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行业

2024-10-22

气象行业(共9篇)

气象行业 篇1

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明了计算机的语言,二进制的0和1让计算机有了更多拓展使用空间的可能性。随着时代发展,vc++,c#,vb,java等一系列编程语言,让世界步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时至今日,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以及相关手机app的开发,指尖消费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

手机订餐、一键寄快递、快捷支付等都让我们的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消费者———软件开发商———商家的全新产业链。而这些产业链的高速发展,也让有着“数字时代”属性的蛋糕越做越大。

消费的数字时代

为了开拓市场,许多商家在提供堂食之外还从事外卖的服务。从商家提供外卖服务开始,如何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就像是战场高地,如何占领高地是餐饮业大佬们最原始的拼杀原因。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全球餐饮连锁在多年前就上线了网站订餐和电话订餐服务。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实物口感,两家业界大佬都不约而同地为送餐员配备了电动车和送餐箱,此举让客户反映较好。而后,真功夫、必胜客等大型连锁企业则成立呼叫中心,但基于电话订单的缺陷也显而易见,比如菜单更新不及时、更新成本高、订餐时间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等。

而这些问题在技术的发展下迎刃而解。2007年,随着iphone的问世,乔布斯放言手机将改变世界。苹果公司生产的手机引领了手机行业的革命,功能越来越多元化,正如乔布斯所言,iphone确实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你我生活。得益于IOS、安卓等手机系统平台,软件工程师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一时间各类APP上线,不断重新定义手机的概念。

2012年,IOS版饿了么1.0上线。2013年,美团外卖也高调加入,欲在外卖领域分一杯羹。2014年,互联网大佬百度也加入了混战。而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领军人物,阿里巴巴自然也不甘示弱地上线了淘点点外卖。豪强逐鹿,外卖领域的竞争趋于白热化,竞争带动了餐饮O2O市场的繁荣发展,2015年其市场规模突破了1300亿。外卖软件渐渐管住了消费者的胃,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开始接受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订餐消费。据央视报道,全国餐饮行业互联网+在线用户已经超过了2亿,这一数字对于整个互联网餐饮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喜讯。

商家的春天

有一种声音认为,互联网的强势正一步步冲击实体经济,大到老牌企业,小到路边个体商户。这种观点并非杞人忧天,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确实在互联网+的大潮中被拍打着在夹缝中生存,一时间找不着应对的措施。但更应该看到的是,有的商家则顺应潮流重新定位在惊涛骇浪中借力前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互联网企业开始推广外卖软件的时候,许多商家都持有质疑和不懈的态度不愿搭理,认为外卖软件终究难有作为,做外卖麻烦且体量小,蝇头小利不要也罢。

而一些商家准确地把握住先机,尽力配合外卖软件的造势活动,不仅订单量日益增多,还扭转颓势,华丽转身。有数据显示,2015年入驻百度外卖平台的商家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670%。井喷式的发展说明商家对外卖软件的态度从最开始的观望质疑到依靠甚至依赖,而这不过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传统的餐饮经营受制于地理位置,客流量等因素,常处于被动的境地。而外卖软件则很好地解决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店家紧抓物联网外卖的特点,减少堂食、缩小店面、裁减人员,将成本支出控制到最低。同时通过借助外卖O2O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商家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营销,从而更精准地推送用户想吃的菜品。

外卖软件成功地弱化了客户和店家之间的空间距离,让许多门店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以福州的“秘诀外卖”和“斗鱼”为例,两家商店都以外卖为主,而在相当的区域范围内都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冲破了空间的屏障。得益于店租及人工成本支出的减少,店家大可将重心放在改善菜品提高客户体验上,同时在外卖软件平台上对自家菜品多元化的展示和消费者的点评互动则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忠实客户,形成了特有的营销模式。在实体商店被互联网冲击的漫长寒冬后,餐饮业却搭了外卖软件这辆开往春天的列车。

消费者的需求是扩张的号角

有需求才有市场,还记得当初在上大学的时候,下课第一要务就是冲往食堂抢占先机。而如今,在数字化的餐食时代,APP订餐才是最实在的选择。每天饭点,微信群总会跳出“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的红包,订餐不仅方便还能用红包抵扣,饿了么的营销团队又在创意上领先了一步。而众所周知,“饿了么”的起家也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订餐需求,最终抢夺了先机,成为外卖平台的领军人物。

方便、快捷、便利的发明总是受人欢迎。过去人们在上班期间会苦恼于每天只吃一些并不卫生的路边摊,而到写字楼附近饭店吃饭则需要排长长的队伍,吃饭成了一件苦恼的事情。自从有了外卖软件之后,不论白领、蓝领还是金领,他们大多都开始通过手机直接下订单,在办公室坐等美食送货上门。便利性自然是众多消费者选择外卖配送的第一核心要素。百度外卖CEO巩振兵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了百度外卖的智能物流调度系统,通过百度外卖的算法,能够根据用户喜好和商户特点,对两者进行个性化匹配,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等待外卖餐饮的时间。过去可能只有一些白领、学生会使用外卖软件,而如今,使用外卖软件的人群已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懒人心理需求,催生了外卖经济的繁荣。例如,很多上班族下了班之后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买菜做饭,而有了外卖之后,这些人在下班回家前就会提前把外卖预定好,到家后就可以直接享受刚出锅的热腾腾饭菜。

除了懒人需求之外,一些基于外卖O2O的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诞生,比如针对病人、老人的个性化健康饮食配送等方面。随着外卖O2O竞争的逐渐加剧,未来个性化的外卖配送将会越发凸显,而对个性化配送有着强烈需求的消费者自然也就离不开该外卖O2O平台。

作为外卖产业链的顶端,消费者轻而易举地享受物联网发展带来的福利。同时以几何倍数增长的消费者也继续扩充外卖领域的蛋糕。

外卖经济催生新兴就业群体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路上多了许多外卖骑士。他们着装统一,装备齐全,风风火火。如同淘宝带动了快递行业一样,外卖软件也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机会。

“饿了么”上线后,服务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用户量超过4000万,加盟餐厅近50万家,日交易额突破1亿元,日订单量突破330万单。自“饿了么”打造即时配送平台以来,日峰值配送订单已突破100万单,配送员超过50万人。

“饿了么”CEO张旭豪曾计算,传统配送的订单一天平均能送200~400单,即时配送大概是50~60单,人效和快递行业有一定差距。“今天全国包裹总数在5000万个左右,本地生活即时配送在500万单左右,5年后很有可能即时配送订单增加10倍,到5000万,按每个人50单左右的运量,将产生100万人的就业岗位。”

许多选择成为外卖骑士的从业者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待遇水平。“以前在工厂里一个月才能赚上3000多元,还常常没有加班费。现在干起快递员,收入有5000多元,比以前高多了。”从工人转行做送餐员的小王这样感叹道。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送餐员的平均工资在3500~4000元,一部分较为勤快的快递员收入能达到将近6000元。在平台刚开始运营的时候,由于补贴力度大,送餐员的收入甚至能过万。“外卖骑手,月薪过万!”成为去年的社会热词,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新职业予以关注。

由创新带动生活状态的转变,再由生活状态的转变影响市场需求,从而倒逼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新经济时代的特性。李克强总理曾大力称赞外卖软件是“新产业、新业态”。随着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倾斜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中收益。

气象行业 篇2

1、组织领导好

实行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领导班子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中率先垂范。

2、行业风气好

行业风气端正,无吃拿卡要、坑骗欺诈、公款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工作秩序优良,无拖沓、推诿现象;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服务及时准确、优质规范。

3、职工素质好

职工队伍素质较高,学理论、学法律、学科学、学技术、学经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明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团结协作,工作积极主动,办事公正高效、用语文明礼貌;遵守“爱岗敬业、及时准确、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气象职业道德。

4、气象服务好

加强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按照省局下发的《关于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的通知》(皖气政发[1999]53号)规定的标准为领导部门、为经济建设、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规范服务,做到主动、及时、准确、科学、高效,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优、服务水平高,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力争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无错漏报,无重大责任性事故。

5、社会评价好

无重大经济和刑事案件。治安状况良好,无赌博、迷信歪风,无计划外生育现象。无群众投诉,社会信誉好,随机抽样调查社会满意率达80%以上。

衢州市行业部门气象服务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行业部门气象服务;调查反馈表;统计结果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64-2

0 引言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衢州市各行业部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以便我们科学地找准气象服务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力度推进气象服务工作。衢州市气象局于2010年5月16日-6月14日对全市各行业部门进行气象服务情况反馈调查。其中涉及行业部门有:水利、水库、电站、农业、农办、林业、国土、公路、交通、规划、建设、保险、旅游、环卫、民航、铁路、科技、教育、金融、银行、财政、纺织和行政服务中心等20多个行业,共收到有效调查反馈表共201份,访谈笔记129份。

1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开始前市气象服务中心人员全面罗列出几乎涵盖我市所有行业部门,根据市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产品目录所列产品出口渠道、行业受服务程度、与气象服务关系密切程度及收到气象服务产品后利用率四方面筛选出水利、水库、电站、农业、农办、林业、国土、公路、交通、规划、建设、保险、旅游、环卫、民航、铁路、科技、教育、金融、银行、财政、纺织和行政服务中心等20多个行业;之后通过分析整理出能涵盖这些部门行業、能直观了解到其需要和能反映出对其行业气象服务中存在哪些不足的6个问题,展开此次行业部门气象服务情况反馈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分析讨论出当前行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提升自身气象服务能力。

2 行业、部门气象服务调查反馈表统计

2.1 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量化按最高5分制进行评估)

结果:201份调查反馈表中,认为气象服务很满意的占73.1%,比较满意的占25.4%,基本满意的占1.5%。从这一结果看,社会各行业对当前气象服务情况总体比较满意,从满意度情况来看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表1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评分5分(很满意)4-5分(比较满意)3-4分(基本满意)3分以下(不满意)

行业统计数1475130

2.2 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主动性 (量化按最高5分制进行评估)

结果:共收回201份调查反馈表,认为气象预报很及时主动的占58.7%,比较及时主动的占27.9%,基本及时主动的13.4%。从这一结果看,社会各行业对当前气象服务及时主动性总体还是比较认可,对于少部分行业服务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特别是一些对时效性要求高的行业。

表2 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主动性

评分5分(很及时)4-5分(比较及时)3-4分(基本及时)3分以下(不及时)

行业统计数11856270

2.3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量化按最高5分制进行评估)

结果:共收回201份调查反馈表,认为气象预报准确的占23.9%,比较准确的占67.7%,基本准确的占7.4%,认为不准确的占1%。从这一结果看,各行业对提高当前气象预报准确率有较大期望,如何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服务的准确性是我们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

表3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评分5分(准确)4-5分(比较准确)3-4分(基本准确)3分以下(不准确)

行业统计数48136152

2.4 气象服务对贵行业单位产生的服务效益如何

结果:共收回201份调查反馈表中,由于反馈用户存在对调查表中此问题理解不一致,有些按量化5分制打分,有些直接填产生的服务效益(范围在5至1000万元之间),直接经济效益衡量角度差异还比较大,但有一点可以说明:绝大部分行业、部门认为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能直接或间接为其带来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2.5 气象服务材料的质量 (量化按最高5分制进行评估)

结果:共收回201份调查反馈表,认为气象服务很满意的占43.3%,比较满意的占52.2%,基本满意的占3.5%,认为气象服务不满意的占1%。从这一结果看,各行业对当前气象服务情况总体比较满意,但离一些特殊行业的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突发气象灾害面前,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显然不够。

表4 气象服务材料的质量

评分5分(很满意)4-5分(比较满意)3-4分(基本满意)3分以下(不满意)

行业统计数8710572

2.6 气象服务网站质量 (量化按最高5分制进行评估)

结果:共收回201份调查反馈表,认为当前气象服务网站满意的占36.3%,比较满意的占36.8%,基本满意的占17.4%,不满意的占9.5%。从这一结果分析,有相当行业、用户对我市气象服务网站不清楚,认为气象服务网站相关内容更新还不太及时,同时认为气象服务网站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今后这方面应加强。

表5 气象服务网站质量

评分5分(很满意)4-5分(比较满意)3-4分(基本满意)3分以下(不满意)

行业统计数73743519

3 调查结果及行业用户建议

经过为期30天的访谈式调查,结果表明,行业气象服务效果显著,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对各行业的工作、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了一定的效益,行业用户对行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基本还是满意的,在沟通访谈中大部分行业用户代表提出了比较中肯的建议,归纳起来的意见有:希望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要求加强中长期天气预报内容;建议延伸乡镇区域的定点定量天气预报;特殊天气要及时公告;希望实况资料能及时免费上网查询;建议增加旅游、医疗、蔬菜生产等特殊行业的气象服务;气象服务网站服务功能要加强;需增加湿地、局部小气候气象服务信息;建议气象服务网站增加互动功能;涉及行业的气象服务分类不够,内容基本大同小异等等。由此看出行业气象服务与行业用户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行业部门的需要,行业气象服务还有巨大的拓展提升空间。

4 调查反馈情况分析

4.1 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是各行业一致的要求

从反馈情况分析,社会各行业对当前天气预报准确率总体还是比较满意,选择准确和比较准确占到95.5%,被调查者对于目前天气预报准确率不能达到完全准确给予充分理解和认同,但普遍认为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是气象部门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这方面也是气象服务成功与否的基础。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显然是不现实的,需要气象部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巨大投入与气象服务人员引进或开发高科技加工和服务手段才能实现。

4.2 气象服务材料内容需细化充实

此次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气象服务产品的内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但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单一,格式化、套路化严重。有些对局部地域天气敏感的行业明确提出气象服务材料内容不够详细,对于其行业针对指导性不强,区域性天气预报不够明确,希望气象部门能在制作气象服务材料时,能尽可能多的考虑各方因素,充实预报内容,能真正为全地区各行业起到决策指导作用。行业用户的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行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气象部门应针对性的发展定点定量预报服务,充分利用气象自动监测网,逐步开展分区分片预报。

4.3 气象服务材料的时效性还有待提高

调查反馈中还发现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材料及时性提出疑问,经过沟通解答,分析出存在这一问题的因素:气象部门本身由于技术层面和数据收集能力存在不足,导致气象服务产品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气象服务材料再经过多种信息渠道传递,中间可能会出现部分信息传递迟缓的情况;气象服务材料传递到行业用户处,其行业决策层也可能会因种种原因未在第一时间收看到气象服务材料;综合以上,要根本解决此问题,还要多方加强沟通,气象部门对行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重视度,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准确、全面、及时的气象服务产品,马上利用稳定、迅捷的通信手段发布出去,与此同时利用短信等方式通知行业用户负责人告知气象服务材料的出现。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突发转折性天气时应考虑行业用户需要,设置人工咨询服务,并在重要天气过程之后,马上做好跟踪调查服务工作,收集灾情统计分析,评价气象灾害对其行业造成的影响程度,制定完善的行业气象防灾减灾量化标准,减少今后类似过程的灾害损失。

4.4 行业气象服务产生的服务效益很难界定评估

行业气象服务不同于公众气象服务,服务的关键是在服务中让用户直接感受到效益,目前阶段主要体现在利用气象服务产品决策调控生产经营,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增产增收、提高效益、目的性销售、防灾减灾这六个方面,但很多时候行业用户不会把这部分直接经济效益界定给行业气象服务,在此次调查中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行业用户代表对于气象服务对其行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衡量角度差异比较大,但值得肯定的是被调查的绝大部分行业、部门都认为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能直接或间接为其带来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这让今后拓展行业气象服务有了很大的动力,关于效益评估方面,行业气象服务人员不可能全面掌握社会各行业部门的技术知识,只能通过与被评估行业专家合作才能在短时间内融入其行业中进行详实的评估工作。

4.5 气象服务网站行业气象服务还存在不足

现有的气象服务网站在行业气象服务部分信息发布内容单一,很多都是决策服务产品直接发布,没有经过服务化加工,很难体现出对特殊行业的细致特色服务,信息传递单向性问题严重,应建立起双向性互动的网络联系方式,气象部门能快速了解行业用户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产品的多样化、直观化、系统化改造,还可通过网站投票调查、特殊行业个案分析调研等方式进行自身强化提升,不停地提高气象服务网站总体质量,行业用户通过网站的气象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在突发气象灾害时的分析与防灾避险能力。

总之,衢州的行业气象服务前景广阔,同时对于气象服务工作者来说任务艰巨,行业气象服务肯定大有可为,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骆继宾.气象服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2] 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

[3] 周韶雄.气象科技服务相关概念的发展与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5,(2).

[4] 何乃民,吴艳.展望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气象,2005,(2).

气象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篇4

一、气象从业人员现状描述

(一) 气象从业人员的职工学历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气象统计年鉴2008》数据可知, 拥有研究生学历的职工一共有2337人, 其中博士级博士后学历的气象从业人员有449人, 硕士有1888人。本科生最多, 有17625人。大专、中专及以下的职工总共有33359人。这么算来, 研究生只占了所有气象从业人员的4%, 所占比例相当小;本科生站了33%, 仅仅占了所有职工人数的三成;专科学历的职工站了约63%, 占据了多半的比例。说明我国气象部门的中坚力量仍然是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

(二) 气象从业人员的职称分布情况

从《中国气象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中, 我们明显可以发现, 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职工占了多数, 正高级的人数相对来说极少, 副高级人数相对而也较少, 整个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职工数仅仅占了全部职工数的大约10%。另外, 无职称的职工数也比较多, 大约占了全部比例的15%;初、中级职称的人数较多, 但是同时也表明他们在职业专业技能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 气象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

第一, 气象从业人员的劳动环境因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一部分负责实际业务的的劳动者, 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 由于勘测数据等工作内容, 他们工作的地方经常受自然因素的干扰, 比如风雨雪等。也有一部分的气象从业人员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意识里的那一类从业者, 他们常常会在气候恶劣的地方做天气研究等;第二, 气象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因编内和编外的身份而区分开来。例如编内人员的养老保险通常是直接通过国家财政支出, 因此, 平常并不直接从个人工资以及气象部门支出;但是, 编外人员则是像普通企业的劳动者一样, 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保险费用。

(四) 气象部门的经费

气象部门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是由国家支出, 各省、市、区、县等气象部门的经费则是由上一层级的气象部门管理分配。此外, 不少气象部门不断推出有偿的气象服务, 以此来增加本部门的活动以及研究经费。例如所有建筑都需要避雷针等防护工具, 尤其是随着地产行业的发展, 高楼耸立, 更加需要比普通避雷针更精密的设备。一些公司在投资生产前, 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等条件是否适合该公司的产品发展等, 他们也需要想气象部门申请相关数据以供研究。这些都是气象部门有偿服务范围内的事, 既可以帮助出资方解决他们自身解决不了的难题, 也可以缓解一下经费压力。

二、气象行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培训要求不能被满足

在气象从业人员中, 我们明显感觉到, 职工的整体学历不够高, 专科学历的员工占了总体职工数的一多半。在这些较低学历的职工中, 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的原因, 年龄较大是一大特征。在职业技术等级上, 初级和中级职称的人数占多数。究其原因, 一是职工工作稳定后不思进取;二是因气象部门对员工技术职称并无硬性要;三是缺乏相关培训。

(二) 有偿性气象服务缺乏宣传

有偿性气象服务是指, 气象部门在对外提供气象服务时收取一定报酬的服务。气象服务实际上就是一种科技服务, 任何一项气象服务背后都囊括了许多的科技含量, 并且是以一定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气象部门对一些气象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 仅仅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气象产品上的综合体现。气象部门作为政府属性的公共部门, 在向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如天气预报、环境质量等气象服务的同时, 并没有向公众收费。但是, 当部分个体或团体对气象服务有特殊要求时, 便形成了市场需求,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也应当向气象部门给付一定的报酬。收费是合理的要求。气象部门又对自己的产品缺乏宣传, 最终导致有偿性的气象服务及产品受到争议和排斥。

(三) 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

刚刚在现状描述中已经指出, 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险上的差别, 仅仅是以养老保险为例的。现在我们以此为基础继续展开说明。我们了解到, 编外员工的养老保险不成问题, 气象部门都依法为其缴纳保险金。编内职工如果从一而终的从事气象工作, 那么等到退休的时候, 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 如果编内员工中途跳槽, 并不愿意继续在气象行业就职, 那么, 之前他所工作应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问题如何解决呢?由谁来支付?这一点无论是在法律法规或者部门的规章制度中, 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这个问题也给有换工作想法的员工造成了困扰。

(四) 不公平现象较为普遍

在气象部门中, 各种隐性的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第一, 做同样一项任务, 做得多的人和做得少的人, 得到的报酬是相同的, 这样不仅挫伤了积极员工的积极性, 也使得懒散员工的懒惰性更加强烈;第二, 编外员工和编内职工相比, 都是出于同样的职位、做同样的事情、承担相同的工作职责, 但是薪酬却大大的不相等。更有甚者, 编外员工有时候从事更多的事情, 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低于编内职工。这样以来, 不但打击了编外员工的积极性, 也将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产生影响;第三, 在升职问题上, 气象部门的升职与其他公共部门并无差别, 是以员工的工作年限为主要判断点。这样一来, 一些有建树的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则会受到影响。

三、解决气象行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建议

(一) 完善培训体系, 强化自主培训意识

针对我国气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 学历水平和技能水平还有很大欠缺的情况, 完善培训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 主要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其中各自的培训内容则也不相同。从岗前培训的角度出发, 则培训对象主要是新招聘录用的员工, 主要是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组织其学习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 让他们了解组织的发展历史等, 从而建立良好的归属感, 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在职培训的角度来说:在管理层人员方面, 还应当增加其经济知识、管理技能、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有能力管理好现有的组织;在机关工作人员方面, 则应增加其关于公文写作、与人相处、沟通交流的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在气象业务人员方面, 主要是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促进业务技能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 以多种方式合理增加经费来源

气象部门的经费仅仅靠国家的支付, 是远远不够的。但是, 气象部门有着自身技术上的优越性,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和产品服务, 展开合理的收费, 进而增加其经费来源。最为重要的就是, 在进行有偿服务之前, 必须改变社会大众较为传统的气象服务免费的观念, 从市场经济角度、气象产品以及气象服务所含有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科技含量等角度, 通过媒介向大众宣传, 让他们接受有偿性的气象服务。此外, 还可以通过与相关的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组织进行合作, 即达到技术研发的目的。也能促进相关内容的培训, 更能获得相应的活动经费, 或者能够节省某些方面的培训经费。

(三)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虽然本文所提出的一部分气象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 与大众心中的社会保险问题有所偏差, 但是, 如果不将这一问题解决好, 就会导致持有这些问题的气象从业人员没办法安心工作, 只有解决掉这些后顾之忧, 他们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身价值, 为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据了解, 在编人员的养老保险解决途径, 是在劳动合同上约定本来的养老保险金, 并且有相应的保险公司负责, 在员工离职时, 由保险公司或者气象部门将员工应得的保险金缴齐。但是, 这也是现有保险制度的缺陷, 应当通过不充条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 从事气象方面的工作, 中高级技术人员跳槽的并不多, 关键在于组织要用正确的组织文化、管理方式、激励措施等留住人才。

(四) 健全激励机制, 优化管理模式

第一, 增强激励方式, 实现同工同酬。在激励方式上, 我们应当从多种方式出发, 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奖励。在精神层次上, 我们可以颁发荣誉证书、授予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使员工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在物质方面, 我们可以在绩效工资上予以体现, 另外可以提供旅游等机会以奖励工作出色的员工;在岗位升迁方面, 树立能则上不能则下的原则, 打破传统观念和原则, 使组织充满活力;实行同工同酬, 可以使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促使编内人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 奖罚分明。如果因个人原因, 比如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等原因, 导致绩效较低, 则应当接受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则应根据各组织的情况而定, 例如情节严重者, 可以撤销其编内身份, 使在编人员明白自身处境, 增加其竞争压力。处罚从另一方面讲, 也是对绩效优秀的人的一种肯定。

第三, 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之后, 必须要有合理的管理方式,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学习, 促进自身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用合理有效地途径, 推行新的激励措施, 保证奖惩制度的执行。从而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气象行业 篇5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防雷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燃气防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燃气场站及设施、燃气金属管道、电气系统及电子系统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城镇燃气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既有城镇燃气系统的雷电防护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计。注:本标准中储气罐均含储气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新闻公报,其随后的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式、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HGJ28-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城镇燃气 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新型复合燃气。3.2低压储气罐

工作压强(表压)在10kpa以下,依靠容积变化储存燃气的储气罐和干式储气罐两种。3.3高压储气罐

固定容积储气罐。工作压强(表压)大于0.4MPA。领依靠压力变化储存燃气的储气罐。3.4调压装置

将较高燃气压强降至所需的较低压强调压单元总称。包括调压器及其附属设备。3.5调压站

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的调压建(构)筑物中,承担用压强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及高压室的建(构)筑物等。3.6调压箱(调压柜)

将调压装置放置于专用箱体,设于用气建)构筑物附近,承担用压强的调节。包括调压装置和箱体。悬挂式和地下式箱称为调压箱。落地式箱称为调压柜。3.7引入管

室外配气支管与用户室内燃气进口管总阀门(当无总阀门时,指距室内地面1为高处)这间的管道。3.8管道暗埋

管道直接埋设在墻体、地面内。3.9管道暗封

管道敷设在管道井、吊顶、管沟、装饰层内。3.10燃气场站

门站、储配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压缩亚氯瓶组供应站、液化天然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等称为燃气场站。3.11燃气输配系统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

3.12防雷区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那些区。3.13防雷装置

LPS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3.14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15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4 基本规定

4.1城镇燃气的雷电防护应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城镇燃气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功能分区及管网布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4.2城镇燃气的防雷设计应依据以下内容:

国家和地方的防雷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防雷技术标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关资料。其他资料。

4.3城镇燃气防雷工程应根据其施工进度适时跟踪检测,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测。4.4城镇燃气经营者应做好防雷装置日常检查、维护与维修。

4.5城镇燃气如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协助做好雷电灾害设计工作,并及时进行整改。5 燃气场站及设施 5.1一般规定

5.1.1燃气场站内储气罐和瓶装销售库房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中有关规定,分类见附录A、附录B。

5.1.2爆炸危险环境内电气防爆等级应符合GB50058的分区的设计规定(见附录C)站区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以及管道分支处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符合HGJ28的规定。

5.1.3站区内储气罐、罐区、露天工艺装置及建(构)筑物之间,以及与站外建(构筑行之间的间距应符合防雷安全距离的要求。

5.1.4电气和电子系统设备所在建筑物,应根据GB50057R的要求进行防直击雷设计。5.1.5在一个建筑物内,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的电子系统设备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小值。5.2储罐区

5.2.1在储罐区内架设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将应将被 保护物置于LPZOB区内。

5.2.2当储罐顶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可以用顶板作为接闪器,若储缺罐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防直击雷装置。

5.2.3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直接在罐体上安装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纡作电气连接。浮顶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复绞线。对于内浮顶罐,钢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截面积小小于16MM2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不锈钢钢丝绳。

5.2.4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且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5.2.5钢储罐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当钢储罐仅做防雷电感应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欧。

5.2.6罐区内储罐顶法兰盘等金属构件应与罐体可靠电气连接,不小、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放散塔顶的金属构件亦应与放散塔可靠电气连接。

5.2.7当地下液化石油罐的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5.3调压计量区

5.3.1调压站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设于空旷地带的调压站及采用高架遥测天线的调压站应单独设置防雷装置。

5.3.2当调压站内,外燃气金属管道为绝缘连接时,调压装置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

5.3.3在调压站内设备应置于LPZ0B区内。6燃气金属管道 6.1一般规定

6.1.1地上燃气金属裸管与其他金属构架和其他长金属物平行敷设时,当净距小于100MM,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N,交叉敷设时,当净距小于100MM其交叉点应用金属线跨接。

6.1.2架空敷设的燃气金属管道的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0M~300M处,应设置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接地点应设置在固定管墩(架)处。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不应大于10欧。6.1.3进出民用建筑物的燃气管道的进出口处,室外的屋面管、立面管、放散管、引入管和燃气设备等处均应有防雷(静电)接地装置。

6.2燃气金属管道不宜敷设于屋面,当实际条件无法满足时,燃气金属管道可敷设于屋面,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A屋面燃气金属管道、放散管、排烟管、锅炉等燃气设施应设置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并远离建筑物的屋檐、屋角、屋脊等易受雷击的部位。

B屋面放散管和排烟管处应加装阻火器,并就近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电气连接。

C屋面燃气金属管道与避雷网(带)至少应有两处采用金属线跨接,且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当屋面燃气金属管道与避雷网(带)的水平、垂直净距小于100MM时,也应跨接。D屋面燃气管与避雷网之间的金属跨接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宜优先选用圆钢。

E当燃气金属管道由LPX0区进入LPZ1区时,应设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两端的管道应分别就近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小于10欧。6.3建筑物外墙燃气金属立管

6.3.1建筑用户分支管与外墙燃气金属立管相连时,应设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两端的管道应分别就近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小于10Ω。

6.3.2沿外墙竖直敷设的燃气金属管道应每隔不大于12m就近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连接。6.4引入场站的架空燃气金属管道

6.4.1进出场站的架空燃气金属管道,应在场站外侧做接地处理。

6.4.2当燃气金属管道采用地上引入方式 进入场站时,电绝缘装置宜设置在引入管出室外地面后穿墙入户之前的位置,将抱箍设于室内燃气金属管道上,再通过等电位连接线至总等电位连接箱,如采用绝缘法兰与外置放电间隙的组合形式,则应安装在室内燃气 总阀门之后,绝缘法兰两端的燃气金属管道用放电间隙进行连接后,通过等电位连接线至总等电位连接箱。6.5其他

6.5.1埋于地下的金属跨接线,应采取直径不小于10MM热镀锌圆钢。

6.5.2当燃气金属管道螺纹连接的弯头、阀门、法兰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欧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7电气系统 7.1一般规定

7.1.1城镇燃气系统的低压配电线路宜全线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敷设,在各防雷分区交界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或外套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

架空线路严禁穿越场站。自场站外引入场站的电源线路,当全线采用埋地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小于15M。

7.1.2场站内配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按照GB50057要求安装多级电涌保护器,宜为三级。该电涌保护器应具有防爆功能,且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相匹配。

7.2场站内接地干线应在不同方向上与接地装置(站场 内地网)相连接,且不应少于两处。7.3场站内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间距应不小于3 m,与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亦可合并设置。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小值。

7.4场站内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接地,除照明灯具以外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接地线,该接地线如与相线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时,应具有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其他金属管线,电缆的金属外皮等,只能作为辅助接地线,且接地电阻佱应小于4欧。

7.5场站内的照明灯具可利用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管线系统作为接地线,但不能利用输送易燃物质的金属管道。8电子系统 8.1一般规定

8.1.1城镇燃气系统的室外信号传输线为金属线时,宜全线采用有屏蔽层的电缆或穿金属管道埋地敷设,在入启用上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或外套金属管接到总等电位连接带上。

当全线采用埋地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架空线,并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3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小于15M。

8.1.2场站内电子系统的线缆,宜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安装SPD。

8.2金属导电物(如通信线、数据线、控制电缆等的金属屏蔽层和金属管道等)进出建筑物和电子系统机房时,应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

气象行业 篇6

关键词:行业高校,气象特色,计算机专业

行业高校是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在参考前苏联的办学模式下, 为了实现专业化教育而组建的一类极具中国特色的单科性行业院校。原先隶属于中央部委, 围绕行业需求, 依托行业发展, 从1993年开始, 绝大数的行业高校被划归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管理, 但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以下简称南信大) 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气象行业高校, 其前身是1960年由中国气象局创建和管理的南京气象学院, 2004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 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现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共建 (2) 。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 课程定位

近年来, 南信大为了鼓励各学科的学生进入气象领域, 学校制定了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3门气象类课程, 根据要求, 南信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以下简称南信大计软院) 在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3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气象特色”课程模块, 模块中包含了《大气科学概论》、《气象信息系统工程》和《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3门气象类特色课程, 为了具体说明问题, 本文将以《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为例来探讨具有气象特色的课程建设 (3) 。

2. 教学目标

《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作为气象特色课程之一, 旨在为气象相关部门输送计算机专业和气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目标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气象领域相关业务, 打好行业知识基础, 促进并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 (4) 。

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1. 教学内容

《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开设于第6学期 (即第三学年下学期) , 总课时为32学时, 其中理论课时24学时, 实践课时8学时。在大气科学概论、程序设计基础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分为:概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系统概述、气象资料编码、气象数据压缩和气象通信网络, 共6章。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样利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去处理气象数据。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南信大计软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结合气象部门的需求, 实施“专业+行业”复合模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课程设计的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 将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到气象信息处理中去,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 到第6学期为止, 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全部开设并学习完毕, 因此在本课程中, 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以前学习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气象处理上。为了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环节在本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 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课程考核的规定。

以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为例。

⑴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地面气候报文的译制”。

⑵提供课程设计的概要设计:因为题目是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给定的, 鉴于学生对于地面报文格式和译制的流程还不熟悉, 因此概要设计由教师提供给学生, 方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课程设计阶段。下图 (图一) 为地面报文译码流程图。

明确课程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对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进行实现 (具体采用什么计算机高级语言不限) , 能够任意地译出地面报文中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次的某站点的各气象要素值。要求根据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给出译码的详细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地面报文译码功能流程图以及关键代码。最后运行与测试, 主要针对每旬的第一天进行旬报译码和每月的第一天进行月报译码, 并显示结果。

3. 考核体制

综合考虑《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 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设计 (论文) 的形式。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实践学时内完成, 如若完不成, 可以由学生自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设计完成后需要书写课程论文, 最后考核得分分为两个部分:系统演示和课程论文。

以上一小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例给出评分标准:

查看源程序代码, 根据要求应在课程设计论文中给出关键代码, 以最为简单的C语言编程为例, 源程序中应该要看到以下几个功能:地面报文文件名生成、判断是否是地面报文文件、读取报文中某一行、读取各气象要素 (5) 。若功能代码完整, 并程序运行正确, 最终成绩评定为“及格”档。代码示例如图二。

系统运行并测试:给出至少3组不同的测试数据, 用于测试系统的逻辑性是否正确。若测试大部分正确, 最终成绩评定为“良好”档。

查看课程设计论文, 查阅“详细设计”和“运行与测试”部分, 若基本阐述清楚, 也有运行结果的截图 (如图三所示) , 最终成绩评定为“优秀”档。

三、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1. 课程建设成效

以南信大2009级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为例, 已经有300多学生上过《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这门课程,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 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以下两点成效:

(1) 通过学校丰富的气象行业活动。比如学校定期举办的气象日活动、参观气象台等, 激发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兴趣, 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气象业务相关运作的了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气象行业中的积极性和热情, 增强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归属感和服务意识。

(2) 通过课程设计 (论文) 环节。结合具体的实践实例, 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能够做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气象业务处理的问题, 实现了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课程改革

行业高校的教学模式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 普通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适合行业特色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进行调整, 目前已经使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6) , 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 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既巩固了本身的专业知识, 又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气象学科的结合,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专业、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项目教学法”, 南信大作为气象行业的突出代表, 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联系有关气象部门, 将项目和课题资源引入课堂, 让学生零距离地参与其中,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也为课堂教学由片面的理论教学为重心转移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实施中去。

总之, 在气象行业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气象特色课程, 作为具有一定独特品质的特色课程, 必须要找准定位, 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最终才能让气象特色课程真正发挥出其特色, 让特色课程的建设更加适应气象行业, 能更多地培养出适应气象部门的新型人才。

注释

11王忠民, 王陆海, 韩俊刚.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1 (3) :4-8.

22王骥, 詹瞻远.行业高校的特色建设与国际化发展——高校特色发展中外校长论坛综述[J].阅江学刊, 2010 (4) :66-70.

33吴立保, 管兆勇, 郑有飞.制度变迁视角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6) :5-8.

44肖云, 郑有飞.行业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 2013 (7) :86-90.

55闫淑杰, 周国柱, 卫徐刚, 苏霞.基于VisualC++程序设计语言的地面气候旬月报的报文译制[J].山西气象, 2007 (1) :28-31.

气象行业 篇7

1 气象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气象影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但是, 在目前的气象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 因为在选人、管理、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从而使整个气象影视行业的人才队伍出现了不少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

1.1 选人机制存在缺陷

上文已经提到, 目前, 气象影视行业的人才队伍由事业编制职工和招聘职工两部分组成, 招聘职工在整个行业职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气象影视行业的发展迅速上升。在招聘职工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高素质人才无法及时引进, 这对于整个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非

1.2 复合型气象影视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 气象影视部门的编导、主持人、编辑等岗位的职工大部分毕业于广播电视类、计算机等专业, 很少有气象专业毕业的人员, 至于即懂气象又懂影视的复合型人才则是少之又少。

1.3 系统的人才培训、培养制度还需健全

在气象影视部门, 对新进的有事业编制的职工, 一般进行为期三个月左右的气象知识培训, 而对招聘的职工, 则很少进行气象知识培训;在日常的工作中, 缺少对职工进行气象、影视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培训。总之, 气象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这必将会成为整个行业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制约瓶颈, 所以, 气象影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提出必要的对策, 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2 解决气象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 要解决气象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必须从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入手, 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以便为行业的发展建设一支素质硬、本领强的人才队伍。

2.1 建设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拨体系, 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气象影视部门应建设一套包括人才选拔制度、审核制度、监督制度等在内的人才选拔体系, 使人才选拨工作公开化、公平化、公正化, 确保为行业建设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 为行业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2 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系, 为职工创造优质、舒适的工作环境

气象影视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招聘职工的薪资待遇和解决招聘职工的保障性福利。建立按劳分配的分级薪资标准。为职工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为职工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 使职工能够安心地工作。

2.3 不断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 气象影视行业的职工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毕业的气象类专业、影视相关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等, 但这些职工要么缺乏气象知识、要么缺乏影视相关知识, 即懂气象又懂影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建立健全职工的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鼓励职工参加气象或者影视有关的专业培训及继续教育, 不定时组织职工进行气象或者影视知识的培训, 陆续将职工培养成为复合型的气象影视人才, 彻底提高气象影视人才队伍的素质。

2.4 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 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气象影视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 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 使人才招聘、职工奖励、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工作都能够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进而为整个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2.5 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根据气象影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认真做好人才队伍现状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 制订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确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目标, 提出有力度、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行业建设, 充公发挥行业的相对优势, 以培养适用的人才为主, 努力改善人才环境, 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和尖端人才, 打造质量硬、素质高的人才队伍。面对气候恶化和气象灾害逐渐增多的客观现状, 气象影视行业所承担的公共气象服务职责会越来越重要, 各级各地气象影视部门必须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重量, 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各类预报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为各行业的建设、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 大力发挥行业的社会效益。同时, 气象影视业务已经成为一个行业, 要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气象影视行业无论是要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还是要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始终都是基础;所以, 气象影视行业必须不断发现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 不断探索创新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模式和方式, 以便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12) .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 .

[3]崔永泉, 高福安, 宋培义.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9) .

[4]朱定真, 张槑丽.我国气象影视人才的现状及其出路.青海气象, 2010 (3) .

[5]韦宁.气象影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探析.管理观察, 2009 (32) .

气象行业 篇8

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在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在中间件系统、Web服务以及面向服务架构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主流的分布式对象技术有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DCOM以及Java/RMI。然而,CORBA缺少方便的开发工具和强有力的厂商支持,COM/DCOM跨平台性较差,RMI对多语言集成的支持却很弱。而微软的.NET Remoting作为一个丰富的、可扩展的平台,提供了高效的、安全的处理远程对象的方法,非常适合通过网络访问资源。本文就通过.NET Remoting技术,来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同步,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气象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 分布式数据库与数据同步技术

2.1 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指数据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逻辑单位联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分布性和逻辑协调性。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被计算机网络联结的每个逻辑单位,称为站点(Site)或结点(Node)。一个用户如果只访问他注册的那个站点上的数据则称为本地(或局部)用户或本地应用;如果访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中的数据,则称为全局用户或全局应用。

2.2 数据同步技术

数据同步技术通过使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库站点之间的数据更新的同步,达到使数据分布存放的目的,从而实现数据库的分布式处理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用户透明地处理和使用数据,大大增加了站点的自治性。

3. NET Remoting技术

.NET Remoting提供了一种允许对象通过应用程序域与另一对象进行交互的框架,它在很多方面可以认为是DCOM(分布式COM)的升级。它为进程间通信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方法,可将远程处理的对象与特定客户端或服务器应用程序域以及特定的通信机制隔离开来。因此,这很灵活且容易自定义,可以用一种通信协议替换另一种通信协议,或者用一种序列化格式替换另一种序列化格式,不必重新编译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3.1. NET Remoting技术的基本原理

.NET Remoting技术基于网络传输技术来实现客户通道与服务器通道间的通信。当客户端需要访问服务器端时,通过传递对象引用以获得远程对象的代理。对于客户程序来说,代理提供了与远程对象完全一样的方法和属性。当代理的方法被调用时,就会创建消息,并将这些消息串行化发送到客户通道中。服务器通道则使用格式化程序并行化消息,从而将方法发送给远程对象。这样,客户端就可以像使用本地对象一样来操作远程对象了。

3.2. NET Remoting技术与Web Service的比较

.NET Remoting和Web Service是.NET框架下构建分布式应用的两种典型方案。两种方案都支持事务处理机制、负载均衡和语言无关性。Web Service可以响应来自任何支持HTTP,XML,SOAP协议的平台请求,更能实现异构系统、跨平台系统的集成,但其支持的XML、SOAP消息文本数据因附带较多的格式数据,降低了数据处理效率;.NET Remoting仅能支持构建在CLR基础上的托管应用程序,但其既支持XML,SOAP的消息文本数据,又支持基于TCP channel信道的二进制数据,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4 数据同步技术分析

4.1 数据同步过程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采用典型的三步数据同步过程,同步时由源端以推式方式进行。该模型适用于具有触发器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利用触发器来捕获源数据库的差异数据。数据同步系统由捕获差异数据模块、分发差异数据、更新差异数据模块三部分组成。

4.2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数据同步模型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工作时首先由下级服务器的源数据库通过触发器捕获变化了的数据并将其存储于差异数据表中,利用ADO.NET技术将差异数据表关系模式转化为XML Schema模式,并将差异数据表中的数据填充为XML文档,经过对XML文档加密处理后,调用上级服务器中的远程对象,获得远程对象的相关方法,将得到的DML同步队列应用于上级服务器的目标数据库当中,这就实现了同步周期内的一次数据同步。

5 在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为避免大量的观测数据造成网络流量负担过重,我们通过完成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数据同步传输是其中重要一个环节。考虑到目前多数气象台站计算机终端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采用了基于.NET Remoting远程通信的分布式应用方案,以得到更多的协议支持、更高的沟通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5.1 系统的实现环境

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动气象站远程数据同步处理的分布式应用,数据库采用SQL Serve2005,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程序采用易于网络编程的C#语言实现。

5.2 程序的实现

为满足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分布式数据的同步需求,我们将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应用于业务实践,解决了如何捕获差异数据、如何利用XML作为媒介导出数据、如何基于.NET Remoting实现同步数据传输以及如何解析XML文件等问题,最终实现了分布节点间的数据同步。

在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先创建一个接口程序集,即中间业务层代码,并将其编译成动态链接库,用于在服务端部署远程对象。在服务器端,主要需要数据库的访问和远程对象的发布,数据库访问我们通过ADO NET来实现,ADO.NET可以方便、高效和可靠地访问数据库,同时易于解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问题。远程对象是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远程对象与其它类用户对象惟一的区别在于远程处理对象支持引用调度,因此远程对象必须从System.Marshal By Ref Object对象派生。在客户端,客户服务层采用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实现,为了实现与远程对象的通信,必须添加对远程对象和.NET Remoting名称空间的引用,并激活远程对象。

6 结束语

.NET Remoting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扩展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数据资源,实现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采用.NET Remoting分布式远程对象处理方法,建立了一种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上能够使用的数据同步模型,并将该模型成功应用于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解决了网络环境中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传输问题。经过一年来的业务应用表明,采用.NET Remoting技术可以简化分布式远程处理的开发过程,是一种可取的分布式数据同步应用解决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XML,.NET Remoting技术,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明宇.基于.NET框架的分布式系统应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3.3

[2]陈绪君,胡君红,张大斌,金灿,秦鑫..NET框架Web Service和.NET Remoting分布式应用解决方案及评价[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9).

[3]姜亦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同步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4]李素萍.分布式数据库的同步更新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6期.

[5]MacDonalod M,MicroSoft.NET分布式应用程序:集成XML Web服务和.NET远程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周伟,刘丰.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第10期.

气象行业 篇9

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 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 把优势学科建设同战略优先行业特色建设 (2011计划) 相衔接。“强调传统, 强调特色”就是指行业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等方面, 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随着很多部属院校的下放及“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 行业人才培养的属性逐渐减弱。当务之急是结合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以, 作为我国气象行业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强化行业特色, 即强化气象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气象人才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如人才总量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气象基础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脱节、人才结构单一和布局不合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低、高层次人才和关键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性差且地域分布不均, 尤其是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用户需求分析等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等[1,2]。同时, 就业市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尴尬局面[3], 如最新的国考50个冷门专业, 大部分都是气象和地震局之类。究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 这是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所致, 归纳如下: (1) 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统一, 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与企业需求错位; (2) 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 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雷同,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度不够; (3) 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脱节, 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而实践则仅仅停留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表明, 行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 而课程体系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的学术性、职业性和灵活性, 不适应行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 改革、优化或重构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 刻不容缓。在总结和提炼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 (公共气象服务) 专业的具体实情, 借鉴其他院校应用气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探索适合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革新课程体系, 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2. 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标准是连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把行业标准内容渗透到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和课程体系中,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满足社会、行业或企业对行业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兼顾了职业的实用性和职业发展性。融入了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 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在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 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完成, 尤其是校企合作[4]。同时, 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 并能建立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

3. 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1) 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的调研、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和论证, 确定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 (2) 对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教学科研等岗位分析, 提取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3) 选择与气象服务发展要求匹配的行业职业标准, 确定各岗位的行动领域能力及要求; (4) 明确自身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确定适合区域行业发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 (5)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 把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任务中, 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 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 (6) 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最后, 值得强调的是构建过程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实施过程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 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 及时优化课程配置及更新教学内容。

3.2 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行业型高校课程体系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 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可见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 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3.2.1 课程设计

首先, 针对气象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 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应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模块中。近年来, 围绕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需要, 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 初步建成了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雷电灾害防御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过程”的实施方法组织教学, 创设形象的职业情境, 使学生真正经历气象项目式工作模式。另外, 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研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 提出建设性意见。再者,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更新, 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基于行业标准的动态性, 抓住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增设新专业新内容;摒弃过时或不实用的技术和教学内容, 增补以往教学中反映不够或未涉及又实用的技术和内容, 吸收气象服务学科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 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凸显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科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3.2.2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全部开设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及其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涉及多学科的课程领域, 可采用如下思路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家访谈确立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进程等转化成学习领域, 针对合并后的学习领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序列、教学情境等内容划分学习单元, 再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 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借鉴实训基地的教学经验, 综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实训团队的实训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开发成果, 集思广益, 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统合, 综合核心课程要系统, 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 必修课与选修课平衡并有机联系。另外, 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 学校还要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同时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拓宽应有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基础应用工具的能力, 涉及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体现气象服务交叉学科的特色, 涉及气象、管理、法律、新闻等知识, 主要包括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基础、天气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基础、新闻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 培养学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知识, 包括应用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统计学、现代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学、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污染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气象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图形处理等课程。实践课程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 (1) “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实训使学生了解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发布的流程和平台, 数据库的开发等; (2) “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业务平台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方法; (3) “决策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环节中的产品特性、业务流程、工作机制、业务平台等; (4) “公众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服务的分类、产品、业务流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等; (5) “专业气象服务”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林牧渔、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卫生、能源等气象服务及其流程等。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3∶4∶8∶5为宜, 也可适当增加设计类或实训课的比例[1]。

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低年级主修的学位必修课程, 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 强调专业的宽泛范畴。专业 (或基础) 课程是针对已经有初步职业取向的二、三年级学生而设计, 在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 (或基础) 课程基础上, 分别为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制定该方向的专业选修 (或基础) 课程, 让学生尽可能宽地了解专业基础, 结合职业取向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设计类 (综合) 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 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实践课程是为高年级学生定制的以就业目的为导向的课程组, 不仅培养天气会商、信息技术应用、设备运维等保障性能力, 还培养业务开拓、产品策划及开发、情报处理等岗位生产性能力, 可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进行“分流”培养, 或者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选修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 将学生分流到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等方向, 各自学习一些较适用的课程, 并安排从事相关的毕业课程实训。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高要求及气象业务部门气象现代化的需要, 将气象专业从最初唯一的“天气动力”专业方向, 扩大增加“自动化与信息处理”方向, 将课程结构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做出进一步整合和更新, 增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接口与编程”、“气象数据处理与自动化”及“系统工程与决策”等[5]。同时, 削减原天气动力方向的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扩大应用或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同时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3.2.3 师资队伍

与气象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需要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 打造一支既满足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 又满足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刻不容缓。 (1) 鼓励教师“走出去”, 采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对调岗位、基础气象站挂职、产学研合作、企业实践等形式, 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培训、工作, 体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实施和管理流程;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活动, 并在学生职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体现。 (2) 通过“引进来”的方式,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企业专家把行业发展前沿、新技术新理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及职业核心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2.4 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从仅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评价, 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得以充分体现。 (1) 基于“必需、够用”原则压缩理论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 强调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 强化实践教学[6,7]。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真实或模拟性实践情境, 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2) 强调“学中做, 做中学, 探中学”, 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 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中,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考核机制。除了专家教授以外, 用人单位、师生、家长等都可参加评价。考核对象由传统的知识考核转向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校企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 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课内系统综合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与“校内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拓展训练和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 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8]。基于对气象服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 整合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构建起逐步培养各阶段对应能力的由必修实验 (实践) 和选做实验 (实践) 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技能, 设置6-9个训练项目, 穿插在整个理论教学中, 进行专项技能训练, 为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按照工作任务, 设置若干囊括多个工作学习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典型项目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计若干指导性选题或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 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4.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初步构建出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 实现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同时, 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 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教学体系, 其中“学中做, 做中学, 探中学”的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定岗实习实践体系, 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并可随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或重建。

参考文献

[1]周显信, 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 2012 (2) :56-60.

[2]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 2012, 104 (4) :5-8.

[3]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 2014, 35 (1) :159-160.

[4]杨家鹏, 阮富坚, 黄海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标准衔接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 2011 (9) :47-48.

[5]谢应齐.面向21世纪努力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教改实践初步小结[J].高等理科教育, 1996, 13 (3) :46-50.

[6]傅宁.航空气象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8 (6) :37-39.

[7]杨亚新.航海气象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6) :17-19, 47, 94.

上一篇:小号训练下一篇:企业基层班组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