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2024-10-01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精选8篇)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篇1

关于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调研报告

作者:石峰区政协副主席熊华生

发表日期:2009-11-5 14:48:48 阅读数:202

5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和“两新”战略的实施,我区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大批失地农民,他们成了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完全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但同时,他们又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并享有城市居民应有的一切权利,其地位具有过渡性。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3月至5月,区政协根据全年工作安排,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其间,课题组走访了清水、建设等村的干部和部分农民,外出长沙和浙江等地进行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民的失地现状

近十年来,我区已征用农民集体用地13096亩,产生失地农民10540 人,全区五个街道皆有涉及,铜塘湾街道被征土地最多,已征用集体土地2776亩,其中映峰、清霞两个社区的居民已整体失地后转城,清水和建设两村人均耕地已不足0.2亩,被征用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目前,我区的失地农民有60%左右已转城,成为城市无业人员,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启动,今后几年,我区将再次产生一大批失地农民。据调查,仅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在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中,就计划征用土地3000多亩,将会新增近5000位失地农民,涉及近2000户农村家庭。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查组以清水、建设、长石和霞湾新村等地的3659位失地农民为例进行了抽样调查:

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区失地农民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年龄结构老化。3659位失地农民中女45周岁,男5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29%。二是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劳动年段内失地农民有69 %以上只接受了高中(中专)以下的教育,甚至有35%的农民只接受了小学教育,这严重阻碍了农民失地后的就业

转移。三是农民参保率低。农民失地前的主要生活来源于土地,参保意识不强,抽样调查发现,除有74.8 %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外,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均为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广大农户识大体顾大局,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给予了积极配合,大多数农民对补偿安置比较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农民因此而失去土地,变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创业无钱”的特殊群体。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单一的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补偿标准问题是农户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一方面是同类土地因征用项目和征地年段不同而补偿标准不同,引起了农民的攀比和不满,导致征地后一系列遗留问题。另一方面是我区各村普遍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状况,如建设和清水村人均耕地均不足0.2亩,按照目前的补偿标准,每位农民失地后所得到的补偿费仅为3—4万元,这笔补偿款仅够农民维持2—3年的生活。在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农民所得的货币补偿费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保障”的社会功能,有限的补偿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现阶段,土地仍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农民起着重要的就业保障作用,农民以土地为后盾,外出务工等临时性收入可以作为农外补贴。然而,失地农民的境遇就大不相同,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一旦未能就业,他们便没有了任何生活来源和社会保障,因此,就业直接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从调查情况看,我区失地农民的就业率相当低,以铜塘湾街道映峰社区为例,截止2009年4月,该社区1248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有858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747人,失业率高达87%。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带来的后果。首先,失地农民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军中明显表现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大劣势。在抽样调查的2296名劳动年段内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5%,技术缺乏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7%。三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一旦合同期满或精简人员,他们往往首当其冲被裁减,就业难这一现状使失地农民的生活远景不容乐观。

(三)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普遍下降。据调查,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普遍受到一定影响,有的甚至会陷入贫困。我区农民人均占地少,征地后得到的补偿费用普遍偏低,即使精打细算,也难免在征地后3—5年内成为贫困户。据统计,70%的农户征地后比征地前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青壮年农民能够实现就业的,生活勉强可以维持,年老和年幼以及无法实现就业的,生活就很困难。总体来看,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和就业难,是农户失地后减收的最主要因素。在收入水平总体下降的同时,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却普遍上升,征地前,农民家庭的食品消费主要靠自己生产,失地后多数食品靠从市场购买;再加上医疗、教育、水电和物业等费用支出的增加,致使生活成本增加。

(四)社会保障成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其参保意识较弱。抽样调查的农民中,其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均为0,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的社会保障便有了后顾之忧,而目前单一的货币安置方式并不能解决农民社会保障这一难题。一是货币安置只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短期内必要的生活补偿,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二是如果由农民单方面支付养老保险金,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三是一次性货币补偿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农民的短视或使用不当,反倒成为对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一个不利因素。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事关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关石峰的和谐稳定。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引导和促进失地农民尽快实现身份的置换和职业的转化,并做好其它相关社会保障工作,让失地农民逐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同时,考虑到区财政的承受能力有限,在相关制度推行的初期,可以一定年限为界,实行新老政策双轨并行的办法。

(一)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依照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建立起完全覆盖第二、三、四年龄段失地农民的养老生活保障制度。而第一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在达到就业年龄后,自行参加相关的社会保险。要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以及缴纳标准。就目前我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失地农民的养老金单靠区级财政拨款或农民自行负担都行不通,必须通过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原则筹资。政府和村集体承担部分依照《湖南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从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25%的土地补偿费和20%以上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纯收益中按比例列支;个人承担部分可从安置补偿费中列支。要实行统帐结合的模式。政府和村集体负担部分,用作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养老保险统筹帐户,以个人从安置补偿费中列支的资金建立个人帐户。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的方法来充实个人养老帐户,缴费水平可以较低但应有一个下限,并鼓励多缴,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待遇与缴费多少直接挂钩。要健全基金的管理及运行制度。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将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确立多元化投资理念,提高基金的投资回报率。

2、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医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但同时,医疗费用也大幅攀升,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对失地农民而言,显然有巨大的压力。因此,医疗保障也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层面,给予失地农民尤其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实施医疗保险极其必要。失地农民转化成城镇居民后,劳动人事社保局应尽快将其纳入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扩大对现行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激发失地农民参与医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建立起失地农民大病、重病救助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强化其软硬件建设,真正搭建起“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失地农民医疗救助平台,使其病有所医。

3、建立适当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清水塘地区污染严重,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据调查,该地区残疾人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另一方面,我区失地农民人口老化现象明显。残疾人和老龄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应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然而,目前农村低保能力有限,其覆盖率仅3%,不能将这一部分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农村低保的保障水平偏低,仅30元/人.月。因此,建议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尽早实现农保到城保的接轨,并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对于第四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可建立按月发放一定标准老年基本生活费的制度,使其老有所养。

(二)加强就业引导和培训,实现农民就业转移

1、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创造就业岗位。要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就业服务网络。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和免费的中介服务。实施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计划,并将其列入区劳动人事部门年度考核目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要抓住“两型社会”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失地农民搭建就业平台;政府每年出资补贴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尤其是“4050”人员。要建立征地企业安置失地农民制度。建立企业安置失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制度,要求征地企业必须依照一定比例招用安置失地农民;对承接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企业招用、安置一定数量失地农民,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除享受职介和培训等补贴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一定年限的税费减免。

2、推行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我区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除就业安置外,其根本问题是要帮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据调查,仅区内民营中小企业每年就约有6000个工作岗位的需求,而其中70%左右属于一般技工岗位,这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空间。因此,区劳动人事部门应创新就业培训体系,与辖区内的大中专职业院校进行对接,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失地农民量身订做培训内容,促成企业与失地农民的双向互动,并向劳动年段内的失地农民发放1—3个专业的免费“技能培训券”,凭券到指定培训机构参训,使失地农民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快速实现就业转移。

(三)建立居住安置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

1、改善居住条件,使农民“失地而不失居”。居住环境的改变是促使农民改变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快速向市民转变的关键一步。今后几年,我区对失地农民的居住安置任务较重,安置对象主要集中在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拓展区的建设、霞湾、长石、新桥、映峰等地居民户数1660户,人口5499人,房屋总栋数1990栋,总面积392425平方米。拆迁安置涉及人口众多,资金需求量大。要广开渠道筹措安置资金。要借助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这一平台,对园区内需进行移民安置的1624户4896位农民,向国家申请比照国家大型库区移民安置政策,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要建立健全居住安置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公正合理优惠地制定失地农民居住安置政策。由政府统一选址,按货币换房的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安置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要兼顾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要偿试预留建设用地制度。政府返还一部分被征地作为失地农民建设用地,依照统一建设、委托管理、收益按股共享的原则,由政府统一规划,原村集体组织失地农民出资联合建设成出租房或物业房,发展新型房东经济。

2、遵循“三统一”原则,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要统一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完善”的原则,把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纳入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建设。要统一拆迁安置。对符合安置政策的失地农民,符合照顾条件的失地农民都一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安置,安置过程中合理计算拆迁面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充分照顾困难群众利益。要统一配套设施。对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统一安装配备水、电、通讯、有线电视、绿化等设施,在有关费用上采取政策性减免,最大限度的降低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尽早使农村平房变成高楼,村民变成市民,村庄变成社区,让失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篇2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6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 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表达各不相同, 有的使用“社会弱者”, 有的称为“社会弱势群体”或“脆弱群体”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界定时, 由于其研究视角和目的、方法各不相同, 因而具体定义存在一些差别。我们认为弱势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弱势群体一般指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广义的弱势群体则指由于政策和制度倾斜而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相对贫困的穷人, 如下岗职工、贫困农民、农民工、城市低收入群体等, 也可称为经济性弱势群体或社会弱势群体。本文指的弱势群体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 但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要讨论对象。

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 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首先,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 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 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

其次, 生活上的贫困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 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 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 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 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入不敷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廉价商品, 穿破旧衣服, 没有文化、娱乐消费, 并有子女失学等现象。

第三, 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 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 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 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 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 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四,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 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 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 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常有衣食之忧”, 对生活前途悲观, 心理压力巨大。同时, 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也使得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这些都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 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

二、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均GDP翻了两番多, 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地区发展不够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 贫富差距比较大, 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 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 据有关学者推算, 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亿左右。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 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公正现象, 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 向社会释放出大量的下岗职工。目前, 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3, 000万人。此外, 目前分布在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有1亿人左右, 这表明农民工不仅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 而且因缺乏相应的保障, 更易遭遇各种意外风险导致陷入生活困境, 如近几年不断增加的农民工工伤事件 (许多甚至是恶性事件) 以及许多农民工处于孤立无援或生活贫困的境地。更为严重的是, 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如果考虑其实际生活环境及抵御疾病和灾害的需要, 他们也应属于城市贫困人口之列。

我国是一个多灾国家, 每年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自然灾害袭击者达亿人次,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因此, 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和困境的城乡居民, 全国约有4, 000万~5, 000万人。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 他们当中的部分老人也将列入贫困人群。

三、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一) 自然性原因。

所谓自然性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脆弱、受自然灾害影响或生理性缺陷或弱势等。它们成因于弱势群体所生活的自然条件或自身的自然条件。这种社会弱势群体, 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他们的存在与社会不公的关联性不强。

(二) 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实行的是充分就业制度, 人人都有工作, 保证了人人都有收入来源, 使得众多“弱势群体”隐形化。改革开放后, 整个社会结构开始转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充分的就业制度”被“有限的就业制度”和“必要的失业制度”所替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 消减了企业内部大量的冗余人员。这些人知识水平较低, 生存技能差,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一部分人员原本隐形化的弱势群体特征显性化了, 数目庞大的弱势群体好像突然间冒了出来。

(三) 分配机制的变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收入分配的途径来看, 居民收入是通过一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而获得的。我国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还比较紊乱, 垄断行业的存在及我国税制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目前违背市场经济市场原则和法制原则的行为屡禁不止;在再分配领域, 分配政策和福利制度存在着逆向调节和向强势群体倾斜的状况, 形成了在收入分配上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加快了新弱势群体的产生和老弱势群体境况的恶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中记载:我国改革开放前基尼系数为0.16, 2000年上升到0.417, 2006年则高达0.47, 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处于危险的边缘。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最贫困的20%的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 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 贫富差距极其严重。

(四) 自身性原因。

根据调查分析, 弱势群体的生存、保障和风险承受能力差主要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一是文化偏低, 技能单一, 不可能学习新技术、新信息, 也不会安排生产和经营;二是观念陈旧, 缺乏能力和胆量, 即使有机遇也干不成大事;三是年龄偏大, 身体病残, 再加上发生天灾人祸等意外风险, 使这些特困家庭雪上加霜。

四、目前我国弱势群体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 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分化的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市场竞争规律总是倾向于优胜劣汰, 产生社会成员的贫富两极分化;而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加速财富积累的同时, 也迅速扩大了贫富的差距, 导致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

(二) 违背了“共同富裕观”。

邓小平主张共同富裕, 他说:“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队伍日趋扩大化以及“弱势群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不仅违背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而且也不符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三) 群体性事件多发, 影响社会稳定。

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是发生聚合行为的根本原因。现阶段, 我国一些地方发生“弱势群体”集体上访, 现象就是一种社会聚合行为。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 说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 事实上已经成了深化改革, 维护社会安定, 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了。现阶段,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复杂, 所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 同时, “弱势群体”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并且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 必须深入研究解决新时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对策。

五、解决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 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阻碍。消灭贫困, 促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当今各级政府面临的一大重任。“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已是国家不可忽视的隐患, 要预防贫困和救助贫困, 国家应设立社会保障制度, 来解决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相关问题。

(一) 构建强化国家责任的机制和制度, 强化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责任意识。

人权在本质上是个人对国家提出的正当要求。在国家和个人关系上, 公民是享有人权的主体, 国家是保障人权的基本主体, 承担保护弱势群体人权的主要责任。从立法、执法、司法层面设计具体制度, 确保国家机构承担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是完善弱势群体权利法制保障的重要内容。

(二) 建立健全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针对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 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共同人权问题和特殊人权问题, 以及对国家责任提出的不同要求, 推进法律的改革和创新, 建立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国际上, 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是保护穷人的制度。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从根本上讲, 要靠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长期以来是不完善的, 保障人权的价值受到忽视, 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三) 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 保障低收入者的生存权。

社会保障体系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一个视角, 它涵盖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更是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一。完善社保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社会保险, 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政策, 完成以农民工参保为重点的工伤保险等。二是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等政策措施;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提高其他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群体基本养老保障和“老工伤”等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提高报销比例和开展门诊统筹等措施, 继续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四是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巩固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成果,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信息系统。

(四) 加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 还需能够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 提升其本体造血机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为贫困群体创造各种职业学习机会。政府是社会公平的维护者, 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职业教育, 并实施有效政策来维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要加大实施知识富民的力度, 建立贫困地区农民享受真正的义务职业教育制度, 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 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并应用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卫生和基础电信服务方面。二是努力完善公平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市场。创造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流动市场的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 以人为本, 确立人力资源供给的主体地位, 实现供给主体个性化;制定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激励人力资源投资。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一方面要从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考虑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从人力资源产权关系角度来考虑这种差别的合理程度, 从而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投资及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实现。三是加强下岗职工的创业培训, 提高再就业能力。在体制转轨时期和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下, 要鼓励下岗职工积极进取, 改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职业培训尤其是创业培训就是脱贫的手段。因此, 首先要增加贫困群体再就业培训支出, 以加强免费培训城市贫困无业人员的工作, 提高再就业能力;其次, 在挖掘就业机会的同时, 做好对贫困劳动者的职业指导, 继续推广实行“就业服务承诺制”;最后, 设立政府基金, 实行小额贷款担保, 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小额创业贷款。

(五)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

救助帮扶弱势群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乡一体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跌情况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要实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 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残疾、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要针对不同的情况,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 实行分类保障, 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三要对失地农转非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 按规定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保障办法, 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四要做好困难行业和企业特困职工的低保工作, 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五要规范低保工作程序, 强化动态管理, 实施低保承诺制和听证公示制。

2、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民政、财政、人事、社保、教育、建设、卫生、工会和慈善协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应整合救助资源, 沟通救助信息, 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 促进各项救助政策的配套衔接, 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的良性运行。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 建立延伸至社区、乡镇的专门的社会救助行政机构, 负责社会救助资源的统筹和分配、社会救助工作的行政管理、社会救助政策和法规的拟定等, 加快建设专业化的社会救助服务人员队伍, 确保社会救助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

3、建立和发展社会互助机制。

社会互助主要体现在税收、慈善捐献、义工等形式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社会互助有很大发展潜力。应大力倡导社区邻里互助, 发展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 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照料和服务。

4、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

目前, 社会救助综合性法律缺失是一个全国性问题, 济南市也不例外, 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因此, 当前相关部门应积极呼吁, 尽快制定出台体系完备、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救助基本法律, 就救助对象的界定和分类、救助标准、救助项目、救助资金的来源和管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年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徐君, 马茹茜.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J].常州:职教通讯, 2008.2.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篇3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构成及特征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

弱势群体,也通常被称作社会弱者群体,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来界定。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二)弱势群体的构成

弱势群体从主体的性质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前两者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在形成中得弱势群体也日益成为焦点。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指困难企业的贫困职工 、犯罪的青少年、贫困单亲家庭、居无定所和固定职业的城市流动人口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处境困难的儿童[1]。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1)下岗职工。这部分人群再就业能力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体制外”的人。通过打零工或者做些小生意谋生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3)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往往受到城里人的歧视。(4)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第一,弱势群体大都面临贫困性。尽管“弱势群体”的概念和“贫困人口”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重叠,很多弱势群体的成因都是因为贫困。第二,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弱势群体都处于弱势的地位。虽然弱势群体可能在人口数量上比较多,但是他们在掌握资源的数量上却很少,还缺乏沟通渠道。他们的诉求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第三,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表现为社会规章制度,也可能是生理特征上的健康状况较差等。主观的体现为对女性和城市农民工的歧视等。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内涵及意义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等手段,积极调动和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为他们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制度。具体表现:维持和保障低收入、无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在此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努力提高公共福利总体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表现形式是国民收入再分配,它需要一定的制度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应运而生。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法律规定、按照某种确定规则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意义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社会保障都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由于收入差距而导致的社会及经济地位不平等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有序公平的竞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国家负责任行为的体现,人类对自身的人身和社会的发展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义深远。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弱势群体受到的剥削也越来越严重,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可以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总需求,平稳经济波动;社会保障能够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就在实现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行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手段,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整体福利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而有利于在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弱势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同时缺少经济来源,社会保障制度使公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才有机会和前提投入到对自身和社會有意义的事情中去,才能全心全意的去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保障人权,保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保持社会公平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妥善处理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更好的保障社会成员的人权,尊重社会成员的人权,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尽量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现象。另外,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社会中,会分流化出强和弱这两大群体,弱势一方无疑将处在不利的地位,而人生而不平等,加上后天的因素影响,使得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另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表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强调公正原则,效率和公正应当兼顾实行。

参考文献

[1]薛晓明.社会分层理论与弱势群体问题研究[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报.2004-1-1,1.

作者简介

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 篇4

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障

在我国,成人尤其是成人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一直被忽视,在教育和社会的夹缝中步履维艰.本文对保障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途径.

作 者:龙湘辉 刘琴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72关键词:成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 必然性 现状与问题 完善途径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篇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然而,伴随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残疾人群、失业人员、城市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全面地覆盖这部分弱势群体,更有一部分处于社会生活底层的群体还挣扎于温饱。这无疑将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大重要隐患,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加快社会资源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是关注弱势群体最直接的手段,但目前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与国家财力不足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其次,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缺乏统一标准;再次,没有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各类群体诉求增加;最后,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度不相适应。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陷,弱势群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不但关系到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而且还与我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密切相关。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势必制约着社会公正与稳定的大局与公众对改革的认可度,降低消费需求倾向,影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进而形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保护弱势群体,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一,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三是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四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第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首先,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其次,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再次,基本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努力解决未参保困难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和困难国有企业“老工伤”问题;最后,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第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激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全省社保基金;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真正落实到扶助弱势群体上。

第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一方面,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另一方面,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的监察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篇6

——构建和谐社会

系别:会计系 班级:08财务管理 姓名:笑笑

学号:200803024451 10年10月12日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为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年来甲山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重点关注和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甲山社区始终视弱势群众为亲人,始终怀着慈爱之心,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通过细致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给他们,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和谐生活。关键词:关爱 促进 弱势群体 社会和谐 工作 政府 社会

一、关爱弱势群体,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增加,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流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何更加有效地扶助弱势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

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相对贫苦,较少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样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社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助,单靠他们自身努力,受条件限制,很难从生活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关怀和扶助弱势群体,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对弱势群体,首先要从经济上给予关怀和扶助。为此,需要通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投入,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才更加坚实。

对弱势群体,还要从政策上给以关怀和扶助。应制定倾斜政策,增加贫困层的就业机会;为他们的子女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大减免学费工作的力度,使其上得起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对弱势群体,更要从精神上给予关怀和扶助。对于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走出困境、由弱变强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种自我振奋、自强自立的精神状态。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关爱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多一分社会关爱,就多一分自信,多一分摆脱困境的精神力量。

二、与弱势群体“零距离”接触增进感情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每天都是零距离接触,居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冷暖,社区干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帮助。为了对辖区弱势群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他们的现实困难随时跟踪帮扶,对辖区弱势群众全部建档立卡,建立因情施策 的帮扶机制,根据弱势群体的致困原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确保帮扶效果。

孤寡老人陈玉清,今年74岁,丈夫病逝,由于自己没有生育,丈夫的离去只丢下她一人孤苦伶仃的生活。社区党总支部得知此事,为她送去生活用品,社区工作人员还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一有空就到她家与她拉家常,问冷暖。逢年过节社区都不会忘记到她家送上节日礼品。去年,帮她办理了计生奖励扶助证,每年可享受政府奖励600元。残疾人李庆新今年30岁,十八岁时因为升学的原因,引发精神疾病。现在与残疾父亲李连生相依为命,生活没有依靠,社区为他家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他精神病时好时坏,病情发作时,常常影响社区治安,今年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方沟通,帮她办理了长期入住福利医院手续。每逢过年过节,社区干部都要带上生活用品去看望她。

空巢老人魏文强,今年86岁与养女(今年66岁)一起居住,养女长期卧病在床,养女儿子在外打工,全家靠市建筑化工材料厂每月204元救助金度日。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曾多次到其家中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的生活的状况,为老人办理了城市低保。社区干部来到她的家中,和她谈心,叮嘱她注意饮食起居。逢年过节还为其送去月饼、米、面、油等各种慰问品,使老人不再无助。

三、群众利益不能“落实”在纸上

今年11月,社区组织辖区内的70岁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检查项目有乙肝五项、测血压、心电图、动脉血管早期粥状硬化检查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逐年递增,目前在甲山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就达2275人。为改善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大力推行亲情化管理与服务,通过走家串户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帮助解决,使外来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将外来务工人员同本地居民一样管理,组织他们积极在业余时间参加“飞凤之光”文体活动等,让外来务工人员从心理上、行动上真正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对外来妇女实行了与本区妇女“同管理、同服务、同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措施,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享受国家规定的免费计生服务。组织有关人员进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外、发放避孕药、每年开展B超、乳透等健康检查,今年以来该社区免费对66名流动人口妇女做B超等全身检查,大大增强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共居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的和谐氛围。

社区工作人员经常走访辖区内的困难人员,跟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让每一个处于劣势群体的人都认识到,“弱势”并不是绝对和一成不变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自贬为“弱”,弱势是能够向强势转化的,关键要靠转化者自己的内在动力。

甲山社区现有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 77户,多年来,该社区把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纳入工作重要议程,建立了弱势群体扶助

网,并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健全了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各项规章制度,关键时刻坚持三到场:既生病住院到场;逢年过节到场;发生纠纷到场。甲山社区视弱势群众为亲人,始终怀着慈爱之心,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通过细致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给他们,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和谐生活。综上所述,弱势群体的存在,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就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对于我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当持以关心的态度。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形成一种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正。一个真正分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层意义上,关心弱势群体也就是关心强者本身。由于弱势群体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制定特殊的就业政策是极其必要的。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在35岁以上,大多只受过中等教育,过去所从事的主要是低技能的、稍加培训就能就业的岗位,因此,建议就政策的重点集中在:既要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又要加强技能培训。

加大医疗保障的范围和力度。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应该是解决弱势群体医疗困难比较理想的政策选择。目前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己经实施了医疗救助措施。另一方面,从已经实施的医疗救助措施来看,基本上是大病救助,对基本的医疗保健关注不够。大病救助,建立慈善医院、组织社会募捐等是可以尝试的方式;加大医疗保障机制,降低住院起付标准线,扩大门诊特殊病科项目,专门为困难职工筹措大病救助的基金,同时也要发展农村的合作医疗和城市的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以解决弱势群体的日常的基本医疗保健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出台的有关住房的公积金政策、安居工程、住房贷款三项主要政策对于弱势群体都不太有利。国家应该出资建设规模适当、设备齐全的住房,以低租的方式向弱势群体提供。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篇7

一、社会转型及弱势群体的内涵

只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转型以及对弱势群体范围进行合理界定才能更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社会转型的概念应该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变革。而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体现在多个方面, 笔者认为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表现最突出。首先, 在经济层面上是市场经济为主导,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创造性地提出“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 政治层面上更多地迸发出民主政治的氛围;第三, 文化层面更加具有活力, 文化氛围更加倡导多领域、开放的现代文化形式。社会的变革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社会弱势群体就是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概括。田菩提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人类社会中创造财富、积聚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的人群。”而我们从弱势群体的本质对其进行剖析, 可以发现, 弱势群体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失衡, 从法律层面上其更是一种法律地位的不对等状态。

弱势群体既然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那么它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是和“正常群体”相对应的;其次, 弱势群体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主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他们基本上没有较高的经济基础。

弱势群体的范畴主要包括: (1) 老人、弱智人群、病残者等; (2) 失业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中, 女工多, 年龄大, 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低, 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 社会特困人口; (4) 进城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 常遭受歧视,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这部分人已占我国人口的相当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这一群体由于生活、就业、医疗、文化、教育、住房、安全保障等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是全社会的责任, 是深化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

1. 社会特困人口增加, 弱势群体贫困程度加剧, 整体生活艰辛

对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可以用“贫富差距扩大”这一概念来概括。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 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出现一定差距。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 不可避免的要导致社会特困人口的大量增加。一般认为, 特困人口主要为“三无” (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固定生活来源) 人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或不够失业保险条件而生活困难者、城乡低收入的贫困家庭人员等。这些人员收入都很低, 有的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从物质生活上看, 吃、穿、住、行方面都处于窘迫的境地。从教育上看, 受教育水平偏低, 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2. 弱势群体特别是进城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

农民工进城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 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也降低了工业劳动力成本。另外也增加了城市郊区农民的收入, 繁荣了郊区经济, 同时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现象, 增加了农业投入,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但是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其实际社会地位要比城市人口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有些用人单位钻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文化素质不高的空子, 肆意践踏民工的合法权利。有的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说用就用, 说不用就不用;有的即使签了合同, 也是尽可能的在合同上做手脚, 以使自己不承担或者少承担违约责任。还有人强制民工超时劳动, 随意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等, 这些无疑严重损害了民工的利益。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不注意对民工人身安全的保障, 致使经常发生民工人身伤亡事故。

(2) 社会地位低下。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们干的是城里最脏最苦最累的活。然而, 他们却得不到城里一些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轻则被冷嘲热讽, 重则被辱骂踢打。

3. 弱势群体青少年受教育机会减少

越来越高的教育收费, 城镇户口的难以解决, 弱势群体成员的失业, 使他们的孩子中学甚至小学未上完就辍学在家或流落社会, 直接影响了下一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 弱势群体心态复杂, 群体事件扩大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而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地位问题, 相对一般人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利益趋同性, 因此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笔者认为, 群体事件 (尤其是弱势群体事件) 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其次, 利益受到侵害是群体事件爆发的直接因素, 而部分政府处理不力、弱势群体法律意识不强等因素间接导致群体事件发生。

三、社会弱势群体成因探析

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 其中既有社会改革进程因素, 亦有弱势群体自身因素, 以及自然因素等等。我们一般认为, 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1. 外部因素

就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外部因素而言, 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⑴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抑或说是改革发展, 改变了我国的面貌, 也引发了导致弱势群体产生、严重化的一些外部原因。

⑵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企业的倒闭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转轨尤为明显, 很多老牌企业因资金或技术等因素倒闭, 这些企业的倒闭造成了大批职工下岗。下岗工人中不乏专一型技术工人和中老年工人, 这些工人已无法再学习新的技能, 从而成为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现阶段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下岗工人面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⑶世界贸易加深, 农副产品出现过剩。我国21世纪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向世界敞开贸易大门。然而, 我国农业还大多为个体农业经济, 技术水平较低, 生产农产品达不到出口标准。许多长期依赖国家指令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民出现困难, 产生了大批农业过剩劳动力, 其中一些能力较差的人被束缚在土地上, 生活水平低下。

⑷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老年人群日益增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众多学者提出要汲取“二次人口红利”。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口作为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 这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情决定的。

2. 内部因素

社会弱势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仅仅是因为外部因素, 还有其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弱势群体形成的内部因素, 如下所示:

⑴思想相对保守。总体而言, 弱势群体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他们或因经济因素, 或因政治因素, 对于新生事物一般持有保守和观望的态度。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从而造成其对于事物持有谨慎的态度。

⑵技能相对缺失。从上文中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为老年人、失业人员等。他们一般对于技能学习转化能力较弱, 对社会市场适应能力弱, 无法满足新型工作岗位对于特殊技能的要求。

四、救助弱势群体的法社会学对策

从上面的讨论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当今社会的转型, 弱势群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影响了社会稳定。加大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和救助便成为了当务之急。对弱势人群的保护不但是稳定社会秩序所必需的, 同时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应该做的。如果大约占全国总人口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努力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 不管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多快, 政治改革的速度有多快, 也很难讲这个社会是一个讲人权的民主的社会。

而目前对于我国弱势群体的救助对策, 大多从政府或法律方面入手。笔者将从法社会学视角, 对救助我国弱势群体提出对策。

1. 从立法的角度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立法为维护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的先决条件,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而言还欠成熟。我国于2010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以立法的形式对弱势群体的权利进行维护。

另外, 在实体法方面, 除《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外, 我国相应的险种和相应配套设施都应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颁布完善、成熟的保障法规日益迫切。关于配套措施, 笔者认为可以立足法社会学,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对于社会保障工作不仅要从立法角度, 更要全社会共下一盘棋, 各级政府在其中要充当社会保障的主持人和维护者, 通过设计一系列体制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其次, 配套设施中需要设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否则将会出现社会保障资金被滥用等状况;最后,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覆盖层面还属少数, 因此扩大社会保障的人群 (尤其是弱势群体) 是当前政府要重视的问题。

2. 从司法角度加大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维护

从法社会学角度看, 弱势群体和正常群体相比缺少的是权利, 包括平等权、公平权等等。我们一方面要从司法角度入手, 让社会弱势群体有更大的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平等机会, 这一方面的实现要靠司法。

当然, 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要“适度”, 司法维护既要合理又要不侵犯其他人群的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曾经出现过“过度保护”的问题,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差别保护过头, 侵害了其他人的权利, 引起另一种的不平等。笔者更倾向于一种“中庸”和客观的态度, 而这种客观对于司法尤为重要。

3. 加强推行法律的监督体制

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一国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应只包括立法层面, 还应该将法律监督保证纳入其中。对于弱势群体而言, 由于其自身的因素, 其权益更易被侵害, 因此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监督和对于弱势工人群体权益的维护, 需要设立工会等类似组织进行监督。而且对于站在最前沿的与资方博弈的工会成员, 法律应该有详尽的保护和救济措施;对于损害工会成员利益的资方, 法律要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4. 制定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

从法社会学角度看, 制定相关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非常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采用“减、免、缓”等方式,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 形成一系列配套的福利性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刚.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J].求实, 2001 (1) .

[2]卢韦.弱势群体的界定[J].中国改革 (农村版) , 2002 (01) .

中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 篇8

弱势群体是社会学从社会结构分层维度描述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概念。一般认为,社会诸阶层中占有社会资源最少的阶层就是弱势群体。学生弱势群体可以理解为“学校场域中由于特定的家庭社会出身以及由这种出身影响甚至决定了的能力、性格、品德等方面的特征,难以获得学校教育包括教师的公正、合理对待,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处于不利发展处境的学生个体的集合。”[1]

学生弱势群体按照其原因和表现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心理性、生理性、社会性和成就性弱势群体。[2]心理性弱势群体包括性格和思想品德不好的学生,比如自卑、暴躁、自私、嫉妒、攻击性强的学生,以及适应力差、承受力弱、控制力差的学生等。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由身体状况差的学生、不漂亮的学生和生理状况处于弱势的学生构成。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家庭背景和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家庭收入较低、父母社会地位不高的学生。成就性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尽管学校教育一直尊奉公平理念,一直强调对学生的爱、尊重,但由于制度、教师个体因素及学生本身因素的共同作用,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场域处于不利处境,学生弱势群体就是这部分学生的代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难以获取尊严、快乐、进步和自我实现,自身才能独特性得不到展现、欣赏和鼓励……他们在学校里处于或被贬损或被忽视或被压抑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适合的教育措施,没有充足的学习机会,自信心被打击,尊严被侵犯等等。”[3]归纳起来,学生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地位弱势。学生弱势群体常被教师及其他学生轻视、歧视,或遭遇拒绝、呵斥等粗暴对待,在班级中缺乏话语权,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被漠视和边缘化。

2. 权利和机会弱势。学生弱势群体相对而言不易获得各种奖励、荣誉,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少获得提问、讨论、对话等教育机会,缺乏展现自我的机遇和能力。

3. 消极情绪和预期。学生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自卑、沮丧、失望、怨恨、愤怒等消极情绪,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一般不高。部分学生还可能会产生攻击、退缩等不良个性和行为,无论是自己还是教师、家长还是其他学生,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均较低。

从本质上讲,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社会不平等在教育领域内的一种反映,也可以理解为社会通过教育的身份赋予功能实现了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不平等是人类社会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但如果不平等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使得社会陷入动荡不安。

二、社会支持的内涵及价值

由于个体自身因素及社会制度安排的影响,弱势群体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古今中外也并不鲜见。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社会支持最初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关于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探究。社会支持一般被看作为个体从他人或其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

由于研究视角和取向的不同,多个学科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界定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美国社会病理学家卡普兰(Caplan·G)的界定,他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情感、自尊、评价、归属、身份以及安全的需要等)通过与显著的他者之间的互动而得到满足的程度。[4]我国学者李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5]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6]社会支持从内容方面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工具性支持,指提供财力帮助、物质资源或所需服务等;二是情感支持,涉及到个体表达的共情、关心和爱意,使人感到温暖与信任;三是信息性支持,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帮助个体应对当前的困难,一般采用建议或指导的形式;四是同伴性支持,即能够与他人共度时光,从事消遣或娱乐活动。[7]从社会支持的主体来看,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前者是指来自正式社会系统如政府与各种正式组织机构的支持,非正式支持指源自个人社会关系網络如家人、亲友、邻居、伙伴等的支持。

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于在学校场域中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弱势群体而言,及时、可靠、全面的社会支持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般情况下的增益作用和应激状态下的缓冲作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学生归属和尊重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自尊,促进学生产生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主观幸福感。

2. 社会支持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认识、理解和应对,避免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3. 社会支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学生提供恰当的人力和财物资源。有助于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信心。

关于社会支持的增益和缓冲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证实。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高支持水平的初中生表现出较少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孤独感较低,学习成绩较好,同伴的评价更高,对学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8]也有研究证实,“教师的肯定与支持、青少年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与惩罚、教师提供的陪伴与亲密等与青少年的人际自尊、学业自尊和整体自尊有密切的联系。”[9]

三、教育场域内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

就教育场域而言,关爱、支持学生弱势群体既是出于功利和社会正义的考量,也是教育伦理本性的自我确证。学校一方面是相应的国家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另一方面作为专业部门和组织,理应在支持学生弱势群体方面担当主要角色。这些支持从内容维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nlc202309032241

工具性支持。必要的财力、物资帮助。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学生学生弱势群体及其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制定帮扶对策,如助学金、奖学金、各种费用减免制度等。

情感性支持。长期处于弱势状况的学生容易导致自卑、退缩或攻击等消极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渴望来自于教师、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心、慰藉、接纳、认可和信任,渴望获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理应在充分认识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通过言语、表情、姿态、空间距离等特定方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喜爱、关切、欣赏、激励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如,一对一的亲密聊天、表示欣赏的言语与表情、学生挫折或困难时的安慰等等。

讯息性支持。学生弱势群体经常会面临许多困惑与问题,包括知识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意识偏差等,迫切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定问题提供相应的信息、建议,帮助其思考、决策,促进其合理、有效地应对困难。比如,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对班级边缘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导、对性格偏激学生的心理辅导等。

同伴性支持。同伴群体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力量,青少年總是渴望被一定的同伴群体认可、接纳,渴望与同伴们亲密无间的玩耍、嬉戏、聊天,这是他们归属与爱、自尊等需要获得满足的重要渠道,学生弱势群体对这方面的需要可能更为强烈。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弱势群体与同伴们的沟通、互动,鼓励其他同学对学生弱势群体的认可、接纳。比如,结成对子互相帮助、组织各种各样有利于展现其才能和独特性的活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是学生弱势群体,另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教师应注意组织、引导父母、亲友乃至邻里、社区对学生弱势群体的各种社会支持,努力协调校内、校外社会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支持也许不能解决学生弱势群体的所有问题,但至少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师、同学们对他们的关怀与尊重;也许个体之间能力、性格、成就的差异难以消除,但学校和教师应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格的不平等,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现实的温暖与美好,让每个学生对未来都充满希望。

注释:

[1]佟雪峰.学校教育对学生弱势群体生成的实然影响和应然态度[J].教育探索,2011,(7).

[2]李屏.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11—17.

[3]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28.

[4]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18.

[5]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8.

[7]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0,(1).

[8]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9]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3).

上一篇:政治单位翻译下一篇:感恩的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