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毕业生论文(共7篇)
弱势毕业生论文 篇1
一、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含义及特点
1、毕业生弱势群体的概念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 导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人群共同体。毕业生弱势群体指由于生理性、心理性及社会性原因, 导致在就业及适应社会生活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地位的高校毕业生总和。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各不相同, 大体分为生理性毕业生、心理性毕业生和社会性毕业生弱势群体。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不但可以改变其自身的弱势地位, 更可以改善其背后的弱势群体家庭的生活环境。
2、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
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认知较为偏激;心理脆弱, 情绪焦躁, 自卑倾向;意志消沉, 悲观冲动。因其成因不同, 各类型的特点又表现为:
生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在与人交往方面, 由于身体原因, 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中多有不便, 个别情况下还会遭受歧视, 这是一种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个体封闭性, 造成其社会交往障碍。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经过大学的集体生活, 多数生理性弱势毕业生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毅力, 能够正视自身缺陷, 加倍努力。但在面对择业问题时, 可能将承受更多的不平等待遇和困难。
心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心理问题明显, 表象也较为激烈。在人际交往方面, 此类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交际范围狭窄, 不善于沟通, 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接受。性格孤僻, 生活孤独, 独来独往, 情感为抑郁、冷漠、憎恶等, 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他们脆弱敏感, 悲观麻木, 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面对择业问题, 情绪极易波动, 心情烦躁, 自制能力差, 易受不良环境影响, 形成心理冲突, 产生心理压力, 丧失自信心, 陷入焦虑的状态中。
社会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形成原因在于社会性问题, 此类学生的特点是心理不平衡, 包括对贫富差距过大、机会不平等、信息不对等、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的失衡感, 自卑感强烈, 对社会事物认知易走极端。而对于经济型毕业生弱势群体, 沉重的经济负担, 会影响其对社会价值的判断与择业方向。
二、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
1、社会困境
毕业生弱势群体在就业问题上, 既要与所有毕业生共同面对一般性社会困境, 又要承受其自身的特有困境。一般性社会困境包括: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九五”期间全社会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为1200多万人, 未来10年将增至每年1800多万人, 城镇实际失业率由6%左右增至7%左右;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制度及政策方面的缺失或执行不力。特有社会困境包括:社会传统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弱势群体存在偏见;可选择工作范围减小;择业过程中, 特殊人群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地政策支持及法律保障。
2、家庭困境
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 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 在择业问题上心态失衡, 仇视社会, 人际交往不畅, 对工作收益急功近利又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家庭教育不当会使大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能力, 在人际交往方面, 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对孩子过于溺爱和放任, 会形成依赖性格, 遇事退缩, 情绪不稳定, 自制能力差和信心不足, 易受别人意见所左右。
3、自身困境
自身困境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除肢体残疾、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原因外, 身高、体重、身体比例或外表特征与正常身体状态发生偏离都可能造成择业受限, 无法获得平等就业机会。这些困境又会转化为心理问题。心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各种心理障碍及问题, 更直接的影响其就业及与人交往。
三、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1、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主体思想与根本原则
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辅导工作, 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秉承了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关心就是加强对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把握其思想变化, 及时介入辅导。支持就是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 为毕业生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自助就是通过辅导工作使毕业生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增权就是帮助弱势群体进行能力建设。应当尊重和保障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培养其对自身权益表达与维护。
2、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的切入角度与方法
就业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否顺利开展心理辅导, 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可以被辅导对象接受的切入点。毕业生弱势群体既存在所有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的通病, 又有其特殊的心理障碍。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脆弱、敏感等心理障碍, 应尽量避免触碰其敏感问题。通过关怀与交流取得信任, 解除自我封闭抵触情绪。在辅导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的教育模式, 逐步恢复其自信心, 从极端情绪走向理性思考, 客观的面对择业及规划人生道路的相关问题。
3、帮助毕业生弱势群体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学校方面。应加强学校基层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经常性的接触, 如谈心, 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生活不便、经济拮据、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 及时沟通、帮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包容、互助的氛围。应进行教学改革, 调整专业结构, 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数量同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应加强就业办指导工作, 对毕业生弱势群体建立个人档案, 跟踪调研。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根据弱势群体毕业生的个体差异, 扬长避短, 重点推荐给用人单位。积极同用人单位沟通, 消除企业对弱势群体大毕业生的偏见, 根据岗位需要, 合理使用弱势群体毕业生。
社会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 消除歧视与偏见, 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使群众了解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加深理解, 普遍接受。需要转变一些长期积存的文化习俗和固有观念。提供一个适度宽松, 具有包容力的社会环境, 帮助毕业生弱势群体顺利步入工作, 适应社会生活。
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制度, 建立弱势群体大学生特别权利保障政策。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为毕业生弱势群体提供专门性信息援助;平衡产业发展结构,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保障机制, 维护毕业生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个人方面。毕业生弱势群体即将离开学校, 解决就业问题不是单纯的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 而要为培养学生长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做出努力。要将“助人自助”的原则贯彻始终。在辅导员、家长、同学、朋友的共同帮助下, 调整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 使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锻炼对挫折的忍耐力,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树立理想, 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挑战和成功的机遇, 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体措施的操作者和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只有辅导员加大工作力度, 改善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这一社会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工作在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是具体措施的操作者和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这项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员工作
弱势毕业生论文 篇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
2002年3月, 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 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所谓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背景下, 再加上自身的条件的限制而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同样地, 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 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占有与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地位的学生人群, 在参与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难以融入社会发展主流, 由此很难影响社会政策及事务, 社会参与的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学生群体。[1]
在2006年3月19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 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 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毋庸置疑,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 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大众化教育也有它的弊端, 那就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之前的精英模式逐渐被大众化所取代, 那么根据价值规律的供求关系平衡原理, 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培养的人才供给和社会的需求之间就会出现失衡, 这种失衡正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目前我国正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更是困难重重。面对这一难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指出,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 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而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 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工作。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 外因
1. 用人单位方面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但男女不平等现象在就业市场上仍然很严重。其原因是很明显的, 即用人单位都不希望女性员工到了生育的时候要找人顶替, 到其复职的时候还得为顶替人安排工作岗位, 这种现象尤其在女研究生身上显得更为突出。最近某高校的一位女硕士研究生苦于找不到工作而向用人单位写下三年之内不生小孩的保证, 所以很多女研究生在求职时都面临着一道生育槛。很大一部分有着相同遭遇的女大学生在频频受挫后自然就会愤怒和沉默, 当她们再次面临就业机会时可能就会显得很被动,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加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的面试, 因此就会错失各种就业的良机。用人单位的歧视还表现在职业经验、学历等方面。
2. 学校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的到来, 使高校为了扩大学校的综合影响力, 开设与该校专业性质不相符的大量专业, 这样就造成该专业的竞争力下降, 致使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在择业时就将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师范院校中开设的非师范专业, 理工农医等专业科类院校开办的文科专业, 文科类院校开设的理工科专业, 非政法类院校开设的政法专业, 等等。又如师范院校中开设的非师范专业, 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大三时, 学校会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实习, 这对于踏入社会之前的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教育实习中学生要听课、备课、讲课, 要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个月下来, 收获是不小的。而非师范类的学生没有教育实习机会, 缺乏成熟就业指导, 那么即使毕业的时候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 在就业中也仍然没有专业优势。
(二) 内因
1. 个人先天条件处于劣势地位
在就业的过程中,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表现在相貌、身材上, 而这些因素又是客观的, 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而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些因素的限制, 尤其是涉及形象问题的单位, 例如公关、空姐、外贸等。一份大学生整形美容心理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整形美容大军中的第二大群体, 其中大约60%的大学生整形人群, 是为了增强求职的竞争力。因此, 在就业的过程中, 那些身材短小、先天残疾的学生自然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
2. 个人能力和心态问题
对大学生择业情况的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是很多的, 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心态和能力。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社会的其它原因, 从小性格内向, 在校期间也不主动参加任何可以锻炼自己能力的活动, 面试时缺乏自信心, 工作能力又不强, 因而就业时很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外, 也有一部分学生工作能力很强, 在校期间做过很多学生工作, 性格外向活泼, 交际能力也强, 但是好高骛远, 非大城市不待, 非500强企业不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 而且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 群策群力, 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问题。
(一) 用人单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观。
用人单位要充分合理地认识性别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的影响, 在人才引进方面, 应克服短视行为和实用主义, 要有长远的眼光, 重视人才储备和培养, 以形成梯队。[2]要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特长和潜质, 再结合工作岗位的性质, 尽力做到“人适其位, 位适其人”。同时, 用人单位可以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适当地提供一些实习岗位, 通过实习的锻炼, 选择那些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 这样大学生在上岗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很快地投入工作。
(二) 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该按照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 深入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要主动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将高校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建设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和学科。为此, 高校要和相关的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了解该单位的人才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同时, 高校还应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各种助学体系开展对弱势群体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解困工作。[3]
(三) 高校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毕业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毕业生应该在广泛学习本专业前沿的知识, 真正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一些勤工助学和社会慈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社交和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能够积累有效的社会工作经验。
2. 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许多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 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 把经济收入放在择业考虑的第一位, 很少有人希望在农村就业, 人为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4]因此,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要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和心态, 应该具有从基础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 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意识。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则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这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联系当前形势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并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 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若干对策, 以努力解决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所遭遇的弱势群体的尴尬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马秀清.高校大学生群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
[2]杨邦勇.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策略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 2007, (8) .
[3]张金华.试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工作[J].教育与职业, 2008, (20) .
让弱势教师不再“弱势” 篇3
学校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1. 指导思想的偏差。
很多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学校亮点、突出学校特色、培养优秀教师等方面, 这些当然是一个校长的本职工作, 无可厚非, 但对那些表现一般、前途不大、影响不广的人员不闻不问或较少关心, 就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 进而形成“领导不重视我、不认可我、不关心我”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 这些人员就会被边缘化, 最后发展成为“你在前面干, 我来袖手旁观, 评头品足”。干好了他不屑一顾, 干砸了他幸灾乐祸。
2.规章制度的生硬。
为了体现学校管理者的权威, 或为了“便于操作”, 学校的许多制度显得生硬、僵化、过时, 既缺乏人文关怀又没有必要的弹性, 不能“量材使用”“分层要求”“梯度考核”。结果是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好”的高兴, “差”的不服。当我们相信“制度管理”的公平时, 或许就已经种下了不和谐的种子。
3.考评体系的不公。
对中学教师而言, 升学考试科目的老师有高考、中考成绩证明他的能力, 那么非考试科目的呢?后勤人员呢?对小学老师而言, 对那些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各级各类赛课中取得成绩的老师, 学校肯定是要奖励的, 有些可能还要重奖, 在年度考核中还要加分, 名利双收, 但一个水电工保证了全校一学期的用水用电, 而且还想办法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我们是否奖励了?加分了?
4.人文关怀的缺失。
弱势的教职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最需要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人文关怀, 他们太需要鼓励、理解和帮助。或许, 我们往往会因为工作忙、任务多、压力大, 或因为我们认为还有比关心他们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而分身无术、应接不暇, 于是, 干脆请工会等相关部门代劳。
学校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
1.能力欠佳型。
这部分教职工在贫困地区较为普遍, 主要表现为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 习惯用旧的教学方法、手段按部就班实施教学。他们往往资历较老, 在教职工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
2. 性格内向型。
这部分教职工不善于与同事交往, 不善于与领导接触, 容易被忽视, “有他不多, 无他不少”。但这些教职工如果长期脱离组织、脱离同事, 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他们一旦出现问题必是大问题。
3. 家庭困难型。
这部分教职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最典型的是“半边户”, 即家属、子女无工作) , 往往要分散一部分精力到维系家庭正常生活上去, 较少或不愿与人交往接触, 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4. 工作边缘型。
主要表现为没有在教学第一线的后勤人员或不受学校重视的学科 (即所谓的“副科”) 教学人员, 这些人更在意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度, 一旦不认可或评价不公, 很容易导致心理不平衡, 牢骚满腹。
5. 兼而有之型。
即以上几种类型的人员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 恶性循环。比如, 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能力欠佳, 学校不得不调整到边缘工作岗位;因为在边缘工作岗位导致心理不平。三者叠加造成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 以至于严重的心理失衡。对这部分人员, 学校管理者应当给予高度关注。这, 或许就是学校产生内部矛盾的根源所在!
校长是化解学校弱势群体的关键
1.做一个“心中有数”的校长。
校长要随时掌握教职工的学习工作情况、思想动态, 至少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要做到这一点, 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 多到各处室走一走, 看一看, 问一问。一句话, 要广泛接触教职工, 与大家打成一片, 把与学校发展中的不和谐的因素消除于无形之中。
2.做一个“婆婆妈妈”的校长。
一方面校长自身要充满人情味, 对处于弱势的教职工更要“低声下气”、和蔼可亲。或许, 对他们一句诸如“孩子最近学习怎样”“你母亲身体好一点了吗”的问候比“你要好好工作”所产生的效果要神奇得多。
3.做一个“难得糊涂”的校长。
人都是有缺点的, 教职工也不例外。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 我们在看待教职工的缺点时, 会是一种非常客观和平和的心态。或许, 校长的心态平和了, 教职工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4.做一个“公私分明”的校长。
弱势毕业生论文 篇4
媒体的产业化转型强化了整个行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其结果是媒体经营者不自觉地将服务目标人群偏向那些经济收入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生活时尚和消费潮流方面居主导地位的强势阶层。那些由于掌握社会资源很少、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差、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弱势群体权益, 则容易被媒体所忽视。
实事求是地讲, 媒体上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不算少, 其中不乏对他们的痛苦和不幸表达怜悯、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 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 这类新闻的问题并不少, 以至于无论是新闻从业者还是广大受众对此都存在“集体无意识”。这些常见的问题经常表现为:
———新闻价值观片面, 一味追求煽情。在不少记者眼里, 弱势人群身上发生的新闻除了具有煽情的“反常性”特征外, 似乎很难再找到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所以, 关于他们的新闻我们大多看到的是贫困、疾病、家庭暴力、犯罪、道德沦丧、愚昧粗野等。记者狭隘的视野剥夺了这个群体的公共话语权, 造成他们的媒介形象扁平化, 使他们的善良、正义、美德及对生活欢乐的体验与追求全部淹没在喧嚣的文字中。
———缺乏人文精神。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注定他们身上会发生比常人更多的不幸。对于这些不幸, 有些新闻要么以旁观者的姿态, 冷漠地作“客观性”叙述, 要么以审判者的姿态, 对当事人所犯过错不加分析地妄加评论, 对窘迫万状的当事人任意摆布。我们常在电视上或新闻图片中见到捐助下岗职工、残疾人、贫困生、孤儿的活动新闻, 活动地点往往选在人多繁华之处, 大伙儿敲锣打鼓欢天喜地, 受助者要么是老老实实站成一排, 脸上呈现感激涕零的表情, 要么是下跪磕头的动作。这些新闻缺乏对这些弱势者人格的尊重。
———有群体歧视倾向。一些新闻在对弱势者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个别事件报道中, 常常有“贴标签”的习惯, 造成对该群体的“污名化”。有人发现, 媒体在报道城市农民工的新闻时, 习惯于将“个别人”的不良表现, 如“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粗野”等标签, 不自觉地给这个“群体”贴上, 使整个群体背上恶名。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 全国媒体对“天价葡萄案”的报道就明显犯了这个毛病。报道中, 不乏用“甩开膀子猛吃一气”、“光吃饱肚子太亏”等歧视性词语渲染农民工的无知、粗鄙与贪婪, 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标题中使用“馋嘴民工”来指称事件中的几个农民工。 (1) 有研究者通过对我国某著名晚报的研究发现, 2001年该报农民工的正面角色只占10%, 而负面角色却占66.7%。2003年情况虽然有所好转, 但负面角色仍占45.5%。 (2)
———侵权现象严重。新闻侵权主要是指新闻对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及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隐私权本来是公民个人与公共生活无关而且也不愿为他人知道或干预的私事, 如个人婚恋、家庭生活、身体状况、不良行为史等, 同时也包括个人姓名、住址、私人信件信息。法律明文规定, 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新闻容易触及的地方。平时新闻侵权受害者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弱势群体, 但必须强调的是, 当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遭受新闻侵害时, 与强势人群用法律武器公开叫板的解决方式相比, 后者更多的是选择无可奈何的沉默。因此, 媒体对弱势群体的侵权行为更容易被社会所忽视。这种现象我们从众多新闻侵权案件诉讼主体的身份就能有所了解。
二
在我国, 弱势群体规模庞大, 目前估计有1.4亿~1.8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对于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 如果他们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就不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我国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理应在保护这一群体的权益问题上担当重任:积极主动地反映他们的声音, 维护他们的利益, 化解他们的矛盾, 引导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因此, 做好新闻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紧迫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做好这个工作,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客观认识弱势群体, 正确反映他们的形象。频繁的灾祸、极度的贫病、悲惨的死亡等极富煽情的“人情味”, 愚昧、暴力、违法犯罪等充满刺激的“反常性”, 固然是发生在弱势群体身上的新闻明显的新闻价值要素表现, 但是这不是他们日常行为的新闻价值表现的全部。我们还可以在“小人物新闻”中发现其他方面独具的“卖点”:我们可以利用人们对弱者普遍的同情心理, 让新闻记录弱势者平凡艰辛的生活状态, 以唤起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也可以利用社会对传统美德的崇尚心理, 让新闻记录下弱势者朴实善良的社会交往, 以抑制社会关系日益蔓延的冷漠态度;也可以利用人们对不屈不挠精神的敬重心理, 让新闻记录困境中的弱势者的顽强表现, 以激发全社会发愤图强的斗志。《南方周末》就善于做“小人物新闻”, 让“一些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决然不敢小视的东西, 比如友谊、信任、理解、温情、自尊等, 从日常生活庸散、麻木和倦怠的‘灰暗’背景中凸显出来”。 (3)
让新闻充满人文精神, 抚慰弱势群体脆弱的心灵。具有人文精神的新闻是蕴涵对报道对象的理解、尊重、关怀的新闻。要让新闻对弱势群体体现人文精神, 首先要尊重他们, 保护他们的自尊。弱势人群一般都自尊心强, 心理敏感且脆弱, 在报道他们的时候, 媒体要避免让他们难堪:不揭他们的短处, 有策略地叙述他们的窘境, 不要以救助他们为由搞“现场秀”。其次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包括最容易被媒体侵犯的名誉权与隐私权。
让新闻与社会互动, 尽可能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实践证明, 新闻与社会互动是很受欢迎的传播形式。媒体可以利用这种传播形式造势, 让弱势群体的特殊困难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媒体的参与下发起救助弱势者的社会活动, 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的新闻真正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其结果也必然能在人们心中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 提高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②李洪涛等:《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 2005年中国传媒论坛论文集。
我国体育弱势项目如何发展 篇5
关键词:中国体育,弱势项目,发展
1 弱势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了51枚金牌。不过, 我们在看到辉煌战绩的同时, 也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代表团在田径项目上没有金牌入账;三大球的6支队伍仅获得1枚铜牌;在游泳、自行车等项目上, 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棒垒球、水球、手球等项目上, 薄弱的群众基础让人难以看到突破的前景。所谓弱势体育项目, 基本特征是:竞争力差, 参与人数少, 群众基础薄弱, 职业化程度低, 受关注程度低。
2 出现这种状况的外在因素和内部原因分析
外在因素分析:a.对于该项目的宣传和推广不足, 群众基础薄弱。b.优势项目对弱势项目冲击大, 有部分孩子被优势项目“挖走”。c.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d.所需资金得不到有力保障。
内部原因分析:a.“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体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b.从事该项目的基层人口萎缩, 后续力量不足。c.项目的职业化程度较低, 赛事的运作不成熟。
3 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3.1 利用各种媒体的力量, 扩大影响力。
提起体育项目的发展, 总有人觉得和新闻媒体没什么关系, 那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电视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重要新闻, 同时我们也通过网络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通过报纸和广播接受许多的消息。在这不断的视觉、听觉刺激中, 我们会在脑子中下意识的记住一些信息。以足球和篮球为例, 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都开始转向篮球运动呢?因为篮球的信息在广大的群众之间, 无论从传播的广度还是频率, 都比足球要深入、广泛, 特别是-NBA, CCTV5的转播, 各大网站的网上图文直播, 报纸刊登比分排名、赛况简介等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而且有了各种媒体的支持, 还可以很好的解决运动队所需资金的问题, 商人和企业家不断的打广告, 推广产品和企业文化, 其实就是“造势”。为什么中超的球队有很强的财力支持呢?就是因为胸前或者后背上很小的广告, 我们观看比赛的同时也看到了挂在球服上面的广告, 这是一种视觉刺激。看得人数多了, 看的次数多了, 在我们脑子里就有了印象, 广告商和企业家“造势”的目的就达到了。尤其是电视这个传播渠道, 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弱势项目一些转播时间, 留有一些余地, 扩大弱势项目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3.2 优势项目对弱势项目冲击大, 有部分孩子被优势项目“挖走”。
运动健儿在各级别比赛中不断的争金夺银, 刷新各项记录, 打破各种神话, 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跳水、举重等等, 新闻报道、媒体追捧, 不仅仅让家长们看到了该体育项目的优势, 也让孩子们在心理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成为体育明星。在他们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的时候, 和准备投身专业的运动训练的时候, 想到的会是什么呢?而且在政府和领导的视线中, 运动员只有取得名次, 才能让他们看到, 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值得的。所以, 各级的体育局会首先考虑有夺金希望的项目, 会在这些优势项目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 那些发展不好的项目, 将会陷入恶性循环, 每况愈下。而且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的选手之间, 不仅成绩差距很大, 训练环境和生活状态也有很大差异。我们不能喊着“为国争光, 刻苦训练”的口号, 让队员饿着肚子训练。在奥运会上看到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穿着旧衣服、旧鞋子参加比赛, 我们会觉得感动。面对我们自己的弱势项目的队员呢?特别是基层的队员们, 他们的条件同样让人觉得心酸。
3.3 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
原计划经济时代, 能进入专业队是一种荣誉, 能吸引力一大批青少年投身女足事业, 但随着足球改革, 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 今天的专业队已没有大的吸引力, 即使进入专业队, 退役后还要面临二次就业, 然而由于在专业队训练队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技能教育, 走向社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机率很小, 队员及家长顾虑重重。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冠军的荷兰队, 是以国内雄厚的群众基础为依托的球队。荷兰国内有着成熟的曲棍球联赛, 有超过2000支的曲棍球队, 有超过10万人的曲棍球运动员。中国女曲尽管历史性地夺得了奥运会银牌, 但中国的曲棍球人口仅有200余人。当荷兰女曲球员尽情享受奥运会冠军的荣誉时, 中国女曲的一些队员却要为奥运会后的出路发愁, 因为一旦离开了国家队, 水平再高的女曲球员都将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中国棒、垒球队的发展前景可能更加黯淡。由于2012年奥运会不设棒垒球项目,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 中国棒垒球队受重视的程度势必会大幅降低。那些把青春全部献给棒垒球运动的中国球员, 要么选择转行, 要么留在地方队勉强从事棒垒球运动。所以, 发展弱势项目, 要以雄厚的群众基础为依托。
3.4“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体制”。
我国的体育体制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创新,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目前管理者多、科室多、职责重叠的体育机关不在少数, 因此而造成的工作职责不清、工作重点不明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同志工作任务繁重, 有的同志工作时间无所事事, 出现了接到工作任务时顾虑重重, 进行工作时和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不足, 和兄弟单位之间协调不够的现象。各方的有生力量和资源不能很好的促进相互之间的发展, 这就大大挫伤了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创业者的积极性、能动性, 所以产生消极思想的人越来越多, 严重阻碍了我国事业的发展。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 关键是必须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使领导的意图彻底贯彻下去。在中国代表团夺得的51枚金牌中, 39枚来自举重、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女子柔道等传统优势项目, 占金牌总数的80%左右, 这些项目无一例外是中国竞技体育通过“举国体制”比较容易取得成绩的项目, 同时, 这些项目在国外的职业化程度较低。而田径、三大球、自行车、棒垒球等项目, 在国外已经高度职业化, 因此, 在这些项目上, 中国代表团仍缺乏整体竞争力。
3.5 加快弱势项目的职业化进程。
一个运动项目职业化程度的高低, 会导致运动员收入上的悬殊差异, 还会对项目的发展活力和技术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中国是自行车大国, 也是自行车运动的弱国。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很难实现奥运夺金的梦想。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 自行车职业车队以及职业赛事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 这些国家的自行车运动水平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自行车队几年前将颇有潜力的后起之秀郭爽送往欧洲长期训练, 现在, 郭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 但由于人单势孤, 她仍然没能在北京奥运会上突破欧美选手的包围圈。如果中国也能成为自行车运动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如果中国自行车队不仅仅培养郭爽这样的尖子队员, 如果中国自行车运动人才济济、能组建多支整体实力很强运动队, 那么, 中国自行车的奥运金牌梦绝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实现。由于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运作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极深的依存关系, 中国一些体育项目走职业化之路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但具体实施肯定需要时间。
4 结论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表示, 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运作和加快运动员职业化进程, 将是改变中国某些运动项目成绩欠佳、发展前景黯淡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懂得要关注国民当中的弱势群体, 现在, 我们要学着关注运动项目中的弱势项目。首先我们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 建立雄厚的发展基础;其次, 利用的各种媒介推广和宣传弱势项目, 制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 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 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第四, 开展丰富的职业化和半职业化的体育赛事, 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8/25/content_9703889.htm.[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8/25/content_9703889.htm.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浅析 篇6
一、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弱势群体的绝对数量庞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人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近几年来, 受雪灾、地震、旱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也导致了许多人特别是农民群体致贫或进入弱势群体队伍。如果将城乡贫困、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 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累计, 然后再扣除其中重叠部分 (如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 和非弱势人口 (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 , 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目前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1]
(一)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
首先针对弱势群体的居住现状, 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题组进行了调查, 从全国3000余名被调查者的情况看, 28.03%是祖屋继承, 20.86%为租用住房, 10.56%是寄居亲戚家, 仅有34.26%为自己及家人建造或购买;根据地区情况来看, 东部地区情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其次, 对其享受国家保障政策的现状看, 3000余名调查者中, 62.42%未享受任何社会救助的政策, 65.7%未享受任何社会福利, 36.62%未享有任何保险政策的保障。同时, 调查也显示, 只有23.18%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由于该数据与国家公布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二) 社会弱势群体对自身现状的满意度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形成了“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这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 改革的利益被少数人占为己有, 而改革的代价却由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多数人来承担。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对弱势群体进行如下定义: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贫困性、低层次性、脆弱性是社会弱者的本质特征, [2]贫困性也是社会弱势群体普遍性和显著性的特征, 经济上的贫困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低层次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脆弱。
据调查显示, 31.32%表示对自己现有的居住条件不是很满意, 但能接受, 14.43%则明确表示不满意;36.26%表示接受当前的物价有些困难;33.32%认为看病就医很贵、很困难;而问及其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 31.68%选择解决生活困难, 25.31%选择就业。同时, 在被调查对象中, 也存在安于现状, 听天由命的想法。
由于受自身生理或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弱势群体无法或者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来改变当前的处境。居住条件差、生活困难、难以承受当前物价、医药水平等这一系列问题, 首先源于其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 这也是导致社会弱势群体对当前生活满意度低的原因所在。
(三) 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现状
心理压力大, 承受力脆弱, 处于经常性苦闷、焦虑、彷徨、悲伤的精神情绪状态是弱势群体心理现状的显著特征。
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条件差, 对自身处境的满意度低。他们受自身职业技能所限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 对生活前途悲观, 心理压力大, 对于依靠自身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感到渺茫。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等情绪, 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3]
据调查显示, 15.31%认为导致其现实生活状况的原因是命中注定的;对其他人或者组织的主动帮助, 18.82%表示无所谓;而当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 63.58%会求助于自己的亲戚或者邻居。
当今社会中, 不同的阶层对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总体上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弱势群体表示同情和怜悯, 并通过实际行动给予支持和扶助;另一类则与之相反, 采取的是歧视、漠视的态度。诚然, 这种态度是极其错误的。作为社会的弱者, 他们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去改变现状, 很多时候寄希望于社会的帮助,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严重不健全, 政策执行效果差, 同时伴随着社会歧视的态度, 导致其在寻求帮助的时候经常遇到障碍或者是排斥, 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最终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冷漠的态度。当其无法找到适当的解释时, 只能认为是命中注定, 将希望寄予于下辈子或者神灵。遇到问题时, 他们更多的考虑去寻求亲戚或邻居的帮助, 而很少去找政府或者其他相关的组织,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保障制度的滞后, 组织机构不健全。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而不是坐视不管, 甚至是歧视。妥善处理社会弱者问题, 事关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的途径与方式
(一) 树立正确的社会弱势群体观念, 动员各种资源,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社会弱势群体与每一个社会成员一样, 有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成果的权利。然而, 由于弱势群体自身及社会原因, 导致其并未真正享有改革所带来的收获, 反而更多的是承担改革开放所产生的成本。但是, 改革的成本本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从共同富裕的原则来看, 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成果而富裕起来的强势群体有义务、有责任来带动社会弱势群体走向共同富裕, 动员各种资源,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 努力发挥社区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而传统家庭保障功能在逐渐退化。家庭是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中, 国家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和维护, 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有助于弱势群体体会来自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导致慈善事业“脱轨”发展长达几十年, 人们对“慈善”重新走进社会生活的认识不够充分。这是导致当前人们慈善认识淡薄的主要原因。[4]然而, 慈善是社会团体或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主要体现, 是弥补国家、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支持不足的主要力量, 往往慈善能将温暖更迅速、更有效地送到需要者手中。但是, 目前,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也面临着捐款资金少、捐款机构少、富人捐款少、基金会少等多重困难, 亟需大力宣传和普及现代慈善意识, 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二) 逐步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开放前, 农村地区基本上依靠的是“集体保障”, 但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那种所谓的“集体保障”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 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重新成为了其自己的问题。面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其自身收入不稳定, 无法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 而有限的社会救助并未覆盖到每个人, 从先前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
因此, 尽快建立并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优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将其真正覆盖到整个弱势群体, 以解决其燃眉之急是基础。其次, 政府有层次有步骤地为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弹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待其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转由其自身缴费。最后, 继续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真正使其不会因为生病而加剧贫困。
(三)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促进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
1.加强信访制度建设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上诉不如上访, 上访不如上网”。自从我国信访制度建立以来, 上访案件连年攀升, 而通过上访途径解决的案件不超过2‰, 其效率极其低下。而作为弱势群体, 利益受到侵害时, 根本无法承担通过上访途径寻求帮助的成本。信访既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通道, 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有效法宝。因此, 信访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构建, 积极拓宽渠道, 通过多种方式将弱势群体的意见积极有效地反映到相关部门, 提高办事效率, 降低弱势群体上访的成本, 减轻其经济负担。
2.改革现行选民资格制度, 让社会弱势群体行使参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特别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群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核心制度, 是人民主权原则的集中体现。从制度设计来看, 它也应该是弱势群体参政议政表达利益诉求的最主要途径。[5]但是, 在我国现行的二元结构体制中, 对来自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参政权行使的限制, 导致其权利很难有效行使, 从而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难以表达。因此, 国家应对现行选民资格制度进行改革, 扩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代表的人数, 使其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一方面, 有利于弱势群体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另一方面, 为国家制定针对弱势群体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三、结束语
弱势群体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脆弱的社会群体, 能否改善其现状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采取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提高其生活水平, 改善其‘弱势“现状, 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转型时期,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弱势群体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动员社会资源、完善相关制度与法律、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等途径与方式, 对弱势群体给予切实的帮助。一方面思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使社会转型的过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弱势群体,现状,完善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 (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2) [J].2003.
[2]陈成文, 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21.
[3]宋铁中.城市拆迁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J].中州学刊, 2006, (6) .
[4]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247.
论萧红“弱势文学”的创作 篇7
《呼兰河传》中萧红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故事,不像是在讲故事,她是在以散文化、诗化的文字像众人展示自己的灵魂世界,以及她对生活的理解。家乡留给萧红的是一个缓慢的、悠长的、无奈的人生视界,其中夹杂了种种情绪以及生活百味,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悲壮、亦没有缠绵悱恻的柔情,有的只是平和、简单、落后、无奈的恸哭。
要想深刻的剖析萧红的作品,首先应该从萧红自身着手,以她的人生遭遇逐步扩展,用环境彰显她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分析其创作的思想价值。首先应针对萧红一生的情感世界对她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她的创作理念。
谈及萧红的婚恋史,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她的第一个男人。由父亲包办婚姻而相识的汪恩甲,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萧红与汪恩甲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奋力逃出魔爪又情愿落入虎口,没有丈夫的关怀,没有父母的疼惜,没有朋友的问候,食不果腹,夜夜为明天的食宿而担忧,她是怎么熬过去的?也正是这种惨淡的日子,给她日后的独特写作视角提供了材料。第一个男人的绝情、背弃为她日后的情感奠定了基础,这段时间是萧红一生最困顿、最惨痛的经历。
对于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萧军,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像是救赎者与被救赎者,一个小黑屋的相遇,两个文学爱好者的碰撞,看似是相识相知,实则对于一个具有大男子主义情怀的男人而言,她对于萧红的“爱”就像是对于弱者的拯救,是两个不甘做奴隶的灵魂所发生的碰撞,对于他们的爱情,我不知该用何种语言来叙述。终于,在1936年,萧军绯闻不断,这是感情最忌讳的,作为一位现代知识女性、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女作家,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悲哀。
和萧军分开后,她牵手了另一位对她温柔、和善的端木蕻良,萧红的第三段感情,不惊天动地、不可歌可泣,有的只是像寻常百姓一样的平淡出奇,这样的感情原因有二,萧红自身对婚姻的恐惧以及端木蕻良性格软弱的原因。她对于端木蕻良没有过高的情感以及精神需求,她只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过一份踏实普通的日子。由此可见,她对于端木蕻良的感情已由精神层面降至生活层面。他和萧红结婚后生活平淡,没有吵闹波澜,但他依赖性特别强,事事需要萧红来承担,身体每况愈下的她,加之两个人生活中细节的摩擦,最终这份感情在日军逼近香港之时,他抛弃萧红拂袖而去……
在端木蕻良离开后,她身体精神各方面均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急需爱来滋养,没有依附和归属的她渴望一份踏实的温暖,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出现了。炮火连连,心亦戚戚,骆宾基的出现就像是瑟瑟发抖的孤儿得到了温暖的庇佑,萧红的心瞬间柔化。
萧红的一生有过四个男人,婚恋复杂,无法断言哪个男人在她的生命中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他们都对萧红的创作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汪恩甲的抛妻弃子让萧红感知了女性的无力挣扎、生活的贫困潦倒;萧军的鲁莽粗犷,在让萧红感到安全的同时也深深束缚了她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使得她以女性独特的思维创作了一部部深入人心的佳作,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萧军对于萧红文学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带头作用.
我们都是生活着的人,出生即意味着存在,世间的对等注定了一切,存在即代表着终将消失。萧红不幸的一生、贫穷的一生、逐爱的一生,直至最后,因误诊她的喉管被割断,已不能出声。此时的萧红虚弱、无助、恐慌、不甘充斥着她的身体,一生追求爱情,却未果,最终落得身先死、心不甘。就这样,萧红离开了这个世界,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
都说女人是一本书,翻得太快领略不到她的美,翻得太慢又会迷了双眼。萧红的一生该用何种语言来?可歌可泣的灵魂使者,她是一只绝美的风筝,再长的线都无法放它飞向自由的蓝天,最终她含着对这个世界的呐喊走向了生命的归属。她注定是独行者,她是上帝的娇宠,在那个浑浊的世界,她不愿意去生活,一生追求自由和爱,最终只得别了世间,与蓝天碧水永处……这是每个人的归处,只可惜了,短短三十一岁的她,留下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她,被尊称为“文学洛神”的她,拥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拯救世界的情怀,最终香消玉殒,留下的文字终入人心,给后人留下了绚丽的风景。她是一个时代的奇迹,恩怨已永恒,爱恨已倾城,一生用孤独抒写女人的史诗。
参考文献
[1]林贤治,《萧红十年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2]萧红,萧红小说全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弱势毕业生论文】推荐阅读: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07-11
弱势企业的终端策略论文06-12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论文12-14
弱势高校05-11
健康弱势07-12
经济弱势10-06
体育弱势11-01
弱势儿童11-20
弱势社区01-05
就业弱势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