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12篇)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1
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创始于1948年,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医院。2002年1月5日,青浦区卫生局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组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如今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二级甲等医院”,199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爱婴医院,1998年起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1 999年被评为上海十佳爱心助老特色基地。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组建后,医院加强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医疗水平有了较快提升。医院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建设了若干个位居全市同级医院前列的特色科室。口腔科、放射科、麻醉科等一些重要科室直接由中山医院委派专家教授担任科室主任。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建立使青浦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管理,二级医院收费”的医疗服务。医院占地6.3万m2,建筑面积5.3万m2。编制床位600张,设有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7个。现有职工1024人,其中医护人员835人。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共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47名,中山医院正、副教授每天来院坐诊和临床指导。医院重视科教工作,2003以来市级立项课题4项,区级立项课题35项,14项科研项目荣获青浦区科学技术进步奖。2004年8月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的实习基地。2004年9月27日至今,医院已完成了5期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实习工作。医院拥有进口全身螺旋CT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X片电脑后处理系统(DR、CR)、震波碎石机、全套胸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彩色电子胃镜、多普勒超声仪、时间荧光分辨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透机和高压氧舱等设备。
医院始终坚持“尽真尽善尽美,尽心尽智尽情”的医院精神,秉承“肩负责任,体现真诚,铸就爱心”的服务宗旨,随着医疗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德医风不断完善,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品牌形象。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2
招 标 文 件 编号:IT2009-
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09年2月16日
第一部分投 标 邀 请 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拟招标采购一批电脑打印机,现向贵单位发出投标邀请,若同意有关要求,请参加投标。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招标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招标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3、招标货物名称、数量、交货期及地点:
(1)招标货物名称:电脑数量:共计16台。激光打印机11台,喷墨打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1台。技术规格要求:见第三部分;
(2)交货期: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
(3)交货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4、招标文件的获取:2009年1月16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北京时间)。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行政办公楼4楼)获取招标文件。
5、投标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行政办公楼4楼)
6、投标截止时间:2009年1月18日上午11:00时前(北京时间),逾期恕不接受。
7、开标时间:2009年1月18日下午15:008、开标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会议室
9、联系方法
联系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设备科 黄美近路婧
电话:020-382541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信息网络中心 彭慧 王栋
电话:020-38254069
传真:020-3825539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邮编:51065
5第二部分投 标 须 知
一、说明
1.适用范围
(1)本招标文件仅适用于本投标邀请函中所叙述项目的货物、工程及服务。
2.定义
(1)“招标人”系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投标人”系指向招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企业或事业或科研单位的独立法人。
(3)“中标人”系指由评标委员会评审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综合竞争实力最强、赢得供货合同的投标人。
(4)“用户”系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5)“货物”系指投标人按招标文件规定,向用户提供所需的设备。
(6)“服务”系指招标文件规定投标人必须承担的货物运输、安装、测试、检验、调试、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以及其他类似的义务。
3.投标费用
无论投标结果如何,投标方自行承担所有与参加投标有关的全部费用。
二、投标方条件
投标人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或科研单位的独立法人。
具备良好的供应和施工能力,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无不良经营行为。
投标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的中国法律法规。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资质,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三、投标文件的编写要求
1.投标文件的语言与计量单位
(1)投标文件、资料、往来信函等使用语言为中文。
(2)除招标文件有特殊要求外,投标文件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图形符号等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通用图形符号。
(3)投标文件中,由于未作解释或解释不当而产生的歧义,招标人可朝对招标人有利的方向理解。
2.投标文件的组成(1)投标书
①电脑,打印机投标报价表;
②投标货物名称、规格型号、配置及主要技术数据和性能的描述;③制造、安装、验收标准;
④投标人情况一览表;
⑤售后服务承诺以及兑现这些承诺所具备的条件和保障措施;
⑥开标一览表
⑦投标人能够给予招标人的其他优惠条件。
(2)资格证明文件:
①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法人资格证明或法人代表授权书
③税务登记证明(复印件);
④注册资本证明(复印件);要求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万或以上
⑤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
⑥投标货物(技术)的鉴定证书(复印件);
⑦投标货物(技术)获优、奖等荣誉证书(复印件);
⑩投标人认为有必要的其他证明文件。
(3)投标书附件:
①详细的交货清单;
②备件清单;
③专用工具清单;
④交货时间;
⑤对招标文件要求付款方式的确认或偏离建议;
⑥投标货物近三年在中国境内外销售业绩;
⑦投标人认为需要陈述的其他内容。
3.投标报价
(1)所有投标均以人民币报价。
(2)投标报价应是货物(技术)交付之前包括货物及运输、系统集成、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的最终报价。
(3)投标报价应提供单价及本次投标总价。
(4)投标人应详实提供设备投标报价表。
(5)招标人不接受投标人对任何未办理正常进口手续的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货物的投标报价。
(6)未经考验的新产品、试制品不能参加投标。
(7)以竞争性谈判方式招标,采取二次报价。
(8)招标人以最低报价中标。
4.有关投标的其他规定
(1)投标文件正本必须用不退色的墨水填写或打印,幅面规格A4并装订成册,副本可用复印件。投标文件须一式3份(正本1份,副本2份),分别加盖“正本”“副本”印章。正本与副本如有差别,以正本为准,责任由投标人自负。
(2)投标文件中不许有加行、涂抹或改写。若修改错漏处,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可生效。
(3)投标文件封面应标明“正本”或“副本”字样。
(4)全部投标文件应装入同一密封袋内,密封包装,封口处应有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封面注明招标项目名称和编号,投标人的名称、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联系人。
四、开 标 和 评 标
1.开标
(1)开标仪式由招标人主持,在投标邀请函中规定的地点和时间开标。
(2)开标时当众查验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拆封。
2.评标
(1)评标委员会:招标人将依照《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实施《中山大学工程、货物等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医院纪检办,审计科,设备科,财务科,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使用科室等六部门负责人组成。
(2)评标原则:评标委员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招标文件要求,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采用相同的程序和标准,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干扰和影响独立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3)评标主要内容:对投标文件的初审、报价、二次报价、定标。
3.中标条件
(1)能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2)投标报价最低;
五、授 予 合 同
1.招标人在授标时的权利
(1)在授予合同时,招标人有权变更货物数量和服务内容。
(2)若投标人数达不到法定要求或评标委员会否决所有投标,招标人有权选择其他采购方式。
2.中标通知
(1)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厂商后,由招标人签发《中标通知书》。
(2)对未中标的投标人,招标人可以不解释落标原因,投标文件不予退还。
3.签订合同
(1)中标人应按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及其他要求与招标人签订中标经济合同。
(2)投标人接到中标通知后未按规定签订中标经济合同,或要求修改其投标文件,或转包者,招标人有权撤销其中标资格并按开标后撤回投标处理,投标人应承担由此给招标人造成的一切损失。招标人可另选评标排序第二位的的投标人为中标人或另行招标。
六、验收
1.为保证产品质量和货物来源的合法性,中标供应商在供货时需提供中标货物厂家的供货证明文件(证明文件指厂家根据我院此次招标的供货授权函和五年免费上门的服务承诺函)给我院,否则我单位有权拒收货物。
2.投标人应提供安装及验收标准,货物清单。货物运抵安装现场后,招标方提供货物储存和安装调试场所,并对货物质量、规格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
3.中标人未在规定日期进行安装、调试工作的,按如下约定支付违约罚金: 推迟一周,违约罚金为合同总额的1%;
推迟两周,违约罚金为合同总额的3%;
推迟三周,违约罚金为合同总额的5%
七、付款方式
验收合格后个三个月内供应商提供正规发票我院按合同金额全额支付货款(支付方式:电汇或转账支票)
第三部分 技术要求
一、电脑数量:16台,可选品牌为联想,戴尔。(投标单位可两个品牌都报价或
选择其中一个品牌报价)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CPU Intel(R)Core(TM)2 Duo E5300(2.6GHz/800FSB/2M L2 cache)
Intel G31主板,扩展槽1个PCI Express 16X,1个PCI Express 1X,2个PCI
内存 2G DDR2 800MHz双通道或以上(大于2个内存插槽,最大支持4GB)硬盘 160G 7200rpm SATAII(8M 缓存, 3.0Gbs)或更高 集成GMA 3100 集成显卡 集成10-100-1000M网卡 集成声卡 DVD光驱 防水抗菌键盘 USB光电鼠标
17寸液晶显示屏(4:3标准屏)
DOS操作系统
五年整机(含液晶显示屏)上门保修,交货时要求投标人以书面形式提供原厂家五年免费上门的服务承诺函:
厂家能提供的其它增值服务
二、激光打印机数量:11台,型号HP1008提供至少一年以上上门保修
三、喷墨打印机数量:1台,HPOfficejet Pro K8600提供至少一年以上上门保修
四、手提电脑数量:1台,型号IBM-X200-74574AC提供至少一年以上上门保修 请写明能提供的售后服务
开标一览表
投标商名称 制造商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型号 投标总价
(万元)
注:
1、若本页写不开可按此格式另加附页;
2、请将本表用信封单独密封并附于标书内,开标时将唱读本表。
投标商签章: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篇3
儿童医院
镇江市儿童医院是我市唯一的儿童专科医院,创建于2006年,前身是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是镇江市儿科界历史最悠久的科室,由著名民主人士张志清先生于1958年亲自创建并培育。历代儿科医生均以张志清先生“大医精诚”的风范为楷模。
成立儿童医院后,医院在硬件设施、医疗技术、教学科研和医德医风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院现拥有专科床位80余张、专科医师近40名、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医学硕士8名、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15名。年门诊量达13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00余人次,居全市之首,在省内享有盛誉。
近年来医院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与专科人才培养,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医疗专业队伍。常年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开展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早期干预、小儿癫痫治疗、儿童哮喘国际规范化诊治及长期管理、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小儿内窥镜的检查和治疗、白血病MIC分型、换血疗法、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骨髓移植等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市内空白。
除了临床工作以外,医院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儿童医院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同时承担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
专科特色:
1.新生儿专科:诊治经验丰富,已救治大量危重症新生儿。
2.小儿神经专科: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小儿癫痫、多动症、抽动症脑炎、脑膜炎、头痛、眩晕、神经血管病、颅内占位的诊治。
3.小儿呼吸专科:擅长呼吸系统(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的治疗。
4.小儿心血管专科:擅长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治。熟练开展小儿心导管检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5.小儿消化专科: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
6.小儿血液专科:擅长儿童贫血、白血病及儿童实体瘤等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7.小儿肾脏专科:擅长小儿肾脏疾病的诊治。
8.小儿内分泌专科:擅长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9.小儿感染免疫专科:擅长儿科复杂、疑难病例及危重急症的诊治。
10.小儿急救专科:擅长小儿危重急症病例的救治。
11.小儿心理行为专科:擅长儿童智力测定及心理行为干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4
该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确定最终方案, 历经7次较大的修改, 并且是第一所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合作建设的大型医院, 面对合作模式的改变, 方案的多次修改, 加之上海市对工程造价的严格控制, 该工程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呢?
1.大楼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裙房竖线条统一连续构成完整的沿街界面
2.北侧主楼优雅地张开怀抱面向中山医院本部, 拉近了新老院区的空间关系
策划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以下简称“中山医院”) 是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创建于1936年, 至今已近八十年的历史。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均属于中山医院下设的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 该中心是中山医院医教研的第二个“拳头”, 扬名医学界。而中山医院老院区, 虽然历经几十年的陆续建设具备一定规模, 但仍无法满足肝肿瘤、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需求及医院科研、教学用房的发展要求。
因此, 2005年根据原卫生部及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的指导要求, 对中山医院进行现代化改造, 新建集医疗、科研、后勤辅助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山医院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工程。该楼的建造充分利用中山医院的综合技术实力和各科室密切协作的优势, 使之成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及国际先进的诊治研究中心, 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中山医院在“十一五”时期的总体发展建设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与原卫生部的支持, 资金筹措由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及医院自筹资金解决。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4亿元人民币, 医院自筹5.8亿元人民币。
突破传统的造型
2005年, 在建筑设计的招标中, 来自上海本地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突破传统医院建筑设计理念, 在外观造型的设计上融入了类似北京协和医院老楼的中国古典式设计元素, 突破重围, 一举中标。
该建筑的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裙房竖线条统一连续构成完整的沿街界面, 南侧主楼一字展开, 气势磅礴, 水晶状凸窗富有韵律地跳跃在外墙上,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跃动;北侧主楼优雅地张开怀抱面向中山医院本部, 拉紧了新老院区的空间关系。纵观整体造型, 跃动干练, 象征着医患对生命的探求与渴望, 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和不懈努力。
3.北侧科技楼沿清真路布置, 与其他重要医学科研基地相比邻,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新建综合楼的主入口位于南侧斜土路, 共设有门诊车行出入口三个
面对严格规范与限额设计
当时中山医院的整体建筑规模较小, 仅有80000m2, 2005年, 初步设计开始时, 原卫生部对医院的环评进行了严格规范, 致使设计单位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设计调整, 而更加困难的是该工程被要求限额, 与设计初期所定的造价有所不同, 在建材、装饰标准上受到了严重限制。
因此, 由于种种原因, 设计方案一共进行了7次大的修改, 直到2006年才确定规模:建设720张床的“两个医学中心”, 即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 同时考虑到上海市中心儿童就医的需求, 留出8000m2的儿科门急诊楼和3500㎡的科研大楼。为了连通新老院区, 在枫林路地上设置了两条地上连廊, 地下预留一条90m的地下车库通道。
规模确定后, 设计方开始与医院各个科室进行深化设计沟通, 2009年9月18日正式施工。
申康代建的首家大型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 该工程是作为上海市政府办医主体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参与建设的第一所大规模医院, 也就是说设计院将面对一个新的医院建设模式。另外, 该项目虽只有五个单体建筑却被分了四个总包, 其协调的时间成本相当于一般项目的两三倍, 更增加了建设难度。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介入不但没有带来困扰, 反而促进了医院的建设速度和效率, 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 对医院的顺利实施及完成设计目标的效率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保障。
5.工程采用庭院围合式的布局方式, 围绕中央庭院布置建筑单体, 中心形成大面积绿地景观
布局篇
紧密联系的布局网络
中山医院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位于斜土路1591号地块, 南临斜土路, 北临清真路, 东临小木桥路, 西临枫林路, 原址为上海泰康食品厂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用地。
由于新建建筑紧临老院区东侧, 地块内的路网布置尤为注重各建筑间的连接, 并强调人、车、物及清污的分流, 以形成“独立与联系”并存的有机交通网组织, 使医院整体在规划布局、建筑组合、交通绿化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分有合的布局, 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共享。
庭院围合式的布局
该工程属于大体量建筑, 容积率达2.7, 加上只有60m的高度, 使建筑功能用房呈现平铺式建设, 也就是说必须用足了规定的40%覆盖率, 若将几个单体建筑采取集中式的布局方式设计则有可能导致内部流线的混乱, 因此采取了相对分散的庭院围合式的布局方式, 即围绕中央庭院布置建筑单体, 中心形成大面积绿地景观, 使不同使用功能的用房可分别利用不同的城市道路组织交通, 快速便捷, 易于识别。
各建筑单体沿中央庭院一侧底层设置柱廊, 同时于新楼西侧设置两条架空连廊和地下二层通向中山医院本部大草坪下地下停车场通道, 将中山医院新老院区整个建筑组群连为一体, 构成了既相对独立, 又共融共生的总体布局。
与外部有机联系的入口设计
新建工程通过设置不同出口, 建立与外部交通道路网的有机联系, 并做到人、车、物流相对分流。
其主入口位于南侧斜土路, 共设有门诊车行出入口3个, 东侧小木桥路设置一个次入口, 沿北侧清真路、枫林路入口为后勤出入口。沿枫林路设急救车紧急车行出入口。
便捷的流线设计
门急诊诊区均位于低层, 且与缴费、检验、取药有最便捷的联系, 各个医疗单元设置了面积充足、舒适的候诊空间。为满足不同患者要求, 配置通间、单间及层流床位, 并设置家属等候区、患者探视走廊等空间, 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干扰。
该建筑平面布局注重医疗诊治流线的合理及便捷性, 尽量避免患者与家属往返奔波。同时, 严格区分清污流线, 防止交叉感染;各个医疗单元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交通, 物流、清污流线均经过仔细推敲;患者和医生、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探视和手术治疗均有专用电梯和通道。设计中更强调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治疗服务理念, 充分考虑现代化医院的流程特点, 极大地优化就医环境。
6.两条4.2m宽的通道, 与中山医院本部的架空连廊有机结合
功能篇
肝肿瘤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用房主楼
肝肿瘤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用房主楼地上15层, 裙房2~6层, 地下3层, 总床位720张, 其中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345张床位、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375张床位。科技楼1号主楼地上15层, 科技2号楼及裙房6层、地下3层。儿科门急诊楼地上5层, 地下3层。在地下部分按人防要求布置平战结合六级人员掩蔽部、人防电站、战时救护站等人防设施。地下车库1070辆, 地上停放50辆。
*门诊大厅位于用房中部
门诊大厅位于肝肿瘤临床医学、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用房中部, 入口开在南侧, 东侧为挂号收费、心血管病门诊区及办公用房。北侧为药房、检验医技用房及出入院厅。
*急诊采用预抢救概念, 等候厅较大
急诊入口在枫林路北侧, 急救入口可直接到达一层最西侧的急诊、急救区域, 检验医技用房临近布置, 方便急诊急救患者进行检查。沿北部为急诊区域, 设有急诊、挂号、收费、药房及相应辅助用房, 中部为急救部分设有抢救室, 输液留观用房位于西南侧。该区域设置急诊急救专用电梯 (绿色通道) , 可直通急诊手术室、ICU、DSA、输液留观及周转用房。影像检查用房位于裙房西北部, 设有核磁共振检查室1间、CT检查室1间。门急诊共用药房、检验医技用房及影像检查用房。医生通过后部独立区域进入检查室, 医患流线分开, 流程简洁流畅。
针对一般急诊室“人满为患”现象, 中山医院提出预抢救概念, 在设计中特别扩大等候厅, 解决患者及家属拥挤的问题, 但是正由于环境的改善, 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流, 患者量的增加依然是个难题。
二层中部北侧为家属等候区, 西南侧为急诊ICU用房, 东南侧为肝肿瘤病门诊区, 设17间诊室及办公用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区位于西侧, 设DSA治疗室6间, 磁导航1间。肝肿瘤介入治疗区位于东北侧, DSA治疗室2间、氩氦刀治疗室1间、微波治疗室1间。
8.门诊大厅开阔明亮、舒适宜人, 上下的自动扶梯和宽大的主楼梯让大厅充满动感
9~10.二层等候大厅以大空间为主导, 与建筑整体宽敞的空间氛围相统一
急诊患者由一层乘专用电梯可直达二层病床周转部 (设100张病床) , 配护士站、治疗室等医疗辅助用房。急诊ICU内设15张床位, 西、北侧为病房周转部, 各诊区设等候区、治疗区及医生办公区。患者由等候区进入, 医生则由专用通道进入各诊区。沿枫林路在二层设有通向中山医院本部的两条5m宽的联系通道, 与中山医院本部的架空连廊结为一体。
三层主要为心血管CCU、ICU及肝肿瘤ICU, 与二层相同的是三层的中部北侧也为家属等候区。心血管病CCU位于南侧, ICU位于西侧, 肝肿瘤ICU位于东侧, 均设30张床位, 并配有护士站、治疗室等。西、北侧为病房周转部。
*设病房周转部
四层主要为病房周转部, 病房周转部的房间大小与一般病房相同, 但是每间病房的床位却有15张, 适用于急诊完成后等待病床的患者, 起到“周转”的作用。
四层的病房周转部同样设100张床 (含双人间8床及大间92床) , 配护士站、治疗室等医疗辅助用房。急诊手术室万级2间、心血管病手术室百级8间、肝肿瘤病手术室百级2间、千级6间。
*手术室布置为“外周回收型”
即洁净的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由专用电梯送至中央洁净区并运送到各手术室, 污物由污物廊运出, 以确保手术室的洁净要求。医生、护士由卫生通过间进入手术区。麻醉诱导、各洁净物品库等均设置在洁净区内, 易于控制, 两手术室共用休息办公用房, 大大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五层的西、北侧为职工活动室, 中心供应室由收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无菌存放、发放、各种库房及配套用房组成。各层所需清洗物品由污物梯送至收件房, 洁净物料则由洁净梯运送至各层, 流程便捷流畅。该层还设有为手术服务的病理分析用房, 病理切片可由污物梯送达。
六到十三层均为病房层, 心血管病区设315张床位, 肝肿瘤病区设315床位。病区全部设在主楼的南侧, 护士站、治疗室及相应的配套用房设置在北侧, 护理路线简洁便利。十四层为特需病房层, 心血管病和肝肿瘤病各设有30床位。
科教用房
科教平台是科学研究的保障条件和发展基础, 没有一流的科技平台, 就不会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中山医院与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的科研基地相比邻,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建设平台方面着重体现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的特色, 与其他高水平的平台建设形成互补。
11.病房周转部, 适用于急诊完成后等待病床的患者
患者用品服务用房沿北侧清真路布置。餐饮后勤门厅、实验室门厅位于科教用房东北部朝向中央庭院一侧, 入口开在南侧。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门厅内楼梯电梯到达位于2~5层的实验室。研究生宿舍门厅位于科教用房西北部朝向清真路风林路交汇处, 入口开在西侧。学员可通过门厅内楼梯、电梯到达位于裙房的餐饮活动用房和位于主楼的宿舍。体检、图书、会议、示教门厅位于科教楼西北角部朝向中央庭院一侧, 入口开在东南侧。厨房位于南部靠近庭院一侧。消防控制中心位于西北角部朝向清真路一侧。人流从门厅内楼梯、电梯可直达位于地下一层体检、2~3层的大会议厅及示教室和位于4层的图书馆。
12.手术室布置为“外周回收型”, 确保手术室的洁净要求
13.仅有720床的住院楼, 空间布置更注重舒适性
儿科门急诊部
儿科门急诊楼为5层的单体建筑, 首层为急诊及救护站、检验科、放射科;二层为门急诊输液留观、药房及功能检查科室;三层为内科、外科诊区;四层为五官科、中医科、皮肤科;五层为专家门诊。
楼内的竖向交通设计共设4部医用电梯, 门急诊共用。同时为了达到人流的迅速分流, 门诊大厅设一部自动扶梯至5楼, 在安全疏散方面共设三部封闭楼梯间, 以满足疏散要求。
3层地下空间
*地下一层
科教楼及中心庭院下方地下室设有两个机电设备区域, 设有变配电站、发电机房、锅炉房、真空吸引机房等设备用房。污水处理站在东侧院内单独设置。中心庭院地下部分为体检用房, 可通过会议示教门厅进入, 战时为人防救护站。由于历史原因, 中山医院的人防设置未达到要求。因此, 六万多平方米的地下室, 人防即占据了2500㎡, 于是设计中提出将战时为人防救护站与体检结合使用, 共3000多平方米。
肝肿瘤临床医学楼北部为医疗配套使用的物流库房, 中部为CT-PET检查室及配套的回旋加速器用房。东部为地下自行车停车场, 共停车300辆。该层其余部分布置可停放209辆机动车的地下车库、值班室及相应的设备用房。
*地下二、三层
肝肿瘤临床医学、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科教楼及中心庭院下方地下室布置可停放871辆机动车的地下车库、值班室及相应的设备用房, 战时为六级人员掩蔽所。地下二层设有两处太平间与制冷机房、冷水机房、水泵房、热水锅炉房等设备用房。
地下一层布置设施先进的CT-PET及影像检查用房, 患者用品服务用房, 设施完善的体检中心 (战时为人防救护站) 、变配电站、发电机房 (战时为人防电站) 锅炉房等设备用房, 废物处理中心、太平间及为医疗配套使用的物流库房等功能用房。
特色篇
内部装饰融入传统古典元素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的内部空间设计中, 门诊大厅、电梯间、室内开敞空间、墙面装饰、建筑装潢材料等均融入了传统中国古典元素, 通过大厅立柱墙面设置传统镂空木质隔断、摆设中国传统元素的公告栏等, 同时利用拱形门厅、古色壁纸、木材墙面等营造出传统复古氛围。
门诊楼就诊人数多, 流动频繁, 因此营造建筑内部空间的舒畅感和提高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成为空间构成的目标。门诊入口处的门庭采用了红柱、黄瓦做装饰, 营造出极为浓郁的中国味道, 并打破传统医院固有的白墙设计, 给予患者极为强烈的融入感, 增强对医院的信任感, 别具风格。
公共区域注重采光通风
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的共享大厅是一个阳光大厅, 开阔明亮、舒适宜人。上下的自动扶梯和宽大的主楼梯让大厅充满动感。
所有的公共走廊、候诊区及休息空间均以敞亮的大空间为主导, 使建筑内的主要公共区域均有统一的空间氛围。在宽敞的公共区域设置了大量的休息区和茶室供就诊者休息使用。整个门诊楼通过天井中庭和绿化走廊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这对于医院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14.门诊入口处的门庭采用了红柱、黄瓦做装饰, 营造出极为浓郁的中国味道
住院空间更注重舒适性
医院病房开间宽大、通风良好、卫生和医疗设施齐全, 绝大部分病房拥有很好的朝向和景观。
病房的卫生间作切角处理以扩宽视野, 使医护人员在门外就能监控病房内的情况, 同时病房空间也更加宽敞。考虑到探视和陪护的人流量很大, 中医院设置了宽大的主电梯厅和足够数量的电梯。
16.电梯间采用无障碍设计, 方便住院患者
15.由五个单体建筑围合而成的中心花园成为闹市中的一片绿洲, 为患者带来一抹清新
中式庭院彰显医院文化
由5个单体建筑围合而成的中心花园成为闹市中的一片绿洲, 为患者带来清新和绿色。庭院花园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 设有凉亭、休息走廊以及循环水池等, 在医院中无论是庭院连廊, 还是入口的围栏都采用白色仿汉白玉雕花材质, 在细节之处彰显中山医院的传统文化, 使患者产生文化认同感, 更加在古朴、园林风的影响下使患者在情绪上远离市区的吵闹, 利于康复。
无障碍设计
所有人员出入口均设置残疾人坡道, 卫生间设置残疾人厕位, 门诊及住院电梯均为残疾人电梯, 走道、病房、诊室、检查室门洞口宽度均满足残疾人通行要求。
交通篇
满足疏散的竖向交通
肝肿瘤临床医学和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病房楼各设5部医梯, 医生患者手术共用, 1部污梯兼消防梯 (心血管病兼急救梯) ;裙房门诊大厅设2部自动扶梯 (地下一层至二层) , 4部门诊电梯 (地下三层至二层) , 3部急诊电梯 (地下三层至四层) , 1部货运电梯 (地下一层至五层) , 2部治疗监护内部联系专用电梯 (三层至五层) , 1部急诊急救与治疗监护内部联系专用电梯 (一层至五层) , 在安全疏散方面共设4部防烟楼梯间、8部封闭楼梯间, 以满足疏散要求。
接连各入口的消防环道
新建综合楼用地内部设置消防环道, 路宽8m。与斜土路、小木桥路、清真路、枫林路各有机动车车道连接。沿斜土路、小木桥路入口为门诊车行出入口;沿清真路入口为后勤出入口及科研出入口;沿枫林路设急救车紧急车行出入口及科研出入口。
增设的停机坪
在该项目的方案设计过程期间, 由于上海市政规划, 中山医院被列为上海市规定的十个停机坪设置点之一, 意味着设计方案图纸要进行更改, “空降”出一个停机坪, 于是设计中将停机坪的位置选在了主楼, 利于急诊的患者, 可直接从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室、急诊, 以及DSA。
17.工程注重建筑之间恰当的人、车、物流的联系与分流, 构成全院统一有机的交通道路网络
直通本部的双连廊
在新建综合楼二层设有通向中山医院本部的两条4.2m宽的通道, 与中山医院本部的架空连廊结为一体, 实现物流、设备等资源的共享, 成为全国首家“不需要打伞的医院”。新建综合楼投入使用后, 即使就诊时需要横跨两个院区, 空中连廊仍保证了患者“风雨无阻”。
地下停车及通道
基地内部设置地下三层机动车停车库, 共停车1300辆。设有4个双车道出入口, 并在地下二层设有通向中山医院本部大草坪下地下停车场的5m宽约100m长的联系通道。就诊、体检、科教机动车可通过四个双车道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下客再分至各部分交通核。沿斜土路及小木桥路就诊过路机动车通过门诊主广场前下客处下客, 不进入基地内部以避免与地面人行流线交叉。
18.内庭院北侧汽车坡道, 通往地下停车场
19.庭院花园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 设有凉亭、休息走廊以及循环水池等
节能篇
新建工程重视信息化、环保化的设计原则, 遵循高效率、低能耗的生态策略。按照国家标准, 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采光, 简化建筑形体, 优化体形系数, 外围护墙体屋面门窗均采用了节能材料, 并采用了大量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措施。废气废水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 杜绝了对周边地区的污染隐患。
遵循日照条件
在日照设计方面, 新建楼用地内西北侧保留的制剂室楼及辅助楼对西北侧住宅有日照影响, 因此未改变基地西北侧住宅的日照条件, 基地北侧沿清真路住宅可获得冬至日满窗连续一小时的日照条件, 拟建建筑与现有建筑间距均满足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
选择适用的优质材料
为确保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五层以上主楼外墙墙体采用砂加气砌块, 五层以下裙房外墙干挂石材, 采用石材与墙体中间为膨胀聚苯板的复合保温系统;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外挑架空部分的楼板也附加膨胀聚苯板保温系统, 保证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
外门窗采用优质断热型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 在开启方式上以平开窗、上悬窗为主, 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及气密性等级;东西向的外窗采用遮阳构件, 降低能耗。
由于该工程内需要单独使用设置空调系统的功能模块较多, 因此在内分隔墙及楼板部分也作了相应的保温处理, 对内门窗的保温性能、气密性也有较高的要求, 以降低空调实际运行中的能耗。
停车场的尾气处理
地下一至三层部分设置了有1200辆停车位的停车场, 其尾气排放口位置均高出地面2.5m, 地下发电机房排烟口高出地面2.5m, 地下锅炉房排烟口通至肝肿瘤主楼屋面高空排放。位于心血管病主楼屋面的低噪冷却塔做减震和隔声处理。
20~23.医院中的庭院连廊, 入口处采用白色仿汉白玉雕花的围栏, 在细节之处彰显中山医院的传统文化, 使患者在古朴、园林风的影响下远离市区的吵闹, 利于康复
24.外门窗采用优质断热型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 在开启方式上以平开窗、上悬窗为主, 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及气密性等级
营造良好的声环境
医院内的噪声主要来自空调机、压缩机房和各类泵房等, 为此在设计选型时须选用低噪声设备, 所有管道安装时尽量选用低噪声或软接头, 设备基础联接选用减震器, 对有噪声来源的房间, 建筑处理时应尽可能不使噪声外溢。
智能化设计
工程采用智能技术, 整个建筑消防、安保、医疗数据影像传输及医疗管理均在中山医院内部形成网络, 大大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配置智能型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 对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测量, 使各种机电设备实现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节约能源。
27.各场所的照明布置结合医院各部门的功能及室内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
照明设计
新建综合楼的照明设计以患者为中心, 时刻考虑患者对光较为敏感的需求, 主要采用光色柔和显色性良好的光源与灯具。各场所的照明布置结合医院各部门的功能及室内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 如病房内一般照明采用漫射光, 局部照明为每床一个伸缩灯, 伸缩灯的目的在于医生检查时更方便, 光源采用节能灯, 伸缩灯允许横向移动, 在每间病房门口设置夜灯等。
在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计算中心、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手术室、危重监护病房、血液中心、走廊、楼梯间、电梯前室、急诊室、门厅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 在走廊、安全出口、大厅、楼梯间等处设疏散指示灯。
在地下一层体检中心、影像诊断、同位素放射治疗区域和一、二层门诊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线路的地面上设置能保护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25.内庭院夜景柔和灯光烘托幽静古典的氛围
26.会议报告厅
后记
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肝肿瘤及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的社会效益在于使更多肝癌、心血管患者康复, 延长生存期, 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安宁。通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及心血管病综合楼的设计使我们了解到专科医院的用心及专业, 每一所医院都承载着复杂的医学学科, 每一条医院走廊都可以说是患者的生命线, 流线合理性的把控、闹市中交通的畅通、高标准院感等每一个细节的严密设计方能搭建出高品质的生命工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5
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我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参观学习。三周时间虽不算长,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作为全国顶尖放疗科室之一,其先进的设备、高超的技术、严谨的规章、良好的学风却使我感受颇多。因为我是搞放射物理的,临床上接触较少,注意力大都集中到其放射物理方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专业谈谈我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
一:设备全。
放疗中心拥有十二个加速器机房,其中八台加速器在用,除一台西门子加速器外,其余均为瓦里安和医科达加速器,无国产加速器。一台瓦里安6EX加速器正在验收,年前有望投入使用,还有一台可做旋转调强的瓦里安RapidArc机型正在安装调试,年后可投入使用。中心拥有Varian的eclipse8.3及10.0、CMS的Monaco和XIO、博医来的X-Knife、菲利普的pinical等多套国际主流治疗计划系统(TPS)。还有核通公司模拟机四台,菲利普公司大孔径CT-SIM一台,IBA公司三维水箱一套。国际主流的调强验证设备基本都有,如:Matrixx(Compass)、Mapcheck2、Delta4、PTW729等。
二:工作细。
患者从入院后既得到一张导诊卡,几号几点在几号机房做模、几号几点在几号机房做位置验证、几号几点在几号机房上机治疗,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从模拟机房做体模或真空垫开始,到做CT-SIM,到医生勾画危及器官和靶区,到做治疗计划,到位置验证和剂量验证,到最后上机治疗,每一步都做得细致入微、一丝不苟。每个病人上机前都要经过双重位置验证:先在模拟机上拍零度和九十度正交片,治疗前再用EPID拍一次片,两次拍片结果都要同TPS的DRR片对照无误后方可上机治疗。患者从入院到最后上机治疗,平均都需要十天以上。当然,除他们人员素质高外,拥有超全的设备也是保证工作细致的重要基础。比如病人虽多,但分担到八台加速器,每台加速器又开早中晚三班,分摊到每班也就三十多个病人,可以从容给病人摆位治疗。
三:技术高。
以邓小武教授为首的高素质放射物理团队保证了整个放射治疗过程高质量高精度的完成。整个放疗中心分为技术组(负责治疗病人)、治疗计划组(负责治疗计划的制作和部分质保质控工作)、物理组(负责机器的QA、QC和调强计划的验证)和维修组(负责机器的日常维修),各组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同时又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整个放疗流程严谨有序地运行。比如加速器的质控,其质保项目又细分为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细致的检测工作保证了机器的良好运转。又比如新机器的验收,从机械精度的检测到物理数据的采集再到TPS的建模,全由本院放射物理团队独立完成,表现出很高的技术素养。
三周的参观学习时间转瞬即逝,有些东西只能了解个皮毛,有些东西只看了个开头却因时间短暂而被迫放弃。近年来我国放射物理发展极快,知识更新频繁,从适形到调强再到旋转调强,每一项放疗新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强大的放射物理团队的支持,希望医院能为我们一线放射物理人员多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把我院放疗中心建设成为一流的放疗基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疗中心物理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篇6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国际先进的核磁共振、ECT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16排及双螺旋CT、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体外震波碎石机、人工肝支持系统、无线微型胶囊胃镜、电子内窥镜系统、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血管内超声系统、人工心肺机、数字化胃肠X线机、重症监护系统、符合国际标准的净化手术室和全自动拍片机、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为优质服务提供了硬件保证。
特色科室——生殖医学中心
鼓楼医院妇产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南京市重点学科、鼓楼医院重点学科。其生殖医学中心隶属于妇产科,专业从事不育症诊治,于2001年11月首批通过国家卫生部审批,成为获准开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中心。
该中心设施完善,技术先进,设有18个功能室,拥有高档B超诊断仪、二氧化碳培养箱、最新型显微操作仪、显微镜、荧光分析系统、激光发生仪、程序降温仪等设备。对输卵管性不孕、男性因素不孕、免疫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原因不明性不孕等,生殖医学中心常规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助孕。此外,还开展囊胚培养技术、胚胎人工辅助孵化技术、孕早期选择性减胎技术、胚胎冷冻技术、未成熟卵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等先进技术。
出诊专家
胡娅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高危妊娠的诊断处理以及妇科疑难病症、不孕症的诊治。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著名专家会诊中心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孙海翔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不孕症诊治和各种助孕技术。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咨询电话:025-83304616转60401。
葛春晓主任医师,副教授,妇产科计划生育科主任。技术专长:妇科疾病的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女性不孕与不育的诊断与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与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著名专家会诊中心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咨询电话:025-83304616转40080、70900。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7
1.1 临床工作流程设计
需对现有临床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工作流程相关操作过程描述,标识现有工作流程的各个组成环节。由于实际工作流程与描述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医嘱流程设计实施工作者与临床医生紧密结合,及时沟通,参与到实际临床过程运作的各方面。临床流程分析的关键点包括以下3点:调研医院临床医疗工作流程,不但要关注医嘱下达过程,还要关注医生、护士及药剂、医技科室与临床医疗协同过程;分析电子医嘱CPOE应用实施对临床科室不同角色,工作人员的影响,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案;分析临床科室不同人员不同时间段工作负荷的变化。
1.2 电子医嘱使用流程
(1)医生开出电子医嘱,包括(药物医嘱,治疗医嘱,化验医嘱)并以续打的形式打印出来,作为查房依据。
(2)护士收到医嘱后,对医嘱进行核对,系统将定时向药房申请领药,并执行医嘱。如发现问题医嘱,将医嘱反馈给医生,由医生撤销医嘱或修改医嘱。
(3)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按照医生开出的医嘱频次自动捆绑收费,如有特殊材料收费,护士自行输入收费。
(4)退药,退费等操作,由医生申请请护士退药,护士在护士工作站里点击退药指令方可把药退给药房。
(5)护士打印出程序自动生成的执行单包括(服药单、静推单、输液瓶贴、静脉巡回单、病人饮食)等各种医嘱项目,并在执行单后面签名,保留三个月。
(6)病人做完系列辅助检查后,通过与LIS、PACS的接口数据,医生直接在程序中调取病人的报告,为治疗做下一步的诊断[1]。
(7)当病人出院时,由医生点击出院按钮,程序将自动停止全部医嘱,病人出院后,医生续打或完全打印出长期、临时医嘱单存档。
2 电子医嘱试运行前期准备
第一,了解现试点病区原有的病区操作流程,做好相应的措施,分批,规范的小规模对试点病区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多次的操作培训。
第二,硬件准备:保证病区护士电脑各2台、条形码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各1台,医生电脑各4~5台,2台激光打印机,每台电脑内存必须在2GB以上,安装好电子医嘱和护士工作站及更新打印设置。
第三,通知试点病区,将原有老HIS系统内的医嘱全部停止。医生在电子医嘱系统中重新输入所有的医嘱。试运行期,医生仍然必须开手工医嘱,避免发生医疗差错。
第四,护士确认医嘱前逐项检查核对每一条医嘱,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修改,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第五,医嘱录入后,产生的材料如注射器、输液皮条等费用会自动根据所开医嘱的频次捆绑费用,在电子医嘱试运行期间,为了保证医嘱的规范性和病人费用的准确性,我们仍然保留手写医嘱单,等医生录入电子医嘱规范后,将逐步取消手写单。
第六,出院必须由医生统一的打印出医嘱单(长期,临时)方可点击出院。
3 电子医嘱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
电子医嘱应用过程中,因种种客观原因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查找、原因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改进医嘱执行流程,有效地杜绝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3.1 执行医嘱
其一,由于医生对电子医嘱使用不熟练,医生录入医嘱错误过多,操作不熟练,导致病区里退药,退费,取消医嘱频率过多,大量的工作使医嘱的执行受到影响,增加差错发生的机率,加大了护士核对的工作量。
其二,电脑软件程序设置不够完善。由于每个科室的工作流程有所不同,所以电子医嘱未能及时根据个别科室区别功能,当有特殊医嘱时,护士无法执行医嘱,仍然按老操作流程执行医嘱,可能造成有些医嘱需要按新老交替的方法处理,执行医嘱出现混乱状况。
其三,护士执行医嘱及核对医嘱流程发生改变,未能及时适应新医嘱的操作流程,所以核对医嘱时只能按床号顺序或通过医生的口头提示选择性进行医嘱核对签名。如医生未及时口头提示则一些需立即执行的临时医嘱会有可能被推后发现,导致医嘱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执行。当临时医嘱中存在大量近期未执行签名的医嘱时,窗口中会显示大量未执行医嘱,护士需一个个反复打开排除哪些是新开医嘱,浪费过多时间出现临时医嘱与长期医嘱混淆,录入药品规格与实际使用规格不符,造成大量遗留堆积药物[2]。
其四,医生开医嘱后工号未及时退出系统,后面的医生接着用此工号开医嘱,医嘱单上显示的是几个班的医嘱都由同一个医生开出的医嘱,造成纠纷。
其五,硬件设备使用受限:本科室护士站仅有两台电脑供护士使用,实际只有一台电脑可供护士进行处理医嘱的核对执行,另一台用于打印血标签,执行单、巡视单,录入体温,及书写护士记录等。由于电脑不足,责任护士只能见缝插针排队使用电脑,影响了医嘱的快速核对执行,同时护理人力资源没有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3.2 对策
其一,医护协作,及时将医嘱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向护士长,科主任反馈,由护士长与科主任协调,明确统一新医嘱操作流程标准,可显著减少医护沟通频率,提高工作效,杜绝差错。
其二,提高医护对电子医嘱使用的准确性及熟练度,加强电子医嘱相关知识培训,并严格考核。护士医嘱执行前,严格查对,把好第一关。科室建立备忘录,把有异议的医嘱记录下来,以便更加好的和医生核对医嘱,防止差错。
其三,密切跟踪,随防电子医嘱使用情况,及时与医护做好沟通,对于提出的需求及软件设置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更改。
其四,督促医生保护好自己的工号,再使用好电子医嘱界面时,及时退出操作系统,以免下一个医生继续使用,照成不同班次医嘱单上出现的都一个同一个医生开的医嘱,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其五,在医生的电脑里安装护士工作站,可让护士在高峰时期借用医生电脑进行医嘱处理。
总之,我院临床电子医嘱实施以来,为医院在临床和管理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电子医嘱系统可以根据要求自动产生各种治疗单,如病房静脉输液治疗单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避免了、医生,护士手工转抄医嘱的重复劳动,减少了由于手工转抄医嘱出现的差错,明显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电子医嘱系统有利于对所有数据进行准确的汇总处理,有利于临床各科室、护理部、医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的信息沟通交流,快捷简便,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和管理,从而形成了现代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把临床和管理考核工作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因为电子医嘱刚刚在我院实施,肯定还存在医护工作人员适应软件的过程,和开发管理人员根据反馈改进软件的过程。电子医嘱是医务人员服务于病人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细节问题不可小觑,还需要不断完善,以有效避免因电子医嘱不规范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摘要:临床电子医嘱(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CPOE)应用对保障病人医疗安全,提升医疗管理质量有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从2014年3月份实施电子医嘱应用至今,在临床各科全面推广,显著提高了医院临床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繁琐工作量和流程,并且较好地避免了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同时也为医院行政部门的管理考核带来了不少便捷。以下就我院开展实施临床电子医嘱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做具体介绍。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8
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三十年, 近二十余年来侧重于恶性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5项, 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12项, 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编血液病学专著2部, 参编2部。
许晓军博士工作照
作为医者, 他用学识攻克难题, 把厚重积淀和独到的感悟融会贯通到从医经验中, 研精覃思精勤不倦, 在为民解忧的同时, 也为个人价值最大化地实现找到了妥帖的平台。作为师者, 他用睿智引领方向, 用扎实的医疗技术和一心为民的身体力行, 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与此同时也抚平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他, 就是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兼输血科主任许晓军博士。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叩门征询, 一个亲切和煦的声音回应着。道明来意后, 医者那与生俱来的和蔼呈现在脸上, 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细胞生物学治疗研究团队
作为血液内科的主任医师, 许晓军似乎有着忙不完的事情, 在普通人看来, 他已经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但对于他自己来说, 似乎对成功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见解:“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而我的成功则是在能够养家糊口的基础上, 为患者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一个真正的医者, 还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能够在客观上做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成功定义。
谈到自己的从医经历, 还要从大学时代说起,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许晓军凭借着勤奋好学和聪明才智, 考取了医科大学, 这在当时看来, 绝对是高考大军中的佼佼者。但在他的回忆中:“大学时期选择医学并不是我的初衷, 因为相对于理科, 我更喜欢文科, 当时很享受每一次语文课老师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读给同学听的感受, 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老师也极力鼓励我向文科发展。如果当初选择文科, 也许会和你们从事类似的工作。”采访中的随意, 让记者感受到了医者的热情。但是, 在上世纪70年代末, 由于国家刚刚在文革的动乱中摆脱出来, 科学技术还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全不怕”的理念深入人心, 向文科发展的想法, 遭到全家的一致反对, 加之母亲患有严重的冠心病, 且两次发生致命的阿斯综合症, 促使他选择了理科, 选择了医学。
1985年大学毕业后, 许晓军带着满满的自信来到当地最好、最大的医院, 成为了一位人人称羡的医生。因为医学知识扎实, 再加上在临床上的勤奋, 仅八年时间, 他就脱颖而出, 成为当时医院乃至全市最年轻的科主任, 那年他29岁。虽然是靠实力上岗, 但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 他还是受到了众多的非议。
当然, 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许晓军, 为了让同事能够接受他这个年轻科主任, 一方面, 对于比自己职称高的前辈, 他做得更多的是“后勤保障”工作, 让这些前辈充分得到尊重。另一方面, 凭着年轻人前瞻性的思维, 他对科室进行改革, 在那个“吃大锅饭”的时期, 实行按劳分配, 这让科室内的医生之间的收入产生了巨大差异, 同时也激发了那些平时比较散漫的人的上进心, 极大地激发了科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并提高了科室整体的医疗水平。同时, 也让这个平时住院患者仅占所有床位的一半的科室, 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加床。这也让科室人员及医院领导领略到这位年轻科主任的管理能力。
到了90年代末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 南方经济发展的加速, 许晓军加入了“雁南飞”的行列, 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任职。而接下来, 便是近20年对医疗技术和科室发展的推动, 他精湛的医术及管理才华也得到完美诠释, 让这个当时只有一个医生、12张床位、住着六七个血液病患者的专业组, 发展到今天拥有70张床位、18位专业医生、日均住院八十个左右病人的学术型专业科室。“一般来说, 一个地市级医院要发展一个血液病专科, 与省级医院或国家级医院相比, 是有相当困难的”, 但在许晓军的带领下, 他们硬是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发展成为一个省内领先, 国内先进的专业科室, 成为省、市重点科室。在这个过程中, 他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都是非常明晰的。
赴巴塞尔大学医院参加中瑞学术交流
出席2012年研究成果鉴定会议
治病的突破点往往在不起眼的隐蔽之处
如今, 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的许晓军, 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 尤其是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理念和临床特点。
“近年来, 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空气的污染, 以及工业化的发展等诸多原因, 使得血液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很多过去不认识的病被准确的诊断出来, 也就是所谓的准确诊断, 而普通人却当成是新发的疾病。”许晓军总是能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进行判断。
能够进入血液病研究和临床领域, “其实不能说是我的选择, 因为在那个年代, 很多时候不可能有自己的选择。而是要遵循国家所宣传的螺丝钉精神, 把你拧到哪里你就在哪发挥作用。”正如那个年代的所有热血青年一样, 哪里有需要, 许晓军就到哪里去, 但也正是那个特殊的年代, 成就了一位能够为民谋福的医者。
急性白血病, 即所谓的血癌, 也是多年来癌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在上世纪90年代前更是被视为不治之症。而如今,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突飞猛进,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突破, 部分类型甚至是完全可以治愈。尤其是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法的提出, 更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方向。在2016年9月召开的深圳第七届中国生物治疗大会上, 聚焦点之一即是以CAR-T为代表的靶向非常明确的细胞生物治疗, 这种方法是肿瘤治疗领域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一问世即引起全世界肿瘤治疗专家的极大关注, 其疗效, 特别是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高缓解率得到一致认可, 引起了世界范围的CAR-T热。但许晓军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他在会上做了他们治疗中心临床及基础实验的大会发言, 他关注的重点在CAR-T治疗的高复发率, 提出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只可以作为一种“桥接”方法,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在达到完全缓解, 甚至用现有方法微小残留亦检测不出后, 应该怎么办?他说肿瘤是基因突变而来, 所有正常人都可能基因突变, 之后就会演变成一种恶性成长, 但并不是突变一次细胞就会恶性生长。因为肿瘤的可怕之处就在于, 在选择的压力下, 经多次的基因突变, 最终突破了人体的免疫能力限制, 它会一变二, 二变四, 四变八, 八变十六……, 以几何级数裂变疯狂增长, 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天文数字。所有肿瘤, 尤其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一旦成为显性病变, 体内就已累积10的12次方左右的肿瘤细胞, 再倍增一次便足以致命, 这也是为什么人得了血液肿瘤后很多会很快死亡的原因。但是, 当人体中一种基因突变产生时, 体内的免疫机制会自动消除这种有害变异, 而在这种压力下, 可能会出现再次突变, 产生两个, 三个甚至更多的基因异常, 并且最终突破人体的限制而蔓延开来。而目前医疗领域提出的精准的靶向治疗, 只是针对那些显性癌细胞, 体内存在的潜在的前肿瘤细胞很容易被忽略, 为此, 许晓军始终在考虑能不能够在这些潜在肿瘤细胞上做点工作。例如使用非特异性生物治疗就有可能克服精准治疗的弱点, 进而产生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但非特异性生物治疗也有其弱点, 即在肿瘤负荷非常高的情况下, 疗效难以观测到。在前期的实验室试验及小数目的临床试验基础上, 他提出在前期联合化疗+精准治疗极大杀伤显性肿瘤细胞基础上, 当临床已达完全缓解, 甚至查不到微小残留的时候, 应用半相合NK细胞, 从而有效避免疾病复发, 延长生存期。这就是许晓军的独特理念, “打正规作战, 一定要用大部队, 一旦夺取了政权, 一定要有维持秩序的警察部队”。
许晓军医师认为“肿瘤治疗一定要以肿瘤干细胞为靶向, 将肿瘤从根源杀死。正如人体有干细胞, 肿瘤同样也有, 它就像一个模板, 它分裂之后, 其中的一个细胞已定向。恶性肿瘤之所以难以治愈, 就是因为这些未知基因突变的肿瘤干细胞存在, 无论是化疗还是靶向治疗, 都是针对的显性肿瘤细胞。因此, 在目前阶段, 很多肿瘤干细胞的基因突变类型及表型还不是十分明了时, 用特异性的免疫方法去精准治疗已知表型的显性白血病, 而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杀伤残存肿瘤干细胞”。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对许晓军来讲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 并且其有效性也得到了临床上的充分证明。然而, 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存在很多的挑战, 例如自体移植复发率高, 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 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获得一方面配型成功较难, 另一方面等待时间过长。为此, 中山市人民医院采用了北大人民医院的半相合移植体系即“北京方案”, 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同时, 他们正在着手以白血病的干细胞为靶建立一个治疗体系, 希望在未来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人文素质, 医者最基本的素质
谈到国内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许晓军认为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其实中国的医生是最好的医生, 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最大的, 为什么?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中国的医生数量是世界医生数量的2%。也就是每位中国医生都要治疗世界平均十倍的病人, 但他们却拿着全世界相对最低的工资。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国医生个个都是‘活雷锋’。然而, 中国的医患矛盾却非常紧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主要是体制的问题。”作为中山市政协常委、中国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委员, 他经常在各种会议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虽然遭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但他就是要为医疗群体发声, 因为中国医生群体受到了严重误解及不公正的对待。
参加第十七届欧洲血液年会 (荷兰)
另外, 目前中国的较多医生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许晓军认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临床技术只占整体分数的49%, 而沟通能力占到51%, 不会沟通就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医生, 医生既应具有高超的临床医疗技能, 同时又需有过人的人文素养。那么, 应该如何跟病人及家属打交道呢?“医生要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患者觉得医生是他可以信赖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学生, 他一方面非常注重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 从而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另一方面他认为好的临床医生还要有科研能力。他常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因此, 在研究中他只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探索。他相信, 医者如同一个社会管理者, 需要极高的人文素质。因为人体很复杂, 就如同一个反馈系统非常严密完美的社会, 医生就是这个系统的管理者及维护者, 需要具有高超的管理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仅仅具有专业技术, 只能说是一个好的“工匠”, 而具有极高的人文素质的医师才可能成为这个系统的“总工程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9
1.1 整合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设计行为伊始便蕴含着某种明确意图, 驱使着实现某种特定功能与实在表象。最终形成具备特性的场所。顺延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这条由宏观统筹到微观协调的设计主线, 延承统一的思想, 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是相当重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与理念更加明确和便于实现, 设计师的理想具有连贯性, 初衷也可以较好地表达。高整合度与高完成度是设计作品的最佳形态。任何的实体都必然存在于与之相协调的环境之中。“设计是一种因地制宜的选择行为。在建筑上, 它赋予空间和谐的特性, 而这些空间适合特定的活动”[1]。而环境根据所处的空间与时间划分出诸多层次。设计师应协调处理好不同层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仅来源于专业理论, 同时也取决于思想意识和精神取向。思想和精神影响着场所的组合形式、外在形态与内在性格。
1.2 高完成度的重要性
高完成度是指设计图纸将设计内含及外延表现出来的精确程度和完整程度。这体现了设计图纸的严谨性、精确性和可实现的程度。反映了设计师协调诸多问题与探寻解决主要问题的意图。著名建筑大师保罗·鲁道夫的建筑透视图“能够从始至终地保持着珍贵、富有激励的特征, 每一张都完成的很好, 画面优美。传递着他对智慧无尽的好奇心和他具有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经验、思想和各种可能性的集合, 它们可以与后来者对话, 并激励着后来者的新发展”[2]。他曾对密斯“少即是多”的理论阐释为“人永远无法解决世界上全部问题, 建筑师在决定想要解决何种问题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3]。但是如何分辨主要问题是重中之重。例如, 工程图纸的绘制是要满足诸多相关角色的识别。了解时代的变迁、发展 (时间) ;场所的适应和特性 (空间) ;诸多相关角色的职责 (人的因素) 。这样会对图纸 (设计师的语言) 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明确。因此, 建筑师和设计师应善于从诸多复杂的矛盾中分辨、剥离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这一原则应贯穿设计实践与研究的始终。不仅包括方案设计时对所预知的问题进行面面聚到的考虑和解决, 同时在绘制工程图纸阶段更应充分考虑时代、地点与诸多复杂因素。时代决定伴随不同的技术、地点决定是否便于取材, 让建筑更加本土化, 而人为因素则是建设者、设计者、建造者及诸多人员之间的关系。
2 项目概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病房综合楼在设计阶段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建筑、室内、景观各专业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彼此的相互关联, 以实现较好的整合度与高完成程度。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称孙逸仙纪念医院, 创建于1835年, 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西医医院, 至今已有177年的历史。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运动。百年传承, 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两个院区组成, 其北院区位于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南院区位于海珠区盈丰路以北, 规划南洲北路以南、东晓南路以东、万华花园以西。附近已建有海珠客运站、环城高速、内环路等, 水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南院区目前占地面积18 373m2, 本工程为南院区北侧新征用地范围内的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 新征规划用地面积18 555m2,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3 373 m2, 地势较平坦。
本工程为地下4层、地上18层的病房综合楼, 床位数910张。地上建筑物总长度108.8m, 总宽度48.15m, 总建筑面积91 745m2, 其中地上60 834m2, 地下30911m2。地下车库设机动车位418个, 非机动车位1 870个。将建筑物主入口设置在北侧, 方便车辆的进出, 南侧与老院区之间设置集中绿地及下沉广场, 同时首层东侧架空, 作为患者室外活动空间, 供患者休憩。西侧地下2层预留接口, 与南院建筑物连通, 使新老院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地上建筑物与病房综合楼的室外出入口连为一体, 多个独立建筑物形成序列排布,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3 高整合度的实现
3.1 设计的延承
场所的特点是具备特定的空间。如建筑在形成时便形成了内外空间, 建筑师的使命在于实现和谐的设计理念, 将内外空间加以合理分化, 对功能进行合理布置, 使交通流线合理梳理。编排与之衔接的景观设施, 创造建筑良好的氛围, 使之能够完满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室内设计的任务在于延承建筑师的思想和意图, 这种延承重在于引导思想、改善功能、丰富意图和内涵, 而非机械地继承。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病房综合楼在设计阶段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建筑、室内、景观各专业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彼此的相互关联, 以实现较好的整合度。
3.2 设计原则
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注重与北院区老建筑历史的传承以及本座病房综合楼新建筑理念的延续, 将建筑划分的内外空间环境加以融合, 优化功能布局, 改善交通流线, 创建现代医疗办公环境与独特、温馨亲切的室内医疗环境。根据医疗特殊环境的需求合理选配材料, 充分实现高整合度。
3.3 主题的继承
继承医院百余年的历史, 传承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以具有着分外豪气的广东市花—木棉花为主题元素, 提炼简化与中式窗格结合, 突显中山二院对中华文化与医疗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怀念为中国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孙中山先生。根据这一主题, 变化衍生出特殊的空间造型 (见图1、图2) 。“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 他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 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3]。
3.4 材料的选用
为了体现时代的传承, 在本次室内设计中选用了与老院区建筑外立面质感和颜色接近的灰色墙砖, 采用多种的拼贴形式, 同时在墙砖表面赋予一层玻璃隔墙, 赋予其现代感。这种组合形式也丰富了肌理效果和光影变幻。使古典与现代并存 (见图3) 。
木材纹理的引入增加了医院环境的亲切感。与石材配合, 丰富了场景的温和属性。木饰面材料的多重排列组合, 严整了空间的秩序, 更增添了别致的韵律感。
3.5 光线的设计
光线的设计包括自然光的引入及人工光线的设置。无论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均能够突破时代感与减短时差, 突出立体效果或弱化形体, 突进材料的机理与淡化质感, 突显空间动感与平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 建筑空间在自然光影的变化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见图4) 。
3.6 与景观的结合
建筑内部空间对景观设置, 丰富的场景的自然属性, 削弱了医院冰冷的特性与令人紧张的压迫感, 活跃的空间气氛, 成为联系空间的重要因子。增加了活性与艺术性, 其摆设的平面布置更能够对人员活动起到引导的作用。
建筑外部空间对景观植物的布置, 使建筑看起来更加自然而平静, 同时使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看起来更加融洽。
植物景观不同的生长阶段以及四季变幻所产生的形态、色彩、气味以及在光线及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影象更加为建筑空间增添了些许的自然魅力。
4 高完成度的实现
工程图纸是反映设计高完成度的重要体现。图纸并非简单地遵照诸多的设计规范。即使相同的尺度、质感与效果, 因建筑形态、结构形式、工程类型以及工程造价要求的不同, 工程图纸所呈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如同样的面层效果因基层的不同所采取的工艺也不尽相同。设计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建设工程的管理流程以及相关方的工作内容。根据接受的资料来预判即将发生的各种问题, 绘制工程图纸。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不仅仅是建造者, 还包括建设方、监理方、造价管理方等。图纸的严谨程度影响着诸多相关者工作内容的顺利进行与工程造价的精确控制, 并非单纯地实现最终效果。把握主要的因素所绘制出来的图纸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应对即将发生的各种问题。
5 结语
无论所承接的项目是否为建筑、景观及室内的综合设计, 还是单独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或其中的某一项设计任务, 均应综合考虑设计所处的环境, 注重设计流程先后次序的衔接, 同时关注相关专业的联系, 做到全面通透地分析考虑问题, 实现高整合度, 善于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甄选出重要的矛盾, 并具有针对性地、严谨地加以解决, 实现高完成度。
参考文献
[1] (美) 罗贝尔著.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M].成寒,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 (美) 克里斯托弗·多明, 约瑟夫·金著.保罗·鲁道夫设计作品集 (上) [M].冯铁宏,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10
近年来,医院在王深明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08年,在39健康网、新浪网、《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组织逾300万社会公众参与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最受欢迎三甲医院”。此外医院还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十佳亲民医院”等多项荣誉。
记者专程采访了喜获全国优秀院长殊荣的王深明院长。
传承优秀文化做大做强医院品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广州医疗资源丰富,竞争激烈,特别随着我国加入WTO,使得现在百年大医院也都要下大力气塑造自己的品牌,迎接国内外多方面的挑战。记者首先请王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在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王院长认为,医院的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山一院这个品牌是中山一院几代人共同努力,在百年的医疗服务实践中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积淀下来的医院文化成果,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在医院管理实践中,医院注重充分发挥好中山一院的品牌效应和已有的医疗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以整合优化医疗资源为手段,打造一批名牌学科和亮点专科,把中山一院的品牌做大做强。同时,发挥多学科技术合作的强大优势,开展高难度的、很多医院没有能力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为那些疑难重症“求医无门”的患者解除病痛,最终达到提升医院知名度的目的。今后既要加强“名医名科”工程建设,又要继续与地方政府合作,整合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探索“大医院+小医院”、“大医院+社区医疗”的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以及探索“经营医疗”之道等方面作出努力,力争最终把中山一院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医疗服务集团,真正把中山一院的品牌做大做强。
王院长说,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每个医院都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院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在学科建设、技术水平和人才方面占有省内其他医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学科建设和人才技术是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强势学科,促进学科、人才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良性循环、互动发展来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做法是,为构建开放性、竞争性、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坚持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建设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学科建设基地;加大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建设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等具有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并实现了临床医学实验一体化运作;整合专科科研资源,强化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学科间的交叉与联合,打造如骨-显微外科医学部等多学科联合技术平台,发展如高血压血管病科等若干新型特色学科,形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结构更优化、特色更鲜明、富有竞争力的学科体系。
通过4年来的努力,我院国家重点学科从原有3个增至5个;获国家和省部级纵横科研基金共计578项,总经费高达10033.37万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各类论文发表总数达35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及第一作者单位SCI收录论文300多篇,位居全国排名前列;精品课程从原有1门增至8门(其中省级2门,国家级1门);卫生部住院规范化培训学科基地达29个;内镜诊疗技术培训示范性基地4个。
创新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打造国际知名研究型医院
记者了解到,中山一院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华南治疗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国内医学教育重点基地和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在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上,采取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创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学科建设举措之一是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自主创新研发积极性。医院出台《促进学科建设奖励规定》,大力抓好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学科,提升优势学科,发展新型学科,重视新兴热点学科,创造特色学科,尤其是对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实行基金配套,重点鼓励产出,提高科研产出含金量;同时,医院实施奖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基金、科技成果,积极提高公开发表于中国科学统计源期刊的论文数、SCI收录论文数及专利授权数;出台《医疗新技术项目奖励办法》,对新技术项目进行评级和奖励;大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特别是国际学术会议,构建国际学科,为各学科提供交流平台和渠道,提高研究水平和起点。
学科建设举措之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同时,努力实施科研人才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医院立足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加强“老、中、青”三结合的建设,立意要造就一批学术骨干,培养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学者,引进一批学术人才,尤其是建立的首席专家制,充分发挥了高水平人才在学科领域和研究领域的带头作用。医院2005年聘任了首批20位在学科建设上有建树、学术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威望的专家、教授为学科首席专家;为让专家们更好地发挥专长,医院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担任科室主任,使首席专家们能卸下行政管理工作的包袱,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跨越式发展。同时推行特聘专家制度,聘用一批70周岁以上,学术造诣深,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及重大技术问题的老教授、老专家,以及院内外、国内外学术水平高且享有较大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为特聘专家,请他们为医院的学科建设,以及关乎医院发展的问题出谋献策,并直接参与医院各学科建设工作。2007年,为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学科建设基础,王院长启动了中山一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支持计划”。该计划确定本院有发展潜力、开展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可实施条件的、4 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培养对象,入选后将连续5年在支持资金、国外进修学习名额和申报科研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首批青年人才选拔共有73名职工报名,有些出国在外的专家还专程回国参加答辩,共选出15名入选者。入选者在2008年中共有5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7人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标志着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此计划在中青年骨干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营造了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另一方面,王院长认为要由上而下推行与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医院还必须有一支精通和熟练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高素质医院管理干部队伍。为此,医院曾开展一系列的管理人员培训,不仅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到新加坡参加现代医院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现代医院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还推行中层干部轮岗体制,2005年医院中层干部换届共调整业务干部259人,硕士以上学历占61.4%,有出国进修经历人数占32.4%;共调整行政后勤干部85人,硕士以上学历占17.7%,大大优化了干部队伍梯队结构和年龄结构,激发了全院干部努力学习和积极工作的动力和热情。
创新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战略为打造国际知名研究型医院奠定了制度基础和雄厚的人才力量,医院正在向研究型医院迈进。
胸怀社会责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院
医疗服务是现今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了解到中山一院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院中采取了如下举措:
举措之一:坚持细化管理原则,构建一个全院性、全员性、全方位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按临床、医技、行政后勤3个部门制定考评方案,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重点对临床科室考核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服务态度、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内容;针对医技部门的特点制定有专业特色的质控标准,如工作效率指标,工作规范指标、医疗工作量指标等;行政后勤部门的考评方案则围绕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这一理念,根据各个处、科的工作职责,制定出量化指标,以服务态度为侧重点,使行政后勤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由此基本形成了临床科室“全程管”、医技部门“细化管”、行政后勤“有人管”的局面,为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构建了核心推动力。据统计,自2006年构建该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中山一院门急诊总人次现已突破420万人次大关,出院人数年均增长超过8%;住院手术人次年均增长超过9%,患者平均住院日持续下降,病人满意度年均高于98%。
举措之二:为了给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2007年初,王院长率先在华南地区推行创建“无烟医院”,并把禁烟控烟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希望中山一院作为一家龙头医疗单位能够为广州市禁烟控烟工作树立一个良好榜样。为此,医院还专门成立了禁烟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建设无烟医院实施方案》,要求医院内所有室内场所,包括候诊区、治疗区、病房、办公室及所有天花板的大厅走廊等地方严禁吸烟,并成立控烟巡查小组,定点巡查,为患者营造了健康良好的就医环境。
举措之三:寻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针对群众“看病难”的呼声,专门出台了专家门诊管理规定,规范专家门诊管理,要求外科专家出诊至少每周一个单元,内科系统每周2个单元以上,对全勤且无投诉的专家,医院给予一次性奖励,年度考核予以加分,并在医院宣传刊物上予以表扬,为此有效地提高了教授、专家门诊率,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针对患者“手术难”问题,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手术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位;科学安排每台手术的到位时间和开台时间,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从而使得手术患者的排期提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针对患者“住院难”问题,不仅在各院区与本部之间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无障碍双向转诊制度,而且积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提供家庭康复指导等。针对患者“看病贵”问题,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病人住院费用。医院根据各病区的治疗特点及近4年来的平均住院日,制定各科平均住院日目标范围值,缩短则加质控分,延长则减质控分,促使各科室不断采取得力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据统计,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从2005年的14天降至2008年的12天,大大减轻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举措之四: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完善物价监控体系。除加大收费人员培训力度外,每季度抽查各病区一定数量的病历,全程检查收费情况,并联合医务、药学等部门对大额医疗费用进行核查,检查结果与质控挂钩;建立“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物价监控体系,即采取从“面上的总体监控”到针对各专科不同收费特点的“点对点过程监控”以及对“大额医疗费用的跟踪监控”等方式,使得医院收费行为更为规范,确保了医院工作量保持持续上升态势的同时,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据广州地区18家省部属驻穗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的通告显示:中大一院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006年为160元(排名第11位),2007年为159元(排名12位),相比排名前列的综合医院少30元左右,以400万门诊量计算,每年降低患者费用1.2亿元;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006年为14372元(排名第3位)、2007年为14624元(排名第5位),相比第一、二位的费用少6000元左右,以出院人次6.6万人次计算,每年降低患者费用3.9亿元。在2008年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医院价格感知满意度得分排名全省第一。
通过4年来的努力,医院工作获得了长足进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工作量持续保持上升态势的同时,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持续下降,病人满意度稳中有升,医患纠纷数不断下降,和谐医患关系初步呈现。
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多赢格局
1999年中山一院从托管黄埔区人民医院到融并黄埔医院,迈出了整合医疗资源的第一步,如今黄埔医院已从二级医院发展成为三级医院;2006年中山一院又接收了东山区人民医院及6个社区服务中心,再次迈出了医疗资源整合的新步伐。记者请王院长介绍了中山一院资源整合的情况以及了解了他对医疗资源整合的看法。
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山一院是百年老院,地域空间非常有限,导致医院服务能力严重受限,为此,中山一院大胆提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更有效的途径。王院长针对目前医疗卫生行业普遍存在着“社区卫生机构闲着,二级医院饿着,三级医院的教授看着发烧感冒”这一失衡状况,结合医院先前融并原黄埔区人民医院开创“多赢”格局的成功经验,经过调研和论证,中山一院与越秀区政府共同决定建立一个以中山一院为龙头,将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到社区的“三级医疗服务,一、二级水平收费”的新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6年7月,这一探索性创举付诸实施。目前,院本部每月派出100多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区内6家社区服务中心和原东山区人民医院坐诊和培训医务人员,并有计划地安排相关医务人员到院本部进修学习;同时对病人进行合理分流,达到既减轻本部病床周转的压力,又能及时收治上转的危重症病人。医院下一步将筹划院本部与此7家医疗机构实现验单、检查单及药单统一,群众可以任选其中的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和开药,院本部与东山院区更是实行挂号统一。目前东山院区的病床使用率从合并前不足50%至今达到80%以上。
对于这种新模式,王院长作了充分的解释:“接收这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直接目的是为了探索构建一种‘医疗技术高水平、费用低水平、广覆盖’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说是为老百姓办了实事,承担了社会责任,创造了社会效益。”
同时,王院长认为:“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群众不相信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这就说明,一是社区医院的技术水平确实亟待于提高,二是如果能得到大医院的扶持,社区医院才能快捷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且通过这种‘嫁接’,才能使‘双向转诊’得以真正顺利实现。”
记者了解到,自该院接管黄埔区人民医院9年来,从未在黄埔院区拿过一分钱,相反为之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赋予其中山一院的技术和品牌,让老百姓能以较低的费用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这件事情上,中山一院作为三级医疗机构,同时承担了一、二、三级医疗网络服务的责任。
王院长还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医院不但要管理好,还要经营好。老百姓的信任可以从日益增长的门诊量来反映,2007、2008年连续两年中山一院的门诊量均超过了420万人次。”他还说:“社区医疗服务如果算经济账,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亏,但如果算社会效益账,为老百姓办了实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称,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赚了,而且这是一个长远获益的好事。”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
这是中山一院的“祖训”和百年医魂。近百年来,她曾激发过历代中山一院人献身医学,以医救国救世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也是王深明院长的座右铭。
作为名医的王深明院长,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血管甲状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血管外科疾病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文献》杂志主编。目前他还兼任国际外科学会委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国际内分泌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脉管学会委员,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委员,亚洲内分泌外科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博士学科点专业科研基金评审委员,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广东省、广州市保健办会诊专家等职务,并从2004年底出任中山一院院长。
王院长的专业研究方向为血管外科、内分泌和乳腺外科,并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均有很多创新的医学成就。近4年来共承担或指导下级医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达17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2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20部,参编或主编2007年全国统编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所获科研奖项有2005年的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年的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广东省第九届丁颖科技奖,以及2008年的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中国医师奖等等,并拥有发明专利2项。
王院长说:“我不希望中山一院败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上!”他说,“一个医生,当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当个好医生真的很难,作为一个医生,他的职责就是为病人服务,凡事不能都以金钱来衡量。我们旨在打造一个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高超医疗技术和突出学术水平的团队,同时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人性化,真真正正为老百姓解决病痛之忧”。
对于怎样做一个好医生,他说:“作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对病人要有爱心,并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临床能力,业余时间应多充实自己。”
王院长不论在门诊、在病房,还是在手术台,他总是带头揉入一种人文化、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理念。他不仅深爱着自己的专业,也牵挂着期待他的病人,如没有特殊情况,每周半天的门诊是绝不间断的,据统计,2006、2007年他的平均每单元门诊量名列全院第一;同时他每周还会安排一定的时间上台手术。王院长对病人、对医生职业,他总是满怀深情。他说:“病人由于病重治疗效果不好时,我们心里会很难过;面对病人治愈出院,我们同样会感到很开心,有成就感。当医生的压力真的是很大的,社会应该对从事医师这个职业的人多作沟通,多点了解。”他还说,“很多人跟我说,‘不要做手术了,专心搞医院的管理吧,要不就太累了’,可我内心放不下病人,放不下临床,为此我只有日夜兼程了。”他还说:“我一般晚上会看书到2至3点。这是因为我每天要应对许多必须写的文章、必须批改的论文或者自己计划中的文献等等,所以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日夜兼程的王院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院和医学事业。
作为一名出色的医院管理者,在他率领医院努力向“把中山一院建设成为位于国内一流医院前列、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前进过程中,每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出台,都体现他的智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探索建立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长效机制到整合医疗资源,创新三级医院支援社区模式,都体现了他传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传统文化和奉献社会的博大胸怀。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中山一院人勤奋学习、爱岗敬业蔚然成风。现医院门诊量在全国各大知名医院中位列第一,就是社会和群众对王院长卓越管理和全院员工辛勤付出的赞赏和认可!
鉴于王深明院长在医院管理上的卓越贡献,2008年他被健康报和中国医院协会评选为全国优秀院长。
说到成绩,他说:“我再三强调,中山一院取得的任何成绩都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这个集体的,我只是在其中尽到了自己应该尽的责任而已。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你什么事也做不成,一个好的集体才能够保证出好的成绩。为老百姓解除病痛,就是我们这个集体共同的目标。”
当前,伴随新的医改方案出台,作为公立大医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王院长认为必须固本强基,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优质高效地工作,创造新的业绩来迎接医改。
谈到对医院未来的展望和发展战略,王院长豪情满怀,充满信心。
他说:要打造中山一院的现代化,实现“国内一流医院前列、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我们设想用15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争取到2020年实现。总的讲就是对技术现代化,人才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作了阶段性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带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保障,努力使这些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促进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整体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11
关键词:附属医院;薪酬;管理
一、医院薪酬管理的含义
医院薪酬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医院薪酬是指个人获得的以工资、奖金及实物支付的劳动回报;广义的医院薪酬是指员工因完成工作而得到的所有奖励,是由经济奖励与非经济奖励两部分组成的劳动回报,不仅包括直接的货币形式和可转化为货币的其他形式,还包括较舒适的办公环境、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多地参与决策、工作的挑战性与成就感和较好的发展机会等难以用货币来衡量的薪酬形式。
二、某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薪酬管理现状
(一)该医院人事管理现状。该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现设有临床科室50个,医技科室10个,专科专病门诊53个,行政科室27个。现有职工1900余人,正式编制职工725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6.1%;副高级职称10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3.5%;中级职称2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7%。门诊接待人数约为3000人/天,年出院病人2万多人次。
该医院属于非营利性的公办医院,同时作为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其院长的任命及日常运营直接受医药大学的监督和管理。医院的部分临床医技人员在完成日常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大学的教学、科研任务。这部分医技人员的薪酬既包括在医院工作的劳动报酬,也包括在大学的课时津贴,前者由医院核算发放,或者由大学核算发放。
(二)医院现行薪酬体系。(1)岗位工资。岗位工资也叫基本工资,是薪酬构成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体现的是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多少和工作责任大小。具体来看:该院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三类,每类又分为4-7级不等。专业技术岗岗位工资分为4级12等,对应的工资标准范围为590元--2800元;管理岗岗位工资分为7级7等,对应的工资标准范围为590元—1640元;工勤岗位岗位工资分为5级5等,对应的工资标准范围为545元—830元。如表一所示。
表1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岗位工资 单位:元/月
(2)薪级工资。该医院的薪级工资参照的是《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标准》,其发放标准是依据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核定的薪酬等级。具体来看,共设置了65个薪级,涵盖所有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每一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其中起点1级的薪级工资标准为80元,最高级65级的薪级工资标准为2600元,中间级26级的薪级工资标准为583元,相邻两级的薪级极差从10元到80元不等。(3)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体现的是员工的贡献大小,并且根据医院的经济效益而有所浮动。(4)津贴补贴。津贴补贴包括福利和职称工资。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自定福利两大类。该院的法定福利有五险一金;自定福利包括交通补贴、通信补贴、膳食补贴、防暑降温费、公费进修等。
职称工资主要与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平相关,其发放标准依据的是200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中《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具体来看,分为5级(主任医、护、药、技师,副主任医、护、药、技师,主治医、护、药、技师,医、护、药、技师,医、护、药、技士。)16等,工资范围从288元到1288元不等。
三、现行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管理体制的问题。该附属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编
制,医院薪酬管理权限较小。该院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医药大学,所以它既接受政府卫生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也要接受医药大学的监督和管理。
(二)薪酬构成的问题。目前该医院员工的薪酬构成为:薪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在医药大学代课的医技人员的薪酬还要加上教学收入。看上去薪酬有保障部分和激励部分,但是直接体现激励作用的绩效部分所占权重远偏小,不同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不大,不能很好的区分关键员工(如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优秀人才等)和一般员工,也就不利于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该医院是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所以很多医技人员同时兼具有卫生技术职称和教学职称,例如很多主任医师同时也是学校的教授,行政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也是学校的讲师,而薪酬构成中的津贴补贴部分的职称工资,就和医技人员的职称直接相关,这就造成部分医技人员过于注重职称等级,忽略了临床实践经验,导致医技人员只追求理论上的突破,疏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医疗技术的提高。
(三)薪酬分配的问题。一方面,绩效工资是根据“院科二级核算”由各科室根据自己的收支情况发放的,分配权虽然下放到各科室,但各科室主任为了不产生内部矛盾,基本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就体现不出先进个人、业务骨干和普通员工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不同科室之间、门诊科室和住院科室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而个人薪酬的一部分又取决于各科室的绩效。这就会造成不同科室相近岗位的待遇差距过大,出现同岗不同酬,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样很容易让员工产生心理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失控,不利于个人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薪酬的公平性。
四、针对目前薪酬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有效的分配原则。首先,在确定分配原则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贡献大小、管理幅度、技术难度、责任大小等)。其次,分配应当是有重点,有区分的。对于绩效突出、贡献大,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和风险大、责任大的岗位,在薪酬上应有所体现。最后,分配还应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挂钩。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奖项,例如“特殊贡献奖”,主要奖励如完成重点科研项目,在临床诊疗技术方面有所创新等。更好的体现多劳多得,更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增强薪酬体系的灵活性。该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量编制在医院的医技人员同时要花费工作时间完成大学的教学、指导工作,领取大学的课时津贴;同时部分编制在大学的医技教师还有在该医院坐诊及承担其他医疗工作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医院领取相应的津贴补贴。对这两部分人应该设计更加灵活的薪酬体系,更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分配应不再唯“金钱贡献”论,而应依据医院的总体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岗位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价标准。比如对于医技岗位应更加侧重对学历、职称、门诊量、手术量及手术难度、教学及科研工作量等的考核;对管理人员应更加侧重对学历、职称、管理人数、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等的考核。使绩效考核能够切实体现出个人贡献大小,合理拉开绩效工资,公平地分配薪酬。
结语:医院薪酬管理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医院应该进一步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使医院管理更科学、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帕特里夏·津海姆,杰伊·舒斯特.打造 500 强企业的薪酬体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篇12
从小成长在湖南的曾教授一直对学习情有独钟。在他们那个年代, 读书是一条出路, 曾教授一直努力学习。也正是这样的决心, 1980年他考上了湖南医学院。1985年毕业后他又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室。在这里, 他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1990年博士毕业后, 他留在了中山大学 (原中山医科大学) 附属三院, 当时内分泌还没有独立出来, 属于大内科, 直到1993年, 内分泌科才从内科独立出来。而曾教授在这里一干就是20年。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内分泌科
中山三院内分泌科在曾教授的带领下一路向前发展, 尤其是2007年引进学科带头人翁建平教授以来, 更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如今内分泌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及中山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单位, 同时还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西太区执行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委单位等等。
内分泌科设有内分泌科病区、内分泌科门诊及内分泌科研究实验室。内分泌科病房具有标准病床90张。现有员工近60人, 其中专科医生24人, 另有健康教育专职人员2人。专科医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副主任护师/9人, 主治医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 硕士生导师5人。
作为科主任, 他管理着偌大的科室, 曾教授说管理好科室就要靠大家的力量, 也需要制度来规范。他说科室现在发展的比较好, 离不开学科带头人翁建平教授的巨大贡献, 自翁教授来到医院后, 内分泌科在医、教、研方面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学科整体实力及影响力均得到明显提升。
说起教育学生, 曾教授现在还带着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 曾教授对学生的要求有两点, 一是要在业务上严格, 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学会做人, 拥有一个做医生该具备的职业操守。
心系患者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普及糖尿病教育, 但是仍有很多人接收不到正确的糖尿病知识, 以至于他们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 陷入误区, 延误病情。曾教授就曾见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老年干部, 发现了糖尿病, 没有来医院治疗, 而是去相信一些流传的偏方, 结果一年后, 那名患者被送到医院, 眼睛和肾脏已经发生病变。曾教授说要是这名患者当初及时来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不会这么快发生并发症。还有一个患者, 在医院住院时学习了正确的糖尿病知识, 回家后血糖控制得也还可以。但是听了另一名糖尿病患者朋友的话, 不吃药了, 开始喝蛋白粉, 结果3个月后, 来到医院一测血糖, 竟然达到15mmol/L之多。
曾教授每周要出三次门诊, 每次上午的门诊都要到1点左右才能结束。记者问曾教授是不是很累时, 曾教授笑着说:“习惯了。”简单的三个字体现了曾教授一心为患者的医者仁心。
曾教授说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是因为糖尿病教育不彻底, 二是因为患者心理抱着糖尿病能治愈的幻想, 才会陷入误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我们周围出现了很多胖子。糖尿病不能治愈, 但是能预防, 要预防糖尿病, 就要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下, 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曾教授说高危人群包括:一般情况下, 年龄超过40岁的人;超重、肥胖的人;工作性质是静坐, 运动少的人;妊娠糖尿病或者生过巨大胎儿的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这些人一定要经常去医院体检, 学会科学的生活方式, 让自己远离糖尿病。
院里院外宣传教育
对于糖尿病知识的宣传, 曾教授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内分泌科在国内最早设置了专职糖尿病教育者岗位, 也是广州市唯一的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在内分泌科室, 无论是大夫还是护士, 都要认真对待患者, 特别是教育这一部分。
在医院里, 两个星期举办一次糖尿病教育讲座, 就是针对患者进行的糖尿病知识普及工作, 让更多的患者学习正确的糖尿病知识。针对住院病人有每两周一轮回的系统糖尿病教育课程体系, 另外还会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糖尿病教育服务。在内分泌科的病房内及糖尿病教育中心, 摆放着很多的糖尿病书籍, 让患者在就医或者闲时都能方便快捷获得正确的糖尿病知识。科室还定期举办糖尿病病友俱乐部活动, 让更多的患者参与进来。曾教授说他们科室专门编写了一套小册子, 主要针对1型糖友如何控制病情。每位来医院的1型患者都能拿到这些小册子。科室每年还定期的进行义诊, 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我们都知道,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 不能只靠医生的治疗, 还要靠患者自己的管理, 糖尿病教育做到位了, 患者的自我管理就会更加科学, 血糖会更加稳定。
除了医院内的教育, 曾教授及同事们也在电视、广播、杂志、网络上积极参与糖尿病的教育宣传。比如, 参加一些电视访谈节目, 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在网络上开设糖尿病频道, 让患者跟专家能及时沟通问题;接受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采访, 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糖尿病知识;还针对1型糖友, 开通了手机报, 让这些1型糖友能更好的控制病情。
作为大夫, 他一心为患者着想;作为老师, 他谆谆不悔地教育学生;作为主任, 他协助学科带头人带领着整个内分泌科室向前发展。为了糖尿病事业的发展, 为了众多的糖尿病患者, 曾教授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 展现着他的仁心仁术!
专家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07-18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8-17
无依托单位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07-13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2012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11-30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20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进材料10-11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范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