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机制(精选12篇)
高校学习机制 篇1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我国中小学已广泛使用学习档案, 虽然其使用效果不尽理想, 大多只是一种形式化的“走过场”。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学习档案的存在意义。近年来, 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教学评估的指标更加合理、科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传统的考试形式多为终端考试评价, 这种评价重视结果, 忽视过程, 重视量化而非质性, 给人一种“一局定生死”的感觉, 它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跟踪记录, 导致学生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而且, 学生容易因为一次失败的考试成绩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基于学生学习档案的评价就是一种着重过程的评价, 符合高校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它提供了一个真实、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学习档案评价与教学的结合更完整、更紧密, 可以深入地了解和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1]23。普遍而言, 对比中小学生, 大学生有着更强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意识,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学习档案在他们的身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 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身边, 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独立地学习、生活。他们怎样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上新变化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呢?另一方面, 在这种脱离教师、家长监督的独立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怎么了解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可以说, 学习档案的建立解决了上述两大问题。一方面, 学习档案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 真正地反映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 见证其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 学习档案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也有利于高校建立规范、完整的学生档案系统。
Snowman指出学习档案是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反思和自我分析的工具, 它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反思的能力[2]80。Cole发现, 当学生反观自己的学习作品时, 他们会下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作品进行检查和分析, 这就是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反思。因此, 学习档案能够帮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
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 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 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自己哪些方面已经掌握, 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自我评价作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从而做到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必须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测试和自我检查, 以此来判断学习活动是否按照预想的目标进行着。这种学习评价是持续性的, 能够不断地呈现出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是否进步着。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智力是多元的、可发展的, 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多元智力论重视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能力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多元智力理论重视评价, 提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敏感, 并提倡使用多种评估工具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3]112。多元智力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 只有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才能发现学生的优势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获得自信。
二、基于学习档案的评价方式
20世纪80年代, 学习档案评价兴起于美国, 它是一种旨在体现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的评价方法。Cole认为, 学习档案是一本学生学习的成长史, 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把自己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成果有选择地进行分类、编辑、反思和整理而形成的。学习档案包括学生完成某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日志等。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到资料齐全才能保证档案的价值和凭证作用。整理可以使档案资料变得有序, 能够使查阅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查阅。学生应该对纸质的学习档案合理分类、条理管理, 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电子形式的档案, 这样既节省了空间, 又发挥了电子档案的统计优势。
学习档案评价就是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教师反馈的档案式的评价方法。他强调学生的参与以及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从而有效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档案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形成性评价是美国的教育评论专家斯里克芬在1967年提出的, 是指在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进行的阶段性的、过程性的评价, 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这种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既重视知识的发展, 又重视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4]31, 学习档案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学生进步, 展示学生成就和评估学生现状。采用的形式多为自我反思、他人评语、问卷调查。只有把质性和量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科学、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全面的评价。
学习档案评价的评价主体从单向转向多向, 被评价者也是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实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小组评价和对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 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学互评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同时,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必须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 教师的评估是多方面的, 不仅要顾及学生表现出的合作性和探索精神并对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 同时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评和管理好自己的档案。另外, 传统评价方式单一, 学习档案评价则具有多元性, 教师、学生和同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学习档案评价注重过程性,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传统评价注
公共关系视角下的档案用户类型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陈海平
摘要
关键词档案用户类型公共关系视角
一、引言
《档案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1]。可见, 档案成其为档案就在于档案有保存价值, 档案工作的价值也就在于使这些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源得到良好的保管, 并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所用, 档案管理工作最终是要落实到档案的利用上面的。但是早年的档案工作者仅仅被动等待档案查询人员上门利用, 那时档案馆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 而且还是被动的提供利用, 档案的价值、档案工作的价值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提出档案“开放利用”方针, 之处档案用户应是档案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2]20。由此我国开始了对档案用户的研究, 如王宇晖按照档案公众不同的需求特征划分为组织管理用户、理论研究用户以及一般用户群体, 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特征, 指出档案馆要以用户需求为前提, 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3]11。但是, 在
重的是最后的成绩, 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程度, 而学习档案评价则更看重过程。学习档案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完整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再现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 真正地实现了课程、学习和评价的一体化。传统评价由教师掌控评价的主动权, 而学习档案评价则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评价。
学习档案评价的开展, 需要教师对这种新的评价方式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使用学习档案时应该和一定教学阶段的具体目标相结合, 选择合适的学习档案类型, 做好时间和内容上的管理, 由此提高工作效率。在确定学习档案评价模式时, 要考虑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上的差异, 由教师和学生自主决定在哪些领域使用教学档案, 在档案中收集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对档案进行评定, 切勿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与传统的终端考试评价相比, 学习档案评价需要学生和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无形中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因此在实践中,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限制班容量, 重新制定认定教师工作量的规则, 保护教师在进行档案评价时的积极性。另外, 虽然从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看, 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终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但这并不是说形成性评价可以代替终结性评价。学习档案评价主观性强, 标准化和客观性较低, 难以评定分数。它应该和其他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而非彻底取代其他评价方式。
三、学习档案评价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 Holec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他认为, 自主就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自从他把自主学习的定义发展
文章引入公共关系领域的对服务对象的一种分类方法将档案用户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四个类别, 该视角从一个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用户, 有助于档案工作人员拓展服务对象, 更好的实现档案的价值。
已有的研究文献中, 对于档案用户的划分缺乏一种动态变化的眼光, 档案研究人员普遍从一种静态的角度将档案馆现实面对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 这根源于档案人员习惯于坐在家中从事传统类型工作, 缺乏开拓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这种分类模式下, 档案工作者很难突破现有的公众群体, 档案馆还有大量的潜在公众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目前档案界越来越重视发挥档案馆的休闲文化功能[4]21的情境下, 档案部门若不能逐渐扩大档案公众群体, 从更宽广的视域观察用户、了解用户, 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很难推进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档案用户群体, 应当引入公共关系领域对组织服务对象的划分方法, 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用户群体, 带动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的提升。
二、公共关系视域下的档案用户类型
公共关系领域通常会按照其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将对象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对于档案馆而言, 与其对应的公众可以作如下划分。
1.非公众。指那些与档案馆没有什么联系, 对档案馆没有什么
成一种理念和方法后, 自主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和认可。自主学习不是没有教师组织和监督的自由学习, 而是鼓励学生逐渐从完全依赖老师到学习对自己负责的一个过程, 它鼓励学生建立和追求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档案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优先安排要实现的目标, 合理地调配时间, 使学生思考自身能力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都鼓励着学生承担学习责任, 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动机。通过记录自己的学习点滴, 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 使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励学生的了[5]76。
总之, 建立学习档案的好处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监测进展, 同时提高学生承担学习责任的自我意识。对于教师而言, 他们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通过监测的方法提出建议和帮助。通过学习档案, 教师能够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进展程度。通过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技能, 教师可以进而鼓励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梳理, 学生会不断地产生对于学习新的理解, 这给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档案进行学习, 学生成了对自己负责的人,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 还没有掌握什么, 以及下一步的方向。
摘要:伴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 基于学习档案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学习档案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完整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再现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 真正地实现了课程、学习和评价的一体化和自主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学习档案,学习档案评价,一体化,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罗美娜.RICH教改的学习档案评价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2) .
[2]黄爱凤.RICH教学学生学习档案评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
[3]陈雪琼.对英语学习档案袋评价的探索与应用[J].钦州学院学报, 2008 (4) .
[4]朱爱红.学习档案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模式[J].研究生教育, 2011 (10) .
[5]肖武云.运用学习档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J].外语教学, 2009 (5) .
高校学习机制 篇2
中文摘要
高等学校的管理干部是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本文从高校干部考核有关的系统论和激励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管理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分析,对目前高等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管理干部必须具备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同时要有学习、创新、决策、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通过研究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高校管理干部考核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管理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人们在干部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探索,提出干部考核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通过“经验定性——抽象定量——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的程序对干部进行评价的思路。采用带信任度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管理干部考核的指标要素和权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实例验证,提出了对干部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特别是完善考核反馈制度和考核结果失真分析和校正。对于干部考核反馈的原则、方式、方法及内容进行...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周志刚,王致和.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培训浅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1996,(02).[2] 郑丽娟.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转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1,(01).[3] 骆家宽.高校青年管理干部工作状况调研[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3).[4] 敖冬元,王仪祥.关于完善我院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的几个问题[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1998,(S1).[5] 岳庭耀.我国高校管理的隐性浪费现象[J]教育与经济 , 2001,(01).[6] 刘迎春.我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 2000,(03).[7] 王瑛.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技术经济 , 2000,(04).[8] 王核成,许水龙.管理人员的综合测评方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 2001,(02).[9] 张应强,康翠萍,许建领,贾永堂.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 2001,(04).[10] 李天太.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问题的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 1999,(01).[11] 王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01,(05).[12] 郭惠容.激励理论综述[J]企业经济 , 2001,(06).[13] 肖鸣政,萧全英.品德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的重要部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2002,(06).[14] 梁翌,韦英思.建立干部考核反馈制度[J]组织人事学研究 , 2002,(01).[15] 刘学景,吉峰,宋爱芹,朱忠远,许记中.高校行管人员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1,(03).[16] 武忠远.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 1999,(03).[17] 郭木英,冯爱明,李丹青.双因素激励机制与科技管理[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 2000,(S1).[18] 洪江如,赵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模糊综合评判[J]运筹与管理 , 2001,(02).[19] 邵丽.关注高校管理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 2000,(10).[20] 吴云.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学习与探索 , 1996,(06)
共引文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6 条
[1] 高洁.激励机制的人本学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 , 2006.[2] 潘明华.扬州市特种车辆厂产供销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2.[3] 胥效文.航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 2003.[4] 李红民.WTO条件下房地产业的期权激励[D]武汉理工大学 , 2003.[5] 袁军.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3.[6] 邵海荣.跨文化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 2004.[7] 李贵林.军队院校本科学员综合素质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003.[8] 张茹.基于A医院员工需要的激励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 , 2006.[9] 陈志军.某纸业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 2006.[10] 许秀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激励方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 2003.>>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赵国强.基于代理人行为动机的授权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 , 2003.[2] 李荐国.基层行政官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 2005.[3] 杨国民.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 2003.[4]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 2004.[5] 姜敢闯.现代企业激励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 2002.[6]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 2004.[7] 谌新民.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 , 2004.[8] 王强.中国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4.[9] 刘苹.人力资本权变激励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 , 2004.[10] 王胜利.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 20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刘凤霞,汪波.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模型新探[J]工业工程 , 2005,(02).[2] 王德广,刘德富.关于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2,(02).[3] 贺亚兰,李志祥,张波.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实现大学管理理念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12).[4] 蔡桂生.高等院校人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02).[5] 黄伟.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5,(06).[6] 朱建华,苏建新.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战略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7] 王建平.高校扩招与质量保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8] 周琼英.高校扩招与办学条件浅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04).[9] 干薇,陈蔚.略论高校管理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6,(02).[10] 李丽雪.关于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00,(03).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郭木英.高校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 , 1998,(01).[2] 郝春东,柏立华.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教育管理 , 1997,(04).[3] 张显斌.稳定教师队伍的三大策略[J]中小学管理 , 1994,(03).[4] 李刚!510800,刘珍妮!510800.92例义工的生存质量及其个性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0,(01).[5] 张传忠.当前教师流失的对策[J]中小学管理 , 1994,(04).[6] 乐瑜文,王栋.对不同职称护士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 1998,(04).读者推荐文章
共检索到 10 条读者推荐文章
[1] 杜学振.高校管理干部能力考核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 2003.[2] 董凤良.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激励机制[D].吉林大学 , 2004.[3] 温少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2005.[4] 徐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工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 2005.[5] 崔自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2.[6] 刘宏达.高校政工干部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3.[7] 王振海.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及其深化[D].华中师范大学 , 2004.[8]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 2004.[9] 杨维国.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 , 2004.[10] 庄创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4.相似文献
1] 贾文胜.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4
[2] 胡雪鹰.高等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2005
[3] 谢功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 2000
[4] 唐蓉.论高等学校战略管理[D].武汉大学 , 2004
[5]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 2003
[6] 宋晓琳.高校营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1999
[7]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3
[8] 赵经.新世纪高等学校政治稳定论[D].武汉大学 , 2004
[9] 郑雪艳.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 2003
高校学习机制 篇3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路径
1.针对各级党组织和不同岗位提出不同具体要求
创建学习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争当学习型党员,区分对象,全员参与。
一是创建学习型党委。明确党委书记是学校创建学习型党委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领导带头学习,自觉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熟悉高等教育的规律,不断增强政治领导能力、总揽全局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团结协调能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创建学习型党总支。明确总支书记是创建学习型党总支的第一责任人。各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各党支部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习能力,确保各项教学科研管理任务的完成,真正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是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明确党支部书记是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各支部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人人争当学习型党员。针对领导干部、教师党员、管理岗位党员、服务岗位党员、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层次、职称职务及学习背景的师生,坚持点面结合、分层分类指导。各层面党员通过学习,努力成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先进性模范。
2.领导带头,坚持把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重点
突出抓好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使领导干部成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带动者和促进者。
彼得·圣吉认为,“领导人对学习负责”,因为领导决定组织发展方向,他们理所当然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推动者。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明确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分别是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执行相关制度和计划。领导班子理论学习采取个人自学、定期研讨、听辅导报告、参观交流等形式,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创建中心组学习示范点。另一方面,应发挥高校领导干部的作用,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主题辅导。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安排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面向全校师生作主题辅导报告。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结合本单位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面向本单位师生开展主题辅导报告。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带学帮学促学”活动,充分发挥对广大党员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
3.充分运用校内外优质资源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拓宽师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探讨充分发挥高校师资优势组建理论宣讲团,培训宣讲骨干,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的开展,深入各级党组织开展巡讲活动,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历史及优良传统、各领域的前沿成果,解答师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注重发挥校内外专家的作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为广大师生释疑解惑、开拓视野。
4.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组织生活在党员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开办高校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开展高校师生党支部与农村社区党支部的“1+1”结对共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服务社会作用。各党支部结合其特点,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建研究等活动形式,丰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作用。
拓展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阵地
1.进一步巩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在党员干部、学生理论学习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
推进在学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建设好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工作,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推荐学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分期分批参加研修活动,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和指导教学科研实践。
2.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新闻网、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橱窗等校园媒体上开辟理论辅导、理论在线、专题研讨、典型事迹、专家沙龙等精品栏目,利用重大节假日或者纪念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等作为学习教育场所。
3.拓展在线学习平台、理论学习专题网站等学习平台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今,可以充分运用手机报、微博、QQ群、微信等新阵地来开展学习活动,特别是要积极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迅速快捷、图文并茂、信息海量,在师生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网上可以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共享,应积极开展网上党校、团校、网上“两课”教育教学,开设“党员学习论坛”专题网站, 加强网上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视频库建设,开通各类选学课程。
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
1.“软”文化建设,应加强学习型文化建设构建共同愿景,促进党员与党组织的内在协调、共同发展
学习型组织建设应有学习型文化的氛围,这建立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大学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崇尚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形成鼓励学习、协作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把文化熏陶、道德培养潜移默化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条件,要着眼未来、面向世界、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明晰的大学定位作为凝聚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当目标相对一致时,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和离心因素就会减弱直至消除。学习型组织必须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就能够鼓舞、凝聚人心,追求卓越。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与个人成长发展密切相关,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形成党员普遍认同的目标,激发党员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广大党员和师生要自觉把确立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纳入学习计划、融入学习过程之中。所以,高校应继续致力于学习型党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共同愿景的凝练和推广,使每个党员将共同愿景内化为个人愿景,实现自我超越和角色转变,实现个人与党组织的共同协调发展。
2.“硬”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增进学习成果转化,建立起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长效机制
一是应健全学习的计划、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应以健全制度为保证,完善学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习情况的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学习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应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党组织的学习工作。学校各级党组织应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和党员的实际情况,做到每年年初有学习计划,季度有检查,年末有总结,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意识培养、挖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应健全调查研究制度。校级领导应定期深入联系的基层单位了解情况,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深入院系、班级、课堂和学生中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集中集体智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应完善师生舆情监测制度,相关部门定期在师生中开展舆情调研,了解和引导师生的思想动态。
三是应完善党员干部培训制度。继续加大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专题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此外,各级党组织应根据上级要求和自身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校学习机制 篇4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当前, 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下, 要想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如何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首要难题。对90后大学生而言, 学生学习兴趣培育的过程既是学生主动提升自我的过程, 也是教师实现更高价值的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找到大学生涯的学术目标、找到梦想实现的专业道路, 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勤于分析、正确选择, 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 使自己成为21世纪的四有青年。因此, 要提高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光要有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全力配合, 更要有校院两级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人才支撑, 使之不仅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致, 还应与国际的发展趋势接轨,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校教学文化的形成。
二、当前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1.课堂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当前大学出现的“课下见不到老师, 好多问题解决不了”、“我不好意思当面问老师”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 现在, 众多的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QQ、微信、人人等多媒体, 学校网站的慕课课程, 短信、电话等实时联系方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2.平时学习不能高度重视。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担任校长的克拉克·克尔曾提出———现代大学观。现代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巨型大学。如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不同, 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本科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并无作用, 导致出现专业课程不认真学习、平日练习眼高手低、临近考试突击复习等现象。
如何在多元化的大学中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呢?关键便是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 这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的方法, 更是使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的途径。
三、交流-学习兴趣培养体系的建立
为使师生实现实时、畅通交流, 我校信息学院在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上建立了完善的机制, 采用了多种交流模式, 并让它们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形成了包含专业学术讲座、名师名家访谈、多媒体平台交流等方式为载体的学习兴趣培养体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创新方式, 举办专业学术讲座。学术活动是交流的先导。每两周举办一次的专业学术讲座是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特色活动, 重在以活动改善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引导老师开展专业学术研究, 学术讲座的举办既具理论高度又有指导意义。以2015年为例, 信息学院举办了共十六场科技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和国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来做客, 参与人数为:学校教师二百余人次、学生三千余人次。特别邀情约克大学 (加拿大) 终身成就教授———梁栋先生来学术论坛做客, 他教导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 打好学科基础, 加强自我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 为未来国家科学的发展凝聚力量;邀请惠普科技工程师于鹏, 他是资深GDC设计师, 给学生的讲座, 从开发背景详解、行业习惯、职业发展等方面讲述, 鼓励高校学生从专业技能学习、就业方向发展所需和特长爱好等方面激发学习动力, 提高知识水平, 增强开发经验;百度客户经理方传兵从互联网的“变现”讲解, 比较于当今高校学生的专业培养, 要理解站在“商户”与“用户”的方向, 理解商业化运作, 通过现象, 实际自测自我商业价值, 使得收益最大化等等。
2.深入交流, 名师名家访谈交流。葛洛夫认为:“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 而非措辞的甜美。”学院以“开办访谈交流, 启益多彩人生”为主题, 以搭建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为目的, 是信息学院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访谈不仅有学院的知名教师参加, 更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与;活动不止于报告者的知识、经验的分享, 更有师生互动的现场问答环节。
以2015—2016学年为例, 信息学院先后诚邀联通泰安公司副总经理———傅翔, 严密切合目前科技前沿发展方向, 从主要科技热点信息科学、智慧城镇创新发展、农业智慧应用未来展望和知识基础培训建议等方向, 深入浅出地绘制出信息专业发展宏图;欧洲留学的程述汉资深专家举办“欧洲教育漫谈”创新创业教育月报告, 以自身几十年来求学过程中的挫折与成功激励高校学生要有理想有特长有创新实践, 借鉴欧洲教育学习方法, 在自我学习、读书、探讨的基石上增强创业精神, “控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美国犹他大学赵阳博士等, 特约做“高校学生就业的成功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题报告, 他与众多师生共享他的学习经历、工作过程、教育研发成果、读书体会。他介绍了国际最新教育教学状态, 从项目开发的团体效果、考研和就业的专业择取、出国学习深造的准备、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分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叙述等等。
3.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师生课下互动。如今, 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90后一代, 他们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师生交流必须考虑的主体因素, 所以越来越多的网上实时交流方式———QQ、微信、人人等多媒体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主要渠道。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众多实时联系方式的应用,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非工作时间向教师提出疑问, 使得当天的课堂问题及时解决,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二者的主动参与都是交流机制成功施行的重要方式, 根据学生的需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所提出问题的精髓所在、理解所包含的知识点, 并最终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通过实时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分析、勇于探索, 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举措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策略的实施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4. 实体交流平台建设———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建立学科竞赛集训室, 信息学院先后建立了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集机房。方便学生课余时间练习, 教师辅导。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建立了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把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农生产品, 在智慧大田、智能温室、智能畜牧和食品安全溯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验室自成立以来, 先后指导学生参与包括863子课题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 获得专利41项, 发表论文50余篇。典型案例包括泰山花样年华景区未来田园物联网信息系统、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烟草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莱芜黑猪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蔬菜产业链信息化系统。让师生在科研中加强了交流,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总结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 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 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我们要向让教育变为转化知识和实践的载体, 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校制宜地建立行之有效的交流机制, 深入研究沟通过程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加大学生的钻研动力,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教师的点拨之后, 更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 切实掌握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霞玲.大学管理沟通与领导艺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2]王泰鹏.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南[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3]戈登·鲁格, 玛丽安·彼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王忠惠, 朱德全.“翻转课堂”的多重解读与理性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 2014, (6) .
[5]周航.“翻转式教学”把课堂推向更高境界[N].中国教育报, 2013-09-18 (10) .
[6]王秋芳.从“实践可能”到“学习支持”[J].当代教育科学, 2015, (2) .
[7]顾容, 等.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4, (5) .
建设高校辅导员长效机制 篇5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面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然而时下,不少高校里,盛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当教师的,地位要比当辅导员的地位高。受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高校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其他待遇上,往往执行的是双轨制,对教师是一套政策,对辅导员则是另外一套政策。这种制度设计的差别,从某种成都上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给高校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辅导员自身地位不高,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急着“跳槽”,转岗当教师,好不容易刚刚积累了一些学生工作经验,这些人一旦转岗,新补充过来的辅导员,不得不从“新手”做起。就这样,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过大,致使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准不尽理想。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从解决辅导员队伍的制度建设,单纯呼吁他们要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树立全身心服务学生的大局意识,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专职、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受编制限制,各高校都不可能给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足够的编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编制不受限制,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无法完全承担起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
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既要重视专职队伍的建设,又要重视兼职队伍的建设,要做到专兼结合,把那些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乐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吸收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建设好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优化结构是关键。教育部教社政[2005]2号文中指出,在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前提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本校免试推荐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择优选聘专职辅导员,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研究生。同时还要尽量丰富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的来源。如可以择优选择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也可以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的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又如,为鼓励青年教师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有的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或职务前,必须担任两年以上的辅导员、班主任,同时对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在岗位聘任、工资津贴等方面提高相应待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作为辅导员除了要承担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传统工作外,还应该掌握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创新技能培养等新的工作内容。这也就要求,一方面要对专职辅导员加强培训,使辅导员对这些新的工作有所了解并能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兼职辅导员构成,通过邀请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专家担任兼职辅导员,让他们向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首先,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必须实现专业化;其次,这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呼唤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再者,这也是由大学生的特点及形势发展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同时,学校在实施扩招后,在校学生规模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因此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最后,这也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职责不清、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精力分散、流动性大、队伍不稳等弊病,只有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不仅仅是一般狭义上的专业化,即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而应当是广义的专业化,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辅导员要向专家学者型发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要对辅导员进行教学培训,安排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或人文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内容。面对这一特点,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应该面向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应鼓励辅导员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或专业资格考试,从而培育出学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职业。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不仅要研究辅导员的“出路”,更应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上来。就是要逐渐破除现行的鼓励辅导员“出路在于转行”,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许多有远见卓识的高教工作者都指出,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家。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准入机制,严把进口关,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挑选优秀党员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岗前培训、调研学习、学历学习等培训学习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辅导员能力。三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考核机制。明确辅导员职责,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四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晋级机制。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辅导员积极向学校组织部门推荐成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在学校选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如对南京某高校最近一次中层干部选拔的不完全统计,学校党委系统新任命的中层干部有近一半人有过担任辅导员的经历。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筑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模式,必须坚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必须探索职业化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专兼结合原则、走面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才可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初探 篇6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36-03一、引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因此,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对于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协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国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地方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目标,通过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资本、信息、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的互动,形成具有前沿性、开放性、专业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实施高校协同创新就是要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三、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是降低和减少研发时间、成本、风险、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获取互补性创新资源、进入技术新领域。而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获得企业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因此,参与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学就与政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一流大学涉足于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为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科技中心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当前,广东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转折期,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东科技工作坚持“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思路,广泛集聚利用海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着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环境。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大力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201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也针对高职院校发布了《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校企合作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在此背景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加快推动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施工作。深圳企业众多,行业发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到了关键时期,面对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大潮,学校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对接,打造一个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办学活力。近年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并从中得出启示: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
四、把握协同创新发展新契机,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高校现有的教学和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近年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沿海城市区位优势,利用良好的经济及科技发展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学校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探索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在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
1.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职教方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初探为贯切实施国家“2011计划”,响应国家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多种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优良的软硬件条件,结合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通过引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优质资源进驻,成立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深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产业、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促进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的同时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为学校科技和地方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加强了学校科技人才服务队伍的建设。
“深信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依托学校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引进其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研发中心、名师工作室等校外优势资源,与我校的软硬件联合,建立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的协同创新体,形成“政校行企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发展机制,以求共同解决产业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研促教,特色定位,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求实发展,完善科研成果无缝对接地方经济模式,从而实现多赢局面。目前,学校“深信协同创新中心”已引进两个研究中心(感知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移动互联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责任制,凝聚了一批多领域、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加入开展科学研究,希望借由这个平台汇聚创新型领军人才和科技人才,将他们组织起来,群策群力,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力度不够,专业设置与教学方式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国内一些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纷纷打破传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目标,开展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截至2013年10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台湾醒吾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等5所院校签署合作意向书,并互派教师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校、院两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引企入校,设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立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要,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目前学校已与218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设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78家,与10家企业共建校内校企合作基地,将企业的开发、生产的真实环境搬到学校中来。2013年7月,学校与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联合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这是全国首家电信运营商与高校合作建设的实践教育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帮助教师提升实践技能,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双方校企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加速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良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打造多元化组织架构
协同创新过程中牵涉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呈松散联接的各种单位和各类人员,因此,远边界、跨边界、无边界的柔性组织成为最适应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首先,要自我打破校内条块分割,实现校内协同。其次,可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筹备成立“IT职教集团”。“IT职教集团”是由学校牵头,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参与成立的集团机构,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制订发展规划,充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交叉学科的有机融合,探索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4.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伴随着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攻破科技难题不再仅仅依赖某个创新主体“单打独斗”,需要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取得优质成果。协同创新的顺利推进,急需各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尤其是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资源最聚集的创新主体,更要牵头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多学科共存的高校, 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科研活动从研究内容本质和科研活动的实际开展均有一定差别,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种类繁多,为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科研活动在难易度及成果评价上的差异,学校针对不同学科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细化了科研活动支持资金的相关管理办法。
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学校制定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建立分类明确的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奖励制度。学校将纳入评价的科研成果与业绩分为获奖成果类、项目类、基地建设类、学术成果类四大类,每一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又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从不同层次、不同研究领域等实际情况进行权重,围绕“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体系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的运算推理、建立合理的组织联系。
此外,学校推行科学研究的“去功利化”,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基础性工资收入,实现科研与“谋生”的脱钩,同时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改变了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强调成果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了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
5.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要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并突破高校内外部固有的资源分配体制机制壁垒,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丰富的科研仪器资源,积极建设科研设备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5种类型的通用仪器设备服务,使设备的使用、服务、管理系统化。同时,学校科研设备管理平台可对外开放,为地方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减轻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五、结语
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协同是方式,创新是目的,究其根本是机制体制的创新。高校具有先天的人才、知识、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理应发挥牵头作用,深化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加强机制体制创新,从而产生“1+1+1>3”的协同效果,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体的主体,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中,高校应该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产学研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存在的人才培养创新问题,注重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此外,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鲜明,所以更要立足地方,突出特色,明确地方产业发展的导向,利用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地方行业产业、科研院所等,建立“以协同合作求发展、以行业服务求支持”的地方型高校,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迎军.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2]LEE Y S.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Research Policy, l996, 25(6): 843-863.
[3]张力. 协同创新 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05-06.
[4]许艳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9):5-9.
高校学习机制 篇7
(一)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由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动力理论主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后继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组织形式动力、群体结构性质动力、群体公约动力和群体多数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群体动力论的主要意义是:启发人们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使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得到逐渐认识;促进了小群体研究重点的转化;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专业学习共同体等同于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师个体组成的动力整体。
(二)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 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
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个体成长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情境进行互动、协作和学习。
(三)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ing Theory)是20 世纪60 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是L.Von Bertalanfy系统论的发展。自组织理论研究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然界在没有人为或外部指令的干预下所发生的各种复杂过程,都属于自组织过程。
专业学习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无论学校大环境如何,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可以自我生成,也可以自我发展。理解自组织的特性,对于引导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非常重要。
二、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备受关注。国际范围内,教师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多集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尤其是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纵观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面临诸多困难,实施效果并不好。
首先,多数高校教师暂时不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传统观念认为,个人职业发展是自己的事,教学和科研成绩的取得主要凭自己努力,因此大多数教师缺乏与同事的横向交流。此外,在当前的教师考评考核环境下,在评奖评优、课题申报等环节,教师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复杂,甚至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可以用文字、图表和公式等符号精确表述,隐性知识则内隐于人的大脑中,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因而也难于分享。隐性知识和经验是部分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主观上也缺乏主动分享的意愿。
其次,已有的部分高校教师合作形式受限。据调查,在高校中,课题研究小组、集体备课、听课与评课等仍是教师间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由于成员结构单一、合作形式有限,高校教师难以从合作学习中获得实质性启发和成长,难以取得创造性的设想和成果。对此,可以参照学习国外的整体团队模式和核心互补团队模式。
最后,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或成立,并非出于教师自愿,而是来源于高校各级领导的行政安排。合作学习不是根据个人自身需求而进行的,效果可想而知。一些被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师常有抱怨和消极心态,并在教师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以国内众多高校普遍施行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例,导师和青年教师间是典型的行政命令式学习共同体,相当一部分被培养的青年教师并没得到过具体、专业的指导,与导师间关系松散,甚至仅限于年终考核时相互配合提供一些材料以应付领导检查。
三、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一)教师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高校中,科层管理模式使得不同部门、不同科室教师间缺少横向交流,相互孤立。高校教师仅作为知识传播者,即使在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科学研究环节,也常孤军奋战。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良好运行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者、合作者和反思者。作为学习者,知识和经验的交流非常重要,高校教师应自觉改变凭常识和经验从事各项工作的心态和惯性,突破学科和部门壁垒,通过合作共享取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成果。作为合作者,参与和分享必不可少,合作能使教学研究精益求精,科学研究视野更宽阔。合作中应秉持尊重谦虚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作为反思者,高校教师会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教学科研实践,从而取得更多突破。
(二)高校营造文化、提供平台
虽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但外因是对内因的有效配合。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力与外力往往难以分清孰轻孰重。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专业学习共同体也必然难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合作文化应以教师职业发展为基础,以教师自主、自愿为前提,基于教师间的互信与支持。自然合作文化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增强群体凝聚力,成为促进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教师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适宜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而高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对于合作学习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高校管理应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宽容、人性化,将行政命令教师学习改为合理引导,淡化行政色彩,尽量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此外,为了改变高校教师的功利主义学习观,高校管理应变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外部评价体系,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成长。
(三)利用网络技术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高校教师不具备随时沟通交流的条件和环境。而当前网络技术与产品的普及、信息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都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相互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在线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建设都是可以尝试的合作学习途径。受到网络专业技术限制,高校可以考虑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利用网络。事实证明,跨界学习和多重资源的引入,都有利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榴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交互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10):78-80.
[2]刘万海,颜芳玉.论自组织理论视野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3,(2):40-43.
[3]杜颖.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4]夏冬杰.以知识共享的视角谈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教育探索,2013,(4):95-97.
[5]时长江,陈仁涛,罗许成.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76-79.
大学生学习现状及高校的激励机制 篇8
1. 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及身心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21世纪的建设和发展。青年大学生有各种各样强烈的愿望和需求,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矛盾和冲突,其中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值得关注。
1.1 学习积极性高但目标不明确。
目前在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增强,面向市场的应用课程受到普遍欢迎,但显得急功近利,忽视了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目标不明确,使得努力时无从下手,甚至使得学习兴趣经常波动,进而产生厌学、逃避等心理。
1.2 学习动机表层化,功利性强。
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认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首先要考虑生存,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就业,而对其它的所谓理想、信念、抱负考虑较少,学习存在明显的功利性[1]。部分学生对知识价值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待学习实用主义倾向严重,不侧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想通过文凭谋取身份。更有部分学生过于急功近利,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取奖学金,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对知识产生兴趣。
1.3 存在学习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一直生活在顺境中,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感到失落,甚至手足无措。当遇到挫折后,有的学生不是积极去战胜、克服困难,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而是消极怠工,知难而退;在分析失利原因时,不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去找原因,而往往把责任推给教师或学习环境,以此来消极地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2. 优化大学生学习激励机制
2.1 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而辅导员直接负责所辖年级或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辅导员的工作来实现的[2]。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的高低。教育是管理的目的,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尤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
2.2 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一,任课老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授课方式,目前高校仍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前面讲授,学生在下面恭听、记录。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不强调使用同一本教材,或只有老师讲课,可以参考多本教材,将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介绍各家学派、各本教材要点、思考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进行自我探索。第二,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第三,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教学,在教书育人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四,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作业、考试等方面都要形成一套制度,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在与学生沟通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课更要关爱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4]。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创造性学习中来。校园内要经常开展各种知识竞赛和学术讲座,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活跃学术思想,促使学生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2.4 增加社会交流与实践机会,使学生早日适应社会角色。
第一是增设实践课,与公司、工厂、科研机构等单位联合组建“专业教学中心”,让学生到对口单位去实习、调查等。第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目的、分情况地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科研工作中来,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特点与自己学习的重点,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今日的学习和明日的工作的关系,从而激发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2.5 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第一,新生入校的心理适应问题。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其身心面临全面调整,在此阶段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过渡。第二,目标定位调整阶段。上大学以后大家普遍有种失落感,现实与原有的理想目标差别很大,很多学生由此产生茫然、颓废和无所事事的情绪,在这个阶段,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第三,就业压力调整阶段。大学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情况,学校应该对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前途,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实施大学生学习激励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工作中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
3.2 公平公正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有一种保持平等、公正的需要。不公平会造成人们紧张和不安情绪,以致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甚至导致人的积极性下降。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激励真正收到实效。
3.3 适时适度原则。
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人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可能会使学生觉得多此一举。因此,教师要抓住记忆犹新的最佳时刻,使激励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激励要掌握适当的度。过度的激励或达不到一定的度的激励,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应。
3.4 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对学生的激励不仅要满足学生物质上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要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之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基于高校层面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实际上旨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学院学报,2006,(5).
[2]王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
[3]许佩卿,叶瑞祥.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高校学习机制 篇9
一、建立健全学习机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学习制度体系, 做到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 提高学习的效率性、科学性。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党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不断丰富学习内容, 拓宽学习领域, 优化知识结构, 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以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
(一) 塑造先进学习理念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首要任务是要树立新形势下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适应的新学习理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 尊重个体的学习意愿和学习习惯, 注重个人价值和潜能的发挥;坚持双向学习理念, 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补学习, 互通有无, 增进学习的领域和范畴;崇尚创新学习理念, 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反思、再消化融入创新思维, 牢固树立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理念, 把积极主动乐观的学习心态内化为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二)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健康地进行要依赖浓厚的学习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的宣传活动, 使广大师生了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在思想观念上接受学习型党组织, 并主动参与, 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 逐渐认识和掌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等, 使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 从而在推进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中提升党员个体和党组织团体的学习力。
(三) 更新学习方法和内容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除了传统的被广大党员普遍接受的学习形式外, 还应该积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 组织党员干部到校外参观学习等, 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将课堂学习、党组织内部的学习延伸到校外,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的潜能。
此外,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强调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新颖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 广泛学习哲学、历史、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关系、代管理等方面知识, 扩展知识的涉猎领域。善于利用网络媒体, 及时获取最新的党内外播报, 注重学习内容的新动态。还要切实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做到学习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实用化, 使广大学生党员通过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用结合。
二、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在高校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是党建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实践。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
(一) 完善考核制度, 促进学习积极主动
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 对学习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 使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考评有基本抓手、基本尺度和基本依据。通过建立健全支部学习制度、党员自学制度, 把对党员学习的考核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 把考核重点由对党员学习的形式与内容延伸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来, 从而促进党员素质能力的提高, 确保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 从根本上杜绝学习的形式化。以此来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二) 健全监督制度, 保障学习落到实处
高校要严格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坚持党员自我管理和他人监督相结合。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监察监督, 监察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 监察各级负责人是否履行相应职责, 并对学习现场监督, 进行旁听,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向上级反馈, 督促其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学习心得交流会等, 经常性交流学习内容和学习心得, 先进经验要总结推广, 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欠缺之处要及时督促弥补。
(三) 建立激励制度, 不断增进学习实效
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增强学习实效, 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强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学习动力, 使学习真正成为自觉行动, 以激励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坚持学习。探索建立完善的学习绩效评估体系, 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成效与学校评优选先、个人成长进步结合起来, 以此来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在学习动力。定期对党组织的学习效果进行绩效评比, 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党员民主评议的依据之一。
(四) 健全保障制度, 加大人力财力支持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落实保障学习的投入措施, 积极创造条件, 为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服务、人员和物资保障支持。要加强党员培养和教育力度, 从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和支持, 为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在硬件方面努力, 不断强化校园内的学习阵地、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加大投入, 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摘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制度机制来推进和保障。本文以建立健全学习机制、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保障制度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 探索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才君, 徐子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高校党建, 2010, 42-43.
[2]魏超然.以创先争优活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8:57-58.
高校学习机制 篇10
调研期间, 我们集中调研流动党员较多的国家, 发放调查问卷, 进行电话回访, 认真调查研究, 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同时, 我们对省内高校, 特别是大连高校党员出国留学现状进行调研, 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做好留学生党员的管理”“高等学校的党组织要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外事外交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在组织、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 竭诚为大学生的国外生活服务”“要着力加强流动支部建设,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发挥团结、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一、关于留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研究现状
目前, 对于留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研究较少, 主要研究成果表现为: (1) 高校的党组织对于管理出国学习学生党员的重要职责研究:a.党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员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b.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措施;c.高校党组织要把大学生、留学生党员教育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任务;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出国学习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优势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3) 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优势研究。
以上从理论方面研究较多, 研究对象大都是从事党政工作的相关人员, 专门针对基层党组织在留学生党员管理中优势作用发挥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针对留学生党员工作的分类引导和分层管理的研究也不多。且由专职党干部、专职从事政党工作的人员、辅导员组成的科研群体几乎没有。此次申请的研究项目我们考虑到组织基层的工作人员、从事党员发展工作的专职人员组成。从实际角度出发, 结合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实践研究, 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在留学生党员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我们总结了长期以来大学生党员管理的经验,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 提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中国留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明确要求,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党员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 联系实际, 不断加强工作研究, 努力开创中国留学生党员管理的新篇章。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现状, 以及国外流动党员特点
1.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现状
国际间高等学校的合作办学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鲜血液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一体化趋势, 要求高等学校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创新人才培训的基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高等教育也日益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呈现出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 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中方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 互相承认学分, 学生低年级在国内学习, 高年级到国外大学完成学业。这种新型国际化教育模式不但能使学生体验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校园生活, 也能接受更为完整的国外专业教育, 还可以取得到国内外双学位。同时, 因出国时间不长, 造成的家庭经济压力不大,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办学模式通常有“2+2”“3+2”“3+1+2”等形式。国内各个高校都有合作的大学或者项目。有的大学还设计专门的学院, 与国外合作, 采取更灵活的方式, 如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学院、大连大学国际学院。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 出国学生党员数量也逐渐增加。以我校日本语学院为例, 该学院有学生党员249人, 其中出国留学党员20人, 占党员人数的8%。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鹿儿岛等地。流动支部暂无。可见, 新形势下, 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出国学生党建工作, 加强对国外学习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提高党员自身素质, 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构建有效的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2. 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留学生党员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 留学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中国留学生党员多数以结伴留学, 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 同学校、同专业甚至同年级、同班级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 并且一般是集中在较大城市。虽然大区域相对集中, 但在具体就读学校、工作地点和居住地方面, 即使一起外出求学的, 常常也聚散不定, 大部分在相对较小的地域和几个主要区域内不断分散流动。
(2) 留学数量逐年上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水平进程加快, 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主要原因是伴随着国际化办学的不断发展, 我国出国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所以学生党员留学的数量也逐渐提升。
(3) 主体结构比较突出。在身份上, 本科生留学和研究生留学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别, 越来越多从事科研学术的研究生日益成为流动大军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批流动人员中党员比例高、文化层次高、年龄普遍偏大, 其流动现状和趋势, 正快速改变着流动党员的文化、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
(4) 思想比较容易波动。从现状来看, 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 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组织观念较强, 理想信念比较坚定, 人生态度积极向上, 热心社会公益活动, 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流动党员多数能自觉缴纳党费, 许多长期外出求学者要求在家亲属代缴。不少流动党员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 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 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强大的冲击, 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 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 “三不” (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党员不断增多, 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 尤其是一些学生不关心时事, 对党的政策不理解, 抵触情绪很大。所有这些, 都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困境
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 国际化办学模式下出国学生党员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缺乏规范
当前, 国内各高校依据党员管理规定, 立足自身实际, 大都制定了出国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 但还没有较为统一、规范的出国党员管理细则。特别是在出国学生预备党员考察转正、出国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及作用发挥等方面尚未形成较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2. 党组织配备实效不强
大多数高校将出国学生党员归入原所在学生党支部, 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对出国学生党员在国外的具体情况有深入了解, 也难以结合出国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更谈不上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和作用的发挥。
3. 党员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党员在国内学习时间不长, 接受党组织政治教育培养不多, 有些出国学生党员党性意识较为淡薄, 组织观念不强, 认为出国就是为了学习专业, 忽视了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 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从而和组织联系脱节。
4. 管理方法缺失针对性
有些高校对出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采用组织手段、纪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传统手段。而出国学生党员人在国外, 时空跨度大、沟通难度大, 受组织、纪律等手段约束的影响力较小。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手段, 缺少出国党员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 会直接导致党组织与出国党员沟通渠道不畅, 针对性不强, 失去对出国党员的约束。
5.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国际化办学是新生事物, 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出国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 对于其管理体制更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 也没形成可供参考的成熟做法。
四、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探索
目前, 《党章》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出国党员管理尚没有专门的政策规定, 高校和基层党组织无法按章操作。随着国际化办学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 一些高校根据各自情况先后出台了一些流动党员和出国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但这些办法和措施离科学化、规范化还有相当差距, 不适合对出国党员的管理。因此, 各级党组织要把建立和健全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放在重要位置, 并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机制体制, 才能强化管理责任, 做好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结合党章规定、高校特点, 以及多年来的实践, 拟采取如下措施, 作为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体制的探索。
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出国学生党支部, 合理设置党小组
建立出国学生临时党支部, 负责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党支部书记由政治辅导员担任, 可以选择政治上较为成熟的出国正式学生党员作为副书记, 负责在国外的日常工作。如果某一国家的某一地区合作院校较多, 还可以选择一个学校为中心, 各合作院校为支点成立党小组。为便于开展党建工作, 学校在派遣出国交流教师时, 首先应考虑党员教师。派出前, 布置出国学生具体党建任务, 参与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如有条件还可派遣政治辅导员出国工作。如我校每年暑假选派1~2个辅导员到日本合作学校,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政治生活进行指导。同时, 要提供一定的党员活动经费, 要考虑汇率等因素, 适当增加出国学生党支部活动费用。
2. 制定制度保证: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科学的制度规范
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保证。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建立和健全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放在重要位置, 并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 才能强化管理责任, 做好出国党员管理工作。
(1) 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在国内的培养期间, 一定要认真贯彻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针对学生在国内学习时间较短的情况, 坚持“早启动, 早引导, 早培养”的原则, 新生入校伊始就进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生考察期内就启动入党积极分子的遴选工作, 建立培养档案, 加大培养力度。可以结合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各类党内教育活动, 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通过活动来锻炼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坚持科学、民主的党员发展程序, 处理好发展工作中的两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坚持发展标准, 不降低要求,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二是正确处理发展与培养的关系, 从根本上解决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2) 建立切实可行的预备党员考察转正制度。出国学生党支部应联系实际, 努力探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党员出国期间预备期考察转正的制度规范。出国学生预备党员要定期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思想汇报, 党总支则根据每位预备党员在国内外的综合表现, 结合出国学生支部的考察汇报材料, 明确是否同意进入预备党员转正程序。在预备党员回国访校时由党总支谈话、考核, 做出决议;或者利用学校组团出国访问之际, 组织临时党总支, 委托考核代表对预备党员谈话、考核, 做出决议。这样, 既保证了符合条件的出国学生党员能按时转正, 也保证了党员转正的质量。
(3) 建立、健全党员汇报制度。出国学生党员要定期向所属党支部汇报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也可提出要求、建议等。回国后, 应向党组织全面汇报在国外期间的情况, 所在支部应对归国党员做民主评议。
(4) 建立、健全出国学生党员联系人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制度, 保证联系沟通不断线。党总支应指定出国学生党员所在支部的一名党员为出国党员的联系人。该联系人与出国学生党员保持联系, 掌握出国学生党员的动向, 所在国家地区、地点和联系方式, 及时向出国学生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 注意了解预备党员在国外的各方面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学校党组织可以通过该联系人向远在异国他乡的党员们传递组织的关怀, 通报国内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学校教育事业的新进展, 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学校党组织根据其汇报的具体情况,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向其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5) 完善出国学生党员的党费缴纳制度。缴纳党费是党员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对出国党员缴纳党费的金额和办法可采用较为灵活的办法。一般来说, 出国学生党员的党费可采取国内预交、回国补交、网上汇款至专用账户等方式进行缴纳。通过缴纳党费, 可以增强党员的意识, 牢记党员身份。对不按时缴纳党费的出国党员, 应有具体的教育、惩处措施。
3. 行前教育:加强出国前教育, 提升党员的思想意识
认真做好党员离校出国前的教育工作。在党员离校出国前夕, 学校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党课教育, 教育他们出国后, 要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求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党的纪律, 自觉地、主动地与组织保持联系, 多向组织汇报思想, 尤其是遇到重大政治活动, 要及时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思想, 使党组织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要求他们过好组织生活, 按时缴纳党费, 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主动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为党多做工作。学生党支部要负责对出国党员进行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的教育。可以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开展党史党章、理想信念、爱国爱乡、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活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党员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 坚定信心;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在出国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强烈的自豪感, 自觉形成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通过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使出国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纷繁复杂的国外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明辨是非, 把握人生方向。
同时, 学生党支部要对党员在国外的活动、工作、缴纳党费等有关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 (1) 要布置和分配党员在国外的组织工作和学生工作任务, 对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并定期督促检查; (2) 要求党员在国外期间严格遵守外事纪律, 按照国家规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3) 要求党员在国外活动中, 既要尊重各国、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民族特点, 又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要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4) 要求党员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 不得参加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等。
4. 组织生活:利用互联网技术, 妥善安排组织生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为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一块新的阵地。因此, 利用互联网开展出国党员教育管理, 是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建网站, 海外党员可以通过授权访问, 了解信息, 领悟文件精神。还可以利用网站为出国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实现网上过党组织生活。每次开展组织活动前, 召集人先在网上发布组织生活的主题, 海内外党员可以在电脑前, 将各自的想法发布到网上, 开展讨论, 这样既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又节省支出, 降低成本, 又富有成效。对出国党员利用网络开展组织活动是一种趋势, 也是一种挑战:
(1) 要本着“合理合法、有节有度”的原则, 安排好在国外的党组织生活。要注意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有序地过好党的组织生活;要注意方式方法, 把握好分寸, 确保组织生活的纪律性和严肃性;要注意政治影响, 不干扰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
(2) 灵活运用沟通交流形式和通信手段。充分发挥网络视频会议等网络互动方式, 开展院系党总支和出国学生党员的网上“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开展党总支和出国学生党支部之间的“点对点”交流, 保持经常性沟通交流, 掌握出国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
(3) 完善互联网教育平台, 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建立专题网站, 设立专题论坛、专用QQ群、微信群, 开辟学习频道、讨论专区、业务论坛, 上传文字材料、图片、视频资料, 结合国外学生党员学习生活实际情况, 设定活动主题,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网络工具在现代学生党建模式中的应用, 将有效调动起出国学生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 切实提高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5. 发挥作用:做好结合文章, 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1) 加强理论学习, 抵御思想渗透。面对国外可能的舆论误导, 国内的上级党组织要结合时间节点、国际大事, 提供必要的学习文件和学习材料, 方便流动支部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 使出国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时刻铭记着党的教诲, 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 借助各类平台, 开展党建工作。成立留学生会, 选举学生党员担任主要负责人。学生党支部应注重借助留学生会的平台, 对广大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使全体在外的留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崇高情操、友爱互助、乐于回报国家的团结集体。同时, 学生党支部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活动, 如组织为灾区募捐, 纪念建党日、国庆、校庆等活动, 凝聚人心, 引领学生党员和广大在外学生的方向。目前许多高校在海外都成立了校友分会。学生党支部也可以利用校友会这个阵地, 召集党员, 组织活动。
(3) 切实服务同学, 体现党员先进性。出国学生党员不但要在思想上、学习上过硬, 还要通过“一对一”帮扶等方式, 对其他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在学习上, 分享学习资料、学习心得, 为同学的学习提供帮助;在生活上, 当有同学不适应国外生活环境时, 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积极帮助同学, 通过为同学服务方式, 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性。
6. 创新出国学生党员教育、服务的方式方法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为学生党员服务的理念, 理解出国学生党员身在异国他乡, 渴望得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的积极心态, 不断创新出国学生党员教育、服务的方式、方法, 改进工作作风。
(1) 扩宽沟通渠道, 加强对出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联系。通过电子邮件、微信, 及时将国内和学校的情况及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传达给他们。建立QQ群, 定期举行网络支部大会和党小组讨论会, 交流思想, 传递信息, 进行专题研讨等。
(2) 建立党员服务站。以地区为单位, 依据出国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 建立有一定辐射范围的服务站。可以设国内、国外双重负责人, 主要负责组织出国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 与国内党组织沟通和传达国内党组织信息。
(3) 保持与出国学生党员的家长的密切联系。党总支定期走访或电话沟通出国学生党员的家长, 了解他们的有关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重要节日, 如春节、新年、中秋节等, 通过各种方式, 向出国学生党员及家长表达慰问。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中十分宝贵的一笔财富, 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出求学大学生的党员管理工作,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出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 随着出国学生的不断增多, 这项工作越发重要。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 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互相配合, 各项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完善, 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创新, 出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定会出现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再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5) .
[2]韩璐, 魏娟.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及其有效发挥[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3) .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管理系统,教学运行过程的质量监控系统,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与反馈系统。其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管理系统是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的目标,制定教学质量保证的标准,实施对教学运行过程的有效监控,协调各种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教学运行过程的质量监控系统,是学校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通过对专业建设、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审定与建设,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检查,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管理,构建起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一系列的教学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是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通过从专任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和教学信息员收集教学信息,全面了解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检查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体现教学要求,是否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与反馈系统,是实施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信息、数据和目标的考察、分析、比较,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作出明确的判断和评估,进而调整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健康的进行。
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保障
1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为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学校应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并就重大教学问题进行指导、评议和决策。教务处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组织保障的执行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分析反馈的作用,通过认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质量评估和优质课程评选,进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检查,努力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学风建设。各院系是实施教学工作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的基层组织,应根据教学质量标准,检查督促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考核环节、教材的选定,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的贯彻与落实,及时掌握教学信息与动态,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可以说,只有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管理系统的作用,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
2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规章体系,发挥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必须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的规章体系,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工作条例、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保障政策、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等制度以及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这些规章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从严管理,真正将制度的要求落实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把严格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条件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结合点和支撑点。因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稳定与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和传统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又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要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建立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2)实施课程建设工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实施课程建设工程,就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教学内容改革要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选用高质量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尽量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启发式教学,采取探究式、研究式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在课程建设中,要把精品课程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增强教学实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实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根本。因此,学校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全力打造学术带头人队伍,加快学科梯队建设步伐;要通过教学名师建設工作,带动整个师资队伍上水平;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形成优良的师德师风;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环境,真正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4)不断增加教学投入,确保教学基本条件优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建设步伐。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质量工程”的要求,不断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与比例,使优势专业建设有成效,特色专业建设有特色,新办专业质量有保证。
三、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
1树立全员质量保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志。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意识,要始终牢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关系到全体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教学质量建设,理解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意义,将提高教学质量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之中,真正形成“人人关心教学质量,人人为提高教学质量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2构建“三三三”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谓“三三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三级监控、三方监控和三期监控的简称。三级监控就是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和系(部)构成的三级监控组织;三方监控就是建立起学生、同行和教学管理人员形成的三方评教的评价制度;三期监控就是形成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方式。要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学评价以及专项质量考核,对各个教学环节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和诊断,进而全面了解教学运行与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能否保证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对教学质量的约束作用,指标体系是关键。因此,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依据,要符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体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要在现行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保障机制,规范教学质量评价行为,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与客观性。要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同时注重借鉴国际教学质量评价准则和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4加强领导,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高校薪酬机制探讨 篇12
(一) 高校薪酬分配现状
大多数高校的薪酬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国家工资。即职务等级工资和30%的津贴。其中, 职务等级工资是固定成分, 其设置依据为技能职务或等级序列;而津贴属薪酬激励部分, 与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有关, 本着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的原则。二是岗位津贴。即1999年以来国家队教职工工资的补贴, 其分配原则为以岗定薪, 优劳优酬。三是地方性津补贴。即各高校根据地方政府规定执行的各项津贴。四是校内福利。即高校给其职工的非货币报酬, 含各种服务和工资外待遇。此四项中, 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又称为结果型工资, 是职工收入的主要成分, 可以细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地方福利补贴、考勤目标奖和岗位补贴。而结构型工资的分配除地方福利补贴和考勤目标奖外, 与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挂钩。
(二) 高校激励机制现状
高校对职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一是聘任激励。现在高校多实行评聘分离政策, 满足相应要求的教师都可以进行职位申请, 最后学校按需聘任。这样的聘任强化了教学需求, 有利于教学发展。二是考核激励。高校会对职工进行每年一到两次的考核, 主要是针对职工的工作数量, 质量和成果的评估, 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相应奖惩, 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益。三是校内津贴分配激励。其在职工工资成分中所占比例较大, 具有较强的激励性。不过, 目前津贴的具体分配数目根据职工岗位的高低而定。四是培训激励。高校为职工创造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满足职工知识更新和能力拓展的同时, 让职工更好地为组织效力。现有培训形式有岗前培训、进修、专业研讨、国内访问学者、校际间学术交流等。五是职称晋升激励。职工可以凭借工作年限、学历、论文、科研以及教学成果等得到职称晋升。因为职称直接关系到工资和岗位津贴的多少, 且对于各种教学和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也起到很大作用, 所以职称晋升对职工有着较大的激励作用。六是科研奖励激励。目前的科研成果奖励主要包括科技成果奖励、出版著作奖励、优秀论文奖励等。科研成果相对于教学而言更具体化, 受到广大职工的青睐。
二、高校薪酬机制效果分析
(一) 工资福利激励效果分析
目前, 高校职工对工资福利满意度表态不一。多数年轻职工表示不太满意, 而年长者反映不错。这主要与高校的薪酬机制有关。因为高校薪酬很大成分与职工的职称、职务、工作年限挂钩, 而这些是需要时间与精力去慢慢积累的。年轻职工正处于事业奋斗的初级阶段, 薪酬自然偏低, 而年长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 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 薪酬自然偏高。这样的薪酬机制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
(二) 聘任激励效果分析
随着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 高学历高质量人才数量的增多, 高校通过严格的人才筛选使得高校教师资源基本保持平衡。然而, 聘任制度只是对“进”做了严格地把关, 却没有对“进”之后作出相应地规定, 可能导致整体表面的提高与实质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一致。
(三) 考核激励效果分析
绩效考核是针对整体组织的目标和效益对职工工作的数量、质量、业绩的评估。但是,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内容。高校工作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和院校科研含量, 名声、地位的提高, 其中优秀人才的培养很重要, 但这不是一个可量化的事物。目前, 教学工作的考核多是参照学生对教师工作态度的满意程度和教师工作考勤等。满意度没有明确的标准, 考勤也只是表象的考核, 真正的教学成果无法通过这些体现出来。二是考核时间。目前高校对教师工作进行一年一次或两次的考核, 多在学期末进行。这样的安排存在问题:首先, 弹性不够大, 职工的优秀业绩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和奖赏, 容易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 教学成果的体现时间不确定;最后, 考核时间过于固定, 可能导致管理人员临时抱佛脚现象的产生, 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和过程。三是考核对象。高校教师因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性质差异也较大, 考核的标准也应因专业而异。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师工作考核中, 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师都采用同一个模式的考核, 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不符, 必然导致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下降, 对职工的激励作用也会减弱。
(四) 校内津贴分配激励效果分析
校内津贴使职工间工资差异加大。这种差异可以促使工资偏低的职工努力工作去争取高工资, 从而提高组织工作效益。现行的高校津贴分配在数目上是按岗定薪。这样的薪酬体系会导致高学历、高职称、工作年限长者工资更高, 低学历、低职称、工作年限短者工资更低, 使得工资两极分化的情况加重。而后者大多工作经验少、年纪轻, 是高校人才的储备力量, 这样的薪酬体制势必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 培训激励效果分析
培训激励是组织给予职工能力提高, 自身价值提升的机会, 同时有利于组织效益的提高。但是, 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岗前培训过于目的性, 职工只需完成一些硬性规定的考核内容即可上岗, 而在能力方面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进修、专业研讨、国内访问学者、校际间学术交流机会较少, 往往论资排辈, 而不是依据个人能力或是整体发展规划而定, 普通教师不能公平竞争, 预定的激励效果也无法实现。
(六) 职称晋升激励效果分析
高校薪酬体系中固定工资、津贴部分都与职工的岗位、职称有着密切关系, 故职位晋升就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和薪酬。因此, 教师对职称晋升激励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晋升需凭借自己的学历、论文、科研以及教学成果, 因此他们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科研、论文以及学历提升中。这使得高校教师队伍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现象, 可喜的科研成果、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提高了学校的名声和地位, 学历的提升加强了高校师资队伍。但是, 应注意到教师在科研、论文、学历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必然会导致教学方面投入的相对减少, 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与组织的名声和地位两者属于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和决定了校组织的名声和地位, 而科研、论文成果的影响效果只是短时间内的。
(七) 科研奖励激励效果分析
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相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具有直观性和易显性, 自我价值实现较高。同时, 科研相对津贴、培训激励而言更为客观, 受岗位与职称等的影响较小, 因此职工关注度较高。但科研奖励存在和职称晋升激励同样的问题, 职工过多的科研投入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高校薪酬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一) 激励缺乏对教师个体心理需求的分析
激励要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求才能起到作用。但高校激励机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差异, 对所有教师实行同样的激励。教师薪酬等级明显, 年轻教师薪酬普遍偏低, 高龄教师薪酬普遍偏高, 薪酬差异必然导致他们的需求差异。年轻教师处于奋斗初级阶段, 生活压力较大, 且具有不稳定性, 他们更希望得到薪酬或者发展空间方面的激励。年长教师生活压力较小, 且具有稳定性, 薪酬方面的奖励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是他们会比较注重声望和地位。
(二) 薪酬激励体制缺乏弹性
高校激励机制缺乏弹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教师的奖励多为一年一次或两次, 且时间被固定在学期末, 因此教师平时的突出贡献不能得到及时肯定和奖励, 降低了激励效果。二是内容。教师的奖励方式固定, 不外乎评选优秀教师或者先进工作者。三是力度。薪酬激励中除科研和论文成果外, 多与教师的等级 (学历、职称、工作年限) 挂钩, 级别较低的教师很难通过突出贡献或是优秀业绩拿到同高级别教师一样的薪酬奖励, 激励在不同级别的差距加剧, 力度不够大。
(三) 薪酬激励内部缺乏公平性
高校激励机制内部存在不公平性, 主要表现在:一是同等努力面前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师等级划分过于明显, 薪酬和激励都在严格的等级阴影之下, 虽然激励中应考虑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问题, 但同时应该对于职工的优秀表现做出应有的表彰和奖励。等级化会造成高等级的优越感, 同时挫伤低等级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机会面前不平等。对于高校提供的培训激励机会较少, 且在机会面前不是人人平等。三是部门间不平等。高校部门间因工作内容、性质、权利等存在较大的收入差异, 如招生部门比组织宣传部的额外收入高很多。
(四) 绩效评估重视不够
绩效评估多与薪酬结合形成薪酬激励, 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但因为高校工作的独特性, 有别于一般的事业单位, 工作成果很难计量考核, 在激励机制中不受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绩效评估体系设置。高校教学工作成果具有长效性和内隐性, 单纯的通过考勤与学生满意度调查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质量。不同专业的差异必然要求不同的教学模式, 绩效评估也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以更好地反应实际工作情况。二是绩效评估过程。高校绩效评估不具有时效性, 同时伴有临时抱佛脚现象。三是绩效评估结果体现。绩效评估在激励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反而被消减。绩效评估应与组织的目标和效益相一致, 正是由于对绩效评估的忽略才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结果。
四、结论
在高校薪酬管理中, 过分了重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成分, 忽略了绩效评估的作用, 浪费了人力资源的同时影响了高校组织效益的实现。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绩效评估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合理处理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使人才利用达到最大化, 从而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高校学习机制】推荐阅读:
高校英语自主学习05-11
高校学习者08-21
高校学习中心09-24
高校教师学习日志10-26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05-28
高校学生学习权研究09-25
创建学习型公安高校07-30
高校处长班培训学习鉴定05-13
北京高校党员在线学习05-29
高校教师进修学习总结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