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精选8篇)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1
社会学理论认为, 弱势群体是因某些障碍而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 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1]。弱势群体的子女由于家庭原因, 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影响, 有学者依此提出了“代际转移现象”[2]。更有学者反思教育公平问题, 提出让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公平的学校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3]。中职教育由于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吸引了较多经济状况较差的弱势群体子女入学。弱势群体子女和非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共同学习和生活, 非弱势群体子女因为生活环境产生的优越感会令弱势群体子女产生被歧视的心理, 内心变得敏感和脆弱[4], 并可能由此产生和积累各种心理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可能会出现学业倦怠等[5], 最终会影响个人发展。
目前,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6]。本文调查的社会弱势群体人群主要以经济上的弱势为主, 包括贫困人口、下岗与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 ( 包括身患重大疾病者) 4类。笔者以广州市中职学校中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为研究对象, 通过心理健康测量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先根据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总数、类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按学校总数10%抽取6所学校作为调查点 (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羊城职业技术学校、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商贸职业学校) 。其中按学校类型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文科类、其他类 ( 包括医药、艺术、师范等) 4类, 比例约为2∶2∶1∶1。最后以班级为整体,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以每所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总数的15%作为样本总数, 每所学校抽样人数为250 ~500名。最终抽样总人数为2 092名, 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 918份, 有效率为91.7%。将其中符合弱势群体子女条件的抽样对象筛选出后作为正式研究对象, 剩余抽样对象作为对照。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人数为583人, 占30. 4%。其中男生占30. 7% , 女生占69. 3% ; 农村79. 9% , 城镇20. 1% ;53. 9% 是农民工子女, 38. 6% 为持“六证” ( 全国范围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城镇困难家庭证、农村困难家庭证、五保供养证、特困证) 者, 15. 8% 为失业或下岗人员, 9. 3% 为残疾或重病者。
1. 2方法所有抽样对象独立填写自编的“中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朱佳编制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7]。均为自陈式量表, 前者主要调查抽样对象的家庭情况, 如果父亲或母亲为农民工、城镇失业或下岗人员、残疾人 ( 有残疾证) 和重大疾病患者 ( 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列明的疾病为主) 、持有各种官方认可的困难或低收入证明的人群, 即为弱势群体子女。后者包含情绪、人际关系、学习及目标、适应性等4个分量表, 共98题, 采取2级评分, 分值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30, 4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15 ~0.895。
1. 3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录入 SPSS 17. 0 进行分析, 主要采取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2. 1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与非弱势及广州市中职生常模比较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量表的得分与非弱势群体及广州市常模[8]比较发现, 弱势群体子女与广州市常模在各分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非弱势群体子女只在情绪分量表得分高于弱势群体子女 ( P <0.05) 。见表1。
注:t1值为弱势群体子女与广州市常模比较, t2值为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比较; * P <0.05。
2. 2不同性别城乡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比较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分量表上得分均低于女生 ( P值均 <0.05) ; 城镇和乡村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5) 。见表2。
2. 3 不同类别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与非弱势群体比较 见表3。
注:t1值为农民工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比较, t2值为残疾重病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比较, t3值为贫困人口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比较, t4值为下岗或失业人员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比较; * P <0.05, **P< 0. 01。
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分量表上得分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 ( P <0.01) , 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 05) 。有残疾或重大疾病的弱势群体子女仅在情绪和人际关系2个分量表上得分均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 ( P值均 <0. 05) 。贫困人口子女及下岗或失业人员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在各分量表上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中职在校生最终确定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比例为30.4%, 高于社会一般水平[9]。可能是由于中职教育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中职学生学习3 a即可进入社会工作, 加上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 对困难学生和农村学生等提供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等政策, 吸引了经济状况较差的弱势群体子女入学。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与广州市中职学生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贫困、失业或下岗人员子女心理健康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经济问题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 主要与国家对中职学生的各种保障以及中职学校本身不断革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密不可分。另外,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中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分量表上得分低于女生, 说明弱势群体子女中男生人际关系和学习积极性均优于女生。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相比, 在情绪分量表上得分更高。说明前者情绪起伏更大, 更容易出现低落、消极、悲观、敏感、缺乏自信等。不同类别社会弱势群体中, 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 提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态度更为端正、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残疾或重大疾病群体子女在情绪和适应性分量表上与非弱势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残疾或重大疾病群体子女情绪起伏较大, 更容易消极悲观和缺乏自信, 同时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处理不善, 导致社交障碍和矛盾。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中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研究提出部分中职学生感情严重压抑, 情绪体验消极[10], 和本文调查结果一致。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 寻找合适的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 让情绪发挥有利的动机作用和适应作用。有学者提出“四维抗压”和情商教育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11,12], 以及通过工具、情感、讯息、同伴等支持系统, 整合成社会支持系统以增强弱势群体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缓冲生活和学习压力对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13]。这种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在弱势群体中推广。
摘要:目的 了解中职学校中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广州市6所中职学校中选取1 918名在校生进行家庭情况调查和心理健康测量, 比较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与非弱势群体子女及广州市常模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 共筛选出弱势群体子女583名, 占30.4%。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各量表得分与广州市中职学生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在情绪量表上得分低于非弱势群体子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 P<0.05)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城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男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女生 (t值分别为-2.23, -2.09, P值均<0.05) 。社会弱势群体中, 农民工子女学习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弱势群体, 残疾或重大疾病群体子女情绪和人际关系健康水平低于非弱势群体 (P值均<0.05) 。结论 中职学校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与广州中职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致, 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较为突出。
关键词:精神卫生,贫困,学生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2
调研报告
第五组谭红娟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越轨现象。农村小学中,总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的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或离异家庭。他们思想偏激,学习上困难较多,人际关系紧张。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故意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而一蹶不振等等。
一、总体现状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一部分是单亲家庭,一部分甚至是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二、面临的问题 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打工父母总体期待过低,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只有少数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或自己监护。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同时,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也不会刻意的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并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同时,隔代监护中溺爱现象也比较严重,祖辈对孩子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致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部分,许多亲戚熟人对照管的留守儿童则关心不够,或者只关心物资生活方面,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精神上的关心给予的不多,使留守儿童很容易放松自己,对学习不放在心上。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大多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成绩呈现波动大或严重滑坡现象。这就是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的失衡。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小,自律
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和其他人的不良影响。在加上亲情缺失、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父母由于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很多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打架等行为;由于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染上不良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三、解决之道首先,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加强沟通和交流,树立正确道德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出门在外的父母可以通过电话、探亲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感情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的成长给予赞扬,及时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真正的从各方面去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其次,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
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心灵关怀。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也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而温暖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个大家庭般的温馨。
四、总结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3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阅读可以促进儿童情绪的正常发展, 可以启迪儿童健全人格, 明确生活方法, 提高文化素质。著名学者刘梦溪曾说, 阅读是个体生命的提升.更大大牵涉到一个民族文化品格的塑造。这足于说明加强对儿童阅读的引导是关系到整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为了谋生而进城的务工者, 他们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无法为孩子们提供阅读指导和较好的阅读环境, 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为此, 浦东图书馆在浦东新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的调研, 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1 浦东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现状
2011年底至2012年初, 浦东图书馆专题部针对浦东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我们选取的是4所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四至六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共发放问卷766份, 有效问卷765份。问卷题型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形式, 主要从“孩子的课余生活”、“教师、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及指导”、“家长的影响”、“孩子课外读物的来源及拥有量”、“孩子课外阅读的环境”、“课外阅读的种类”等方面着手。通过调查问卷显示, 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在质与量的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
1.1“功利化”强, 情趣性少, “浅阅读”多, “深阅读”少
问卷中有一项是“列举出你最喜欢的、阅读最多的课外书目”, 根据学生的回答, 发现排名最前面的是《作文》《好词好句》等教辅读物, 接下来依次是娱乐性报刊杂志、漫画、言情、童话故事、科幻、武侠、穿越小说等, 而中外文学名著, 人物传记、科普等各类经典作品虽然也排名较前, 但当问及真正读过哪些, 却又说不上。知道这些书名是因为老师课堂上讲过, 介绍过些简单内容。写上这些书名, 是为了向老师示好或怕自己比别人差, 真正去阅读过的寥寥无几。
1.2 阅读时间较少, 阅读量不多, 阅读面窄小
问卷调查显示, 只有45%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阅读, 40%左右的学生在放学后要帮家里干活;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选择1h以上的占31.5%, 0.5h~1h的占45.49%。即使阅读, 可供选择的书籍也非常少。家中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约占8%, 10本以内的约占47%, 10~50本的约占31%, 50本以上的占14%。课外书即使有也大都是教辅读物居多;至于报刊, 家中一份报刊都没有订的约有39%。如图1所示。
1.3 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有限, 很少利用校外图书馆的资源
学生课外读物的媒介主要还是传统的书籍, 以书籍作为阅读物的有59%, 报刊、网络上的读物各有13%, 使用手机阅读的只有8%, 其他约5%。学生课外书来源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依次是:学校图书馆 (38%) , 自己购买 (19%) , 向同学和朋友借 (14%) , 校外图书馆 (12%) , 其他 (12%) , 网络 (4%) 。如图2所示。
从调查中发现, 学生们课外书籍获得途径中占比最高的是学校图书馆 (38%) , 但从实际走访过程中, 发现民工子弟学校的图书馆馆舍狭小, 设备、书籍都较陈旧, 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偏少;基本没有带有导读性质的读书活动;管理人员大多兼职、管理方式手工操作为主;开放时间短等。学生很少利用校外图书馆的原因是:不知道校外图书馆在哪的约占30%, 觉得太远的占25%, 没时间去的占24.14%, 认为图书馆环境不好和对图书馆的书不感兴趣的各有7%, 家长不让去的有4.74%, 到过公共图书馆和街道图书馆的大约只有7%。
1.4 家长、教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及指导不够理想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表示支持, 支持率达83%, 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 即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尤其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是谈不上, 会指导的只占调查问卷的49%, 而这个指导可能还和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有所不同;老师平时不是很积极地向学生推荐好的读物, 经常给孩子推荐好的读物的老师只有60%。
1.5 家长的阅读影响力度有限
在回答父母是否有阅读习惯时, 33.99%的学生选择“有阅读习惯”;有21.87%的选择“偶尔阅读”, “从不阅读”的占8.24%。即使家长阅读, 他们所阅读的书籍、报刊在种类与层次上都是有待改进的。
2 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子女阅读的关注与思考
2.1 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感需求, 体现人性化服务
农民工子女是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 这部分人由于受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等影响, 他们的心理相对脆弱与敏感, 如在调查及统计分析中发现, 相当部分学生在做调查问卷时不是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填写, 而是尽量选择好的选项, 这就说明他们缺乏自信, 有自卑心理, 所以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善待他们, 对他们不能有歧视心理, 不能把自己当作施舍者, 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 想他们之所想, 急他们之所急, 切实地为他们服务。另外, 公共图书馆在对这些群体提供服务时, 还要消除农民工子女群体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得知识信息的障碍, 积极创造条件, 主动、持久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这既是对弱势群体文化权的尊重, 也是让更多的人来共享公共文化权利的体现。只有使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 在友好宽松的环境下阅读, 才能感觉到阅读带来的力量与魅力, 从而逐渐意识到,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状态, 必须重视知识和信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这不但是摆脱贫困的希望, 亦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我们不仅要注重文化育人, 更要注重心灵育人。
2.2 进一步深化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
浦东新区目前共有43所农民工小学, 3万多名学生, 到2012年6月, 浦东图书馆已在浦东区域所有民工小学建立了延伸服务点, 定期送书上门, 为他们添置电子阅览室,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学校图书馆的状况。但有些问题我们必须注意, 那就是:送出去的这些书, 到底有多少学生在读, 图书的利用率有多高, 哪些书是孩子们急需的和喜爱的,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什么困惑需要解答, 我们如何加以阅读指导, 电子阅览室会不会用, 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等等, 这些都是延伸服务必须要考虑和继续深化的地方。为了真正达到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目的, 我们可以和社区街道等各级图书馆一起, 通过与学校建立结对子形式, 定期去了解和指导, 并记录在案, 建立长效机制, 为以后的服务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再结合一些活动, 如写读书心得, 图书推荐, 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 充分调动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为了帮助校图书管理员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公馆图书馆可以利用寒暑假, 对兼职图书馆工作的老师, 进行集中培训。另外,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公共图书馆, 开阔视野, 也可以利用节假日, 请学生来馆参观或参加些馆内活动等等。
2.3 注重少儿馆员的建设与培养
优秀的少儿馆员不应该仅仅是图书馆学专家, 也应该是少儿教育专家、少儿心理专家和阅读专家。在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中, 就有健全的少儿图书馆员培训制度及对少儿馆员相应的要求, 如美国就有《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一般说来, 儿童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 需要具有良好品质修养和丰富专业素养的图书馆员充当导航员。馆员既要了解少儿心理活动的特点, 又要掌握少儿阅读辅导方法, 更要有诚心、耐心、细心、爱心、童心, 做到“百问不厌”, 力求“百问不倒”。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少儿图书馆员, 尤其是当城市中涌入了大量的农民工子女时, 馆员肩上的担子更重、要求更高, 因为无论是从馆藏文献的选择、阅读的指导、活动的策划、少儿的心理与文化水平差异、图书的推荐、沟通的技巧等等, 都是对馆员的挑战。因此, 公共图书馆应注意少儿馆员的选拔和培养, 一方面选择具有一定少儿教育学和少儿心理学背景的馆员;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建议高校图书馆学院系开办少儿教育、少儿心理、少儿文学的选修或必修课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少儿图书馆员;积极规划整体的少儿馆员继续教育计划, 进行馆员阅读指导服务专业知识的培养;鼓励馆员培养多元化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养成少儿读物的鉴别与欣赏素养。
2.4 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少儿阅读生活和阅读倾向的主要因素和力量主要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 公共图书馆在帮助孩子拓展阅读领域时, 除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外, 还不应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少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 同样, 少儿的阅读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引导。父母是少儿阅读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有爱书的大人, 才会有乐读的孩子。但在我国家庭教育中, 家长对阅读的重要性和可以开展阅读的年龄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 很多家长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意志去同化少儿的阅读兴趣;选书的动机多是为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增强应试能力。而对于弱势群体来说, 他们所受到的教育, 经济状况及生活环境, 要对孩子的阅读产生多少积极的影响, 形势更是不可乐观。对此, 图书馆可以尽可能地帮助弱势群体家庭挑选个性化的阅读书目, 提供亲子共读的阅读环境, 并通过活动向家长示范如何给孩子读故事, 讲故事等阅读技巧的培训。另外, 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家庭, 与弱势群体家庭结对子, 互帮互助, 定期召开座谈会, 畅谈彼此的收获与需求, 并对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更合理建议。通过这些个性化和共同性活动, 真正把阅读推广落实到实处, 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与阅读问题, 从而使孩子真正热爱阅读, 从阅读中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 从而受益终生。
3 公共图书馆关注弱势群体子女阅读的意义
3.1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弱势群体往往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 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比自己强, 甚至出人头地, 但又苦于自己的无能为力, 常常处于矛盾与焦虑之中, 影响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有的甚至会因为琐事而产生过激行为, 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帮助弱势群体, 尤其帮助他们尚未成年的孩子知道如何学习与阅读, 使其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同时公共图书馆又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 人人互相尊重, 它还是一个自我发掘、自我欣赏、汇集各种人和思想的场所, 人的思想由社会产生, 并将进一步回馈、塑造这个社会。而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渴望关爱和平等, 反对排斥和歧视。英国的图书馆情报委员会在报告《图书馆—社会融合的根基》中, 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成因等三方面描述了社会排斥的现象及呈现特点。报告认为, 社会融合是消除社会排斥的根本出路, 而图书馆的本质已经决定了其内在的价值, 即它们是实现社会融合的基石。所以通过公共图书馆, 可以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形成人人关心我, 我关心人人的风气。
3.2 有利于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孩子的教育与健康成长是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 公共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帮助, 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如对农民工子女的帮助,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他们亦工亦农, 他们在沟通城乡联系, 尤其是在推进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一支不可轻视的社会新生力量。农民工已经遍布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及其现代化进城的一支名副其实的生力军。同时, 他们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金, 为家乡带来了市场信息、文化信息和管理经验, 更带来了现代思想和现代化生活方式。这一切都为农村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文明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而言, 农民工的出现, 不仅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了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还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使城乡差别有所改观。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所以, 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切身利益和权益, 如果国家和社会各界不加以重视, 整个民族会为农民工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缺失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 向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当今时代对图书馆提出的特殊国情中的特殊要求。只有弱势群体及其子女在各方面得到政府的应有重视与改善, 那么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会得到空前提高, 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会是不可估量的。
3.3 是图书馆平等原则的体现
平等是国际上图书馆界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 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 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写到:“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共图书馆, 是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公众服务的。为弱势群体服务, 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得知识信息的障碍, 不仅是对弱势群体文化权的尊重, 也是图书馆自由平等原则的体现。
3.4 是推动和提供全民阅读的需要
阅读推广活动, 特别是少儿阅读推广活动, 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和认可, 从而提高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下, 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强烈的从众心理, 图书馆通过大规模以及频繁的阅读推广活动, 首先鼓励一部分民众进入图书馆、接触书本、接触阅读.在这其中, 中小学儿童, 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子女, 无疑是图书馆最容易吸引和发展的读者群体, 然后通过这些民众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一股追求阅读的风气和价值取向, 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和进行阅读。
4 结语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高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因此, 作为公共图书馆,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积极推广阅读的同时, 不要忽略弱势人群的需要, 要根据实际需求引导弱势群体子女亲近阅读, 健康阅读, 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 同时也是图书馆自由平等原则的体现和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
摘要:以浦东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现状为例, 从情感需求、延伸服务、馆员建设与培养、家庭环境影响4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说明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子女, 以及对其关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阅读,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卫东.少儿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使命与担当[J].新世纪图书馆, 2010, 15 (4) :92-93.
[2]丁文祎.中国少儿阅读现状及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1, 19 (2) :16.
[3]石云霜.关于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思考[G].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2007.
[4]蔡楚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少儿图书馆员[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J], 2006, 14 (8) :62-64.
[5]朱淑华.公共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J].图书馆建设, 2008, 17 (10) :61-65.
[6]章亦倩.儿童阅读推广运动中图书馆的角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20 (9) :207-209.
[7]丁小明.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J].图书馆工作研究, 2010, 20 (9) :83-84.
[8]余熠, 喻平.服务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G].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2007.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篇4
一、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的原 因。
包括经济、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原因, 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的教育方式不当, 对孩子过于宠爱、纵容, 对其成长大包大揽, 导致孩子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差, 心理承受力弱;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 很少花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有的家庭经常闹矛盾, 父母婚姻不和, 有的甚至是单亲家庭, 与子女交流不够, 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自暴自弃, 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 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有的家庭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迫切, 给孩子的成长施加很大的压力, 使他们产生反抗、抵触的情绪。
2.社 会的 原 因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对部分下岗职工、残疾人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不够, 导致贫富悬殊过大,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些弱势群体子女的求学、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3.学 校 的 原 因 。
有的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社会影响认识不够, “重视”只停留在表面, 教育手段单一, 教育方法陈旧,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堵不疏, 使得弱势群体学生在交际、竞争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4.学生的 原 因 。
一些弱势群体子女学习动力不足, 纪律意识淡薄, 缺乏社会责任感, 以自我为中心, 较少与他人交往, 适应环境能力差, 面对家庭、社会、学习的压力无所适从, 压抑、苦闷、悲观、无助等情绪潜滋暗长。
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 强 科 学 管 理 , 针 对 弱 势群 体 子 女 的 思想 情况 , 做 好 教育工作。
(1) 在师德教育中树立转变一位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意识。为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失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并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负责, 做好针对性的辅导、教育工作。
(2) 开展德育活动 , 每星期各班应组织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 使班会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
2.对 学生 进行心理 健 康 教 育 。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些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知识, 能自己认识和处理一些基本心理问题。
(1) 培养学生克服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面对挫折我们应积极努力地克服, 不能被挫折打倒, 要努力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另外, 还要让学生懂得不要背负太多压力, 要学会释放压力。要让他们知道, 压力过大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 培养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惑和烦恼, 要教会他们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 如倾诉法、宣泄法、注意力转移法、换位思考等。
(3) 教会学生自信。教育学生应像李白那样“天生我才必有用”,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 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 面对自己的缺陷也要愉快地接受, 正所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点缺点都没有的人。
(4) 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会他们懂得尊重他人, 与人平等相处, 乐于与人交往, 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别人才乐于与己交往。同时, 鼓励他们虚心向朋友或长辈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要大胆与家长、老师或朋友交流。
3.设 立 悄 悄 话 信 箱 和 心理 服 务 室 , 提 供 心理 咨询 与 治 疗 。
利用悄悄话信箱的形式, 让弱势群体学生把心里的种种困惑告诉心理辅导员, 辅导员应该在严格保密的原则下, 耐心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并建立个案, 对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后续帮助, 直至脱离“弱势群体”。
4. 对 学 生 家 长 进 行 心 理 健 康 知 识 宣 传 , 普 及 心 理 健 康知识。
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家庭里得到延续。学校心理咨询室要对家长开放, 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 以便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 学校应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 丰富信息收集途径, 把关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最新信息及时向家长通报, 让家长不断充实、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5.关 注 弱 势群 体学生的 需 求 。
中小学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篇5
由于弱势群体范围广泛, 所以本文所指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事劳务、在就业竞争、获取经济收益、维持生计上处于不利境地的流动人群以及下岗职工人群、单亲家庭人群和生理上残疾, 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需要加以关注和关照的人群。所指的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人群的子女。那么这些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劣势的人群, 其子女在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今天,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工具, 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 对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我来说则更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位于城乡结合部,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生来源的特殊性, 学生中约80%来自于附近的郊区, 大部分家庭家长无正式工作, 物质条件相对较差, 家长文化素养较低, 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家长迫于生计在外长期打工, 使其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更别提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 这些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普遍存在着消极、自卑的心理, 缺乏理想, 缺少竞争意识, 厌学、逆反心理强, 甚至有的学生荒废学业, 沾染上一些不良恶习, 给学校、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中小学生从年龄角度来看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 因此如何应对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就成了探究的关键所在。
1. 弱势群体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家长迫于生
计, 忙于挣钱,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能力关心其子女的学习教育。同时由于家庭收入较低, 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是生活环境, 使得学生在家难以有效的自学, 甚至难以保证一般的生活环境,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部分弱势群体家庭子女较多, 子女之间相互影响较大,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我2010年带的初三毕业生中, 就有一个学生, 他们一家五口仅住在十五平米的房中, 三个孩子写作业都是趴在床上, 遇到父亲上夜班就都得等到父亲上班走了才能进去写作业, 结果三个孩子只有一个考上普通高中。收入低还导致难以对子女的教育进行较多的投入, 使子女在课外知识的了解上比较缺乏, 这点在九年义务制学习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
2. 弱势群体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各种原因
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也较低, 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更是缺乏正确引导, 有时也难以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例如在我从教的这六年来, 每每与弱势群体子女的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经常可以听到诸如“我这么忙哪有时间管他, 就这么混着吧, 能念到那天就算那天吧”、“读完初中就行”、“只要在学校呆着别出去惹事, 书读的怎么样都不重要, 实在不行就和我出去干活”的话语, 导致子女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难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与学校教育目标形成反差, 也对学校教育形成阻碍。
3. 弱势群体子女往往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例如普遍存在自卑、孤僻、消极、脆弱、缺乏上进心, 压力过大, 表现出对人冷漠, 缺乏同情心, 行为习惯差,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首先是和其自身有着一定关系。弱势群体子女往往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当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差异时, 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 往往会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同时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 并因此远离同学, 将自己孤立起来;当感受到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 导致知识、学习能力远不如其他同学时产生的挫败感。其次,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还和其特殊的家庭环境以及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弱势群体家长受教育普遍较少,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大多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完全放任子女不管, 要么态度强硬粗暴, 动不动就会对子女大大出手。例如, 在我们家访过程中就有家长对我们说“我们孩子去学校就是混着长大, 你们上你们的课, 其他的不要管”, 还有的说“孩子不听话就打, 往死里打, 我看他还敢不听话”。弱势群体家庭中有的家长迫于生计, 长期在外打工, 将孩子留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 形成隔代教育或无人教育的局面。更有一些孩子来自单亲家庭, 缺失父爱或母爱, 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沉重打击, 在加上有的父母会将自己在婚姻中失败的不满情绪灌输给孩子, 让孩子形成仇视的不良心理。在这些情况下也就难怪孩子会出现性格怪异, 性情孤僻等不良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会加大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中的困难, 出现厌学、逃学、甚至荒废学业等现象。
4. 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过程中不平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首先表现在入学机会不平等。
与同龄人相比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层次偏低, 受教育年限不高。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少之又少, 更别谈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其次, 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受教育过程机会不均等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过程不公平, 主要指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或歧视。这有一部分就体现在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在教育上存在着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偏见。表现在对学生不负责, 没有尽到为人师表的义务, 缺乏和学生的交流, 更别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单一, 单纯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看待学生;等等。
鉴于这些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教六年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都在不断的探索对策和解决方案。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关注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每周都会召开各种不同主题的班会, 其中不乏针对弱势群体子女心理、行为的专题讲座。例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励志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班会等。同时, 每周都有一节由专业心理教师开展的心理教育课程, 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我校建有省级的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等, 配备专业老师, 在课余时间随时向学生开放, 针对弱势群体子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排解。除此以外,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互评中, 使弱势群体子女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认识自我价值。在课堂上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 优化课堂氛围, 强调自主学习, 建立学习的信心。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每一位同学要共同努力,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让弱势群体子女摆脱“弱势”的阴影, 消除各种不良影响, 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 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意识, 才能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 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融洽相处, 用友情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得不到父母的正常关注,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 更需要关心和关爱。因此, 努力缩短师生距离, 学会聆听,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利用一切机会走近弱势群体子女的身边, 用心去了解他们, 关心他们, 用师生之情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民主, 尊重弱势群体子女个性的发展,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加强和其他学生的交流, 互动, 了解彼此的优点, 弥补自身的不足, 建立友好的同学友谊, 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才能使学校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尽力减少教育不平等问题
我校是九年制学校, 尽一切努力使片区内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对于减少教育不平等问题所做的最大努力。同时,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弱势群体子女的不公正和歧视所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可能熄灭一个学生的希望, 毁灭一个家庭的希望, 也可能由此引发社会的不安定, 当然也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形象。所以, 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建设, 消除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偏见和歧视, 维护教育公平性。
四、加强科学管理, 家校合力
虽然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弱势群体子女在成长和教育中凸显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但我认为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和普通青少年一样, 仍要遵循基本发展规律, 因此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那是非常有限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旅途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据调查显示, 在对孩子的帮助中, 父母通过给孩子的关注、关爱等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六倍, 弱势群体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 而家长也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因此要通过一切方法调动起家长和我们一起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成长过程。我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加强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不定期的邀请教育专家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方法,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具体成功的教育经验, 让家长了解不同阶段子女的心理特点。我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 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使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 以促成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我相信只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地教育, 联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 就可以为这些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6
一、困境:令人担忧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便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大问题。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如确保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改善其入学条件等措施,但是仍然存在政策“走得慢”、“走得繁”、“走得难”等现象,从而产生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1. 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农民工从总体上说属于经济收入低下的群体,在繁华的大城市里他们成了受人歧视的一族。由于“裙带关系”导致他们的子女也受到歧视,进而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尤其是在公立学校。长期以来,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农民工子女时都收取很高的借读费、赞助费,这成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道路上的“拦路虎”。“城里孩子爱欺负人”,“城里孩子瞧不起我们”,这是与城里孩子同坐一个教室的农民工子女的切实感受。这些受人歧视的感受成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孤岛”。
教育部门近年来虽然三令五申要取消借读费、赞助费,但事实上不少学校还在变着法子收取。因此,农民工子女大部分在一些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在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是城里的孩子。由于各种各样的条款、制度等,限制着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户籍制度、借读费,都是限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幌子,问题的真正本质还是教育不公平的存在所导致。
2. 尴尬中迷失方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两难”学习条件
父母与孩子之间毕竟是有着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有着骨肉亲情,不忍把孩子丢在农村,进城务工不得不随身携带孩子一同进城。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公办学校中,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国家的公立学校是无法比拟的,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量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多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且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三是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对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听之任之。政府应对这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加以规范,以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益。
3. 户籍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升学的“瓶颈”
据了解,吴某一家常年在天津打工,有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小学,最大的孩子可以升入初中了,但由于户籍问题无法升学,户籍成为其在城市升学的“瓶颈”,也成了吴某一家的大问题。并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大的影响是心理上的创伤。由于之前没在家乡里的学校就读,于是就没有学籍,吴某不得不回家乡请客托关系办孩子的就学问题。
像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户籍制度的限制阻碍了多少孩子的健康成长,伤害了多少孩子的幼小心灵。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将中国人口分为两大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或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其子女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享受不了同等的就学机会。
二、观望: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出了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也应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
教育公平是人际间教育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它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教育权利、就业机会等的获取、分配、占有、享用等方面具有公平的权力。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认为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公平主要指为每个人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提供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条件和师资)的公平,但并不能保证教育结果的公平。或者说,所谓结果的公平只能理解为人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教育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它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变命运,减少社会的不公平。作为弱势群体,进城务工人员把摆脱贫困生活、融入城市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下一代。如果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他们可能离城市生活越来越远,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格格不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和社会的公平性密切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如何重视,我们应该从教育公平的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认识。
首先,从微观角度看,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问题,但问题往往是以小见大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看到问题的细节。城市里的教育目前可以说是没什么问题,他们自然就不以为然了。但对农民工而言,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在他们面前都是大的问题。何况是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么大的问题,当然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些小到教科书不同,大到教育环境不同的问题将会影响农民工子女的一生。
其次,从宏观角度看,这些问题牵涉到整个国家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所坚持的原则。农民工子女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脱离这个大的原则。而且,现在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教育公平是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给农民工子女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并能缩小社会阶层差距,有利于社会的流动和社会公平。
三、建议: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展望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现在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的大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把农民工子女所存在的教育问题解决好。但是如何依据教育公平性原则促进和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引起众人的关注。
1. 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城市教育规划,促进城乡的教育公平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国家在配给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农村教育基本采取“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方式,城市教育几乎由国家承担了所有的经费。二元分割的体制影响到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时要逐步突破划分农村和城市的思维定式,突破户籍制度的局限,深刻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仍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应视之为城市的教育任务并予以高度重视,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城市教育规划,制订长远的解决之策。
2. 促进并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
各级与教育相关的部门要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察看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运行的各个环节,并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明晰地方的相关规定,废止与国家宏观政策相抵触或不一致的相关规定和做法。例如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允许异地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升学。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并要认真落实到位,让农民工子女真正体会到教育公平的所在。
3. 明确教育任务,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教育任务,不能把办学当成赢利的手段,而应从育人的特殊性出发,促进学生在认知、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认识到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在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发针对性强的教材。教师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一视同仁,加强融合教育,不断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城市里的和农民工的孩子),让他们得到心理平衡。
4. 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重视孩子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终生。因此,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十分必要。农民工不仅文化程度比较低,而且对城市文明了解不够,对城市市民应该遵守的生活规范了解不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够。这种低素质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同时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之间差距和隔阂的产生提供了不利的“先天条件”。所以,农民工为了孩子的将来,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存能力,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良才,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2(12):35-38.
[2]朱永新.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光明日报[N].2005-7-27(5).
[4]顾明远.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政府远见[J].中国教育学刊,2008(2):7.
[5]范先佐.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1):17-19.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7
一、弱势群体含义
近几十年来, 弱势群体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定论。但相比较而言, 一般认同这样的概念:“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生活物质条件方面, 权力和权利方面, 社会声望方面, 竞争能力方面以及发展机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
二、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 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
对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来说, 优势地区子女因生活环境产生的优越感会令他们产生被歧视的心理, 影响个人形成消极的心理, 在受到歧视后产生深层次的自卑感, 内心变得极为敏感和脆弱。
2. 人际交往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忧郁, 不善与人交流。然而, 过多的心理负担会衍生更多的焦虑等不良身心反应,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即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
3. 强烈的不公平感
农村的弱势群体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 他们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而且也是政治上的弱势群体。这种身份的特殊性, 导致该群体的子女感到自己经济地位低下, 进一步拉大了与优势群体心理上的贫富差距, 加之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引发其强烈的不公平感, 并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4. 明显的不安全感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和大多数孩子一样, 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及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些弱势群体子女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做出正确的引导, 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与父母长期分离也使他们缺乏情感交流, 对父爱母爱的渴求得不到满足, 长期积累下来一些不良的情绪, 如愤怒、失落、焦虑、担忧等得不到排解, 从而容易缺乏安全感。
三、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国家教育部应正式出台有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对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组织国内心理学专家、学者, 对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评价和指导, 组织编写师资培训使用的正式教材和适合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及科普读物, 组织建立可操作性的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等。
2. 发挥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监护人的作用
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真正担负起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监护人应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 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每周与子女进行一次思想交流, 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 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 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监护人、父母和教育系统要经常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教育。
3. 开发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改善自身心理素质的能力
农村学校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开设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可以将课堂讲解、问题情境设置、心理剧表演、案例分析讨论等有机地溶于课堂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认知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自觉接受感染与锻炼, 培养其改善自身心理素质的能力, 逐步提高学生心理自助与自我调试的能力。
目前, 我国的农村弱势群体子女还是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 而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 根据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 为其制定有效措施势在必行。这些措施的制定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更应具备实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 篇8
佳木斯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佳木斯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佳木斯通过江海联运可与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同时形成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大循环。佳木斯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运用SCL-90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家长与学生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进行调查。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界定
弱势贫困群体界定:依靠自身能力或力量无法满足本人及家庭成员最低基本生活保障,而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帮助和支持社会群体。弱势贫困群体分为初级弱势贫困群体和次级弱势贫困群体两个层次(见表1和表2)。
注:初级弱势贫困群体,设立量化标准,标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修正。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基本特征
通过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子女调查学习、经济、心理和处境等方面问卷得出如下基本特征结论(见表3、表4、表5和表6)。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运用SCL-90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家长与学生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进行调查(见表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无论是先天个人因素还是后天家庭教育、学校、社会环境因素,我们都应对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在思想、性格、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相应教育方法。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教育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存在多方面问题,针对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存在多方面问题采取相应教育策略(见下页表8)。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从以下四方面研究弱势贫困群体界定、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基本特征、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教育策略。通过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帮助佳木斯市弱势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大自己人生,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颜玉,薛勇,王晶宇,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132-134.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推荐阅读: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08-28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10-01
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12-27
关心弱势群体,服务社会民生新建11-15
2022浙江省考申论热点4—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12-28
行动弱势群体06-12
弱势群体教育06-30
企业弱势群体07-30
高校弱势群体12-13
关爱弱势群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