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

2024-09-18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共10篇)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 篇1

教 学 设 计

授课单位:和平区 授课教师:王东 授课班级:一年级三班 授课内容:跳跃与游戏

(一)一、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运动的方式方法。依据“阳光体育,快乐运动”的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以及课堂形式,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喜欢亲身投入到运动中去,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体育娱乐中跳跃是最基本的动作之一。单双脚跳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跳跃教材室友一些基本的跳跃动作方法和游戏组成。通过学习跳跃动作和游戏,锻炼身体,初步学习一些基本的跳跃动作方法和简单技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踏双落,连续跳进 教学难点:连续踏跳,轻巧落地

五、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预计6min)

本课以韵律操作为开始,达到初步热身的目的,为全课做好准备

设计思想:以韵律操带入课堂,使学生达到热身的效果,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性损伤,并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基本部分:(预计23min)

一、通过模仿游戏来导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内容学习打下基础,为课堂引出主题,使同学初步认识跳跃的基本动作,初步亲身体验跳跃

二、学习单脚、双脚跳跃动作,提高对跳跃技术动作的掌握,对跳跃技术有重新的认识。学习过之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加强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采用反复法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吸收学习内容。学习过,练习过后需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自身检查与同学评价来发现不足并提高

三、结合同学们已经掌握的技术应用到游戏中去。在实践中找到乐趣,使同学更有兴趣的进一步去学习,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将刚刚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学习的成果,又可以深刻的掌握。

设计思想:由浅入深的去探索学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再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去练习,掌握。(3)结束部分(预计11min)

1、放松:放松操练习

2、小结:依然有同学不能完美做好跳跃的动作,通过课下练习解决

设计思想:通过放松操减轻学生身体负担,使学生在忙碌劳累的一节课过后得到放松。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接力游戏

1. 单足跳过标志筒的接力比赛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 每名学生用单足跳绕过15米外的标志筒, 返回与下一名学生击掌交接, 下一名学生继续, 以此类推。最后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每犯规一次加罚3秒的时间。

2. 单足跳过标志筒后跨步跳返回的接力比赛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 每名学生采用单足跳跳到15米外的标志筒处, 返回时采用跨步跳, 在起点与下一名学生击掌交接, 下一名学生继续, 以此类推, 最后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每犯规一次加罚3秒的时间。

3. 累计单足跳次数的接力比赛 (见图1)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 每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相距15米的线后, 由第一名学生开始单足跳跳到对面线后, 与队友击掌交接, 再由第二名学生从线后开始单足跳跳到对面的线后, 以此类推, 把比赛过程中每名学生在15米距离内单足跳的次数累计相加, 总数最少的队伍获胜;每犯规一次加罚2个。

4. 累计跨步跳次数的接力比赛

比赛方法同上。

二、远度游戏

1. 原地单足跳的远度比赛 (见图2)

每名学生由单脚支撑开始, 用支撑脚起跳跳到沙坑内, 当支撑脚落地后, 测量远度;落地时应为单脚 (起跳脚) , 双脚同时落地视为无效;每人三次机会, 取最好成绩。

2. 助跑单足跳的远度比赛

每名学生由助跑开始, 起跳脚起跳后单脚 (起跳脚) 落地, 测量远度;双脚同时落地视为无效;每人三次机会, 取最好成绩。

3. 助跑跨步跳 (两步) 的远度比赛 (见图3)

每名学生由助跑开始, 起跳后做两次跨步, 最后单脚 (起跳脚) 落地, 测量远度;双脚同时落地视为无效;每人三次机会, 取最好成绩。

4. 立定三级跳远的远度比赛

采用立定三级跳远的规则。

5. 三级跳远的远度比赛

采用三级跳远的规则。

三、耐力游戏

1. 原地弓箭步跳的次数比赛

原地做弓箭步跳, 双脚起跳后离地高度不低于5厘米, 低于5厘米视为无效, 每人一次机会, 单位时间内次数最多者获胜。

2. 原地双腿触胸跳的次数比赛 (见图4)

原地双脚起跳, 起跳后双腿屈膝触胸, 未触胸视为无效, 每人一次机会, 次数最多者获胜。

3. 原地单足触胸跳的次数比赛

原地单脚支撑开始起跳, 起跳后支撑腿屈膝触胸, 未触胸视为无效, 每人一次机会, 单位时间内次数最多者获胜。

四、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1. 接力比赛时竞争激烈, 教师要保证比赛场地不可太光滑或有小石子, 避免学生滑倒受伤;

2. 远度比赛场地应选择在沙坑内进行, 这样既保护学生的脚踝又便于测量跳远成绩;

浅析跳跃游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跃游戏;重难点;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好动的特点让跳跃动作广泛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像单脚跳与双脚跳都是最基本的跳跃动作。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较多,身体发展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肌肉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身体协调性也不是太好。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有效的跳跃游戏活动,组织小学生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一、跳跃游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与其他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难度最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给跳跃游戏教学带来了较多困难。

1.学生没有掌握基本跳跃动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进行培养。掌握基本跳跃动作,是跳跃教学的第一步。许多小学生好动,喜欢蹦蹦跳跳,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掌握了正确的跳跃方式。事实上,许多小学生都没有学会正确的跳跃方法,只是选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进行跳跃,并且在跳跃中,很少顾及到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这便留下了安全隐患。

2.双脚起跳与落地是一个教学难点。在成人看来,双脚起跳与落地没有难度可谈,但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不足,并不能很轻松地完成双脚起跳动作。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还要重视学生的安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跳跃游戏教学方法

利用游戏活动组织小学体育教学,让小学生习得跳跃的技巧,有利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跳跃游戏这个活动。

1.应用模仿动物游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跳跃技巧。引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单脚跳与双脚跳的技巧,对于跳跃教学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单纯地让小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并不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地融入跳跃学习中,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开展模仿小动物跳跃的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机或者计算机给学生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当学生听到一种叫声,要快速反应出是哪种动物,并通过模仿动物跳跃动作来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游戏不仅具有形象性,更具有竞争性,有利于小学生好奇心与好胜心的调动,能够促进小学生快速掌握跳跃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尊重与爱护他们的同学,有学生摔倒,要告诉其他学生将他们扶起,并询问摔倒情况。

2.利用角色扮演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双脚起跳方法。双脚同时起跳与快速落地,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让小学生在角色中喜爱体育学习。教师可以利用青蛙与小兔子比跳远的方法,让一组小学生扮演小白兔,一组学生扮演小青蛙,促进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双脚同时起跳练习,让体育学习更有乐趣,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性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的方法开展跳跃教学,让小学生在快乐的体育学习氛围中掌握正确的跳跃技巧,这有利于小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跳跃技巧掌握程度的加深,最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一军.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

《原地运球及跳跃游戏》说课稿 篇4

城镇四小

王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

上午好!体育学科新《课程标准》最突出、最主要的特征,是它制定了“三维健康”课程理念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这是当前本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本节课中,我也正是以此作目标来进行尝试。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原地运球及跳跃游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场地设计、器材准备、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原地运球及跳跃游戏》,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体育》五年级教材内容。小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篮球游戏两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原地运球技术作教材,是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情况而定。篮球运动是学生喜爱的团体运动项目,它具有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实效性,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跳跃能力是参与篮球运动必备身体素质之一,本课利用长绳和竹竿在篮球场地中进行跳跃辅助练习,进一步增加跳跃的节奏感和趣味性。根据以上认识特制定以下五方面的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 通过运球练习,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2.技能目标:通过篮球运球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原地运球技术,使80%以上同学能够初步掌握篮球的运球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及灵敏性,增强学生体质。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5.适应社会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手心空出,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指根部按拍球。

只有了解并掌握了正确方法,才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起到基础性作用。

难点:手触球部位适宜,按压动作明显。

二、说场地设计、器材准备

场地设计为:篮球场左部分为跳跃游戏区,分别为跳长绳区和跳竹竿区,右部为原地运球区。

所需场地、器材为:篮球场一块、篮球16只、长绳一条、竹竿8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①游戏参与法

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爱玩的天性,将教学寓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个体―――结伴―――群体相结合法

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空间,强调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从小就感受集体荣誉。

③示范法

教师及优秀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动作的清晰概念。

④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通过全体纠错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动作。

2、学生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思考、自主重复练习,再到相互合作、交流、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四、说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共7分钟分为三个环节:

①课堂常规:通过整队、报数、师生问好组织学生把注意力精力放到课堂上来;为了安全要检查学生服装及询问是否有生病学生需要见习;最后宣布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及目标,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来调动

学生,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开始学习。

②一般性准备活动:为了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伸展,进行振臂、扩胸、腹背、体转、弓步、仆步徒手操练习。

③专门性准备活动:为了避免意味伤害,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针对性的对手指、手腕、脚踝、膝关节进行压指、绕环。

2、基本部分28分钟:

根据场地小、器材少的实际情况,为了增多学生练习次数,增大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更有利的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团结合作的意识,采用两次不等时轮换的分组教学形式。有小组长带领学生分别进行辅助练习:跳大绳和竹竿舞;组织方法如图,7分钟后3、4组轮换。14分钟后再次轮换。这时,把精力放在原地运球教学上:

①教师讲解示范;为了使学生快速、清晰、全面的建立原地运球概念,采用(正面、侧面、背面)示范 ②学生初步练习;根据观察、思考,进行初步运球尝试

③学生示范;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让学生大胆踊跃进行示范,优秀学生给予表扬,予以肯定,出现问题的,有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指出。

④教师纠错示范;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

⑤学生加强练习;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

⑥游戏:运球比多。

3、结束部分5分钟分为四环节:

①放松活动:运用简易徒手“拍手操”游戏,以达到降低生理负荷、稳定情绪、恢复心身的目的。

②课堂小结:学生相互给于肯定和表扬,教师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提出今后注意事项,从而结束本课教学。

《快乐的跳跃》体育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1)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2)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材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小学属于低段阶段,他们年龄较小,稚气未脱、好奇、好玩、喜欢模仿且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与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根据这一特点,我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身心的愉悦。我的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教学重点:学会跳跃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学习方式: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练习。教学准备:音乐伴奏磁带,录音机。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参加游戏,感受快乐。:

游戏开始了,教师亲切自然的描述:“夏天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飞吧”。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着欢乐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有独自飞的,有成群飞的…..仿佛进了鸟的天堂。“嘟”一声哨响,教师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势,孩子们快速跑向教师,学生们在慌乱中总算把队伍站好了,但有两个小朋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教师故作急切的样子说:“这两只小鸟迷路了,谁能帮他们找到家?”大家很快帮助两个迷路的小鸟找到了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以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

二、亲历游戏,体验快乐。1.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介绍跳法,掌握技能。⑴ 动作讲解:跳跃时,单脚起跳,双脚落地。⑵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视并个别指导。⑶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小结过渡: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学会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实这些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让我们也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创编或改编游戏,好吗? 【设计意图】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三、创编游戏,享受快乐。

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1、分组活动,创编游戏。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通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

2、伴着轻松的音乐,各小组展示自编的游戏。

3、组长上台介绍自己组创编的游戏,比比哪组编得好。

4、根据时间随机让编得有趣的小组带领大家玩一玩,享受有创意的快乐生活。

【设计意图】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教师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自我展示风采,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⑴ 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⑵ 小结: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感受。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在亲历中体验。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游戏是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方式,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与工作、学习一样,对人来说,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小游戏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本课活动设计一方面通过尽情游戏,让学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要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张扬孩子个性,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跳跃教学设计刘洪昕 篇6

教学目标

水平目标: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学习目标:

1、主动学习双脚跳越的正确方法,着重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环节动作。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发展合作学习能力并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1、跳跃与游戏《第1课时》:学习跳跃

2、游戏:合作跑

学习重点:起跳动作正确,双脚同时落地

学习难点:落地时的缓冲

场地器材:场地:30m x 30m

呼啦圈16根

图片2张

录音机1台

标志桶4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整队、检查人数

1、集队、静等

2、鼓舞学生情绪

2、配合老师

3、宣布本课内容

3、明确学习内容

4、情景导入

4、进入角色

5、带领学生完成律动

5、随音乐、示范,进行准备活动

组织形式:

1、四列横队站立

要求:

1、集队快、静、齐

2、自由散开

2、动作协调

二、探究合作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语言引导学生,专项准备活动

1、认真听讲、自定学习目标、积极热身

2、组织学生自主体验练习

2、组长带领下自主体

验练习

3、组织评价、归纳学生动作

3、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练习

4、组织讨论图片、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4、分组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动作

5、组织4人1组合作尝试

5、明确练习要求

6、评价学生表现、提示难点问题

6、组长带领下,进行练习

7、组织分组改进练习

7、组内合作改进练习

8、组织跳越比赛、肯定学生的表现

组织形式:4列1组练习

三、发展合作能力阶段:

教师活动

1、语言提示游戏方法与规则

2、组织分组尝试游戏

3、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强调纪律

4、组织学生分组学练

5、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6、教师评价

组织形式:4列纵队

注意安全

四、舒缓身心阶段: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放松

师一起放松

2、请学生谈收获

体会

3、小结本课情况,并提出希望

4、布置课外作业

8、相互交流、互相鼓励。

要求:起跳有力、脚依次过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

2、分组尝试练

3、认真看、仔细听

4、分组进行试

5、分组进行比赛

6、组内互

要求:积极参与、学生活动

1、和老

2、交流

3、明确要求

4、明确

作业内容

5、下课

5、解散

组织形式: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轻松、和谐

初中体育支撑跳跃教学分析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支撑跳跃;教学策略

支撑跳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常见项目,常用的体育器材主要有山羊、跳箱、跳马等。支撑跳跃在初中教学中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相关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支撑跳跃在初中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大多数中学都会开设支撑体育课程,但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一、支撑跳跃在初中体育中的现状

支撑跳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器材是跳马,在学习中需要练习者有足够的体力,还要承受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训练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初中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体育运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对支撑跳跃缺乏兴趣,加之对支撑跳跃认识的不足,其危险性被夸大。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基本上取消了支撑跳跃这种体育形式。

二、影响支撑跳跃教学的相关因素

1.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支撑跳跃训练是由竞技体育发展而来的一种体育形式,需要一定的器械作为支撑,要求训练者有一定的技术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一些学校在考虑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对这种体育项目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在教学中缩短支撑跳跃课程安排。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一般而言,学生对支撑跳跃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当中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很强的全身协调性,与乒乓球等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相比,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不愿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支撑跳跃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看成课堂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教师对学生发布统一的指令,学生只能接受,并按照指令进行锻炼,通常情况下只是勉强地听讲解和示范,缺少实际操作和锻炼的机会。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中缺少活力和激情,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学质量一般。

3.教学器材缺乏

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合理的教学器材对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类型多样,需要的教学器材很多。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一切以文化教学内容为主,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到文化教学中,一般来说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更新体育器材。即使有经费安排,在分配使用过程中也很难对支撑跳跃进行资金投入,原有的设备使用年限比较长,很多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开展支撑跳跃教学活动。

4.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支撑跳跃的需要

一般来说,进行支撑跳跃锻炼受到器材和场地的限制,对人数的要求有着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大约5到7人进行训练最为合适,能够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在几十人以上,体育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大班授课。这种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只能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常规训练,通常是篮球、排球以及足球等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项目,对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教学,例如支撑跳跃等很难顺利开展。课堂人数多,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支撑跳跃教学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影响了支撑跳跃在学校的开展。即使进行支撑跳跃教学,在人数多的情况下,也对训练密度造成影响。

三、改进初中支撑跳跃教学策略

1.有效的防护措施

支撑跳跃在开展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采取适当的保护帮助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护帮助能够减轻学生在训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在学习之初,教师不仅要讲解示范保护帮助,还要在学生练习时进行适当的保护,帮助学生完成其动作。随着教学的深入,在学生自我练习能力提高的前提下,要适当降低保护帮助的次数,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动作。随着学生能力的继续提高,教师要选准时机,逐渐取消保护帮助,让学生独立自主练习,这是因为老师的保护帮助一直存在的话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2.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和进行补偿性练习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补偿性练习。对那些喜爱支撑跳跃以及身体素质良好、心理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和针对动作技术进行的补偿性练习和辅助练习的基础上,教练习方法和保护帮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那些对支撑跳跃缺乏兴趣、有畏惧心理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的学生,要在降低难度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补偿性练习。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消除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达到教学目标。

3.加大对支撑跳跃的投入力度

现有的器械已经难以满足开展支撑跳跃的需要,学校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把体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体育用品的购置,尤其是对支撑跳跃器械的购买。

支撑跳跃作为一个传统的教学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支撑跳跃教学能力,促进这种体育项目的发展,在现阶段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促进这一体育项目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改变现有的局面。

參考文献:

[1]李政.支撑跳跃教学中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2]朱友年.支撑跳跃教学中的心理障碍消除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唐伟华.支撑跳跃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畏惧的对策试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在藩篱与禁锢中跳跃高中议论文 篇8

多少鸿鹄之志被生活中的平凡制压着?多少奋斗的棱角被岁月的苍白磨平?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截路程,你还是碌碌无为吗?也许你在“不太好”也“不太坏”的环境中,你学会了收起利爪,学会了安分守己,学会了随波逐流。无奈幸运之神不眷顾你?感叹成功总是若即若离?怪罪世事无常,总将明日触手可及的美好变成镜花水月般模糊遥远?还是埋怨时势不再,英雄难现?那就势不造人,人造势吧。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彷徨张望,只会让你更加无所适从,时光便会微笑着从你犹豫的指尖流过。不如选一个绝不会后悔的方向,带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前进。不去想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向前,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心不需比天高但必须比铁坚比刚硬。

春光正好里,树枝纷纷抽枝长芽,全方位伸长,但不管是嫩芽还是已开花的枝条,只要是多余的,一律裁掉,为的是使树枝别无他念,无岔路,只能向上伸长,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自知,自制,一生只挖一口井也不可惜,不留退路,更能赢得出路。

命运的玩笑过后,刘伟给自己留了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选择了后者,不向命运低头,不向生活乞讨,硬是用十个脚趾在钢琴上划出最美妙的音符。他活得比谁都精彩,而这恰恰也因为他已经无路可退。

高处虽不胜寒,但一个人的能力往往由他的高度决定。同样一棵树,放在参天大林里,它没有左右选择生长的余地,它只能往上长,因而成为一样的参天大树。但放在在杂树丛林里,它的空间更大,它的选择更多,于是它只有为他的安逸舒畅付出代价,长得弯弯曲曲,矮小杂乱,只有做柴木的命运。人也一样,只有把自己放在绝境里面,才会激发他最大的恰能。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若你没办法激发出来,那就造一个“势”来逼出一个“英雄”。

后路太多,也许你会迷失,甚至无路可走;路仅一条,你反而非走不可了。兽被困才意识到要斗,人被困才知道要奋。愈挫愈奋,越是困境越是挣扎,越是挣扎,出路才越明晰。在藩篱与禁锢中的跳跃远比你想象的要高。山已穷,水已尽,柳暗花明还会远吗?

在平凡里徘徊彷徨,生命也将被消耗殆尽,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不甘生命如此平凡安逸,不甘人生的两点如此黯淡微茫,找一个“死”角,把自己逼“活”,置之死地而后生,活过来,你就是那个造“势”的英雄。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 篇9

一、扩大视知觉的广度

我们坐飞机俯瞰大地,壮丽的河山一览无余。不过在匆匆一瞥时,我们就只能看个粗略的轮廓。阅读时也是这样,虽然我们一眼可以瞧见整页的字,但只有凝视点上的那些字看得最清楚,因此,在阅读时,凝视点需要不断转移。实验证明,凝视点的转移是通过眼球的跳动来实现的。人在眼动的瞬间看不见东西,视网膜只有眼停时(亦即凝视时)才摄取对象的映象,接收信息,然后由视神经运送到大脑去加工编码。由于视网膜各部位的感受性不一样,视神经每次运载的信息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每次眼停时所能看清的字数一般只在3-7个字之间。阅读的速度就直接受这个视知觉的广度所制约。每次知觉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因此,要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尽可能扩大视知觉的广度,逐步学会把凝视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字词上去,进行大单位的阅读,即“板块”阅读。

二、发挥旧知识的作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视觉和思维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视觉接收文字信号的速度远远低于思维速度,即大脑往往跑在眼球前面,它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以概念为单位展开,眼睛只要看到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里的几个关键词,大脑便能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并辨别出词和句的含义,这是因为每个读者的头脑中,总是贮存着一定的旧知识。当接受新事物时,许多相关的内容脑中已有印象,无须再记,对于少量要记的,又可以以熟带生,以老带新;对于不甚重要或者已经知道无须记的,就可以忽略,跳跃过去。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加大视觉捕获的信息量,使阅读与思维同步,减少大脑的“空转”。

扩大视觉范围,将“板块”作为视读单位的关键就是要学会从一个词组中抓住中心词,从一句话中抓住关键词,从一个自然段中抓住段意,从一个章节中抓住标题与中心,从一篇文章中抓住提纲与目录。这样就可忽略相对不重要的部分,扩大“板块”容量。

1.中心词的判断。绝大多数词组都有中心词,如偏正词组的课题《蟋蟀的住宅》《可爱的草塘》《圆明园的毁灭》,中心词在后;主谓词组的课题《海上日出》《田忌赛马》《幸福是什么》,中心词在前;动宾词组的课题《飞夺泸定桥》《养花》《跳水》,中心词也在前。当然也有例外,如联合词组的课题《蛇与庄稼》,两个词是并列关系,都是中心词。

2.关键词的判断。每一个句子总有它的主要部分即关键词。如“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关键词是“路程”“多”。“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关键词是“他”“操劳着”。另外,掌握文中的关联词也可以帮助了解行文的脉络,推测下文,提高速度。比如看到“虽然……但是……”,便可知下文是转折关系;看到“因为……所以……”,便可知下文是因果关系;看到“不但……而且……”,便可知下文是递进关系等等。这样就可以巧妙地透过已知或无关紧要的词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较难懂的或未知的句子。

3.段意的判断。每个自然段段意的判断要比中心词和关键词的判断较为难些,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段意的分布有两种情况,一是比较明显的,直接在文中显露出来,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加以归纳和概括。对于较明显的段意分布,又可分为句首、句中或句末三种情况。许多科学性著作每个自然段的首句往往是提纲挈领,而末句又多为总结性的,它们都是段意所在。如《鲸》一文中,第五、六、七自然段的段首句分别为“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每天都要睡觉”“鲸是胎生的,幼鲸靠母鲸的奶长大”,这三句也就是它们的段意。

4.章节大意判断。每一章节也都有它的中心思想。如果这个章节有标题,那自然是一目了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调整“板块”的范围,决定速度的快慢。某个章节,已经在其他书上读过或者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就可以迅速浏览一遍,甚至只要看下标题即可。有许多书各章节并没有小标题,往往标出一、二、三……或者用空行来表示,那就要在正确理会段意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雨来》等。一般说来,一个段落群就是一个层次,彼此之间有联系,但都会有所侧重,只要细心领会,是不难概括其中心思想的。

5.全文重点的判断。任何一篇文章,作者总是按一定的思路、照一定的提纲来写的。据现代结构语言学统计,文中一般性内容约占全篇的百分之七十五,而要点仅点百分之二十五。因此,学会看内容提要,查目录是很重要的。每个人的文化水准不一样,理解、接受、记忆的能力也大相径庭,基础好的可以增大“板块”的容量,提高课外阅读速度,一目十行、一目二十行地跳跃式前进。反之,就必须缩小“板块”的量,放慢阅读速度,特别是初用本法的读者更应该遵从由小到多,由慢到快的规律。

三、明确读书的目的性

提高阅读速度,是为了捕捉更多有效的信息,哪些知识信息应该捕捉,哪些知识信息可以忽略,这完全取决于目的和需要。我认为以下几点信息在课外阅读时应加以捕捉:

1.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信息。

2.知识更新的信息。

3.开阔思路有独到见解的信息。

4.常用的重要的定理、公式、数据等资料信息。

5.目前最有用、最急需的知识、技术信息。

四、提倡学生学会默读

默读用眼看,不用口读,它是通过内部言语机制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压缩式的阅读,它主要是读意而不是读字。在一篇文章中,默读可以直取干货、弃其表面虚饰之词,少了逐字读音这一工序,大大加快速度。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在默读上下功夫。

五、改变缓慢阅读定势

有些人虽然经常读书,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阅读速度却提不高,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由于长期自发的阅读实践形成了一种阅读定势。比如有的人喜欢慢声慢气地朗读,需要借助言语动觉和听觉刺激的帮助,才能有效地组织和识记阅读材料;有的人阅读时思想不集中,对一段文字要反复看几遍,才能把词组成句,领会其意。久而久之,养成了缓慢阅读的定势。慢读定势是可以改变的,但不能功毕于一日。

“板块”读书法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如运用此“法”,一要注意质和量的辩证统一,让眼球与大脑同步跳跃。

(福州实验小学王国光)

跳跃与游戏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跳跃性思维”的认识

1.“跳跃性思维”的定义

跳跃式思维是指一种不依逻辑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并再一步推而广之到其他相关的可能的一种思考模式。这种思考模式在部分资优学童或自闭学者身上很常见,而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这种思考模式更慢慢成为了主流。因此,现时对这种称呼有另一种叫法,叫做选单式思考。)

2.“跳跃性思维”的本质特点

跳跃性思维本质上属于发散性思维。它除了具有灵活、新颖、变通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以外,超越常规思维程序、省略某些中间环节是它的主要特征。因为任何思维过程,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通过科学抽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三部分,即出发知识、接通媒介和结论性知识。所谓接通媒介,即通过接通有关的联系,从而导出结论知识的那个(或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就逻辑思维而言,其媒介是概念形式的知识;就形象思维而言,其媒介是形象形式的知识。跳跃性思维省略的常常是接通媒介的部分或全部。它可以是横向跳跃,也可以是纵向跳跃,还可以是不同层面的跳跃。因此,可以说跳跃性思维是更高层次的发散性思维。

二、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意义

跳跃式思维在过去一直都在学校被忽视,甚或被老师刻意压抑。当时的老师认为,没有因由的想到答案,会打击有序的思考模式,并养成学生寻求侥幸的心态。到后来随着批判式思考的提倡,教育界对这种独特的思考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所以改变了应对方法。而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跳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我们教师的认可、关注和研究。

三、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的现状

“跳跃性思维”作为发散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上还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因而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相关的论述少之又少。然而,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跳跃性思维”在小学生的思维表现中确实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大量存在。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不断发展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思维的品质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方法欠缺,思维方式主要是求同思维。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多,特别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已经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受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较少,异想天开的新奇念头经常会出现。作为发散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跳跃性思维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跳跃性思维在不同学科上表现出的活跃性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数学学科所表现出的思维的跳跃性或许要比语文、英语等学科要多一些;而语文学科由于其涉及的内容的广泛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跳跃性思维则要比其他学科中表现得多一些,尤其是在进行创作、语言表达的时候。音、体、美、科学等其他艺体学科也有学生跳跃性思维的表现空间。当然,跳跃性思维的活跃性也是因人而异,因学生的思维发展、年龄特点等有迥然不同。

四、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同其他思维品质一样,跳跃性思维的品质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几个方面。思维的跳跃性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发散性的基础上,并为思维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提供保证的良好品质。所以,适时对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时机

小学阶段是培养跳跃性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表现出以下特点:(1)思维的独立性不断提高。(2)思维的批判性不断提高。(3)思维的深刻性不断增强。(4)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5)思维的能动性不断提高。这段时间,如果引导得法,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均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作为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跳跃性思维也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思维的跳跃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小学生思维的跳跃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起点的跳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根据新的条件迅速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2)思维过程的跳跃:能从一种解题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3)思维迁移的跳跃: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小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1)以“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跳跃性

在科学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想就怎么说。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等。

(2)创造氛围,多方法、多角度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成群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可以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跳跃性思维的培养,二是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

5.正确处理好跳跃性思维与“跳跃性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谓的“跳跃性语言表达”往往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缺少前因后果”“断章取义”等语言来概括,表现在独立句子的表达上,往往因“缺少句子成分”被划定为病句。这也正是很多跳跃性思维的结果不被重视和欣赏的原因。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跳跃性思维与“跳跃性表达”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对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学生跳跃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高中的第一次考试作文下一篇:考研英语常见固定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