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途径

2024-06-20

课程教育途径(共12篇)

课程教育途径 篇1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人们基本的行为准则, 应该成为中职生修养、求知与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是中职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失德失信现象, 采取有效途径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德育课程中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措施有:

1.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关键是发掘其内心诚信的情感, 并将获得的诚信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我主要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学生自查自律表”每天自我评价, 并写出与“昨天”对比的进步情况和“明天”要达到的目标;针对不文明陋习, 举办“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活动 , 培养学生诚信行为习惯, 增强诚信意识;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我写格言话诚信”活动, 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启发, 征集完后在班内开展交流评比, 并将部分格言在学校报栏中展出, 有的挂在教室外的墙上。

2.发挥教师诚信典范的作用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讲:“耆而信, 可以为师。”教师的师德及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诚信修养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成为诚信的坚守者、监督者与传播者, 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 自己必须践行, 用诚信的品行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 做诚信的表率。其次,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情感投入, 只有让中职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接受教育的内容, 他们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体现诚信, 道德教育的成效才能体现。因此, 教师在具体的道德教育中要注意投入情感, 做到教育者与受教育工作者之间心灵互动, 而不是局限于空洞的“说教”, 更不是板起面孔训人。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活动的重点在知行统一, 关键在践行。职业学生比较喜欢活动, 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一实际特点及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故事、典故等, 通过征文、表演、诵读、辩论、演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 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 地懂得了诚 信 , 并自觉地 应用到自 己的学习 和生活中。

4.将诚信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

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 不仅法律常识课、经济常识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礼仪课要结合教学内容, 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 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理论课和实训课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诚信基础。

5.建立行之有效的中职生诚信评价体系

确立诚信教育评价体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在遵循思想引导与利益挂钩、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下, 设计出一系列可量化的考核标准, 如建立“中职生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应作为中职生个人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学生的一生。诚信档案应如实记录学生平时的个人表现、学习情 况、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情况等, 作为学生以后进行综合测评、三好学生评选的参考依据。诚信档案虽然只是薄薄的几张纸, 但它不是简单的优劣评语, 而是中职生在校期间诚信或失信行为的动态反映;建立中职生诚信奖惩制度, 中职生诚信评价体系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相当于褒奖机制, 是把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等与中职生的诚信情况挂钩。失信惩罚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 中职生如果出现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等行为, 失信惩罚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学生的失信行为, 加大其失信成本, 从而对中职生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加大对中职生的奖惩力度, 通过对守信和失信的奖励和惩处, 让“诚信无价, 信用有价”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社会呼唤诚信品质, 职业学校的特殊性质要求把学生的诚信教育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学生要认识到诚信品质培养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职业劳动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立华.探讨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1.

[2]赵卫川.大学诚信缺失分析及对策.浙江丽水师专学报, 2004.

课程教育途径 篇2

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薄弱现状,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具有多层次和多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是其基础性的工作.辽东学院如何实施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 者:于立军 YU Li-jun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社科部,辽宁,丹东,118001 刊 名: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1(1) 分类号:G420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教育途径 篇3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职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32-02

一、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推动了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先进的生产力。它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带动了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衍生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环境,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互联网+”不是去取代传统教育,而是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究竟如何去定义“互联网+教育”,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二、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时代、这些市场、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根本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教育便培养怎样的人才,教育事业需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展上进行互联网改革,在培养上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互联网+教育”是改革课程教学的需求。“还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具有价值的呢?”教改改的是观念,“互联网+教育”也是观念,它不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而是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就是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力促课程建设,力推课堂改革。本着资源利用最大化、资源使用高效化的原则,建设统一规划和布局,一张网,一个服务器,多个终端,形成教育信息网。名师同步在线课堂、微视频平台、名师辅导等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空间。

“互联网+教育”是促进创业就业的需求。“互联网+”一方面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学生就业的平台,例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能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岗前培训,促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教育而言有深远的影响。教育不只是商业,类似极客学院上线一年多,就用近千门职业技术课程和4000多课时帮助80多万IT从业者用户提高职业技能。

“互联网+教育”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终生随时学习的需求。事实上,当下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公平分配,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个性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教育 “一视同仁”的做法也越来越不被接受。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正在从为了生活学习、分段学习走向终生随时学习。在这种趋势之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建立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在教育领域,面向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实现足不出户在家上课。“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马上进入融合和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

三、“互联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教育为核心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企图用互联网代替传统教育中所有的做法,事实上,如果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教育改革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本质上,“互联网+教育”只是实现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它并不能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优势,也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不论是教育科技企业,还是各个高校,甚至是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都应该明白,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不会被互联网改变的。

四、“互联网+教育”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

由于传统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学生教育缺乏个性化,教师定位不准等等问题,要利用“互联网+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应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传统教育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不论是优质的教师资源,还是教学资源,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强化、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命价值,要想实现个性化,首先就应该实现学校教育的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学习的美好体验;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评价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建立整套的教学系统和智慧化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老师和学校进行管理。

五、“互联网+教育”以服务企业为目标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将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线上线下教育的爆发。“互联网+教育”要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特别是对于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同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互联网+”职业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具体细分的每个岗位的工作,主要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也可以是毕业生。

六、结论

“互联网+教育”将让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互联网进行,老师通过互联网教授,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无时空限制,各取所需。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重要的数据在互联网上挖掘,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让线上学习成为主流,让传统的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并不等同于简单地把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即可,而是应该通过多元化、多样化、多形式、多结构的知识框架与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学激发兴趣,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何瑶.互联网教育填补“知识沟”的条件分析——基于沪江CC-Talk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2).

[2]刘贻毅.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如何转型为互联网教育时代来适应时代的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4(05).

[3]赵青梅.基于互联网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干扰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2007(07).

[4]毕金龙.对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

课程教育途径 篇4

同时, 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大发展, 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 公共英语课程已然成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然而, 大学普遍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班级大, 人数多, 专业广, 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和专业, 互相不熟悉;教师的教学负担重 (多个班级) 、教学内容多 (完成听说读写译) , 教学压力大 (学生要拿英语4、6级证书) 。

这样的情况, 使得公共外语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灌输而忽视素质教育, 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教师教书不育人, 学生读书为证书, 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和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 笔者在高校英语教学经验中, 通过对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证教学研究, 提出以下4种有效途径以便在公共英语课程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1 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主

尽管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得如火如荼, 而普遍高校的公共英语教育任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如凯洛夫的“五段教学”, 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地位, 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综合能力, 只会考试却不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方面, 根本无法达到教育部所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

因此, 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中, 体验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探究式教学、巴特勒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等都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培养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提高其多方面知识的操作与实践, 培养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思想、道德、思维、创新等多层次的熏陶。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此可知, 改革当前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发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教学内容的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 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 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2]

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将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 认为课程标准要求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 作为发挥实际作用的教学内容, 其特性不同于教材内容。所谓教学内容, 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灌输的思想和观点, 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 也叫课程。最常见的教学内容是各种知识。设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课程标准、教科书, 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这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部分, 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设计知识性的教学内容时, 应主要以下两点:1) 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2) 组织内容时要把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相结合。[3]

然而, 即使教学内容有其规范的定义, 由于课堂内外的条件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限制, 大部分教师任然把英语教学内容与教材等同起来, 就教材而讲知识, 以完成教材为目标, 完全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王大中认为, “大学的任务是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也是非常重要的内涵。”[4]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 应特别注意知识的人文性, 在传到授业解惑中, 融合人文素质教育, 使公共英语教育真正达成素质的教育。人文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可以结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来完成, 如采用“任务型”教学实践活动, 选择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学生心理水平为基础, 又有发展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使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从而培养出善于学习并有高素质的人才。

3 学习过程的培养——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 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学习者能够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缺陷, 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 自主性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等的行为。自主性学习表现在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5]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强调师生的交流, 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模式, 依靠学生查找资料, 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 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 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 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 学习负担过重, 并且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以“任务型”教学为例, 任务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心理、个性和英语能力等因素, 注意任务的梯度和难度;学生根据任务积极阅读英文材料, 用英语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总结;教师根据任务完成给出总结,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从而最终完成课堂目标,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的素质培养。

4 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 自学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 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 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逐渐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6]

然而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能按照既定的教学过程来教学, 每堂课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或突发状况, 高校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 且有自己的想法, 由于公共英语课堂人数较多, 很难照顾到每个同学, 所以有的同学就放松自己, 开小差, 说话, 手机上网, 睡觉或做别的事情等, 都会影响到课堂的顺利进行。放任不管?这会影响到课堂的秩序;提出批评?这又可能影响到该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喜恶, 从而无法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其成材。

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味保持课堂连贯性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灵活性。在保证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中, 巧妙应用多媒体、设置情景任务、组织课堂活动、进行主题讨论等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保证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适当融入具有人文色彩、幽默益智的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生动的教育性;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中, 科学规划教学方案、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问题,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钟启泉的研究表明, 应试教育仍然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障碍。[7]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 素质教育在英语课堂的实践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公共英语课程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中, 仍需要英语教师乃至教学管理者深入细致地研究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 认真总结经验, 借鉴一切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好方法、好途径, 锐意改革, 勇于创新, 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摘要:为了能够培养能够适应现市场经济下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英语课程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作用越发突出。但素质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针对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英语,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

参考文献

[1]Joyce B, Well M.Model of Teaching[M].7th ed.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汪青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王大中.促进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7) .

[5]王莉.外语学习中的学生自主性和教师自主性研究[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8 (6) .

[6]王亚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习”分析[J].校园心理2010 (8) .

[7]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 1999 (5) .

[8]谢祥清, 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9]常天义, 郑崇辉.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 篇5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课程教育途径 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生命教育

2010年10月,西安发生了震憾全国民众的药家鑫事件,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抽刀杀死了受害人,然后又驱车连撞数人,最终被警方拘捕,判处死刑。“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药家鑫案尚未平息,重庆又发生一桩类似的交通肇事逃逸并故意杀人案,肇事者年仅21岁。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了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张超抢劫碎尸案等。这些血淋淋的案件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教育的缺失。著名的教育学者张文质曾写道:“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被许诺的未来发展与幸福的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更神圣。”

生命教育不能再继续缺失下去了,即使不用专门开设一门叫做“生命教育”的课程,也完全可以把教育内容融合进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把生命教育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融进他们的潜意识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次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理性、健康和完善的生命教育。生物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意味着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孕育、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等学科知识,还要注重生命教育思想的落实。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即在教育的过程中,启发生命的智慧与反省生命的价值,以此增强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拥有整合生命、生活与人生的能力,也就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与目的探索能力的形成过程。狭义的生命教育,特指学校生命教育,即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二、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探究活动、实验、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阵地,授课时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相关知识中,让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引导学生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开始,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例如,在讲授“遗传和变异”时,通过收集资料总结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高低,使学生产生一种很幸运的心理,自己是健康的,而这一健康是来之不易的,由此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2.在探究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渗透对人、对生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往往来自于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生命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课题研究实施生命教育,这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例如,开展“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研究”等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收集信息、查阅分析资料,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理智地对待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实践证明,利用适当的时机精心组织策划类似的专题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感悟,产生更深刻的教育效果。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不可避免要拿生物做实验,因此实验课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验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要节约实验材料,善待生物;教师要慎重处理实验时的动物,给学生留下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在艾滋病防治教学中,引入杯水交换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艾滋病传播速度是何等的惊人,如果不加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同学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还要向周围同学和朋友积极宣传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治途径,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从而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4.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小制作、野外考察、生物标本的制作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依托生物学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周围的生态环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考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领域的认识,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如: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际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等,组织开展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珍贵,逐步建立起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另外,还可以利用举办生物知识讲座、图片展览和向社会宣传动植物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救救濒危野生动物”“救救餐桌上的野生动物”“救救野马”等系列竞赛活动,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尊重、爱惜生命,关爱其他生物,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在专题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举办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深化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它以开放的时空,灵活的选题,丰富的内涵等特点,为生命教育开启了一扇新窗口,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悟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如:在“青春期教育”的系列讲座中,通过对人体生殖器官结构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消除神秘感,从而认识到男女有别,明确各自性别身份的规范和责任,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社会要求的性别规范。根据性生理的发育特点,了解人体的第二性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各种变化,沉着应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育学生正确的处理好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异性的身心发育特点,形成健康的青春期性心理。同时也可结合人体胚胎发育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无私伟大以及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从心灵深处孕育出关怀生命的情感,欣赏生命诞生的美丽和神奇,学会珍惜和珍爱生命,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教育,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的确应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生命教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我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但愿我们的教师都能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但愿我们的社会能提供一个使生命教育茁壮成长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姚全兴.生命美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黄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6]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马尚盛,武威二中生物教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在职研究生。

课程教育途径 篇7

然而, 现在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从教员的角度看, 没能充分认清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还是学历教育时的老的套路和做法, 一门心思地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结构的严谨性, 证明的严密性。轻视概念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忽视数学的应用性教学, 人为割裂了数学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教学的目标确定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从学员的角度看, 基本处于单项被动接受的状态, 很少参与教学, 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致使现在通常的做法是:教员引入概念, 证明定理, 推导公式, 列举例题, 要求学员记住公式, 套用公式, 做题和解题。当然, 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 高等数学教学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须、够用为尺度, 贴近专业进行教学, 积极寻求、探索数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建模思想的途径和方法, 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提高学员的数学能力, 充分发挥建模思想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作用,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更好地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职业技术教育数学课程培养建模思想要注重实效性, 找准突破口和契合点, 要精心设计, 融入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途径。

1. 通过概念的教学培养建模思想

心理学认为, 概念是人脑对于事物的一般特性的反映, 以及对于事物一般特性的概括, 是理性认识的细胞, 是教学内容的基础,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虽然高等数学概念众多, 但是数学概念一般都来源于生产实践, 即对实践中一些共性的东西, 去除实际含义, 抓住本质, 高度抽象和概括, 得出概念。概念得出之后, 反过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可见, 概念与实际结合很紧, 是培养建模思想的很好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 可以从概念的“来龙”、“去脉”两个方面培养建模思想。比如, 在讲导数概念时, 首先给出两种典型的实际问题:物理问题---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几何问题---求平面曲线的斜率。然后, 逐一进行分析, 得出两个实际问题的结论, 最后, 对这两个结论进行比较、抽象、概括, 抓住本质, 抽出共性, 发现解决问题的都是一种固定格式的增量比值的极限, 如果这个极限存在, 把这个极限就称为导数。这就是导数概念的“来龙”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渗透了建模的准备、假设、建立、求解、分析和检验思想, 达到了培养建模思想的目的。概念得出之后, 完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然后, 再利用导数的概念, 去求解线密度、瞬时变化率、最优问题等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这就是导数概念的“去脉”教学。同样能够培养学员的建模思想。

2. 通过例题、习题的教学培养建模思想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除了大量的概念教学之外, 例题和习题教学也很常见。在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中, 要注意利用典型的问题, 精心设计, 作为案例, 进行建模案例教学。比如最值问题、定积分应用问题、微分方程问题等等, 引导学员进行分析、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参数, 建立数学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员体会建模过程, 形成建模思想和意识, 深刻体会到高等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锐利武器, 还强化了学员的应用意识, 提高了学员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 通过传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建模思想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除了大量的概念、例题和习题教学之外, 传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很常见。大量实践表明, 学员一旦准确地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 将来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就会如虎添翼, 受益终生。高等数学中传统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 比如微元法、有限到无限的极限法、不变代变法、以直代取法、局部线性法等等, 所有这些方法的产生和运用的过程都是培养建模思想的良好的教育素材。

4. 通过开发编写职业技术教育个性化教材培养建模思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学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主要抓手, 教材伴随学员的时间远比教员在课堂上与学员接触的时间要多, 教材内容和形式的编排设计对学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高等数学教材, 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数学教材, 无论是在内容显现, 还是在形式的编排上, 都要联系学员实际, 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可以用问题 (案例) 为载体, 以学员为中心, 以实用、应用、管用为目标, 以必须、够用为尺度, 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 按照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抽象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等六个环节的模式编写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 讲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 使学员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 都能得到建模思想的培养。

5.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建模思想

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型之后, 教学中的一切元素都要随之转型。考试是学员学习的指挥棒, 更要很好地进行设计, 实现成功转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知识评价的考核方式, 向兼顾知识, 注重能力方面转变。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的形式:课终考核占60%, 平时过程考核占25%, 增加实践考核, 占15%。15%的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可以采用撰写较简单的建模论文的形式。

总而言之, 在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数学课程中渗透建模思想, 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建模思想的渗透与培养, 能够使数学知识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能够有效培养学员的应用意识, 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本质化理解, 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领域中去, 使学员的学习进入“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又促进理论”的良性循环, 从而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对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摘要:本文在阐述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渗透建模思想必要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数学课程培养建模思想的五个途径, 并指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数学,建模思想,必要性,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课程教育途径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改革,途径,启示

在新课标没有实行之前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逐渐转化, 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创造性。设置有趣的课堂游戏环节, 将课堂教学趣味化, 帮助学生确定自身价值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信,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使课堂的教学氛围积极向上,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角色难以转换。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再是主体, 而是起到指导的作用。

2.课堂教学效率低。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比较低, 一直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普遍比较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在课上还需要维持纪律。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今小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3.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仍需更新。虽然小学教师在新课程颁布以后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开始创新教学方式, 也意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为, 并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促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但是还有许多教师固步自封, 不愿改变自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用成绩来检验学生学习的程度, 没有意识到能力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也阻碍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的途径

1.确定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首先要确定自己在小学教学中的角色, 小学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与参与者, 但绝对而不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于周围世界的兴趣, 进而提出探究问题, 形成假设, 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资料并加以整理, 最后得出探究结论。通过这样的步骤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将讲台和黑板交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 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术语,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使用“生本”的方式, 让学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课本知识进行全新的解读,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

2.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的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在前期惊醒课堂设计时, 要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连贯性, 不要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的尴尬情况, 优化教学环节,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兴趣, 在课件中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动漫元素, 在设置教学环节的过程中, 选择一些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分组教学的方式, 将学生进行分组, 在每组安排课堂效率比较高的学生, 让他们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气氛。

3.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优秀的教学教师要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职业道德。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不仅要拥有以上三种素质, 还要提高自己的使用多媒体的水平, 老教师要借鉴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 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以往的教学经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小学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小学教育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播, 但是忽略了儿童人格方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出充分的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帮助每个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唤起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今后小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合作共同进步的方向发展, 开拓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改革小学教育的方法提高小学课堂的效率已经是大势所趋, 学校必须意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的重要作用,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发展, 要建立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况的教育体系, 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进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娜.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求知导刊, 2014, 12:22.

[2]刘晓苏.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小学育教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6:2.

课程教育途径 篇9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与建设,途径探析

学前教育是一门学习如何教育的课程, 本专业的学生是受着一代的教育成长起来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的学习任务就像是祖国花园中的育苗园丁, 育苗的质量将影响未来苗圃的发展。这正是符合了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进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行业的发展使得学前教育这样一门特殊的专业有了更加高的要求, 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最为受到关注的。

在学前教育中活动课程是指在学习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把活动和课程相结合, 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幼儿的学习环境, 能够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同时提升。这样的课程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掌握难度。

一、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结构

在学前教育这门专业中学生主要为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大学生, 其中女生为大多数。再加之这门课程的专业特点, 课程结构一般划分比较简单, 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课。

其中实践课的占比相比于其他几门专业课来说在课程设置的结构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也就是说在课程课时上, 实践课没有很好地起到主导作用。实践类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清代就有诗人这样描述儿童放学的场景:“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当代这种最单纯的活动实践学习状态被重新提出来, 是因为在人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时期的教育只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在基础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具体的指标来要求教学的效果和结果。学前教育的真正意义就转变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挖掘和兴趣的培养。

学前教育中活动课程的设置正是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对于这种课外活动变为课堂活动的掌握能力, 主要是学习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控局面然后再在活动的情境中把需要表现的知识和需要传授的知识表达给学生。从课程结构来看学前教育实践课的设置并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掌握, 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大学前教育专业中实践课程的占比。

二、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顺序

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中, 课程设置主要为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课。实践课在课时的设置上并没有优势。同时活动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顺序同样没有很大的优势。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这也是一大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职学前教育的理论性更是超过了实践性。在当今社会小孩如雨后春笋搬生长的时候, 学前教育的学生正在学习理论。理论的学习是任何技能的基础, 但学前教育是在就业之后主要从事实践类的专业, 实践课程的不到位也是学前教育学生在就业后难以满足就业单位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中设置在了第一、二学年。专业技能的相关课程则设置在了第一或者第二学年的最后。而实践课程则安排在了第三学年至毕业。这样的设置在本专业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课程的设置在整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中处于末位的位置, 这样的课程顺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没有了优势。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主要的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寻找工作和其他毕业的事宜上, 而且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已经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也难以解决。”可以看出活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课程顺序的安排也是改革活动课程和建设活动课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和实施效果

学前教育的活动课程主要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独当一面, 能够独立带领一班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但是就目前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反馈来看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学习实践课程的管理力度, 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授课效果。

结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幼儿教师的角色, 学前教育专业中活动课程的设置正是提高这一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对学前教育活动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中笔者就以上几个方面做出途径探析, 力求为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秀峰.《捉迷藏》教学案例[J].新课程 (教研) , 2011 (04) .

[2]王玲琦.开设活动课程提高组织能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03) .

课程教育途径 篇10

河南商报2009年4月刊登的一则漫画引起社会上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一番新的讨论。大批学生家长领着孩子排成长队在补习班门口, 学校响应教育部门对学生减负的号召, 要求不在周末给学生补习功课, 家长却又把孩子推向另一个课堂——补习班。一位家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这样说道:“孩子出了校园, 有大量时间可自由掌握, 但多数孩子待在家看电视或上网, 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 也背离素质教育的初衷。”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爱因斯坦曾说, 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都忘掉之后, 剩下来的才是素质。所谓“素质教育”, 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包括两大层次的活动:一是国民素质教育;二是专门人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 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 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 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 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 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 国内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分析素质教育的现状, 通过比较, 试图在各种弊端和利益中找到平衡点, 进而真正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

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是:

第一,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教育机构还是“为应试而教, 为应试而学”, 在此目标导向下, 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 也只能是片面的, 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

第二,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 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很多学校的老师依然把目光盯在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 弃多数学生于不顾;

第三, 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 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目前很多院校在以实践为办学宗旨的前提下,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还是一成不变的。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至今, 十年里, 素质教育经历了倡导——推进的漫漫征程, 可是不少人至今还在“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 甚至是莫衷一是。 被推崇、追捧多年的素质教育, 在现实中已然成了“皇帝的新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 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种种情况表明, 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现并不仅仅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它是一个应该有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参与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征途上有很多正面因素:诸如政策导向, 专家关注, 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学生的认可, 但同时还有很多负面的因素, 很多家长、学校在素质教育呼声的推动下给学生无辜增加了很多课业负担, 但却冠以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和素质的名义, 与素质教育本来的目的完全相悖。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在一种快乐和谐的状态下让学生的人格、情商和自身的各项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 这就使得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沉下心来, 认真思索应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 我认为, 无论采用哪种课程体系, 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内容, 用什么评价体系, 最终都要给学生一种快乐的环境。只有不排斥, 才能更好地吸收。

二、推行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只有观念更新才能诱发行为创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 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学生是生龙活虎的、富有个性的。如果只用表现在纸面上、试卷上的单一的评价方式, 只用一把尺子来丈量, 必会忽略甚至扼杀多元化人才的个性。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考的课程不得不学, 不考的课程干脆不学。因此, 维护和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是件很重要的工作。 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 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创造条件让那些合理的想法得到推介、表彰、弘扬。像牛津、剑桥招生, 统考分数只是一个参考依据, 此外, 学生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成果、竞赛成绩、发表文章、发明创造等, 应占据重要位置。因为, 这些世界一流大学认识到, 分数外的东西才能真正显示学生的素质。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造能力, 使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是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得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 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全面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一般分为基础型课程和应用型课程。但目前高校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着力于基础课程的改革, 这样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专业课的设置只突出了知识的学习, 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上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工作和创业的需要。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 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 因此, 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 学非所用, 学非所需, 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 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我国提倡素质教育, 目的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基于这种考虑, 在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素质教育可以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在课程的讲述中穿插数学思想的介绍, 概念体系建立的历史依据以及当时的时代特征, 内容结合专业, 注重实践应用性、普及数学建模,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快乐学习。

目前数学建模绝大部分只在高校开设, 并且是作为数学系的共修课。这种教学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建模是真正把数学和其他学科做到有机结合。社会对数学建模给予了广泛的认同。用人单位对数学建模获奖学生也非常欢迎, 认为这类学生综合素质高, 动手能力强, 有创新精神。获奖学生在研究生入学及以后的研究中都显示出较强的能力。多年来该项活动一直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一批科学家的赞同,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一直是该项活动的倡导者。社会对数学建模给予广泛的认同, 首先表现出数学建模是一项促进数学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归纳起来, 完成数学建模需要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良好的数学基础、数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数学建模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的计算与计算机编程能力、独立工作及与人共事合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顽强的毅力, 等等。

因此, 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证明了, 数学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和数学素质教育在当今时代的人才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作为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从教师自身来讲, 要求教师队伍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切实转换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 班级的权力者, 利弊的权衡者, 而是学生的“严父慈母”、“知音知己”、“人格偶像”、“学习楷模”, 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 倾听学生心声, 走进学生内心, 满足学生所需, 要不断加强为人之道, 为师之道的修养,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位,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切实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应该是能够在一种和谐美好的环境中令教学双方都感到身心愉悦, 进而培养完善的人格。1994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还更早些。素质教育提出近二十年来, 广大教师、教育专家以及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 从中国国情出发, 不断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很多学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试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素质教育已经从基本的理论研究, 局部的探索试验, 教育系统内部操作进入了行政全面介入, 政策全面规范的实际操作阶段。如果要进行评价的话, 我认为素质教育已经处在社会关注、政府推进、重点突破、配套实施、全面展开的阶段。虽然素质教育的进展令人鼓舞, 但从整体来看, 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任重道远。

教育是一棵大树, 它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中。要想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要从社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来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通过课程改革, 真正走出素质教育的沼泽。

摘要: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 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全面推行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只有观念更新才能诱发行为创新。目前, 国内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分析素质教育的现状, 通过比较, 试图在各种弊端和利益中找到平衡点, 进而真正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用型课程,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意义的寻求———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3) :37-39.

[2]李晓华.论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06-107.

课程教育途径 篇11

民办;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作者简介】高 薇(1976—),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关于课程的研究,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而其中“教师”则成为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话题。有关教师与课程改革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两种思路:一种是“防教师”的课程改革都是把教师当作客体来考察,要求“它”与课程匹配、适应;另一种“教师介入”的课程改革是把教师当作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全过程。[1]在此,本研究的重点不是放在“教师与课程”这一通常被人关注的热门主题上;而是从民办角度,研究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的问题,这也正是通常被人所忽视的问题。

1.何谓民办学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沉寂了30多年的民办教育的重新兴起和蓬勃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的迅速发展,使得民办教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力量办学的巨大潜力。“民办”是与“官办”或者“公办”相对应的称谓。所谓的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2]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则是从办学主体上来区分的。民办学校有三个明显特征: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也就是面向社会招收学生和学员,服务于不特定的群体和公民个人,而不是只招收某个团体、企业、行业、系统和特定群体的人为学生或学员。

2.民办中小学师资现状

师资来源。民办中小学师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离退休教师;从公立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聘请的兼职教师;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其中有非师范教育专业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被招聘来的在岗教师(其中有向原单位辞职的)。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当中不乏教育行家、知名人士,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着很高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或者由于是兼职,难免存在临时观念,不能专心研究教学,不能成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或者因为毕业没有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仅是以此来谋生;或者是因为利益的趋使,来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当下,在民办教师中,以教龄短、职称低的年轻人居多,而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既能教学又能搞科研的教师更少。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差。民办学校由于不是国家出资办学,自负盈亏,所以其必然在投入产出上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师资上大量聘用退休教师。这部分人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体力和精力方面都难以适应长期工作,多数人没有长远观点,出于“老有所乐”的比较多。一旦环境条件不如意,他们可以随时辞职,也没有什么硬条件约束他们,常常使学校或学生措手不及。即使花高薪聘请来的年富力强的教师,而对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也感到不适应,这些优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习惯上需要实验和总结。加上民办学校之间师资竞争的加剧,教师“跳槽”现象普遍在存在。有些学校如果教师的社会福利保障条件不到位,教师队伍则更难以稳定。

民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差。民办中小学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目前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完善意识,缺乏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成因有三:一是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使教师无暇顾及自身专业的发展。当前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工作时间长,授课时数多,工作责任重,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不仅决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决定了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而民办中小学校的很多学生起点低、基础差,与公办学校进行“升学率”的竞争往往不占优势,教师必须加倍努力,才可赢得学校与家长的信任。在此状况下,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超负荷的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教师的思考空间,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教师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教师的激情定会在这种高压和逼榨的生存空间下被消磨殆尽,教师发展定会出现停滞状态。二是缺乏团体合作。民办中小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争取生源,扩大知名度,建立了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流水性”的机械竞争体系。每学期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按教学成绩来决定教师的奖金、年终考核等次及解聘续聘。现实的残酷竞争及其诱发的功利需求,使得同一学科教师之间往往存在“同行是冤家”的现象。教师之间普遍担心自己受制于人或怕别人直接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而不愿公开与共享自己最成功的经验和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这样阻碍了知识的有效传递与交流。三是民办中小学校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不强,职业倦怠普遍。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3]民办中小学校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普遍表现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等症状。教师职业倦怠一旦出现,教师将逐步丧失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去探索新知,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教师职业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3.民办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

以校为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而民办教师则更应立足所在民办学校,依据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实现专业的发展与提升。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制,是课程变革背景下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制,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是以这三者为课程主体的学校课程。而对于进行基础教育的民办学校,在守住国家规定的课程领域这一核心之外,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突显本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制过程中,利于民办教师更好地理解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利于教师体验课程的编制过程,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重要补充课程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课程能力经历着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上升式的。民办教师就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进行着课程创新的专业体验,经历着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体验着由此带来的自信、自尊。

其次,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为教育改革总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观为指导,课程是承载这些新理念与价值的载体,课程变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这种体现最终要经历课堂教学改革。“人无我有、人在我优、人优我强”的教育市场竞争要求民办学校能够提供高教育附加值。因此,民办学校须通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教育模式、提供额外课程的方式带给学生以附加值。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民办教师转换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管理者。这些转变与要求都需要教师共同合作,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探求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学习的研究主体;需要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教师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改变教师相对封闭的个体生存方式,构建教师合作学习的平台。

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它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实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持续的,并不仅仅为课程变革所限制。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会由外在的发展走向自我更新发展,也即内在的自我实现发展,诚如马斯洛所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假设,人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趋向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4]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更新从而实现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发展之路。自我更新包括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超越。这种自我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日常的积累与完善,发生于时时,事事,更新于点点滴滴,是教师在个人教育经验、教育实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基于对自己教学生活审视的一种自我反省方式。反思必须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新的教育精神是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反思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反思意味着从“旧我”走向“新我”,意味着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意味着教师在反思中积聚着对“缄默知识”的客观、理性认识,意味着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展现。这种自我更新的发展使教师的研究“发生了从自我遮蔽到主动介入、从外求规律到反思自我、从专门探究到日常层面的转换。”[5]自我更新发展建立在教师主动建构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具有自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需要教师具有图书馆意识,需要教师具有媒介素质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指导与帮助。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处于初级水平,教师的专业意识在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已经觉醒,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处在被动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相应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课程变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专家、学者的指导。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与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教师走向自我专业发展之路仍需要有长久的自我研究与自我学习能力。在课程变革背景下,需要建立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校管理,需要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内容体系,需要建立稳定而有内在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对课程变革支持与资金投入保障制度,需要建立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需要建立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等,这些都会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1]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胡 卫.中国民办教育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陈 峰.民办教育创新[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06

[4]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03

课程教育途径 篇12

京津冀三地为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依据其相近的地理位置以及优势互补的发展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该战略将北京作为中心,天津、河北为腹地。在政治格局规划的前提下,各个行业相互协作,实现三个地区共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相互助力的过程。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内容和必要性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提出之后,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下,也要实行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策略,对各个地区、各个院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势互补。

教育资源整合必要性可从当前京津冀三地高校比较情况来说明,比如高校数量在北京,每一百万人就有5所大学,即差不多20万人就拥有1所大学;在天津,每一百万人只有1.5所大学,即近70万人才拥有1所大学。再比如全国排名前100的高校,北京15所,天津、河北各有2所;全国排名前200的高校,北京26所,河北、天津各6所。可见,不论从数量上看,还是质量上看,三地高校严重分布不均衡。

三、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途径和方法

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要有大局意识和发展规划,把握好区域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做好合作的发展规划。尤其京津冀区域内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更要从三地大局上考虑,从自身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从而避免重复建设,以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内容具体包括师资、数据资源、实践设施等方面。

首先,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需要师资方面的整合。三地之中北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聚集,然而教育发展却面临着土地和生源缺乏、发展空间被挤压等问题,相对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特别是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实力雄厚,但也同样面临着生源和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河北省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尚处于大众化阶段,生源和办学土地资源充足,但缺乏高层次教育人才以及面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合作发展、优势互补是解决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各自不同困境的有效途径,必将有效提升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师资方面协调发展,可以实行合作办学的方式,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鼓励一些高校到河北办学,可以建立分校、设立学院、开办校区、合办校区等方式建立办学共同体。合作办学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强弱联合办学形式。北京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合并河北、天津的高校成为一个办学实地,将合并后的天津、河北高校称为一个校区或分校。

第二种方式是弱弱联合办学形式。京津冀三地的职业教育高校,可以考虑合并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办学层次的职业大学,这不仅有利于京津冀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发展、转型发展,而且也十分符合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并且切合社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第三种方式是京津高等职业院校帮扶河北高校办学。建立并完善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调机制主管三地高等院校工作,推动京津冀三地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建立联系互帮互助,实行对口帮扶。

其次,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还需要在职业艺术教育数据资源方面的整合。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三地通过共同建设区域性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和基础教育信息库实现共享联盟,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艺术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推进课程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大科研交流合作的力度,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速度,从而实施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强职业艺术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搭建。

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来充实,探索“互联网+”的模式在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使职业艺术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再次,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也需要在职业艺术实践设施等方面的整合。

实践设施不只限于学校内部,也包括校外的企业等,要推进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对应企业的实践操作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艺术职业教育的对话交流合作机制、项目协同创新机制、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综上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有大局意识,采取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手段,结合激励机制,同时要考虑市场导向。在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努力下,使得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三地职业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发展战略和实践运用等方面合作协商,建立共研、共建、共赢的协作机制,以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根据国家战略规划,京津冀三地要求协同发展,在这个前提下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亦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从师资、数据资源和实践设施等方面进行整合。

关键词:京津冀,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上一篇:声学下一篇:校园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