训,希望学生能将此校训作为毕生奋斗的高远目标。他对大学期望极高,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最新最完善的文化。接着,林文庆着手对厦门大学做出一系列改革,修改大纲,更换课表,在厦门和上海两地扩大招生,并兼收男女学生。1922年7月,厦门大学在福州、上海等七地同时招生,录取新生152名,包括两名女学生。
尽管扩大招生与影响力对一所刚创办的大学十分重要,但宁缺勿滥是林文庆的态度,宁可学生人数少,也不轻易扩大招生。1926年,厦门大学全校学生共有330人,教师有75人,平均一个教师教4.4个学生。鲁迅曾经在《两地书》中记录,在厦门大学执教时,来听他讲课的一共23人,不仅有国文系的学生,还有英文和教育系的学生。他还写道:“这里的动物学系,全班只有一人,天天和教员对坐而听讲。”1946年,厦门大学已经改为国立,当年的毕业生仅有四人,却诞生了两名院士,学生质量可见一斑。
林文庆治校极为严格,对于学生的品行和考试也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凡在考试中舞弊的学生,一律开除处理。1922年,有三名学生因为在考试中作弊,受到了退学处分。集美学校校长叶渊曾经提出让集美学校的毕业生免试进入厦门大学读书,遭到林文庆的拒绝。叶渊写信向陈嘉庚表达不满,陈嘉庚回信表达了对林文庆公心无私的支持。
1924,风波中的校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学潮频发的时期,北大校长蒋梦麟曾经在自传《西潮》中称之为“扰攘不安的岁月”。1923年,陈嘉庚在给集美中学校长叶渊写信时,提到他一直主张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国立诸校之学生,徒事学潮及政治运动,恐其将来无补于实际”。陈嘉庚没想到的是,一次轰动全国的学潮即将发生在厦门大学。
林文庆主持厦门大学不久,由于学校在人事更迭方面的复杂性,导致一些不正常现象的出现。有人指责校方奉行“闽南主义”,即“厦门大学为闽南人所办,为闽南人所有,只为闽南人所享”,也有人说陈嘉庚主张只招收闽南学生。这些言论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于是林文庆根据合同条款,在1924年5月26日通知四位非闽南籍教员,将在三月后解除合同。一些学生为被辞退的教师抱不平,成立学生团总委员会,要求林文庆公布辞退四名教师的理由,被林文庆拒绝。
林文庆在治校之初,就提出支持学生成立自治组织,“提倡学生自治之组织,以期养成高尚之人格,发扬美满之民族精神,于学校内造成一种模范社会,以为将来服务之准备”,“故本学校许学生自行组织学生会,掌理学生一切自治事宜”。但学生自治强调的是学生自我管理,而非以自治之名干预学校之事。
学生不满林文庆处理事情的方法,要求陈嘉庚撤换校长。陈嘉庚发来电报:“厦门大学学生全体均悉:余信任校长,无殊集美学校校长,前车可鉴,诸君明白。”并称任免教员的权力在校长,他不干预。
后来发生的事件中,校方与学生产生了肢体冲突。尽管陈嘉庚在风潮中一直支持林文庆,但各家新闻媒体均就此事发表谴责,将林文庆与厦门大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仅远在新加坡的多家报刊发文声讨林文庆,就连身在北京的陈独秀也依据媒体发布的消息,指责林文庆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华侨”,而且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这次风潮直接导致厦门大学几名教授带领两百余名学生出走上海,另立门户,组建了大夏大学。
“北大南迁”与厦门大学国学院
2006年,厦门大学提出复办国学院,之所以称为复办,是因为在80年前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林语堂、鲁迅、沈兼士、顾颉刚等众多名士聚首于此,担任国学院院长的正是林文庆。
林文庆在最初执掌厦门大学时,就提出“凡属文言、白话、词章、考据、历史、哲学、伦理及文学之改革,语音之变迁,均莫不深为研究”,以使“吾国数千年之文化赖以不堕”。1925年下半年,林文庆开始筹划成立国学研究院。受到1924年学潮的影响,厦门大学不仅学生人数减少,教员辞职人数也不少。虽然厦门大学元气大伤,但陈嘉庚的南洋实业却越做越好,资产庞大,商业分支遍布全球。以经济实力作为后盾,陈嘉庚和林文庆开始谋划厦门大学的再发展。
1925年,正值中华民族多事之秋,国内军阀混战,形势混乱,国立各所大学薪酬几无着落,教授们都忙着讨薪。北京各大学的状况更为糟糕:学潮频发,校长被迫辞职,教授也纷纷开始各谋出路。这种情况给了厦门大学广纳贤士的机会。
1925年底,林文庆向社会各界展开宣传,介绍厦门大学的办学情况。林文庆推进厦门大学建设的速度在新加坡引人注目,当地媒体对厦门大学倍加赞赏,将林文庆在厦门大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称为“出奇的成就”。1926年初,新加坡绅商各界宴请林文庆,而林文庆则通过答谢致辞的机会,呼吁到场绅商为厦门大学捐款。
在民国众多校长的名言中,被引述最多的,恐怕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句——“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林文庆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办学的目的,不在乎校舍的美丽,取快人心于一时,而在内容完善,得谋发展与将来,其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良好教授之聘请,实验室之设备,以及各种图书之充实,如果我们急其所缓,而缓其所急,为求美观,将全部经费移用于建筑方面,根本上是不妥当的。”而厦门大学能够在南方崛起,依靠的就是礼聘名师。
林语堂是林文庆创办厦门大学国学院的关键人物。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进行反帝国主义的游行,却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开枪镇压,“三一八惨案”震惊中外。之后,《京报》社长邵飘萍被杀害,北京大学一些支持学生的爱国教授被迫逃亡,林语堂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林语堂为躲避通缉,曾经到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家中避难。经林可胜牵线搭桥,林语堂最终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厦门执教。1926年5月,林语堂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文系教授。在林语堂的举荐之下,一大批北大名师南下厦门大学,其中包括鲁迅、国学大师沈兼士、历史学家顾颉刚、哲学家张颐、中西交通史研究专家张星烺、考古学家陈万里、编辑家孙伏园等,被形容为“北大南迁”,有人说是林语堂把半个北大搬到了厦门大学。
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厦门大学也成为继北大、清华之后第三所具有专门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虽然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只存在了几个月,但“它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则影响了一代代厦门大学学人”。
2005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学校图书馆后面的池塘边修建了“文庆亭”, 旁边树立着林文庆的塑像。在塑像的基座上刻有这样的铭文:
一九二一年六月,林文庆博士应校主陈嘉庚先生之请,接掌厦门大学,倾其睿智才学,运筹操劳,主理校政十六载。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硕彦咸集,鸿才叠起,声名远播海内外,与公办名校并驾齐驱。
厦门大学 篇7
20世纪后期,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急速发展, 由于扩张的急剧化与理论的滞后, 大学校园建设普遍面临文化缺失的问题。不顾校园地域文化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最终使得校园文化指向不明, 陷入困境。因此, 关照大学校园地域文化的实践是有必要的。基于校园地域文化视角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归纳概括为:理解地域文化, 介入校园环境, 营造适宜场所, 文脉延续创新。[1]
二、闽南地域文化的理解
地域文化是特定的地缘特性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蕴含着人类群体、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三大基本要素, 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地缘性。在中国的区域文化范畴中, 闽南文化是独树一帜的。概括地理解“闽南文化”, 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在传承中又有所变异。其次, 海洋文化使得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意识, 在文化概念上, 多阴柔而非刚烈;加之亚热带气候的影响, 人们生活必须关注遮阳、避雨、通风等一些行为空间环境。对闽南文化的理解简而言之为:中原文化的传承—变异的承袭;海洋文化的体现—开放的意识;亚热带气候的影响—阳光下的柔情。[2]
闽南文化表现在建筑上具有独特的个性, 具有海洋文化内涵和亚热带气候的特色。[3]对于这些特性, 本地人有着十分强烈的认同感, 对外来人而言又具有强烈的异质印象。闽南地域文化传统建筑的多元性为当今的建筑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倾向:
1. 关注地域气候特征
由于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闽南地区多雨多阳光, 当地人多关注“风水”, 闽南现代建筑创作的一个倾向即是基于地域空间的营造。这类建筑充分关注营造通风、阴凉、避雨等空间, 从自然气候的关注中寻找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 这既利于人的行为, 又符合人的心理感受。
2. 关注地域形式特征
闽南传统建筑形态活泼、个性鲜明, 呈现内在活跃的视觉张力。同时建筑的色彩体系中色相多元, 色调冲突, 表现在建筑上便是红砖墙呈主色调, 细节装饰色彩绚丽、活泼、热烈, 有别于北方的沉重色彩。建筑形态呈现为稳重的石基, 内聚的围墙, 夸张的曲脊。闽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另一倾向即是基于形态个性的凸显, 通过对地域建筑原型的提取、变异, 最终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创作中。
3. 开放综合的意识
闽南局部区域的建筑形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即开放与综合意识。他们或表现在风格上, 或表现在具体细节上, 形成多元拼贴, 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类建筑以嘉庚建筑风格为典型。
需要指出的是, 某些闽南现代地域建筑的创作既关照地域气候、自然条件, 同时又基于地域建筑原型的发展, 呈现多元关照的倾向。无论是哪一类倾向的建筑创作, 都是力求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之上, 在地域性的表达上再做努力, 理性地分析闽南地域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传统建筑的原型, 以较为合适的现代手法进行表达。
三、基于地域文化的厦门高校校园建筑设计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的区域文化, 是一种地域文化。校园地域文化亦可称之为校园文脉, 总体而言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具体而言, 构成大学校园地域文化的因素包括教育目标、校园自然环境、校园思潮、校园开放程度、大学文化生活等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设施、社团组织和传统习惯的总和或系统。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校园建筑设计的特异性。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需要对校园地域文化进行关照。我们在进行校园更新设计或者单体设计时需要对原有校园的地域性文化、空间格局给予充分的尊重, 延续与发展传统, 继承与强化空间序列、肌理与秩序等。校园建成经过长时间的积淀, 相对稳定之后, 必然印上地域的痕迹。但是在某些方面, 校园又具有超地域性。因此在进行校园建筑设计时, 需要对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这也是新的校园建筑设计对“原型—现行”的创作过程的理解。[4]校园建筑的设计是对校园环境的介入, 可以看作一个元素对系统的介入, 对于环境系统, 建筑应对其进行理解, 在此基础上, 理性的介入, 从而拓展成一个新的整体。忽视校园地域文化的自由的创作与简单符号化的仿古设计都是有弊端的。
四、厦门大学的建筑设计实践
厦门大学校园在近九十年的历史中形成独特的校园环境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图1) 。众多在校园的具体实践所介入的环境对建筑风格有强烈控制作用, 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做出以下思考回应:[5]
一是形式系统的异质 (色调+形调) 。色彩上多以灰白 (泉州白石材色) 和红色 (闽南砖红色) 为主, 具体采取色彩冷构图方法应用到建筑中;形体原型源于传统, 经过形态异化并符合厦门大学校园建筑审美形调, 使之富有现代感。例如厦门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中, 建筑色调的处理就是遵循上述原则。
二是行为空间的认同 (气候+功能) 。根据建筑的实际功能需求确定空间关系, 从气候角度建立空间模式, 强调气候生态下的行为空间认同。自然方面强调遮阳、通风;功能方面侧重综合、联结。厦门大学主楼的敞廊设计, 就体现于此。
三是地域理念的理解 (开放+综合) 。地域理念即闽南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心理评价、审美习惯与变化、情感关照等趋向, 具有开放性与综合性, 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建筑语汇与句法, 这也是建筑创作的潜在坐标, 同时有效地适应建筑的环境。
四是精神内涵的把握。每个大学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这是由教育目标、校园自然环境、校园思潮、校园开放程度等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厦门大学校园的文化精髓归结起来即是“嘉庚精神”—开放、包容、创新。
1. 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1)
厦门大学图书馆从2002年开始至今经历了三次改造 (图2, 图3) , 每一次的改造都是在理解地域文化、理解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1) 第一次改造:适应校园地域整体文化
第一次改造在2002年,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置于闽南文化背景及校园环境之下, 我们在图书馆改扩建设计上重点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关照厦门大学环境—形式+色彩。首先, 在建筑形态上, 协调中西合璧的厦门大学嘉庚建筑风格, 并在新扩建部分将中国的汉阙和西洋山花相结合、将红砖和仿石面砖相结合, 与厦门校园建筑取得形式和地域色彩上的呼应协调。建筑师理性地将传统形式“驯质异化” (make famous into strange) , 并符合现代审美意识, 使之具有时代感 (图4, 图5) 。
第二, 协调功能关系—流线+序列。将原南向入口改为东向入口, 从而更加符合校园总体流线关系, 同时结合现代图书馆开放管理理念, 将原有东侧院落加盖一层后形成中庭空间, 成为可供师生交流、休息的场所。
第三, 营造环境气氛—院落+文化。通过改扩建使原来双院相套的空间模式变成院落+中庭的模式。结合建筑功能及流线, 营造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院落适应南方气候, 入口门廊形成的仪式空间, 以及满足现代综合功能需求的中庭空间, 共同构成新的空间秩序;同时加强文化气氛的营造, 使图书馆入口处的慧眼屏风 (色彩+分流+空间) 成为文化的容器。
(2) 第二次改造:适应中的再调整
随着校园的发展, 藏书需求以及学生对学习空间的需求促使建筑再次进行改造设计。二期扩建开始于2006年, 包括新增西侧入口和扩建阅览室两部分。
谦逊礼让—因为扩建部分正对厦门千年古寺南普陀寺, 我们采取了比较谦恭的态度, 建筑体量由高变低, 化整为零。有趣的是, 正对南普陀寺的楼梯间设计成了一个“双手合十”的符号隐喻, 体现出“弱建筑”的设计原则 (图6) 。[6]
穿行其中—西立面沿着一条学校干道, 我们沿用了第一次的设计策略, 在原建筑西立面外侧加建入口。入口采用传统书院形式, 不仅体现图书馆的文化特质, 也增加了图书馆的庄严性。在西侧入口的设计上沿用了主入口的设计手法, 但也融入了新的设计元素, 不仅首尾呼应, 而且两个入口与两个庭院空间构成图书馆一个主轴线, 贯穿于整个建筑 (图7~图10) 。
(3) 第三次改造:时代的适应性调整
图书馆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改造集中在建筑的整体调整上, 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 图书馆服务越来越多元化, 不再只是借书与阅读的地方, 而是多元交流、资源共享的空间。顺应时代的调整促成了图书馆的第三次改造。
多元化的空间—第三次改造集中于西侧中庭。目的是顺应时代要求, 增加多元化的空间。如何让线性走廊成为多元化的空间成为设计重点。在这里, 我们大胆打破界限, 将走廊部分向中庭拓展, 形成具有趣味的挑台灰空间。同时恰当处理平台与榕树之间的关系, 让中庭空间显得饶有趣味。同时打破阅览室与走廊空间的墙体, 使这部分空间连续在一起。多样的空间让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场所进行活动, 行为变得丰富多样。
元素的活化—在第三次改造中, 为了使地域文化在设计中得以再次体现, 设计形式在既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材料的选择不同以往而以新材料为主, 这样与原有的建筑形成了对比, 增加建筑在时间维度上的层次。例如, 在出挑平台处增加钢结构的“木栅栏”, 吊顶的材料选择也与以往的材料产生对比。
(4) 总结
图书馆的三次改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是动态的更新过程。在这三次改造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握住更新的地域性、整体性、延续性、阶段性以及经济性与综合效益。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动态持续地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 地域性是核心, “有机更新”是设计原则。目前第三次改造施工已在进行,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厦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翔安校区) (2)
2001年基本完成总体建设的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延续了本部校区自由与秩序结合、自然与理性互补的格局。在总体规划上秉持尊重自然的理念, 顺应地形;在建筑群设计上既继承了“嘉庚建筑”的风格, 又有所超越。在这样的校园内设计一座新的活动中心, 是一种挑战。
(1) 穿行其间, 节点驿站—关注活动中心所在的位置, 深入考量基地周围环境。该活动中心位于湖西北侧, 连接宿舍与教学楼,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建筑成为建筑群中的焦点。因此, 在设计上, 不仅要呼应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 也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的衔接。设计将建筑体量进行分离, 产生两条道路穿行其间, 形成两条主要轴线, 这样可以使活动中心与周围整体环境建立良好的对话, 同时也与四周的学生宿舍、教学楼、景观节点产生紧密联系, 活动中心俨然成为校园的节点驿站, 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汇聚于此, 建筑不再是自我的, 而是外向的、开放的。
(2) 空间活跃—在空间设计上, 活动空间有序又充满趣味, 开放空间与单元式空间混合布局, 有分有合, 满足了大学生对活动空间的需求。首先, 我们考虑整体环境因素, 试图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立紧密联系, 因此设计中道路贯穿建筑, 形成两条轴线。同时建筑上下空间交错, 形成人看人的趣味空间。其次, 建筑内设计了一个大中庭之外还设有两个室内小中庭, 满足采光需求的同时, 丰富空间层次, 使得室内空间富有活力。最后, 利用两侧大直跑楼梯, 直通屋顶活动观景平台, 这让活动中心上下空间连通在一起, 空间因此由平面变成立体, 形成多层次空间。丰富的活动空间满足了学生各式各样的活动需求 (图11~图12) 。
(3) 建筑风格延续中的变异—理性分析本部校区嘉庚建筑的风格特点, 从中汲取营养。在色彩上, 多以灰白 (泉州白石材色) 和红色 (闽南砖红色) 为主, 采取色彩冷构图方法应用到建筑外表皮中, 这也符合翔安校区的整体环境;形体的原型则源于传统, 经过形态异化并符合厦门大学校园建筑审美形调, 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 在建筑中融入活跃的元素, 让学生活动中心成为校园建筑中的活跃因素。学生活动中心造型的设计关注艺术的均衡性, 既照顾新时代下的学生审美情趣又试图摆脱以建筑形象为中心的设计。将场域、基地、行为、空间质量作为前提来考虑, 使整个学生活动中心“既有厦大特色, 又有新意”。
五、结语
地域文化对校园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 忽视地域文化只会带来校园文化的缺失。经济状态、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精髓构成了大学校园发展的社会背景, 大学本体文化、地域特色与时代的先导文化构成大学的文化内涵。关照大学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激发校园活力、形成校园特色、塑造校园精神的内在动力;深入探索地域文化, 是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深层驱动与价值基础。
当前,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逐步摆脱高速增长的态势, 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 呈现的是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们应主张从文化的视角对校园的地域文化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以广义理性的理念进行校园建筑创作。[7]
参考文献
[1]王绍森.建筑地域性的层次关照[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1 (2) :5-10.
[2]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张燕来, 王绍森.原型与发展-厦门大学校园更新与建筑设计解析[J].城市建筑, 2013 (3) :29-33.
[5]黄仁, 王绍森, 陈阳.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J].建筑学报, 2001 (6) :16-19.
[6]王绍森.弱建筑与若建筑[J].新建筑, 2014 (3) :78-81.
厦门大学 篇8
一、研究程序
(一) 文献取样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 为平台, 在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选取检索项为“学科专业”, 检索词为“高等教育学”, 检索项为“学位授予单位”, 检索词分别为“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 共得到兰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6篇, 厦门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7篇。
(二) 研究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 以频次和百分比统计为主, 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层次三个维度对所收集文献进行分析。
(三) 三个维度
1. 研究主题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 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国内学者陈学飞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一书中将其分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德育、比较高等教育、中外高等教育史等共八个领域[1];谢安邦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中将其分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十个方面[2];韩映雄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思想、元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管理等四个大主题, 并建有许多二级和三级的子问题[3]。英国学者马尔科姆·泰特将其分为高等教育的定量——结构方面、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课程方面、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与个体相关方面、高等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等四个范畴;福瑞克曼就高等教育的研究提出了五个“问题集”[4]。我们采用马尔科姆·泰特的分类方式, 其通过对2000年除北美地区之外发表的高等教育类英文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 整理出八个主题或问题:教与学、课程设计、学生经验、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政策、院校管理、学术工作和知识。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其研究水平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反思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追求[5]。国内学者田虎伟、刘承波等提出了“上中下三层次说”, 认为其上层为哲学方法, 中层为一般科学方法, 下层是适应于某些科研领域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的研究方法[6,7];徐辉、季诚钧从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把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划分为定性与思辨方法[8];李硕豪、贾永堂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由哲学层次的方法、高等教育学层次的方法、分支学科的特殊方法等三个层次构成。[9]国外学者泰特提出的8类研究方法或方法论, 分别是: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访谈、调查和多变量分析、概念分析、现象学法、批判或女权主义的视角、自传或传记研究和观察研究。[4]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33篇学位论文的摘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三个部分进行定量统计, 每篇文章不限制方法种数但不重复计数 (重复出现的方法只统计一次) , 最后对其进行频数和百分比分析。
3. 研究层次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层次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开展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以及多个研究之间的联系, 等等。但国内高等教育对研究层次的分析似乎还未形成一个明晰的问题, 很少有此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泰特将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个体、课程、系或研究中心、院校、民族或国家、系统、国际七个层次[4]。由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特殊性, 我们通过统计分析, 将其分为个体、院校、地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二、结果分析
(一)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他们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在其他方面, 兰州大学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研究, 而厦门大学则更注重对学生经验的研究;并且兰州大学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 也就是说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并不在高等教育而在基础教育等其他领域;两所大学在知识、教与学、学术工作三个方面研究均相对较少。
(二)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发现大部分论文研究方法的自陈水平较低, 均停留在简要说明或粗略说明水平上, 甚至有3篇论文未描述研究方法。均篇论文运用2.7种研究方法,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法被运用123次, 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比较法被运用72次, 均篇0.5次。兰州大学在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三种方法上运用频率均比厦门大学高;其他方面, 厦门大学较多地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总体趋势上厦门大学更倾向运用定量分析, 而兰州大学则作了较多的定性研究;其他的研究方法诸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也均被用于各自的研究, 但运用频率都较低。相比兰州大学, 厦门大学更多地运用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逻辑分析、生命表分析法、数据挖掘法等, 但这些方法的运用频率也都较低。
(三)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层次分析
如表3所示, 研究发现国家、地区和院校是其主要的研究层次, 其中在国家层次上的研究均占50%以上, 地区层次占20%左右。相对于厦门大学来说, 兰州大学做了更多的地区文章, 而厦门大学则在院校研究上更胜一筹;但兰州大学并没有个体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研究, 厦门大学在这两个层次上均有研究, 但研究频率也都较低, 除此之外, 两所大学都未涉及泰特的分类中提到的课程层次、系或研究中心层次、系统层次的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一)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现状
1. 论文选题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是发现问题并确认研究对象、开始思考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步骤和关键性环节。[10]两所大学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 这可能是因为硕士学位论文的规格适合这类研究, 其他主题的研究范围相对较“小”, 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盲目求“大”, 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 选题过大, 针对性不强, 硕士研究生很难驾驭。兰州大学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 这可能与兰州大学所处地区有关, 其地处西北, 基础教育也相对落后, 所以有一部分研究生开始对此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 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两所大学在教与学主题上的研究较少, 这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差异很大, 这可能是因为此主题理论性较强, 而对于知识和学术工作的研究较少, 则可能是因为它们与教育实践没有直接相关。
2. 论文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自陈水平较低, 这与王珏的研究结果相符合[11], 可能是由于我国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的自陈意识不高;其次,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此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这与这些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被普遍运用存在一致性。兰州大学更多地应用历史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这可能是因为兰州大学学生更倾向作质性的研究, 而厦门大学生则更多地运用问卷法、调查法等, 在实证研究上更胜一筹。总体来看, 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的论文并不多, 基本上都是运用混合多元的研究方法, 在运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定量或实证的方法, 但真正对这些方法驾轻就熟的研究者并不多, 很多研究方法缺乏操作的规范性和相应的信效度。
3. 论文层次
学位论文的研究层次能说明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以及研究能否进行下去的可能性。两所大学的一半以上的研究都围绕国家这一层次展开, 这与其研究主题大多是高等教育系统政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兰州大学在地区这一层次上的研究更多, 这可能跟兰州大学秉承“做西部文章”的学校定位有一定关系, 兰州大学的很大一部分研究都定位在西北地区, 这对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都大有裨益, 对改进西北地区的教育现状有积极意义。相比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的论文研究层次较单一, 可能是由于国际和个人这两个层次是相对较大和较小的缘故, 层次较大难以驾驭, 层次较小难以操作。
(二) 建议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六年来取得了的长足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其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应摆脱盲目求“大”的误区, 选取合适的题目, 进而“小题大做”, 把问题研究透彻, 并且要加强对教与学、知识等主题的研究, 这样才能为高等教育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自陈水平较低的情况, 应该规范其自陈制度, 让自陈研究方法成为学位论文中必不可少的章节, 在研究方法课上要加强培养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自陈意识。此外, 高校应该发挥综合性大学以自然科学为特色的优势, 增加定量和实证方法为主的研究, 更多地运用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于兰州大学围绕地区这一层次做研究的优点应该得到继续发扬, 进而为西北教育谋发展。但研究者也应该看到个体、课程、系或研究中心这三个层次里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三个层次也是研究者曾经经历过和体验最深刻的层次, 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对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13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主题方面, 两所大学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 兰州大学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研究, 且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层次方面, 国家、地区和院校是其最主要的研究层次, 其中国家层次的研究占到一半以上。
关键词:兰州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9.
[2]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3]韩应雄.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1980-2007年) 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3) :6-12.
[4]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耿涓涓.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的文献分析[J].高教探索, 2005, (5) :12.
[6]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刘承波.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J].教育与现代化, 2000, (4) :11.
[8]徐辉, 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 :13-15.
[9]李硕豪, 贾永堂.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5) :11-13.
[10]徐金平, 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 :42-45.
厦门大学 篇9
始于30年前的我国会计信息化,使广大会计学者看到会计研究的新曙光,但对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却因其间信息技术之费解令较少会计学者涉足。已逾不惑之年的庄教授深知,惟有掌握计算机编程等技术,方能科学地揭示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三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在成功地为10多家企业单位开发会计核算软件之后获取真知,展现了一个学者勇于探索的学术胆略和毅力。他同时运用信息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评价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初步勾勒出一个简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并梳理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许多基本概念与观点。同时,庄明来教授还揭示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在IT环境下的地位,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作为会计信息雏形的账户记录,是企业会计报告的信息源。账户的载体,首先是记账凭证,而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基于此,他提出“变账簿取数为账户取数”的新观点,并基于证、账、表生成的自动化,创新性地提出将审计重心前移,对电子会计数据施以详细审计的技术方法。庄明来教授客观地论证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数据两者的质量特征,IT环境下会计数据的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连续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而IT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具有保密性、规范性、严密性、可控性和适应性等五个基本质量特征,他还详细解读了会计系统、数据与信息在电子化与网络化环境下中的辩证关系,在会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的质量高低成正相关的关系。会计数据质量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要高质有效,不仅要取决于自身的建设,同时也要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进而庄明来教授提出会计系统的有效性首先体现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观点。而面对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庄明来教授提出未来财务会计信息化研究重心应是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融事项会计与价值会计于一体的业务流程体系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观点。
作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庄教授长期致力于信息化会计与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中国经济问题》、《财务与会计》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主编并已出版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和《会计信息化教程》,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和一般的项目、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项目、审计署科研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厦门大学 篇10
一、留学美国成学术精英, 执教清华显报国情怀
1902年, 萨本栋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在家庭的影响下, 接受良好的教育。萨本栋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学校。就在他即将从清华学校毕业, 准备赴美留学之际, 北京出现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暂缓了他的赴美计划。当时,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京教职员工索薪活动被反动政府无情镇压, 这件事情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萨本栋所在的清华学校的学生们决定用罢考的行为声援教职员工们的正义举动。学校为了阻止学生们的声援行动, 曾以不准学生出国留学和开除学籍相要挟, 但这样仍阻止不了青年学生对正义的追求。他们表示, 不管身处什么样的险境都要将正义坚持到底。学生们坚持罢考, 事后, 他们也因此事付出了代价。包括萨本栋在内的毕业生因罢考事件被留级一年, 延迟了赴美国留学的时间。直到1922年, 成绩优异的萨本栋才开始了赴美留学的生涯。
萨本栋曾先后在伍斯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他在美国丝毫不敢放松学习, 通过不懈努力, 他不仅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工学学士, 还成为了伍斯特大学的理学博士。博士毕业后, 萨本栋在美国西屋电机公司谋职, 在该公司边工作边做科学研究。虽然在美国的生活比较安定, 工作也富激情和挑战性, 但萨本栋并不想留在美国, 他想把青春和学识奉献给需要他的祖国。1928年, 萨本栋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并在清华大学的理学院教授物理学。
萨本栋任教于清华并不仅仅只从事教育事业, 他还十分支持学生运动。当北平掀起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时, 清华大学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这场抗日救亡战斗中。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萨本栋并没有阻止学生参加运动, 而是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他与学生们一起发表了一篇《对时局意见书》, 为政府出谋划策。萨本栋抓住各种时机将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萨本栋在清华大学曾经开过《应用电学实验》、《大学普通物理》、《向量与电路问题》、《无线电学及电学问题》等课程。他在讲课过程中注重用国内外先进科学研究成果丰富课堂内容, 让学生们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理念。他还非常重视科学实验对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 认为实验能够帮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由于萨本栋的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曾经有学生在《教授印象记》中写道, 萨先生是一位在学术上有着卓越成绩的人, 他的那本《普通物理学》就足以证明他扎实的学术根基。这样一位治学严谨的人讲课极为吸引人, 一点都不刻板沉闷。只要听过他上课的学生都会不自觉地被他的课程吸引。萨先生是福建人, 普通话却说得非常好。他讲课的声音铿锵有力, 上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1]6。不仅如此, 萨本栋的课上会有仪器演示的环节, 仪器都是制作得十分精致的, 他一边讲课一边向学生演示仪器。有时候, 仪器会出现一些小故障, 这时萨本栋就会流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学生们常常会被他那副表情逗得开怀大笑。萨本栋的课堂上充满了这样轻松祥和的气氛。萨本栋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重, 也使得学生们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临危受命任厦大校长, 多方求援解燃眉之急
1937年, 爱国华侨陈嘉庚集资创建的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 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该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经过了多方人物物色之后决定请萨本栋担任国立厦门大学的校长。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前一天, 萨本栋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命。7月11日, 萨本栋深情告别清华大学南下, 两周之后抵达厦门上任。
此时的厦门处于日军战火威胁之中, 整个厦门人心惶惶, 厦门大学师生也人心不稳。萨本栋面对困难深感责任重大, 上任伊始便嘱咐校工将实验室标本、仪器设备及图书馆藏书装箱待运, 还充分考虑全校师生的安全, 决定暂迁厦门大学至鼓浪屿。为了尽快让学生走进课堂恢复上课, 萨本栋多方联系, 借鼓浪屿的毓德女校和英华中学的部分校舍为学生宿舍与课堂。10月初, 厦门大学全部282名学生开始上课。同时, 他还亲自招聘教师、抓紧招生工作。由于鼓浪屿地处偏僻, 且抗日硝烟日盛, 招聘教师和招生工作都举步维艰。萨本栋多次致函好友、时任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以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人, 请求其他高校予以厦门大学师资方面的支持, 才总算有所收获。
萨本栋每日都关心抗日时局, 以随时决定厦门大学的校务安排。他一方面向全校师生强调, 不到最后一刻都要坚持上课;另一方面与省政府加紧商讨迁校有关事宜, 还派出自己的秘书去闽西长汀等地勘选新校址。经福建国民政府同意, 萨本栋精心筹划, 将厦门大学从鼓浪屿迁到长汀。包括仪器、图书等学校资产以及全校师生员工都有步骤、顺利地搬迁到了目的地。长汀在闽西的偏僻山区内, 这里远离战火, 相对比较安全, 但是初到此地却没有校舍, 师资、经费等都比较缺乏、百事待举。此时, 萨本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新校建设工作上。为提高效率, 他集中管理学校的各个行政部门, 亲自主持和参与旧房改造及校舍新建, 无论再忙, 每天都会巡视工地。由于交通状况比厦门和鼓浪屿更差、生活条件不济, 师资待遇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聘请教师比以前更加艰难。为此, 萨本栋想尽办法向以前的朋友、同学、老师们求援, 以解学校师资的燃眉之急。在萨本栋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厦门大学在长汀建起了所需校舍, 急聘到所需的老师, 还制定了系统的教学规章制度。1938年1月, 厦门大学在长汀正式复课。复课时, 学生总数为239名, 教师83名, 其中有18名教授、4名副教授、8名讲师和14名助教。
三、心系学生助渡过难关, 厦大夺冠促声名远扬
厦门大学复课后, 萨本栋事必躬亲、恪尽职守, 除了日常行政工作之外, 还亲自讲授了《交流电机》、《电工原理》、《机械制图》、《普通制图》、《普通物理学》等多门课程[2]237。他所授课时比一些专职教授还要多。据有学生后来回忆, 萨校长的辛劳经年累月, 多次病倒在课堂上, 即便是在养病中也不舍得将手中的粉笔放下, 在家中挂上黑板, 于病榻前坚持授课。足见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学生的负责任。
对学生萨本栋一向关心备至。由于抗日战争持续, 不少学生的生活十分困难、难以为继。为了让生活困难的学生安心学习, 他授意学校相关部门尽可能增加公费生和免费生的名额, 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在萨本栋的主持下, 厦门大学在公费生项目中设立了中正奖学金、萨师俊奖学金、刘树杞奖学金、林文庆奖学金、嘉庚奖学金等各种奖学金, 以奖励那些品学兼优而又生活困难的学生。对优秀的毕业生, 萨本栋还为他们争取到了省教育厅的奖学金。除了公费生, 厦门大学每年还会确定60名免费生, 只要满足身体健康、学行优良、家境贫寒这三项条件便可以申请免费读书。经过严格审核而获得免费生名额的学生可以免交学杂费、体育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奖学金制度和免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全体学生都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 鼓励学生作品学兼优之人, 也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奋发图强、爱国爱校的榜样。当然, 无论是公费还是免费, 都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照顾周全, 萨本栋想尽办法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适合他们安心学习的必要条件。《厦大通讯》曾有一篇文章提到:萨校长除了为学生拿出巨额费用补助之外, 还时刻向外争取同情和援助, 请求外界资助在校学生, 并获得了极大的成效, 帮助了绝大多数学生渡过难关[3]115。
萨本栋还经常到宿舍、食堂、运动场、教室走访, 体察学生日常生活、食宿质量、上课效果等情况。有的学生提出, 为解决生活困难, 又不给学校添麻烦, 想在校内外寻找兼职的机会。萨本栋听后连连称赞, 并亲自为他们联系校内外的兼职工作。正在成长期、青春期的学生的营养状况一直是萨本栋关心的, 他让学校厨房自己做豆腐, 还多提供糙米饭给学生, 以改善学生的营养。由于长汀没有发电设备, 校舍的电灯无法使用, 影响了师生在晚间和阴雨天的教学, 萨本栋就拆掉自己的小汽车, 将发动机改造成发电机, 基本解决了校舍的照明问题[4]32。日本人的飞机不时也会飞到长汀的上空骚扰, 每到这种危险时刻, 萨本栋都会亲自指挥师生疏散、躲进防空洞。而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进防空洞, 也是第一个出防空洞的人。有一次日军飞机炸毁了部分实验室和学生宿舍, 心急如焚的萨本栋还没等防空警报解除便第一个冲了出去, 查看学校被毁坏的情况, 并迅速组织抢修工作。
厦门大学在萨本栋的领导下, 发展迅速, 不仅体现在学校规模上, 更体现在教学质量上。1940年, 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举办了一次有近30所学校参加的全国高校学生学业竞试, 结果厦门大学出乎预料地战胜了著名的西南联大, 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年他们又蝉联该竞试的冠军。厦门大学从此声名鹊起、享誉海内外, 而萨本栋的教育办学贡献对此功不可没。
摘要:萨本栋留学归国后先执教于清华, 后又临危受命执掌厦门大学, 期间克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种种困难, 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 也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萨本栋,厦门大学,教育,办学
参考文献
[1]林鸿禧.萨本栋文集[M].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
[2]潘永祥.物理学简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3]李汉忠.中国蒙古族科学技术史简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厦门大学中文系好不好等 篇11
——广东开平一中郝翠琴
A:厦门大学中文系创办于1921年,鲁迅、林语堂、施蛰存、孙伏园等著名作家、学者曾在此执教。现开设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拥有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
该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线有所不同,可到学校招生网站查询,或咨询招办0592-2188888。
Q:想报考青岛大学旅游管理学专业,有什么要求?录取分数如何?
——山东平度二中李超
A: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设有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和国际旅行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具有“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由于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要求,该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米至1.82米,女生身高1.60米至1.75米。
该专业2007~2009年旅游管理专业在山东省的录取最低分分别超过省控线8/14分(文/理)、8分(文理)、9/16分(文,理)。
Q:我想报考浙江大学园艺相关专业,但在招生目录中却未找到这些专业名称,是怎么回事啊?
——山东省莱芜四中曲孝菊
A:浙江大学是按大类进行招生,您所说园艺相关专业是属于农学类,在提前批次以“应用生物科学”名称招生录取。所以,你想报考园艺相关专业的话,报考“应用生物科学”即可。到大学专业分流时再选择具体的专业。
Q:如果文科生想填报医学相关的专业,是不是只能填报中医学、护理学和针灸推拿啊?有没有其他的相关专业也招收文科生?
——本刊网站留言
A:由于较多的医学专业是以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为基础,故较多是招收理科生。但文科学生也可以报考与医学相关的专业,特别是与中医学相关的专业一般不限制文理。
除了中医学、护理学和针灸推拿学是较为常见的招收文科生的医学专业外,也有一些医药类高校的其他专业也招收文科生。如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也招收文科生。
Q:报考公安类院校有哪些体检要求?
——读者来信刘国栋
A:公安类院校对报考的考生,一般有年龄、身高、体重、视力、婚姻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如一般的要求是未婚,年龄不超过22周岁(外语专业不超过20周岁)。男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般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体匀称;左右眼单眼裸视力,理科类专业应在4.9(0.8)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4.8(0.6)以上;无色盲、色弱;两耳无重听;无口吃;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无传染病,肝功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比外,还要通过相关体能测试。
Q:绿色通道与国家助学贷款有没有什么联系?
——重庆第十八中学马晓风
A: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都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子顺利上大学的措施,但实拖阶段不同。绿色通道一般为新生入学时,而国家助学贷款是入学后按年申请。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12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一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三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厦门大学】推荐阅读:
厦门大学经济05-30
厦门大学物理考研10-19
厦门大学选课指南11-07
厦门大学mba12-19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02
厦门大学本科招生目录05-29
厦门大学高龄教授范文06-02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06-05
厦门大学东园校区简介06-06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计划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