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范文

2024-11-06

亲子教育范文(共9篇)

亲子教育范文 篇1

教育与亲子关系

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

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心”一直健康,“心”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

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你看到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要寻找他的问题,先反过来,在你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如果你看到银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

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个小孩长大以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

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地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

如何才能让一个小孩天然成长?当你成为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的时候。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这样地放任着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等等。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你知道什么对他的人生道路最好吗

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那简直是挟持和强奸。你在挟持他的生命自由,你在强奸他的心。

在那无明中,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你的小孩做过多少蠢事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在无明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你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小孩,你用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当你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他就越成为你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只有你管他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他才会越来越发展出你的生命中所没有的新的部分。

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你的“孩子”自己成长。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哦。

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些,都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这也导致他们的教育模式是这样。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呗。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过多的知识只能使一个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度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越多,他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教育你的小孩,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满。如果

你把他的头脑填得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记住保留给你的小孩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请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

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

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错误。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觉者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

我们对教育应持什么态度?将它的意义下降到最低。没有人需要教育,他们需要自我教育。

别把小孩当“人质”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瞧,家长们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了。

当一个小孩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的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心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你的“人质”?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来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教育。

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吗?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也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他。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你的爱甚 5

至和他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给予你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检点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真爱。你期待他学习好,你期待他做个好小孩,但你知道你的期待曾经暗地里带给他多少压力吗?你越期望他好,你越形成自己的压力。这对小孩的成长有好处吗?我们对我们的小孩没有期待,他怎样我们都爱他;我们尽己所能,但不要求他。这才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呢。

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在对待小孩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不是真正的爱?

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吗

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亲子关系,但存在一个所谓的亲子关系吗?

其实,整个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的投射。你与你念头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外在的关系,都是这一关系的投射。因此,严格地说,像不存在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也不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因为对一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一个外在的小孩,只存在一个内在的小孩。你对你内在小孩的态度,就是你与你外在小孩的关系。

如果你与你的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你与他的关系?处理好你与你内在小孩的关系——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你明白要点吗?家庭中出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与他自身问题的外在投射。假如你与你的小孩出现了关系障碍问题,要解决的话,请深入你的内部,发现你与你念头的关系。理解你的想法,就会调解你与他们的关系。请注意这一点,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呢。

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这是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个小孩只是家庭和社会之树上的一枝花朵,它开出了家庭或社会的优点,同时它把整个家庭或社会隐藏的毛病也给开出。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有了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出了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

原来的宇宙是没有问题的,那是一个无问题的宇宙。如果你在宇宙中发现了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心”的——而且只能是你自己的心。当心不向宇宙投射问题,宇宙怎会生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你处在一个问题重重的世界,那么,反诸向内,去探究你的心。问题一定出现在那里,是投影仪出问题了。

心就是一台投影仪,如果你在生命的画面上看见了问题存在,那么请看一看你的投影仪吧。如果你发现在孩子教育上存在问题,解决的方式一样:先看看你自己的投影仪,然后再检查别人的投影仪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之道呢。

教育孩子,就是自省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亲子教育范文 篇2

近年来,语文教材变化较大,涌现出许多版本。自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编写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最终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有五部教材: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鲁人版、粤教版。其中使用版本最多的仍旧是人教版教科书,地方版本以苏教版为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语文范文系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有79篇范文。其中古诗文3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49%;现代诗歌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5%;现代散文6篇,约占课文总数的8%;中外小说戏曲和话剧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1%;各种实用类文章21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7%;带有星号的自读文章有23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9%。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选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结构合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课程重在掌握课程结构,他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1]”而掌握课程结构,就是要理解构成课程知识系统诸多要素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也就是一门课程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此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掌握教材结构的安排,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布鲁纳还指出,为了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方法上应该运用发现法,要重视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由浅到深的编排序列进行自我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对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强调求知是主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教科书的编写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水平,采用螺旋式序列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一改旧版本每个单元范文体裁驳杂的面貌,而是每个单元的范文体裁都相同,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形态。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知识点分布在各篇文章当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是现代新诗,该单元有三课共四首诗歌,第一首较为短小且容易理解,其他三篇的篇幅依次变长,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刚入高中的学生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第二单元主要是古代文言叙事散文,共三篇范文,第一篇依然是短小精悍的范文,其他两篇的篇幅的长度和难度都逐渐增加;第三单元主要是现代写人记事的散文,共有三篇文章,写人记事散文的各个知识点散布在这些文章中。知识点融汇在几篇文章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复习和迁移;第四单元主要是现代新闻和报告文学,同样也体现了上述的编排规则。这四个单元的范文包括现代诗歌、文言散文、现代写人记事散文和实用类范文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必修二至五的教材在此基础上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以此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2]。同一单元,同一个知识主题,同一个图式。多篇在语言、结构或内容方面相似的典型例文被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学习者作为图式学习的例子,自己发现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也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一选择的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歌、小说、短小精悍的优美散文,这样的安排符合高一新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他们适应高中生活,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

二、适应发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看,语文教科书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努力编写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科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范文和其所包含的知识结构,是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设定的,既承接初中语文知识,又有所提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必修二是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设定的,以此类推每册课本的编制都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到最后达到整个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总目标。这样的范文安排和知识结构排列,使学生跳一下才能够得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古诗文占整个高中阶段范文将近一半的篇数,可见古诗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从诗歌方面来看,必修一选择了一首毛泽东的词和三首现代诗歌,用这些高中新生易于理解的范文把诗歌引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选择了7篇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古诗。必修三按照螺旋上升的形式,选择了7篇高难度的、经典的律诗,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诗歌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这种选文的安排符合学习者循序渐进展开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成功地为学习者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三、便于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学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选择范文的出发点,创设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提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范文系统[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范文在单元的安排上很有特色,每个单元都有一篇或者是两篇自读课文,一般这些课文都分布在单元的最后一篇或者是两篇(有的一篇文章包含两篇范文)。这给学习者创造了充分的自学条件。例如,必修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共三篇文章,第一篇《荷塘月色》和第二篇《故都的秋》是精读课文,第三篇《囚绿记》是自读课文。学生在精读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掌握了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拥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第三篇文章,用已经掌握的认知结构来建构其文本意义。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加深对写景状物散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释:

[1][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第39页。

[2]何更生,金艳艳:《认知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三》,学语文,2006年,第一期。

[4]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5月。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何更生,林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一[J].学语文,2005,(5).

[3]何更生,方婉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二[J].学语文,2005,(4).

[4]何更生,金艳艳.认知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三[J].学语文,2006,(1).

[5]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于淼.人教版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诗文编选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学校安全教育(范文) 篇3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所以学校安全工作不容忽视,要常抓不懈。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此外,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聘请司法人员来校讲座、图片展览、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根据当前的安全形势,间周召开班、队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为主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防自救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时时把安全记在心上,我们在校园内悬挂了许多安全警示标语。让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快乐成长。

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前,我们先制定好演练应急预案。要求全体教职工都参与活动,并且分工明确,保证演练活动的安全有序。通过演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课堂改变教育范文 篇4

——任永生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课堂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情,课堂是教育工作中天大的事情,可以这样说,教育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课堂,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课堂。没有课堂就没有教育,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就是课堂的均衡,任何硬件的均衡也不能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课堂均衡,学生才能学的均衡,所以教育发展的真正突破口在于课堂。

1、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我们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在于我们的教学条件如何优越,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构建了适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而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决定我们培养模式是否科学。我们之所以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或者说,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创新能力就很差。我们要想改变教育就必须从改变课堂人手。

2、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课堂,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中国多次的教育改革的主体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而唯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可能改变,教育就不变。所以,课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改教师,构建新课堂必然呼唤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的新教师。

3、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不能转变,我们课堂教学模式就不可能变,教师就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所以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行为转变的前提,更是新教师的标志。教师观念的改变,实质是我们能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的问题,能否在深水区中乘风破浪,把学生带到成功的彼岸,在深水区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就会在深水区中被淹没。

玫瑰与教育范文 篇5

我对教育界的窦桂梅老师非常仰慕,很想从她的身上学到点什么,我读了她的这本《玫瑰与教育》在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窦老师那质朴而真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她的教学机智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让我看到了名师光环背后辛勤的付出。她有广博的见识,有深度的思想。

当我看了《小红花的背后》这篇文章,我不得不感叹窦老师的细腻。因为,我也经常奖励学生类似小红花样的小星星,以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曾想到,这些奖励在鼓励了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也伤害了另一些无辜的学生。一串串小红花,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学生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可是对于表格空白的学生来说,则恰恰是他们难看的记录。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鼓励和抚慰。“小心轻放”孩子们的心,是窦老师对我们的叮咛。还记得我教三年级,有一次开家长会,放学后留下2个学生接待家长,我送队后刚走到教室门口,其中的一个孩子快步跑来悄悄地告诉我,“张老师,阳阳的妈妈问我们“阳阳平时在班里表现怎样,是不是很差?要不,怎么一颗星也没有呢?”我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是呀,这件事忽视了,半个学期了,一颗星也没有,作为家长心里此刻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试想如果我去开家长会,看到自己的孩子一颗星也没有,太没面子!事已至此,只能这样!我快速调整状态走进教室,很多家长正聚集在“雏鹰争张评比栏“前看着呢。整个家长会,我的心一直是忐忑不安的。会后,我就开始回想孩子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班里64个孩子,这个孩子确实很讨厌,整天不写作业,经常上其他课时捣乱,还经常与同学打仗,与家长沟通也没有什么效果,整天给老师添麻烦,想到这里,我心里很坦然,没有星活该!静下心来细想想,难道这个孩子真的一点优点没有吗?孩子早晨来得很早,主动打扫卫生,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这不都是优点吗?时间长了,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多了,孩子可能习以为常了。想到这里,真感激孩子的大度,老师这么批评他,他对老师还这么热情。对孩子的伤害以不言而喻。从那以后,我工作更加地细腻,细心捕捉孩子的每个闪光点,尤其是特殊生。正如窦老师所说,要轻放“孩子的心”!

李范文:不了西夏情 篇6

虽然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但李范文并没在家安享天年,依然是忙忙碌碌,一天只睡5个小时。去年,他出任刚刚成立的宁夏社会科学院国际西夏学研究所所长;今年,他又重新修订了《夏汉字典》。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正在国庆假期中的他还忙着为一部书稿写序。

“我的工作就是研究西夏绝学,风险很大,直到现在还在风险的道路上艰难爬坡。”李范文用这句话,引出了他48年探秘西夏文明的故事。

结缘西夏

1932年,李范文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直到现在,他的普通话里还带有乡音,与宁夏人的普通话迥然不同。

祖上本是杏林人家,李范文的父亲却改做了乡间教师。因家境贫寒,李范文的高中是在西乡县乐育中学半工半读中完成的,一边读书,一边在图书馆当管理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中央政府于1950年6月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即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1952年,学院正式开始招生,李范文成为第一届本科大学生,在民族语文系学习安都藏语。

大学三年级时,李范文在图书馆里偶遇世称“天书”的西夏文字,“自己当时就被那些西夏文字笔画繁复的优美深深吸引了。”李范文说。

西夏文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复,看似眼熟,细看又一字不识。李范文后来得知,西夏文字是公元1036年由野利仁荣创制的,西夏灭亡后仍保存了300多年。西夏文字少有人识,被称为“天书”,西夏学也被认为是一门“绝学”。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把已建设数十年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使该校汇集了一批大师级的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语言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其中,语言学家王静如也在其中。王静如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就是对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

李范文想跟王静如先生学习,他找到当时的院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院领导没有同意,说西夏文属于偏门,现在还是先把专业学好再说。

大学毕业后,李范文继续在中央民族学院读研究生,专业是民族学,师从费孝通,林耀华等名师。这依然与李范文所向往的西夏学有一大段距离。读研期间,李范文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西夏文研究上,在他看来,掌握西夏文字,是打开神秘西夏王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对于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李范文曾与同学有过讨论。他的同学认为,由党项族在贺兰山麓建立的大夏政权,虽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位置,但毕竟是中国数千年文明长河里泛起的一朵小浪花。研究西夏文乃至西夏历史,能在学术上取得多少成绩,做出什么贡献,还需要好好考虑,不能冲动。而李范文认为,正因为西夏历史不起眼,国内许多学者对其研究不足,才更有研究价值。如果说西夏学没什么研究价值的话,为什么日本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它的研究,出版了那么多学术著作?李范文下了决心,西夏学我搞定了。

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后,李范文先后6次打报告,要求去宁夏。其实,此时的李范文对宁夏的情况一无所知,以前也从没到过银川,只是觉得银川是西夏的故都,宁夏是西夏的发源地,研究西夏史当然是近水楼台了。院领导劝他说,这个问题你要想周全了,再跟家里好好商量一下。去宁夏容易,出了北京,再回来可就难了。李范文坚定地说,我考虑好了。

“当时我已有一个温暖的家了。妻子听说西北很荒凉,特别是宁夏,更是落后,就和我离婚了。”李范文说。

梦想依旧

“现在的银川,高楼大厦林立,柏油马路宽阔,很漂亮。但在当时,银川连一座楼房都没有,到处是一片荒凉。更叫我大失所望的是,这里虽是大夏的发祥地,但既无研究机构,也无研究资料。”李范文只好暂时到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前身)历史系从教。千里迢迢来到宁夏,却不得不弃熟从生,向学生教授世界史,这与他的初衷相去甚远。

到银川后,李范文抽时间来到向往已久的西夏王陵。形制依稀的陵区破败不堪,荒草丛生的寂寞土冢,除了偶尔有经过的羊倌和羊群,再看不到任何东西。西夏文字在哪儿?如何进行研究?一个个疑问涌上李范文的心头。那一刻,李范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了一个错误。短暂的失望过后,李范文终于明白,自己注定只能做一个西夏学研究的拓荒者了。

那是一个全中国都处于饥饿的年代。有一次,单位组织上贺兰山,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让大家采榆树叶充饥!即使这样,李范文依然硬撑着钻在资料室做研究,终于写出了《中国历史问题研究论文集》。这是宁夏大学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揭开了李范文日后从事西夏学研究的序幕。

当时,比饥饿更可怕的是政治运动。“越是贫困的地方,越是左。除了全国性的运动,宁夏还自创了两个土运动,其中一个是反坏人坏事。张贤亮的小说中写到有人饿不过,偷吃一个馒头就被打成了‘坏人’,这绝对不夸张。”回忆起那段历史,李范文慨叹不已。

“文革”开始了,李范文是一个头上带着右派帽子的人,自然少不了被揪斗、挨批判,甚至被造反派打得鼻青脸肿。后来,他又被发配到宁夏固原县安家落户。

在农村长大的李范文,倒是很快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我搞实验田,同样条件下,我种的土豆就长得大,种的玉米棒子就长得粗,效果很明显,很多人都来参观。如果不是归队搞专业,一直坚持下去,没准能搞出点名堂。”李范文说。

在固原,李范文住的窑洞只有4米长、1.5米宽。他把一个破包装箱架在炕前,算是写字台。每天晚上,就趴在这个箱子上,摘抄卡片。几年下来,竟初步完成了西夏文字的收集工作,累计做了两万多张单词字例卡片,并用四角号码做了编排。这时,一个梦想渐渐在李范文心中形成——编纂一本《夏汉字典》。

田野考察

197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中国历史博物馆时,见到一些西夏文献,就询问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现在还有没有人懂这种文字?”当得知只有一,两位老人懂时,周恩来当即指示,一定要有人学习这种文字,不能让它失传。

这年3月,宁夏文化代表团赴京参观,王冶秋对代表团说:“宁夏是西夏文化的发祥地,你们要研究西夏文化,要有人学习西夏文字,研究西夏历史,填补这个空白。”

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加强西夏学研究,1972年5月,李范文归队调入宁夏博物馆,紧接着就被派往北京,跟随西夏学专家罗福颐学习西夏文。

1973年5月的一天,北京火车站走

出了一位抱着一只大木箱的中年人,他便是阔别北京13年的李范文。木箱子里装的全是李范文做的西夏文单字卡片。

罗福颐被李范文的真诚与迫切所感动,慷慨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西夏文献全部借给了他,其中有俄罗斯学者聂斯克的《西夏语文学》、罗福成先生的《同音写本》,以及他自己撰写的《西夏字汇集》。

如获至宝的李范文,废寝忘食地读,夜以继日地抄。为了不影响同屋人休息,他索性把桌椅搬到走廊。当时正值酷夏时节,楼道当然没有电扇,李范文索性只穿条短裤,汗水模糊了眼睛,就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捎带着赶一赶飞舞而来的蚊虫。

在北京求学半年的时间,李范文不仅从罗福颐先生那儿受益良多,更是有机会饱览了国内外研究西夏文的书籍,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的11月,从北京回到宁夏的李范文,来到西夏陵墓挖掘现场。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地面原始遗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金字塔”。9座帝陵,214座陪葬墓,依山按年代排列开来。每座陵园都有碑、亭,阙、角楼、台、献殿等建筑。因战乱毁坏,风沙湮没,发掘工作非常艰难。

李范文不是搞考古的,他只能在挖掘现场干点诸如管理民工及后勤等杂事。每天忙完份内的工作,他就全身心投入自己想干的正事上——耐心地在一碑一石,一砖一瓦里探寻着丝丝缕缕的神秘信息。

当时西夏陵墓区共发掘出帝陵1座、陪葬墓4座,清理帝陵碑亭2座,共出土残碑3272块。李范文选了其中824块进行考证。他对这些残碑做了大量的缀合工作,其中如寿陵篆额,由于数量少,字形特殊,容易缀合,被李范文复原译出。但大量的残碑却很难复原。

残碑文字虽然支离破碎,但却是少见的西夏原始史料,对研究西夏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李范文通过对残碑的考证研究,认为早在西夏政权建立前两年的1036年,开国皇帝李元吴即命其大臣野利仁荣造西夏文字,三年而成。当时由“蕃学院”、“汉学院”传授西夏文,西夏国的往来文书上都用西夏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这一结论推翻了早先一些学者认为的西夏文化源于中亚细亚、独立发展、自成一体的观点。通过考证,李范文还纠正了汉文史书的一些误记,并指出“风角城皇帝”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吴。

那几年,李范文吃住都在西夏王陵。孩子放寒假,9岁的大儿子和4岁的小儿子来看他,夜里狂风大作,吹的帐篷几乎飞上了天。帐篷外,能隐约听到野狼的嚎叫。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钻到父亲怀里。好不容易天亮了,父子三人耳朵里、鼻孔里、头发里都是沙土。想擦一下,毛巾冻得硬邦邦。从此,孩子对工地充满了恐惧,再也不来看他了。

李范文每周回一次家,从家里带一缸子咸菜,每天就着白水煮面条吃一周。有一天,他晕倒在工地上,接受检查时医生大吃一惊,近乎1.8米的李范文,体重只有50公斤,血压高压80,低压50。医生严厉地告诫他:你这样下去会累死的,必须马上补充营养和休息。

70年代,能用什么来营养呢?李范文的妻子杨圣德一狠心,先后将家里养的14只下蛋鸡——为给4个孩子增加营养而养的——都杀了,熬鸡汤给他增加营养,才慢慢让他恢复了元气。

“在他心里,除了西夏别的什么都不重要,包括他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妻子有时候也会忍不住这样抱怨几句。

字典问世

在日夜陪伴西夏王陵那几年,李范文对3270块残碑逐一进行考释,整理出近6000多个西夏文字,基本完成了《夏汉字典》的初稿。

1976年,“文革”阴影未消,一个右派分子要出书,谈何容易?《夏汉字典》在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文物出版社辗转往返,直到1 979年,文物出版社总算愿意考虑出版。就在李范文万分喜悦,赴京商谈出版事宜时,却被告知《夏汉字典》书稿未拟定西夏语音体系,也未全部引用西夏人撰修的《文海》一书,不能出版。

为了弄清西夏语音体系,李范文沿着党项人迁徙的路线赴四川、甘肃等地实地考察,记下了近5000个单词,搜集了200多条例句,设法搜寻“西夏语”产生和发展的线索。

随后,他又用5年时间潜心研究西夏人所著的韵书《同音》,于1985年完成了70万字的《同音研究》。接着又用了9年的时间,完成了50万字的西夏词书研究专著《宋代西北方音(蓄汉古时掌中珠)对音研究》。这两部研究西夏语音韵的专著一经问世,立即引起海内外西夏学界的高度关注,并被誉为“中国西夏学研究的双壁”。这两部著述的完成,还使得《夏汉字典》更加充实而缜密。

但是,为了《同音研究》这部书,李范文几乎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

1984年,日本西夏学专家西田龙雄教授到宁夏访问,李范文骑车去宁夏宾馆安排工作时,被另一个骑车人撞倒。对方连人带车压在他的身上,致使他的股骨骨折,被送进医院做了手术。术后躺在床上的李范文,惦记着未完成的书稿,忍着痛坚持写作。为了能坐得稳一些,他让家人把他绑在床头,膝头放着一块写字板。就这样,在养病的半年里,他写出了《同音研究》。后来发现,手术很不成功,医生打的七根三叉钉,坏了六根,股骨头坏死。从此,李范文再也不能平稳行走。

1997年10月,李范文编撰的1 50万字的巨著《夏汉字典》终于正式出版了。全书不仅从字形、字音,字义和语法各个方面对6000个西夏文字进行了全方位的注释,而且还用汉、英两种文字进行释义。《夏汉字典》的问世,搭建起了古代西夏语言文字与现代语言文字的沟通桥梁,被学术界誉为是打开西夏文献宝库的金钥匙。

在宁夏召开的《夏汉字典》首发式上,时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张怀武先生讲了一段堪称经典的话:“令我感叹和感动的是两个数字:一个数字是25年——25年,对人类历史长河而言,短如弹指一瞬,但对个人而言,却漫长而宝贵。范文先生把一生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另一个数字是150万——有人作过计算,说一个人什么也别干,就是从早到晚数,150万字也要数30多个日日夜夜!25年和150万宇这两个数字,已完全可以表现出范文先生为西夏学所付出的艰辛,甘苦和他锲而不舍的全部精神了……”

荷兰汉学家杨虎嫩教授在《东方学研究》发表了题为“《夏汉字典》——国际西夏学界期待已久的一部大型工具书”的文章,称“《夏汉字典》堪称一项具有里程碑式的学术成就。”

96岁高龄的旅日华侨马晋三,被李范文的为人治学所感动,挥毫赋诗:“西夏十王二百年,奇文异字号通玄;千秋音义人难解,留待先生众钞全!”

文献归来

20世纪人文科学有三大最为瞩目的发现,除人们已熟知的甲骨学、敦煌学外,还有近年来才渐受关注的西夏学。

国际上将西夏学真正的研究开端界定为1908年到1909年间,以科兹洛夫在内蒙古黑水城获得8000余件西夏文书并运藏到彼得堡为其标志性事件。

1908年,俄国的科兹洛夫在中国的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古塔中盗掘了大量西夏文献和文物,仅文献就有数千卷之巨,其中绝大部分是西夏文文献。这批文献被席卷到了俄国,至今仍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和冬宫博物馆。

1914年,英国人斯坦也来到黑水城遗址寻找发掘,将不少西夏遗物带到了英国,藏于大英博物馆。

1923年冬天,美国人华尔纳也来到了黑水城遗址。他只挖掘到几件壁画残片、三只破损的陶罐、几十枚钱币。

继华尔纳之后,日本人的足迹也出现在这片荒凉的古城废墟上,但日本人对前去探宝的具体情况守口如瓶,秘而不宣,其内幕至今不为外人所知。

大量文献的流失,导致了“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的现象。

李范文通过各种渠道,为流失海外的黑水城西夏文献在国内的出版,做着各种艰难的努力。1 988年苏联学者克平到宁夏谈判《俄藏黑水城出土文献》出版问题,李范文将自己4个月的工资借给他,结果搞得自己生活十分拮据。

与此同时,李范文也在为英藏黑水城文献的出版而努力着。他的学生胡若飞,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德国辗转英国,寻访散失在海外的西夏文献。胡若飞得到英方收藏单位的帮助,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英藏黑水城文献的整理工作,带着20盒珍贵文献资料的微缩胶卷,回到西夏故地。

2002年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提供30万元资金,正式启动了整理英藏黑水城文献科研项目,李范文作为顾问指导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微缩胶卷的内容,同时被翻译并转为电子化的表现形式,可供任何一位西夏学学者查阅和研究。

如今,李范文居住的依然是20年前的旧楼房,房内的摆设也是20多年前的,其中一套家具是出访俄罗斯回国时用护照在北京友谊商店买的。一间小小的书房,被他命名为“卧薪斋”。

“有人把李元吴和陈水扁联系在一起,说我在为分裂唱赞歌。我想不通!有时候也发牢骚说不干了。但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你不干了,你一天觉都睡不着你还得干!”李范文激动地说。

“我是一个快80岁的人了,也想安安静静过一下平常人的生活。”但是,这种想法对李范文来说无异于一种奢望。

从《夏汉字典》出版至今11年,西夏时期仅有的7部《字书》,《辞书》和《韵书》,李范文一个人就研究了6部半。《夏汉字典》经过不断修改、补充,已知的西夏文字都被他考证出来,绝大多数西夏文字的译文、读音问题也已解决。

教育策划书范文 篇7

策划者:屈晶

谢娜 时间:2010-6-18

目录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目的三、活动主题

四、活动口号

五、活动对象

六、活动准备方案

七、活动实施方案(具体活动以历史剧表演大赛为例)

八、资源需要

踏入了大学校园,我们的生活不再是单调的学习为主,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活动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日益丰富。踊跃参加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我们系也紧跟浪潮举办各式活动,但学生们参加的积极性较低,生活比较单调。

二、活动目的提高历史系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将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同时力争改变历史系学生在学校学生心目中积极性低的现状。

三、活动主题

提高历史系学生参与学校和系里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口号

抛开繁琐的束缚,展示自我风采!。

针对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其意义性,我们此次活动的对象是历史系全体学生,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

六、活动准备方案

1.在同学中展开问卷调查,咨询同学们喜欢的活动类型,增加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以力争做到举行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要求,提升他们参与的主动性。

问卷调查表如下:

1.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活动?

A联欢B辩论C演讲D运动比赛E曲艺

2.你希望活动安排在什么时间?

A周末B 课余时间C假期(五

一、清明等)D自选

3.课余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

A看书B上网C听歌D绘画E运动

4.是否喜欢活动与本专业结合?

A是B否

5.你希望活动在什么地方举行?

A教室B多媒体教室C校外

6.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奖品?

A奖状B 学习用品C书D生活用品

2.加强活动的宣传力度,组织各班班委深入学生内部向他们讲解活动的相关内容,拉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建立历史系的网站,注册学生信息,一方面起到宣传通知作用,及时通知学生最新消息。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平台,畅谈自己对活动的建议和看法。

4.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一些在学生中有威望,与同学关系融洽,调动能力较强的学生。

5.活动的时间安排要恰当,避免与学生的课程安排相冲突,同时尽量避免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

6.争取任课老师的配合,和老师协商利用活动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7.努力争取赞助,为活动的举办和丰富提供资金,让活动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经过调查与讨论,我们决定改变以往单一固定的活动模式,采取自编话剧这一新颖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七、活动实施方案(具体活动以历史剧表演大赛为例)

1.联系各班班委宣传此次活动。

2.报名要求:自由组合,人数不限,表演内容需要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可进行创新改编)

3.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1日

4.抽签时间: 2010年10月18日(抽签决定表演顺序)

5.比赛时间:2010年10月19日

6.比赛进程:

①主持人致辞并宣布比赛与评分规则。评分标准为:选题符合要求(2分)服装道具(2分)表演(4分)创新(2分)。最终结果包括

两部分:评委的平均分加上大众评审团的投票的额外分数。②评委入场。评委成员包括:老师一名,学生代表两名,文学院影视文学专业学生两名,设大众评审团(系里抽出30名学生)。③开始表演。学生进行表演,完毕之后评委打分。下一场节目之后宣读上一场比赛成绩。所有节目表演完毕,由大众评审团进行投票,每人一票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④宣布比赛结果。

⑤颁奖。

⑥活动中进行现场录像,并将其刻成光碟。

八、资源需要

人力资源:

活动的组织者:系学生会、主持人

物力资源:

奖品:书、比赛光碟

论文:教育叙事(范文模版) 篇8

一、爱的教育

我是一名高中体育老师,其实社会上普遍认为体育老师不重要,孩子上体育课时想玩就玩会不想玩就待着,不会惹出大麻烦,体育老师也不会太追究什么,其实这都是大家对于体育老师的误解,我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我努力记住每一位同学的姓名,我努力叫出每一个同学的姓名,我这样定义我的作用:体育课能够让总是坐在班级学习的孩子走出枯燥的学习状态,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能让不爱学习的孩子在体育课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每一个孩子阳光自信的生活,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我在课堂上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只要努力都能完成的,一些运动的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有一名学生天生的残疾,走路很慢很慢,严重失去平衡性,从小到大体育课是他望尘莫及的,第一天上体育课就有学生和我说班级有一名同学长期请假,我问明情况后,找到了他,我们聊了很多,他和我说:“他很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上体育课,可是我能干什么呢?我只能是大家的累赘。”听了孩子的话,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怎么帮一帮他,实现他的愿望,让他感觉到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人呢?我思前想后,决定每节体育课都要求他来参加,并且交给他“点名”的任务,帮助老师记录出勤人员,并且单独设计他能完成的动作,多关注他一些,给他除了父母外老师的爱,我发现我不仅让这名身有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快乐,也让其他孩子懂得了关心和帮助。

二、宽容的教育 我认识一名同学,他的情况很特殊,从三岁开始父母就离婚了,由奶奶一手带大,他奶奶说:“从三岁开始,我就没看见他笑过。”孩子非常自闭,我和他接触时也是沉默时多,他从不想与人沟通,发生过几次逃学情况,更有甚者在运动会期间自作主张不参加班级检阅,不参加他报的100m比赛,针对这样一个自闭的,缺乏责任感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和班主任沟通商量,不能按照旷课记过处分,这样他就会感觉到生活更加灰暗而自暴自弃,但是一点惩罚没有又不可以,这样他无法认识到自己做事情的错误性,思前想后我与他的班主任老师一起决定:首先请他奶奶带着他来到学校,我们一同和他讲,但避免说教,大概这样沟通:“孩子,你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你为什么这样做呢?你想过班级检阅缺了你,也许就不成方阵了呢?你有没有想过100m你没跑咱们可能少 得一个奖状而排不了第三名了呢?”他说:“老师我什么都没想,就是出去溜达去了。”我试图引导他:“孩子,你是不是觉得你对于班级来说不重要?你在与不在都不会有人知道,你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老实告诉你,你很重要,检阅你没来我很伤心,我等你到第二天你都没来,100m都说你跑得快,我期待着你能给班级带来荣誉,可是你没来跑,我们充满期待,你却是个逃兵,毫无责任感。”我想话点到为止,不要说太多,其实孩子缺少爱,缺少关注,让奶奶领他回家,写2000子的检讨,自己写,要写的深刻,才能回来。第二天,他回来了,检讨书写得很好,他奶奶说:“昨天回家很开心,状态挺好。”我想也许是我的某些话触动他了,虽然我是一名体育老师,但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跑,更容易与他们交流,可以帮助班主任解决问题,有时宽容比严厉的惩罚更能触动孩子。

三、重视学生的每一个要求 有一次发生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也懊悔不已,学校举办女子 “校长杯”排球赛,我教的班级有六名女生很喜欢打排球,并想通过这次比赛为班级拿荣誉,多次想让我给她们指导指导,可是我都因为有事而耽误,在最后二三名的比赛中,输了,后来有名女生和我说:“张雪都哭了。”我知道后,后悔不已,即便我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哪怕十分钟,去在意孩子,在意孩子的小小的要求,就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她们实现目标,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我开始在意孩子的每一个要求,努力满足他们,孩子们和我靠的更近了。

四、做好班主任的协助员

看到班主任很辛苦,我们这些科任老师也是很希望帮助班主任老师分担,我发现现在的高中生没有养成迅速站队,跟着节奏跑步的素质,在体育课上我有意识的培养体委,教他如何组织站队,如何快速将整个队伍整理好,我训练我所教的班级5分钟集合,超过五分钟就要罚跑,经过我的训练,同学集合的速度大大提升了,跑步的整齐程度也加强了,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五、面对问题学生

我教过一个学生,那是高一的时候,学校要求去体育管里上体育课,学校要求必须带运动鞋,去管里换,可是有一个班级一半以上的人都没带运动鞋,我感到很生气,开始立正站,我开始训话,这时我听到有一名男生嘴里嘀咕着:“这老师,净事。”听到后非常生气,把他单独叫出,这时正巧班主任来了,我将此事告诉了班主任,并说:“这件事一定要经过政工处理。”过后这个孩子的母亲来找我,和我进行了深入交谈,她说:“孩子不懂事,让老师操心了,这孩子,自从他爸爸死后便不太会笑了,处处对人有敌意,想问题偏激,希望老师原谅他。”我说:“孩子不懂事,我们老师都会原谅的,但是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引导他阳光生活。”了解了孩子身后的故事,我开始试着和他沟通,我们平等的交谈,心平气和的交流,我带着他一起打球,引导他正面的想问题,他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付出没白费,我想和孩子多交流,多接触,多走进他的内心,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与学生们一起成长

其实老师和学生是一同成长的,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紧张中又带着期待,和那些刚进入学校的孩子一样。我们和学生一起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技能。学习是相互的,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譬如情感和品性等方面,在很多事情上他们比我们更加勇敢一些,会更加直接明白的表达他们想说的话,对待同学也是很友爱、包容、团结。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男生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摔伤了腿,他的同学立马就带他来办公室找我要急救箱,给他清理伤口,上药,缠绷带,比我的手法都要好。运动会的时候和他们一起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看着那些拼搏的孩子们,团结一致的班集体,我觉得我的学生们真的让我看到了很多积极美好的东西。可能他们之中有的拿到了奖牌,有的并没有,但是他们依旧很乐观的告诉我:“老师,我们明年一定能赢!”我们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工作经验在不断的积累,教学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的精进,监督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方面进行辅导。可以说,我们和学生一同成长。作为一名老师,我很高兴,我喜欢我的职业并为这个职业感到自豪,我喜爱我的孩子们,更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工作中和孩子们发生了很多很多令我难以忘记的事情,有快乐的、难过的、兴奋地、苦恼的,都促使我不断的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排解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忧郁,为他们解答人生的困惑,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也许工作中我也会感到疲惫和痛苦,但也时时会感到幸福快乐。希望在孩子回忆高中生活时,我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能够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抹阳光。

教 育 叙 事

高考真题中的写作范文 篇9

许多同学参加英语考试,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没有了汉英词典,又怎么也想不出该用什么词汇和句型。高考的时候就更是急煞人。其实,考场上就有现成的范文,而且不只一篇。你甚至可以光明正大地看这篇范文,而不会被当作作弊,因为这范文就是阅读理解里的文章。那这些特殊的范文又该怎么来用呢?下面我们将结合2005年全国卷II的书面表达真题,一起从词汇、句型、语法、文章结构几个方面来“copy”真题。

附:2005年全国卷II的书面表达真题

假设你是李华,最近国内一家英文报纸正在讨论北京动物园是否应迁出市区。以下是你所在班级讨论的情况。请你给该报写一封信,反映讨论结果。

√ 赞成迁出

1. 游客多,交通堵塞

2. 郊区环境好

× 反对迁出

1. 建于1906年,中外闻名

2. 搬迁易造成动物死亡

(此题的详细评析可见孙利民载于本刊2006年1-2月合刊的《2005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评析》)

◆词汇

一篇文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的丰富与否。表达是否多样往往决定着你的得分。大多数同学都苦于词汇贫乏、词不达意。比如:“增加/减少”这对概念,很多同学冥思苦想之后,仍不能脱离“increase / decrease”这两个词。其实,如果在阅读时用心积累就会发现,这样的表达俯拾皆是,尤其是在高考阅读的真题中。例如:this figure shoots up(2001年全国卷)/ a huge drop in the number(2002年春季卷)。再比如,很多同学在表达某种状态持续的时候,从来都是不假思索地写出“be still....”,但如果在阅读时多留心,就会发现有“remain”、“keep”这种看上去很简单,但却很“出彩”的词。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下面就试以连词和动词为例,看如何利用阅读理解的真题应战2005年的书面表达题。

连词

没有线,再好的珍珠也连不起来。很多同学的作文不够流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连词。殊不知在阅读真题的语篇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连词,比如表示转折的:however、yet、though、unfortunately、instead of;表示因果的:as a result、 therefore、hence、thus;表示并列的:together with、meanwhile、at the same time等等。

(该部分的扩展阅读可见朱葵载于本刊2006年3月号的《巧用“过渡”攻克写作》)

动词

动词是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确把握动词,写出“The Beijing Zoo, built in 1906, enjoys a history of 100 years.”这样优美的句子呢?看看下面的仿写就知道了。

1) 原句:A growing number of scientists are seriously thinking about it. (NMET 2001)

Careless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lack of consumer demand for environment friendly produc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ollution problem. (NMET 2002)

仿写:A growing number of visitors to the zo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eavy traffic jams.

2) 原句:The relationship develops until the two partners cannot manage without each other. (NMET 1996)

仿写:The zoo itself develops until it cannot manage without move.

◆句型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句式的多样性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有一些固定的句式,如:it 引导的强调句、双重否定、插入结构等,可以用在许多陈述句上面。如果作文中错落有致地出现几个特殊句型,文章马上就会上一个档次,高分也就近在咫尺了。

It引导的强调句

It引导的强调句,强调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宾语和状语等多种成分。下面我们就结合出现在历年高考阅读真题中的强调句来造句:

1) 强调主语

原句:It is social conditions that make people tell lies. (NMET 1998)

仿写:It is the zoo that should be moved out of the city.

2) 强调时间

原句:It was only after he had spent several nights digging around the cross that he decided to write to Kit Williams to find out if he was wasting his time there. (NMET 2002)

仿写:It was in the year of 1906 that the zoo opened.

3) 强调地点

原句:It was there that he made one of his most famous discoveries. (NMET 2002)

仿写:It is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the zoo, built in 1906, is well-known.

(该部分的扩展阅读可见赵敏载于本刊2006年1-2月合刊的《强调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双重否定

双重否定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常见句型,以否定的形式加否定的词语来表示肯定,从而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一起来看下面的句子。

1) 原句:John and Jim are not unusual people. (NMET 1998)

仿写:Moving to a better place is not an unusual way of development.

2) 原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 (NMET 2000)

仿写:The Beijing Zoo is not unlike other parks that could hardly st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visitors.

3) 原句:It wasn't unusual to hear a man say he didn't know his friend's marriage was in serious trouble. (NMET 2001)

改写:It wasn't unusual to hear a man back from the zoo complain about the traffic jams on his way there.

平时不妨通过阅读积累这样的模版句,写作时直接套用就可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语法

通过阅读掌握的语法是在具体语篇中的语法,是鲜活生动的语法,是可以有效借鉴到写作环节中的语法。如虚拟语气,一旦灵活运用到写作当中,就会起到非常好的表达效果。在2001年全国卷阅读理解真题的文章中,曾经有这样一句:If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d lasted, English today would be close to German. 实质上无非说的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今日的英语已经和德语相差很远了。”我们如果通过阅读掌握了这个句子背后的语言点——虚拟语气,不妨用于书面表达中,仿写如下:

1) If the zoo had originally been built outside of the city, it would be far less famous.

如果当初动物园就建在城外的话,它也不会这么有名气了。

2) If the situation had lasted, the school would be a less interesting place.

如果(减负之前的)情况持续的话,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也不会这么有趣。(可用于NMET 2001)。

3) If Ah Fu had not saved her life, I would have lost my little sister forever.

如果不是阿福救了她,我就会失去我的妹妹。(可用于NMET 2002)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只要同学们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掌握复杂的语法现象,并用到写作中来。

◆结构

英语是一门对逻辑要求很严的语言,而逻辑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结构和顺序。例如平行结构是英语中很常见的一种结构套路,两根主线平行发展,就像俗语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001年高考全国卷阅读理解的E篇是一篇关于男女友谊的文章,大量使用了平行结构,其中有一段涉及到对比、对照的段落如下:

"In general," writes Rubin in her new book, "women's friendships with each other rest on shared emotions and support, but men's relationships are marked by shared activities". For the most part, Rubin says, interactions between men are emotionally controlled — a good fit wi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of "manly behavior."

如果我们加以模仿和改写,2005年的这篇书面表达就可以这样来写:

In general,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ve to the suburb rest on a more agreeable environment, but the weak points are marked by probably animal death during the very project. For the most part, to keep the zoo still in its present location is emotionally welcomed — a good fit wi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of "a zoo with a long history in our city."

套用经典教材New Concept English前言中的一句话“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仿写就好比书法中的描红,将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因此,一定要在阅读,尤其是精读历年高考真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多读、多写、多模仿。让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在考场上拿来应急的法宝,而更应是一种培养写作能力、让自己写作更出色的好办法!

上一篇:六年级上比的复习教案下一篇: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