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体系

2024-07-23

课程教育体系(精选12篇)

课程教育体系 篇1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明确提出, “就世界范围而言, 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当普遍, 在美国已高达21%~24%, 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创业之路[1]。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创新的一个热点课题。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原则要转化为一种教育创新的教学实践, 必须重视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优化组合教育资源, 通过高校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的改革, 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激发创业精神, 掌握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能力, 使之成为未来新型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 创业是一个准备发现和捕获商业机会, 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服务, 并实现其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2]关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涵, 需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领域的创业教育, 具有自己的特色, 更注重面向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其次,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所以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立足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 要注意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注重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最后,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 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体系等在内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进行探索, 需要建立制度化和常规化的系统实施策略。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 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 一)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 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 课程目标不明确。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创业课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展开的, 而不是纳入到正规的教学体系中来, 或者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混为一谈;其次, 重视程度不高。所进行的课程教育都相对草率, 花费时间精力比较少, 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只是关注形式层面, 而不是去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学生到底有没有自主地创业。

( 二) 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课程教学不规范

我国高校的创业系列课程与国外高校相比严重缺乏。总体上看,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规化、学科化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创业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还很薄弱。究其原因:第一,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才开始逐渐的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目录, 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第二, 培养模式不完善。部分高校是由原来的薄弱的中高等职业学院转化而来的, 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没有自己的特色, 没有建立合理的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第三, 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尽管一些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有所努力, 但大多是以“第二课堂”开展的创业指导和创业计划大赛的指导, 这些课程教学上往往不正规, 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指导。很多学校都是到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课程, 学生已经静不下心来去听课, 投入到了考公、考研的热潮中。第四, 课程教材缺乏专业内容。相当多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材都是些零散的资料和翻译的国外教材, 大部分的教学中都是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3]。

(三) 师资队伍不专业, 课程教学方法欠新颖

第一, 课程教师队伍不专业。多数高校创业课程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人员或者是一些辅导员来进行教学, 这些人员很多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修养, 课堂教学艺术和手段上也有所欠缺, 依然采用“讲授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其次, 课程师资缺乏实践经历。比如, 想开心理诊所的学生, 显然需要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想办企业的必须了解一些行政法规和企业管理知识, 甚至可能需要对行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了解才能谈得上去创业, 但是这些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力不从心的, 他们仅停留在理论讲授阶段, 没有一线创业实践的经历, 是无法打动学生的。

(四) 评价体系不健全, 实施效果研究欠深入

高校对创业教育评价更多从课程设置的意义与目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这些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还不止于此, 比如对理论课程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等等。因此高校还应该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深切了解创业教育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反映的内容、市场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4]。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 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合理、优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 从而有效地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创业活动、创业环境等相关课程。

1创业素质课程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对于创业素质的培养, 首先针对创业者自身素质的不同缺陷, 课程应该从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等创业精神方面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其次创业品质是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反应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心理品质, 那么素质课程的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加强对创业者创业品质的训练;此外, 创业意识与创业意志的培养也必不可少, 主要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等进行。

2创业能力课程

首先, 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应建立在创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 即认真分析作为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如专业知识、投资与理财、创新和把握机会等能力, 并在课程上予以相应的安排。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 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加以培养。比如说:数学建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模”实质上就是构造模型, 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 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3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方式。具体来说, 可以分校、院两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立项, 明确创新实践的任务和要求, 实行项目管理, 实践过程多样化, 在实践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多与疑问接触、与观察接触、与方法接触、与想象接触、与灵感接触、与勇气接触。发掘和培养骨干, 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 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 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创业实践课程的熏陶和磨炼, 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 丰富创业知识, 积累创业经验。

4创业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 (activity curriculum) 是为指导大学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 也常常被称之为“经验课程”。形成并提高创业能力, 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时, 才能灵活地采用多变思维把已有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选择可用的创业信息, 进行创业。

5创业环境课程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任务、要求, 在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方面, 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营造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 在学校制度层面上, 形成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在心理层面上, 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 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人际交往中, 形成创业教育的心理氛围。

( 二) 课程研究服务体系

1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保证创业基础课程的实施, 保证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的顺利进行,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 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 一般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和思想政治教育部等一般教学院部一样作为相应的教学独立部门, 而不是就业部门指导下的行政部门, 这样能够全面地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心成立以后可以从各个学院抽调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 或者聘请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助。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 在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目标的实现及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热心于创业教育, 而且应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能有在高新技术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过程的亲身体验, 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 帮助大学生从经验中学习, 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5]

(三) 情景化的教学模式

创业是要在市场环境中开展与进行的, 市场是创业课程设置的指挥棒, 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尽可能能够让学生亲身尝试创业活动、直接受到社会的洗礼。

首先, 从教学培训方式上看,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学子的求知欲望, 应该基于现实社会模拟的教学过程逐步锻炼其创新能力。要注意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 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为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会[6];其次, 从教学方法上看, 应注重体验式教学、情景化教学。课程设置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主动且有意识地学习创业知识, 唤起学生各种心理因素的参与, 对创业素养中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在体验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 “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不仅对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起指导作用。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评价涉及内容较多, 主要可以是 “行业企业- 校院督导- 学生团体”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体系。行业专家提出创业课程计划、课程考核、课程实践方案, 以及各级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等评价机制;学校督导专家定期对教师授课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表现等的评价机制;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座谈、 开展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收集学生教学建议等为依据的学生评价机制。[7]在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与课程特点、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 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创新“行业+ 院校+ 学生”的立体课程评价体系, 实现“重素质, 轻分数”的创业课程评价体系 (如图1所示) 。

( 五) 形成合力的辅助体系

1政府方面的政策平台

(1) 政策引导。政府要帮助学生去积极地获得政策支持, 尤其是银行的低息贷款等, 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资本。

(2) 搭建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一些组织, 比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思想交流的创业沙龙, 让学生能够经常地在这里交流, 使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获得信息, 大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可以相互地激发灵感, 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2学校方面的帮扶指导

(1) 宣传、帮扶。为了更好地辅助学校的创业基础课程改革, 学校也要从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进行支持, 可以从宣传上进行帮扶, 利用学校广播、校报、校刊等多种宣传工具, 编辑一些成功校友的创业史, 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 或者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对话会等多种形式, 让校友亲自来现身说法, 通过创业典型教育使青年学生有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2) 创业指导。学校要利用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创业指导, 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去了解一些社会情况,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创业, 可以从一些小成本的淘宝网店以及其他行业开始创业。

3社会方面的技能教育

社会团体也要行动起来成立一些“未来管理者协会”“创业社”“信息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服务社”等机构, 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 2009 (3) .

[2]杨益彬.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培养目标与教育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4) .

[3]李慧娟.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 .

[4]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

[5]刘素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

[6]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4 (2) .

[7]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

课程教育体系 篇2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的意义

1.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素养和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的能力。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建构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2.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师范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尽管综合大学也参与到教师教育工作中,但目前它主要承担的还是教育学科研究生及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面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所具备的学科优势,高师院校能否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的师范本色,从而形成与非师院校的优势互补,这正是高师院校适应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及高师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课程仍是“老三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陈旧的课程内容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及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加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高师生职业素养的完善。教师专业化是高师生职业素养综合化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前提,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本切入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单一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这一系列重要变革的实现无疑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并不断完善高师生的职业素质结构。教师和学生和谐的职业素养体系的形成必然对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是突破以往课程体系陈旧的问题,强化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变革以往课程体系的单一格局,促进课程建设的综合化进程;改变以往课程体系中以“知”一统天下的局面,全面开拓“行”的应有地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以促进个体的终身发展。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对于学生的从教技能和德行的要求甚少,即便有要求也只是出于对形式上的考虑。新的课程体系应该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单一的课程目标定位,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构建出以知识、道德、能力、实践等多种素质要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高师生实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要求方面的诉求,而且可以培养高师院校教师“会教”、“善教”和“能教”的教学能力。

2.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需求,完善高师生职业素养结构

“个体性”需求是指教学内容在功用与性质上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应有助于学生未来教育工作对象的成长。“社会性”需求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意义,既有对课程历史依据的考察,又有对课程现实价值的论证。然而,无论从个体需求还是从社会发展的条件出发,目的都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高师生在职业素养结构上的最优化。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突出“兼容性”特征,将身体与心理、理论与实践、才智与德行等有机结合起来,让那些与教师职业素养相关的学科以不同面貌呈现,变革“老三门”单一学科结构,将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等建立在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感受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点上,同时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把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作为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丰富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以提升高师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突破以往偏重理论的不足,加强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3.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示范性”

对于能够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征的课程结构内容,不同学者见解不一,但在基本方面已达成共识,即认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与技术。基于这种认识,形成了由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术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等所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范式。’但是,目前看来,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小。而我们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践素质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进程要求的提升,在有效提高普通文化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比重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必须突出“示范性”。因为“示范性”是高师院校同其他非师范院校竞争师资培训的重要资本,高师生的“示范意识”是在活动中而非在理论中得到强化的。

4.课程实施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传统教师教育课程在知识讲授上基本奉行“一讲到底”的方式,既没有教师的课后反思和课前反馈,又缺少学生的课堂评价和课后研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了缺少对话的被分隔的两极。教学过程缺少生气,基本处于静止和封闭的状态。因此,转换教学思路,在课程实施上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而且对高师生职业能力结构的形成以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不断提高其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规定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把握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有利于帮助高师生形成其在未来的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对教材的挖掘能力和对教学本质的反思能力。显然,这种能力的养成决不是在“满堂灌”的教学实施中获得的,而是在认真地“讲”、积极地“评”、努力地“练”、广泛地“议”和理性地“思”的过程中实现的。“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的课程实施方式也是适应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贯性与连续性的有效方式,是一种真正将“对话”引入教学活动的教学路径。当然,这种良好的课程实施方式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一是学校在教学条件方面具有优势;-是班级规模适宜;三是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要有诸如制度、组织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保障。

5.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实现评价的人本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综合的标准

创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教学刍议 篇3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和2003年的212万人相比,增长比率高达33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必将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来实现。今年,教育部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江西省教育厅举办主题为“加强高校创业课程建设,推动创业实践教学”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研讨会,都是为了探讨创业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创业教学工作,提升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不管是低年级开设的创业理论课,还是高年级开设的模拟实践课,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应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项目模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创新实践的平台。其中,重点是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创业教学又和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紧密联系,受其反馈指导,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的应用和成功人士请进课堂就是必不可少的。

在创业教学中,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学生,开展创业实战培训。引进资源,把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通过创业孵化园和创业项目,扶持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同时,要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下面重点以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例谈谈教学过程。

首先,强调阐释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低年级创业理论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学。创业意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它构成创业者的创业动力。教学就是要使大学生具有这样的共识:创业创造财富,行动成就未来。有了创业动机和意愿,大学生才有可能去了解市场,了解自己,获取资源,尝试创业。

其次,精心设计创业意识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案例激趣。先介绍本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导入主题。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招聘视频和图片,结合当今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说明大学生有必要认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前是创业的最好时机。①社会转型:人们生活方式、需求结构、消费观念的变化,使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市场。②国家崛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管理模式、新观念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思路。③社会环境:创业的社会匹配条件比以前更完备、更公平,机会更多。④国家政策:政府鼓励、支持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3年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社会创业环境的变化,都提供了创业的机会,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应增加信心。教师上课时,可以进行政策解读。

创业前,大学生要思考:①“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如:什么行业,什么产品(服务)?什么目标(现在的、未来的)?谁是你的顾客,他们需要什么(价值)?你的特色是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想成为什么?等。②“你能做什么,为什么?”如:你有什么能力(专业的、经营的、领导的、人际的),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对你将从事的行业、产品(服务)知道多少?你有能力负担起这个企业吗?你能承受未来的风险吗?等。③“你要怎么做,为什么?”如:你的企业规模多大,它设在哪里?你的市场定位是什么?你有什么创新,它表现在哪里?你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吗?靠什么来实施计划?哪些人可能是你的员工,他们为什么而来?你认为业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谁是你心目中的榜样?你想到过失败吗?你准备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失败?

教学中列举校友成功创业的案例并分组讨论其成功的元素,用身边的例子来教学,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案例的运用是创业教育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充分重视、分析和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为自主创业作好充分的心理能力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感受创业激情,教学中设置了学生活动环节。进行发掘创业机会的讨论,并运用SWOT法检验创业可行性。然后判断自己创业的优势(S)、创业的劣势(W)、创业的机会(O)和创业的威胁(T),分析某项目的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素质、财力条件。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利用好外部的优势,减少外部的威胁。

总之,通过高校创业课程的有效教学,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提高,也获得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有了创业梦,又具备了创业条件,一些学生团队在社会转型、国家崛起、创业政策多有匹配的大好社会环境中,抓机遇敢挑战,自我创办企业,实现就业岗位的自我创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

课程教育体系 篇4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各高职院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业课程教育, 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各院校现已开设创业类课程2-3门以上, 其中90%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教育》《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同时近50%的院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开设了特色创业课程, 如《职场软实力》《市场营销与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基础类课程多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 特色课程多在大二及大三年级开设。讲授创业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多元, 包括就业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等, 这些师资多接受了创业培训, 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创业类课程所使用教材65%以上为任课教师自主编写, 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还没有成熟、有效地建立起来, 学生创业课程评价大多是以考试或者提交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完成。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走访座谈及问卷调查过程中, 体会到我省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视, 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标准

创业课程体系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设定的依据, 是保证创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没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 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创业教育教学所需达到的层次, 同时所开设的创业教育各门课程之间也难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的规划。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标准, 创业类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缺少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此, 我省各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0年3号) 文件精神, 参照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文件精神, 为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 使开设的各门创业课程之间逐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规划。首先各高职院校必须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 创业教育不仅应该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中, 而且有必要在高校课程体系标准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使开设的创业各课程之间按照承续关系以及内在逻辑体系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在确立课程体系标准前提下, 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严格规范教学原则、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过程, 从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 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 这样既有利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同时也加强了创业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

(二) 与专业教育结合,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发现, 对于大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创业类课程, 创业教育是否与专业结合等问题, 很多学生不能做出清晰的回应。部分学院的创业教育甚至仅仅开设了几个讲座, 一些学校对创业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没有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创业类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 课时少且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在各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在各学校已经基本普及, 授课效果较好, 得到了受教育者的认同, 发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是, 对于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渠道和途径还需要深入探索。当前创业教育并没有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重视创业理论, 但没有与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相结合。

创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为目标, 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 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 专业课教师要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融入所讲授的专业课之中,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创业的能力, 将创业意识和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 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内容中, 增加“专业与创业”专题, 如本专业技术在小企业中的应用、怎样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创业、所学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及应用前景等专题的学习;另一方面, 创业课程任课教师, 可以在传授创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 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针对性的进行创业引导以及创业模拟演练, 只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 才更加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完善。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但从我省高职院校目前情况看, 一方面创业教育师资配备匮乏, 一些学院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师资队伍, 有些院校是临时抽调教师集中完成教学。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没有实现专业化与职业化, 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 个别教师并没有进行相关创业培训, 专职队伍规模不足。同时, 创业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矛盾, 教学团队整体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各院校在创业课程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创业教研活动的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都缺少直接的创业实践积累, 教师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途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实践的质量, 开设优质的创业课程相对困难, 而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引而影响其创业的能力与热情。针对这些问题, 第一, 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 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同时, 对创业课程教师加强培训与引导, 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生产经营一线调研及实践锻炼, 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投身创业实践, 让其体验创业过程, 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性建设, 使课堂的创业教育更多的融入生命力和现实价值。第二, 从企业、社会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业课堂教学的补充师资, 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创业实践, 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四) 完善课程体系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各院校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尚缺少有效的评价及管理机制, 课程设置与评价, 多归于就业系统, 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方式单一, 对创业实践环节的考核还停留在考试层面, 没有反映创业学科的应有特征。在与创业授课教师的访谈与交流中体会到,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我们各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评价与管理制度要从科学性、激励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 规范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收集反馈学生与教师的创业信息, 建数据库, 同时思考建立学校、企业及社会的综合评价, 把创业成功率和质量纳入整体评价系统。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式, 建立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 对于课堂式创业教育形式、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等模式, 分别进行信息跟踪与科学评价。实施课堂及创业实践分类考评, 着重加强过程考评, 做好动态反馈评价, 通过评价及反馈, 科学指导创业教育。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存在的问题为基点, 以目标为引领, 进一步探究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创业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创业课堂、创业实践以及创业体验综合定位课程, 深入思考建立包括职业生涯、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为一体的规范教学体系, 将课程优势转化为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结合课题调研, 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提出了适应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飞.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9.

[2]张兆强, 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

课程教育体系 篇5

目前,对军队任职教育的含义基本达成共识的`表述是:以解决部队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进行的学历后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定位决定着任职教育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显著特征.作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关键一环,课程体系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些特征展开.

作 者:刘心 王伟  作者单位:襄樊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湖北,襄樊,4410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6 关键词: 

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探讨 篇6

关键词:工程制图 画法几何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1.引言

人们称“图纸”为工程界的一种语言,作为土建相关专业的学生,更要掌握工程制图的知识。《工程制图》是土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课程。长期以来,由于该课程内容枯燥,并且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专业基础不牢,使得学生对后期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

工程制图做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工程制图课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和计算机绘图。改革的方向包括课时方面和内容体系方面,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本文主要對画法几何部分谈谈自己的认识。

2.画法几何课程

什么是画法几何?这一概念在奥地利学者那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F Hohenberg(Graz-格拉次)认为:画法几何是一门教会人们怎样领会、怎样想象、怎样设计和怎样画出几何形体的学科[1]。美国数学学会约瑟夫malkevitch认为:画法几何是让三维空间的物体使用一套特定程序,表现在二维平面上,由此产生的技术是实现重要的工程、建筑、设计和艺术的手段。画法几何的教学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摆脱纯粹以传授制图基本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摆脱重知识不重能力的思路。应该在素质教育、培养能力、思维训练、智力开发上下功夫。

目前,大学教育从传统模式转变到学分制,画法几何也存在着学分压缩的问题[2],同时,学分制的实行也使得各个专业对这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提出适应新的学时要求的画法几何课程的内容体系与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1改革目标

工程制图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和设计能力[2]。怎样充分利用画法几何强化这两种能力,是现代工程制图教学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在建构新的图学教育体系时[3][4],必须研究怎样把画法几何教学的目的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一致起来。不能让“二维投影图”只当做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投影定理的直观手段。只是以减少学时为改革的改革,是消极行为。

新的画法几何教学体系,应充分体现实践与应用;素质与能力的内涵,同时适当体现人文情怀,把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要有一套科学措施和方法,着眼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按不同的思路解答问题,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使学生在民主和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运用实例,用笔作为一条直线,用书本做为一个平面,所在的教室为三面投影体系,而学生就处在熟悉的三面投影中,促进学生对空间和投影的认识。

2.2内容体系

由于现在课程体系的学时数普遍减少,因此,在新的课程内容应在保留图学的精华内容的基础上,从满足学生将来的应用需要出发,对有些内容进行适当删减[4],如根据专业的需求,删减画法几何中不必要的部分,另外,提高学生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使用计算机绘制完成工作图的能力。对于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为今后仪器画图或是计算机绘图做基础,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特点,对部分内容可根据专科生和本科生教育目标的区别做适当修改:

目前,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启发式教育,老师应起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对于目前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归根结底,画法几何的精髓就在于点,对于点、线、面、体,如果点的投影掌握了,那么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体可以转化为面,面可以转化为线、而线最终又可转化为点;再比如,讲到构成平面的几何元素时,可分为五种情况,但最终可归结为不在一条直线的三点构成,而点是空间里最基本的单元[3]。特殊位置直线和特殊位置平面,可体现空间实体的实形,因此,一般位置直线和一般位置平面可通过投影变换的方法转换为特殊的位置直线和平面。看投影,应使学生知道,最终是希望通过投影反映实体的空间状态,而空间形体又能够通过投影反映出来。两者之间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直线,投影面的平行线是重点,因为即可以体现实形又可以体现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而对于平面,投影面的垂直面为重点,即可以反应垂直面的积聚性,又可以体现垂直面相对于其他另个投影面的倾角。对于在开始理解时,可借助空间实体与投影图的对应加强学生对投影的理解与认识。

当前,专科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具体实践的能力。因此,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建筑图样表达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典型手段,如何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使之具备工程人员的基本素质,如何使学生会用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等三种手段绘制建筑图样。

3.目前的问题

综上所述,工程制图课程总的来说呈现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但是,画法几何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目前也存在着很多问题[2][5]:第一,学习与社会需求上的矛盾,实践是检验学校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唯一标准,目前在校生由于课时量的普遍减少,很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而在学生参加工作后,很难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造成一种学非所用的现状,因此,实践少也是目前存在的很大问题。第二,画法几何一直以来都认为是服务于制图的,因而约束了画法几何的发展空间,这种观点容易使人们认为画法几何只要讲投影理论就可以了,而把画法几何培养能力的重要一面忽视了。第三,目前的应试教育类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就严重束缚了画法几何的教学空间和思想内涵,偏离了画法几何作为思维技术训练的轨道。

4.建议

总的来说,当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读画图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6]。由于现在不同专业的学时数普遍减少,且减少幅度不同,根据这一现状,结合制图学学科当前的发展情况,将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目标确定为:探索在当前制图课程改革的总体背景下,建立满足我校不同专业要求的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实现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童秉枢.国内外图学教育情况介绍[C].广东工程图学学会学术年会报告,2007,12.

[2]黄利平,孟明辰. 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 工程图学学报,2005,26(6):156-159.

系统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篇7

一创业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所谓创业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内化成自身品质和能力的素质教育。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和自主创业的双重能力,创业教育着眼于使大学毕业生首先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求职者,其主旨就是培育学生以创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实现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创业教育并非单纯的应用性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创业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培养了多少成功的创业者,还在于培育学生自主进取的精神与气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创业教育不以传授某一专业知识或技能为目的,而着眼于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务实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全面化,教育手段则着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即创业者应具备的创业活动的必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总和,主要包含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要素。

创业意识是对人的创业活动具有驱动和指导、规范作用的行为理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等。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在创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并付诸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意识作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需要获取的精神和行为特性,让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诚实守信、依法遵规的经营意识和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不论是创业还是从业,都能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不断发现和创造世界的驱动力和实践力,都能在良好的创业意识驱动下,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成长,完善个体的社会化活动,形成完善的社会人格。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能够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创业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创业者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应对复杂多样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业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创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自立、坚忍不拔、悦他宽容品性,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勤于自省、勇于自制、善于适应等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环境及社会生活,牢固树立创业的自觉自强自信。

创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营管理活动、专业技术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与此相关,创业者需要具备谋划和决策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即创新,创业竞争,就是创业者创新的竞争。成功的创业,都是创业者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进行谋划和决策,正确地确定创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方法,制定出实施方案并付之实践的过程。创业者需要在前人活动结果的基础上,有所新发现、发明或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创业涉及到人、财、物和时间空间的选择、分配、组合和优化,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工作本领,能够审时度势,发现和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使机会转化为效益。创业总是在某一具体行业领域进行的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创业活动千头万绪,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业者需要以系统的思想高度,根据创业目标和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融合群体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外部矛盾,妥善协调创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使其恰如其分地发挥适当有效方向一致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创业发展的最佳合力。总之,适应变化和利用、驾驭变化,交往、公关,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应当带有理性启动,知识护航的特征,才可能建立起创业的自觉自信。创业能力是基于相应知识结构而建立和强化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应包含有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相关专业、交往与公关等内容。创业者知识面越广阔,越精深,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创业的成功几率理所当然就越高。

二创业教育要着重抓好“两个结合”

创业教育应该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体系化的支撑,创业教育必将支离零散,无法制度化,难以取得实效高效。

根据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出发起点与目标选择,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人才。创业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结构支撑。所以,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创业规律,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把带有专属性的实体课程与渗透于各个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创业教育主旨的首要举措。

独立实体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成分。实体课程应主要解决“如何创业”的问题,围绕学生创业必需的主要能力,涵盖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与技能,以传授创业规律、创业方法知识和经营管理、政策法规、会计、税务、保险、金融、沟通与交往、公共关系等常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诸如规划、决策、生产、管理、阅读报表、评价与反馈等工作知识,为其将要进入的社会角色,掌握角色环境、了解角色规范,采取合理的创业活动做好准备。创业教育独立实体课程应当体现务实高效的风格,内容精炼、节奏明快、指向明确,杜绝学术性的繁文缛节,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安排60~80课时为宜。

非实体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为重点,主要解决“如何才能创业”的问题,贯穿渗透于各类基础课、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习、岗位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在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践活动锻炼中,在氛围熏陶中逐渐形成和固化创业精神、创业品格,强化创造思维、创业能力。非实体课程因附着于其他教学课程和活动,有较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必作出明确的课时限制。

创业教育本身带有超越专业教育界限的特征,其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与学科专业教学当然地存在着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必须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拓宽基础性教育,建立大课程思维,打破学科专业间的人为壁垒,把具有创业教育性质的基础性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都重视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也要结合各学科专业实际,努力实现与各学科专业优势的双向融合,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全面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

德国理工科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自1995年起启动了“创业型大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和创新人才。“创业型大学”其核心要义是调动学校一切教育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实践力。该校管理层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实践、跨学科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创业文化应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视野和方向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有持久漫长的周期,不能急功近利,试图通过运动式的、应景式的短期行为一蹴而就。与此相比较,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着短视和浮躁,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创业教育仍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定位上,往往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技能训练和方法实务层面,缺乏理念层次的指导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学科专业教育往往忽视创业意识的灌输渗透,明显形成学科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张皮”格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把创业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着重抓好“两个结合”。一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政法律教育、公共基础教育、职业知识技能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内容体系。二是以实体课程为抓手,构建以非实体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形式和结构体系。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两个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创业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悬浮于非实体课程的现象。

三创业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系统化

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是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学生创业活动,都需要升华为科学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启迪和指导。因此,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性层次上把握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建立起较完整的创业知识系统,提高创业的自信和自觉,保障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一些高校采取开设创业指导讲座或请企业家、成功校友作创业报告的形式来取代相对完备严谨的课堂教学,是创业教育活动的误区。讲座和报告虽然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启发和借鉴作用,但其课时零散,内容单薄且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被动、单一,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无法与实体课程相等同。

间接经验的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但这些知识要内化为学生的创业素质,还需要有学生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催化。创业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创业模拟或创业实践活动,直接获取创业经验,感悟和体会创业规律,了解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创业活动课程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特征,如创办创业教育基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开发竞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个人或组队选择参与。设置创业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学规律与创业发展规律。创业教育设计应当突出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促成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目前,不少高校创建了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以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在基地教育中,学生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基地运行,可以较充分地认识企业与市场、创业与社会、职业与人生的关系,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强化进入社会的准备。创建基地要务实求真求效,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有与基地性质和学生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制度、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国内高校屡见不鲜,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公司。但从现实情况看,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因要求较高,往往成为“精英赛”,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热情,对推进创业教育的示范效应并不明显。而一般的创业大赛虽然门槛较低较容易吸引学生参加,但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限于知识、经验不足,所设立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所采用的分析数据等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缺乏实用价值。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改变,否则大赛创业只开花不结果、其生命力将会逐渐萎落。

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是全球高校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和结晶。学生创业园以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主旨,承担了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使学生在经营管理、团队协作、风险竞争、法律契约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创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和辉煌成果,其中具有典型和标杆意义的当属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其建立的的“硅谷”,孵化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硅谷”道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校发展的规律,“斯坦福+硅谷”的模式成为各大高校竞相效仿的对象,其“硅谷效益”已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带动了世界各地大学高科技园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高校推进创业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开始探索创建创业园区,至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创业园孵化器公司已达一千多家。但是十多年过去,从总体看大学创业园发展并不如人意,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不仅没有孵化出一个真正强大的明星公司,还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斯坦福+硅谷”的模式在中国也许有些“水土不服”,但推进创业园建设的探索应当坚持不懈。即使暂时没有创建创业园区,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产学研互促共进,把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为促进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应积极探索建设开放的弹性教学管理系统,既允许鼓励学生休学创业,也要允许学生返校接续学习,为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灵动宽松的制度环境。

创业教育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是渗透于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活跃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尹万呁,刘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探索教育探索,2011(10).

[2]许小花,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2(1).

[3]肖柳梅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

[4]彭志武.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及其实施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5]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

课程教育体系 篇8

一、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课程体系过于传统, 学生基本游离于课程设置之外

传统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满足社会之需要为根本, 教育结构基本属于典型的线性单向课程, 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通常都是遵从人的认识发展规律, 即大家所熟知的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一个认知规律。相应的, 课程实施上学生不可能成为主体选择。学生只能按照学校已经排定的学期、学年依次修读已经排定的各种课程, 贯穿整个基础课、专业课阶段, 既不能快修、跳修, 也不能重修甚或是选修。学生入学后, 只能像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一样按部就班往前走, 学生基本没有考虑选择课程的余地。

第二, 课程体系过于僵化, 课程设置简单化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是一些基础学科的课程, 设置的课程往往少则有几十年, 多则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些基础学科有的很经典, 无疑是值得我们继承或借鉴的。但相应的, 学科古老、课程体系僵化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缺少活力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信息, 与现实社会的需要距离比较远, 应用的功效相对比较差, 这样导致学生知识结构落后。多年来,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编排方式上基本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这种课程体系虽然保证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却忽视了学生心理学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简单化。本来, “教育学”的概念中所有的因素不应该被视为“给定的”或“既定的”, 教育的意义必须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 教育类课程应以实践为取向, 而以往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本位色彩严重, 一味以习得逻辑化、体系化的教育学科知识为目标, 未能很好地解决为什么要学教育学科知识、学什么样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及学它干什么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短期内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其赖以生存的教育学科知识难以派上用场, 出现了毕业以后, 往往还需要接受在职培训才能胜任其教学工作的现象。

第三, 课程内容陈旧, 考试、考核形式单一

因学科古老的制约, 课程内容难以推陈出新。以公共教育课为例, 它是实施教育专业化的核心课程, 理应成为学生最愿意学的课程。很大程度上脱离时代、脱离现实、脱离活生生的课堂和教育实践的倾向, 现在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师范生最不愿上的课程。教育学科本来教给师范生将来从教的艺术, 但由于课程本身没有艺术性, 教学内容枯燥, 教师讲的单调, 学习效果之劣可想而知。

长期以来,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 通常都是安排百人以上的大班上课, 不仅课时少, 而且因教师教育课程被当做公共课, 教学时间多安排在晚上或其它被认为相对空闲的时间。相应的, 考试、考查形式单一, 很难考查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 导致部分学生对相应课程的轻视。

第四, 课程管理落后, 改革缺失

受到现有人才模式的制约, 很多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依旧沿袭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方式。1.招生专业划分过细, 学生缺少主体性;2.专业课程覆盖的面过窄, 同时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中专业主课不突出, 使得学生专业课程不精;3.学制缺少弹性。目前, 多数都实行学年制或学分制, 课程本身缺少独立性和选择性, 这些规定和做法把学生选择教师职业完全变成一种被动的行为, 而不是主动的行为, 因此, 学生学习的时候很少是积极的、快乐的, 导致他们的潜能难以得到发挥。4.学习年限制约严重。教师教育专业通常压缩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 导致学生教育学知识欠缺,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很多学生很难适应培养师范学生教育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新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要点

为适应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和知识转型带来的挑战,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 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重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机会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的专业发展基础向更宽、更厚的方向发展。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选择性, 尽可能方便学生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方便管理人员的课程安排, 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 要相对淡化课程设置的专业界限, 尽可能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和包容。另外, 需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 特别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往,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学生对课程基本没有选择权。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 我们发现, 师范学院必须要积极转变自己的办学理念, 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公平性。面对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次选择, 课程选择本身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至关重要。正所谓“没有选择权, 就没有责任感”, 学生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因此, 新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构建必需具有综合性与选择性, 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要点, 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时, 更有目的性和前瞻性, 相应获得扎实的教师专业能力。

第二, 对现有课程体系不断研究、改进, 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 是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理念。学分制通过数代人的摸索、研究、完善, 确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它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意向和智能的差异性, 同时照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取向。因此,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需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1.学生必需达到规定的总学分, 同时还应满足不同类别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2.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有超前意识, 能够实现课程整合, 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产生厌倦;3.课程设计需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第三, 充分满足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需要

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复合性是教师职业复杂性的客观要求,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缺一不可, 不仅要熟谙静态的教学模式, 还要创建与社会变化相适应的动态教学环境。1.舒尔曼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 包括: (1) 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 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 (2) 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 (3) 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 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 (4) 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 (5) 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 (6) 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 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 (7) 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人们对教师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求是相当狭隘的, 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的完整性, 忽略了其他知识范畴的重要性, 无疑割裂了教师知识体系的的有机统一性。2、人们往往将教育理论课程的目标简单地锁定在教育理论知识方面, 未能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拓展到对教师个人全面素养普遍提高的关注上, 与当前倡导的“终身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培育和发展, 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深入研究现代教育和课程理论, 从教师的终身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 优化课程设计, 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深入, 很多前所未有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 教师已慢慢成为对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职业。相就地,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乎苛刻, 既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反映教师职业的独特本质, 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 又要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它是教师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的有机结合。为此, 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与教育改革的要求相结合, 从培养通才或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实施新的教学实践方案。其间, 教师还要不断概括和反思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总结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 改进、优化自己的职业行为, 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总之,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它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 出现了“还没有上岗, 就面临着下岗”的尴尬, 我们要充分利用该课程现有的历史积淀、人文环境及教学经验, 以现代课程与教师终身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为指导, 实现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飞跃、创新。

摘要: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构建一个与师范类院系自身定位、服务领域、办学条件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必须对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进行改革, 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化, 因此, 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一个教育领域内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针对上述不足, 提出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方面, 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 (1) .

[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

[3]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上海高教研究.1997. (4) .

[4]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9, (10) .

[5]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0, (3) .

[6]尹鸿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现代化, 1997, (1) .

课程教育体系 篇9

本文结合我院06级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浅谈以素质教育理念, 构建教学课程体系。

一、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的概念有很多种的理解。从能力培养的角度,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素质教育有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社会能力的培养;二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的培养, 其内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是培养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本次课程体系构建的改革, 就是在基于以上两点的基础上, 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 变革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任务课程, 同时加强了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并将“德育首位、文化品位”贯穿于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中, 构建了能力化教学课程体系, 实现了课程体系的创新。 (如图一)

(图一) 课程体系结构转换图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核心任务课程

以能力为本位设置学生的课程体系, 就是要使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教企业之所需, 学岗位之所用, 基本实现本专业毕业生走入岗位的“零适用期”。我们根据市场调研、根据专家论证, 首先明确了建设市场监理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 我们将这些岗位能力设置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其次, 为了实现这些核心技能的培养, 必须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作为支撑。根据确定的核心技能和基本技能, 我们构建了课程的基本体系。

(一) 核心技能的明确。

在工程建设市场, 现阶段主要从事施工阶段的监理, 监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四控两管一协调”, 既安全、质量、投资、工期控制、信息与合同管理、施工协调, 其目的即是实现目标的控制。为此, 我们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 设置了施工现场质量检测、验收的能力、施工现场计划网络图的编制能力、计划的编制及审核能力、施工阶段的工程现场安全管理能力等为课程体系中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二) 核心课程内容的设置。

为实现以上核心能力的培养, 我们以能力为本位, 设置了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如下表:

三、以就业为导向, 进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监理职业能力是一种复合性、综合性的能力, 其核心技能是培养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四大目标控制的能力。核心技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工程行业基础知识之上的。如:建筑工程监理, 是在完成了建筑工程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以后, 才能进行核心技能的培训。也就是说“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才能形成监理职业能力。监理核心技能在工程的各种行业, 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只是在各个行业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监理四大目标的控制均是各个行业中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专业基本技能, 他在工程的各个行业中如: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行业中所需具备的专业基本知识是有一定区别的。

以往我们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培养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理人员为目标, 学习的基本专业知识是以建筑施工的基本专业知识, 核心技能是以工程监理的三大目标控制 (质量、投资、工期控制) 为培养目标, 涉及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较少。这一次的课程设置, 我们以“一个专业主方向、四个专业基本方向”为原则, 进行了专业拓展能力培养的设置 (见下图三) 。即以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为主方向, 市政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监理专业为四个专业拓展方向, 学生的专业主方向是必修的方向, 四个专业拓展方向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两个方向以上。主专业方向以“必须、全面”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设置, 四个专业拓展方向以“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以减少学生学习压力,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程设置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促成了一专多能, 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加强,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 拓宽了就业渠道, 为毕业后走向各种行业的监理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摘要:结合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浅谈以素质教育理念, 构建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教育体系 篇10

(一) 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思考之起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新中国现代化的不同时期, 大陆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重视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效益的发展进程, 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了最近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颁布, 及至2005年在我国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 关于新课程的著作、论文、会议纪要, 已然极大丰富, 一些新术语、新思想不断涌现, 新课程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对课程改革背后的理论支撑、实施凭据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与探源确切来说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 学界自2005年开始了对新课程理论基础改革的纷争。

这里以自2005年以来, 《中国教育报》刊载的几篇文章为例, 加以分析。

2005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靳玉乐、艾兴的文章,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5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2005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登了一组文章, 题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6年8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王本陆的文章《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在上述文章中, 学者们将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分别解释为:1.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2.从课程与知识, 课程与文化, 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去构架课程的理论基础;3.对新课程理论基础的理解应该从认识论层面展开;4.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论与课程论层面的问题;5.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实为理论基础创生过程;6.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凡此种种论争出现之前, 自新中国建国后的若干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至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学界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从未赋予如此悉心的关照, 和如此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思想是其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也有研究者认为建构主义是其理论基础, 等等, 不一而足, 不同观点的持有者陷入不断地纷争, 这种本质问题的纷争, 说明对于新课程理论基础还在被浅表化的认定。蒋建华在《中国教育报》, 《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写到:“曾经有学者提出教育科学首先要在教育界普及, 我甚为赞同, 因为实践中不按科学办事的地方比比皆是。教育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中常常有违背科学常识的地方, 其背后就是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用‘让科学引导教育’来审视教育, 我们也许会发现, 科学能不能引导教育、科学愿不愿意引导教育, 这些工作需要以教育实践界的心态为基础, 更是需要教育理论界完成的任务……”的确, 完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论证, 一定是教育理论界应该承担并完成的任务, 由此, 一个问题产生了:具体承担并完成此任务的课程学者在哪里?在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 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缺位之印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台湾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7年台湾“解严”后, 开始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 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是教改的主轴, 学界认为其规模和深刻程度超过台湾历次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大致来路:继1994年台湾“四一〇教改大游行”之后, 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于1996年向行政院提出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 “台湾教育部”于1997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主要工作有:研订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修订基本架构的共同原则;订定国民中小学课程的学习领域、授课时数比例等课程结构;完成《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

台湾“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情况

委员职务林清江考试院考试委员杨国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陈永兴立法委员殷允芃天下杂誌发行人詹仁道泰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伯璋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校长陈昭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王三庆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志朗国立阳明大学副校长沉清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建兴教育部常务次长吴清基教育部技职司司长卓英豪教育部中教司司长蓝顺德教育部国教司司长黄武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副厅长陈益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黄孝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刘弈权教育部教研会执行秘书周丽玉台北市中山国中校长李侣萩高雄市阳明国中教师林惠雯台中县长亿中学教师叶秀垔新竹县二重国中教师廖木泉云林县私立东南国中教师李珀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小学校长杨益风台北市三玉国小教师吕淑屏高雄市莒光国小教师陈思丁新竹市莒光国小教师李丽卿台中县东山国小主任包崇敏台北市仁爱国小家长吴明锦台北县私立及人小学教师王可非花莲县明廉国小校长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

欧用生在其著作《课程改革》中进行九年一贯课程检讨时指出“九年一贯课程决策层面过于狭隘”, 并进而加以解释:“台湾教育部于一九九七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包括专家学者八位、教师 (包括主任、校长) 十二位、民意代表一位、企业界二位、家长代表一位、相关业务行政人员七位。小组会议均由台湾教育部长亲自主持, 委员也由部长决定, 因此台湾教育部长扮演主席裁决角色, 而且决定邀请哪些人进入决策系统, 是决策过程中最有权力的人。而教育部行政人员则透过职务之便, 影响教育部长, 因此整个庞大的教育部行政系统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九年一贯’与‘课程纲要’等概念系由教育部内部决定的, 并未经过任何讨论 (洪咏善, 民89) 。与历次课程改革相比, 教师代表显著增加, 同时减少课程和学科专家的比例。但大幅降低专家比例, 将使决策缺乏理性思考与理论基础, 毕竟教育改革不能徒有热情, 它更需要专业的引导。”2001年台湾颁布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 继而大力推进九年一贯课程, 推进过程招致强烈反弹。2003年7月, 台湾岛内100多位大学教授联名发表“教改万言书”, 题为《终结教改乱象, 追求优质教育》。万言书以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为主要诉求, 内容直指台湾教改12大乱象, 痛陈教改是虚幻的理想, 其实难以实现, 硬要用政治力量逼它实现, 就要付出惨痛代价。教改运动中出现的美丽口号, 本质上是民粹主义, 虽然激起了群众的热情, 但注定要造成社会问题。同时指出为教改而教改, 终将失败。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及时回应, 在回应中提到, “对于教改的核心理念与价值, 大体上都能获得社会的支持。问题主要是许多配套不足, 或过于躁进。具体表现在政策规划与执行的落差;过度理想化而忽略社会现实环境及民众接受程度;对于基层意见未充分沟通;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的回应, 并未回避教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予以承认。李远哲本人在其2004年3月的文章《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中提到:“至于教改, 在皂白不分、几经扭曲之下, 世人早已难窥其原貌。”“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 连我在内一共三十一人, 教改会在民国八十五年 (1996年) 十二月二日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 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之后就解散了。”由此可知, 教改会的职责仅仅是提出《总咨议报告》, 其职责没有延续性。

及至今天马应九、萧万长的教育政策纲要中提到:“肇始於民国八十三年 (1994年) 的教育改革运动, 方向正确, 但教改运动的实施策略却颇多瑕疵, 社会各界指责不断。教改策略中较为正确者, 应继续维持, 然而问题丛生者, 则必须彻底检讨, 如九年一贯、综合高中、多元入学、大学校院大量扩增等。我们主张组成‘教改检讨委员会’, 以就事论事的态度, 检讨教改成效, 尽速修订不当之政策。”尤其提到“回归教育本质, 尊重学术专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 应由客观中立的学者专家主导。”

二、大陆与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之学者角色面相:角色面相模糊不清

通过对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脉络梳理, 一个明晰并深刻的问题悄然凸显, 且不容回避:课程权利归为何处?一次课程改革的筹划、酝酿、设计、论证、实施、评量过程中课程学者于三教九流的课程代言人中将被赋予怎样的位置、完成怎样的功能、承担怎样的职责, 这是一个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研究, 无论对对大陆还是对台湾, 亦或是更广范围的课程研究来讲, 都是有价值的。课程学者的角色面相研究, 是洞察课程改革的合理视角, 但这个角度场域一直在被人们忽视着, 至少没有唤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程政策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宗旨与法令, 考虑社会不同团体的各自愿望, 强调何种团体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课程的问题, 经由民主程序来确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学科教学标准, 进行课程结构调整, 选择课程实施策略的动态过程。此过程会以文本的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续的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的行动指南或执行准则。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政策只是相对稳定的, 因为课程政策本身反映了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协调、妥协的过程。课程政策的参与者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带到这一动态过程中来, 彼此交互作用和对话协商。“课程政策的变革, 或者一个新的课程门类的形成, 远远不是教育内部的事情, 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问题, 而变成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党派团体、以及社会思潮、教育流派角逐的竞技场。”于是, 课程政策问题实则演绎成为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谁来领导课程改革?对此问题的无法清晰作答, 说明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面相模糊。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课程学者角色定位: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一)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

专业化领导已成为专业发展的趋势, 这是不争的事实, 加之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 具有其本身的复杂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活动, 具有影响范围广、传递时间长、损失不可逆、回馈不明显、成效难量化等特点, 课程政策较之其他行政决策具有更显著的综合性, 课程政策更应由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来充分参与、论证、指导、实施和评量, 才能降低课程改革运行成本, 减少其失误风险, 保证课程发展的健康、稳步、持续、高效与和谐。对于已形成的课程政策更需要以专业性的眼光来加以审视、洞悉、评判与预见, 为课程政策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 为其给养新鲜的思想, 使其不断臻于完善。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高超的理论水准和认真的角色态度。

(二) 课程学者要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对于学者角色, 从来就不缺少美丽的赞词和殷切的期冀;学者常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艰巨的任务。以下几段文字摘自费希特的著作《论学者的使命》:

“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 因为他是学者, 所以他要比任何一个阶层都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 为社会而存在。因此, 学者特别担负这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 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应当使人们具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 并向他们介绍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

“我的本分就是把这个时代和后代的教化工作担当起来:从我的工作中产生出来未来各代人的道路, 产生出各民族的世界史。这些民族将来还会变化。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

费希特呼唤着纯粹的学者精神, 引人感触颇多。如果说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已经描述了应然的学者角色, 那么需要进一步做的是观察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的实然面相, 体恤课程学者不矫饰的心情, 充分论证在课程研究领域, 课程学者应怎样践行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在林林种种的社会复杂因素之下, 为学者提供可以超越于体制之上的自由拓展空间, 同时, 也需要学者恪守纯粹的专业思想, 以严正其明天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世红.比较视野下的台湾与大陆课程改革.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8期P.15

[2]蒋建华.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3日第3版

[3]欧用生.课程改革.师大书苑发行2000年版P.214

[4]台教授撰“万言书”诉求终结教改乱象[EB/OL].新华网2003-07-2109:21:00, http://news.21cn.com/dushi/wanx-iang/2003-07-21/1114285.html.

[5]梁安.台湾教改万言书及其回应[EB/OL].课程教材教法杂志, http://www.pep.com.cn/rjqk/sjtx/ls/yj2004_43z113/200703/t20070302_280492.htm.

[6]李远哲.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EB/OL].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504/archives/2007/298535.shtml, 2004-3.

[7]马英九、萧万长教育政策[EB/OL].http://www.ma19.net/.

[8]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 http://szfu-quan.com.cn/kcs/kcyj/kgsj/kczc/200211/t20021118_2939.htm.

[9]滕会杰.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与本质[EB/OL].http://www.zgjsw.com/Thesis/test1/200812/28780.html.

课程教育体系 篇11

一、对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认识与定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赋予了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

首先,高中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发具有实践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对教师提高钻研精神、专业知识,发挥教师个性特长有重要意义。

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条件

历史因素。我校前身是玉溪师范学校,多年来曾致力于师范教育,为当地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小学、幼儿教师,也留下了雄厚的体艺教育和教师资源。

物质基础。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艺设施,有音乐楼、艺体楼、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及游泳池、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场馆,拥有钢琴房、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专用教室、健美操室、艺术作品展览室等,配置有价值四十多万元的管乐器材。

师资条件。体艺教师队伍充足,有专职艺术教师、专职体育教师、外聘艺术教师队伍,数量远超其他普通高中体艺教师编制标准。

总之,我校体艺设施和艺术师资均为省内前茅,丰厚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为学校进行体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课程理论依据与社会文化背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体育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培养,让学生能对真善美的事物和行为进行不断地追寻,在体育活动、艺术教育过程中升华其身心健康水平。学校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为依托,将体艺特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素养、人文情操、健康意识的载体和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二,多元校本特色课程设置。建设和发展特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释放,课程设置应具有丰富性和实践性。为此,学校将校本特色课程分为艺术、体育两大类,涵盖体音美3个学科,开设了钢琴、古筝、葫芦丝、管乐、声乐、舞蹈、书法(硬笔,软笔)、中国画、素描、水彩画、版画及篆刻、雕塑等艺术类选修课和健美操、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类选修课。

第三,多元自选课与课程管理。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专长,每个学期自主选择一门艺术类和一门体育类选修课进行学习。学校打破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实行走班式教学。做到学生选课差异显著,知识结构、素养气质各具特色,一人一张课表,全体学生掌握“两技之长”。艺术类、体育类选修课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各设两节。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申报本学科的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特色选修课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考核评价等课程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编写课程讲义,开发出特色课程的校本教材。

四、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我校从2005年秋季学期启动校本课程试点工作,2007年全面推开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早于省内其他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主动进行课程改革,提早收获课改成效。

一是完成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案》、《选修课指导手册》等选课制度,完成了20门体艺特色选修课的设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选修课课程管理制度,制定了课程说明、选修课课程标准、开设课时及评价标准,编写出特色课程校本教材。

二是逐步推进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各学科教师围绕特色学校及校本课程建设等主题申报了多个课题项目,如《聂耳与国歌》、《冼星海和他的<黄河大合唱>》、《不朽的黄河》、《李家山青铜文化》、《走进李家山》、《色彩与生活》等。这些课题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参与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标准的认识,编撰讲义和教材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三是有力带动学校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校本特色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艺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学校每年都组织艺术节文艺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英语戏剧周晚会等文艺活动和田径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同时,组建有合唱团、动漫社、篮球社、英语社等各类社团,还成立了全市唯一的中学生管乐团。

四是学校特色文化得到彰显和认同。学校以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建设为契机,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寻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追求办优质+特色学校”、“育优质+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带着一门特长迈进大学校门。形成以体艺特色课程为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文化等为载体的校本特色教育,并得到长足发展,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五、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一是课程改革具有提高教育质量的正能量。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的今天,校本课程理应成为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眼下不少普通高中还纠结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特色办学是解决普通高中必须既要应对高考任务、又能多样化培养人才的矛盾的好办法。课程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基于兴趣的有选择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是校本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并非扬弃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办学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全面发展充实学校特色课程内涵,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努力做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目标。

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篇12

一、加强K A B课程建设

KAB (Know About Business) 是创业教育启蒙阶段开设的课程, 相当于人们幼儿园教育的课程, 是进行进一步创业课程体系的基础, 尽管它很稚嫩,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KAB课程建设。这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理论教材建设

我国KAB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还没有独立编写的教材, 目前使用的是由George Manu等编写、由共青团中央和国际劳工组织改编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本书在翻译方面存在一定的错漏, 还存在一个如何本土化的问题。很有必要召集广大KAB讲师进行研讨, 修订创业教育大纲, 并根据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写更科学、合理的KAB教材。

2、实训教材建设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更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而, KAB课程不能完全局限于在课堂上使用的理论教材, 还要组织编写直接针对大学生创业模拟和实验的实训教材。这种教材类似于实验指导手册, 更偏重于指导大学生如何模拟现实中的经济管理行为, 教学生如何进行融资、如何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等, 以获得更多的实际工作体验。

二、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正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KAB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 其开设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对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然而, 大学生创业还需要获得更多的创业知识, 这主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拓展体系来实现的。

(1) 理论课程拓展体系。构建创业理论课程拓展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创业基础知识的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该体系主要应该由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构成。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 让每个大学生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是不太现实的。因而, 有必要组织编写一个简明版本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拓展系列教材, 并突出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2) 专业课程拓展体系。针对创业教育, 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一套课程, KAB只是其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SIYB (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 即“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教材就是更高级的一种。SIYB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失业人员、尤其是下岗工人的能力和技能, 使他们能创办和发展自己的微型和小型企业, 并为其他人提供体面的就业机会。虽然SIYB不是针对大学生而开设的, 但完全可以在学完KAB的基础上, 再“拔高”一截, 为大学生创业积累和储备更多的养分和能量。

2、非正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正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开展的, 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有一定的学时要求, 每周有确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为大学生获得基本而必需的创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不同背景下的经营决策, 因而, 需要建立非正规课程体系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1) 举办创业知识讲座。这主要是邀请一些从事创业研究的专家和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来高校, 针对某个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探讨。一方面, 让大学生真实感受到商业战场的弥漫硝烟, 以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情境;另一方面, 也让大学生学习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从讲座内容构成方面, 该讲座除了做出必要的描述与分析之外, 要更强调演讲者与大学生的直接交流与互动, 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同时, 高校应该主动将全国青联、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青年创业大讲堂引进来, 通过展示生动的成功事例, 使更多的大学生得到创业思想的教育。

(2) 丰富创业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和讲座都是以现场的方式进行的, 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这种教育资源是极其有限的。通过收集与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可以扩大学习资源的边界, 弥补创业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不足。图书馆应该提供更多的相关书籍或多媒体资料, 供同学们课余时间学习。电视节目“赢在中国”是一档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创业教育栏目, 聚集了如牛根生、马云等一些知名的成功企业家, 经过他们精彩的发言与点评, 给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以很大的启迪。高校可以将该栏目的视频纳入到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 供大学生免费观看。

(3) 强化创业实习环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别了, 大学尝一尝”, 实习是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 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应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并完善创业实习制度, 拟定明确而完整的实习计划, 配备高水平的指导老师, 随时解决大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对大学生实习的效果进行测评。

上一篇:值班模式下一篇:园林景观铺装材料