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改革(通用11篇)
车辆改革 篇1
0 引言
根据产业技术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重庆理工大学车辆专业拟引进德国前沿汽车技术、先进人才培养方式和理念, 与国内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平台;培育掌握汽车先进技术, 理解汽车产品研发流程, 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理论、实践及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开放运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此为契机, 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思路对车辆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 以培养精于理论、长于实践的车辆工程领域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
1 车辆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
根据目前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 对车辆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发展做以下规划:引进国际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整合现有资源, 打造一个包括车身造型创意、整车与零部件详细设计分析、试验验证、制造工艺、生产演示、检测诊断及汽车服务的汽车全生命周期技术流程体系;应用平台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 最终把实验平台建设成在全国汽车产业有重要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基地。
2 主要改革与建设内容
2.1 教学与科研实验条件建设
为满足掌握现代汽车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要求, 拟引进当前国际领先的汽车新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该平台将德国先进汽车技术、教育理念与国内产业实际相结合, 实现情景现场教学。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
图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布置方案
建设先进动力系统实验教学、先进底盘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汽车安全新技术实验教学、汽车电子与电器新技术实验教学、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实验教学等子平台, 形成体系完备的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硬件平台, 为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提供支撑。
(1) 先进动力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验教学设备、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实验教学系统、共轨式柴油发动机实验教学系统、多点式汽油直喷发动机实验教学系统、汽油直喷发动机实验教学系统、共轨式发动机实验教学系统等现代发动机技术实验教学设备, 建成完善的先进动力系统实验教学及科研平台。
(2) 先进底盘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驻车制动实验教学系统、电子助力转向实验教学系统、ABS实验教学系统、ASR实验教学系统、ESP实验教学系统、主动悬架实验教学系统等先进底盘控制实验教学设备, 构建覆盖当前主要底盘控制技术的先进底盘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3) 汽车安全新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车辆辅助安全实验教学系统, 建成包括电子稳定程序、胎压监控预警系统、安全预警技术、智能安全气囊、现代汽车防盗装置等在内的汽车安全新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4) 汽车电子与电器新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车辆电子电器实验教学系统, 建成包括自动空调系统、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汽车多媒体系统、巡航控制系统、GPS导航系统、CAN总线技术、倒车雷达等在内的汽车电子与电器新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5) 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故障诊断模拟系统与实训车辆, 能够模拟汽车电子与电控系统各种典型故障, 为学生学习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提供真实的环境, 为汽车电子与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教学及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2.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与行业实际开发流程和开发手段脱节等不足, “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平台”拟通过以汽车实际开发技术流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内容更新的机制建设, 依托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改革, 建成与行业实际开发流程紧密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 依托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围绕汽车实际开发流程这一主线, 建设以“汽车理论”, “汽车构造”, “汽车设计”, “车身设计”和“汽车试验学”为主的核心课程群。依托“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平台”将理论讲授场地与实验教学场地整合,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 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现状。
(2) 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内容的更新
改变以往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技术脱节的现状,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及时总结科研成果用于教学, 建立以科研成果推动教学内容更新的机制, 培养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人才。
2.3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1) 建立校企二元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产品开发体系和开发手段搬进课堂, 同时通过专职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人员来校兼职等机制保持教学与企业需求同步。依托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临近汽车产业基地的优势, 探索3年学校教育加1年企业实习的3+1教学模式, 建立校企二元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
(2) 建立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机制, 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依托先进汽车技术平台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人员培训、测试认证、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社会服务活动, 发挥平台社会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以上社会服务活动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探索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机制。
2.4 师资队伍建设
(1) 依托“中德中心”实施多批次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
依托“中德 (重庆) 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中心”实施多批次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 全面了解先进国家汽车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该项目拟选派本学科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 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资格培训,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训以及实践操作培训, 取得德国认证的教师资格证书、行动导向教学培训证书、汽车检测诊断实践培训师资格证书。当前正在德国学习, 第二、三批2014年赴德培训人员的选拔工作也正顺利进行;
(2) 建立教师在职培训长效机制和校外专家来校兼职机制
加强学校与业内企业的合作, 依托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青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试验分中心、重庆理工大学-大江信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造联合实验室等平台, 建立企业高端人才来校兼职和骨干教师赴企业顶岗锻炼等长效机制,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促进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了解行业人才需求。
2.5 实验室运行机制建设
成立“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管理机构, 完善各子平台的工作章程、和实验室设备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建立教师指导、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 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完成对实验室的设备管理、日常运行管理等工作, 设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全天候开放的运行模式, 提供更多的时间、设备等资源,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完成自主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 并利用激励机制, 根据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和课外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给予不同奖励,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结语
通过搭建现代汽车技术实践教学平台, 广泛开展创新性与探索性实验,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同时依托平台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吸引学生参与到平台的管理与社会服务之中,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贯彻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转变探索路径。
(9) 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德中心项目’实施背景下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3YB02。
车辆改革 篇2
由:沈阳腾越人行管理中心 签发人:李秋成 日期:2016年 4月1日 沈腾人(管)字【2016】055号
根据集团《集团字【2015】325号〈关于启动区域车辆改革的通知〉》文件要求,在保障区域/项目生产运营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车辆的购臵和运行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指导各区域通过交通费用包的形式,取代区域/项目公务车辆的方法,制定我司车改方案,以保证在车改完成之后,总体费用较车改之前有显著降低。
一、车辆改革执行原则
减少公司公务用车、鼓励负责人私车公用、降低公司车辆管理成本。
二、车辆改革执行标准 事由:关于公司车辆改革的通知
1、按照公司组织架构,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项目总享受个人公务配车待遇,费用实报实销。其他职级不予配车,已有配车的收回配车由公司统一处理。
2、职级为副总级(含享受副总级待遇)执行原副总级私车公用补助管理标准。
3、管理中心负责人可申请私车公用燃油费补助,补助标准1000元/月,管理中心各组经理级及副经理级可申请私车公用补助,补助标准700元/月。此标准包含燃油费、维修费,统一称为燃油费补助,凭燃油费发票进行报销。拟申请及原已有私车公用补助的人员需在4月30日前在OA中重新发起请示,请示中需附车辆行驶证、驾驶证复印件,行驶证若不是申请人名字,需提交直系亲属或配偶证明,其他不予审批。审批通过后自2016年4月起统一执行新燃油费报销标准。
4、原有配车的部门取消公务配车,采购管理中心、外联组取消公务配车后,交通费限额更改为2000元/部门,同时取消部门内其他成员的交通费补助待遇,凭燃油费发票、打车费发票、公交票、地铁票报销。其他工作组取消市内交通费限额,统一执行OA用车申请流程。
5、工程用车、洒水车统一划归设备部管理,含调配使用、维修保养、燃油费报销管理,执行租赁站管理模式。
6、公司所属车辆保险由管理中心统一购买。
7、原有保安组摩托车划归至各项目管理,费用标准不得超过400元/台/月(含燃油费、维修费),由各项目总自行审定是否继续使用及具体报销金额。
8、新成立项目可申请调配公务用车,车辆燃油费、维修费、保险费、车辆违章及违章处理、固定资产折旧费及车辆肇事保险不予理赔或超出保险理赔金额部分由项目自行承担。
9、扩大劳务、联营承包的施工队不享受公司配车及费用报销待遇。
三、区域/项目交通费用包
1、根据集团要求,区域/项目通过交通费用包逐步取代公务用车。
2、交通费用包定义:交通费用包为区域/项目总车辆费用、区域/项目内部门负责人或施工队长车辆补助费用及其原有的办公车辆可支配车辆费用的总和。交通费用包每年初核算一次,根据承建面积核算全年可支配额度。交通费用包分配方案由各区域/项目自行决定,报人力行政管理中心备案。
3、本文所指的车辆费用包含:燃油费、维修费、保险费。本次交通费用包限额核算不含通勤车费,项目所保留的通勤车按照原限额执行。申请保留通勤车需具备的条件: A、项目远离市区;
B、项目部为山路、路况差,1公里内无公共交通系统。
4、长途公务出行(单程80公里以上)纳入差旅费报销范围,不计入交通费用包。
5、根据项目在建面积、2015车辆费用发生总额、2016管理费预算为核算依据限额包分三个等级: 在建面积在30万平米以下,交通费用包限额75000元/年; 在建面积在30-50万平米,交通费用包限额85000元/年; 在建面积超过50万平米,交通费用包限额105000元/年。
承建面积新增达到上一级交通费用包标准的,交通费用包额度=原额度+上一级限额的平均月额度。
7、自营承包项目施工队长私车公用补助计入交通费用包,由项目总审定是否发放,发放标准以人力行政管理中心通启《施工队长私车公用补助管理办法》为报销上限。
8、区域/项目处于维修及竣工未交楼状态,交通费包按照管理费预算管控。
9、交通费用包审核:
报销人根据区域/项目交通费包分配方案,在填写报销单时注明:限额、累计发生额。报销单审批人对超支金额不予审批,由人力行政负责人进行台账汇总。
10、本年交通费用包核算完成时限:2016年4月30日前。
四、闲臵车辆处理
1、各区域/项目需于4月30日前收回公务车辆,收回后不得继续使用,收回过程中留好车辆交接记录,对非正常损坏的部位由使用人负责维修。已收回的车辆进行拍卖处理,不属于我司账内的车辆进行归还。
2、闲臵车辆优先转售给公司员工。
3、车辆销售形式及价格由人力行政管理中心拟定,根据二手车评估公司价格为基础价格,报审通过后执行。
五、限购要求
公司本不再增购车辆,新成立项目总车辆调配中如遇调配车辆车型、车况、车辆价值不等的,以有限资源使用为原则,进行抽签选择。
页数(含本页):共3页
执行项目:沈阳腾越各区域/项目
车辆改革 篇3
关键词:城轨交通 任务驱动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图样画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制图和读图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工作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加工类专业。该专业对于作图的要求不高,但是对于读图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下,多数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技能拓展并不理想,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坚持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另结合笔者学校城轨交通车辆检修专业的工作内容与特点,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做了整合教学,以“掌握概念、强化动手、培养技能”为重点,以“轻过程、重结论、精内容、宽适应”为指导思想。
一、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性
现如今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被动接收信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不扎实,当需要学以致用时,则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衔接不上。任务驱动法是以实践应用为基本目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按需所学,教师适度引导,让大家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任务驱动法下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法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目标,根据各个任务性质、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
1.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城轨交通车辆检修专业的特点,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每个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衔接。
2.零、部件图的适当调整
结合城轨交通车辆检修专业特点,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应更侧重于读图与空间三维能力的提高。为了与车辆机械、车辆制动等专业课做好衔接工作,要引用车体中的典型零部件作为教学内容。首先要求学生徒手绘制3~5个零件图,表达无异议之后再CAD绘制。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也将会经常采用徒手绘制草图来表达思路,交流技术思想,这对团队组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标准件,将管螺纹、普通螺纹、键、齿轮、销等零件作为重点知识。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其融入到任务当中,引导学生翻阅书籍、查阅资料,了解标准件的作用、结构和尺寸,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注重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是任务内容的设计者,其任务不同于传统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不但要向学生交代任务目标和重点,还需辅导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在角色上,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引导学生去用科学的思维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更需要做的是引导和鼓励学生。
4.制订合理的考核模式
任务驱动法的考核必须打破一考定“优劣”的考核模式,从职业素质、能力和技能三方面考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做到知识考核与过程考核并重。机械制图考核形式为试题和过程考核各占50%,“试题考核”以概念、知识点、三视图、零件图(大作业)方法为主,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过程考核”主要是检验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职业态度、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1.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环节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具体任务不但要体现本阶段的核心,还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在制订任务内容和任务目标时,需考虑其难易程度、学生人数、综合素质等情况,要把握任务目标的可行性,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另外,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任务环节,应明确规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任务初期为徒手绘制轮对等零件草图,而后期的CAD任务则为电脑绘制转向架等零件图及装配图,这样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2.任务的具体实施
教师根据现有情况制订具体任务内容,接下来与学生沟通,说明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与学生一起着手任务实施环节。
(1)学生分组。学生分组要本着互补、互助的原则,即尽量把男女生、优劣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生分配到一个组,使大家能够在工作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选定一名组长,这样既能够协助老师的部分工作,又能够帮助部分组员完成任务。
(2)分析项目任务。得知任务目标和内容后,由组长带领组员一起讨论、分析任务,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问题。例如转向架某部件的装配体,应首先了解由哪些零件所组成,其次分析其作用和工作原理,最后确定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和拆装顺序。每组成员对任务要有整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3)制订任务计划。分析完任务,接下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准备怎么做,制订详细的任务实施计划。各个组员协调沟通制订任务计划,考虑时间和逻辑顺序,以及各环节间的关联性等问题。任务计划制订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任务是否高效完成,所以此环节学生要花心思反复修改,直至计划合理。
(4)任务分工。结合前期计划,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素质、特长,选取任务点。在实施过程中,每人有相对独立的子任务,由于最后需把各子任务整合,这就需要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以免出现尺寸不配套等问题,影响后续的装配环节。例如要求大家完成轮对及轴箱的绘制,首先要求学生徒手绘制各个零件的草图,然后电脑绘制,最后将每个学生所画的零件图进行装配,完成任务。在这期间,由于每两个零件尺寸之间存在配合关系,所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成员之间的沟通,避免装配环节出现问题。
(5)提交材料。完成任务后,学生需提交生产资料,包括徒手绘制草图、CAD绘制零件与装配图等资料,工作日志和任务设计报告也一并提交。
3.任务评价
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培养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为达到此目的,在任务评价上需做到科学、严谨、公平、公正。任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目的是使得学生重视,为学生高效完成任务提供外在驱动力。目前学生任务评价包括三部分:一是学生提交的生产资料(零件、装配图等);二是题目答辩;三是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主要考核实际上机操作的能力和态度等。教师从以上三方面对各个组员做好详细记载,确保成绩公平公正。任务驱动法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
四、小结
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整合,将任务驱动法用于机械制图教学,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任务驱动法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个相互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项目教学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才智, 2012(12).
[2]何谦.基于渐进式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0(4).
[3]宋洪侠.深化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J].图学学报,2013(3).
车辆改革 篇4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应用汽车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一般设计思路,学生将在学习分析评价汽车整车及其各大总成系统的结构与性能、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及有关参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应用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方法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完成设计任务。为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汽车设计技术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
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使得行业主干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体现在技术集成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上,这与传统设计人才定义有了很大不同。如何通过专业课程设计不仅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引导协同合作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能够得到实际有效地提高,是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必须引以注意的。
1 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程设计常规题目是汽车总布置设计或某一个关键总成的设计。但同学已经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锻炼,基本掌握通用机械设计的规律。因此常规课题如不能结合汽车整体性能要求有较深入的展开,则对同学的认识提高作用不大。而传统汽车总布置设计未结合相关总成设计开展,整车设计参数的确定过于理想化,不利于培养同学们的严谨的工程态度。
课程设计的时间只有两周,为保证大多数同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会设计任务,完成设计设计说明书和绘制图纸,因此指导老师必然要把较为充分的参考资料提供给同学们,但同时也有束缚同学设计思路的不足,加重了同学对参考资料的依赖,缺少挑战性,不容易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由于目前参加设计的人数较多,指导老师主要是依靠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给出评分。但由于同质化严重,很难做出很客观的评价。对于抄袭现象的评判也有难度。
2 改革方案设计
首先从选题入手。将项目制导入课程设计中。由同学们可自由组合形成若干设计小组。将汽车底盘的几大总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轴、驱动桥、制动器、悬架等与总体设计打包。设计小组在满足整车性能设计任务的条件下,作为一个整体承担设计任务。虽然就个人具体设计任务仍然是某一个总成或整车总布置设计,但设计工作需要为统一的整车设计目标努力。其中主要总成的设计参数输入需要总布置设计给出,但总成设计的结果又可能会反作用于总布置设计。项目小组的内部协作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会提供较详细的总体设计或总成设计的独立案例给同学们做参考。由于设计小组重点关注总布置与分总成、分总成之间的协调统一,在一般设计工作--根据总体要求的调简历、个人写真、上千元的西装、呼机手机一个都不能少……。对此,要引导贫困毕业生保持成熟冷静的心态,懂得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毕业生外在的东西,而是个人内在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表达,学会推销自己,在仪表、仪态、与人交往方面更成熟和适合职业要求。
3.3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服务
要宣传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形成立体的就业信息网,积极为贫困毕业生牵线搭桥,寻找就业机会。对贫困毕业生来说,学校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要使其清醒地认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政策上对这一群体要有所倾斜。要关心他们的求职情况,整设计参数与重要部件校核的基础上,着重于及时交互数据和反馈信息以保证总体设计进度。各总成直接的接口尺寸等环节将会直接的将小组内部协作的优劣体现在图纸上。
在于考核评分上,安排了两部分。40%是平时表现分与图纸、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分,这部分数是因人而异的。另外60%是小组答辩分,小组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制作幻灯片,由组长汇报全组的设计成果,重点讲述如何通过协同设计达到整车性能设计目标与各总成的协调接口问题,在答辩后由指导老师给出小组得分。这两部分的总和为各个学生的最后得分,再按照标准折算为五级制。
3 实施过程
首先安排分组,初步确定每组9名成员,分别承担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变速器设计、驱动桥设计(两人分别承担主减速器与桥壳、差速器与半轴设计)、悬架设计、制动器设计(含制动系统匹配),万向传动轴设计。小组设计任务为:分别为给定基本设计参数(额定载质量、最大总质量、最高车速)的汽车,进行总体设计,计算并匹配合适功率的发动机,轴荷分配和轴数,完成总布置图;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
在设计中,发动机功率参数的选择很重要。可参考Wiliams线模型提供一系列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参数(含外特性与万有特性)供设计组选择。9名成员在设计目标上又可以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为传动系总成设计,在满足动力性要求条件下寻找最佳燃油经济性参数匹配;第二为悬架与制动器设计组,计算空满载质心高,按ECE法规要求完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设计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组熟悉设计任务,提交分组名单与详细工作计划;第二阶段确定整车布置形式及总成结构型式,确定发动机选型和传动系参数完成功率平衡图,考虑悬架变形后确定前后轴荷分配与质心高。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总成参数;第三阶段各总成完成详细设计,参数反馈总体设计后重新计算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指标,并完成ECE制动法规校核与传动轴长度与角度校核。第四阶段细化总布置图与总成装配图,保证小组各设计结果之间的统一,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的统一。通过总结设计过程,大约有50余个关键点可作为考核点。依此发布设计报告提纲,指导老师听取答辩汇报后按照各考核点完成情况给出评分,也较为客观公正。
课程设计过程参与同学有15组,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总体设计过程,在各阶段节点听取组长汇报。另有五名老师组成指导小组,负责各总成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质量把关。
4 总结
在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程设计中导入项目制,拓展为综合汽车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程学知识,以小组形式开展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设计了新的专业课程设计流程,完善有关设计任务书、考核节点要求,改革了评分考核机制,重点培养同学们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协同合作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
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提供热情、到位的服务。
要争取用人单位优秀的贫困毕业生采取优惠措施,比如对于紧缺专业和优秀的贫困生就学期间所欠的贷款,单位可以一次性无偿地偿还。此外,要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保障贫困生享有最起码的平等的就业权。
参考文献
[1]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务实[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8,第1版.
[2]赵卫国.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模式案例实务全书(上),2003,2.
摘要:为更好的适应汽车行业对技术人才的时代要求,改革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导入在项目制、小组制,拓展为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设计了新的专业课程设计流程,完善有关设计任务书、考核节点要求,改革了评分考核机制,重点培养同学们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协同合作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
公务用车改革车辆拍卖实施办法 篇5
拍卖人:xx市财政局
标 的:市政府公务车辆约计108辆
本拍卖方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有关规定制定。
一、拍卖的有关概念
(一)拍卖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车辆的财产权利
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二)拍卖当事人
1、拍卖人
拍卖人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市直机关拟选择资质好,市场信誉高的拍卖机构。
2、委托人
委托人以市财政局为拍卖车辆法人作委托人。
3、竞买人
内部拍卖时,市直参加公务用车改革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均具有竞买人资格。外部拍卖时,所有的社会自然人和法人均具有竞买人资格。
4、买受人
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三)拍卖的程序
1、拍卖委托
2、拍卖公告与展示
3、拍卖的实施
4、拍卖价款的收付与拍卖标的的转移或者交付使用
二、委托人与拍卖人的具体工作
(一)委托人工作
1、收集车辆标的及整理车辆标的的有关证件资料(机动车行驶证、购置附加费证、定编证、保险证、公路规费缴讫证等)。
2、委托拍卖人对车辆标的进行评估。
3、根据拍卖人提供的车辆评估报告确定拍卖底价。
4、与拍卖人签署《委托拍卖合同》。
5、向拍卖人提供车辆标的的有关资料(如机动车行驶证、购置附加费证、车辆定编证、保险证、公路规费缴讫证等的复印件)。
6、协助拍卖人公开展示车辆标的。如提供展示场所,安排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等,使车辆展示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7、参加拍卖会,监督拍卖活动的进行。
8、拍卖会结束,买受人付清全部拍卖价款后,委托人提供成交车辆所属单位开具的有关证明资料及单位有关证件(如车辆过户证明、委托书、机构代码证、加盖单位公章的车管部门表格等等)协助买受人办理车辆的过户手续。
9、与拍卖人结算拍卖价款,拍卖活动结束。
(二)拍卖人工作
1、核实车辆标的的证件资料是否齐全及档案资料是否完整(由委托人协助拍卖人到车管部门核实)。
2、根据车辆标的的证件资料及档案情况确定是否可以拍卖。
3、对车辆标的进行评估,核实车辆的性能、状况及其瑕疵。
4、与委托人签署《委托拍卖合同》。
5、制定具体拍卖方案:
根据车辆所属单位进行分场拍卖。如:第一场拍卖会拍卖a、b、c、d四个单位的车辆;第二场拍卖会拍卖e、f、g、h四个单位的车辆;第三场拍卖会拍卖i、j、k、l四个单位的车辆……。
6、内部拍卖阶段由市车改办发出拍卖通知,向社会公开拍卖阶段发布机动车拍卖公告:
(1)在《xx日报》上刊登拍卖公告。
(2)在xx电视台发布电视拍卖公告。
7、依照《拍卖法》制定《拍卖报价目录》与《拍卖规则》。
8、有序安全地组织车辆公开展示。
9、举行拍卖会。安排保安人员维持会场秩序。
10、拍卖会结束后,拍卖人与买受人签订《拍卖成交确认书》,买受人付清全部拍卖价款后,由市车改办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统一、及时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同时必须把所有的定编证收回。
11、各位买受人付清全部拍卖价款到拍卖机构后,再由拍卖机构将拍卖价款转帐到委托人指定的专用帐户。
三、其它事项:
(一)市车改办及时提供有竞买资格条件者的名单给拍卖人,以便拍卖人接受报名时核对。
(二)拍卖人免收委托人佣金,买受人在内部取得拍卖车辆拍卖的,买受人应付给拍卖人的佣金,佣金比例不超过拍卖车辆价款的5%。
车辆改革 篇6
【关键词】 考核模式、铁道机车车辆、开放式、 教学评价
中国分类号:G621
1.概述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铁道机车运用、检修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复杂、技能要求较高。目前,不少开设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高职院校,忽略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建设。课程考核模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怎样的导向作用?如何来评价学生获得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否达到教学效果?是否可以把课程考核过程当做一次课程教学的补充?课程考核一定是封闭式的吗?本文通过对本院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的实践过程过程及得出的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以充分发挥考试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评价高职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课程考核模式。
2.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是位铁路行车一线服务的机车运用、检修人员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目前专业的考核模式传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考试重理论,轻实践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知识结构复杂,由于专业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实训设备远远跟不上铁路现代化装备的发展,造成实训条件的落后,因此只注重对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的考核,不能反作用于实践,造成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下降,长期以往就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2.2未引入多主体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
目前课程考核评价多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体,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评价的标准随意性很大,学生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观念上就有着悬殊,课程考核评价时,教师对学生课程考核的结果有着决定权,这种单一主体的课程考核评价,学生处于弱势,消极的对待课程考核。
2.3忽视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往往过于强调考核结果的重要性,将对学生一次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考试大多集中期末以及毕业前时间,学生形成了平时学习没有主动性,考试前集中复习,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只求“60万岁”。同时,由于考试过于集中,考核时间、内容少,不能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模式导致缺少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过程的控制、量化与管理。
2.4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试卷考核为主。试卷的客观题较多,答案是唯一性的,学生没有思考与创造性不利于培养主动求知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试卷考核,考试成绩会出现偶然性,而且比的是记忆力,因此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且无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考核。
3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为了发挥课程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本专业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将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模式,采用了“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提高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
3.1采用“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
3.1.1构建考核方式的立体化
本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在注重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引导,构建了集知识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过程评价考核为一体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考核学生实作能力、沟通表达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
3.1.2构建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的岗位为机车检修人员、机车乘务员,属于铁路特种行业,其考核内容与专业相关岗位如机车乘务员、机车电工等的生产实际、新设备、新技术相关联。考核中加大学生的岗位沟通交流的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核的命题力度包括故障的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关键知识的应用等。
3.1.3构建“开放式”的考核环境
课程考核取消了传统“封闭式”的考核环境采用“开放式”的考核环境,即1、知识部分的考核试题开放,包括理论知识部分、能力测试部分,学生可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考核试题掌握课程的核心;2、考试环境开放考试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环境,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观看某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3、能力考核评价评分开放,学生考完后即可知道能力评价环节的成绩;4、对于抽签答题环节准备过程开放,学生可以针对抽出题目任意咨询在场的任何一位同学。开放式考核的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考核,从“要我考”到“我要考”的转变,考核的目的不再是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更是一个引导学生的一次再学习过程,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该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来说即是一次考核又是一次学习。
3.2 引入第三方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包括任课教师、同行教师、本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学生本人等。在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中各自评分、点评,考核中各专家找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这种评价的比较客观准确,解决了课程考核评价的随意性与学生的被动性。
4.结论
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改革之前相比使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使教师和学生对考试得理解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变化,“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课程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将推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是促进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基石。
[1]陳川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潘玉驹 陈文远.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
车辆改革 篇7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既抽象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 但是实际上在工业界可以看到诸多从事控制的工程师并非出于自动控制科班出身, 即使有自动控制原理基础的工程师他们也几乎很少用到经典控制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PID控制毋需系统模型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品质, 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动控制原理》的教程中只讲到了在获得传递函数的情况下如何综合控制器, 而对传递函数的获取且是很少提及 (除了较为浅显地谈及到如何在波德图基础上进行系统辨识) [1,2]。许多硕士研究生在给出一个传递函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控制算法 (如模糊、神经、预测等诸多高级控制技术) , 但一涉及到如何针对真实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 他们就会放弃各种算法转而求助于PID, 甚至有些还只会开环控制。这迫使控制理论教学需要被经一步创新。
当前控制理论的研究新成果层出不穷, 工业先进控制技术, 如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 最优控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工业界对控制理论的应用且一直滞后不前。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过去由于受限于模拟电路去实现控制规律, 因此控制算法不宜过于复杂, 这导致诸多复杂但优秀的控制算法因难以实现而只能成为理论家们的欣赏品。这种固有的观点一直被放大, 但如今数字控制技术发展迅猛, 一些DSP处理器的单次浮点运算已经快于0.01微妙, 许多高级控制算法的实现基本上不存在物理瓶颈。
2.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通常对设计团队有许多要求, 从大的方面它至少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选择、系统建模或辨识、控制器设计仿真、控制器软硬件实现。经典《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只包含整个过程的20%不到的知识点和工作量, 而且往往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体, 这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中是难以做到的。如果回顾当前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这些原本需要团队完成的工作完全可以让个人胜任。目前先进的控制软件包 (Matlab中的控制工具箱) 、硬件平台以及相关代码自动生成技术 (如d SPACE, Motor Tron, ETAS, XPC-Target) , 已经越来越多在汽车工业界被广泛使用, 但同样这些技术和产品也适合其他工业控制器的研发。
3.控制理论教学的创新需要继续发展, 教材内容和工程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克服上述三点必须从自动控制的基础教学抓起, 在现存的《自动控制原理》教材中引入合理的新章节或新实验使得学生在控制器设计的所有环节得到相关训练, 从而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借助于相关控制器设计方法而获得较好的系统控制品质, 而不是凭借“万能的PID”进行包罗万象的控制器设计, 或依然停留在开环控制阶段
二、《自动控制原理》中包含的新内容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停留在理论的欣赏, 而更多是受惠于以后的工程实践。但是目前《自动控制原理》过多强调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 对系统辨识和控制器设计过程缺少相关知识点的介绍。为此本文针对一般控制对象, 从知识点上对控制器设计过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由于控制器综合的基础是控制对象模型, 因此系统模型的获取是十分重要的, 但同时很多时候系统模型是难以通过机理的方式建立, 即使建立也会有很多参数待辨识;另一方面, 工业过程大多较为复杂, 机理难以分析, 因此机理建模往往被束之高阁。通过输入—输出信息进行系统辨识是一种相对普适的方法, 它毋需过多的机理分析, 也不需要深厚建模功底, 而且又能描述大多数系统过程。实际系统总是非线性的, 如何用一个线性模型去逼近实际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很多教材从理论上解释了如何对微分方程线性化[1,2]。缺少从输入-输出的角度去描述非线性系统线性化, 其实这更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同时也是容易被接受的。下面就从平衡点线性化和M序列系统辨识两方面来解释模型线性化和模型获取, 同时给出了实际系统的控制器拓扑结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模型获取和控制器设计以及实现过程有了一个整体了解。
(一) 平衡点线性化
实际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 而且工作点也并非处在零点这个位置, 这里不妨设实际系统为非时变且可以被描述为:
其中, x为系统状态, u为系统输入, y为系统输入, f, h均为光滑映射。
针对上述系统如何辨识呢?笔者曾测试过许多学生, 他们会直接输入一个正弦序列或阶跃给系统然后就开始进行了辨识。辨识的结果当然是不尽人意, 因为实际系统中在启动阶段往往具有很强的非线性, 而且实际工作点一般总是远离零点。为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辨识, 譬如可以先找到一个典型的工作点 (也就是平衡点) , 不妨设此时的输入是up, 稳态输出是yp。鉴于本科生尚未学过状态空间理论, 为此只考虑输入输出特性, 引入新变量Δu=u-up, Δy=y-yp, 当Δu足够小时, 可以证明从Δu的输入到Δy的输出构成了一个线性映射 (也称线性系统) 。基于该依据, 就可以根据M序列或其他辨识方法进行系统辨识, 设辨识的结果如下:
其中, ΔU= (s) , ΔY= (s) 分别为Δu, Δy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系统传递函数后, 就可以借助于MATLAB中的控制工具箱进行各类控制器仿真设计, 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嵌入到如图1所示的控制器拓扑结构中。在图1中, r表示针对实际系统的期望输入, Δr=r-yp为针对辨识结果G (s) 系统的期望输入, C (s) 为控制器。这样的一个控制拓扑结构虽然便于理论解释, 但是过于复杂。如果对方框图1稍作变换就可以得到图2的控制结构。图2在实际使用时更为方便, 而且物理意义也清晰多了。它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控制结构框图, 其中虚框部分是实际控制器, 它和线性化后的系统控制器相比只在控制器输出多了一个偏移项, 而且这个偏移项就是工况点的实际输入。从图2中, 还可以看到即使偏移项不存在如果C (s) 中存在积分项如PID, 还是能较好地将系统驱动到期望出处。如果这里融合前馈控制思想用以解释偏移项则会串联到更多的知识点, 这样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体会到直觉和理论推导相吻合的愉悦。
(二) 基于M序列的系统辨识
系统模型是控制器设计的拦路虎, 尽管控制理论界也存在一些无模型控制设计理论, 但是如果获得了系统模型则可以大大减少实验调试时间和控制器设计时间, 同时可以找到性能更好的控制器。而且对于大多数控制器综合方法而言, 模型又是必须的。
利用白噪声进行系统辨识提出到现在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 已被工业界广泛接受和认可。M序列又称为伪随机序列是一组二态信号, 由于它具有自相关性较好, 伪随机性, 容易产生和复制等一系列优点。在系统辨识中常以M序列作为输入信号, 依据系统输出观测值, 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系统传递函数辨识。关于M序列进行系统辨识的详细原理可以参考文[3]。虽然M序列的数学基础稍为复杂, 但这对掌握了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的学生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目前MATLAB也有了相关命令 (idinput) 用以产生M序列。同时I-dent工具箱可以直接对辨识的输入输出数据拟合系统的传递函数。因此在本科教学阶段可以采取使用工具箱, 而不必过多拘泥理论讲解, 这些理论的推演过程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仔细研读,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只要知道其中物理含义和操作流程即可。采用M序列还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1.可以直接采用MATLAB和廉价的数据采集卡就可以输出测试信号和采集系统的实际输出信号, 而毋需昂贵的扫频仪进行系统辨识。
2.基于M序列的测试信号加载时间远远小于频域测试过程, 因此可以避免工作点漂移和其他低频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引入M序列的系统辨识, 合理解释平衡点线性化过程使得真实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仿真成为了可能。若辅之适当的硬件就可以让学生可以快速辨识、设计出较为理想的控制器, 这作为《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或后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和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祥东, 王益群.控制工程基础[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第5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车辆改革 篇8
1 本科生教学情况分析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车辆工程学科中, 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传统、陈旧。车辆工程学科是建立在材料、力学、电子、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产品类学科, 这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饱满、与时俱进。但是, 现有车辆工程课程大多未能与时代接轨, 缺乏前瞻性与先进性, 落后于实际应用。
(2)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就目前高校对于车辆工程学科课程结构的安排而言, 多数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但是, 大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时期, 从教育规律上看,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产生探究的愿望。
(3) 学生实践机会少, 与学科特点相悖。车辆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相当长的时期内, 出于安全性、可操作性等因素考虑, 实习过程只是走马观花, 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历练, 考核系统也不完善。
(4) 素质教育在曲折中发展。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 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 发展一路坎坷。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目前的状况看, 学生缺乏承担责任的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 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
2.1 教学内容
为了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教学内容上所采用的改革方案如下:
(1) 采取“引进及走出”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 聘请国外著名高校及知名汽车公司的资深技术人员, 来校为学生讲座。另一方面, 将学校师资派往国外学习相关前沿技术, 回国后采用双语教学方式为学生开课。同时, 建立可视化远程教学互动平台, 使中、外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 促进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 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2) 更新教材, 去除教材中内容陈旧, 逻辑性、系统性不强的部分, 完善课堂教学。教学的部分内容采用活页形式, 以便随时补充更新。
(3) 鉴于车辆工程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 扩充学生可选择的专业发展方向, 同时增加1~2门工程软件课, 使学生的自主设计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2.2 课程结构
为了使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尝试进行“点面结合”的方式, 以“点”带“面”, 以“面”突出“点”。即:将与科研方向密切相关的工程专业课作为“突破点”, 将专业公共基础课作为“涉及面”。这样既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利保证, 又可以为培养精英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部分学科, 进一步扩大“双学位”和“主辅修”专业, 逐步推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 鼓励任课教师及其所在科研团队与学生建立自然组成的科研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初步的科研工作通过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教学与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可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2.3 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车辆工程更是一个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的专业。因此, 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实践环节的强化。
(1) 增加学科实验内容, 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编写实验讲义, 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2) 加强校企合作,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 并对实习环节进行充实及改革;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实习教学场所;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来为学生做专业实习讲座;制定新的认识实习考核方式, 构建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校企的合作, 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良性循环, 全面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4 拓展素质教育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好的教育方式是把教育重心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 使学生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走向超越的能力。所以, 在素质教育方面, 采取的拓展措施如下:
(1) 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从调研开始, 逐步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
(2) 开设创新实践班, 实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弹性教学计划, 组织各种相关的科技竞赛, 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系统地进行能力培养。
(3) 变被动为主动, 采取“Project”教学模式。Project的含义是“工程项目”, 可将其理解为以学生为主、围绕某门课程中的某些内容模块, 由任课教师出题目和要求, 并在学生中组织若干的学习和实践小组, 围绕主题开展包括国内外最新技术和行业发展文献搜索与汇集、提炼和归类、主题延伸与拓展, 以及目标实现等内容的完整的教学环节训练, 以小组学生代表讲、老师点评、其他小组学生提问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素质教育, 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实施精英教育, 瞄准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才能培养出能够长期满足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10) :66.
[2]史宁中, 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 2007, (8) :10.
[3]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 2006, (5) :46.
车辆改革 篇9
一、包头车辆段概况
包头车辆段始建于1958年, 是呼和浩特铁路局唯一的客车检修基地, 全段厂区面积87.5万平米, 有7个车间, 11个科室, 1个党委办公室, 149个班组, 2024名职工。配属客车1855辆, 其中呼包两地运用客车45对79列1230辆、备用车340辆、路用车275辆, 配属动车组6个标准列。主要担负进京、进沪、进穗及终到哈尔滨、满洲里、成都、杭州、南昌、深圳等方向的67列960辆客车运用任务, 管内旅客列车12列。
自然概况:包头车辆段是呼和浩特铁路局唯一的客车车辆段。主要担负着全局配属客车的段修、辅修、发电车中修, 呼和浩特、包头始发至北京、杭州、广州、青岛、哈尔滨、青岛、昆明等方向的图定客车49个车次85列1230辆和呼、包、集城际动车组15个车次6列48辆的运用检乘、库内整备及呼和站检通过修、临客、旅游列车整备开行等任务。下设12个科室, 即安路科、技调科、动技科、质检科、劳人科、财务科、材料科、职教科、设管科、保卫科、办公室、党委办公室。7个车间, 即包头检修、乘务、库检、设备4个车间, 呼和运用、客列检2个车间和呼和浩特东动车运用所, 共有生产 (乘务) 班组172个。
客车概况:全段共配属客车1845辆, CRH5型动车组6个标准列。现有运用客车1230辆, 其中25T列车11列175辆 (呼5列74辆;包6列101辆) 25G型DC600V列车42列724辆 (呼和24列420辆、包头18列304辆) , 25G型AC380客车13列186辆 (呼和7列96辆、包头6列90辆) 、25K、Z型客车4列49辆 (呼和1列9辆、包头3列40辆) , 普通客车15列96辆 (呼和4列13辆、包头11列83辆) ;备用客车379辆, 其中25T型客车46辆, DC600V列车52辆, 25G型客车67辆, 25KZ型客车52辆, 普通车162辆, 借出客车13辆;局路用客车275辆, 局管部属路用车11辆;借入客车63辆。
基础建设:厂区总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 包头27.5万平方米, 呼和10万平方米, 呼东动车运用所50万平方米。包头建有6线18台位段修库、3线3台位空调检修库、2线4台位临修库各1个, 3线2地沟运用整备库和3线3地沟运用整备库各1个;呼和建有3线2地沟运用整备库、4线4地沟运用整备库和单线2台位临修库各1个;呼东动车运用所建有4线两列位检修库1个, 2线外皮洗刷库1个, 2线临修库1个。
工装设备:拥有各类设备536台 (套) , 其中A类设备118台 (套) 。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机床39台 (套) , 锻压剪冲设备33台 (套) , 动力设备66台 (套) , 电气设备102台 (套) , 工作炉及金属处理设备2台 (套) , 木工、铸工设备5台 (套) , 试验设备130台 (套) , 工程设备4台 (套) , 杂项设备57台 (套) , 运输起重设备98台 (套) 。行安设备TCDS8台 (套) 、电控试风设备3套、列尾检修检测设备11套。
人员现状:全段现员2022人, 其中男职工1754人, 女职工268人。35岁及以下866人, 36~44岁467人, 45岁及以上689人。干部188人, 其中在岗166人, 业务指导10人, 段派集经12人。博士研究生1人, 硕士研究生6人, 本科学历371人, 大专学历747人, 中专学历195人, 中技学历58人, 高中及以下学历64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86人 (含未定职53人) 。具备资格的高级职称11人 (高级工程师8人, 高级政工师2人, 高级会计师1人) 。中级职称40人 (工程师25人, 会计师3人, 政工师3人, 经济师9人) 。初级职称170人 (助理工程师 (或员) 148人, 助理政工师 (或员) 9人, 助理经济师 (或员) 6人, 助理会计师 (或员) 7人) 。具备资格的高级工人技师30人, 工人技师176人, 高级工494人。
生产能力:2014年, 全段年生产能力为段修客车809辆, 辅修2187辆, 客车走行公里49.5万千辆公里, 库检列车20.1万辆次, 站检列车38.7万辆次。
二、包头车辆段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车辆段的档案工作归属行政办公室, 由于受传统习惯和思想方面的认识、事务比较繁多等原因, 档案管理工作做的不是令人满意。再加上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管理范畴中, 而且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投入少之又少, 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陷入被冷落、遗忘的命运。所以, 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 档案信息共享不足
就目前形势看, 包头车辆段存在反映经营信息情况比较少, 但反映科技档案信息较多。说明车辆段注意收集重要文件忽略了有关市场、产品等信息的收集。由于局管内网络系统不健全, 各车辆段、机务段、客运段容易出现档案信息共享不足的问题。大量的有效信息分散的分布在各单位, 没有通过网络形成一个可以共享的整体。
(三)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个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转化后, 该企业的内部结构势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前的国有企业也会逐步向股份制、集团化的形势转变, 从而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而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按原来传统的工作模式收集企业内部的档案材料, 外部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信息没有办法收集, 这样就很难及时将在市场信息中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材料提供给领导做为决策的参考。所以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新的形势, 就必须从过去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 建立能够适应现代制度下的管理模式, 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包头车辆段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室的一些管理制度, 流于形式执行不严。例如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整理文件;也没有相关制度规定借阅手续, 有借无还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更有一些人利用借出的档案资料私自涂改用作自己的有利证据, 这样对企业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大打折扣。
(五)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单位职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同志不会在档案管理部门工作, 认为没有什么发展的前途。目前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职工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同志。这些老同志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筛选、管理、开发的能力, 从而也难以为企业提供最好的信息管理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限制了当今改革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包头车辆段档案管理适应当前改革形势下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 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改革的形势, 提高企业的效益,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人认为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一) 强化企业档案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企业档案意识。企业档案意识是企业每个员工对档案管理的需求和认识, 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态度。一个企业对档案意识的认识分三个层次:
首个层次:决策层。对于决策层,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时或不定期地向其汇报档案工作, 为他们订阅档案报刊, 从不同的途径来加强领导对档案的意识, 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个层次:中层领导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他们进行《档案法》宣传, 使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对档案的管理和作用有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个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第三层次的人员本身就是档案的制造者, 他们也是利用者, 与档案管理部门联系最多, 对档案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方法和标准比较了解。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基层人员加强沟通, 从基层中获得比较具体、比较实际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企业的档案管理意识增强了,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变成企业的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 建立电子文件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的今天, 电子文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是每一项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能保障档案管理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4个部分, 分别为:电子文件的登记标准、命名标准、收集标准、维护标准等。
电子文件在记录格式、形式、记录载体等方面与纸质文件不仅有着不同的外形, 而且在处理方式和管理内容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 在考虑如何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时要考虑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要围绕电子文档的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的优点进行相关工作, 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 确保文件从一生成到归档管理这个全过程都在监控之中, 从而实现文档和档案的实体和保管一体化。
二是要考虑在铁路发展的背景下, 要保证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资料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方式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 进而适应多变的当今市场。
(三) 档案管理人员要变被动的服务方式为主动的目标量化管理方式
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的参与生产经营、项目施工管理等, 及时收集各种资料, 丰富档案管理内容。铁道部改为铁路总公司以来, 施工项目也拓展到了各个领域, 涌现出了很多高、精、尖可研项目。对于这些价值高的材料,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到施工现场, 及时了解进度, 及时收集归档, 不能只坐等工程结束后由别人提供到档案室。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四) 强化责任、规范管理机制
一个企业能否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是企业管好档案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档案管理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体系, 明确各个部门的智能, 将不同的门类、载体的档案统一进行管理, 使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进行考核、同步进行发展。
(五)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当今的形势和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铁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当然, 要想适应新形势的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素质的提升, 还要注意队伍的再造。
在档案管理队伍的规划和建设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 按照一定层次的构架重新组建一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相互协调的管理班子。业务人员主要负责档案的收集和存储, 技术人员主要任务是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不同专业进行整理, 便于类似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专家人员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对队伍进行指导, 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其次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 从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云计算
(一) 云计算的概念及目标
云计算是计算机史上又一个IT浪潮, 是信息技术走向商业模式的新创新。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的定义: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 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这种服务大大地减轻了商业投资, 却大大提高了商业效率。有了这种服务, 用户只需要一台有计算能力的设备和通畅的网络, 便可进行大数据的计算和存储。
云计算的目标是将服务、计算和应用作为一个平台提供给用户, 使用户更加方便和简单地完成大数据的计算及存储, 另外云计算还可以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平台, 使用户低成本地完成软件的应用。
(二) 将云计算带入档案管理
1. 实现方法
根据云平台的服务特征, 由云平台的提供商按照需求提供所需要的端口和档案管理的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 很多工作也已有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版文件, 这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用者只需要将需要存档的电子版文件按照提供商设计的系统进行分类进行上传即可。
2. 安全性
云计算的加密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首先, 是对网络传输层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其次, 对静止数据的加密。最后, 是密钥管理。
3. 将云计算带入档案管理的优点
将云计算带人档案管理, 大大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电子档案管理, 不会存在纸张的浪费, 上传到云端, 也省去了对空间的要求;电子档案管理, 只需要将每次收集到的资料按照系统要求上传, 电脑自动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不但省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时间, 在以后的文件查找中, 也会相对传统查找方便许多;电子档案管理可以要求把需要存档的资料收到后即时上传, 更容易发现违规的操作, 也减少了文件丢失的可能;使用云计算进行档案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料保存的时候, 不会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影响, 更有利于资料的长久保存。
4. 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 铁路系统内部, 一般都通过局域网沟通, 所以, 在铁路系统内使用云计算, 需要供应商协商提供专门与路内局域网连接的端口, 从而达到路内的正常使用的目的;其次, 虽然云计算的保密措施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技术, 但是, 一旦遭遇破译或者恶意的攻击成功, 那么损失将会是惨重的。
参考文献
[1]王岚.《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制定背景.目的.意义.特点与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 2010.
[2]余述文.档案管理工作手册[M].重庆出版社, 2005
[3]章苏兰.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管理者的素质要求[J].时代经贸 (下旬刊) , 2007.
车辆改革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车辆机械检修,实践教学
1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一种把文字、图片、动画、甚至声音等多种元素集于一体的综合手段, 通过显示器展现出来, 例如常见的PPT, 视频、动画等。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讲授内容, 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 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自己的教学体系,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中, 可以代替板书, 将文字精炼后呈现于PPT之中, 在讲解具体零部件组成时, 可以代替画图、图纸等, 将图片、甚至三维动画展现在投影钟, 清晰展现零部件构造特点, 避免讲课中产生枯燥、想象的尴尬;并且多媒体技术人机友好, 灵活便捷, 可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和远距离传输, 可以激发学习兴致,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传统实践教学弊端
(1)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车辆机械检修课程中, 实践教学在该课程中占比很大。该课程意在培养学生检修客、货车辆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为铁路局车辆段、车辆厂、地方铁路等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理论教学教授学生掌握铁道车辆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 从而学习客货车辆的检修方法。这就需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1. 在理论教学之前学习;2. 融入到理论教学;3. 理论教学结束后。不管采用哪种, 都无法避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脱节, 对于学生而言, 不能立刻将所吸收的知识融会贯通, 更谈不上充分掌握实践技能。
(2) 教学条件的限制。考虑到多方因素, 比如说实训设备资金、设备配套统一、实训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能保证让学生对所有的检修设备及工具分析研究, 另外指导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及知识储备等因素, 导致学生在实训结束后, 对实训环节体会不同, 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层次不齐, 实践教学的目的不能很好实现。
(3) 实训操作规范性有待提高。由于受到实训设备及学生素质的影响, 经常出现不按规范进行操作的行为。在实训教学活动中, 不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 都会出现不恰当操作或者暴力拆装, 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操作要求和标准来严格把关;有的零部件或设备需使用专业工具拆卸, 并需要及时的维护保养, 缺乏相关保障, 导致设备、工装量具的损伤、磨耗等, 导致重复使用率大大下降。比如说在车钩、闸瓦以及第四种检查器的使用方面, 工具损伤很大, 造成浪费过大, 甚至无法进行后续教学。
3 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车辆机械检修课程中, 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 比如讲解车辆各部分组成、工作原理及检修工艺等, 通过多媒体技术, 就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教学视频, 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在后期的顶岗实习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环节, 有机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这对于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 迅速进入角色具有很大的意义。其次, 在学生上学期间, 开展车辆钳工、车辆电工中级的评定, 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车辆机械检修课程安排有约30% 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为先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述 (教学条件和设备技术所限) , 然后学生便开始进行部分检修实操实习 (根据实验室设备而定) , 由于多方因素, 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故障诊断方法及检修工艺, 甚至无法想象更多的大型设备流水线, 比如说模拟车辆厂、车辆段检修工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配合车辆段和车辆厂用摄像机、照相机等多媒体技术在实训室投影播放, 实训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指导, 这样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 多媒体技术的实施办法
(1) 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教师授课方法至关重要, 通过举办多种短期培训班, 对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指导, 可侧重于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如PPTt、3D动画、 视频录制等等;还可以指导教师学会广发利用多种设备, 如电脑仿真软件、投影仪、摄像机等, 培养教师对于文字、图片、音像等处理的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实践素质, 灵活性、多样化教学, 打造高素质、高技术的教师团队。
(2) 硬件和软件有机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在学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比如说现教中心, 以及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等, 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支撑, 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如何真正的做到工学结合, 才能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 教学方式多样性。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 情景教学法。这是一种近几年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 通过模拟真实的现场环境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比如说将车辆构造分为五个部分:车辆基本知识, 客货车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以及车辆内部设备等几方面, 从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工艺,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先了解其构造、组成及工作原理, 再分析故障机检修方法, 达到真正的项目化教学。2)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随着社会的发展, 广泛采用高新尖技术, 结合在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科学、生动、灵活的教学课堂, 理实一体、虚拟结合, 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不吃力。3) 案例教学法。这是美国高校的一种教学方法, 适用于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领域。教学过程中采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 铁路发展迅速, 现场发生的事故也是多种多样, 所以教师要关注实时动态, 加强对铁道车辆技术发展的关注, 并且及时更新到教学课件中, 生成多媒体仿真软件, 让学生虚拟操作。4) 建立仿真实训室。车辆构造与检修课程是一门实践高要求课程。面对资金不足、场地受限的因素, 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实践性、操作性强大的仿真实训室。
5 结束语
车辆改革 篇11
以新能源汽车为专业内涵相比于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 有以下特点:
(1) 在继承传统汽车技术衣钵的基础上赋予了丰富的电子控制技术;
(2) 关键零部件技术 (电池—电机—电控)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 整车集成技术 (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 不断发展;
(4) 公共平台技术 (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 还在研究与完善[2]。
上述特点决定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对新技术、机电结合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求很高, 亟待进一步改革与探索, 使之既继承传统汽车技术、现代汽车电控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又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
1 理论教学的优化
因我校新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涉及汽车技术和车辆电子电气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整合, 应强调机电并重、电车结合, 不能仅通过增、减电类或机类课程, 简单地沿用原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来实现[3]。近3年来通过调整、优化, 我校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论课程设置上:基础课适应了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特点, 构建了机电并重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课中抽取汽车与车电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干课程, 构建了电车结合的专业知识体系;增设新能源汽车类专业课程, 构建专业特色;专业选修课强调车与电应用的延伸以加强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2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3,4,5,6]
理论教学的优化为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受较多因素制约, 开展起来相对困难,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受传统重理论轻实验教学思想的影响, 实验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项目与学时数有限, 内容覆盖面不足。
(2) 实验设备台套数较少, 实验分组人数较多, 实验类型单一, 教学方法死板, 实验效果差。
(3) 反映新能源汽车、汽车新技术类实验设备急缺, 新项目、新内容的实验急需补充完善。
(4) 新实验项目及内容对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5) 实验室设备管理、教学管理滞后, 不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资源共享。
2.2 实验教学的改革
为满足汽车行业对掌握现代机电融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解决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施保障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2.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验项目设置、内容完善和教学方法上。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沿袭机电类专业教学的成熟经验, 其实验教学暂不做改动;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均做了较大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既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 同时又继承了传统汽车技术, 并结合了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主要内容 (见表2) 。其核心思想是突出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合并减少相关性较大、要求不高的验证性实验项目, 大力提高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 适当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兼顾不同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以必选与任选项目进行调节,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 传统汽车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通过整合数量有所减少, 在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提高要求。如汽车构造课程只安排汽车发动机、底盘两项实验, 但实验内容在传统拆装之外, 增加了新类型发动机、变速箱实物结构讲解;实验过程中加强提问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燃机原理课程中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实验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分组, 实验时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验, 结束时通过小组交流汇报, 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的独立思考能力。汽车理论课程中汽车悬架性能实验设置为设计性实验, 要求学生利用悬架试验台测试并获得汽车悬架性能参数后, 再分组设计采用拟脉冲法测试汽车悬架性能, 最后进行测试方法、数据总结,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7,8,9]。
(2) 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 教学内容扩充, 实验模式分层次调整。如: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项目较多, 对汽车ABS系统、自动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自动巡航系统等验证性实验, 结合学生兴趣选做;而对汽车电路、传感器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等重要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必做, 要求达到对系统结构、原理的掌握。车辆测试技术课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的方法、数据的分析等一整套工程实验流程的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实验则锻炼学生按照国标对汽车进行性能测试与合格性判断的能力[10]。
(3) 新能源汽车特色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全部为新增实验, 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导论课程实验以新购置的丰田普瑞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对象, 在熟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过程, 分析其能量流向与消耗情况, 鼓励学生多思考, 实验报告除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还要求他们写出不同的收获与体会。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强调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 它们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出发, 利用嵌入式开发系统掌握电机驱动控制设计技术;研究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制造理论进行计算和评价;检测燃料电池的特性, 掌握其基本控制方法。为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探索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下达实验项目任务, 学生项目小组利用课外收集资料、制订计划, 课内实施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完成时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验收各小组的实验测试方案、实验结论[11,12]。
(4) 专业选修课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实施同上, 强调在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背景下, 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2 教学实施保障的改革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为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多次组织教师与专家学习、研讨, 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重要性, 结合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特点, 从实验设备、师资、管理与成绩评价几方面予以改革。
(1) 结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补充购置新设备, 如:汽车CAN总线实验台、DSG双离合变速器实验台等。设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 通过外购、合作研发等方式配置:电力电子控制实验系统、飞思卡尔嵌入式开发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实验台、燃料电池系统实验台、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实验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反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新型实验设备。
(2) 一方面, 通过科研与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另一方面, 制定新引进博士在实验室工作1~2年的政策, 以充实实验教学力量。这样还打破高校传统的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藩篱, 鼓励理论教师更多地参与指导实验, 实验教师也适当地参与部分现场课讲授, 让二者取长补短, 共同实施教学。
(3) 对于反映多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实验内容、项目进行优化, 尝试打破课程、学时、实验室建制及管理上的限制, 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对于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准备实验, 课内在不同实验室分次、分组开展实验, 遇到问题与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对实验数据独立思考、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实验成绩评定不仅按考勤、书面报告打分, 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操作能力、方法创新与结果的收获, 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促其改进。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