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育课程

2024-08-03

运动教育课程(精选12篇)

运动教育课程 篇1

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汲取了课程改革10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对课程理念、课程性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选择、运用以及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了修改, 使其更加具体、更加完善、更具有指导性。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思考和改革。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运动损伤与防治》为例, 探讨新课标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教育改革。

1《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

《运动损伤与防治》作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选修课, 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的特征, 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际职业技能的应用和专业素质的获得, 其教学效果往往会影响学生后续的体育教育教师生活。目前,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在《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 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各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名称上或有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主体课程设置的部分差异造成的。以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此前课程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 授课计划保持在36学时, 属于学生选修课程。在课程中穿插有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作业和观摩等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虽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些教学改革难以形成气候和推广, 而仅仅是在教学环节的优化上停留着。对于学时准备要充分, 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 不然就会收获甚微, 类似蜻蜓点水一样。小型化、选修化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趋势, 在学时有限的前提下, 《运动损伤与防治》应该进行科学的定位, 既要保证核心内容的教学, 又要保证学生实际技能的增长, 是每一位专业课程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2《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

依照新课标的要求, 遵循高校教育发展的规律, 提出《运动损伤与防治》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我们立足于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点, 突出选修课程“开拓性, 技能性”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目前, 关于《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尚无直接最优教材, 多数高校选择《运动创伤学》、《运动损伤的防治》等书籍作为教学教材, 但这两本教材在内容上都不够全面, 为了让课程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又有操作性的实践过程, 我们把课程的理论教学缩减至27个学时, 把实践操作学时增加至9个学时, 共计36学时。

我们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章节式教学, 设计版块式学习模块, 把《运动损伤与防治》分成运动性病症, 运动损伤概论, 常见损伤及身体各部损伤, 损伤的防治, 四个版块, 各版块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专业知识的互补, 学科知识和术科知识形成关联, 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形成关联是我们内容设计中应该重视的。从已知到未知, 有关观念要从既有的知识结构获取, 使得新的学习内容得到掌握并保持, 这就是抽象理论的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不断的吸收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新颖实用的学习内容,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和补充, 可以增加授课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教学课程的时间安排上, 我们设计熟悉内容课内外自学, 新鲜内容教师讲解, 小组讨论, 课堂模拟教学等方式并且设计相应实操课时, 对学生进行能力实践的演练。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开拓学习的空间和思路, 弥补理论课程教学的不足。灵活运动教学方法, 组织观摩视频录像, 分析损伤处理实操实习,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有利于培养防治意识,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为下一步的教学实习, 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

3《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评价

新课标的课程改革, 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同时, 也应该掌握正确评价自身的学习方法。新的成绩评价体系中, 课程学习成绩的50%是实践操作, 另外的50%是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加大了平时学习过程评价的权重, 并把它作为学习过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并且整个评价体系处于动态变化中, 对于实践操作除外必须考核的几个项目, 其余几个考查项目采取抽签选答的方式, 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自主学习是学习每一门课程的关键, 作为教师要通过合作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通过启发、探索、合作、演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的特点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直接的“体验”中感知, 学习和巩固知识, 亲身参与学习探索的过程非常重要。这样可以缩短教学情境和未来工作情境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进一步扎实理论基础, 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现自我发展。

4《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和教师评教的成绩, 以及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对学生课后采访分析学生在菲智力影响情况下的学习态度以及能力提高程度作为教育改革成果的评定。教学改革能否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是教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

5《运动损伤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展望

需要有高敬业精神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各要素进行跟深入更充分的考虑,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话更多心思钻研, 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完成任务的同事, 更应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是学生能够或等更多的实际性的体会。由于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实践性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 因此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合适的调整。并且, 通过进行现代教学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通过对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动画演示等资源的优化运用。使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得到有效提高。

当今社会, 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 教学实践的发展也要求《运动损伤与防治》教学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教与学上寻求突破。因此, 通过《运动损伤与防治》教学改革的实施, 实现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 切实转变了体育专业理论选修课长期理论教学的局面, 创造了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氛围, 改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习选修课程不认真的局面, 促进了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是体育教育专业理论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徐栋.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发展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2 (12) .

[2]郑淑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认识[J].教学与管理, 2011 (2) .

[3]彭代斌, 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 :65-68.

[4]黄汉升, 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3) :57.

[5]孙文斌.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2) :148-151.

运动教育课程 篇2

摘要:新课程标准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小学生很难掌握,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不仅可以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照搬竞技运动项目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域”。对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与转化,使其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竞技素材教材化。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一个崭新的理念。理念一:健康第一,使每位学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都达到最佳,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将落脚点归为健康,认为健康才是个体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理念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胆改革传统项目,将部分陈旧的,及一些过分强调标准技术动作而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内容删除。在吸收旧教材精华的同时,及时引入各种新兴的运动项目,精选一些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及树立“健康第一”观的内容。强调传授具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与社会需求较远的繁、难、杂内容。学校与地区可以根据本学校与地区的优势,建立校本教材与地区教材。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三、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1.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

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

(1)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

(2)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

(3)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

(4)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

(5)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小学体育当中小学生抱着大篮球投高篮筐,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小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国外在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教材化方面给了很好的启示。例如,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了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在“快乐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小学体育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策略

余仲平、曹玉梅在《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中这样表述,竞技体育教材化:

(1)向游戏方向教材化;

(2)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

(3)向文化方向教材化;

(4)向综合化方向教材化;

(5)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发展;

(6)向趣味化方面的教材化;

(7)向简化方向教材化;

(8)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刘卫中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点思考》中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中,首先要紧紧围绕体育教材的健身性、文化性、基础性、科学性、趣味性、民族性、时代性等选编原则。从体质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视角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材的挖掘与建设。对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要进行改造,具体的改造的方法,可以用简化、变形,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途径进行。樊炳有、梅建峰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要向动作教育方向教材化,要素化、淡化竞争的因素,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向游戏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追求“懂与会的结合”,其方法主要是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并将其“编织”具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向文化方向教材化,理解运动的文化背景,突出文化的情调和氛围;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使运动更贴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这种教材既突出了运动的实用性价值,又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向简化方向教材;向变形方向教材化,把几种运动进行重新组合,在器材和规则上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

四、小结

小学体育竞技运动教材化,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对竞技运动要简化技术结构,降低运动难度,使其既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身心负担;调整场地、器械的规格,修改竞技竞赛规则,使其能适应广大小学生的实际,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价值阈内,满足学生健康需要。应遵循完善人体和增强体质的原则、学生可接受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论“轻体育”与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

[2]曹卫.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研究论文

★ 阳光体育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 浅析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索论文

★ 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 电大开放教育微课程资源建设研究论文

★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研究教育论文

★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

★ 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野外运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篇3

摘要: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改革基金的资助下,作者研究和参考了日本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的设计,并将这门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野外运动;课程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71-03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野外运动课程的开设,使常规教学与野外实习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展体育活动。运用特殊的环境和有效的手段,不但可以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野外运动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施与装备、评价方法等方面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都有很大区别。如何构建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野外运动课程,推动野外运动在高校的全面开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及评价方法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开设野外运动课程,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本课题组在充分参考日本野外运动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强调在自然环境下向学生传授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终身享受体育运动的教育理念,结合农业大学的专业特点,设计并开设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将野外运动列入体育教学课程中,作为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是我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次有时代意义的尝试,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1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中国农业大学专业特点,通过设置野外运动课程,让学生了解在野外运动中事故、灾害等的发生及潜在危险,掌握安全开展野外运动时有关自然知识、实施方案的制定、防止事故的方法以及技能等,提高野外作业能力;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以及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目标

2.1基本目标

1) 拓展了空间和时间的体育课,能让学生体验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2) 掌握有关野外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提高相关体能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适应自然和挑战自然的能力。3) 提高身体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预防疾病的侵入,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4) 体验野外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5)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2发展目标

1)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修养。

2) 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挖掘潜在能量,发挥自身的运动才能,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挑战自我。

3) 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 在具有挑战性的野外环境中表现出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5) 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

野外运动课程共36学时,1个学分,分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野外实习等3个部分。各部分的学时数安排见表1。

3.1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有关野外运动的概述部分为1学时,内容有开展野外运动应遵循的原则、野外运动的计划和准备、开展野外运动时的安全对策等;要求学生了解野外运动的意义、种类,开展野外运动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开展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和安全对策,以及野外运动中易发疾病、损伤以及事故的急救措施等。远足、爬山、野营运动部分4学时,内容有开展这些运动时应遵循的原则、详细的计划和准备、以及远足、爬山、野营运动的技巧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开展远足、爬山、野营活动的原则和制定计划的方法,以及野营的技巧等知识,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野外实习打下基础。定向运动1学时, 内容有概述、种类、锻炼价值、地图读解、指北针的使用、定向运动训练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读解地图、指北针的使用方法,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3.2基本技术与实践部分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有绳节的打节方法、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远足运动的技巧、爬山运动的技巧、野营的技巧、野外炊事、野外游戏、自然观察的设计与实施、救护练习等。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各种技巧、方法,以及创伤现场的简单急救技术等,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野外实习课打下基础。

3.3野外实习内容主要有爬山、远足、校园定向、户外游戏、野营、野炊、篝火等。在野外实习课中,除要求学生掌握远足和野营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点,与所学过的有关动植物以及土壤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开展一些既有趣又有锻炼价值的野外活动,如:植物观察、鸟类观察、土壤观察、绘画与摄影、标本采集、采摘等等。

4教学设计

在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习需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因素制定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4.1创设情境野外运动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常规教学和野外实习。常规教学以理论课和校内实习课的形式在教室、操场进行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校内或学校附近的环境,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的模拟学习环境, 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野外运动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安全顺利地进入野外实习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野外实习课是在常规教学课的基础上,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提高学生野外运动能力的训练课,是对学生野外运动能力的综合考核,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寒暑假等时间进行。

4.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录象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大教学信息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4.3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野外运动的内容广泛,但课时有限,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以及需要扩充的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引导、提供资料(包括参考文献目录、学习光盘名称、相关网址等)。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野外运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一方面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检验,使教学设计工作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野外运动课程效果的检验,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本身的内容和要求,还包含学生从其他信息通道所获取的知识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5.1评价体系的建立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评价时突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运动理论、基本技能、策划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精神、学习态度等。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初拟指标体系,经过试评后,再根据试评的信息进行分析,优化指标体系,最后在评价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指标的取舍替代,修正和完善评价标准。

5.2评价方法及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参与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评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教师组织和指导评价过程,提供评价单,及时纠正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5.3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的考核方法。

6课程保障

1)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2) 野外实习课在分组练习时,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一位教师处理紧急情况,以确保实习安全顺利进行。3) 野外运动课程所需要的集体装备由专项资金购置,个人装备由参加者按要求自己准备。4) 为每个参加野外实习课的学生和教师加入保险。

7实践效果

7.1实践情况

我校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上野外运动课,至今已有近21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野外实习等3个部分。学生先学习基础理论、野外生存基本技能,然后在校内模拟野外环境进行实习。待基本技能熟练之后,再进行野外实地实习,内容有:爬山、追踪长走、20 km长走、校园定向、户外游戏、野营、野炊、篝火、自然观察等。

在教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适时应用野外游戏、体验自然等活动,以体现野外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感情和协作精神,培养团队精神。野外运动课程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抛开学习的压力,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着青山绿水,沐浴着日光浴、空气浴,享受了披荆斩棘的滋味,缓解了精神压力。

7.2学生评价在课后的调查中,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1) 课程新颖、有趣,希望再开设高级课程。2) 体验了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挑战了自我,增强了野外及独立生活的自信心。3) 增强了责任感及团队精神。4) 培养了环保意识。本课特别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野外实习活动结束后,将垃圾焚烧,深埋;不能烧的垃圾必须带回统一处理,让营地恢复到原来的面貌。5) 野外实习时间太短。6) 课程内容应再丰富一些。

8实践体会

1) 领导重视和支持。野外运动课程对环境的要求特殊,且上课形式与一般的教学不同。因此,要开设该课程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和体育部对该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不仅拨给了专项教学改革基金,而且在课程安排时间上也给予了积极配合,使我们的野外运动课程得以顺利完成。

2) 必要的经费支持。野外运动课程开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经费用于硬件建设以及实习等。上课时可以采用学校投资与学生自费相结合形式来满足上课经费的需要。学校投资主要用于装备、设施等的采购、部分野营用品的租借、购买救护用品和药品以及支付部分交通费用等;学生自费主要用于食宿、保险及部分交通费用等方面。

3) 在小学期集中或春季学期上课。野外运动课程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安排在春季学期上课,天气越来越暖和,有利于开展野外活动;在小学期集中上课有利于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2] 日本野外教育研究会.野外活动[M].日本杏林书院株式会社,2001.

[3] 筑波大学大学体育研究会.大学体育教本[M].日本不味堂出版,1977.

[4] 日本野外教育研究会.野外活动教材[M].日本杏林书院,1988.

[5] 佐野豪.野外教育[M].日本泰流社,1980.

[6] 爱知大学名古屋分校体育研究室.体育技术教本[M].日本学术图书出版社,1998.

[7] 李凌.试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36-38.

运动教育课程 篇4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运动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单纯锻炼身体,而是通过积极地探索、思维、把地图上的点标与你所在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知精神。这样不仅能以探索的精神学习,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自觉探索新的科学原理,发现新的科学理论的能力。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学课程,把原有仅限于学校田径课程之中的走、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从而突破田径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的格式。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定向运动课程不仅符合现代学校田径课改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新开设的课程,有必要对我院定向运动课程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其相关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运动课程。调查对象为体育与健康学院11、12级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调查目的与内容,查阅各种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文件等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对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11、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11级学生40份;12级学生60份)。回收95份,(11级学生39份,12级学生56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6.84%,问卷的回收率和问卷的有效率均符合本研究要求。

2.2.2.1 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内容能准确反映研究的问题,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审核和修改,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发放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7份(见附件),回收5份(其中教授1份,副教授2份,讲师2份),回收率71.43%。经过专家讨论,该问卷有效性较高。

2.2.2.2 信度检验

从第一次调查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重测,间隔时间为10天,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R=0.873,表明本问卷是可靠的。

2.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的材料进行基本整理,采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部分数据在EXCEL2000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

2.2.4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从事定向教学的教师进行面谈,了解和掌握相关研究信息。

3 结果与分析

3.1 定向运动现状概况

我校在2011年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开设对象为11、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课程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总学时为22学时,其中实训16学时,理论课6学时,实训考试2学时。

3.2 学生对定向运动认知的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了解定向运动的人数占调查人数比例的57.61%,说明学生对定向运动的了解程度较高。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总人数中,有53.26%学生认为定向运动课程有必要开设。说明同学们很热爱这一项目。

表3调查结果表明, 只有6.52%的同学对定向运动没兴趣。这就说明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综合表1、表2、表3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定向运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生对定向运动的了解程度较高,有较大的吸引力,挖掘潜力较大,可以在学生中普及推广,教学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3.3 课时情况及内容掌握

表4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总人数中,54.35%的同学认为定向运动课时安排较少,需要加大课时。说明定向运动深受同学欢迎,应加大宣传。

以下表5调查结果表明:78.26%的同学只能基本的掌握定向运动课程内容,说明定向运动课程内容掌握较难。

综合表4、表5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定向运动课程课时较少,每节课的内容只能基本掌握,在定向运动教学中,则应重视理论内容教学。

3.4 领导重视程度

通过对从事定向运动教师的访谈得知,由于各种原因,我院领导部门对开展定向运动的目的和意义都不十分明确和了解,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进行相应的投入,从而制约了我院定向运动的开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影响定向运动的发展。

3.5 师资状况

据调查,我院仅有一名定向运动教师,是从田径专业转为定向运动,经过正规定向运动培训,从事定向运动4年,定向运动的训练和比赛经验较少。

3.6 场地状况

据调查,我院定向运动在野外开展较少,大部分在校园内,公园,植物园中进行,但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环境已经相当熟悉,如果在同一环境中多次重复使用同一张地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制约因素分析

表6中调查结果表明:制约开展定向运动教学首要因素是运作体系,其次是经费,另外场地器材、师资条件、宣传、领导重视程度和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开展定向运动教学的重要因素。

这说明了,我院定向运动还没形成一个良好的定向运作体系。我们还处于发展和探索中,应组织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赛事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不仅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及比赛经验的积累。增强学校定向运动的造血功能,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作体系,促进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我院定向运动教学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教学体系,开展的定向运动教学还不十分理想。

2.我院学生对定向运动兴趣较浓厚,普及推广,教学开展具有很好的前景。

3.定向运动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经费的短缺和定向运作体系的不完善是制约定向运动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

5.2 建议

1.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和活动前充分的准备工作,任何一项新兴体育项目要发展起来,赢得大众欢迎,需要做积极推广和宣传工作,让更好的人了解这项运动,参与这项运动。我院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如建立网络、举办学习班以及相应的比赛等。

2.积极提倡、政策引导、多方协作、分类推进、稳定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我院定向运动。要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开展定向运动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是定向运动教学在我院广泛开展。

3.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我院定向运动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革。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和认识需要,及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应多样性、娱乐性、健身性、兴趣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应以学生需要为主导,为学生创造更高的价值。

4.场地的联系、地图的来源,器材的提供要妥善解决。训练场地的寻找与联系,定向地图的来源,是定向运动的开展又一困难。除了在校园,可以去公园、市区,条件允许可以去野外。建立地图库,至少要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几张地图。组织培训制图人员,解决定向运动制图人员短缺的问题。设有相应场所,让教师选购定向运动所用的器材。

5.各有关领导和部门应重视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定向运动教学形式,评价体系的研发力度,保证定向运动的正常开展。

6.增加2-4个课时数,可分散或集中教学。

总之根据实际,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一学期或多学期完成.体能与心理训练可以穿插在其他教学内容中进行。

7.推广新兴项目,需要一定的经费作后盾。

购置器材、教材等,教学、训练中需要外出练习、训练及比赛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将定向运动普及推广到市场经济,使人们了解定向运动,组织定向运动比赛,创建定向运动俱乐部,引入公司赞助,使定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林.浅谈定向运动在我国开展的前景[J].体育科技,2004,3(1):38-42.

[2]何晓知.定向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体育学刊,2001,1(6):68-69.

[3]李俊,张惠红.国内外定向运动研究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9(3):25-28.

[4]张子沙.对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16-21.

《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篇5

本课程共讲授十四章内容,分别就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运动员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同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项群训练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学期,通过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运动训练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毕业生能够胜任体育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门课程为指定选修课,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为体育系2011级1—6班,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该班每周授课2学时,共16周。授课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讲授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形式,来完成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完成。

户外运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篇6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的户外运动已成为了一种时尚,本文通过对户外运动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户外运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一、前言

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户外运动奠定了基础,当今的户外运动已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户外运动纳入自己的生活。如何在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户外运动课程,不断充实、更新和精选教学内容,逐步完善和构建适合各校开展的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户外运动课程教学评价应围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而进行;评价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体现个体差异,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学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应涉及到体育健康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行为态度、情意表现、进步幅度、心理水平等方面,对各种评价方法、内容等应注意信度、效度的检验,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导向功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户外运动课教学指标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户外运动的评价内容相关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法,以及对户外运动课程教学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找出相关问题,对论文总体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三大类。目前我国开展比较广泛的主要是陆地户外运动。陆地户外运动是指在陆地区域(包括大陆和岛屿内)在地面进行的户外活动,包括山地、海岛、荒漠、高原等。

(一)户外运动课的教学评价内容

1.户外运动课程理论

理论基础:(1)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质及基本的户外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是完成户外运动的必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获取都能通过教学方式来实现。(2)对户外运动所要求的素质,在郊外或学校周边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3)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如:攀爬技术,方向的判定,户外自制用具,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等)可通过专门的理论与技术训练及实践操作课的教学来实现。(4)户外特殊环境中所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可通过拓展训练来培养。拓展心理训练是利用户外活动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景对参加者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它主要是通过练习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高空抓扛、信任背摔、绝处逃生、搭人梯等),以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2.户外运动综合训练

户外运动综合训练主要包括: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攀岩、漂流等有关项目的比赛或挑战赛(如图1)。

资料来源:扬汉,《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意义的研究》。

(二)户外运动课程教学方法

现代户外运动是以体育行动为载体,以心理认知为突破口,以组织行为学为手段,最终上升到管理学的理论,以此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精神。其教法也有一定的改进:

1.“教”与“学”的转变是户外运动主要的基本观念

过去传统的教学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懂的“填鸭式教学”,而户外运动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传统教学的“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而在户外运动中,学习者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活動获得体验,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户外运动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观念来开启学习者的所有潜能,并促进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带来最优的个人绩效。

2.体验式学习理论是户外运动的直接来源

体验式学习模式,即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依次循环。这个理论是户外运动的核心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3.构建主义教学思想在户外运动中充分体现

在户外运动教学中,拓展训练充分体现了构建主义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情景的设置、学习者以主体身份通过活动的体验,还是培训的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学习主体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即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需要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从解决实际的问题出发,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景,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习者从直接经验中进行学习。

4.积极的团队精神是户外运动的理论精髓

户外运动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所以,户外运动对培养学习者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改善人际关系,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和改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等都大有裨益。

(三)户外运动教学中学生身体指标评价

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测量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孤立地评价综合发展水平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哪怕是粗略的评价都是极其困难的。运动实践证明,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越高,掌握和提高技术、战术的物质基础越雄厚,对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比赛)技能的潜力就越大。通过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主要为训练找出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技术、战术奠定基础。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性这五类主因子作用各异,在不同运动员身上它们的体现程度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个体差异做出正确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1.耐力(心肺机能)指标

户外运动中,时常进行的长距离步行、登山、山地自行车等都是有氧耐力运动。跟一般的体育课相比,户外运动体育教学本身具有独特的目的性。比如,在户外运动体育教学中,步行和游泳作为移动的手段,是为了达到下一个目的地必须的身体活动。也就是说,如果在登山时不达到山顶就体验不到的事情,必须要通过步行、攀爬等长时间的身体活动。这样的直接目的在一般的体育课中是没有的。因此可以较好的实现行动体力的培养。

2.力量指标

力量的强弱是根据所发挥的能量大小来判断。登山、攀岩、搭帐篷、行李的搬运、砍柴等是户外运动体育教学中可以得到力量锻炼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锻炼是不容易得到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不到的部分可以在户外运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补充。

3.柔韧性指标

柔韧性能使动作幅度相对增大、有弹性,使动作舒展大方,并对完成单个动作、成套动作和踩点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专项特点,主要体现了运动员肢体在关节附近能够活动的范围,攀岩中的横跨、转体、蜷身上等高难度动作充分利用了髋关节和腰椎的灵活性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性。

4.灵敏性指标

如悬垂举腿、10次花样跳绳是协调灵敏素质的综合指标。躯干是连接上下肢的枢纽,上下肢力量的协调发挥,有赖于躯干力量大小。悬垂举腿锻炼了腰腹力量,使腰腹力量用于保持三点固定,起到了衔接作用,使动作完整协调。攀岩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针对不同支点线路选择时要快速反应,对运动员灵敏性要求极高,而花式跳绳则极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5.综合体力指标

综合体力是在广义的体力概念上溶入耐力(持久力、毅力)、肌肉力量(功率、力量强度)、调整力(协同力、弹性)等要素。为了培养这样的综合体力,及时进行多种多样户外运动和明确户外运动目标及持续性的计划都是极为重要的事。

(四)户外运动的评价指标

1.教学效果的评价

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评价项目,做到教、评内容的一致,倡导对学生健康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行为态度、进步幅度、心理水平等方面的测评。

户外体育课教学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组织准备、活动体验、感悟归纳、分享交流。上述四个环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整合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情况,提出有效应对的方法和原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并检验,由思想转变为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指导他们行动的理念,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通常,课程60%的时间用于进行项目,40%的时间用于讨论和思索,以促进户外拓展训练“计划——实施——反思——应用”自我完善意识的形成。与一般体育课相比,进行项目阶段在教学组织上比较相似,需要学生身体的参与和团队合作,但动用学生体能较小,突出的是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要求思想上的参与;项目总结和讨论阶段则表现出与体育教学较大的不同,教师要有充分的相关理论知道储备,语言轻松活跃,善于营造良好的讨论交流环境,能引导学生由心理体验提升为思想意识。

2.学习效果的评价

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性、客观性、综合性的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法(可采用百分制评分加评语的方式),从五个学习领域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野外生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整个登山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单独克服的,都需要我们互相帮助。在登山之前分好小组,每个小组是个小集体,整个团队是个大集体,整个集体都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都能安全的完成的登山任务,大大增强了集体凝聚力。随着集体主义荣誉感体验,集体主义意识升华后,将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户外拓展训练能实现体育的教育目标,满足学生五大领域的需求:(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体验挑战极限的乐趣,能自觉地参与、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过程。(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锻炼他们學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方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4)心理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能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体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户外运动的评价方法

户外运动的评价方法采用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中不仅重视易于定量评价的内容,如对身体素质、技能的评价,更要重视定性评价,如实践应用能力、情感态度等质的描述。如定量评价项目:登山、远足、山地穿越、溯溪、漂流、荒岛生存、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探洞、滑雪、攀冰、羽翼滑翔、独木舟、骑马等。定性评价项目:攀岩、野营、探洞、拓展训练等。

四、结论

户外运动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传授的知识、技术、技能面广,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普通高校如果将户外运动课程列为自然体验、野外活动的入门级课程,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其中乐趣,这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尝试。户外运动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户外运动理论、综合训练以及课程的教学方法。户外运动教学中学生身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耐力(心肺机能)指标、力量指标神经机能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性指标、综合体力指标等。户外运动的评价体系的特点和其他体育课不同,在评价项目上主要是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定量评价为辅。

参考文献:

[1] 杨汉,董范,郑超,等.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789-791.

[2] 高林洲.高校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6):25.

[3] 黄亨奋.对我国普通高校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体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6):23.

[4] 陈志坚,董范.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20.

[5] 王平智,罗林.论不同层次体育课的特点[J].体育科学研究.1993(4):23.

[6] 扬汉.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意义的研究[J].湖北高教研究.2004(6):25.

[7] 户外运动的基本概定[A].百度网.

运动教育课程 篇7

我国运动选材及其学科的研究具有“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的特点。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运动选材学才开始起步, 但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运动选材的研究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举办了专门的研讨会、训练班, 出版了一些运动选材专著。1984年广州体育学院刘献武等人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运动员选材学》教材, 到1991年刘献武等主编在此书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同类编著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编辑了《运动员选材学》, 这本书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选材著作之一。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2009年由王金灿等主编的《运动选材学》的出版, 为高校体育院 (系) 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提供了统一的教材。

2、设置运动选材学课程的必要性

2.1、运动选材知识重要性日益凸显的需要

当前很多体育强国都赞同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获得优秀运动成绩, 挣得奥运冠军最强有力的要素。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世界各国采用的训练方法、条件、管理等差异日益缩小的情况下, 科学的选材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了。我国高校从事体育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充分认识到运动选材学知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2.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体育院 (系) 招生数量急剧增加, 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运动技能和理论, 还要具备熟练的体育设备仪器操作能力。而运动选材学作为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 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院 (系) 应该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 让学生学习运动选材的原理和方法、选材技巧、选材模式等基本知识, 以免在以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运动员选材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2.3、基层运动员科学选材的需要

优秀运动员的选材主要对象小学生、中学生, 而目前中小学阶段的选材工作又举步维艰, 实际开展的工作中仍然停留在一般的形态学指标、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指标测量上, 直接造成基础选材和初级选材的过程中淘汰率较高;现在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很多情况下只凭借经验、比赛成绩进行运动员选材, 还没有进入快速发现, 及时跟踪考察, 科学训练的良性发展轨道。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体育师资与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任。如果具备运动选材学理论的后备教师、教练员队伍加入到基层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来, 那么基层运动员选材现状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3、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运动学课程的可行性

3.1、与运动选材学相关的基础设施在高校的逐步完善

在国家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政策的大背景下, 国家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多。历经30多年的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院 (系) 的各种现代化运动实验室、精密测量仪器、标准化运动场地等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选材学实验打下了物质基础。因此, 目前高校体育院 (系) 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已经具备了物质条件。

3.2、高校体育院系教师队伍的快速壮大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空前扩大体育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使得大批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入普通高校体育院 (系) 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由此看来, 高学历体育教师的注入为高校体育院 (系) 开设学科难度大, 涉及领域广, 理论与实践结合强的运动选材学课程提供了可能性, 也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合理化、科学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3.3、运动选材学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存在内容繁多, 教材偏深, 学生学习兴趣低, 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另外, 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没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与社会要求脱节,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对高校体育专业特别是体育专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理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运动选材学本身具有实践和理论结合强、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学科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势必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近年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在高校体育院 (系) 的开设为高校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变了过去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差的现状。

高校体育院 (系) 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限制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的不利因素日渐减少。综合各种因素, 当前在体育教育专业设置运动选材学课程已具有可操作性、必要性、可行性。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运动选材学课程顺应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 对提升高校体育院 (系) 教学水平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作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灿, 等.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运动教育课程 篇8

田径运动的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难度,运动损伤的出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运动环境、身体情况等等,出现运动损伤往往不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引起的。运动损伤较为常见,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大部分人都在运动中出现过受伤的情况。

二、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 普修课程运动损伤的程度的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统计的结果显示,受伤的人次一共有249,其中轻度损伤共人次153,是损伤比例的首位,占总损伤人次的61.44%;中度损伤共有人次62,是损伤比例的第二位,占总损伤人数的24.89%;重度损伤共有人次34。占总损伤人次的13.64%。

三、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 普修课程运动损伤的时间特点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冬季和春季气温偏低,准备活动难以做到充分热身,肌肉粘滞性增大,中枢神经兴奋度低,而学生上课训练的时候又不宜穿太多衣物,很容易患上感冒,身体机能下降, 更增加了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机率。

四、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 普修课程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导致2013级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田径运动本身的项目特点、准备活动不充分、学生训练水平的高低、错误的技术动作、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因素、 运动设施和运动环境因素、思想注意力不集中、天气情况等等。最后总结为四个因素,分别为:技术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

1.生理和心理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田径运动损伤生理因素包括: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田径课上不按教师安排的热身内容去完成,或者热身不认真,不重视训练后的恢复;局部负担过重;带伤上课训练;运动性疲劳;身体素质差;体能不足等;田径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素质差、情绪低落、过度兴奋等。其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引起田径运动损伤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

2.技术因素。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田径运动损伤技术因素主要有:没有准确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技术动作不熟练;自我保护的能力差等。

3.其他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引起田径运动损伤的其他因素有:场地、器材、天气、 服装、他人违规、教学训练时的突发事件等等。

五、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对策与研究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能够让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促进骨骼肌能量代谢,骨骼肌血流量和血液中氧含量增加,使骨骼肌的收缩反应及反应速度增强,使骨骼肌不易疲劳,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使机体达到运动锻炼前的最佳状态,使韧带、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润滑,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从而让机体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田径项目除了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外,更应根据具体项目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专门性的拉伸准备活动。田径类项目如跑类项目就应该多做下肢、肩关节、背部的拉伸运动。

2.安排合理适当的运动量。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常常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田径课程的成绩,针对特定的动作反复练习,大幅度地加大运动量,身体一时不能适应,容易导致运动损伤。运动量的增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更要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如年龄、体力、技术的熟练程度等等。要对自己身体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做到合理安排和调控运动量。

3.加强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特别是身体素质训练队预防田径运动损伤作用巨大,加强力量训练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关键。体能是所有身体练习的基础,加强体能训练能够增大肺活量,强化耐力,加强体力,良好的体能能够让学生在训练、学习的时候减少失误,更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体能训练要注重一般性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不同的田径运动项目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六、结论

1. 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其他因素。

2. 运动损伤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生 活、课程学习、日常行动和心理健康造成 多方面的影响。

3.田径教师不仅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要加强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的学生在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原因、部位、种类进行讨论与分析,揭示田径运动中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田径安全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保障及预防措施。

运动教育课程 篇9

一、统一认识, 从兴趣入手, 引领学生参与学习

篮球运动是我国开展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 深受广大初中学生的喜爱。根据课程标准和中学生不同的年级,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初中篮球教材可分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篮球游戏三部分。由于课时安排紧张, 教学内容繁多, 如果单凭以往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开展教学, 要么会上成了理论课, 要么就上成了放羊课。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我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案 (其实应该称之为学案) 时,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改精神, 从激发兴趣入手, 积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1. 通过观看赛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体育教学中的媒体运用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只是, 由于体育课大多为室外课, 平时的室内课也只能是由于雨天等恶劣天气才临时进行, 所以没有经验的老师常常由于没有事先有效地规划而白白浪费了时间。我在安排教学计划时, 一方面在篮球教材实施的开始安排学生观看各类篮球比赛的精彩片断, 另一方面, 每个学期安排一些室内课内容, 其中也包括篮球比赛精彩片断的观看。同时, 我还通过班主任及时发布双休日电视节目中的篮球赛事, 鼓励学生积极观看, 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2. 通过组织赛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人家打篮球总是比不上自己打。在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中, 肯定少不了篮球活动。作为体育活动总协调的体育老师, 一方面与班主任协调, 尽可能多地安排几个班或几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友谊赛, 让孩子们在朦朦胧胧中“摸着石头过河”, 初步了解篮球比赛的特点, 激发他们了解篮球、了解比赛规则的兴趣, 为接下来的争辩、讨论做好铺垫。另一方面, 我还通过工会, 鼓励空课的教师走上篮球场, 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比赛现场, 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强烈欲望。

3. 通过争辨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比赛, 通过参与比赛, 学生一方面对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另一方面, 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 对篮球运动中的某些知识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 他们常常会围绕某个话题进行争辩或者讨论, 特别是比赛规则方面。在讨论中,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与战术, 另一方面更要灌输一种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明白, 实践出真知, 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学习中, 才能真正地认识篮球、认识篮球运动, 才能把篮球“玩”起来!正如朱熹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巧思妙想, 以实战为主, 指导学生参与学习

兴趣有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 但由于篮球教材的课时安排并不多, 所以就需要我们巧思妙想, 以实战为主, 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

1. 小组分类学习, 引导学生夯实基础。

小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方式, 教师可以把篮球的基本战术分解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小组分类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各种篮的球基本技术。而在篮球综合训练中, 通过小组间的有效交流学习心得, 提高学习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 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 为接下来的实战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战角色模拟, 引导学生提升战术。

篮球项目不同于其它运动, 一方面它充满了对抗与竞争, 另一方面它还讲究集体配合, 只有在实战中它的两个特点才能充分地体现。为此, 我在设计方案的时候, 总会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比赛。比赛, 一方面安排每个学生一个独立的角色, 特别是轮流担任比赛裁判, 让他们在实战中运用那些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让他们在实战中明白那些比赛规则, 从而让篮球成为他们课后得心应手的一项运动。

三、开拓创新, 重习惯养成, 促进学生自主锻炼

大家都说, 语文学习属于“大语文”, 意思就是说语文学习穿插于大家生活的全部, 或者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语文。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属于“大学习”范畴, 体育也不例外。问题是, 我们的老师是教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还是引导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选择肯定是后者, 只有后者, 才能真正实现“课标”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体能, 获得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最终目标, 从而走上终身学习、终身运动的阳光大道。为此, 在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走近篮球、走进篮球之后, 我们应该开拓创新, 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校内外都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搭平台创机会, 推动全民体育运动。

作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校应该把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而不是只强调活动时间不关注活动效果, 只强调活动项目的丰富, 不注重学生实际的需求。为此,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以赛促练, 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周等多种形式, 搭建平台, 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提供机会,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养成习惯, 全面掀起体育运动的热潮。

2. 讲标准求实效, 推动学生体质增强。

文化学科有考试, 有分数, 其实体育也不例外。增强学生体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学习国家体育健康标准, 让他们明白达到体质标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的锻炼,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总之, 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设定, 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本身的性质, 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师, 应该不余遗力, 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措施, 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激发兴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中, 促进其它三方面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何运健.《初中体育课程篮球教材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1) .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运动教育课程 篇10

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部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表明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中的重要职责。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必然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重任。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

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多采用俱乐部的教学形式,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专业外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体育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必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教学目标。东北师范大学蒋晓培,通过对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指出: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学生就业力和运动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华南农业大学2009级健美操选项班中的2个班,共8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结构、运动教育模式的内容、特点、功能以及运用其进行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教学程序进行研究,确定实验设计和调查问卷。采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学期末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学生就业力指标的提高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教育模式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提供可操作性

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

3.1.1 角色扮演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有力保障

角色扮演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每位学生除了担任运动员的角色外,都还有比如教练员、裁判员等的固定角色。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角色,鼓励成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和不同意见。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信息处理、团队合作等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感。

3.1.2 分组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先决条件

教学比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主线,团队合作是运动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分组形成团队,且以团队为单位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团队成员以捍卫自己团队的荣誉为共同目标,通过分担不同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学会交流与合作,自如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和求助,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有利于建立彼此的信任,提高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

3.2 运动教育模式运用于健美操选项课的实施过程

运动教育模式中形象地把一个教学周期称之为运动季。西登托普认为运动季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而且赛季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为着最终比赛而共同努力。本研究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出运动教育模式下健美操选项课的单元教学计划。

3.2.1 练习期

练习期的教学内容为健美操的基础知识,包括七大类基本步伐以及简单的组合编排。在练习初期,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随进分组,每组6~8人;运用教师直接指导法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选定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与组长商议制定各小组内成员的角色扮演。确定固定分组和角色扮演后,以教师直接教授为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合作学习法和伙伴学习法为主,完成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简单的组合编排。在练习期的教学过程中,将各个独立的人组织成团体,强调集体训练、集体意识训练和角色学习,调动团队成员中各方的努力,鼓励良性的冲突,建立小组成员的熟悉度和相互间的信任,使学生学会宽容与尊重。

3.2.2 季前赛期

季前赛期的教学内容为3 2个8拍的简单套路、比赛的组织、裁判法以及成套动作的编排(包括队形的变换、动力性配合、依次性完成托举)的教学,明确正式比赛期的比赛内容和比赛规则,组织以提高技战术为目的的团队间的交流赛。运用教师直接教授法完成20个8拍的简单套路、比赛的组织和裁判法的教学,并针对各小组的问题进行技术和战术的指导;以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相结合为主,教师直接教授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直接教授法教学的内容及完成比赛期比赛内容的编排。在季前赛期,团队间的交流赛的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各小组通过一起拟订比赛策略、练习技术,体验成功与失败,创造小组的特色,捍卫团队的荣誉,通过责任分担加强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责任感的同时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3.2.3 正式比赛期和赛后期

正式比赛期的内容为对32个8拍的编排。比赛按照类似正规比赛的方法进行,比赛前由组长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比赛中各小组的裁判员担当比赛裁判决定分数及名次,各小组的管理员合作录制比赛。正式比赛期的目的是使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团队强烈欲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赛后期的教学内容为对前三个运动季的总结以及评定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最后成绩包括教师打分、组长打分和成员打分)。通过对成绩的最后评定和学期的总结使学生淡化“优胜者囊括一切”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4 结论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力问题上肩负着重大责任,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与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2)运动教育模式在学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提供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以提高其就业力。

(3)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能力为主线,选用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2]龙恒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正卫.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3).

[4]张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人力资源经理的访谈[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

[5]周宏室.运动教学[M].台北:师范书苑出版社,2002.

[6]蒋晓培.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运动教育课程 篇11

关键词:教学研究;运动捕捉技术;教学思路1对于课程开设依据、开设条件的研究

运动捕捉技术(Motion Capture)如今广泛应用于CG(Computer Graphics)行业、游戏制作、影视制作行业,本着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思路,学院开设了关于运动捕捉技术的课程,主要面对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学生。《运动捕捉技术及应用》是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大二下学期所开设的新课程,教研团队针对开设依据及开设条件做了如下研究,包括纵向研究、横向研究、行业研究、硬件优势四个方面。

(1)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主要是研究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本课程与前期的课程能够保持良好的衔接,包括动画原理、动画编剧及分镜头设计、三维软件技术等课程的衔接,其次是能够启发后续课程,包括三维动画作品编创、游戏作品编创、毕业设计等课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依据本课程所学内容开展科研活动,创新作品,参加比赛等。横向研究主要是研究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包括课程的开设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软硬件使用等,再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择出不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有选择地吸收一些内容,创新一些内容,使得新课程更好地融入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行业参考。行业参考主要是考虑到运动捕捉技术在动画、游戏、影视特效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运动捕捉技术在国内CG制作领域内的应用并不陌生,可以说已经作为制作流水线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原因是此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减少人员开支,缩短制作周期,提高CG制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国内有实力的制作公司或动漫基地购置了运动捕捉设备,在设备操作方面往往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周期长、投入大是公司面临的难题,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过运动捕捉技术,熟悉运动捕捉设备的软硬件,就可以为公司减少相关的培训费用、缩短培训周期,从公司的用人成本上考虑,从学生就业率的角度考虑,本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3)硬件优势。运动捕捉实验室的建立,保证了专业的教学场所,其空间构造符合设备安装的基本条件,满足双人运动捕捉的空间。实验室所采购的运动捕捉设备是较为先进的光学式运动捕捉设备,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通过对目标上特定光点的监视和跟踪来完成运动捕捉任务。表演者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服装上粘有反光能力很强的小球,这样的小球布局在人身上的各个关节部位,摄像机捕捉小球的运动轨迹以此记录表演者的运动信息。其优势在于捕捉精度较高,表演者可以运动自如,除了基本的走、跑、跳动作外,还可以捕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2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

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课内实践情况及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调,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突出课程重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重点内容,总结出符合本课程的教学思路。

(1)理论学习、软硬件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前期课程当中已经学习了动画原理,对角色运动规律理解透彻,前期课程也包含三维动画技术方面的课程,对三维动画软件的应用也有所掌握,结合本课内容,做到理论学习、软硬件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运动捕捉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开展对动作捕捉系统的研究。参考电影《阿凡达》《猿族崛起》《丁丁历险记》,游戏《生化危机5》《战神3》等运动捕捉环节的相关信息,通过课堂讲解,将光学运动捕捉设备与其他类型的运动捕捉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出不同类型的运动捕捉设备的特点,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突出运动捕捉设备的使用重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软件方面的学习包括如何运用MotionAnalysis捕捉系统获取运动捕捉数据,将获取到的数据导入到Autodesk MotionBuilder软件中进行调整,再将修改好的文件导出为FBX格式,最后导入至Autodesk Maya当中进行二次创作,二次创作包含对动作艺术性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无法利用运动捕捉完成的,比如动画角色的反关节运动、形体拉伸变形等等。最终在Autodesk Maya中渲染输出。

(2)分组学习整合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效果。本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学生人数与教学硬件条件的对应情况,运动捕捉系统仅有一套,在捕捉过程中各方面操作加之人员表演至少需要2人以上配合完成,为了整合教学资源,并考虑到教学效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分组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缺少团队合作的经验,除了学生自愿原则之外还要顾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将学生资源尽量均匀分配,3至4人一组为宜,同一组内的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各有分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3)重视运动的艺术表现,强调教学内容的重心。重视学生如何使用软件和硬件,往往忽视了真正的目的,对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学生而言,提高动作设定的能力并不是简单地会使用硬件捕捉数据,使用软件处理数据,软件硬件仅仅作为工具使用,学习重点则是运动的艺术表现。在捕捉数据之前,增加学生的表演环节,一个动作要经过几次的表演与推敲,捕捉数据的同时,还要将表演留存为动态视频,供其他学生参考学习。学生通过表演训练可得知,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在设定过程中也要考虑很多的因素,一个角色行走的动作可以分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方式,表演的同时需要考虑到角色的体态特征与性格特点并且要将情绪元素融入其中,这样设定出来的动作才能够让观众信服,具有藝术感染力。因此,课程教学重点是学生的表演环节,注重运动的艺术表现,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4)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出“教、学、演、捕、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课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学思路逐渐清晰,创新出“教、学、演、捕、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依据此思路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教”不再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单一教学,而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运动无所不在,把课堂扩充到了生活当中,学生在生活中细致的观察及体会给这门课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学生学到的是一种攫取知识方法,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演”是课程的重心,这正是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也是最具特色的环节,学生通过演,能够把握动作的精髓,设定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动作。“捕”是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将推敲好的动作数据化。“做”是整个过程中最后的一步,是将前四步实现的一步,不仅包括运动捕捉数据的处理,还包括针对动作的二次创作。可以说这五点在课程教学中相互影响,逐级递进,缺一不可。

3结语

《运动捕捉技术及应用》课程注重的是实践性,这样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合理利用软硬件资源开展教学,通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创新,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参考文献:

[1] 简增强.“动作捕捉系统”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3 (3).

[2] 徐海川.观察与模拟——浅谈运动捕捉技术在动画创作及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3(9).

运动教育课程 篇12

1 优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1.1优化教学过程

1.1.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高度膨胀的时期, 为了激发学生对《运动处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节课中,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学习运动处方的意义,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运动处方是为每一位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量身定做的, 实践证明, 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既安全可靠又有计划性。应用运动处方进行健身锻炼将是科学安全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 教师应在理论讲授同时联系生活, 使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比如将运动处方与女生关心的减肥塑体、男生关注的健美健身联系起来进行介绍, 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 在课堂上将知识以易化难、以简化繁,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好学乐学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1.1.2钻研教材, 突出重点

《运动处方》课程内容繁多、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因学时较少, 一般只有24至36学时, 在安排教学内容前,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 反复推敲教材的内容, 在课堂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教材《运动处方》共分五章, 其中耐力运动处方这一章是本教材的重点章节, 原因有二:一是耐力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耐力作为锻炼目标, 而心肺耐力素质是健康体适能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 是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二是在各种类型的运动处方中, 耐力运动处方应用最为广泛, 它可用于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四个领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利用有限学时, 根据专业特点, 删繁就简, 把握重点、突出重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1.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为了使《运动处方》的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现教学现代化、科学化,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可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多媒体教学。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它集声、光、色及动画于一体, 信息含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 具有媒体融合性、交互智能性和信息扩张性等多种特性, 弥补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 具有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台阶试验这一操作理论内容, 通过多媒体示教短片的呈现, 这种教学方法直观易懂, 深受学生的喜爱。

1.2优化师资配备

体育新学科的创建主要是通过边沿学科的扩展, 或是各种学科的相互交叉应运而生。《运动处方》正是一门由体育和医学两大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边沿学科, 它源于康复医学, 后被广泛应用于健身锻炼。其创建的意义在于指导患者或体育锻炼者进行科学运动, 以达到康复和预防健身的目的。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应具备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运动处方的制订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健康检查、体适能测试→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运动功能评定→制订运动处方→指导执行运动处方→监督执行情况→定期调整运动处方。由此可见, 《运动处方》实质上涵盖了两大学科的内容:体育与医学。那么, 对于这样一门交叉学科, 在授课教师的配备上是否可以打破一门课程由单一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传统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 《运动处方》课程的主讲教师多数为体育教师, 少数为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或与前两者相近专业的教师。两者比较而言, 前者所受的专业教育以竞技运动教育为主, 未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传授与开据合理运动处方的能力;后者受过系统医学知识和基本体育运动知识的专业教育, 具有良好的对《运动处方》的把握及传授能力;但在讲授利用何种运动方式去提高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时, 体育教师无疑最权威。在此, 笔者提出一个设想:《运动处方》可由两个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 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或与前两者相近专业的教师主讲, 体育教师对运动技术动作部分内容进行辅助讲授。体育专业以及与医学相近专业的教师相互配备, 取长补短, 共同讲授《运动处方》课程, 应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优化评价体系

1.3.1理论考试评价

理论考试是教学成果的检查手段之一, 考试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反映基本的、重点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理论考试评价主要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运动处方》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

1.3.2实践能力评价

实践能力评价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体适能的测定与评价;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方法;针对某个对象制订运动处方。其中, 前两项评价内容安排在相关章节讲授完毕后进行考核, 注意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操作、运用的能力。第三项评价内容则安排在期末该门课程讲授完毕后进行, 这项内容也是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评价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制订运动处方能力的考核评价时, 注意评价学生与处方对象的沟通交流情况, 观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 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融汇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2.1重视运动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运动处方这一概念从词义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运动, 二是处方。“运动”指体育运动;“处方”原指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 这里指处方制订者根据处方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制订的运动计划。简而言之, 运动处方即是一个运动计划, 它达到康复和健身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来实现的。运动处方是理论指导, 体育运动是实践方式。理论引导实践, 实践决定理论。二者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因此, 《运动处方》课程除了理论讲授外, 还应有运动实践的训练。教材介绍的耐力、力量、柔韧性运动处方中, 除了有上述三种素质的运动生理学基础、特征和评价等理论知识外, 还包含与运动实践密切关联的具体练习内容。这部分运动实践的内容应由体育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以体育课的形式在体育场馆进行实训教学。力量练习涉及到各种大型力量训练器械的使用, 有条件者可到健身馆进行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将运动理论与运动实践联系, 在运动实践中学用结合, 提高学习效果。目前开设《运动处方》课程的专业主要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等, 少数综合性院校将《运动处方》课程列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 如华中科技大学。从开设此课程的专业特点上来看, 可大致划分为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 因运动训练知识基础较差, 课程中运动实践内容的实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2.2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运动处方》是一门应用学科, 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目前开设的《运动处方》课程的总学时多数为36学时, 其中理论课30学时, 实践课6学时, 实践课仅占总学时的1/6。从教材内容上看, 重点的实践项目有体适能的测试、二次负荷试验、心脏功能能力的评价等, 其中体适能的测试内容又包括耐力、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等多项内容。显然, 6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不足以完成上述实践项目。因此应增加实践课学时,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 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实践往往可以促进理论的掌握,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变需要动态的思维, 在实践中, 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促进和发展。

3 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培养制订运动处方的能力

如何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变为一种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不是看学生考试能拿多少分, 而是看学生是否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运动处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各项体适能测试指标的意义及评定的方法, 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具备制订运动处方的能力, 并在实践中能利用运动处方指导处方对象进行科学的运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为自己量身制订一份运动处方做起。通过《运动处方》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 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手段, 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制订适合自身锻炼的简单运动处方, 并能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经过学习的积累、实践的演练、经验的总结, 从为自身制订运动处方到为他人制订运动处方, 这就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课程评价体系中, 我们也把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制订运动处方的能力作为一项重点的考核评价内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是一份能引导组织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指导人们科学健身的职业, 具备制订运动处方的能力是其必备的一项专业能力。随着我国群众体育的深入开展, 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于开设《运动处方》课程的专业来说, 应切实注重提高学生制订运动处方的能力, 加强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培养, 以拓宽专业口径。

3.2开展小科研活动

在教学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采取开展小科研活动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小科研活动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教师给出练习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研究方案,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如教师给出一位肥胖症患者的基本资料, 让学生根据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健康状况, 运用所学到的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为这位患者制订一份减肥运动处方, 并指导患者实施运动, 一个月后对运动处方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另一种是由学生组成科研小组, 开展深入实际的科研工作。如让学生深入到本校内各系、体校、社区去调查学生、群众对运动处方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式, 调研后集体进行讨论, 要求写出书面材料, 分析运动处方在高校、体校和社区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措施。在调研的过程中, 还要积极宣传运用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的科学知识。开展小科研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加强群众体育科研工作, 重点抓好国民体质监测, 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运动处方正是科学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成果, 而学生利用运动处方的知识再参与科研, 将会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提高《运动处方》课程教学质量应紧抓三个环节:优化教学是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

4.2在优化教学上, 优化师资配备非常重要。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或与前两者相近专业的教师主讲, 体育教师辅助授课, 二者取长补短, 应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3重视运动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可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用结合,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4.4培养学生制订运动处方以及开展小科研活动的能力,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变为一种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也是提高《运动处方》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玉山.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2.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汪康乐.试论体育新学科的创建[J].体育科学, 1998.6.

[4]梁金柱.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应用的意义[J].今日科苑, 2010.8.

[5]聂晶.高校体育运用运动处方教学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 2009.3.

[6]王怡.运动处方与大众健身科学化[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20.

上一篇:企业并购与重组下一篇: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