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

2024-06-20

气象科学(精选7篇)

气象科学 篇1

一、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气象部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重温新中国气象史, 气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易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不懈努力, 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防御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以及奥运会和残奥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中, 气象服务取得了突出成绩, 气象事业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已经充分体现。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 在较长时期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在科学和技术上继续占据优势的严峻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新挑战、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矛盾。对此, 我们必须坚定和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2007年, 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 (气发[2007]477号) , 提出建设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预报预测系统、综合观测系统组成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它是在研究国内外现代化指标体系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和气象业务科技发展趋势、深入总结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和“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精神实质后提出的气象事业发展举措,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对推动我国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二、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和谐社会建设对气象部门的最基本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 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防御自然灾害, 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要求越来越高, 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因此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是和谐社会建设对气象部门的最基本要求。

我国的气象服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宗旨。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网络、手机、报纸等媒体, 各种天气预报、预警, 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传遍千家万户, 大大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又增加了各种气象生活、健康指数的预报, 为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新贡献, 气象服务产品的覆盖面和收视率更加广泛, 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要清醒地看到,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如果还是沿用过去几十年一贯制的预报产品来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人民将越来越不满意, 气象部门的价值和地位将会越来越低, 气象部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将微乎其微。

因此, 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国家需求, 紧密地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才能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从而推动气象现代化持续快速发展。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公共气象事业已成为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继续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尽最大可能减少气象灾害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 尽最大可能减少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尽最大可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目前我局的情况看, 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结合我局实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 准确的气象预报是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公共气象服务是根本, 气象预报预测是核心, 综合气象观测是基础。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 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非常重要, 因为有了准确的观测我们才能搞好预报, 有了预报我们才能进一步做好服务。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越准确, 服务越及时, 范围越大, 效果越好;反之, 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不准确, 服务不及时, 范围越小, 危害可能越大。所以,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在这个基础上,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才能够上一个新台阶。2) 逐步建设气象预警系统, 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逐步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加快突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步伐, 拓展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功能, 增加信息发布内容和发布频次, 建设不同群体的发布和接收子系统。在广场、学校、医院、车站、企业、机关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 在农村设立广播、大喇叭等设施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3) 用现代化传媒手段, 解决公共气象信息发布问题。目前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单一, “最后一公里”一直以来都制约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出现突发性气象灾害时未能及时通过电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随时发布雷电、大风、强降雨等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建设短信发布平台, 给老百姓提供本地区适时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 解决气象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必要。4) 转变服务方式, 切实让公共气象服务体现价值。预报员在预报服务时往往只注重预报评分, 很少考虑公众接受能力。应该在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公众的接受能力, 采用专业语言转换、图形图像说明、背景交代等方式, 用大众化的语言将专业的气象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易于让老百姓接受的语言, 从而让各级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真正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气象预报产品, 使服务工作能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比如我们在说降雪的时候, 不能只说一个小到中雪就算完成任务了, 还要告诉他们, 这场降雪可能会产生多厚的积雪, 会对交通、农牧业生产、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我们还要在目前两维的基础上向三维发展, 从只有图片和文字向图、文、声音甚至动画的方向发展。

除了语言上的转换, 还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 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侧重点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效果。在实施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各种气象服务流程, 使这一流程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摘要:2009年是县级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 更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 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我认为县级气象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须转变思路, 找准切入点, 以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为重点, 才能实现气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气象科学 篇2

摘要:本文摘选部分民间气象谚语,运用现代气象学理论知识予以解释,说明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些谚语,进而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工作生活。关键词:气象谚语 气象学 引言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经过口头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生活中的观察,并经过几千年的不断验证而得出的气象经验的总结,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这些谚语只是一段时间某一地域天气的总结,并不是放到哪里都是正确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这些谚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气象理论知识,本文挑选了一些流传比较广泛,代表性比较强的气象谚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一下这些谚语背后的科学含义。1 大气光学现象与天气变化

空气中水汽、杂质多少一定程度上会反映未来天气的变化,古代人们是无法直接测量我们现在所说的湿度、PM2.5等数值的,他们通过太阳光在空气中的折射、反射等形成的自然显现总结出天气变化规律。1.1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霞是指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夏季的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有鲜艳的红霞,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加密,坏天气将逐渐靠近,天气将愈来愈坏,这就是“朝霞不出门”的原因。

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西方空气比较干燥,我国大部处于北半球西风带,气流由西向东移动,未来本地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1.2 日末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反映的是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的情况,当太阳落入地平线以下,正常情况霞光消失,但如果出现霞光,说明在西方地平线下有云层存在,霞光受云层反射呈现出一片胭脂红色,空气中杂质越多,太阳的颜色越接近于胭脂红,这说明西方地平线以下有云层存在,且空气潮湿浑浊,预示未来天气将变坏,这就是“日末胭脂红,无风也有雨”的原因。1.3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指日光或者月光经过空气中冰晶折射或者反射而形成的。当空中出现日晕或者月晕的时候说明空中有卷积云或者卷层云,这种云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由于预冷凝固,形成了六菱形的冰晶,当日光或者月光通过这种云的时候就会出现晕,一般天空中出现晕时本地离这层云有六、七百公里,按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移速来估算,一般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道理。但并不是每次出现晕以后必定刮风下雨,还要根据云的发展情况去分析。一般出现月晕时,下雨的可能性比出现日晕时少,而多是刮风天气。2 冷空气活动与天气变化

冷暖空气活动是天气变化最主要的因素,现代气象学理论中有冷锋、暖锋的概念,古代中国人根据自己对实际冷暖的感受总结出了一些实际是因为冷空气活动而引起天气变化的谚语。2.1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江淮地区,一年四季分明,进入秋季以后天气凉爽,随着雨水的一次次光顾,气温也会不断降低,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说法,这是因为进入秋季以后,太阳直射点往赤道以南移动,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冷空气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伴随着一次次的冷空气南侵,出现的天气现象有大风、降水、降温等等,冷空气活动频率一般5-7天一次,所以如果观察到十次左右降水即表示已经是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深尽冬初了,所以说“十场秋雨穿上棉”。2.2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当一个地区出现长时间持续阴雨天气时,必然是冷暖两种气团交锋的结果,冷气团控制地区天气晴冷干燥,暖气团控制地区空气温暖湿润,当冷暖气团交锋时,冷气团逼迫暖气团抬升,暖气团中水汽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最终成云致雨,当冷气团势力较强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原本降水的地区被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冬季这种情况可以持续3-4天,直到下一次冷空气到来,所以有“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的说法。3 看云识天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结果。是天气变化最直接的反映者,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变化。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英国科学家路克·何华特(Luke Howard)于1803年制定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根据云的形态还可以再细分为29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古代人类没有那么细化,但他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3.1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暖锋云系出现规律是先高云在中云,最后是低云,冷锋恰恰相反,所以如果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3.2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鱼鳞斑”,是指气象学上的透光高积云。一般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出现,是由许多灰白色的小云块,有规律的排列而成。各个云块互相分离,又互相并合,在云块的空隙,可以看见蓝天;云层较厚的地方,也能显示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整个云层比较薄,中心稍厚,看上去中心灰暗,边缘较薄而明亮。一明一暗宛如鱼鳞。云块排列整齐,又象屋顶上的瓦片,群众叫它“鱼鳞斑”或“瓦块云”。这种云多在高气压的控制条件下,大气比较稳定,是在中空逆温层下形成的云,是晴天的征兆。所以,群众中流传着“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的说法,类似的还有“瓦块云,晒煞人”。4 结束语

气象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谚语从科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说明,但当时的人们受技术水平、交通通信能力的限制,这些谚语只是适用于某个地区特定时间,所以我们现代生活中应当主要依托现代天气预报技术,有选择的使用这些经验总结,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工作生活。参考文献:

气象预报史话:从占卜到科学 篇3

实际上,天气不仅受到各种气团的影响,而且受到当地地形、水域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任何随机的因素变化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因此,天气预报是一个历史性难题。

那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是怎样解决这一历史性难题的呢?

甲骨文卜辞里的最早天气预报

商代后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天象、疾病、生育和战争等。那时,帝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占卜中有大量关于风、雨、水等方面的卜辞。有人曾对出土的317片甲骨文进行统计,发现有107片与气象有关。其中,卜雨的 93片,卜晴的4片,卜暴雨的5片,卜雪、卜雹的各1片。这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

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总结出许多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如:《春秋》记载称,在冬天,当天空中出现满天一色的阴云即“天上同云”时,则未来要“雨雪雰雰”;在夏天看到乌云,“有渰萋萋”时,则将大雨瓢泼,即“兴雨祁祁”了。

人们最早了解到的自然规律是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为了更详细地表示每个节气内的气候变化,又形成了七十二候。对于一年的冷暖变化,又总结出了“三九”和“三伏”。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2~前322)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理论家之一。在著名的《天象论》中,他写道:世界万物由火、空气、水和土四大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可以互相转化,引起这种转化的媒介物是太阳……空气经受温度的变化就变为云、雨、雪、霜、露。

气象谚语里的农事智慧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谚语。而在美国,类似的谚语则是:“傍晚天空红,水手乐无穷。”在世界各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观察日、月、云、风、雾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大量天气谚语。在现代气象学诞生之前,这些谚语无疑对天气预报起着很大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这些天气谚语大多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在大气科学中叫钩卷云,在强对流天气系统,常形成大范围的卷云。因此,钩卷云一旦出现,就预示着产生降水的天气即将来临。

中央气象台起步之初,很多预报都依靠当地天气谚语、动物在天气变化前的反应等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预报员开始通过卫星、自动观测站等获取天气资料,运用计算机预报未来天气,就很少使用气象谚语预测天气了。

战争开启现代天气预报

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诞生于1820年。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则起源于1854年的一场战争中的强烈风暴。

1854年11月,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上和俄军决战。尚未开战,英法联合舰队就遭到一场强风暴的袭击,30多艘舰船瞬间沉没。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受命调查。

勒弗里埃随后发信给各国天文、气象学家,收集了1854年11月12~16日的气象资料。他依次把同一时间的各地气象情况填写在一张图上,经分析发现,这次风暴是自西向东南移动的。当它经过欧洲,在到达联军舰队所在地的前一两天,西班牙和法国西部已受其影响。如果当时欧洲沿大西洋一带设有气象站,将风暴情报及时通过电报告知英法舰队,就可能避免风暴的袭击了。

1855年3月,勒弗里埃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由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并绘制天气图。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用电报传送各地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开始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这是世界的首创。

现代天气预报中,天气图的绘制非常重要。天气图上标示有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人们利用这些要素并结合长期积累的经验,推算未来的天气,这种方法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报手段,但它的准确率及便捷程度却不高。

物理学发展催生大气探测

从世界范围内看,大气探测是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伽利略在1600年左右制作了玻璃管温度计,这是今天使用的水银温度表的雏形。1643年,他的学生托里拆利制成了气压表。人们观测气压表后发现,天气的晴雨与气压变化有一定关系,当气压表中的汞柱下降时,往往预示着坏天气的到来,反之,天气则将转晴,因而气压表又被叫作“晴雨表”。

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使定量测量大气的基本性质成为可能。此后,风速表、毛发湿度表相继问世,人类发明的用于天气预报的工具越来越多。

19世纪中期,电报及正规气象台站网的出现,使大量气象资料得以积累,加快了天气预报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以皮叶克尼斯父子为代表的挪威学派,提出锋面理论和气旋波理论,使预报3天之内的短期天气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这些理论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理论的基础之一,不仅丰富了天气图的内容,而且使连续的天气图变成了反映气团、气旋等天气系统变化、移动的“连续剧”,只要跟踪观测和分析这些多变的天气系统,就可以进行天气预报了。因此,气旋发展模式堪称天气预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气象卫星开创大气观测新时代

1927年,法国人布罗和伊德拉克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利用气球探空的方法进行高空气象观测。这一方法沿用至今,气球的上升高度现在一般可达30公里以上。

1933年,德国人谢尔哈格开始绘制高空天气图。1939年,瑞典气象学家罗斯贝提出大气长波理论,延长了天气预报的时效,开创了三维空间的天气分析,使制作3天至5天的中期预报成为可能。

自20世纪60年代大气遥感技术兴起之后,特别是气象卫星的升空,开创了从宇宙空间观测全球大气的新时代。目前,密布的各种气象站可提供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数据,明显提升了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

数值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1950年,美国人钱尼、纽曼和挪威人弗约托夫脱3人首次用电子计算机制作以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取得成功。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气象预报业务的基础,对预报精度、时效与内容的改进起着关键作用。1982年2月,我国第一个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应用,结束了中国只收用国外数值预报产品的历史。

气象科学 篇4

关键词: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非大气科学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的《动力气象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主要是针对应用数学专业。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等,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的衔接,在大气动力学的整体框架内讲述大尺度大气动力过程。 掌握基本的动力气象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例如《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数学专业《动力气象学》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近代动力气象学的主要进展,掌握大气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 系统掌握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大气动力学主流理论和学说,并理解各理论、学说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大气动力学进展和发展趋势;(3) 强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从实际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大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大气过程的能力,培养通过对实际大气过程的分析,提出所研究气象问题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然后分析、认识实际大气过程规律和机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

非大气科学专业《动力气象学》课程没有必要涉及动力气象学的所有内容。结合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的教学内容以经典动力气象学的核心内容为主。考虑到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表1列出了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1章绪论对课程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动力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第2章是针对非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缺乏相应基础而安排的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第3~11章是动力气象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包括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分析各项力,用尺度分析简化方程组,坐标系的变换,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环流定理和涡度方程,大气能量学,大气行星边界层,大气中的基本波动及稳定性理论。从物理定律出发,从理论上揭示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递进,以便学生理解吸收。

目前国内动力气象学的教材主要是参考英文版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1]编写而成,在各个大学使用的主要教材是《动力气象学》[2,4],因此本课程将以2004年出版的《动力气象学》[2]为主要参考书, 并结合其余几本教材特别是英文原版教材进行补充。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

1.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动力气象学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例如球坐标系与局地直角坐标系),关于公式和方程的推导也很多,因此本课程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外,板书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涉及到公式及方程的推导时,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详细分析,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和动画对动力气象学的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形象地讲解,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 并且更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例如,第三章在讲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方程组的形式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空间结构,理解各种坐标系的定义以及相互转换,此时使用图片和动画, 甚至是在课堂上拿一个篮球作为实例,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这些坐标系的定义和关系,如此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内容并且不容易忘记。(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推导,公式较多并且理论性强,学生可能会觉得越学越枯燥,容易产生学习懈怠,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去讲解, 增加与这门课有关的一些应用。例如在介绍非线性动力学时,可以讲解“蝴蝶效应”这一热门话题。再如在讲授地转平衡时,可以将其与实际业务中使用的天气图结合起来。对于这门理论课程,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加强业余时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考核。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和60%。平时成绩是由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率以及课堂回答提问的方式组成,这样对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比较有效,也便于教师及时对授课方式和授课速度进行调整。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但是不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在试卷中会给出可能用到的重要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

四、结语

《动力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开设本课程的大多是大气科学专业,非大气科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不能简单地照搬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大纲。我院已在非大气科学专业(包括大气物理、大气探测、海洋科学等)开设该课程,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转而对大气科学专业产生兴趣并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因此本文在之前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课程建设和相关教学经验,为我院对应用数学专业开设《动力气象学》课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olton J.R.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Fourth edition.Academic Press,2004.

[2]吕美仲,侯志明,周毅.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贺海晏,简茂球,乔云亭.动力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气象科学 篇5

近五年,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服务形式趋于多样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增加。同时,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项目情况。

气象科技服务的项目主要有:气象信息短信、气象信息12121、气象信息服务终端、雷电技术防护等。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有了新突破,针对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气象信息直通,实现了对高危行业气象科技服务零距离。通过在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调度室、要害部门、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电子显示屏,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出来,以便高危行业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气象信息直通工作,得到市县安监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拓宽思路 解放思想 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依托部门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寻求气象科技与经营相结合的增长点,闯出了一条以科技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之路。防雷工程验收已全面展开,树立了气象执法形象,增加了科技创收收入。另外又与联通、移动公司、中国电信积极联系,广泛宣传,增加手机短信用户,拓宽科技创收路子。

(二)公司在用人机制上,通过竞争上岗,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改革措施,激发了活力,提高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竞争能力。

(三)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并完善气象科技服务宣传资金运行制度,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四)不断挖掘潜力,拓宽原有项目的范围。如,在庆典服务方面,由专一施放气球、拱门,又开展施放吉祥物、礼花、礼炮等项目,采取一条龙服务;在电视天气预报广告栏目中,坚持灵活新颖,并新设置了品牌旋转,飞字等形式,使画面不断更新;为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体制

(一)依托项目优势,拓展服务领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把气象优势与社会资源有机的融合,做大做好气象信息产业,以雄厚的资源优势面对市场。成立以市、县二级的整体队伍资源共享、风险互避、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依法推动气象科技服务。较系统的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用法律法规规范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使气象科技服务始终沿着法律法规允许的轨道发展。同时严格执法,打击一切违法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活动。

(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资产和财务管理。结合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实际情况,在会计项目建设上,做到项目与创收相结合,特别是在企业分流中,注意国家资产不流失。让事业性科技服务与企业经营严格分开,使气象科技服务的资金有效地使用在发展气象事业中。

(四)做好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工作,让创收人员无后顾之忧,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吸取社会上有一定专长的人才充实到企业。在市场经济还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发挥人才作用,把企业搞大搞活,发展企业规模,参加市场竞争。

四、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气象科技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在对气象科技服务部门管理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在运行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如不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下决心采取措施,否则,将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也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管理不规范。

有关部门在对气象科技服务检查时,提出气象科技服务部门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认为在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协调一致起来,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协调起来,没有发挥气象科技服务的最大社会效益。

(二)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不能够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气象现代化设施的不断改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特殊行业的气象科技服务手段还不够先进。对广大农村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比较单一,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三)气象科技服务设备相对落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不足,使基层台站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气象现代化设备无法引进、安装和使用。由于台站建设达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市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

(四)气象科技服务人才严重不足。

由于受人员编制和地方条件的影响,基层台站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各县市气象局还不能够满足每个县局一名大学生,人员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接受新知识较困难,直接制约了高精尖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开发,制约了气象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专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宣传不够

目前,公众对新推出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还不能够完全接受。专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的术语专业性较强,公众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也就不利于接受和使用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气象部门对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不够,气象知识还远没有在公众中普及。

五、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地方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排部署来进行,加强对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严格遵守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完善制度。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和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气象法》和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及与气象工作相关的政策等。作为气象部门的领导干部,除熟练掌握气象业务知识外,还应该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所分管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研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潜下身子认真研究当前气象科技服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理清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忌走过场。

(二)增强气象科技服务活力,使气象科技产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开发要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打破地区地域界线,进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集中全市气象部门的科技人才,组成专门的科研攻关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提高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然后将该产品分发到各县市气象局进行共享。

(三)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支持,改善台站建设。各基层台站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多争取气象科技服务项目,以项目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以项目带动气象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带动气象现代化设施上台阶、上水平。

(四)加大高水平气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采取措施为引进高水平气象专业人才创造优惠条件,为高水平气象专业人才发展事业搭建平台,使高水平专业气象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起作用。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委派到上级主管业务单位挂职学习或到相关高校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创新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气象知识水平。我们可以采取建设气象科普基地的方法,加大对广大青少年和公众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对气象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对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了解,在遇有灾害性天气时,气象部门发布了预警信号,公众能够明白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级别,以便采取相应避险措施,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七)引入市场机制,对性质明确、市场成熟度较高的产业,尽快推向市场,促其壮大成长,早日生长为真正的产业。气象部门依据行业优势,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但这仅仅是市场发育不完善,不成熟条件下的相对优势,一旦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竞争对手强大,这种优势是否还能保持,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这需要从体制机制等制度诸多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人、财、物的管理及收益分配机制,为事业单位下步的改革预造出口。

六、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创收的成本核算。要结合每个具体服务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尽可能增大成本的列支数额,同时,也要保证列支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二)深化气象科技服务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按需设岗、以岗定酬劳、竞争上岗。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气象科技服务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多能少的动态管理机制。

气象科学 篇6

北海市二轻工业联社基本情况

北海市二轻联社机关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人, 离退休老同志28人, 机关设党政办公室、企业转制办公室、财务科、企业 (技术) 科等4个科室。联社系统共有7家企业, 1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7家企业中联社直接投资的北海之夜娱乐城效益尚可;另有服装公司、旅游用品公司、木器厂、皮鞋厂等4家企业正在陆续进入改制程序中;尚未进入改制程序的有商标印刷厂、糖果饼干厂等2家企业。

北海市二轻联社原主要领导一年前已退休, 另一位联社副主任同时免职退二线任副调研员。现任联社党组书记、主任潘子明同志到职未及一年;现任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叶瑞章同志刚到任4个月;北海市委配备给北海市二轻联社的另一位李志旺副主任目前刚报到。北海市二轻联社现任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二轻行业的新兵, 是名副其实的新班子。

提振精神, 重塑形象

北海市二轻系统计划经济年代曾有过辉煌。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二轻集体企业因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等诸多主客观原因, 基本处于停产歇业状态, 职工大多下岗。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轻集体经济的主管部门二轻局退出行政序列, 承担政府行业管理职能的联社成为政府的事业单位, 为企业服务的手段逐步弱化、甚至缺失, 联社本身逐步被边缘化, 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北海市联社办公地点虽然处于闹市, 但多年来一直未把牌子挂出路旁, 只在院子内的办公楼楼梯旁挂了一块小牌子, 外人只知此处有人办公, 但是干什么的一无所知。联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降低。

新班子到位后, 认为联社的工作同样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 各部门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贵贱之分, 如果连我们在联社工作的同志都看不起自己, 还有谁看得起我们?培育过硬的管理团队是做好二轻行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北海市联社领导班子的首要工作, 就是提振联社机关干部队伍的精神, 重塑队伍的形象, 使大家树立起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联社领导反复向干部职工强调联社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 根据自身的条件, 整治办公环境, 改善办公条件, 重新做一块联社的大牌子挂在临街院子大门口旁的醒目处, 使路经此处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是北海市二轻联社的所在地。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 北海市委组织市直属单位开展歌咏比赛, 联社领导认为可以用这样的机会扩大联社的知名度, 于是, 通过精心策划, 精心准备, 联社组织的歌咏队以昂扬的精神、整齐的队伍、统一的服装、嘹亮的歌声赢得了市直其他单位的尊重和赞誉, 默默无闻的联社扩大了知名度。联社还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气排球等体育活动, 以增强联社机关的凝聚力和提高干部的身体素质。这些举措, 都提振了联社机关同志的精神, 增强了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北海市二轻联社新的领导班子到位未到一年时间, 联社整体工作焕然一新。

思路决定出路, 有为决定有位

北海市二轻联社新领导到任时, 恰逢党中央布置的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北海市二轻工业联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将市委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潜心谋划发展、专心干好本职、热心服务企业、诚心对待群众”做为联社机关工作的座右铭。积极开展北海市二轻集体企业现状和北海市二轻企业职工生活状况两大调研活动, 摸清了二轻企业和职工的情况,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了“延伸工作手臂, 增加服务对象”的工作思路, 相继成立了“两基金一中心”, 即“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和“二轻企业职工就业培训服务中心”。联社主动将整个工作置于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内, 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一、延伸工作手臂, 增加服务对象

传统的集体企业固然是各级联社的服务对象, 但各种民营、合作的新型集体经济同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自2003年以来, 广西二轻联社一再强调各级联社特别是基层联社拓宽服务对象的重要性。联社的服务对象没有了, 联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北海市二轻联社的新班子对此问题的认识头脑是清醒的, 他们认为明确服务对象, 这是联社工作下一步能否迈开步伐的关键。他们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调研, 感觉到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缴税, 缺乏政府部门的帮助与服务, 中小企业是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的, 这就是联社工作的切入点。有了这个思路, 他们主动出击, 首先将租用、承包二轻企业厂房的各类企业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 进而将眼光放到全市范围。在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条件成熟的, 帮助企业建立工会、共青团的组织, 有一民营企业橡胶厂在联社的帮助下, 还建立了党的组织。

二、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

北海市二轻联社根据他们所服务的企业的现状, 深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艰难, 特别是资金借贷方面的困难。从更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出发, 他们压缩其他开支, 自筹200万元, 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该基金的使用是有偿的, 针对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经评估认为可行的, 对企业予以帮助和扶持。此举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中秋前夕, 通过这个创业基金的支持, 糖果饼干厂复产, 生产月饼供应市场, 30多位下岗职工重新有了工作和收入。

三、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

经北海市二轻联社调查, 全市二轻系统共有81位职工因企业消亡而未办理医保, 经测算, 要帮这81位职工全部办理医保需一次性缴纳资金约146万元, 而联社又无实力一次性拿出那么多资金。经研究, 北海市二轻联社决定以这81位职工为服务重点, 面向系统内的全部职工由联社筹资100万建立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 平时职工患小病看门诊自己负责, 得了大病的职工按全国总工会制定的相关规则给予一定救助,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大病重病的职工, 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此举得到了职工的好评。目前, 经联社与街道办事处沟通, 已经为这81位职工办理了居民医疗保险, 使他们的医疗得到一定的保障。

四、成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北海市二轻联社原下辖的经济技术研究所, 是经市编办批准成立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因人员问题该研究所的工作已停顿多年。经请示上级同意, 联社将其更名为北海市二轻企业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仍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该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的任务是: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起来, 一是培训系统内的下岗职工, 为他们重新上岗创造条件;二是培训社会上的待业人员 (包括农民工) , 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利用社会上的师资力量, 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中心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利用系统内的相关企业作为实训基地, 经培训合格后由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 即有上岗资格。

该中心刚成立短短几个月, 目前已举办过核桃工艺培训班。下一步还将办糕点制作、贝雕工艺制作等培训班。由于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培训内容针对性强, 符合企业需求, 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 一些企业还积极敦促培训班开班。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北海市二轻联社新班子扎实的工作, 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干部职工的好评。北海市二轻联社的元老级人物、原联社副主任、现联社副调研员陈华同志由衷地赞叹:新班子有思路、有魄力, 工作得到基层职工的认可。今年中秋节前, 经过市场调查, 北海市二轻联社将糖果饼干厂30多位下岗职工组织起来, 通过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的支持, 生产月饼供应市场, 产销两旺。下岗职工为感谢党委、政府的关怀, 将自己生产的月饼包装得漂漂亮亮, 并贴上自己的标签, 送给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品尝。市委书记感动了, 市长感动了, 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 让他们了解这些下岗职工还有什么困难, 尽可能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北海市二轻联社调研期间, 自治区联社机关调研组成员所听、所见、所思, 深受鼓舞, 倍感振奋。卢道龙副主任概括为:感动、教育、启发。北海市二轻系统的产业基础相对于广西区内一些市而言要薄弱, 但北海市二轻联社的领导认为, 产业基础差不等于可以不作为。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将联社工作置于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 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 为地方政府分忧, 为企业职工解难。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他们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气象科学 篇7

1.《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 程改革现状

1.1取得的成果 。

围绕《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章丽萍等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她指出调整基础实验内容、创新专业实验内容,并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4]。皖西学院赵咏梅建议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法, 并阐述了这种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5]。韩山师范学院的胡巍巍认为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中,要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华东师范大学束炯等人认为,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与学科体系建设优化结合,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7]。延边大学的金爱芬提出了基于高中地理教材的高校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方案,注重地理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8]。衡阳师范学院刘兰芳认为,为了体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充分利用地理图表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8]。湖北大学赵锦慧等人提出,利用角色转换教学法、实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法相混合的教学方法, 强化《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堂教学效果。

1.2存 在问 题 。

尽管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现有成果多是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单纯就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有必要围绕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践教学以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3广 西区 各 高 校 《气象 学 与 气候 学 》课 程 实 践 教 学现 状 。

目前, 广西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等高校。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均开设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大多存在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实验室建设薄弱、实验队伍力量较弱等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目前我系《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实验教学中,以气温、湿度、风、降水的观测实验操作为主, 而以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实验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开放性实验较少, 全面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几乎没有, 因而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实验仪器设备不足且较陈旧,缺乏适合的实验场所和实习场地,观测类的校内实验主要在校园内开展。气象学与气候学相关的数据资料不全,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学往往得不到有用的数据资料, 虽然我国气象信息共享中心资料丰富,但下载一些资料需要权限,一般的学生不能随便下载,学校还没有建设相关资料的数据库。而且,实验教学人员较少,实验教师的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和实验设备的简单维护, 没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改革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2.适合广西实际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借 助 网 络媒 体 ,强 化 实验教 学 效果 。

随着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发展, 课堂教学已经逐渐被课下教学取代,网络课堂、慕课等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涌现,传统的实验教学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借助网络媒体,由学生查找与课程实验有关的内容,实习并了解实验内容,比如气温、降水、湿度等的观测一些验证性实验内容,具体的操作方法,网络上都能找到视频,学生事先熟悉实验内容,并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由教师指导。此外,有些实验是学校内无法完成的,比如大气环流的变化,台风的演化等,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料,给学生补充。虽然学生不能够自己动手观测,但是网络上的内容足以满足学生中学地理教学的职业需求。

2.2构筑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项目与校内实验教学相结合。

以强化实验教学为重点,整合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实验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将《气象学 与气候学 》课程实践 教学与科 研项目相 结合,使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得到更多训练的机会;在原有实验方案基础上,增设一系列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与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可自由选择,但是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参加两次创新性实验锻炼,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自主创新的兴趣, 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3将 《气 象 学 与 气候 学 》野外 实习 与校 内 实验 紧密 结合 。

虽然广西师范大学已经建立了桂林市气象局、猫儿山、青狮潭水库等野外实习基地,但是如何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 使之成为扩展校内实验教学范围、强化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利补充还有待探索。在借鉴与对比已有野外实习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创新性,并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如下: 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拟实习路线,确定实习内容,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实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实地观测寻找证据,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教师从旁补充典型大气现象的剖析与阐释;学生撰写实习报告。

从与科研项目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感兴趣的同学分成各科研小组,由小组查阅资料设置主题提出科学问题,教师从旁辅助,设计实验或观测方案,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或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同时,创新性地运用反思教学的方法,不断发现每次野外实习出现的问题,之后逐步改正和完善, 力求探索符合广西区和我校实际的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野外实习模式,并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有机结合,广泛建立具有代表性的野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摘要:本文从广西区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入手,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区情并考虑学校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筑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项目与校内实验教学相结合,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等适合适合广西区情的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为区内其他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上一篇:弱势毕业生论文下一篇:计算机三维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