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4-10-11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8篇)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贵州省XXXX XXX

2018年x月xx日至x月x日,按照统一安排,我有幸赴厦门大学参加了由集团公司主办的“xxxx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厦门大学历史悠久,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是一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能够在厦门大学聆听国内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知名学者教授的讲课,使我极大的开拓了视野,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自己此次培训的心得和体会。

一、对于公司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有了深刻认识 在厦大的培训,第一堂课就是朱炎生教授的《公司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通过学习是我深刻意识到企业管理渗透到法律服务中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公司作为一种组织体,运营过程中时刻都处于动态之中,其所从事的决策或交易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法律风险的发生或法律问题的出现常常是全局运作中因果链条中的一环。通过朱教授的讲解,对如何解决公司各种法律困境、有效预防风险,如何将法律手段融于公司运营的全过程,堵塞法律漏洞,实现规范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对于战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理解更系统 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岗位学习都是必要的,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我得到了锻炼,但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何福龙教授的《战略管理与投资决策》课程,我学到了很多管理相关知识,对此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首先,我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战略管理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并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其次,我认为战略管理要加强。战略管理者的观念和能力,是影响企业战略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很多监属企业由于短期经营思想占上风,也没有把企业战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而市场变化快,技术发展快,产品或服务供求关系变化快,企业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加强战略管理。

再次,我认为提高战略水平需要更新观念、思维创新。意识要更新。要树立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人才意识、知识意识、信息意识、服务意识、未来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等一系列现代意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产量、规模、成本、质量等传统意识。思维要创新。思维创新往往是技术、治理、体制等许多创新的基础,绝不能思维方式固2 化。

最后,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息万变的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及时作出正确抉择,抉择不及时就会贻误战机,影响企业发展。作为企业领导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的决策。

四、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企业发展中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正发生根本性、深层次的变革。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xx企业也同全国一样,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因此,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认识统一到十九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上来,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抓安全、促生产、谋发展、保稳定的实际行动。

五、对于差距和不足看得更清

经过一周的学习,同时和兄弟单位的领导同志交流后,也发现本人在对企业日常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兄弟单位在项目引进,规范管理等方面有很多好的措施和办法,值得我们借鉴。今后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 一步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改正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集团公司有关企业经济发展、生产安全、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加强企业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为企业的发展、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8年x月x日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 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深感一定要掌握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做一个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熟练, 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1. 勤于学习, 提升自我。

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法律等相关知识, 做到博学多才。把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抓紧、抓实。把“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创新、学习就是生活”的理念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切入点。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增强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掌握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成为一名综合型干部。

2. 团结同事, 和谐共处。

沟通与协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团队精神是鼓励个人创新精神的支柱, 是完成任务的基础, 是激发创新理念的助推剂。我们在工作中都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支持, 只有充分信任你的同事, 相信你的集体, 他们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或孤立无援的时候才会给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团结就是力量”, “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工作中要团结每一位同事, 把发扬团队精神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 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工作来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难题。运用“内正外圆”的方法多动脑筋, 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 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磨炼自己的意志, 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干部。

3. 立足本职, 勇于探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是我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紧急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群众工作是我国发展中的第一要务。要端正思想、心系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上级精神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一心为群众办事。要树立群众无小事的思想, 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归宿点。牢固树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思想。坚持言行一致, 把求真务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踏实做人, 躬身做事, 做一名勤政为民的好干部。

4. 健康身心, 踏实做人。

拥有健康的身心, 就会拥有美好的生活。成长的路上, 心态很重要。面对得失, 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严格要求自己“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 心怀坦荡, 扎实勤奋。规范自身行为, 树立良好形象, 堂堂正正做人。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高尚的人格, 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 苦干实干, 把心思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把学到的知识贯穿到今后的工作中, 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干部。

5.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领域的第二次飞跃。要将此次学到的理论知识努力理解消化, 付诸今后工作的实践, 接受实践的考验。为人才中心近期发展计划、远景发展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用其心、尽其力、履其责。共产党员必须清正廉洁, 这是我党对新时期党员干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干部, 要树立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思想。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吃透精神, 领会实质。要从我做起, 从严要求、严格自律, 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干部。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风是“行胜于言”“从我做起”。我一定学习这样的校训校风, 始终不忘肩上的责任, 保持乐观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 敢于迎接挑战, 敢于战胜困难。在这份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洁身自好, 保持高尚的品质, 经得起诱惑, 忍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肩有担当, 胸襟宽广, 思想淡定。做政治上忠诚、工作上勤勉、学习上主动、作风上清廉的合格领导干部。不断修炼心境, 做一名实实在在的共产党员, 为郑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发展扎实工作, 真诚奉献!

二、贯彻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方针, 建设一流行政审批大厅

学习期间恰逢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确立了“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地位。针对国家对中原地区经济建设的指示精神, 各级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制定相应的工作思路, 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建设。为了贯彻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方针, 郑州市应尽快建设一流行政审批大厅。

1. 加强行政审批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结合全国经济形势, 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 重新定位郑州市行政审批大厅建设目标。充分发挥郑州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将大厅建设发展目标定为全国一流, 10年不落后。让标准化保证质量, 让规范化创造效益。要急人民之所急, 想群众之所想, 让人民群众满意。提高政府审批能力, 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民。因为行政审批大厅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政府与群众直接接触的窗口, 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打造一张管理制度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审批流程先进、工作职责明确、监督机制健全、工作关系融洽、工作能力过硬、办公环境优美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名片。

2. 进一步挖掘郑州区域优势, 科学确立发展模式。

郑州市目前有84个办事大厅, 在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但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各行各业在改革的洪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大厅的建设也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往我们提倡建立“大交通、大物流、大服务”。目前这个观点已经滞后。我们要培养“龙头”意识。要用创新发展的思路, 建设结构合理、特色分明、竞争力强、可发挥引领作用的行政审批大厅。

3. 贯彻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方针, 确保行政审批大厅建设深入有效地开展。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此次网培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视频学习、参加活动及提交作业。视频学习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第一、二和三章节是由东南大学陈美华教授和郭峰萍教师主讲的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探究与分析。其余的九章均是由东南大学李宵翔教授主讲的新教学模式与教改研究探索分析及教师角色定位等精彩内容。先介绍PBL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说东南大学这所富有百年美誉的学府从上至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持和重视,不管是全校无线wifi的全面覆盖,还是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自主学习室、语音室、课程中心、实验室的全方位跟踪,无不体现高等学府跟国际语言教学接轨的步伐如此之接近。正是基于大学英语现状急需改变的需求,加之对目前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从2006年开始东南大学开始项目式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并于2009年在全校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值得肯定的是东南大学的英语教学学时安排,每学年除了春秋学时外,他们在每年八九月开展为期四周的大学英语课程强化英语学习。项目式教学包括教学目标、主要特点、教学流程、个案分析、教学反馈和存在问题。因为项目式教学本身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虽然是辅助性和管理性工作,但对于学生无论做interview还是reflection等都有决定性作用。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给我的体会是:第一,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第二,时间安排更个性化,教师的辅导可以见缝插针,可以是中午老师们下课后的时间,也可以是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但又能保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第三,学生小组组长的领导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个别很有个性平时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在项目式活动中都成了领头羊。同时郭美华教授展示了每一周学生的任务,总共课时为16周,每一周教师工作任务和学生任务都很清晰地以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学完这几章后我的总结:第一,项目的话题比较能体现学生的心声。学生做此研究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呈现方式比较独特,如电子杂志等。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团队合作比较融洽。很多学生都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得到了锻炼。而教师虽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但其认知能力、文化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了极大挑战和提高。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最复杂的事情。一件事是政府管理,另一件事就是,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我开始慢慢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因为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惑和问题开始出现:(1)如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传授知识?(2)很多教师是否在弥补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缺失,如:语言语调的纠正,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3)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都用英语授课,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得到了真正体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听了李宵翔教授的课程讲座,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即“网络资源”、“教师角色”和“教师职业发展”。

网络资源。十年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运行环节如下:(1)基于网络平台,光盘的学习;(2)基于多媒体的教室面授和交互活动;(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助学习;(4)基于小班的口语训练(依据不同学校执行)。以上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包括:(1)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2)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3)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结合;(4)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资源说”的观点应该明确体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花了学习时间对他今天、明天将会有更大启迪。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的终极培养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非常高,也很完美,受各学院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的限制,可能真的很难在短期内实践。

教师角色。现实中很多学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乏力。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机制创新滞后,导向和激励功能衰减,人文环境创造和优化能力有限。实际上,教师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模式,设计安排好了教学课堂,保持了舒畅的心情,得到了同行和学生认可,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不是老师的功能就是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提供标准答案呢?李教授反而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更灵活生动地设计和安排课程,引导学生探寻答案。老师一定要摆脱安全感的束缚,因为大量生动活泼的英语教训形式和语言交际实践,将会向学生提供有利于认知英语语言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英语从事交际的技能,形成和强化多元文化意识,促进个性和人格综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我想总结的是教师就应该是在课堂上和课外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动活泼的高效的有意义的有社会实践体验的语言实践环节。学相伴,用相随,学以致用。

教师职业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应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应该是当代教育的真谛。

此次培训的第二部分为参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完成。我选择资源分享、主题讨论、调查问卷、有奖征文和网络调查等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分享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教授的教学心得。最后一部分是论文作业的完成。

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4

省教育厅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7月12日在洪山礼堂举行高峰论坛,省教育厅路刚厅长作了重要讲话。本人第一次亲自聆听路厅长作报告,感觉路刚厅长与其说是一个教育行政管员,倒不如说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他的报告没有站在一个官员的角度讲教育的大道理,而是通过讲述在汶川大地震中诞生的杰出教师的动人事迹。

向我们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其实他讲的那些在地震中那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早就通过电视和网络知道了不多,但路厅长不紧不慢的话语,那充满磁性的浑厚男中声,还有那独到精辟而精练的评点,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在地震中为了救学生而牺牲的教师们!重新认识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含义!他说“教师是领袖”,其立意新颖独特,很有创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师角色的定位,让人耳目一新!

本人一直以来对不学无术而善于到处钻营的领导干部不屑一顾!我向来以为,教育行政领导应该是专家学者型人物,在教育领域或者某一方面应该有所研究,并形成自己有创意的理论体系。路厅长正是我心目中这种专家学者型的领导,他思想有深度,因此人格有魅力!听他的报告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整个课程安排体现了“案例教学”模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自省教育厅各处和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等高等学院的专家教授,就学校工作的不同方面,从理论层面作了精彩专题讲授,观点新颖很有见的。来自基层学校的几位校长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用现实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他们在学校工作中如何创造性工作做了精彩的发言,很务实,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在研究性作业交流时,本人的文章《实现“四个结合,提高远程教育的服务功能”》有幸被班主任看中,面对来自全省的195位中小学校长,我在武大的讲台即性演讲近十分钟,简要介绍了我的学校以及我校在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学校各项工作方面做的工作。可能听众对我的演讲不很满意,但我感觉站在武汉大学的讲台上演讲,感觉真的很好!

天气炎热,生活条件很差,学习很累,但不虚此行!收获真的很多!

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篇5

第 九 期 团 校 培 训 心 得 体 会 系别: 音乐系

年级: 2012级

姓名: 焦洁

学号: 201211045307 共青团集宁师范学院委员会制

第九期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上周,学校举办了第九团校培训,我很荣幸地进入到这个培训班学习,同时我也很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个短期的团校培训结束了,我收获很大,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共青团是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如何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下面,我来简单地说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这次培训的第一部分是由音乐系周丽清老师为我们讲课,内容是“解读团章,教唱团歌”周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团是什么,介绍了中国共青团的来源,性质,带我们了解了团徽跟团旗,之后,周老师教我们唱了共青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对共青团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员,我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与后备军,我们应在班级,在学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牢记团的纲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第二节课,晓荣老师为我们讲了“从发展看‘三个自信’的底气”,“三个自信”指的是中国特色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十

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应当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也体现了一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不为任何风险所阻,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精神。

自信是自尊、自立、自强之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应有的自信,必将失去斗志,松松垮垮,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只有树立强大的自信,才能振作精神,奋发图强,从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自信来源于对实践的科学把握。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科学的实践依据的。我们自信地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具有科学的实践依据的。自信的根本体现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自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力量,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晓荣老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具体解释了“三个自信”

一 中国自信创造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

之一,人均gdp排名第134位,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文盲率高达80%,偌大的国家工业能力尚不足欧洲小国比利时的一半。一位美国学者很自负地预言,“中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苦,不信邪,带领着亿万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积极探索,硬是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二 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支持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力量可谓多矣,而究其根本,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党决定性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不但标志着共产党人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实践中,在思想上、精神上和理论上的成熟,而且使得中华民族再次以思想的民族、文化的民族、文明的民族的崭新形象,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为全世界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正义斗争,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战略指导。

三 中国制度为什么赢,我们把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称为中国大战略的基础,这一大战略暗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诸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为何能够挑战世界头号强国?中国的制度优势何在?回 答这个问题乃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的关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中国的国家组织能力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基层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第二,坚持群众路线,立足基层,进行民主决策的能力。第三,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执行能力。第四,在实践中不断调适的战术能力。我们强调“三个自信”,归根结底,自信的基础就是自强。没有自强,就没有自信。首先是党要自强,我们的党必须重新焕发出压倒一切敌人,不为任何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其次是十三亿中国人民要自强,不能满足于过眼前的好日子,而是要重新焕发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英雄主义精神。英国哲学家罗素1965年再版他的名著《中国问题》时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历经磨难,是他们的英雄主义拯救了他们,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的成功,让我们祝愿中国继续成功!”这句话道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

在以总书记为主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党和人民一定能够重新焕发出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我们的自信,归根到底,就来自我们的党是英雄的党,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这样一个在战火中打出来的党,我们这样十三亿勤劳勇敢的人民,只要焕发出战斗力、焕发出英雄主义精神,是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的。篇二: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会中普通的一员,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由学院组织的团校培训活动,同时,也感谢院团委能给我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此次团校学习仅仅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我却受益匪浅。首先,通过王金龙、郭云芳等省团校老师的精彩演说以及他们那种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使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学生会部员首先最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幽默。众所周知,幽默是一种广受人欢迎的能力,是一服缓解紧张气氛、迅速化解矛盾的良药。作为学生会的一员,在工作的开展中难免会碰到与他人产生不快、意见不和的情况,这时,倘若我们能够合理运用幽默的艺术,就一定能够使自己走出困境。其次,就是老师那短短几天所教授的知识,使我获益良多。在此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也更加理解了学生会是为同学们服务的理念。当然,作为学生会的一员,相应的也就要求我们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老师还教我们事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好学生工作与学习的时间。我们是学生会的一员,但我们更是一名学生,学习永远是我们的天职。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才是学生会最需要的人才。

另外,还有就是一些社交场合中需要注意的礼仪与沟通技巧。衣、食、行、容、访、谈、送,面面俱到,再加上老师有声有色地解说,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最后,我总结了几点学生会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都是学生会中的一员,但仅仅是普通的一员。假如人人都为自己着想,那学生会终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协助配合其他人的工作,确保学生工作高效运转。

二、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应该说,学生会部员是从学生当中挑选出来的精英,那么,在思想道德方面,我们就应该做个表率,带起模范作用。

三、要有宽容他人的胸怀。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具备了宽容的胸怀。作为学生会的一员,这也是我们该具备的一种素养。

四、要有自信自强的心态。自信,才能让同学们从我们身上看到希望的光环。只有这样,他人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我们也才能够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五、要学会与他人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座桥梁。通过沟通,我们才可以拉近自己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

六、要学会学习。我们始终应当以学习为天职。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学生会需要的是“学习”型人才?当然,这里的学习不单单是讲读书,把课上老师所讲过的内容理解就行,还包括学习做人。学生会很经常与他人打交道,倘若不懂得做人的话,那么早晚会在学生会中无立锥之地的。

非常感谢院团委能够给我们此次团校学习的机会,它为我们日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作为学生会部员的骄傲与自豪。

总之,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们身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不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发向上,不断完善自己,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篇三:业余团校学习心得体会

业余团校学习心得体会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08数(1)袁其龙

我很荣幸得参加此次的业余团校学习,怎么说呢?或许是因为通过这次业余团校的培训改变了我的缺点、改变了我对事物的看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吧!

当初我还未参加团校培训时,就仅仅只是对团员有个初步,肤浅的认识,在我看来和一般的同学都没什么两样,可是通过了才仅仅第一堂课的学习,我才是自我感到羞愧。为什么我会是如此粗心的人?对团的认识会如此浅薄,那更何况是对党呢?

于是在第一堂课中,我就已被老师的讲话吸住了,为此,在团校培训期间,我也是早早到教室,找个最前排的位置认真听讲。

当我们的培训期已过时,我却对团的许多未知的东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知道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然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广大团员和优秀青年都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完强;事业开拓、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我们现代的共青团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构建青年一代精神支柱,要与党青年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发奋学习、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发展任意创造,要在服务社会中自觉奉

献。

但目前,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宣扬团、党组织的先锋性、宏扬共产主义精神,想事、做事应先从别人的利益出发,对学习认真负责、善于与人交流、搞好群体关系、也以便共产主义精神的传播,做事要起先锋、带头的模范作用等。

到我们走出学校、踏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才能对工作态度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才能做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也起一个先锋带头作用。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所收获、也才能谈上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此我从此刻起愿我的一切交给党、愿听从党的一切指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听说无贫、愿党给以我一切考验吧!我决不会在党的答卷上交回一片空白,我愿用我的行动在答卷上绘出一幅壮观的风景。篇四: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很荣幸在大二学习当中就得到如此珍稀的一次参加团校培训的机会。尽管这只是一段时间的学习,但这段时间对于我自己的提升却是一个大幅度的转变。下面,就将我在团校学习中的心得阐述如下,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一、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新模式

自从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以来,每一堂讲座都能引起我良久的思索,给我以启迪。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到领导艺术的技巧,从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到网络化创新的特点,团校在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触点。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我想将团校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作为学生干部的几点体会。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六个字--务实、高效、创新。团学工作有轰轰烈烈的时候,但更多是平凡琐碎的小事,需要学生干部付出耐心而细致的努力。因此,踏实成为第一要素。那么怎样才能使工作在踏实有序中进行呢?首先,活动前先要调查活动的可实施性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及基本需要,这样有利于将上级的政策精神跟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在活动策划中可以有效避免失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着眼于全局,重视整体设计和布局,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深入透彻承担任务,承认错误。

责任心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可或缺的。《超人》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学生干部,相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工作、任务更多,犯错误的机会理所当然也更多。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向老和尚告状:“师傅,大师兄把碗打破了!”老和尚回答说“我知道你是不会打破的。”言外之意是小和尚不洗碗,当然就不会打破碗。同理,我们多做事,就必然会多犯错。如同误差一样,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可减小。犯错误之后,如果一味地遮掩覆盖,就是对自己的怀疑和放纵。每一个错误背后就是一种成功,你聪明与否就看你能否把它翻过来。当然也不能为了避免犯错而推脱工作,如此,你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能力,接受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有所提升,但不能对上级下达的命令包揽无余,这不仅增添了自身的压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要做到合理分配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责任心,敢于承担任务,承认错误。将每一件事都能恰到好处地落实到实处。

一、自身素养,人格魅力

一名学生干部,想要得到其他同学的期许与信任,首先必须有较高的素养和人格魅力。这其中,政治素养就是必备的一种。在团校的第一个讲座,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法学院的罗维老师为我们指点了这方面的迷津。罗老师从两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人和政治的关系,2、如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罗老师引用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 的观点说明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习惯于群居生活,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政治知识有所了解,将自己熔融于政治。让我们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即使你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关心你。在第二块内容中,罗老师又从实际出发,介绍了一些提高政治素养的方法,例如学习政治理论,辨证唯物主义;阅读大量经典文献,时政著作;浏览一些政治新闻评论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明白认识政治的途径其实有很多,只是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接受政治信息。提高政治素养有利于学生工作与时俱进,在国家宏观政策下开展活动,同时也是对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团队精神,领导风范

分团委学生会都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团体,一切工作的运转不是一个人所能肩负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承担,所以合理分工,团队精神极其重要。在素质拓展的齐头并进和基地训练两项活动中,团队精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在80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个时代,团队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精神宣传。多数出生独生家庭的80后,缺失了许多团队合作的机会,所以在校园这个珍稀的舞台上,我们更要注重团队意识。当然,一个团队只有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他同样需要一个精明的领导。在素质拓展基地训练的罐头鞋活动中,有些队友便将失败归咎于队长领导无方。作为领导,他就必然要吸收各方面意见,并在短时间里做出最正确的决策。罗老师在她的讲座里也提到了一个“精英意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不能只以普通学生的水平要求自己,潜意识里就应该存在精英的标准。

三、经验办事,创新机制

在素质拓展基地活动中,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总结活动的经验,急于进行下一个项目,但在教练的强制执行下,我们对各个活动都进行了探讨交流,从中不仅得到了活动的经验,也感悟了许多生活的内涵。我们要学会用经验办事。经验是一支加速剂,有时你付出了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但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他比你有经验,比你少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古语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他人的经验,自己在办事过程中获得的教训也应该及时记录,便于以后工作更顺利地进行。但决不能按图索骥地走,继承的同时应该也有创新的元素。新事物总会代替旧事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滞不前就是后退。无论是在制度还是具体的办事方法,我们都要不断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上便是我在团校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几点。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并提升自我的机会。这段时间的经验将会让我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也会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篇二】

首先,这次团课让我明白了团的意义,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团员应有的光荣。记得在自己初二的时候老师动员大家加入共青团,当时大家都是一种积极却迷茫的态度,只是从书上或者与身边的人交谈中得到一些共青团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很片面的。

其次,团课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所以我们始终要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性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像我们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团员应该努力团结大家,创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再次,团课让我明白了一名合格的团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修养。除了积极工作外,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观察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总结了几个方面要点,知道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第一,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源泉。马克思理论是科学的无产阶级理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理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二,在学习工作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共青团应该始终走在工作的前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并且团结广大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汇报群众的意见。

第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一名团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基础。只有那些热爱国家,努力工作,团结集体的人才能真正取得大家的尊敬。我作为共青团员在加强修养的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创新品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有结合国情大胆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参加了本次物流工程学院团校课程让我从思想上对共青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作为团员时刻准备着接受党的任务。我们还应不断在工作中打好基础,高标准要求自己。作为党的后备军,我们时刻准备为党诸如新鲜的血液,时刻准备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五:大学生团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团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xx医学院2010年团校培训”于12月11日同时在两个校区的三个会场隆重召开。首先,由校团委陈凯书记进行团校培训开班仪式,表明了目前团干部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以及表示此次团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由东莞理工学院李先锋教授进行了团校培训第一讲:《“特别官员”——你应该知道的做大学生干部的心理动力和行动智慧》,李教授从特别官员的特别之处、心理动力和行动智慧三大方面展开讲课,精密地剖析了大学生干部的心理意愿、心理品质、自我形象,提出了八大点行动的指南,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解答团干部存在普遍性的疑难。下午,由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谭利老师进行了第二讲:《团活动的策划与创新》,谭老师根据《团章》和《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为我们阐述了团干部的基本任务、如何打造高效的团队、团活动的策划步骤和创新,用生动有趣的真实例子给我们作参考,并引导和鼓励我们团干部要勇于创新。

经过一天的团校培训,我虽然不能说将老师们的培训内容完全吸收,但还是能在培训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一年以来的实际工作情况,理解并读懂老师们指出的不足和传授的经验。体会如下: 1.自身作风是前提。一个人只有良好的作风,才能够不辜负同学和老师们的信任,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才能够拥有崭新的面貌主动积极的完成各项任务。如若团干部带头违反纪律:迟到、早退、旷课、晚归等,那么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度和在老师面前的可信度都将大打折扣。作风不严谨的人是没有资格谈实力的,应该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克服心魔是关键。成为团干部,有大部分人是因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权力动机。当需要已经实现和权利在握以后,心理上就会明显松懈,没有了竞选时的激情澎湃,没有了上任前的积极主动,没有了为同学们和团组织服务的实际行动,只剩下完成任务式的被动、盛气凌人的命令和厌烦工作的抱怨。每个人心中都会住着个心魔,只是团干部更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心魔。不要只因一时的兴起或者微不足道的学分而争着当团干部,不要被权力冲昏了头,不要被心魔遮盖住了身为团干部的初衷,不要遗忘了身为团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当迷惑的时候,请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便能找回迷失的自我。3.阳光大道上前行。普通同学和团干部的区别就是,团干部得暴露在阳光平台下。团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暴露在各同学所建立起的阳光平台下,没得掩饰,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同学们的监督。团干部应该高兴自己能够走在这条阳光大道上,因为只有同学们的监督和批评,才能够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完全性的暴露出来,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才更有助于自我批评的反思。想要成为公众人物,就得接受大家的检视。4.齐心团队共辉煌。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良好沟通、目标一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齐心协力、分工明确的团队,才能创造出团组织的辉煌。团干部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团的活动依赖于每个团员的参与。只有每个团员都积极乐于参与,才能说团活动是成功的。即使团干部的能力很强大,但也抵不上众团员拧成的大绳的力量。其实团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团员们对团活动的兴趣、认识和有想法,而不是单打独斗,盲目地进行个人英雄主义。5.敢于犯错,勇于承担。虽说团工作是严谨的,但也不表示在开展工作时得畏首畏脚,团干部要有敢于犯错的胆量,只有犯过错,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当然,犯错以后得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犯错后所受到的惩罚风险,谦虚的进行请教,及时的改正和总结。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错。6.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身为团干部,不能只一味的工作,而是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人,工作不是他的全部,优异的学业和有条理的生活才是自信的关键。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不要担心着学习;该学习的时候静心学习,不要烦心想休闲;该休闲的时候放心休闲,不要分心为工作。只有安排好个人问题,才有能力处理组织上的问题。7.传承中求创新。前人的活动方案和总结是最宝贵最可靠的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乏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活动的创新并不难,只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改进拙劣不切实际的,改进的这部分就叫做创新。如若团干部想着自己能够完全创新的开展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活动,想要给老师、同学们眼前完全一亮的效果,要么是实力超级强悍,要么就是狭隘的自我表现。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本次青马培训班中,那个套圈的小游戏每个队为了避免惩罚,在间息热烈商讨可以提高速度的方法,在练习中失误减少默契渐生,在无形中感受了团队意识——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不同个人之间的合作,它隐身于协调团队意识成员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它更好、更快地达到组织的目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团队意识培训让我们学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类事情,发现其所在团队的价值观,并懂得如何更好地融入整个团队中,了解并清晰不同团队角色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学会运用优势互补的方法来增强团队的绩效,掌握建立高效团队的三个关键要素,并学会如何去实施。

学长们自身经验的交流和班长支书们工作学习感受的阐述,言明了学生干部应当具备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每个班级的学期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全体班委来实施,因此学生干部要善于把本班级的目标同班级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 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合理组织各方力量, 恰当使用各类人才, 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执行能力。学生干部要善于贯彻执行自己学院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决定。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意图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下去, 争取做到全面准确, 得当有力。

科学决策能力。面对有时繁琐且繁多的事情,学生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进行权衡利弊得失, 作出合理的安排。

综合协调能力。作为学生干部, 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各种人, 与其合作共事。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 善于激发全班的热情, 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另一方面要善于同其他班级交往,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选材用人能力。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 因人施用也是学生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 用人不当则事业衰。学生干部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个人不可能都是人才, 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学生干部就要根据本班同学各自的特点, 把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同的事情上,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学习、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学生干部要在实际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去研究、分析和总结,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指导自己的行为, 不断锻炼自己, 提高自己。

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搭建小组交流平台

每期培训开始之后, 我们根据学员来源地分布情况事先进行策划, 在开展“破冰”活动的同时,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教师分成一个个培训学习小组。采用明确责任、任务驱动的策略, 使每个小组成为教师培训中的学习共同体。不仅使学员从培训一开始就打破相互间的心理隔阂和陌生感, 而且使小组成为培训期间相互学习、互动交流、合作研讨的精神乐园, 并建立起了同行间今后教学研究的长期联系。

二、打造团队成长平台

根据培训内容的递进和培训活动的展开, 我们努力将研修班打造成参训教师的业务提升平台、经验交流平台与互助成长平台。业务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科培训内容的编排上, 使参训教师能够在理念提升、经验整理方面得到及时加强;经验交流主要体现在研讨活动的安排上, 每次讨论活动都做到“有主题、有针对、有效果”;互助成长主要体现在学习团队的组建上, 每个班都建有学科研修Q Q群, 使“难点问题集体解决, 个人智慧集体共享”的学习原则得以实现。

三、营造师生对话氛围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专门设立了“研究与生成”专题, 通过聚焦相关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促使教师和学员通过互动交流进行深入思考。我们要求每一个培训专题都给学员的参与互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授课专家每次专题讲座都至少留出20分钟的互动时间, 教室里的桌椅也可以依据教学互动所需随意组合搬动。我们还采取了学科班主任与每一个培训者沟通的措施, 有效改变了以往培训中专家讲、教师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四、加强教学研究指导

在诺丁汉大学接受培训的启示 篇8

寻找话题兴奋点

培训的第一课是口语交际。导师Chris将我们分为4个组,各组成员分别领到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的答题纸和问卷。我们需要在答题纸上填写和自己有关的数字、人名、地名等,填完答案以后,再拿着答题纸去寻找和自己答题纸颜色不同的一个伙伴交流,目的是互相弄明白对方答题纸上答案的确切含义。例如,我指着旁边一位老师写下的数字“10”,问她:“Have you been a teacher for ten years?”“No,my daughter is ten years old.”“Oh,you look so young.”“Thank you.”而对方也会指着Guilin 问我:“Is this the place you really want to visit?”“No,it’s the place I live.”“Oh,you are lucky to live in such a beautiful city.”

这样的交流让大家一下子就熟识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地投入到这个英语交际活动中,没有听到谁说一句汉语。活动结束时,导师 Chris 让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兴奋地用“外语”交流,这把我们都问得愣住了。“这是因为:首先,面对不熟悉的人,我们往往都怀有好奇心,这个活动满足了大家对同伴的好奇心;其次,写在纸上的答案都与你们自身相关,而每个人在交流中都喜欢谈论自己,这答案便是谈话的兴奋点;最后,在设计活动时,我们考虑到了大家的英语水平,保证了交流活动能顺利进行。记住,只有提问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方才会畅所欲言。” Chris 总结道。原来,这才是这个活动获得成功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而活动的设计者无疑深谙人的心理。

我马上把这番道理应用到自己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每天下午的活动是轮流主持一个 talk,轮到我主持时,我们谈论的是 marriage(婚姻)。为了不至于漫无目标地 free talk(自由交谈),我事先准备了不少问题,例如“What is your ideal spouse lik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irst love.”大家抓阄回答问题。这次活动氛围热烈,用导师 Chris 的评价来说就是“Every-one has something to say.”(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回国以后,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设计什么话题活动,我都会首先找出这个话题的兴奋点,因为只有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说他们想说的,才会有真正的“生成”和“高潮”。

将语法理论还原于生活

Chris 非常善于把自己的观点形象地表达出来。他告诉我们:在对话交流中,语言本身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的任务是靠体势、语气、表情来完成的。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和一位老师临时表演了下面一段情景:两人先是讨价还价,渐渐地一人占了上风,另一个人先是妥协,而后稍微挽回了一些优势,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最妙的是他们在表演中没有使用任何句子,只是用到了一些数词one,two,three,four……但是带着各种不同的语气、音高和音调。这使我们都能明白他们在交易、妥协、成交……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终生难忘,并让我体会到理论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源于生活的语言规律。同样,一个高明的老师也一定能将理论还原于生活。

这给我的语法教学带来了不少启发。以教授“Does +第三人称单数+ like doing sth?”这个句型为例,大部分老师一般这样教:首先解释什么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I,we 是第一人称,you 是第二人称,其余的叫做第三人称);其次解释什么是单数、复数;然后解释什么是第三人称单数;最后说明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在疑问句中要使用助动词 does。试想,难道英国人在每次使用这个句子时都要先想一想主语是否是第三人称单数吗?我一改常规教学思路,邀请了一位学生都有兴趣了解的人,组织了一次交流活动。学生都想了解的人是谁呢?班主任魏老师。魏老师平时威严有余,和学生不很亲近,学生对她的个人“隐私”充满了好奇。这个活动的名称就叫“谁是最了解魏老师的人”。

全班起立,我问10个问题,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Does Ms Wei like eating in KFC?

Does Ms Wei like wearing dresses?

Does she like shopping?

Does she like dancing?

Does she like singing?

Does she like playing cards?...

学生每答完一个问题,我就用“Do you like...?”询问一次班主任。答错的学生坐下。10个问题问完,最后站着的就是 winner (赢家)了。

这次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这是因为:首先,学生第一次和班主任一起学习英语,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其次,学生对班主任的私生活很好奇。当我问:“Does she like shopping?”我听到学生窃窃私语:“女人都喜欢购物,魏老师肯定也喜欢。”可是魏老师却出人意料地回答:“No,I don’t.”一大批学生怏怏坐下。当我问道:“Does she like wearing dresses?”学生悄悄讨论:“平时好像没看见魏老师穿裙子呢,魏老师肯定不喜欢穿裙子。”没想到魏老师答道:“Yes,I do. But look!my legs are fat,so...”学生哄堂大笑,觉得和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最后站着的学生喜不自胜,觉得特有成就感。这个活动非常自然地解决了平时语法讲解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在疑问句中,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助动词用 does。学生在聆听老师的问话时发现了规律:凡是问对方情况的就说“Do you...?”而谈论另外一个人时 do 就变成了 does,所以在实际对话中就不会混淆了。

nlc202309040511

我相信,看似枯燥的语法理论一定有其生活来源,如果我们善于将它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语言,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能大大提高。

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经常会损失或者出现变异,造成“道听途说”。那么,“道听途说”过来的信息到底丢失或者改变了多少呢?在诺丁汉大学,导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叫作“交换故事”的活动来仔细体会。

导师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分为4人一组,分别编号为A、B、C、D。A编号老师阅读A故事 Girl had bullet in her scalp,B编号老师阅读B故事 Getting the wind up,C编号老师阅读C故事 Head case,D编号老师阅读D故事The worse bank robbers。读完后,大家开始轮流讲故事。

第1轮:A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 had bullet in her scalp)告诉B编号老师。

C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 case)告诉D编号老师。

第2轮:B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 had bullet in her scalp)告诉C编号老师。

D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 case)告诉A编号老师。

第3轮:C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 had bullet in her scalp)告诉D编号老师。

A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 case)告诉B编号老师。

第4轮:B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 the wind up)告诉A编号老师。

D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 worse bank robbers)告诉A编号老师。

第5轮:A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 the wind up)告诉D编号老师。

C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 worse bank robbers)告诉B编号老师。

第6轮:D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 the wind up)告诉C编号老师。

B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 worse bank robbers)告诉A编号老师。

经过这6轮,每个人都知道了A、B、C、D 四个故事。然后,A编号老师把故事D写出来,B编号老师把故事C写出来,C编号老师把故事B写出来,D编号老师把故事A写出来。最后和原版故事进行对照。大家惊讶地发现最后写出的故事居然和原先的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要知道,我们每个人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而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竟然都大大地走了样,如果是听力水平不如我们的学生来做这个活动,结果又会怎么样?

这个活动对我的听力教学设计启发很大。在听力教学中,学生经常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减少信息从输出到输入过程中的变异,在听力课上,我采取了让学生有准备地听、先抓住句子要点再补充细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力。我设计了下面几种听力游戏。

第1个听力游戏为“减肥”。“减肥”活动即让学生听老师说句子,然后用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复述重点内容。例如老师说“Clever Edison invented impor-tant things”,要求学生用three words(三个词)来简化句子。答案为“Edison in-vented things”。

第2个听力游戏为“找‘奸细’”。“找‘奸细’”活动即老师给课文中原有的句子添加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个多出的词。我采用了让学生二人抢答的形式。例如,课文原句为“Xiaoyong wants to fly ”,老师说“Xiaoyong wants to fly high”。学生抢答“high”即正确。

第3个听力游戏为“抓‘逃兵’”。老师先改动课文原句中的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个“逃跑”的词。这个活动也可以采用两人抢答的形式。例如:课文原句为“One day,the boy was bored”,老师说“One day,the boy was sad”,“逃兵”即为“bored”。

听力一直让学生较为头疼,我们老师可以对看似枯燥的听力训练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众所周知,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中,写作相对难教学,因为写作综合考察了学生的语言水准。在这次诺丁汉大学的教学法培训中,我们被要求用最少的词来描述下面一个情景:Tom 是一个小偷,每天看着邻居 Ann 去上班的时候,Tom就想:真傻啊,我每周只要工作一次就行了。一天,Tom 决定去抢劫银行。当他拿着枪对准营业员的时候,他惊讶地脱口而出:“Ann,是你啊!我居然不知道你在银行工作。”Ann也吃惊地说:“我也不知道你是个贼。”就在 Tom 走神的瞬间,Ann 按住了报警器。

我们小组绞尽脑汁也没能在30个词之内把这个故事的意思表达完整。最后Chris宣布了答案:Tom does not know his neighbour Ann is a bank clerk until he tries to rob the bank one day.啊,原来如此!not until 句型让表述变得如此简洁。自己教了无数次的not until,却怎么想不起来去运用呢?这说明从知道一个句型的含义和用法到能够熟练运用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中文的表达方式中没有not until,所以我们想不到这个句型。

这次培训告诉我,学英语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英语思维,只有多读、多想、多写,直至能用英语脱口而出,这才算是学会了。我因此理解了为什么学生一着急就用“How are you?”来回应老师的问候“How are you?”,毕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习惯。从此我不再一味地追求加深教学难度和增加词汇量,而让学生通过读简易读物,编简单对话和故事,熟练运用基本句型和基本词汇表达无限丰富的含义,做到“会、熟、化”。

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师培训中既让人耳目一新又富于实效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实践,并将会在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发挥作用。

上一篇:沉香救母读后感下一篇:银企对账单错投而形成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