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模式(共12篇)
气象模式 篇1
学科课程应该与专项辅导相结合,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气象科普教育工作,成立了气象科普领导小组,构建了“气象乐园”这一气象科普教育模式,对气象教育每学期都有分层计划,有总结,有表彰和奖励。我们以民主、自由、和谐、开放的环境为依托,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和学科课程与专项辅导相结合为模式,力求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造力。
一、营造科学人文氛围
积极营造科学人文的校园环境对学校科技气象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相匹配,必须用主题理念、办学特色统领校园环境和形象的设计,实现校园环境、形象、理念、特色的一体化,形成富有整体感的影响力。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和平、和睦、和善、和美”开展工作,力求积极营造科学人文的校园环境。为积极营造具有科技教育特色的科学人文校园环境,我们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精心布置,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技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我们创建了科技气象教育走廊,该科技气象走廊长达200米,包含手工制作品、气象自然灾害宣传栏等。在校园的北面,有一个主题为“走进气象,关注环保”的气象乐园,这里已经成为学生课余时间摄取气象知识的摇篮,也喜迎了许多学生家长和来访嘉宾驻足观看。
我校还利用了校园广播和学校网络,适时向全校学生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如每天由气象社团的学生播报员播报天气预报,每周三组织气象社团学生开展活动,每周四中午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会播放一些气象知识等。
二、注重教师培训
我校把科技教育工作纳入到整个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关注校本培训,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我们先根据教师特长,精心挑选优秀的青年教师组建科技协作团队,承担科技特色项目的指导工作,然后为科技辅导员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促进其专业技能发展。例如,我们选送教师去上海市普陀区恒德小学和嘉定区气象局参加气象科普知识理论学习,我们每学期至少两次对全体中队科技辅导员进行科技知识讲座与培训,我们还对家长智囊团进行每月一次的进校辅导与培训,并做好相关的辅导记录。
我校针对科技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发展学校特色的高度来提高教师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规范各类制度。我们以制度的形式对学校科技活动的经费、辅导员的待遇、活动的开展、参加培训、教师奖励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制度上保障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课内和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还开设了气象拓展型课程,目前已经完成了小学二至五年级的气象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已经在课程中尝试使用且不断完善。
班队活动也是学校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把科技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爱的主题系列活动。例如,我校的“节能你我他”“我是小小发明家”“抗震减灾知识宣传与逃生演练”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我校还确立了科技教育社会实践点。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考察上海博物馆、松江区科普馆和上海市地震科普馆等;以科技教育为目的,组织学生参观松江区天文馆,认识宇宙的奥妙;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生态植物园,让学生们认识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的情感。
气象模式 篇2
教学素材的开放是指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限定授课教材但指定方向,或限定授课教材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几部国内外较为经典的论著、本领域研究进展的专著和侧重点相差较大的教材作为补充,避免了学生在选择教材时的盲目,同时拓宽了学生对本领域研究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推荐了好的教学素材,如果缺少了教师在开放式课堂上的恰当引导,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再好的教材也会被学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将所推荐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有针对性地列出学生感兴趣的发散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有必要阅读其他教材,使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
其余内容列出框架结构,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
对于一些概念性章节,可以不讲或少讲,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例如在气象学开放式教学中,针对气候异常的原因,不同的教材常有不同的侧重,为了更全面地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查阅不同的教材。
此外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往往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太阳黑子与气候异常的关系,CO2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更好地掌握导致气候异常原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素材的开放不仅包括学生所选用教材的开放,对于为了配合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而需准备的素材也需要开放。
学生为了获取课堂讨论素材,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无形中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此外,目前各高校在图书馆的建设,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开通,配套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都投入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了保障。
2.2 教学方式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式、情景模拟式以及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气和海洋环流”时,我们可以将因大气异常环流造成的某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引入教学中,或者也可将“马纬度”和“贸易风”等一些与大气环流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典故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
再譬如,在学习“水汽凝结”时,可以根据教学资源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来重现水汽凝结物如云、雪等的形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水汽凝结的过程。
气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提供的一些气象要素数据是各行业展开生产服务的基础,掌握各类气象要素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方法,对水文水资源学生来讲很重要,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借助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为学生尽快实现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化提供条件。
2.3 教学活动组织的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
在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概念和理论识记为主的组织安排,借助学生上台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发问,能够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见解,加以组织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提问,还有学生提问;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要对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和追问,从而形成一个师生动态互动的有机过程。
在气象学课程中,“空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一节一直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认识“风”,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风,为什么有风,风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同时搜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典故,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和认识“风”的兴趣。
再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可以“化整为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研究一种气象灾害,围绕该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有效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表不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最后再由老师“化零为整”将各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到一起点评。
教师在点评时,要对学生给出的每种观点都给予简要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并且由此建立学习信心。
2.4 教学考核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论知识,掌握了多少理论技能,多少人通过了结课考试,往往忽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关注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考核。
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最终评价该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并据此改进教学。
在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考核中,我们不限定考核的形式,可以包括随堂提问、发言、小组讨论、分组演讲等单项考核,也包括学生对气象实验器材的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期末的结课考试,而是随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随时进行,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能否能阐明个人观点,在分组演讲中是否表现突出,通过学习是否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等。
在考核内容上,增加主观题型的比例,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做硬性规定,对于主观题的评分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所学提炼个人见解。
3 结语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气象学教学,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从教学素材的推荐、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完全开放,通过开放式课堂上师生间的动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气象学理论课教学的首选模式,但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授课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了,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配合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此外,在开放式教学考核评价中,如何综合各种形式的考核成绩建立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考核形式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科教导刊,(上).
[2] 钱益春,王丽梅.激励理论在开放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1).
[3] 王宏志,李诚,刘建红.《地球概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
[4] 张汉昌,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5]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气象模式 篇3
【摘 要】随着模式识别和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模式识别在气象探测和气象信息数据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总结了在气象领域内应用的一些方法,包括在基于聚类算法的雷电数据应用、神经网络系统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中低空急流、龙卷、下击暴流和阵风锋四种天气现象的分类识别。
【关键词】模式识别;气象探测;聚类;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的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统计模式识别、结构模式识别、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和分类器融合等研究内容。模式识别系统由信息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选择、分类判决等4个部分组成。模式识别主要是应用在其它学科,尤其是在一些文本分类、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在本文主要是介绍模式识别在气象探测和气象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天气的预报预测能力和气象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
一、基于聚类算法的雷电数据的应用
(一)研究雷电的背景和意义
本文分析了一种新的雷电数据应用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将会运用一种聚类算法——K-MEANS算法。气象观测活动中获得的雷电数据通过该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理想的雷暴体聚类中心,这些聚类中心是最佳的雷暴体参数信息的反应。通过对这一聚类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掌握雷暴活动中雷暴单体的生命演变过程,并可以预测雷暴的发展动向。
(二)雷电数据应用的现状
雷电与灾害性天气(如龙卷、冰雹、超级单体和大风)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观测数据表明,云地闪的总数、闪电总数以及这些因素的综合指数与灾害性天气有最直接的关系。天气预报人员可以使用云地闪电数据进行大范围天气监测和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因为闪电演变特征能较好地指示对流的存在、产生、移动、消散、结构、范围、强度和再发展等重要信息。雷电资料对雷达低仰角探测被地物遮挡的地区和国家边界周围以及沿海地区的作用尤为突出。对于因山地和大面积水域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雷电数据对其演变的监测和识别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一定情形下的云地闪与洪水、冰雹、暴雨、龙卷以及微暴流是密切关联的。但这种关联需要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分别进行研究分析。这一课题的广泛研究必须建立在对雷电网络数据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雷电探测网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闪电的活动,跟其它探测设备相比,雷电探测系统还具有以下特点:
(1)雷电数据能够有效地在大面积的雨区内区分出发展中的对流云。
(2)当卫星云图、气象雷达或其它气象资料缺乏时,雷电数据可作补充。
(3)实时的闪电数据可在数秒内报告雷暴的监测结果,这是雷达和卫星所不能企及的。
(4)雷电数据可以瞬间刷新,以帮助识别强对流天气的区域和发展趋势。
2.3 K-均值法聚类和实现处理的大概步骤
1967年,MacQueen首次提出了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算法)。迄今为止,很多聚类任务都选择该经典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找出K个聚类中心 ,使得每一个数据点和与其最近的聚类中心的平方距离和被最小化(该平方距离和被称为偏差 D)。
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对n个样本进行聚类)
(1)[初始化]:随机指定K个聚类中心();
(2)[分配]:对每一个样本,找到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并将其分配到所标明类;
(3)[修正]:将每一个移动到其标明的类的中心;
(4)[计算偏差]: ; (2-1)
(5)[D判断收敛]:如果D值收敛,则return()并终止本算法;否则,返回步骤(2)。
K-means 算法的优点与不足。优点:能对大型数据集进行高效分类,其计算复杂性为 O(tKmn),其中,t为迭代次数,K为聚类数,m为特征属性数,n为待分类的对象数,通常,K,m,t< 实现的大概步骤: 输入:聚类个数k,包含n个数据对象的数据集。 输出:k个聚类。 (1)从n个数据中任意选择k个数据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计算每个数据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把数据点归类到最近的聚类中心的簇。 (3)所有数据点分配完成后,再计算其聚类新的中心。 (4)将新的中心和前一次的聚类中心作比较,如果有变化则转到步骤2,否则,转到步骤5。 (5)输出聚类结果。 二、神经网络系统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一)研究暴雨的背景和意义 暴雨是我国夏季常见的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的研究和预报,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神经网络技术在暴雨中的应用 神经元网络原理模拟人脑的学习、记忆、思维、推理机能,主要是利用其网络模拟预报员从大尺度环境场中捕捉暴雨信息的能力。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与传统规则型专家系统亦不相同,传统型专家系统的规则基于预报员长期的工作经验,规则之间要满足严格的合谐性和完备性条件才能保证推理的正确性,而这两点实际是很难达到的。神经元网络专家系统利用人工神经元来模拟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用网络权系矩阵隐式地表示知识,通过隐单元和节点作用函数实现非线性。通过训练获取知识,利用网络对初值的响应实现推理功能。 大概步骤:依据在一段时间内暴雨的资料,将分布在一定区域的暴雨资料按照经纬度网格化,组成神经元网络待选的感应神经元输入神经元。利用具有一层隐结点的BP网络,设定隐单元的数目为输入神经元数据量的一半,目的是使网络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BP网络建立模式资料与发生暴雨发生所在地的站点降水资料的映射关系,通过网络的学习功能,确定网络权系矩阵,由此对大到暴雨以上的降水进行预报。 三、总结 本文简单的从基于聚类算法的雷电数据应用;神经网络系统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上述方法参考了大量前辈的资料,这里只是一些总结及设想,有一些简单的尝试,还没有大范围的应用。目前模式识别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模式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其中将会推动气象技术的更加快速发展,会更充分利用好气象资料,提高识别精度和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弼成,邵美珍,等. 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 王耀生.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在气象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北京:气象,1987 [3] 孙吉贵,刘杰,赵连宇. 聚类算法研究. 2008 Journal of Software, Vol.19, No.1, 在我国, 气象工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远古时期, 古代科学家就开始着手进行气象预报及分析, 并积累了一大批气象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国古代的气象学理论为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的气象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气象学研究和气象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思正在逐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气象工作的服务水平, 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气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涵 气象服务按照其属性划分, 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 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1]。这四项主要的服务内容共同构成了气象公共服务网络, 也成为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工作的主体内容。 1、决策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决策过程中提供专业性气象信息参考的服务[2]。气象部门根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需求, 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采集、对比等工作方法, 为政府提供气象方面专业化的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对策建议等等。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公共服务基本属性的主要体现, 也能够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政策的制定, 是气象工作服务社会事业的主要方式之一。 2、公众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是现阶段我国气象工作的最主要职能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定时或定期发布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 包括风向、风力、温度、降水等等气候变化信息。这些气象信息不仅对于社会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且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现阶段气象部门提供公众气象服务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包括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天气预报, 还包括利用微博、网页、手机应用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布的实时天气情况等等。 3、专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根据不同行业和部门生产发展需要而提供的带有高度专业性的特殊气象服务, 包括为农业提供的专业农产品种植气象服务、为旅游业提供的旅游业气象报道、为畜牧业提供的畜牧生产气象服务等等。 专业气象服务是随着社会行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 对于气象服务专业化的要求也大为提升, 传统意义上的气象服务通用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例, 很多新型的农作物对于土壤、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通过专业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服务, 种植户可以根据准确的短时天气变化信息及时调整生产方式, 防止自然环境变化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又能够根据长期气象预报, 及时调整播种、收割时间, 确保农作物能够高质量充分生长, 实现增产增收。 4、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3], 包括提供科学化的气象学理论和工作方法、气象专业人才培训培养、气象专业设备的供应等等。气象科技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气象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又能够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公共服务属性, 是未来我国气象工作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领域。 二、提高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水平的建议 当前我国气象部门在提供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具体体现在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服务对象不明确、服务手段单一化和服务专业化水平不够等问题, 急需在今后加以解决。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灾害性气候等不利因素显著增加, 新形势下气象服务的水平亟待提高。为此, 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由于决策气象服务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行为, 因此对于 我国气象部门来说, 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当前, 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决策气象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提高, 为此, 气象部门一方面应当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需要, 采取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气象监测分析方法, 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另一方面, 要提高服务意识, 主动拓展服务内容, 将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由局部化、单一化逐步转移到整体化、全局化和多元化, 开展适应政府宏观调控需要的中长期决策型气象预报研究,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2、完善公众气象服务的形式。气象部门在完善公众气象服务形式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一是提高气象节目的制作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 许多媒体非常重视气象节目制作方式和水平的提高, 如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 就进行了制作方式、演播方式的全新改革, 引进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 利用3D、互联网等技术, 在卫星云图呈现、区域气象状况等方面实现了实时顺畅的切换, 还改变了以往的主持人播报方式。不但增强了节目的服务性和应用性, 也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天气预报》节目的成功改版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气象部门和媒体来说, 提高气象节目的制作水平, 首先, 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将节目提供给公众的气象信息聚焦于实用性和服务性基础之上;其次, 要改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 采取轻松、直观的方法, 将气象专业术语转变为受众能够理解的口语化词汇;第三, 要广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提高气象服务节目的可观赏性。 二是要注重公众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差异。当前国内不同群体公众对于气象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可以预见, 未来这种差异性将会更加明显。不同的社会群体因兴趣爱好等原因, 对于气象服务的内容、方式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这也是未来我国气象部门提供公众气象服务必须要加以重视的。 三是要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实时性。未来气象部门在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提供公众气象服务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互联网媒体信息数据交换实时性的特点, 相应地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实时性, 保持公众气象服务方式与新媒体自身特点的高度契合。 3、全面提高气象专业服务和科技服务水平。 对于我国气象部门来说, 另一个工作重点是要全面提高气象专业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水平;拓展服务领域, 增加服务方式, 为不同的社会行业和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培养一批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的气象人才, 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摘要:气象工作以自然界一切大气物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的气候、环境等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现阶段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 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系统介绍了气象服务工作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气象服务的重要作用, 并结合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地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模式创新。 关键词:气象,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陆佩玲.气象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姜世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科学出版社.2010 在县委、县政府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局于3月29日,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会,成立扶沟县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由李卫东主任负责具体学习事宜。制定了学习实践方案和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学习调研办法。按照方案、办法由局领导牵头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新农村建设成果,举行了座谈会,听取了村委领导班子对气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 5月6日转入到“分析检查”阶段。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围绕“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工作能力,切实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主题,进行“四对照、四查找”,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撰写发言提纲。会上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开诚布公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形成了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7月17日转入整改落实阶段。局党支部在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气象局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将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各股室、各责任人,明确期限,落实责任。党支部把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学促改。 范文网 二、围绕公共气象服务,努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一)基础业务质量稳中有升 (二)扎实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 6月5日,正是我县小麦收割高潮,我局根据多种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6-8日,我县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将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给麦收工作带来不便。于是便向县政府作了汇报。县政府果断采取措施,一是以传真电报的形式发到各乡镇场,要求积极组织机械收割小麦。二是要求联通公司向手机用户发短信,抢收小麦。我县6日降雨量22.6毫米,8日降雨量17.0毫米。由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麦收基本无损。 7月9-11日,我县出现了暴雨天气,降水量为118.0毫米。我局提前做出准确预报,并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县四大班子领导作了汇报。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以传真电报的形式发到各乡镇场,明确要求,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关注河道防汛和学校危房及五保户、困难户住房安全。由于此次暴雨过程超前预报准确、服务及时,措施得力,积极的应对,使全县没有出现灾情。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篇4
气象局主要气象工作总结 篇5
■ 相关文章: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由于预报服务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县政府通报表彰。
(三)人工增雨全县人民得实惠
(四)大力加强台站和业务现代化建设
1、加强台站建设与维护工作。完成了道路整修复油、业务应急用电、排污、业务楼维护及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职工上班行路难,饮水、业务用房不安全,停电应急无保障,污水遍地无处流的问题。为文明单位创建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年内,分别完成了自动气象站、四要素站、土壤水分观测站、备份线路实景监测系统建设。并自筹资金,购置商务台式计算机2台、红外监控系统1套、46寸网络电视1台、科技示范园安装电子显示屏1块、防雷技术服务车1辆、,固定炮站正在筹建中。
三、围绕服务经济社会,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认真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截止目前已经发布各类预警信号83次。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3月23日上午,扶沟县气象局在桐丘路开展隆重纪念世界气象日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报纸、展板、图册等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气象知识和防雷避雷知识咨询台等方式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同时开展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气象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扶沟县人民政府组织民政、国土、林业、卫生、教育、消防、地震、气象等十二个单位在街头联合开展防灾减灾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我局向社会发放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资料,《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以及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法律法规3000余份,并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6月8日上午,扶沟县气象局参加第八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并接受市民咨询。
四、围绕气象事业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党建、廉政、安全和稳定工作
(一)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把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与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加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具体办法》规定的各项任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局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规范科技服务实体出资和资金运行。
(三)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行政领导实行问责。继续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车辆交通、消防、施放气球、计算机网络、人影作业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隐患。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扶沟县气象局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上不够深入;思想束缚,不够解放,办法不多,干部职工创新意识不强,拓展气象工作领域的力度不大,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突发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应用能力不足。
■ 相关文章: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六、明年气象工作思路与计划
(一)加快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建设,满足社会发展对气象的需求,完善以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主要任务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完善以提高天气监测能力和生态环境监测水平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加快科技创新,建立适应全县经济社会需求的各种业务体系,提高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改善、生态扶沟建设等的贡献率。
(二)围绕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作好气象服务
(三)加强预报技术研究,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突发天气研究,开展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趋势预报,开展干旱发生发展趋势预报。积极开展增雨作业,提高作业能力和水平。开展防雷安全与技术服务,消除雷电事故安全隐患,减少和降低雷电灾害。
(四)加强气象文化、人才队伍和宣传工作。积极探索气象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气象载体宣传气象文化。要加大培养人才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再深造、再提高,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培养一批掌握一流技术,应用一流装备,具有较高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气象宣传工作,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部门的合作,使气象知识不断得到普及。
加强气象管理做好气象服务 篇6
关键词:气象服务;管理
衡量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有我们的气象现代化,而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一、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我们的气象服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这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匮乏制约着气象服务的发展。专业人员的缺乏和综合性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气象服务的瓶颈问题。
(二)气象服务总体科技含量较低较低的科技开发针对性和科研的开发机构不够建全,气象服务的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建设
众所周知,气象服务的核心就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整体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气象服务的好与坏。完善业务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相关的气象业务知识。强化对新软件、新知识的学习,全面了解气象业务发展的过程同时要加强交流,可以和相近地区进行业务知识竞赛,共同探讨,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强化岗位奉献意识。要让每个气象人员拥有岗位自豪感,满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提高气象人员地位,强化气象人员的岗位奉献意识。让每个观测员在观测过程中,让每个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人员在维修维护过程中,让每个预报员在降水、温度预报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得到自己的快乐。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衡量业务人员工作成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业务成绩,通过强化业务学习和知识竞赛,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奖惩激励办法,将业务人员的竞赛成绩纳入到业务奖惩机制中去,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创新气象服务的载体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通过气象短信平台使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方式,也有通过电子显示屏这样一个载体去。气象传媒以其传播资源优势成为了公共气象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渐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载体。比如安装有电子屏顶灯的出租车上每天的固定时间滚动播放我们当地一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也可以与群众互动,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科普气象知识
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构建完善的灾害预警防范体系,提高环境预测预报水平,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和传播能力,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我们应该怎么样加强管理呢?
三、如何加强气象服务的管理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加强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密切监视近期天气变化,认真滚动做好天气预报、气候趋势预测,加强实时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强化决策和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强化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能力建设,逐步建成了立体化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水平、精度、效率;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发布渠道要多样,发布范围要更加广泛。
(二)建立地基、天基、空基为一体综合观测系统,卫星监测手段进行监测预报,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多样传媒手段,建立电视、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
(三)创新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形式,丰富气象知识科普内容,如可以加大宣传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应该如何避险,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同时要加大水里建设,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四)加强政府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干礼机制、体制。各部门分工合作,积极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及其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3,(07):76
[2]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我国气象服务模式的发展及展望 篇7
1 气象服务及其分类
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 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 分别有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4大类: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党、政、军决策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依据;公众气象服务是利用不同媒体、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报、警报、预警信号等信息, 以服务人民生活为主要目的;专业气象服务是为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详细、有针对性和专业用途的行业气象服务, 通过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和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满足个性的服务需求, 满足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不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气象科技服务是为特殊用户提供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 以上4者构成我国目前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网络。
2 国内外气象服务现状
2.1 国内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2.1.1 目前我国气象体制严重制约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用人模式是阻碍商业气象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在达到一定级别后就固步不前, 人才结构老龄化, 知识更新缓慢化, 单位受编制限制很难招录到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技术上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造成客户流失严重。近年来, 虽然气象专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 国内气象服务专业化、针对性服务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因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要利用大量的基础气象资料和技术人员后期的分析加工, 目前因收费较低、客户少、市场不成熟等原因, 无法支撑人力成本, 现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也仅用于补偿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产品时付出的成本, 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运营。另外体制不健全、气象经济发展缓慢, 气象服务年产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同时, 事企不分、政企不分现象严重制约商业气象发展。目前, 组织运作我国气象服务部门是我国的各级气象局, 本质上是事业单位形式。在气象有偿服务方面, 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2种体制的影响, 这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 模棱两可。气象服务市场发展潜力的巨大的, 但发展所需的市场规则和相关法规标准没有建立完善, 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商业化气象服务进行客观分析与思考。
2.1.2 我国现行气象服务组织结构体系
组织上既分散又相对集中。从上到下分为4级, 分别是国家、省、市、县。各级机构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有公益性服务和有偿服务, 自成体系, 但业务上一个整体, 统一管理;服务类型兼有。气象服务机构主要开展业务主要包括公益服务、有偿性服务。其中公益性服务又包括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有偿服务是按现行规定和政策开展的成本补偿性气象服务。国内已有部分地区试点与少数国外气象服务公司开展合作, 满足不同对象、行需求。在服务社会和用户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我国部分省市级气象部门在有偿服务的实体下开展商业气象服务初步尝试;机制上多种形式并存。服务实体根据类型的不同, 管理运行的模式也不同。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支持公益服务, 按照目标任务管理运行;有偿服务则由用户给予成本补贴运行;商业性服务则以公司管理制度为运营基础, 以盈利为目的。
2.2 国外气象服务运行模式
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有3种运营模式。整个国家气象部门改为公司, 开展完全的市场商业化运作模式;气象公司和私人商业化气象服务2种形式并存, 2种不同性质的部门开展竞争, 促进商业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国家气象部门既承担公益性服务又开展市场商业化运营, 同时还允许私人公司投资从事商业化服务。
发达国家气象服务组织和私人公司充分利用其成熟技术, 拓展国际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 加剧国家间市场的竞争, 给我国商业气象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现已有国外公司抢占中国市场, 如天气新闻公司与上海海运学院合资兴办的上海气导, 在中国气象导航市场占据70%份额, 并且共享中国基础气象数据, 根据不同客户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再加工, 快速拓展新的气象服务市场。我国气象服务因管理体制限制, 国内气象市场发展缓慢, 同时气象部门暂时处于信息垄断地位, 其市场竞争意识和发展的动力缺乏, 严重阻碍我国商业气象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3 我国当前气象服务存在问题
3.1 气象服务产品较少, 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 服务结构不平衡
气象科技服务渠道主要为天气短信和天气彩铃。截至目前, 天气微博和天气微信仅在预警发布平台对部分用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其相关经济效益服务暂时没有显现。当气象短信业务量萎缩时, 气象服务整体经济效益下滑就非常明显, 严重制约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及其产品研发和销路。
3.2 专业气象有偿服务社会认知度不高
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认识一直停留在气象信息是一种公益性资源, 习惯于从气象部门免费获得, 有偿购买所需的气象信息行为很难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和接受, 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商业运作中, 气象信息以商品的形式难以被公共事业部门及大中型企业有偿接受, 从事专业气象服务困难重重。另外, 气象部门是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 缺乏市场营销观念, 无法唤起企业积极运用气象产品来防灾避灾以提高经营绩效的意识, 无法培养市场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习惯和观念。
3.3 市场需求与服务能力不适应
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导致不同行业及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更加关注天气演变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灾情实况、风险评估。气象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被需求所牵引, 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防范, 以及现代设施农业、高原特色农业、城市供水、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是否关闭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增的需求, 让社会对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从质和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及迫切的期待。气象服务需求的无限增长与服务能力相对有限的矛盾开始凸显, 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又是以垂直领导为主的体制, 国家对气象事业资金的投入和气象服务人员的编制都是有限的, 地方财政投入相对较少, 气象监测和服务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气象部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气象服务发展的瓶颈。
4 气象服务商业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4.1 气象服务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
气象服务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 属于商品范畴。气象本身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价值的, 且气象观测及制作人员为获得准确详实的气象信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 采集和分析气象数据, 制作和传送气象服务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这些社会劳动成本必将转移到最终的气象服务中并构成气象服务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气象服务产品进入市场通过交换进行价值补偿也将是合理的。
4.2 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气象科技服务的管理体制转变过程较为缓慢, 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的快速发展, 严重制约气象科技服务进一步发展。另外, 商业气象服务也是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的需要, 气象现代化建设快步推进, 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 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效益也远未充分发挥。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转化科技成果和信息产品,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纽带。
4.3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是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市场开放的需要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日益加深, 气象服务全球化发展态势逐渐显现, 跨国公司对我国巨大的气象服务市场跃跃欲试。灵活利用市场机制, 充分学习借鉴国外气象服务成功经验, 推动气象服务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积极应对气象服务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充分利用当前气象服务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气象服务竞争优势。在气象服务的精细化、针对性和科技内涵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 气象服务主体还不具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实力。
5 我国未来商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国际气象公司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后, 国内气象部门将要面临巨大压力, 与国外相关产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 要顺应潮流, 以市场为导向和要求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提升自身科技水平,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结合国外成熟的气象商业服务以及我国缓慢发展的商业气象服务发展经验, 对我国气象商业服务发展模式及发展前景提出改革设想。
5.1 打破垄断, 市场主导
减少政府干预, 破除垄断壁垒。根据国情, 借鉴国外商业气象服务的营销机制和产品内容, 探索中国特色的商业气象服务业。建立公平、公开、公共、有序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 有选择有步骤的允许国外组织或个人进入我国进行商业性气象服务;同时, 鼓励社会资本和力量组建气象服务公司到国外进行商业性气象服务,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5.2 多种市场主体并存
气象服务市场主体是由气象产品的提供者和需求者构成。气象产品提供者主要采集气象信息数据、数据分析, 研发制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结果;需求者就是对气象产品有特定需要一方。另外, 气象服务市场中允许存在气象产品服务中介机构, 主要作用是向气象数据的采集者购买数据, 并针对不同的需求者进行加工、销售。中介机构以市场为基础促使供需双方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
5.3 市场调节、价格灵活
以市场为基础气象服务产品的价格, 彻底摆脱目前人为制定带有垄断性质的价格, 价格机制制约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的平衡, 使得气象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合理范围。
摘要:面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信息日益广泛而迫切需求, 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日益沉重的竞争压力, 中国商业气象服务必将在格局和规则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国内气象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对比分析国内外气象服务发展差距, 探寻我国商业气象服务发展瓶颈, 展望我国商业气象服务改革与发展前景, 就我国气象服务逐渐走向市场化、企业化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气象服务,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明哲.气象服务工作要点以及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 2012 (6) :94.
[2]张翠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运作模式的选择.2003 (23) :35-36
[3]黄小彦.商业气象服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 .
[4]陈继华, 徐文莉.商业气象兴起背景及进展脉络[J].商业研究, 2009 (12) :1-10
[5]杨金月, 刘洪利.论我国商业气象服务业的发展[J].求实, 2004 (4) :20-22.
息烽县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探讨 篇8
息烽县属于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适宜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多种农林作物生长。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的提出则意味着气象服务工作的展开要以促进农村、农业建设及发展为核心, 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宗旨。倡导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 提升息烽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并尽可能丰富气象服务的内涵, 提高气象服务的整体质量。
1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概述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的提出是为了顺应我国的总体经济建设的要求,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改善民生。“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气象服务工作要围绕着当地、农业及广大农民百姓的生活展开, 只有这样, 气象工作的落实才具备一定的现实作用[1]。
相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而言, 我国农村的整体防灾御险能力较差, 而且, 有些农民缺乏必要的气象知识, 如若发生自然灾害, 则会给整个农村环境及老百姓带来不可预估的财产损失, 甚至危及到生命。就从我国贵州省息烽县的气象服务情况来看, 要把群众的安危以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一切工作都本着“气象防灾, 服务于民”的原则开展, 构建完善的气象防御体系[2]。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供应需求的产业, 对于息烽县的整体经济结构而言, 大力推动农业建设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 也顺应国家构建新农村的发展要求。因此,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极为关键, 只有加快当地气象部门服务为“三农”体系建设, 才能将区域化经济发展起来, 从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2 气象为“三农”服务方案的实施内容
依照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气象局《2014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方案》的具体细则, 落实气象为“三农”项目工作。气象为“三农”项目的实施重点在于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以及强化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气象服务等方面。总体来看, 农业气候资源对于推进农业发展及作物产值增长具有较高的价值, 因此, 顺应气候变化来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来看, 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目标, 重点加强干旱、低温霜冻、暴雨 (雪) 、冰雹、大风等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 并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量监测预报、农田土壤墒情预报、作物物候期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和农业年景预报等涉农预报;并为大棚温室等设施, 农业、水果、卷烟、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开展针对性服务, 适时的通过LED屏及农村大喇叭发布农业病虫害监测预报, 主动开展气象监测及信息服务。
3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的意义——以息烽县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对于农村环境而言, 要能够大力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建设, 促进当地农业产业链条的有序发展;倡导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 改善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这便是推动地方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的意义。
3.1 大力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建设, 促进息烽县农业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 息烽县做了很多推进气象为“三农”模式发展的具体工作, 例如:在前几年, 实施了“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将新科技、新手段与农业体系建设相融合, 让气象事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联系起来, 搭建农业气候资源查询分析平台, 从而让科学化的气象为“三农”模式在息烽县推广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农业成果[3]。
3.2 倡导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 改善息烽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农村环境当中存在大量的易燃物, 尤其是秋收过后, 气候干燥, 常伴有大风天气出现, 极易发生火灾, 如若气象预报及时, 则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 从而保障农民的处境安全。通过气象为“三农”服务平台的管理, 可以让农民轻松查阅到每日天气状况, 人们就可以根据实时气象数据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处理, 从而降低农业种植风险及农民自身风险的发生概率。在气象为“三农”服务领域, 息烽县已经完成了近几年的农业发展规划,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总值。
总而言之, 从目前农业、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 息烽县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的提出与落实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为推进息烽县气象服务体系的构建、改善民生、发展农业生产具有极佳的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从息烽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 农业产值连年攀升, 且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较以往有所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县政府及气象部门提出的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及其推广实施不无关联。由此可见, 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在息烽县实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值, 以及该地区气象服务的实效。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 很多政策都倾向于该领域建设。息烽县地处我国贵州省东北部的要塞, 下辖四镇六乡, 农业是该地区的主要产业。在这种情况下, 气象服务的质量极为关键, 农业发展需要气象服务的正确引导, 避免由于天气情况的变化导致农业减产。本文就以我国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气象局的《2014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方案》为依托, 针对息烽县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进行深度探讨。
关键词:息烽县,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建萍, 刘耀武, 张永红, 王永茂, 胡晓峰.县气象局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探讨[J].陕西气象, 2011, 05 (05) :51-52.
[2]夏德奇, 刘梅红.湖南“三农”气象服务效能建设简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06) :75-77.
试论气象部门的双模式业务形态 篇9
做为具有典型信息系统特征的气象业务,应用软件是它的灵魂,因为业务应用软件是气象专业知识、智慧、业务经验和技能的外在化实现载体,是气象部门无法用金钱购买的核心资产。进入本世纪以来,气象业务应用软件的研发逐渐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规则不完善、方法不规范环境中的自行设计、开发和运行模式,改为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规范研发的过程、方法、技术和产品, 以期保证软件质量。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相应政策的陆续出台,气象部门的应用软件研发模式逐渐从自行研发向部分甚至全面外包发展,这种现象在中大型建设项目中尤为突出。这种规范过程和广泛借助外力的方法,大幅提升了气象部门业务能力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事实证明,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十余年,是气象部门在业务能力建设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然而普遍采用软件工程方法以及全面外包模式,在最近几年气象应用系统研发工作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大致如下:
研发效率低下:软件工程的繁文缛节,过程控制的僵硬死板,以及对承建方利益的保护措施,使得工程建设周期动辄数月,有的甚至长达数年。对一些时效紧迫的业务功能需求无法做出及时响应, 服务效果参差不齐。
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承建方研制出的软件产品与我方的真实需求往往存在较大偏差。为此不得不在项目的中后期频繁地变更需求,修正功能内容和结构,致使工作量不断增加,项目周期不断加长。
前人成果难以复用:部门内缺乏规范统一的开发平台,研发团队彼此封闭,研发手段和工具彼此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基本停留在代码级开发层面, 前人数十年的工作基础和旁人的有效成果无法有效继承,开发过程中反复重复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内容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甚至达到全部工作的50%以上,软件开发周期长、见效慢、工期延宕已成多年来的常态。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政府、社会和公众对气象部门的服务需求愈来愈呈现出泛在化、 多样化和个性化。目前的IT模式由于上述缺陷的普遍存在,难以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与业务对齐,达到业务能力的快速形成和对需求的敏捷应变,是所有气象IT从业者所必需解决的问题和追寻的目标。
双模式IT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双模式IT概述
“双模式IT”是Gartner公司于2014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驯服数据怪兽:2014年C I O议程(Taming the Digital Dragon:The 2014 CIO Agenda)》而正式提出的一种机构或企业应对不同需求所应具备的业务应用软件研发能力,即:在已有的传统的工程式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IT能力,以有效应对具有以下特点的研发项目:时效要求高、需求难以明晰(或存在变化)、存在一定风险、一旦成功会有较高效益等,其基本要义为:
一个机构或企业仅拥有单一的IT模式(即:基于预测的、工程型的、规范化的、传统的应用系统研发模式)是不够的,在市场变化日益剧烈的形势下,机构或企业的IT业务发展,除采用已有的传统模式外,还应拥有另一种模式:敏捷模式。这两种I T模式中的每一种都以自己的方式来开发和交付: 模式1是传统的,侧重于安全性和准确性。模式2是非序列性的,侧重于敏捷性和速度。每个模式都拥有各自运营所需要的人员、资源、伙伴、结构、文化、方法、治理、指标,以及对于价值和风险的态度;见表1:
Gartner还就管理者如何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进行选择提出了一定的判识标准,见表2:
总之,所谓双模式IT,就是使一个机构或企业同时具备两种IT能力:其一:传统稳健的、基于预测的、工程(规范)型的研发能力,其二:敏捷的、适应不确定性的、通过试错快速接近真实需求的研发能力。
三、构建双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必要性
气象部门正置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风险及诸多不确定性。由于外界变化的纷乱、剧烈和无规则,决策层对未来的挑战、 机遇和竞争环境的预测能力日渐消弱,不确定性的、稍纵即逝的、具有高潜在效益的机遇和挑战愈来愈频繁的出现。在气象科学领域尚未产生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能力。基于信息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传统的气象IT实践已难以应对不确定性、缩短周期时间和新领域探索,因而出现了新的IT能力需求:
气象部门必须通过引进敏捷IT模式,改变其响应外界服务需求的方式,大幅提高响应时效,从而在部门内形成敏捷与传统IT模式并存的业务能力。 敏捷模式与传统模式虽然在目标、价值、方法乃至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二者在体系上都是全面、协调和连贯的。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可发挥其优势的适用领域。
事实上,业务单位内部的IT组织经常从事的小规模轻量型业务系统开发,已经昭示了这些单位长期积累的对传统IT模式的不满,以及对掌握自身技术命运的渴望和信心。如果不对这一已渐成势头的趋势加以引导,以组织的形式在全部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敏捷IT能力,原有的采用传统IT模式的专业IT机构的作用便将愈发遭到质疑,其地位的逐渐下降是可以预期的。而那些从事小规模轻量型业务研发的IT组织,则将因其能够在规定时段内实现新的业务功能,故而得到决策层的肯定而逐步成长, 从而在部门内部逐渐形成弱干强枝的业务能力碎片化局面。
双模式IT能力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对整个气象部门而言,具备双模式IT能力能够提高气象业务乃至全部门工作的敏捷性,具备能够有效应对更多不确定性及其它风险的持续的能力, 实现及时高效的探索和创新,并使得气象部门具备越来越强的探索能力。
在目前市场环境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对于气象部门而言,速度的价值是最为突出的,具备双模式IT能力预示着气象IT组织已经变得更加敏捷。
对以国家和省级气象信息中心为代表的专业气象IT组织而言,具备双模式IT能力能使这些单位直接创造更多的业务价值,提高业务部门的参与度, 逐渐获得业务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认可和信任。
双模式IT在气象部门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价值从后台转到前台,从基础上升到业务,并直接传递到客户和员工手中。因为敏捷模式对外界需求的快速响应和对真实需求的快速逼近能力,与传统模式一道,使气象部门及员工具备了有效应对各种服务需求的能力,并使用户满意度达到最高。
当然,具备双模式IT能力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大致有:其一,可能付出很高的成本,因为所需技能是稀缺的且比较昂贵。其二,需要投入大量的领导关注和管理时间,在规则和管理环节被尽可能简化,一切以速度为追求目标的状态中,管理层面投入的精力与实现目标的可能程度成正比。其三,每一个敏捷研发过程都可能因管理环节的简约和不规范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技术缺陷,敏捷研发过程的组合会造成技术缺陷的逐步积累,进而形成较为沉重的技术债务。其四,敏捷模式的项目通常会给传统模式项目的资源和流程带来压力,进而转移传统模式的目标。
(二)敏捷模式不应仅限于交付的速度
将敏捷模式止步于业务系统和服务产品研发速度上是不够的,敏捷不应局限在应用软件的开发, 即局限在IT层面。事实上,敏捷也应该而且能够应用到业务层面,气象部门只有将源于IT的敏捷模式综合运用,继而拓展到业务层面,才能更加充分地释放潜能。
与人的新陈代谢一样,气象部门要想长久存在下去,必须不断地改进。做为事业单位的中国气象局,与很多传统行业一样,有着严格的规范、一定的流程和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和流程在规范业务、保障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创新活力。而当一个机构或组织无法保持旺盛的创新动力时,其适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就会变慢。 通过敏捷IT模式的引入和运用,根据需要逐步调整不适用于创新的各种规范,建立起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参考方案。
面向不同的对象,对敏捷模式的诠释是不尽相同的。气象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上的敏捷,是指敏捷I T技术体系的引入、以及技术团队的组建和运营。 开发团队的敏捷,是指开发团队要具备一定跨职能的能力,可在很短的时间实现迭代开发,快速逼近真实需求,交付开发产品。管理层级的敏捷,是指管理层能够及时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服务方向、方式和策略调整,以及相应的运营策略的修正。而气象部门的敏捷,是将敏捷思维和模式有效应用到各个业务领域和管理层级,即:不仅要有敏捷的应用系统研发能力,而且要有敏捷的探测能力(包括快速组网和信息获取)、敏捷的预报产品加工能力和敏捷的服务方式/手段/产品多样化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具备敏捷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各业务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将上述各个层面的敏捷能力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高效协同,形成部门的整体能力。
目前业界就企业或公司的敏捷转型有一定程度的讨论,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分析报告,敏捷转型后的公司比同类传统公司获取收益的速度快37%, 并且能够带来超过同类30%的利润。来自A g i l e I m p a c t的报告称,敏捷转型带给企业的收益为:提升25%的生产率、提升50%的交付速率、满意度提高83%、减少49%的资源浪费(这里的资源浪费包括太过冗长的计划,如花6个月的时间做一个规划, 通常会发现,6个月过后很多东西都是在改变的,因而花费在其中的很多步骤、时间、人力资源等都属浪费)。一般的结论是,公司的敏捷化转型意味着公司内部规模化的敏捷,而非单一项目的敏捷;是端到端、从上至下的全方位敏捷,而不是工程级的敏捷;是整体的深度协同的敏捷,而非局部的单一业务或单位的敏捷。
四、敏捷气象IT的技术构成
具备双模式I T的核心,是使气象部门在具备传统IT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并建立敏捷IT模式。在IT界,模式永远与技术相关,敏捷IT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技术予以支撑。早在十余年前,敏捷开发便已在软件界崭露头角,SOA也多以敏捷业务的构建架构做为行销于市场的产品形态。近年来Dev Ops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为敏捷IT模式奠定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一)SOA:介于敏捷和传统模式之间的轻量型气象IT研发模式
有关SOA的技术专著汗牛充栋,不予赘述。总之,SOA是一种可有效复用前人研发成果的技术体系,它把应用软件按照规范封装成一个个功能服务,并由构件库规范管理。后人研发应用软件过程中遇到需要类似功能时,不必再行编码,只需按规则调用或使用相应的功能服务即可。用专业语言叙述,SOA主要是用来解决松耦合系统的集成问题的,它把松耦合的应用封装成服务组件,屏蔽掉底层的复杂性,然后在服务组件之间通过简单的精确定义的接口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应用的集成。 S O A不关心底层的变化,即便服务组件内部发生变化,由它封装的服务组件依然能够继续使用。
S O A的这种将业务功能构件化、服务化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改善目前气象应用软件结构僵硬、 研发周期迟缓、无法复用前人已有成果的现状。虽然在起步的初期阶段工作较传统编码的技术难度稍大,但由于基于SOA的应用功能构件化处理,以及构件库的标准化(基于SOA)和普适化,使得构件库里的有关构件可以被后人反复使用而不必重新编制。对于新研发的业务应用而言,其所有功能中, 凡前人已完成开发和构件化处理后的各种功能构件皆可复用,研发者只要关注那些构件库中尚未存在的功能的模块化研制和构件化处理,并将其置于构件库管理即可。这样取之于构件库、贡献于构件库,日积月累,构件库内构件逐渐丰富起来,研发人员充分使用构件库中的构件,永远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起点越来越高,常规的研发工作也将变得越来越便捷。这种工作的继承性,将普惠整个气象部门,极大提高气象业务应用的研发效率,并逐步改变气象部门的业务形态。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甚至不必掌握特定的编程语言,只需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对构件库中的构件进行拖曳式组装,即能完成软件的开发。
需要说明的是,S O A架构方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即被提出,之所以近来再度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其松散耦合的架构虽然十分有利于业务功能的快速构成,但也同时带来了性能上的一定损耗(较之紧耦合架构系统而言),而云计算在计算资源弹性交付,以及分布式处理等等方面的高性能优势,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SOA架构的这一缺陷。因此,未来气象云的建设,也为气象业务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构件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
在形成全部门基于SOA的气象业务功能构件库的同时,建成与之配套的应用基础平台,实现气象业务在该平台上基于气象业务功能构件库的自由组装、便捷测试和快速部署应用,优化业务功能的制作能力,简化制作方法,大幅降低业务建设工作的准入门槛和过程成本,开放业务建设的工作环境,将十分有利于气象部门乃至全气象行业持续的技术创新、系统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当然,在SOA灿烂的应用前景背后,是软件管理复杂度的大幅增加,以及由于应用软件生成方式的变化,对软件研发团队组织结构所产生的调整要求。标准的SOA架构软件团队的内部分工至少应当包括SOA架构师、开发人员、数据架构师、 网络架构师等;而这意味着对原有团队的重新组织以及人员培训等许多附带工作的相继产生。总之, 由此带来的各种必然和可能的负面效应,都应予以充分考虑。
(二)Dev Ops:敏捷型气象新业务的研发方法
Dev Ops是一种敏捷和迭代有机结合的应用软件研发过程的组织方法,它要求研发团队尽可能贴近运营团队和甲方,通过研发软件的小版本频繁更新方式,不断调整研制软件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能力,以逼近甲方的真实需求,并与运行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吻合,使研发软件在波澜不惊之间平稳地达到用户实际需求和实际运行水准。概括地讲, Dev Ops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因此可以把Dev Ops看作开发(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三者的交集。
在缺乏Dev Ops能力的组织中,由于彼此的关注点不同,开发者与实际运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 “鸿沟”。这种信息鸿沟就是最常出问题的地方, 效率也因此无法保障。而具备Dev Ops能力的组织,由于团队间协作关系的改善,整个组织的效率因此得到提升,伴随频繁变化而来的生产环境的风险也能得到降低。因为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模型相比,采用敏捷或迭代式开发意味着更频繁的发布、 每次发布包含的变化更少。由于部署经常进行,因此每次部署不会对生产系统造成巨大影响,应用程序会以平滑的速率逐渐生长。
Dev Ops的诉求是:更小、更频繁的变更── 意味着更少的风险,让开发人员更多地控制生产环境,更多地以应用程序为中心来理解基础设施,定义简洁明了的流程,尽可能地自动化,促成开发与运营的协作。事实上,Dev Ops代表了很多学科和方法的汇聚,包括ITIL、敏捷、精益、Kanban、 系统思维和社交心理学等。其目标是为了缩短开发和运营团队之间的距离和周期,它与敏捷开发更为相似。Dev Ops没有新的技术,它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新的研发理念以及派生的组织方式,比较传统的工程化模式和思维,Dev Ops更像是一种文化上的转变。
SOA与Dev Ops的有机结合,将有效改善气象应用软件研发长久以来周期长、见效慢、无法及时跟踪业务需求变化等尴尬局面,气象应用软件的研发将变得简便、敏捷和高度可控。
除此之外, 能够支持敏捷模式的技术还有:云、云管理平台和基于云的I T服务支持管理(ITSSM)工具;应用发布自动化工具;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包括流程和工具的实施,BI和数据分析所需工具的集成;等等。限于篇幅,不予详述。
五、敏捷和轻量型业务模式在未来气象部门引入的可能
(一)气象部门应用软件研发历程及面临的困惑
气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内容大致分为应用软件研发和硬件平台采购两部分,其中硬件采购已大致完成了从自行采购向集中采购的转变,过程严格而规范。相较而言,应用软件的研发历程稍显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 自给自足阶段
气象部门成规模的业务应用软件研发,始于1980年投入运营的B Q S(北京气象通信枢纽)系统建设,该系统在从日本引进成套计算机系统及配套设备的同时,由日本专家技术指导和实际参与、 中方技术人员具体承担,完成了做为世界气象组织亚洲通信枢纽的BQS系统所应具备所有业务功能的应用软件设计、编制、调试、测试和运行工作。自B Q S系统始,应用软件系统化、规范化和工程化的相关理念开始引入我国气象界,在气象部门逐渐普及,并培养出一批以应用软件研发为主要专业的技术骨干。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气象信息化标志性工程“全国卫星气象通信工程”(“9210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气象部门组建了以部门内国省两级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气象应用软件研发团队,依托标准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等)完成了工程预期的各种应用系统软件的设计、研发和运营等所有工作。一些标志性的气象应用系统(如:MICAPS等)开始在这个时期蕴育并逐渐成长。由于应用软件的研发在气象信息化建设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考虑到质量、进度等诸多因素,管理层在九十年代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在这一时期,国产气象卫星得到迅猛发展,针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研发质量和进度等问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适时引进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软件工程体系,并逐渐成为本单位的业务规范。
本世纪头十年的前半段时间,气象部门仍基本延续自行设计、研发和维护气象应用系统的做法。 这一时期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应用系统有: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MDSS”系统)、 MICAPS2.0等。
2. 全面依托社会资源阶段
自身的力量毕竟有限,面对经费充足、任务紧迫、自组团队难以胜任的中/大规模业务应用建设项目,一些单位开始寻求社会力量协助完成应用系统的研发工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研发的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就是这一时期依托社会力量完成研发任务的一个案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并在此前后陆续颁发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而严格的措施。气象部门在陆续获得规模空前建设项目、自身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项目的运作方式也受到了严格的制约, 一方面自行设计/研发/维护的前店后场型模式在各方面都受到相当程度的约束;另一方面,自身力量的单薄也决定了,单靠自身力量无力完成如此规模的项目建设。于是气象部门开始全面引进软件外包方式,在提出自身的需求后,将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建设、测试、培训和运维等所有工作几乎全部交由社会上的软件公司来完成。原有的经营十余年的应用软件团队则纷纷改编或解散,人员大部分散布到各个具体业务部门,甚或流失。
3. 全面外包带来的困惑
全面外包固然能够解决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进度等问题,但对于那些临时性的、研发时效要求很高的、暂时没有项目经费支持的应用系统研发任务, 该模式便显得束手无策了。因为目前各软件公司(即所谓社会资源)所能提供的,都是有板有眼、 中规中矩的传统意义上的软件研制模式,对那些周期短、风险大、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多、甚至经费也难以马上落实的研发项目,即便合作诚意再高,他们也是难以承担的。
尤其是,由于全面外包,许多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控在外包公司手中,气象部门得到的除了应用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外,只剩下一大堆难以读懂的软件源代码以及堆积如山的说明文档。系统的故障修复以及功能扩充(甚至系统移植)等,都需要外包公司在等待气象部门履行完商业手续后,方才一一予以完成。核心技术正在逐渐流失,气象部门面临着空心化的威胁。
(二)轻量型自主研发模式早已存在
事实上,由于全面外包模式无法解决所有研发需求,在没有正规经费支持渠道的情况下,自组团队、精简研发过程,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需求紧迫的新业务应用,这种轻量型的自主研发模式始终存在着,即便在全面外包最为猛烈的那些时间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这几年研制的地面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系统、CIMISS系统的标准接口MUSIC等,都是这种模式的产物,省局里类似的情况则更多。
称该模式为“轻量型”,有以下原因:其一, 这种模式研发项目大都是非计划性的,没有正规的项目设立和经费支持渠道。其二,研发团队是临时组建的,由主持单位的部分技术骨干,辅以其它兄弟单位(如一些省局)技术人员共同构成,且项目结束后即行解散。其三,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架构约束,往往以主持者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偏好决定该项目的技术构成。其四,研发过程往往不受已有规范的限制,一切以速度为要,大部分过程文档是在项目基本结束时,为便于评审和验收而事后补齐的,与过程约束无涉。
由上可知:
1. 双模式I T——尤其是敏捷I T能力,在气象部门的引入是必要的。
2. 由D e v O p s和S O A构成的敏捷模式技术体系是相对完备的。
3. 敏捷模式的能力难以依托社会资源予以真正解决,应适当着眼于自身团队和力量的培育和建设。
4. 气象部门内部一直存在着类似敏捷模式效果的轻量型自主研发模式,但这些模式具有不规范、不专业、没有基本团队等缺陷。
(三)双模式IT在气象部门的构成
按照Gartner的分析,经典的、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应用(如:数据库、ERP等)较适用于传统研发模式,而差异化程度较高、具有很强创新成份的应用,则适用于敏捷研发模式;因为这类应用大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没有类似项目研发经验可供参考、时效要求较高且风险较大等特点。由上分析亦可知,气象部门的敏捷IT能力很难临时地依托社会资源(即:一般社会上的软件公司)予以解决。
所以,在延续采用传统模式完成大规模同质化应用系统建设的同时,气象部门应当拥有一支具有一定规模且专业性较强的应用软件研发团队,以承担那些非计划性的、时效要求很高的、 不确定性较强、具有相当风险程度、临时性的、 且甚至连经费都尚未落实的应用系统研发工作, 并逐渐形成气象部门的敏捷IT能力。事实上,气象部门在自组敏捷IT团队方面是有基础的,所需要的是决策层的决心和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应着力寻找并培育长期稳定的敏捷研发战略伙伴团队,利用高等院校等形态稳定、商业化程度相对有限、又具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单位或企业,以扩展自己的敏捷IT能力,并使之在应对规模不等、难易各异的各种敏捷研发任务时具有良好的弹性。
六、构建气象双模式业务
(一)业务双模式
在继续维持传统模式IT的同时,引进并拥有敏捷模式IT能力,最终形成双模式IT能力,对气象部门而言,是一种IT能力的补充和完善。然而如3.2节所讨论的,这不应当是这项工作的终结;对气象部门而言,由双模式IT逐渐引领而最终形成双模式业务,才是本项工作所追求的目标。这里的双模式业务是指:
传统业务:常规的、基于计划的、已形成规范业务流程的、较少变化的、价值确定的、操作型的业务。如:常规气象观测、常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常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发布,等等。
敏捷业务:非常规的、临时的、规范不健全且传统规范不适应的、较高不确定性的、价值与风险俱高的、开创型的业务。如:特殊或应急气象观测、专业/灾害或应急气象预报、紧急人影作业、专业/特殊或紧急气象服务,等等。
传统业务是气象部门的基础,敏捷业务则是气象部门应对社会现实服务需求的有效能力和立身之本。
随着双模式业务的确立和逐步走向成熟,气象部门在扎实稳定的基础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将逐渐能够承担更多的挑战,在服务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成功将越来越依赖于业务的改变,而不仅限于IT的改变。这是双模式业务的追求目标和基本运行状态。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想象,敏捷模式承担的较大型项目对于业务具有更现实和更广泛的影响,这会给传统模式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因此需要两种模式保持同步。 敏捷模式的成果需要归纳提炼并最终形成对传统模式在规范和流程等方面的调整,方能使成果的价值最大化,而两种模式的脱节将会拖延这种调整和业务改变。如果敏捷业务产生的创新不能如期进入常规的业务运行状态,其价值就将非常有限。通过适当的方式、策略和治理将两种模式联系在一起, 是保证创新成果扩展的基础。正如Gartner分析师所比喻的,同步进行的传统和敏捷模式应当像舞池中的两个舞伴,时而聚拢时而分开。
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敏捷业务的工作方式不可能完全循规蹈矩、循序渐进,这与传统业务有很大差别。因此敏捷业务团队是具有相当特殊性的团队。
此外,双模式的建立还有可能在项目管理方法、技术债务的产生、敏捷模式的技能昂贵、财务审批困难、架构/流程/管理和监控方法的变化、 承建方经验不足等诸多方面或领域存在风险,需要仔细分析,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总之,探讨双模式业务的构建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一个很长的、 具有很强探索性的话题,容另文详述。
七、结语
在全社会各方面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态势下,引进敏捷模式I T,使气象部门拥有应对临时、突发、不确定、 风险较高但十分急需的各种业务功能的建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技术体系也是相对完备的。 由此构建起的双模式IT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 逐步达到气象部门传统业务与敏捷业务并存、各具所长、彼此互补、有机协同的局面,是提高气象部门应对各种挑战能力,更加成功地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双模式IT乃至双模式业务的概念,虽然是近几年方才被提出,但实际需求早已存在,相应的形态在许多部门和企业中亦存在多年。这也再此印证了,理论的归纳总结对战略发展的指导意义是何等的重要。
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 篇10
1 重点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农村和偏远山区,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灾害防御意识淡薄, 受灾程度和受灾人数远超城镇, 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显得十分迫切[3], 而且这项工作还应当长期进行。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媒体的选择。调查研究表明, 截至2008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另外据2003年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全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显示, 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 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 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5.88%。因此, 可以把电视作为农村的一个重点的宣传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2 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
深圳世界之窗的景观项目之一是以神奇的特技效果再现了20世纪末发生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特大洪水场景。而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的建设, 其最终目标就是利用高科技特技手段, 建立类似的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 真实模拟灾害来临时的情景, 并宣传其防御自救措施, 把灾害防御的条文、条例等平面的文字转换成立体的、直观的特技画面, 使之易被接受。
3 定期、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是长期和反复记忆的过程。信息输入大脑后, 遗忘也就随之开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1885年发表的试验报告中指出, 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 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 遗忘最快。同时, 有研究表明, 记和忆是2个过程, 记是将感块转化到大脑内储存的过程, 感块进入大脑后就成了记块。忆是将记块取出来的过程。而记块并不是全部可以被唤醒成为忆块, 记块能否形成忆块与时间、感块、原块的刺激程度、思维过程、深部感觉、随机性和生物钟有关。因此, 应定期、反复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
4 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宣传
必须要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的联动, 使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 加强各种不同气象灾害的的防御措施和自救能力[4,5,6]。例如, 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运河煤矿运河煤矿开展了防汛抢险撤人实战演习。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 有针对性地选取宣传内容很重要, 如果在夏天宣传寒潮的防御, 而在冬天宣传又宣传高温的防御, 这很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此, 宣传一定要有针对性, 夏季应做好高温、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宣传, 而冬季要着重于寒潮、低温等的宣传, 可以达到记忆深刻的效果。气象灾害防御的宣传一定要尊重实际, 只要同心协力, 与公众互动, 积极进行宣传, 相信效果会日益显见, 可以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5 结语
立体宣传模式的设想, 即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和防御机制的基础上, 把文字转换成易被接收的立体的、直观的、生动的的图像或模型等, 使气象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让公众接收, 并最大限度地在大脑里储存并形成长时记忆。此外, 宣传时间应择在天气预报节目之前, 建议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 天气预报节目之前, 选择性播放气象灾害短片[7,8]。通过各种立体式宣传, 加强人们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的记忆和掌握, 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能及时自救, 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摘要:针对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的问题, 提出了立体式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模式, 主要包括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定期和反复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演习、多部门协作开展宣传等内容, 以期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立体式宣传
参考文献
[1]尹文昱.大连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防御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 (6) :95-98.
[2]符国槐.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气象, 2009, 30 (4) :40-42.
[3]娄根龙, 秦慰荣, 陈德霖, 等.宁波市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与建议[J].宁波农业科技, 2009 (4) :23-24.
[4]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 2009 (11) :149-150.
[5]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4) :15-19.
[6]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3) :102-104.
[7]李阳, 常石鸣.努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J].人大建设, 2009 (7) :10.
气象模式 篇11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保障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07-02
引言
基层台站的气象保障是航空兵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飞行保障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关系到台站业务水平的高低,更是上级业务部门考核基层台站的着眼点和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在目前航空气象水平尚不高、预报业务水平精度停滞不前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保障经验,做到对天气的趋利避害,是基层气象台站在气象保障业务过程中值得琢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基层气象基层台站所在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的天气特点和气候特征,经过一辈又一辈基层气象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不断总结,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气象保障经验和提高保障能力的方法。如何快速汲取已有的大量保障经验和保障方法并将其传承,是值得广大的气象基层台站人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围绕保障能力的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着气象装备的全面建设,一些新的飞行装备要尽快形成战斗力,也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台站必须对气象保障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对复杂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不断完善气象保障预案的设置,不断改善对中期天气趋势的预测,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提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借助于以往的保障经验对复杂的天气进行保障。全台站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数的优势,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险情的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保障经验的交流和保障技术的提升,走出一条“保障经验代代传承,稳步提高”之路。为气象台站保障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围绕保障能力的提高,基层台站的气象人员必须加大在三个方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1.1保障队伍的建设
预报员在气象保障中处于主导地位,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障质量的好坏和成功与否,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又对本站天气有充分把握的预报员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实施成功的保障。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不仅要完成地方气象台的一些常规业务工作,并主持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还要参与对年轻预报员的教导和帮助工作。因此,气象台的预报员队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考虑到年龄层次、保障经验和职务高低,气象台站必须建立年龄层次合理、保障梯队分配恰当、知识结构理想的保障队伍。
1.2保障内容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过程实际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充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思路和基本技能,培养预报员具有从事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以及进行重要天气过程总结的能力。气象保障的过程包括天气分析、天气分析与预报综合、现场把握天气的能力和决策信心等。保障的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气象保障是对这些知识的实践,所以实践是最主要的。实践的内容包括天气图分析、以天气学为主的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MICAPS系统的操作使用、各专题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分区预报等内容。每个内容又含有很多的子项目,如专题天气分析与预报项目里包含水汽条件分析与预报、冷空气活动分析与预报、影响系统分析与预报、中高纬环流形势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与预报等。由于气象保障自身的特点,预报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保障内容的建设,将保障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平时的保障过程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和迅速的把握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好保障工作。
1.3保障方法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保证飞行的安全,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保障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有其一般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方法。预报员在保障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个流程制作天气预报,在年轻预报员的辅导中,应该引导他们建立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的思路,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各种气象信息、制作业务预报的能力。为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地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构想能力和实践能力,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也应该按照一套以新人为主体、实现以新人自我训练为主的保障学习模式。
(1)老预报员进场前会商、讨论,确定飞行当日的保障重点、难点,让新预报员列席听讲解。
f2)老预报员采用启发式讲解,由新预报员组成模拟预报小组再进行会商、讨论。
(3)台站的每一名预报员都参加会商和讨论,每一名预报员对新人帮助。
(4)由台长对会商、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评,讨论保障预案的制定,确立保障方法。
(5)由新人在公告栏上发布自己制作的预报并预报明日的天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应该是良好的。气象台为了帮助预报员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还可以模拟省级气象台的业务环境,与地方气象台的业务实现“无缝”接轨。具体措施是将天气分析与预报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新预报员每天下午以手工分析天气图为主,并讨论天气预报,锻炼新预报员的基本业务技巧;第二阶段训练新预报员操作和使用MICAPS业务系统,通过模拟地方业务气象台环境,调用各种气象资料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第三个阶段要求新预报员陪同外场值班的预报员参加队前的天气汇报、实时保障飞行任务、参加飞行结束的保障讲评等,让新预报员熟悉实时保障的业务流程,掌握实时保障的方法,提升自身实时保障的信心和保障能力。
2、围绕保障经验传递的建设
2.1熟悉个人特点,确立传递对象
限于传递者和被传递着的个性、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差异,有必要在气象台站领导的协助下,分别确立传递对象。针对每一个传递对象,传递者必须首先对传递对象充分了解,熟悉传递对象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情况,掌握传递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志向,了解传递对象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分别选取传递的内容,制定传递计划。在传递者的督促和检查下,有效地落实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保障工作和业务训练的情况下,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递者与传递对象应该不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传递者和传递对象要尽可能参加各种气象保障培训或者是其他传递伙伴的学习活动,通过一对传带形成多对互助的局面,通过传递过程中开展的多方位的气象保障能力学习和培养,促进保障水平的不断抬升。
2.2注重方式方法,确保趣味传递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础。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都无形中产生一种力求认识它、掌握它的欲望,而这种兴趣又往往难以自然产生。因此老预报员必须根据新预报员的心理需要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使二者自然地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老预报员要善于寻找和发现这种结合点,意图明确地启发和引导新预报员兴趣的产生。培养他们对气象保障的兴趣,为此可以应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充分联系当地的天气特点。新预报员进入气象台站工作后,无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定会有很多兴趣点和好奇感。为此,在对该地区天气特点的传递时,可以将城市的历史、典故和天气特征相融合,恰如其分地介绍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常年的主要天气系统、季节性的天气现象等。
二是充分联系热点问题。热点问题饱受人们的关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传递者可以利用当然气候或天气现象的热点问题开拓传递对象的气象视野,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天气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关注,达到传递者抛砖引玉的牵引效果。
三是充分妙引气象谚语。一个台站从初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代代的气象人在气象保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天气特征,得出了许多的天气谚语和经典语录。这些对预报未来的天气、确保飞行安全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比如:“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便来到”、“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等等。传递者巧妙地运用这些言语,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传递对象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3抓住恰当场合,实施有效传递
气象台站的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常年担负着战备值班、日常训练和应急作战的工作。在岗时间长,要求人员在位率高。这种情况下,新老预报员在一起的时间就很长,接触的机会就很多,为传递提供了时间保证。为此,传递双方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将传递活动紧密地融入到工作中,做到工作中有传递、传递时在工作,传递者要克服长时间工作的疲劳,对传递对象实施现场的教授、纠正、解释和引领示范等活动;传递对象应该利用好这种机会,勤思考、多动手、巧提问的主动学习,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应该克服为难情绪和懒惰心理,及时请教传递者。抓住时机累积工作经验;在平时值勤工作中逢有专项保障任务传递对象应主动作为,观摩和参与保障任务。如果传递双方对象长期工作外出,应积极采取各种通信手段保持经常联系,做到人不在身边,传递不间断。
3、结论
飞行的安全备受关注,保障的成功与否备受关注,保障业务的水平高低备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如何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保障业务水平是需要广大气象工作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新预报员快速的适应岗位的需要。继承和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预报事业,使本台站整体预报水平进入新的层次,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气象台的气象实践教学体系,智协飞,谭桂容等,气象教育与科技,2007年第30卷第1期
气象模式 篇12
关键词:高空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一体化,运行模式
近年来,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推进, 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探空系统的升级, 地面、高空观测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地面、高空各项气象观测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 观测业务集约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日益显露, 因此, 迫切需要进行深化改革, 进一步整合资源, 优化观测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 提高观测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为深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提升综合气象观测水平提供实践经验[1]。海南省三亚气象局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紧跟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步伐,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运行模式, 有力地保证了气象资料的完整、时效、高质, 基本上满足了现代化行业发展的要求, 促进了业务岗位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优化了观测业务的工作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是现化化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举措, 对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在高空地面气象测测一体化运行过程中, 由于经验不足, 还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 及时解决并处理这些问题成了工作的当务之急[2]。
1 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观测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
传统的地面观测业务在观测方式上是依照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和制定标准。而一体化模式中新增加了观测仪器而传统方式中却没有做出相应调整, 这样的后果导致观测人员无法灵活适应新的观测方案。此外, 长期以来, 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都是相对独立的业务, 观测人员之间既互不沟通, 也互不干涉, 致使观测人员只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于其他业务了解甚少。高空观测人员日常接触观测仪器和软件较少, 关于地面观测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只是了解个大概, 遇到实际故障时却不能找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 从而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3]。
1.2 传统管理模式制约一体化模式
受业务制度的约束, 高空观测人员和地面观测人员通常只用自己惯性的思维模式和机械的工作方法去处理业务, 对于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能够轻松自如地运用各种方式调节处理。而高空地面一体化模式的建立, 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新的管理标准却没能建立, 这使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 不能得到有效的效果。观测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习惯也因改变受到影响, 一时难以适应新生的事物, 对新技术的使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会因为没能掌握新的技术而造成思想紧张致使工作中出现各种差错。这种消极的思想严重影响到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缺乏综合型人才机制及完善的培训机制
现代化气象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技术型人才, 高空地面气象业务的一体化运行建设需要综合型的专业人才。然而, 现有的气象观测工作人员中缺乏胜任技术指导工作的人员, 复合型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由于薪酬待遇及人事关系复杂等各种原因限制, 人才引进比较困难。此外, 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在职的工作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培训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 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4]。这一现象十分不利于高空地面一体化模式的运行。
2 对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建议
2.1 提高观测人员的工作意识
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的运行, 需要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确保地面高空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要充分调动观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加强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 使业务人员充分认识到高空地面观测业务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空地面业务的一体化是现代化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 增强在岗时的责任感, 主动参与业务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的自信心。
2.2 加强气象管理工作
在气象工作高空地面业务一体化模式的建设中, 推进气象部门的科学管理, 完善与气象事业适应的事业结构及行政管理职能, 使气象业务体系得到合理的布局, 这样才能保证多元化气象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气象业务的集约化, 气象工作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加强一体化建设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 使其服务和管理得到标准质量的建设, 严格落实并执行各项政策, 通过科学合理民主的管理及工作监督, 有效约束观测工作人员的行为, 实现一体化运行的规范化[5]。
2.3 加强观测人员的业务培训, 引进选进技术人才
定期组织规划对现有观测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学习, 通过系统专业的理论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建立考核机制指导工作人员的上岗。在培训过程中, 集思广义, 给业务人员提供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机会。并通过考核成绩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技术骨干, 带动全体工作人员转型工作, 确保一体化工作的稳步推进。对于优秀的技术人才给予适当的奖励, 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不思进取的业务人员要予以处罚。同时, 引进先进技术人才, 不断开拓新的技术渠道, 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 满足气象工作的需求, 确保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2.4 深化改革, 实现岗位集约化
高空观测与地面观测的一体化, 使得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联系密切, 实现了观测工和的有机统一。因此, 高空地面工作人员实现同时一岗多职, 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员的合理运用, 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效率, 避免资源的浪费, 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结语
高空地面气象业务一体化的运行是气象业务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必然, 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在气象观测工作的产物。随着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体化的运行将会更好地为气象观测事业提供更加可靠、高质、效率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红兴.气象部门地面、高空一体化业务建设思考[J].科技与创新, 2014 (24) .
[2]魏珊珊, 孔令杰.浅析高空气象观测气球的选用[J].贵州气象, 2013 (2) .
[3]张聪娥.陕西省历史高空气象观测记录表数字化成果[J].陕西气象, 2014 (2) .
[4]宋淑萍.甘肃省酒泉市实现高空、地面一体化业务的保障措施和相关建议[J].北京农业, 2015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