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2024-09-18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案(通用8篇)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篇1

第一课 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回顾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2、在体会生命的独特和可贵中,了解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能力与知识

1、认识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历程。

2、懂得人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挑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

体会生命的独特和可贵,学会呵护生命。教学难点:

懂得人的成长充满了挑战,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

在相册中找出你出生时、刚进细儿园和最近的照片各一张,然后和同学们交流,看看这十年来你有哪些变化?

二、开一个“时光倒流”故事会。

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发生过哪些令人留恋、值得回忆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喜悦。

三、动手操作

1、制作成长档案袋

如何不因岁月流逝带走我们的记忆呢?把最能代表我们成长足迹的物品收藏起来,把我们的成长和进步记录下来。

2、成长小测试

(1)我是谁?

真实地写一写自己。

(2)未来我最想做什么?

(3)现在我会做什么?

可以把自己有能力做的,还有通过努力能够做的事写下来。

(4)想一想我要怎么努力?

四、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们从初生婴儿到步入小学,直至现在。我们每一天都在成长,都在一点点进步!成长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但成长充满着挑战,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请记住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每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困难你就又前进了一步。在我们的前方,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等待我们去发掘。更有丰富的潜质,等待我们去开发。课后反思:

第二课 有一种成长叫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成长意味着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2、能学会自我控制,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能力与知识

1、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我控制行为。

2、懂得承担自已应该承担的责任。教学重点:

能自我控制行为,学会独立地面对身边的一切。教学难点:

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有的小朋友早晨特别喜欢睡懒觉,总是在父母的反复催促下才起床,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往学校跑,上课老是迟到;有的小朋友做作业很难专心致志,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抄写完几个生字;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吃零食,总是控制不住。。。你有这些现象吗?你还有哪些管不住自己的事情发生?

二、说实话

如实地说一说,自己有时也管不住自己。

三、进行小调查

1、每人一份调查表,对班级中十名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早晨自己起床。

自己盛饭、拿碗筷。

自己整理书桌和书包。

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时穿的衣裤。

自己洗内衣、内裤。

在家学习时,自己规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功课?

不会因为打游戏而不按时吃饭、睡觉。

不会因看电视或和小伙伴玩耍时间过长而挤掉学习时间。

2、通过上面这个调查,你觉得班级中同学们的独立性如何?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四、“自我行为控制”训练

很多同学很想学着长大,但是有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一些言行。下面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自我行为控制”的训练。可以每周对自己的一项行为进行训练,久而久之,你就能慢慢独立管住自己了。训练内容包括:

(1)记录下自己要改变或建立的行为目标;

(2)自己发布命令——我决心要做到。。。

(3)请长辈、老师和小伙伴当监督人;(4)记录自己的行为;

(5)定期检查,有进步时给自己一点奖励。

五、总结

长大,意味着责任;长大,意味着自己应该管住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踏踏实实地走向成长的未来!课后反思:

第三课 书,我们的朋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懂得有价值的书是一生的财富。

2、通过阅读名人书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能力与知识:

1、制作读书卡,收集关于读书的格言。

2、交流读书的体会。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懂得有价值的书是一生的财富。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名人书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当我们需要智慧的时候,可以从书本中索取知识;当我们为一件事情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从书本中寻求帮助;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可以从书本中获得鼓励;当我们迷茫的时候,书本会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问号屋

你喜欢读书吗?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

1、你看书是因为:

()阅读课外书是老师布臵的作业。()你自己喜欢。()爸爸、妈妈要求我。()为了能少些课外练习

()爸爸、妈妈不让出去玩,只能在家看书。

2、你喜欢读的书是:

3、你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是:

4、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 》

5、这学期,你还打算读的书有:《 》《 》《 》。

三、讲述《名人书趣》 听了这段故事你有何感想?

四、制作读书卡

1、回忆你这半年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填写读书卡。书名:———————————————— 作者:―――――――――――――――― 阅读时间:——————————————

最受启发的一句话:————————————————— 读后感悟:—————————————————————

2、动手做一张漂亮的书签

把收集到的关于读书的格言抄写在上面。当你读书的时候,可以把它夹在书中,激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五、交流读书的体会

六、总结: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课后反思:

第四课 学科学 不迷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教育学生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

2、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破除迷信。

2、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古代,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特别 是在遭遇灾难无法抵御时,就会把这些现象神秘化加以推崇形成了 迷信。

二、说一说

1、你周围有哪些迷信现象?

2、这些迷信活动会产生哪些危害?

三、故事园

讲一讲迷信的故事,请同学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四、小实验 步骤:

1、准备一把塑料玩具刀或一根筷子、一盆碱水和一张用姜黄染料染过的黄色裱纸。

2、把小刀或筷子浸没在碱水中。

3、用小刀或筷子去戳黄色裱纸,小刀或筷子只要一碰到黄色裱纸,就会出现红色的“血迹”了。

五、拓展营

揭开迷信说法的面纱

1、流星可以预兆吉凶。

科学真相:流星是宇宙中大大小小的星际物质,当它接近地球空气层跌落时产生高热融化,大部分被烧毁,很少掉下来,掉下来的叫陨石。

2、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科学真相:眼皮跳主要是因为眼睛疲劳,或者是前一天没有休息好,引起眼睛周围的肌肉收缩。

3、打喷嚏是因为有人在背后说坏话。

科学真相:打喷嚏是一种人体保护呼吸器官的自然动作。在人的鼻腔里,有许多神经分布着。当酸、辣气味或冷空气、饭粒等吸到鼻腔,刺激鼻黏膜时,这些神经很快地把“消息”报告给大脑。管理呼吸的神经就活动起来,接着猛然一喷——,这样,即使有东西进入鼻腔,也会被喷出来,不致进入呼吸器官。

六、总结:

迷信是盲目、愚昧的表现,科学是 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只有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事物,才能提高辨析能力,戳穿迷信的鬼把戏。课后反思:

第五课 我运动 我快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享受快乐。

2、体育运动,不仅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培养了人格。知识与能力

1、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制定体育锻炼的个人计划。

2、掌握运动时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

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掌握运动时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制定体育锻炼的个人计划。教学过程:

一、导言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坚持运动,对我们的骨骼、肌肉、皮肤的健康及健美体态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骨骼生长得更旺盛。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使大脑在紧 张工作后获得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从而使思维 清晰、敏捷,学习效果更好。

二、故事园

讲述故事《从“不达标”到“前三名”》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三、小组自由创编生肖模仿操

全班排成半圆或在自己的座位上原地起立。练习生肖模仿操。

四、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将得到不同的收获。

游泳--健美运动。

打乒乓球--防近视运动。

引体向上--帮助生长发育运动。

平衡操--增强身体协调性运动。

弹跳--健脑运动。

跑步--锻炼耐力。

五、想一想,哪些体育运动适宜你?你还想参加哪些运动?制定一个本学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个人计划。

六、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慢慢地开始。

2、不要和别人比。

3、正确性比较重要。

4、找个运动伙伴。

5、别忘了边运动边呼吸。

七、总结:

行动起来,走到操场上,走进大自然,在阳光的拥抱下跑起来、跳起来吧!运动,让我们享受快乐;运动,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运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课后反思:

第六课 在地震中求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2、懂得遇到危险时,要保持稳定、冷静。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地震来临前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

2、掌握地震中应对和自救的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地震来临前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危险时,要保持稳定、冷静。

掌握地 震中应对和自救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多少级的大地震?

2、汶川大地震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3、你知道古今中外还发生过哪些大地震?

二、大家猜一猜动物,填一填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飞上树猪乱拱,-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早出洞,--家鸽不回巢。

--竖耳蹦又撞,--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

以上是地震前反常的自然现象。

三、故事园

讲述《废墟中的我》。说一说有何感想?

四、讲一讲地震应对方法。

五、大家一起来做一做自救演练。

步骤:(1)教室里。(2)楼房内。(3)平房里。

六、总结:

地震不可避免,但我们要懂得从地震中逃生。只有懂得一些地震知识,才能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绝处逢生。课后反思:

第七课 奇妙的自然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教育学生懂得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和植物。

2、知道人类和其它生物 的关系密切。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生态平衡现象。

2、了解有趣的生物链。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和其它生物 的关系密切。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懂得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和植物。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使我们生活的星球——地球,有了奇幻美妙的生命景象。它们同人类一样也是地球上的一分子,也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它们有各自生活的习性。这些生命体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二、动手制作

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你感兴趣的植物 和动物是什么呢?先做两张资料卡,再和大家交流分享。

交流:资料卡中的植物和动物是依靠什么生活在地球上的?它们的生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三、故事园

讲述《有趣的生物链》《白头鹰的故事》。

说一说:听了这两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四、参照“智慧树”中的图,将上述的生物链绘画出来。画一画

鼠——蛇——鹰——免——草——狐

树木——昆虫——鸟——土地

五、总结:

地球上一切生物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 们一定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它们自身之间。我们应该根据规律合理地利用各种生物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绝对没有任何理由去剥夺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利。课后反思:

第八课 我是绿色小卫士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人类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2、增强环保意识争做绿色小卫士。知识与能力:

1、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标准的内容。教学重点:

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标准的内容。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人类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增强环保意识争做绿色小卫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蓝天、白云、绿地、清新的空气,美好的环境让我们向往。下面,让我们运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一下身边的环境。

看一看,天空的颜色是——

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有——

摸一摸,校园的树干上——

查一查,今天的空气指数是——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感受身边的环境呢?简单记下来。

二、说一说奥运会环保标志的构思和它蕴涵的意义

三、故事园

讲述故事〈〈小鱼又开心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四、解读〈〈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标准〉〉

五、讨论:

(一)下面这些环保小要求,你们家做得如何?选择一个“是”,可以得10 分,看看你们家得了几分?

1、我们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和一交性杯子 [ ]

2、我们家使用的洗衣粉是不含磷的。[ ]

3、我们家使用的是无氟冰箱。[ ]

4、我们家使用的是节能灯具。[ ]

5、我上学,爸爸、妈妈上班都是步行或骑自行[ ]

6、我们家购物时使用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

7、我们家的垃圾都是分类投放的。[ ]

8、我们家洗衣服的水还用来冲厕所。[ ]

(二)在环境保护方面,你们一家人还有哪些好的做法呢?找一找,找出一条加10分。

(1)

(2)

算一算,你们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得——分。

通过这次测评,你的感受是————————。

六、总结 :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江河湖海、溪流古井,哺育了美丽的生命。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绿色小卫士吧!课后反思: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案 篇2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阅读中,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新课改在强调阅读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更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没有丰厚的阅读体验, 没有真切的生命体悟, 所谓的能力培养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 生命的体悟在我们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 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现状。人们没能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物的情感、命运化作自己的生命体悟, 融进自己的感知世界, 而仅是作为知识的共同载体, 代代传承罢了。为此, 我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大略了解一番: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 教师对所讲读的内容没有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的体悟, 没有透贴的融以为一的感受, 经典文学中的个体形态没能成为教师生命体悟中的一部分, 即便是有, 又由于教师个人能力的局限性、职业的枯燥性, 甚至是感知的疲惫性, 只是简简单单、干巴巴地照本宣科式地将统一的共识及所谓的争鸣灌输给学生。看似“游刃有余”“货真价实”的一节课, 又怎能让学生为之动容, 又如何让学生从中体味出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这样的教学便真成了味同嚼蜡, 虽然孔子带领学生“游赏泗水”的教育故事是“生命体悟”的最好明证, 可这样的壮举在当今我们又看到了多少呢?我们不是因为或这或那的教学形式而拐进胡同里, 就是因为或那或这的教学手段失去本真, 深思教师的如此行为, 这叫中学语文教学又如何不走上“游离”的道路?

二、从学生角度来说, 我们知道, 知识情感体悟的愉悦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有生命体悟的东西首先会被感知, 然后才是消化、理解, 如果没有这样的生命体悟来打开求知的大门, 学生是很难融入其中的。再说,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人文性的语文必然饱含着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命运, 缺乏细腻的生命体悟的学生, 绝不可能很好地解读课文、理解课文甚至走近作者, 他们在承载作者太多感悟的文章中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 在堆满了“含情脉脉”“义愤填膺”的神情之下, 内心却依旧“宁静”一片。试问, 这种“无识少年强说愁”式的求学, 又怎能让我们的学生不“游离”其中啊。

正当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走向这样的尴尬的时候, 新课改的到来, 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在诸多方面都渗透了“生命体悟”的理念。

一、从改革以往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 到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目标来看, 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少不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体悟”, 因为学生的自主性的生命体悟是教、学的先决条件, 在这样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再过分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理解了哪个知识点, 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体悟的深度和精神世界的拓展及提升, 在这种生命体悟下身心的健康发展, 更是体现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二、从改革以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 到如今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目标来看, 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 而这种“联系性”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生命体悟”, 以往的那些虽是经典名篇的课程内容,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距离, 对于这些90后的学生来说, 实在难以解读。虽然我们经常教导他们“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可远离的感觉实在让他们难以有生命的体悟, 这种没有体悟的求知能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吗?而这一具有选择性、时代性且切合学生生命体悟的改革, 正应了学生心灵深处久违了的呼声。

三、从改革以往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 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 到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这一目标来看, 这是对生命体悟最直接的呼唤。我们必须对以前的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材, 进行有力的改革。关于这一点, 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将当代先锋作家的作品选入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此, 我们的学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体悟空间, 这也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生命体悟的基础上, 一方面通过反思与感悟改造自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以内化的文本价值、情感为起点, 通过生命体悟实现文本情意、价值的个体意义。

四、从改革以往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 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改进学习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目标来看, 学生的生命体悟不仅能使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产生新的联想, 更能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 增强学习的效果, 也能使学习中的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实现对艺术形象的富有诗意的超越, 从而向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推进。而那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也会因学生真切的生命体悟, 而更富有生机, 其学习主人翁的姿态也就因之确立了起来。

高中政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研究 篇3

1.学生需要加强对生命的认知。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身体和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有时却存在着偏激的思想,对问题的认知和生命的意义理解得还不够全面。此外,学生长期处于极大的学习压力之下,自卑、叛逆、自控能力差等消极思想不断发展,对生命价值正确思考的能力大大降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超过50%的学生都有过自杀计划,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不满采用激烈言语、暴力等行为处理,对他人的生命安全关注程度也十分低。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已经变得十分淡漠,对生命的认知需要进行引导。面对这样的情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2.生命教育是丰富学生情感的基础。

生命教育并不是向学生直接讲解生命对父母、对自己多么重要,而是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转变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标准和原则,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并不是单纯讲解生命层面,还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教师、同学等多个方面入手,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将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奋斗的事情上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3.发挥政治课程的生命教育功能。

高中政治课程包括哲学、国政、道德、法律、生活等众多方面,每个章节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研究的,每个方面都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政治权利义务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命合法权益的思想;在文化对人的影响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关注精神需求;在追求人生价值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积极人生的价值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每个政治课程章节都具有生命教育功能,对学生品德和内心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 高中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1.学习生命理念,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政治教学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并不单单具有提高学生意识形态的作用,还具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念的作用。很多学生看不到政治课程的深层次含义,认识不到政治教学对“人”含义的讲解部分。教师应该从政治课堂的各个章节渗透生命理念。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自然与人”的内容时,向学生说明人类改造、利用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活;保护、尊重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通过人对待自然、动植物的态度变化,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在“社会与人”内容的讲解中,向学生说明人类创造的文化文明、政治文明、经济体制都是维护每个生命的利益,给每个人力量,同时加以约束。这样,只有不断挖掘政治教材内涵,将生命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程的力量,进而不断进步。

2.采用案例教学法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越强调尊重生命,就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根据生活阅历、教学实践等剖析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例如,教师选取学生“上课不注意听—作业不会做—成绩不佳—继续不好好听……”这样的学习实例,通过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述,讓学生去体会自己真实的学习经过,并让学生积极发言进行补充。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上的无奈、痛苦、矛盾、委屈全部讲出,达到学生认同、信服的程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生命的重要性,但却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生命教育教案 篇4

一、理论依据

大自然在自我演变中造就了生命,使世界万物丛生,鸟语花香。生命感激大自然的恩惠,从诞生之日起,也展示着自己的力量。生命用自然给予的智慧不断延续着,旧的逝去,新的诞生,这一过程决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征服自然中奋力抗争,在适应自然中增长各自的“看家本领“。

植物生满大地,在为无数生命提供食粮的同时也汲取它们排泄物中的营养;雄鹰展翅高飞在猎取食物的同时也躲过地面猛兽的袭击;猛虎靠自己的利齿把弱小动物变成自己的美餐;机灵的田鼠靠挖洞隐藏躲过天敌的伤害。正因如此,生命在骄傲,生命在张扬。然而,有些不合适宜的张扬会给生命带来不该发生的灾难。被扭曲的智慧会把自然毁于一旦。战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等,不禁使人们忧心忡忡。

二、设计思路和关键词

设计思路:让同学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生于自然,从而懂得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以及善待自然。关键词:生命 自然 破坏 善待 责任 义务

(一)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

大自然和生命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生命又回馈自然,使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可是生命对自然而言的确太脆弱了,脆弱的生命有时又显得浮华、张扬。

2、情感目标

大自然的胸怀却如此宽广,大自然并不总是温和的,它也会发怒的,山崩海吼,地动山摇,暴风骤雨,以巨大的力量荡涤着污泥浊水,像是在警示人们要爱护自然。

3、技能目标

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生于自然,从而懂得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以及善待自然。要保护环境,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本应是充满好奇充满童真的,但据对小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或渴望进行户外活动,但至少60%的孩子仍说自己平时很少有机会去爬山涉水、种树养花、认识动植物,甚至还有30%的孩子诉说“如果我去外面玩,就要挨父母骂”。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在大自然中“玩耍”更是一种认识世界、陶冶性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有益活动。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带领小学生走进大自然。需要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认识大自然。

虽然儿童天生爱玩,但也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行事胆小,另有一些孩子则沉湎于玩具,不愿过多地进行户外活动。遇上这种情况,就更须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了。可以从美丽的童话中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也可以从讲述自然常识入手,让孩子掌握若干知识后再带其走进大自然;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潜默化地引导孩子。对于独生子女,一方面让其融入自己的朋友圈,另一方面还应与他共同“玩耍”、一同欣赏大自然。极少数孩子缺乏对大自然了解、认识的渴望,往往是与极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有关。家长以“平时工作较忙”、“孩子还是多读点书”等为由,不主动给孩子走进大自然的自由和机会,显然是错误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指导

1、知识要点

多渠道的选材,选取有关大自然的图片、故事、相关视频,从网上搜集有指导意义的知识点。

2、重点及难点分析

用人类对自然严重破坏的种种事实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明白善待自然的重要。种种事实让学生受到教育,明确自己对大自然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3、课时安排建议:一课时

(四)内容指导

多渠道的选材,选取有关大自然的图片,故事,相关视频,从网上搜集用指导意义的内容,让我们知道植物生满大地,在为无数生命提供食粮的同时也汲取它们排泄物中的营养; 动物与食物链的关系,知道人类生于自然,汲取于自然,也会有意无意破坏着自然,从而懂得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以及善待自然。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意图

用丰富的大自然资料,给同学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大自然,用发人深省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明确人类对大自然负有的责任与义务。

(二)准备要点

1、过程指导 多媒体展示

老师:自然给予你生命,你在自然中成长,大家看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她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就是—— 全体同学:地球

老师:今天,以《生于自然,善待自然》为主题,就是让同学们懂得善待自然,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每一个人让应尽的义务。人类进化的速度,不断以几何级的数量增长,不断有新技术,新设备为人类创造财富,人类对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而陶醉,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越来越变得毫无节制,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批的土地被开垦,大量的资源被开采,大批的动物被逼上绝路,同学们感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了吗?

同学甲:晴天的天空不见了,我们常看到是被污染后的灰蒙蒙的天空。同学乙:清澈的河流不见了,我们看到是被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搅拌的浑浊的水。同学丙:曾经的鸟语花香换成了刺耳的城市噪音,曾经绿树成荫的院落,换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老师:大自然的胸怀却如此宽广,大自然并不总是温和的,它也会发怒的,山崩海吼,地动山摇,暴风骤雨,以巨大的力量荡涤着污泥浊水,像是在警示人们要爱护自然。我们要知道,大自然的发怒有时是人类造成的哦。大自然受到严重的威胁,环境趋势正急速改变着地球,请听我们大自然的诉说吧。

植物的诉说

同学甲:森林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命系统的一个非常宝贵的环节,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森林,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森林保持河流和土壤,影响降雨和气候,森林还是世界上物种的主要居所,地球将近一半的昆虫动物,植物等物种都栖息在此。可大家知道吗?地球上森林正在急剧减少,很多小动物都没有家园了。

动物的诉说

同学 乙: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其中动物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给人类带来了生机和乐趣,而且对人类科技事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看,它是谁!同学: 啄木鸟

啄木鸟:对 我就是森林医生啄木鸟。

同学乙: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捉害虫的吗?

啄木鸟:我有一个又长又坚硬的嘴巴和一条长长的舌头,所以能把藏在树中农药无法消灭的害虫消灭掉,我可以消灭越冬玉米蜈虫64%-82%。

同学乙:你真是太厉害了,现在你的感受怎么样?

啄木鸟:哎,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片的森林也没有了,再加上类对我们肆无忌惮的捕杀,哎,不说了,没有森林 怎么会有我们呢!同学乙:这实在太可悲了,不过你不要太难过人类现在已经觉悟了,你的前景会一天不一天好的。

老师:大家都知道,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互相依存的,各物种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那么,我们的空气有是怎样的呢?

空气的诉说

同学甲:街上越来越多人带口罩,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乙:我们的大气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老师:我们来看看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

北京雾霾相信全世界都是知道的了,北京雾霾天气更是给京津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烦恼,甚至很多人因为雾霾引起了各种呼吸道疾病。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北京雾霾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在京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北京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物排放原因。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北京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

绿皮书指出,北京雾霾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此外,北京雾霾原因还有我们人类活动产生的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都将使雾霾情况频繁产生。

同学的诉说

同学: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校园的环境。学校操场边上的每一颗小树,都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可有的时候有的同学却把一些脏东西挂在他们身上,树根底下常常可以看到一堆堆垃圾,我们应该主动把这些垃圾清扫干干净净,让他们在清晰幽雅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学:我觉得爱护公务也可以说是与自然为善,我们的桌椅却是木头的,都是来自于森林,我们保护他们,就等于保护森林。我们应该多种树,这样积少成多,我想森林又会茂密起来的。

同学: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长大积极参加到环保工作中去,以免失去才知道珍惜。

同学:如果我们真的失去了大自然的保护,人类将会消失。

同学:我们深知地球正受着人类严重的破坏,我们肩负着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重任。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时刻与大自然为美只要我们时刻给大自然微笑,大自然回报我们的将是千百次的微笑。同学:把蓝天还给孩子吧!好让他们快乐的踏青。

同学:把清澈的河流还给孩子们吧!好让他们愉快的泛舟。同学:把新鲜的空气还给孩子们吧!好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老师:我们听了大自然的诉说,我们应该怎样善待自然呢?

分享故事《大自然的智慧》

在云南,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从11月份开始,太阳一直炙烤着大地,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第一滴雨才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干燥了半年的植物,抖抖身子,哗啦啦地抽节拔芽,各种菌类更是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开遍了山林。雨季一到,村民们便争先恐后地往深山里去,凌晨两三点,村子里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因为山里长着一种叫做松茸的菌类,这种菌味道鲜美,早已成为餐桌新宠,价格逐年飙升。因此,雨季挖松茸,成为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所有的人都往深山里挤,当然是越走在前面越好,否则,别人早已将良菌据为己有,你哪还有收获?所以,村民们天不亮就出发,打着手电筒,踩着泥泞的山路,匆匆忙忙地赶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找到松茸后,用一根木棍撬开周围的土,小心翼翼地把松茸完整地取出来。挖松茸的过程很短暂,往往几秒钟就能完成。可是,得到完整的松茸后,村民并没有急匆匆地寻找下一个目标,而是蹲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把刚挖的坑填平,这个过程,往往比挖松茸更花时间。

既然松茸已经到手,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填坑呢?因为松茸是一种很独特的菌类,它很恋家,年年都选择在一个地方生长,可是,如果它的“家”遭到破坏,第二年,它便拒绝生长。所以,尽管所有的村民都在争分夺秒挖松茸,但所有的人也都会花费时间填平挖过的坑,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是他们自觉的行为,一代传一代,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在吉林的查干湖村,渔民以捕猎为生。每年的冬季,大雪飘飞,气温骤降,湖面上的冰结得足有几米厚。天还未亮,渔民们就赶着马车,跌跌撞撞地往湖里去。路面上全是冰,一不小心就会马仰车翻,因此丧命的渔民大有人在。

这个季节,水面温度在零度以下,鱼儿会紧紧挤在一起取暖,只要选个地方下网,就可以打捞出成千上万斤的鱼来。当然,这需要运气,有时候,可能网下错了地方,一个鱼也捕不上来。

渔民们先要砸开厚厚的冰。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他们有专门钻冰的钻子,让马拉着,在冰上不停地旋转,最终,钻出一个圆形的洞来。然后,大家齐心协力把鱼网撒下去,接下来,就是顶着凛冽的北风,在冰面上焦急地等待,祈祷老天让自己有点收获。

终于要起网了,网口越收越小,成千上万条鱼儿在里面活蹦乱跳。渔民们脸上笑开了花,看来,这一网收获不小。

鱼拉上来,成堆地倒在冰面上,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鱼都在两斤以上,根本看不到小鱼的踪迹,难道湖里没有小鱼吗?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渔民们的网都有严格的标准,保证不足两斤的小鱼能够顺利逃脱。虽然他们渴望每一网都收获丰厚,可是他们更知道猎而不绝的道理,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留小鱼一条生路,才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为松茸填坑,做大网眼的鱼网,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很多人可能根本不屑于去做。可是云南的村民和吉林的渔民们知道,无论是深山里的菌,还是湖水里的鱼,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赠与,饮水思源,人类必须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们。举手之劳的事情,让大自然的万物可以绵绵不绝,而大自然奖赏给他们的,是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的资源。

老师:这表明,大自然和生命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生命又回馈自然,使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有所责任有所贡献,还他本来的清新,去回报自然。老师:我们聆听了大自然的诉说,也听到了同学们的心声,同学们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你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上好这节课,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收集科学可信的信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才刚开始,让我们用人类的智慧和生命去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吧!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2、教学建议:

让同学们走到户外,感受大自然,情景感知,预先做好上网搜集资料图片准备工作。

四、教学素材库

互联网

五、参考文献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训练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3、学习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论证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2、培养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教学方法

讨论,讲评结合;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①整体感知课文,列出全文提纲。②文章针对什么现象进行阐述? ③倡导生命教育的原因何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可以视情况,在课前一两分钟播放,营造氛围。)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又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请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经典曲子是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播放音乐《命运交响曲》前面一分钟)。面对挫折,有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有人却选择结束生命(播放不爱惜生命的画面)。这种现象不只见于中国大陆,在国外也常见。在这种氛围下,我们要呼唤生命教育,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二、展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三、赏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列出提纲。(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并板书)(1)摆出现象,指出生命教育的不够。(提出问题)(2—7)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问题)(8)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中,倡导生命教育的原因何在?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并用多媒体展示)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引证法)

⑵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⑶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例证法)

(三)、学生列举身边或古今中外,能执着地追求生命、珍惜生命的事例进行正面分析。(教师先举出一个例子分析)

四、讨论、交流。

回想自己的经历,哪些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你特别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五、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学生谈对生命奇迹的感受。

引入: 刚才我们从新的角度感受生命的另一种韵味。其实,生命是来之不易的,只要我们珍惜它,呵护它,即使有再多的挫折,你依然能创造生命的奇迹。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震撼人心的节目——舞蹈《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的主角是21位聋哑的女孩子,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她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教师稍作解说:《千手观音》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评选中,获得舞蹈组的特等奖。这个节目是一群聋哑人凭着一份毅力,一份坚强,用心血,用生命排练出来的,处处展示出自己生命的亮丽。

六、关注现实(视频——黑镜头),引导学生思考,人人关注,和谐世界。

七、课堂小结。

无论残疾人还是健康人,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容易狭隘;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则无限宽广。学习这篇文章,最主要是懂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要感受生命的可爱,懂得用微笑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次失败,要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八、布置作业。

藏羚羊的跪拜

王宗仁

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来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达到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耗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 2 —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用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上打开了,他吃惊得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2)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2、第④段中“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在全文结构上起着什么的作用 ?

3、第④段中藏羚羊“跪了下来”,并且流出了“长泪”是为什么?

4、.第⑨段中,老猎人在掩埋了藏羚羊的同时,也埋掉了杈子枪,这是为什么?

5、展开合理想像,为故事续写了一个结尾,交代老猎人的去向.(9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入(《生命如歌》营造氛围)

二、新闻播报,发表评论。(杨元元之死,或者校园暴力事件,或视频,或新闻导读)

三、朗诵或者演讲。

四、校园心理小品剧。

五、课堂小结。

六生命教育教案 篇6

魔法兔子的网络日记 教学目的:

1、了解网络的优势和不足。

2、学会正确的上网,了解上网的必备知识。

3、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的上网,了解上网的必备知识。

2、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记录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你知道什么是网络吗?

2、你认为网络是什么?

3、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么?

二、听故事——比尔.盖茨的故事

1、学生听故事

2、提问: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3、讲述:希望我们班有比尔.盖茨一样优秀的少年。

三、认识网络

1、讨论:网络好吗?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小明妈妈的话

(1)讲述:一个小网虫的妈妈的话,多伤感呀!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2)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想对小明说什么? 特意把重点放在小明妈妈和小明同学的书信中,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其中的亲情和深情。

4、出示课件——小明同学的话

(1)自由阅读

(2)读中又了解到什么?

四、了解正确的上网

1、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呢?

2、学生齐读P53的《上网诗》

3、质疑:诗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讨论:上网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5、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呢? 健康上网诗朗朗上口,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明白道理有帮助。

6、学生阅读P53——健康上网须知

五、总结、反馈:

1、概述本课内容。

2、思考:如果你的身边有网虫,你会怎么做呢?

做善良的人真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2、通过故事让学生在辨析中去了解人性。

3、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2、通过故事让学生在辨析中去了解人性。教学准备:课件、故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道德两难故事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去思考、去内化道德、情感方面的知识。形式新颖、方法灵活。二、一个研究者研究了一种新药,因为可以救一种怪病,所以,他提高了药的价格。一个穷人,为了就他 的妻子,去偷研究者研究的新药。

1、提问:你认为他该去偷吗?

2、分组讨论:为什么?

3、学生辩论:

你认为他该去偷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学生评价、鼓励发言。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三字经》,学生跟读 从传统的文化中去感受人的善良美德。

2、讨论:从三字经中,你知道了什么?

3、讲述:人之初,性本善。

二、新授:

1、知道“我是善良的,也是快乐的”

(1)听故事——洪战辉的故事

(2)提问:洪战辉是个怎样的人?他遇到了怎样的 通过对洪战辉的讨论,了解人性的美德,知道学习的方向。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3)质疑:关于洪战辉,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吗?

(4)讨论:如果你是洪战辉,你会怎么做呢?

(5)学习老子的话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了解“要做就做善良的人”

(1)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善良的举动? 从生活中点滴小事中去感受人间的真情与美德。平时,你有哪些善良的举动?

(2)讨论:怎样做个善良的人?

(3)汇报

(4)学生活动——填空 老师感冒了,声音嘶哑了,悄悄地我送上“咽喉

爽”,我愿意。

三、巩固、反馈

1、概述本课内容。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1、听《三字经》,学生跟读

高中政治课生命教育初探 篇7

1.1 高中政治课要以陶冶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

(1) 教学不纯粹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更是学生文化感受、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形成的成长过程。然而,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把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开来, 把完整的生命体仅当作认知体来对待, 从而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 忽视对学生社会生活的体验与锤炼, 充当教材搬运工的角色。

(2) 教师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只是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 而应该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 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并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渗透到他们的待人和处事之中, 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形成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 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 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

(3) 知识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 而经验 (或体验) 则不仅仅是个认识的问题, 它常常渗透着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学生如何成长, 成长成什样的人, 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 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 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设置适当的情境, 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 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才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 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 尊重生命,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放飞学生的心灵体验

(1) 课堂教学强调尊重、赏识学生, 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 让学生富有个性独立地自由地合作与探究学习, 培养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 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 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

(2) 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 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但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因此, 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 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 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

(3) 政治课呼唤新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不是要给学生强加教师的观念, 而要倾听学生的观念, 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给知识注入生命, 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 生命因此而厚重。只有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具备了创新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课堂资源, 促进学生人格的体现与个性的充分发展, 形成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学氛围,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

2 转变教学的呈现方式,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1 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

(1) 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 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 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成”的活动, 而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 允许师生对于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这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 一个充满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等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应该即时地捕捉、归纳和总结, 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节奏、语言、形象、机智、变通等等这些含有“生成性”的因素往往制约着一堂的成败。生成性课程, 它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特别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建构起来的某种东西, 如学习的“经验”或“体验”等, 按这种课程观, 课程实际上是以“活动”或“过程”的形式而存在, 因此, 这种课程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

(2) 生成性课程也不排斥教学“计划”或“方案”的使用。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或“方案”, 是完全必要的, 因为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 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 只能“有”中生“有”。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 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 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 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 教学活动可以不完全遵循线性逻辑秩序, 可以允许间断式、迂回式、跳跃式发展状况的存在。教学不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为主要任务, 不以追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平衡为目的, 而是允许干扰、错误、断裂、突变等等现象存在, 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教学中与反思性、创造性活动相伴的自然现象, 并且它们有可能成为师生发现问题、探究创造的教育新契机。

2.2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1) 现代的课程观认为, 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 也是从学生现有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性主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展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最后, 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历程, 表达并展开学习的成果, 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 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让学生到大自然、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限于有字的教科书, 而是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我生成的过程。老师起到“支架”作用, 学生的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 体味生活, 在与知识的“相遇”中, 使知识融入生命。

(2) 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 课堂是动态存在的, 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 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教师不能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束缚学生、限定学生, 不能把外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目标强加给学生, 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 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解读文本, 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 从而加深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师生双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 多创造一些体验, 多赋予一些憧憬, 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有志气、才气、灵气的生命体, 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在为年轻的生命个体创造成长的沃土时, 也为自身生命的完满搭建生动的舞台, 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政治课除了传授知识外, 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 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注学习的人文精神, 唤醒课堂的生命意识, 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课堂,人文精神,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琪, 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J].人民教育, 200 (34) .

[3]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M].中国教育学刊, 200 (24) .

[4]文雪.生命教育论[J].山东教育科研, 200 (29) .

台湾高中生命教育实施观感 篇8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人生三问: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么活着?我又如何能活出该活出的生命?这三个问题涉及人生终极目标的确立、通往目标之道路选择,以及知行合一的生命修养。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青春期,其主要精力用于学业,学习压力大,升学压力大,心理压力大。对于这一群体,生命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一、台湾高中生命教育实施特点

台湾生命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1996-1999年是萌芽期,1999-2002年进入百花齐放期,2002-2004年为整合共识期(刘乃华,2007)。目前已进入成熟期,在16年学校教育中已能得到一贯化、全程化、完整化实施。

1. 政府强力推动。台湾目前主管生命教育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为“教育部生命教育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为研究、发展及评估组,课程与教学推广组,师资及人力培训组及宣传推广组(刘乃华,2007)。台湾“教育部”通过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在10所高中及其他学段的学校设置生命教育中心等。2006年,台湾政府专门出台《“教育部”普通高中生命教育暂行课程纲要》,2008年又颁布《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台湾“教育部”还颁布了“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专门科目及学分一览表”,对高中学校开课节数和学分作了一定的要求。

2. 实施模式稳固。可以用一个三角关系来概括,即政府制订政策、学校推动实施和民间团体从旁推动。政府主要负责制订政策、提供资源和评估督导;民间团体负责推广生命教育理念,着重家庭教育育社会教育的整合,连接生命教育与终身学习;学校教师和学者、教授、专家主要是研发课程与教材的主力。(徐岚、宋宸仪,2013)

3. 重视师资培训。台北市、高雄市、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湾生命教育学会等,拟定师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培训。他们分别开展了不同学科教育研习,举办了各种“生命教育研习班”“生命教育工作坊”“生命教育训练营”及“生命教育教师营”,其中,台湾生命教育学会针对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的师资需求,提出了《师资培育专门课程研发实验暨种子学校与种子师资培训计划》,设置了长达一年半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训方案(左小文,2012;蔡勇强、孙建荣,2014)。台湾师资培训研究团体共规划生命教育师资培训26学分专门课程,详见文末。

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上的具体做法是,指派和自愿报名相结合,集中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包括专题讲座、影片教学、参观成果、座谈会、分组研讨以及小组成长等。此外,还会通过生命教育课程进修、现场教学观摩、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技术手册等方式,加强师资培训。

4. 明确教育内容。根据《纲要》,高中选修课程共包括八门学科。台湾高中学校按《纲要》,从以上八门课程中选一至二门,以正式课程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概论》科为基础课程、入门学科,其他七科则为进阶课程。每科2个学分,每周2节;若仅开课1个学分,可不上《教材纲要》中标有「◎」的项目。《纲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作了明确指导,同时以此监督各高中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

5. 编写正规教材。现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如晓明版、得荣版、长老版等。其中,晓明版和得荣版教材六个取向的次类项目细目表罗列得非常详细:生理健康取向、生涯探索取向、生活适应取向、死亡教育取向、宗教哲理取向、道德伦理取向。六个取向至少有4-6个次类项目,内容安排细致、条理清楚、循序渐进。不同高中可以根据本校实际进行选择。

6. 实施方式多样。(1)专门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是以学科形式、或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或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综合性的,或单一主题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吴仁英,2011)。(2)学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即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3)将生命教育融入环境及与学生相关的人事物中,让学生在每一个领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7. 教学方法灵活。生命教育在高中阶段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演法、启发法、问题教学法、价值澄清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协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而活动课程部分,教学方式则更加灵活多变,座谈、参观、访问、调查、演练、竞赛、辩论、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都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李艳,2006)。生命教育以感动学生为根本,注重学生主体性,通过分享各种经验和情绪,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因此,在高中生命教育还经常采用讲授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模拟法、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活动教学法、自我教学法等,其中体验式教学方法最受师生欢迎。推广和实施生命教育多年的台中市晓明女中,在体验活动的课程设计上,就曾出过三本著作,分别是《人生传奇》《生命传奇》和《成长——晓明人的成人礼》。这些著作均以体验和活动方式对生命教育进行设计。

8. 重视体验教育。参访的12所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不同形式的高中生命教育体验:参与游戏,体验输赢;生涯教育资料参观与学习;观看地震影片,感受生死。晓明女中的钱主任为我们现场展示了一节课。在“人的生命来自海洋”的游戏中,他要求我们做鱼游水的动作,然后找同伴玩猜拳,赢的变成羊(双手放头上当羊角扮羊)。再找变成羊的同伴猜拳,赢的变成鸟(双臂展开作飞翔状)。再找已变成鸟的同伴猜拳,赢的变成人,回到座位上坐下。在此过程中,输的要退回原来的程序,当退回到最初的鱼时,继续找同是鱼的伙伴继续猜拳。这个活动告诉我们:输输赢赢就是人生;输赢无所畏,有得“动”才是真谛;人不可能一直赢,也不可能一直输;现实有时又是残酷的,要学会面对现实。

晓明女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三年一贯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高一开设有“自觉为人”“真我与假我”“良心的培养”“两性交往的伦理守则”“生死尊严”等。高二开设有“思考是智慧的开端”“大众传播的批判与利用”“生态与环境”“成年的意义”“认识老化与关怀长者”等。高三开设有“女性自觉与生涯追寻”“婚姻与道德”“生命伦理”“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等。生命教育课程既有主题课程、活动课程,也有仪式和体验。

二、对大陆生命教育的启示

大陆教育部对生命教育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没有将其纳入正式的课程纲要,基本上是各地政府各自出台支持政策,但很多地方没有开展生命教育或没有开展系统的生命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更是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高中生生命教育内涵的三个层面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心他人;促进高中生生活和未来职业的和谐发展;激发高中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其价值的自我实现(柯宏,2010)。这三个层面在大陆均难以实现。学生个人几乎把所有时间放在高中学习及高考准备上,无暇顾及其他,没法体会快乐和幸福,更没法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郭方强(2013)在江苏省启东市部分高中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高中生没有正确认识生命;认为生命是一种负担或认为生命如草芥,无所谓;心理承受力差;对学校教育不信任,在遇到事情或生命困惑时,宁愿选择自我发泄或寻求家庭帮助也不会求助于学校。

2010年7月,大陆正式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说明生命教育已上升为中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高度。然而,有关生命教育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探索,有待形成完整、规范、科学的体系。

1. 政府强力推动,制定相关政策。成立负责管理生命教育的机构,制订推行和实施高中生命教育的政策,采取措施强力推行,负责机构开展督查,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2. 规划学校教育途径,力求“三全”育人。学校必须思考和规划生命教育途径,力求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生命教育。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将生命教育列入开设课程,学校做好课程开课安排。重视学科教育整合,将生命教育渗透不同学科。灵活运用主题教学,结合学情设置不同主题。结合社会热点、结合学生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设计不同的主题教学,力求达到全程育人。有效利用学校一切资源,全方位渗透生命教育。

3. 研读学习台湾教材,编写大陆高中生命教育教材。1997年,台湾“教育部”就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的台中市天主教晓明女子高级中学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修订、完善生命教育教材。这便是现在看到的“晓明版”高中生命教育教材,之后其他机构还编写了“得荣版”生命教育教材。大陆学校可认真研读这些教材,吸取其精华,结合大陆实际及当前学生学情编写教材。

4. 进行高中生命教育师资培育,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由于没有专业老师,大陆可以向台湾学习,把生物、心理健康、体育、政治等相关科目的教师,及其他对生命教育感兴趣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培训系统、科学规划,主要关注三方面:培训内容的规划,培训方式的规划,教学方法培训。

5. 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社会上的一切力量皆可成为、皆可用来进行生命教育,社会上人、事、物的表现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社区力量包括街道办事处、生活小区等的宣传和氛围,以及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生命教育活动。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更规范更有效。家庭是学生除在学校之外呆的最长时间的地方,家庭氛围、父母教育非常重要。四种教育各有所长,四方面的力量互相补充互相作用最为理想。

上一篇:贵州特岗教师下一篇:东莞社保卡就医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