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2024-11-06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精选7篇)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篇1

有关大学生回母校宣讲的调研报告

调查地:宜春中学

由于寒假来临,多数大学都比高中放假要早,许多大学生也就赶在这个时候开始紧张筹备回母校的宣讲活动。我身边许多同学也都陆续回到我的母校进行宣讲,向学弟学妹们宣传介绍自己的大学。因此,我就大学生回母校宣讲这一情况,在母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调查目的

鼓励学生回到母校进行宣讲活动在很多大学都很盛行,但是这种活动是否能起到实质性作用还有待考究,而且站在大学、大学生还有高中的角度上,各自看待宣讲活动的立场也在影响着宣讲活动进行的全过程和活动所能达到的效果。对大学生回母校进行宣讲的这一情况的调查,对于一些大学来说也将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具体的调查,也能或多或少地将宣讲活动从里到外的全貌展现出来。调查内容(一)调查对象:

这项调查的直接调查对象是回母校宣讲的大学生。通过对其中一些大学生的采访也能够了解到大学校方与高中校方对于宣讲活动的大概立场,还有随着宣讲活动的推进校方立场的变化。(二)主要调查内容:

向其了解到他们各自回母校宣讲的原因、在宣讲的筹备以及进行这个全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回到母校宣讲后实际情况和预想有何差距、还有各自对于宣讲活动环节的划分与自己对于宣讲活动的能够起到的作用的看法。调查方法

这项调查主要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对参与回到宜春中学进行大学宣讲的部分学生进行采访,并对部分大学宣讲的准备阶段进行了实况调查,观看了部分大学宣讲的PPT演示。调查过程(一)前期准备:

一开始想到做有关大学生回到母校宣讲的调查,主要是因为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和我谈起他们宣讲的打算,后来也陆续了解到很多大学都回到宜春中学也就是我的母校进行了宣讲。在高中的时候,也有过几次机会以听众的身份参加宣讲活动,了解一些知名大学或是听师兄师姐们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如今自己已成为一名大学生,也成为了许多人的学姐,相比那时立场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自己没有成为回母校宣讲的大学生潮中的一员,却也对此类活动产生了兴趣。

有这种想法之后,就想到社会调查不如就以此为主题,后来就开始联系自己的同学,经过多方了解到回到宜春中学进行宣讲的都有哪些大学,并借此联系到参加了这些宣讲的部分同学。(二)实施调查:

接下来就安排了时间对其中一些同学进行采访,有通过网上聊天进行沟通的,也有面对面进行的。北京林业大学在开始宣讲前,我去看了他们为了吸引同学来参加而在外布臵的展板。还有武汉大学为宣讲活动准备的PPT,我也提前看了。同时通过一些同学的叙述,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同学的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大致情况。从在大学的申请、到与自己母校方面的沟通、再到对于自己学校宣讲活动的资料筹备还有最后的现场展示与分享,有的甚至也谈到了后期的影响与后续发生的一些故事。而且,对于自己所参与的宣讲活动,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感想。(三)后期整理:

采访调查等一系列调查工作完成之后,我将最后得到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希望能够通过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更整体的看待和思考大学生回母校宣讲这一活动。不仅能对一些大学宣传工作有帮助,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宣讲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宜春中学进行宣讲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十多所大学。

回到母校宣讲的学生们,筹备这次宣讲的初衷也各有不同,由于这些大学对于本校学生假期到高中宣讲都有一定的奖励,例如加活动分等,所以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这个原因的鼓动,但也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或者希望在寒假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有的也纯粹是兴趣使然。但从他们都有在为自己的宣讲认真准备可以看出,他们绝不仅仅会只是

为了得到大学的些许奖励,不然其实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拍几张照就能草草收场,因为据了解,一般只要宣讲活动拿到了大学的申请批准盖章,拿到奖励就差不多是既定的事了。大家都是想认真做好这次活动,也让学弟学妹们的目的方向更加明确。

宣讲形式有所差异,有的大学是独立进行,而有的则是多个学校联合一起展开一个较为大型的宣讲活动。而在宣讲的方式上,也各有不同,有的选择通过PPT的演示来开场,使得学生们对该大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大致了解,以介绍为主,提问为辅的形式进行,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以同学所问为线,着眼于学生们所需的信息,一一仔细地进行回答。以武汉大学为例,他们有明确的任务分工,而真正作为他们宣讲活动展示的主角的应该是制作了整整一天的PPT,经过大致的浏览,它最到位的可能就是武大所能带给学生的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学在武大、吃在武大、玩在武大、爱在武大)。而由北师大、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联合进行的宣讲,因为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对每所大学都用PPT进行展示,则通过由几位代表同学口述的方式对所在大学先进行简要的介绍,再由到场参加的高中生们向他们提问,不仅谈到了有关所在大学的一些信息,也聊到当初自己的学习经历,并且有的还和这些高中生们分享了自己学习的经验方法。这样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而且也节省了大量时间。

但是,不论是哪所大学进行的宣讲活动,它们的整个过程也并没有那么顺利。北京林业大学为了和学校协商进行宣讲活动的场地问题,来来回回到宜春中学很多趟,好不容易把事情定了下来,结果当天又出了临时状况,事先借好的学术报告厅却被占用了,后来也是经过一番努力让宣讲活动能够按原计划进行,其实他们还是有一点很担心,就是怕到时候没有多少人到场,好在最后收效还算满意,让很多还对大学这个概念不太清晰的高中生们对这个学校产生了很大兴趣。而武汉大学则是选择到几个实验班的教室去宣讲,而在此之前也是由分工之后负责联系学校的同学多次找到校长和各年级主任来协商。除此之外,还要和各班的班主任说好时间,以免事情冲突,所以筹备过程其实是很麻烦棘手的。

至于这些大学生们对于宣讲所带来的成效方面的看法,其实也是各有不同。有的认为无论怎样,至少让一部分的高中生们对大学有了新的认知,并且也潜移默化地让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印象更加深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大学鼓励学生宣讲的目的。外加上一些传授自己学习经验的人,他们也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让在场的高中生们有所获。然而,我也从这些人中间听到了一些“怨言”,其实站在高中立场来说,校方觉得其实这类宣讲活动的成效并不大,相比之下,可能会觉得请历届高材生回来谈他们的学习技巧还更加有实效。或者,呆在教室自习才是最实在的。因此,学校不愿意让实验班的学生花费一两个小时去听宣讲,这也使得很多大学宣讲的对象可能有些“不对口”。包括有的时候作为学长学姐的他们留下自己的一些联系方式,结果学生们问的都是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让人感觉宣讲内容并没有真的给他们留下多少印象,这些高中生的关注点完全不在这上面。调查结果概述

与其说是调查结果,不如说是我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资料,综合整理后所想表达的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先从大学这边组织学生的宣讲工作上看,其实真正的宣传效果有没有落到实处是难说的。如果学生们想要马虎了事,也是很容易办到的,如果校方真的想要让宣讲活动达到要求的效果,可能要在审查学生活动成果上再多加些程序,比如说提交活动反馈,包括查阅学生从高中生那里得到的初始反馈资料等。但是实际上这从实际实施上还是难度较大的,毕竟申请回母校宣讲的学生量还是较多,要做到资料的细致全面审查还是不太可行的。

再看高中这边,似乎对宣讲活动又并不是很欢迎,对于宣讲工作的成效也并不是很看好,反而担心会耽误高中生们的正常学习,毕竟在校方看来,学生们当前的目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前提下,像宣讲这类活动就显得可有可无了。这也是为何学生们在宣讲筹备过程中在与高中方面协调阶段频频受阻的原因。

一边是大学无法确保宣讲工作落到实处,一边高中又对这样的活动有些排斥,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宣讲活动是否有其存在之必要。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实想了解有意愿报考的学校并不难。而宣讲活动如今面临的则是较为尴尬的境地,就我个人观点而言,与其依靠日渐形式化的宣讲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倒不如踏实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篇2

所谓的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社会变革、突发事件影响或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引起的部分学生群体聚集以维护权益、抗议示威或一些严重影响校园纪律和社会秩序的行为。[1]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一般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官秀成将涉及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高校群体性事件诱因总结为四个矛盾:诉求多样化与维权途径的单一性矛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等学校的适应力矛盾;思政教育应然性与社会现状突然性的矛盾;民主意识自觉性与参与能力不成熟的矛盾。[2]

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增长不容忽视。建立有效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高校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是保障高校正常运作、师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二、样本与资料

本文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笔者对松江大学城七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样本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不同专业等。在进行20份试调查之后,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视觉艺术学院七所高校200名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发放了问卷,获得了数据资料。采用的文字资料来源于笔者对学生处、保安处和宣传部的访谈记录。

在回收的173份有效问卷中,有120名男同学和53名女同学参与了调查。

其次我们对不同学历的学生进行划分,其中专科5.3%,本科占73.6%,硕博研究生占21.1%。

对样本主体进行划分之后,分别从高校群体性事件信息来源、发生原因、态度和参与心理这四个方面设计问卷,以考察7所高校群体性事件现状,以便更好地进行的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对划分好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研,来获取他们对自己所在学校关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具体信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来源

在173名同学中,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认为不会主动关注群体性事件。有80%的是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通过网络的迅速传播而知晓。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中,学生更愿意相信的是网络、电视、报纸和朋友中获得的信息。在高校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学生接触最多的途径就是网络,网络是学生最主要的了解世界的方法。

在网络相关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会活跃在QQ、人人网、和微博上。也有20%的同学会积极关注网上新闻。在这几种主要途径中,学生认为最可信的是新闻网上的资讯。

在各种网络通信中,被调查的173位学生中有103人认为偶像和网络红人是被讨论的重点,有95人认为社会热点是言论的中心,有51人会把讨论中心放在政治上。有34人更加关注网络游戏。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

针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对学生从心理上提出问题。发现被调查的173名学生中有超过90名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质量并不满意,认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有40%的同学认为会因为政府政策的问题而引发学生的不满。

在对于学校规章制度方面调查得出的结果是:有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管理措施、教职工素质、评优公平性、和信息不公开透明等方面还需要改进。而高校治安情况中,学生们提到的问题有:校内外交通环境拥挤、财产安全问题、周边环境过于商业化。而各大高校并没有有效的上访机制,导致学生诉求并不能确实反映到领导阶层。有56%的同学认为应该开设适当的上访机制,使得学生能够直接向上层领导反应学校各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学生对群体性事件的态度

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被调查的学生都各执己见。但仅有5%的人会表示支持,更多的人会选择区别对待和中立态度。有53%的同学认为即使因为某种原因爆发群体性事件,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有36%的同学仍持保留意见,有6%的同学表示反对。

在被问及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时,半数以上学生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校园政策的教学活动管理或是被人欺骗利用的结果,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是大学生释放压力的方式,少数人认为能达到表达情绪维护利益的目的。

在问及高校群体性事件能否维护学生自身利益时,有20%的同学认为可以改善食堂和宿舍管理,有25%的同学认为可以改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学习风气。在173名被调查者中有70人提及了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管理可以通过高校的群体性事件得以改善。可见诸上这些方面,多少是存在问题的。

(四)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心理

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在此事上保持冷静的态度。超过85%的同学认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会给学校和自己带来的后果弊大于利。

在可能参与的情况中,有多数同学认为是从众心理作祟。很多学生并非主动想参与,更多是由于平日心中积压的情绪难以宣泄而可能导致事件的爆发。50%的被调查者认为会以演讲和网络言论的方式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原因具体表现在对学校管理不满、民族问题、对政府政策不满等方面。

由于网络的自由性,使得学生将不能诉说的情绪可以随意的发泄到网络中去。所以访谈发现学生会利用网络聊天、各大BBS论坛、微博、博客等网络手段来宣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遇到的压力和不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学生没有正确的反映问题的渠道时,就会增加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可能。

四、结论

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分析,笔者就松江大学城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预防

针对高校群体性事件可能的爆发的原因,建立与时俱进的预防方案。学校需要通过观察来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甚至设立专门的情报收集人员,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信息的分析和信息的传递必须具有时效性,相关人员必须谨记自身职责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寻求解决办法。

(二)建立科学及时的应急机制

虽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校方可能并不能察觉到所有的潜在因素。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现场秩序。因此,建立科学及时的应对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突然爆发时,需要校方及时发现,安排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并迅速将信息通报给相关领导。要迅速组成临时的指挥团队,对现场情况进行缜密的分析并作出最快最稳定的决断。在第一时间将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冲突。这也需要每个管理者和参与者都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技能,所以在相关人员就职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针对性的培训。其中在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更应该由校领导出面给予正面回复,消除学生心理的不满和疑惑情绪。

(三)采用柔性的联合解决方式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在这多元文化的生活环境中,更多具有自主意识,所以需要采用柔性的解决方式来引导。而松江大学城具有7所高校,由于地理优势,各所高校之间距离比较接近,校与校之间应增加合作关系。在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时,更应该联合起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方向成长。

(四)做好善后,总结教训

在临时解决爆发的高校群体性事件之后,必须做好善后和总结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进度并防止事件的反复。除了对学校、师生的财产和伤亡的善后处理,也应尽快平复师生心理上的创伤。总结危机发生的原因,并追究责任。然后形成分析报告,完善应对机制。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众多, 学生数目庞大。随社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的行为思想也在不断得随之转变。历年以来高校群体性事件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有鉴于此, 笔者深入高校园区内部, 实地调查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相关制度和应对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得一手资料,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入手,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事件,诱因,应急管理机制,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中国青年研究[J], China Youth Study,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2期.

[2]杨建辉.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分析及化解机制思考[J].《岭南学刊》2009年第6期.

[3]徐乃龙主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 (3) .

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 篇3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28-04

一、调研目的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变迁,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经调查研究:在鲁迅美术学院随机抽取的179名学生中,有131名学生是独生子女,可见独生子女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以何种方式和措施来管理这些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群体特征?如何根据他们的群体特征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希望笔者的调研能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资料。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其中独生子女有131名,占73.18%。

二、调研方法

调研方式:抽样调查、实地访问、个案研究。

调查时间:2012年3月份。

调查对象:鲁迅美术学院独生子女大学生。

问卷形式:问卷为40道选择题(包括部分选项的主观作答),问卷总共发放200份,有效问卷中有131名为独生子女大学生。

三、调研结果

(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社会化的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一般来说,父母与子女交流的内容越多,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在与父母沟通倾诉的频率问题的选择中,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有47.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随时,48.1%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偶尔;其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害怕孤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愿意告知父母和老师,从而主动去寻找朋友(包括一些虚拟网络上的朋友)交流。调查中,被问到“如何对待压力或烦心事?”(多项选择题)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104人选择向知心朋友倾诉,56人选择上网,38人找家长,31人做运动,25人憋在心里不说,3人找心理医生。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受朋友和同学影响的比例在增加。他们需要朋友,希望得到尊重、理解,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思想独立的性格特征。

在价值取向方面,调查显示,人格是否高尚、是否有自己的事业以及生活是否幸福快乐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首要的选择,这反映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变得更务实,他们注重人格培养和事业追求,同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很高。在自我评价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兴趣爱好广泛,坚守信用,勇于竞争,视野开阔,易接受新鲜事物等好的一面,同时也显示出他们依赖网络,空想懒散,易情绪化,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急于求成,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心等性格缺失。

关于人生理想的认识,调研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人生理想实现的最重要条件是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知识面。其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占尽65%,这充分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你与同学间关系处理的怎样”一题中,有79.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很好。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喜欢结交朋友,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的交际能力。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个人价值取向调研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这与很多学者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是“问题儿童”的说法不符,我们也相信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大学的塑造和磨砺将来能够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独生子女是新中国空前幸福的一代,他们从小享受着“小皇帝”和“小公主”般的待遇,所以往往被人们认为他们缺乏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遇到困难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解决。

其实不然,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在回答“大学期间,没有父母在身边,你会怎样?”74.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一如既往”,20.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觉得更自由”,只有4.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不知所措”。调查中,对于“你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吗”这个问题,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可以很快适应”和“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分别占58.8%和38.9%,合计达到97.7%;在回答“多数情况下,衣服脏了,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76.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自己洗”;在“整理书桌”问题上,50.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经常性整理,41.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偶尔整理,合计达到91.6%。这些都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安全常识匮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在安全问题方面,调研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主要表现为缺乏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在突发意外事件时,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致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问及“遭遇火灾、溺水、车祸等一些紧急事件时,你是否具备最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只有28.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具备。在回答“最佳抢救时间”的问题时,只有32.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不但表现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而且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楼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内使用“热得快、电褥子、电饭锅”等大功率违规用电器,对于此举,只有22.9%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这样做很危险,这个调查结果很是令人担忧。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大学期间,没有丢过饭卡或者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只有34.3%。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今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四)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涯规划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生涯规划与我们常说的学习计划有点相似,但不能完全等同。生涯规划是对自己的一个整体规划和综合规划,而不仅是一个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只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生涯规划立足于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和展望,从整体上来安排自己的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调查显示,只有36.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真做过规划,可以推断,独生子女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来自父母方面的压力减少,轻松中忽视了自我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古人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有目标和没目标不一样,目标高与目标低四年下来差别也显而易见。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学生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为自己成长和发展订立的契约,是自己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承诺;而大学生自我管理,则是大学生实现自己诺言的重要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经常逃课、偶尔逃课、有特殊原因而逃课分别占7.6%、35.9%、42%,共计达到85.5%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期间会出现逃课现象。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69名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已经成为造成他们学习、生活困扰的主要原因。

为了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指导独生子女大学生,推进他们的生涯规划,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孵化器,推进剂。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57.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35.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求学校能定期举办生涯规划讲座,6.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给学校提出了一些建立健全的有关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观趋向成熟和理性,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失恋问题。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已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与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反之,则可分散精力、情绪波动、浪费时间。因此,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重要的。调查显示,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31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占74%;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不需要去强求爱情,但同时也不必去反对爱情,当自己遇上了合适的人,就没必要错过,顺其自然,重要的是有没有缘分。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恋爱思想越来越开放。在“择偶标准”方面,22.9%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自身修养和气质品味,58.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志同道合、喜欢自己,15.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发展潜力,3%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看重对方的家庭和经济条件。在“爱情和事业定位”问题上,86.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事业最重要,让我们看到社会快节奏的变化,让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选择变得更理性。通过以上的调查内容,我们看出独上子女大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的认识清楚,就如同大家认为的一样,大学期间的恋情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导致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都经历过失恋。失恋,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失恋”是指一个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所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挫折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近年来,和平分手或抛弃人的一方,也称作失恋;不过这种情况下的失恋,比传统意义上的被抛弃的那种失恋来说,情绪反应会略小一些,会较快从阴影中走出来,并迈向新的恋情。如果你失恋了,你会?

(六)独生子女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是指独生子女大学生为强烈的情绪体验所支配、控制和影响的外部活动,由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行为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倾向并认真加以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如果有一场心理讲座,你希望主题是什么?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大学生本人对自己情绪调节问题也十分关注。

(七)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消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消费调查中。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90.8%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1000~2000元之间,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正常。虽然个别消费较高或较低,可能是受家庭消费和其他因素影响。

2.月手机消费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40%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每月话费支出在50元以上,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依靠手机程度在不断加深,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手机费的升高也是情理之中的。

3.月生活费透支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17.56%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经常出现透支现象,22.1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偶尔出现透支现象,可见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缺乏规划性。调查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在消费前会做好消费计划但到月底时生活费很少有结余,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费都花在哪里了,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身边同学的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4.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72.5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费全部来自于家人,22.14%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数来自于家人,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人。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66.41%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都有寻找兼职的想法,但都没有实践过,真正拥有兼职的占到19.85%。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其他收入来源除了通常我们所熟知的代课、开网店、送外卖等,还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学金。

5.网购情况

“网购”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一种较为时髦的爱好。独生子女大学生对网购的热情很高,39.7%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示经常网购,通过谈话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选择网购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同时,另据调研数据统计,“独生子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及电子高科技产品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接受调研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中,98%以上的人拥有手机、电脑、MP4、数码相机等高科技消费品中的一种或数种。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及电子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感,值得我们关注。

此外,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购物考虑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虽然品牌、时尚、心情和售后服务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购物时具有一定影响,但是70%以上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了价格、实用两个因素,这也说明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理性。

消费观作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其他特征的发展,因此高校有必要重视和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观。

四、结语

本调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的七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特有的自身优势,注重人格培养和事业追求,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有主见,不保守,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这些自身优势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同时本次调研也反应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很多不足之处,生活安全常识匮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生涯规划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弱,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相矛盾的消费现状,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不足之处值得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最后希望本课题组的这份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调研,可以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然,君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雍自成.大学生的情绪化行为及其控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篇4

调查目的:我国经济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准确把握其成因和走势,对我校抽取的一个样本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次调查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目的。调查对象:我院本、专科学生

调查时间:2009年6月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机构:07物流本科四班学生

调查概括:此次调查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276份,回收率为68%,有效问卷为

232份,有效率为84%。其中男生112人,占48.3%,女生120人,占51.7%,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形式,专门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这一板块科学地设计问卷。问卷题目涉及在校大学生各就业心态的各方面。如: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自觉性、实务性、两重性等。旨在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就大学生价值取向这一问题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2.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他们通过竞争,得到锻炼,也得到回报。比如,他们认为当上学生干部能够锻炼能力,培养管理素质;争取到奖学金和各类奖励证书,既能表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又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展示自身价值。但竞争是严酷的,有成功就有失败,因而,不正当竞争或者说竞争目的与手段的非同一性现象也时有出现。.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大学生崇尚民主、法制社会,并逐步学会用法制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比如,他们关心高校收费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实行缴费上学后,他们认为大学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学生应该享有与之相当的服务,应该有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有

自我管理的权利,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希望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同时又不愿意个人的自由受到限制。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的影响,价值评判尺度逐渐向“实用、利己、享乐”偏移,产生了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主流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部分背离现象,不能回避这种背离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观念。一方面,传统文化倡导,青年人应该具有无私奉献、重义轻利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经济杠杆的作用,认同个人利益的合理地位,由此带来人们对功利的追逐。因而传统价值观受到功利主义的强烈冲撞。

2.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关切现实和自身利益,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科专业选择的实用性,注重今后的社会地位、爱情婚姻和生活的质量。他们在理想和信仰的选择上,更多的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就业时往高收入单位挤,一段时间,“孔雀东南飞”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

3.诚信和爱心的缺失。诚信和爱心是生存之本。当代大学生在诚信和爱心方面的缺失,表现也是另人担忧的,考试抄袭之风在校园蔓延,假文凭、假证书屡见不鲜,对同学、对社会的冷漠,所有这些,暴露出的深度的问题是他们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失。

社会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5

一、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命题的提出

流动群体党建(本文的流动群体主要是指具有地理区位流动或社会地位流动特征的各种社会群体,包括进城务工创业的农民工群体、大学生群体等,流动党员是流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固定群体党建的一种新模式,以非固定单位的“社会人”为主要对象,以区域性分块管理为组织原则,以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基本手段,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为根本要求的“非单位”党建模式。流动群体党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党的工作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把“社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当时提出这个命题,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这是推动发展的需要。xx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涌现了大量新经济组织,既吸引了大量的“新xx人”,又促成了为数众多的“xx人”在外谋生创业。据统计,全市现有非公企业13万多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有175万多“xx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近300万“新xx人”来xx创业谋生。比如,我们xx人在xx有40多万人,其中武汉的就有17万人。xx省在我们xx有48万人,其中武汉就有5万人。据初步统计,xx人在全国各地创办工业企业1.8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60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180家,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40个,成立市级xx商会149家。“新xx人”遍布xx各行各业,有76%的以进城务工为主,为xx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新xx人”已经成为促进xx城市建设与繁荣、支撑xx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如何使这些“在外xx人”和“新xx人”更好地服务于xx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因此,对xx来说,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这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流动群体是工人阶级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团结凝聚其他社会阶层人员,把流动中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组织周围,就必须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在外xx人”中聚集了大批创业人才和经商能人,其中有的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新xx人”中聚集了大量经营管理和实用技能人才,相对学历较高、年龄较轻、素质较好。这些流动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正是流动群体党建的重点工作对象。在外xx人和新xx人,两者加起来500多万人的群体,集中了大量精英分子和先进分子,是巨大的党建资源宝库。因此,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流动群体党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3、这是促进和谐的需要。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客观上难以对流动人员一视同仁、公平对待,非国民待遇、非同城待遇的情况时有发生。流动群体的流动尽管是自由的,但所带来的问题却相对集中,而且带有普遍的社会性。比如,农民工工资过低、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高,社会保障缺乏,子女入学难,医疗缺乏保障,拖欠工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稳定和谐而言:一是可能失去缓解社会内部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发展就会平添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将制约流动群体融入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深度,客观上减损流动群体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度;三是可能诱发各种非正常的利益团体和“自发组织”,甚至出现帮派势力,加剧社会的不可控性。因此,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几个特点

1、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与传统体制中的固定单位人相比,流动群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流动群体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群体的个体经济趋利性十分明显。流动群体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经济趋利性明显增强,对经济利益看得比较重;相反,流动群体对精神的追求和政治上的进步相对不太重视,入党愿望比较淡薄,是党员的也不愿亮明身份。二是流动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个人素质上,既有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也有高水平的柔性流动人才;在从事行业上,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为主,也有文教卫、自由职业者等;流动党员在对党的感情上,既有刻意回避组织管理的,也有有心纳入新的组织管理却又苦于缺乏途径的。三是流动群体的工作稳定性较差。他们所从事的一般是一些流动性较强的工作,所以一个地方的流动群体在数目和分布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具体表现为“候鸟式”迁移,多为“钟摆式”和“兼业式”周期性流动。四是流动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普遍不强。目前各地对流动群体的管理服务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加上传统党组织重制度管理、轻人性关怀,使流动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普遍不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普遍不高。如我市共有流出党员大约26000多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5%左右。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员素质相对较好。外出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龄较轻、创业致富能力较强。在外出党员中,经商、办企业占53.1%,高中以上学历占26.2%(目前xx市农村党员队伍中高中以上学历占16%),45岁以下的青壮年党员占61.3%.二是流动区域分散性。xx市外出党员遍布全国各个地方,其中在省外占51.9%.三是人员构成多样性。既有农村党员、复退军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流人员中的党员,近年来又出现大量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外出流动。从以上流动群体和xx流动党员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流动群体的自身特殊性和共性特点。

2、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艰巨性。由于流动群体的流动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其党建工作与传统单位党建工作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如果不从根本上去改革创新,现有状况将难以得到真正改变、难以有实质性作为,具体表现为:一是覆盖面不够。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发展,大量“社会人”频繁流动,“支部建在连上”传统党建理论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党建工作仅局限于传统体制“单位”之中,显然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如何使党建工作领域从“单位”向“社会”延伸,是实现全面覆盖的必然要求。二是有效性不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组织是建立在行政化的垂直隶属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表现为“以条线为主”的党的组织架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不依附于某个“上级单位”,流动群体不依附于某个“固定单位”,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重新整合。这就需要探索一种以“区块为主”新的组织设置,弥补现有组织体制的不足,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三是影响力不大。从“直接领导和行政控制”到“间接领导和管理服务”,流动群体党建的管理方式面临创新。在新形势下,如何依靠非权力的、社会化的管理服务方式,在流动群体中树立起党组织的“非权力性权威”,从而实现间接领导和协调管理,是流动群体党建必须调整和创新的难题。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领域,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从流动群体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展工作覆盖,开辟崭新天地。

3、要看到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服务性。流动群体分布在各行各业,流动群体所在组织,大多属于“两新”组织和基层组织,而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又大多不掌握行政资源、财力资源等方便开展工作的优势,流动群体党建工作如果不能为这些组织的发展服务,不能为维护流动群体的合法权益服务,不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公共利益服务,其地位只能被“边缘化”,为流动群体所抛弃。我们知道,传统党建理论偏重于制度管理、思想教育,强调自上而下管理和服从,在制度性安排之外基层党组织、党员不能向党提出任何个性化的要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性安排利益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注重管理和服从的工作思维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切实加以改变。随着政府、社会和企业职能的分离和变动,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换成“社会人”,有的还成为纯粹的“经济人”.这就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以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把党员和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因此,流出地和流入地要联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树立“服务第一、管理第二”的理念,逐步形成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管理服务新格局。

三、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按照“运行联动化、组织网格化、服务人性化、载体品牌化、整合社会化”的要求,以流动群体为主要对象,以区域性分块管理为组织原则,以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基本手段,通过党的工作把“社会人”培养成“组织人”,把“社会人”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运行机制联动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对接的机制保证。按照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加强跨省、市、县合作,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共同责任,改变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隔离的工作状态,加强联系沟通,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流动群体党建工作。

(二)组织体系网格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覆盖的组织基础。要打破固定单位党建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以“区块”为组织设置基础,以综合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各类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跨地理区位、跨所有制、跨行业、跨部门、跨隶属关系的新型组织形态,实现全面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三)管理服务人性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凝聚的根本保证。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从党员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设置服务载体,拓宽服务内涵,提供有效服务,维护合法权益,以服务渗透管理,以关怀实现凝聚,把各类先进分子集聚在党的事业中来。

(四)载体措施品牌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影响的重要推手。要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要求,注重党建品牌建设,不断丰富主题内涵,创新载体措施,大胆探索实践,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叫得响、推得开”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向纵深推进。

(五)资源整合社会化。这是实现流动群体党建有效推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着力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改造资源整合流程,统筹发挥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党组织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作用,实现网络内外资源更广泛、有效直接地整合利用,并聚焦到提高流动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上来,聚焦到服务流动群体上来。

四、加强流动群体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运行机制上-实行联动化的合作方式,有利于形成流动群体党建双向互动的新格局。

在运行机制上,基本方针是“以合作求发展”.流动群体党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理念,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实行“双联双管”,建立纵横联系,做到开放协调、兼容并包,实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形成双向互动、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篇6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当前全社会对民生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就业、上学、求医等一些重点、难点、热点的社会民生问题明显缓解,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开始显现实效。但民生问题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它受到一定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具体工作中,也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现就陶庄镇困难群体的民生情况作以下调研报告。一、困难群体基本情况 陶庄镇困难群体,主要包括五保户、低保对象、孤儿、特困残疾家庭、特困优抚对象、低保边缘户、大病医疗救助对象等。其中:前四类人群已纳入定期社会救助范围。截止今年9月底,我镇定期社会救助人数达到429人,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

(一)困难群体的成因

从掌握的情况综合来看,困难群体成因主要有六种因素:(举例)一是失业致贫;二是家庭缺乏收入来源致贫;三是大病致贫;四是年老体衰等生理原因致贫;五是重残致贫;六是其他非正常原因致贫,如婚变、超生、赌博、服刑等。如:改革发展产生一些遗留问题。一是土地征用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无地农民越来越多,土地管理和土地征用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安置途径单一,采取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方式,一些被征地农民处于“失地、失业、失保”的境地;征地补偿较低,大多数没有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些征地补偿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企业改制问题。其中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企业重组、兼并、破产后资产处理和职工安置问题,企业改制中引发的职工利益保护,拖欠工资、工龄买断引发的矛盾,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二)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已得到了保障,但其在社会的生存和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其心理上仍然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是生活难。基本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靠低保金过日子,这部分人绝大多数年龄在40-50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压力很大。有些农民在城市缺乏保障,缺乏生存的本领,生活非常艰难。二是就业难。相对于其他群体,这部分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能力较弱,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存在就业无门问题。三是就医难。大部分有病无钱医,特别是重症病人根本看不起病,现在虽然有农村合作医疗,但报销比例偏低。合作医疗也必须是先自己拿钱看病,然后进行报销和救助。四是教育难。主要是子女上学问题,有限的生活费用很难支付起高额的教育费用。五是住房难。

二、困难群体救助情况

(一)城乡低保基本实行应保尽保。自1997年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低保制度日趋完善。低保标准经过了多次调整,截止2008年10月,全镇共有低保对象298户394人,月发低保金49110元。从2007年起,增发了物价补贴,今年1-9月按人发放城镇410元,农村255元。对困难人员开展医疗救助,从2007年开始对低保对象每人每年发放100元的门诊医疗券,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保人员看病难的问题。1-9月共救助 21人22次77274元,帮助因病致贫的家庭度过难关。将所有低保对象纳入合作医疗保险,每年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从学校获得国家助学金,对品学兼优困难家庭子女考取大学、高中的,通过慈善救助资助特困家庭学生30多人。通过开展“和谐爱心手牵手,回报社会献真情”结对帮扶活动资助56名学生。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及“结队帮扶”捐助等活动。对其他困难群众制定了相应的救助政策。

(二)建立了社会救助机制

把健全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关心困难群众,努力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把审核关,并定期走访,动态管理。各级均采取民主评议、公开公示、集中审批申报的办法,建立了社区(村级)民主评议小组,逐步形成了民主评议审批审查机制。

三、困难群体救助有待研究改进的几个问题

(一)救助范围有待进一步界定

现行政策往往只有一个标准,没有实行阶梯式救助的办法,造成一些边缘群体生活困难程度反而大于低保户,需要引起重视。国家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扩大低保范围。

(二)救助资金有待进一步增加

各项社会专项救助标准虽有所增长,但伴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物价上涨等原因,也都迫切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标准。

(三)救助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实行的社会救助,主要是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困难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很难依靠个人力量脱困,社会救助层次较低。

(四)互助平台有待进一步夯实

群众互助平台建设较为薄弱,慈善团体社会影响不够,形式比较单一,工作难以拓展,削弱了社会互助效果。

(五)救助对象有待进一步规范

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 篇7

作者:赤水市政法委副书记 唐从建 来源:赤水市政法委

“如何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课题调研组牵头单位市政法委,参与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于2009年4 月10日至4月23日深入到农村、乡镇、企业、厂矿实地调研,召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直主要部门负责人、村组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征求意见,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特征、发展趋势及表现方式

新特点:将发泄不满的目标指向了政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过激行为。群体性事件所形成的负面示范效应以及社会浮躁心理再扩散;利益受损群体的消极情绪极容易加剧;选择非理性手段表达诉求。

特征:主要表现为维权与社会泄愤的双重特征。群体性参与、突发性加快、利益性增多、关联性互动、仿效性增强、对抗性(暴力性、破坏性)升级、危害性极大、反复性递增。

发展趋势:数量规模呈上升态势;多领域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显现;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有组织性趋向越来越明显;群体行为的互动性增强;处臵难度不断增大。

表现方式:以要求政府、部门解决各种问题为由,聚集在党政机关、主管部门门口,干扰党政机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上路堵塞交通,拦截上级领导喊(冤);集体罢工、罢市;以你们不解决我们就要到遵、到省、进京上访、或以死相威胁。

二、特殊群体不断聚集、闹事形成的原因

(一)、上访者

利益主体,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利益需求的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由于不同的原因引发的诉求不同,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手段也不同。毋庸臵疑,其原因与利益诉求主体自身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法律意识等有关联。

1、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特殊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如企业改革改制、土地补偿、权属私有等等。

2、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特殊群体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体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用调解、法律程序得到解决的问题演化成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3、尝到了闹而优则仕的甜头。有的上访者确实经过上访,有关部门为了做好“稳定”,一味用“忍让”来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不属政策解决的范围,也给予“恩赐”。

4、单纯强调维权,曲解“以人为本”就得以他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他的问题,信“访”不信“法”,尤其是涉法涉诉案件,当事人不承认裁判的权威和效力而选择上访。

5、追求需求利益最大化。本来是一点小事,把它说得很大、很复杂,扩大问题。甚至无理的也来过“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要大闹一番,缠访缠诉、胡搅蛮缠。

(二)、职能部门

1、利益诉求渠道单一。从目前现有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来看,信访仍然是

群众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此外,虽然还有人大、政协、媒体等部门的渠道。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社会矛盾逐步凸现,大量的群众利益诉求涌入信访领域,现行信访体制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信访部门作为群众利益诉求的代言部门,但他又不是直接处理事务的职能部门,致使一些信访事项从下级反映到上级,又从上级转到下级,转来转去,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而导致越级访、群体访等事件长期居高不下。

2、基层领导重视不够。部分基层领导(含村级基层组织)对利益群体所反映的诉求重视不够,不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保护他们的利益,而是能拖则拖,能哄则哄,有的甚至于采取堵、压的方式,对利益群体进行控制,让他们“知难而退”,以显其维护稳定的“决心“和“实力”,其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迫使部分利益群体采取更为过激手段向政府施压,以此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

3、协调配合工作不力。上级与下级,责任部门与配合部门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对利益诉求主体所反映的问题,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敢于面对群众、不敢于承担责任,导致利益诉求主体的利益长期不能实现,对党委、政府或职能部门失去信任,造成工作的被动。

4、行政行为不规范。一些执法部门,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没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信访条例》中虽对实体方面、程序方面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苍白无力,某些职能部门特权思想严重,对利益诉求主体所反映的诉求,不按规定办理,也不回复,致使利益主体长期上访。

5、各级干部存在四种心态,值得深思:一是拖。一些矛盾是上任留下来的,到了自己这一任也不想去碰它,反正自己是有任期的,拖过几年,自己一走了之,一些长达十几年都没有解决的矛盾往往属于拖下来这一类。二是躲。在基层,群众从前门来,领导从后门溜的现象的确存在,躲矛盾、躲群众、躲难听话,遇有矛盾问题绕道走,这种心态在干部之间相互感染着。三是捂。一些矛盾问题,本来只要情况属实,基层机关就应该启动纠错机制予以纠正,但一些部门为了怕考核丢分,就硬顶着矛盾不办,导致一些群众频繁上访,甚至产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四是推。一些群众反映,他们最怕是涉及多个部门的诉求,通常情况是,哪个部门都沾边,哪个部门都不愿意去牵头解决,导致问题在几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就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一推就是几年,情况变得复杂化。

三、预防和处臵特殊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及建议

各地、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群体性事件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臵加以认真对待,预防和处臵特殊群体性事件,应当从大局出发,强化主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源头治理的科学办法和途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和民间调解手段,构建上下分级负责与各部门横向联动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源头治理、超前预警、协调分解、联合督查、化解消除等多个环节的联动工作机制。

(一)源头治理

从发展趋势看,特殊群体集访活动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呈现相对活跃态势。积极应对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是降低聚集闹事集访量,进一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

1、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坚持依法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有效汇集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使决策主张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紧密相融。凡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估计到一些政策出台可能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群众物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确定发展项目,不仅要考虑经济技术指标、环境指标、安全指标等情况,还要充分考虑对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要在群众生活的细微处着想。制定改革措施,必须反复论证,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意照顾困难群众的利益,防止不切实际的政策措施无法落实而引发群体性矛盾。

2、要及早发现,提前做好工作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高度关注社情民意,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因决策不当、管理不当、执法不当而引起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抓紧纠正和改进,决不能臵若罔闻、久拖不决;对于政策和决策不符合大多数群众根本利益的,决不能强行出台实施;对于政策和决策本身符合大多数群众根本利益,但一些群众一时难以理解的,要充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不要仓促出台;对于涉及群众现实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研究解决。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发挥村级说事室、乡镇综治中心,以及各级各类接访、信访、投诉、热线和信箱的作用,畅通多种诉求渠道,进一步为群众创造更多发表意见、反映诉求的机会。二是敢于触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把情况说明,把道理说清,解开群众心中的结,增强群众心理承受能力,有效化解矛盾,用真心换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放在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权利义务观念上,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社会矛盾,消除“宁访人、不访法”的落后观念,减少动辄找上级党委和政府的不正常现象。

(二)超前预警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健全完善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和预警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应急管理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1、完善动态预警机制

特殊群体性事件不是一哄而起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完善超前预警机制的关键是要深入研究集访活动的规律和趋势,认真排查社会矛盾纠纷隐患,切实做到排查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矛盾纠纷激化前。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拓宽信息渠道

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信息网络,收集、上报、反馈涉及群众利益、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信息,力求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舆情动态,赢得工作的主动权。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网上广泛征集社情民意。

3、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一是坚持日常、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前的排查调处制度,对排查中发现的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是加

强易发群体性矛盾的地区、单位和问题的动态监控,梳理出尚未发生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研究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影响稳定的因素,立足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早控制,为领导决策和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提供依据。三是要深入对倾向性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相应对策,防止矛盾和纠纷的扩大化。

(三)协调分解

做好特殊群体性集访工作体现在化解矛盾,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尤其要克服是个别部门的事的思想,形成层层化解、分级化解、属地化解的工作局面。

l、全面整合现有工作机制

当前,全面整合维稳办、综治办、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等资源,坚持定期通报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纳入民主决策之中,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事前预警、事中应对、事后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党委协调、多家联动、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2、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建立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好重大问题领导包案制度,对突出的问题的处理,将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加大对特殊群体性事件处理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稳定工作进行单项考核,列入年终督查考核目标。

3、全面强化部门工作责任制。

健全以各级党政领导责任制为主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矛盾化解机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不得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不把本单位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分级负责、归口处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到实处。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问题就由哪一级或哪个部门负责处理,进一步规范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对于系统内部的问题,基层单位要主动向上级请示、报告,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上下联动,解决问题;对跨部门的问题,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协商解决;对涉及多个部门和跨地区的问题,由上级领导牵头,协调各有关方面处理解决。

4、建立依法处臵机制

一是快速做出反应,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规范预案工作的责任、流程、措施各环节,掌握处臵工作的主动权。二是现场及时处臵,对大多数群众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但对于堵塞交通、围堵重要场所、强占党政机关等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要坚决强制性疏散,形成思想疏导和惩治违法行为的工作合力。三是依法严肃处理,坚决依法对少数煽动群众、挑起事端、串联组织闹事的严重违法者采取强制性措施。四是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引入集访工作,组织律师对集访群众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指定律师免费代理诉讼,有效地实现访、诉分流,有利于从源头上降低特殊群体性集访率。

(四)联合督查

强化责任,督促落实,实行责任查究制。

1、加强督查督办

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围绕党委、政府关于稳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群众

集访热点问题、重点集访案件开展督查督办工作,以督查强责任、转作风、促规范、求实效。

2、建立联合督查机制

明确各级领导的督查责任,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和部门处理集访问题的主体作用,对交办的重要案件和重大疑难集访件,要求交办单位实行跟踪督办,一抓到底,直至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到位。

3、建立健全查究制

各级维稳办对集访事项要坚持督促落实,做到件件有回音。因作风不实、工作失职而激化矛盾,造成群众越级聚集闹事、重复聚集闹事不良影响的,要分别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五)化解消除

解决特殊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等一系列善后处理工作要跟上,要按照“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在第一时间处臵好第一现场”的原则,做到“人要回去”,“事要解决”,力求在第一时间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避免类似特殊群体性事件的再次发生。

1、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责任部门要研究好具体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落实好接待处臵时已答应群众的允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持执行政策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解决问题与群众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下大力气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保障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妥善的解决。同时,对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组织煽动集体闹事等别有用心者,也要依法追究责任,有效规范和维护社会稳定秩序。

2、实现集访反馈与政策研究联动

政策是协调各社会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解决群体性利益矛盾的依据,在处理群体性利益矛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专项研究,提高客观信息反馈和政策决策反应能力,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对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政策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修订,使政策研究成为一个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

3、加强调研,做好特殊性群体事件的善后工作

上一篇:亲子教育范文下一篇:铁总信用评价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