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2024-11-01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精选8篇)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1

厦门理工学院从一个在校生3000多人的地方高职院校, 发展到18000余人的理工科为主、文、经、管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 成为一个能抓机遇、善抓机遇、创新发展、“进步最快”的应用型大学, 成为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别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 得益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

一、科学定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 是一个正在按新型工业化道路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各层次、各类高等学校, 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需求, 准确定位, 不趋同、不攀比, 各占其位、各司其职, 办出特色、创出名牌。厦门理工学院在认真分析国情和准确把握校情的基础上, 研究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 瞄准科技发展前沿,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科发展规律,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由于厦门理工学院办学历史短, 发展定位上不求全、求大, 但求精、求准, 服务地方产业, 服务海西发展。厦门理工学院定位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层次;确立“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应用的文科”的发展思路, 以工为主, 理、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根植厦门、立足海西、面向全国, 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厦门理工学院的发展目标定位:“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

二、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追求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基础地位, 把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作为立校之本, 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坚持不懈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了“加强实践、特色突出、整体优化”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核心, 突出开放式和应用型教育特征, 涵盖设计选材、制造成型到就业销售整个人才全培养周期、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思路, 明确了“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构建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构建“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赋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 大力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着力培育特色 (重点) 专业

实施“专业链亲和产业链工程”, 形成“学科专业-专业链-学科群”与“行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亲密互动、深度合作的专业设置格局。目前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方向) 全部紧密对接海西 (厦漳泉经济圈) 和厦门的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传播、数字创意、城市建设与环境、新材料”等7条专业链, 即将构建“绿色能源”专业链。基本形成了“以工科为主, 以机械、材料、电子信息、外语、文化创意、艺术设计专业为优势, 工、理、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亲产业”学科专业布局。重点建设和扶持基础条件好、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并能体现办学水平和优势的特色 (重点) 学科专业。车辆工程等特色专业点的建设带动了全校其他专业的规范化与特色精致化的建设。

四、校长作用———“亲产业大学”办学体系

近几年, 学校坚持与时代进步同脉动, 与特区建设共命运, 与产业发展深对接, 大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与实践创新, 主动构建与地区产/行/企业资源共享、互利互荣的“亲产业大学”办学体系, 走出了一条力求独有、彰显特色、卓有成效、快速发展的“亲产业大学”发展之路。我校提出的“亲产业大学”, 就是要围绕“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这个核心, 围绕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进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 并由此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和校园环境氛围。其核心: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学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技术供需、科技攻关、人员交流等方面亲密互动、资源共享;其特征是:定“位”在应用, 定“性”在产业, 定“向”在地方, 定“点”在实践。亲产业的大学主要是应用型大学, 在应用型大学体系内发展自己的特色, 即“加长人才培养产业链, 加深科学研究产业性, 加宽服务社会产业面”, 使学校与产业对接融合得更紧密, 更具体化、更明确化。

五、以贡献促共建, 以共建促发展, 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与所在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本地高校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这既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此, 我院强调政产学研结合, 汇聚优质资源办学。构建校地产互动机制上先行先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对接地方产/行/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政府、六大行政区构建校地、校区稳定常效的互动机制;厦门市六大行政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学校首届校董会常务校董, 参与办学和建设发展;帮扶所属区域高职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机制。积极参与当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利用人才、科技的优势, 全面而主动地影响社会, 不断地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为当地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文化建设等提供人力资源, 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 发挥思想库作用。通过提高对本地经济社会的贡献率, 获得他们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六、好就业, 就好业, 就业质量业界认可

突出应用型, 以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门人才为主, 特别强调学生应用、实践、外语水平等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毕业生就业区域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主, 一半毕业生在厦门就业;专业对口率高, 近三年从事本专业或专业相关岗位的比例均达75%以上。“好就业、就好业”近三年, 本科毕业生一次性, 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 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6年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厦门唯一) 。根据近两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很满意68.15%, 满意30.37%, 基本满意1.48%, 不满意为0%;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较高。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受到业界欢迎。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好, 归属感和荣誉感高。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生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信心, 对学校提供的专业传授与鼓励实践的学风表示认可。在福建省, 15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毕业生质量的排行从高到低分别为:厦大、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

七、学校各单位都要深化理解并积极落实学校的办学思路

真正使办学思路体现在各项工作中, 保持其连续性和全局性在学校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 要体现办学思路的完整性, 不能因人而废, 不能以偏概全, 更不能相相冲突、各行其是。学校宏观政策与各院系、部门的工作都要统一在办学思路的指导下, 体现办学思路的真正内涵。各院系要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专业的要求, 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各院系要了解自己的发展历史和基础, 发挥自己的长处。不管是优势学科, 还是新兴学科, 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弱势。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才会更清楚自己要往何处去;了解自己的家底, 才能打有准备之仗。在此基础上, 明确所设专业的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法等, 才会有效地推动各院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从而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目标, 逐步形成院系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既有学校的总体办学特色, 也有各院系的特色。

摘要:厦门理工学院成为一所进步最快的应用型大学, 得益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本文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的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七个方面对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办学特色,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红武.特色精致:厦门理工学院办学治校的思考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红武, 董立平, 王爱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研究[J].大学 (学术版) , 2012, (4) .

[3]黄红武, 周水庭, 黄小芳.亲产业, 重应用: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 .

[4]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三明学院组.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念与特色——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七次工作探讨会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2

10级的我们是何其的幸运啊,刚入学一年就赶上了理工的三十年校庆。回想当初,苦苦的等待之后,终于在那个相当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了厦门,投入了厦门理工学院的怀抱,这一所母亲一样的学校,就这样融入了这我们的生活,充实着我们的生命。

这时候的厦门理工学院正是蓬勃的青壮年时期,她在一直不断地成长扩展,不断地进步进取。自1981年于中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创立以来,她就坚持根植厦门,服务海西,面向全国,并且正逐步成长为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优化、学生素质出众、办学效益显著、发展后劲十足、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的新型“亲产业”大学。可喜的是2008年厦门理工学院还被评为中国10所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作为理工学子,我感到了真正的荣耀。作为理工学子,我定会牢记校训:开放则生、改革则活、创新则强、兼容则和,并以此来为目标不断的鞭策自己进步。

三十年的时间也许在历史长河中转眼即逝,但本校经过前几代人三十年的建设,已经开始为我校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规模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扩大,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一次次的站在理工湖旁,放眼望去四周就是我们的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学校的重要性建筑都在我的周围,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尽情的吸取这所大学的精华。由于来自省外,对厦门这个地方还是会有些陌生感,但即使这样,每一次外出归校,坐在公交车上,天幕已暗,远远望见闪耀着五彩光的“厦门理工学院”,总会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而今的厦门理工学院已走过了艰苦奋斗的三十年,曾经的历史沧桑将赋予她新的事物,而我们将见证这一切!望着天边漂浮的彩霞,感慨着厦理的一步步历程,突然就笑了,因为我在这里,因为我经历着,所以我知道,她必然是要发展的,她必然是会更卓越的,我为拥有这样的母校而笑。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3

关键词:亲近产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

当前, 我国正在“新常态”大背景下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中央和各地方党委政府陆续出台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迫切需要高校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厦门理工学院始终将亲近产业, 服务地方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 对内凝聚共识, 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 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 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办学理念

自19世纪以来, 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及其成功经验成为世界各地高校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我国, 尽管许多高校决策层认识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共生关系, 但从实施层面来看, 高校服务社会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诸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程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政产学研沟通不畅、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 (1) 部分高校教师对社会服务、应用科研等投入精力不足, 加上学校对社会服务等相关考核指标偏软, 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厦门理工学院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 把“以生为本, 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 提出“以服务求支持, 在贡献中发展”, 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 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对接产业链,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提高育人质量

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 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 (2) 厦门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美丽厦门”等战略规划, 通过优化结构布局,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来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学校紧盯厦门“5+3+10”现代产业体系中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重点发展符合厦门城市发展定位、对闽西南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调适的作用。 (3) 厦门理工学院学校现有52个本科专业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 重点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 整合学校现有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 形成了光电与通信、机械与汽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10余个专业群。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 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实现“以专业带产业, 以产业促专业”。

3 融进产业界,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1) 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 促进全方位校地互动。学校在厦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服务厦门发展行动计划 (2009-2013) 》和《服务厦门综改方案行动计划》, 推进与厦门市及6个行政区深入合作;呼应厦门市推进“山海一体、江海连城”大海湾城市战略, 制定《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 (2015-2018年) 》, 开展“科技服务八闽行”行动, 深入厦漳泉龙四地的产业部门、工业园区开展调研, 为各类企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与厦门市共建国家级“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和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基地,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名高级工程师和3.5万名研发人员举办创新方法培训;与厦门市各区分别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政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区校携手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按照市政府要求主办“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以“民办公助”模式“入主”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控股单位;以“托管”模式管理附属中专——厦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同时, 积极发挥高校在创造与传播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主流文化优势, 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营养, 形成辐射影响。 (4) 学校制定并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方案”, 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区域文化产业规划、鼓浪屿“申遗”、城市景观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 推进学校与社区共建共育共享。打造“厦门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 创新师生自我服务、管理、监督的自治机制。把文明学校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学校”。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探索警、地、校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机制。

(2) 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合作落实校产对接。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先后与30多所境外优质高校和国内外200余家企业共建“亲产业国际化办学发展联盟”;已经建成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省市重点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厦组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20余个;与地方科技部门联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项目发布会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一般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协同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与政府、企业联合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3) 携手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与ABB、宸鸿科技、冠捷集团、厦航等海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领域涉及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基地共建等, 与林德叉车、金龙客车等省内汽车 (车辆) 制造骨干企业, 联合开展客车整车设计与安全性研究, 研制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与大金龙联手打造新型轻量化全承载节能环保安全客车;依托ABB等跨国电力巨头, 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主导产品领域开展设备研发和检测, 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与宸鸿、联电、开发晶等龙头企业在光电系统集成、电子封装、平板显示器、光电信息材料、LED照明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研发等。

(4) 延伸产业线, 深化对台教育合作。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闽台合作, 有利于促进闽台优势产业及人才对接, 厦门理工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开展本科“分段对接”和“校校企”教育合作项目的高校之一, 已有16个专业与台湾高校开展“3+1”的联合培养;与冠捷科技、中华大学联合开展“校校企”合作“4+0”办学模式试点。为承接台湾电子信息、金属机械工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 学校与台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铭传大学等5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 与宸鸿、台达、晶元光电、南侨集团、资策会等30余家知名台资企业和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自贸区及厦门产业, 联办数字创意学院、海峡商贸学院等二级学院;开展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协同培养, 优先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理赔公估 (国内首个)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 (烘焙) 、金融工程等闽台合作专业;联合研制电动导览车“金厦1号”、海岸沙滩垃圾处理车;联合筹建两岸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联合举办两岸大学生技能大赛、学术交流周等系列活动。

4 搭建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 为服务地方做好保障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地方高层互动, 建立双方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组织平台沟通重大政策动向和产业信息;二是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机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直接领导并分管产学研合作, 成立了产学研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根据闽西南区域产业分布情况设立多个服务“飞地”, 配备专职人员, 并按年度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项目推进时间进度和任务分解。三是搭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 优化校内产学研管理体系。厦门理工学院借助移动终端, 建设科研云平台网络, 形成与企业项目快速对接的科研体系。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坚持应用型科研为主, 健全以服务需求和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建设若干个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 以项目聘用制、项目合同制、教师“合聘”等方式, 推进校内、校外多方协同。健全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 建立以绩效考核和发展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和投入机制。通过加大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倾斜, 机制体制创新, 培育“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

总的来看, 地方高校要发挥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得益于由地方政府主导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 通过政策引导、组织保障, 项目支撑等方式深化合作。同时, 高校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服务意识, 将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才能真正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注释

11赵鹏飞.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2 (3) :62.

2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744.

33 问美琴.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39.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篇4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配合教学管理工作,推动学校全面素质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测评是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表现的综合评定。评分的成绩作为当年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生”、各类单项奖,以及评定“优秀毕业生”的依据,测评结果直接与升级、留降级、评优、毕业推荐、推荐入党挂钩。

第三条综合测评总成绩由德育、智育和文体三方面成绩组成。构成比例:综合测评成绩=德育成绩×0.2+智育成绩×0.7+文体成绩×0.1。

一、德育表现测评

第四条德育成绩=思想品德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第五条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基本分为60分,按以下六项内容,每项分优、良、中三个等级,分别计10分、8分、6分,表现差者可计5分以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不参加非法组织和活动,不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和荣誉、危害社会秩序和校园稳定的活动。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3、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4、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勇于创新,课堂纪律好、出勤率高。

5、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努力完成校、系、班级交给的任务。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加强自我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培养严谨的生活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朴素,不吸烟,不酗酒。

第六条品德行为表现的附加分为40分(超出者以4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担任校团、学生会称职的加4—7分,担任系团、学生会称职的加3—6分,担任班级团、班干部称职的加2—4分,担任宿舍长称职的加1—2分;学生干部不起作用的不加分,身兼多职的以最高职务计分。干部得分与否,班干部由班主任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4分;系级团、学干部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辅导员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5分;校级团、学干部由团委会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6分。(校、系有关部门及学生会各部门聘请的人员,不列入干部范畴,但考虑工作关系可加2—3分)。

2、见义勇为、舍已救人,经校、市书面表彰嘉奖者分别加6分、8分。

3、积极参加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者加1—5分。

4、参加班、系、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加分不得超过20分。

第七条品德行为表现扣分规定:

1、凡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游行、示威及张贴大字报者,视其情节扣20分以上。

2、凡未经准假而不参加政治学习、集体活动、劳动者每次扣2分。

3、通报批评一次扣6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分别扣10分、20分、30分、40分。

4、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及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合格的集体,具体组织者每次每项扣3分,成员每次每项扣2分。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者每次扣3分,违规达三次者取消评奖评优资格。

二、智育表现测评

第八条智育成绩=学业基本分+学业表现附加分-学业表现扣分

第九条学业基本分为90分,以学年所有必修课和规定选修课的成绩计算,考查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折算。插班生经审批同意免修课程的分数以所在班级平均成绩计算。

计算公式:

Σ单科成绩×课程学分

--------------------×0.9

Σ各科学分

第十条学业表现附加分为10分(超出者以1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凡个人在校、市、省或全国公开出版刊物发表论文者,每篇分别加0.5、1、2、3分(同一篇以最高分计)。

2、在校、市的专业知识竞赛、科技活动中获奖者,每项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为:校级(1、0.6、0.4),市级(1.4、1、0.6)(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

3、通过专业等级考试、资格认证者每通过一项加1分,以证书、成绩证明为准。

4、满勤(含上正课、选修课及班一级以上组织的报告会、讲座及集体活动等)加2分(有请病假或事假者不加)。

第十一条学业表现扣分规定:

1、必修课和规定选修课考试不及格者,按各门课程学分值的一半扣分。

2、考试作弊一次扣10分,并按学籍管理条例处理。

3、无故旷课一节扣1分,迟到早退三次作旷课一节论处。课堂纪律差受老师批评、警告,每次扣0.5—1分。

4、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违反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违反规程造成事故或损坏设备者,酌情扣5—10分。

三、文体表现测评

第十二条文体表现=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第十三条文体表现基本分为60分,凡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体育课成绩及格,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可得基本分。

第十四条文体表现附加分为40分(超出者以4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参加省级以上(部级、国家级)文体比赛中个人获前六名者,按名次加10、8、6、4、3、2分,体育项目破省高校记录者加15分,运动员每次加1分。

2、校、市运动会个人获前六名者,分别加12、8、6、4、3、2分,运动员每次加1分。

3、凡获校、市、省级以上文艺项目比赛前三名者,每人按等级加分:校级4、3、2分;市级6、4、2分;省级12、8、4分。获优秀奖者,校级加1分;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

第十五条文体表现扣分规定:

1、对学校规定的文体活动消极对待,无故不参加校、系要求统一参加的文体活动者每次扣5分;累计达10次者,扣除体育基础分;累计达20次者,文体分以零分计。

2、体育课考试不及格者扣30分(经批准免修体育课者除外)。

四、实施办法

第十六条测评时间: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班为本学年5月份,非毕业班为下一学年9月份),由下至上公开、公正地进行。

第十七条品德行为表现分、学业成绩分和文体表现分,同成果不能重复使用。第十八条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如下:

1、各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学生的综合测评工作。

2、各班成立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的三个测评审议组,每组3至5人,由负责该方面工作的学生干部任组长,吸收小组长、宿舍长和部分学生参加,负责核准分数,然后上交班主任,各评议组应将加减分项目每学期二次张榜公布,以便及时纠正;对循私舞弊者,视情节轻重,在总分中扣5—10分,并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3、评比前由学习委员公布本班本学期的学生学习成绩。

4、学生必须按测评的办法实事求是地填写综合测评的评分表,并出具有关证明,供小组审议、评分。

5、班主任应全面复核各组的结果,签名后交系领导小组,经审核后向全系学生公布。

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厦门理工学院奖、助学金综合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公布后,各系可根据本系的实际,在不违反本办法的原则下,制定实施细则。

主题词: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抄送:各系团委有关部门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5

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

1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基本概念

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以健、力、美为特征, 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健美操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 练习强度可控制性强, 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健美形体、陶冶情操有着明显的效果, 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是指通过组织那些对健美操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让其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时间及教练员,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

2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情况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已悄然兴起, 特别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剧增, 受场地、时间、师资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满足多数学生深入学习健美操的要求,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 目前国内高校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情况

对已成立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成立, 使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出勤人数明显增多。据统计, 每个学生每周参加课外活动一次以上的为100%, 二次以上的为84.5%, 三次以上的为36.3%。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动机相对一致, 52.1%的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40.3%的学生活动的目的则是兴趣爱好, 而消遣娱乐的则为7.6%。另外, 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交纳适当的会费, 他们还希望在三四年级能继续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1]。

2.2 目前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 学院体育课程设置为二年, 即一、二年级为必修课, 以院系、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 总学时数为144学时;每学期上一个主项和副项内容, 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 三四年级不再开设常规体育课。其中健美操项目只是作为男生的副项和女生的主项进行教学, 尚无通过成立俱乐部开展教学的先例和经验。

3 开展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1 活跃校园文化气氛, 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活力生机的新升本科院校, 办学时间不长和办学规模不大, 使得校园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但随着学院自身的快速发展, 校园文化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善, 一年一度的厦门国际马拉松志愿者的参加, 各类国际性会展布置活动的参与及厦门理工毕业生就业大赛的开展先后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健美操运动具有较强的表演性、观赏性, 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来打造。在健美操俱乐部活动里, 除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培训外, 还可以较便利地开展或辅助开展一些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如啦啦队表演、街舞比赛、篮球宝贝、足球宝贝等, 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中来, 投身校园文化阵地, 既提升了学生良好生活的情趣,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又拓宽了学生的体育人文知识和精神文明内涵。

另外, 参加俱乐部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专业和年级, 这样可以增强其群体意识, 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完善体育教学过程, 科学推进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的建设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旨在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发展个性、终身受益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俱乐部多样性、多层次性、学生自愿与教学要求相结合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性的优势, 通过师生课后互动和平等交往,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 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拓宽体育人文知识,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进而为不久后学院体育俱乐部运作模式的推行提供依据和积累宝贵经验。

3.3 顺应学生健身需要, 适时普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大众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都大大加强, 人们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便捷的、有效的运动方式而犯难, 这其中包括我们广大的大学生朋友们。由于健美操具有灵活性、趣味性、自主性强等特点, 使得健美操已成为我国“全民健身”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排名第2位) , 特别受到广大女生的欢迎[2]。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不但能满足学院广大学生的要求, 且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作为一个提供知识的大舞台, 学员们在这个舞台里可以学习基本技术技能, 学习科学运动原理和方法, 掌握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方法,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 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

3.4 提高竞赛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储备健美操竞赛后备人才

健美操是学院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学院在福建省体育竞赛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 学院健美操队曾在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专科组拿过亚军。但由于健美操项目自身特点, 其内容发展速度快, 更新密度强, 而竞赛队员的选材要求高, 训练周期较长, 能力表现起伏性大, 稳定性难以控制, 往往需要持久和高密度的训练强度才能保持住该项目优势。课外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恰能适应这一需要, 不但能够在大量的学员当中通过较长时间的客观观察, 筛选出充足的、真正具备健美操竞赛潜能的队员, 同时能够让队员在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上课过程中“学练结合”, 特别是还能通过不定期的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有效提高队员的个人能力, 逐步积累竞赛经验, 在面临大赛备战时不至于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相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拓展专业知识结构, 有效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中的教练员主要由学院体育部的教师担任, 随着俱乐部的发展, 其教学内容必定会不断更新且不断创新, 教学方式会不断改进, 以此会带动教师不断去主动深入学习, 千方百计拓展自身知识结构, 适应学生不断增长的品位要求, 与时俱进, 否则将会被淘汰, 这样势必也就在无形中逐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

3.6 开发创收合理途径, 切实保障体育教学、竞赛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学院公共体育部作为教学服务部门与其他理工科系部相比创收途径窄, 知识转换为财富的能力相对较弱, 而承担的教学和竞赛任务需要经费量又较大, 这之间往往形成一种矛盾, 很难有效化解。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能为解决此问题提供参考, 即任何人不管你自身素质和能力如何, 只要你有兴趣, 通过按规定标准 (如按次、按月、按学期或按开班内容) 交纳少量的会费就能成为会员, 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而所收的会费除满足俱乐部正常运行的开支之外, 节余的部分可作为公共体育部的教学和竞赛活动经费, 因此能适当减轻部门的自身压力和学院的经济负担。

4 学院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的基本思路及办法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开展的基本思路及办法有:

(1) 教学内容:根据会员具体情况 (如人数、男女比例、兴趣倾向) 安排教学内容, 预计有有氧健身操、啦啦操、瑜珈、健身街舞、有氧搏击操等可供选择。

(2) 开班时间:俱乐部开班以每一学期为一个周期, 每学期上课15周;每周安排二至三次课, 主要利用晚上及休息日时间;每次课练习的时间在50分钟左右。

(3) 入会条件:按次、周、月、学期或开班内容收取适当的会费, 以解决场地设施经费、教练员经费及文体表演竞赛活动经费, 做到以会养会。

(4) 师资队伍:教练员主要以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健美操教研室教师为主, 其他教研室教师加以辅助。

(5) 活动安排:每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以上的文体表演竞赛活动, 可伴随学院或系部相关活动联合开展。

(6) 其他:在普及的基础上成立健美操院队, 做到全年跟随训练, 常年周期性备赛。

5 小结

健美操作为深受广大高校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 以课外俱乐部的形式在学院开展健美操运动既能处理好文化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冲突, 又能很好地带动校园文化的提升, 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和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张颖.普通高校建立健美操俱乐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8) .

[2]编委会.新世纪体育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6

1 传统管理模式下教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务管理涉及的事务多、人员面广、数据量大、协调复杂, 要求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和流程化技能。传统管理模式下过于依赖人力, 无法实现信息化的快速管理, 往往造成教务管理与实际工作的脱节。教务管理人员经常被动地接受任务和解决问题, 无法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改进, 改革和创新更新缓慢。

1.2 教务管理模式陈旧, 信息化水平停滞不前

作为教务管理工作人员, 整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 实际成效却不明显;但业务人员又常常抱怨教务管理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 不能满足师生的要求。阶段性的大工作量工作过多, 如学业预警统计、各类学籍异动处理、课程安排与调整、系统选课与调整、成绩录入与修改、考试安排等都需要花上大量的人员精力, 阶段性的教务管理人员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在造成学校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的同时, 教务管理成本不断加大。

1.3 信息化落后导致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难以提高

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务管理要求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尽可能优化, 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伴随着社会化的教务管理人员价值多元化倾向, 部分管理人员的心态出现浮动, 对教务工作逐渐产生枯燥与厌烦情绪, 从而导致了被动应付工作, 服务意识难以提高。

1.4 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教务管理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双重特性, 既要服务师生, 又要制修定规章制度, 还要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从而导致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极不稳定, 也造成培训效果差, 业务流程不顺等现象。

2 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及架构

根据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结合以往教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在收集了学校各相关部门与二级学院的需求后制定了教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本方向。系统采用比较稳定先进的oracle数据库, 保证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与运算速度, 还配合使用多种数据备份策略, 使系统数据安全有效。安全机制设计上, 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方式来保证用户、数据、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利用用户角色来定义和分配用户权限, 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可靠、易于管理, 同时配合可靠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系统等, 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整个系统采用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 满足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要求的同时, 教师和学生用户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该系统的各项基础功能。

我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教务处为中心的基本管理模式, 对教学运行各环节所涉及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其它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用户在授权下可以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 从而实现教学计划的录入与变更、教学任务的下达与安排、课程任务的修改、成绩的录入与修改、学生选课、课表的安排与查询、考试的安排与查询等工作。

3 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我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有C/S和B/S两种运行模式, 两种模式下共同访问同一个数据库, 从而构成了一个混合模式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C/S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务处管理员、教务处工作人员、各学院教学秘书、电教室管理员及部分部门领导。在该模式下, 客户端通过先访问远程应用服务器, 再由应用服务器通过DBA程序软件对远程数据服务器进行访问, 各操作用户可以完成对系统基本管理、学务管理、课务管理、教师维护与管理、教学场地管理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库维护管理、考试安排与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论文管理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模块的操作。B/S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师、学生及外部访客, 通过WEB应用服务器来访问远程数据库, 利用浏览器可以不限时间地点进行各种操作。在该模式下, 教师可以实现成绩录入、个人信息维护、临时调停课申请及处理、课表查询和教学任务查询等功能;学生可以实现个人课表查询、成绩查询、教学场地借用、网上教学评价、网上选课、毕业论文等功能。

(1) 学籍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详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学籍情况, 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注册状态、在校状态、学籍状态、异动状态、各类奖惩信息、毕业情况等。可以通过查询统计功能, 直接生成统计报表。

(2) 教学计划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教学运行的核心环节与流程, 主要包括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计划录入、辅修计划管理、教学任务下达与管理及相关的查询统计。可以实现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录入与输出、教学任务下达与安排、教师个人教学任务报表输出等。

(3) 智能排课模块:该模块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学校教学任务的落实与安排, 是全校教学运行活动的整体安排表。包括系统排课要求的基础数据、学校周表安排、校历安排、板块课程设定与排课管理、系统智能排课、手工排课、网上临时调停课管理、课表查询等环节。

(4) 选课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学生的系统选课功能, 通过系统对选课规则的设置, 可以安排教学任务的录入, 设置学生系统选课的面向对象、轮次、选课时间、范围等。根据对选课结果的判断, 确定教学班开课原则, 可以自动筛选选课名单、生成学生个人课表、教师点名表、教师网上录成绩的名册等。

(5) 成绩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成绩录入、成绩统计、成绩分析、成绩综合处理、补考安排、重修安排与处理、各类等级考试成绩管理、成绩报表输出等功能。可以实现详细的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 并提供综合查询、统计与汇总分析功能。

(6) 考试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完成考试的安排与管理, 实现对考试的时间设置、考试科目信息处理、考试课程信息处理等操作。主要功能包括:考试课程考核方式设置与调整、考试时间与地点安排、监考教师安排、补考安排、缓考安排、毕业前补考安排、等级考试安排、报表生成与管理等。

(7) 教学质量评价模块:该模块包括课程库基本信息维护、学生评价参数设定、评分统计分析、报表打印与查询, 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满意度调查、各类教学问卷调查、毕业生评价、教师评学、督导团评价、教学信息员评价等功能, 并生成产生一系列的统计报表供教学分析使用。

教务处、各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客户端登录系统, 按照预先授予的权限, 对学院的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安排、学生学籍、论文和成绩等进行管理。我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自从使用以来, 针对教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新需求, 边使用边修改边完善, 不断升级改版。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全校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运行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专业基本信息和部门基本信息等基本数据的完善, 可以完成学生、教师、课程、计划、课表和成绩等基本数据的查询和维护功能;可以实现通过系统进行学籍管理;常见基本报表的输出和打印;完成对教师录入成绩的培训工作;往年历史成绩基本进入系统;体育选项课和全校公选课通过系统实现, 对课表实现了系统排课;教材数据进入系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智能排课, 并将结果返回到web端进行查询;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排考;可以进行校选修课;可以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和管理。

4 对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4.1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让所有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对教务管理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以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化手段为指导, 对教务管理模式进行一系列改进, 积极发现与借鉴有益经验, 探索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使教务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据, 是教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准。不健全的制度往往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产生内容与管理制度不协调, 导致建设内容与真实需求不一致。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并据此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规范教务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才能让教务信息化工作做到规范、全面。

4.2加强对各级各类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而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管理系统技术的高低往往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核心,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根本。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先进的管理人才队伍, 既懂网络信息技术, 也熟悉现代教育理念, 具有实际管理经验和一定创新能力, 这需要组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培训, 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的同时, 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结果。在教务管理实践中, 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加强对各类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 帮助其掌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提高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和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4.3 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 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

教务管理系统的用户数量庞大, 具有访问方式多样化、访问时间不确定、操作行为突发性高等特点。因此, 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开始, 部署完整的网络安全策略, 形成一个互联互动有机的整体, 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扩充与完善。在常见的威胁网络安全因素中, 计算机常见病毒、各种恶意代码、隐含系统漏洞和黑客入侵等环节下大力气进行杜绝隐患, 避免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教学秩序。采用安装软硬件系统防火墙、部署网络杀毒软件、使用通信加密手段、增加远程数据库镜像、做好数据备份恢复等手段, 结合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防范, 避免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在系统各级用户的权限管理、密码设置上遵守规范流程, 不断地升级完善系统,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

4.4 建立统一数据标准, 方便学校其他信息化子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与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实现数据共享。保证与各级管理机构及二级教学单位所需提供的数据格式一致, 避免数据格式不断调整。消除数据孤岛现象, 在同类数据的名称、信息定义上类型与长度等格式统一, 校内各信息系统彼此兼容。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教务管理中的各类核心数据是其他业务部门的必备数据, 教学管理的顺畅运行, 信息化手段是有效的保障手段。充分利用教务信息化的成果, 可以快速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从而保证高校信息化的最佳整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徐艳斌.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及人性化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17) .

[2]宋春景.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 2013 (10) .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7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1], 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合理定位[2-4], 而“为产业服务”正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宗旨。“亲产业”即纳产业精华, 为产业服务, 也就是教学必须结合行业应用, 教学与应用形成循环正反馈的机制。“亲产业”是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离不开“亲产业”。应用型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围绕软件产业特别是地方产业需求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长期的实践, 比较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了“亲产业”的“软件工程+行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理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关系, 按照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内涵要求科学地培养人才, 实现校企深度联合培养人才, 学生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二、构建“亲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构建“亲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时, 除了设置常规的基础理论课程, 筑建学生扎实的软件开发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我们着力打造了一个“层级式多维度”课程体系。在大一,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 配套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 着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大二, 设置专业基础课, 配套实训实践课程, 着重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培养, 我们设置了《ERP沙盘模拟》课程, 该课程是与经济管理类的交叉课程, 课程特别突出了对学生在团队角色的作用。在大三, 设置素质拓展课程, 配套综合性的实训课程《软件工程综合实训》, 如项目实训和继续性任务实训课程, 开始与企业联合开课, 着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和操守。在大四, 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让学生走出学校, 进入企业, 参加企业的真实项目《企业实训》, 着重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商务技能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如图1所示。

1. 建设“分层次、分方向、重实践”的培养模式

为亲近地方产业需求, 充分考虑产业实际需要, 培养“亲产业”的“软件工程+行业应用”人才, 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轻实践的问题, 进行了模式优化, 课程重组。采用分阶段重点能力的培养模式, 并构建了“亲产业”的“层级式多维度”特色课程体系。

2. 采用“层级式多维度”课程体系

秉承四个能力模块“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外语能力+行业应用”的宗旨, 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方向课逐级构建课程体系;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到顶岗实习逐步推进实践教学环节;个人到团体、理论到实践、应用到创新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协作、领导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等能力。

三、构筑基于CDIO模式的“亲产业”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CDIO代表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 (Operate) ,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它不仅继承了上个世纪欧美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教学大纲、全面的实施指引及实验检验的12项标准, 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5]。正是因为CDIO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倡导“做中学”, 因此基于CDIO模式有助于“亲产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CDIO模式的核心思想, 软件工程专业在创新创业软件人才培养模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融入ERP、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行业应用内容, 加强创新项目 (含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等) 为主体的个性化创新实践环节, 探索校企合作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新模式, 全面构筑“亲产业”阶梯式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丰富工程教育内涵, 实施工程人才培养战略, 以达到夯实“三实” (实验、实训、实习) 实践培养环节的目的。如图2所示。

四、总结

经过多年的“亲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了“层级式多维度”特色课程体系,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获得“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校级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和“福建省‘做中学’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 以及“校级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校市省级教学成果。在“亲产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 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利用地方软件产业优势, 打造多种校企联合的实习实训基地, 增加企业导师参与实践课程授予, 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筑建扎实的软件开发软件基础, 也能实现对企业的“无缝衔接”的软件工程人才输出。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合理定位, 服务于地方, 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力行“亲产业”培养特色, 构建能够与企业零对接的专业人才。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坚持“亲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着力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使“专业”紧密亲和“产业”;实施“层级式多维度”课程体系和“亲产业”的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型, 培养企业和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亲产业,创新创业,CDIO,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晓义, 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高教探索, 2008 (04) :75-79.

[2]黄洪武, 董立平, 王爱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亲产业”大学办学实践为例.大学:学术版, 2012 (4) :56-61.

[3]刘显贵, 黄洪武.“亲产业”的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体系研究与架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34 (7) :192-194.

[4]孟国忠, 周捍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中国林业教育.2012, 30 (5) :13-15.

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群 篇8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现状和思路

一、校园文化及其品牌建设的原则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 教育界、理论界有多种说法, 综合概括来讲,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空间范围, 以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 以包括学校教育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师生员工组织的“校园人”为主体, 以大学精神和理念为主要特征, 以校园人作用于校园并双向反馈的内力和外力以及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性的群体性文化。

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精神与核心理念、物质与环境周边、制度与行为载体三大部分。精神与核心理念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学术风范等, 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责任归属等, 属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与环境周边主要是指校园环境、教育场所、设备设施等硬性条件, 以及社会对学校的影响力, 属于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与行为载体主要是指校园的生活方式、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与理念的沉淀, 体现校园文化的整体特色。

从形式上说, 它包括静态的校园文化和动态的校园文化, 前者是指物质载体、行为规范以及一切对校园主体和客体具有直接或间接反馈作用的因素;后者是指主体的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等活动以及推进校园文化向前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它表现在外是显性的, 有物质、环境、行为、规章等;表现在深层的是隐性的, 如校园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要而言之,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外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团体性文化, 其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物质载体之上才能结出精神理念之花, 核心精神理念又会催化出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 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二)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

高校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汇聚地, 其校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精英人士的价值与理念, 代表一个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 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的品牌塑造对一个学校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把握其建设的原则。

1、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封闭性和包容性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于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对外界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排斥。一方面, 学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 以集中式人为组织加以静态控制;另一方面, 高校又开放办学, 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汇聚地, 以开放式的自由兼容加以动态管理。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封闭性和包容性紧密结合起来, 在兼容并蓄的环境中体现校园特色。

2、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高校从创立之初就不断吸纳各种文化, 并加以批判、消化、吸收与整理,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酝酿、发酵、调整、升华, 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 高校校园文化自身便具备自我创生能力, 在以后不断地创新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主体的力量, 不断开拓创新, 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3、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数量级和品质性紧密结合起来

没有一定“质”的校园文化品牌, 就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高校的内化能力也会降低。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品牌, 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短期内也不会很快实现。同时, 有很多办学者都强调要在短时期内创设一定数量的品牌, 与学校的发展相去甚远。品牌多当然好, 但是它是否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是否具有特色的品牌,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品牌的数量级和品质性紧密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一点或者某一方面做文章, 既可以做大, 也可以做小, 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要在“1”字型的形式下向“T”字型转化, 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 点面结合。

二、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和不足

(一) 、内涵的理解片面与外延的拓展不足

目前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 把校园文化建设附设于学工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 未能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在本属于校园文化的外延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园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 缺少或没有大学校园文化所必须的文化基础。当然目前来说, 高校的办学者也正越来越意识到此种情况, 正在更新观念改变此种看法。如厦门理工学院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的总体统筹:一要处理好建设规划与理工特色、特区精神和地方性的结合;二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当然, 校园文化先天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厦大有近90年的建校历史, 每一块石制的建筑物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 这些都是厦门理工学院所不能比拟的。

(二) 、速度的急于求成与质量的水平不高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面考虑和长远的规划, 一旦确定, 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 经过长时间的锤炼, 不断完善, 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 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然而, 有些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有些具体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 办学特色不明显, 没能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发展的实际, 要么走大而全的老路, 专门在“大器”和“大气”上做功夫, 要么抄袭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 更谈不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而这种急功近利体现在质量上, 就是水平不高,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限制, 如校园规模, 发展空间等;另一方面就是作为校园文化主体之一的老师和学生, 文化认同感不够。这一点在厦门理工学院身上得到明显体现, 2005年该校方从职业性的专科教育层次转换为普通本科教育层次, 且不论校园文化多层次建设, 单单是教学思维与理念的转化就需不断的磨合。

(三) 、投入的数量不足与成效的效益不显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首先, 要以硬环境的建设为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它包括文化设施、环境布局、建筑艺术等;其次, 要以软环境的培育为升华。精神文化应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但是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政治意味较浓,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投入方面几乎所有学校都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 并非过多的投入就能解决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高校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表现在物质层面就是建造了很多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 但是, 由于对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清晰的目标。如有的高校建起了各种雕塑, 但是缺乏对其文化符号含义的深刻挖掘、讨论和宣传, 文化设施丧失了文化的意义, 这种象征精神化的雕塑并没有带来某种符号的记忆和理念的升华, “有大楼无大师”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有投入却没有彰显文化影响的最好例证。

三、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一)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强化以地域特色为代表的支撑点

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环境特色, 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影响。地域环境是地方院校赖以生长的深厚土壤。比如地方高校, 它的发展就应与地方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现代化建设, 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 在坚持价值导向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地方院校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厦门理工学院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该校大部分专业与厦门市的支柱产业对接, 反过来城市的广泛的知名度还深刻影响了该校的招生和就业, 而该校教育服务地方产业行动计划更是在全省率先实施。

(二)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找准以理念特色为代表的切入点

1、有鲜明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生存基石, 它是办学者的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理性思考, 规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如厦门理工学院的办学方针是把学校建成“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较之于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博大宏伟, 处于同城的厦门理工学院则取地方性、精致型的小巧玲珑, 也未尝不能彰显大学特色。

2、有特色的工作理念。

高校工作理念很多, 但无疑都是以人为本, 注重人性发展。厦门理工学院的政工工作理念和模式就颇有特色, 有的业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如主题教育的“温情三部曲”, 它贯穿于学期始终, 具体是指期初的“手牵手·一起走”, 它是指新学期伊始让学生步入正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轨道, 使每一位学生不掉队;期中的“爱国·爱校·成才”, 它是指让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忠诚感恩教育、挫折励志教育, 使每一位学生不空泛;期末的“关心·帮助·迎考”, 它是指在临近期末考试之际, 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复习应考中去, 使每一位学生不灰心。围绕“是益友, 方能为良师”和“做学生可信赖的知心朋友”两大核心概念, 学校要求广大辅导员根据辅导员日志考核细则, 真正贴近学生, 服务学生, 情系学生, 颇受学生欢迎。就业方面的“四个到人”, 即简历制作指导到人, 模拟面试体验到人, 就业训练推广到人, 就业过程跟踪到人。星级文明班级的创建和评选工作, 重在创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评, 它要求每个班级写成长随记, 从而看出班级不断成长的轨迹。

(三)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主攻有效投入与精心培育两大着力点

一方面应广开渠道筹集资金, 尽可能地加大对那些有潜质文化品牌的投入力度;另一方要坚持投入力度与创新成绩的统一, 即对接受经济投入的创新文化品牌的成绩严格把关, 不能敷衍了事, 浪费钱财。但财力支持仅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要加强其自身的培育。校园文化品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即其内涵、个性、附加值等不断丰富增加的过程, 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与坚守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自身建设的“两翼”, 是精心培育的动力源。坚守, 既要坚持品牌建设的长期性, 又要保持品牌的连贯性。创新是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内在要求, 要不断赋予品牌以新的内涵。如厦门大学已经成为了厦门市的名片, 而作为市属高校的厦门理工工学院更应该坚持与本市的对接, 创新学校的特色, 争取与厦大成为“厦门双姝”。

(四) 搞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要把握有力监督与实时反馈的关键点

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 必然要有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它要求高校随时对其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状况给予必要的跟踪。对此, 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定期对学校器物、精神、制度和行为等校园文化进行测定, 测试其是否与时俱进, 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是否满足全校师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是否彰显特色, 辐射周边, 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当然不能实行狂轰滥炸式的广告运作模式, 而应该着力于其反馈途径。校园文化品牌如业已形成, 或尚处雏形, 都应该从学校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中去寻找它影响力, 诸如社会舆论的评价、学校师生的评论等,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取舍与否、培育与否, 这就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了。

总之,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花大力气去策划、攻关、督察。有的高校成功了, 有的尚在发展, 有的可以说是失败了, 但无论如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的发展都是一个考验个人和群体的心理调适的过程, 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和细心。

参考文献

[1]冯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3) .

上一篇:工程支付下一篇:文件流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