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2024-05-28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共11篇)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1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 尤其是在民办高校, 大学生弱势群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以郑州科技学院、澍青医学院等四所民办高校为例, 研究了在一些民办高校中, 学习弱势群体的成因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民办高校,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群体, 而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里, “弱势群体”一词常见于各类媒体及政府文件中。简单地说, 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处于劣势的人群。

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朱镕基总理也曾经说过, 对“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特殊的援助。因此对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研究,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民办高校改革教材内容及完善学科结构;也有利于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成因

和公办学校相比, 民办教育起步较晚, 也缺乏国家财政支持, 所以许多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可能会落后于公办高校。再者, 由于民办高校生源复杂, 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常常出现学习障碍、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自卑心理, 使得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在对郑州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大学、郑州澍青医学院等几所民办高校369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在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习压力、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依据“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自身五年的工作实践和观察, 我们认为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由心理压力、家庭背景、老师影响及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产生的。

1、心理压力

心理弱势群体是指由于个人心理调适能力的缺乏而造成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处于劣势的那一部分人群。这部分人群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心理调适能力缺乏。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 在进入大学以后, 可能产生一些心理落差。比如: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很优秀的, 有不少都是班级的学生干部, 到了大学里可能成为普通学生, 因此有一些失落, 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或者产生气馁、自卑、焦虑、自弃、嫉妒等心态, 更因此而导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中, 交际范围狭窄, 性格孤僻、经常独来独往, 班会不发言, 集体活动不参加等。

2、家庭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受教育的平等性得以体现。但是由于教育各项费用的攀升, 比如, 学费越收越多, 生活费愈来愈高, 公寓住宿费增多等, 一般家庭已经难以支付, 而大学生又容易攀比, 部分悲观派感觉家庭经济状况不能满足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而产生自卑心理。

3、老师的影响

目前很多高校在接收学生的时候都是以学习成绩为衡量标准, 并未考虑到学生在除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就势必使得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变得无所适从, 无法实现从“填鸭式”教学到师生互动的角色转换, 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差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对自身的接受能力产生怀疑, 所以说教师对大学生学习弱势群体的产生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学习环境, 通过教育, 使人们所固有的优异潜能得以有效开发和培养, 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 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弱势群体的影响

现在, 高等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对这部分学习弱势群体不当, 必然会对个人、学校及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样就扭曲了教育的含义。这类群体的存在:

1、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学生的自卑心理严重, 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在学习中总是将自己定位于旁观者, 尤其在课堂讨论等环节表现得更为突出, 英语老师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 很多学生在第一节上课的时候原本已经写好的自我介绍, 在发言的过程中却回答的吞吞吐吐, 不能顺利完成, 心态好的会在以后克服, 心态不好的从此失去了发言的信心。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情愿接受不熟悉同学们的帮助, 唯恐别人嘲笑自己。

2、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文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弱势群体的存在, 消磨了一部分学生的意志, 使一些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不强的学生受到很大影响, 动摇了一向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 震撼着学生多年构筑的精神世界, 当遇到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败、评奖的落选等情况而受到挫折时, 都可能对这部分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这对于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

3、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影响着相当多的人,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那些应变能力差的学习弱势群体, 使他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官吏腐败、大学毕业生堕落现象也摧残了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灵。传销的盛行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们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去骗朋友, 父母和亲人, 这类群体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还有, 在大学校园里, 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 对社会仇视、冷漠, 于是出现了学生中流传的“理想, 就是有利就想”, “前途, 就是有钱就图”, “杯水车薪, 就是每天到办公室喝一杯水, 月底就能领到一车工资”的错误认识, 偏离了大学的培养目标。据官方数字显示, 去年河南省就业形势最好的高校中, 本科生的待就业率为2.85%, 专科和高职生的待就业率为1.38%;就业最差的高校中, 本科生的待就业率为11.73%, 专科和高职生中的待就业率为38.86%。对这些待就业的学生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社会现实对于大学生平静心理的冲击, 犹如滴水穿石般影响日益加深。所以说弱势群体存在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唐素芝, 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陈泽茂, 要重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J]。贵州教育, 2001 (12) :14。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2

特殊学生指的是在生理、心理、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诸多领域中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这部分同学成长目标不明确,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学习也不够积极努力,而且时常出现学习生活规律紊乱、状态令人担忧、干扰他人学习生活甚至违反校纪校规等问题。这些同学极易由于问题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引起不良后果,进而危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家庭、经济、学习环境的变化,高校校园内的特殊学生增多,当前全国高校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其中大学生特殊群体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特殊学生群体教育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事关整个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一、构筑多维帮扶系统,形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合力

1、积极应对,有效干预学生学习生活

对于已建立特殊档案的学生,高校有关部门、各基层学生管理单位要积极研究具体应对方案,做到干预及时、有效。有关领导要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拿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办法,不能只把任务交待了事,要想办法、动脑筋,做到有效干预。

2、合理转介,帮助搭建学生支持系统

在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仅靠单纯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转介,以免延误学生救助时机。在转介的过程中,学校要督促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尽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支持系统配合开展工作,帮助特殊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支持系统,使之尽早走出困境。

3、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学生各类问题

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给以必要的重视。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尽量使特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尽早归队。不能因为其条件特殊,就放弃对他们存在问题的帮扶改进。总之,特殊学生的问题很多,学校各有关部门、各级教育管理人员要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二、搭建科学教育平台,加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内化教育

1、科学引导,关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在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帮扶的同时,要尽力帮助其对本身心理健康的自我关注和对相应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同时,在教育工作中,尽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感觉自己是个特殊群体,培养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使“特殊学生一般化”,引导其克服自卑等心理,树立自强、自尊意识,自我克服困难,奋发成才。

2、结合实际,创造特殊学生展示空间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学校因素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实施。对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处于困境,这种弱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常常被人们忽略,这也是当前社会对高校弱势群体关注甚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学业、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现本文就来谈谈高校弱势群体形成的学校因素,并就其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特点

1、隐蔽性

关于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很多人都普遍认为是指生理缺陷或者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而并没有从多角度来考虑弱势群体的范围。事实上,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存在,还包含学习成绩不理想、外在形象不理想、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心理自卑、敏感多疑、心理承受力差等状况。但因其有些特征不外显,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很难被关注。甚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能是弱势群体,因为其表面上各方都很优秀,但往往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压等能力薄弱,也属于弱势群体的范围,但却很难被人察觉。

2、相对性

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哪个学生是一无是处的,因此弱势群体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属于弱者,但是在课堂外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能力,成为强者。再例如,女生对于男生而言属于弱者,但是在学校中老师往往偏袒女生而多惩罚男生,这时女生又成为了强者。

3、可转化性

无论学生在哪方面处于弱势,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转变这一现状,所以弱势群体的学生都具有可转化性。例如内向软弱的学生可以通过逐渐的培养自信来变得开朗强大,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升成绩等等。这就需要教育者多研究学生的弱势体现,并有针对性的循循善诱,使其逐渐摆脱弱势方面的问题,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学校因素

虽然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这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关注高校弱势群体既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高校弱势群体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分析研究学校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因为学校教育而引起的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校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校仍然是以考试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并认为考试成绩就是最公平的考核方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这种公平是建立在学生的资质都完全一样的设想上的,而事实每个学生的天资都不一样,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优差生的分级,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也正是因为长期按照这种思想观念开展教育工作,使得学校也无法放开手脚 ,教师更是无暇顾及学生学习以外的素质发展,教学管理和教育模式都严重缺乏创新,造成了学生中出现了一定的弱势群体。

2、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

目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从教材上获取,所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课堂为主。因此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就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而当前在中小学生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3、课堂教学缺乏对人的丰富性的关注

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人原本就是一个具有丰富性个体这一问题。没有丰富的课堂活动,学生的丰富性也无法体现,过于枯燥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体验生命和生活,无趣的填鸭式教育,强制的分数制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消除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对策

1、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新课改提倡家长与学校合作,要求家长要对学校有全面的认识,呼唤家长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要与学校、教师之间开展合作与对话,增进双方的了解与理解。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理解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多给学校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使家长更有效地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并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2、形成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有对待好恶的外部表现,还有理想、意志、毅力、方法、习惯发展水平和自我努力的程度等成长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不论做任何事都学会动脑思考。

3、完善和改进学校的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评价应是多视角的。首先,目标要多角度,除了关注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言语智能外,还要关注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其次,评价要关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这是为了帮助他们弥补欠缺。第三,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多种的,不能只局限于纸笔测验,其他方法也要采用,以全面发掘和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

4、提倡尊重生命和关注差异的教育

作为教师,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可以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即使学生没有进步,仍然给予学生鼓励进步的力量。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不以一个尺度衡量所有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优势,并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优点和成长的潜力,都可以造就成“人”,培有个性和专长的人才。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从整个社会来看,学生弱势群体一旦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应有的心理能力,那就等于,在其心灵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大堤,就能经受住复杂纷繁的客观社会现实的考验与挑战。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必修之课,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下,积极的状态面对未来,将是我们改变的弱势群体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弱势群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校内师生的关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注重对弱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发弱势大学生的内部心理动力,树立其自强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政府、高校、家庭和学生本人都高度关注,共同努力,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才能得到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文所提出的学校因素和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李贵成,张莉. 关注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

[2] 和学新. 试论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J]. 学科教育,2000(12).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4

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积极扶植下,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以来, 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成绩斐然。民办教育的崛起, 既缓解了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 扩大了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弥补了国家教育资源的匮乏, 又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可见, 民办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部分,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 人们更多地关注民办教育的规模、师资、生源等方面, 对民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注尚显不足。民办高校中学生弱势群体的种类很多, 有思想弱势群体, 体能弱势群体, 就业弱势群体, 等等, 最明显的是学习弱势群体, 它既影响着学生们的前途, 更影响着民办教育的声誉。本文就以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为切入点, 对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 为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提出背景

1842—1844年间, 恩格斯在考察英国曼彻斯特等十多个城市的工人状况的基础上, 写成了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对工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十分详尽的实证研究, 并把工人称为“弱者”, 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最早提出的与“弱势群体”相近的概念。[1]在我国, 早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朱镕基就指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词, 从此“弱势群体”就成为一个流行概念。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 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秩序和办学质量。

所谓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主要指民办高校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心理素质薄弱、成绩相对较差而且经常产生厌学或辍学念头的学生群体。

3.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表现形式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背景不同, 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有自卑感强的, 学习压力大的, 学习方法不当的, 等等, 具体如下。

3.1 心理承受能力差, 自卑感强。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 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 他们的敏感度、孤独感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对这部分学生来说, 各种荣誉和奖励从来不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自卑感和失落感, 渐渐地就产生了厌学、怕学的心理, 以致长期处于自卑、忧郁之中。

3.2 学习压力大, 学习方法欠佳, 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同学间的竞争和就业两方面。同学间竞争的失败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让他们看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内心深处萌发了学习的动力, 但是, 由于学习方法不恰当, 甚至有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致事倍功半, 久而久之对学习没有动力, 积极性不高。

3.3 不喜欢和老师交流, 但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

民办高校和公办院校相比, 一个显著区别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学生可以和老师经常交流沟通,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 民办高校里的学习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自卑感强, 不喜欢甚至不敢和老师交流, 对老师敬而远之, 害怕让老师发现自己是“拉后腿”的。在学习上, 他们缺乏主动性, 习惯让老师“给”知识, 不习惯“求”知识。即使知识放在眼前, 有的学生也懒得接受, 以致成绩一直不好。

3.4 知识基础薄, 跟不上学习步伐。

民办高校的生源复杂, 学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民办高校中学习弱势群体往往是知识基础最薄的学生。例如英语, 有的学生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 其他一无所知, 当然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 时间长了, 就放弃了。

3.5 不响应集体活动, 漠视周围的一切。

由于学习方面的不如意,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与其他同学就有了天然的界限, 经常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 不响应集体活动, 不参加学校活动, 对老师同学没有任何感情, 对大学生活产生厌倦情绪, 甚至对社会生活也有了许多不满, 这样就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

4. 帮扶民办高校弱势群体的对策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阻碍了大学生自我个性的良性发展, 也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同时, 它关系到学生的前途, 也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发展, 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关注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重点在于帮扶工作。因此, 我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情况, 提出如下帮扶建议。

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已经被学校提上了日程, 思想政治被设为必修课, 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设施日渐完善。但是, 民办高校的学生来源复杂, 情况特殊, 对学习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和办公室, 还要进一步深入工作, 才能取得实效。

4.1.1 辅导员要真正走入学生当中, 了解学习弱势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的第一人选。但是, 由于工作量大, 辅导员不能真正走入学生当中, 只能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情况, 这就不可避免地有失真的现象。首先, 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辅导员必须和学生交心, 交朋友, 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其次, 要有信服力。作为班级的负责人, 辅导员应该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 让学生信服, 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关键。最后, 要对每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个人情况了如指掌, 调查原因, 进行相应的思想和心理教育。

4.1.2 任课教师要经常关注学习弱势群体, 不能让他们有被“冷落”的感觉。

任课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 具有很高的威望, 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教育, 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不能让他们有被“冷落”的感觉。从思想和心理上去疏导更能打动学生, 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任课老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为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可以和学生网上聊天、电话联系等, 真正了解到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总之, 辅导员和一线教师是深入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合适人选, 我们应该加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是端正学习弱势群体的学习态度, 消除自卑感, 增强自信心, 缓解精神紧张压力过重的关键, 不能忽视。

4.2 转变学习观念, 提高学习能力。

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念是提高弱势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4.2.1 要引导学习弱势群体具有变单一学习为全面学习的观念。

传统学习是单一的, 主要表现为经验知识的学习。而现代学习是全面的, 学习涉及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而且提倡自觉性学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社会, 我们应引导学习弱势群体树立现代的全面学习的观念。

4.2.2 引导学习弱势群体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据统计, 学习弱势群体大部分仍然具有被动学习的观念, 对老师有极大的依赖性。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被动学习观念已经不适应了, 自主学习的观念必须加强。当今, 各种图书资料很多, 让学生眼花缭乱。老师应该给予指导, 让学生具备科学的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文献检索, 资料查询, 还要学会做笔记, 整理所学知识, 等等, 真正具备自学能力。

4.2.3 引导学习弱势群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下成立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系统思想。[2]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就业已没有“铁饭碗”, 每个人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 引导学习弱势群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必要的。

4.3 明确学习目标, 选择恰当学习方法, 鼓励及时归因。

据调查, 学习弱势群体80%以上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没有学习目标, 看不到学习的希望, 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况。因此, 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明确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 但是, 由于他们的基础不同, 薄弱的课程也不同, 学习目标不能只是期末考试, 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中长期目标, 只要纵向比有进步就应鼓励他们继续坚持。

经过走访得知学习弱势群体的学习方法大都不恰当, 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 努力学习后却没有成效, 久而久之就没有学习动力, 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任课老师应该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会学”, 并且找出知识的规律, 发现知识的乐趣。

学习弱势群体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注重考试归因, 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应该鼓励这部分学生及时归因,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 是努力不够还是学习方法不当, 是运气不好还是知识不够, 等等。也就是上述的自我归因理论, 这样才能不盲目地学习, 很快取得进步。

4.4 实施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

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薄, 学习弱势群体的知识基础更薄, 而且参差不齐, 因此, 任课老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 进行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 这样既可以照顾学生的自尊心, 又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4.5 认真了解学习弱势群体的家庭背景, 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

如上所述, 家庭对学习弱势群体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辅导员应认真了解其家庭背景, 及时和家长沟通, 找出学生受影响的根源, 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申请助学金及其他帮助措施, 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争取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形成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4.6 完善学校教育设施和学生资助体系。

近年来, 民办高校特别注意学校设施的完善, 尤其是实践场所。但是, 由于专业众多, 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为了让学习弱势群体看到学习的实际效果, 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一些设施, 例如, 实验室、实习工厂等。

目前, 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正在形成, 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实施不到位, 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而且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体现公平公正, 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定期检查实施效果。

4.7 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感染学习弱势群体, 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 学校应该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公平的竞争机制, 让学习弱势群体在学校中能发挥其他特长, 以增强自信, 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8 情感教育和老师的评价方式。

师生交往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 师生交往有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三种基本形式。一般而言, 师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3]

经过调查, 有一部分学生说由于不喜欢某个老师, 因而不喜欢某门课程。显然, 情感教育很重要。民办高校老师的教学任务量大, 没有太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但是, 可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对学习弱势群体老师应该主动接近, 培养感情, 个别进行辅导, 让他们意识到没被“冷落”。情感教育符合人本主义学习观, 也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的政策, 应该提倡。

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知识基础薄, 老师应该耐心讲解, 不应打击贬低。因为对于心理素质脆弱的学习弱势群体, 老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所以老师评价时要把握度, 不能违心地一律表扬, 但也不能严厉批评, 应该鼓励为主, 但需要指出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让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 以便取得更大的进步。

4.9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学习弱势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生活盲目, 没有学习动力, 为了帮助他们脱离这种境况, 就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 要到哪儿去, 怎样去。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 就会有学习动力;具备了就业的知识和技能, 就提高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从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4.1 0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外来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我国, 民办高校也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单纯, 认知能力较弱, 在对新鲜事物的认知上容易走入误区。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对外来文化的有机整合, 取其精华, 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受外来不良文化影响的某些学习弱势群体, 才能慢慢地端正学习态度, 步入学习的正轨。

5. 结语

研究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符合当前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扶植鼓励”政策, 可以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需要, 有利于形成更规范更有效的高等教育机制;可以弥补以往相关研究理论的不足。同时,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部分, 它缓解了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 扩大了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也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 民办高校学生和普通学院学生有着很大差异, 最明显的是学习基础薄、自学能力差。对他们之中的学习弱势群体, 老师通常没有太多时间给予关注,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学生“流失”现象, 进而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前途。通过对民办高校学习弱势群体的研究, 可以有效缓解这个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民办高校改革教材内容及完善学科结构;有利于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 2008-6-1.

[2]董云飞.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教对策研究[J].2006.5.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5

日本《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全体国民按照法律规定都享有其能力所及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基本法》第4条规定,必须为全体国民提供平等的、个人能力所及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因人种、信仰、性别、社会身份、经济地位及门第而产生教育上的歧视。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为残障人士提供必要的教育援助,以便其能够根据残障程度接受充分的教育。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采取奖学金措施,为有受教育能力但因经济原因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提供援助。

《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法》第3条规定,该机构应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供学习费用贷款等方面的援助,资助改善大学生、中学生学习环境的措施,以期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2款规定,高等教育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促进无偿教育的渐进式导入,给予所有人其能力所及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一、未制定针对农村学生的相关倾斜政策

日本国立高校、公立高校、私立高校根据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大学入学选拔实施纲要》及本校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基本不存在按区域分配名额的情况。各高校制定的考生报名条件均无地域户籍限制。日本法律规定,公民拥有迁徙自由,其户籍管理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户口随人走”。只要买得起房子或交得起房租,就可以自由迁徙到全国的任何城市,而且一旦在某地居住下来,就自然成为当地的常住人口,并享受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当地居民的全部福利。即使是从农村迁入城市,也可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基本权益。

战后,日本实行农地改革。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加之日本政府历来对日本本国农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政策,因此,日本农业从业人员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基本和城市工薪阶层收入相当,不存在阶层性贫困,农村地区也有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政府未将农村户籍居民作为弱势群体给予特殊政策。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日本农林水产省认定的农业人口为237428人(占总人口的1.88%)。

二、针对残障人士的相关倾斜政策

日本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大学入学考试、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对残障人士给予特殊规定。例如,视觉障碍者在参加国家统一举办的大学入学考试和大学自主举办的入学考试前,可申请用盲文考试,听力障碍者可申请免试听力。

2005-2009年,日本大学中残障人士人数分别为5444人、4937人、5404人、6235人、7103人,其中接近6成的残障学生获得了相关援助;日本大学中接受残障人士就读的大学比例分别为59.1%、57.4%、57.7%、59.0%、60.6%。

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关倾斜政策

日本总人口数量为1.26亿,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名阿伊努族人。2008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北海道地区阿伊努族家庭收入为平均水平的60%,因经济原因,接近45.6%的阿伊努族适龄学生准备放弃升入大学,因学力不足而打算放弃升学的比列仅为8.4%。

为改变这一状况,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北海道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为阿伊努族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特别助学金贷款。2012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显示,文部科学省出资6400万日元,北海道地方政府出资6400万日元,共计投入1.28亿日元,资助了189人。

大学方面也有相应的措施,如札幌大学在校内设立了阿伊努族子弟专项奖学金,在入学考试环节适度运用灵活的入学制度,提高阿伊努族学生入学比例。

四、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倾斜政策

日本中央政府主要通过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对家庭经济困难人员给予助学金贷款等援助,并要求国立大学、鼓励私立大学减免困难学生的学费,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影响学业。

(一)助学金贷款与奖学金

以2011年JASSO预算执行情况为例,全年共计向95.7万名大学生提供了7606亿日元的助学贷款,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37.2%,其中接受无息贷款人数为26.5万,接受有息贷款人数为69.2万。此外,一些民间团体向12.2万名大学生提供了483亿日元的奖学金。

(二)大学学费减免

根据文部科学省的行政命令,所有国立大学都制定了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办法。政府还鼓励私立大学减免困难学生的学费,所减免学费的一半由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半官方机构)补偿给大学。以2013年预算为例,国立大学预算减免大学生、研究生学费291亿日元,受益学生5.4万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1%);私立大学预算减免学费120亿日元,受益学生5.9万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8%)。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6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较为接近,并且经常在一起互动组成的非正式的初级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体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方式主动寻找兴趣相似、年龄相仿、态度趋同的同辈人,并有选择地进行互动,直到从陌生人到熟人,形成自己的小团体[1]。在大学范围中,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经常性的,这种影响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布朗.劳布伦那的一项研究证实,美国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时间是他们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2]。法国作家莫罗阿也曾说: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还好的教育者。因为在同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显得亲密、经常,而且主要是平等相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更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3]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在客观上存在时间、空间的便利性,主观上存在心理共融性、情感发展同期性等易发性,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4]。尽管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目共睹,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特别是有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的经验研究和定量描述几乎很少。因此,利用大规模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对当前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影响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高校教育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目前学术界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研究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利用笔者于2014年下学期周六、周日及假期时间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探讨和分析。调查的群体为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科技大学3所高校新校区在校本科大学生。调查的样本规模为每所高校调查500名大学生,3所高校总共调查1 500名大学生,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样本抽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将问卷发到被调查对象手中,尽可能按“集中填答,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完成。不能集中调查的班级,则分批进行或个别进行,但都尽量在同一天内完成。调查共发出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2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调查的基本维度主要涉及班级、宿舍、社团等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同辈群体间的学习问题展开,具体问题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对大学生学习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从认知角度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受谁的影响、对排名的重视等。从学习情绪角度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和同辈群体一起学习时的感觉、对旁人获奖的想法。从学习行为来看,主要调查大学生学习时的竞争状况,如当问到周围的学生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时,是否感到有压力从而采取行动去学习等。研究关注的主要变量是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涉及范围及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1.从认知角度方面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受谁的影响较大时,有78.2%的受访学生选择了同辈群体,15.9%选择教师和家长,可见同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调查对提高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时,提高朋友之间的互助合作氛围、建设积极进取向上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的比例分别为44.3%、24.2%、21.4%,其他因素仅占10.1%,可见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显示,有68.7%的学生选择会因为周围学生的影响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大学生重视自己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62.9% 的大学生比较在意班级同学之间的排名,29.4%则比较关心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的排名,12.19%重视宿舍成员之间的排名,仅有5.52%的学生表示并不在意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大学里更为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相对中学阶段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认知上还是很在意自己学习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特别是班级同学间的排名,这也提醒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辩证的认识班级成绩排名,让其成为学习的动力,并避免盲目的恶性竞争的发生。

2.从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情绪调查看

有76.8%的学生认为,跟同辈群体在一起的学习情绪主要是积极向上的、愉快轻松的,有15.3%选择紧张、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7.9%选择其他平静等一般情绪。大学生学习情绪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程度也 应得到足 够的重视 ,有20.42%选择影响程度很大,66.68%选择影响程度一 般 ,10.37%选择影响程度很小,2.53%表示没有影响。当调查你周围的学生有人成绩很优秀并多次获得奖励,大学生的反应情况时,有60.3%表示会产生压力,并相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有27.1%表示会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尽力提高自己,1.2%表示会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进而跟他疏远,11.5%表示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3.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行为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时的竞争情况时,有65%的受访学生表示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的大都是良性竞争,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与提高,21.8%的学生表示竞争并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10.1%则表示不存在竞争,3.1%表示群体之间的竞争对自己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问及周围的学生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时,有60.7%的学生表示会感到有压力从而采取行动去学习,有24.1%表示会感受到压力,但并不会付诸行动,15.2%表示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去理会他们。如果周围的学生在玩,而自己还有学习任务未完成时,有51.2%的学生表示会受到干扰,但是还是会努力控制自己,继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37.2%表示会受到干扰,且自己的学习效率会明显下降,从而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仅有11.6%的学生表示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能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四、小结与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会受到同辈群体的较大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未完全发展成熟,认知上存在鲜明的模糊性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都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而调整。芬达的研究表明,有高成就动机组成的同辈群体有较高的学习期望,彼此分享学习经验,互相激励,能提升整体的学习素养[5]。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认知水平,对引导大学生学习心理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跟同辈群体在一起学习时,大家的情绪状态也较容易彼此干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会营造良好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不良的情绪氛围会产生一种消极的磁场,对大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同辈群体表现出一种趋同性和盲目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指出,社会行为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的。他人的行为就像一个信息源,而观察者通常利用这些信息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能清楚的辨明积极和消极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则会让大学生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提升大学生总体的学习心理素质。同时,由于大学生在高校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文化品质,构成了大学生同辈群体具有独特性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导向[6]。而这也提醒我们,在我们引导大学生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时,我们必须从他们的立场出发,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尊重他们的价值标准,尽量避免价值观上的冲突。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笔者总结出了三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同辈群体学习方面的作用力不容小觑。

其一是从众效应。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往往受到团体内存在的无形压力影响,它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如果这种压力过大,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独特”的行为与群体不符,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当大学生对所处的群体越是信任,个体就越容易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当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时,大学生很难在群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能让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积极的从众可促进同辈群体内部相互鞭策、激励,在学习上共同进步,而消极的从众则会导致群体内成员产生更大的惰性。班级、宿舍是发挥积极从众效应的前沿阵地,构建良好的班风、舍风,使每个成员为维护集体荣誉,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努力,追求卓越的氛围。一言以蔽之,发挥积极从众影响,避免消极从众效应的发生,对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重要意义。

其二是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描述的就是这种效应。置身于同辈群体的包围中,必然受其影响。当大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时,看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优秀时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看到别人努力学习时也会转变自己消极的状态,调整学习目标,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同辈群体之间的“好朋友”群体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他们在一起时彼此感到舒畅、轻松,相互了解、分享信息、相互支持、相互依靠。许多研究证实了同辈友谊对学生的在校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发挥同辈友谊的社会促进效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成绩[7]。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调查表明,存在部分大学生由于周围同辈群体的干扰导致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的情况,需要我们的关注。

其三是结伴效应,主要指的是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在图书馆里及一些社团活动上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在这种同辈群体的陪同下,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一起做作业比独立完成作业的效率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结伴更多时候也体现大学生寻求归属感、摆脱孤独感的需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来解释,人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之后,将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渴望认同的归属需要。大学生在同辈群体中容易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样让他们容易产生归属感,从而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和谐。大学生同辈群体通过结伴,即与“相似的”伙伴的交往来获得尊重,提高自信心,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合理”选择。而大学生选择的伙伴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个的大学生,而应该全面考察大学生身边的伙伴以及其所处的群体。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7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当代高校贫困生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扩招;另一方面实行高等教育并轨制和收费机制改革,贫困生在高校大学生中比例不断增加,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之一,贫困生的问题也必然成为高校大学生问题中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大学贫困生的内部结构也变复杂化,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多样化: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更多呈现的是“多困”,包括生活,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大学贫困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还是一个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2、就教育理念而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把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现实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人格等全面发展。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同时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多困集于一身,从根本上影响他们各方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3、就社会发展而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和精英的重要场所,创建和谐校园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贫困生作为利益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思想是否稳定,学习是否安心,身心是否健康,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最终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例如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感到消极无望,由此进一步扭曲了他们对社会的态度与看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简单的把贫困生工作理解为以扶贫救困为中心,觉得确保扶困资金的量的完成以及资金的合理配置,做好国家和生源地的贷款工作,“保证每个贫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就是做好了贫困生助困工作,故而埋头业务工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有部分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抽象,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而资金支持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只要把每个贫困生经济问题解决了,因为经济贫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故而平时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扶持上,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2、过分依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轻人格自强自立

目前,需到高校对贫困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吸收来自社会各界提供的无偿补助以及争取企业设立助奖学金等方法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但容易使得许多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免使得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青年消极的等待别人的资助。更有甚者觉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应该的,在助学金的配置等问题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解决好时抱怨,或者拿到贫困助学金后挥霍请客吃饭,买奢侈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力量,但是外力的扶持不等于彻底解决问题,加强其自立自强教育才也很重要。因此高校在需考虑如何进一步帮助贫困生培养自立自强品质和独立的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3、重视学业完成,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简单的认为,经济贫困是贫困生的主要问题,只要能够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贫困生的问题就算解决了。因此在他们看来确保贫困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最终目标和衡量标准。殊不知,随着贫困生群体的壮大,贫困生的来源结构的多样性,贫困生问题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例如贫困生除了单一的经济贫困外,他们在面临价值判断、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上,都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轻视甚至忽视这些心理差异的存在,不能帮助贫困生解决好在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疾患和障碍,不能引导贫困生塑造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贫困生学业完成时缺乏有力的思想和心理的保障,最终也将会导致学业的失败,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以自立自强为导向,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

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是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避免因强化经济方面的帮助而相对弱化思想道德意志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如加强责任心教育,吃苦耐劳教育,自力更生教育等等。

其次,“一个贫困大学生的真正成长在于他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必要的物质帮助,来保证自己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在精神意识层次的独立与不依赖,是他们难得的精神财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还需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自强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专业学习参加各种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同时能丰富生活,锻炼自身的能力,增加自信,提升自我。

最后,高校还要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更多更宽的勤工助学平台。一方面是较重的学业,一方面是经济的贫困,同时面对这两大问题贫困生的精力相对有限,如果学校能够在校园里多提供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学生不至于需要奔波校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勤工助学,可以节省课余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业上。

2、以诚信为道德保障,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

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危机主要体现在贫困生资格认定以及助学贷款的拖欠、逃避等方面。

贫困生认定成为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却领着国家的助学金和生活补贴。为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相关大学在贫困生基本条件认定的同时引入量化指标,学校采取食堂消费数据高低当作认定困难学生的指标。例如厦门大学将提取所有学生连续3个月的食堂消费数据,计算出每名学生的用餐总次数和每月在食堂消费的平均金额,作为衡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但这一指标有其一定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个真正的贫困生就不敢再买好点的饭菜吃,甚至出现节食三个月的现象。而那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骗取补助金,可以在食堂少吃,再到校外消费。

目前高校贫困生除了可以享受助学金外还可以申请国家或生源地助学贷款来确保顺利完成学业,但“据调查,工商银行助学贷款坏账率高达10.7%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账1‰的比例。”助学贷款政策规定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一定时限内需要还清贷款,但有部分人找到工作后不及时还清贷款,故意拖欠或逃避债务。

因此,在建立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以及助学贷款借贷偿还体系的同时,还需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以诚信为道德保障。具体来说诚信教育可以通过“诚信校园行”短信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同时,还可以建立“诚信教育人才库”,制作诚信教育宣传光盘,并采取告会、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知识宣传。全校性的诚信教育活动只能使部分学生受到教育,只能是营造一个大的氛围,而真正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的是各院系、班级、寝室开展的活动。因此,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活动,才能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3、以健全的人格为支撑,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是把双刃剑,同样面对贫困,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及行为倾向。”大多数贫困生能够正确面对生活的困境,自强不息,但同时也不乏一些贫困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和片面的人格。“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一定数量的经济贫困生因种种压力和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梁芹生的调查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均比普通大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得分要高得多,尤其在抑郁、强迫、焦虑、偏执四个方面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贫困大学生要比普通大学生高得多。”例如他们容易陷入自卑,思想偏激;有的封闭自我,边缘群体之外;有的面对压力对生活特别是未来不安、焦虑;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自暴自弃。

因此要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畅通信息体系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应主动关心、理解和开导他们,让他们正视自己,逐步解除自己心理的各种障碍。另外建立以一条畅通的信息体系,例如在班级挑选培训一批心理信息员,让他们及时观察了解贫困生的心理资料,若发现异常能及时通知辅导员或班主任,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疏通、劝导。(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是在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老师值班,给有心理压力的同学提供更宽阔的疏导平台。(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4、以爱心为回报,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目前国家、社会和高校为保证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不断拓宽资助渠道和增加资金数量。大多数贫困生在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下心存感激,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乐于奉献,但也有相当多的贫困生完全依赖资助,不思进取,学习上得过且过。有的对扶持资助态度漠然,认为是应得的,若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到多的资助还埋怨社会,埋怨父母,抵触身边人,故意与家人疏远。有些贫困生对学校、社会的资助一边是争取积极,另一边却是躲避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逃避做义工,虚报义工时数;一些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故意逃避还贷责任,给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带来负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与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职君利,陈晓鹤,叶云,等.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J].管理观察(教育管理),2009,(1).

[2]陆铭,乔学斌.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高校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09,(1)中旬刊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8

1 “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界定标准

1 . 1 “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

本文所研究的“体质弱势群体”并不带有任何身体歧视意味,仅仅是从在身体健康或者是体质发育方面不健全的,相对于其他大部分高校学生群体其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活动的学生群体。本文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否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参加的体育锻炼,将学生群体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体质正常型是指学生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能够支持其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要求;体质异常型是指学生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不能够支持其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要求。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大多具有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各种疾病、残疾智障等特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上特点的学生群体往往不能按照体育学校课程的相关要求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1 . 2 “体质弱势群体”界定依据

本文对“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1测试得分在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二是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20,或BMI≥26.5。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

1 . 3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增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超重、肥胖和视力高度近视成为当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质状况的一大特点,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不断增强,应试教育的影响,促使从小学生开始只注重智力教育不重视体质教育,导致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参加身体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越来越淡薄。第二,由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发展观念,引导教育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龄人群和残障群体进入高校学习,这类学生也会占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一定比例,也将是未来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增长的一个必然趋势。

2 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干预措施

2 . 1 身体锻炼方式干预

“体质弱势群体”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体质状况的层面,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分为A班和B班,A班是那些因为超重、肥胖和视力高度近视等身体素质较差和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B班是指那些有疾病和残障的学生群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即依据体质健康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组别,依据他们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结合学校具体教学目标制定适合这部分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和要求。那些因为超重、肥胖和视力高度近视等身体素质较差和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改善体质状况、提高运动素质、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促进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对那些疾病和残障的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够积极参与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保健、康复、养生练习、愉悦身心等。这样使体育教学目标具体化、多样化,并具有层次性和人性化,有利于体育教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行为,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完成大多数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2 . 2 心理促进干预

大部分“体质弱势”学生由于自卑感较强又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性支持,在课下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课堂上他们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首先,学校应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专业咨询、校园网络宣传、广播电视媒体宣传、开展适宜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体育与健康意识干预,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行为意识与习惯。其次,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教学目标、评价方法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信心,采取一系列认知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体育锻炼并且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到克服困难和取得进步成就感,从运动中体验到快乐。

3 结语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9

1、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根据我国高校体质弱群体的实际情况,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身体太胖太瘦导致身体素质差;二是曾经遭遇意外事故, 比如车祸, 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三是身体本身出了问题, 比如患有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四是先天就有身体上的缺陷, 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心理状况不稳定,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卑和压抑, 因为他们他们身体上有种种缺陷, 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 轻松自如的参加应有的体育锻炼。但是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有强烈的渴望, 去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 就像别的同学一样, 追求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因此, 高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锻炼方式, 要充分结合高校弱势群体的特点, 提高高校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 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2、提高高校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措施

2.1、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

(1) 课程目标。

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一定要考虑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 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 针对疾病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身体健康、疾病康复;针对伤残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发展健康器官功能、改善残肢功能;针对体质弱的学生, 课程目标是强身健体、改善体型。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目标做出了指导性规定,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技能、社会适应等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开展体育教学时, 要围绕这些基本目标开展。对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要特别重视, 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健康发展。

(2) 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 要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是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课后时间, 关心、关爱每一位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了解到学生有恐惧心理, 老师要积极开导, 使学生克服困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老师与体质弱势群体沟通交流的重点, 一旦发现, 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校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善良顽强的意志品质, 对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非常重要。

(3) 教学评价。

体育课程合理化、正规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 体育课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比较单一、不规范。一般课堂表现、出勤率和运动技能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有些学校会设置最高成绩限制。这些方法和要求从一定程度上体质弱势学生享有的体育权利。所以, 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时, 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 要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把实践中知识应用作为重点进行考察。另外, 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进行对待使不同类型学生, 在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2、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部

虽然现在高校都普遍成立了教学和锻炼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 但这些俱乐部服务的学生范围很有限, 主要对象是普通学生, 体质弱势学生一般不包括在内。所以高校应该给体质弱势学生建立专门的俱乐部, 而且要照顾到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 不如减肥俱乐部针对有减肥需要的学生, 康复俱乐部针对有身体疾病的学生等。同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体质弱势的学生担任。这样才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俱乐部里, 体质弱势学生可以发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 俱乐部也是体质弱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挖掘自己的潜能,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俱乐部的老师要时时关注和鼓励体质弱势学生, 让他们大胆进行人际交往, 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俱乐部对调节体质弱势学生的心理、增进他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强化师资的专业培训

体质弱势学生是有特殊需要的, 结合这一点, 再加上健康因素, 开设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这个课程由于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在框架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 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的知识必须丰富, 要对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他们的技能也要过硬。而目前, 我国满足这些要求的体育老师相当的缺乏, 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可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因此, 我们要这方面师资的培养。对想成为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老师的人, 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既包括心理学、体育学等知识理论的培训, 又包括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 要抽调力量, 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 提高自学能力, 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完善健全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设施, 就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 进而就不能了解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学校应该健全和完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体育基础设施, 没有的要及时购置和建设, 已有的要做好维修和保护。但是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要一定的特殊性, 方便体质弱势群使用。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学里, 没有给体质弱势群体专门提供安全可靠、合适方便的器材和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生, 没有重视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运动的需求, 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利的。体育教育课程要面向学校里的所有学生, 不论他是体质弱还是体质强,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 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同等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在此, 为了提高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品, 就要求学校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完善健全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

3、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却在不断下降, 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从某种程度说,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可以反映了我国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为了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 我们可以从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强化师资的专业培、完善健全体育设施等方面着手。我们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 让他们融入到体育教育中, 享受体育的魅力, 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晶红, 王汉臣.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9.

[2]王汉臣, 吕晶红.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干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02.

[3]于晓东, 李雪峰, 钱来.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0, 05.

[4]王茹, 李卫东.健康促进计划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与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0, 10.

[5]薛敏.高职院校增强体育训练对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4.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 篇10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65-02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

弱势群体从法学角度将其定义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因社会制度安排等非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生存、就业或合法效益保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由国家通过法定形式予以救济的人群共同体。大学生弱势群体则指高校里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能力或机会的相对缺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一般群体之外的处于相对不利境地的学生群体。从种类来看有以下几类: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有犯罪倾向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等等。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

弱势群体大学生或者在家庭经济状况或者在心理素质或者在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下面就大学生弱势群体做详细分析:

(一)经济价值观两级分化

以往的高校大学生犯罪大多是盗窃,而犯罪大学生往往是家庭贫困由于某种引诱而冒险犯罪。现在大学生已是90后,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容易形成争强好胜、固执偏执的性格。据法制日报报道:大学生犯罪“非贫困化”趋势严重,在财产犯罪方面,盗窃的目标往往是现金、电脑、手机以及一些贵重物品。不仅仅是因为贫穷而冒险,有的犯罪动机则出于追求享受,爱慕虚荣。高校经济犯罪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穷困因为生计而盗窃,富有因为追求高端的生活而盗窃。高校关注弱势群体大学生因改变以往的思路,对后者应该加强指引,让其往健康的价值观发展。

(二)能力偏差

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逃课导致考试不及格,严重的甚至不能毕业或不能取得学位;社会交往能力不强,不适应宿舍生活,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独来独往,长期处于抑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这些同学往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在校园各种社会关系中处于被冷落的地位。

(三)心理素质偏低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些大学生会因自身的家庭背景或者能力而自卑,或者由于外界的冷遇而畏手畏脚,例如马加爵的犯罪心理,感觉自己老做的不对,或者感觉别人总是给自己白眼,常常会自怨自艾。这些大学生的心理是很不健康的,极易产生消极的心态,使他们陷入封闭自我的状态,从而诱发心理疾病,导致犯罪。

三、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法理基础

(一)国家社会福利的倾向

福利国家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于国家职能的认识,从而奠定了对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基础。法律上的补偿理论就是为了弥补不该有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平衡不平等的规定或者制度的效果。如今中国的改革不是为了推翻现有的制度,而是改善现有的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中国现行改革的重点,其中福利保障是重中之重,医保问题、工资问题、教育问题等等都是国家福利急需改革的问题。而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更是国家福利保护倾向的对象。

(二)司法上的特殊保护

对于残疾人群、未成年人、老人等在世界各国倾斜性立法是惯例,在中国也不例外,现行宪法对于老人、儿童、妇女、少数民族等都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并且有些还有专门保护的法规,司法中特殊保护作为法律保障的最后环节,对于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既要有立法上的规定,又要有实践中的例证,前提法律必须要有稳定性,从司法实践中弥补弱势群体。

四、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上的救助措施

网络经常爆出某贫困大学生为上大学打几份兼职、某高校大学生因工作压力跳楼自杀、某高校大学生因贫困偷盗舍友贵重物品等等,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高校和社会就没责任?该怎么帮助和挽救这些弱势群体应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加强思政课对法律知识的传播

从高校大学生犯罪心态来看,他们很多觉得在学校偷东西最多是被学校警告严重的是处分,所以往往怀着侥幸的心理。他们的法律意识是非常薄弱的,除了开设法律咨询室外,还应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对全部大学生的知识传播,而现在大多数的传授工作还处于说教的模式,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且由于思政老师不是法律专业人才,教授内容往往不具体,不深入,这是高校大学生犯罪的一大原因。除了加强师资外,还应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放在高位,多开展相关的法律讲座,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或者参观监狱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法的威严时时在身边,时时刻刻以法律武装自己。

(二)咨询室配备法律人才

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设立法律咨询室是罕见的,从保护弱势群体来看,设立法律咨询室是必不可少的,或者在心理咨询室配备法律专业知识人才。引导学生除了以正确的渠道从学校获得资助外,鼓励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自食其力,把握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在思想、心理上的反映,把法律指导与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三)加强高校与司法机关合作,预防、矫正

以预防为主,矫正为辅,跟司法机关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预防学生走入法律的禁区。

但是对已误入歧途的弱势大学生,高校应负怎样的责任?触犯了法律的规定,必定会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是责任只是一味的惩罚吗?并不是的,而是在于怎么去矫正以及以儆效尤,不让其他的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在校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危害和人身危险性与其他成年人犯罪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司法机关审查逮捕工作中学校、老师应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交际、周围对学生的评价,对适用逮捕措施向司法机关提出意见,情节轻微的,不能简单的将其开除了事。应通过建立校园社区矫正组织,依托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改革犯罪大学生刑罚执行监督制度。必须服刑的,法院在量刑时对在校大学生要体现‘从宽的量刑原则。一方面,树立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慎用逮捕权。另一方面,对在校大学生的轻微刑事犯罪,进行轻缓化处理,引入刑事和解,进一步推进相对不起诉制度在更大范围内的适用。既减少了社会对抗,又挽救了培养十几年的人才。

五、总结

弱势群体是我国转型中的特殊产物,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的变化,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复杂化,破坏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新形式下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资助手段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辅以法律上的救助,让其以正确的心态与价值观、人生观、法制观面对生活、学习、工作,除了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方的努力与协调,为法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镕基.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2年3月17日.

[2]唐慧俊,李英姿.对弱势群体概念的法律界定[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3]何毅.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J]教书育人,2006(32):l8.

关于高校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11

1.1 高校弱势群体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贫困学生目前占在校大学生的总数的23.06%, 他们多来自偏远山区或农村以及城镇低保家庭。既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也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关系, 所以在面对就业选择时,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比较稳定的政党机关或事业单位。这样的选择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 贫困生背负着个人的理想、背负家庭的厚望, 这样使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他们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 回报自己的家人。所以在毕业后,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直接就业, 不再继续学业的深造。然而, 在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社会中, 贫困生既仅凭一张本科或高职的文凭, 很难找到一份称职的工作。

1.2 高校弱势群体中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社会对女性职业固定“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服务行业”无形中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面。而就用人单位而言, 利益永远是追求的第一目标。当雇佣女员工时, 需要用人单位在女性从怀孕、生产到哺乳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照顾, 给予相应的权益。这样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雇佣女员工相对对于男员工需要更大的成本。综上种种原因, 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1.3 高校弱势群体中心理障碍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家庭原因以及社会原因, 很多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他们有自卑、自负、自闭等心理障碍。他们不仅自己存在这种问题, 有时还意识不到。这使他们在就业中不能顺利就业, 并屡屡碰壁。更有自闭的很多同学最终走上不归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他们的就业也成为了高校就业的一道难题。

1.4 高校弱势群体中身体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

虽然政府、社会及有关部门都尽力的身体残疾的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但身体的残疾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他们不愿、不敢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工作。即使有些同学心里很积极, 很阳光和自信, 但是, 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依然相当普遍, 很多人对残疾人的劳动能力持怀疑态度, 甚至将残疾人与残废人等同起, 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负担。他们无法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尊重、认可和信任。这样的形式下, 像普通毕业生一样找到一份工作对他们而言更是加难上加难。

2 改善高校弱势群体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2.1 辅导员对高校中弱势群体的身份转变

首先, 辅导员要从一个“说教者”到“谈心者”的角度转变

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大多自尊心和自卑感更强, 一旦遇到挫折, 他们更以表现出焦虑、抑郁、封闭等消极心理。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 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最能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学生最信赖的朋友。及时和他们深入的沟通、倾心、交流、帮助。

其次, 开展一些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积极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 让广大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 比如:五四征文、一二九征文、演讲、朗诵比赛、绘画大赛, 也能让内向的学生找到自己抒发的形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让他们有发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 要做到“因材施教”的管理模式。

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 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即便相同也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这方面也可以让班主任, 学生导师配合工作, 帮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情感动向、行为动向, 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更深刻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他们的弱势所在,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2 高校在促进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作用

虽然就业竞争越来越激励, 但是只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 就业也会变得很容易。

2.2.1 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也是学生增长才干的大课堂,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才能让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比如:绥化学院的顶岗实习支教, 很多学生们在实习的岗位上得到了积极的锻炼, 为成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弱势群里当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实践长知识、长才干。

2.2.2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针对弱势群体不同的特点, 开展系列的就业指导共作。例如“毕业女生专场招聘会”、“服务基层介绍会”、“开设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就业心理咨询会”等指导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 促进不同方面的学生能够积极顺利的就业。

3 政府对高校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

残疾人的就业与生活一直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但是针对弱势群体当中的其它人, 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相对较少。因此, 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立法的针对性。同时加强就业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的执行到位。

政府要促进企业、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促进校企的良性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尽最大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就业机会。

就业关系到百姓民生、关系到国家发展, 做好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努力, 才能最终让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

摘要:近几年,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而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比例逐年增加, 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成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又一课题。

上一篇:硬塑料薄膜下一篇:再处理逆向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